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内拼单中购物已返还现金3.98元是什么意思啊?谢谢

美股动荡:8大科技巨头合计蒸发逾18万亿元 

“FAANG”是指Facebook(现更名Meta)、、苹果、和谷歌这五只科技股年内股价均有所下跌,奈飞暴跌近70%,跌幅超过39%,跌幅最小的苹果也跌超11%。

这五大科技股今年蒸发的市值也位居前列,市值蒸发5294亿美元,按照6.6665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3.52万亿元。市值蒸发超过万亿元人民币的美股公司,除了上述5只科技巨头外,还有微软、、3大科技巨头。整体来看,8大科技巨头合计蒸发市值逾18万亿元,平均跌去2.3万亿元,相当于每家公司跌掉1个茅台的市值。

字节跳动成立抖音集团 或在香港上市

从香港公司注册处网站发现,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时间为2022年5月6日。此外,字节跳动旗下其他数个公司也陆续更名为“抖音”。据天眼查,字节跳动有限公司更名为抖音有限公司。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更名为北京抖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今年4月25日,字节跳动任命了新的首席财务官(CFO),将由世达国际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高准(Julie Gao)担任。这些接连的举动被外界认为,该公司正重新考虑,将抖音等国内业务独立作为抖音集团赴港上市。(科创板日报)

苏宁易购股票简称变更为“”

5月5日,苏宁易购停牌,公司股票简称已变更为“”。而在5月6日,苏宁易购复盘当天,股票开盘即跌停,截止收盘股价报3.07元/股,总市值约285.82亿元。

此前,苏宁易购发布公告称,公司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触及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相关规定,公司股票于2022年5月6日开市起将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百果园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据港交所文件,深圳百果园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摩根士丹利为独家保荐人。招股书显示,百果园2019年至2021年的收入分别为89.761亿元、88.537亿元、102.894亿元;相应的净利润分别为2.48亿、0.46亿和 2.26亿元。

据了解,2019年到2021年,百果园平均每家店铺贡献营收分别为208.41万元、186.12万元和196.03万元。这三年一线城市的门店数量占总门店数量的比例分别为36.8%、35.4%及33.8%,稳步下降,原因就是门店下沉扩张。但就收入贡献而言,一线城市门店分别占同期总门店收入的49%、47.9%及45.7%。

据港交所5月5日披露,巨子生物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高盛、为联席保荐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公司是2021年中国第二大的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按零售额计),从 2019年起连续三年是中国最大的胶原蛋白专业皮肤护理产品公司(按零售额计)。

据港交所权益披露资料显示,红杉中国于4月27和29日两次减持股票,持股比例由3.98%下降到3.19%。此次为红杉中国减持,非沈南鹏个人减持。红杉中国自2010年以来多次投资美团,系旗下基金正常退出。

李彦宏发内部信:启动新一轮干部轮岗

5月5日上午,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彦宏发出全员邮件,宣布启动新一轮的干部轮岗:执行副总裁沈抖担任智能云事业群组(ACG)负责人;何俊杰晋升为集团资深副总裁,并轮岗担任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负责人;王海峰博士继续担任集团执行副总裁兼CTO,不再兼任ACG负责人。全员信显示,未来,王海峰将继续带领百度技术平台体系开拓创新,为百度各项业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重大技术方向和趋势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布局。(中国企业家)

满记甜品与小满茶田合并 新集团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

日前,传统甜品巨头“满记甜品”与新茶饮品牌“小满茶田”完成合并,小满茶田创始人刘子正将出任智港集团(满记甜品母公司)总裁及满记甜品联席CEO。合并同时,智港集团也宣布完成新一轮战略融资,由知名餐饮集团和新消费独角兽公司联合领投。原星巴克中国供应链负责人、皮爷咖啡COO胡逢春以及原小满茶田COO、星巴克中国前华东区运营负责人宋晓莉将共同加入。

全麦面包品牌“七年五季”获数千万 A+ 轮融资

5月5日,全麦面包品牌七年五季获得数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未披露。据了解,七年五季于2017年成立于武汉,是一家以全麦烘焙为核心的健康烘焙食品品牌,致力于将健康的面包做好吃。目前已成立独家研发室和生产一体化的自建工厂。2022年1月,与武汉黄鹤楼联名推出全麦面包礼盒。(烯牛数据)

头皮护理品牌“可氏利夫”获数千万人民币战略融资

5月5日,头皮护理品牌可氏利夫完成第二轮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某产业资本,融资金额数千万人民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线扩张及新品打造。据了解,可氏利夫成立于2019年,在产品研发层面拥有核心专利技术“生发肽”,预计将首发上线四款产品,主要发力天猫、抖音、小红书等渠道。

“SOBUFF八福咖啡”完成千万级人民币战略融资

咖啡连锁品牌SOBUFF八福咖啡完成千万级人民币战略融资,投资方为香港九龙玖餐饮集团。据了解,SOBUFF八福咖啡是一个咖啡连锁品牌,自有咖啡烘焙中心,并由海外咖啡庄园直供生豆,主打现磨精品咖啡市场,旨在臻选每一粒阿拉比卡豆,呈现咖啡原有风味。产品以美式咖啡、奶咖、拿铁、手冲为主。

