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链科技带来新市场?未来发展如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而制造业产业集群是承载这一任务的重要基地。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链重构的核心和基础,健全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优势,也是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基石。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入资源、产业深度整合时代。在这一进程中,许多产业在发展中逐渐出现了区域内集聚的现象。这些逐渐形成的产业集群帮助国家和地区纷纷发力,使得新技术、新产业、新项目势如破竹。对我国制造业来说,中国正以新动能推动产业发展,培育新的增长极,并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以适应这新一轮的全球化竞争。在实践中,我国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成长经验,也充分认识得到了产业集群的凝聚力,陆续规划了成立国家级新区,国家级产业园,力图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新优势。这些地区结合其区位背景的优势下产生了强大的集聚优势,帮助区域内企业协同发展,使这些企业除了满足国内的需求外,更走出国门,走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高水平地融入全球产业链、高水平地实现开发开放,共同构建起中国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下的内外双循环动态运行体系。

        参与全球产业深度整合的过程中,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重构的核心和基础,营商环境国际化、法制化、市场化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具有健全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中,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集中,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金融机构、相关产业的厂商及其他相关机构等组成的群体。行业龙头企业也是从小企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在成长初期,小企业很难进行规模化生产,尤其是对制造业企业来说。但是产业集群则可以利用规模成本优势,通过和集聚区内企业的联系和互动,降低成本、提升企业和区域整体的竞争力。产业集群往往集聚了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是地方招商的重要目的,也是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大趋势上看,作为区域发展的代表和排头兵,我国已经逐渐培育出了一批属于自己的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在下文中我们就主要选择这些产值达到千亿级别的制造业产业集群进行分析。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以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的载体进行呈现,因此在具体分析中我们也重点关注了这些集群的整体表现。

  在实际选取中我们首先排除了一些受多个集群影响的制造业集群,主要关注相对单一的集群整体的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其次,由于有些集群内部企业并不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因此我们在选取中也将其剔除;最后,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等因素,以下列举的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仅代表本机构看法,并不绝对代表全部的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经过统计整理,我国目前主要的千亿级产业集群主要有以下8个。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西安经开区”)总面积113.74平方公里,成立时间1993年9月,目前该地区已经形成了以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2019年该地区主导产业产值达到4118.91亿元,2020年1-10月,西安经开区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445.22亿元。

        2020年上半年,该地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呈现30%以上的高速增长态势,并形成了以大医集团、天隆科技、高通医疗等为代表的医疗设备行业,以西部材料、西部超导等为代表的特种材料行业,以华羿微电子、龙腾半导体等为代表的半导体器件行业。

        西安经开区非常重视研发实力的增强,截至2020年7月底,该地区新增各类研发机构14家,累计达到265家,实现技术交易额70亿元,申请各类知识产权6157件;预计2020年全年该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0家以上,以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现代金融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亿元,同比增长预计达到30%以上。

        预计到2022年,西安经开区先进制造业产值将超过1500亿元,形成1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1个500亿级产业集群;到2025年,先进制造业产值超过2000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75%。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也被称为东湖高新区、中国光谷。这块规划面积达到518平方公里的高新区,容纳了数百所家国家级高校和科研机构,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东湖高新区在2018年的GDP产值超过1000亿元,GDP增速达到了9.7%,区内企业在2018年全年的收入更是超过了1.2万亿,在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可以媲美其他行政区的成就。中国光谷以光纤起家,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信研发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的高端中小尺寸显示面板产业聚集地,形成了“芯屏端网”光电子、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下一代信息网络和生物医药等几大产业集群,并入选了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根据2020年5月20日公布的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年度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光谷经济总量达1876.77亿元。

  2020年上半年,东湖高新区发展势头不减,地区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速均居武汉市各区之首,达到了2019年上半年的九成;其中二季度地区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13.5%,疫后经济重振,并逐步进入“快车道”。同时,东湖高新区2020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服务业增加值、工业投资、进出口、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6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排名全市第一。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无锡高新区”),是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2015年,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正式迈进千亿级产业集群,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02.86亿元,比2014年增长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5%。截止目前无锡高新区已连续10年获江苏省开发区综合排名第二名,并吸引了一大批跨国公司在新区落户:通用、夏普、索尼、西门子、阿斯利康等41家全球500强公司已在该区投资了52个项目。除了国内企业的聚集以外,无锡新区更形成了江苏著名的日资集群和韩资集群。

  2019年,无锡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45.4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2016年至2019年,根据由无锡高新区管委会、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高新区研究中心联合编制的无锡高新区创新发展指数,该地区整体呈持续增长的趋势,2019年该指数达到105.5,反映出无锡高新区在集聚创新创造资源,构建高端制造业产业体系,深化产品服务开放,增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优化城区环境,建设管理体系现代化等方面持续推进,园区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发展取得了较强的成绩。

  目前无锡高新区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及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为重点的五大支柱产业;建成了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无锡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成为国家高端制造业出口基地和江苏省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了无锡大学科技园、留学生创业园、无锡科技职业学院等人才集聚基地,并拥有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157家。科技创新实力的增强对该地区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目前该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85%以上,科技进步对工业的贡献份额达到55%。

        自1984年设立首批开发区以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的建设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对促进地区市场化改革、改善投资环境、引导产业集聚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2016年,天津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高达3049.8亿元,同比增长10.6 %,跃上新的千亿台阶,成为全国首个GDP突破3000亿元的开发区。2019年该地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的门槛,达到5211.07亿元。天津开发区2019年的具体经济指标如下:

  天津开发区总面积460平方公里(其中母区33平方公里)。作为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开发区较早地实现了工业化的发展目标,区内企业也较早地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随着人口红利的收缩,土地、劳动力成本的上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作为改革先行区和开放排头兵,天津开发区在资本、产业、企业、产品等层面也开始了探索和转型之路,其发展经验也为其他开发区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参考。

        在发展过程中,天津开发区聚焦外资引进,同时特别关注内生增长。目前天津开发区引进外资项目超过5500个,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6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达350亿美元,累计内资企业注册14429个,注册资本达7119亿元。

  天津开发区目前已经形成电子通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等八大制造业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之上,天津开发区着手构建“5+1+N”的高端产业体系,将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业作为发力新方向,能量新来源。与此同时,天津开发区不仅将目光聚焦在制造业,还在积极规划新的成长路径,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另一个着力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楼宇经济、云计算、金融创新、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在开发区内。据统计2016年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4%,同比提高2.4%。

        企业方面,天津开发区也聚集了一大批明星企业。目前天津开发区区内亿元级企业达到608家,10亿级企业144家,100亿级企业19家,500亿级企业3家。天津开发区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造成了既有链条又有集群的良好局面,区域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以下简称“江北新材料园”)2019年工业生产总值突破2263亿元,位居国内同类园区首位;2019年位居全国化工园区综合排名第三,并连续多年保持沿江化工园区和江苏化工园区首位;该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2015年的81家增长到2019年底的98家,工业产值总值增长了50.5%,达到2263亿元,并集聚了巴斯夫、赢创、沙索、伊士曼、塞拉尼斯等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形成以石化、碳两大产业链为主要支撑,新材料为发展导向的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江北新材料园近几年的成长可谓一日千里。

