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亦是读人是什么散文类别?

  什么叫成功?顺手拿过来一本《现代汉语词典》,上面写道:“成功,获得预期的结果。”言简意赅,明白之至。

  但是,谈到“预期”,则错综复杂,纷纭混乱。人人每时每刻每日每月都有大小不同的预期,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总之是无法界定,也无法分类,我们不去谈它。我在这里只谈成功,特别是成功之道。这又是一个极大的题目,我却只是小做。积七八十年之经验,我得到了下面这个公式:

  “天资”,我本来想用“天才”,但天才是个稀见现象,其中不少是“偏才”,所以我弃而不用,改用“天资”,大家一看就明白。这个公式实在是过分简单化了,但其中的含义是清楚的。搞得太烦琐,反而不容易说清楚。

  谈到天资,首先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天资是不相同的,这是一个事实,谁也否定不掉。十年浩劫中,自命天才的人居然大肆批判天才。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至今不解。到了今天,学术界和文艺界自命天才的人颇不稀见,我除了羡慕这些人“自我感觉过分良好”外,不敢赞一词。对于自己的天资,我看,还是客观一点好,实事求是一点好。

  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韩愈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

  谈到机遇,往往为人所忽视。它其实是存在的,而且有时候影响极大。就以我自己为例,如果清华不派我到德国去留学,则我的一生完全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把成功的三个条件拿来分析一下,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只有勤奋一项完全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我们必须在这一项上狠下功夫。在这里,古人的教导也多得很。还是先举韩愈。他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两句话是大家都熟悉的。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第一境写的是预期。第二境写的是勤奋。第三境写的是成功。其中没有写天资和机遇。我不敢说这是他的疏漏,因为写的角度不同。但是,我认为,补上天资与机遇,似更为全面。我希望,大家都能拿出“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精神来做学问或干事业,这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1.根据文章内容,把下面的公式填写完整。

  2.作者认为成功的关键是 。

  3.本文开头通过 ,自然地引出论题;结尾提醒人们

  ,强化文章的中心。(本题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4.请为本文补写一个有关勤奋的名人事例。

  5.文中说“天资是由‘天’来决定的,我们无能为力。机遇是不期而来的,我们也无能为力。”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请就“天资”或“机遇”任选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泰戈尔写过一段话,意思是说:一个富翁的富并不表现在他的堆满货物的仓库和一本万利的经营上,而是表现在他能够买下广大空间来布置庭院和花园,能够给自己留下大量时间来休闲。同样,心灵中拥有开阔的空间也是最重要的,如此才会有思想的自由。接着,泰戈尔举例说,穷人和悲惨的人的心灵空间完全被日常生活的忧虑和身体的痛苦占据了,所以不可能有思想的自由。我想补充指出的是,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类例证,就是忙人。

  凡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往往是出于逼迫。如果说穷人和悲惨的人是受了贫穷和苦难的逼迫,那么,忙人则是受了名利和责任的逼迫。名利也是一种贫穷,欲壑难填的痛苦同样具有匮乏的特征,而名利场上的角逐同样充满生存斗争式的焦虑。至于说到责任,可分三种情形,一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另当别论,二是为了名利而承担的,可以归结为名利,三是既非内心自觉,又非贪图名利,完全是职务或客观情势所强加的,那就与苦难相差无几了。所以,一个忙人很可能是一个心灵上的穷人和悲惨的人。

  这里我还要说一说那种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因为我常常认为我的忙碌属于这一种。一个人真正喜欢一种事业,他的身心完全被这种事业占据了,能不能说他也没有了心灵的自由空间呢?这首先要看在从事这种事业的时候,他是否真正感觉到了创造的快乐。譬如说写作,写作诚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但必定伴随着创造的快乐,如果没有,就有理由怀疑它是否蜕变成了一种强迫性的事务,乃至一种功利性的劳作。当一个人以写作为职业的时候,这样的蜕变是很容易发生的。心灵的自由空间是一个快乐的领域,其中包括创造的快乐,阅读的快乐,欣赏大自然和艺术的快乐,情感体验的快乐,无所事事地休闲和遐想和快乐,等等。所有这些快乐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共生互通的。所以,如果一个人永远只是埋头于写作,不再有工夫和心思享受别的快乐,他的创造的快乐和心灵的自由也是大可怀疑的。

  我的这番思考是对我自己的一个警告,同时也是对所有自愿的忙人的一个提醒。我想说的是,无论你多么热爱自己的事业,也无论你的事业是什么,你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惟有在这个心灵空间中,你才能把你的事业作为你的生命果实来品尝。如果没有这个空间,你永远忙碌,你的心灵永远被与事业相关的各种事业所充塞,那么,不管你在事业上取得了怎样的外在成功,你都只是损耗了你的生命而没有品尝到它的果实。

  (选自《青春潮》2002年第9期)

  1.“心灵的空间”指的是什么?

  2.“穷人”、“悲惨的人”和“忙人”心灵空间的被占据,各自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哪一个词能揭示这一点?

  3.“出自内在责任的忙碌”是一种什么样的忙碌?这种忙碌是否同样需要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为什么?

  4.你见到过下面三种“忙人”吗?请选择其中一种举一个例子。

  ①发自内心的需要;②为了名利;③为了职务或客观情势。

  5.作者在文中希望所有的忙人“都要为自己保留一个开阔的心灵空间,一种内在的从容和悠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青杨)

  ⑴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⑵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篷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⑷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⑸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⑹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⑺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都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⑻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的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⑼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1.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在第⑴段中找出与第⑷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

  3.请在文中第⑶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

  4.品析文章第⑹段,回答问题。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

  人的外表,不就是封面吗?

  人的内心,不就是内容吗?

  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样高雅;有的人,封面与内容同等粗俗。有的人,封面很不起眼,内容却精彩无比;有的人,外表包装得如金似玉,内心却不堪入目。

  好人自然是一本好书,你打开扉页就有一缕鲜花的芬芳迎面而来。

  坏人自然是一本不好的书,你才揭开封面就能嗅到一股难闻的气味。

  ( )的人像一本散文集,( )的人是一本抒情诗,( )的人如同一本幽默辞典,( )的人仿佛一部科学论著。那些祸国殃民最终遗臭万年的民族败类,不就是一套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吗?而那些为国为民洒尽一腔热血的志士,又多像一卷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啊!

