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4项运动中,哪一项不是亚洲国家的优势项目?

答案均来自本人收集整理,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还需要其它答案的同学,可以直接发私信哦,私信都会一一回复的,评论不回复哈!

1、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上中国队共夺得 枚金牌。

2、田径项目是以 为核心的体能类项目。

3、优秀的短跑运动员不但要有突出的绝对速度,还应有适合的 。

1、练习对发展髋的能力十分有益。

2、根据希尔方程,肌肉迅速收缩的时候,肌肉产生的力量 。

3、当前,优秀跳高运动员的起跳角度 。

1、国际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的起跳时间约为0.011秒。

2、田径运动是通过速度来表现力量的。

3、在2019年多哈田径世锦赛上,中国选手巩立姣卫冕了女子铅球冠军。

4、竞走是我国田径传统优势项目。

5、肌肉收缩越快时的肌力较大。

1、根据本课程对我国田径训练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自己熟悉的田径专项,谈一谈当前该项目训练发展的趋势。

1、奥林匹克格言、口号或奥林匹克座右铭是 、 、 。

2、人基本素质包括 、 、 、 。

3、田径包括 、 、 、 个项目群。

1、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最初举行的项目是 。

2、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时间为 。

3、常在奥运会闭幕式上颁奖的项目是 。

1、田径运动具有 、 、 、 等功能。

答案:(1)健身功能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开展最早的一种运动项目。(2)竞技功能竞技体育是社会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每年在国际和国内举行的田径运动竞赛很多,除原有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世界杯赛,又增加了大奖赛、黄金联赛等多种比赛。在大型综合性体育运动会上,田径项目奖牌数最多、影响最大,故有“田径者的天下”之说。(3)基础功能①田径运动能有效和全面地发展人的各种身体素质。②田径运动是很多运动项目的基础。③田径运动可以提高人类生活的质量。(4)教育功能田径运动有利于良好的思维、心理品质的养成。(5)娱乐功能参加田径可以娱乐身心。(6)回归自然功能在现代社会中,城市人口越来越多,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人们渴望回归自然,走、跑、投是人们在与自然斗争中产生的技能,也是人们与自然环境斗争的重要手段。

2、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有 、 、和 等体现方式。

3、古希腊认为跑步是: 、 、 。

A、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

B、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C、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D、如果你想舒适,跑步吧

答案: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

1、田径包括 个项目群。

2、在奥运会闭幕式上颁奖的项目是 。

3、田径的健身功能的不包括 。

4、1896年现代奥林比克运动会开幕,

5、古希腊认为跑步可以使人聪明、强壮、健美。

1、田径运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APU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答案:在大、中型飞机上和大型直升机上,为了减少对地面供电设备的依赖,都装有独立的小型动力装置,称为辅助动力装置(APU)。  功能:  ① 飞机在地面上起飞前,由APU供电来启动主发动机,从而不需要依靠地面电源车来发动飞机。  ② 在起飞时APU提供电力和压缩空气,保证客舱和驾驶舱内的照明和空调,使发动机功率全部用于地面加速和爬升,改善了起飞性能。  ③ 降落后,仍由APU供应电力照明和空调,使主发动机提早关闭,从而节省了燃油,降低机场噪声。通常在飞机爬升到一定高度(5000米以下)辅助动力装置关闭。  ④ 但在飞行中当主发动机空中停车时,APU可在10500米以下的高空中及时启动,为发动机重新启动提供动力。

2、田径运动在奥林匹克演变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案:[解题步骤]步骤1: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字体。选中标题段,在[开始]功能区的[字体]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字体”对话框。单击“字体”选项卡,单击“文字效果”按钮,打开“设置文本效果格式”对话框,设置“发光和柔化边缘”为“预设”|“发光变体”|“橄榄色,11pt发光,强调文字颜色3”,单击“关闭”按钮,如图1所示。返回到“字体”对话框,设置“字号”为“二号”,在“中文字体”中选择“黑体”,在“字体颜色”中选择“深红色(标准色)”,在“字形”中选择“加粗”,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所示。步骤2:按题目要求设置标题段对齐方式。选中标题段文字,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居中”按钮。步骤3:按题目要求设置段后间距。选中标题段文字,在[开始]功能区的[段落]组中,单击右下角的对话框启动器按钮,弹出“段落”对话框,设置“段后间距”为“1行”,单击“确定”按钮。

1、以下哪项不属于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特点

A、选材的科学性和早期培养

B、注重运动训练科学监控在训练中的运用

C、各项目技术和训练手段不断创新

D、注重培养计划的统一性

答案:注重培养计划的统一性

2、短距离跑项目的技术发展阶段不包括

}

单项选择题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A、主体 B、前景 C、空白 D、线条 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A、新闻价值 B、新闻政策C、新闻宣传思想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

1、构成电视新闻画面的裸体要素不包括()

2、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的客观标准是()

A、新闻价值 B、新闻政策C、新闻宣传思想 D、新闻机构自身的编辑方针

3为获得和传播体验性信息,补充仅靠视觉所不能获得的信息内容,记者在新闻现场可以采取()角色定位。

A、记录者 B、行动者 C、目击者 D、参与者

4、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不包括() 

