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博士生喜欢看那些网站?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随着全球疫情爆发,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地图数据高频出现在了各大媒体报道中。该地图还登上过顶尖医学期刊《柳叶刀》。就连美国副总统彭斯在卫生部门开会时,背后也是这一疫情地图。


2020年2月27日,在华盛顿的卫生与公共服务部举行的新型冠状病毒工作会议。图自美联社/安德鲁·哈尼克。

而在这些数据背后,团队主要成员是两名中国留美博士生。

近日,南都记者采访了两名开发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系统科学与工程中心一年级的博士生董恩盛、杜鸿儒。


我们与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是一种互补关系

南都:多家国内外媒体援引了你们的数据,有人称这比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公布的数据都更及时、完善,你们怎么看?

杜:美国疾控中心的更新相对滞后,而且他们周六日不更新,所以不能持续地为用户提供数据。此外,我们的疫情地图推出时间很早,许多用户在推出后就持续追踪使用,形成了一种习惯。

董:其实我们与疾控中心的数据是一种互补的关系。疾控中心的数据有权威性,但我们的数据在可靠的基础上更加及时。我们比CDC最好的地方在于,我们的数据精度较高,精确到了县市级。

南都:现在有什么新进展?

杜:解决了之前的数据更新问题,可以进行自动化的信息抓取。接下来想提升数据的精度,将德国、法国和南美洲的国家数据呈现细致到省区级的精度。

南都:访问用户的情况有什么变化吗?

董:截至4月7日上午11点,网站已有161亿总点击量。随着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部分国家官方疫情信息公布较慢,尤其是在非洲、南美洲。因此,从访问量和来源看,这些地方的部分民众也会经常访问我们的疫情地图。

不过,现在做疫情可视化地图的机构太多了,尽管我们的更新速度很快,但像德国、法国等国的部分机构将数据精确到省市级别,因此来自欧洲的访问量减少了。但如果要了解世界整体的变化,一般都是看我们的地图。

网站日流量曾达20亿,服务器曾三次瘫痪

南都:一开始为什么会想做疫情可视化地图?

董:老板(注:导师劳伦·加德纳,Lauren Gardner)是研究疾病传播过程的专家,我们就跟着她一起做。同时,我们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追踪数据,可以观察一场疫情从生到死的过程。

董:25人左右,主要负责的还是我们两个人和导师。外围成员主要负责服务器维护、编程处理、媒体沟通等。

南都:在制作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数据变化的特点、规律?

董:基本上每次服务器瘫痪,都是在疫情有所变化的时候。可以说,我们服务器宕机的节点与全球疫情变化的节点呈正相关关系。

第一次大约是武汉的疫情数据标准(注:临床发现的新冠肺炎病例也加入到确诊病例中)发生变化的时候,大家发现人数突然猛增,很多人到我们的网站上看;第二次是意大利疫情爆发的时候,许多意大利民众涌入网站,当时意大利的用户数还超过了美国的;后来第三次高潮,主要是美国疫情爆发,大家都挺关注美国的数据。

南都:目前有什么困难?

董:之前困难是从来没有受到过这么多关注(笑)。因为流量太大了,经常把我们的系统整崩溃了。像3月12日,一天的全球访问量就有20亿。为此,我们已经换了至少三台服务器。

钻石公主号的撤离人员应如何标记?这里有个隐私问题

南都:数据来源是哪里?是怎样处理的?

董、杜: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欧洲疾病预防控中心、中国国家卫健委、当地新闻报道和卫生部门,以及丁香园等。目前,我们使用了半自动化的实时数据流策略。我们会与计算机系的朋友合作,让他们运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在网上搜索相关信息,但为了确保数据准确性,我们还会进行人工比对核实和手动更新。

南都:可视化的过程对你们来说难吗?

董:我之前有可视化经历,所以在技术思路上相对成熟。但在数据来源和数据结构搭建上还是遇到一些困难。一是数据的半自动化比较费事;二是需要考虑地图上点的放置,不同国家的数据层级等问题。一些小功能的增加其实会让数据有很大变动,或是增加服务器的负担。

杜:举例来说,我们后来增加了数据更新时间。这其实是有难度的,因为我们的用户来自世界各地。后来,我们把地图时间调整为格林尼治时间(注:全世界的时间标准),但相应的也需要把以前的数据做很大的调整。

从制作到第一次发布大约花了六、七个小时,但之后每一次改进花的时间都非常多。

南都:接下来疫情地图还会做什么改进吗?

董、杜:增加更多的可视化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公开。其中,可视化可能会精确到美国郡县级(注:相当于中国的市级单位),但因为涉及到隐私问题,我们也会再考虑。

举例来说,我们之前在处理钻石公主号的患者标记位置时,就遇到了一个“隐私乌龙”。当时,部分钻石号旅客撤回到美国。由于患者具体位置不明,我们就选择将点标记在美国相对而言的一个地理中心——堪萨斯州。但有些美国人比较喜欢探索,会放大地图,放大到最后发现这个点落在他们小区上。他们以为自己小区竟然有新冠肺炎病例,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小区上报给当地卫生部门,又再层层上报,最后我们学校的新闻官告诉我们赶紧调整一下。于是,我们将点暂时放回了钻石公主号最后的停靠位置,日本横滨港。

现在我们的处理是,地图放大到一定程度,标记的点就看不到了,不让他们把自己家和这个点形成对应关系。


南都:钻石公主号的数据为什么单独处理?

