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爵士乐,不知道上海JZSchool的全日制课程到底怎么样?

本周特别企划:JZ网络音乐学院任教老师专访系列,「大师」也不是生下来就是「大师」,我们觉得相当厉害的老师们也经历过成长的挫折和艰难,一起看看老师们的「爵士人生」。

说的好听点,就是追求完美吧。

“在大学二三年级的时候,上海已经已经有人开始玩爵士乐了,我也经常去看他们演出,我觉得很神奇,但是肯定是搞不懂是怎么回事,也没功夫去练,因为当时一门心思还是在想把古典音乐弹好。但是大学毕业之后你其实已经失去了这个所谓的,你某一阶段的人生奋斗目标,因为你作为演奏家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了。”

黄健怡,中国第一位爵士钢琴硕士,J3 Trio键盘手,Jz School校长。回忆起自己走上爵路的经历,古典钢琴出身的黄老师总是说,爵士乐是相对比较容易找到一个可以表演的舞台,而且爵士真的是可以给演奏者带来快乐,爵士乐手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某种程度上面,来设计自己的音乐,演奏音乐。

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之后,黄健怡留校担任艺术辅导老师。在这六年钢伴生涯的前三年,黄健怡老师涉猎了管弦系几乎所有乐器的钢琴伴奏工作,而后三年,他被当时的管弦系主任选为了专职的小提琴钢伴。

“如果我成为一个钢琴家,其实这个离我有点遥远。因为作为一个所谓的钢琴家,对演奏者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他的技术,对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切的一切。对于一个仅仅是上音钢琴系毕业的,那还差了十万八千里。其实我进了大学之后就没做过这样的梦。”

黄老师总是显得很谦虚。

练琴追求的是什么?古典钢琴你尽可能的要去揣摩、研究作曲家想要表达的意图,又要融入你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语汇。但是古典钢琴就是你弹的每一个音都要和他写的一样。爵士钢琴呢可以更多的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因为爵士钢琴你可以自己写曲子,这个创作难度,相对于那些古典音乐,可能会容易一些,其实即兴也是你的创作,所以这是不同的追求。”

黄健怡改编儿歌《找朋友》

“追求你喜欢的东西,而且每个人每个阶段喜欢的东西也不一样。因为你离真正的弹的好的那些大师差的还很远,那你觉得现阶段你缺什么,比如节奏上时不时还可以加强一些,或者有没有一些新的和声的排列可以用到曲子里面,或者你喜欢那首曲子,把它研究一下,演奏的更深一点,有更多不同的变化。其实演奏上的追求有时候有一个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你的想法,和你实施的手段的统一。”

毕业后的留校的第一年,一个低他一届的长号手朋友郭亚庆找到了黄健怡,问他想不想一起弄个爵士乐队,还缺一个键盘手,这成了他走上爵路的开端。在演出中,黄老师对爵士乐的兴趣与热情与日俱增。

那时候国内爵士钢琴教育还较为落伍,为着这份热爱,他去了世界顶级爵士学校美国波士顿BERKLEE音乐学院深造。随后又考入美国新泽西RUTGERS大学MASON GROSS艺术学院的爵士乐演奏研究生班,2007年获得爵士钢琴硕士学位,并获得新泽西爵士协会颁发的Pee Wee Russell 奖学金。

音乐更多的仅仅代表音乐本身

“中国的音乐有点尴尬,本来中国的音乐就不玩节奏,就是那种形散神不散,讲究那种空间感。大部分的爵士乐都讲究有一个固定的Groove,然后你又说到五声调式,五声调式这个也很尴尬,说中国民乐大量使用五声调式,其实也不尽然。

首先中国的民乐也用五声调式之外的东西,而且我上次看一个统计,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国家,都有五声调式,之前我也写过一个大乐队,我第一段用的是《春江花月夜》,这个很五声调式了吧,我也很好奇我就问我的同学,你听这样的东西你会不会想到中国或者什么,他说没有,它就是一个五声调式而已,他们没听过春江花月夜,这事其实挺尴尬的。”

J3三重奏成立于2010年,由黄健怡、陈嘉俊、Jhonny Joseph三位优秀的爵士音乐家组成。J3的音乐风格受到Fushion、Funk、摇滚和现代爵士的影响,注重音乐的整体性,强烈的律动感及乐手现场的即兴对话。不同音乐背景的三位乐队成员,在长期演出磨练中逐渐形成了独特鲜明的音乐风格,既承袭西方现代音乐体系,又将中国音乐的特殊元素融入其中,探索出J3专属的东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也吸引了一众热爱其音乐风格的拥趸。

