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装逼的人,用的词语有不伤大雅

城里的老饕们都知道,城东夕水巷里有家炒饭摊子,炒饭味道堪称一绝。

掌勺的摊主姓罗,年纪六十岁上下,大家都管他叫罗老头。据说罗老头年轻时在五星级大饭店当过主厨,行事做派自有大厨风范,连做最简单的蛋炒饭都透着股傲气劲儿。

譬如他做炒饭从不单炒,嫌那样小气麻烦,每次都是连攒了好几张单子,一气儿炒完。

先用那柄大铁勺往锅沿上“梆梆”敲两下,算作开场,半打鸡蛋加整盆白饭都填在那口大铁锅里,堆的顶尖儿直往上冒,罗老头举锅的左手臂上青筋暴起,右手抄着一柄长勺,耍的气壮山河,虎虎生风。

饭粒与蛋花跃在半空颠来倒去,依次跟锅底亲密接触,直至全染的油汪汪热腾腾,出锅前再洒一把小葱段提劲,不出五分钟,一大锅蛋炒饭便做好了,分装到若干餐盘里,从来不多,从来不少,分量刚刚好。

这炒饭价格便宜量又足,可滋味口感绝不含糊,好吃到销魂。

罗老头这边刚将饭盛好,旁边守着的客人立刻巴巴儿地把饭接过去。虽说小菜和米汤都得自己添,坐的位置也只有路边一排矮板凳,但就冲着这口绝妙的好味道,吃货们还是将队从巷子口排到了巷子尾。

其实多花点时间排队都是小事,大家最怵的还是罗老头的暴脾气,跟那灶火一边儿旺,指不定什么时候就窜得老高,来这儿的无论熟客生客,就没有不给他那暴脾气燎到的。

不能单炒不能打包都不算啥了,客人但凡是接饭慢了、吃饭剩了、用过的纸巾没扔对地方,都可能惹来罗老头一顿大嗓门吼,偶尔再来一两个想插队的想逃单的,那更是不得了,看罗老头不给他骂出个狗血淋头,抱头鼠窜。

即便如此,罗老头这炒饭摊子的生意还是旺,食客们总是一边刨着美味的炒饭,一边小声八卦罗老头这么好的手艺,以前也在大饭店干过,如今怎么连家正经馆子都没有,身边好像也没个家人亲友,只沦落到孤身一人来出摊呢?

时间倒推回二十年前,那时候的罗老头还不是罗老头,靠着一份实打实的好手艺,他在城里第一家五星级大酒店里当上了餐厅总厨,里里外外都能被人带着敬意称呼一声“罗师傅”。

罗师傅事业顺风顺水,家庭生活也是和和美美,娶了酒店隔壁中学里年轻漂亮的杨老师,又生了个可爱的小女儿,被罗师傅当成心头宝,小名唤做“蓓蓓”。

每天下班回家,罗师傅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抱着蓓蓓亲,平日里对蓓蓓怎么疼爱都觉得不够,女儿要什么给什么,看得妻子杨老师都有些酸,说咱家老罗看着粗粗框框的,怎么就能把女儿宠得这么娇惯。

当然罗师傅只对小女儿如此纵容,对着手下那帮年轻厨师,他可没这种好声气。

毕竟要管餐厅后厨那么大个摊子,还要带一帮子不靠谱的新人,事情多任务重,压力也尽往他身上压,罗师傅的脾气是出了名的火爆,但凡手下厨子们做事有丁点儿纰漏,马上得挨一顿凶猛招呼。

像是上次罗师傅的徒弟小张没按他的要求来规规矩矩处理肉片,自作聪明地给肉片裹上嫩肉粉,就遭了罗师傅好狠一顿吼,吼得整个后厨不敢吱声,就听见各种扎心的话满天飞,扎得小张整个脸色白惨惨的,仿佛下一秒就要崩溃。

不过效果也是立竿见影,那次过后,后厨的新人们确实老实了不少,再不敢偷半点懒。

在罗师傅的带领下,餐厅的口碑是越来越好,压在罗师傅身上的担子也愈发沉重。

这显然也加重了他的暴脾气。

说实话,这幅爆脾气放在后厨那闹腾地方倒不全算坏事,没点儿脾气的主厨根本镇不住场子,可坏就坏在这人的性子没法切换自如,上班时引发的坏脾气,有时会不可避免地被罗师傅下班后带回家里去。