  请不要怪母亲没有给你制出漂亮的封面,也不要怪父亲没有给你给出美丽的插图。你自己这本书,主要还得靠你自己来写——用你的勇气和力量,用你的聪明和才智,用你的心血和汗珠……

  然而,总有一些人把不该删除的真诚删除了,结果自己这本书中没有了纯洁的位置。他们都忘记了:在生命的版面上,应该写下高尚,应该填上纯真,应该刻画奉献,应该描绘进取。

  也许,你写了一生也成不了杰作;也许,你写了一世也成不了名著。但决不能因此而粗制滥造,随便应付,哪怕写出的书无人阅读,也要篇篇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如果有了漂亮的开头,就应该追求完美的结局;如果有了精彩的材料,就应该将它打磨成实在的文章。

  如果人们常常把你亲切地朗读,那就是你无上的光荣;如果人们永世把你深情地背诵,那就是你最大的幸福。

  1.写法体味——贯串全文的一个比喻句是:

  2.要点概括——这篇文章中能概括地表达全文要点的句子是:

  3.词句理解——将下面四个短语分别归位于文中括号,其先后顺序应是:

  思维缜密 洒脱飘逸 多愁善感 乐观风趣

  4.语言品味——从文中摘取一个你认为有格言警句作用的精美句子,写在下面:

  5.内容探究——本文最后一段话给我们的暗示是:

  6.情感体验——以“人生”为话题,写一个短小精美有内涵的句子:

  (二十六)(新疆)

  ⑴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一句话吧。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⑵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之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⑶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⑷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缩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⑸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⑹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自己的选择!

  ⑺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⑻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⑼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什么?

  2.古诗文中,有很多同文段⑵中的划线句子意思相同的名言,请写出两句或两句以上这种名言。(如果所写名言是上下句的,两句算一句;如果名言是单名的,一句算一句。)

  3.根据上下文说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这句话的含义。

  4.文段⑸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你再分别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和名言。

  5.请你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6.请给你的同学写一段毕业赠言。

  7.设想一下十年后你的工作或生活情景。

  (二十七)(湖州)

  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石乞石乞(ku)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但映射的范围却往往很大。譬如孟德尔研究豌豆的杂交,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定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

  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如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为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它好象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就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像探照灯一样,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寥廓天空。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它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样,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往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是靠得住,最为精深,最可宝贵。

  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1.结合全文来看,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仔细阅读第二段,说说该段运用了那些论证方法?

  3.第三段中划线的词语“肥皂泡”“探照灯”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二十八)(芜湖)

  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获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之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以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他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地歌唱,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却很差,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与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来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碾小碗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再赏给它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者,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想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种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笼壁的铁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地,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锻炼自己的翅膀,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但在看到那只在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作者筱敏)

  1.文中写了哪几种鸟?这几种鸟分别象征社会生活中哪几种人?

  2.对于笼中鸟来说,既然天空和扑翼是“与生俱来”的事情,为什么此刻成了“多余”的?

  3.作者对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持什么态度?

  4.那只鸟儿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目的是什么?

  5.你怎样理解“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

  (二十九)(青岛)

  本文赞美了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但作者并没有局限于此,而是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⑴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历数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liè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光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⑵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像。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⑶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对春的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们,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吟唱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南宋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为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⑷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的。“闺女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先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的话,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五十岁那年的春日,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到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对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⑸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先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史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依据第⑴段中的注音,写出恰当的汉字。

  “需要反反复复冲破lǐnliè 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

  2.通读全文,仔细体会,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赞美,从中揭示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3.从第⑴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

  4.第⑵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阅读第⑶段,将其中引用的诗句、诗句的作者及其生活的朝代,摘录在下面的读书卡片中,并选取其中你最喜欢的一例诗句,写出喜欢的原因。(要求:最喜欢原因的表述要紧扣诗句要点;语言要准确简明,生动流畅)

  读书卡片编号: 068

  作者 朝代 引用的诗句 最喜欢的诗句及原因

  6.第⑷段开头写道,“品味春色,沐浴春风,可以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请联系上下文,反复品味、揣摩这句话,谈谈你的感悟。

  (三十)(四省区)

  ⑴面对同一棵树,有人看到了绿叶,有人看到了毛毛虫。真诚的人能够感知到他人的真诚,而骗子总觉得全世界的人都在说谎。善良的人会被别人的善举感动,在缺乏善心的人眼里,善就是傻……从这个意义上说,会不会欣赏别人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检验;学会欣赏别人,则是对自身品质的一种提升;对被欣赏者来说,欣赏是一种引导和激励。

  ⑵19世纪末,美国西部的密苏里有一个坏孩子,他偷偷地向邻居家的窗户扔石头,还把死兔子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臭气熏天。他9岁那年,父亲娶了继母,并对继母说:“亲爱的,你要好好注意他,他是全郡最坏的孩子,他让我头疼死了,说不定会在明天早晨以前就向你扔石头,或者做出别的什么坏事,让你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近这个孩子,当她对孩子有了了解之后说:“你错了,他不是全郡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引导下,这个孩子的聪明找到了发挥的地方,后来成了美国当代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这个人就是戴尔·卡内基。

  ⑶台湾作家林清玄去一家羊肉馆用餐,老板对他说:“你还记得我吗?”林清玄说:“记不起来了。”老板拿来一张20年前的旧报纸,那里有林清玄的一篇文章,那时他在一家报社当记者。这是一篇关于小偷的报道,小偷手法高超,作案上千次,次次得手,最后栽在一个反扒高手的手上。文章感叹道:“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如此灵巧,风格如此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件事情都会有成就的吧!”老板告诉他:“我,就是那个小偷,是你的这段话引导我走上了正路。”如今他开了好几家羊肉馆,成了那里颇有名气的大老板。

  ⑷连小偷身上也有可欣赏的地方,连小偷也能在欣赏的引导下走上正路,我们周围还有什么人不能欣赏、不能被引导呢?

  ⑸学会欣赏别人吧!欣赏你的同事,你和同事之间会合作得更加亲密;欣赏你的下属,下属会工作得更加努力;欣赏你的爱人,你们的爱情会更加甜蜜;欣赏你的孩子,说不准他就是下一个卡内基……学会欣赏你周围所有的人,你周围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丽。

  1.从文章第⑴段知道欣赏具有双重作用:一是 ;二是

  2.运用下面格式,依次概括⑵⑶段内容。

  欣赏 ,使他变成 ;

  欣赏 ,使他变成 。

  3.下列句子可以作为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A.当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欣赏,我们会惊喜地发现:那些蛰伏的不起眼的种子,原本可以轻易地发芽、开花、结果。

  B.敬人者,人恒敬之;关照别人,就是关照自己。

  C.欣赏别人得到的回报是超值的,就如同通过欣赏本想得到的一片枫叶,而得到的却是一片枫林。

  D.美是生活的阳光,是大地的精华,是艺术的冠冕,是人心中开放的鲜花。没有对美的渴求,人类可能还混迹于一般的动物群中。

  4.比较文中加线句和下面的改句,谈谈原句表达的好处。

  这位小偷心思细密,手法灵巧,风格独特,做任何事情都会有成就。

  5.你有欣赏别人或被别人欣赏的经历吗?请简要叙述并谈谈当时的心理感受?(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三十一)(绵阳)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为了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

  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一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我看见路旁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凿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

  它一下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我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时怎样的逆境啊: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分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日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的,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我一个巨大的感动。

  林则徐的一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竟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

  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日丽,日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做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它是地道的“人”渠。

  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风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小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做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

  1.请在原文中画出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话。

  2.文中画线的三个句子组合在一起,构成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作者为什么称“皇渠”为“人渠”呢?