“你一定要说有特色吧,一定有,首先这个人是中国人,他的思维方式什么,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中国的色彩。你说中国的古典音乐是否带有中国特色,他玩贝多芬,就要玩得像贝多芬,玩莫扎特,就要符合那个时期的演奏方式之类的。但是中国爵士乐,你比如说,像我自己这里面会有一些新疆音乐元素,但是其实新疆音乐,就是土耳其音乐,那样的调调,包括很多印度啊、中东的音乐,都会有这样的调调,或者是东欧的,程度不一样。所以你会觉得有特色的,是他的其中一个元素。

黄健怡&陈嘉俊《一条大河》

比如说拉丁音乐,他的律动让你一听就觉得是南美的音乐,怎么就南美元素的爵士了呢?就是把南美的这个律动,和西方爵士乐的和声进行结合在一起。或者你听中东,土耳其那些地方的爵士乐,有他们的一些很强烈的,音阶啊,调式啊什么的。现在还有一些人的做法是,把一些中国民族乐器放到这里面来,我觉得目前做的还远远不够,因为大多数情况下民族乐器仅仅是作为加多了一个音色在那里,但其实对于真正的音乐本身没有实质性的改变。算是配器的一种,你用二胡演奏一段旋律,后面该动次打次还是动次打次,这其实没有什么,我是不太喜欢这种东西。其实我是希望,如果你用这个民族乐器,你的思考方式,你对和声的理解,应该用好的爵士乐手思维去理解,在这个程度的话,可能会玩出一些中国特色来。”

J3 Trio的首张专辑《红人(Redman)》,在2014年获得了首届华人爵士大奖最佳乐队及最佳Fusion专辑奖。2018年一月,他们发行了第二张专辑《水晶紫》。

黄健怡走入了婚姻的殿堂,萨克斯陈嘉俊的儿子呱呱坠地,鼓手Jhonny的女儿初长成——三个人都被爱包围着,于是我们在专辑里便有幸听到诸如“给小陈的歌”、“水晶紫”、“艾拉”等三位音乐人写给家人的作品。

“很多曲子都是先有曲子再有名字,就是你写这个音乐的时候,其实没有这么具象的东西,有可能是个情绪,对吧?或者你喜欢,一个动机,或者你喜欢这样的一个律动,或者你喜欢这么一个调调,比如说《托克逊》,我就想写一个,有点新疆味的,但是又不是那么新疆,别人一听,诶,是那个地方的东西,同时还是有新的不同的色彩给予它,这会比较有意思。”

流行乐手可比爵士乐手火的多啦

“所谓网络神曲我其实听得不多,但是就听过的神曲而言我个人可能还是不喜欢的。至于歌曲艺术性与欢迎度的兼顾,我觉得比较靠运气。其实不管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可能有好听的和不好听的音乐。那么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做的是应用作曲,即作曲本身有一个具体的目的。比如市场需要什么样的歌曲,需要你做成什么样的风格,那么其实能够完成这些事情的人也是很牛的,因为他们可以迅速地抓住某种类型音乐的特点和本质,进而把它生产出来。另一种情况是你做自己喜欢的东西,碰巧市场也喜欢,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运气。”

谈到现在乐坛流量横飞的现状,黄老师并没有露出一副老艺术家痛心疾首的样子。

“说到现在的流行音乐情况,其实你要正面地看,或者积极地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说音乐现在是越来越多元化了,因为现在音乐风格的绝对数量比以前多得多,这其实也是一个进步对吧,那以前的种类少,那你要看不同地方,而且爵士乐的演奏或者古典音乐的演奏,我相信不管有时候别人怎么说就是以前某某大师是无法超越的,其实我觉得从大趋势上来说肯定会一代比一代好的。”

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个人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我认为音乐家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一直在改变音乐的进程。无论爵士也好古典也好,总是有一代代的作曲家,他们希望能够注入新的技法,新的方式,或是拥有了新的设备/手段之后,产生新的音色,从而注入更多灵感。这些都是普遍走在大众审美的前沿的,需要一段时间被大家接受(当然也可能是一部分人的接受)。从长远来说,我自己还是希望从业人员能够慢慢带领音乐审美的发展。”

“我个人对这个东西没有抵触情绪的,但是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你卖一个人设也可以,其实这就是市场的一个包装,marketing的事情,你把它包装成什么样子。但是关键的是,就是你内容要好,就是你虽然包装成这个样子,但是你给别人是不是一些好的内容,这样我觉得没有关系,如果你光只有一个包装,而内容是不ok的就是质量不够合格的或者不够好的,那这就成骗人了嘛。”