        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于2018年3月获批设立,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由原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发展而来。该地区目标是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材料生产基地,位于南京市北部,长江北岸,处于沿海经济带与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处,距南京市中心3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建园以来,该地区发展迅速、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

2019年底公布的全国首批6家绿色化工园区名单中,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位列其中;今年4月份,为了进一步增强园区综合实力和产业竞争力,该地区省、市、新区三级联动,《南京江北新材料科技园区域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江北新材料园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在园区全面铺开,园区在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上势头强劲。

  2019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成都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85.6亿元,同比增长8.4%,占成都比重达13.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7.5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0.18亿元,同比增长8.6%,也是该指标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外贸进出口逆势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长,进出口总额突破4000亿元大关,在全部综合保税区中连续20多个月排名全国第一。

  成都高新区成立于1990年,总面积130平方公里,分为成都高新西区和成都高新南区。作为成都市产业发展主阵地,成都高新区以产业功能区为核心组织经济工作,全力构建制造业产业生态圈和培育创新生态链。2019年,该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前20强企业实现产值3318.9亿元、增长13.9%;新签约引进重大项目40个,总投资1155亿元;利用外资实际到位29.6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92亿元,新增世界500强8家、中国500强12家。

        围绕产业生态圈打造,成都高新西区吸引了制造业龙头企业的关注。富士康智能穿戴项目、华为未来技术创新中心、京东方触控一体化项目等高能级500强重大项目相继落户,形成从集成电路、高端制造、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正加快助力实现成都市地区制造业产值突破万亿的目标。

  除此以外,生物医药产业也是该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新兴产业。以天府国际生物城为依托,2019年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规模首次突破500亿元,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3亿元、占成都市34.9%,连续三年保持近20%的高速增长。成都高新区首创全国首家国际生物医药“保险超市”,连续两年位居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第6位,并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吉利德、美国500强企业波士顿科学等一批世界知名企业在这里加速布局。

        预计未来成都高新区将重点关注集群内部的创新驱动建设,加快构建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成长体系。据悉,2019年成都高新区聚集学院派、蓉归派、海归派、创客派“四派”人才企业10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培育瞪羚企业203家、独角兽企业6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1家,创新驱动成果显著。

  产业集群的作用在于完善产业链结构,增强企业协同合作能力,提升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达到共同成长、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集群区内企业能够充分利用产业配套能力、公共基础设施、政策等优势,推动产业关联的企业合理流动,推动形成既竞争又合作的集聚发展态势,在我国这种集群主要以产业园区的形式呈现。产业集群还能增强对产业园区外部产业和企业的吸纳和辐射作用,使该地区成为附近地区产业集中度最高、发展最快的区域。下面我们重点以长春、苏州这两个地方的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例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汽车工业一直是吉林省的龙头产业和经济支柱,在全省工业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我国汽车工业的摇篮,长春汽车工业基础雄厚,发挥其优势,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是必然选择。吉林省政府也早在2015年就认识到了产业集群的重大作用。根据该省2015年已公布实施的吉林省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产业集群发展的意见,至2020年,吉林省将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模式创新,实施集群发展工程,以九大产业链培育和延伸为主线,加快产业集聚和结构调整,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特色鲜明、结构优化、产业链完善、服务体系健全和市场竞争力强的重点产业集群。

  作为长春国际汽车城主战场,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汽开区”)行政管辖面积11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区内总人口25万人,全区各类企业3160余户。2020年1至8月,该区发展势头不减,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实现2940.8亿元,同比增长14.3%;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4.6亿元,同比增长17.9%;累计开(复)工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49个;9月中国一汽生产整车375519辆,同比增长38.9%;销售整车388896辆,同比增长18.2%。在中国一汽的强势引领下,在打造和发展千亿级产业集群的路线上,长春市走在了前列。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以一汽集团为龙头,以红旗绿色智能小镇为重点,正在全面建设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和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长春汽车工业的产业集群除了长春汽开区以外,还包括绿园西新工业集中区、朝阳经开区部分区域、长春高新区部分区域,以及公主岭市的大岭镇、范家屯镇。该集群的主导产业为汽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到2025年,该区域力争板块内汽车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区上加区的集聚现象使得企业长春地区的汽车工业发展更具潜力。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在汽开区不远处的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板块的高新片区,已经形成了以吉林大学、长春高新股份为龙头,全面打造国家科技创新高地、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优质人才的不断输送使得该地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充满潜力。

  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长春市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一汽红旗等一汽集团的全资和控股整车制造企业均坐落在区内。目前该区已经形成了“中、重、轿”三大系列多个车型的产品格局,形成了年产120万辆轿车、20万辆卡车的生产能力。除了整车制造以外,开发区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基础也十分雄厚,区内有汽车零部件企业约300余户,有一汽富维、杰克赛尔空调、一汽铸造、一汽锻造、一汽模具中心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力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配套体系和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集群;此外,汽开区也十分注重研发实力和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建设:中国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吉林大学汽车学院等构成了国内汽车研发教育机构最密集地区;全国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交易集散地、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二手车交易市场等构成了完善的汽车后市场服务区。

        经统计,长春汽开区区内A股上市公司共有三家,2019年净利润合计16.31亿元,2020年中期净利润合计28.90亿元,分别占长春地区制造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的109.30%和63.50%(有部分企业亏损)。总体来看,长春汽开区整体经济形势良好,并成为了长春地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长春汽开区有工业企业635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86户,2019年工业总产值4957.18亿元。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作为该区的龙头企业,2019年全年产销汽车分别达到349.76万辆和345.95万辆,年创产值达到4664.07亿元,在2019年全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中位列第三位,市场占有率为13.3%。其他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为3户,分别为长春一汽富维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伟巴斯特车顶系统(长春)有限公司和大唐长春第三热电厂;年产值5-10亿元企业为3户,分别为长春一汽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长春曼胡默尔富维滤清器有限公司和长春隆达铝业有限公司;年产值1-5亿元企业为34户。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户数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户数的47.7%,产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99.6%。

        除了传统汽车工业的发展外,随着长春汽车集群的不断发展,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一个新时代:目标是打造千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据了解,中能东道集团已经在作为国家级新区的长春新区开始投资建设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年产30万套的电池研发、生产基地。其中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SUV和轿、跑车型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年产30万辆新能源汽车,项目达产达效后,年产值预计达1000亿元,利税约200亿元;年产30万套动力电池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主要生产石墨烯三元锂电池及固态电池,年产值预计达360亿元,利税约72亿元。根据规划,今后该地区还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项目、汽车电子项目、汽车智能化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工人培训等项目;设立新能源汽车研发机构,并通过成立国际合作中心的方式,加强与国际汽车产业联盟的合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打造上,长春地区已经投入了很多。从投资26亿元的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新能源智能网联创新实验基地开始,投资79亿元的红旗新能源汽车工厂、投资50亿元的红旗智能工厂改造、投资48.9亿元的吉林玲珑轮胎、投资80亿元的旭阳中法智能产业园、投资70亿元的颐高数字经济产业园、投资11亿元的解放J7智能工厂等项目也随之规划、开工、建设。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中国一汽的根据地,长春市也在不断合作和发展的过程中在汽车工业上达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汽车产业规模从数十亿元增长到百亿元、千亿元、数千亿元。

