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推荐一篇听雨的散文

郭效霞,山东安丘,在职教师,喜欢用相机记录生活,也喜欢用笔记录感想,成绩平平,却笔耕不辍。

夏夜,一声巨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感觉整座楼房都在颤动,惊魂未定的我本能地躲进爱人的怀抱。

伴着滚动的雷声,我的神志渐渐清醒,天还未亮,电闸因雷电断开,房间里漆黑一片,视觉关闭,听觉见长,听着急促的“哗哗”声,我知道雨下得很大,过了一会儿声音似乎降了八度,之后不断在强、弱之间转换。时间稍长,不免觉得这首只有轻、重、缓、急的乐曲,过于单调乏味,缺失灵魂,无法与儿时听到的夏雨“交响乐”相媲美。

小时候住的平房有一个较大的天井,里面物品很杂,雨滴落在不同材质的器具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声音与人的耳朵直线距离较短,真可谓声声入耳。雨滴碰撞到铁制品,如铁锹,搪瓷盆等,发出清脆的“铛铛铛”,滴进水缸里,传出“叮咚叮咚”的婉转音,落到倒扣的瓮上,像敲鼓般“咚咚咚”,撒向茂密的树叶,一片“唰唰唰”……雨大时似万马奔腾,雨变小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

“蛙声经雨壮”,村周围大大小小水库、池塘里的青蛙不甘寂寞,也加入到乐队中,有时来个大合唱——蛙声一片,有时此起彼伏——东唱西和。

夏雨交响乐少不了一个重音——雷声,时常喧宾夺主,大到掩盖住一切声音。我胆子小,只要看到划过天空的亮光,就赶紧躲进娘的怀里,娘用双手捂住我的耳朵,感觉只要在娘温暖的怀抱里,再大的电闪雷鸣都不怕。而今的我还是不能独自面对,丈夫的臂弯就是我的避风港。

下雨时,我喜欢静静地坐在窗旁,看着形态不一的雨帘,听着音调各异的雨声,思潮随季节起伏。

最绵、最喜是春雨。“春雨贵如油”,“像牛毛,像细丝”,氤氲润泽,落在发梢、眼睫毛上,薄纱般朦胧,不用担心会打湿衣服。新芽探出头,贪婪得吸吮露珠般的雨滴,慢慢舒展蜷缩的腰身,发出“咯咯咯”稚嫩的笑声。最闹、最飒是夏雨,来得快走得急,酣畅淋漓,常邀雷电助威,声势浩大,“东边日出西边雨”,非夏雨莫属。庄稼、绿植在雨中欢呼雀跃,开展“竞高”大赛,热闹非凡。最冷、最愁是秋雨,“秋风秋雨愁煞人”,树木在风雨中呜咽、瑟瑟发抖,已失去生机的叶片被无情剥离枝条,随风飘零,最后无力的偎依在树根旁,在泥泞中黯然神伤!

从春到秋,雨见证并参与了生命从萌动到生长,从旺盛到衰败,从衰老到死亡的全过程。雨完成了使命,在冬天摇身变成雪,静静期待新生命的开始。

1、稿件内容健康、结构完整、文笔优美、底蕴丰厚。

2、诗歌、散文、小小说、散文诗、文学评论等均在征稿之列。

3、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保留删改权,文责自负。来稿请附作者简介、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及个人照片,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在其它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刊)。

4、如入选当期纸刊,作品须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价值。投稿邮箱:1:xibuzuoja@

《齐鲁文学》是齐鲁文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之一,分别是【春之卷】【夏之卷】【秋之卷】【冬之卷】。当代主流诗歌及散文小说选本,发掘和推出了一批中国当代诗人、作家,名篇佳作如林。富有时代气息,可读性强。

副主编:樊建华 苏小桃

执行主编:程桂彬 知知

一级编辑:邓晓燕 曹秋芳

责任编辑:方小琴 苏岚

根植齐鲁|情系华夏|不慕名家|只推佳作

《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欢迎您的参与。

【百度百科:齐鲁文学】

当代主流诗歌、散文及小说选本

}

从一大早就下起雨来。下雨,本来稀罕事儿,但这是春雨,俗话说:"春雨贵似油。"而且又在罕见的大旱,其珍贵就可想而知了。

“润物细无声”,春雨本来是声音极小极小的,小到了“无”的程度。但是,我现在坐在隔成了一间小的阳台上,顶上有块大铁皮。楼上滴下来的檐溜就打在这铁皮上,打出声音来,就不“细无声”了。按常理说,我坐在那里,同一种死文字拼命,本来应该需要极静极静的,极静极静的心情,才能安下心来,进入角色,来解读这天书般的玩意儿。这种雨敲铁皮的声音应该是极为讨厌的,是必欲去之而后快的。

然而,事实却正相反。我静静地坐在那里,听到头顶上的雨滴声,有声胜无声,我心里感到无量的喜悦,仿佛饮了仙露,吸了醍醐②,大有飘飘欲仙之概了。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有时如红珊白瑚沉海里,有时如弹素琴,有时如舞霹雳,有时如百鸟争鸣,有时如兔落鹘起,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活力。我平生很少有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

在中国,听雨本来是雅人的事。我虽然自认还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却还很难说。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间的一种动物吧。中国古代中,听雨的是颇有一些的。顺便说上一句:外国诗词中似乎少见。我的章用回忆的诗中有:“频梦春池添秀句,每闻夜雨忆联床。”是颇有一点诗意的。连《红楼梦》中的林妹妹都喜欢李义山的“留得残荷听雨声”之句。最的一首听雨的词当然是宋蒋捷的“”,词不长,我索性抄它一下:

