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写小说?

这三个字基本上囊括了最最最核心的赚钱机密。写小说也是一样的,本质上,任何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而差别只是习得的过程,所以天才也必然是蠢才。

等下就罗列一些最基础的技巧,算开个头。

我也听说过关于现在短视频、直播正处于风口,写小说没有前途,要不要换的。首先,玩直播和短视频就一定能火吗?思考一下,全民短视频时代,入局者只会越来越多,竞争以及门槛正在不断推高,事实上,直播已经走下坡了。熊猫已倒,字节跳动布局海外,这就在搞海外增量了,国内也将进入存量时代,几乎可以预见不久后的降温运动。

任何一个内容行业的兴起,其后必然伴随着洗牌,真正坚持下来,才能沉淀成为立足点。

不管是进入哪一个行业,选定后坚持下来才是有所作为的前提,所以需要不眼红——坚持。

下面介绍一些写作的技巧,也就是练技术,当然了,这些内容需要结合每位作者当下的情况进行加工,切忌生搬硬套,平时也可以看些相关的书籍作为补充,上面说得好像很难,真正做起来也蛮简单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获取一些靠谱的投稿信息,还可以关注下微信公众号:征文约稿小助手(可直接搜索ID:yitiaoyingyugou),自行查阅~

小说是有韵律的,它就像一支舞,节奏有激烈、缓柔,全程有高潮、结尾,若一支舞失去了韵律,观众就无法欣赏到其中的美,看起来就显得生硬尴尬。我们的创作也是一样,掌握韵律很重要。

梗概图(我们参考概要图讲解):

1、作为你故事的主角,应该包含一些基本因子:

外貌、品格、才干、志趣、情性、代表特征、声望等等,概要图中给出的一些内容,应当予以考虑。

要善于为人物打上特征标记,关键是让读者记住你的角色:深入人心即为成功。你可以按各个因子逐次给出,同时把一些突出的内容进行复现,打造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

二、次要角色的安排与设置

次要角色是为主人公服务的,要通过次要人物凸显主人公的某个特质,这个特质也是你想要赋予给他的。有些时候你无法直接给主人公赋予特质,借他人之口反而是一个极佳的方法。比方说,你的主人公很强,但直接写“某某很强”往往不具备说服力,而通过一次对抗,把一个之前吹上天的BOSS搞定了,读者自然就明白谁强谁弱了。

支持方——主角的亲朋好友、前辈、女人等等

中立方——不具备立场的衔接人物

反派——与主角对抗的敌人、妖魔鬼怪

强大的:一般正反双方都具有这么一个角色,正方的强大角色大多是主角的引路人、支持者以及背后的支柱;而反方多为大BOSS,前期通常不出现,或出现一次后消失,等待主角前去挑战。

弱小的:有很多弱小的次要角色存在,这里的弱小不仅指实力,依照小说类型和写作的不同,它还可以是地位、财富、长相的美丑、性格好坏等等。

成长的:次要角色中也有成长型,可以预先设定,反方的成长型,正方的成长型,多半跟随剧情发展而持续存在。

潜伏的:一些不直接描写的人物,或没有具体刻画的形象人物,如某个支持主角的大佬,但该类型与强大的次要角色不同的是这个人物可以永远不露面,处于潜伏的bug形式。

陪伴的:身边人,多为爱人、手下大将等,一般公开存在且有所着墨。

3、在故事发展过程中,你要不断制造矛盾和冲突,使主角和次要人物发生关联,打破各自原有的稳态,这样剧情就能自然而然向前推进,达到新的稳态后再反复这个过程。

一个好的情节设置往往能让小说十分出彩,概要图中的三种设置方法各有其优点,这就是桥段的作用。这和配角的设置是要搭配起来的,共同发挥重要作用。

按照三种方式简单举三个例子,一一对应。

  1. 安排次要角色做反衬:富二代大反派玩弄女性,游戏人间,四处勾搭美女,包括女主,而主角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虽然不主动但是细心照顾女一,这样把一个善良的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
  2. 不断堆砌和积蓄某种力度,然后反转:大力描绘一个强大的敌人形象,多次胜出,装备精良,最后在败在一个初出茅庐的人手上,这样从侧面体现了这个初出茅庐的人更为强大。
  3. 绝处逢生,将人物置于某个陷阱下,一步步陷落,激发其潜能:敌人用阳谋把主角引入险地,主角积蓄力量,在危机关头爆发,力挽狂澜,成功进阶或达到某个目标。