久而久之,连性格温和的杨老师也受不了了。

夫妻两个开始从小吵到大吵,后来还互相摔东西撂狠话,气得杨老师带着蓓蓓回了娘家,托人传来一句话,不想再跟罗师傅继续过了。

罗师傅这时候后悔了,连忙赶过去给杨老师赔不是。

然而人的性子就是那么难改,明明罗师傅是过去求杨老师原谅的,几句话不对付又吵了起来,任人怎么劝都劝不好。

杨老师彻底死了心,扔给罗师傅一张离婚协议,说蓓蓓归我,其他家产你看着分吧。

罗师傅这时候才意识到事情真的没法挽回了,请假回家连着烂醉了好几天,然后清清醒醒地去找杨老师,说家产可以全归你,但蓓蓓你得留给我。

两口子就在小女儿的监护权上较起了劲儿,又争得好一番鸡飞狗跳。期间杨老师托关系给女儿换了个幼儿园,离罗师傅工作的酒店非常远,早晚接送也很上心,半点儿见面的机会都不给罗师傅留。

怕自己以后再也见不着蓓蓓了,罗师傅说什么也不肯在离婚协议上签字,还隔三差五赶在幼儿园放学时间偷偷去校门口蹲点,只为能在小女儿被妈妈接走时多看两眼。

看着蓓蓓蹦蹦跳跳笑得一脸灿烂,罗师傅心里滋味儿可比灶台上的任何一种调味更复杂。

他不想两口子离婚的事伤害到蓓蓓。

可他也是真的怕,怕蓓蓓有一天,会彻底忘了自己这个爸爸。

蓓蓓生日那天,罗师傅到底是没忍住。

趁着杨老师还没下班,罗师傅提前赶到幼儿园,编了个借口想把蓓蓓接走。恰巧那天幼儿园轮着个没经验的新老师代班,不知道蓓蓓父母间的纠葛,看蓓蓓欢呼着扑进罗师傅叫爸爸,便让罗师傅领走了孩子。

蓓蓓一路上都在追问爸爸你最近怎么不来接我了,妈妈说你出差了,我好想你啊。

罗师傅无言以对,只问孩子想吃什么,爸爸今天都给你做。

蓓蓓便马上忘了先前的烦恼,咧嘴一笑:“蛋炒饭,蓓蓓最喜欢爸爸做的蛋炒饭!”

这是罗师傅的拿手绝活儿,蛋炒饭里从来见不着蛋,炒出来的饭粒儿却是颗颗金亮,扑满蛋香,以前每次做,蓓蓓都能开开心心多吃一碗饭。

罗师傅听得心酸,连声应着,回去便开始淘米做饭。

趁着电饭煲还在蒸饭的功夫,罗师傅挑出一把最尖利的刀,给案板上的鲜鱼剖肚去鳞。

鳞片去到一半,酒店那边突然来了电话,说是后厨临时出了岔子,今晚来的客人又尊贵,得罪不起,让罗师傅赶紧过去救场。

蓓蓓在一边听得半懂不懂的,小嘴巴撅了起来:“爸爸,你又要去上班啦?”

罗师傅为难地笑笑,大手摸在蓓蓓头上:“蓓蓓乖,爸爸先让小张叔叔过来陪你。别着急,爸爸很快就回来给你过生日。”

等罗师傅处理完后厨里的突发事故,急匆匆赶回家里,见到的却不是自己临时叫来看孩子的徒弟小张。

而是来找孩子的杨老师,正坐在满地狼藉间抱着蓓蓓痛哭。

见罗师傅回来,向来文弱的杨老师扑过来就是一耳光,把罗师傅打得有点懵。

“看看你徒弟小张干的好事!”杨老师哭得声嘶力竭,手里拎着条染血的小内裤,“那个畜生!我们蓓蓓才四岁!他怎么下得去手!”