新中式茶饮品牌“茉莉奶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新中式茶饮品牌茉莉奶白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欢乐虎基金。据了解,茉莉奶白是一家新中式茶饮品牌,定位于“东方茉莉香茶饮”,产品线覆盖鲜奶茶、鲜果茶、纯茶、零售茶等。公司采取直营连锁经营,已在深圳购物中心开出30家门店。

出海品牌“极咖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

出海品牌极咖科技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挑战者资本、NBT Capital(领投)、寰亚资本(财务顾问)。据了解,极咖科技是一个智能家居出海品牌,旗下拥有两个系列品牌——EmersonQuietKool及GEEK,产品主要市场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和印度。其中EmersonQuietKool是在美国有七十多年历史的空调品牌,被极咖科技收购,主营空调产品线;GEEK为公司自主创立的品牌,主营智能安防、智能家居及小家电产品线。

品牌电商全案服务商“影行天下”完成新一轮千万元融资

日前,品牌电商全案服务商“影行天下”宣布完成新一轮千万元融资,由投资。本轮融资主要用于兴趣电商的发展和IP孵化,通过品牌店播DP、达人矩阵分发、tiktok海外销售等布局,助力客户实现品牌传播和电商销售的双向增长。据了解,影行天下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新媒体影视制作及经营公司,业务包括品牌数字营销、MCN和兴趣电商。

本地生活信息化服务商“脉乐生活”获天使轮数百万融资

5月5日,本地生活信息化服务商脉乐生活获天使轮数百万融资,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脉乐生活元宇宙平台的研发及市场拓展。脉乐生活创立于2020年,是一家用线上元宇宙技术为本地商户获客的运营方案商,服务面向本地生活行业。公司的主要模式为线下获客、线上二次变现相结合,即OMO模式。脉乐生活也是阿里本地生活和旗下客如云的渠道合作伙伴,公司目前也已帮助全国2000多个本地生活线下门店实现数字化升级。

将于5月17日美股盘前发布2022年Q1业绩报告

宣布将于2022年5月17日美股盘前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业绩报告。业绩数据发布后,京东集团公司管理层将于美国东部时间2022年5月17日早8时(北京时间晚8时)召开电话会议,讨论第一季度财报业绩并回答分析师提问。

据了解,2021年全年,实现净收入9516亿元人民币(约1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7.6%。2014年5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综合型电商平台。

拼多多发布2021年度报告:净利润138亿元 黄峥持股27.9%

根据拼多多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FORM 20-F年报显示,公司2021年总营收为939亿元,同比增长5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138亿元,而2020年净亏损29.65亿元。创始人黄峥为公司最大股东,占股27.9%。腾讯为第二大股东,占股15.5%。(新浪科技)

:预计第一季度净营业额将介于50亿元至51亿元

在港交所公告,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的净营业额将介于人民币50亿元至人民币51亿元。之前预计的净营业额介于人民币53亿元至人民币55亿元。2022年第一季度的月均活跃用户为293.6百万,同比增长31.5%。日均活跃用户为79.4百万,同比增长32.0%。

将于5月26日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

5月6日宣布,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美国股市收盘后(北京时间5月26日)发布截至3月31日的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发布后,中通快递管理团队将于美国东部时间5月25日晚上8点30分(北京/香港时间5月26日上午8点30分)召开电话会议,解读财报要点,并回答投资者和分析师提问。

日前,发布2022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565.36亿元,同比增长10.68%,实现归母净利润1.14亿元,同比下降92.71%。

对此,公司解释称,主要原料大豆、大豆油及棕榈油等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大幅上涨,导致产品成本大幅上升,虽然公司上调了部分产品的售价,但并未完全覆盖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公司主要产品的毛利率同比上年同期明显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前2021年年报中也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数据显示,2021年公司营收2262.25亿元,同比增长16.06%;归母净利润为41.32亿元,同比下降31.15%。

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增长3.68%

日前,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实现营收增长3.68%至72.46亿元,归属净利提高65.93%至1.66亿元。据其经营数据公告显示,光明乳业一季度的液态奶收入增长2.01%至40.3亿元,其他乳制品收入提高3.74%至21.57亿元。牧业产品收入增加7.98%至6.91亿元。按地区分,上海地区收入增长9.54%至20.84亿元,外地收入微增0.02%至34.34亿元。

星巴克Q2中国市场净收入下降14% 

日前,星巴克发布了2022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报告显示,星巴克全球综合净收入增长15%至76亿美元,为史上综合净收入最高的第二季度。第二季度净新增门店313家,季末全球门店总数达34630家。

在中国市场,从去年第三季度起至今,约三分之一门店仍临时关闭或仅提供专星送和啡快业务。大部分营业门店也需执行严格安全标准,对客流及运营产生影响。因此,中国市场净收入下降14%。受同店交易量下降20%及平均客单价下降4%的影响,中国同店销售额下降23%(含上年增值税免税约4%不利影响)。

