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本小说/书 的名字

莫言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之一,自1985年中篇小说《透明的胡萝卜》发表让他声名鹊起以来,他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力,并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在这之后的五年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对外发表作品,直到2017年前后才陆续推出新的短篇小说。于2020年8月出版的《晚熟的人》是他创作于2011年底到2020年6月之间的全新小说集,共收录了12篇短篇。本文主要以《晚熟的人》为参考,比较莫言发表于1980、1990年代的一系列早期中短篇小说,探索当今的莫言短篇写作与前期相比呈现出的新特点。

《晚熟的人》标志着"莫言风格"的转变?

莫言新作《晚熟的人》成功营造了一种氛围:小说作者强烈在场、貌似真实的虚拟氛围。

很多人读了《晚熟的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鲁迅的《祝福》等经典短篇小说,都是知识分子的回乡,都经历了时代变迁,都见识了时代变迁中的变与不变、利与弊、飞扬与沉沦。

但《晚熟的人》与《呐喊》中的一些篇幅并不相同。鲁迅眼中的故乡主要是悲剧性的,现实主义色彩的悲剧或者现代主义味道的悲剧,而莫言眼中的故乡却有着荒诞的喜感,魔幻现实主义的喜剧(?)或者像是后现代主义的喜剧。

无论如何,《晚熟的人》是一本充满诚意的书。对于莫言的新著,很多人期待的都是可以超越或者媲美《丰乳肥臀》的长篇力作。但没想到,《晚熟的人》偏偏只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

但真的看到全书,读完全书,就必须承认,《晚熟的人》是一本充满诚意的书。书中大部分内容都未曾公开发表,包括几个读者普遍认为是卓荦杰出的中篇。

而且,从书后的创作年表可以看出来,这些作品创作的2012、2017、2020年,时间都很集中,甚至只在一两个月之间。

如全书最重的《晚熟的人》《贼指花》《火把与口哨》《红唇绿嘴》四篇,是在90天内创作完成的,而《贼指花》《火把与口哨》这两个味道迥异、风格截然不同的中篇竟然是一个月之内写成的。

有人认为,《晚熟的人》标志着莫言风格的转变。以前的莫言魔幻多变、酣畅淋漓、大块文章、泥沙俱下。而《晚熟的人》却收敛、含蓄、朴实、直白,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镇大爷娓娓道来。

但实际上,这个所谓的转变,包含着评论者的刻意。莫言的转变早有端倪。《檀香刑》《生死疲劳》中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结构方式。2012年莫言获得诺奖前的一些中短篇小说也与《晚熟的人》的风格和手法一脉相承。

而莫言另一项投入大量精力并已有丰硕产出的领域戏剧戏曲创作更主要是平实朴素的风格。虽然如此,因为《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奖后睽违8年的新作,评论者如果硬要给他贴上风格转变的标签,应该也能说得过去。

但这并不表明莫言本人是“晚熟的人”。《晚熟的人》出版后,一些媒体为引人注目,把莫言称为“晚熟的人”。但实际上,如果仔细阅读《晚熟的人》,可以看出来莫言对这类人深刻的批判与讽刺。

相对于“早熟的人”,这类人在青少年时期并不显山露水,而一旦晚熟,就变得飞扬跋扈,唯利是图,狡诈凶猛,但本质上的笨拙愚蠢却仍与青少年时期一脉相承。实际上,这是某一类人的人生起落的写照。

如果莫言不是“晚熟的人”,那么,怎么定位莫言在这本书中的创作呢?我想,还应该回到莫言诺贝尔演讲中的自我定位“讲故事的人”。

另外,阅读莫言小说的一个显著感受变化是,我们不再这么“累”了,感到舒服了很多。一方面,莫言讲故事的技巧又提高了。比如《贼指花》中大量的铺垫和暗示,使我们在没有得到叙述者明确答案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像做逻辑推断一样,判断出真正的“贼”,相比于《秋水》这类的小说,可谓是阅读难度降低了一个层次。毕竟,后者对故事的解构可能更多地要基于生活的经验和情感的共鸣,怎么样去理解黑衣人在明明有选择的情况下,仍然放光枪中的子弹,直面女子的复仇,对于年龄较小的读者来说是颇有难度的。

另一方面,故事不再那么血腥、暴力、令人不适,比如《左镰》就隐去了对“剁手”的直接描写,让作品的侧重更加集中于这之后发生的事,而非用他习惯的快节奏的、奔放的语言,去描写那些血腥、残酷的场面。但前期的作品中可以说莫言是毫无顾忌的,有些场景让人头皮发麻,比如《飞鸟》,这里不便展开,如有兴趣可以自行阅读。总之,不再“狂语”的莫言显得更加收敛和温和,利用手中的叙述工具,尽可能地给读者传递出想要传递的东西。

诺贝尔奖作家 莫言新作

(点击图片 微店购买)

《晚熟的人》是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12篇小说,“晚熟的人”也是其中一个短篇的名字。这些小说基本上都是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写的。