罗师傅猛然僵住,目光越过还在哭喊的杨老师,看向坐在地板上的小女儿。

蓓蓓乖乖巧巧地坐在那儿,两条光生生的小腿随意摆动着,漂亮的小脸蛋上蒙着一层懵懂,并不明白自己刚才究竟遭遇了什么。

她看见罗师傅回来了,立刻笑了起来,朝罗师傅伸出手:“爸爸,我饿了,我要吃蛋炒饭。”

罗师傅耳边轰的一声响,什么都听不见了。

他几步跨过客厅进了厨房,看见案板边还摆着那把杀鱼刀,刀刃锋利,寒光瑟瑟。

罗师傅记不清自己这辈子究竟用那把刀宰杀了多少鸡鸭鱼。

但用来捅人,单单就只那么一回。

人的骨肉并不比寻常的鸡鸭鱼更为坚韧,更何况罗师傅的刀工本来就是出奇的好,一出手便能避开关节筋骨,直直往要害里扎,血花瞬间迸了出来,喷了罗师傅满脸,还带着温热。

被扎的小张靠墙缓缓坐了下去,嘴巴剧烈开合,像条被剖开的鱼,徒劳挣扎。

但死鱼的眼珠总是木讷黯淡的,小张的眼色却还透着疯狂与凶恶。

他半笑不笑地盯着罗师傅,脸色白惨惨的:“师父,你以前只管骂够了我,眼下我也毁了你女儿,咳咳,我……我不亏了……”

刀“哐当”一下从罗师傅手上掉下来。

一贯暴脾气的罗师傅手足无措地跪倒在地上,嘴巴张了又张,却说不出一句话。

后来杨老师去探监,罗师傅交给她一张签好名字的离婚协议书。

“钱都在卡上,房子你卖了,带蓓蓓走,别再来看我了。”罗师傅说这话时,一点儿坏脾气都没有,语气挺和缓的。“是我对不起蓓蓓,就当她没有过我这个爸爸。”

等罗师傅出来,快二十年过去了。

年富力强的罗师傅变成了满头白发的罗老头,没家人,没朋友,没财产,没工作。

曾经存在于罗老头生活里的那些旧物事,就跟这城里被拆迁的老片区一样,早变了样貌,什么都没剩下。

罗老头费劲巴拉地研究了好一阵子该怎么用智能手机,终于学会了该怎么在上面买去另一个城市的高铁票。

一切都让他感觉很陌生。

他不认识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不认识他了。

杨老师开门时,看到罗老头站在门外,稍微愣了愣神。

倒不是惊讶罗老头要来,对方来之前给她打过电话的,只是面前这个干巴巴的老头跟自己印象里的罗师傅差别确实大,稍微有些不习惯。

不过,曾经年轻漂亮的杨老师也老了,当年她独自带着女儿来到这个城市辗转安定下来,重新成了家,养大了孩子,如今自己也是快要退休的年纪。

岁月不饶人,谁都不饶啊。

杨老师客客气气地将罗老头请进屋坐下,还给他倒了一杯茶。

罗老头接过杯子,环顾四周,看这家里倒是敞敞亮亮的,墙上还挂着一家三口的合影,低头喝了口茶:“蓓蓓不在家吧?”

“对,今天单位正好轮到她值班,要晚上才能回来。”

“那你家那位……哦,刘医生也不在?”

“他去外地指导做手术了。”

“蓓蓓她这些年都还好吧?”

“蓓蓓挺好的,当年她还年纪小不记事,又换了环境,谢天谢地没一直受什么坏影响,调整得不错,早就走出来了。”

罗老头双手抱着杯子连忙点头:“那就好,就好。”

杨老师从沙发上站起身,拿了开水壶要给罗老头的茶杯添水,罗老头连忙摆摆手说不用,杨老师便又坐下了,气氛是生疏的沉默。

罗老头手指在杯子上摩来摩去,影子映在水里:“刘医生对蓓蓓也还行吧?你们怎么没给蓓蓓生个弟弟妹妹?”

杨老师笑得有些勉强:“老刘不能生,是真心把蓓蓓当成亲闺女来宠的,蓓蓓也一直把他当亲爸爸。”

听了这话,罗老头不言语了,只坐在那儿盯着杯里的茶叶浮在水面上微微打转儿。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站了起来:“我在外头还有事儿,先走了啊。”

“你不等蓓蓓回来了?”

