鞋圈用的这是什么软件?

本文为镜相栏目高校激励项目入选作品。如需转载,请至“湃客工坊”微信后台联系。

文:戴琳、徐绍峰、魏生会、黄茹月、罗雨倩、李洋洋

图:由受访者玉玉、王枫、阿成提供、新浪研究所

3月13日上午11点24分,第一次线下排队买鞋的玉玉拿到了号,早起久站的疲惫感瞬间烟消云散。

当天是阿迪达斯溢价款“YEEZY BOOST 700 V2 CREAM”线下取号买鞋的日子,10点发号正式开始。玉玉到达五棵松HI-UP阿迪达斯店是早晨六点,前面已经有二十多个人在排队。

这次大概有七八十个人排队,发了四十号左右。玉玉站了四个多小时,但她来的还不算早,因为先到先得的规则,很多人都选择夜排,最早的那一波从前一天下午六点就开始排队了。

愿意为心爱的鞋,排队到天明、一掷千金的人并不在少数。但是排队买鞋不只是和买鞋自穿的人竞争,因为这款鞋是溢价款,排队的鞋贩子也很多,自穿的只能说占少数。

成功买到鞋之后,玉玉在自己的朋友圈发布了一则动态,这是她每次中签新鞋后的“仪式”。

图1:在阿迪达斯店里站了四个多小时的玉玉拿到了号码牌

热爱鞋的人,有个特殊的称号叫“SneakerHead”。起初,他们只是一个小众群体,随着运动尤其是篮球运动的发展,爱鞋的人越来越多。球鞋也逐渐被赋予更多含义,并逐渐成为独特的球鞋文化。

把球鞋文化推到极致的是耐克于1985年推出的AIR JORDAN(AJ)系列篮球鞋。这个系列本是耐克专门为乔丹设计定做的,随着乔丹走红,这款鞋也成为无数球迷心中的经典。

通常来说,球鞋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发售。现在买鞋主要是通过抽签直接获得购买权,排大长队、先到先得的情况越来越少。

抢鞋非易事,线上会败也是常事。

现在还是在校大学生的玉玉,于2016年开始买鞋。玉玉最初接触球鞋是因为喜欢篮球,慢慢地,她逐渐了解并喜欢上球鞋文化。“买的不是鞋,是鞋文化的概念、态度。”

迄今为止,玉玉大概花了十多万买鞋,她的梦想就是拥有一面属于自己的鞋墙。每当有新款发售,玉玉必定会蹲点抢购,“也不一定买的到,算是一种仪式感吧,参与陪跑也挺激动的。”

为了及时获取鞋子发售上架的信息,玉玉在手机里下载了许多监控APP,包括探火、盯潮、鞋营、SKR达人等。 她甚至还加入一些收费的监控群聊,一旦有SNKRS新品或者突击发售的球鞋上架,群内就会发送关于商品图片、名称、价格和链接的消息。

图2:玉玉常用的鞋圈发售监控软件

玉玉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线上抢鞋的经历是去年11月抢购权志龙与NIKE联名的PMO×Nike AF1“Para-Noise 2.0”。

当天,临近发售时间,玉玉拿出所有的设备,还借用室友的手机,在收到NIKE的球鞋发售提醒后,快速选择自己的尺码、输入密码、进入排队序列、切换账号。很多时候,用户人数登录众多,商品页面经常显示无法刷新,或者是在付款界面崩掉。玉玉不断刷新账号信息、切换账号,看到“抢鞋失败”的信息弹出,再果断换号,继续刷新、查看、登出、换号、刷新。不断重复这样的操作直到看到鞋览图左下角的价格按钮变成了“发售结束”,才最终放弃。可以说,抽签抢鞋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抢挂医院专家号。

和玉玉一样,王枫也是“SneakerHead”的一员。长期买鞋抢鞋,王枫看到鞋市场巨大的利润空间。2018年,王枫开始接触炒鞋。当时社会上正值炒鞋热高峰期,限量款鞋在短时间内价格翻倍的例子不胜枚举,他利用闲钱通过平台或者朋友去买鞋、囤鞋,等到涨价之际再抛售。

炒鞋行当,和炒房、炒股这类投资其实是一个理,讲究先囤后抛,看中的不过一个时机。它的开端为限量版球鞋发售时期,但限量发售产品只是球鞋溢价的一个因素,其幕后推手还有黄牛、庄家和鞋贩子。

真正让球鞋成为大众投资品的还有得物、NICE等球鞋交易平台的出现。像热门的CLOT×NIKE联名白丝绸,发售原价1499元,发售第二天在二手平台上便被炒到上万。

鞋圈一般有两级市场。一级市场,来自于品牌和授权经销商,一般有品牌的线上官方旗舰店、官方微信公众号、线下门店等。二级市场,也就是倒卖市场。主要售鞋渠道包括售鞋APP、卖鞋散户等,鞋的货源主要是用户转卖的二手鞋和从一级市场中购买的新鞋。

