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pk怎么重新再来一局视频?

最近在抖音上听到一首歌,其中歌词包括“时间错过不会再来”,相信有抖友在抖音上听到过这首歌,赶快来小编这试听一下吧,说不定你也会喜欢上这首歌哟。

“时间错过不会再来”是什么歌

这首歌是由小咪演唱的《即兴》;

要是你能陪我到生命尽头啊

也许你走了我世界都崩塌

想抓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

其实那些爱情依旧还存在

想抓住你的手永远不放开

其实那些爱情依旧还存在哦呜哦

万千人海你说遇见一个人要耗尽多少运气,我们总是分分合合却又重新走到一起,你说命运里我们应验了多少天意.当初一心要把你每一个样子都记在心里,以为终于看到了幸福的痕迹,可最后终究还是无能为力,让这即兴的爱消散于指缝间隙.

而是别人这么容易就代替了我的存在

这年头,有纹身的都怕热,用苹果的都没兜,带手表的爱拍腿,镶金牙的爱咧嘴。 现如今,没结婚的像结婚的一样同居,结婚的像没结婚的一样分居。动物像人一样穿衣服,人像动物一样露着肉。小孩子像大人一样成熟,大人像小孩子一样幼稚。女人像男人一样爷们,男人像女人一样娘们。没钱的像有钱的一样装富,有钱的像没钱的一样装穷。情人像夫人一样四处招摇,夫人像情人一样深入简出。 现在存折里不到百万的,不叫存款,叫余额。审视了一下自己,原来,自己的那点只能叫手续费,有时候连手续费都不足。 慢慢明白了,戴三百块的表和三百万的表,时间是一样的; 喝三十块的酒和三千块的酒,呕吐是一样的;住三十平米的房和三百平米的房,孤独是一样

我爱你在暖和的天气感冒

我爱你皱着眉头看我、好像我是疯子一样

我爱跟你分别后,任然萦绕不散的余香

并非因我寂寞或今天是除夕

我来这里是发现……如果你要跟某人共度余生,那么余生越快开始越好

以上就是关于“时间错过不会再来”出自小咪演唱的《即兴》,想要听更多好听的歌,请继续关注软吧!

}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过去机械的单向交互方式逐渐被打破,用户使用移动端的场景越来越丰富,设计师也开始需要通过主动的观察用户所处的不同场景,感受用户情感,预判用户意图,来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贴心更高效的服务,场景化设计已经融入互联网设计的方方面面,下面的文章当中,我将从三个方向去阐述和列举场景化设计。

随着移动端的不断发展,从固定电话到移动电话,移动端的设计渐渐的融入在用户的身边,深度的跟随着用户,陪伴着用户,慢慢的,开始观察用户,感受用户,在这个过程背后当中,场景设计逐渐产生,设计师通过针对用户所在的实际场景来设计,建立用户与场景之间的联系,给用户带来更贴心,更高效的体验设计。

1-1  基于不同用户的场景化设计

——————————————

腾讯视频 - 播放器护眼模式

如今各大产品都在上线了“青少年模式”,越来越多的产品关注到了成人与儿童这两个不同的用户群体,腾讯视频在青少年模式中推出的播放器护眼模式,通过摄像头来获取用户当前距离手机屏幕的距离,当用户离屏幕太近会有提醒并停止播放,当用户位置在正常距离以后,提醒消失。帮助青少年养成合理观看手机,爱护视力的好习惯。

滴滴打车 - 关怀模式

滴滴打车新增了“关怀模式”,在关怀模式下,整体的页面字号放大,在功能上,更极简的打车模式,将复杂的任务拆分为拆分为目标清晰的子任务,并提供清晰的反馈,来方便用户的使用,关怀模式更有利于老年用户以及视障用户使用产品。

产品在体验上的提升不应该仅仅是针对主要群体,跟多的是考虑到特殊群里的体验,以上两个案例,根据不同的年龄人群“青少年和老年”,适应了不同的产品体验模式,让更多的用户群体都能够得到更好的产品体验。

腾讯地图 - 左手操作功能

当用户在腾讯地图设置中开启左手操作功能,首页地图上的侧方操作控件会移动到屏幕的左侧,方便左手用户点击和操作,人性化的设计容纳了拥有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

高德地图 - 视觉障碍模式

在地图软件当中,我们通常都会用红色表示路段拥堵,绿色表示通畅,在色盲色弱人群当中,红绿色盲也是比较常见的色盲类型,所以在高德地图中,为色盲色弱用户做了专属的路况配色,贴心的考虑到了特殊人群的体验。

优酷视频在更多模式选择中,为用户提供了“色弱模式”,并有不同色弱人群的细分“红色弱”“绿色弱”“蓝黄色弱”

饿了么 - 无障碍色盘

在饿了么送货骑手中,约8%受色盲色弱的困扰(全国男性群体中红绿色盲色弱占比达8%-9%,饿了么骑手男性占比90%),为此饿了么设计团队在2019年对app的进行了重新设计,包括使用WCAG无障碍色彩对比度,以及无障碍色盘,以及调整字阶,使用辅助图形等设计手段来解决部分骑手在送货途中使用APP的痛点问题。

1-2  基于不同时间的场景化设计

——————————————

美团/美团外卖 - 不同时间段展示不同推荐

外卖行业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时间属性细分,用户早中晚点餐上肯定会有不同的诉求,美团外卖在不同的时间顺应用户的不同诉求来推荐不同的内容,帮助用户挑选在该时间段内的用餐。

