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活着中长衫人的人物小传?

前言:今天是我马兄弟41岁寿辰,先特刊出一篇旧作,聊为纪念……

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2002年12月18日,我和几个喜爱经典老片的朋友,又一次在我家的客厅里,共同观看了欧阳奋强、陈晓旭版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当我们又一次看到剧中的王熙凤捉弄贾瑞,害得贾瑞被一屎盆子扣在头上时,那尴尬滑稽的场面让我的朋友们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而作为剧中贾瑞的扮演者——马广儒的老朋友,我却实实在在地忍不住泪流满面,并在随后失声痛哭起来,让我的朋友们无不大吃一惊!  

我认识马广儒,是在1991年的南昌。当时的马广儒正在南昌电视台供职,是当地响当当的影视风云人物。而那时候的我还是武警某部的一中尉,刚因身体受伤在祖籍南昌休养并看望那里警校的战友。  

我第一次亲眼见到他,是在当地一台晚会的现场。那一天的我被正执勤的武警战友假公济私地领进晚会后台后,很快就看见了马广儒,他一身古代书生打扮,长袍长衫,羽扇纶巾,显得英气勃勃,潇洒异常。  

由于即将上台演出的他就站在我的身边,互相对视的微笑让我们很自然地就攀谈了起来。当得知我也很喜欢小说《红楼梦》,并非常欣赏他在红剧中的表演后,他非常高兴,连连拉着我的手,说晚上一定要请我吃饭、喝茶!让我一定要赏脸给个面子。而我,自然是求之不得。  

那一晚,我们在茶楼谈了整整一夜的《红楼梦》,我们两人几乎把其中的古典诗词全部背了个遍!我们自得其乐,非常开心,以致我们的欢声笑语时常惹来附近旁人惊异的目光,而我们却毫不在意,每每相视会心一笑!  

离开南昌回武汉后,还在休养状态的我,就时常听见值班室的值班人员的大声呼叫:“陈清贫,南昌长途!”而我便每每微笑着去接电话,听马广儒讲述他的最新拍片情况,个人生活恋爱情况。而他雷打不动的收尾节目就是,考问我红学中的某一个问题。如果我答对了,他就哈哈一笑;如果我答不对,他就非常得意地告诉我答案,然后让我放下电话后,再好好去学。  

1992年8月1日,我以武警特约通讯员的身份,被借调到当地很有影响的《知音》杂志当外勤记者。当我把这一喜讯告诉当时正在外地拍戏的马广儒时,他也非常高兴,连连祝贺我的同时,不忘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对我说:“清贫老弟,你可得优先来采访采伐我喔!”我自然是笑呵呵地满口答应了下来。  

但我当时怎么也没有想到,由于时间怎么也凑不到一起,我虽然中途去过两次南昌,却都因彼此时间紧张而没有畅谈的机会!每次都是匆匆聚散,连酒也一次都没有喝痛快过!直到1995年上半年,我才终于第三次获得了去南昌出差的机会,而此前又欣闻马广儒没有外出拍戏任务,时间宽裕。于是,1995年6月5日,我兴冲冲地踏上了赴江西的旅程。  

然而…… …… ……  

年仅32岁的马广儒已与我天人相隔,从此永诀了!从此,我在南昌再也没有见到他潇洒的身影,我的耳边也再没响起他得意的提问和他那爽朗的笑声了!!  

马广儒啊,马广儒,你怎么能就这样走了呢?你怎么能就这样无情而狠心地撇下最爱你的亲人,最欣赏你的观众,和最关心你的朋友呢??我知道你此前有很多很多心结郁积于心,但你怎么就不等朋友我来开导开导你呢???……  

如今,时间飞逝过去已近八年,已经过去的2002年12月26日是你的40寿辰,作为你生前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我在悲痛和内疚中特意为你在心底摆下祭案,唉,没有牺牲,也没有纸钱……  

惟有这篇哀伤的文字。  

朋友,你在天国,多多保重了!!!!  

马广儒小传:安徽玉河县人,原中央电视台特约演员,以主演古装戏中的痴情、悲剧人物著称,如《红楼梦》中的贾瑞、《滕阁秋风》中的王勃、《鲁公女》中的张于旦及《西厢记》中的张君瑞等。因其生性忧郁,一生以贾宝玉自比,多年来在命运的挑战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面前一直穷于应付,最终沉溺在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中自伤自怜无以自拔。1995年5月26日清晨因嗜酒暴病身亡,终年32岁。  

&难以释怀的红楼情结&  

1962年12月26日,马广儒出生在安徽淮河边玉河县一户普通人家的土坏屋子里,排行第七。念过私塾的父亲对这个恰好重达7斤的小男孩寄予了厚望,取名儒儿,意即希望他日后成为一个做学问的人。因此,在1968年《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风靡全国时,父亲便用节衣缩食的钱购得一套4卷本的红楼及一套《三国演义》,用红布条束着郑重地亲手送给了这个年仅6岁的爱子。  