        1)产业优势。长春市被称为中国的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汽车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五分之一。汽车产业是长春市的传统优势产业,中国车企的龙头一汽集团总部就位于长春。60多年的汽车工业积淀,使得该地区拥有雄厚的汽车产业资源,更有非常多的优质汽车配套产业在此发展良好。

  2)自然资源优势。煤和石油是汽车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能源,吉林省能源种类较多,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都有一定的储量,水电资源也比较丰富,特别是油页岩。油页岩里富含石油,它主要分布于中国15个省份,其中吉林省查明资源量174.27×108t,占全国油页岩查明资源量的52.83%。丰富的自然资源是长春汽开区得以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人力和科技资源优势。长春地区的汽车教育资源和人才储备实力强大,除以汽研所、九院国家研究所、吉林工大、吉林工学院等高校为主的汽车科研教育力量外,该地区还拥有全国一流的中科院光机所、应化所等相关科研机构,聚集了较多的汽车行业人才。

  4)政策支持。在国家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长春市政府更是对汽车工业大加扶持,不仅在布局和配套企业的设置上提前布局规划,还与一汽集团等公司建立了长期高层对话交流机制。另外,每年市政府都多次组织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赴德国、日本等汽车工业发达地区地开展合作交流和招商引资。2020年7月,长春汽开区正式印发了《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提升方案》,进一步提升了该地区的营商环境。

  5)外资优势。长春市汽车工业秉持着对外开放的态度,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资合作,分别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和马自达等优质车企建立了合资公司,开展了紧密的合作,更预计近期和德国共同成立中德汽车产业园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很多进入长春市投资与汽车相关的项目。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长春汽开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科学的经验,也极大的促进了该地区的发展。

        长春汽车产业集群预计将顺应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完善产业链为基础,努力实现汽车关键技术的突破和配套产业体系的创新,力争将本地区建成拥有轿车整车、关键零部件综合开发能力的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成“长春国际汽车城”研发基地核心区;建成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中高级轿车和汽车电子等关键零部件产品的开发制造基地。

  鉴于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以及吉林省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及电池原材料、专用变速器、车用底盘关键零部件设计等领域均有较好的产业基础,预计长春产业集群还将全力构建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展望未来,除了传统汽车行业以外,预计长春地区还将主攻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力推进动力电池、驱动电机和电动一体化底盘等核心部件的研发及产业化,并最终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上、下游紧密衔接的新能源汽车千亿级产业集群。

        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南方,苏州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同样十分突出,同样涌现出了千亿级别的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

  苏州工业园区隶属江苏省苏州市,位于苏州市城东,该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同年5月实施启动,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注册人口约57.6万人(2019年末数据)。早在2015年,该地区地区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目前该区全区超过600家外资企业,投资额来源于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并涵盖了16个不同行业的企业,包括:电子、医疗、信息化、新能源等。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国际合作的成功范例”。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了产业集聚的对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效果,促进了当地产值的稳健增长,同时增强了该地区抵御经济下行的风险。2020年,苏州工业园区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整体经济运行稳定向好,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90.51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居全市第一,具体经济状况如下表所示: 

        2020年的苏州工业园呈现出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两大支柱产业稳定向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共同发展的局面。在投资进度方面,园区上半年完成72.84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55.9%,省重大项目全部开工,投资完成率137.6%,市重点项目开工率达98%。

  2019年苏州工业园区的表现同样喜人。2019年该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3亿元;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0亿元;进出口总额8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8亿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0.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万元。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苏州工业园区已累计为国家创造超过1.1万亿美元的进出口总值、7000多亿元税收,该地区经济密度、创新程度、开放程度跃居全国前列。在商务部每年公布的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苏州工业园区连续四年(2016、2017、2018年、2019年)位列第一,在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五,并跻身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行列。之所以能取得上述优秀的园区表现,和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施行产业集聚的发展策略是分不开的。建园以来,苏州工业园区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经济指标都得到了飞速增长,具体内容如下:

        2020年前5个月,园区近2000家中小企业入库,已超越去年总和,同时新增上市企业3家。预计未来苏州工业园将积蓄发展能量,紧盯大项目、新产业,重点关注参天制药、丹纳赫诊断、沛嘉医疗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地情况。

        苏州工业园区采用了高水平“引进来”的策略,大力发展选资和利用外资水平,推动制造业向“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的全产业链转型、制造工厂向企业总部、综合新城转型。目前该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4400多个,实际利用外资323亿美元。目前91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了144个项目,经认定的省级总部机构39家,占江苏省的20%。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及其附近地区累计境内外上市企业42家,其中在境内上市的约30家(含科创板),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10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1家,新三板精选层1家,已经形成了规模较大的产业和企业集群。经统计,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区内A股上市公司共计19家,2019年净利润14.33亿元、2020年中期净利润7.32亿元(不含ST股票),占苏州市全部制造业上市公司净利润的58.68%和15.41%,并涌现出了如八方股份、华兴源创、博瑞医药等优质上市公司。苏州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集聚现象帮助区内企业一步步成长为了苏州市制造业的支柱企业。

  除了促进国内企业的发展外,苏州工业园区还积极开国际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性战略,推进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加强海外创新资源布局。目前该区已建设4家海外创新中心,加速了园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步伐。苏州工业园区的成功强化了该地区产业集群现象的加速诞生,加快推进了苏宿工业园、苏通科技产业园、苏滁现代产业园、中新嘉善现代产业园等合作共建园区的发展,园区经验辐射力、园区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相比于我国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苏州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在质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形成的:

        1)地理优势。苏州地区地处我国长三角经济发展带,经济基础较强。这里的气候适宜,环境良好,物流资源和水源均十分丰富,适宜制造业企业发展;且该地区离沪仅百公里,是上海直接的经济辐射带。

        2)交通便利。该地区的交通运输十分便利。苏州工业园区位于苏州古城东侧,通过周边发达的高速公路、铁路、水路及航空路线与中国和世界的各主要城市相连。

        3)人才供给充沛。早在2015年底,苏州市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合格学历已分别达到99.51%和97.42%,居民文化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位置。且江苏、上海地区高校、研究所密集,每年都向这里输送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和高质量人才,为园区内人才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4)积极的政策刺激。苏州园区从建立规划以来一直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享受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并拥有自行审批特权、区域性公积金制度等等政策。从积极落实政策,到地区规划设置,再到为园区单独设立的众多职能部门,园区一步步为国内外企业在园区的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

  5)开展对外合作。随着我国国际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FDI的持续流入,增加了我国的资本积累,带动了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并迅速地促进当地产业水平的提升。苏州工业园区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牢牢吸引着大批量的高质量的外资投入。目前该地区已有近1/3世界500强企业在园区落户。据统计,园区累计吸引外资项目超5550个,实际利用外资超283亿美元,全区投资上亿美元项目149个,其中10亿美元以上项目7个,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7%。可见,虽是以生产制造业为主体,园区内的集群产业相比纯粹的基础制造业,在高端制造上更具优势,价值含量也更高。

