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优秀的仓储物流公司如何选择?

第十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论文评审工作已经结束,现将评审结果公示如下(详见附件),公示期自即日起至20171030日。

本次年会收到参评论文共计756篇,获奖论文329篇(获奖率.cn

附件:第十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获奖论文公示名单

(甩挂干线衔接城市配送的两级物流网络车辆路径问题)

李红启、张禄、吕潭、常馨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 车货匹配双边平台单归属用户比率提升控制设计

3. 不对称信息下线下到线上O2O供应链佣金契约设计

金亮、张旭梅、李诗杨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是否发布试用品:通过提供昂贵的信息来提高利润)

李凡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

5. 物流服务供应链需求更新、策略行为与绩效间的关联关系——来自中国的探索性研究

刘伟华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6. 库存不准确环境下考虑实时信息的供应链协同机制设计研究

7. 基于多点随机需求的分布式预置储备研究

杨廷鸿、方海洋、姜大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基础部

8. 中国物流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公告的市场反应研究

司铖、刘伟华、魏婉莹、闫晓宇、王美丽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1. 运输货物破损分析与随机振动检测研究

张涵跃、冯雪琼  天津科技大学

3. 基于城市道路限行的多能源多车型混合车辆路径优化

肖建华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

王超文、陈萍 南开大学

牛云云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王帅安、王凯  香港理工大学物流与航运系

5. 多需求多类型自提点选址分配问题研究

李珍萍、毛小寸  北京物资学院

但斌、马菘萱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7. 时变路网下带时间窗的易腐食品生产——配送集成调度问题

吴瑶、马祖军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 基于多中心共同配送的收益分配优化问题研究

王勇、刘永、许茂增  重庆交通大学

9. 京津冀协同发展下城市配送对北京市内交通影响仿真

王杨、鲁晓春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 物流服务供应链复杂网络脆弱性测度研究

11. 低碳经济条件下RNA-蚁群算法的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研究

张立毅、肖超、费腾  天津商业大学

12. 面向PID控制和仿真优化的集装箱码头作业调度

李斌  福建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13. O2O背景下基于时间窗的同城零担集货匹配策略优化

李建斌、徐礼平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戴宾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4. O2O模式下的生鲜定价策略研究

15. 金融危机后东亚及东南亚航运企业经营效率研究——基于Alpha liner百强数据的实证

刘仁军、陈光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6. 考虑动态需求与客户满意度的城市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黄蓉、杨扬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张玲瑞  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17. 异质品双渠道供应链下制造商的渠道决策研究

林晶 福建江夏学院

王健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8. 信息化发展对物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

19.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货运需求分布研究

姚红光、张玲玉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 效率视角下我国物流成本指数分析

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冷凯君  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

21. “一带一路战略下中欧班列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3. 冷链物流风险概率评估的DBN方法研究——以乳制品为例

范雯、陈伟炯、朱小林、张善杰、尹小贝  上海海事大学

1. 物流服务供应链环境下的投资决策利他偏好研究

闫晓宇、司铖、申欣冉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2. 基于风险对冲策略宏观经济下行区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动态套期保值

3. 碳限制和交易机制下的报童问题

田志勇、周丽、袁瑞萍  北京物资学院信息学院

4. 基于LSSVM的南海岛礁战备物资消耗量预测

黄炳豪、王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刘振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后勤科学研究所

伍岳、邓群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院

5. 虚拟应急物流协同预案编制与流程建模仿真研究

张巍、姜大立、杨西龙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李丹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我国物流经济效应分析

8. 基于改进物流量分摊模型物流园区竞争关系研究

苏娜、伍景琼、贺瑞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9. 基于消费者支付意愿的闭环供应链定价策略

李梦梦、霍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10. 面向一带一路区域的跨境电商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李旭东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运输与经济管理学院

安立仁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1. O2O模式下供应链失效风险识别模型及仿真

张浩、王明坤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12. 基于冷链的食品供应链风险传染效应的实证研究

朱新球、赵慧达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

13. 供给侧改革下基于VAR模型的现代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研究——来自安徽省的样本数据

张勤、司俊芳、许丽雲、司敏  安徽大学商学院

14. 考虑应用RFID技术的供应链碳配额共享契约

15. 低碳约束下中国物流业能源效率评价

江雨珊、戢晓峰、李杰梅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16. 考虑公平偏好的供应链碳减排与定价决策

魏光兴、唐瑶、覃燕红  重庆交通大学

17. 我国煤炭绿色物流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爱彬、魏宇茜、宋艳秋、刘海莉、苏宗荣  中国矿业大学

18. 政府干预下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演化博弈分析

19. 承诺行动、预期价值与契约偏好

20. 社会化物流企业联盟自主协同的任务分配方法研究

胡中峰、杨学春、王晓艳  合肥学院

21. O2O生鲜电商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风险管理研究——以上海厨易配菜有限公司为例

朱新球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系

李红启、常馨玉、赵文聪、鹿应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湖北省物流业发展评价及空间集聚分析研究

何波、李雪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基于博弈分析的众筹对电动车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效果研究)

朱丽晶、张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5. 基于云计算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构建

王婧  安徽农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学院

analysis(中国陆运系统环境效率研究——基于平行SBM模型的时空分析)

朱庆缘、储军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戴宾、范雷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李家硕  香港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李建斌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李剑、王震、姜宝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29. 电商一地多仓环境下订单分配与车货匹配联合优化方法