“让蓓蓓见我干啥,好不容易才换了个新环境,别再让她想起以前那些糟心事,你别跟其他人说,就当我没来过。”罗老头说着就往门外走,头始终埋着看向地板。

“孩子有个杀人犯的爹这种事……传出去也不好听。”

之后罗老头没有再和杨老师有过任何联系。

但他没离开这座城市,横竖是在哪儿都没有根儿了,就在这里停下也没什么区别。

罗老头没有别的本事,只有当年的好手艺还残留了些,开正经餐馆是不可能了,钱和精力都兜不住,他在城乡结合部租了间破房子,再找辆二手三轮车,简易灶台往车上一搭,在城里写字楼区附近的夕水巷里开了个专门卖炒饭的小摊子。

每天蹬着小三轮早出晚归,也就挣个生活费。

但这贫苦生活没能把罗老头压垮,他脾气还是大,来这里吃饭的人都知道,哪里稍不如那掌勺的罗老头的意,可能就要挨他一顿训。

可大家还是喜欢来,喜欢看罗老头拽拽的炒饭派头,吃那盘香喷喷的蛋炒饭。

要是赶上罗老头心情好,往炒饭里免费多加一个蛋一根肠,有时还附赠一瓶凉茶可乐,这种机会也不是没有。

后来罗老头的蛋炒饭因为实在太好吃,传出了名,来排队的人多了,罗老头也不涨价,还是一份炒饭该卖多少是多少,只是脾气往上涨了,成天指挥排队的年轻人们拿这个小菜添那个例汤,吃完的碗碟筷子该往哪里放,不听话的就要受他一顿暴脾气的训。

就好像这破落的露天街巷,也是他主管的厨房似的。

时至半夜,刚下过一场暴雨,巷子里其他摊子都收了,冷冷清清没什么人。

只有罗老头的摊子还开着,黑暗之中孤零零点盏灯,几颗蛾子绕着那昏黄的光线绕啊绕。

从巷子外面走进来两个年轻女孩,站在罗老头的摊子几米开外,悄悄嘀咕了几句“听说他脾气特别坏”、“可我就想尝尝这个蛋炒饭”、“好吧,你挨骂了我可不管啊”之类的话,才心虚地往摊子前面站。

“老板,一份蛋炒饭。”扎马尾的姑娘小声道,顺势望了一眼身边的同伴。“我俩分着吃,可以吧?”

说完她立马往后退了半步,笑得很露怯。

她早听说过这个摊子老板脾气特别臭,而且从来不单炒,自己和朋友怕不是正好撞枪口上。

但预料中的暴脾气并没有来。

掌勺的罗老头只轻声应了句:“小菜在那边,自己添,汤凉了不要喝了。”

然后他就开了灶火,伸手在锅上晃一下试试温度,待锅烧烫。

两个女孩坐在一旁的矮板凳上,看罗老头先是一勺子亮油锅中烧热,旁边筐子里捞出鸡蛋往铁锅沿上一嗑一甩,只听“滋拉”一声,鸡蛋便落在热油里,冒出青烟,烫起白泡。

罗老头手中的大铁勺捣在锅里,“哐哐”几下便把蛋清蛋黄打散拌匀,激起喷香。趁着蛋花将结未老,再一碗白饭从天而降,直接扣进锅里。

罗老头挥着勺子在锅中熟练地打圈儿,又是一阵叮叮哐哐,米粒就都散了,跟蛋液混在一起,白粒浸黄。此时炉火更旺,罗老头一手持锅,一手把勺,就这么翻炒起来。米饭与锅底短兵相接,“卡兹卡兹”蹦得热闹,底下又有炉火呼呼作响,热浪香味扑了遍地。

待饭炒好装盘,蛋炒饭里见不着蛋,炒出来的饭粒儿却是颗颗金亮,扑满蛋香。

这是罗老头最拿手的蛋炒饭,练了很多年。

两个女孩坐在那儿托着盘子,你一口我一口吃得很香。

罗老头关了火,就坐边上看着,听两个女孩愉快地聊着些琐碎,关于工作,关于恋爱。

还有扎马尾的女孩小小地抱怨了明明自己今天过生日,却要在单位加班忙到半夜以至于没空庆祝这件小事。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过生日,我别的也不想吃,就特别想吃蛋炒饭。”

“哈?你要求还真低啊。”

“好吃的蛋炒饭也是很难遇到的好不好!这家真是我遇到的最好吃的,这次生日过的不亏,哈哈。”女孩嘴巴里塞了一大口饭,吃的很满足的模样,然后她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什么,偷偷靠近朋友的耳边。“之前不是都说这家老板脾气特别差吗?我看还好啊。”

另一个女孩也觉得困惑,两个女孩抬头望向罗老头之前站着的地方,却没见他人影。

此时的罗老头正躲在边上一堵墙后面,任谁路过也看不出这位干瘪的老人家就是个那个骄傲又坏脾气的罗老头,因为他正卑微地弓着身子,浑身不停地颤抖,浑浊的眼泪从捂着眼睛的指缝间漏了出来。

只为女孩夸了一句他做的蛋炒饭。

碎碎念:这次尝试了自己不擅长的画风,目测有点失败,捂脸,我以后找时间改改……

}

在今日头条,有一个奇怪现象就是很多人喜欢看评论,这是为什么呢?