由于抽签具有随机性,用户在一级市场难买鞋,更多人便转入二级市场。普通买家难以从官方平台直接购入的稀缺款式鞋类,却可以从卖鞋散户手中购入。

王枫是二级市场中的散户卖家。正式炒鞋之前,王枫做了很多准备工作。他提前咨询了早已经开始炒鞋的朋友,获得了相关方面的经验和赚钱的技巧。上手之后,王枫也有意识地通过抖音、虎扑、微博、得物这些平台学习一些关于球鞋投资的知识和技巧。

除此之外,王枫还加入了球鞋交流群,包括得物、NICE等APP上的鞋圈大佬建立的球鞋投资讨论群。从冗杂的群消息中,王枫获取了很多同行关于球鞋投资的观点。

王枫炒鞋面向的客户主要集中在16-28岁,这类群体购鞋需求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在他看来,一双鞋肯定不值这么多钱,但是品牌的意义赋予以及粉丝的追捧让鞋的价钱不断抬高。“大学生,首先自己有一定的经济收入,同时学校里穿球鞋成为了一种常态,相对于其他群体,他们的需求也比较高。”

王枫通过各种渠道拿鞋,如同行调货、扫平台、拿上家货等,但一般是二手甚至三手购鞋。为了拓宽鞋源,王枫也会从实体店购入有溢价空间的球鞋,提前和熟识的耐克、阿迪达斯实体店里的店员联系,预留好中意的鞋款。

囤好鞋之后便是抛售,抛售鞋看的就是一个时机。“炒鞋门槛低,价格透明,即使刚涉及这个领域,不知道怎样利用时机去抬升价格,通过在平台比较其他卖家的价格也能估算出一双鞋的市场价。”

在王枫看来,炒鞋大户的举动,能轻易改变一双鞋的价格,也能改变像他一样的大多数散户的盈利状况。他们会先预估好某款限量鞋的畅销色和黄金鞋码,然后在线上用多账号抽签或是雇人到实体店排队抢货。只要买断主力货品,他们就可以抬高该尺码的价格,从而带动其他尺码的价格上涨。如果一双限量的鞋被炒鞋大户垄断,大户们就可以选择在手里压货,或者以更高的价格抛出。而当大户们以更高的价格抛出之后,市场就会跟着他们,以同样的高价抛出。

炒鞋领域门槛较低,鞋圈鱼龙混杂。王枫在炒鞋这条路上也摔过跟头。

2019年,王枫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货源商,即“上家”。当时他给这个上家提前打了十几万货款,向他购入一批期货鞋,上家也约定一个月后会将鞋发给王枫。但是一个月到了,王枫迟迟没有收到鞋,也没有收到退款,对方一直以快递和清关等借口拖欠着。这时,王枫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圈钱圈套——这个上家通过在朋友圈炫耀一些租借的豪车豪宅以及高仿的稀缺鞋类来包装自己,为的就是骗取信任套钱。报警之后,王枫追回了八九万。但由于各种原因,汇给“上家”助理的两万多块的货款还未追回,目前王枫还在通过司法途径起诉

和王枫同一年进入炒鞋圈的阿成也是一个卖鞋散户。不同的是,相比于经验丰富的王枫,阿成只是一个“初级玩家”。他“以贩养鞋”,也就是用倒卖赚得的钱来支撑自己买鞋,满足自己的爱好。

“我炒鞋的初衷并不是势利,只是通过自己的投资获取一定的利润,稍微补贴一下日常开销。”阿成把炒鞋称为他的投资,他直言,“炒鞋就像炒股”,判断抛售的时机是个玄学,除了明显的季节变化因素外,完全依靠个人直觉。

2019年冬天,阿成囤了十几双“椰子”。当时阿成对炒鞋市场正处于一个摸索阶段,于是选择了稳当的方式——在冬季购入夏天鞋,准备在夏季倒卖。“其实赚的也不算特别多,每双大约赚到了500块钱”。他以均价2200元购入ADIDAS YEEZY BOOST 352 V2 BUTTER,最后平均每双卖了2700元。

阿成回忆道,在卖给私人买家之后,这双鞋还涨了不少。但是由于他担心自己的个人判断不太准确,没撑到最后,就把这款后来售价一度上涨到4000元的鞋卖了出去。

到了“炒鞋”初具规模的时候,阿成开始20双起批发,由于销售渠道不足、鞋类长时间的积压以及初入的信誉等原因出现亏损,直到去年阿成才回本,每个月能挣四五千的生活费。

图3:炒鞋三年的阿成所囤积的部分鞋

 “炒鞋也不是遍地黄金,赚钱和亏钱都是常事,被当韭菜也没什么特别的。”阿成在炒鞋路上因为过于急功近利也摔过跤。

2019年9月27日,NICE发布声明《NICE好货对部分用户违规买卖处理办法公告》,针对出现的个别商品闪购价格不合理做出处理,将涉及违规操作的用户账号全部封禁,并关闭闪购功能。该项措施直接导致市场崩盘,阿成等在闪购寄存鞋的炒鞋者遭受重创。

闪购的交易模式把球鞋变成一种虚拟货币,交易双方不需要看到鞋子,直接平台买卖,球鞋可能原封不动便会被交易上百次,价格浮动极大。最初,阿成抱着玩一玩的跟风心态参与闪购,以8000元买入一双限量AJ,没想到之后价格一路狂跌,最后不得不抛售。