A、线性传播 B、具体形像 C、受众广泛 D、可选择性

5、怎样的题材不适合做广播现场报道()

A、场面宏大且分B、新闻事实具有较强的新闻性C、音响典型D、正在发生的

6、在消息写作上,所谓的“三重复”现象指()

 A、导语、主体、背景的重复

B、导语、主体、结尾的重复 

C、标题、导语、主体的重复 

D、标题、导语、背景的重复

7、摄像机在高于被摄物水平线的位置拍摄,出来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A、深远、辽阔 B、崇高、庄严 C、亲切、熟悉、自然 D、庄重稳定、端正静穆

8下列各项都是电视影像的要素,其中()又被称为镜头语言 

A、光线 B、蒙太奇 C、画面构图 D、景别

9“摆事实、讲道理”是以下哪种论证方式?()

A、对比说理 B、据事说理 C、论辨说理 D、算帐说理

10、编后语旨在补充和深化报道或文稿的主题或中心思想,它是()

A、编辑部评论 B、编者评论C、个人评论 D、最权威性评论

11、谈话节目的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选择好话题、参与谈话的对象以及()

A、节目的前期策划        B、谈话现场的氛围

C、主持人驾驭现场的能力     D、节目导演对现场的控制

A、一种新闻体裁    B、一种报道方式

C、一种评论形式    D、一种报道理念

13、广播电视采访所面对的现场有两种,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和()

A、新闻事件结束的地方   B、由于记者的采访而出现的现场

C、新闻人物出现的现场   D、广播电视记者所在的地方

14、民间的谚语、民谣等在新闻评论中经常作为()论据来使用

A、概括性论据     B、事实性论据

C、理论性论据     D、规律性论据

15、最为常见的广播消息结构形式是()

A、倒金字塔结构   B、时序结构

C、引导结构     D、逻辑结构

16、无论哪篇消息,绝不能缺少的部分是()

A、导语   B、主体   C、背景   D、结尾

17、述评写作的特点之一是即事明理,所以讲道理要()

A、实事求是         B、观点鲜明  

C、缘事而发,注重分析   D、有丰富的材料

18、以下哪种景别方式常被作为表现人物情绪的重要手段()

A、近景   B、特写   C、中景    D、全景

19、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A、节目音乐   B、实况音乐  C、实况语言   D、实况音响

20、在新闻五要素中,最核心的要素是()

A、何时   B、何人  C、何事   D、何地

21、新闻采访的难点尤其体现在()

A、求新性   B、突击性  C、灵活性   D、持续性

22、除了调查者和传播者之外,人事现场报道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还包括()

  A、现场参与者  B、现场解说者 C、现场引导者  D、现场目击者

23、为获得最佳效果,记者在采访中应如何提问()

A、多提开放型问题   B、多提闭合型问题

  C、尽量减少提问,由被访者主动阐述 D、根据采访对象和采访阶段选择

24、广播电视评论中最富有依附性的一种评论类型是

()A、本台评论  B、编后话 C、本台短评  D、新闻评述

25、()是广播运载信息最基本的符号系统

A、实况语言  B、广播音乐  C、音响   D、广播语言

26、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

A、突发性报道  B、阶段性报道  C、概貌性报道  D、典型性报道

27、新闻写作的第一要素是()

A、真实  B、生动 C、及时  D、具体

28、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

A、逆光   B、侧光   C、顶光  D、顺光

A、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30、《中国财经报道》()

A、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 

C、专栏型新闻栏目   D、消息类新闻栏目

    A、《生活周刊》 B、《大众生活》 C、《抗战》 D、《生活日报》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37 广播音乐的形态不包括( )

38、下列不属于电视编辑的艺术性要求的是(   )

    B.以最能传达出创作意图的方式决定镜头顺序

    D.确定镜头的长短和节奏以创作出预期的效果

39、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环节,下列不属于编辑的内容的是(   )

    A.节目播出  B.前期的采访 C.对素材的重新构思 D.运用剪接技巧再创作

40、下列哪项不属于电视后期编辑阶段的内容(   )

41、电视创作的前期工作,包含的各项步骤中,核心环节是:(   )

42、以下哪项内容不属于电视剪辑工作流程中剪辑阶段的工作?(    )

43、电视创作的后期,涉及的多道工序主要是围绕(    )来进行的。

44、在电视电影中常看到的人物回头、低头、抬头、转身等动作连贯性组接,

上下两个镜头一般是采用以下哪种方式( )

45、下列关于音乐电视片《Everyone is NO.1》的分析有误的是( )

A.本片基本以短的蒙太奇镜头进行组接。

B.片中采用了平行式和对比式组接的方式进行组接。

C.该MV中使用的声音都属于客观性声音

D.本片大量地使用固定镜头拍摄,因此其在动作组接上基本属于画内主体运动的组接,也遵循了“动接动、静接静”的组接规律。

46、下列不属于合理越轴的方法是(  )