伏笔没有终点,只有起点。它是指文学作品前面对后面将要出现的内容预先所作的提示或暗示。《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原作者洪深,引用注)说:

预示未来,又可以分‘预作伏笔’和‘制造空气’两项。

伏笔如同一个在暗处的杀手,你永远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动手,有没有撤离,他能让故事产生各种不同的走向,在你没有注意的时候就那么发生了。当然,设置这位杀手的过程不能太轻,甚至后面推进剧情时读者都不知道所以然,也不能完全摆在明面上讲,这样就失去伏笔的出人意料的意义。要把伏笔在读者心中留下印象,但是比较模糊,当后面故事发生,再勾起这段回忆,那其目的也就达到了。

伏笔有重要作用,但也要根据你的故事推进情况来设置,没有伏笔不可取,但数量太多也会产生不好的效果,从而影响整体的小说质量。

2、服从主旨和中心思想

你的任何安排都是要讲清楚你的思想核心的,这是小说的灵魂,作为伏笔,也要把主题考虑进去,使情节更好地表达中心思想。

在哪里埋下楔子,在哪里引爆炸弹,有一套行事原则,要正确把控时机,让伏笔的转化悄无声息(自然流畅),让爆发一鸣惊人,关联你的矛盾冲突,做到正确设伏、出人意料、有力打击。

任何前面一个剧情,特别是未完的剧情,后面都应当有一个剧情给它画上句号,不能虎头蛇尾,更不能烂尾。把伏笔埋设后,要记得引爆它,否则这个伏笔就会使全书失去逻辑性,变得杂乱无章。

1、要有波涛汹涌、起伏结合

学会让读者坐过山车,就是要让情节高低澎湃,一边急剧加速,制造紧张氛围,紧接着又变得缓和轻柔,两种过程交替使用,能收获惊人的效果。把韵律找好,学会共振。要记住,读者的心越提得高,放下来的滋味越深沉,对你的小说就欲罢不能。

剧情的发展是有章可循的,不是指如同小白文一般,大家都能猜到下一步要做什么,而是说你的故事是按照逻辑顺序来安排的(倒叙也是一种逻辑顺序),这个顺序的节奏由作者掌握,如果这样的节奏既符合逻辑,又让读者无法看破,那一部佳作就诞生了。

吊胃口是一个常见的手法。平铺直叙过于平淡,没有吸引力,读者可能看一点就看不下去了,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手法,但不能全是平铺直叙,要学会欲盖弥彰,说半句话。

爱情公寓大家都看过,里面关谷的大师兄的角色深入人心,大师兄的一个特点是总是把话说前面部分,然后停顿老半天再说下面半句话,在停顿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话没说完还有下半截,但是对方又不说,这就形成一个等待的过程,伴随着焦急、不安,总感觉缺了点什么,特别想知道结果,这时候读者的胃口就吊起来了。

读者的情绪是被你带着走的,当他们专注投入阅读时,基本上作者让读者哭就能哭,让读者笑就能笑,这和半催眠状态有很大关联。

而你正确下饵之后,读者就上钩了,要一点一点透露出信息,给读者吃但又不能吃饱,永远保持半饱状态,直到你的高潮情节到来。

在下饵过程中,半饱是常态,太饿了读者不会跟进,吃饱了又没人会再跟着你走了。所以要一步一步诱使读者进入你布的局,等待你设置的终情节。揭晓谜底的时候就是你收杆的时候,也是你引动读者情感爆发的时候,读者为一部小说而哭而笑,而小心翼翼、不知疲倦,你的小说就收获了最大的成功。

在音乐中,主题指乐曲中具有特征的、并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它表现一完整或相对完整的音乐思想,为乐曲的核心,亦为其结构与发展的基本要素。小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紧扣小说的所有旋律中处于显著地位的旋律,偏离了主要旋律,小说也就偏离道路,就相当于你的英语考试写了数学答案,对不上了。