美团在一些周末和特殊节日上,用户在不同时间的诉求不同的,相关推荐也会有所不同。

QQ音乐 - 不同时间的个性化push推荐

QQ音乐会根据不同的时间,给用户推荐不同的个性化push通知,早上是“每天起床气一句”“最气不过起床气” 冬日是“冬夜需要”。结合用户当前时间段下推荐相关的push,不仅增加了用户的点击欲望,也拉近了和用户的距离,让用户时而暖心,时而感到有趣,这么可爱的push通知,也是辛苦QQ音乐的运营小编了~

1-3  基于不同地点的场景化设计

——————————————

iOS - 勿扰模式新增位置属性

在iOS12系统当中,新增了地点勿扰模式,长按勿扰模式的按钮,可以选择“直至我离开此位置”,用户在看电影,会议或一些特定的地点可以灵活的使用该功能。

大众点评 - 首页根据地理位置个性化推荐

在使用大众点评时,当我的地理位置在我的常驻地北京时和将地理位置切换到“重庆”时,首页展示的信息和内容框架都发生了变化,产品根据我的地理位置推断出我现在搜索的目标地不是我的常驻地,预判到我可能存在即将出游到当前定位的城市,会直接给我推荐一些攻略,和一些“怎么玩”“”订住宿“”游景点“的旅游攻略向内容。

1-4  基于不同环境的场景化设计

——————————————

iPhone在用户接电话的场景下,根据用户所处环境不同,适配了不同的方案。不同的当iPhone处于息屏状态接电话时滑动接听,防止误触;当iPhone在使用时接听电话为按键接听。减少用户操作成本。

支付宝 - 收款码功能键盘

在支付宝的收款码扫一扫功能中,用户向他人展示收款码时,手机向下倾斜后,扫码的提示文字和用户的头像会发生旋转,其他功能会相应弱化或者直接消失,以便方便付款人阅读,充分考虑到了现实中的操作环境,保证了双方的使用体验。

支付宝等金融类产品 - 后台运行下模糊处理

支付宝等金融类的产品,在用户开启后台后,会对页面进行高斯模糊处理,避免了后台场景下用户无意中泄漏自己的信息,也防止了被偷窥。(支付宝在页面底端还添加了温馨提示:支付宝全力保护你的信息安全)

1-5  基于不同事件的场景化设计

——————————————

支付宝 - 停车缴费功能

在输入车牌省份时,会直接弹出各省/直辖市的缩写专用键盘,并且可以直接进行大写字母与城市简称的切换,降低了用户的输入成本,提高了整个功能的使用效率。

百度键盘 - 横屏游戏模式

百度键盘在游戏模式下,会接入游戏快捷回复语并自动开启和谐模式,增加趣味性的同时方便了我们在游戏进程中的快捷输入,将九宫格按键进行等比缩小展示,方便用户点击。

Pad OS键盘在使用中,可双指捏合可以快速缩小键盘,然后将它移到合适的位置,即能单手打字,又能给你的app留出更多的空间,并且增加了快速输入的功能,只需要在键盘之前轻扫,即可打字。

情景预判的交互设计是建立在整个产品的框架上和对用户深刻理解上的细节迭代。预判设计主要有两类目的:一是在用户初次体验某种功能时引导用户,避免用户陷入困惑;二是提前判断用户行为,缩短行为路径。新功能引导更倾向于产品功能本身的逻辑和价值,这次我们主要主要讲第二点,提前判断用户行为。

预判设计强调主动性和智能性,是决定产品是否体贴、聪明的重要因素,是走向人工智能的基础,对微交互中的预判设计进行分类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其了解和认识,进而在实践中应用以提升用户体验。预判设计可以很好的在用户的操作过程当中进行简单高效的引导和预判,帮助用户更流畅舒适的使用产品。


2-1  顺应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

——————————————

在互联网发展中,产品功能的流程越长,操作步骤越多,越要求用户的理解能力和学习成本更大,耗时也会相应增加。因此体验设计师在理解用户行为的交互设计的基础上能够做到减少冗余步骤,简化操作流程。顺应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也可总结为四个字:以简驭繁。抛开繁杂的操作过程,运用更少的任务和行为来达成用户目标。简约不仅仅是视觉的形容词,同样适合行为。

聊天页转账:在支付宝聊天页,很多时候我们想给对方转账,会习惯性的在输入框中输入相应的数字,但在操作错误之后,支付宝会在输入框上方弹出相应数字的转账,点击之后会直接进入转账页面进行操作。对我来说,这个功能已经不是简单的帮助用户纠错,现在更像是一个快捷键一样方便着我们的操作。

手机号转账:当我们复制手机号后打开支付宝转账功能,会弹出该号码的转账气泡引导,提前判断了用户通过手机号去转账的路径。用户可以点击气泡一键跳转到转账页面。

消息页 - 找人转账:在消息页面,当用户开始上滑操作时,会出现「找人转账」的气泡提示,点击进入用户列表的简约页面,去掉了一些生活号服务号企业号等无用的对话框,提高了用户寻找的效率。

一个转账的功能,在不同的页面不同的场景下,支付宝在体验上把用户情景预判设计做到了极致,事实上,用户的行为中渗透了意识。从用户的行为推断用户意图,将用户的意图结果化,结合用户的使用场景,顺应用户的行为,缩短用户的路径,才能给用户带来最流畅的交互体验。

正如《一目了然》中所说,“当一个软件设计得很糟的时候,我们往往能立刻指出哪里做的很差;但一个优秀的软件,你却往往难以解释优秀从何而来”,因为沉浸式的流畅体验为你减轻了很多思考的路径与时间。