C.插入运动与运动主体有关的事物体局部镜头

D.插入运动中人物的主观镜头。

47、在对话剪辑中,声音和画面同时出现,同时切换。上个镜头的声音结束后,画面与声音都留有一定的时空,下个镜头切入时,画面与声音也都留有一定的时空。这样的对话剪辑适用于表现(  )

D.人物之间正常情况下的交流

48、电视剪辑最起码的要求是(  )

49、对节奏快的影片中的镜头说法正确的是(  )

A.片中大多采用长镜头进行组接

B.片中大多采用大景别镜头进行组接

C.可以说明此片的剪辑率较高

D.可以说明此片的剪辑率较低

50、低剪辑率影片中的镜头(  )

51、高剪辑率影片中的镜头( )

52、下列关于电视画面组接有误的一项是( )

A.如果画面主体在近处、亮处或是运动的、快速的,镜头长度比远处、暗处或静止的、慢速的要长。

B.剪接点的选择正确与否关系到电视片的动作连续、形象逼真、镜头转换流畅,从而电视片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C.拍摄“圆桌会议”一类的场面,在主镜头交代过全景之后,观众已经对画面的方向性有了了解,一般可以不考虑轴线问题。

D.轴线规律与越轴问题,是在同一场景的两个以上的画面连续组接在一起后才可能存在的。

53、下面关于字幕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在影视片中,字幕的颜色不但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色彩印象,也是影视片内容的直接表现者,因为颜色本身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B.《上学路上》片名字幕用“田”字格衬底,主要是因为该片反应了农村小学的教学条件。

C.电视剧《红楼梦》、《诸葛亮》的片名为红色,这样的运用使历史名著和历史人物的分量加重。

D.绿色的字幕象征着春天的生命色,象征着和平、自然和安宁。

54、下面关于画面组接不正确的是(  )

A.画面组接的连贯性因素是:逻辑因素、相似因素、缓冲因素和队列因素。

B.镜头长度的取舍决定着电视画面的艺术效果和电视片的节奏。

C.电视画面有剪接点,但是声音并没有剪接点。

D.“动接动”和“静接静”是画面组接的重要原则。

55、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是( )

56、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适合于( )

A.两个人吵架  B.双方辩论   C.普通的对话剪辑   D.有情绪反应的对话

57、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所起的作用越(  )

58、所谓“________”是指剪辑点前后的两个镜头有明显的动感。它可以是主体相对静止镜头运动,也可以是主体运动而镜头固定。( )

59、________镜头由于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画框,因此其空间感较弱,在剪辑中常被作为插入镜头和岔开镜头使用。(  )

60、动作轴线是一条假想连接线,它的方向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的方向上。

61、有一类镜头组接时镜头长度的依据在于充分表达情感,我们称之为(  )

63、单位时间长度的画面中,镜头转换的次数称为:(  )

64、两个以上静态主体每两者之间的假设连接线称为(  )

65、如果在一个镜头中表现的主体是运动的,而陪体是相对静止的或与陪体相比运动较慢的,那么镜头可以留得(  )一些。

66、下面对场面的过渡说法有误的是:(  )

A.电视的转场是为了满足观众的视觉心理要求。

B.电视场面的转换依据是:时间段落、空间段落、情节段落。

C.淡入淡出、叠化、划像、翻转画面等都属于转场特技。

D.在转场中,淡出淡入又称为“渐隐渐显”,叠化就是与淡出淡入的一种转场方法。

67、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

68、下列属于无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

69、下列属于无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

70、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  

71、下列关于电视声音的功能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客观音乐是声来自画面之外,主要作用在于表达画面内容的情绪,渲染特定的环境气氛,刻画人物内心世界等。

B.声音是画面组接多样化的因素。

C.声音是使画面立体化的因素。

D.声音比画面更为重要,会使观众听见后有身临其境之感,因此好的声音不需要配画面。

72、下列不属于电视声音构成要素的是(  )

73、下列不属于声画组合方式的是(  )

74、下列不属于电视声音构成要素的是(  )

75、运用变景剪法时,当上个镜头的景别比下个镜头的景别大时,上个镜头的动作要保留的(  )

76、下面对影视作品结构要求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完整就是要求影片不能给人以零乱残缺的感觉。完整的结构一般都有开头、主要内容、结尾。

B.自然就是结构顺理成章,过渡自然,行进流畅。尽量不露雕琢的痕迹,更不能牵强附会地拼凑。

C.新颖就是使电视片具有鲜明的个性,体现作者的风格特点。

D.严谨就是要求电视作品要严格地按照蒙太奇组接原则组接,这一点往往与创新相悖。

77、电视解说词的速度一般为(  )

78、下列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

79、下列属于国产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

80、下__________列属于非线性编辑项目文件类型的是(  )

81、下列不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的是( )

82、下面不属于非线性编辑软件所特有的功能的是(  )

83、当视频剪辑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50%的话,那么长度会变为为(  )

84、当视频剪辑片段的持续时间和速度锁定时,一段长度为10秒的片段,如果改变其速度为200%的话,那么长度会变为为(  )

85、下列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

86、下列不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

87、下列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

88、下列不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

89、我国采用的电视制式是(  )