净销售额42.5亿美元 受中国大陆疫情影响 亚太地区下滑4%

日前,公布的2022财年第三季度(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业绩报告显示,在该季度中,集团净销售额为42.5 亿美元,同比增长10%;净利润为5.6 亿美元,同比增长22%。

按地区分,集团在和EMEA(欧洲、中东、非洲)的净销售额均获得了增长,其中美洲同比增长15%至10.53亿美元,EMEA同比增长17%至19.90亿美元。但在亚太地区,雅诗兰黛集团净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12.03亿美元,且经营利润同比下降71%。

据财报显示,集团Q3销售不达预期以及在亚太地区的下滑主要受中国大陆疫情反弹的影响,如由于间歇性的国内旅游限制,海南游客大大减少;如上海“受困”,其分销设施产能有限,无法满足实体和在线订单。

历年来(除了2020年疫情期间),集团在亚太地区的销售均以30%左右增幅高速增长,2021年整年亚太市场的增幅为29%,但今年开年表现不如意,可见疫情对业绩的折损极大。

2022年第一季度净利润4.9亿欧元  大中华区销售额下降35%

日前,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业绩显示,阿迪达斯第一季度实现净销售额53.02亿欧元,2021年同期为52.68亿欧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为4.9亿欧元,2021年同期为5.54亿欧元,同比下降11.5%;持续经营的每股摊薄后收益为1.6欧元,2021年同期为2.6欧元。

据财报显示,受供应链成本显著增加,第一季度毛利率下降1.9个百分点至49.9%。按照地区划分,西方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势头。北美销售额增长13%,欧洲、中东和非洲增长9%,拉丁美洲增长38%,大中华区销售额下降35%。

日前,(AMZN.US)发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亚马逊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164.4亿美元,2021年同期为1085.2亿美元,同比增长7%,2021年同期增速为44%。这是2001年以来的最低增速,也是亚马逊首次连续两个季度营收增幅低于10%。

第一季度净亏损为38.4亿美元,2021年同期净利润为81.2亿美元。按地域划分,亚马逊北美部门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692.4亿美元,同比增长8%;亚马逊国际部门当季净销售额为287.6亿美元,同比下降6%;亚马逊AWS云服务第一季度净销售额为184.4亿美元,同比增长37%。

同时,预计2022财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将在1160亿美元至1210亿美元之间,同比增长3%到7%,其中包含了汇率变动预计将会带来的约200个基点的负面影响。

eBay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25亿美元 同比下降6%

5月5日,eBay公司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务业绩。报告显示,eBay第一季度营收25亿美元,同比下降6%,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5%。总交易额194亿美元,同比下降20%,不计入汇率变动的影响为同比下降17%。此外,在第一季度中向股东返还14亿美元,其中包括以股票回购的形式返还13亿美元,以及以派发现金股息的形式返还1.29亿美元。 

日前,Shopify公布了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财报,公司Q1总营收为12.04亿美元,不及市场普遍预计的12.4亿美元,上年同期为9.89亿美元,同比增长22%;Q1净亏损14.74亿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2.6亿美元。Q1营业亏损为9798万美元,上年同期营业利润为11.89亿美元。

据了解,Shopify Q1 GMV达到432亿美元,两年期复合增速为57%,相比于2021年Q1同比增长16%。GPV增长至220亿美元,占本季度处理GMV的51%,上年同期为173亿美元,占比46%。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四部门:直播打赏榜单全部取消,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

日前,国家广电总局等四部门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 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意见提出,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直播打赏;严控未成年人从事主播。网站平台应加强主播账号注册审核管理,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主播服务的,应当征得监护人同意。

同时,网站平台应在本意见发布1个月内全部取消打赏榜单,禁止以打赏额度为唯一依据对网络主播排名、引流、推荐,禁止以打赏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

加强高峰时段管理。每日20时至22时是青少年上网的高峰时段,也是规范网络直播的重要时点。网站平台在每日高峰时段,单个账号直播间“连麦PK”次数不得超过2次,不得设置“PK惩罚”环节,不得为“PK惩罚”提供技术实现方式,避免诱导误导未成年人。网站平台应在每日22时后,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各项服务强制下线,并不得提供或变相提供常规模式开启方式,保障青少年充足休息时间。

2022年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 同比减少42.9%

2022年“五一”假期5天,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6亿人次,同比减少30.2%,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66.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减少42.9%,恢复至疫情前同期的44.0%。

五一期间北京电商配送率接近100%

“五一”期间,北京批零两端齐发力,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有保障。其中,、买菜、、、盒马鲜生5家电商平台配送率接近100%。

