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点非常激情的歌?

 董路:老歌有情老友有义


  一百首歌 七个小时 完全免费―――

  今年6月,董路和水木年华成员缪杰、南合文斗成员贾南等几位朋友偶然碰撞出一个创意,在丽都广场开办免费的露天音乐会,演唱的都是中年人十分熟悉的经典老歌,他将之命名为“老歌老友”,以老歌会老友的意思。连续11场音乐会赢得了人们热情的回应与支持,几乎场场都是台上台下掺着激动泪水的大合唱。这样的场景也深深鼓舞了董路等几名发起者,于是他决定扩大声势。12月22日,这场名为“幸福启航”的演唱会将在五洲一号棚举办,100首歌,7个小时,依然是完全免费。

  ■不仅没有收入,还要倒贴几十万

  “我或者我们也想挣钱,但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注定挣不到钱,赔钱倒是一定的。这是一场公益的演唱会,所谓公益就是不卖门票,甚至连赞助都没有。”同以往的露天音乐会一样,董路说他们几乎每场都要倒贴进去一万多块钱,这一次贴得更多,现在已经投入了几十万,因为舞美、灯光、音响都要力求精致,“唱就好好唱,演就好好演,绝不能因为不赚钱就凑合。”之所以坚持要干这件外人看来不太理解的事,董路解释道,“我们发放的门票没有价格,而没有价格的另外一个含义是――无价。什么是无价的?激情、热情、温暖、感动……都应该是无价的!”

  这个少见的大规模公益演唱会并非没有吸引到任何厂商,也曾有人联系董路,表示愿意为此提供赞助,但听到董路的回复后,他们就退却了。董路很实诚地告诉人家,因为想打造一场纯粹的音乐聚会,所以他们不能在现场体现厂商的标志,不能给予立即见效的回报,“至多回头我可以义务去帮你们主持几场活动,或利用我的个人资源帮企业做些宣传”。对于这些厂商的做法,董路说他完全理解,“在商就要言利嘛,这是人家的自由。”让他感动和欣慰的是,终究还是有人愿意和他一起干这件傻事,有好几位开公司的朋友主动提出,要帮他解决现场所需的千把座椅,还有人要免费给观众提供面包、饮料。朋友们说:“没有回报就没有吧,谁让咱们是哥们儿呢。”

  ■台下的观众是主唱,我们最多算个领唱

  虽然不卖门票,但这场演唱会也不是谁想去就可以去,董路设立了一个“高门槛”。他说他会通过微博甄选出现场1000名观众,再把门票发放给这些人,甄选的标准是“真正热爱音乐”。因为此前的广场音乐会都几乎未在媒体上做过宣传,董路都只是在微博上发布了相关消息,所以有不少观众都是看了他的微博后特意赶来的,然后又在微博上书写出自己的感想。董路说:“我能从里面看出来他们的真诚和热情,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观众,凑热闹、打酱油的可不行。”

  高标准源自董路为演唱会设定的目标――“千人百歌大合唱”,台下的观众到时候也全部都是演员。“通常的演唱会上,观众也会跟着台上的歌星一起唱,但从头唱到尾的不多,因为再大牌的歌星也不可能每一首歌都让人耳熟能详。而我们的演唱会不同,100首歌曲首首都是经典,就是前奏一响起,喜欢唱歌的人就不自觉要张口演唱的那些歌。所以那天的演唱会是完全意义上的互动,台下1000名观众才是主唱,台上的人最多是个领唱。”

  他介绍说,到时演唱会要通过网络直播,而它的录音、录像设置和其他演唱会相比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不仅一半的机位要对准台下,还会在观众席上方吊起麦克风。董路还为演出设计了若干突出参与性的桥段,比如在唱苏芮的《奉献》时,他会发动全场所有人拨通自己最爱的人的电话,让对方听到自己的歌唱。他说:“独乐之乐永远比不上众乐之乐,很多歌手演唱时都爱说,要通过音乐把幸福和感动传递出去,我觉得只有参与的人多了,幸福和感动才能真正传递开来。在你的家人耳朵里,你专门献给他们的歌声绝对比歌星的更动听。”

