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70不能智慧识屏不能在微博APP界面启动?

微博大概不会想到,其针对自家超话社区推出的“超话新星计划”,仅在招募管理员这一阶段,就因宣传配图文案涉嫌抄袭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惹怒了在用户眼中一向“佛系”的豆瓣。

3月30日,豆瓣宣布以“不正当竞争”为由起诉微博,认为后者未经授权抄袭多个豆瓣小组名称,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公开赔礼道歉。看到索赔金额仅1元,有用户不禁感慨豆瓣终于“支棱起来了”,还有人称豆瓣这是“不蒸包子争口气”。

不过,如此对簿公堂,也把微博与豆瓣两方长久以来的“恩怨”摆在了台面上。

同样作为内容类平台,微博上有大量“营销号”被指长期通过搬运豆瓣用户的原创内容为生,以至于部分豆瓣用户在发帖时不得不手动置顶一句“禁止搬运”,但收效甚微。而经过日复一日的不问自取,营销号们收获的每一次转发、评论和点赞都汇入了微博的流量池。有人甚至认为,微博官方对此现象并没有采取特别的制止手段。

即便有这些过往,但在本次争议事件中,涉嫌抄袭的变成了微博自己,还是引发了豆瓣的不满。

在相关从业者看来,微博此番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自身对于业务发展的焦虑。尤其是在“去娱乐化”的大趋势下,微博失去了饭圈重地,必须找到更为丰富的垂类内容。不仅是豆瓣,小红书也成了微博的对手。

多个季度财报都显示,微博主营业务已经触及天花板。随着用户增长见顶,尚未打造出下一个增长引擎的微博,仍在求索。

但问题是,焦虑虽然难解,“抄袭”恐非良药。

如果不是看到盖了章的民事起诉状照片,豆瓣用户赵允方很难相信豆瓣也有拿起法律武器维权的一天。在她眼中,和其他风风火火、大刀阔斧拥抱变化的互联网公司相比,豆瓣显得尤为“佛系”。因此,得知豆瓣起诉微博这一消息后,她脑海中最先浮现的念头是“总算硬气了一回”。

豆瓣在民事起诉状中提到,微博未经授权使用多个豆瓣小组组名,同时招募有豆瓣小组管理经验的人员至微博平台建立与“豆瓣小组”性质类似的“超话社区”,并放任用户长期大量搬运豆瓣内容数据,在被投诉请求删除的情况下,仍未予以处理。此外,微博平台上还存在用户未经允许直接使用豆瓣商标作为账号名称、发布内容等侵权行为。

公开起诉的同时,豆瓣还附上了证据截图。其中显示,由微博超话社区发起的“超话新星计划”正在招募超话管理员,不仅“拥有豆瓣组长、贴吧吧主等相关社区管理员身份”被视为一项必备要求,宣传长图文案也被指原封不动地使用了多个豆瓣小组组名,从“古怪问题研究中心”、“糊弄学”到“可爱事物分享”等,其举例所用的18个超话名称与豆瓣小组组名完全重合,一字不差。

《财经天下》周刊在微博超话社区搜索后发现,“糊弄学”和“今天喝咖啡了吗”两个超话确实存在,“日落爱好者”“上班这件事”等其他文案中所涉及的豆瓣小组组名却并无对应超话。一位互联网运营从业者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社区类产品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相似性,考虑到用户群体的自发聚集属性,此类活动文案在方向上往往大同小异,但具体到文案细节,鲜少出现绝对一致的情况。

赵允方不相信巧合,她更倾向于将微博的行为认定为“偷窃”。在她的印象里,不少生活、情感相关的微博热搜都要归功于豆瓣用户的聪明才智。“微博营销号堪称搬运豆瓣原创内容的惯犯,一些帖子刚火没多久就会被截图发布在微博上,就算楼主注明‘禁止搬运’也无济于事。”作为一名拥有15年豆龄的用户,她不是很认可微博这种行径。“用别人的创意,涨自己的流量,这合适吗?”