按照黄老师的涵养与颜值,如果他还单身的话,稍微包装一下人设说不定能吸引到万千喜欢大叔款的“女儿粉”,就像是TFBOYS的“亲妈粉”们一样。

“中国摇滚乐队的数量要比爵士乐队多得多,而且摇滚在十几二十年前还是狠狠地火过一把。那现在大众有更多的不一样的音乐类型可以选择,摇滚没有像以前那么受欢迎了。中国有几个爵士音乐节?大多数还是摇滚啊电子啊这些。对爵士乐来说呢,虽然它一直挺小众的,但是在中国来说,也是二十多年前,开始有中国的乐手开始组乐队玩爵士。到现在来说,它是一个向上、上升的状态。从业者越来越多,乐手越来越好,乐队越来越多,受众也是比以前多得多。所以目前来说是向好的方向在发展。还没到一个所谓“由盛转衰”的过程。”

你想学东西,总要付出一些代价

“你觉得说,学习爵士键盘成本比流行古典高得多,我并没有这么觉得,都是上课嘛。说实话,一样的,我们都是一周一次课是吧。爵士难学,是因为它对综合素质的要求会比较高。比如你不仅是要照本宣科,你还得知道这个和声,耳朵也要好,对音乐基础的要求会比较高。其实爵士乐就是一种风格而已,所以最关键的是,还是首先你要有弹琴这个技能,就是说弹琴这件事情,你要首先做得相对比较好。所以它不太鼓励就是从小就学习爵士乐,因为没有办法掌握。你首先还是一开始学钢琴演奏,然后到了一定的阶段,如果你是技术能力到了一定的程度,然后再加上你有很多音乐基础的这个知识,才适合开始学爵士乐,要不然呢你会很快碰到理论上或者技术上的瓶颈。”

在黄老师做客“爵士大叔”喜马拉雅电台的一次采访中,大叔提到,很多年轻人来到Jz Club会问这儿有没有骰盅,“对他们来说,酒吧里的音乐就像是桌子上的小菜,想吃了就夹一下。”不知道随着时代逐渐进步,人们的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往常在某个无失真无镲片的酒吧里约会的年轻人,会不会把阵地转移到Jz Club呢?

“所以我不觉得爵士是有钱人的音乐。我觉得爵士乐,其实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小众的,而且每个时代不一样,因为有人会说爵士乐在那个年代它就是流行歌,对,因为那个年代可以选的东西比较少嘛,那现在选的东西比较多了,大部分人还是爱听现在的流行歌什么的,因为爵士乐是对听者的这个听觉审美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其实音乐还有一个听觉习惯的问题,如果你从小听这个东西,你也不会觉得这个东西有多听不懂或者什么,因为你听习惯了。但是我们现在主流媒体推的就是这些流行歌,那这个东西它就讲不清楚了,他主要给你推这些是因为市场需要,那么你老推这个市场上也听不到除了目前最流行的东西之外的东西。所以其实做爵士乐,为什么大家一直在说,到现在还在说,要做推广,就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听到不同的新的东西,有意思的音乐,有可能他们会喜欢,也有可能他们会不喜欢,就是不一定音乐好你就会喜欢,也有很多音乐我也知道它是非常好的音乐,但是我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音乐,这太正常了。

爵士乐虽然说它是一开始是底层的像布鲁斯啊这种东西,但自从它和西方的这个和声这个体系这个东西结合了之后,然后它发展出来了这些东西,再加上它传播到全世界各地,由各个地方的音乐家又给它注入不同的各种各样的元素,所以它的这个多样性其实就非常厉害。但是现在是流行音乐其实也有做得就是比较好的,就是不是这么简单直接粗暴的对吧。”

在爵士音乐的表达中,重音这个术语的英文是Accent,它同时又有“腔调、口音”的意思,在爵士乐的学习中,对Accent的把控是非常重要的。

“每种音乐风格,你可以把它理解为音乐的口音把,像方言一样。他说那个话,就是那个调调,同样的话用上海话说,用普通话说,状态可能是不一样的。我在课程里所说的,所谓的啰嗦,就是一个东西你老是在重复他,这个东西你是不是会觉得啰嗦,重音这个东西呢就是说你在速度慢的情况下,你比较强调细节,问题不大,因为如果你有这样的细节呢,它还有一些可以抓住你的点,就是说如果你在慢的情况下如果没有那些细节就是那些重音呢这些比如放在后半拍我们说。那么等速度一快之后呢你会发现这个东西好像,就是间隔的时间短了嘛,所以你一直出现的话你听上去就会比较累的,而且没人这么演奏。所以说爵士乐我们在说Swing的时候说把重音放在后半拍,这是一个大框架,但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绝对的,那具体怎么放那受到的影响就是,就是受到这个曲子的你弹的这个乐句的速度,还有它的这个乐句感,还有它的方向性,都会对这个在如何放置这个重音产生影响。