淘宝 - 智能填写地址功能

在新建收货地址的场景下,填写复杂的地址信息的过程往往都是繁琐而费时的,而设计师在此场景下考虑到用户需要地址的多样性,以及用户行为背后的含义,当用户复制了一段收货地址,打开新建地址页面时,App将主动提示弹窗“是否粘贴刚复制的信息”点击“确认粘贴”即可粘贴收货地址到对应列表项,这种预判设计对于用户来说是自然且让人愉悦的。我们不仅顺应了用户的操作行为,还在其中大大的帮助用户减少了很多操作。

2-2  分析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

——————————————

预判设计的主体是用户行为,从用户的视角出发,分析用户行为,是设计师建立在整个产品的交互里路程和功能框架上,对用户的行为深刻洞察后进行细节的改进。

当我们使用电脑时,总会发现找不到鼠标位置的情况,iMac设计师在识别到用户开始连续晃动鼠标时,分析到用户当前的状态可能是在寻找鼠标的位置,会对鼠标做一个放大的效果,帮助用户快速定位到鼠标的位置。

抖音 - 刚刚看过功能

在抖音我们刷到一些连载视频后,我们都会去进入作者的个人页去寻找上下集,在作者个人页作品很多的情况下,可能要寻找好久,抖音在个人页的作品卡片上添加“刚刚看过”的提示,方便了用户在浏览中能够更快速的定位到刚才的视频。方便继续衔接观看。虽然一个小小的功能提示,我们从用户行为,预判到用户的需求,带给用户更方便更快捷的体验。


美团外卖 -「再来一单」和「相似商家」

在美团外卖中用户可以在订单页面直接点击「再来一单」按钮选择和上次一模一样的商品加入购物车,如果一家店没有营业的话那么则会显示一个「相似商家」按钮。

结合实际我们操作的场景,外卖产品,我们重复下单的频率会比较高,当我们来到这个订单页面,「再来一单」的按钮可以更方便更快速的帮助我们下单,但当商家休息的时候,这个时候继续展示「再来一单」按钮对用户来说也是无效的,我们往往会回到首页去搜索相关类似的相关产品,然后再重新下单,而这时候「相似商家」按钮直接帮助用户一键定位到后续的一系列操作,真正的做到在分析用户行为中,预判用户操作。

2-3  符合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

——————————————

设计师做需求时,往往需要考虑在特定情景下,用户行为背后的思考与需求。因此符合情景的预判,我们也可称其为“符合用户感知的预判”。思考用户使用产品的情景,及时而高效的迎合用户对于当前场景的需求。

墨迹天气 - 降水雷达图

墨迹天气的降水雷达走势图,进入之后,放大、缩小屏幕就可以查看全中国的云图了,墨迹天气的云图可以查看到降水情况、闪电、积雪(冬天才有的功能),并且伴有文字提示,在未来两个小时的天气情况,方便了有出门需要的同学实时查看天气。

微信聊天 - 用户撤回消息/避免误点删除

在微信聊天功能中,我们可以对两分钟以内的消息进行撤回,但相信大家都有跟我一样的尴尬经历,发了错误的内容想要撤回,却一不小心点了删除,再也没有机会撤回了。

微信在这个功能上做了很好的改进,当我们的发出的消息小于两分钟时,该消息只能撤回,去掉了删除功能,在该消息超过两分钟后,则撤回按钮消失,只能进行删除操作,两个功能进行了互斥处理,很好的避免了这个场景下用户会误触。

当我们选择好评的时候,会自动勾选到“公开状态”,当我们勾选差评时,系统会自动取消”公开“状态勾选,默认匿名发送该评价,很好的保障了差评用户的人身安全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

宝 - 搜索结果页标签展示

当我们在淘宝搜索电脑包时,展示的内容下方会自动展示商品的容量标签“可放14寸电脑”,帮助用户在列表页面就能筛选到更合适自己的商品,当搜索玩具时,也会展示当前商品适用的年龄段。产品根据用户搜索的内容,自动匹配能够帮助用户进行筛选的标签。

预判设计当中我们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从顺应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到分析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和符合用户行为的预判设计。一个好的产品,往往会更多的使用用户语言,通俗易懂地让用户可以对整体的使用方式一目了然,而不是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迫使用户停下来,进行不必要的思考。用户的每一次停顿对我们来说可能都是一次用户流失。而预判设计要做的,是根据用户的行为/用户所在的场景,让功能主动找到用户,并让用户与之产生自然的交互。

场景化设计中,以情感化为目标的设计同样需要具体场景具体分析,通过细节上的改变使得产品在当前场景下能够与用户产生更多共鸣,主要从细节出发满足用户在当前场景下的情感需求,让用户感动,给用户惊喜。

其实用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同样渴望在使用产品时能够得到情感上的互动,这反映在设计上即是产品情感化设计。情感化把握得好的产品往往更能抓住用户的心。

————————————

躺平是一款阿里旗下的生活方式APP可爱的小人和拟人的语气,设计师让每一个空白枯燥的空页面瞬间变得可爱和有趣起来。

快手 - 节日开屏设计

快手在每一个特殊的节日都会给用户送来精美的开屏祝福,让用户在节日当天打开app就能接受感受到产品满满的心意和祝福。


B站/快手/网易云音乐 - 生日祝福

在用户生日的这个特定时间和特定场景下,很多产品都给予了用户不同的生日祝福,B站是一张有关于星座的动漫海报,快手给用户定制了专属生日开屏,网易云音乐的每日推荐为用户献上生日快乐歌,不同的产品结合自身不同的产品属性,给一位用户都带来了不同的生日祝福。

3-2 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

————————————

腾讯视频 - 夜深了提示

想必大家都有熬夜刷剧的经历,在腾讯视频中,在全屏模式下点击退出清屏模式下,页面上方的时间旁边会显示夜深了,只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这深夜在这个场景下,感觉内心也有一瞬间被人关心的触动,体验了一个产品的人文关怀和对用户的体贴。