  6)学习借鉴成功园区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深度借鉴新加坡的园区建设经验,是国际上合作开发区的典范。借鉴新加坡裕廊的成功经验是苏州工业园区有别于中国其他园区的显著特征。裕廊工业镇是全球工业园区的成功典型,而苏州工业园区就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基于裕廊经验的合作项目。通过借鉴裕廊工业镇的经验,苏州工业园学习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将相关经验和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自主发展之路。

        总体来看,虽然地区不同,产业不同,发展模式不尽相同,但我国各地区的制造业产业集群存在一些相似的特征:

        我国几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都基本经历了从纯工业,到工业加基础设施配套,再到综合新城的过程。随着相关工业的发展,相应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拓展,人口也开始逐渐集聚,除了生产活动以外,生活服务业也逐渐完善和发展,进而形成生产生活有机结合的综合新城。

        在上述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相对产业结构也比较均衡,即二三产业比重较为协调,三产逐渐成为为区域产业的重要组成。以苏州工业园为例,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结构比重为0.5:67:32.5,三产比重超过30%。可见在发展较为成熟的产业集群内,即使产业模式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但区内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十分迅速。

  一是人才原因,产业集群想要长足发展、产业内的企业想要稳步前进,就一定需要留得住人才,稳定舒适的居住条件是留住人才的关键。如果没有完备的居住、服务配套设施、足够的人才安居计划,产业集群将无法构成对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长期新引力。而没有足够多高素质的人才,集群想要进行更高层次的发展更是空中楼阁。因此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第三产业是保证制造业产业集群长久稳健发展的基础。

  二是产业链原因,产业集群的重大作用在于能以少量强大而具备带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形成横向拓展、纵向延伸的产业链,并最终形成主导产业带动,周边产业协调发展的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产业格局。如天津开发区已经形成电子通讯、汽车、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石油化工、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主导产业,并在此基础之上,将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服务,第三产业的发展作为另一个着力点,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该地区云计算、金融创新、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加速聚集,2016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4%,同比提高2.4%。产业集群所散发出的巨大协同效应使得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游产业和第三产业也受到了强大辐射,具备了茁壮成长的土壤。

  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各集群都与外资联系颇为紧密,可见采用合资合作等方式与外资进行互动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助推器。长春市汽车工业就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资合作,分别与德国大众、日本丰田和马自达等建立了合资公司,更预计和德国共同成立中德汽车产业园区。世界500强企业中有很多进入长春市投资与汽车相关的项目。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长春汽开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及科学的经验;苏州工业园区更是直接和新加坡政府展开合作,学习和复制了当地裕廊项目的诸多设计。充分与外资展开合作,学习借鉴发达市场的发展模式和经验是这些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的重要原因。

  此外,我们也看到很多产业集群区内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外资带来的广泛的溢出效应影响从而获益良多。在满足外资订单本身的需求的过程中,本地企业可以进一步发展同一产业链的其他配套产业。从产业配套看,外资企业在核心技术、设计理念、营销模式等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通过与之合作,更能促使区域内企业成为高水平配套企业,并学习外资的管理和技术,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身的自主品牌之路,将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理念转化为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以两个民营中小企业为例:莱克电气开始以吸尘器ODM为经营模式,现已成为国内吸尘器领先企业;宝时得机械开始以出口电动工具贸易业务为主,现也已成为专业化跨国企业集团。

        科学规划是产业集群得以飞速发展的基石。以苏州工业园为例,该地区通过学习借鉴新加坡相关园区经验,使其成为中国开发区示范品牌。苏州工业园区综合考虑苏州古城水乡特色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充分借鉴了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经验,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园区发展的宝贵财富。

人专家团访问新加坡,与新加坡市相关专家在中新合作区初步规划基础上,共同编制了中新合作区首期开发区总体规划。园区借鉴了裕廊的规划先行理念,摒弃了当时国内普遍采用的“边开发、边规划”模式,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20年多来,园区累计投入 2 亿多美元,先后编制完成了300多项专业规划,从最初的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到建设指导性详规、城市设计,再到相配套的规划技术规定,苏州工业园已逐渐形成完整配套的规划体系。20多年来,园区规划保持基本不变,这为苏州工业园区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开发区之一奠定了基础。

  除了做好规划外,要使规划蓝图落地,必须强化规划的执行力和权威性。在执行层面,苏州工业园区坚持按照规划落实区域发展战略,并制定了一系列配套衔接的规划管理制度。规划制订、变更都要经过“总规划师负责”和“规委会审定”两道关,规划实施管理实行“规划师—处长—总规划师”的三级审批制,各类用地都必须按用途使用,不能因迁就开发商和项目而任意变更规划,真正杜绝了开发建设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同样,长春汽开区在设立时也按市委、市政府“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邀请了德国、美国、日本、上海等4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和代表性的设计单位对开发区发展建设规划进行国际咨询,并邀请了国内较权威的城市规划和汽车产业方面的专家对咨询成果进行了评审,并最终确定了德国AS&P公司的设计方案为中标方案。

  该区域规划布局以“三翼”发展为重要特点。中心发展翼主要分布有核心功能和居住功能,承担汽车集中展示和销售、商务办公、研发、教育培训等功能,居住区则位于绕城高速公路以外,由四个居住岛组成。周边两翼以工业功能为主,北翼为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和整车生产基地;南翼为改装车生产基地、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汽车物流用地。区内生态建设以永春河和新开河为主打造生态园,为旅游、娱乐、休闲提供了良好的场所。良好的规划为长春汽开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该地区能够在规定的路线上稳步前进。

  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该地区良好的区位优势。只有具备较强的区位优势,才能充分发挥该地区的群聚效应和带头作用,促进当地优质企业发展。长春汽开区就充分利用了长春市的汽车工业产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人才优势等优势环境,发展成了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之一。目前该地区已建成一汽大众、一汽解放、一汽轿车等多个主机厂、拥有300多个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多家汽车改装企业。

        苏州工业园的发展历程中,也充分利用了该地区便利的交通设施、高质量的人才供给、以及对外开放便利所带来的外资合作空间,从而成长为了我国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群的代表。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我国的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将会存在几个主要趋势:

        在产业集群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随着相应配套设施逐渐完善,产业发展向高端化拓展,制造业产业集群内部人口也开始逐渐集聚,除了生产活动以外,生活服务业也逐渐完善和发展,进而形成生产生活有机结合的综合新城。预计未来产业集群内部第三产业占比将不断提升,区域内服务业发展广阔。

  在今年12月11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注重需求侧改革”的概念。会议要求“要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注重需求侧改革,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随着产业集群的不断完善,国际贸易形势的复杂化,以及新消费模式、消费场景的涌现,产业集群的发展也在面临转型。从市场潜力看,我国已经形成拥有14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的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市场,随着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我国开始向高收入国家行列迈进,规模巨大的国内需求正在不断提升,预计未来部分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主要客群将从国际市场转为国内市场。从短期看,推动出口转内销是应对疫情冲击、维持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从长期看,它更有利于制造业企业优化经营结构,打开新的增长空间。总体来看,出口转内销有助于丰富国内市场供给、促进产业和消费的“双升级”。