  ■不管明星还是草根,在音乐中都是平等的

  《独乐乐与众乐乐,孰乐?》也是董路一篇博客文章的题目,这篇文章写的就是他对这场演唱会的介绍和想法。博客发布之后引来不少关注和点评,有这样一条回复让他印象深刻:“我是一位年近八旬的退休老人,我为你和你们‘老歌老友’团队所深深感动。在这个近乎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时候,能有你们这样一拨儿人出现,让我有一种看到了美好、看到了希望的感动。我只是一介老朽的草民,无力在物质上支持你们,但是真心地希望和祝福你和‘老歌老友’团队越来越好。孩子们,加油!”董路说这就是他投身公益演出的动力所在,“像我刚才说的,这位老人对我们的支持和祝福就不是钱能买来的。做一件事要想的是它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利益”。

  此外,董路办这样的演出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把原本来自民间的艺术还诸民间。除了贾南、缪杰几位合作者,董路说那天还会有一些特别的嘉宾,比如“中国好声音”的学员魏语诺,几位在高校比赛中取得佳绩的大学生歌手,甚至是他家小区地下车库的洗车大爷。“他平日洗车之余,就弹着自制的一个简陋扬琴,一个人大声唱歌,唱《映山红》、《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长年身处地下,他很少能见着太阳,可是他的歌声里充满阳光。”

  正是从这些热爱唱歌的普通人身上,董路看到了音乐感染人心的力量,他认为音乐不该只存在于殿堂之上,它的生命力在于群众中的口口相传。为了扩大演唱会的影响,董路也邀请到了几位明星参加,但他相信在那天的舞台上,人们不会感受到明星和草根的区别。“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唱着同一首喜爱的歌,在这样的时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近了,还分什么彼此!在音乐中,我们都是平等的,都只是爱唱歌的人。”

  音乐是董路一直以来的爱好,他说自己当年也算是个成功的校园歌手,参加几次高校歌唱比赛都拿过奖。“那时想过以后做一名歌手,可是阴差阳错走了另外的路。”虽然学生时的理想最终并未达成,但董路对音乐的热爱一如既往,去年还凭借一首写给女儿的《猜谜到老》参加了“首届互联网原创音乐大赛”并夺得冠军。

  去年9月,董路偶然经过丽都广场,看到一个外国乐队正在那里演出,场面很热烈。他觉得这种形式挺好,开放的空间,近距离的交流,很符合自己心中对音乐演出的期待,就萌生了办广场音乐会的念头。今年5月底再次来到丽都广场,他和老朋友、水木年华组合的成员缪杰小聚,两人一拍即合。于是两人马上行动起来,洽谈场地,又拉来南合文斗组合的贾南和圈内闻名的吉他大师杨峰加入。不到20天的时间,“老歌老友”音乐会便呈现在人们面前。

  音乐会以演唱经典老歌为主,则是他们没怎么讨论达成的一致意见。董路说他和缪杰、贾南这一代人的青春期正赶上华语流行歌坛的黄金年代,那些歌里留下的是他们的青春回忆。“对专业歌手来说,几十场甚至上百场一模一样的巡演唱下来,再怎么浓烈的激情也会被磨灭,可是我们唱的都是先能把自己感动的歌,完全是真情实感的流露。”

  ■文/本报记者 崔巍

  在丽都广场的第一场音乐会最让董路难忘,那天适逢天降暴雨,可是观众们全都没有去躲避,他们依旧在投入地歌唱着,泪水雨水混在脸上已经分不清。当晚董路的微博里也充满了回忆和感动,很多人都说他们直到深夜都久久难眠,一直沉浸在激动的心情中。

  之后的音乐会中,董路经常会留出一段时间,让观众们上台表演。人们非常踊跃,有来京闯荡的打工者,有离家千里的学子,还曾经有一家三口特意坐了几个小时的火车从鞍山赶来,听完音乐会后又连夜回去。在走上舞台的那个时刻,这些普通人的身份全都统一了,他们都是歌者,唱得投入而忘我。董路说有一位小伙子唱了一首《你是我的眼》后,便单膝跪地向台下的女友求婚,女友脸上是惊喜的表情、幸福的泪水,周围的观众也为他们献上了祝福和鼓励的掌声。