QQ音乐 - 会员到期弹窗

QQ音乐的绿钻到期挽留弹窗真的是别出心裁,推荐了4首歌曲,连起来就是VIP我们舍不得重要的你,用歌曲的的名字来表达对用户的诉求,趣味化的设计让这个小小的挽留弹窗不仅没有感觉到打扰,还感觉很有趣。


美团外卖 - 订单页面的天气

当有特殊天气时,我们打开美团外卖的配送页面时,页面会在页面中做当前天气的拟实物效果,下雨天整个页面也是下着大雨,下雪天整个页面飘着雪花,甚至雾霾天气整个页面是是伴着黄黄沉沉的云,设计师预判到用户打开该页面是想看外卖到了哪里,看到外面的天气如此糟糕,大家都不忍心催促外卖小哥了,大大减少了特殊天气下配送不及时的投诉率。

在B站输入密码的时候,页面上方的小人会遮住眼睛,潜台词:我不看,你放心输入吧。在输入密码的情景下,设计师用趣味生动的卡通形象给用户带来了更信任更安全的感知。

黄油相机的加载动画,是一个可爱的切黄油的小人,并且加载当中的文案,会告诉用户当去前正在加载的内容是什么,能够让用户对于加载的时间有预期,让等待加载的过程不会枯燥。

3-3 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

————————————

苹果新增 13 个与残障人士相关的 emoji,包括导盲犬、轮椅、义肢、戴着助听器的耳朵等。有意思的是,苹果不仅按照以往的做法为涉及人物的 emoji 按照性别和肤色提供多个版本,而且在表示辅助器具的 emoji 中还做了细节上的区分,比如轮椅有手动和自动之分,不同导盲犬的导盲鞍样式也有所不同。

回看历年苹果emoji的更新,从肤色平等,到性别、性向平等,再到为残疾人设计,这让我想起了苹果为残章人士做的广告 - 科技属于任何人

豆瓣 - 悼念已故用户

最近,快手B站豆瓣等都陆续上线了“纪念账号”,产品的意义不仅仅是留住生者的精彩瞬间,更多的也是留住逝者的人生印记,对已故用户的账号进行保护,豆瓣在已故账号上做了悼念用户的活动“在他/她的头边放一束山茶花”的方式来纪念已故的用户。

腾讯公益的404页面,这个项目的灵感源于欧洲失踪儿童联合会主导的,名为“NotFound Project”的网络公益工程。就是利用404页面展示那些被拐卖儿童、失踪儿童的信息,帮助那些孩子重新找到家人。

丁香园404页面界面展现了因恶性医患遇害的医生同道,文案是“你所访问的页面就如那些遇害的同道,已离我们远去。”下面还会有这些白衣天使的照片和名字。以这样的方式悼念亡者,也侧面展现了丁香园的社会价值。

在页面走失的这种特殊场景下,404页面视作可被利用的空间,来呈现公益信息,这种方法暂时减弱了用户对产品页面走失的愤怒,将注意力转向对弱势群体或社会问题的关心,侧面感受产品的社会价值,这种方法适用于社会公益性质或相关业务的产品。以上的腾讯公益和丁香园对于这块的设计都是很好的案例参考。

快手 - 搜索页负面情绪引导

在快手搜索一些负面的情绪词汇时,会提示用户“别怕,我们都在”。并附有24消失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从推荐位banner点击后会进入一个群聊,里面都是其他用户留下的暖心话语,这些情感化的设计让那些正在经历困难,或者想要终止生命的人传递以温暖。我们可以帮助你,你并不是孤单一人。微信/知乎等搜索引擎下都有不同的对于该情况的情感化设计。

京东/淘宝 - 搜索页面濒危动物保护

在京东搜索穿山甲,会直接挑战到保护濒危动物页面,传递出了一个企业对动物的保护意识。页面中的穿山甲≠治病,向全民科普濒危动物的现状和对于人们对于野生动物的错误认知。淘宝更是对野生动物保护启动了绿网计划,搜索穿山甲/象牙等都会进入到该活动页面。

情感化离不开场景化设计,上面四个案例分别是两个404页面以及两个搜索引擎的不同设计,不同的产品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场景下设计师也需要有不同的思考,陪伴产品一同进步。

情感化设计更多的是带给用户瞬间感动,很难形成长期的用户激励或用户增长,因此情感化设计主要目的是通过情感累加,提升产品品牌形象;产品不仅是所有功能的集合,他们真正的价值可以是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而其中最重要的需求就是建立自我形象与社会地位。 反思层是包含并超越前两个层次,我们要经常思考,为什么同类型的产品,我们要选择它,为什么它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这都是反思水平的设计需要做的。

身为用户体验设计师,立足于用户真实使用场景,在理性价值层面上,打造可用、易用、高效的设计;在感性需求层上赋予情感上的愉悦性,在反思层面赋予意义价值。我始终认为,设计师的天职不仅仅是把页面做的精美,更多的是你赋予产品的价值,你带给用户的体验。移动端的不断发展催生着我们不断进步和前进。2021一起加油~

用户行为预判的交互设计研究:

场景化设计的4个步骤:

}

在上一篇里我们聊到了抖音运营的一些策略逻辑,收到的反馈还可以,因此继续聊聊战术层面的问题。

策略总是宏观的,它可以在大方向上给与我们一些指导性的意见,同时我们也需要一些具体的落地思路。

当然,术是有局限性的,关于方法的讨论总是无法全面,本文仅就我个人认为应该重点聊聊的、顺带提提的内容来梳理。

另外:不能说我们谈到术,就一定是一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方法,老实说在最近两年我比较少去关注那些“一次性的”、“短期的”、“投机的”、“灰黑的”方式方法。

这些东西不是说没有效果,但长久来看其实挺累,会永远都在寻找这些东西的路上,我依然还是希望去研究一些 站在底层逻辑的前提下,具有长期价值的方式方法。

所以本文即使是术的层面,更多的也是从原理逻辑切入的方向,深刻理解比具体的方式方法更重要。

事实上在上一篇文章的结尾聊到的起号逻辑,已经是具体可以落实的方法了,运用系统“相信这是一个优质新号”的逻辑来起号。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涉及一些账号问题在这里简单聊聊,上一篇文章有生财的朋友看到后提问:

手机号注销之后重新注册,在系统眼里算是新账号吗?