}

是那些冷漠又高傲的路人们。你不就是想蹭我们家的热度嘛?最近这段日子,国产剧鲜有佳作,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几乎成了所有人的首选,你随处都能见到追着这部剧的群众们——。堪称抄袭界的婊子代表。你以为这就完了?唐七你这么牛逼怎么不上天呢?

是那些冷漠又高傲的路人们。

你不就是想蹭我们家的热度嘛?

如今这世道,每一天都有各种奇葩事不断刷新你的三观。最近,就有几件事让大婊妈我目瞪口呆,三观尽碎。

这第一件事,要从一部最近热播的电视剧谈起。

最近这段日子,国产剧鲜有佳作,一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几乎成了所有人的首选,你随处都能见到追着这部剧的群众们——

他们在街边的超市里看着,在早高峰的地铁里看着,在人生嘈杂的宿舍里看着

然后为了剧中的爱情 潸然泪下 。

这部集结了收视女王杨幂和演技小生赵又廷的古装言情剧,从一播出便牢牢占据着收视榜单的前列,网络点击量也以每天一亿多的速度疯狂增长着,出门和人打招呼,见面都不问“你吃了么”改问一句“你看三生三世了吗?”

而就是这么一部无比成功的影视作品,却从开拍前就饱受争议,一切都只因为这部剧的同名原著小说,是一本 彻头彻尾的抄袭作品 。

唐七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抄袭大风刮过的《桃花债》。

针对两者的抄袭,不仅有网友制作了详细的调色盘(抄袭对比图),还有人用文字总结了两者的相似程度——

而比起这样赤裸裸的抄袭,

作者唐七公子的表现则更让人目瞪口呆

堪称抄袭界的婊子代表。

想当年唐七在晋江网出道时还是个默默无闻的小作者,而大风刮过早已是耽美界的大神。参考大风刮过的bl(男男向)小说,唐七写了题材一样的bg(男女向)爱情小说,可惜人气不够,于是唐七想出一个馊主意——

注册一堆小号,在大风刮过的文章评论区推荐自己的文章

甚至说自己的文章是“大风小号写的新文章”这样不要脸的话

当唐七人气渐长,准备出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图书时,唐七的编辑为了打消读者对于抄袭的怀疑,甚至想要邀请大风刮过给唐七做推荐,大风自然是不会答应。

唐七和编辑自讨没趣,自然也没给大风好脸色,大风曾经在自己的文章里还原过此事件,大概意思总结下来就是一段无耻至极的指责——

“ 大风刮过那个穷酸,给脸不要脸,他写传奇,这辈子难登大雅之堂。这出戏一唱(指唐七的书出版),便是天下皆知,那时他还不是东湖居士脚下的一块泥?看得起他才用他的文章。他还当自己是李白杜甫?李白杜甫的诗天天被引用,也没见他们从棺材里面爬出来咬人。 ”

你以为这就完了?事情的程度远超想象,据称在唐七新书出版时,编辑还特意将书寄给大风,借此羞辱她。

这种行为是什么概念呢?

一个偷了别人东西之后跑到别人面前炫耀的人,

唐七你这么牛逼怎么不上天呢?

而在此番唐七作品改编影视之际,据称仅版权费一项唐七入账就高达数百万。

原作者却只能在角落神伤

这大概是天底下最悲哀的事情,没有之一。

也许有人也好奇,为何大风刮过不选择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作品,这里要科普一下:

大风刮过写的是 耽美小说 ,而在国内由于政策限制,耽美小说甚至是不能出版的,在这样的条件下通过法律渠道状告抄袭者,费时费力不说,很可能毫无结果。

所以这么多年过去了,唐七依旧混的风生水起, 任众人骂声一片,人家却照旧坐在家里数钱数到手抽筋····

与抄袭者唐七的无耻相比,更让大婊妈不爽的事情,则是《三生三世》粉丝的无耻与高傲。

在豆瓣网《三生三世》电视剧页面下的讨论版块里,一篇名为《反抄袭的你们都是唐七。回家好好反省,别再祸害别的剧!》的帖子拥有高达一千七百条的回复,其内容的无耻程度也是令人叹为观止。

在这篇帖子里,指责抄袭的群众被批为“ 祥林嫂 ”,宣传“抄袭不对”的价值观被形容为“传教”,而为了给抄袭行为洗白,发帖者甚至将百度腾讯拉下水, 连 国家大力保护抄袭 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这姐们一定不知道《锦绣未央》刚被央视点名抄袭吧···

这样魔幻现实主义的帖子看的婊妈我怀疑人生好么!