  就连董路自己,也曾把一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献给学生时代的女友,两人已失去联系多年,女友是了解到这个音乐会后赶过来的。听了这首歌,听到董路为当年的误会而致歉的真挚表白,女友后来发给他一条短信:“此时此刻,有这么一首歌就足够了。”青春的遗憾在歌声中定格成美好的回忆。

  最后一场音乐会上,董路在观众中看到几位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随着歌声忘情地举起双臂,像年轻人那样舞动起已略显僵硬的身躯。他感慨地说:“那一个瞬间,我对这些老歌的力量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它让已经不习惯于当众表达情感的中年人重新拾回了自信,给了他们一个释放的机会。”

  ■文/本报记者 崔巍

  ■缪杰:怀旧是一种情怀

  缪杰是最早参与进来,和董路一起发起“老歌老友”音乐会的人。在他的音乐生涯中,也曾深受那些经典老歌的影响,他说在整个大学时代,就是这些歌滋养了他的心灵,也让他最终选择了音乐作为自己的事业。音乐会感动了很多观众,也感染了表演者自己,缪杰原以为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会喜欢他们那个时代的老歌,但没想到反响会这么热烈。于是在水木年华筹划新专辑的时候,他提出以“怀旧”作为主题,《生于70年代》这张专辑由此诞生。他说:“怀旧是一种情怀,因为我们怀念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已经失去的单纯和为梦想而拼搏的精神,会通过老歌再度传承下去。”

  ■贾南:大家的快乐更重要

  贾南最喜欢的音乐类型是摇滚乐,所以在最初加入“老歌老友”时,他就提出要多唱些摇滚歌曲,包括西方的经典金曲。可是这个建议被董路否决了,他说:“我们要唱的是人们都更熟悉的歌,让他们都能跟着一起唱的,这样大家听着才更过瘾。”开始时贾南有点不以为然,他的职业就是歌手,总觉得唱歌还是一种表演,不是群众联欢。但在后来的演出中,他也被人们表现出来的热情所打动,明白了这些老歌对于这一代人所特有的意义,于是贾南彻底放下了歌手的架子,为了大家的快乐而唱起自己并不是特别热衷的流行歌。不过他笑言自己也使了点“讨巧”的招数,比如把《吻别》这样的抒情歌改成欢快的摇滚风,既体现了个性,有新意的改编还受到了观众的认可。(北京青年报)

  ■文/本报记者 崔巍

}

北京地铁的京铁站有一个四人班组,由站务员丁翔宇、售票员李思晨、站长秦悦和综控员周喆组成。丁翔宇是一股......

收入微薄的高中化学老师沃尔特生活本来就是捉襟见肘,孰料近期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又怀孕了,残废的儿......

抗战时期,国军连长方梦凯阻击日寇立功,他的兵痞上司却以临阵脱逃罪要抓他上军事法庭,危难之际方梦凯遵从......

掉落的飞机残骸砸中了怀特家的房子,沃尔特的妻子斯凯勒戳穿了丈夫的谎言并决定离开他。同时,沃尔特将面对......

公元2035年的一天夜晚,来自太空高等文明——汪星人凌风来到地球历练,却为了救地球女生丁小仙意外将自......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陕北男孩常高兴高考落榜,因暗恋的北京籍班主任一句鼓励的话怀揣500块钱离家出走来......

Walt暗黑大爆发,成为了危险源头。他从一个碌碌无为,懦弱的高中化学老师,转变成了一个自信、偶尔倔强......