阿成说道:“虚拟炒鞋就像是赌博,追求快速利益容易被割韭菜,还是稳扎稳打,用时间换取涨价稳妥一点。” 炒鞋和炒股、炒比特币等并没有本质区别,这一类投机性行为的市场走向,拼的就是眼光和运气。

图4: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布关于“炒鞋热”现象的简报

2019年10 月16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发简报指出:国内球鞋转卖出现了“炒鞋热”,“炒鞋”平台实为击鼓传花式资本游戏,各义务机构应高度关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防范此类风险。11月7日,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也点名批评NICE闪购“云炒鞋”。

今年四月初,在得物App上,发售价为1499元的李宁韦德之道4银白款,售价被哄抬至48889元,涨幅高达31倍,且除了42码有货外,其他码数都处于断货状态。

这是自3月以来,国内炒鞋市场的新动态——炒鞋的风向标一时之间从NIKE、PUMA等国际品牌鞋转向国货鞋。

“国产球鞋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贵了大家自然都会喜欢,然后抢购。”韦德之道抽签发售前一天,阿成在朋友圈发了一则助力抽签的动态。

4月8日,针对“炒鞋热蔓延至国货”这一话题,中国经济网发表评论:“其实,提价并非李宁、安踏等品牌的官方行为,也不是交易平台趁火打劫,而是一些想挣钱的个人卖家试图把“炒鞋”变成暴富大生意。对于这些明目张胆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不管其戴着什么样的面具,监管部门都应坚决予以打击,线上平台应及时予以清理,绝不能让投机者得逞。”

“越热越炒、越炒越热”,这是鞋圈目前的怪象。

“近期的愿望是拥有OW AJ5黑白蝉翼。”鞋圈混乱,玉玉买鞋的热情并没有因此被浇灭,她依旧为建造属于自己的鞋墙这一愿望而计划着。

虚高的鞋价、一掷千金的购鞋者、各怀心思的炒鞋者,共同造就了当下的鞋圈经济——看似热闹,实则一戳就破。

}

微信朋友圈买鞋靠谱吗 微信朋友圈买鞋是真货吗

本身楼主也是做鞋子批发的,告诉你一些鞋贩子不愿意说的事,耐心看完本文可以识别朋友圈卖鞋微商的所有套路。人生苦短,愿你在买鞋的路上少踩坑

首先,我不排斥假货,我排斥的是拿假货当正品卖的人,花了高价买了假货,比吃一颗苍蝇还难受。我朋友圈有很多卖鞋的,大多数都是拿假货当正品卖的,朋友圈文案也是各种吹嘘夸大,什么纯原公司级通货OG之类的唬人的概念,关于这些套路,后文会详细解说,详情咨询微信xkcxg1

有一部分少数人是拿假货当假货卖,拿正品当正品卖,我觉得这样很好,信息透明,不会吃亏踩坑。

一.如果你非正品不买的话,那么你需要学会分辨鞋子的真假

但是这篇文章不会教你从外观上鉴别真假,因为99%的假鞋根本不需要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分辨出来。这篇文章会从行业现状和思维逻辑层面来分析如何鉴别真假

1.其实判断是不是正品根本不用看鞋子的外观钢印舌标尾标,你问卖家码数全不全就行了,如果码全的话,绝对是假的。为什么呢?你想一下,专柜和淘宝旗舰店都经常断码的货,他一个鞋贩子,码数全,还都是正品!可能吗?他就是品牌商老总的亲姑爷也没这么大权利吧。有些杠精别跟我提什么工厂尾单原单,如今这些概念都被假货炒的面目全非了,从非官方渠道流出来的正品有三个特点:

①有点小瑕疵,但都不影响穿着和美观

②断码严重,有些款甚至只有一个码,只有一双

③价格便宜,因为有瑕疵,而且断码严重,还有一种情况是过季的专柜撤柜货,这些货都是不能再拿出去出售的,管理严格的品牌方都会要求销毁(打口鞋就是这么来的)。管理不严格的会从非正规渠道出售,以前批量拿货的话基本上是论斤称,但是现在水涨船高了

孤品断码,绝大概率是正品

2.那些说支持贴吧鉴定,App鉴定的,90%概率是假货。我来告诉你为什么?

你想想,当你问出支不支持鉴定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心里想得到的答案是什么?是不是一句承诺?好,我就给你承诺,支持鉴定,你买吧,反正你们这些人当中至少有一半的人不会去鉴定。即使去鉴定,以现在这些App的鉴定渣水平以及贴吧里面各自为营的风气,也还有50%的可能性被鉴定为正品,那我怎么不支持鉴定,必须支持,反正我一双赚200多,即使有一半的人要退货我都赚翻了!这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人们更多地关注承诺带来的安全感,而忽视承诺内容是否真的能够得到保障

过验≠正品,过验≠高品质,只是一个空口承诺而已

以上说的是90%的情况,剩下的10%是正品,但是,需要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前文所说的——断码严重,当同时满足“支持鉴定+断码严重”两个条件时,大概率是正品

断码+支持鉴定,绝大概率是正品

3.承诺支持专柜验货的,100%是假货,原因有三:

①专柜是线下销售场所,没有义务给你鉴定,专柜只负责销售

②专柜工作人员都是销售,不是生产链上的人,对于鞋子产品的了解可能还不如你自己,专柜工作人员只知道怎么销售,欠缺产品知识,自然也就没有能力给你鉴定

③假如你现在在非官方渠道买了一双鞋子,你现在也不确定这个鞋子是正品,这个时候你是否有底气穿到店里让店员给你鉴定真假?有!但是是少数,人家赌的的就是你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这么厚的脸皮,前文也说过这个问题了,就是赌的小概率事件,反正我一双就赚翻了,为什么不支持专柜验货?当然支持!