在起号的测试过程中,我们可能涉及换号的情况,如果之前的账号因为一些处罚注销,我认为还是要使用新的手机号和手机。

seo的朋友都知道,老域名还是有些价值的,价值在于历史,但是又要特别注意老域名不能查到黑历史。

其实道理是一样的,理论上这算一个新号,但是系统需要从很多层面来降低风险,也就是排除风险账号,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策略。

工程师也要考虑审核成本,对有不良历史的手机或手机号做好记录并区别对待是很合情合理的,这是变相的提升作弊成本。

如果某人是作弊分子,账号被处罚后注销卸载再重新注册,5分钟后又是“一条好汉”,那这作弊成本太低了。

一个新号对于系统来说,它是会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一个有“前科”的新号,是有很大的风险的。

上一篇文章在其他地方有读者朋友认为,自己亲身经历过养号的“效果”,对于我提出的“养号无用论”保留意见。

实际上我觉得他并没有理解里面的意思,你会看到养号“有效果”,是因为你的账号本身存在风险,一段时间的“无风险”操作(或者无操作也可以)会慢慢降低账号风险系数。

但对于一个没有违规记录也不打算违规的账号,根本不需要这些刻意的操作。

其实市面上很多短视频培训者或短视频从业者有时候真的“挺懒”的:

官方就这么明确的告诉你,不需要!

有1说1,这还真是我这次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去创作者中心看些东西时才看到的官方说明视频,因为这种事情只需要站在一个常识逻辑考虑即可:

让创作者输出内容前先养号绝不会是官方的目的!

新号建议先出原创长视频的作品,这其实是一种内容门槛。

大家可能以为黑客厉害的是各种黑科技技术,但实际上黑客高超的“社会工程学”总是被人忽略了,我想表达什么呢?

系统并不像我们以为的那样总是采用各种高精尖的算法来审核判断,其实有很多算法并不高明,都是站在人性角度考量的。

一个新号,怎么把它和网赚工作室矩阵批量做出来的营销号区分开?很简单的逻辑:营销号是不可能个个原创长视频的、营销号是轻易不会做各种认证和购买增值服务的,这都是成本。

一个账号所涉及的各种行为,门槛越高,是正常账号的可能性相对越大,是风险账号的可能性相对越低,给起推荐量来就相对宽松。

先给系统看到相对优质的原创长视频,这是系统愿意看到的,优质原创长视频既能提升平台内容的水准,又能增加用户使用时长。

等到成了V,我们想拍什么样的视频都OK,抄袭模仿都没问题,因为我们是V,我们有受众,用户对我们是有期待的,并不在乎原创不原创,优质不优质本身也挺主观,用户喜欢你,你露个脸都OK。

其实我们以前做seo也是一样,用户搜索某个关键词,可能期待看到新浪、腾讯、搜狐,但不会期待某个小站,并不在乎排名里有没有它。

等到它是某个领域里的大站时,排名因素就要考虑用户行为了,是不是很多用户搜索某些词时都在找这个站?是的话这个站的排名是不是要加权?

1:确定内容受众,找到核心诉求

3:10-20个视频左右还是没有看到可观的流量(比如万赞以上)则换号重试

推荐机制其实是最重要却又最没内容可谈的环节,它的重心只有一个:完播率!

完播率真的太重要了,但完播率的“率”并不重要,理解错了的人就会去做类似这些行为:

故意拍一个比较短的视频,用户随便看也能有几秒钟,这样完播率数据就会很高。

又或者通过文案诱导用户看最后,但用户很可能直接拉到最后。

但其实这些是错的,首先完播率背后其实是一种分段数据,就类似:

90%的人播放了10%的进度,50%的人播放了20%的进度,以此类推。

这样的计算方式作弊成本极高,要让用户不断往下看,就是要想办法迎合用户的口味。

其次平台为什么重视完播率?

因为平台的本质是留住用户,完播率的本质应该是播放时长,而不是比例数值

数据分析的朋友都明白,单纯使用比例而不考虑绝对值来衡量指标是不科学的,所以在数据统计过程中经常会对因子做一些“平滑”处理,目的是为了保证结果的客观性。

一个只有10秒钟的视频,尽管90%的人都能看完,假设完播率为90%,但它依然比不上一个总时长6分钟,但是用户总会在这里停留个3分钟左右的视频,尽管完播率数据不如前者。

我们看上面完播率的计算方式也能明白,进度越往后,比例肯定就越少,但是价值会越高,因为绝对时长是客观的。

你能让用户在你这里停留3分钟是你的本事,尽管后面一半可能是垃圾(事实上往往也不会)。

“观看多长时间”,这一句才是重点!