马广儒终其一生都非常喜欢贾宝玉这一人物,这一人物形象对马广儒深远的影响是当初送红楼给爱子的马父做梦都不曾想到的。那时,马广儒虽非出身“钟鸣鼎食之家”,但得到的呵护并不亚于“在内情厮混”的贾宝玉。从小,他被哥哥姐姐们宠着,十几岁了还蓄着小辫当小姑娘养。他的手指甲从未用剪刀修过,都是母亲用牙齿一点点咬平的。  

多年后,他曾这样对朋友说:“儿时我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比我小的,我不屑于与他们玩,觉得他们不懂事;比我大的,又不屑于与我玩,觉得我是一个小萝卜头。”因此,马广儒只好写日记沉溺在自己的神游世界中,自己与自己的灵魂交谈。而他在每一本日记的扉页,都无例外地借用了《红楼梦》中的篇首偈:“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那时在桃花满天飞的小径,在一望无垠的旷野,路人都会常见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扎着两条小辫孑然而行,口里念念有词。以致马广儒12岁那年,几个外地人见了不由由衷地赞叹道:“这个丫头好秀气,若演戏一定是个角儿!”  

那孩子听了不急不恼,却缓缓地解开裤子掏出宝贝家伙,“哧”的一道水波,把大家逗得前仰后合。  

戏言归戏言,但这无意中的戏言却触动了马广儒的灵机。两个月后,12岁的马广儒考取了安徽安庆黄梅戏学校。  

许是因为先天禀赋的原因,马广儒一入戏校便成为了同期学员中的佼佼者。用其指导老师的原话说,“马广儒极易入戏”。15岁时马广儒扮演贾宝玉到林黛玉居室哭灵时,竟演至面部肌肉剧烈颤动,热泪滚滚,表情悲绝令人目不忍睹,演出罢好久仍啜泣不已,令同学和指导老师大为感动。  

时隔不久,他再一次在《借东风》中饰演周瑜,又一次把周瑜在叹罢“既生喻何生亮”后的失意、悲愤、绝望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出罢仍郁郁寡欢,面色苍白,由此得到了当时来安庆视察的文化部部长黄镇的激赏。  

随着年龄的增长,扮相本就俊美的马广儒愈发身长玉立且多愁善感,宛然贾宝玉脱胎转世。别人乐于顺口叫他“宝玉”,他亦常以“宝玉”自比,并抄录下《红楼梦》中的诗句挂在自己的床头:“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也许冥冥中自有天意吧,1983年马广儒21岁那年,他接到了进京饰演贾宝玉的通知。  

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首都北京,马广儒对眼前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不已。在北京的日子里,他整天东游西逛,不以乐乎,对自己的前程毫不介意。结果世事风云变幻,贾宝玉这一角色最后由“面若桃花”的欧阳奋强担任了。  

马广儒非常失望,谁能理解他这个“宝玉”的心呢?这时,饰演“黛玉”的陈晓旭不断鼓励他,劝解他,最终唤起了他的自信。应该说,马广儒饰演的贾瑞是成功的,戏不多,却生动传神。但当盛着香蕉糊的“屎盆子”扣在他的头上时,他的内心却体味着深深的挫折之感。他演的是“贾瑞”,但常常拿“宝玉”自比,当然对“黛玉”的知己之恩一往情深,甚至痴到割腕表心迹的地步,令陈晓旭三次大惊失色。  

此后祸不单行,未等红楼拍完,马广儒的父亲就身患绝症撒手人寰,这对当时年仅22岁的马广儒来说,无疑又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就从1984年起,在红楼剧组,马广儒开始端起了酒杯,从而拉开了他殇于情而毁于酒的悲剧的序幕。  

&天上掉下了个“林妹妹”&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后,立时轰动全国。不久,在上海红楼晚会上,马广儒和袁枚一曲《天仙配》赢得了满场喝彩,“贾瑞”使马广儒成了一名全国出色的演员,为他日后的演艺生涯奠定了基础。  

红楼之后的4年,是马广儒演艺生涯的高峰期。当时,全国不少报刊都对他的表演的角色做过评价,中央电视台也聘他为特约演员。他陆续演了《西厢记》、《玉带缘》、《聊斋》、《汤显祖与牡丹亭》、《腾阁秋风》等电影及电视剧。与他配戏的演员有“金鹰奖”获得者马兰、两届梅花奖得主涂玲慧、电影演员任冶湘等。马广儒12岁上艺校,所受教育有限,从剧团到剧组,经历单纯,饰演角色又几乎全是古装人物,所以,才子佳人的故事早已潜移默化于他的思想并影响他的行为。“小子多愁多病身,怎当他倾国倾城貌”。对与之配戏的女主角,他常怀有一种特殊美好的感情。但真正影响了他一生的是与一位南昌女孩的爱情,对其而言,是天上终于掉下了个“林妹妹”。  