戢守峰、孙琦、喻海飞、朱宝琳  东北大学

30. 考虑散货与集装箱业务的港口竞合研究

Networks (应对供应链中断风险传导的强弱协同管理——基于无标度网络视角)

邵增珍、马祖军  西南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许钜秉  台湾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高怀珠  康奈尔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美国)

33. Knight不确定下供应商的乐观度对定价决策的影响

34. 物流产业关联效应动态比较研究

依绍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杨家权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伏红勇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刘灿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36. 标准化对我国商贸流通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叶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guarantee(基于银行贷款及信用担保的供应链金融均衡分析:风险厌恶和决策偏好的影响)

晏妮娜、刘重庆、刘烨、孙宝文  中央财经大学

38.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中的物流瓶颈及解决方案研究

刘崇献  北京物资学院经济学院

39. 湖北省特色村镇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研究——基于ArcGIS的对162个特色村镇的分析

杨辉鹏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朱龙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学院

40. 高职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人才需求的战略思考

龙少良  上海博见科技物流产业发展研究院

41. 口岸物流与边疆城市经济耦合测度与空间差异研究

张一帆、纪有福  昆明理工大学

42. 并行遗传算法下的敏捷农产品物流网络优化

43. 基于LPI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绩效分析

44. 连片特困地区物流经济发展对区域贫困的影响研究

戢晓峰、李武、孙连娇、陆欢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45. 基于期权契约和不公平厌恶行为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订单分配模型

申欣冉、王迪、朱冬蕾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46. 电子商务发展中的逆向物流问题——电商企业与政府、消费者的不同利益关系博弈分析

梁雯、陈广强、叶春森、王欣、秦浩  安徽大学

47.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老铁路国际联运物流发展格局及面临形势分析

张玲、郝京京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瞿群臻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唐梦雪  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徐从江、董薇薇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9. 众包物流平台定价策略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丹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50. 基于博弈论的冷链物流服务和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毛潇远、贺盛瑜、滕喜华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51. 生物质能秸秆回收物流成本分析及测算

李洋、张茜、王磊明  东北林业大学

52. 风险规避下基于价格折扣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

53. 非信息对称条件下基于退货契约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54. 基于混线生产的拣选优化研究

郑莹、王欢、张萌、常丹丹、王西九  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55. 复杂网络视角下非常态垄断快消品配送网络特性及节点重要性评价

谌微微、许茂增、马在亮、邢青松  重庆交通大学

56. 不同主导力量下供应商减排投资的谎报与协调策略

刘名武、吴开兰  重庆交通大学

57. 捆绑销售视角下供应链运作策略的选择

李翠、陈博  青岛理工大学(临沂)

58. 信息共享下库存量牛鞭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卢继周、冯耕中、王能民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

59. 区域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年数据的分析

60. 逆向物流视角下居民电子废弃物回收行为及其空间属性研究

61. T电力公司新建项目计量装置需求预测研究

徐杰、张毅斌、宫婷、刘翼  北京交通大学

62. 高职学院专业群的战略布局研究——以先进物流技术专业群为例

邓子云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刘宁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63. 基于因子和聚类分析的我国省域物流发展水平评价

64. 低碳经济视角下云南省物流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5. 厦台跨境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创新研究——基于自贸区平台

66. 生猪供应链绿色运营模式演化路径及影响机理分析

67. “一带一路跨境电商物流服务质量评价与提升建议

郝渊晓、黄茜彤、史苏欣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郝思洁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省分行

李松芮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68. 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进展如何?——基于引力模型的京津冀物流联系空间格局研究

69. 基于风险考量的有机农产品供应链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70.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供应链可持续性系统研究

71. 低碳视角下中国区域物流产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马越越  东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方海洋、杨廷鸿、宗福兴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73. 大数据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的客户知识共享激励契约研究

74. 不确定信息下订单分拣线性能评估的Petri网模型

冉文学、卜腾、张哲、刘玉杰、林康炜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

75. 中心资源管理模式下兼顾公平的国有企业效率评价及资源配置研究

李弘、赵冬阳、赵爽、王建国  内蒙古工业大学

76. 救灾物资军地联储轴辐网络枢纽模型

王海兰、余波、巴大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77. “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型制造企业跨境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路径研究

郝京京、张玲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78. 大数据下考虑非常规需求的BTO供应链订单决策策略

79. 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规划方法研究

陈肖雨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80.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上市物流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研究

林勋亮、黄英霞  广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81. 冷鲜鸡供应链过程的品质预测与动态优化

何定养、崔崇立、倪彬、郭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勤务学院

84. 生鲜食品宅配供应链联盟构建及其合作稳定性研究

85. 零售商风险偏好对库存决策的影响研究

张圣忠、侯亚男、王明华  长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86. 海丝路沿线省份物流业的运行效率评价——基于视窗网络SBM模型

刘丹、潘晓、巩彦峰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87. "一对多"模式下考虑服务质量不可观测的物流服务外包激励机制研究

唐国锋  重庆工商大学商务策划学院

艾兴政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89. 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的时空差异及耦合关系研究——以滇中城市为例

纪有福、张一帆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90. 南通某物流集团仓储业务流程优化实证研究

王海船、程林、踪锋、潘骁、罗清  南通理工学院

91. 面向社区配送的互联网+云储柜物流模式研究

马庆禄、万金朋  重庆交通大学

92. 食品企业可持续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基于企业规模差异的实证研究

94. 美国海军基地军事物流运作机制研究

蒋丽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勤务学院

95. 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的物流服务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严余松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张亚东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96. 我国跨境电商物流的现状和问题研究——以亚马逊中国为例