  以玩具制造业为例,2020年12月,国内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在港交所上市,市值很快突破千亿,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目前国内人均玩具消费水平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潜力巨大。伟力智能科技公司总经理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表示“半年来,内销在公司业务中的比重从往年的10%左右上升到30%—40%。”该企业原以生产航模、遥控飞机等海外消费者较喜爱的户外玩具为主,但考虑到疫情对海外市场的影响,便及时调整了业务方向,加快生产更受国内市场青睐的益智类积木,“上半年,国内积木类产品销量增至去年同期的3倍。”制造业企业在开拓内销与出口的渠道中,可以相互学习成功经验、共同促进企业长久发展。不少制造业企业表示,出口转内销既是压力倒逼下的应对之举,也是事关长远发展的主动转型。

  在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增质增速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和创新实力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长春汽开区和苏州工业园均十分重视创新实力的积累,其成果也十分显著。2020年,长春汽开区这一集群的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数量较2014年增长50%,达到300个;面向产业集群服务的产业公共技术研发中心较2014年增长46%,达到60个;行业中试中心较2014年增长150%,达到20个。

预计未来规划中的长春国际汽车城,将以汽开区为核心,外延朝阳、绿园、高新、公主岭市部分区域,总面积达471平方公里;企业方面则将以中国一汽为龙头牵引,加快推进排产、产能、配套、结算、人才、创新等方面的发展,实现整车带动、协同发展,全面打造世界级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研发、生产和后市场服务基地。长春汽开区这一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正稳步向万亿级产业目标迈进。

  苏州工业园也在创新发展的路径上和长春汽开区不谋而合。迄今为止,园区引进了以中科院为代表的大院大所46家,如牛津大学、哈佛等国外知名大学在园区均设立了研究院。2018年,罗氏诊断亚太研发中心、日月新半导体芯片封测研发中心、德尔福科技研发中心、德莎亚太研发中心、欧瑞康全球研发中心,上海银行开发测试中心等研发机构纷纷落户,博世苏州新研发中心也正式落成启用,园区科技创新综合实力不断提升。此外,园区还加速融入全球创新体系的步伐。目前,园区已在美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多个国家设立离岸创新基地。

  从政策趋势上看,各地也在创新发展层面不断加码。根据2016年苏州市经信委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苏州实施纲要》,纲要表示要加快打造苏州工业经济升级版,构建苏州特色的新型工业化体系,以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为主题,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苏州市的具体目标为,到2025年,苏州拥有国家级企业研发机构40家、省级1400家,规模以上企业每万名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达180人,每万人中高层次人才数210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35%。

        在近期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会议也明确提出要整体推进改革开放,并首次提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预计未来会有相关政策进一步出台促进各大产业集群增强产业内部的科技创新实力。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产业的完善和综合新城的出现,为了推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吸引更多优质企业,预计未来各大产业集群均会不断优化和完善地区的宜居环境。以长春汽开区为例,该地区正在从汽车城产业发展、形象打造等方面入手,构建集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汽车产业生态链,积极推进长春国际汽车城建设。

  今年年初以来,长春汽车产业集群开展了大规模的城市和生态建设。以畅通长春国际汽车城道路线为目标,汽开区实施了前程大路排水工程、乙三街、丙三十五路、丙十八路、丙十九路、凯达北街贯通等一系列路网工程建设,进一步优化国际汽车城路网,全面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此外,已经建成开放的长春国际汽车公园、正在加快建设的西湖公园、正在谋划推进的新凯河综合治理项目,都是长春国际汽车城对优化宜居环境做出的努力。

        苏州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更是瞄准未来城市建设的最高水平,用中心城市的理念来加强城市规划,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体系搭建,完善与吴中、相城等周边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联系通道;加快狮山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丰富西部地区商贸配套,力争使该地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家园。

产业互联网定义:产业互联网是指利用互联网连接企业与企业之间商品流通,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协同效率,具体包括B2B电商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与网络货运平台等多种平台业态。

【版权提示】网盛产业互联网研究院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航天城的招商政策有哪些独特之处?

下一步如何推进商业航天项目落地?

“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

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

“聚焦‘三区三链’谋发展 高质量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

这些问题得到了逐一解答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文昌国际航天城是海南自贸港11个重点园区之一,航天产业也是海南自贸港“海陆空”三大未来产业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2020年6月成立以来,全力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2021年文昌国际航天城企业营收约28亿元,税收收入5.45亿元,营收收入是2020年的15倍,税收收入是2020年的19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近19亿元,是2020年的3倍。2022年1-5月,园区企业营收19.97亿元,税收约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分别是去年同期的9倍、8倍、2倍。

中共文昌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冲。记者 刘洋摄

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纷纷入驻

加快发展“三链”及“航天+”产业

文昌市委副书记、市长、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刘冲在发布会上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独具“三大优势”:第一个优势是区位优势,主要体现在纬度低、落区安全、交通便利三个方面;第二个优势是商业航天产业政策优势,国家发展改革委为海南制定了全国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展促进政策;第三个优势是海南自贸港优势,“五个自由便利、一个安全有序”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前文昌国际航天城布局了“三大片区”,不仅有航天发射区,还布局了高新技术区和旅游区。文昌国际航天城加快发展“三大产业”,即火箭产业链、卫星产业链和数据产业链。

“我们将充分发挥三大优势,大力发展‘三链’及‘航天+’产业,推动‘三区’同步协调发展,未来的文昌国际航天城将会成为国际一流、对外开放、融合创新的商业航天发展示范区。”刘冲表示,未来五年,将把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发展融入海南自贸港重大战略之中,融入航天强国发展战略之中,走出一条具有海南特色的航天产业发展之路。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积极推动与国防科工局、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星网、中科院等一批航天系统和中科院系统的十多个院所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实质性落地,将推动航天科技火箭院、航天科工华腾公司、中科院空天院遥感卫星数据中心、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太空实验室文昌基地、中国星网海南地面站和数据中心等项目今年内开工建设。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打造商业航天胜地。已组建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争取2024年上半年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同时加快推进商业运载火箭总装测试厂房2023年底投入使用、卫星总装测试厂房2022年底投入使用。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将充分发挥国内唯一的商业航天发射场和商业航天产业政策优势,围绕火箭、卫星、数据三条产业链精准招商引资,争取一批重大商业项目落地,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旅游业方面,将加快谋划打造航天旅游超级IP——航天主题公园,力争今年动工建设。现代服务业方面,将积极推动以遥感卫星为主体的“通导遥一体化”综合数据应用平台建设,培育空间数据应用市场。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打造国际合作根据地。国家航天局已经在文昌国际航天城挂牌设立“国家航天局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海南数据与应用中心”、“国家航天局卫星数据与应用国际合作中心”和“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另外将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大力推动宇航产品、卫星应用服务“走出去”,打造宇航产品和卫星应用服务的进出口基地。

争取2024年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

打造世界一流航天旅游基地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局长郭强 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具有多个优势。文昌航天发射场作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是中国首个滨海发射基地,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纬度发射场之一。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基础上,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展航天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常务副局长郭强。记者 刘洋摄

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商业航天发射区建设进入实质性阶段,商业航天发射公司已完成组建,商业航天发射工位即将开工建设。航天装配及异地协同中心的火箭总装测试厂房和卫星总装测试厂房已于2021年开工建设。火箭部件装配与测试中心、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和航天综合复用厂房等,年内将陆续开工建设。