那是1988年,中央电视台和江西电影制片厂《汤显祖与牡丹亭》剧组来到江西临川,在才子之乡他与剧组中来自南昌的美丽女孩子一见钟情。  

这位女孩是江西某剧院的主要演员,文戏、武功都非常出色,1993年获得过戏曲梅花奖。这次在《汤显祖与牡丹亭》中饰演丫环,是第一次涉足电视剧,所以表演时显得有些拘谨。而饰演“梅心剑”的男主角马广儒不但在表演上耐心指点她,而且在生活上悉心关照她。渐渐地,她对扮相俊美、谈吐风趣的马广儒产生了爱慕之情。女孩的纯真无邪、娟秀灵动点燃了马广儒心灵的激情。为了获得爱情,他再次自伤以表心迹,令情窦初开的少女感动和热泪盈怀。  

在马广儒的情感史上曾出现过几次“惊心动魄”的场面,并留下鲜明疤痕,这或许是他血脉中艺术气质的酒后喷发,但更多的却似是性格中的自虐倾向。  

戏拍完了,剧组人员各奔西东,而一对年轻人却如痴如醉,难舍难分了。长亭送别,泪眼相看。女孩哭着说:“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就是到安徽挑粮卖菜也心甘情愿。”这之后的半年,他们饱受了相思和离别之苦。有时,即使是凌晨两点,马广儒也会忍不住拨通南昌的长途向他的“林妹妹”倾诉思恋和爱慕,一直聊到东方发白。后来在艺术界朋友的推荐下,经南昌市市长特批,马广儒最终以特殊人才的身份调入了南昌电视台。  

1989年冬天,当马广儒抛弃了在安徽已拥有的一切、怀着对爱情的幻想、事业的期望奔向南昌的时候,他不曾想过这里竟是他短短人生旅程的最后一个驿站!  

& 不能直面的惨淡人生 &  

随着“马明星”的到来,在南昌市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给略显沉寂的江西演艺界带来一丝生气。南昌电视台领导对这位特殊人才格外重视,力邀他出演了建台以来第一部大片《滕阁秋风》中的王勃。这部由著名导演谢添执导的古装片讲述的是唐朝才子王勃一叶扁舟至南昌,与歌女雅仙邂逅,激情勃发,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的故事。马广儒对这部戏倾注了满腔热情。他虚心向老师请教历史知识,抽空揣摩王勃书法,为了控制体型演好王勃,他每日徒步攀登21层大楼,甚至还悄悄做了“抽脂”手术。那段时间是他在南昌快马春风的日子,他还接连参加了《假面人》、《都市大亨》、《荆钗记》等的拍摄工作。  

但电视台是新闻单位,除了拍戏之外,还有许多方面的工作,马广儒完全没有适应从剧团演员到新闻单位的转变。最初电视台曾打算送他到电影学院导演系深造,因为他单薄的文化底蕴而终未成行。后来又派他到市宣传部新闻科工作,面对生疏的新闻业务,他一筹莫展。在剧组,他又羞于饰演行业片的小角色而与导演发生冲突。面对命运的挑战、复杂的人际关系,他变得意志消沉,终日以酒为伴。  

而此时,马广儒过于理想化的爱情生活亦开始出现了危机。女孩生长在一个非常传统的家庭环境中。6点起床,10点就寝,生活极有规律。而马广儒初来乍到,多少带有剧团演员无拘无束的生活习性。女孩的父母不能接受他酒后的放浪形秽,痴情的女孩常常守着满地乱扔的酒瓶,默默地流泪。  

像所有情侣一样,他们曾有过非常美妙的时光:谈戏、练功、嬉闹、郊游,然而,缘尽情断,这重重的一击,将脆弱的马广儒击垮了。  

分手以后,那位美丽的南昌女孩一针一线地为马广儒的白发老母亲织过一件毛衣,还说过这样一句话:再没有人像我这样爱他了。而马广儒事后从不轻易提起这段伤心的往事,只是借酒浇愁。  

此时在南昌,马广儒已变得更加举目无亲,寥寥无几的朋友又多在外地,加之又搬住在偏僻的农户家中,孤独感和思乡情绪常常油然而生。那里他最高兴的事是朋友们来看他,酒醉之后兴高采烈地取出床头那套破旧的《红楼梦》考问大家金陵十二钗是谁,曹雪芹生于何年卒于何日。南昌六年,马广儒谈的最多的书是《红楼梦》,最多的人物是贾宝玉和林黛玉,而最多的话题就是红楼剧组。“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他把这首诗挂在墙上,每每自叹自怜。  

到后期,马广儒从小开始的自恋情结已变得十分严重——朋友小坐,酒酣耳热,他会突然长叹一声,然后声泪俱下,亦真亦幻地来上一段:“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令朋友们大感惊异;在疾病缠身时,他甚至会身着戏装像张生一样侧躺在床头,就昏黄的灯光写下:“小小三两酒曲,愿能解我五更寒意。”而愁云惨雾之时,他还会取出心爱的洞箫,让幽怨、伤感的曲子流淌在溶溶月色中。  