与此同时,北京绿色节能消费券惠民助企,5月1日-3日累计带动10家参与企业销售绿色节能商品近5000万元。其中,北京市重点电商平台数据显示,五一期间,VR眼镜、电纸书、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手机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7倍、1.2倍、86.9%、69.1%和45.4%。此外,数据还显示,医用防护用品、口罩、冷柜、家庭护理用品、冰箱销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1.4倍、6倍、3.5倍、1.1倍和74.1%。(电商报)

交通运输部:5月2日全国邮政快递揽收超2亿件

据交通运输部,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显示,5月2日,邮政快递揽收2.69亿件,环比上升10.7%;投递3.03亿件,环比上升1.7%。另外,全国铁路运输货物1092.8万吨,环比下降0.41%;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480.28万辆,环比上升1.25%;全国重点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280.1万吨,环比下降3.6%,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万标箱,环比增长5.8%;民航保障货运航班493班,环比下降11.2%。

五一假期海南发放近1.3亿元消费券拉动社会消费

海南省商务厅5月6日发布消息称,该省五一假期共投入12944万元,发放各类消费券约230多万张,其中首轮消费券领取率100%,直接拉动社会消费系数超4.5倍。此次消费券发放活动,吸引超1万家商户参与,4月30日-5月4日,海南10家重点零售企业5天实现销售超1亿元,同比增长3.86%。

点击下方小程序,联系她

点击查看直播课程精彩回放

《DTC品牌出海如何靠本土化运营突围?》

免费获取最新行业权威报告

}

前言:除第三方制图数据外,文章数据来源于提交sec的文件和国家邮政局公告,我们根据算法模拟出某些数值,限于篇幅并没有详细介绍计算过程。如果你对计算逻辑感兴趣或者想要原始数据,欢迎直接联系我们。

当我们回望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史,你会发现它是一部不断加速的历史。

以电商行业为例,平台GMV(交易额)从0做到1000亿,用了10年,淘宝用了5年,只用了2.25年。

2015年9月成立的,成立一年后的2016年9月单月交易额突破10亿,旋即又在2016年10月单日交易额破亿。成立两年10个月后登陆市场,上市两年不到,市值突破900亿美金,直逼千亿。

以市值排序,排在互联网上市公司的第四名,仅次于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即便纳入未上市互联网公司,它的市值也在第六名,落后于未上市的蚂蚁金服和字节跳动。

一个直观的数据可以反映进击的速度有多快:据易观智库统计,近17个月,持续进入中国互联网APP50强的移动产品,增量和增幅双料第二名是风头正劲的抖音,而双料第一名是拼多多。跟17个月前的2019年1月相比,拼多多月活猛增了3.62亿,增幅达到264.9%,领先于抖音的3.36亿和134.4%。

如果说上面这些数据过于笼统,不够细致,下面的几份数据可能就要详细直观得多。

2017年Q1-2020年Q1季度和12个月GMV,以及单季度在改自然年的占比

从2017年Q1到2020年Q1,总共13个季度,单季度GMV从87亿增长到了3026亿,增长了大约33倍,12个月的GMV则从209亿增长到了11572亿,增长大约54倍。即便是比较上市前公布的2018年Q1数据,增幅也分别达到了3.5倍和4.8倍。

2018年Q1的财务数据公布于2018年7月上市前夕,2018年7月26日上市,当日收盘价26.7美金,截止到2020年6月15日美股收盘价为77.67美金,涨幅为191%。

同期内,拼多多的业绩数据涨幅其实是快于股价的。

与阿里巴巴12个月GMV对比

拼多多年活跃买家与阿里巴巴的同期比值

APP月活数据与阿里巴巴的同期比值

从与阿里巴巴的比值数据看,表现最好的是年度活跃买家,其次是APP月活,再次才是GMV。这清晰地反应了拼多多的增长路径是买家驱动的。

电商平台的进化,归根到底都是基于买家和卖家的双边网络效应。更多买家吸引更多卖家入驻,更多卖家入驻提供了更丰富和实惠的商品,反过来吸引更多买家驻足停留消费和慕名而来。如果这个双边网络循环能够打通,将形成螺旋式共振。

很明显,在买家端拥有更强的网络效应。从2017年Q1到2020年Q1,他的年活跃买家数从6770万增长到了6.281亿,增长了8.3倍,同期占阿里巴巴的比值从14.9%提升到了86.5%,而且很可能在2021年Q1实现反超。同期的月活数据增长了31.5倍,占阿里巴巴的比值从3%提升到了57.6%。

表面上看,GMV涨幅的相对滞后是因为客户偏低端年消费额度低。深层次的原因是拼多多在卖家端的网络效应尚未如买家端的网络效应那么成熟,简单来说就是拼多多卖家不够丰富,客户与平台的信任纽带还不够深。

黄峥在财报发布会后说过一句话,大意是这样的:不存在什么用户结构分层,当双方(阿里与)用户量都达到10亿量级时,其实服务的都是同一拨人。

也就是说,买家里实际上已经有很大一批高净值用户,他们的需求并没有在拼多多得到完全释放,才使得用户年消费额度远低于阿里和。原因一是卖家不够丰富,二是卖家呈现出来的可信任度还不够高。这正是对拼多多来说百亿补贴非推出不可的原因。而即便百亿补贴推出,中高端商品的供给仍然不够,这是考验平台后续能力的地方——供应链仍需升级,前途也许是光明的,但道路一定是漫长的。