郭强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下一步将加快商业航天发射场发射工位建设,为商业航天项目提供良好的设施基础,争取2024年实现常态化商业发射。同时推动航天发射场扩大旅游开放,将商业发射区和旅游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完善航天旅游设施,打造世界一流的航天旅游基地。

聚焦吸引“三链”的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生态集群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广智介绍,目前文昌国际航天城正在重点围绕“三链”,即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打造航天产业集群及“航天+”产业。相继发布了《关于鼓励航天航空产业聚集发展的扶持政策》和《产业发展扶持政策(试行)》等招商引资政策,主要聚焦吸引“三链”的龙头企业,开展产业链招商,拓展海南自贸港封关及智慧海南带来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生态集群。目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知名科研院所相继入驻。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王广智。记者 刘洋 摄

下一步,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聚焦航天招商图谱中的“三链”,锁定航天领域产业链重点企业,并围绕军民融合、科教文旅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产业链招商。通过在航天产业聚集的重点城市设立中介代理网点,开展中介招商,拓展招商触达面。充分利用“文昌国际航天城”号长八遥二火箭一箭22星成功发射的契机,扩大国内外宣传,加快重点项目落地,打造航天集群产业链。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商业航天产业特别准入措施、海南自贸港政策等多重叠加效应,正在得到越来越多航天企业的关注和共鸣。”王广智表示,热诚欢迎国内外航天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前来文昌国际航天城投资兴业,共享我国商业航天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建立“五个一”长效工作机制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冉非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于2020年6月成立,2年来,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高位推进建立了“一网通办、一站式办理、一枚印章审批、一次性限时办结、一条龙店小二服务的五个一”的长效工作机制,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2020年、2021年中国航天大会上,文昌国际航天城连续两年获得“最受欢迎落地园区奖”。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副局长冉非。记者 刘洋摄

冉非介绍,文昌国际航天城将持续推行“一网通办”,实施政务服务“零跑动”,抓住建设全省公共服务资源数据库的契机,建立航天城网上办件系统,力争在2025年实现审批事项80%不见面审批,100%审批事项均可网上办理。

设立航天城创业基金和产业基金,建设智慧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和小微企业贷款服务中心,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

深化店小二工作机制,建立“首席服务专员”,为重点企业提供精准服务。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等活动,精准宣传政策,听取企业意见,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

实现水电气网报装便利化一站式服务,水电气网上申报、现场踏勘、建设投入统一联合办理,限时办结,缩短项目开工时间。

努力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首席专家高军介绍,“建设航天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和“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是国家赋予文昌国际航天城的历史使命。作为海南“陆海空”三大科教城之一,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率先践行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使命,以超常规手段落实省、市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的战略部署,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努力打造空间科技创新战略高地。

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首席专家高军。记者 刘洋 摄

高军表示,后续将在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发挥平台和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强三链的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引领和落地工作。围绕国家运载火箭研制能力布局,推动新型运载火箭研制生产项目落地海南,支持可重复使用火箭的产业落地;促进省局合作,联合推动民用航天技术试验卫星工程立项,强化主用户和创新成果转化的总定位;支持卫星数据与应用场景创新,促进国际数据交易平台创新与建设,落实北斗国际化应用示范及细分领域创新基地建设等重点方向。

文昌国际航天城将围绕建设开放型、国际化、创新融合的世界级航天城的战略目标,强化科技战略支撑,搭建航天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建设航天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基地,实现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双向互动。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预告丨“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四、三十五场)明日举行

◆ 实录:“奋进自贸港 建功新时代”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十三场)

◆明后天有热带低压生成!将给海南带来一次较强风雨过程

}

年中国环渤海经济区市场整体运营现状及发展机遇研究报告

【出品单位】: 中商经济研究院

第一章 年环渤海经济区整体发展现状

1.1 环渤海地区的概述

1.1.1 环渤海地区简介

1.1.2 环渤海地区的战略地位

1.1.3 环渤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1.1.4 环渤海地区与两大经济区的差距

1.2 年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分析

1.2.1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回顾

1.3 年环渤海地区地价动态分析

1.4 年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综述

1.4.1 环渤海经济区产业结构分析

1.4.2 环渤海地区产业协作实现共赢

1.4.3 环渤海产业合作“总部——制造基地”的新模式

1.4.4 环渤海地区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

1.4.5 环渤海地区现代服务业布局分析

1.5 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1.5.1 环渤海地区经济和人口发展的现状特点

1.5.2 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

1.5.3 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

1.5.4 环渤海地区人口流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建议

1.6 环渤海地区交通及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1.6.1 环渤海地区形成五条交通大动脉

1.6.2 环保建设成环渤海经济发展新亮点

1.6.3 环渤海大交通网络加速构建

1.6.4 环渤海沿海区域生态环境逐渐改善

1.6.5 环渤海地区现代化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

1.7 年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分析

1.7.1 环渤海经济圈与城市化发展模式

1.7.2 环渤海区域城市化发展现状

1.7.3 环渤海经济一体化面临的问题

1.7.4 环渤海地区城市化落后的原因分析

1.7.5 环渤海地区城市化健康发展的策略

1.8 环渤海地区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1.8.1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8.2 环渤海区域发展问题的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1.8.3 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战略分析

1.8.4 环渤海经济圈整体开发的国际化战略取向

1.8.5 环渤海区域亟待建立一体化资源配置机制

第二章 年北京市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2.2 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2.3 年北京市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2.3.1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成效

2.3.2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2.3.3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2.3.4 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4 北京市城市建设发展

2.4.1 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定位的分析

2.4.2 北京将建设成为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2.4.3 北京加快世界级低碳示范城市的建设

2.4.4 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2.5 北京市投资环境

2.5.1 北京总体投资环境良好但仍有不足

2.5.2 北京投资环境的优势

2.5.3 北京投资环境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分析

2.5.4 北京将设立专项基金打造国际商务、会展及旅游之都

2.5.5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扶持和鼓励办法(试行)

第三章 年天津市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3.2 年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3 年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3.3.1 天津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3.3.2 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3.3.3 天津滨海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

3.3.4 “十四五”天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提速

3.3.5 天津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分析

3.4 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业促进比较

3.4.1 三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特征比较

3.4.2 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4.3 促进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对策

3.5 天津市投资环境

3.5.1 天津市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享有的优惠待遇

3.5.2 天津鼓励民营经济进军文化产业

3.5.3 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扶优扶强政策

3.5.4 天津市大力吸引央企在津投资

3.5.5 天津为私募股权投资搭建平台

章 年辽宁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4.2 年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

4.3 年辽宁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3.1 辽宁基础设施建设综述

4.3.2 辽宁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4.3.3 辽宁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4.3.4 辽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概况

4.4 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分析

4.4.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

4.4.2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基本条件

4.4.3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存在的问题

4.4.4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意义及建议

4.5 辽宁“五点一线”战略下的产业集群发展分析

4.5.1 产业集群理论的缘起与发展

4.5.2 辽宁产业集群的特征

4.5.3 辽宁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4.5.4 “五点一线”战略背景下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4.6 辽宁省投资环境