互联网就是这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信息差

4.配盒的鞋子,90%都是假货

因为现在大家在网上买了来路不明的鞋子会借助软件工具鉴定,而这些软件工具又要求上传鞋盒的图片,后配的盒子不是原盒,肯定是过不了鉴定的。所以,如果鉴定没过的话,卖家会说:鞋子是正品,但是没有原盒所以被鉴定为假货。以此为由拒绝你的退款请求。说白了,就是卖家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不支持鉴定的借口而已。

配盒且码全=假货,配盒只是卖家用来逃避鉴定的借口而已

以上说的是90%的情况,剩下的10%是正品,但是,还是需要一个必要条件,那就是前文所说的——断码严重,当同时满足“配盒+断码严重”两个条件时,大概率是正品

二.如果你觉得只要质量好,Fake也可以接受的话,那么就需要找到靠谱的卖家

但是,天下乌鸦,非奸即诈。怎么区分靠谱卖家呢?这里给出几个不是很严格的标准,足以分辨出90%的不靠谱卖家

转账截图是可以通过软件伪造的,并不构成信用背书

2.当问及真假问题的时候,闪烁其词的卖家,不靠谱

买家是一个消费者,享有最基本的知情权,有些卖家被问及真假问题的时候闪烁其词甚至拿Fake骗买家说是正品,这种行为就上升到人品问题了,人品都出了问题的话,就不要指望从他那里能买到靠谱的鞋子了。

3.文案里面充斥着通货、公司级、纯原、OG的卖家,不靠谱

通货、公司级、纯原、OG这些概念都是从业者杜撰出来的,要说区别的话,其实仅仅是工厂不一样而已,有些工厂做的货质量好,有些工厂做的货质量次,仅此而已。我承认这些概念最初是为了区分不同质量而存在的,但是后来出现了纯原和OG这种概念就不是为了区分质量了吧,这完全是偷换概念混淆视听,为了骗小白、要高价(业内俗称:杀猪)而杜撰出来的概念。这样的卖家,你敢买?下次重点扒一下这些版本的套路

4.文案夸大吹嘘,日天日地日空气的卖家,不靠谱

什么样的东西要靠吹嘘夸大才能卖出去?答案是——高利润产品。今天秒杀这个,明天干掉那个的,其实都是弟弟。业内有一个大佬靠着夸大吹嘘的文案和弄虚作假的对比图把Yeezy卖出了每双1000块钱的利润,不禁感叹:小白的钱真好骗

文案夸大吹嘘的不要信,里面的利润惊人

5.承诺大几率过验的卖家,不靠谱

因为每个买家只买一双鞋,在这么小的一个基数面前谈概率简直就是一个伪命题。很简单,你买回去鉴定没过的话,卖家会推脱:你的这双没在过验概率上,你能拿他怎么样?难道要去买10多双再拿去鉴定吗?而且,Fake就是Fake,即使通过一些特殊手段过验了又能怎样,能改变它是假货的事实吗?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理智一点!有些人会觉得如果假货过验的话,说明做工很好,跟正品无差,不存在的,有些鉴定师只会看鞋标鞋盒,其他关键的细节都被忽略了,比如版型。而且正品鞋标鞋盒都是可以通过特殊渠道入手的,愿不愿意花钱的问题。

6.发真假对比图的卖家,不靠谱

真假对比图的套路和那些掰扯各种版本概念的人是一样的,不过做的更精细一点,让买家看起来觉得若有其事的样子。其实,有些买家的对比图用的都是正品,两只正品放在一起对比,配个文案说其中一只是他家的货。

还有一些更省事的卖家,直接拿两只假货放在一起对比,配个文案:我家的货和正品一样,欢迎对比。

他们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地胡说八道是因为他们知道,绝大多数都是小白,小白什么都不懂,那他只需要装出一副若有其事的样子就好了。

如果你还不明白的话,我给你举一个更浅显的例子,如果你从来没见过樱桃和车厘子,我指着一颗樱桃说这就是车厘子,你会相信它真的是车厘子

7.在朋友圈谎称代购的人,不靠谱。

有些假代购完全Copy真代购的朋友圈,一旦有人下单就发假货给买家,而且大多数都是熟人作案,所以对于朋友圈的代购,他是不是真代购,需要谨慎的判断之后再做购买决断

特别提示:本站文章标题只为优化效果,本站强烈建议买产品一定要到正规渠道购买正品,且选择支持担保交易的平台!信息均由会员自行提供,本网站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交易需谨慎, 为保障您的利益,交易时一定要选择支持担保交易的正规商家,以确保您的交易安全!