“语言的尽头是音乐产生的地方”

“语言比较具象,音乐太抽象了,看不见摸不着。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觉得音乐更是这样。音乐有一些大的氛围在情绪上面,但是有些音乐或者片段,没有那么明显和强烈的给你一种情绪上的东西。所以每个人听同一首音乐,他的感觉不一样,我还是要说的,和他的成长环境,或者说听觉成长环境有关系。

我们之前做过一个爵士乐的分享推广活动。我们演了《秋叶》,演完之后问观众有什么感想,听完这个东西有什么想表达的。有一个听众就说,听了你们这个曲子,我仿佛看到了金色的落叶在空中飘扬。听上去很不错,因为我们就是秋叶嘛。他就觉得这个音乐给他一种这样的感受。后来我就好奇我就问他,那如果我不告诉你这首曲子叫秋叶,你还能听到金色的落叶在空中飞扬么。他也很实在,他说不能。所以这也是个先入为主的东西,如果秋叶不叫秋叶。如果秋叶不是拿歌词唱出来或者怎么样,它就是很抽象的东西。然后爵士乐好玩的地方也在这儿,同样的秋叶,通过你不同的编排和即兴,你也可以演的很激进,也可以把它演的很愤怒,很柔情似水,很佛系,你也可以把它演的很有趣,都可以,这是爵士乐非常好玩的地方。”

黄健怡老师《爵士钢琴演奏》部分学员作品展示

JZ网络音乐学院2021秋季学期招生

JZ网络音乐学院教务组特别企划

}

第二次更新答案...以后会加一些例子进去来说明一些问题。以下是答案。


直觉得引领着知识,但是不会凭空冒出来。—— Bill Evans

概括一下整个爵士钢琴学习的难度:和学其他东西一样,入门简单精通难

提醒:和古典、流行其他乐派相比,即兴是爵士乐的灵魂。但是,如果你的目的仅仅是给即兴里面加一些爵士元素的话,你就不必那么较真了,这个回答里很多练习都不是“必需”的,可以精心编好谱子(就像Nicolai Kapustin的作品一样)。

学习爵士钢琴的有两类人比较适合:有古典钢琴基础的和有流行钢琴基础的。中国大多数在正规教育机构学习钢琴的人有古典钢琴基础。流行钢琴基础更多见于自学的钢琴基础。对于爵士乐这种相对于流行音乐更加“复杂”的音乐流派,你在有乐理知识演奏技能的支持下,学习效率是远远高于一个没有基本功的人的。所以如果你完全没有钢琴基础的话,不要浪费时间,先花必要的时间练练基础吧!(不要拿业余的考级当作衡量标准!)

通常来说,系统学习了古典钢琴的人在以下方面比学习流行钢琴的人要好一些:

  • 识谱:能够识谱,会规范地记谱,有视奏能力。
  • 音感:有相对音感,能够听辨音程、和弦。有首调思维。
  • 节奏:能准确判断和表现不同节奏型。
  • 演奏/演唱:能完整地演绎一些作品
  • 分析:能够感性和理性地分析音乐作品,分析动机发展、曲式、和声、织体、情感倾向等。
  • 音乐素材:在练习中积累了音乐的基本形式

其实在国内,科班出身的以上都能基本做到。这些音乐素养当然也是一个好乐手该有的。

在这里我默认大多数读者有古典钢琴基础。论演奏技巧,国内按业余的考级来说,入门爵士钢琴的话最好在7级以上(有的最高是8级,有的是10级。我指的是国内业余钢琴考级的中高级,这是我估计出来的门槛,没什么依据)。所以演奏能力大概有:

(没有这些的一定要练习啊,弹不清楚怎么能行)

如果你有这些技能,请注意,学习爵士钢琴并不是和古典钢琴矛盾对立的,只是会有习惯上的不同,所以一开始有点难适应。你要熟悉每个大小调的音阶、和弦。基础乐理知识是必要的!国内业余钢琴考级的时候,经常出现每一级在演奏曲目前考音阶和琶音,都是同一个调性!这个考试模式里,有很多学生通过机械地记忆、靠手指肌肉记忆弹得很快,而并不知道自己在弹什么,不知道音阶和琶音的构造方式。这个对 “学习所有的调(Tonal)”没有一点好处。