}

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著名指挥家于峰接受新京报专访。新京报记者陶伟摄

新京报讯(记者吴伟)9月10日晚7时30分,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峰指导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将通过央视及多家媒体的网站和客户端与全国师生见面。

这个2小时的音乐课体裁丰富,涉及合唱、交响诗、歌剧等。于峰为中央音乐学院和宁波交响乐团合唱团演出,带来了《黄河大合唱》 《红旗颂》 《我的祖国》 《一个老师的牵挂》 《我想飞》等15个音乐产品。

在这不平凡的抗疫之年,全国中小学和高校按下了校园生活的“暂停键”,9月开学来之不易。今年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也凸显了抗疫背景。其中《在灿烂阳光下》 《那段时光》 《一个老师的牵挂》为中央音乐学院教师创作的抗疫音乐作品。

中央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赵敏认为,音乐是灵魂的语言。重大疫情之后,用音乐来表达和表达我们的感情,让我们的各种感情融合成一种积极的意志。

这门音乐课是一场有解说的大型音乐会。

于峰一一讲解了15首音乐作品,大部分都是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创作的,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他执导了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和宁波交响乐团,并把这些精品音乐产品依次呈现给宁波的中小学生,通过电视机和手机呈现给全国各地的观众。

为什么要录制这么隆重的“音乐课”?音乐学院的老师想用音乐向全国师生传达什么?近日,新学期第一节音乐课的音乐老师、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国内著名指挥家于峰接受了新京报记者的专访。

于峰说,科学和艺术是两翼,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艺术是对美好世界的追求。新学期第一节音乐课再次发布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通过音乐传播核心价值观,讴歌时代,鼓舞人心。

《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于峰执导。图片由中央音乐学院提供

15首曲目对应革命战争时期到当下四个时期

为什么新京报:会想到录制这样的“音乐课”?

俞峰:'s音乐课是中央音乐学院“德育、美育、智慧启蒙”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

从2016年开始,每年暑假我都会回到家乡宁波,经常邀请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加入宁波交响乐团,给学生们上一堂“德育、美育、智慧启蒙”的暑期公开课,得到了非常好的反响。我以前在体育馆做,有近四五千的学生参加。这个公开课大概持续了四年,然后在《学习强国》上播出,也在全国产生了影响。去年央视还以音乐课的形式播出。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每个人都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今年的公开课怎么办,我们动了一些脑筋。教育部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也非常支持,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也参与其中。在教育部体育与艺术司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教师节期间以第一节音乐课的形式向全国介绍了这场音乐会。

为什么新京报:会在今年的演唱会上选择这15首歌呢?

俞峰:第一音乐班旨在以德育人,以美育人。分为《以德养人红色经典》《爱国时代旋律》《大爱无国界》《怀揣希望逐梦前行》四章,分别对应20世纪30年代至新中国成立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新时代至今。

都是由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师创作的优秀抗疫音乐作品。同时,在今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在音乐课的第四篇章安排了三部作品《我想飞》《在灿烂阳光下》《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这些作品的音乐体裁非常丰富,包括合唱、歌剧、交响诗等等,这样就把音乐知识和音乐作品所表现的革命历史结合起来。

比如《黄河大合唱》这种史诗性的作品,合唱是大型声乐套曲,我们通过表演和讲解,让大家了解黄河与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历史,以及当时它是如何鼓舞四万万民众抗日的。

又比如歌剧《白毛女》,歌剧是什么样的形式,当时怎么用歌剧的式样表现延安的中国革命历史画面,同时也告诉大家马列主义如何在延安和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产生毛泽东思想这一系列的道理。

音乐会始终体现“音乐课”的主题,包括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还有《我的祖国》,这些都是著名的影视音乐作品,音乐是如何与电影结合起来的?我们用演出、讲解的方式来告诉大家这些精品音乐是如何唤起我们的爱国热情的。

新京报:参加演出的合唱团是怎么选择的?