看抄袭作品可耻么?不。明知是抄袭作品还贡献点击的,算三观不正。明知道是抄袭作品还为抄袭作品洗白的,是彻彻底底的无耻好么!

让大婊妈震惊的第二件事,则源自最近的一则综艺节目。为了纪念《爱情公寓》播出八周年,该节目将包括陈赫在内的一众演员拉到了一起,搞起了“回忆杀”,什么再聚首泪洒舞台,什么看到彼此就一下子哭出来呀,一手情怀卖的分外成功。

婊妈我朋友圈恰好就有几位《爱情公寓》爱好者,他们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看着节目,还在朋友圈祭奠着这部剧和他们的青春。

可是,就是这看起来一派和谐,甚至有些感人的事情,却让大婊妈我分外想笑——

什么时候,抄袭的作品也开始卖情怀了?

2009年,一部叫做《爱情公寓》的电视剧在国内播出,搞笑的剧情和性格各异的角色让该剧一炮走红,可是,随着剧集的播放,却有越来越多人发现了蹊跷—— 这部打着国产爱情喜剧的作品,怎么看起来就这么眼熟呢?

很快就有美剧爱好者们 发现,这部剧几乎抄袭了所有热门的美国情景喜剧,包括但不限于——

抄袭的程度有多夸张?有网友截取了《爱情公寓》与《老爸老妈浪漫史》的剧情截图进行对比,抄袭程度几乎是像素级抄袭,两者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将英文翻译成了中文。

如果你看了这些截图,还能说出“我咋没看出抄袭呢”这样的话,那婊妈我只能送你一句话:

可惜的是,即使在如此显而易见且如此大量的证据下,《爱情公寓》的抄袭都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面对网友的质疑,导演和编剧甚至从来没有正面回应过。

直到有一次,他们抄到了国内作者的头上——

2012年,微博红人赖宝公开指责《爱情公寓3》在未经他允许的情况下,大量使用了他的作品《赖宝日记》里的内容,甚至几乎一条不落。

作为网络红人,赖宝的声明一下子引爆了舆论,大量抄袭的指责涌向《爱情公寓》制作方。迫于压力,爱情公寓制作方选择道歉,并且给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回应——

《爱情公寓》汲取了不少元素, 包括不少网络流传的经典桥段 ,也因此给段子的原作者造成了一定困扰,“我们表示最诚挚的歉意。再次向互联网上所有的段子原作者致敬, 你们才是真正的欢乐创造者 。”

哦,原来别人的创作可以随便拿来用,只要给个无关痛痒的道歉,再美名其曰致敬就一切ok了?

人家原创作者是欢乐的创造者,而你们呢,只是个“搬运者”!

而更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这样一部抄袭了无数国内国外作品的电视剧,播出了长达四季,多达88集之多, 第一部的豆瓣评分甚至高达8.4分 ,远超国内各种原创剧情。

高达7万人评分,五星评价居然高达46%!

而下面的评论,则更是让人目瞪口呆。

这神剧粉丝也是脸大,别人指责抄袭到了你这里就成了圣母,国产电视剧衰落不成气候竟然是因为反抄袭?看美剧就成了装逼??? excuse me?

有网友发帖感慨该剧的高得分,下面的评论也是各种神回复

只要抄袭的好,啥都不是事

我山寨我自豪,你能怎样啊!

还有转头泼原创作品脏水的

一个个评论看下来,大婊妈我的心理经历了由愤怒转到不敢相信再到悲哀的转变。

这个世界上,不要脸的蠢货太多了!