乐理很关键,学乐理重在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

乐理基础薄弱的同学我建议最好找书看。如果实在看不进书,可以找些优质网络资源(文末附有资源列表)。基本的乐理概念不能弄混。进阶的爵士乐理、爵士钢琴的演奏都可以看对应的专门的书。我不敢说有哪一本书能解决所有问题。

在古典音乐、流行音乐建立的乐感的基础上,有必要继续培养一个“爵士耳朵”。“”在学习爵士乐里至关重要。听的作品多了理解才会多。

推荐一本 Ted Gioia 的 “How to Listen to Jazz”(有 孙新恺 的中译版),书里面有爵士节奏、和声、结构、爵士史等等,适合入门选手先看看。

以下是聆听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锻炼听觉的几个角度,以及它们的递进关系:

  1. 让耳朵习惯各种音程(基本练耳)
  2. 习惯各种七和弦的感觉(爵士入门)
  1. 习惯各种调内和弦的和弦内音(从根音到十三音,都能马上反应出。练习过程会比较漫长)
  2. 能听出一些色彩音/变化音,像是#9、b9、b5、b13这种
  3. 能听出一些四度、五度堆叠出来的和声
  1. 能很自然地听出V-I的进行,以及你所熟知的大小调的II-V-I和变种
  2. 听得出转调、离调、模进(Modulation)

其中3和4、5和6没有必然的优先级。

  1. 时值变化(变长?缩短?)、节奏变化(连音化?复节奏?)、和声变化、音高变化(模进?反向?倒影?)
  1. 常见的曲式类型(AB、ABA、ABAC、12小节Blues之类的)
  2. 小节数、乐句长短、乐句进出的位置。

先是针对非常初学者的日常练习。音阶和和弦至关重要。先练到一定水平,能够在看到和弦代号的时候几乎不废几秒钟的时间反应过来有哪些音的时候,这才能往下练。可以说是"门槛"。

先提一下我觉得是误区的地方:

  1. 单纯的肌肉记忆。如果你脑子里想不出来你按下去的究竟是什么的时候,说明要么是水平不够,要么是水平太高(误)。虽然大师们不一定能知道他们演奏的时候每一个音是什么,但是他们对于键盘的熟练程度是远超我们的。尤其是初学者,如果对于某一个或者某几个“把位”的voicing不熟悉,只靠肌肉记忆却不熟悉组成音的话,不利于在不同voicing之间切换,也不利于在各声部之间实现“voice leading”,也就会使中间声部“inner voices”欠考虑,听起来会单薄。
  2. 不在所有调性上练习。这个“在所有调性上练习”的说法也不是绝对的,但是大多数的voicing、和声进行、句子都应该在所有调性上练习,来减小键盘上不同调性之间的差异性。钢琴键盘布局造成的“近关系调指法接近、远关系调指法差异可能较大”的现象,可能使Eb调学来的东西在A调上难用上。这是要尽量克服的。
  3. 每次都从C大调c小调开始练习。由于(很多谱子从C开始写从而)很多人这么练,导致E、B、Gb、Db这几个调性不太熟悉,很多voicing没法立刻用上。建议学习一段时间后从E或者Db开始朝着另一个方向按照五度圈练。感到越是不熟悉的越是要针对练习。
  4. 不练rootless voicing或者不练转位和弦。其实转位和弦练习的时间比重没有那么大,但不至于完全忽略。很多转位的三和弦、七和弦用于过渡(Passing chord)的时候效果非常好。Rootless voicing通常突出色彩音(九十一十三音这种)。
  5. 不使用减七和弦。同第4条,这会少一种“味道”。
  6. 左手不会伴奏,只有comping,会显得过于单调,而且长期下来会弱化左手。

纵向练习——排列(入门)

这些练习可能是学习爵士钢琴最开始一段时间练习的重点。熟练之后不用作为日常练习。

  • 向上向下构造任意音程,直接弹出来(不要忽略向下的构造练习)
  • 这个音作为低音(不一定是根音)的某个三和弦/七和弦原位、转位。
  • 其他和弦的“根音不在最下”的排列,可以按需求练习。

这里“所有的”在下文中就指所有的调性了(12个主音)。也就是把一个pattern(一个模式?可能指一个指定根音的和弦的排列、一个乐句,甚至是一首曲子)不断移调,遍历所有的调性。为了减少练习不同调性练习的枯燥性(其实不枯燥啊),可以选择不同的遍历方式:

  • 按照五度圈顺序取:相邻两个voicing的 指法 以及 形状 差异较小,便于平移手型,便于“渐变地”练习一些复杂的东西。
  • 也可以按照半音阶的顺序:便于熟悉不同的形状,可以用来检验指法是否灵活。
  • 两个全音音阶(大二度模进)的顺序:大多数情况上下文连接起来很符合听觉习惯。
  • 三个减七和弦(小三度模进)的顺序:上下文听起来通常是远关系调。