面对朋友,他不止一次地感叹道:“我最崇尚古代社会,朋友之间能两肋插刀,一介书生敌万千将士。”言语中流露出对书剑英雄的幻想和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后来,他也曾心血来潮写文章练书法,甚至想出去寻找拍戏的机会,但兴趣过后,又依然故我,壶里乾坤了。  

& 最后的人生旅程 &  

就在以广儒最消沉的时候,一位纯情女孩怀着对明星的崇敬和对他孤独处境的同情,在父母亲的激烈反对下,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他的生活,她幻想能用自己瘦弱的肩头挽起即将坍塌的山岭。  

他们结婚时,人们汇聚在三星级的华鑫大酒店向他们表示真诚的祝福,杯盏交错中,马广儒的手有些颤抖。经历了多年居无定所的日子之后,他终于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空间了。新房是最好的朋友设计的,小而温馨。按照他的要求,把一间大屋子隔成两间,一间会客,一间休息,隔板镂空,做成门、窗的样式,像屏风一般,落地窗幔若隐若现。人们说:“老马不愧是搞表演的,连新房都像舞台一样。”然而生活不是舞台,生活是责任和平淡真实的日子。  

作为朋友,我曾多次提醒他:婚前的浪漫固然重要,但婚后的实际才是生活。但他往往一笑置之,全不放在心上。  

而年轻的妻子在听完无数遍红楼故事之后,却表示她更需要一个勤奋、努力和可依可靠的丈夫。然而为了生活而早出晚归的贤淑妻子,每天面对的仍是大醉不醒的他。  

应该说,在他们婚后的最初日子,马广儒的心情有些好转,酒也喝得少了些。那时,年轻妻子在家人帮助下开了一家时装店,他也曾去打理过。可是单纯、热情的马广儒经常将店里的衣服、鞋子以进价卖给朋友、同事,令妻子哭笑不得。生意上插不上手,工作又不顺心,他又变得无所事事、沉溺酒中了。  

6年前,马广儒离开安庆黄梅戏剧团时,一位老艺人送过他一句电影对白:“人世间,谈何易,熟不知从善如流难上难!”而此时的他,已经饮酒成癖无法自拔,且满口都是所饰演角色的戏剧对白及唱腔。  

关于他喝酒,朋友们没少劝,妻子更是苦口婆心,但背地里,他不但赊帐沽酒,还把做菜的料酒喝得一干二净。初来南昌时,他的体重140斤,号称喝一斤白酒,还用啤酒嗽口。而到后来,他沾酒即醉、茶饭不思,体重刚够一百斤了。过量的酒精已销蚀了他原本健壮的身体……令人心酸的是,他去世时还欠着楼下小酒馆的40元钱。从马广儒住院到去世,整整一个月,年轻的妻子变卖了店里的服装,终日守在病榻前,几次晕厥过去。可怜的妻子常喃喃地说:“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啊!”朋友们都说:“老马在南昌没过上一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更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  

马广儒弥留之际,高烧不止,神情恍惚,已经认不出前来探望的朋友和同事。可每当医生问起他的职业时,他仍能清晰地说出:“我是演员,演过《红楼梦》、《西厢记》、《聊斋》……”  

他过世的那天,江西省电视台正在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凤姐设局”那一场,当屎盆子扣在“贾瑞”头上时,许多朋友潸然泪下。  

32岁的马广儒就这样走了。一张雪白的床单,裹住了他曾经充满活力而今单薄如纸的躯体,一扇黑门关闭了今世的痛苦和来世的永恒。按照其民族的习俗,他最终安详地躺在了故乡的原野里,陪伴他的是生前最心爱的物品:一部红楼、一只洞箫,和生生不息的淮河波涛……  

《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的部分回复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22时47分56秒)

从小养成的孤僻与自怜的性格,

决定了他一生的悲剧命运。

你的大作\“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的回复

贾瑞戏分太少了,年代太久大家都忘了,但他的确算是有特色另人印象深刻。读之生平、令人顿生悲意。戏如人生、人生如梦何必太求真呢?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07时51分10秒)

人生如戏,浑然分不清台上台下~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07时15分35秒)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02时44分00秒)

看完了这篇介绍马广儒老师的文章,我心里感慨万千。

作为演艺界的前辈,这种为戏痴为戏狂的精神实在是令我们感动。刚刚涉足演艺圈,深知道这里的肮脏与龌龊,出淤泥而不染的人似乎永远不可能有出头之日。我是女孩子,在演艺圈里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的尊严,找寻自尊与名利间的最佳平衡点——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此消彼长。

再一次,向马广儒老师致敬,向本文作者致敬!!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01时56分13秒)

戏痴!!可是生活毕竟是现实的残酷的!