}

钛媒体注: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ID:newrankcn),作者:颜椿颖、金亚文,编辑:张洁,制图:金亚文,钛媒体经授权发布。

“潮流媒体的发展并没有跟上消费。” 

最近这几年,潮流市场始终在释放一种信号:潮流消费有无穷潜力,潮流文化接受度在提高。但潮流媒体「NOWRE现客」(以下简称NOWRE)的创始人Chris却很困惑:消费增长了,但传播文化的媒体却没有跟上。

2017年开始,《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等综艺节目在国内大热,说唱歌手Kanye West,连同他的椰子鞋Yeezy成了潮人必备单品,说唱、街舞、嘻哈、潮鞋、潮牌……潮流圈的词越来越高频地被提及,看上去,潮流这种小众文化正在破圈而来。

在我问到“潮流是什么”时,每个人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无论是潮流圈外人,还是潮流媒体人,都提到了潮流大众化的现象。这里面,既有资讯和经济环境的变化,也有年轻一代自我意识的觉醒。

路透社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潮流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和2015相比,增长了122%。尼尔森数据则显示,中国 2017 年潮牌的消费增速达到 62%,是非潮牌增速的 3.7倍。阿里数据则表明,2017年,淘系潮流人均年花费超千元,2018年的消费人数增长近千万,从认知来看,年,消费者对潮流品牌的认知度也在不断提升,2018年Q2搜索热度是2015年Q1的4倍多。其中,以90后和95后为代表的的新生代人群逐渐成为潮流品牌的主力军。

数据来源:2018潮流文化发展白皮书

整个潮流市场呈现出极速扩张的状态,但消费走先的大势下,文化却似乎落下了一大步。

初中开始买潮流杂志,2014年创立NOWRE,从加入YOHO!算起,Chris已经进入潮流圈近15年,见证了潮流文化在最近几年内从小众迅速大众化的过程。潮牌遍地和炒鞋横行的现象是最直接的体现,潮流消费率先突破圈层。

但Chris看到,他在十几年前看过的潮流杂志或网络媒体如《1626》《Milk》《Urban》(已停刊)《YOHO!》和HYPEBEAST,多数还站在顶尖位置上,近几年却少有新锐潮流媒体崛起,多数自媒体更多关注的是大众潮流内容,比如明星,球鞋等,相较于产品的历史和设计,消费者更想知道潮品的购买方式和价格。

换句话说,潮流文化的传播没有如消费一般井喷,知道潮流消费背后的文化故事的群体,也没有大规模增长。

但潮流的大众化是好事吗?在我采访到的几位潮流媒体人看来,这一定是一件好事。至少在消费的推动下,文化有了传播的土壤。

当我们谈潮流时我们在谈什么?新榜从日常监测的84万个公众号中筛选出103个潮流媒体公众号,也采访到几位潮流媒体创始人,我们想知道,在潮流消费的大势下,潮流媒体的生存现状如何。

  • 注:虽然部分潮流媒体是纸媒或网站起家,但由于微信已经成为媒体资讯的重要分发渠道,所以,本文对潮流媒体的观察主要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数据。 
  • 筛选标准:本文对潮流类公众号选取范围如下:以潮流、潮牌、球鞋、球鞋潮流、潮牌、潮品、潮人、潮圈、潮女、潮男、先锋时尚、配饰、穿搭,共计13个潮流相关关键词在新榜数据库中,提取公众号名称、认证信息以及标签3个字段中出现上述关键词的公众号,并从中选取7月新榜指数≥600的账号,总计1218个再通过账号内容及调性,对上述账号进行判断(排除纯时尚穿搭或种草类账号),继而最终得出103个符合潮流定义的公众号。

2019年初来大陆开设潮流公众号「HEAVENRAVEN」(下文简称HR)之前,乌鸦在台湾做了十年的时尚编辑,也曾在2012年就创办了HR的网站,和另一位编辑共同打理内容。当时乌鸦供职的时尚媒体并不看好潮流内容,于是自己创办了HR。

对于举家搬到上海这件事,乌鸦坦言,最直接原因是市场。时尚潮流品牌越来越多地将预算投入内地,台湾的预算则是年年缩减,同样是LV的时尚展,上海和台湾的规模可能天差地别。而更直接的是,早在2017年前后,同行们已经被内地时尚品牌或媒体高薪挖走,留在台湾的乌鸦,月薪不到同行的一半。

开号半年多,HR已经实现了一周六更,由乌鸦和一名台湾编辑完成,但对于来到大陆发展这件事,他依然觉得“太晚了”,没有资源积累,错过了公众号的红利期,也错过了内地潮流文化发展的红利期。

2018年,前《时尚芭莎》总编辑苏芒创办了潮流短视频品牌「潮研社」,在美国潮流文化发源地洛杉矶驻扎了一个10人小分队。在人人都想从品牌故事做突破的时代,「潮研社」希望主打短视频,用影像来呈现LA的一手潮流资讯。《潮牌研习社 第一季》里,苏芒探访了Stussy、Martine Rose等潮牌,比起图文和资料整理,潮研社可以通过视频,更直接地呈现来自LA的资讯。