对于提升完播率的通用逻辑我认为是:即时满足,恰恰与抖音老板的“延时满足”相反,抖音用户需要的是即时满足。

短视频对于用户来说是kill time,如果看一个视频是煎熬,那kill time的效果就不明显,只有在享受的时候,时间才会飞快流失,痛苦时的时间总是很慢。

既然用户看抖音是想打发时间,我们应该做的是即时满足,不让ta在视频里苦苦等待那个最high点或彩蛋,而应该是频繁出现、及时满足体验。

现代人为什么浮躁,就是因为看了太多推荐算法给的内容,短视频这种内容表达形式使很多人变得没办法忍受前期的铺垫,就想直接看到最兴奋的点。

比如一首歌:是像早年mv那样 前奏慢慢袭来,还是刷到时就是最激烈的副歌部分?哪一种更容易使人停留毋庸置疑。

关于视频开头,这里重点聊一下:

大家都很清楚视频开头黄金3秒的重要性,知道要使用户在滑过的过程中停留下来,开头很重要,但是可能比较少的朋友能明白开头意味着什么?

类似今日头条这些自媒体,由于算法高度依赖点击率数据,这就导致了太多标题党存在,标题党横行恰恰说明这是有效套路。

而且平台还不太能一刀切,因为文字的东西,是很模糊的,很难用具体指标来判断,并不是非0即1的结果。

当然,平台也出了相应政策来对抗标题党,依赖一些行为数据来猜测标题党的概率,这又间接说明了点击率真的很重要,平台禁止的就是有效的。

那么我们理解一下点击率是什么?它是在列表里决定了用户会不会看你的唯一指标,类比这个意义,回想一下短视频的视频开头?

视频开头的一句话是不是决定了用户会不会停留的因素?尽管可能不是唯一因素,但却是最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于第一次看到你的用户。

所以:视频开头一句话相较于视频本身的意义就相当于在列表文章里的标题!!!

短视频的标题不是下面的文案,而是视频开头第一句话,这才是视频开头的真正意义,这句话奠定了整个视频的基调,决定了用户会不会选择看下去。

有意思的地方是:今日头条会针对文章标题党出台策略做限制,但是却没有也不会针对视频开头的标题党行为做限制。

因为明面上这不算标题,但实际上它的作用等同于标题,所以那些常见的套路,就可以运用起来而不必担心处罚。

1:挖掘一批目标领域的优质账号

2:观看账号初期 数据突然跑高的视频

3:只在视频内容里寻找别人提升播放时长的技巧

开头所用的画面、台词、音效、字幕决定了是否停留,接下来的台词表达和镜头切换决定了是否继续。

针对开头“标题”说一些方式:

1:收集传统文章自媒体的标题党套路(百度太多),结合一些夸张行为适当运用。

2:除了标题党套路,直接描述用户诉求也是一种方式,下拉词可以帮你:

通过下拉词挖掘一些普遍需求或痛点(可以看看搜索下去的视频数据好不好),针对这些搜索词制作相应作品,在开头直接喊出这个搜索词。

通过这种方式来命中有这个搜索需求的用户,毕竟一个视频出现,开头一句话是你曾经搜索过的问题,停留的概率是不是会大大增加?

同时还有一定几率命中搜索:

关于涨粉 点赞 评论 转发 下载

这是用来进一步论证完播率才是最重要的其他指标。

我们应该极少看到有大量点赞(也就是大播放量)而几乎没有评论的视频,极个别特殊的会。

所以,很容易理解的是:在作品正常的前提下推荐给合适的人,有了正常的播放时长,自然会有相应比例的这些行为数据。

或许像“麻辣德子”(好像是这个名字?)那样视频结尾都客客气气恭恭敬敬的请人帮忙点个赞会有一些增益效果,但这也是没有成本简单可以做到的事情。

在数据量很小的情况下,去计算所谓的粉赞比、赞评比之类的数据是没有意义的,如果有兴趣简单做下抽样统计会发现,一些几十万赞或几百万赞的视频,它们之间的赞评比是完全没有规律的。

也许我们会在市面上看到很多论调说:点赞、评论、转发这些数据很大程度上影响推荐量。

我对头条系算法的调性还是有一些小经验,我的观点是影响很有限,撇开这个不谈,我们用一个最基本的逻辑就可以推翻上面这种论调:

所有的自媒体从业者都明白:点赞 / 浏览,这个比值在所有平台都总是很小的,经常是个位数的百分比。

为什么?因为愿意发表意见的人总是比默默注视的人来得少,少之又少!

数据模型常常会是:1000个人观看,100个人点赞、10个人评论、1个人分享。

流量之所以总是符合漏斗模型,是因为每增加一个动作,都会带来流失,这也是很多运营人员在策划线上活动方案的时候,总是要尽可能避免增加环节,因为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会必然导致一定比例的流量流失。

那问题来了:平台这么依赖用户行为数据,那怎么可以依赖少部分人才会有的行为呢?应该要依赖绝大多数人的行为,数据才是客观的。

能给点赞评论(数据反馈)的人总是少数的,有什么数据指标是可以衡量计算绝大多数人的呢?在算法层面:

今日头条这种列表推荐页,用户可以选择点哪个,核心的数据指标应该是点击率,抖音这种推荐页,用户不能选择看哪个,但是可以选择是不是继续看,核心的数据指标就应该是播放时长。

系统把视频推荐给一个人,是不太能期待他会不会点赞或评论的,他很可能什么都不干,但是播放时长这个指标一定是可以拿到的。

可以衡量绝大多数人行为的指标,可以给系统足够数据学习判断的指标,才是最重要的指标。

综上,在这一方面我给的建议是:前期不关注,等到起号成功了,流量稳定持续了,再来考虑优化这些指标,这个时候有足够的数据量了,所做的调整也会得到明显的反馈,这样才有指导价值。