像赵允方这样的豆瓣用户不在少数。一位豆瓣内部人士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在前述“超话新星计划”招募微博发布当日,就有豆瓣用户就其“文案抄袭豆瓣小组组名”事宜向豆瓣官方反馈。因为恰逢豆瓣整改期间,私密小组业务也面临调整,微博此举也被部分用户形容为“趁虚而入”。

豆瓣认为,作为同行业竞争者,微博无视法律与商业道德,为获取流量窃取他人创意,长期纵容营销号非法搬运内容,其行为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侵犯了自身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故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人民币1元。在赵允方看来,这一索赔金额“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不过她还是希望豆瓣可以“多要点”,“不能白白给微博送流量”。

在豆瓣发出“檄文”3小时后,微博就迅速作出了回应,称微博超话活动计划并非针对某一平台,属于正常的业务运营范畴,不存在任何不正当竞争和抄袭行为,且用户基于兴趣和意愿在不同平台之间迁徙流动是正常且正当的现象,不值得大肆渲染或歪曲成不正当竞争。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认为,用户原创内容的著作权属于用户而非平台,虽然豆瓣在用户协议中提及了维权相关授权,但对于诉讼而言,授权手续要求更为复杂,这可能也是豆瓣选择以不正当竞争为由向微博主张权利的原因。至于法院如何认定,还要根据后续双方提供的证据判断。其对于营销号搬运内容的指控同理,如果豆瓣能够证明微博在收到侵权声明后,依旧放任类似行为存在,后者或将对损失扩大的部分承担连带责任。

有意思的是,尽管微博方面强调“自互联网诞生以来,开放自由一直是其底色”,该条声明微博却仅显示博主精选评论。在转发区,有用户对其提出了质疑。

微博此次为何盯上了豆瓣的业务?这与其自身业务发展受限不无关系。

2009年8月,新浪微博高调内测。此后,它凭借名人与明星效应,迅速走红,一年内就积累了5000万用户。其走红的速度为当时的腾讯敲响了警钟。腾讯集团CEO马化腾曾在2016年清华管理全球论坛上分享过腾讯成长过程中的三道坎,其中之一就是微博。“微博的出现对于腾讯来说有了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当时有3个团队报名,做一个能够解决PC到移动端的产品,最后一个团队做出了微信 。”马化腾说。

但好景不长,2012年底新浪进行了一次重组,陈彤退出了微博的具体运营,由王高飞接任新浪微博CEO,也自此开启了微博的娱乐化战略。

这也成为了微博创办多年来最重要一次转型。凭借这次转型,微博实现了用户群体的年轻化迁移。2013年,据微博的调查,其25岁以下用户占比超过了50%。

这次转型也让微博顺利地叩开了移动互联网的大门,凭借“明星势力榜”与“超话”两柄流量利器大杀四方。公开模式的产品体系,让微博本就具备一定舆论影响力。再通过细致而明确的评价体系,其成功将前述两项功能延展为粉丝、品牌方乃至整个影视行业衡量明星人气和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

饭圈“数据女工”应运而生,“转评赞”“送花”等操作成为粉丝帮助艺人“打榜”的常规配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等选秀节目横空出世后,“搬家”(指从新星榜转至内地榜)更演变为所有粉丝心目中关系到偶像荣誉和前途的残酷战争。

“热搜榜”则是微博另一个重要功能。

明星的妆容、造型、胖瘦、饮食都能成为热搜常客,一台颁奖典礼催生的热搜文案甚至被调侃为“礼服裙团建”。明星收获了高关注度,微博也获得了流量,并转化为实际的广告收益。

根据微博财报,其营收构成主要分为广告及营销营收、增值服务营收两部分,广告及营销营收所占比重逐年升高,至今已接近九成。微博2021年财报显示,其全年总营收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智慧屏安装app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