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东购买商品物流会出现在菜鸟裹裹上吗?

菜鸟裹裹作为阿里开发的一款提供查快递、寄快递的应用软件,主要适用于全网包裹查询,支持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网购包裹自动跟踪,同时覆盖国内外140多家快递公司。那么 菜鸟裹裹是哪几家快递 ?菜鸟裹裹有什么功能呢?

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 、德邦

2019年9月4日下午,菜鸟联合中通、韵达、圆通、申通、百世等五大快递公司,正式做出承诺:在长三角经济圈26个城市之间对发的快递实现次日必达,如果次日未能送达,消费者可以按照服务标准,获得优先处理及相关补偿。

这是菜鸟联盟共同启动的“全国核心经济圈快递大提速”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菜鸟和上述五家快递公司还将启动珠三角、长江中游等多个经济圈的快递提速,通过一个个关键节点和枢纽的提速,进而带动低线城市和农村的快递效率提升,最终达到全国24小时达。

1、在线快递查询:菜鸟裹裹是阿里旗下的菜鸟网络推出的一款软件,支持所有天猫、淘宝、聚划算的包裹,全面覆盖和支持主流快递公司的物流查询。其服务对象是有物流和驿站需求的消费者。

2、在线寄件:菜鸟裹裹是可以在线呼叫快递员上门取件的APP,消费者可在线发起寄件需求,系统会自动推送给周边快递员和快递网点,这个功能极大改善了个人寄件难的问题,也提升了快员揽件的工作效率。

3、跟踪包裹,实时评价物流:除了基础的快递单号查询、搜索附近物流网点以及收寄件管理服务,裹裹还可以帮助消费者跟踪包裹,提供时效预测,对物流服务进行评价,消费者可以按照心情,评价物流服务。

4、异常件挑选:根据裹裹页面的“超时件”显示入口,还可以帮助消费者把超时件之类的异常件挑出来。菜鸟裹裹对于消费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

关于“菜鸟裹裹是哪几家快递,菜鸟裹裹有什么功能?”的问题,以上内容已经给大家详细介绍清楚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

快递业是近十年来异军突起的行业之一,经过近十几年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到了需要升级进阶的关键期。消费趋势的变化、用户需求的迭代,这些都对快递行业产生了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能否抓住时代的趋势,用更高的标准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也将直接影响到行业未来的发展。

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达505亿件,同比增长25.8%,2019年有望继续增长20%至600亿件。面对增长空间依旧庞大的市场,各大物流企业纷纷加码发力。而在经历了去年双十一的演练总结与今年年初的部署安排,悄然而至的618,无疑将成为各家物流企业的一块试金石。

快和准成为检验平台物流能力的“硬核”指标

“快”和“准”已成当今物流快递行业的两大标配指标。除丰厚的优惠力度以外,快递包裹能否准时送达,成为了检验各大电商平台618大促活动物流能力的“硬”指标。在618年中大促启动前,苏宁、京东、菜鸟纷纷对外宣布提升物流服务,确保618大促期间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菜鸟对外宣布将用保障双11的力度保障618,与全球数千家物流伙伴一起投入20多万个快递站点、20多万辆物流车,数百万物流人员,保证618大促快递运力。京东宣布物流板块二季度扩招一线员工及基层管理者,其中超半数人员将服务于仓库生产与运营岗位。苏宁物流则发布了包括“当日达”服务覆盖全国78城、“次日达”服务完成317城覆盖等时效产品在内的《618快递时效地图》,并将准时达业务进行了新升级,推出了早到晚到都赔钱的新标准。

我们也分别针对目前国内主流的电商平台,选取天猫、苏宁易购、京东在北京主城区和郊区进行了一次极其“应景”的测评。

从测评的结果来看,在消费体验上,自建物流要优于第三方物流,无论是苏宁物流还是京东物流的时效性和准时率均保持了优势,尤其苏宁易购在包括全部远郊在内的全市范围内可以实现全境半日达。京东物流在今年三四月份左右,调整快递员薪资结构,导致部分快递员离职,同时砍掉了北京市偏远郊区部分镇上的半日达配送服务,这对部分区域的消费者快递物流体验产生了一定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自建物流并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走得通的,前期投入成本大,变现周期长,对企业的经营将会产生一定影响。可见,想把“快”“准”这两大标配做极致,也是要靠“硬核”支撑的。

“软实力”成为快递企业发展关键

业内认为,对于今天的物流快递业而言,技术、硬件的比拼已经成为基础,而不同物流企业和模式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好坏、获得消费者的认可程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才是快递物流业角力的最重要一环,这毕竟是一个得消费者方能得天下的时代。

细数目前的行业玩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阵营:以苏宁物流、京东物流为代表的自建物流,以“四通一达”、顺丰、菜鸟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以饿了么、蜂鸟、美团配送、闪送、达达等为代表的同城即时配物流。