97. 基于AHP-DEA的我国公路货运平台效率的综合评价

甘卫华  华东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仲任、李孝康  华东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98. 家事易生鲜电商不确定环境下312plus双盈模式重构

卢红霞、曹晟、谭颖  武汉东湖学院

99. 考虑网络外部性的电信业产品服务供应链定价与协调策略

张旭梅、官子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范乔凌  中共重庆市九龙坡区组织部

王大飞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00. 公益性和自我药疗影响下药品供应链定价与双渠道策略

李诗杨、但斌、李红霞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01. 基于EKC的省域物流行业碳排放特征:中国四省域的实证

周叶、郭玲俊、唐恩斌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2. 中欧班列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103. 武隆县农业供应链生态安全探究及其低碳实践

104. 农产品流通供应链封闭化运行的创新模式研究

刘伯超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潘福斌、黄媛媛  厦门理工学院

李培标  厦门珉挚集装箱服务有限公司

冯良清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黄大莉、何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李文川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军队物资仓库保障效能仿真研究——基于流程视角)

张飞、凌大荣、朱佳浩、闫洪章、袁世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108. 冷链物流企业发展情况调查——以四川地区为例

贺盛瑜、程琬玥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吴义生、白少布、吕庆华  南京工程学院

111. 基于努力与激励分摊机制的绿色供应链协调策略

杜航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112. 供应链合作伙伴整合机制对企业绩效作用之研究

113. 交通限行条件下基于车辆协作的城市物流换乘联运问题研究

114. 物流保险市场运营状况分析报告

李毅  永诚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115. 城市洪涝灾害应急物流能力演化研究

刘明菲、张银霞、程斌武、孙倩、薛宝佳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116. 智能包裹箱的可行性研究与实践

117. 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18. 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利益协调机制的博弈分析

王伟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黄定政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魏耀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陈煜强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120. 博弈模型下快递包装的回收激励机理研究

121.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融合的物流管理人才高职——本科分段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22. 钢铁企业智慧生态物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侯海云、王延明  鞍钢股份物流管理中心

123. 基于第四代港口理论的宁波——舟山港战略分析

刘谚澄  舟山港综合保税区管委会

124. 中国农产品供应链金融创新——两种典型模式的比较

张光明、申嘉奇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125. 中国省域城镇化与物流业发展水平的时空耦合特征研究

陆欢、刘丁硕、陈方、李武、谢军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云南综合交通发展与区域物流管理智库

126. 物联网技术在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研究

127. 物流与新零售的全面融合——流通业供给侧改革的基座

128. 基于RFID技术的闭环供应链投资决策及协调策略

129. 需求依赖价格下港口存货质押业务中质押率研究

130.“海上丝绸之路”物流绩效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刘钻扩、辛丽、曹飞飞  山东师范大学商学院

1. 考虑顾客偏好的服务供应链渠道选择问题研究

魏婉莹、闫晓宇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Taiwan(台湾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互动机制——基于一种新颖的灰色多准则决策方法)

2. 基于规模效应的互联网销售生鲜农产品采购库存优化研究——以从化WHY荔枝为例

苟清龙、毕功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 基于时变需求的农产品供销联合生产库存控制模型

宋志兰、徐七龙、余丽艳、刘丽、华子辰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

5. 考虑分配公平与同行公平的物流服务供应链订单分配优化研究

王迪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宗福兴、王文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7. 需求突增背景下集成商过度自信行为对供应链决策的影响

朱冬蕾、白恩泽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8. 基于绿色物流下的快递包装回收机理研究

刘秀娟、周坤虹、杨芳  宜宾学院

10. 基于ARIMA时间序列模型与多元线性回归的第三产业增加值预测研究

张兰怡、黄彬红、邱荣祖  福建农林大学

11. 基于改进的Shapley值模型的大连市水产市场共同配送成本分摊研究

12. 基于着色理论的智能交通运输车调度系统设计与研发

王文彬、郑林林、马方静、张强、付首聪  山东理工大学

13.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过度自信的农产品质量合作演化博弈研究

孙玉玲、纪贤兵、刘泽华  南京工业大学

14. 木材运输智慧监管系统的设计

王淑桦、刘燕萍、郑鸿怡、林燕燕、陈帆  福建农林大学

15. 依订单拆分的多自动导引车物料配送路径规划

夏扬坤、符卓、谢九勇  中南大学

16. 嵌入产业链的供应链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模型构建研究

曾敏刚、杨欢、蔡牡丹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17. 工学交替背景下高职物流专业工学式、三循环、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

缪华昌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18. 网络零售如何影响城市物流空间的蔓延?——以深圳为例

肖作鹏、王缉宪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建筑与规划学院

李绍斌、杨西龙、王锐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20. 不确定环境下闭环供应链的回收生产分销协同计划

杜启文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冷凯君  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

23.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

24. 基于PSR模型的京津冀物流生态化指数研究

25. 某市三甲医院医疗器械仓库货位优化研究

王雨宁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6. 宁夏航空物流现状分析及发展的思考

27. 广东省农产品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与政策促进研究

28. GIS在考虑碳排放的配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林朝朋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商贸系

胡喜生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29. 区域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