目前来看,潮研社还在创立初期,“但我们的核心在于时尚和娱乐资源,可以用多元化方式呈现潮流文化”,潮研社内容总监告诉我。

事实上,潮流消费的确是近几年在吴亦凡、邓紫棋、杨幂等明星的带动下才走进的大众视野,要想进一步传播潮流文化,建立潮研社的品牌认知度,贴近娱乐圈或许是最快,也最讨巧的方式了。最新消息是,爱奇艺已经和潮研社的母公司潮尚文化达成合作,将在今年推出一档主打潮流文化的慢综艺节目 《潮流合伙人》,吴亦凡是拟定的嘉宾之一。

同期起步的还有主打潮流故事和资讯的新锐潮流媒体「Hypeeyes潮目」(下文简称“潮目”)。在潮目的公众号下方,除了有“潮目态度”、“潮目型录”、“潮目百科”、“潮目密探”四个内容板块,还有“倚天剑”、“屠龙”等黑科技板块,潮目在QA里解释,tulong是一款帮你抢购Supreme新品的工具。相比内容起家的潮流媒体,潮目的发展更多是技术驱动。

2018年,正是潮牌大热的时候,Supreme新品一上架几乎秒空,网上随手可以搜到“原价购买Supreme”的攻略贴和视频。当时,复旦大学新媒体专业研二学生Aikey还在某香港潮流媒体上海办公室实习,撰写潮流资讯和专题稿件,无意在YouTube上发现了Supreme的抢购插件——这是所有潮牌消费者的刚需。

Aikey加入了插件制作者Dub_J的交流群,一个懂技术,一个懂内容,一拍即合,创办了潮流新媒体「Hypeeyes潮目」,凭借抢购插件,潮目积累了最初的3000多个用户。创办大半年后,潮目积累了5万粉丝,出过的几篇阅读量超2万的爆款文章都和Supreme的新品发售有关。

Aikey是从高中就开始买球鞋的,在他看来,初识潮流,如何以及什么时候能买到一件喜欢的产品的确是大多数人关心点,但时间越长,消费者的需求一定不止局限于简单的购买,他希望向这些有进阶需求的人讲述潮流背后的品牌故事。

2014年创办NOWRE的Chris抱有同样的想法。Chris在初中就开始购买《ELLE世界时装之苑》,高中曾因为喜欢卡带上谢霆锋的穿着想要购买同款,了解品牌的故事,但在资讯和渠道都不够发达的时代,要购买潮流单品并不容易。

在消费变得越来越容易之后,Chris希望为进阶的消费者提供资讯之外的内容,“有的人可能会因为跟风买第一双球鞋,然后会去排队买第二三四五双球鞋,但我相信,当他买到第十双时,一定会想要知道一些不一样的,比如这双鞋的设计理念”,Chris告诉我,“而这就是NOWRE想要提供的内容。”

创办NOWRE之前,Chris在《YOHO!潮流志》工作了5年多。2005年,YOHO!刚刚创刊,Chris以上海办公室的第一批编辑的身份加入,见证了YOHO!从纸媒到新媒体,再到潮流电商“有货”的转型之路。

而这之后,YOHO!又一路拓展,创办线下活动YOHOOD、女生品牌和潮流线下店,从一家媒体,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围绕年轻人的全方位内容服务平台。

同是2005年创立的HYPEBEAST,在2016年成功上市,从一个私人的潮流播客,发展到拥有3个潮流资讯网站和一个电商平台的潮流公司,打开HYPEBEAST官网会发现,它所涵盖的潮流内容不只是时尚和球鞋,还有音乐、科技、汽车、体育、饮食、生活等。

在潮流圈,人们将Hypebeast奉为经典,它曾经靠“快”和“全”为卖点吸引大量年轻人,如今也在扩展边界,用更细分和多元的内容再次定义“潮流”。

02 当我们说潮流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HYPEBEAST的左侧菜单栏里有它对潮流涵盖的领域的定义,商品、音乐、科技、生活……一切皆可潮流,但潮流到底是什么?

HR的创始人乌鸦说,所谓潮流,就像是海水的每一次潮涨和潮落,而HR就是带你观潮的眼睛,为你解说潮水涨落背后故事的第三人。在这半年多,乌鸦采访了新锐媒体AYKES和Steppy,也采访到头部潮流媒体NOWRE,观察比较潮流媒体先驱HYPEBEAST和Highsnobiety的发展历程,作为潮流市场和潮流媒体的观察者,反而更利于乌鸦走进潮流文化圈。

潮流消费发展到当下,“创新”和“深度”成了爱好者们的进阶需求,前者是驻扎LA的潮研社的定位,后者是NOWRE和潮目正在深耕的领域,

那么,当我们在说潮流的时候,我们在说什么?