  4.作者开篇就说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结合全文,谈谈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

  5.下面对该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林则徐作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不但有为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而且有科学头脑。

  B.“我”原来对林则徐知之不详,到了新疆,看到了这条渠,才对他崇敬起来。

  C.“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中的“潇洒”一词表现了林则徐不拘世俗,风流倜傥的风度。

  D.全文感情真挚,气势酣畅,一唱三叹,缠绵悱恻。

  E.这条水渠不仅造福一方,而且可以成为净化人们心灵世界的镜子。

  (三十二)(南宁)

  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

  ⑴每天下午,接上孩子之后,我都要带着他在街上溜达一圈。闲走的时候,看着闲景,说着闲话,我觉得这是上帝对我劳作一天的最好奖赏。每次我们走到文华路口,我就会停下来,和一个卖小菜的妇人聊上几句,这是我们散步的必有内容。这个妇人脸色黑红,发辫粗长,衣着俗艳,但是十分干净。她的小菜种类繁多,且价廉物美,所以常常是供不应求,我常在她这里买菜,所以彼此都相熟。因此每次路过,无论买不买菜,都要停下和她寒暄几句。客户多的时候,也帮她装装包,收收钱。她会细细地告诉我,今天哪几样菜卖得好,卤肉用了几个时辰,西兰花是从哪个菜市上买的,海带丝和豆腐卷怎样才能切得纤细如发,而香菇又得哪几样料配着才会又好吃又好看。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仿佛这样对我说话的,是我由来已久的一个亲人。而孩子每次远远地看见她,就会喊:“娘娘!”——这种叫法,是我们地方上对年龄长于自己母亲的女人的昵称。

  ⑵那位妇人的笑容,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醇厚。

  ⑶一天夜里,我徒步去剧院看戏,散场时天落了小雨,便叫了一辆三轮车。那个车夫是个年近五十的白衣汉子,身材微胖。走到一半路程的时候,我忽然想起附近住着一位朋友,我已经很久没见到她了,很想上去聊聊。便让车夫停车,和他结账。

  ⑷“还没到呢。”他提醒说,大约以为我是个外乡人吧。

  ⑸“我临时想到这里看一位朋友。”我说。

  ⑹“时间长吗?我等你。”他说,“雨天不好叫车。”

  ⑺“不用。”我说。其实雨天三轮车的生意往往比较好,我怎么能耽误他挣钱呢?

  ⑻然而,半个小时后,我从朋友的住处出来,却发现他果真在等我。他的白衣在雨雾中如一团蒙蒙的云朵。

  ⑼那天,我要付给他双倍的车费,他却执意不肯:“反正拉别人也是拉,你这是桩拿稳了的生意,还省得我四处跑呢。”他笑道。

  ⑽负责投送我所在的居民区邮件的邮递员是个很帅气的男孩子,看起来只有二十岁左右。染着头发,戴着项链,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其实他工作得很勤谨。每天下午三点多,他会准时来到这里,把邮件放在各家的邮箱里之后,再响亮地喊一声:“报纸到了!”

  ⑾“干吗还要这么喊一声呢?是单位要求的吗?”我问。

  ⑿他摇摇头,笑了:“喊一声,要是家里有人就可以听到,就能最及时地读到报纸和信件了。”

  ⒀后来,每次他喊过之后,只要我在家,我就会闻声而出,把邮件拿走。其实我并不是急于看,而是不想辜负他的这声喊。要知道,每家每户喊下去,他一天得喊上五六百声呢。

  ⒁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人,都能给我以这种难忘的感受。只是看到他们,一种无缘由的亲切感就会漾遍全身。我不知道他们的姓名和来历,但我真的不觉得他们与我毫不相干。他们的笑容让我 ,他们的忧愁让我 ,他们的宁静让我

  ,他们的匆忙让我 。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我知道我就生活在他们日复一日的操劳和奔波之间,生活在他们一行一行的泪水和汗水之间,生活在他们千丝万缕的悲伤和欢颜之间,生活在他们青石一样的足迹和海浪一样的呼吸之间。

  ⒂这些尘土一样卑微的人们,他们的身影出没在我的视线里,他们的精神沉淀在我的心灵里。他们常常让我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多么可爱,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

  ⒃我靠他们的滋养而活,他们却对自己的施予一无所知。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1.将“①沉默 ②愉快 ③挂怀 ④不安”依次填入文中第⒁小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填入序号即可)

  2.文章描写了三位普普通通的劳动者,他们具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

  3.认真品味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①听着她絮絮的温语,我就会感到一波波隐隐的暖流在心底盘旋。

  ②我明白我的存在对他们是无足轻重的,但是他们对我的意义却截然不同。

  ③他们因不知而越加质朴,我因所知而更觉幸福。

  4.文章可分为记叙和议论两部分,请用“‖”断开,然后说说两部分之间的关系。

  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⒃

  5.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生命“美”在何处?在生活中怎样才能发现生命之美?

  (三十三)(宁安)

  ⑴猎手穿行在灌木丛中,查看前几天挖下的陷阱,可惜一无所获。当他走进一片灌木林时,微微有些心跳,那是最后一处的陷阱了。

  ⑵伪装的树枝不见,陷阱露出阴森森的洞口,猎手狂喜,端着枪走近阱口。猎物是只成年的公狼,金黄色的皮毛闪烁着金属的光泽,在阱底嗥着,焦躁地团团转。

  ⑶靠近点,再靠近点,猎手告诫自己。小心地挪动脚步,边举枪瞄准,他只有将尖锐的弹头射进公狼的前额,才能获得一张完整的狼皮。猎手觉得手心有点湿,全神贯注地往前挪步。突然,他脚下一滑,眼前一黑,耳边响起尘土和落叶的坠落声,猎手意识到,他正掉进自己挖的陷阱里,他忽略了昨晚的那场大雨。

  ⑷现在,猎手和凶恶的公狼,共同被困在狭小的阱底。四周是三米多高垂直光滑的泥壁。猎手的心中滑过一阵苦笑:这大概就是报应吧,打了一辈子猎,结果却要死在亲手挖掘的陷阱和已捕获的猎物口中。

