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有鄙视链吗?是什么样子的?

金融圈,看似并不缺“年薪百万”的故事。

还有金融机构传出制定了“禁止员工炫富规则”,里面专门提到了“不允许开100万以上的豪车、戴15万以上的手表”等等,似乎想要低调行事。

2021年堪称券商大年,9家公司归母净利润超过百亿,相比2020年增加4家。中金公司2021年的人均薪酬达到了98.3万,不过比上一年度的114.9万已经有所下降。

2021年,中国平安CEO陈心颖的税前薪酬是1700.37万,税后年薪是967.5万,这是2021年保险行业里的最高收入,这是比2020年降薪了11%的收入。

但在这个由证券、银行、保险构成的金融圈里,很多从业者自嘲“金融民工”,他们切身体会到,外界听到的“年薪百万”,大多是“被平均”的结果。

打开APP,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人均薪酬鄙视链:券商、银行、保险

一直以来,金融圈的岗位都是求职市场上的香饽饽,因为在每年全国各行业平均工资排名中,金融业常年稳居前三。

这意味着,只要踏入金融行业,哪怕是“金融民工”,收入也会优于大多数行业的普通员工。

从整体来看,在金融圈的不同子行业,存在明显的薪酬鄙视链条。简单来说,券商优于银行,银行优于保险。

去年,券商以人均56万的年薪占据金融圈薪酬链条的顶端,而保险业的人均薪酬(25万)不及券商的一半,银行则以42万的水平居中。

2021年,有20家券商员工人均年薪较上年实现增长,占比逾七成。中金公司以人均年薪98.30万元位居榜首,中信证券位列第二,人均年薪为85.34万元,广发证券以82.97万元位列第三。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申万宏源人均年薪均超过70万元。

部分上市券商2020年及2021年人均薪酬表(数据来源:Wind数据;制图:澎湃新闻)

A股有24家上市银行公布了财报,股份行的人均收入依旧是最高的,其中,中信银行去年人均薪酬58万元,排在第一位;其次为招商银行,人均薪酬57万元;随后是兴业银行,人均薪酬55.47万元。除此以外,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宁波银行、民生银行的人均薪酬均超过了50万。

从薪酬增幅来看,去年只有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下降了6%,其余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年均收入提升幅度最大的是江阴银行,2020年,江阴银行人均薪酬24万元,2021年同比提升了33%,达到33万元。

国有行薪酬水平普遍不敌部分优质的城商行,不过相比2020年,2021年国有行的员工平均工资超过了30万,其中,农业银行最低,为30万。交通银行的平均薪酬在国有行之中是最高的,超过40万。

5家上市保险公司去年人力成本总额为1967亿元,同比提升仅7%,人均薪酬仅为25万元,同比提升9%。这样的增速在金融业里面算是“拉后腿”的存在了。

中国平安的总薪酬盘子最大,但人员也最多,平均薪酬仅23万元,是5家当中最低的。

人保为29万元,是5家当中最高的,不过,即便人保最高,但29万元的平均薪酬也仅与24家上市银行中平均薪酬最低的常熟银行收入水平相当,常熟银行平均薪酬也是29万元。

这样一来,在券商、银行、保险三个行业中,从年报披露的数据来看,谁在金融圈薪酬鄙视链的底部,就一目了然了。

最高年薪1700万 98%员工“被平均”

人均薪酬统计,只能部分反映金融行业整体的行业薪酬水平,用它来代表从业者不同个体的真实薪酬水平其实是失真的。

如果深入券商、银行、保险这三个行业,其内部的员工人均收入分化也十分明显。

2021年,中金公司董监高有20人获得9441.8万的薪酬,这个降幅已经比2020年比较大,年薪超千万者,全部消失。

其中有4人年薪均超800万,中金财富总裁吴波的年薪最高,为854.9万,总裁助理徐翌成的年薪为840.9万,投资银行部负责人王晟的年薪为828.5万,首席运营官楚钢的年薪为813万,另外4人年薪超700万。

中金公司2021年年报

中金公司2021年年报

与中金公司高管薪酬总额不相上下的是中信证券(1.66亿)。其中,有三位高管年薪超千万,分别是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主任马尧,执行委员会委员薛继锐,金石投资总经理、中信产业基金董事长金剑华。

中信证券董事长张佑君2020年税前薪酬491.51万元,相比2019年略有下降;总经理杨明辉2020税前报酬993.54万元。

中信建投董监高2021年约有14人领取薪酬4351万,董事长王常青税前薪酬468.92万元。2020年中信建投共24名董监高领取薪酬,合计8783.66万元,董事长王常青税前薪酬480.28万元。