4.6.1 辽宁省投资环境总体分析

4.6.2 外商对辽宁投资环境的评价分析

4.6.3 辽宁省投资环境受外商青睐

4.6.4 辽宁鼓励外资企业投资临港工业和现代服务业

4.6.5 辽宁鼓励个人投资海洋环境保护和建设

第五章 年山东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5.2 年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5.3 年山东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5.3.1 山东基础设施建设成就辉煌

5.3.2 山东省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5.3.3 山东加大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5.3.4 山东省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分析

5.4 山东省区域经济差异综合评价

5.4.1 山东省各地区呈现不同的发展态势

5.4.2 山东省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

5.4.3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5.4.4 山东省各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建议

5.5 二元经济下山东省中小企业发展分析

5.5.1 山东省二元经济环境简述

5.5.2 二元经济下山东省中小企业的挑战

5.5.3 二元经济转型时期中小企业的发展机遇

5.5.4 二元经济下中小企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5.6 山东省投资环境

5.6.1 山东努力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5.6.2 山东省投资环境区域差异分析

5.6.3 山东多渠道筹资设立省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5.6.4 山东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现状分析

5.6.5 山东省外商投资产业指导意见

第六章 年河北省整体发展环境分析

6.2 年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6.3 年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概况

6.3.1 河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创新高

6.3.2 河北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6.3.3 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动态

6.3.4 河北省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

6.4 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发展分析

6.4.1 河北省沿海经济发展现状

6.4.2 河北发展沿海经济隆起带的战略意义

6.4.3 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的制约因素

6.4.4 国内外经验借鉴与河北沿海经济社会发展思路

6.4.5 打造河北沿海经济隆起带的规划与对策建议

6.5 河北省投资环境

6.5.1 河北省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区位优势明显

6.5.2 河北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6.5.3 河北省投资规模快速增长

6.5.4 河北鼓励民资投资电力建设

6.5.5 河北省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

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港口业

7.1 环渤海地区港口群概况

7.1.1 环渤海地区简介

7.1.2 环渤海港口群在五大港口群中地位举足轻重

7.1.3 三大干线港实力相当

7.1.4 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载体

7.2 年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分析

7.2.1 环渤海港口竞争中寻找合作推动经济发展

7.2.2 环渤海港口形成“三国演义”竞争局面

7.2.3 滨海公路将环渤海五大港口紧密串联

7.2.4 环渤海地区港口竞争激烈

7.2.5 环渤海地区港口基建投资

7.3.1 河北港口资源整合取得新进展

7.3.2 河北省黄骅综合大港正式开航

7.3.3 河北港口业发展概述

7.3.4 河北港口优化港口功能

7.3.5 河北环渤海港口发展战略分析

7.3.6 港口经济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效应的机理分析

7.4.1 港口业资本运作

7.4.2 辽宁港口发展战略

7.4.3 辽宁港口建设概况

7.4.4 辽宁港口运行状况

7.4.5 辽宁港口业发展动态

7.4.6 “十四五”发展规划

7.5.1 山东港口建设概况

7.5.2 山东港口建设成就

7.5.3 山东港口建设动态

7.5.4 山东港口发展策略

7.6.1 天津港发展状况

7.6.2 天津港运行分析

7.6.3 天津港建设分析

7.6.4 “十四五”发展规划

7.6.5 天津港建设对策分析

7.7 年环渤海港口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

7.7.1 实现环渤海区域内三大港口集群效应

7.7.2 由港口集群促进港口产业集群的发展

7.7.3 在虚拟运营基础上实现三大中心港口的合作

7.7.4 由港口经济的发展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

7.8 年环渤海港口间竞争与合作分析

7.8.1 环渤海港口竞争的现状分析

7.8.2 环渤海地区港口间合作的理论分析

7.8.3 环渤海地区港口间合作的基础

7.8.4 环渤海地区港口间合作的展望

7.9 环渤海地区大型港口企业战略联盟实现形式分析

7.9.1 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竞争优劣势比较

7.9.2 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7.9.3 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企业战略联盟的实现形式

7.10 环渤海地区港口发展的问题及策略

7.10.1 环渤海港口群还未形成有效的区域内合作

7.10.2 环渤海港口区域整合的必要性及策略

7.10.3 环渤海港口群应整合功能“抱团”发展

7.11 环渤海地区港口投资环境及机会

7.11.1 区域经济重心北移将为环渤海港口带来长期投资机会

7.11.2 环渤海区域港口具备一定投资价值

7.11.3 山东港口建设投资渠道日益改善

7.11.4 山东港口业投资机会已然显现

第八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物流业

8.1 年环渤海地区物流业的发展

8.1.1 环渤海物流完善信息资源整合

8.1.2 环渤海经济圈打造现代物流发展新引擎

8.1.3 淄博打造环渤海区域国际物流中心

8.1.4 环渤海绿色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试运营

8.1.5 环渤海水产农副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开工

8.1.6 深圳网通物流进驻环渤海地区

8.2.1 北京物流业发展状况回顾

8.2.2 北京市物流业发展综述

8.2.3 北京启动国际绿色物流链建设

8.2.4 北京五大物流基地发展概况

8.2.5 北京快递服务纳入物流业规划

8.2.6 “十四五”北京物流业发展展望

8.3.1 天津保税区物流业经济收益状况

8.3.2 天津滨海新区打造北方最大物流城

8.3.3 新政利好天津部分物流企业

8.3.4 天津环渤海热带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开业

8.3.5 天津滨海新区物流中心建设投资与运行模式分析

8.4.1 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综述

8.4.2 河北省物流业热点概述

8.4.3 河北邯郸打造环渤海内陆腹地物流中心

8.4.4 河北省农产品冷链物流“十四五”规划

8.4.5 河北省煤炭物流“十四五”规划导向

8.4.6 河北物流资源的整合策略分析

8.5.1 辽宁现代物流发展的条件和环境分析

8.5.2 辽宁省大力促进物流业发展

8.5.3 辽宁出台方案打造现代物流业

8.5.4 辽宁大连积极打造东北亚区域物流中心

8.5.5 辽宁物流业发展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8.5.6 “十四五”辽宁物流业发展展望

8.6.1 山东省物流产业基础设施现状

8.6.2 山东省物流产业发展分析

8.6.3 山东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8.6.4 山东省物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8.6.5 山东农产品外贸物流一体化空间结构分析

8.6.6 山东省现代物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8.7 环渤海地区物流业协同发展分析

8.7.1 环渤海地区物流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8.7.2 环渤海地区物流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

8.7.3 环渤海地区物流协同发展对策分析

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旅游业

9.1 年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综述

9.1.1 邮轮经济成为环渤海旅游合作推动力

9.1.2 新政支持环渤海地区旅游业发展

9.1.3 环渤海区域旅游业合作升级

9.1.4 环渤海旅游业实现多城联动

9.1.5 环渤海旅游业步入“休闲度假时代”

9.2 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分析及对策建议

9.2.1 环渤海区域旅游特色

9.2.2 环渤海区域旅游发展的梯度格局

9.2.3 环渤海区域旅游竞一合模式的建立

9.2.4 对环渤海区域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9.3 环渤海地区旅游产业集群构建与区域整合分析

9.3.1 旅游产业集群内涵

9.3.2 环渤海地区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现状

9.3.3 环渤海地区旅游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9.3.4 基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环渤海区域旅游整合开发与协作模式