  ⑸在猎手掉进陷阱中的那一刻,公狼被这突如其来的坠物给镇住了,它转过身,目光凶狠地盯着近在咫尺的猎人,龇着白森森的狼牙,鼻孔里发出威慑的低嗥。

  ⑹赤手空拳的猎手知道,无论如何是敌不过眼前凶狠的公狼的。凭他多年的狩猎的经验,他很快镇定下来,也龇着牙,目光狠狠地瞪着公狼不动。

  ⑺人和狼都不敢轻举妄动,互相对峙着,时间似乎静止了,不知过了几分钟或是几小时,公狼也许感到眼前的人对它并不构成威胁,也许无暇顾及,逃命要紧,公狼盯着猎人后退两步,见猎人没有反应,便掉转身,不再顾及背后的人,开始义无反顾地用尖锐的前爪飞快地扒着阱壁。

  ⑻雨后的土很松,老狼很快就在脚下扒下一大堆土,把阱底垫高了一层。公狼用后腿跳上土墩,竖起前爪,继续往高处抓。猎手很快就明白了公狼的意图,不禁在心里骂道:他娘的,狡猾的家伙!旋即跟在公狼的身后,把公狼抓的松土踩实、垫宽,做成台阶状。

  ⑼狼和人,在这一刻成了同舟共济的合作者。人和狼,为了求生,竟配合得如此默契和协调。

  ⑽只用了两个多时辰,狼和人都看见了头顶上的地面。狼一纵身,蹿上地面,向前走了几步,停住,回转身坐下来,目光定定地望着洞口。猎手最后也艰难地攀援上洞口。他看见狼正盯着自己,慌忙拾起掉在地上的枪,端起瞄准狼的前胸。

  ⑾公狼见到猎人上来,全然不觉危险就在眼前,而是偏着头,对猎人眨眨眼,然后缓缓起身,慢吞吞地朝着密林深处走去。在转过山脊时,又回身望了望猎人。

  ⑿猎手端着枪,怔怔地瞄准着渐渐远去的公狼,僵硬的手指,没有扣下扳机,一任猎物从容地隐入林间……

  ⒀从此,猎手不再进山。他告诉别人,他已失去做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了。

  1.通读全篇,补充情节。

  本文的情节由“跌落陷阱、紧张对峙、 、无言分别”四部分组成。

  2.品味关键词语是深入理解文章意蕴的重要手段。请品味第⑽、⑾段中的几个加点词语,体会狼蹿上地面却没有马上逃去,流露出它对猎人怎样的情感?

  3.文章结尾处猎人说自己已经失去了“做为猎手应有的那股狠劲”。你怎样理解猎手的“狠劲”?猎人失去了“狠劲”,那又多了些什么呢?

  4.读书贵在质疑,你能从《猎人与狼》这篇文章中提出一个新问题吗?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立,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的。

  材料三:1907年美国开巴高原一片葱绿,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可常常被贪婪的狼暗算。当地人恨透了狼,用了25年的时间,消灭了狼和一切鹿的天敌,开巴高原成了鹿的“自由王国”,鹿大量的繁殖。不久,鹿吃光了所有能吃的绿色植物,整个高原,绿色消退,枯黄蔓延……后来美国很多地区开始了“请回狼先生”的工程。

  《作恶的鹿与冤屈的狼》

  材料四: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的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我才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结合《猎人与狼》,就链接的四则材料,以及你所知道的有关“狼”的知识或故事进行探究,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

  (三十四)(北碚)

  ⑴“让我们等待一个美好的明天吧!”每当我听见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就会想,明天真的那么美好吗?我只知道,不论今天是多么令人留恋,明天总会毫不犹豫地来到,我也知道,无论我们抗议或沉默,生存或死亡,明天总是不停地推走。

  ⑵明天是平凡而无情的,它很快地变为今天、化作昨天、成为明天。

  ⑶明天是未可知的,是一连串的问号,用它弯弯的钩子,钩着我们又向前跨进一日,又长大三百六十五分之一岁,又不知觉地添了些许,减少了些许。

  ⑷明天是辛苦的,要工作、要考试、要出操、要买菜、要战斗,只要有一件事没办好,明天就翻脸不认人。

  ⑸明天是脆弱的,如同人生的幸福一般,可能有病痛、有战争,有亲人永远离我们而去,即使是一片瓦默默地滑落,也可能夺走我们的生命。

  ⑹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说明天不再美好,而只能说明天是太纯了,如同一张白纸,雪白得令人发慌。我们可以将它接过来,再随手递出去,成为一张零分的白卷;也可以在上面乱涂几笔,成为糟糕的作品;但更可以赋予它最优美的色彩,最巧妙的情思,成为一幅传世不朽的杰作啊!

  ⑺所以明天又是操之在我的,是等待我们去开创、去塑造的。对于那些恋人,明天可能是他们的佳期;对于那些辛苦耕耘的人,明天可能是收获的日子;对于那些勇士,明天或许面临战斗,却可能胜利;对于那些反抗暴政的人们,明天或许最艰辛,却可能重获自由。即使有一位伟人不幸在明天逝去,也绝不是明天战胜了他,而是他伟大了明天,使明天成为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

  ⑻不要等明天向我们走来,让我们走向明天吧!只有当我们将“等待一个美好的明天”的“等待”改为“开创”时,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美好的明天。

  1.本文作者阐述的观点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述“明天并不是那么美好”的?

  3.在文中摘录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在下面的资料卡片上,并在类别栏注明摘句所属类别。

  类别 篇名《美好的明天》作者 刘墉 来源(此处不用作答)内容摘要:

  4.文中第⑶段说“添了些许”是指添了什么?“减少了些许”又是指减少了什么?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2中考一路陪伴同行!

}

[读书]余光中:《人生如逆旅 我亦是行人》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努力加载中,请稍后...