历年实际包裹量和行业占比

预测的中国电商行业包裹量占比

从包裹量来看,拼多多的全行业占比已经来到了30%以上,而且占比仍会逐年提升。它的包裹单价低,随着行业占比逐渐提升,已经开始明显拉低行业单均价格和单量增幅。这一点从三四五月的国家邮政局数据能看见端倪,这里就不具体展开分析了,想看详细分析的可以看前一篇文章:

“最近一年多快递行业数据 也许藏着股价上涨的端倪”

从货币化率上看,从2018年Q2上市以来,季度货币化率一直维持在3%左右,唯一显著降低的季度是2020年Q1,受疫情和公司主动降低广告价格双重叠加影响。2020年Q2开始会逐渐恢复,这一点公司管理层在财报后有说明。

同期的阿里巴巴零售平台业务货币化率为3.75%,其中1.25%为天猫佣金,2.5%为广告收入,这个2.5%的广告收入可以对标拼多多的收入部分。严格来说,收入中有大约0.4%的部分属于微信支付手续费返还收入,微信支付扣点0.6%,拼多多作为大型交易节点,享受微信支付的VIP折扣,所以拼多多广告部分的货币化率实际上是2.6%左右,跟阿里巴巴相差无几。两者最主要的差别在佣金扣点部分。

2020Q1业务数据的矛盾何解

今年Q1财报发布后,许多人惊掉了下巴,主要疑问集中在以下几点:

1.Q1的GMV数据是否注水?

Q1GMV3026亿,比2019年Q1增长99%。若是没有疫情影响,这个数据恐怕不会让人吃惊。疫情影响下,这个涨幅确实是有些超过大众想象。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逐季的GMV数据就能发现,2019年Q1其实是一个较低的基数,要知道2018Q4已经有2046亿,Q3都有1179亿了,以当时拼多多基本上每个季度环比增幅30%以上来看,2019年Q1其实处于一个动能衰减的尴尬阶段,所以2019年Q2百亿补贴推出才显得如此迫切。而百亿补贴确实显著提升了GMV和增速,包括月活和年活数据都从2019年Q2季度重拾升势。

大家可以拉回文章前面的GMV/年活/月活数据,2019年Q1GMV环比下降25.7,年活仅增长2500万,月活仅增长1700万,都是此前所有季度里的最差表现。

在这样一个较低的基数下,2020年Q1的高增幅其实并不是很奇怪,尤其是百亿补贴推出4个季度成效斐然。

这样说来,高增幅就容易理解了。但是一季度快递受限,这个GMV数据还是挺不可思议的。

从Q1的国家邮政局快递单量看,一季度125亿件,比去年同比增长3.2%。所以总体来说还是在增长的,而且受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服饰鞋帽化妆美容等时尚品类,食物百货这些品类其实增长相当不错,这个结合常识和后续的新闻报道应该不难理解。

这么解释的话,拼多多的99%增长好像就没那么难接受了。

2019q1交易佣金收入5.97亿,对应的gmv1500亿,佣金扣点是千分之3.98。

2020年q1交易佣金收入10.49亿,对应gmv3000亿,佣金扣点比例是千分之3.5。

据说因为疫情期间引流到战略物资用品的扣点是免除的。扣点率略降,是正常的范围。

具体来说,gmv增长99%,佣金收入增长76%,按理本应该一样或误差极小,原因上面解释了。

造成一季度gmv增幅远超收入增幅(99%对比44%)的原因是在线营销收入增幅大幅度降低,仅增长39%,因为疫情影响商家投放广告加上平台主动削减广告费用造成。

2.年活跃买家数是否做假?

许多人至今仍然感觉周围没几个人在用,听到他的年活跃买家数达到6.28亿时,感觉不可思议。

要解开这个谜团,你不仿试试以下方法。

打开微信搜索,打开“拼多多”公众号。

你能看到自己有多少个微信好友在关注这个公众号。

买家最终关注了它的公众号的比例大概就25%。那么你的好友关注了拼多多的比例乘以4大概就是拼多多的用户基础了。至于说为啥关注比例大概是25%,篇幅所限,这里就不展开详细说了,想了解的同学可以看之前的分析文章:

“有6.28亿买家?我周围一个用的都没有啊,答案在这里……”

也许四五线城市的微信用户关注了拼多多的比例总体会高一些,一二线城市总体会低一些,这个比例的正常区间可能在10%-20%之间吧。乘以4就是40-80%了。

特别有钱而且好友都是富人的可能关注比例会更低。

不管怎样,通过这个数据,你可以较为直观地感受到,到底有多少买家了,而不必基于个人主观感受,发出惊叹:怎么可能,我周围根本没人在用他啊?!

3.包裹量是否太逆天?