潮鞋内容多,潮流文化传播更广

根据潮流类账号们发布的文章内容来分类,我们将103个潮流类账号大致分为五类:综合资讯、潮流文化、潮鞋、潮搭、潮物。

综合资讯类公众号主要发布潮圈内的最新动态以及最新的流行资讯等内容,潮流文化类则更侧重于对潮流文化的解读以及讲述潮流背后的故事。

与综合资讯、潮流文化这类内容相对较为宽泛、潮流视野相对较大的公众号相比,潮鞋、潮搭、潮物类公众号则更为垂直与聚焦。潮鞋类公众号聚焦潮鞋品类,包括潮鞋新品发布、潮鞋开箱、潮鞋评测等;潮搭类公众号则围绕潮流服饰,讲解潮流服装的穿搭、传播潮牌资讯;潮物类公众号则包含潮鞋、潮服以外的所有潮货相关的内容,比如纹身、配饰、发型、手办、模型玩具等。

从各类公众号的数量分布上可以明显看出,潮鞋类和综合资讯类公众号数量最多,分别有33个、28个。其中,潮鞋类公众号主要分为两大类,潮鞋资讯和潮鞋评测,分别有28个、5个。可见,相比潮鞋资讯,潮鞋评测类公众号更为小众与垂直。

各类潮流公众号新榜指数top10

从各类潮流账号发文数据上看,潮鞋和综合资讯类公众号发文最为活跃,月平均单个账号发文数均达到80+,但从传播效果上看,潮鞋和综合资讯类公众号表现并不突出。相比之下,潮流文化类公众号虽月发文数只到潮鞋、综合资讯类的一半左右,但其发文的传播效果最佳,平均单篇文章的阅读数高达23,182,远超其他类潮流公众号,同时,其平均每篇文章的在看数也是这五类中最高。

这也是Aikey对潮目的定位——一家集“偏大众的深度内容和潮流资讯于一体”的潮流媒体。他坦言,深度长文的阅读量的确不如短资讯,但深度长文往往有较高的转发量,比如发布于去年10月开号初期的《因为一组 Supreme “发哥” Tee 上身照,有人出 10 万买他人头?| 潮目密探 VOL.1》,在潮目的所有文章中,阅读数排在第七位。

传统媒体人出身的Chris则希望NOWRE更保留一些传统媒体的特点,比如现场采访、选题排期制、淡化编辑个人情感等。意大利Supreme来上海开店时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嘲笑这是山寨品牌,也有人去彻夜排队。NOWRE的视频团队当天赶到现场,采访到这家店的工作人员和排队的顾客,没有表达太多编辑的观点,仅以事实呈现为主,文章在当天达到10w+。在Chris看来,这是一家媒体该有的态度:在现场,呈现事实。

可以看到的是,经历过消费大众化之后,已经有一部分消费者开始关注潮流这一种文化。虽然长文内容消费和碎片化的阅读环境总是呈现一种拧巴的对抗状态,但相比于短平快的资讯,文化类内容写作难度高,总体数量少,更容易打动用户,带来长尾流量。

潮流文化类内容含视频占比最高

从视频来看,潮鞋类公众号运用视频次数最多,在其七月份发布的2901篇文章中,共运用视频297次,占比10.2%潮鞋类公众号多利用视频直观地介绍新发布的潮鞋,或者利用视频完整展现球鞋测评的过程,提高测评文章的专业性、真实性和可信度。

如潮鞋类公众号“FLIGHTCLUB中文站”发布的文章《侃爷曝光上千款Yeezy!配色超越AJ指日可待》中,运用视频直观地呈现上千款Yeezy的外形、配色等特点,再辅助以侃爷对每款Yeezy的点评,让每一位读者即使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潮鞋的魅力,

此外,潮流文化和潮鞋类公众号发文的形式也更为丰富,与其他相比,这两类公众号更加注重利用视频展现与潮流有关的内容。

潮流文化类公众号视频的运用率最高。在其七月份发布的1025篇文章中,潮流文化类公众号视频的运用率达到23.9%,且运用视频多是为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潮流文化的魅力;

以潮流文化类公众号「潮人先锋」七月发布的文章《一夜间席卷说唱圈的SST恤,是个啥品牌》为例,文章插入了潮人西奥穿着SST恤在音乐节说唱rap的视频,既强化了SS(Soulsense)的潮牌形象,同时该文章通过视频将T恤与潮人、rap等元素结合,使得SST恤更具吸引力。

潮鞋类公众号运用视频次数最多,在其七月份发布的2901篇文章中,共运用视频297次,占比10.2%潮鞋类公众号多利用视频直观地介绍新发布的潮鞋,或者利用视频完整展现球鞋测评的过程,提高测评文章的专业性、真实性和可信度。

谁是潮流内容的10w+?

在我们挑选的103个潮流类账号七月份发布的所有文章中,阅读数达到10W+的文章共175篇,占比2.4%。并且,10W+文章主要由综合资讯、潮流文化以及潮鞋这三类公众号发出,其中,潮流文化类公众号生产爆文的能力最强,发出阅读数10W+的文章最多,达到69篇,占其当月发文数的6.7%。

再深入看这些阅读量10W+的文章,我们发现,在10W+文章的标题中,出现最为频繁的字眼总是与鞋有关,比如AJ、Yeezy、Nike、球鞋、白鞋等。谈到“潮”,潮鞋总是绕也绕不开的话题,并且潮鞋相关的字眼也总是能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眼球。