视频简介:《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是余光中先生散文代表作的精选集。作为“诗质散文”的代表作家,余光中的散文跳出传统散文语言的窠臼,把现代艺术表现手法引入散文创作中,使散文具有现代诗的密度和张力。

}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条分缕析、井然有序地回顾了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时的创作教学、文物研究和生活情况。

文章以纪实说明为主,兼具议论抒情,塑造了沈从文先生勤恳严谨、热心无私、低调谦和、颇具情趣的人物形象。

尤其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沈从文先生关于创作教学的理论和做法,为初学写作者指明了一条写作之路,实在值得我们好好深思与借鉴啊。

闲话少叙,且来鉴赏这篇文章。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开篇即言“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其中“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

这段文字既回扣了题目,也交代了沈先生的职业类别(是个“教语文的”)。

随之,作者承上综述道“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

接着,又详细介绍了“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

“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至于“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也是学生自己说了算。

这就展示了“西南联大”那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既给了学生以自主,也给了老师以相当的压力。

是啊,有人上课济济一堂,座无虚席,有人上课则“门前冷落鞍马稀”,扔块石头都打不着人,这就让贤者很尊贵,让庸者很落魄,想想都不寒而栗啊。

“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甚至世界教育史上,光芒万丈,力透千古,群星闪烁,人才辈出,堪称璀璨的明珠,估计这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吧。

然而,宽松归宽松,尺度还是有的,那就是“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如果说“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正如汪先生所言“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这就展示了“西南联大”那既自由民主、也宽严有度的体制。

且说沈从文先生开了三门课,而汪曾祺先生“都选了”,这就展示了他对沈先生的敬仰崇拜,也从侧面映衬了沈从文先生之家学深厚,学问非凡;另外,估计也不乏其人品的感召力和二人的师生情谊吧。

随后,作者提出了“创作能不能教”这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

既然是争论,那当然就有两种意见,一种是能教,一种是不能教。

第一,“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

作者举例道“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对此,作者直抒胸臆道“这话有道理”。

接着,又举例说“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而“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

这就有理有据地证明了“创作不能教”这一观点。

第二,作者文笔转而言道,“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因为“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

于是,作者进一步阐释道“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这就深入探索了创作教学这一问题。

正如作者所言“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这就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又言“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这就回答了第二个问题。

对此,作者旗帜鲜明,赫然言道“教创作靠‘讲’不成”。

接着,他列举了“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作者对此断然否定,直抒胸臆道“那是要误人子弟的”。

既然“创作靠‘讲’不成”,那应该怎么做呢。

作者随之立起了自己的观点,“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

接着又举例佐证道“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就“很能说明问题”。

另外,即使“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要“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如果“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这就使用对比手法,既肯定了沈先生的做法,也表明了汪曾祺先生的独到见解,这应该是他们师生二人对创作教学的贡献吧。

那么,沈从文先生是如何进行创作教学的呢?

作者回顾了沈先生的系列做法,可为创作教学之借鉴与警示也。

①.作者首先说“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是的,这就是“吾手写吾口”,这就给了学生的写作以极大的自主权。

由此可见,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沈从文先生早在“西南联大”时期,就已经这么做了,可谓先驱者也。

沈从文先生“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只是“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

作者虚笔回顾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题目如此具体,于是就“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收效如此显著,就表明了沈先生的做法是对的。

接着,又虚笔回顾道“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表明他出的题目也非常具体。

那么,“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呢,因为“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这就以比喻手法阐释了这一问题。

对此,作者直抒胸臆,顺势肯定了沈先生的做法“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

随后,作者又批评了一种写作现象,“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这就让意气干云、好高骛远者与脚踏实地、具体本分者构成了鲜明对比,就从反面肯定并映衬了沈先生的做法。

②.作者评价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这不是对他的否定,而恰恰是一种肯定,因为他的讲课,“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这就表明他的讲课“是经过一番思考的”,“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是不拘泥古板,不照本宣科的。

是的,尽管“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从来不说阿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

因为这些大师的东西毕竟是外来的,离学生实际很远,沈先生即使用,也要“凭自己的直觉说话”,这就贴近了学生,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了“洋为中用”。

沈先生的讲课特点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

是啊,言辞温婉,玉韫珠藏,毫无炫耀,绝不张扬,从讲课上,就可洞见其谦抑低调的人品。

当然了,沈先生讲课也有硬伤,那就是“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

这是个现实问题,“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因为“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这让我想起了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认为一部作品好比“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是1/8,而有7/8是在水面之下,写作只需表现“水面上”的部分,要让读者自己去理解“水面下”的部分。

沈先生的讲课也像海明威的“冰山理论”,他所讲的就是“水面上”的部分,而“水面下”的部分,就得靠学生自己去会意领悟,去延伸解读,如果将那些“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领悟透彻,你就会“受益匪浅”,“终生受用”也。

③.沈先生如此才学非凡,但是他“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因为“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这就展示了作者的满腹遗憾。

随后,作者虚笔插叙道“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

作者又调侃言道“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这就让我想起了汪先生在《闻一多先生上课》里所描述的“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

我似见汪曾祺先生那面色含笑、嫚语调谑的神情。

这段插叙文字,可谓“行于所当行”,就展示了其文笔之散也。

接着,作者又话接上文道“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读文至此,我仿佛再次看到了作者那自怨自艾、懊悔莫及的神情。

④.尽管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但是他“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还“记得一点”,那就“是关于人物对话的”。

随之,作者虚笔追忆道“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

沈先生对此不以为然,委婉批评道“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

从此,我知道了“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这些沈先生关于人物对话的教学,让作者受益匪浅。

⑤.关于人物刻画,沈先生认为“要贴到人物来写”,作者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

随后,作者将“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翻解出下面几层意思。

第一,“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

第二,“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

第三,“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对此,作者直抒胸臆,肯定了“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这让我想起了《红楼梦》。

一部《红楼梦》,语言方面尤为典范,大观园女儿们有她们的语言,贾琏薛蟠们有他们的语言,贾政和他身边的秋风客们亦有他们的语言。

不仅人物语言符合人物身份,就连叙事语言和环境描写,就连他们屋子里的空气、氛围和装饰都符合人物身份,可谓合契之极也。

然而,纵观我们身边有些人的文章,他们借助词典,把语言涂抹得明媚靓丽,花枝招展,花里胡哨,顾影自怜,美如芭比娃娃,然而唯独缺少个性,而没有个性的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就是矫饰虚假也。

⑥.沈先生教写作,不仅教理论,他“写的比说的多”。

作者说“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

又说“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这就展示了作者的赞赏之情,随后他又顺着“文笔讲究”一言,进一步评点道“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就再次从侧面肯定了沈先生。

接着,作者漫含遗憾道“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废邮存底》者 ,是沈从文、萧乾编辑杂志和报纸副刊时写给作者、读者的短简,是二人的书信体文论集,由巴金编辑成集。

这就使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这些读后感的宝贵价值也。

⑦.随后,作者又说“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

此言也,既介绍了沈先生的做法,也承上启下,领起了下文也。

于是,作者虚笔追忆道“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而“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

如此一来,“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再看看“自己是怎样写的”,然后再进行“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

窃以为,这种创作教学法,绝对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们借鉴。

然而,沈先生这种做法,就要求教学者们既要阅读面广阔,还要费心耗力,于是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行文至此,作者总括言道“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

因为汪曾祺先生不是创作教学者,所以他进一步说道“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最后又倡议道“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沈先生不仅是一位创作教学者,还是一个慧眼识珠者、热心荐稿人。