90、我国采用的PAL电视制式的帧率是(  )

91、在PAL制式中,电视画面是以(  )的静止画面连续运动中体现出来的。

92、非线性编辑与线性编辑相比,非线性编辑突出的优势是(  )

93、下面属于声音编辑软件的是(  )

94、下列设备肯定不会用于后期制作的是(  )

95、目前世界上彩色电视制式主要有三种,下列不属于电视制式标准的是(  )

96.下列四部早期影片中,片长最长的是(  )

A.《工厂的大门》  B.《火车进站》  C.《水浇园丁》 D.《战舰波将金号》

97.下列属于非线性编辑项目文件类型的是(  )

98.下列属于技巧性转场方法的是(  )

99.在镜头剪辑时,当上个镜头的景别比下个镜头的景别大时,上个镜头比

下个镜头的动作要保留的(  )

100.下面的人物对话剪辑的方法适合于(  )

上一个镜头下一个镜头、剪接点、画面、声音

101、在广播中,音响包括( )。

  A. 节目音乐B.实况音乐C.实况语言D.实况音响

102、在信息传达上具有展现内在状态、使抽象概念形象化、复杂信息简明化,适用于来传达内在性、系统性、整体性、宏观性、对比性的信息,这类传播符号是( )

  A. 照片与图片B.影像C.文字D.示意图与图表

103、本台评论的特点是(  )。

  A. 具有权威性、政策性和指导性B.篇幅不长、内容单一、分析扼要C.对新闻事实进行强调补充

  D.融新闻与评论于一体

104、广播电视记者对现场介入的方式有( )。

  A. 旁观式B.暗访式C.直播式D.录播式

105、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状况的光是(  )

  A. 逆光 B侧光 C顶光 D顺光

106、景别是指( )。

  A. 被摄物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B.摄影机与被摄物体之间距离的变化

  C.被摄物体在摄影机镜头前纵向空间位置的变化 D.在同一距离上运用不同焦距所摄的画面

107、事件消息有如下特点(  )。

  A. 动态性 B.时间跨度较大 C.空间范围较广 D.用典型说话

108、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时空或段落转换的视觉跳动( )。

  A. 声音转场 B.特技转场 C.特写转场 D.承续转场 E.字幕转场

109、新闻线索具有以下特点(  )。

  A. 比较简单,完整性强 B.时间短暂,稳定性低 C.反映本质,变动性小 D.虽是信号,却能证实

110、《中国财经报道》是(  )。

  A. 专题性新闻栏目 B杂志性新闻栏目C专栏型新闻栏目D消息类新闻栏目

111、摄像机与被摄对象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拍出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 )

  A. 庄严、崇高B自然、亲切C稳中、端庄D纵深感、透视感

112、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环节包括新闻节目生产过程中的( )。

  A. 获取线索、构思、组织、加工B栏目定位、组织、加工

  C.构思、组织、加工、制作 D。构思、组织、制作、播出

113、新闻媒介开展舆论监督,最常用的形式是( )。

  A. 新闻评论B专题报道。C深度报道。D。新闻批评

  A. 摄像机变化焦距使画面框架逐渐远离被摄对象的镜头。

  B. 摄像机随物体运动而进行拍摄的镜头。

  C. 与拉镜头运动方向相反的一种拍摄方式。

  D. 摄像机固定在一个支点上,沿水平轴或垂直轴运动拍摄的镜头。

115、据事说理的方法有( )。

  A. 依托式B对比式,C类比式,D,比喻式

116、新闻编排安排结构要遵循的三个重要概念是( )

  B. 峰谷、节奏、分段B,标题、片花、结尾C,优化、集纳、配合D,策划、组织、编排

117、在画面编辑中,把几个主体内容类似的画面连接在一起,以渲染气氛,强调情节的组接方式是( )

  A. 积累B,对比C,比喻D,象征

118、音响在新闻节目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作用是( )。

  A. 增加报道的可信性B,增加报道的生动性C,增加报道的感染力D,增加报道的现场感

119、深度报道是( )。

  A. 一种新闻体裁B,一种报道方式C,一种评论形式D,一种报道理念

120、事件消息按内容性质可分为( )。

  A. 突发性B,阶段性C,概貌性D,典型性

121、广播语言的基本形态有( )。

  A. 新闻报道语言B,新闻音乐语言C,新闻节目音乐D,新闻环境语言

122、常用的镜头编辑点有( )。

  A. 表情编辑点B动作编辑点,C,特写编辑点D,活动编辑点

123、2003年温家宝给《焦点访谈》的赠言是( )。

  A. 舆论监督,群众喉舌,镜鉴,改革尖兵

  B. 与人民同行,与祖国同在,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进

  C. 焦点访谈,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

  D. 解疑释惑、观念引导、舆论监督、沟通上下

124、论据是用来说明或证明观点的材料,新闻评论使用的论据分为( )。

  A. 理论性论据B,依托式论据C,输入式论据D,杂糅式论据

125、广播电视节目系统包括的子系统有(  )。

  A. 时间子系统B,顺时性子系统C,空间子系统D,延时性子系统

126、“(出风声,压混)”,这段音响是( )。

  A. 实况音响B,采访音响C,资料音响D,主体音响

127、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独具的特色是( )。

  A. 时间同步性B,求新性C,突击性D,灵活性

128、现场直播是( )。

  A. 不可控的B,强调过程C,最符合广播电视特性的报道方式D,重大报道常用的报道方式

129、栏目编排思想的确定要注意( )