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蒋捷听雨时的心情,是颇为复杂的。他是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的的,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但是,古今对老的概念,有相当大的悬殊。他是“鬓已星星也”,有一些白发,看来最老也不过五十岁。用今天的看,他不过是介乎中老之间,用我自己比起来,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鬓边早已不是“星星也”,顶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讲达到“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资格。我已经能够“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③了。

可我为什么今天听雨竟也兴高采烈呢?这并没有多少雅味,我在这里完全是“俗人”。我的主要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我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谈不上干什么农活,但是我拾过麦子,捡过豆子,割过青草,劈过高粱叶。我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最高是多打粮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即使我长期住在城里,下雨一少,我就望云霓,自谓焦急之情,决不下于农民。北方,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听天气预报,时时观察天上的云气。忧心如焚,徒唤奈何。在梦中也看到的是细雨蒙蒙。

今天,我的梦竟实现了。我坐在这长宽不过几尺的阳台上,听到头顶上的雨声,不禁神驰,心旷神怡。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有如天降甘露,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我的心又收了回来,收回到了燕园,收回到了我楼旁的小山上,收回到了门前的荷塘内。我最爱的二月兰正在开着花。它们拼命从泥土中挣扎,顶住了干旱,无可奈何地开出了红色的白色的小花,颜色如故,而鲜亮无踪,看了给人以孤苦伶仃的感觉。在荷塘中,冬眠刚醒的荷花,正准备力量向水面冲击。水当然是不缺的。但是,细雨滴在水面上,画成了一个个的小圆圈,方逝方生,方生方逝。这本来是人类中的所欣赏的东西,小荷花看了也高兴起来,劲头更大了,肯定会很快地钻出水面。

我的心又收近了一层,收到了阳台上,收到了自己的腔子里,头顶上叮当如故,我的心情怡悦有加。但我时时担心,它会突然停下来。我潜心默祷,祝愿雨声长久响下去,响下去,永远也不停。(1995年13日)

[注释:①季羡林:1911年出征于山东临清县。北大教授,著名学者。精通多国文字。“死文字”指已失传的吐火罗文。②醍醐(tí hú):古时指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③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指对生死的通达看法。]

以《听雨》为题写一篇散文?

我(花)是大地的,是蜜蜂的,是蝴蝶的情侣我(雪)是只只寻梦的蝴蝶,漫天飞舞着,以我婀娜的舞姿,装饰美丽的人间我(雨)是的泪水,是庄稼的的欢乐,农民的渴望 我是海洋和大地的女儿,大地把我嫁给了蓝天,滴滴晶莹的水珠是海洋爸爸给我的嫁妆. 清晨,我轻纱般的薄雾,为大地妈妈送上闪亮的露珠,洗去她绿色头发上的尘垢;我又调皮的化作清凉的露水,为疲惫了一天的妈妈擦去肌肤上的灰尘.温煦春天里,我是妈妈的空气清新剂;里,我帮爸爸为妈妈和她的所有儿女送去解暑的甘霖;秋高气爽时,最是我多情的,我与蓝天依偎在一起,天高云淡对我们的最好的演绎;里的我是美丽的柳絮,醉般的自空中飘洒,深情的扑向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在融化里期待冬天过后能在春天里再次幻化出更加纯洁无暇的美丽. 生活又合何尝不是如此,四时有定,而世事,春雨秋霜,夏雨冬雪,都是我绚烂的舞姿,美丽的歌唱.这就是我的生活,为了我爱的一切一次次的轮回,在轮回中我获得的将是永生!我(雪)是朵朵纷飘的白云,从天空降落下来,用我独特的方式抚慰大地

有没有一篇听雨的散文?

喜欢听雨,喜欢那句“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意境。当看到满池的荷叶在风吹雨打的流年中日渐枯败时,便会生发出许多千古之幽思,从南朝民歌《西洲曲》直到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那些荷的诗篇全一股脑冒了出来。若光是观赏残荷,未免太凄清、单调了些。此时的雨,象是专门为这残荷准备的,携带着丝丝冷落,落入了荷塘。滴滴答答的雨声就这样不疾不徐地敲打在荷叶上,敲打在水面上。记得有一句古词很惆怅地问:昔日青青今在否。放眼荷塘,那些怀旧的也如这雨点不疾不徐地洒落下来,融入了这幅荷塘烟雨图中。喜欢听雨,喜欢独步撑伞于小巷中听雨。带着寂寥的心情行走在小巷中,看一看被风雨凋零的斑驳沧桑的墙壁,摸一摸锈迹斑斑的青铜门扉,舔一舔滑入嘴角清凉的雨丝。此时伸进我眼中的小巷,已不仅仅是一条用青石板铺成了小巷,而是广告中吆喝着“糊来”的小巷,是笔下的小巷,是少男少女梦里花落的小巷,是游子望断南飞雁的小巷,是慈母望穿秋水等候儿归的小巷。喜欢听雨,喜欢坐在四季中听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春天听雨时的感受。当大地万物在柔柔潇潇的春雨中露出了深藏的容颜,我会觉得蓝天更蓝了,白云更白了,更青了,春风又吹绿了年少的梦。而“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则是听雨时的心情。喜欢听雨,喜欢在夜里枕着寂雨。没有了白昼的,远离了俗世的纷扰。听雨打芭蕉的声音,听天空和大地的对话,听自己心灵的。喜欢听雨,在雨中我听出了自己默默的情怀,在雨中我感悟到了的真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荐一篇散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