对于“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他“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也是个很大的诱惑。

多年来,他“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

随后,作者漫含感激地说“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

对此,作者算了一笔账说“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可见其轻财仗义,慷慨不吝也。

然而,“抗战时期,百物昂贵”,沈先生“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不得不打点小算盘,邮寄稿件时,“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

是啊,这就是沈先生,既热心,又精细,既大处着眼,又小处着手也。

沈先生教书,为了让“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

例如,“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

于是,“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此言也,就承接上文,既展示了沈先生热心热忱,又亲力亲为,躬自为之。

对此,作者肯定道“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

对此,沈先生的自我评价是“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作者也综合肯定了“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这里的“文物的著作”者,就遥呼了下文沈先生“搞文物研究”一节文字。

接着,作者又对比言道“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此言也,就起了承上启下之用也。

当时,“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沈先生“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只有每星期上课时,才“进城住两天”。

于是,只要“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那些“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这就展示了沈先生不仅好客,且极具人格魅力也。

随后,文章描述了沈先生和他的书。

“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做“藏书家”,他很热心,因为“他的书,除了自己看,是借给人看的”。

联大文学院的很多同学都有沈先生的书,至于“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这就展示了他的无私。

接着,作者又描述了到联大“复员”时,有些同学还带着沈先生的书,于是,这些书就随之漂流到四面八方了,这里就使用拟人和比拟手法也。

特别是,沈先生不仅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真可谓“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而“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于是,“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
    对此,作者亦直抒胸臆,冷静中肯地评价道“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

为了增强文章的趣味性,作者描述了他读这些书时所见到的一些小细节。

他首先综合描述了“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接着又具体描述了“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而“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

这就触动了作者的好奇心,他说“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这里使用了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看来,作者是真正认真读了沈先生的好多书啊。

沈先生是一个观念正统之人,他爱读书,爱工作,但是“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

作者举例道“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而“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于是,“沈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

作者随后虚笔追述道“沈先生小小年纪就学会掷骰子,各种赌术他也都明白,但他后来不玩这些”了,估计他弄明白了这些游戏既耗费时间,也不健康,易使人堕落,于是他就戒了。

那么,“沈先生的娱乐”呢,作者说他“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

对此,作者异常内行地描述道“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

这就既展示了沈先生的书法素质,也展示了作者的书法鉴赏素质。

如此的行家里手,但是沈先生“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且自谦自抑道“我的字值三分钱”,这就展示了其为人之低调处世也。

不仅如此,“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可谓神恬意静,蔼然可亲,绝不自高自大,自负自恋,头脑膨胀,志得意满。

只是,“近年有病,不能握管,沈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所谓物以稀为贵也,这里也漫含了人生哲理。

接着,作者又说“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此言也,就承上启下,领起了下文。

对于沈先生之“搞文物研究”,“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其实“熟悉沈先生的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

因为“沈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随后由面及点地进一步介绍了“沈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

不仅如此,作者认为“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为这些优美的造型、不可思议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发出的惊叹,是对人的惊叹”,“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

这就决定了沈先生的考古研究不简单古板,干巴枯燥,憔悴木讷,而是由物及人,是充满了鲜活灵动、洋溢着温煦之气、漫含着精气神的人学。

于是,作者“曾戏称他搞的文物研究是‘抒情考古学’”,这就了展示了作者的欣赏之情,也起了映衬之用也。

不仅如此,作者还在沈先生八十岁生日时,为他写过一首诗,中有一联道“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其中“玩物”者,乃是指他所从事的文物研究,而“著书”者,则泛指其创作与教学,这就综合肯定了其人生业绩也。

最后,作者又一次由面及点地列举了沈先生所搞的两种“文物研究”。

第一,“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

第二,他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桃花布,摆得一屋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来看的人很多,于是,沈先生很快乐。

作者又言“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此言也,就再次起了承上启下、领起下文之用也。

随后,作者概述了他“谈天的范围很广”,而“风景和人物”是“谈得较多的”。

①.“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其中“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是风景,而“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人物,那么,为什么这里只有一户人家呢,这就使用了留白手法,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②.“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哦,养二十只猫,是为情趣呢,还是寂寞,家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这就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③.他“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这些信对于这位先生无疑是重要的,那么信是什么内容呢,这就再次留下了想象空间也。

④.作者又描述了“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赞美道“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这就使用了示现手法,展示了徐志摩边吃边讲课的情景,给人以如闻如见之感也。

⑤.他还“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展示了其敬业之心。

⑥.他还“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展示了其高雅情趣。

⑦.而“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并列举了金先生的两件趣事。

第一,“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与鸡为伴,人鸡同食,实为鲜见,可谓真性情也。

第二,“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

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率性由情,天真未凿,这就展示了金先生充满了童趣和情趣也。

行文至此,作者综述了“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那就是“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就使用了直抒胸臆手法也。

这一节文字中,作者描述了好多趣人趣事,就以“这些人的气质”正衬了“沈先生的气质”,《战国策》有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信夫。

接着,作者又引用了陶渊明《移居》的诗句“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此言也,意思是说,听说南村这个地方有很多心地质朴的人,诗人很乐意天天同他们相处在一起,这就再次使用了以人衬人的映衬手法也。

最后,作者说“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遂总括了上文,结束了这一节文字。

另外,从结构来看,这里使用了总分总的方式也。

在文林街文林堂旁边的金鸡巷,住着几个联大同学,“沈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就曾来谈过“小说和戏剧”。

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

行文至此,作者插叙道,尽管“金先生是搞哲学的,主要是搞逻辑的”,“但是读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江湖奇侠传》”,这就涵盖了从严肃文学到武侠小说,展示了其阅读面之广袤也。

“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而“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

金先生之举说明了什么,是不做作,不雕琢,是一尘不染,澄然以清,是不声嘶力竭,不附庸风雅,不逢场作戏,不故作学问高深状也。

随后,作者又描述了一个情趣横生的场景。

金先生“谈到兴浓处,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遂“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了一只跳蚤,甚为得意”。

是的,真潇洒不是装出来的,是雅得那么俗,又俗得那么雅,是拿得起,放得下,自得其乐,毫不掩饰也。

金先生年及不惑,尚怀童真,这就是真性情,这里就以细节描写刻画了金先生“是真名士自风流”也。

这一段文字,借沈先生而导入了老舍先生和金先生,貌似文笔之散,实则借此二人映衬了沈先生,亦是以人衬人也。

尽管沈先生在事业上很严谨,但“在生活上极不讲究”。

作者虚笔追忆道“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

最奢侈的一次是在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仅仅“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而“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作者最后追忆道“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呜呼,雁过长空,影沉秋水,光阴倏忽,逝者如斯。