  A. 良好的大局观念B,栏目组成员的意见C,时间意义D,实践的检验

130、《时空》是( )。

  A. 新闻性栏目B,专题性新闻栏目C教育性新闻栏目,D,专栏型新闻栏目

}

  1、什么是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

  3、什么是乔木及乔木林地

  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以上(含0.2)的乔木树种(含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1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疏林地由乔木树种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

  5、什么是灌木林地

  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外的灌木林地。

  6、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

  7、什么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

  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

  8、什么是优势树种

  是指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

  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

  10、什么是蓄积量

  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枯立木林分)中,生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

  11、什么是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土地总面积×100%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

  12、什么是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指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

  13、什么是适地适树

  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

  14、什么是封山育林(封育)

  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

  林林是指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象。

  16、什么是抚育采伐

  抚育采伐是指根据森林生长和发育的规律,在不同龄期,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更好地发挥其有益的效能。

  17、什么是林木种子园

  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

  18、什么是采穗圃

  是指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

  植被指林地上的地衣、苔藓、草本植物、半灌木、小灌木和乔木的总称。是构成森林的植物成分之一,能影响地表土壤、小气候条件、林木的更新和幼苗幼树的生长发育。

  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

   21、什么是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2、什么是用材林

  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23、什么是经济林

  经济林是指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4、什么是薪炭林

  薪炭林是指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25、什么是特种用途林

  特种用材林是指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26、什么是人工林

  人工林是指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

  27、什么是天然林

  天然林是指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

  28、什么是原始森林

  原始森林是指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

  29、什么是次生林

  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

  30、什么是更新采伐

  更新采伐是在森林的有益效能开始减退时所进行的一种采伐,这种采伐以不降低森林有益效能为前提,以保护防护效能和特种作用持续稳定的发挥。

  31、什么是现代林业

  现代林业是指以林业工作者为主体,在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森林系统的相互关系,利用好森林对人类有益的多种功能,发挥好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文化效益,并保障森林内的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地稳定、繁荣和发展,促进人类与森林和谐共处的林业。

  碳汇:一般是指从空气中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在林业中主要是指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

  33、什么是碳汇林业

  以充分发挥森林的碳汇功能、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为主要目的的林业活动,就泛称为碳汇林业。

  34、森林的分类有哪些

  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5类:

  (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

  (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

  (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

  (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

  35、破坏森林会带来什么后果?

  第一,导致沙漠面积不断扩大。第二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三,导致世界范围内出现异常气象,近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全球气温变暖等,都与破坏森林密切相关。

  36、为什么春天是植树的最佳季节?

  春天植树成活率较高,主要原因:一是春天气温回升,阳光和雨水增多,土壤湿润,有利树木的生长;二是春天树木的枝、叶还没有大量萌发,水分散发相对较少,对根部供水及养分的需求不太迫切,即使种植时有损伤,也容易恢复。

  37、什么叫垂直绿化?

  垂直绿化是利用较小的土地面积,通过棚架、墙体、悬垂等形式绿化空间的一种绿化方式。

  38、什么叫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指以森林资源为基础,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主体,自然景观集中,具有一定规模,可供观赏游览及科普教育等活动的场所。

  39、什么是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一种在观赏生态环境、领略自然风光的同时,普及生态知识,维护生态平衡为目的的新型旅游。

  40、我国植树节的来历?

  我国正式规定的植树节是在近代,1915年,当时政府颁令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视植树造林,他强调中国必须“急兴农学,讲求树艺”。1930年,民国政府把孙中山逝世之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党和政府将绿化中华列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毛泽东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绿化祖国”、“实现大地园林化”的号召。1979年,经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又正式把每年的3月12日定为植树节。

   41、一棵树的生态价值有哪些?

  树木可以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季,树冠能够截留太阳辐射而显著地降低大气温度,冬天叶的脱落导致增加太阳辐射,反而令人感到温暖。树木可增加空气湿度,一株成年树,一天可蒸发400公斤水,因此树冠下面的空气湿度明显增加。树木能吸收烟尘、滞留粉尘,每公顷20年生家榆每年可滞尘10吨。树木能杀菌防病,每公顷阔叶林一昼夜能产生植物杀菌素2公斤,针叶林产生5公斤以上,其中桧柏林可达30公斤。树木可以吸收有害气体,每公顷胡桃林每年可吸收34公斤SO2,加拿大杨则可吸收46公斤。林带、绿篱有降低噪音的作用,宽30米的林带可降低噪音6-8分贝。树木具有减缓风速的作用,其范围通常是在林带前树高的2~5倍和林带背风面树高的30~40倍区域内,最高可降低风速50%。

  42、抗空气污染的树木有哪些?