单从融资情况来看,据新榜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有如下潮流新媒体获得投资。

2017年6月,以创造街拍内容为主的时尚新媒体CHICBanana,融资2000万2018年7月,集潮流精品内容创作推荐、潮人社区、潮流电商于一体的一站综合平台OFFWAY App,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2018年7月,潮流文化自媒体SoulSense获得IDG、普华资本、SID海纳亚洲,总计数千万元A轮投资2018年8月,主打潮流生活指南与潮流资讯的App潮库,融资1000万2018年10月,国内极具影响力的潮流产业集团YOHO完成数千万美元E+轮融资2019年4月,球鞋交易平台“毒”App完成了数千万A+轮融资,本轮融资后,毒App估值已达十亿美元2019年7月,主打“满足年轻人好奇心”的潮流资讯社区App“刷屏”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

潮流资讯社区“刷屏”正在寻找年轻人的“圈子”文化

最头部的YOHO集团,形成了从纸媒到新媒体,再到电商和线下的综合生意。据报道,商业模式上,YOHO!主要营收来自电商业务,目前已实现年营收30多亿元,累积注册会员1500多万人。目前消费者中65%为男性,YOHO!每年的业务目标是以5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此之外,潮流媒体们在做内容和做电商上也有不同的选择。

NOWRE在5月时发行了第一本纸本潮流杂志《Within》,木村拓哉登上其中一版的封面。而做杂志的念头,早在NOWRE创办之初就已经有了。《Within》第一期的主题是“东京的过去和现在”,和日本制作团队合作打造,发售5万本,现已售罄。在我问起“纸媒被唱衰的当下,做杂志是否真的可以赚钱”时,Chris说:“做杂志并不是赚钱的唯一目的,但我相信我们可以。”

《Within》的定价是158元,这是Chris顶着公司所有人的反对做出的决定。售出后,有人在Nice上晒图,把杂志当做其中一个拍摄摆件,Chris觉得值了,“158或许不是一本杂志的售价,但作为一个单品,它的价值是受到年轻用户的认可的。”Chris解释道。

这是一本几乎没有任何广告的杂志(除了木村拓哉封面版),Chris希望把纸本杂志做得纯粹一点,因为“NOWRE已经非常商业化了,希望杂志可以简单一点。”

“商业化”的NOWRE在创办第三年有了广告合作后实现了收支平衡,在此之前,几乎靠Chris和合伙人Peter的资金在支持,在他看来,好内容是实现广告合作的最大优势,而潮流内容的故事远远还没讲完,比如音乐和艺术类的生活方式,NOWRE的边界亟待打开。

NOWRE的营收几乎来自于广告和创意策划,公司创办之初就成立的视频组,如今已经是7人的小团队,为vans,adidas,reebok,李宁,优衣库等品牌制作视频广告片,而整个公司的规模,目前已经接近40人,内容部分,除了视频,还有编辑、杂志和女生组。

这也是HYPEBEAST的商业模式之一,2017年,HYPEBEAST成立了Hypemaker,一家集设计、内容创意、线下活动、视频制作等在内的一系列市场营销服务的提供商。

潮流媒体们有更精准的用户群体,而这些年潮流影响的扩大,餐饮、科技等领域都希望和“潮流”联姻,让潮流媒体提供创意品牌解决方案,对品牌方和媒体方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除了头部的潮流媒体,中腰部媒体也会选择电商作为一种变现模式。在新榜筛选的103个潮流公号中看到,多数账号也选择了电商作为其中一种变现方式,从数据上看,潮鞋类公众号开设商店最多,占比也最高。33个潮鞋公众号中有接近四成(13个)在公众号内开设有商店。

部分综合资讯类潮流公众号会在销售潮货的基础上,额外开设一个面向大众、以销售品质好货为主的商店。如beebee星球开设的“公园百货”和“星球商店”,前者主打适合广大群体的家居用品,后者主打潮货,如潮鞋、滑板、潮T恤等。

相对特殊的是潮目,这家靠技术起家的公司,虽然已有品牌接洽,但暂时还不希望通过广告盈利。

目前,潮目一方面通过不定期分享开源的抢购软件获得新用户,另一方面也出售限量付费抢购软件(主要面向国外用户,单价168美元,每半年需缴纳60美元更新费)和监控插件(监测突然发售的信息)。Aikey透露,截止今年6月,潮目的软件已经卖出18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7.5万元)。 但Aikey认为,插件始终不是一门长久的生意,未来的潮目将搭建用户社区,用好内容增加用户黏性,也不排除成立电商的可能性。 采访的过程中,我问了每一位媒体人,“潮流是什么?” 潮流是“敢”,是“次世代生活态度”,是“不愿意追随大众”,也是“海水的每一次潮涨和潮落”……Chris思考了很久,他觉得潮流这个圈子文化越来越大,而“潮流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越来越难以回答。

当初的小众文化已经出圈,过去敢于表达自我的,被称作“潮流人士”的小众群体,也逐渐影响到大众。年轻人的自我意识在觉醒,人人皆可潮流,而潮流这种文化,正在等待被赋予新的涵义。

本文系作者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钛媒体平台仅对用户提供信息及决策参考,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想和千万钛媒体用户分享你的新奇观点和发现, 。创业或融资寻求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鞋圈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