标题: Re:哭祭“贾瑞”,为你那凄婉的殇情岁月

发信站: 网易虚拟社区 北京站(2002年12月19日 01时47分57秒)

人过留声~~~ 无言!! 记得就好~~~~

其实是性格决定命运\\\,我觉得他有自疟的习惯.

我很同情他,但也很蔑视他.藉酒消愁最傻,演员要会分辨现实生活和戏剧,要有直面这个惨淡人生的勇气.

做为他的观衆\\\,我为他的英年早逝感到难过.我其实一直都很同情贾瑞的.

想起《霸王别姬》中小楼对蝶衣说的话:你真是不疯魔不成活啊!如此人戏不分,委实可叹!

借此一同悼念这位敬业的好演员!

无闻  我也刚看了红楼梦

贾瑞戏分太少了,年代太久大家都忘了,但他的确算是有特色另人印象深刻。读之生平、令人顿生悲意。戏如人生、人生如梦何必太求真呢?

只能说他太过理想主义了。

不过更伤感的是,像他这样的人现在几乎已经找不到了。。。

每个人后面都有一个故事。虽然《红楼》是很多年前看过的,但那个场影倒真的非常深刻。他自己选择了死亡,或者正是解脱。

〓 网易娱乐论坛 周黎明留言板 发布时间 06:58:50 by 子君 〓

最近我们这里的国际频道正在演电视剧“红楼梦”,上周看到“勇晴雯夜补雀金裘”。现在也没有那样的剧和演员了。

不想“贾瑞”竟然是这样一个痴人,混淆了生活和戏剧。其实谁的生活不是平白的,他却不懂得怎么样去做一个普通人。

中国的艺术家们好像都讲究“人戏合一”,就像电影《霸王别姬》的里面的张国荣,脆弱到分不清戏说和人生的区别。这又是一个例子。

可是国外好像不是这个样子。汤姆汉克斯出演了《费城》,可是他没有成为同性恋;又出演了《阿甘正传》,也没有成为弱智。

相比之下,睡在演技、艺术上走得更高一些?

我对死者保持敬意,可是大家也别拿板砖打我。

}

作为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的创始人之一,魏寿昆闭着眼睛也能说出炼钢的各种复杂原理;作为一位经历了百年风雨的老人,魏寿昆也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体验,关于梦想,关于坚持,关于责任,关于奉献……

金学家,把毕生心血献给了祖国的钢铁事业;他又是一块坚硬的钢,让百年风雨见证了他的硬度和忠诚。

一个雨过天晴的午后。北京科技大学。

我们走进了魏寿昆先生的家,听他讲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

“坚持梦想,还是有点用的,不过要有所准备”

魏寿昆是家族中的第一个读书人。

作为一户败落商人家庭的长孙,魏寿昆的使命理所当然就是重入商界,振兴家业。但才读完三年私塾,不足10岁的他已经开始了自己的第一个梦想:考入洋学堂,将来当一名科学家。

“抛弃从商道路,这是我家的一场革命。”魏寿昆回想起90多年前的情景,把当初的选择定位为“没有办法”。魏寿昆兄弟姐妹9个,父亲患有精神分裂症,一辈子赋闲在家,作为长子的他“不变不行”。“弃商就学也是为我家寻了一条新路。”老人感慨道。于是,魏寿昆成了魏家“第一个中学毕业生,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出国留洋的人”。

1923年夏天,16岁的魏寿昆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洋大学,实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梦想。北洋大学是所国立大学,大多数学生是寒门子弟,他们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朴实节俭,读书却很用功。校方还给学生种种优惠和奖励,例如,只要成绩都在85分以上就免交下一学期的学费、宿费和杂费;实行“贷书制”,教科书可以借贷,用毕归还,也可半价购买。

魏寿昆在北洋大学读预科两年,本科四年。本科期间,他的平均成绩为94.5分,每年都免学、宿、杂三费。提到他如此优秀的成绩,老人笑着摆摆手,很幽默地说了句时髦的话:“不要炒作,不要炒作!”

大学期间,魏寿昆开始酝酿自己的第二个梦想――留洋学习冶金学,走科技救国之路。但当时家境每况愈下,父亲去世,大姐出嫁,二妹夭亡,母亲一人领着弟妹六人住在天津城外的草坯房中,全家的生活负担都落在魏寿昆肩上。为了养家,1929年夏天,他到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山谋得了一份待遇较高的工作。几个月后,河北省招考采矿专业留美生,他因远离家乡,没有得到消息而痛失良机。于是,他毅然辞去了工作,回母校任助教。