以下开始的是进阶的练习。

  • 自然音级上的 七九十一十三和弦的原位排列(Diatonic chords):建议用在中高音区上
  • 四度排列(Quartal voicing):可以作为中间声部的填充物
  • 开放式排列(Open voicing) :顾名思义,高低跨度大且明亮。
  • 无根音排列(Rootless voicing):在不演奏根音的时候用。

对于一系列属和弦和其他复杂的和弦,还有个“上层结构(Upper structure)”,是一类voicing,便于记忆,强烈建议掌握,这里不赘述。

Cmaj7 及其变种的一些常见排列

可以说,纵向练习主要分两个阶段:

  1. 入门时练习音程和和弦的构造,如果对音程和和弦的构造本身不熟悉,就没法快速计算出一个音程有哪两个音、一个和弦由哪些音和哪些音程,每次用到的时候都要查表、看谱子,严重影响即兴流畅程度。
  2. 进阶练习voicing是为了更好安排和声以及声部进行(Voice leading)。

Voicing(排列)是无论古典钢琴还是爵士钢琴都重视的东西。Voicing考虑一个和弦、特定的和声在同一时刻不同音处于什么位置(不仅仅是转位那么简单),决定了音响效果。在爵士音乐中,voicing算是一种语言素材库,不同场景下表达某一个种和声的不同的“表达方式”。如果演奏同一个和弦仅用同一种voicing的话,相当于你说英语的时候只会用“good”作形容词,“very”作副词,听上去相当枯燥无味啊。

Voicing练习的相关书籍如果有需要可以看附录。非必需。

这个阶段的练习就要考虑上下文(语境)了。不是机械地照搬voicing,而是根据旋律去配和声。考虑旋律线条、低音,然后用适合的voiding去填充。入门的时候,可能只估计得到“左手两三个音,右手一个单音旋律线”这样的和声。渐渐地,会加入更多的东西来填充中间的声部,使两个手之间没有巨大的空隙。

任取一音作起点,用多种voicing练习:

  • 这个音作为开始(二级)的大小调的二五一进行(II - V - I)。
    • 这是用的最广泛的爵士和声进行。
  • II V I 的和弦性质中,V通常以属和弦形式呈现。
    • 这个音作为开始的带有三全音替换的 II - V - I
    • IV 可以是大、小、属和弦。
    • bVII通常是属和弦。
    • I 可以是大、小,在blues里可能是属。
    • 如果每隔一个音用三全音替代,就是半音下行,可以体验一下。
    • 常见于旋律级进、琶音的时候。旋律跳进的时候效果不是很好。
  • 模进(Modulation)考验流畅度的时候,还有转调的反应能力。
  1. 和声进行的练习是为了优化演奏时的声部进行(Voice leading)。在演奏的时候声部进行要流畅(fluent)、顺畅(smooth)。如果不流畅,你们都知道效果的;如果不顺畅,问题也很严重,在此举例说明:

你初学的即兴伴奏,什么都不懂的时候看到一个教程这样教:2 - 5 - 1就是先弹2级(Dm7),再弹5级(G7),最后1级(Cmaj7)。很多教学视频会说,Dm7就弹DFAC,G7就弹GBDF,CMaj7就弹CEGB。

如果这个教学过程就这么结束了,说你学会了2 - 5 - 1,见到和弦也不怕了——这其实不太负责任,容易给没有系统学习乐理的人造成误解,忽略声部进行的顺畅。这样演奏,听着上下跳动,影响听觉体验,因此很少被采用。声部进行(voice leading)就是解决这一问题。古典音乐的大师们(比如巴赫)的作品就是很好的 voice leading 学习素材。同样是上面2 - 5 - 1的例子,我给周围的刚刚学乐理的朋友讲完和弦构造后,紧接着讲避免原位的2 - 5 - 1进行,而是这样:

等等。其实,好的voice leading不仅听起来自然,在钢琴演奏过程中,和声发生变化的时候移动的代价也很小。

  1. 对于声部进行,不同的声部之间的力度要控制好。爵士音乐虽然不是严格音乐,但是力度、表情仍然是关键要素。要考虑左手的低音音量、右手旋律的音量、中间声部的音量。对于特定的voicing可能有特殊的处理方式,要仔细琢磨。
  2. “Drop 2” 和 块状和弦:怎么达到丰富声部的目的?以 Fly me to the moon 的旋律为例,第一种是4-way-close,第二种是八度的块状和弦,第三种是“4 way close”的 drop 2 结果(略有调整)。