首先说明一下,包裹量不等于订单量。因为有些虚拟订单是不用发货的,比如充值买票会员卡电子消费券等等。还有些订单未发货前就退款了,还有未支付订单,这些都算在GMV里,但是就没有快递包裹。还有些刷单的包裹不发货只填一个假单号。

通过过往GMV和包裹量数据,可以看到2017年单价是33元,2018年单价42元,2019年单价是51元。总体来说客单价是逐年提高的。

假设Q1的客单价不变保持在51元,对应的订单量是59.3亿单。而一季度全行业快递单量才125亿件,占比47.4%?是不是逆天了,也不现实。

2019年下半年包裹量是127亿个,全行业是364亿个,占比34.9%。结合拼多多自己公布的3月份包裹数,可以知道一季度他们的包裹量大约在40亿左右,行业占比大约32%。

实际情况下,一季度的客单价应该是比2019年均值有所上升的。假设客单价上升15%,则对应的订单数为51.6亿,除开40亿的发货包裹,剩下的大概就是虚拟订单,退款订单,未支付订单,刷单不发货订单和支付未发货订单了。

成立以来业务飞速增长,所有人都有目共睹,有人说他是靠微信流量养大的,有人说他是靠人性的弱点骚扰大家成长,其实都不对,因为同样靠微信流量也没太大变化,腾讯自己做QQ网购也做死了,包括以前手握最强流量的也做不起来。砍一刀这种诱惑式分享也不止拼多多在做,最终只有它跑出来。

其核心逻辑是一直都跑在一条完全错位的的大道上。

1.基于社交的错位客流环境

在其他电商平台那里,客户不叫客户,叫“大数据”。所谓的千人千面,其实不过是“大数据杀熟”。

总体而言,其他电商平台的客户是静态的,孤立的个体,阿里巴巴也不是不鼓励用户去分享互动,只是他的底层逻辑是做流量分发,这决定了用户分享只是他的边角料,他的流量池是封闭的中心化的。一个典型的阿里爆款是从购买流量带来转化持续灌溉流量验证转化率完成的。

拼多多的客户是动态的,互相联系的,一个典型的爆款是从性价比低的惊人开始,少量的流量购买,然后大量的用户分享转发完成的。

在其他电商平台,核心是商家和品牌,他们是被充分调动起来的流量来源,几百万商家和品牌一方面向平台购买流量,一方面又自带流量,而且会不断从站外引流最终转化为平台流量源。

而拼多多的核心是用户。性价比超高的商品吸引客户,客户分享互动带来裂变式的流量和新客户。

2.基于推荐的错位展示逻辑

其他电商平台的展示逻辑是基于搜索+货架。大概两年前,其他平台的首页还充斥着各种五花八门的类目,那就相当于线下商场的货架。剩下的流量基本聚焦于搜索。

而当初甚至没有搜索,只有信息流式的商品展示。他的展示逻辑是完全基于推荐的。

如果把商品消费比作信息消费。

淘宝相当于腾讯新闻加搜索,两个世代的第一叠加。就是今日头条,他的内容是推荐分发主导的。

随着信息内容过载,消费时长增多。新闻门户模式效率太低了,搜索又被弱化了,因为用户更多的时间是处于无明确需求的状态,这时候他的注意力就是被推荐控制的。他自己也不知道想要什么,或者说并没有明确的需求。

类似的,因为物质的过度丰富,人们大多数时间处于什么都不需要买或者不知道自己需要啥的状态,推荐式的购物网站提前满足了用户的潜在需求。你去淘宝搜索比价的需求就显著降低了。

推荐引擎对于搜索引擎来说是一个截流者的角色。

当然,也许你会说,现在淘宝也开始增加推荐内容了。

是没错。但是自己革自己的命往往都不彻底,也很难,因为成长路径截然不同。

而且双方对推荐的理解也不同,有些推荐的出发点可能是为了平台利润,有些推荐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帮客户省钱,后者虽然短期没钱可赚但是会带来客户的推荐分享,长期来看可能反而是最终赚钱的。

3.基于娱乐的错位购物目的

很多直男无法理解为什么打不过淘宝,因为当他想要什么,京东总是能够最快满足的,不像淘宝花里胡哨耽误时间。

如果说是个购物APP,淘宝是个购物顺带娱乐的APP,可能是个娱乐顺带购物的APP。

黄峥在财报中不止一次强调过,公司的核心任务是为客户创造互动娱乐,很多人可能以为就是做点小游戏让客户每天签到。其实不然,那些都是附加项,占便宜才是最快乐的事啊,最最快乐的事呢,则是拉上亲朋好友一起去占便宜。所以,如果你不能帮客户省钱,你所谓的快乐最终一钱不值。

这就是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去打造“省”的客户心智。

对用户来说,电商的核心需求是多快好省。

现在“省”几乎是被独占的,而且有继续强化的趋势。省是四大需求的核心中的核心,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果你不理解,就想想中国有6亿人月收入不足1000元的现实。