1930年9月,幸运之光终于照临:当年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张学良之弟)宣布招考天津市第一届(也是唯一的一届)留学生三名:留美学教育学、留德学色染化学、留英学纺织学。虽然魏寿昆更热爱铁水奔流、钢花怒放的冶金专业,但他选择了出国后再找机会圆梦。“天津市能招考留学生我没想到,能去德国念博士我也没想到。”说起当年的经历,魏寿昆老人很兴奋,机缘巧合再加上魏寿昆平日的准备,在近50名考生中,他考取了留德攻读色染化学专业。这年,魏寿昆刚满23岁。

“德语和有机化学这两个宝我都押上了!”老人笑呵呵地谈起了当年的考试,留德考试要考德语和有机化学,魏寿昆只在北洋大学预科学过两年德语,有机化学则从来没学过,但他考试却顺利过关。这是因为他对学语言“有所好”,所以经常看看德语课文,后来考试竟然用上了;在上学期间没学过有机化学,也是因为感兴趣,在书店买了一本英文的有机化学大纲,在家自学,考试时竟然“对答如流”。

“有所好不一定白费,坚持做些梦想,还是有点用的,不过还要有所准备。”老人说得意味深长。

“我是中国人!我们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出去”

1931年4月,魏寿昆来到了柏林工科大学攻读色染化学专业。

当时,纳粹希特勒开始在德国得势,日本帝国主义也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一天,魏寿昆正在学生食堂用餐,有位陌生的德国同学来到他的桌旁,把他误认为日本人,高兴地对他说:“在满洲你们日本人又打胜仗了,庆祝!庆祝!”魏寿昆怒目而视,未予理睬。

这位德国同学以为他没听清楚,又说:“我们德国人也是好战的民族。”

“胡说!我是中国人!”怒火冲击着魏寿昆的胸膛,他怒斥道:“我们一定能把日本人赶出去!让侵略者见鬼去吧!”

这件事深深刺痛了年轻的魏寿昆的心,也激励着他更加刻苦学习。

“国力不强就要受人欺凌啊!”老人说起这件事时声音高了八度,“当时我就认识到:要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必须振兴工业,走科学救国道路。”

1935年,魏寿昆以优异的成绩通过博士论文答辩,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这时,他面临着回国任教还是继续留德攻读冶金学博士的抉择。当时在国内,日本侵华的野心更加猖狂,华北面临着又一场浩劫,他怎能忍心让母亲继续过着流离颠沛的生活。

一边是亲情牵绊,一边是对冶金学的极度热爱,魏寿昆权衡再三,决定自费到德国亚琛工科大学再学习一年冶金专业。他为自己定下了繁重的学习任务:听课;收集资料;参加实验和小型研究;考察德国冶金教育情况;了解国际冶金工业和教育动态;学习冶金新工艺、新流程,以及冶金理论研究方法及实验设备……这一年他节衣缩食,惜时如金,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但乐在其中的他并不觉得苦和累。

1936年,魏寿昆怀着一身才学和满腔报国热望回到了阔别五年的家乡,被北洋大学聘任为矿冶系教授。一年后,卢沟桥事变爆发,魏寿昆随学校举家西迁。

日寇的侵略更加激起了魏寿昆的科研热情,在转移到大后方的期间,他开始积极研究抗战急需的各种材料,以实际行动报效祖国。1943年,他提出了“贝塞麦法炼钢去磷问题”,这篇论文也成为他毕生从事的冶金物理化学研究的起点;1944年,他发明了“静置后处理法”,使氧化镁的的含量提高到99.5%,达到了制造高质量镁砖的要求,并阐明了氧化镁提纯的化学机理;1945年,他以江西省钼矿为对象,进行了提取纯金属钼、铝化合物的炼制钼铁及钼合金钢的研究。

宝剑锋从磨砺出。这期间,魏寿昆共发表学术论文12篇,获当时重庆国民政府经济部的5项专利。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挑起了内战。1948年末,天津战役即将打响。

处于风雨飘摇中的国民党政权企图把大批科技英才聚集到旗下,魏寿昆也被列入计划南迁的名单之中。因为从小受孟子的“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这句古训的影响,魏寿昆听从天津地下党的安排,留守北洋大学,迎接解放。

“写书当然要写点新东西,否则就不写”

解放后,魏寿昆长期担任北京钢铁学院教务长职务。这期间,很少有人知道下班后他有一项特殊的“消遣”――看书做学问。这一“消遣”导致了我国冶金学上非常有影响的两本著作的问世――《专业炼钢学――平炉构造及其车间布置》和《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

当时,北京钢铁学院有一批苏联专家任教,应专家的要求,学校订了一些外国杂志。身为教务长的魏寿昆也“沾了苏联专家的光”,没人找的时候就跑到图书馆去看新杂志,常常忘记闭馆的时间。

1957年,苏联撤走了所有专家,北京钢铁学院原本由专家任教的课程也只剩下了讲义。在很多教师“不敢上台”的情况下,魏寿昆担任了几门课程的教授工作,并“顺便”出了一本书:《专业炼钢学――平炉构造及其车间布置》。