30. 城市国际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的分析和研究

31. C2M电商供应链信息共享价值实现过程研究

32. 新零售的本质、成因及实践动向研究

33 基于机器视觉的木材运输行为监管

陈其臻、刘鸿安、刘燕萍、乐晓敏、林宇洪  福建农林大学

34. 传统文化视域下物流企业品牌构建路径探究

陈令军、焦圣华、孙朋杰  临沂大学物流学院

35. 快递物流业征信系统建设暨运营探讨

徐勇、张蒙  蜂集万采有限公司

37. 基于51的木材供应链监管手持机的设计

薛朝升、陈其臻、檀晓琳、王淑华、邱荣祖  福建农林大学

38. 福建省港口物流与工业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39. 第三产业经济增长与物流投入产出效率关系研究——基于协整检验的实证分析

陈艳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长安大学

41. 环境不确定性与信息技术支持对猎头服务供应链整合的影响

SW(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上海单一窗口为实证)

43. JMI-TPL模式下的供应链成本核算及利益分配

王晓平、卢怀宇、闫飞  北京物资学院

44. 装备制造业供应链企业间知识共享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45. 资源枯竭型城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普永明、刘丁硕、王然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46. 基于体系工程理论的供应链资源均衡体系研究

吴国秋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水利职业学院

47. 基于AHP的油茶供应链风险评价与防范对策研究

戚永光、王忠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冯良清  南昌航空大学、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52. 服务供应链激励机制设计与优化

朱卫平、姚红光、石丽娜、赵佳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53. 智能优化算法优化仓库拣货问题

王刚、吴中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4. 军需供应商在VMITPL模式双渠道策略下定价问题

刘雯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王海燕  天津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

李龙刚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

55. 战备物资储备能力生成模式研究

邓群、王丰、江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56. DNA-鱼群算法在配送中心选址问题中的应用

费腾、张立毅、肖超、高扬、金鑫  天津商业大学

57.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物流配送车辆路径优化

胡立栓、王育平、亓呈明  北京联合大学

58. 基于SCOR的军事供应链风险识别模型研究

江雨、姜玉宏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59. 基于ANP与模糊TOPSIS的城市地下物流系统集装单元选择决策方法

马成林、杨学春、董景峰、马超、安立华  东北林业大学

60.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成都市旅游经济与物流业发展相关性研究

余真翰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62. 华东地区航空运力资源均衡性评价研究

肖恢翚、朱翔翔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63. 构建四大课堂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研究

罗振华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64. 中国航空公司运输效率差异——考虑技术异质性和碳排放约束的研究

巩彦峰、张文珊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65. 制造型企业信息共享水平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周荣虎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66. 基于两岸自贸区对接视角的闽台国际物流竞合策略研究

陈言国  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

67. 货车限行政策导向下城市物流结构动态演化博弈研究

杨小佳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68. 实木托盘和胶合托盘抗弯性能研究

马天  深圳市一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魏占国、周振兴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69. 精准扶贫背景下农村物流服务体系的重构:物流+扶贫+创客空间模式

70. 温州市智慧物流发展路径研究

陈碎雷、汪焰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王子成、姜静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刘照军、王秀荣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73. 北京京郊自产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基于101家合作社与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

洪岚、许海晏、尹相荣  北京物资学院

74. 进口跨境电商保税仓配送体系研究

陈清耀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

76. 基于改进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理标志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

和杉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王友丽  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77. 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政府、企业与消费者三方的演化博弈研究

孙雪  北京联合大学城市轨道交通与物流学院

戴卓、李再跃  九江学院电子商务学院

张家善、易俊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时变条件下考虑碳排放的多式联运路径优化研究)

82. 物流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

王欣、许丽雲、司俊芳、司敏  安徽大学商学院

83. 电子商务中考虑需求偏差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陈智刚、张俊、马俊生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84. 广西与东盟国家陆路贸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85. 基于共同配送的优化节能配送系统

曹丽婷、孙连英、李平  北京联合大学

86. 基于MTM的汽车物流岗位劳动定额制定与实施

吴杨、常丹丹、王欢、刘国松  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张腊梅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88. 面向农产品流通的服务供应链构建研究

89. 电子商务服务供应链的类型及运作研究

罗娟娟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

90. 辽宁省中小微企业物流管理解决方案

91. 基于碳足迹的快递包装箱循环利用的策略研究

92. 基于容量耦合理论的物流通道通道经济协同性研究——以京津冀为例

梁晨、龚艳侠、刘小娟  北京物资学院

93. 对深入推进集装箱军事运输多式联运工作的思考

刘海英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94. 辅助拣货技术在汽车物流的应用

潘晓兰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95. 基于SOA-BPM与物联网技术的商品供应链整合平台研究与设计

翦象慧、罗涛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96. 集装化军事运输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李勤真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97. 军事物流基地集装化储运装卸力量配备仿真优化

杨会军、霍东芳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汽车指挥系

王焱旭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

98. 航空金融的业务模式与整体解决方案研究

99. 中美物流成本比较的困境与破解

100. 新建总装车间的入厂物流配送方案及布局优化创新

张萌、高跃峰、郑可心、刘惠玲、李胜金  长春一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01. 物流园区创新的影响因素及思路

王秀荣、刘照军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102. 基于灰色理论和指数平滑法的备件需求预测模型研究

李春辉、白晓娟  北京物资学院

104. 三都澳军民共用物流园的建设思路

郭江农  福建宁连港口有限公司

105. 军民融合应急物流配送模式研究

姜玉宏、刘小博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

106. 基于战略成本管理的物流业与制造业、分销业、金融业联动融合发展研究

熊运儿、张军、范树青  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07. 我国药品流通秩序问题研究