即便没有疫情影响,中国经济也处于降速通道,何况疫情不期而遇?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永远不用担心为大众省钱的购物网站是否有价值。

快是加分项,不是必须项。如果当初阿里早早投资自己的物流平台,他本可以把物流绑定在阿里平台上,那么其他快递公司将几乎无单可送无法生存,也许除了和顺丰吧。那其他电商平台要崛起就难上加难了。所以要感谢阿里,他一手扶起了中国的物流基础设施。拼多多海量低价的模式迅速做大了单量,眼下物流公司已经不可能放弃他。所以“快”这一块也是确定的,无须担心。

“多”和“好”是不确定的,尤其是“好”。对于来说,这两点不确定性其实大体上是一件事,就是“好”的不够“多”。一般的商品,拼多多上已经够多了,但是品牌类,尤其是大品牌商品,拼多多还不够,需要打消品牌方的疑虑和其他平台“二选一”的封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是当下的业绩是基于这个不足存在而且更严重时创造的,所以这一切对他来说是增量,是机会。每增加一个品牌都是一笔增量。

随着经济增幅回落,品牌增加渠道势在必行,大众化商品、个性化弱的商品品牌大面积入驻只是时间问题,其他平台只能延缓进程,而无法真正阻止。

电商行业具备一定的垄断属性,基于消费者和供应商的双边网络效应,但是这种垄断属性并不是很强,而且显而易见的在弱化。实物电商的上游供应链是品牌商,今天的品牌商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概念,阿里巴巴也许能够对淘品牌和国内二线品牌挟天子(用户)以令诸侯(品牌商),但是对国际大牌和国内一线品牌则无能为力,所以华为小米苹果耐克阿迪安踏格力们是可以不受约束多平台供货开店的。

同时,电商平台在流量分配上属于下游,他本身的流量并不是很充沛,需要全网购买流量然后进行再分配。实际上,阿里巴巴长期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流量二道贩子的角色。通过品牌广告和阿里妈妈平台。全网采购流量,导入到阿里的电商平台后通过直通车,佣金,钻展,活动坑位等等方式变现,低买高卖,赚的其实是流量批量采购的差价。

这里面有一块巨大的流量——社交流量——阿里巴巴是无法掌控的,他不可能阻止品牌方走向社交流量变现的重要渠道拼多多。

今天阿里巴巴还面临着另一个流量中心——短视频流量转向自产自销自建平台——的困境,所以他更无法掌控品牌方了。

但是有一类商品属于偏定制的个性化的,这种商品天然需要高毛利来养活,这跟拼多多整个的运行逻辑——海量低毛利模式——是相悖的。

比如定制西服,甚至服饰鞋帽时尚单品,都具有这个特性。

相对于单纯的“二选一”或是品牌顾虑,这种天然相悖的品类可能才是最难啃的骨头,也是拼多多在构建“多”和“好”时最大的不确定性。

毕竟服饰鞋帽时尚品类仍然是电商第一大类,而且是利润中心。

这类个性化的商品品类,比价难度大很多,这意味着百亿补贴对他作用要小很多。

也许随着供应链改造的深入,拼多多迟早会开始对相应品类做特殊处理,比如收购?唯品会或许是最佳标的,天然互补又气质接近,都是主打“省”起家的,拼多多主打标品白牌产品和个性化弱的品类,唯品会主打个性化强的品类。

预测篇:规模致胜 盈利无虞

短期来看,拼多多会集中火力拓展标品农产品食品等领域。中期来看,大概率会收购一家主打非标品的平台,你很难想象靠9块9的T恤能打出一片服装类目的江山。个性化商品和个性化推荐看起来完美搭配,其实是两码事。个性化商品通常都利用限量制造稀缺性,就不可能海量。女孩子害怕撞衫就像同行害怕被抄袭一样,你怎么指望她推荐周围的同事一人买一件?拼多多现在那一套逻辑在这些品类是很难发力的。没有错位的发力点就很难后来居上。

当然没有平台是完美的。即便在个性化品类拼多多有自己的潜在不足,也不影响它整体上行。因为他在绝大多数品类上都将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基于过往季度业绩规律和当下的快递行业数据,我们预测二季度拼多多GMV在4500亿左右。货币化率维持在相对低位的2.6%,收入预计在117亿左右。对应的季度GMV增幅为91.8%左右,收入增幅在60.5%左右。

货币化率会在后面几个季度逐步恢复到3%左右,年度GMV预计在18500亿左右。年度货币化率维持在相对低位的2.75%,年收入大约509亿,较2019年增长69%。

年活跃买家数让将是2020年GMV增长的最重要推动力之一,我们维持预测2021年一季度拼多多买家数将超越阿里巴巴。双方将来都将服务国内10亿消费者。未来几年,客户年度消费额的提升将成为GMV增长的核心动能。

线上零售行业仍处在加速替代线下的进程中,随着整体零售规模扩大,线上零售占比提升,拼多多将成为实物电商领域最受益个股。

考虑到品牌大规模入驻终将到来,我们看好拼多多未来5年内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0%,在2024年将成长为一个5.5万亿GMV规模的超大型线上零售平台。