同时:要优化这些指标我认为应该明确“核心因素”,也就是与目标指标有必然联系的因素。

最能影响涨粉的是什么?视频结尾、个人简介说明、视频集合封面等,这些是核心因素,结尾怎么处理、简介怎么说明、封面是统一还是混乱还是视频重要画面(帧)。

把能影响用户点击关注这个行为的核心因素都找出来(一定要尽可能找全,哪怕一个头像,它也是用户在第一次看到我们视频时会影响他愿不愿意点进去你主页的可能因素之一)。

然后开始看同行,把他们在对应位置的行为以文字形式记录在表格。

接下来自己就有优化思路了,而且在足够数据量的前提下,稍微的改动就可以看到明确的反馈,我们会有清晰的调整方向。

其他数据指标也应该遵循这个逻辑。

这是个重点因素,为什么同样或类似的内容,有的表现好有的表现差?标签起很大作用。

我们常见的打标签建议是:

个人简介、视频文案、添加话题、视频字幕、刷目标视频

有的还会提到声音内容识别,再深入一些还有:

到PC端创作者中心-重点关注 里添加:

又或者到dou+-消息订阅 里添加:

刷目标视频就不用说了,没有意义的行为。

这些方法有用吗?有,对系统有参考性,可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说服力,因为是我们主动说的,打几个字的事情。

低成本的操作手段往往都没有太大价值!

站在系统角度:你说你是美女帅哥,那只是你说的,你说我会听,但我不一定会信,因为这是主观的。

什么情况下系统会信你是真的美女帅哥?答案是:“权威用户”的投票!

我们先明白一点:头条系算法有两种很重要的标签:内容消费者标签(用户标签)、内容创作者标签(内容标签)。

我们现在优化的对象应该是内容创作者标签,而对于内容消费者标签,其实是很好打上的。

用户刷抖音是娱乐,不是坑系统,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用户不会说谎,通过已经被打上正确“内容标签”的内容,很容易可以计算出“用户标签”,ta爱看什么,ta的用户标签就是什么!

当一个用户被打上正确的标签后,ta就是这个标签里的“权威用户”!

试想一下,系统不断推送一批已经被正确打上“美女”这个标签的视频给某一用户,发现ta经常关注点赞评论分享下载,那说明在“美女”这方面,ta是重度老司机啦。

后面出现的“说自己是美女但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美女”的视频,如果这个用户也疯狂点赞关注,那说明这个视频很可能真的是美女。

如果又有一批跟这个人一样的用户也对这个视频有类似行为,那这个视频是“美女”就基本不用怀疑了,这个时候打上“美女”这个标签就非常有说服力了,因为:

换句话说:系统最主要的是借助用户投票来给我们的内容打标签的,而不是单纯看我们在视频里的信息来打标签。

标签应该有两层作用:属于什么、是不是优质,比如:属于美女、喜欢美女的人都喜欢的那种!

所以,内容打标签,它是需要积累足够的用户反馈数据来给系统学习计算的,但这就会造成一个普遍现象:

大部分内容在数据表现上一般,系统不会给更多播放

没有更多播放就不能累积足够的用户行为数据

没有足够的用户行为数据就迟迟打不上正确且权威的标签

没有标签系统就不能推荐给更合适的人

内容对不上合适的人表现数据又会更差

陷入循环,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个位数的赞的视频拍了几十个还是没有变化的原因。

明白了逻辑,我们来捋捋可以尝试的方法:

用执行来掩盖战术上的不足,但是时间和精力的成本太大了,而且会极度影响信心,作品质量越来越差。

2:以绝对优质的视频破圈

可能我们会看到某些新号一两个视频就爆了,那就会疑问:新号都还没有正确标签呢,怎么这么容易起量?

我的猜想是这样的内容一般都是“优质但通俗”的内容,首先它确实优质,其次它通俗,大部分正常人都会有兴趣,比如搞笑类或一些与人性相关的。

然而这种视频的创作难度对于一般的素人来说是不太可能的。

正经的说,我认为这是最“经济”的方案!

有些朋友听到花钱会皱眉头,可能会抱怨花钱的话我还用看这些,其实花钱也有花钱的方式,在付费投放盛行的互联网行业里,花对钱是一门技术。

在这里我想聊聊所谓的“经济”:

没有资本支持、没有团队配合、没有太多资源设备和人力物力,如果有方法可以快速见效从0到1 ,那我觉得本身就是很经济的。

我们要会算一笔账,如果靠自己摸索:

需要多少时间成本才能起量?

需要绞尽多少脑汁拍出多少个作品?

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成本就只是为了打个标签?

投入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发现没用或者方向错了怎么办?

当我愿意花100块投dou+的时候可能超过了1%的竞争者,但当我愿意花1000块投dou+的时候可能是超过了80%的竞争者,因为投入成本越往上竞争者会呈指数减少。

就好像我们以前做seo或sem,会个技术所带来的优势可以超过很多同行,毕竟肯花时间去钻研代码的人总是相对少的,花钱买数据买资源的就更少了。

要记住:很多打算“薅平台流量”的人压根是不舍得花一点点钱的,倒是对于各种所谓的“免费上热门技巧”情有独钟。

这没有什么错,是人性使然,总会认为有更“便宜”的方案,但是越没有门槛的方法就越没有价值,越随大流。

一个小讨论:第二次发会火

我来猜猜这个现象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

第一次发,系统对这个视频的标签模糊,发了一次后得到一些明确的用户反馈,但是不多。

第二次发,系统有了一些可以借鉴的行为数据,比如有了正确的标签,投入到更精准的流量池,在作品质量不错的情况下,得到了很好的数据效果,这完全是合理的。

结合上述的起号方式,给相对优质的作品适当dou+。

其实投dou+辅助快速打标签,我觉得成本也不用很大,而且随时可以停。

分批次、分类型、分策略的投放一批作品,在作品质量没问题的情况下基本就可以看到效果,所要花的钱可能是几百或小几千(我认为的)。

这对于以后能在抖音带来的收入来说,应该不算什么投入,与其把钱拿去报班不如投到实际效益里。

如果这都没看到好的反馈,趁早调整内容方向,省得耗时耗力!