在这十二篇小说中,莫言多是以著名作家的身份,采用第一人称受限视角来讲故事,但他在弥补受限视角视野不足方面所采用的手法变化莫测、不一而足,展现了非常高超的叙事技法。

1. 左镰:一个被砍了右手的男人

《左镰》的绝妙之处在于留白。这也恰恰证明好看的小说不一定非得面面俱到,写尽一切细节。就像《玫瑰街角的汉子》,非常巧妙地压制了把一切说出来的欲望,让读者自行补齐那“缺失的段落”。

2. 晚熟的人:一个越老越机灵的男人

套路深的男人,比套路深的女人更可怕。如果晚熟的人指的是莫言笔下蒋天下这样的人,我真心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成熟,永远都是那个“啥都不会”的人。

3. 斗士:特殊年代里沉迷于特殊斗争的男人

有些人天生就像好斗的公鸡,从不考虑实际利益,也不考虑后果,只为争一口气,动辄就要找人干仗。这种人,活在特殊的年代里,遇到特殊的人,那可就有意思了。

4. 贼指花:那个偷钱包的男人或者女人

这个短篇所讲述的故事是《晚熟的人》里唯一发生在高密世系之外的故事,其中应该有莫言真实经历的成分。主要人物是一帮聚在松花江上的诗人、作家和编辑,时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

用不太那么恰当的词语来讲,这是一篇“骚气十足”又“诡异魅惑”的小说,充满青春的气息,也充满真实生活中那种无处不在的不确定性,读起来非常动人心魄,余味无穷。

5. 等待摩西:一个失踪的男人和等待他的女人

如果我没有误读的话,《等待摩西》的重点不在摩西,而在等待。当然,摩西也重要,没有了摩西,也就没有了等待的对象。不管怎么说,这是一篇以人物取胜的小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6. 诗人金希普:一个写诗的男人

这是一篇极具讽刺意味的小说,比《晚熟的人》讽刺意味更浓。主人公是一个以文学的名义沽名钓誉,实施诈骗的骗子。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骗子不仅能骗了别人,甚至还能骗了自己。

7. 表弟宁赛叶:一个牢骚满腹的男人

《表弟宁塞叶》是《诗人金希普》的姊妹篇。主人公是金希普“女神诗社”的成员,同时也是金希普重点欺骗对象之一。但他却以非常诡异的方式沉溺于这种欺骗,变成了一个愤世嫉俗的文学渣滓。

8. 地主的眼神:一个眼睛里喷射火苗的男人

《地主的眼神》是个时代剧,讲述在特殊时期才会有的人物和事件。有时候意识形态的影响会绵延一两代,有时候这种影响会渗入我们的血液里,让我们一直脱不了干系。

9. 澡堂与红床:洗澡堂里的男人和洗脚房里的女人

这是个合二为一的小说,上部写洗澡堂里的男人,下部写洗脚房里的女人。与其说这是一篇小说,倒不如说,这是两张当代中国庶民阶层的素描图。“我”已经不再是“我”,而是化身成了现实生活的观察家。

10. 天下太平:一个被鳖咬住手指的孩子

想要总结《天下太平》这篇小说的主题和象征意义,多半是徒劳,因为它既有荒诞性,又有现实感,人物的面容非常清晰,又异常模糊。因此,放松下来把它当成一个有趣的故事来读,才是正解。

11. 红唇绿嘴:一个写公众号的女人

这是一个历史造就的怪胎留在人间作怪的故事。但这样讲,对主人公多少有些不公平。她的确有令人厌恶、憎恨的一面,但其一生的遭遇也充满着悲剧性。只能说,时代种下的苦果,总会有人一一吞下。

12. 火把与口哨:悲催的男人、悲催的女人和他们悲催的儿女

最后一个中篇《火把与口哨》真可谓是《晚熟的人》里的压轴戏,莫言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在这篇小说里体现得最为明显。小说以三叔和三婶一家的命运为主线,从家庭的建立,写到家庭的灭亡,写尽了人世苍凉和人情冷暖,细细读来,叫人肝肠寸断。但莫言在此并非一味地以悲写悲,以博取读者对人物的同情。

三叔和三婶这两个人物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才是这篇小说真正的亮点。尽管命运不公,但三叔一直是一个积极、乐观,从不妄自菲薄也不怨天尤人的人,他充满人格魅力,有高超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广阔的胸怀,永远都给人一种春日阳光的感觉。

三婶是一个坚贞、刚毅、多情、意志顽强的女人。三叔死后,命运并没有放过这一家人,但三婶一直咬牙坚持到了最后,直至她深入狼穴,为子报了仇,才终于卸下了盔甲,撒手人寰。一个女斗士的形象留在了我们心间,久久挥之不去。

文字|图片 部分转载自网络

各位左边右边的朋友,由于公众号推送规则的改变,如果您没有将我们设为星标或经常点击在看,我们的推送会淹没在你茫茫的订阅列表中。每次看完文章,在文末处点亮在看,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散,一同乘风破浪。

将左边右边设为星标 持续关注 左边右边书店 微信公众平台,活动信息不定时更新,或许下一场就是你心爱~欢迎分享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真正好看的小说书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