108. 基于以太网的智能工厂物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郭跃  南京大学、宁波工程学院

109.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物流信息生态圈模型

汪传雷、万一荻、秦琴  安徽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

110. 大数据环境下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建设——镇江低碳经济发展新路径研究

凌斌涛、吴建强  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

111. 共享物流下的企业托盘共用问题及发展建议

112. 跨组织边界的物流服务创新研究:系统学视觉

113. 遗传算法在城市突发事件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中的应用研究

任杰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张萌  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

114. 提高战略投送应变能力的对策

焦红、王敏、龙绵伟、魏耀聪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115. 面向低碳的生鲜农产品供应商评价实证研究

116. 论供给侧改革与系统物流的关系

刘克俭 江苏新誉能源物流有限公司

117. 生鲜农产品智慧冷链物流体系优化研究

李义华、孙凤英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18. “一带一路背景下河南省物流效率评价研究

119. 鄂州航空港对湖北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120. 菜鸟、顺丰之争背后的思考

刘建新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121. 应对物流中断的弹性供应链绩效评价研究——以宜家应对韩进破产事件为例

122. 辽宁航空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孔月红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

裴艳丽、贾平鸽  广东工业大学

124. 互联网+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大数据策略研究

125. 构建农产品绿色供应链质量长效保障体系

126互联网+背景下湖南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计量分析

徐娟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128.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农产品生产与冷链物流联动机理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朱瑶瑶  昆明理工大学交通工程学院

李丽颖、兰洪杰  北京交通大学

130. 基于全渠道的服装供应链整合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王慧颖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131. 供应链中碳足迹的计量与测度:基于系统文献研究视角

孙可朝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1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中小物流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

134. 基于SNA的区域航空物流网络空间结构研究

董红丹、朱瑶瑶  昆明理工大学

135. 中美民航网络结构特征与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智忠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李程、王诗慧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136.  IBC集装桶在液态品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

137. 国内外农产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现状对比研究

谢奇洁、石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张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139. 生鲜电商行业产品包装设计的研究——以易果网为例

冉彬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美国)

141.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冷链运输故障分析与对策研究

142. 基于协同育人视角的高职管技复合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章云娜、张静波、林海  长安大学

145. 基于SWOT分析法的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建议

146. 军地物流深度融合理论及其应用

龚卫锋、王宗喜、马宏伟、徐东、张帆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

147. 推动郴州市物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

程欣  中共郴州市北湖区委党校

刘文蔚  湘南国际物流园管理委员会

148. 浅析服务型制造供应链创新体系建设

段沛佑  青岛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研究发展中心

张全文  海程邦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149. 借助湖北自贸区建设重振万里茶道物流

熊文杰  武汉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150. 一套行之有效的物流IT项目管理方法

顾小昱  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151. 物流企业向供应链转型的探讨

152. 基于模糊物元法的京津冀区域应急物流能力评价

马向国、梁艳、杨慧慧、葛莉莉  北京物资学院

153. 面向全渠道的服装企业供应链整合管理运作框架模型

王慧颖  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

154. 产品价格竞合性对企业合作意愿稳定性影响的博弈分析

曹文琴、查芳艳  华东交通大学

Effects考虑空间效应的信息技术、城镇化与零担物流的影响研究

倪玲霖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156. 基于海产品冷链市场的应用型大学物流特色专业建设

157. 新型小径木通用平托盘力学性能理论研究

徐淳、庞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158. 时间窗的船用钢材加工配送中心选址规划

李晓萍、朱炳旭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59. 制造商主导下的闭环供应链RAESC协调优化研究

周开权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旅游与财经分院

161.贸易引力模型在中国跨境电商中的实证检验

姜宝、王震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

(铁路物流资源优化理论研究)

163. “互联网+”背景下高职物流管理人才“物流技术技能培养链条”的构建与实践

Clearance(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建设与完善研究:企业通关物流信息质量视角)

165. 自贸区建设背景下河南高速公路智能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张宝华  河南水利与环境职业学院

张静波、马海、章云娜、张东东、林海   长安大学

167. 有关生鲜农产品流通模式问题的比较研究

徐涛  中村学园大学流通科学部(日本)

168. 新常态下湖州市供应链金融物流运作机理研究

}

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总结范文(精选8篇)

  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课程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它是一个新兴的操作实务,其在实践性和操作性上是非常强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训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连接的一个重要的纽带,一方面可以十分有效的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同时也能和企业工作的要求有机融合。下面是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总结,欢迎参考阅读!

  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总结 篇1

  这次实训的内容主要是物流仓储和配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简单的实践。

  经过一个学期的对仓储和配送的学习,我们对仓储的定义,基本功能等各个工作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了以后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和学习,学校给我们安排了为期两周的室内实训,以便我们掌握一些基本操作。两周的实训转眼间就要结束了,回顾两周的实训,我们收获不少,但也看见了自己的一些不足。这两周的实训是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学以致用。