在创作过程中,不偏题是一个重要之处,要在你的大纲之内适度发挥,不能漫天跑火车。

这里提几个不偏题的办法:

  • 依从主线,把握主要线索,支线不能反客为主,任何时候都要把你的主线放在心上;
  • 多次呼应。前面的某个铺陈在后面重现,或反复升华你的主题,每次往外扩展后,都要记得收归中央,点明你这次扩展对主题的作用;
  • 学会壮士断腕。有时候写着写着可能就偏了,如果这时候你发现没法收回来或者收回来的代价太大,就要战略性放弃这一部分,弃车保帅,主题与核心优先。

有的作家兢兢业业,写一辈子书,产量丰富,出版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字,但每部作品都稀疏平常,最后只能沦为图书馆废弃角落的黄纸。而有的作家专注于一部作品,而一个精品就让他一炮而红,虽然产量不高却名垂青史。

小说也是一样的,一个让读者脸红出汗的好的情节能抵过十个无波无澜的普通情节,所以我们要学会精心打磨,制造精品。

把你的精力集中放在几个关键环节的创作中,可以选择性放弃一些普通情节。这里的放弃不是指不写,而是要少放一些精力在普通情节上,只进行重点突破。

按照主线推进的程度合理设置副本数量。

不要用死板的老套路,学会用新花样让读者惊叹。

不能干瘪地写你的主人公,要让他有血有肉,有缺点也有优点,真实可触及。

故事的深刻性在于,把人类最高层次的精神——人性展示出来。

人性中与生俱来即存在由于祖先生存的险恶环境衍生的对生存的渴望,对胜利的渴望,对与自己相似的伴侣的渴望,对同类间自己地位的关心等冲动。在很多美剧中,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比如《行尸走肉》的前几季,一个充满丧尸的环境里,最为可怕的竟然不是行尸,而是活下来的人,在末日环境中,人性的冲突变得异常尖锐,也让这部剧有了灵魂。

一部知名的国外小说《失明症漫记》也是讲了一个灾难发生后,以一个医生妻子的身份展开的见闻记录,这部小说获了大奖,推荐大家去读读,对刻画人性有帮助。

十、学习经典,发展经典

实际上很多作品都是有套路的,去读一读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读一读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你就会发现,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的整体架构就高出普通人一个档次。

而这些架构可能面临重复的问题,其他很多作品都会不自觉去模仿这样的经典套路。同中求异就是要告诉我们,可以学习,可以雷同,比方说莫言的《丰乳肥臀》,这样的作品你也可以写,但是你要找到你的方向,你要有发展,不然两部《丰乳肥臀》有什么意义?

不同人是有不同经历和人生的,这就注定了两个人写不出完全相同的作品,你可以选择某一个经典套路,然后赋予它属于你的独特内涵,此时这套路可能就不是借用了,而是属于你的专用记号。

由黄渤主演的《杀生》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这是一部和商业片不同的优秀影片,整个场景恢弘,从一个乡村引出一个时代的故事,整部电影全程结构紧凑,一环扣一环,看似在说一件事,其实把社会、人性全都埋在了精髓里。

这部电影我觉得最出彩的还是其上下环扣之丰富,在我国电影中不多见,大导演手笔。基本上你看一个20分钟后就会发现上一个20分钟里的伏笔被引出来了,整体格局新颖,看完就感觉是读了一本经典长篇小说一样。

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作品中,“新”的感觉是绝对不能少的,成败与否就是我们看设置小说的创意是否到位了。

你也可以按概要图中的提法来理解,整体新颖就是要在大框架上下功夫,让其骨干成为不一样的骨干;局部新颖则为某个关键情节设置用新招,主攻局部;细部新颖则是在某处描写上搞创新。

最最终极的目的,还是契合主旨,新出主旨。

你可以按照逆向思维、分析社会、拓展知识面、阅读国内外的趣事来激发灵感,产生创意,这是基本方法。

1、广泛阅读了解,要手里有货,脑里有见识;