块状和弦(蓝色的音符是旋律音)

  • Drop 2,顾名思义,把第二高的音符(绿色标出)“掉”一个八度下去。 (图片里不应该是4 way close,忘记改成 Drop 2 了)
  • 上例在C调,计算起来比较简单。实际演奏过程中,有的时候因为计算可能没那么快,会省略一些中间的音。
  • 用这种 harmonization 技巧的时候,不一定是连续的和弦本身。有时候是 某个和弦 和 它对应的减七和弦(比根音高半个音) 的减七和弦的交替出现。如图。

要有“和弦 - 音阶”思想。一个和弦对应一些音阶,一个音阶对应一些和弦。比如,C maj9(#11,13)完美对应了C Lydian 音阶、G7(b5,#5,b9,#9)完美对应了G Altered 音阶。

C大十三和弦对应的利底亚音阶
C7 Alt对应的C 变化属音阶(降d旋律小调的第七个调式)

练习某个和弦对应的音阶和琶音,用多种弹法来熟悉键盘。在对应的音阶上即兴便能听上去符合这一和弦。

下面是爵士乐里能用到的音阶:

  • 旋律小调极其衍生的7个调式。每个调式都有自己的名字。几个有名的:
  • Lydian dominant 常用在比较“亮”的属和弦,比如带有 9、#11、13的属和弦,可以往下半音解决到一个比较“暗”的属和弦。很常见于小调的属和弦之前。[*]
  • Altered dominant 常用于比较“暗”的属和弦。比如带b9、#9、b13的属和弦,有倾向解决到小和弦。
  • 和声小调极其衍生的7个调式。(名字太多了,详情看wiki)
  • 大小五声调式音阶 (适用广泛)
  • 增音阶 、全音阶(用在大和弦、增和弦之类的)
  • 半-全 减音阶、全-半 减音阶 (常常用于增添减七、属和弦的紧张感)
  • 其他的人造音阶、对称音阶。

[*] 注:这里的属和弦“亮” “暗”只是从voice leading上反映了它的倾向性,实际使用的时候不能教条,不要看到小和弦就盲目的在前面放“暗”的属和弦。况且属和弦的变化方式实在太多(变化音和和弦内音的多种组合),色彩不一样会产生不同的感受的。仔细听经典作品里的这个现象,可以试着自己总结一下各种变化属和弦的性质。

音阶在使用的时候也是,不能由“调性”把音阶框死。一个越是简单的和弦(音越少的)能对应的音阶就越多,如果能在演奏的时候 改变调式,甚至交替调式,就是所谓的“调式交替”——如果两个调式共同音越少,色彩差异就越大,反正越小。

如果用调式(Modal)思维来考虑问题的时候,可以选择不用功能和声的角度来思考,而是侧重每个调式的特色音,来渲染某个气氛。

【待更新:不同的风格、练习形式】

节奏练习其实是横向练习的一种,不过应该单独讨论。Swing(摇摆) 是爵士乐具有特色的律动。(Keith Jarrett 后出现了“平均八分音符” even 8th notes) 。Swing 的特征是拍子不均匀。8分音符正拍弱,反拍强。前长后短。易错点是,如果前重后轻的话完全不是swing,还会很别扭:

Standard是爵士流传的经典,每首standard后都有大师的精彩演绎,因此叫做“标准曲”。你可以在一种叫Real book 的书上找到这些曲目。大多数都是lead sheet,(也就是所谓的功能谱,不过我不习惯这么叫,毕竟与“和声功能”关系不是特别强)。

Standard 不在多,而在精。用有限同样的技术流水账般地应付standard,不如精心打磨standard,把学到的东西用上,丰富自己的风格、锻炼用爵士语言表达的能力。比如我听到了一首standard,对它有兴趣,我会这么练:

  1. 分析曲式、调性、旋律起伏、紧张程度的变化。给每一段选择相应的伴奏织体、和声。
    这个时候左手就不能死板(comping)了,得配合着右手互动(accompany)!只要你左手不是持续的walking bass line的话,渐渐地做一些填充,
  2. 在曲子原本的和声基础上reharmonize,替换、添加一些和弦,然后考虑内在声部进行
  3. 听听大师的版本有没有可以用的技巧(和声、节奏、动机的发展变化),选一些明显的,有特色的,容易模仿的,用上。
  4. 从这个standard里挖出几个能用的“素材”(和声、节奏、动机的发展变化),记下来(可以简单的记在笔记本里),试着用到其他的standard里恰当的部分。如果效果不错,坚持“滥用”,成为一种习惯。
  5. 接着就开始练习即兴段落。左手comping,从很简单的动机开始,变化发展,按照lead sheet上的和弦进行,不在和声上改动。分多次,每次练习的时间不能太长,要及时停下来思考“某个地方在听觉预期中是什么感觉”。这样就能让耳朵熟悉这个standard的进行。反复练习,直到“即兴能符合听觉预期”的熟练程度
  6. 即兴第二步,运用reharmonization的知识,试着加入听觉预期之外的东西来制造紧张感。这一步很考验创新,但最好也不要完全脱离约束。如果你已经和原曲十万八千里了,走火入魔了,一定要停下来。即兴的时候还是要保持一些的理性成分,一些的思考时间的。否则的话,很容易形成手癖减少创新成分,或者过于即兴,失去美感。(Bebop的即兴和free jazz的即兴是两个不同的感觉,注意以下区别)
  7. 试着加入一些之前学过的素材,可以是来自其他曲子的动机、句子之类的。
  8. 从多到少,把前几个步骤中好部分的留下来,体会这个曲子的即兴感觉。
  9. 如果有条件,尽量找几个人一块jam这首曲子,在comping的时候听听别人的爵士语言:可以是别的钢琴,也可以是bass、saxphone,甚至是鼓。可以模仿这些乐器(bass的律动、saxphone的线条、鼓的节奏等),也可以和它们互动。(“问答”之类的)

注意事项:在保证了曲子的完整性后(就是相对熟练的程度),练习的时候可以用设备把练习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录音、录视频,甚至是midi轨道。练习之后自己听,给朋友听。也可以用做一些笔记写一些注意点提醒自己。这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反馈”的步骤,了解不足之处和已经掌握的东西,能提高学习的效率。

模进练习,最常见的也就是绕着五度圈轮流刷音阶琶音和弦了。这里强调用不同的方法模进旋律,从而尝试新的即兴可能。如果偶然间发现了或者创作出好的乐句,把他们加到“素材库”里,用“烂”掉一阵子,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建议你放伴奏轨(back track)(通常有爵士鼓和贝斯),左手rootless voicing,右手音阶与琶音练习。(参考Thumb rule,左手保持中音区的位置)

演奏的即兴是一层一层拼装起来的,就像上面,从音程到和弦,从voicing到进行,都是逐渐丰富的过程。

听听大师的作品,模仿一些你听得懂他在干什么的 lick(乐句)和进行。我个人觉得意识流的东西不要成为你学习Jazz的重点...这个是要靠基础和练习自然而然产生出来的,不是靠死背,(作为刚开始学习的人)更不要靠手癖。

(其他答主说的没错,英语挺重要。)

如果英语不错的话,给你列举一些 YouTuber,国外用心制作教程的真的很多...

官大为 的音乐频道,有乐理钢琴作编曲之类的免费课程,每周六18:00更新

每个视频大概是10分钟以内,有PPT展示,覆盖面比较广泛,可以用于补补理论知识。

神老头子,更新快。比较杂,大标题。还有钢琴/吉他演奏技巧、作曲编曲技巧之类的。建议有了乐理基础后挑一些看看。

不说了,你们懂的,得过格莱美奖的天才。(现代爵士、流行、Gospel)June Lee 有很多他的 transcription、采访什么的。

爵士钢琴公开课很多,讲师之一 Peter Martin 也是得过格莱美即兴奖的神级人物

韩国钢琴家。虽然是古典钢琴家出身,但是经常出分析现代音乐的技法的视频。

音乐人,贝斯手,Q&A 会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你也可以去评论去问问。

爵士钢琴、萨克斯主播。Youtube上人气挺高的。

爵士钢琴主播。和Jeff Schneider差不多关注量,视频很精致。

偏向细节的Jazz钢琴讲解。

基本是一个老师,爵士钢琴课程很具体,在 playlist 里面按需求找标题就行,有基础的可以从这学习技巧。

Jazz 钢琴老师,讲“曲子”比较多。

资源虽多,一口吃不成胖子,得慢慢消化。


我建议前期在没有了解爵士音乐体系、不清楚该做什么的阶段,侧重学习理论知识,尽可能学以致用。用(superimpose) 到即兴里、用于分析别人的作品。因为很多(大多数)专门讲某个曲子的视频挖的太浅,像蜻蜓点水一样,技术性的东西不会涉及太多。后期自己有了相对系统的练习方法以后,专门练习即兴的本领,这样效率会高很多。

这就是我一个年轻人自学爵士钢琴的一些过程和体会。欢迎在评论区里讨论不同的看法、提问、催更,以及来自专业人士的指正和建议。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日制硕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