中信证券2021年年报

所以,每次单位的人均薪酬统计一出,大多数从业者直呼自己只是“被平均”的“金融民工”。在行业更流行一种说法,金融圈的薪酬分布远不止是二八定律,而是2%比98%。

换句话说,2%的高管们拿着百万甚至千万高薪,而98%的员工都逃不过“被平均”的命运。

这一点在5家上市保险公司体现更明显。去年,在5家上市险企中,有10名高管的年薪超过500万元(不考虑未确认的最终薪酬),其中,9名在中国平安,且有3名年薪超过千万。

具体来说,中国平安执行董事、联席CEO——陈心颖的税前薪酬1700.37万元,税后年薪为967.5万元。

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首席财务官——姚波税前薪酬1430.01万元,税后薪酬796.59万元,位列第二;

合规负责人、首席风险官——张小璐税前薪酬1256.44万元,税后薪酬713.15万元。

整理自上市险企财报(单位: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陈心颖和姚波的年薪与2020年相比,其实是已经下降了11%。

这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险企大多实行人海战术,庞大的人工数量拉低了人均薪酬。另一方面,中国平安高管薪酬一直是业界顶流,背后是鲜明的薪酬激励和考核机制。

值得一提的是,国有大行的董事长们,是金融圈高管中,少有低于100万的了。数据显示,去年,建行、农行、交行、中行四家银行董事长的年薪均在82万左右。事实上,这也是过去6年以来,国有大行董事长年薪首次突破80万。

这主要和7年前发布的《中央金融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即“限薪令”有关。限薪后他们的薪酬大多在60万以下。不过,即便如此,他们的薪酬也已经是他们银行人均薪酬的2-3倍了。

今年监管层施行《证券基金经营机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

相比之下,大部分股份制银行的董事长年薪都超过100万,其中,招行、平安、民生三家董事长的年薪都超过300万。比如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税前薪酬为402万,行长郑万春为359万。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招行高管的平均薪酬降幅超20%,但依旧有人均147.52万的水平。

众所周知,在证券、保险、银行这三大金融行业,大部分都有国企背景,或有金融牌照等垄断资源,这意味着,金融机构本身强大的赚钱效应。

在这种情况下,当他们的业绩是和市场交易规模或资产规模挂钩时,很难说他们的贡献能与百万甚至千万年薪匹配,因此高薪的合理性让他们时常陷入争议。

文章内容综合自南风窗、第一财经等。

}

高盛开启了2021校招

所有项目的申请截止日期

金融行业2021秋招即将开启

扫码回复 【高盛】即可获得:

  • 九大投行视频面试真题合集
  • 2019投行尽职调查必备工具清单
  • 800例中国证券市场IPO审核财务问题
  • 麦肯锡+高盛估值建模教学+投行股票估值的Excel工作底稿
  • 高盛官网5万字精华(涵盖部门介绍+面试+视频面试详细解答)

金融行业2021校招来袭

投行都会招聘自己的实习生,从投行的暑期实习生转正,几乎是成为初级分析师的唯一途径,要想进IBD,首先就要有IBD的实习经历。

投行“取消秋招改summer”的倾向越来越明显,九大投行和精品投行都争相开启了2021秋招!

而在国内,各家券商大佬及其他金融机构也开始陆陆续续开启了2021校招。

*图片来源:Uni自制

无论是券商投行,还是说商业银行,越来越多的金融行业陆续开启了2021秋招,但很多小伙伴面对各种金融岗位不知如何选,为此Uni专门邀请明星导师,为你详解2021金融秋招现状,帮你仔细分析金融行业各分支岗位现状及工作详情。

别盲投! 你到底适合哪个金融岗位?

如果问“你为什么要进入金融行业?”

Uni相信大部分人会回答:因为挣钱多啊?

作为多金行业的代表,金融行业凭借高薪资,高地位,高年终吸引着大批学生前往。在外人看来逼格满满的金融圈,其实暗潮汹涌,其鄙视链能从毕业院校到行业到所在城市乃至交通工具……无所不有。

除了薪资鄙视链,金融行业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比如:

公司鄙视链:证监会> 高盛摩根 >外资合资 > 内资大券商 > 中小券商

事实上,金融行业所涵盖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但总体而言,我们可以将金融从业者分成三种角色——买方、卖方以及服务者。

简单来说,卖方对应的主要是金融行业中负责设计销售金融产品,企业上市发债等等中间商性质的工作,最典型的是投行。

买方则对应的是金融行业中通过投资来获得超额收益的金融机构,典型的机构是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私募,保险,商业银行等。这些不同的买方其实性质都差不多,只不过投资的方向和资金来源不太一样。

服务者主要包括一些第三方机构,诸如会计事务所,类似于彭博和万德之类的信息提供商,以及对各类资产进行评价的评级机构。

一般来说,假如一个金融应届毕业生出来,首选的工作当然是买方工作,其次是卖方工作,最后是服务商工作。

投行和券商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学生?