  樟树枝叶有樟脑味,能分泌挥发性抑菌物质,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和吸收能力。侧柏枝叶能分泌一种杀菌素,可杀死肺结核、痢疾等病菌,对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氰等有较强抗性。刺槐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氯气、氯化氢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并有较强的吸收铅蒸气的能力。柏木枝叶有芳香味,能分泌挥发性抑菌物质和杀菌素,杀死和抑制空气中的病菌,还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氯气等有害气体。榆树枝叶表面粗糙,滞尘能力强,而且可抗二氧化硫、氯气等有害气体。臭椿可抗二氧化硫、氟化氢、氯气,耐粉尘、烟尘,杀菌能力很强。马尾松的针叶和松脂易被氧化放出臭氧,低浓度的臭氧能清新空气。法国梧桐具有较强的抗烟尘和吸附苯、乙醚、硫化氢、氟化氢等有毒物质的本领。垂柳对二氧化硫、氯气和氢化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有害气体浓度大时,树叶会发生变化,故又可对污染起监测作用。

  43、城市森林有哪些功能?

  城市森林的功能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环境功能,即保护城市水源、改善大气质量、保护农牧生产、保护水土资源、治理风沙灾害、吸收隔离污染等,主要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乡镇环卫林、城乡隔离片林及护路绿化带等;其次是风景游憩功能,即美化自然环境,提供居民优良的游憩场所,便于开展森林旅游等服务功能,主要包括公园、社区公共绿地、风景游憩林、疗养林、森林公园;第三是经济生产功能,即以生产有特色的优质干鲜果品及其他林产品,适当生产木材及木制品,保障山区群众的就业和收入等功能,主要包括干鲜果品及林副特产品经济林等。

  44、城市中的林木消除噪音是多大?

  据测定,70分贝噪音,通过40米宽的林带能降低10—15分贝;4米宽的绿篱可减弱噪音6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木可降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未绿化街道可降低噪音8—10分贝。

  45、林地与无林地泥沙流失量相差多少?

  有林地每公顷泥沙流失量仅为50公斤,而无林地区高达2200公斤,相差几十倍。

  46、森林的蓄水量有多大?

  每公顷林地最少能多蓄水300立方米,340公顷森林所含的水量相当于1座100万立方米的小型水库。

  47、森林调节空气的作用有多少?

  在干燥的季节里,每平方米面积的树叶,每天能向天空散放出大约6公斤的水分;100公顷的阔叶林,一年能蒸腾出35—40吨的水。有林地比无林地的雨量多20%;森林里的湿度比城市高38%;公园的湿度比城市中其他地方高27%。

  48、森林防风的作用有多大?

  当狂风受森林阻挡之后,风被迫分成两路前进,一路从森林的缝隙中穿流而过;一路从林冠上越过,这样风力一般可降低40—60%,最大可降低49—68%。

  49、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有多大?

  有防护林带的农田较之无防护林带的农田地区温度降低1.4℃,相对湿度提高16%,风速降低33.4%,粮食亩产一般提高20%左右。

  50、我国森林面积、覆盖率是多少?

  我国森林面积有1.232亿公顷,人均0.1公顷,居世界129位;覆盖率为13.92%,居世界121位。

  51、我国森林植物种类有多少?

  我国的种子植物有3万多种,木本植物有8000余种,其中乔木2000多种。

  52、《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是哪年颁布的?

  是1981年12月1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的。

  53、什么人必须履行义务植树?

  1982年2月2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 “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11岁至60岁,女11岁至55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54、适龄公民法定植树任务是多少?

  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5株,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它绿化任务。

  55、什么地方应该退耕还林?

  1998年8月5日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明确规定,凡坡度在25度以上的坡耕地,都要求在2003年以前全部实行退耕还林。

  56、什么叫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培育森林的方法。是把长有疏林、灌丛或散生树木的山地、滩地等封禁起来,借助林木的天然下种或萌芽逐渐培育成森林。

  57、封山育林区有哪八不准?

  不准砍伐林木;不准柯枝砍柴;不准刨土取蔸;不准挖药割脂;不准毁林开荒;不准林内用火;不准打青积肥,不准放牧狩猎。

  58.什么叫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植物的一种特殊栽培方法和研究手段。栽培对不用土壤作介质以支持植物直立生长,而用砂、合成塑料粒、某些多孔的岩石作介质;一般将化学肥料或化学试剂用水配成营养液,以满足植物所需要的无机盐类。无土栽培又分为水培和沙培两种。

  59、我国造林技术规程规定,造林成活率要达到多少为合格?

  一般常规造林,造林成活率要达到85%以上;营造速生丰产林,造林成活率应达到90%以上。

  60、“四旁”植树是指哪四旁?

  “四旁”是指村旁、路旁、水旁、宅旁。

  61、造林后为什么要及时地进行除草、松土等抚育管理?

  要使树木健壮生长,就要满足它对水、肥、光、温度、空气等主要生长条件的需要。所以,必须根据幼树生长的需要进行除草、松土、施肥、灌水等必要的管理措施。

  62、自留山、承包山、集体林有什么区别?