八年过去了,那些当年看过《爱情公寓》的年轻人也都长大了,可是即使过了八年,他们都没弄明白一件事——

他们的情怀,是一个偷别人东西的贼,是原本不该存在的东西。

把自己的青春,寄托在这样的事物上,简直是对美好青春的最大亵渎。

他们看着八年后的再聚首热泪盈眶,感慨时光逝去,却依旧和当年的那个自己一样的无知。

俗话说的好,量变产生质变,这让婊妈震惊的第三件事,就是堪称“抄袭之王”的《锦绣未央》和《寻找前世之旅》了,这两部影视剧的原著小说,涉嫌抄袭的作品都达到了上百部。

1月初,由唐嫣、罗晋、吴建豪主演的古装剧《锦绣未央》, 原著被指出抄袭200余本小说。

而最近正在爱奇艺热播的网络剧《寻找前世之旅》,也被网友指责 抄袭173位作者的203篇作品。

我们形容作家高产时往往形容其作品“著作等身”,这两位倒好,一部作品实现了别的作家一辈子的追求,实在是高!

不少人一定好奇他们是如何做到抄袭如此众多的作品的,这数量哪怕是读完都要花很长时间,殊不知,人家根本不需要读, 只需要一个小软件,动动手指就能凑出一篇博采众长的作品来。

大婊妈身边的一位网文圈写手朋友告诉婊妈,大量的网络写手,目前都在使用一种“写作神器”,你只需要输入例如“眉眼”这样的关键词,就能立刻联想出各种经典作品内对此的描写句子。

在淘宝网上,搜索“写作软件”可以找到上百家正在售卖写作神器的店铺,销量最高的店铺数据高达上千,店主们还用截图展现了神器的其妙功效——

这牛逼的功能,简直是网文圈的“步步高点读机”呀

哪里不会点哪里,so easy!

可惜就是这么两本臭名昭著的作品,却依旧顺利被卖出影视版权,并成功改变成影视作品,收获无数关注和粉丝。

购买版权的影视公司不知道这些作品抄袭么? 当然知道。

可是他们要的只不过是数据和ip号召力, 只要数据足够好,谁管你抄不抄袭呢?

微博上一位一直义务进行反抄袭活动的网友在《寻找前世之旅》播出后发布了一条略带心酸的微博

一部部抄袭作品都播了,还反什么抄袭?

抄袭者的粉丝呼喊着“人红是非多”、“抄不抄袭无所谓只要好看就够了”这样的口号招摇过市,而站在正义一侧的人们却渐渐偃旗息鼓,实在是令人寒心。

但是,正如微博上知名的反抄袭账号“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说的那样——

我终有一天会因为疲惫而停歇,但现在我还站在这里的唯一理由是,我始终还相信着一点:做好事会被铭记和感恩做坏事会被揭发和严惩原创应得到其应有的尊重,而不是面对“炒作”、“抄你是看得起你”这样的冷嘲热讽。抄袭会被抵制,而不是被众人高高捧起,用“天下文章一大抄”、“不管抄袭好看就行”等理由姑息纵容,挤压原创的生存空间。抄袭的垃圾,就应该滚回垃圾堆。既然垃圾不会自己走进垃圾堆,那么我来。用《间客》里的一句话说——“ 虽千万人,我不同意 。”

你的选择,造就了现在这个世界

大婊妈很久之前看过这么一段话

“ 你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在为你想要的世界添砖加瓦 ”。

同样的道理,你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收看,也都是在为作品投票。

这么多年,关于抄袭的新闻层出不穷,从最早的郭敬明抄袭案到《锦绣未央》抄袭两百部作品,再到《三生三世》与《热血长安》的抄袭事件,抄袭这种行为从未停止过,原因又是什么呢?

如果犯错无法得到足够的惩罚,

犯错者必然不会心存畏惧。

在这样一个毫无版权意识,

在一个抄袭作家发家致富,甚至成为青年领袖和作协会员的国度,

在这样一个围观者毫不在意抄袭与否

在这样一个人人都在说”抄袭管我屁事“的时代

你还想要看到好的作品么?

围观者的冷漠和高傲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前段时间,当抄袭作品《老夫子》作者王泽去世时,微博一片哀悼点蜡,却没人知道,被抄袭者朋弟一生凄苦,惨死却无人知晓。

大婊妈转发此事时评论“抄袭者去世有何值得纪念的?”却反被白莲花们围攻“对死者不敬“。

一切抄袭者,都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受万人唾弃。

比作恶者更可怕的,是围绕在作恶者身旁

那千千万为其摇旗呐喊洗白的无知者。

“抄袭怎么了?你们不也一样爽了么?”

我有一句 哔哔哔 不知道当不当讲。

本文转载自大婊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形容装腔作势的古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