作者此言,虽平淡如水,却气息怅然,余韵袅袅,给人以不尽之思也。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

沈先生在联大开过三门课:各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三门课我都选了,——各体文习作是中文系二年级必修课,其余两门是选修,西南联大的课程分必修与选修两种。中文系的语言学概论、文字学概论、文学史(分段)……是必修课,其余大都是任凭学生自选。诗经、楚辞、庄子、昭明文选、唐诗、宋诗、词选、散曲、杂剧与传奇……选什么,选哪位教授的课都成。但要凑够一定的学分(这叫“学分制”)。一学期我只选两门课,那不行。自由,也不能自由到这种地步。

创作能不能教?这是一个世界性的争论问题。很多人认为创作不能教。我们当时的系主任罗常培先生就说过:大学是不培养作家的,作家是社会培养的。这话有道理。沈先生自己就没有上过什么大学。他教的学生后来成为作家的,也极少。但是也不是绝对不能教。沈先生的学生现在能算是作家的,也还有那么几个。问题是由什么样的人来教,用什么方法教。现在的大学里很少开创作课的,原因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教。偶尔有大学开这门课的,收效甚微,原因是教得不甚得法。

教创作靠“讲”不成。如果在课堂上讲鲁迅先生所讥笑的“小说作法”之类,讲如何作人物肖像,如何描写环境,如何结构,结构有几种——攒珠式的、桔瓣式的……那是要误人子弟的。教创作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写”。沈先生把他的课叫做“习作”、“实习”很能说明问题。如果要讲,那“讲”要在“写”之后。就学生的作业,讲他的得失。教授先讲一套,放学生照猫画虎,那是行不通的。

沈先生是不赞成命题作文的,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有时在课堂上也出两个题目。沈先生出的题目都非常具体。我记得他曾给我的上一班同学出过一个题目:“我们的小庭院有什么”,有几个同学就这个题目写了相当不错的散文,都发表了。他给比我低一班的同学曾出过一个题目:“记一间屋子里的空气”!我的那一班出过些什么题目,我倒不记得了。沈先生为什么出这样的题目?他认为:先得学会车零件,然后才能学组装。我觉得先作一些这样的片段的习作,是有好处的,这可以锻炼基本功。现在有些青年文学爱好者,往往一上来就写大作品,篇幅很长,而功力不够,原因就在零件车得少了。

沈先生的讲课,可以说是毫无系统。前已说过,他大都是看了学生的作业,就这些作业讲一些问题。他是经过一番思考的,但并不去翻阅很多参考书。沈先生读很多书,但从不引经据典,他总是凭自己的直觉说话,从来不说阿里斯多德怎么说,福楼拜怎么说、托尔斯泰怎么说、高尔基怎么说。他的湘西口音很重,声音又低,有些学生听了一堂课,往往觉得不知道听了一些什么。沈先生的讲课是非常谦抑,非常自制的。他不用手势,没有任何舞台道白式的腔调,没有一点哗众取宠的江湖气。他讲得很诚恳,甚至很天真。但是你要是真正听“懂”了他的话,——听“懂”了他的话里并未发挥罄尽的余意,你是会受益匪浅,而且会终生受用的。听沈先生的课,要像孔子的学生听孔子讲话一样:“举一隅而三隅反”。

沈先生讲课时所说的话我几乎全都忘了(我这人从来不记笔记)!我们有一个同学把闻一多先生讲唐诗课的笔记记得极详细,现已整理出版,书名就叫《闻一多论唐诗》,很有学术价值,就是不知道他把闻先生讲唐诗时的“神气”记下来了没有。我如果把沈先生讲课时的精辟见解记下来,也可以成为一本《沈从文论创作》。可惜我不是这样的有心人。

沈先生关于我的习作讲过的话我只记得一点了,是关于人物对话的。我写了一篇小说(内容早已忘记干净),有许多对话。我竭力把对话写得美一点,有诗意,有哲理。沈先生说:“你这不是对话,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从此我知道对话就是人物所说的普普通通的话,要尽量写得朴素。不要哲理,不要诗意。这样才真实。

沈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是:“要贴到人物来写。”很多同学不懂他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以为这是小说学的精髓。据我的理解,沈先生这句极其简略的话包含这样几层意思:小说里,人物是主要的,主导的;其余部分都是派生的,次要的。环境描写、作者的主观抒情、议论,都只能附着于人物,不能和人物游离,作者要和人物同呼吸、共哀乐。作者的心要随时紧贴着人物。什么时候作者的心“贴”不住人物,笔下就会浮、泛、飘、滑,花里胡哨,故弄玄虚,失去了诚意。而且,作者的叙述语言要和人物相协调。写农民,叙述语言要接近农民;写市民,叙述语言要近似市民。小说要避免“学生腔”。

我以为沈先生这些话是浸透了淳朴的现实主义精神的。

沈先生教写作,写的比说的多,他常常在学生的作业后面写很长的读后感,有时会比原作还长。这些读后感有时评析本文得失,也有时从这篇习作说开去,谈及有关创作的问题,见解精到,文笔讲究。——一个作家应该不论写什么都写得讲究。这些读后感也都没有保存下来,否则是会比《废邮存底》还有看头的。可惜!

沈先生教创作还有一种方法,我以为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写了一个作品,他除了写很长的读后感之外,还会介绍你看一些与你这个作品写法相近似的中外名家的作品。记得我写过一篇不成熟的小说《灯下》,记一个店铺里上灯以后各色人的活动,无主要人物、主要情节,散散漫漫。沈先生就介绍我看了几篇这样的作品,包括他自己写的《腐烂》。学生看看别人是怎样写的,自己是怎样写的,对比借鉴,是会有长进的。这些书都是沈先生找来,带给学生的。因此他每次上课,走进教室里时总要夹着一大摞书。

沈先生就是这样教创作的。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教创作。我希望现在的大学里教创作的老师能用沈先生的方法试一试。

学生习作写得较好的,沈先生就做主寄到相熟的报刊上发表。这对学生是很大的鼓励。多年以来,沈先生就干着给别人的作品找地方发表这种事。经他的手介绍出去的稿子,可以说是不计其数了。我在一九四六年前写的作品,几乎全都是沈先生寄出去的。他这辈子为别人寄稿子用去的邮费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目了。为了防止超重太多,节省邮费,他大都把原稿的纸边裁去,只剩下纸芯。这当然不大好看。但是抗战时期,百物昂贵,不能不打这点小算盘。