9.7 山东滨海旅游业

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

10.1 年环渤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综述

10.1.1 环渤海区域电子信息产业显示强劲发展后劲

10.1.2 环渤海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

10.1.3 环渤海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阵地

10.1.4 环渤海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与趋势

10.1.5 环渤海区域与珠三角、长三角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

10.2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

10.2.1 北京已成为发展电子信息业最好区域之一

10.2.2 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具备较强的发展实力

10.2.3 北京市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0.2.4 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解读

10.3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

10.3.1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成就瞩目

10.3.2 天津电子信息产业迅猛发展

10.3.3 天津积极加快电子信息产业优化升级

10.3.4 天津滨海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10.4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

10.4.1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新的“增长极”

10.4.2 辽宁省电子信息产业抱团突围

10.4.3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实现高速发展

10.4.4 辽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措施

10.4.5 辽宁将以长期扶持政策引导电子信息产业发展

10.5 山东电子信息产业

10.5.4 山东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0.5.5 山东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文化产业

11.1 年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11.1.1 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环渤海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1.1.2 环渤海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11.1.3 环渤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

11.1.4 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11.1.5 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的战略整合分析

11.2 北京文化产业

11.2.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回顾

11.2.2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运行分析

11.2.3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

11.2.4 北京出台新政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11.2.5 金融支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

11.2.6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策略

11.3 天津文化产业

11.3.1 天津市文化产业取得的成就

11.3.2 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产业发展向好

11.3.3 天津市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11.3.4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现状

11.3.5 天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集群战略分析

11.4 河北文化产业

11.4.1 河北省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11.4.2 河北省出台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11.4.3 河北大力推动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迈进

11.4.4 河北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分析

11.4.5 河北衡水市加快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11.4.6 河北文化产业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11.5 山东文化产业

11.5.1 山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11.5.2 山东文化产业在转变中实现跨越

11.5.3 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呈现新特点

11.5.4 山东文化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11.5.5 山东省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11.5.6 “十四五”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方向及目标

11.6 辽宁文化产业

11.6.1 民营资本推动辽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11.6.2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1.6.3 辽宁省文化产业取得显著成绩

11.6.4 辽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对策分析

11.6.5 “十四五”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11.7 环渤海区域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1.7.1 形成合理的区域文化梯度

11.7.2 打造和提升环渤海经济圈文化品牌

11.7.3 加强文化产业内容生产的创新

11.7.4 整合优化资源要素完善产业价值链

11.7.5 构建环渤海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第十二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海洋经济

12.1 年环渤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综述

12.1.1 环渤海地区已形成相对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

12.1.5 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壮大需各城市协同发展

12.2 河北省海洋经济

12.2.1 海洋经济已逐步成为河北省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12.2.2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的条件及现状分析

12.2.3 河北出台“十四五”海洋发展规划

12.2.4 河北省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分析

12.2.5 河北省海洋科技“十四五”规划

12.3 辽宁省海洋经济

12.3.1 辽宁海洋经济运行回顾

12.3.5 辽宁沿海经济带将拉动海洋产业发展

12.4 山东省海洋经济

12.4.1 山东海洋经济已初步形成健康格局

12.4.2 山东省海洋经济运行现状

12.4.3 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动态

12.4.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第十三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会展业

13.1.1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独具优势

13.1.2 北京会展业发展现状

13.1.3 北京会展业发展特征

13.1.4 北京大力扶持会展企业

13.1.5 北京市会展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13.1.6 “十四五”北京会展业发展展望

13.2.1 天津会展业发展现状

13.2.2 天津会展业发展特征

13.2.3 天津滨海开发区会展业发展分析

13.2.4 天津会展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3.3.1 会展业对青岛市经济拉动作用明显

13.3.2 青岛会展业发展优势日益显现

13.3.3 青岛市会展业快速发展

13.3.4 未来青岛会展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13.3.5 青岛市会展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3.4.1 济南发展会展业的优势

13.4.2 济南市会展业发展现状

13.4.3 济南市会展业发展特征

13.4.4 济南市会展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3.5.1 烟台国际会展中心简介

13.5.2 烟台市会展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13.5.3 烟台市会展业强劲崛起

13.5.4 烟台会展业管理施行新规

13.5.5 烟台市会展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第十四章 年环渤海区域投资热点——其他行业

14.1.1 河北钢铁工业的发展情况

14.1.2 河北省钢铁工业发展之路分析

14.1.3 山东钢铁行业发展概况

14.1.4 辽宁钢铁工业兼并重组进程加快

14.1.5 河北省钢铁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意见

14.2.1 河北装备制造业发展回顾

14.2.2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14.2.3 辽宁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

14.2.4 辽宁沿海经济带引入装备制造业大企业分析

14.2.5 山东省装备制造业运行分析

14.2.6 天津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解读

14.3 生物医药产业

14.3.1 北京积极壮大生物医药产业

14.3.2 北京市生物医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14.3.3 山东济南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快速发展

14.3.4 山东省“十四五”生物医药发展规划

14.3.5 天津高新区扶持生物医药业发展

14.4 石油化工行业

14.4.1 环渤海迎来石化产业换代升级发展机遇

14.4.2 河北省石油化工行业运行现状

14.4.3 山东省石化行业发展概况

14.4.4 辽宁省石化行业发展概况

14.5.1 辽宁大连新能源汽车产业基础悄然形成

14.5.2 天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现状解析

14.5.3 北京成立新能源汽车研发设计基地

14.5.4 北京策鼓励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

14.5.5 山东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14.5.6 辽宁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第十五章 环渤海经济发展前景及未来国家重点投资政策分析

15.1 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前景及趋势

15.1.1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蕴藏巨大潜力

15.1.2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前景良好后发实力凸显

15.1.3 “十四五”环渤海经济区面临发展机遇

15.1.4 “十四五”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趋势

15.2 “十四五”重点投资领域政策导向及行业趋势分析

15.2.1 文化创意产业

15.2.3 战略新兴产业

15.2.4 轨道交通行业

图表 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在中国GDP总量中所占份额

图表 中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率的比较

图表 环渤海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

图表 珠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总投资份额的比较

图表 中国FDI的区域分布(企业数量)

图表 中国FDI的区域分布(投资总额)

图表 2020年全国及三大重点监测地区综合地价水平比较

图表 2020年全国及三大重点监测地区综合地价增长率比较

图表 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网国家高速公路路线表

图表 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网地方高速公路路线方案表

图表 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经济腹地形势图

图表 环渤海地区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方案

图表 环渤海地区高速公路网规划方案

图表 环渤海地区区域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方案

图表 京津两市的经济发展指标比较

图表 京津两市工业增加值的历史比较

图表 京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

图表 环渤海各省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

图表 环渤海地区结构相似系数平均值变化曲线

图表 京津与河北省8城市的吉尼系数比较(GRP)

图表 京津与河北省8城市的吉尼系数比较(人均工资)

图表 每单位GRP能源消耗的区域比较

图表 渤海海区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

图表 北京市首都功能核心区

图表 北京市城市功能拓展区

图表 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

图表 北京市生态涵养发展区

图表 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

图表 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幅度

图表 北京市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更多图表见正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区块链农贸批发市场的应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