  自留山是集体划给个人长期、无偿使用的山林,所得收益归个人所有;承包山是集体与个人签订了《承包合同》,在承包期限内经营管理和使用,向集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山林;集体林是未分到户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和使用的森林,其如何经营管理,收益如何分配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决定。

  63、商品林和公益林是如何划分的?

  商品林是以生产林产品,发挥最大的林业经济效益为目的的森林,商品林分为一般用材林、薪炭林和经济林三类;公益林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森林,起到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公益林分为防护林和特用林两类。

  林权分为:全民所有制单位林权和集体林权

  全民所有制单位林权是指全民所有制单位对国有森林的经营权,包括对国有森林的占有、使用、依法收益和法定范围内的处分权等诸项权能。国家授予一定的全民所有制单位经营的国有森林,全民所有制单位营造的林木,由该全民所有制单位享有经营权。

  集体林权是指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对森林、林木和林地所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或单位享有林权。

  65、林权怎么流转交易?有什么政策规定?

  林权流转指林地、林木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将可以流转的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依法全部或部分转移给其它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行为。流转遵循自愿、平等、公开、依法的原则。流转可采取承包、租赁、转让、互换等方式进行,也可以依法继承、担保、入股或作为合资、合作的条件,可以通过招标、拍卖、挂牌、公开协商等方式进行流转。流转时自留山最长不超过70年,承包山流转不超过原承包期限,如发生再次流转的,流转期限不超过原流转期限的剩余期限。集体林流转应召开村民会议,拟订并公布流转方案,经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后方可签订流转合同。

  66、对已经流转的集体山林如何处理?

  对已经流转的集体山林,凡程序合法、合同规范的,要予以维护;对群众意见较大的,要本着尊重历史、依法办事的原则,妥善处理。集体山林流转收益70%以上应平均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成员。

  67、林木林地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应遵循什么原则?

  取得林木、林地承包经营权后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形式流转。林木、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下列原则:1.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和阻碍承包经营权的流转;2.不得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性质和林地的林业用途。3.流转的期限不得超过承包期的剩余期限;4.受让方必须有林业经营能力;5.在同等条件下,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优先权。

  68、哪些人(单位)可以购买、租赁、承包森林资源?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文件精神,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凡有能力的农户、城镇居民、科技人员、私营企业主、外国投资者,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的干部职工等,都可单独或合伙参与林业开发,从事林业建设。

  69、森林资源转让的程序如何?有无期限规定?

  森林资源转让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国有森林资源的转让:1.森林资源资产评估;2.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再按土地管理规定办理出让手续;3.会同转让人向核发原森林资源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书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申请办理权属变更手续。

  (二)集体森林资源的转让:1、已依法实行承包经营的,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办理;未实行承包经营的,应当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村民代表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2、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森林、林木使用权和林地使用权的转让期限为15年至70年。

  70、国有、集体森林资源转让之前为什么要公示?不公示会带来什么后果?未公示的转让行为是否合法?

  国有、集体森林资源的转让必须经过公示程序,如未经公示,一是可能导致国有、集体资产的流失;二是可能产生权属纠纷;三是容易滋生腐败;四是可能引起合同纠纷等。

  71、受让人是否可以再行转让森林资源?

  可以。但是,受让人再行转让森林资源的,应当告知原转让人,并不得超过合同的剩余期限,不得损害原转让人的合法权益;剩余期限低于转让林种的生长周期或者一个轮伐期的,不得再转让。

  72、采伐作业规定要求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按林木采伐许可证和伐区设计进行,不准超强度采伐,越界采伐或者遗弃应当采伐的林木;(2)、控制好树倒方向,固定集材道,保护好幼苗幼树,母树和其它保留木;(3)、采伐的木材长度2米以上,小头直径不小于6厘米的,全部运出利用,伐根高度不得超过5厘米;(4)、伐木时,被伐倒木砸倒的砸伤的秃头树,腊千子,架挂树等,伐树时应一并伐除,避免重复作业。

  73、抚育采伐对象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人工幼龄林郁闭度0.9以上,中龄林0.8以上,天然幼龄林郁闭度在0.8以上,中龄林在0.7以上,或下层目的树种幼树较多且生长稳定,分布均匀郁闭度在0.6以上;遭受一般轻度自然灾害的林分。

  74、在抚育采伐中,选择应伐木的原则是什么?

  本着间密留稀,留优去劣,及时清除伐根,或用药剂杀根灭萌,促进林木生长的原则。

  75、森林采伐主要有哪些方式?

  森林采伐主要有:主伐,分为择伐、皆伐、渐伐;抚育伐,分为生长伐、透光伐;低产林改造;更新采伐。

  76、对承运无木材运输证的木材将如何处罚?

  由林业主管部门没收运费,并处运费1至3倍的罚款。

  77、为什么要保护森林资源?

  为了发挥森林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减免自然灾害,保障农牧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安全,因此要保护森林资源。

  78、森林资源包括哪些内容?

  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

  森林包括乔木林和竹林。林木包括树木和竹子。

  79、什么是森林面积?