对于这样的平台,盈利从来都不是一件值得担忧的事情。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节点财经”(jiedian2018)。

互联网行业进入下半场,马太效应愈加凸显;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如何选择站队也成了当下的一门学问。

3月28日,下沉市场“三巨头”之一的趣头条宣布获得阿里巴巴1.71亿美元投资,投资形式为可转债,年息3%,为期三年。

根据双方协议,到期后阿里有权将这笔可转债转换成趣头条股份,价格为15美元/ADS,趣头条将向阿里发行新股,约占其总股本的4.0%。届时,趣头条将正式编入阿里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趣头条曾在去年3月就获得腾讯领投的B轮2亿美元融资,一直被业内视为腾讯系公司,如今一只脚又踏上阿里这条大船,不免让外界感到惊讶和不解。

作为中国“最头部”的两大互联网公司,腾讯和阿里通过收购、注资等形式不断扩充各自的领地,如今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而趣头条插手其中,究竟是充当双方的和事佬,还是彼此攻击对方的棋子,目前还很难说。

但显而易见的是,在拼多多、今日头条等对手的压力下,这名“叛徒”其实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而阿里的“引狼入室”和腾讯的“默不作声”,同样是在打着各自的小算盘。

持续亏损,趣头条现金流紧张

上月初,趣头条发布了2018财年Q4及全年未经审计财报,这也是其去年9月上市后的第一次公布完整的财务报告。

财报显示,趣头条Q4净营收为13.2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6.1%;广告和营销营收为12.47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9.4%;而亏损率却呈现上升趋势,从去年同期的5460万元扩大到3.98亿元。

通过财报可以看出,一方面趣头条增长势头强劲;另一方面,独有的“激励获客模式”也让其面临着商业变现的压力。尽管趣头条流量巨大,但现金流状况似乎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好。

趣头条创始人兼董事长谭思亮

趣头条的崛起,得益于选定了一个下沉的三四线红利市场。它以网赚为噱头,直击有大量闲散时间和金钱诱惑敏感的人群,通过“收徒弟、拉人头”的模式,俘获了众多被巨头们遗忘的五环外人群。

但由于平台体量有限,又局限于下沉市场,趣头条的广告转化并不突出,在获得主流品牌广告主方面也存在天然的困难,天花板清晰可见。并且,随着短视频APP的崛起进一步分食信息流广告市场,趣头条的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此外,通过奖励机制吸引用户眼球、保持用户粘性,进而通过广告来实现营收的模式也不牢固。奖励机制一旦缩减,眼球效应就会难以为继,营收增长也必然大概率放缓,甚至是下滑。

趣头条商业模式的想象力在于用户带来的广告价值大于获取和运营成本后的规模效应,如今成本与效益的矛盾难以化解,也让它不得不迫切地拉来新的盟友。

那么,阿里的到来能为趣头条带来什么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新浪微博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2013年阿里入股新浪微博,双方开始围绕广告主进行密集营销合作。根据双方当时的战略合作协议,在年间,阿里每年至少付给新浪微博人民币4.25亿、7.45亿和11.75亿广告费。

阿里的加持让微博顺利将流量变现,直接促成2013年第四季度首次实现盈利,并于第二年上市。据当时招股书披露,在微博的2013年的收入中,其来自于阿里巴巴的收入达到了4.91亿。

可以想象,阿里入局趣头条除了缓解对方资金压力外,势必也会为其带来稳定可观的广告收入,帮助趣头条在现有营收结构中实现营收的持续增长,并为孵化其他现金流产品赢得宝贵时间。

拼多多来袭,阿里需要新队友

阿里的及时输血为趣头条带来新的发展动力,但真正赚到便宜的其实是阿里本身。而这,还要从拼多多的崛起开始说起。

2015年9月,拼多多横空出世,凭借低价、拼团以及微信的强社交功能,迅速打开“五环外”的三四线市场,把电商行业的护城河撕开一道口子,成为阿里巴巴再也无法忽视的对手。

相对于京东重服务与家电数码的特质,拼多多的定位与早期的淘宝更为相似,甚至可以说,拼多多能够在一定的地域代替淘宝。而据资料显示,拼多多年度活跃买家已经占到了阿里的65.8%。

对阿里来说,线上流量越发昂贵的今天,成功占据三四线市场拥有高用户黏性的趣头条是自己导流的绝佳选择。毕竟,相比网购,新闻资讯阅读对用户来说是更高频率的需求,也霸占着用户更多的停留时间。

所以在并不占优势的下沉市场中,阿里急需要趣头条这位新队友的加入。

阿里的战略投资部已成立十年有余,其投资大多是围绕集团生态发展而来的,比如其早期收购UC、优土,入股微博、陌陌,去年入股分众传媒、小红书都有着非常明确的流量意图,如今入股趣头条,自然是看中了难得的下沉流量。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拼多多拼单返现是现金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