  我们到新校区进行了模仿一个公司的销售,对于出入库作业和货物的储存管理等做了简单的了解。

  成品、出口品在出入库时根据定单或出口装箱单出库,一定要坚持“先进先出”原则,特别在出口方面。还有出口时,装箱单上的箱号和封号要填写正确,为了做到先进先出,可再填制一张记录单用于记录每一货品每次入库的数量和同一生产日的数量,出库时根据“先进先出”进行销帐,并记录余数。货物的储存一般分为3个步骤,收货-入库-货物管理。在收货的时候,要确定收货数量,记好货物订单号,最后确定入库。货物少的商品要是没有地方摆放就摆放在地上。在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以后,对商品进行编号。给货物编号是最麻烦的一步,虽然没有什么体力劳动,但是要给货物编号学要对货物的品名规格,包装单位等每一方面分的清清楚楚。随后把货架上的货物与统计单进行核对,所以核对货物是必需做的。每天出货结束以后都要对货物进行盘点,确定该日的工作也没有差错,如果发现错误应该及时纠正。

  四、仓储管理在物流中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仓储管理在物流管理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从物流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物流的研究最初是从解决“牛鞭效应”开始的,即在多环节的流通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对于需求的预测存在误差,因此随着流通环节增加,误差被放大,库存也就越来越偏离实际的最终需求,从而带来保管成本和市场风险的提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从研究合理的安全库存开始,到改变流程,建立集中的配送中心,以致到改变生产方式,实行订单生产,将静态的库存管理转变为动态的JIT配送,实现降低库存数量和周期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仓库越来越集中,每个仓库覆盖的服务范围越来越大,仓库吞吐的物品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但是仓储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本不断递减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从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来看,现代物流的发展历史就是库存成本在总物流成本中所占比重逐步降低的历史。

  五、仓储管理的主要内容

  仓储管理的内容应该包括三个部分:仓储系统的布局设计、库存最优控制、仓储作业操作。这是三个层面的问题,彼此又有联系。

  仓储系统布局是顶层设计,也是供应链设计的核心。就是要把一个复杂纷乱的物流系统通过枢纽的布局设计改造成为“干线运输+区域配送”的模式,枢纽就是以仓库为基地的配送中心。在相应的信息系统设计中,表现为“联库管理”的模式,分为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类,其中配送中心的选择和设计是整个系统布局的关键。这部分内容通常并不包含在仓储信息系统WMS之中,但是对于布局设计变化的适应性、通用性也会成为客户选择WMS的一个重要依据。

  库存的最优控制部分是确定仓库的商业模式的,即要(根据上一层设计的要求)确定本仓库的管理目标和管理模式,如果是供应链上的一个执行环节,是成本中心,多以服务质量、运营成本为控制目标,追求合理库存甚至零库存;如果是独立核算的利润中心,则是完全不同的目标和管理模式,除了服务质量、运行成本外,更关心利润的核算,因此计费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成为其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在计费系统中固化了市场营销的战略。

  在这次的实训中让我又一次认识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这次的实训可以说是问题重重,这个问题还没解决下一个问题又出来了,如果只靠一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在这次实训同学们相当的团结,自己的出的结论十分愿意和其他人分享极大的提高了完成作业的效率,如果没有同学们的团结这次实训不会这麽的顺利。

  这次实训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也认识到就目前来说我还有很大的不足,不只是一点不足而是很是大的不足。如果就一个物流人来说的话我还完全不合格。作为一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物流专业的学生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东西要学。

  通过这次实习,我学会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公兴搬场,能够把书本上的理论应用到实际上,实践是检验真谛的唯一方式,只有到实际中往,才干真正认识理论其中的意义。非常感激学院能给我这个难得的机遇,让我收益匪浅。也非常感激学校老师给了我这个机遇,为我的工作积聚了经验,奠定了基本。

  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总结 篇2

  在公司领导和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我部全体41名员工的共同努力,20xx年在库房物资管理、物流管理方面完成以下工作:

  一、做好各类物资的收、管、发工作

  为了做好库房物资管理,我部对现有成品库房、五金库房进行整理、规划,合理布局物资分类摆放,有效提高库房空间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库房的“先进先出”及现场管理工作。

  至20xx年11月底,成品玻璃入库457万重箱,大宗原燃材料入库282440吨,各类钢材、油品及辅助包装材料入库等641吨,各类五金材料、备件镀膜气体入库6xx290件;成品玻璃销售出库393万重箱,大宗原燃材料领用出库264426吨,各类钢材生产领用出库655吨,各类五金材料、备件、镀膜气体生产领用出库602685件,有效的保证了生产、销售的有序进行。

  二、积极做好产成品日常管理工作

  成品日常管理事务繁杂,在二线停产前,公司有两条线生产的时候,成品库每天有2万重箱的玻璃入库、出库,为了保证库存玻璃的质量与数量,成品库每天做好出库、入库、库转库审核以及装车现场的车辆调度等工作,确保玻璃在入库、存储、转运、发放过程中能够对其实施有效控制。同时,为了积极配合销售工作,多次联系生产部门组织力量对1961件、约10万重箱的库存玻璃进行翻箱、修理后装车出库,满足了客户需要。

  根据成品库房现场管理需要,修订《成品库管理规定》,使辅助物资管理、成品玻璃入库管理、储存管理、出库管理、卫生管理等方面做到有章可循,特别是在库房现场卫生及库房安全管理上,有很大的改观。

  在面对产成品玻璃质量不稳定、销售市场行情差导致库容不足以及成品库房老化等问题,成品库和叉车工段能积极克服困难,结合实际情况、借鉴以往经验,与生产、销售部门紧密联系,根据生产销售计划,合理安排成品摆放,有效提高现有库位的利用率,同时拓展厂内约1000平方米的其他区域作为成品摆放场地,此举每月为公司节省外租仓库的资金约5000元,节省玻璃短途转运费约10万元。