2、不能三心二意,寻找创意时,你要专注于你的这个故事,如果今天写这一本,明天写那一本,只会分心或者被干扰,达不到效果;

3、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放轻松;

4、在创作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想之前的创作或者是想法,以免在死胡同里出不来;

5、及时捕捉灵感,把你的创意留下来。

十三、不要想毕其功于一役

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实力,一部好小说不会是你一写就写好的,也没有谁是一次性就能成功,你要放低自己,争取最大期望值。

遇到问题应该主动积极解决,小说里哪里不好,就把它改好,自己对哪种描写不擅长,就去补齐短板,有人提出意见,虚心接受,这是靠谱的态度。

时代在变化,可能今天受欢迎的作品,明天就过气了,今天收好评的写作手法,明天就烂了大街,所以,一颗学习的心是必须有的,站在时代的潮流上,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结果就能越来越好。

}

开始写小说也快一年了,自己也摸索出了一些东西。
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 应该算得上干货吧。
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
如果你打算写小说,那你就必须要明白一点,即小说的写法,和散文的写法,是不同的。
但是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受到的语文教育,都是在教人写散文,而不是写小说。
散文是什么,是抒情的,来表达你的思想情感的。
写散文时,你可以用很多华丽的词藻,用很多排比,比喻,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法去写,对,就是你的语文老师教你的那套,什么首尾呼应啦,排比句怎么套用啊。可以说,散文,是在文字里面玩花样,花样越多,就显得你写的越好。
可是写小说是干什么呢,写小说,说白了就是讲故事。怎么样把故事讲清楚,这才是最基本的。
举个例子,假设我要描写一个故事的开头:一个失恋的人,下楼,去面馆吃面,这么一个场景。
如果是用散文的写法,可能我会这样写: “昨夜风刮得有点急,像急着去投胎的冤魂,我起床时,见窗外的树枝都掉光了叶子,那树枝光秃秃的,像刺在我的心上,我有些烦忧,却不知为何,大抵是想起我的青春,我的年华,都随着她一起去了。我起身洗漱一番,又下楼去,见地面上果然都是落叶。落叶为何会落往地面呢。有人说'叶子的离去,是风的追求,还是树的不挽留?',我想,她的离去大抵也是这样吧。但她的追求是何,我亦无法得知。
我走进面馆,想起我与她曾在这里数次食面,她总爱往面条里加醋,她说她喜欢那酸涩的味道,就像爱情一样、、、、、” (此处省略一万字,这是我乱写的,不要介意)
怎样,看上去是不是很文艺很忧伤很有味道? 嗯,如果你写散文的话,我会说,确实还凑合。
但是!这是写小说啊,是讲故事啊,你的故事不可能就这一个场景吧,要按照这种写法,这么一个简单场景你就啰啰嗦嗦写了这么多,那你后面怎么写?
假如你够有毅力,通篇都这样写,凑成了一个故事,那很可能让人看完后也是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就像某些疼痛式青春文学。
那如果正常的写小说,应该怎样呢,
“清晨我起床,见窗外的叶子都掉光了,感觉很心烦,便起身,洗漱一番,下到楼下的面馆,叫了一碗常吃的拉面。这时我看见桌上摆的醋瓶,想起她以前吃面时总爱加醋、、、”
是不是感觉没什么修辞手法可言,但是这个时候其实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已经出现了,再使用过多的修辞排比去描写它,也对你的故事起不了更多的作用。
所以写小说,真的,不需要你使用那么多华丽的修辞和词藻。老老实实先把故事讲清楚了,才是真。
我见过很多刚开始写小说的人,还忘不了语文老师教的那套,一来就各种修辞,排比,各种词藻堆砌,自然而然就造成了情节的拖沓。说真的,我都建议他们去看看鲁迅先生的小说,学学什么叫把字用在刀刃上。
“写文章应当言之有物,不要无病呻吟。语言应平易近人,不要故弄玄虚。”
二、讲好故事的基本:画面感
在电影还没有被发明的年代,小说,其实就是一个类似“电影”的产物。
想想你读小说的时候,是不是就是根据眼睛看到的文字,然后脑袋里面想象出相应的画面?
可以说,读小说,就是在脑海里“放电影”。
那电影是由什么构成的,是画面。
同理,一个好的小说应该就有什么特征呢,最基本的,就是画面感。
怎样的描写,更利于读着在脑海里进行想象,就怎样写。
还是上面的那两个例子,
如果是那种散文式写作方法,读者在读的时候,要想象的东西就更多,然而这些多出来的东西,其实对故事的推进,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会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干扰作用,感觉读完后,都不晓得到底在讲什么。
你所有描写出来的东西,都是为你的故事推进服务的,其他无关的,不要写。
就此反推过来,你就可以在写作的时候,想象自己是在看电影,先把你要写的画面在脑海里想象出来,然后再用最精准的语句把它描写出来。
如果觉得这一点太困难了不好操作,你也可以选择一部你喜欢的电影,截取其中的一些镜头,然后来试着用自己的语言描写那个画面。包括电影的一些转场方式,等等,都可以试着去把它们转化成文字看看。