根据最近发布的《国家邮政局关于2019年第一季度邮政业消费者申诉情况通告》,消费者对快递企业有效申诉处理满意率为97.7%;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申诉190239件,同比下降26.2%;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14904件,同比下降69.3%。

这无论对快递企业还是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它证明了快递企业在进步,消费者享受的服务质量在变好。

其中,跟去年同期相比,消费者对快递服务问题有效申诉量呈下降趋势,例如快递丢失、短少和延误问题。在消费者申诉的快递企业中,中外运-空运、苏宁易购、民航快递成为申诉率最低的三大快递企业。快递申诉率越低表明消费者对快递企业服务越满意,也反映了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

抢滩社区,将给消费者带来哪些改变?

“上班一天已经够累了,晚上下班到家那个时间点,超市、水果、菜市场基本都关门了,想买点吃的喝的都不行,尤其是买菜,即便没关门,剩下的也都是打折促销的,但实在是没法挑。”家住良乡大学城附近的王女士吐槽道。

面对消费趋势的变化,阿里、苏宁、京东等物流巨头企业,纷纷重金投入前置仓和末端配送,抢滩社区“最后100米”。前置仓作为打造社区服务网的重要模式,正式迎来规模化落地,一场即时物流大战打响。

同样,针对社区的即时配送,我们也进行了一次实测,如下是我们选取同一时间段的具体实测情况:

从测试结果来看,苏宁小店、京东到家、天猫超市几家平台在配送时效上在30分钟到1小时,均能满足消费者“即时”的需求。在这背后,其实是各巨头在“一小时生活圈”的分秒必争以及各自所代表的势力的发展缩影。

业内分析认为,苏宁小店、京东到家分别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京东到家通过加盟的方式链接线下商超、便利店等,代表着传统电商回归线下的发展路径;苏宁小店是苏宁智慧零售转型过程中,线上线下融合诞生的互联网门店样本。

两种发展模式都是以生鲜商品和快消品为主,基于LBS定位为消费者提供三公里范围内的“按需配送”,也均具有“母企业”明显的标签。京东到家的优势在于基于京东物流体系和物流管理优势,可以满足消费者对于时效的要求,弊端在于产品品质和效率上一定程度的不可控。由于共享加盟的商家规模、营业时间不一致,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购物体验,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期间,线下门店客流增加,会导致线上订单的拣货时间变慢,从而导致配送时间变长。

说到底,不过是一个帮超市跑腿的外卖平台罢了,虽然增加了一个渠道,却没有解决传统零售效率和服务的问题,甚至在导流方面都没有太大的效果。

作为最贴近消费者的创新业态,苏宁小店全方位地满足用户社区生活的衣、食、住、享、用。在此之外,苏宁小店还接入了家电清洗维修保养、3C产品快修、二手房中介、快递代收发、家政、电信等服务,一站式满足三公里范围内消费者的诉求。

据悉,苏宁小店在全国有超过5000家门店,覆盖4万多个社区,已成为国内非石油渠道最大的自营小店,2018年曾在北京某社区创造了11分钟送货上门的佳话。如今一个线上线下融合的高速路入口和流量入口正在形成,苏宁前置仓则是一个个商品预测和社区运营的服务区,它们的组合保障了用户即时可享的购物需求,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模式。除此之外,苏宁物流还在进一步完善末端网络的场景性,满足用户对服务的多样性需求。

阿里在盒马的布局上,与苏宁小店的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一方面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双向流量整合,另一方面则是物流仓储作业前置到和门店共享库存和物流基础设施,从而基本能达到3公里内30分钟送达的及时配送承诺。

各自押宝,未来格局谁来主导?

当前物流企业都在进行数字化升级,朝着智慧物流的方向发展,这是商业形态发展的需要,也是今后物流企业搭建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的关键点。此前,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张近东曾表示,科技化、智能化、绿色化的现代技术正加速推进物流行业的转型与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和研发的投入,持续探索优化末端配送解决方案,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张近东对于物流配送要朝着科技化、智慧化和数字化发展的提议也获得了物流行业大佬的响应。阿里巴巴CEO兼菜鸟物流董事长张勇最近表示,整个物流业正在进入全面的数字化时代,“未来的物流一定是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数智世界将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时代”。对于零售和电商巨头来说,苏宁与阿里都已经将焦点着眼于未来的智慧化物流、数字化物流的竞争上了,这是一种大佬们对物流发展趋势的不谋而合。