投行、券商的工资高可是出了名的。且不提全职员工,就连实习生的薪资都可以达到9万美金。以大摩的投行部为例,IB暑期实习生的薪资折合成年薪为

}

金融圈鄙视链一说想必众多投机人或多或少也都听过,什么投行的瞧不起券商,券商瞧不起基金等等,那江湖上传闻的都有哪些观点:

最底端是现货电子盘(贵金属,原油,比特币,邮币卡……)业务员以及配资、P2P业务员,不需要任何从业资格证即可上岗,比房产中介的门槛还低。

虽然个别人在事物新出现那会儿赚得多,但毕竟公司不正规,平台不正规,自身金融知识也未必得到有效提升。对年轻人来说,一开始的平台很重要。

但期货业务员也是比较中下层的了,因为首先这行业还是离不开电话销售,或者网络上贴牛皮癣一样的小广告。更重要的是行业竞争激烈,现在手续费极低了,交易所上加个几毛(甚至一毛,一分),你还只能从中抽成20%。至于卖理财产品,期货公司的平台又不如券商、保险公司大,而且产品的认购门槛是100万 ,业务员从业初期不容易积累这样的客户。

你搜搜就知道了,全国所有的期货公司、一年的净利润加起来,都抵不上一家券商。股指期货被限制以后,许多公司的业绩、创收骤然萎缩50%。

虽然说,是人都想做高薪且高大上的工作。但现在没有名校海归硕士文凭,在金融界也难以获得高起点 ,而且很多央企总部、外资金融企业中国分公司 的高端岗位是在京沪深。如果你是京沪深本地人还好说,不是的话,租房买房的压力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做业务总的来说对自己的人生阅历之增长很有帮助,出色的销售走到哪里都是各企业抢着要的。边做业务边学习知识,考到CFA、投资分析证书,你或许可以脱离业务岗,走向更好的未来。不过销售显然不适合所有人。如果你善于社交,在陌生人面前放得开,那销售很适合你,做得好收入并不会低而且可以走向管理岗位(独当一面管理一个营业部)。如果不,你就要三思是否进入看似美好的金融行业了。

期货公司工作7年做过后台、业务岗、营业部负责人,总结一下我眼中的期货人。首先,与证券、银行等传统金融行业相比,期货行业确实在初期钱少、事多、路子窄。其次,期货受众窄,期货市场近几年几近饱和状态。业务开发通常是互相挖的状态。再次,期货客户存活期短,一般情况下开户两年还在做的客户不足10%。

但,期货行业是我认为近几年还能让普通人突破阶级固化的行业之一。我的同事中有极少一部分通过自身的摸索和努力实现了稳定盈利交易,成为成功的私募基金经理,年入千万以上,而他们没有富一代老爸,没有海龟硕士文凭,仅靠期货公司的培养,对产业链、技术面、整体金融环境的深入研究,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最后的最后,我身边从事期货业务的朋友同事,但凡入行多年,并且积极努力的,基本都在35岁之前成为营业部负责人或总部中层领导。只要坚持住,只要你足够优秀,足够努力,晋升是很快的。

简单的来讲,金融是资金的融通,就是起到一个连接有钱没项目的人和有项目没钱的人的作用。从这个基本点出发,期货和金融行业无关,作为一种衍生品,一般只是为现货商提供标准化合约实现套期保值的作用的(但是事实上除了现货商外,期货公司从事的经纪业务会拉来很多参与者如一些大户,散户进行频繁的投机交易)。说期货行业低端/底端大体是这么几点:

1. 期货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系统的金融教育,普遍学历较低。多为投顾水平,在弱势有效市场提出以及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提出几十年后,仍然停留在倡导技术分析,海龟交易等落后阶段,说服客户通过技术分析策略交易可以实现长期盈利以及击败市场收益率,从而赚取交易佣金。2. 和正规金融行业严重脱节。期货从业的圈子和金融从业的圈子没有交集。比如,期货看供求表,金融看财报。期货调研去农地煤场,金融调研去公司看生产线。期货从业者倡导通过交易投机,动辄短期几倍收益,甚至几十倍收益在他们的嘴里都很正常,金融从业者认为:...。

2. 前景暗淡,主流金融行业食物链,首先是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发现项目打包项目上市的市场,如VC,,PE,投行等。其次是二级市场,二级市场是流通市场,为未能参与一级市场的机构或者个人提供一个拿到一级市场‘’产品‘’的机会(当然是从其他人手中高价买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期货还不在底端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金融行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