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的志愿者好进吗?

每年都是老问题,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进

  11日晚6点半,有影迷进入某影城观看《大地惊雷》,发现右边银幕五分之一都是虚焦,“我开始还以为这是一种风格。”紧接着晚上8点在同一地点又看了部希腊片,“前10分钟全部虚焦,还有工作人员在进进出出的搬东西。”

  12日,另一位观众在环艺看某电影时字幕机坏了,修了足足有20分钟。她立刻发了一条微博,很快就被转了多次。

  影迷妖灵妖每天都会在微博上收集这些信息,同时也会在豆瓣上发帖,然后将观众遇到的问题向上海电影节反映,但“每年都是老问题,只能在有限范围内改进。”虽然语气颇为无奈,但他还是对电影节这些年的进步给予了肯定,“比如展映单元相对以前多了主题性和实效性,展映影片的质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他还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电影节举办希区柯克电影回顾展,放映代表作《夺魂索》。某影院银幕放映比例居然出现错误,1.33:1的画面投射在了宽银幕上,所有的画面都不能完整显示,每一个人都被“砍头”了。原因是该影院都没有1.37:1画幅的变形镜头。今年依然有很多老电影是1.37:1画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今年在展映之前,电影节组委会特意开了放映比例的协调会,询问了到底有几家影院有1.37:1的变形镜头,结果只有4、5家,于是《大都会》等默片就按照有该画幅镜头的影院放映了。”由于电影院放电影节的影片不如放海外大片赚钱得多,而且遇到问题观众大多也会指责电影节而不是电影院,但这两者并无从属关系,所以电影节组委会的很多服务要求在推进上阻力重重。但通过召开协调会这件事情起码说明了,“上海电影节的确一直是在想办法解决问题的。”

  此外,很多观众也表示,在展映影片的排片上今年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时间上基本连贯,比如考虑到看《皮娜》和《大都会》的观众基本上会是一批人,所以两部电影被安排在了一起,这样观众就不用为了去看两部电影而赶不同的影院。类似2009年为了看希区柯克回顾展常常要横穿大半个上海的状况今年基本上不会再发生了。


}

【摘要】:大型活动志愿者研究是当前学术界的热点话题之一。近年来我国的志愿者活动取得了优异成绩,志愿者精神得到极大弘扬。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临更加复杂的世界环境和社会问题。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组织好这些大型活动,无论是对国家、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有着重要而非凡的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型活动志愿者的管理研究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政府、企业等组织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用上海国际电影节作为实证研究,详细分析了志愿者在活动举办前、运行中、结束后志愿者对于激励的需求,并专门针对大型活动志愿者这一特殊群体提出了各个阶段的激励因素,并建立了阶段激励模型,发展和完善了志愿者激励机制。 全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及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第二章对大型活动志愿者组织管理的研究前沿进行综述。从大型活动志愿者管理研究现状、志愿者服务项目发展现状两大方面阐述。第三章阐述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及其志愿者服务项目。包括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志愿者活动自身概述、历届志愿者情况概述,以及描述了目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是对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激励问题的调研。这一章是文章的主体,调研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针对组织方的深度访谈,通过开放式访谈分析上海国际电影节组织方存在的管理问题。第二,针对志愿者的调研设计,对其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同时又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影响志愿者满意度的因子。第三,志愿者满意度因素分析和动机分析;第五章建立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的阶段激励模型;第六章应用阶段激励模型设计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激励方案;第七章得出结论。 运用SPSS软件对志愿者满意度进行信效度分析,同时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活动的满意度主要取决于五类因子分别是志愿者活动的制度及保障方面、志愿者内在需求的满足、志愿者工作的安排设置、影响志愿者服务的阻碍因素、志愿者获得的收获从满意度分析可以看出志愿者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需求,再对志愿者的参与动机进行分析,得出志愿者服务的各阶段具有阶段性特征。从而建立起大型活动志愿者的阶段激励模型。此模型的建立,可以使志愿者组织者在今后的管理过程工作中更加具有针对性,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此外,作者还应用大型活动志愿者的阶段激励模型,设计了2012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者激励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国际电影节志愿者好进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