在面对未来物流数字化向数智化的发展趋势下,菜鸟启动智能物流骨干网数字化加速:未来三年,菜鸟裹裹将联合快递公司一起每年为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菜鸟驿站与快递合作伙伴共建10万个站点提供包裹服务,菜鸟IoT技术连接1亿个智能终端设备等,为全行业创造500亿元新价值。6月5日,京东首次对外开放北京亚洲一号物流仓,宣布未来5年内将在30余城市继续建造亚洲一号。而苏宁2015年成立物流集团,后收购天天快递,强化最后一公里配送能力。公开报道数据显示,在快速提升仓储规模的基础上,苏宁物流还在重点进行智能化仓储建设和布局,提升智能设备的投入,以及推进数字园区、智慧仓储的全方位落地。

近些年,苏宁的物流服务不断创新,产品也更多样化、更开放化。比如,针对社区服务的强烈需求,苏宁打造前置仓+即时配模式。据悉苏宁在618前,已经完成2000个前置仓的建设,覆盖4万家社区,成为苏宁小店深入社区、扩大服务范围的重要武器;在县镇网络,2019年计划苏宁帮客县镇服务中心2000+家,2019年底覆盖98%区县。而利用人工智能方式,苏宁物流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已经在北京、南京、成都常态化运营。

商业形态的变化,消费环境的改善,消费者随时会出现新的需求。未来的物流不仅是送得快送得远,内核是能够围绕不同业务场景交出一份完整的解决方案。而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5G特别是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物流业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因此,如何实现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而如何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实现社会化物流与电商物流的协同发展,实现物流业的跨界融合和创新,也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可期,做好现在,无疑就是迎接未来的最好方式。相关数据预测,2019年全国流转的包裹数量将历史性地达到600亿个。站在这样一个万亿规模的快递物流市场面前,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一领域内的旧生态和新突破:从拥有超高运输网络效率优势,却错失电商物流和信息流量爆发期的顺丰模式,到顶着裁员降薪压力,从商品到平台再到物流全线打通的京东模式,到与“四通一达”等物流企业深度合作,以资本为基础形成庞大物流联盟网络的菜鸟模式,再到倡导智慧、开放和协同,专注消费零售行业全链路、全场景、全客群服务的苏宁物流模式,它们都有机会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快递航母”。

}

  同样作为物流领域的两只独角兽,京东物流VS菜鸟,哪家强?

  在京东体系里,自建的京东物流是承载体验王牌的重要工具。在阿里,以加盟模式快速扩张的菜鸟是“最后一个理想主义项目”。两家都将物流看作是业务上的重要增量。

  过去,两家公司都未上市,核心数据不为外界所知,只能看个大概。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先是5月2日,京东物流披露IPO聆讯资料。不到两周后的5月13日,阿里巴巴集团财报公布了菜鸟的部分财务数据。

  虽然数据口径并不一致且披露范围有限,但第一次,双方有了比较观察的可能。

  菜鸟外部收入高于京东物流

  京东物流在过去的一年收入为734亿元,增长47.2%。其中外部收入342亿,占总收入比重为46.6%。

  而菜鸟在剔除与阿里巴巴集团的关联交易后,实现外部客户收入372.58亿元,增长68%。

  因此,菜鸟的外部收入规模高于京东物流。

  对于一些观察物流行业的人士来说,这有些出乎意料。

  京东物流一直以用户体验为特色,长期被视作与可以和物流届的“苹果”顺丰相比肩的存在。相比而言,菜鸟过去给人的感觉则是一个物流平台,是一家物流领域的科技公司。

  8年的较量后,菜鸟却首次展现出对京东物流的压倒性优势,背后的原因必定不简单。

  从双方的损益情况来看,2020年,京东物流的毛利率继续提升,由2018年的2.9%增至2019年的6.9%,并进一步增至2020年的8.6%。

  但毛利率的提升却未能令京东物流实现盈利。过去三年,京东物流产生净亏损28亿元、22亿元、40亿元。

  2020年,京东物流的负债总额已达576.16亿元,资产总额却只有547.23亿元,因此京东物流资产负债率高达105.3%,已资不抵债。

  在媒体的公开报道中,京东物流的估值也从此前的400亿美元降为低至320亿美元。

  再看菜鸟方面,阿里财报并未披露菜鸟的损益数据,但披露菜鸟本财年实现了年度正经营现金流。这意味着,菜鸟已经具备了盈利的能力。

  但衡量一个非上市公司的未来,一时的亏损并不能定输赢。业务的增速可能是比损益更值得关注的财务指标。

  虽然京东物流和菜鸟披露增速的时间周期不同,但仍然可以大致感受到双方的成长幅度:2018年至2020年,京东物流全口径收入增速为48.2%、31.6%、47.2%。而根据阿里财报披露的数据,在本财年的四个季度,菜鸟的季度外部客户收入增速分别为54%、73%、51%、103%。