在人物塑造时,很多人提到的一个方法是,为人物写小传,即先写写人物的生活经历,性格特点等。
但实际当人物出现在故事中的时候,你不可能把你写的小传原模原样的抄上去,所以读者是看不到你设定的这些东西的,那读者看到的是什么呢,是这个人的行为,这个人的一系列举动。
人的行为,就是塑造人物的关键。
因此当你想塑造一个逼真可信度高的人物时,就要在描述他的行为时,添加一些符合他人物性格的细节。
举个例子:假如我要写,主角,坐下,这样一个动作。
正常情况下就是一句话:“他拉开凳子,坐了下来。”
但假如我想对这个人的性格有所展现,假如我设定他的性格是很暴躁的。
那我就会写:“他伸出手把凳子从桌下扯出来,嘴里又喃喃的似乎在骂着什么,同时一屁股坐了下来。”
看,这样这个人的形象是不是更清晰了一点?
再假如,我要为他添加一点生活经历,这句话就会变成这样:
“他伸出长满茧的手,一把将凳子从桌下扯了出来,因为力气太大,凳子在地上磨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似乎没注意到这一点,随口便吐了一口痰在地上,嘴里又喃喃的似乎在骂着什么,同时一屁股坐了下来。”
这样,通过“长满茧的手”,“力气大”,和随地往地上吐痰的这种行为,是不是就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可能做着一份需要耗费大量体力的工作?
所以,越多的,符合人物性格和经历的行为描写,这个人的形象也就越清晰,越鲜活。

四、故事的构思:高潮点的设置、节奏的把握
新手在写故事的时候,常常会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故事写的很平,没有戏剧冲突。因此故事也会不够精彩,让人读不进去。
所以当你在构思故事的时候,你就要事先构思好你这个故事中,矛盾激化的地方,都分别在哪些位置。甚至有的人写故事,就是直接先想好一个大高潮,然后在去围绕它创作,但是这通常是大神的做法,对我们不具有借鉴意义。
那一般情况下,高潮点的配置应该是怎样的呢?
如果你想要一下子就抓住读者,那你最好在第一章就设置一个高潮点,这可以是一个悬念,一个带感的人物设定,或者是一件事情,等等。
那么在故事的推进过程中,同样,也要尽量保持这种高潮点的不断出现,但也要适度,把握好量。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构思一个爱情故事。
一个基本的爱情故事是,男,遇见女,相爱,结婚,生孩子。
然后我们按照高潮点的套路,在第一章开篇就设置高潮点,
我可能会第一章就会写:男女主准备结婚,但女主没有缘由的从婚礼上跑了。
把女主的逃跑动机作为一个悬念式的高潮点,来抓住读者。
然后第二章再以倒叙的方式来讲述他们相遇的故事。那女主的逃跑动机我可以在后面几章揭晓,也可以拖到最后一章再揭晓,这取决于剧情的具体安排。
就像在听音乐的时候,如果一首曲子,唱的一直是一个调调,哪怕演唱的人唱得再好听,你也听不进去吧。 好听的音乐,都是长短节奏相互配合的,好的故事也是一样。
这里还要说到的就是文字的节奏规律了。 像我开头说的,尽可能用精确的,短一点的句子来讲故事,但当你在描写高潮点,或是戏剧冲突强烈的时候,是可以适量的使用一些修辞手法,及长一点的句子来进行描述的。因为是重头戏嘛。这样它在故事中占的篇幅就会变长,留给读者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但是相反的,如果你已经写了好几个长段落,这时,突然来一句短的作为一段,那么这句话,留给读者的印象也会很深。
这个技巧也可以用在比较开放性的结局,比如鲁迅先生著名的那篇《孔已己》,直接在最后一段这样结尾: “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短短一句话,但是就让你觉得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在心头。
以及东野圭吾在《白夜行》里面的最后一段,就一句话:
“她一次都没有回头。”
是不是很妙,让你觉得意犹未尽又难受? 然后是不是还会在脑海里回味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好故事,就是当你看完后,你还会不由自主去回想它的情节,就像看见一部好电影,可能还会去二刷一样。