沈先生教书,但愿学生省点事,不怕自己麻烦。他讲《中国小说史》,有些资料不易找到,他就自己抄,用夺金标毛笔,筷子头大的小行书抄在云南竹纸上。这种竹纸高一尺,长四尺,并不裁断,抄得了,卷成一卷。上课时分发给学生。他上创作课夹了一摞书,上小说史时就夹了好些纸卷。沈先生做事,都是这样,一切自己动手,细心耐烦。他自己说他这种方式是“手工业方式”。他写了那么多作品,后来又写了很多大部头关于文物的著作,都是用这种手工业方式搞出来的。

沈先生对学生的影响,课外比课堂上要大得多。他后来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空袭,全家移住到呈贡桃园,每星期上课,进城住两天。文林街二十号联大教职员宿舍有他一间屋子。他一进城,宿舍里几乎从早到晚都有客人。客人多半是同事和学生,客人来,大都是来借书,求字,看沈先生收到的宝贝,谈天。

沈先生有很多书,但他不是“藏书家”,他的书,除了自己看,是借给人看的。联大文学院的同学,多数手里都有一两本沈先生的书,扉页上用淡墨签了“上官碧”的名字。谁借了什么书,什么时候借的,沈先生是从来不记得的。直到联大“复员”,有些同学的行装里还带着沈先生的书,这些书也就随之而漂流到四面八方了。沈先生书多,而且很杂,除了一般的四部书、中国现代文学、外国文学的译本,社会学、人类学、黑格尔的《小逻辑》、弗洛伊德、亨利·詹姆斯、道教史、陶瓷史、《髹饰录》、《糖霜谱》……兼收并蓄,五花八门。这些书,沈先生大都认真读过。沈先生称自己的学问为“杂知识”。一个作家读书,是应该杂一点的。沈先生读过的书,往往在书后写两行题记。有的是记一个日期,那天天气如何,也有时发一点感慨。有一本书的后面写道:“某月某日,见一大胖女人从桥上过,心中十分难过。”这两句话我一直记得,可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大胖女人为什么使沈先生十分难过呢?

沈先生对打扑克简直是痛恨。他认为这样地消耗时间,是不可原谅的。他曾随几位作家到井冈山住了几天。这几位作家成天在宾馆里打扑克,沈先生说起来就很气愤:“在这种地方,打扑克!”沈先生小小年纪就学会掷骰子,各种赌术他也都明白,但他后来不玩这些。沈先生的娱乐,除了看看电影,就是写字。他写章草,笔稍偃侧,起笔不用隶法,收笔稍尖,自成一格。他喜欢写窄长的直幅,纸长四尺,阔只三寸。他写字不择纸笔,常用糊窗的高丽纸。他说:“我的字值三分钱!”从前要求他写字的,他几乎有求必应。近年有病,不能握管,沈先生的字变得很珍贵了。

沈先生后来不写小说,搞文物研究了,国外、国内,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熟悉沈先生的历史的人,觉得并不奇怪。沈先生年轻时就对文物有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对陶瓷的研究甚深,后来又对丝绸、刺绣、木雕、漆器……都有广博的知识。沈先生研究的文物基本上是手工艺制品。他从这些工艺品看到的是劳动者的创造性。他为这些优美的造型、不可思议的色彩、神奇精巧的技艺发出的惊叹,是对人的惊叹。他热爱的不是物,而是人,他对一件工艺品的孩子气的天真激情,使人感动。我曾戏称他搞的文物研究是“抒情考古学”。他八十岁生日,我曾写过一首诗送给他,中有一联:“玩物从来非丧志,著书老去为抒情”,是记实。他有一阵在昆明收集了很多耿马漆盒。这种黑红两色刮花的圆形缅漆盒,昆明多的是,而且很便宜。沈先生一进城就到处逛地摊,选买这种漆盒。他屋里装甜食点心、装文具邮票……的,都是这种盒子。有一次买得一个直径一尺五寸的大漆盒,一再抚摩,说:“这可以作一期《红黑》杂志的封面!”他买到的缅漆盒,除了自用,大多数都送人了。有一回,他不知从哪里弄到很多土家族的桃花布,摆得一屋子,这间宿舍成了一个展览室。来看的人很多,沈先生于是很快乐。这些挑花图案天真稚气而秀雅生动,确实很美。

沈先生不长于讲课,而善于谈天。谈天的范围很广,时局、物价……谈得较多的是风景和人物。他几次谈及玉龙雪山的杜鹃花有多大,某处高山绝顶上有一户人家,——就是这样一户!他谈某一位老先生养了二十只猫。谈一位研究东方哲学的先生跑警报时带了一只小皮箱,皮箱里没有金银财宝,装的是一个聪明女人写给他的信。谈徐志摩上课时带了一个很大的烟台苹果,一边吃,一边讲,还说:“中国东西并不都比外国的差,烟台苹果就很好!”谈梁思成在一座塔上测绘内部结构,差一点从塔上掉下去。谈林徽因发着高烧,还躺在客厅里和客人谈文艺。他谈得最多的大概是金岳霖。金先生终生未娶,长期独身。他养了一只大斗鸡。这鸡能把脖子伸到桌上来,和金先生一起吃饭。他到处搜罗大石榴、大梨。买到大的,就拿去和同事的孩子的比,比输了,就把大梨、大石榴送给小朋友,他再去买!……沈先生谈及的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了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到像一个孩子,对生活充满兴趣,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永远不消沉沮丧,无机心、少俗虑。这些人的气质也正是沈先生的气质。“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沈先生谈及熟朋友时总是很有感情的。

文林街文林堂旁边有一条小巷,大概叫作金鸡巷,巷里的小院中有一座小楼。楼上住着联大的同学:王树藏、陈蕴珍(萧珊)、施载宣(萧荻)、刘北汜。当中有个小客厅。这小客厅常有熟同学来喝茶聊天,成了一个小小的沙龙。沈先生常来坐坐。有时还把他的朋友也拉来和大家谈谈。老舍先生从重庆过昆明时,沈先生曾拉他来谈过“小说和戏剧”。金岳霖先生也来过,谈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金先生是搞哲学的,主要是搞逻辑的,但是读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江湖奇侠传》。“小说和哲学”这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他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也不是哲学。他谈到兴浓处,忽然停下来,说:“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说着把右手从后脖领伸进去,捉出了一只跳蚤,甚为得意。我们问金先生为什么搞逻辑,金先生说:“我觉得它很好玩”!

沈先生在生活上极不讲究。他进城没有正经吃过饭,大都是在文林街二十号对面一家小米线铺吃一碗米线。有时加一个西红柿,打一个鸡蛋。有一次我和他上街闲逛,到玉溪街,他在一个米线摊上要了一盘凉鸡,还到附近茶馆里借了一个盖碗,打了一碗酒。他用盖碗盖子喝了一点,其余的都叫我一个人喝了。

沈先生在西南联大是一九三八年到一九四六年。一晃,四十多年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花夕拾是散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