  可以说,双方都在以较快的速度在跑步前进,但菜鸟更快。

  菜鸟业务宽度大于京东物流

  收入和财务状况差异的背后,大多可以从业务层面寻找原因。

  京东物流和菜鸟物流在业务方向上的一大区别在于:京东是仓配供应链服务“一力降十会”,菜鸟则选择多元化的业务板块布局。

  京东物流公开信息显示,其构建了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最后一公里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及跨境网络等六大网络,

  而从业务和收入上来看,仓配服务都居于主要地位。2020年,脱胎于京东商城物流部的京东物流,一体化供应链收入556.2亿元,占总收入比重为75.8%,为京东物流主要收入来源。可以认为,京东物流的主要业务单元为仓储、配送的服务。

  成立14年来,京东物流累计投入200多亿元,用于“亚洲一号”等仓库的建设,因此外界一般认为京东物流更擅长做仓库。

  而菜鸟地网的公开信息虽然并不多,但在国内物流园区规模、资产规模上与京东物流都没有差距。

  二者之间更大的设施布局差距,体现在海外。

  菜鸟尽管也布局了很多业务单元,包括:菜鸟国际、菜鸟驿站、菜鸟裹裹、菜鸟供应链、菜鸟地网等等。但从财报来看,菜鸟国际、菜鸟供应链、菜鸟驿站是主力业务。

  其中,菜鸟国际是菜鸟面对京东物流时具有独特优势的赛道。

  依托天猫国际、考拉海购、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Lazada等跨境电商平台,菜鸟构建起全球化的物流基础设施与网络,并开始拓展货运、免税等新的国际物流。

  按照阿里财报披露的数据,2021年3月,菜鸟的日均跨境包裹量已经有500万件,比肩UPS、联邦快递、DHL等国际巨头,位居全球前四。跨境包裹业务量的增长以及单均收入的增长,成为菜鸟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相比之下,京东物流虽然也有全球化物流布局,但由于京东集团在国际电商领域的短板,在收入中占比要更小一些。

  国际物流之外,菜鸟也最早布局了社区物流业务。

  根据阿里财报,2021年3月,菜鸟驿站的日均包裹量同比增长近2倍。这说明过去一年里,菜鸟驿站在迅速扩大服务点规模。相比来说,京东物流只有配送站,无论是站点密度,还是服务的贴近方式,都与菜鸟驿站有很大差距。

  而菜鸟供应链的业务单元相比京东来说,跑得还要更远一些。

  与京东物流一样向商家提供一站式仓配服务以外,菜鸟还将触角伸向制造业产业带开设原产地仓,尝试把客户从商家上溯到更上游的工厂。

  双方的业务纵深在这里拉开了差距。

  虽然京东物流依托京东自营电商,对上游供应商的商品控制力比较强,但菜鸟直接切入更上游的制造业,更超前了一步。

  综合来看,京东物流提出了“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深耕仓配服务,但菜鸟的业务更多元,也更注重开拓新赛道,这里面既有类似京东物流的仓配模式,也有京东物流不具备的菜鸟国际、菜鸟驿站、菜鸟裹裹、菜鸟乡村等板块。可以说,菜鸟的业务宽度大于京东物流。

  菜鸟“人均效能”是京东物流20倍

  最近三年中,京东物流的亏损幅度逐年扩大,年净亏损28亿元、22亿元、40亿元。

  但京东物流亏损的真正原因,到底是什么?业务模式的差异是最大的原因吗?

  在很多人看来,京东物流的亏损是由于在物流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然而,刘强东则认为,人力成本已成为京东物流亏损的重要原因。

  由此,京东物流采取了一系列降低人力成本的措施。

  早在2019年,京东物流决定取消快递员底薪、降低公积金系数,刘强东就在公开信中指出,京东物流已连续亏损12年,核心原因之一就是成本太高,解决办法只有两个:增加揽收单量、增加公司外部收入,以及降低内部员工的人力成本。

  在劳动力密集型的增长模式下,增加外部收入需要更大的员工规模来实现。公开资料显示,整个2020年,京东新增10万员工。而这10万员工大部分增加在了京东物流。

  作为一家劳动力密集型公司,京东物流的人员效能直接决定了公司的核心效率和健康度。

  按人均产生的外部收入来对比,京东物流用19万名员工创造了346.45亿元的年外部客户收入,菜鸟用约1万名员工创造了372.58亿元的年外部客户收入。京东物流“人均效能”18.2万元,菜鸟“人均效能”372.5万元。收入的背后是物流模式为上下游创造价值的能力,从这点上来说,菜鸟人均效能是京东物流的约20倍。

  京东物流和菜鸟都是中国物流的重要参与者,也都在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在物流这个传统的行业里,正在诞生创新的力量。更新锐的公司,提供创新解决方案的公司,有望在快速变化的市场中获得更多增量机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买的菜鸟裹裹会显示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