  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

  国际湿地公约采用广义的湿地定义,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常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六米的水域。这一定义包含狭义湿地的区域,有利于将狭义湿地及附近的水体、陆地形成一个整体,便于保护和管理。

  81、湿地的特征有哪些?

  (1)至少周期性地以水生植物为植物优势种;

  (2)底层土主要是湿土;

  (3)在每年的生长季节,底层有时被水淹没。

  82、湿地分为哪五大类?

  湿地分为海域,河口,河流,湖泊,人工水面。

  83、湿地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一是维持生物多样性,二是调蓄洪水,防止自然灾害;三是降解污染物。

   84、湿地的经济效益有哪些?

  一是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二是提供水资源;三是提供矿物资源;四是提供多种能源和水运。

  85、湿地有哪些功能?

  一是物质生产功能,二是大气组分调节功能,三是水分调节功能,四是净化功能,五是提供动物栖息功能,六是调节局部小气候。

  86、湿地公约签订时间?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一个旨在保护和合理利用全球湿地的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 ,简称《湿地公约》)。该公约于1975年12月21日正式生效,至2008年10月,有158 个缔约方。

  87、人工湿地包括哪些内容?

  一、水产池塘。例如鱼、虾养殖池塘。

  二、水塘。包括农用池塘、储水池塘,一般面积小于8公顷。

  三、灌溉地。包括灌溉渠系和稻田。

  四、农用泛洪湿地。季节性泛滥的农用地,包括集约管理或放牧的草地。

  五、盐田。晒盐池、采盐场等。

  六、蓄水区。水库、拦河坝、堤坝形成的一般大于8公顷的储水区。

  七、采掘区。积水取土坑、采矿地。

  八、废水处理场所。污水场、处理池、氧化池等。

  九、运河、排水渠。输水渠系。

  十、地下输水系统。人工管护的岩溶洞穴水系等。

  88、湿地中有哪些生物?

  湿地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156科、437属、1380多种。湿地植物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飘浮型等;从植物种类看,有的是细弱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动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种左右(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真菌和微生物),其中水大约250种,鱼类约1040种。鱼类中淡水鱼有500种左右,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80%以上。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

  89、中国国家湿地公园有哪些?

  一、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二、江苏溱湖国家湿地公园

  三、宁夏银川国家湿地公园

  四、湖北省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

  五、湖南东江湖国家湿地公园

  六、山东滕州滨湖国家湿地公园

  七、广东星湖国家湿地公园

  八、辽宁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

  90、湿地的人为破坏有哪些方式?

  (1)土壤破坏是破坏湿地的一大因素。人类不合理使用土地,导致了土壤的酸化与其他形式的污染,这严重破坏了湿地内的生态环境; 
(2)环境破坏。比如水污染、空气污染。这一类污染造成了水体营养化、石油泄漏污染等重大破坏,导致成千上万的水生物及鸟类的死亡; 
(3)围湖、围海造田。这一类经济活动会直接地减少湿地面积。比如我国洞庭湖。当今地洞庭湖面积与几百年前的形成鲜明对比; 
(4)河流改道。这一类工程虽说大大地对农业生产做出了贡献,也对防洪工作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却影响了河流对湿地的水量补给作用。比如我国的一些河流截弯取直工程,就破坏了一些湖泊。

  91、破坏湿地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破坏湿地会带来湿地大面积持续减少,功能萎缩,水资源枯竭,调节气候功能下降,影响水资源供给安全,降低江河沿岸蓄洪防涝能力,水涝灾害发生的风险增加,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使许多物种陷于濒危境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加剧,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现实的威胁和未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92、为什么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93、什么是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生长且未被驯化的动物。

  94、什么是濒危野生动物?

  濒危野生动物是指在其整个分布区或分布区的主要部分中处于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物种的种群已经减少到勉强可以繁殖后代的地步,其地理分布狭窄,仅仅存在于典型地方或出现在有限的、脆弱的生境中。如果不利于其生长和繁殖的因素继续存在或发生,便会很快灭绝。按照世界公认的标准,一个物种的数量少到以百计算时,即为濒危野生动物。

  95、什么是我国保护的野生动物?

  法律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96、被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有哪些?

  按其保护程度,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97、为什么要保护野生动物?

  野生动物是大自然的产物,自然界是由许我复杂的生态系统构成的。有一种植物消失了,以这种植物为食的昆虫就会消失。某种昆虫没有了,捕捕食这种昆虫的鸟类将会饿死;鸟类的死亡又会对其他动物产生影响。所以,大规模野生动物毁灭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产生严重后果。

  98、什么是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害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角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的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99、自然保护区保护什么?

  然保护区以保护包含某个核心对象的陆地及水体为主要任务,所以,自然保护区应该保护的是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珍稀濒危动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水源涵养区、珍贵地质建造、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一个国家的自然保护区体系,一般要求保护类型比较齐全、布局比较合理,这样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比较明显。

  100、自然保护区分为哪三类?

  自然保护区分为三个类别:(1)自然生态系统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2)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境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3)自然遗迹类自然保护区:是指以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作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一类自然保护区。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奥运七大优势体育项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