在看杂志的过程中,魏寿昆发现冶金学研究中最“时髦的东西”――冶金物理化学。在《冶金会刊》这本世界上最权威的杂志上,每期一共十几篇文章,其中有将近十篇文章都是在讨论这个“时髦”的问题。

魏寿昆心中窃喜,因为自己在德国留学的时候已经做过相关的调查,再加上有外国文献可供参考,他一头扎进了冶金物理化学的研究。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1964年,他的专著《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出版。

这本书标志着世界上活度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也奠定了魏寿昆在我国冶金物理化学领域创始人之一的地位。从此,活度理论不再是教科书中抽象的“糊涂理论”,而是冶金工作者提高冶金产品质量,促进新技术、新工艺发展的重要工具。其中,他应用活度理论和炉渣离子理论归纳出的适用于高炉铁水脱硫公式,至今还被国内外广为应用。

《活度在冶金物理化学中的应用》是他的第3本著作。魏寿昆总共出过5本书。对于搞了近一辈子科研的人来说,5本书实在不算多。

其实,他手头上还有3本书的文稿,第一本是在付印之前,“不巧”苏联专家来了,而且带来了内容更全、资料更多的书本,于是这本书就“不敢印了”;第二本魏寿昆嫌内容不够充实,“要印就要加东西”;第三本内容全面,但深度不够。

“写书当然要写点新东西,没有新东西就不写;出书当然要有一定价值,可出可不出,就不出!”老人这么阐述着自己做学问的原则。

“科学就是要究根结底”

原北京钢铁学院图书馆的一位老馆员至今还记得,“文革”期间,只要没有会议,魏寿昆每天早晨总是会准时来到图书馆阅览室。

偌大的阅览室,寥寥数人,书架上摆着沾满灰尘的过期外文期刊,新到的期刊成捆地堆在桌上。魏寿昆一坐就是一整天。面对管理员的疑问,魏寿昆笑着说:“忙碌一生,好不容易有段清闲日子,到这里坐坐也好”。

其实,“文革”对教育和科研造成的破坏使他深感忧虑,他正在尽最大努力收集国外冶金科技发展动态的资料,确定前沿课题。他相信总有用得着这些资料的一天。

这种准备很快发挥了作用。“文革”后期,在一次会议上,魏寿昆大力提倡“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他说:“这种技术被称为当今国际钢铁冶金的三大发明之一。现在着手研究还不晚,可以和国外同步进行。”他把多年收集的资料交给了教研室。

在他的倡导下,国内钢铁界纷纷设立固体电解质电池直接快速定氧技术的研究机构,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文革”后,魏寿昆好像忘记自己年已古稀,如年轻人那样充满活力和热情,迎来了科研道路上的又一个丰收季节。

魏寿昆常常带领年轻教师,风尘仆仆地奔走在钢铁生产现场。运用选择性氧化理论,他指导上钢三厂的工程师们解决了不锈钢冶炼工艺中的脱碳保铬问题;为上钢一厂摇包中铁水托铬保碳提出了最佳工艺条件……

1980年,他的专著《冶金过程热力学》出版,这本融入了他大半生心血的经典著作一出版就好评如潮。日本著名冶金学家后藤和弘称赞道:“魏教授的《冶金过程热力学》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好的一部冶金热力学著作。”

在很多人看来,冶金学是门又枯燥又辛苦的学问,魏寿昆却乐在其中,一“乐”就是70多年。“科学就是要究根结底。冶金作为工业已经成熟了,但作为科学,还有很多问题可以钻研。”老人壮心不已。

1988年以来,耄耋之年的魏寿昆又致力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战略研究。1988年到1991年的四年间,他与王之玺、蔡博等专家一道,走遍了国内的各大钢厂,对我国的铁矿和煤矿资源进行了调查,对各大钢铁公司的近期和远期规划进行了调研,并向中央提出了两篇建议书。

“教授!我最喜欢别人叫我教授”

冶金学和冶金物理化学家、冶金教育家、我国冶金物理化学学科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魏寿昆有很多头衔。

“教授!”当被问及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他时,他回答得斩钉截铁、中气十足。确实,“教授”是伴随魏寿昆时间最长的一个称谓。自1930年任北洋大学矿冶系助教至今,他从事教育工作已有70余年,其教龄之长、恒心之坚、树人之丰,在中国冶金教育史上,乃至在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为数不多的。

“严格地讲,应该是76年。”老人纠正了记者的数字,“我总共讲授过28门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老人回忆起来也颇为自豪,他为我国培养了四五代冶金科技人才。在这些学生中,有出类拔萃的两院院士,有著名的科学家和教授,有身居要职的政府官员,有声名显赫的企业家,也有数不清的学生数十年如一日,勤奋地工作在讲台、工厂和矿山上。他对每个学生作出的贡献都倍感自豪。