  三、努力做好第三方物流的管理工作

  至20xx年12月23日,通过我公司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单位承运发出的玻璃有18.67万吨:其中内销公路运输1638车次、约6.5万吨,内销集装箱运输774只、约2.1万吨,出口集装箱3458只、约8.6万吨,没有发生因物流滞后而严重影响到销售的情况。

  对于第三方物流日常工作我们采取积极引导的办法,一方面从严要求物流商执行我司物流时效要求,对物流商指令完成情况每日进行跟踪监督,保证产成品物流通畅。另一方面,积极与销售部门联系,及时与客户联系,提前做好销售出库计划,同时要求成品库发货员确保产成品能够在当日及时发出。

  此外,为了适应西南市场的需要,我部又在水运、铁路运输方面坐了大量工作。20xx年发往重庆、长沙等地内销产玻璃4船次,约4000吨,发往贵阳、昆明、喀什等地的内销玻璃26车皮,约1500吨。与公路运输相比,船运、铁路运输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特别是船运,降低物流成本约40%。

  四、认真做好重要物资回收保管及处理工作

  根据重要物资妥善保管的需要,一线、二线停产后拆除的电缆、锡、热电偶等物资均按要求保管在综合库,定期巡查、核对。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根据合同,配合第三方施工单位对综合库存储的135吨锡进行厂内提纯、过磅,做好与北京、乌海玻璃厂的锡锭调换工作,做好租赁5.8吨锡给东台中玻生产使用的手续,确保账物相符。

  20xx年发出交旧领新物资6256件,交旧领新执行率100%,通过招标处理废旧集装架、简易架及生产线拆除的废旧设备等废铁862.56吨,处理各种脏碎玻璃966.09吨(其中625.80吨碎玻璃为一线熔窑内拆除的),石粉厂家回收使用化纤袋4.67万只,处理不能回收使用的废旧化纤袋7666条。

  此外,为了降低包装成本,同时满足东南沿海市场装集装箱运输的需要,加快空铁皮箱的周转使用。20xx年回铁皮箱12只集装箱、计4023套,生产使用并发出铁皮箱包装的玻璃6553件。

  五、切实做好仓库安全工作

  为了做好库房物资安全,保证公司财产不受损失,我部多次组织员工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同时加强对叉车工的安全驾驶、劳保防护用品穿戴等方面的教育,叉车装卸、转运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杜绝野蛮装卸。为好做好防潮工作,今年以来我部相继多次组织人员在各库房摆放生石灰、并联系工程部对各库房顶部、门窗等进行修缮,以减少玻璃受潮。为了做好雨季防汛工作,我部组织人员灌装防汛沙袋1000条,这些沙袋在今年夏季防汛时全部被用来围堵库房,对保护公司财产起到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为了加强重要物资的安全保管,我部对锡存放位置增加监控摄像头,起到实时监控的效果,对硅烷、乙烯等瓶装镀膜气体的存储量严格控制,有效降低安全隐患。

  六、完成仓储一体化系统升级

  为了提高成品仓库信息化管理水平,今年10月―11月,由我部联系青岛利凯达公司对我公司在用的分布式成品仓库、销售、财务一体化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升级,针对目前实际情况,在一体化系统中增加了价格管理、产品现金价格管理、客户授信管理、产品促销管理、生产计划物料清单管理、陈兑汇票管理等模块,有效提高了系统的管控能力,有效避免了因人为操作造成的违反规定、钻空子及发错货而给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的情形。通过一体化系统,可以使数据有针对性的共享,使系统操作更具安全性、更具人性化,提高了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

  七、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1、虽然二线停产后,产成品库存数量相对减少,但库存的绝对数量仍然居高不下,目前F绿及镀膜每天出库量约5000重箱,12月份F绿及镀膜库存量增加约8万重箱,随着春节来临,预计销售订单将减少和库存量将增加,这将为产成品的存储保管带来挑战。

  2、受经济低迷的大环境影响,很多企业经营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物流费用的结算,特别是一些大的经销商或加工厂,不能及时结算玻璃运输费用或费用结算周期较长,导致第三方物流运输单位经营难度加大。

  3、受玻璃质量影响,成品玻璃在装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破片,有的破片时夹在整包玻璃中间部位,目前是通过折片销售的方式进行处理,特别是大量破片给玻璃的销售出库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危险。

  4、成品库物资的存放和环境卫生虽然有所改观但距离公司领导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同时贯彻成品玻璃“先进先出”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5、虽然每次部门开会都强调安全,但是针对所有员工的安全教育力度仍然不足,导致一名叉车工在捡拾碎玻璃的时候面部划伤。

  八、20xx年工作计划

  结合我部目前存在的不足,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争取有所突破和创新:

  1、不断完善相关工作制度、流程,使管理工作规范化。对仓库管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排除,进一步规范成品库物资的存放秩序和环境卫生的治理,确保仓库管理工作符合“5S”现场管理的要求。

  2、成品库、叉车入库要密切与生产部门联系,及时将生产质量问题反馈给生产部门进行调整,对于入库后破损的玻璃,及时联系生产部门安排人员进行修理,严格控制破片装车数量。

  3、做好生产线停产后的重要物资回收及保管工作,确保物资安全。

  4、根据公司战略计划,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做好二线海外搬迁及三线市内搬迁的相关工作,为提高新厂区仓库管理信息化水平,建设干净明亮的现代化仓库搜集相关经验知识。