五、提纲的使用:如何写提纲。
当你在构思故事的时候,你就应该拿起你的纸和笔,着手提纲的写作。
为什么要写提纲,提纲可以说就是你小说的骨架。骨架搭好了,就是成功了一半。
提纲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直观的让你看到,你的小说可能呈现出来的模样。
你可能会说,这些直接在脑子里构思好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费功夫去写提纲呢。
但是相信我,当你在真正写作的时候,如果没有提纲,你会很容易陷入一种,越写越碎,越写越细的跑偏状态,而提纲的存在,可以防止你跑偏,让你写作的时候,一直有个东西指引着你。
曾经我也是不写提纲的,然后那个时期写的东西,全部都烂尾了。没有提纲的约束和限制,我很快就陷入了越写越乱,最后自己都看不下去。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你在写故事的时候,你就是那个当局者,你的提纲,就是你的旁观者。
首先,拿一张纸,把你故事中大致情节点,都写下来。
还是上面那个俗套的爱情故事,
我可能会这样写一个提纲的雏型:
1.女主从婚礼上跑了。
2.男主回忆和女主的相识。
3.男主到处寻找女主,找到女主的朋友。
4.女主的朋友讲述女主的秘密。
5.男主找到了女主,和女主重归于好。
好,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大概的故事情节了。
然后再这个基础上,你再去补充更多的东西。
比如,第2 点中,他们相识的具体情节。第4点中,女主的秘密等等。
这样补充一下,可以得到:
1.女主从婚礼上跑了。
2.男主回忆和女主的相识。
2.1.男女主在校园里相识
2.2.女主一开始不喜欢男主,男主苦追。
2.3女主最后和男二走了。
2.4.过几年后,男女主又在陌生的城市相遇。男主求婚。
3.男主到处寻找女主,找到女主的朋友。
3.1男主猜想,女主是不是还忘不了男二
4.女主的朋友讲述女主的秘密。
4.1原来男二确实来找过女主。但女主已经不爱男二了。
4.2真是的原因是女主生了病,为了不拖累男主,还是决定离开。
5.男主找到了女主,和女主重归于好。
看,这样故事是不是又更清晰了?(虽然很狗血。乱写的,不要介意)
到这一步,基本就可以开始正式写作了。当然如果你想要继续往下再细分一下,也是可以的。
然后在正式写作中,你的故事,只要按照提纲一步步来,不写和提纲内容无关的东西,基本上你一路写下来就会很顺畅,不会遇到卡壳或者写不下去的情况。

如果你前面的提纲做得好的话,后期基本上不用怎么大的改动,主要就是改个错别字啥的。
所以在构思和写提纲的时候,一定要想好,提纲可以反复改,改好了,确定了再开始动笔,千万不要写了一半了,突然说要改剧情什么的。如果你是改后面没写的内容还好,要是打算把前面写好的再大改动,那我只能说,兄弟,我敬佩你的毅力。

以上,就是我写小说以来的一些心得体会。
我也不是什么大神,但我希望我的经验能帮到你。
也希望我们都能写出好的故事。

(本站拥有大量写作素材,急需看下方图片中获取公文资料的撩我)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写小说入门训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