魏寿昆虽然执教多年,但每次讲课前,都要把教案进行修改,增补国内外最新的资料。在北洋大学的校志里有这样的记载:“矿冶系魏寿昆主任,他在课堂教学,条理之清晰,逻辑之严密,科学论证,分析之透彻,深为师生折服和钦佩。”

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曾经出过这么一件事:没听过魏寿昆讲课的学生提出了一个要求,想在毕业前聆听一次魏教授的讲座。这些学生说,听魏教授讲课可以“作为一种享受来使自己得到满足”。

魏寿昆对研究生的培养寄予厚望。他说,要想培养出能参与21世纪竞争的创新人才,必须加强研究生的培养教育,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他还十分重视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作风的培养。

一次,有位研究生在整理实验数据、绘制曲线时,把一个“不理想”的点自行删去,使曲线更加符合“规律”。魏寿昆发现后立即亲手补上这个点,同时经过重新计算、绘图,最后得到了更为精确的实验结果。事后,他让这位学生对比两人的计算结果,这位学生自知做错了事,诚心地道了歉。而后,魏寿昆才勉励说:“科研工作贵在诚实、严谨,来不得半点虚假。”

虽然年事已高,魏寿昆专门撰文探讨博士生培养问题,对博士生培养中的几个误区进行了分析,用心之良苦,可想而知。

按照中国农历的算法,魏寿昆老人今年刚好100岁。当问到为什么能这么长寿的时候,老人幽默地说:“我也没想到能活这么久!哈哈……”爽朗的笑声、清晰的思路,准确的表达,让人真的不敢相信眼前这位侃侃而谈的长者是位百岁老人。

“够本了!”回首自己的大半生,老人用了最简单的三个字。

雨果说,“有些人是铁,有些人则是磁石。”而眼前这位搞了76年冶金研究的魏寿昆老人则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钢,他没有金子一样耀眼的光芒,没有宝石一样绚烂的色彩,他有的是温润如玉的外表,而这谦和的外表下掩藏着的是一颗坚韧、顽强的心,一颗经历了人生的千锤百炼之后依旧赤诚的心。(主题照片为本报记者郭红松摄)

魏寿昆,1907年9月出生于天津市。1923年考入北洋大学。1929年,获矿冶工程系工学士学位,后到辽宁海城大岭滑石矿任助理工程师,半年后回母校担任矿冶系助教。1930年秋考取天津市公费留德,次年就学于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材料工艺科学系化学专业,1932年转学德累斯顿工科大学化学系,1935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35年自费进入德国亚琛工科大学冶金系进修,主修冶金专业。1936年回国,在北洋工学院矿冶系任教授。

“七七事变”后,任西北联合大学矿冶系主任。自1938年到1946年,先后在西北工学院西康技艺专科学校、贵州农工学院、重庆大学等校任教授。抗战胜利后,回北洋大学冶金系任教。1949年至1952年,先后担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天津大学副教务长等职。1952年被任命为北京钢铁学院第一任教务长。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一级教授。1984年以来,相继获得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科学院、中国金属学会授予的各类荣誉称号,1985年获得日本铁钢协会授予的“荣誉会员”及国家教委授予的“老骥伏枥金奖章”等多种荣誉。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魏寿昆主要从事小型钢铁工业技术的改进及国内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以四川白云石采用CO2选择性溶解后,经“静置后处理法”制得含0.5%杂质的MgO;用碳还原制备金属钼;利用硅铁还原钼酸钙制成含Mo40%的钼铁。五十年代引入活度理论,六十年代发展了炉渣脱硫的离子理论,提出了高炉渣中计算S2-离子活度系数公式,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国内首先提出了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技术并应用于测定热力学参数,同时研究了国内复杂矿杂质的热力学行为及去除机理,完善了选择性氧化理论并提出转化温度概念的广泛应用。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九十年代初,与王之玺院士等人对中国铁矿及煤炭资源和钢铁工业发展远景进行调研并提出咨询报告,又深入进行曲活度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发现用同一实验数据采用不同的运算方法得到分歧的数据。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原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与技术进步奖等。新中国成立前获得专利5项。出版《平炉炼铁厂设计》等专著5部,发表论文160余篇。从教76年,培养硕士生及博士生20余人。

魏老曾经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和九三学社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全社同志的敬仰和爱戴。
――洪绂曾(九三学社原中央副主席)

您是中国人民的宝贝,您也是我们日本人民的宝贝……
――不破?(日本著名冶金学家)

魏寿昆先生是我校的缔造者之一,对我国冶金事业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自身具有崇高的品德和高超的学术造诣。
――石新明(北京科技大学团委书记)


1937年1月与杨英梅结婚。


1988年在实验室与研究生讨论论文。


1988年考察江苏梅山钢铁厂(左三)。


1979年与德国著名冶金专家申克教授(右)。


1991年在山东济南钢铁厂考察(右三)。


1992年在日本姬路城(中)。


2002年在北科大校门口。

(本栏照片为资料照片)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活着中春生的人物形象分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