  5、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

  6、进一步将强物流管理工作,保证货畅其流,逐步完善西南市场的运输方式,做好相关配套服务措施,使其各方面的费用得到有效控制。

  物流仓储与配送实训总结 篇3

  2、6月24日,参观吴家山中百仓储(配销)中心。

  7月1日收集并整理资料,并定稿。

  武汉中百物流配送中心是中百集团下属子公司,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台商投资开发区,该中心占地面积13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拥有近100个装卸货口,库存金额可达5000万元,除满足中百自身200余家超市门店日常配送外,可面向社会满足个品种配销。

  物流中心以经营副食品、烟酒饮料、

  日用品及家电系列商品四大类为主,兼营其他商品的批发和零售。拟规划建设一个集工业品批发、商品配送、仓储超市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物流中心。

  2、(物流)主要设施:

  武汉中百物流配送中心通过引进集高位货架、前移式电瓶叉车、无线网络通讯技术、无线手持终端、条码及扫描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于一体的智能化仓库技术,实行按客户、商品、批次分别对商品进行精确的分类定位管理,实现“储存立体化,装卸机械化、分拣电子化”,是华中地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该中心根据作业功能划分为收货区、储存区、箱装分拣区、拆零分拣区和待发区。拥有高架库5个,内设7米高五层货架1500组,可提供标准托盘位15000个,其中一层标准分拣位3000个;通过型商品作业库1个;拆零商品作业库2个,配备DPS数字分拣线5条,能实时、准确地接收和回传分拣数据,同一时间满足1800个品种的拆零分拣。

  虽然库区的整体设计呈“U”形,但其物流动线有两种形式:右侧的站台既可以进货,也可以出货,呈“U”型物流动线。主要负责向社会各客户配送(据资料记载,可面向社会满足个品种配销),属社会物流体系。左侧的站台均为出货站台,进货站台则在另一侧,呈“L”型物流动线。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百集团内部三百多家门店,特别是对便利超市连锁店进行配送,属企业物流体系。库内高层货架之间的距离均为3~3、5m,且每组货架上方都用蓝底白字和箭头醒目地标明着货架的编号和指向,与课本上介绍所不同的是,在每个货架上并没有标明所放物品的大类名称;而前面地面上都固定有一根直径很粗、黄色弧形钢管,自然地成为了储存区与其他区间的分隔线。

  在面积达2~2.5万平方米的库区里,作业区域可以分为:进货月台、集货区(该中心:集货区即指验收区)、暂存区(专门放置流通量大、流通速度快的A类货品)储存区、拆零分拣区、分货区、待发货区、出货月台。进出货月台高度1、2米(据资料记载,配有自动升降平台10个,可上下调节高度以满足不同吨位车辆的装卸货作业)。其作业流程可以总结为:进货

}

上海多隆物流有限公司专业从事国内第三方物流、货运、仓储、配送等服务的上海物流公司,承担全国各地公路的整车、零担运输业务及航空快递服务,也可承担上海室内短驳运输,可为客户量身制订灵活变通的个性化物流服务。 上海市内短驳 配套服务:1.拆装家具-备小五金.2.空调移机-保修一年.3.装潢后-保洁清洗.4.搬场前服务-出租纸箱、免费提供周转箱.5.装修过渡-家具道具物品放仓库寄存.6.搬场单派工人-室内搬移、疑难搬移、装车或卸车.7.贵宾搬场-搬场前携料上门打包、搬后摆纸箱清场. ★ 搬家业务服务项目流程:1、电话受理业务(特殊情况上门估价)。2、同意后签定合同,确保消费者权益。3、搬运当天依客户要求准点到位,每部车配备毛毯、绳子等,以做安全妥善的搬移。4、到达卸点按要求家具等大件摆放到位。5、专业人员配备工具,轻装轻卸;专业搬运钢琴,拆装家俱,空调移机等。6、确定搬场结束,无损坏,客户填妥反馈表,再付款。7、承办上海至全国各地大、中、小城市个人或公司搬家业务。8、办理普通、高级化妆品的运输业务。9、为大学同学或公司员工提供行李包装托运业务。11、专业整理私人物品、易碎品为客户提供定做(出口)木箱包装业务。12、办理国际海运钢琴专业搬运、家电、电脑、家具拆装、衣服包装整理和打包托运 ★ 傅,技术精湛,专为客户定做木箱包装。比如客户的精密仪器、电器设备、电脑配件、贵重器件、玻璃器皿等都应使用木箱包装,木箱包装分为全封闭、半封闭和花格箱。以防止货物在运输途中由于碰撞、震荡所造成的损失,以提高安全运输,我们将根据产品的实际情况选择木材的厚度、密度、长度以包装稳固、抗震适合运输为准。        b、 免熏蒸包装箱又名出口包装箱,是现代物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包装箱,主要利用多层胶合板经过高温高压加工制成,外观洁净、免熏蒸、符合环保要求,可供一次性出口使用,产品规格可根据客户需要定制。        木制托盘是*传统和普及的托盘,价 格低廉、易于加工、成品适应性强,可以维修等特点而为绝大多数用户采用。木托盘有标准双向进叉式(美式托盘)和标准四向进叉式(欧式托盘)两种。标准双向进叉式托盘基本都是双向进叉。标准四向进叉式托盘全部四向进叉。        常见的木包装箱有三种,花栏式、封闭式和组合包装箱。花格箱采用花栏式设计,减轻包装件整体重量,便于检查设备;封闭式箱采用全封闭设计,防尘,防潮,防油污;组合包装箱重量轻,可拆装组合周转循环使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仓储物流流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