我认为自媒体的重心都应该是在推荐流量而不是在搜索流量,诚然搜索流量也很大,但是有很多因素导致这很鸡肋。

搜索排序要好,都是建立在作品表现数据之上,可这些数据都很好的话,那就是推荐量很好了,搜索流量就成了锦上添花。

反之,推荐量不好,作品数据表现很差,在搜索里大概率也拿不到什么流量,搜索量大的关键词,排名前几的经常都是十万赞百万赞的视频,那些批量生产出来的视频肯定不是对手。

至于海量命中长尾流量:我们又能有多少个号、能批量生产发布多少视频来命中这些单一流量很低的长尾词?人力物力成本可不小。

没有好的变现方式很容易砸手里!

关于搜索我有个建议是:

1:运用下拉词找词(词根是我们的目标领域)

下拉词既有热度又有时效性

2:搜索目标词比对结果

词搜索下去都会有很多结果,我们主要看强相关的视频多不多,同时这些视频的点赞量(换算成大致播放量)大不大,如果相关数不多、单一视频数据又好的话,就是有机会的。

这么做不是为了搜索流量,仍然是推荐流量,既然这类视频不多、单个视频数据还挺好,说明有受众、竞争低。

还记得我们上一篇讨论的:短视频没有真正的原创,抖音也不拒绝雷同,只要不是一模一样就好。

是拍同款还是伪原创还是视频参数调整,这就看你的手段了,“已经表现出不错数据的视频,其他号再次发也有不错数据表现”的这种现象我看过太多了,有的甚至是一模一样到只有字幕有点不一样。

PS:关于搜索,这两天抖音上线了web版,昨天在群里面说了下,大伙关于web版聊得热火朝天,我看了一些基本信息发现有挺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比如:抖音web版的主要页面并不屏蔽百度这些搜索引擎、web版的搜索可以得到很多信息,有兴趣的朋友结合我过往文章研究一下,应该有些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做。

我认为只考虑“走心”和“应景”,不考虑任何关键词铺垫之类的,目前在抖音,应该没有什么大号是主要靠搜索来流量的。

或许很多第三方工具可以帮我们找到很热门的文案,但是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挖掘一批同领域KOL,把他们的文案都看一遍,理解人家为什么这么写,这是最好的,如果懒:直接复制。

这个事不能随便,但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和有效。

可以考虑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存在什么问题,平台完全可以直接告诉我们,要嘛处罚要嘛直接封禁,平台根本不愿意让创作者去猜自己犯了什么错。

让创作者去猜,猜不出来就“一哭二闹三上吊”,平台还得安排人来“哄”,这又何必呢,最好是大家规规矩矩的,平台连审核客服都不请不是更好。

推荐量下降了,无非是因为近期的作品质量有问题,这些历史数据让系统不愿意再给更多推荐量,说是针对你限流,其实准确说是把流量给了其他人,账号并没有存在什么策略性的处罚限制。

调整作品,用更好的数据表现来吸引更多推荐量是唯一的办法。

ps:有很多抖音up主还会在简介里提到“不要连续点赞,要不然拉黑”,原因是连续点赞会限流。

其实怎么可能,那这陷害别人的成本也太低了,挨个去给竞争对手7 * 24小时点一遍……

思考几个同质问题:百度为什么迟迟解决不掉快排、淘宝为什么迟迟解决不掉刷单、其他很多自媒体平台为什么迟迟解决不掉各种刷粉刷赞?

或多或少都因为:有些处罚规则如果太清晰或太硬性,都可能带来恶意竞争,这是平台要避免的。

刷粉刷赞这些事情就不要做了,对推荐量没有任何帮助,虽然不至于会封号处罚,但是不正常的数据要识别出来是很容易的。

帮你关注点赞的那些小号,跟推荐池里的用户是没关联的,影响不了推荐量,而且根据账号行为,可以很容易推断出一系列异常账号,包括帮刷的、被刷的(就好像我前面有篇清洗关键词的文章里的原理类似,通过一些连带关系)。

强烈推荐,但是这个事它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看到就可以蹭的事,只不过这事极其依赖敏捷性和执行力的,比别人更早知道热点,比别人更快输出相应内容才能吃肉,剩下的汤都喝不到。

常规的操作我觉得剪映够了,PR对大多数人并不友好,除非本身做的是视觉类、特效类视频,目前短视频创作涉及的90%的剪辑操作基本在:场景切换、背景音乐、裁剪、字幕等这些范围。

第三方数据工具,等在短视频有基本稳定收入后再选择性购买,那些数据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帮助,但不是核心竞争力。

其实零零散散还挺多,但是我觉得太琐碎了,大方向上的问题才是关键,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党的教育是深刻的:

任何事情,务必抓主要矛盾,可以解决80%的问题。

对于短视频、抖音,从战略层面,我认为人性诉求应该是主要矛盾。从战术层面,我认为完播率(播放时长)应该是主要矛盾。

最后,一定多看官方的教程、建议、说明等信息,比如我看到有意思的地方:

你能想象吗,抖音官方居然也会建议你到百度多收集用户需求,甚至会告诉你利用爬虫软件分析评论热度。

这些我在过往文章也陆续都涉及到,其实研究底层的逻辑,方式方法都是通用的,然而我们看看这个教程的评论都是:

稍微多钻研一点,就可以超过很多对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直播pk怎么换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