俞峰:合唱团是中央音乐学院的合唱团。我们这个合唱团是中央音乐学院表演艺术中心里面,跟着我一直参与音乐党课和美育教育的录制和现场演出。

另外,中央音乐学院还有一些老师参与到音乐课的表演中。比如我们钢琴系的主科专业老师、钢琴家黄若愚他自己创作并演唱的《一个老师的牵挂》;还有著名的军旅歌唱家黄华丽老师,她现在也到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她演唱《我的祖国》。


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供图

学院老师创作的一首抗疫歌曲曾被万人合唱

新京报: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这堂音乐课也策划了与抗疫有关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

俞峰:包括中央音乐学院在内,今年上半年,各学校停课不停学,经历了疫情的严峻考验,我们全社会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音乐学院的老师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在2月份疫情最难的时候,我们钢琴系的主科专业老师黄若愚,他给我发了一个他自己创作演唱的《一个老师的牵挂》。他把疫情下一个班主任老师和主科老师对学生的牵挂表达了出来。他把老师比喻成大海,把学生比喻成小竹筏,在疫情之下,当阳光再次照耀五星红旗的时候我们再回到课堂,重新回家。非常感人。

我们还选择了中央音乐学院张征老师创作的《那段时光》,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的中学生来演唱。

另外,还有一首作品《我们》,这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老师创作的,并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演唱。这首作品既反映了当时对白衣天使和抗疫战士的致敬,也表达了我们的信心。由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合唱后,迅速在全国11家音乐学院合唱团唱开,后来发展到差不多300所高校,也在世界上27所著名音乐学院合唱,形成了万人大合唱。我们许多著名校友以及国外许多著名演奏家也加入进来。

新京报:除了抗疫的主题,还有脱贫攻坚、共同奔小康为主题的音乐作品,这些作品的演出有什么特点吗?

俞峰:今年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中央音乐学院这几年为革命老区、为老少边穷地区的孩子们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定点支援和合作帮扶的青海化隆县、陕西延安市、志丹县等等地方。

这次我们把这些对口扶贫市县的青少年代表请到了现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除了上面我说的几个地方还有河北青龙县、威县,山西吕梁市,贵州黔西南州。这些青少年代表与音乐家们共同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

我们还请他们唱民歌,壮族的、布依族的民歌,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以及他们的能歌善舞。在合唱《在灿烂的阳光下》后,整个音乐课以少先队队歌来结束。


由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俞峰指挥讲解的“新学期第一堂音乐课”。中央音乐学院供图

通过音乐培养审美、健全人格、传递价值理念

新京报:对于很多学生和家长来说,“语数外”被称作“大三科”,而“音体美”被称作“小三科”。新学期开学,作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次向全国播出的第一堂音乐课,是不是也有想传递的信息?

俞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培养学生成长不可缺失的整体。作为美育教育来说,音乐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音乐极大丰富形象思维、想象力、创造力。所以科学和艺术是两翼,科学是对自然世界的探索,艺术是对美好世界的追求。

如何在美的熏陶中得到审美的感受、实践,达到健康的人格养成,同时使青少年快乐地成长,并形成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是我们思考的重要内容。

同时,作为美育,还担负起立德树人的,如何在美中实现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的贯穿。因为我们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有艺术家的立场,以及表达的思想内容的。通过美的传播,把我们核心价值理念贯穿其中,这就是美育在教育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失的作用。

新京报:中央音乐学院对音乐社会功能的实现,会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俞峰:中央音乐学院不仅是培养音乐人才,作为我国音乐教育的最高学府,也是党领导下建立的第一所音乐学府,肩负着为党治国理政,为国家发展,为全民的音乐教育美育教育服务的高校的职责。

从去年开始,我们举办了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话为纪念的延安5·23中央音乐学院音乐节,以此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同时,在10月15日以习总书记2014年北京文艺工作座谈会为节点,推出自十八大以来优秀的讴歌时代、鼓舞人民的音乐作品。两大音乐节形成了系列的艺术和美育相结合的品牌。

今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推出美育云端课堂。用时100多个小时,全国将近300所高校,包括十几家艺术院团共同参与的5·23艺术节,关注量也达到了5.6亿人次。这也是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和广大媒体推动下成为美育系列的。今年的开学第一节音乐课,也是系列工作的延续。我们不断形成品牌,让青少年在美的感受、美的体验中树立核心价值观。

新京报记者 吴为 摄影记者 陶冉

编辑 陈思 校对 卢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刺激的歌是什么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