董:这其实是跟国际媒体的报道有关系。一开始大家把钻石公主号的所有案例归结为日本当地的案例,之后又把日本国内的案例与钻石公主号分开了。我们就重新调整了数据,这也造成可视化的时候,日本统计数据有了断崖式下降。但这个不是数据本身的问题,而是初期全球统计的一个偏差

朋友转过来说挺好的,最后发现是我们做的

南都:你们专业的具体研究内容是什么?

杜、董:我们两个的主要方向是疾病模型,也就是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代码来解释一些流行病学、公共健康方面的问题。研究侧重的不是医学本身,而是对全球流行病的发展趋势做基本判断和推测。

南都:什么时候发现疫情地图受到了广泛关注?

董:一开始是发现学校内部发了新闻稿件,接着学校主网站的头版头条推送了我们的疫情地图。后来开始出现了“逆向传播”的现象,比如我的朋友会转发给我,说“要不你看一下这个东西,挺好的”,我的西班牙助教也是前几天问我有没有看过这个图,是他一个西班牙朋友推荐给他的。我就告诉他们是我们做的。

南都:登上《柳叶刀》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董:其中有个小故事。我们之前有一篇关于麻疹的文章,当时处于向《柳叶刀》投稿过程中。但这时新冠肺炎爆发了,几乎《柳叶刀》所有编辑都在忙新冠肺炎的文章。我们老板(注:导师)就比较着急,发邮件问《柳叶刀》主编关于麻疹文章的进展如何。主编回应说他们忙于新冠肺炎文章,但天天都在看我们的地图。于是,我们老板觉得必须有一篇文章向大家介绍,做疫情可视化地图的经过,让大家了解我们的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对我们有信心。

南都:还有其他疫情可视化的工具让你们印象深刻的吗?

董、杜:国内可视化做的比较好,比如丁香园。他们也方便了学生、学者的研究。我们的新冠肺炎可视化是在中国以外比较早的一家,所以反而是其他国家、机构学习到了我们的可视化成果。

南都:接下去还有什么成果发布?

杜:我们现在还在研究新冠肺炎的疾病模型,想研究疾病是怎么爆发的、增长速度如何、真正开始的日期等

董:其实,疫情可视化地图只是我们研究过程的一个辅助工具,没想到引起这么大关注。这导致我们的工作重点也偏向可视化,但其实我们想做更多的流行病学分析。

采写:南都记者 陈志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

硕士毕业后是继续读博士,还是先就业?或者到了硕士二年级,有的学生想直博,你有这样的想法吗?女生毕业后找工作困难,还有没有必要继续读博士?这一系列的问题,或多或少地困扰着或者困扰过硕士研究生。结合老师、同学的经验和教训,下面我简单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1)要不要读博,关键看自己以后想往哪方面发展。如果想到高校从事教学工作,或者想去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研究工作,那么还是读博的好。一直拿到博士学位后,就可以相对比较安心地教学和做科研。工作后必然面临着提职称和提薪的问题,高校和科研院所属于人才密集的单位,没有博士学位不好混啊。 (2)如果想去企业工作,或者想出去闯一闯,那么读完硕士就足够了。如果再读博士,毕业后很多企业可能就不要了,因为你的学历太高了,一是企业一般用不着那么高的学历,二是企业怕你不安心工作,老想着跳槽。如果想闯,趁着年轻去闯吧,读完博士至少要老三四岁,怕的是到时想闯的心也没有了。 (3)对于女硕士......

  世界是物质的,归根到底是能量的,世界的变化就是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而催化剂是物质与能量之间最有效的转换器。  国内一所普通高校曾提出了具有颠覆性的“无机配体配位/支撑金属催化剂”的原创性新概念,开创了多金属氧化物均相催化的新领域,这种高效、简单、低廉、绿色、环保和可回收利用的催化剂合成和应用方

  人造的鸡蛋,塑料造的银鱼,糖水变的蜂蜜,猪肉变的牛肉……在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的当下,人们对有毒食品的报道已见怪不怪。然而,复旦大学硕士三年级研究生吴恒却看不下去了,他用一个月时间,和34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做了一个《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新闻资料库》。6月17日,相关报告发布并在网站上线的当天,吴恒接

朱健康近影   朱健康 国际著名植物生物学家、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领军科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主任。     1967年生于安徽,1988年赴美留学,2000年受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植物科学系正教授,曾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整合基因组学研究所

  每年,全世界数以百亿计的口服液和瓶装剂药品飞速地离开工厂,奔入寻常百姓家。  自1867年德国西门子兄弟把蓄热室连续熔化池窑应用于玻璃工业后,小口瓶的成型技术广泛造福于人类。无论是医院使用的针剂,或者药房售卖的各种保健品和药液,都离不开150年前的那项历史性创造。  然而,小玻璃瓶的安全还不能让

   编者按 十年,对于不少人来说不过是转瞬之间,而对于北生所,则是沧海桑田。十年,这块被誉为科技体制改革试验田的研究所,展现出一幅生命科学领域的壮伟蓝图。  在建立之初,北生所便担负特殊的历史重任:不仅要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所,更要探索出先进的现代化研究所的管理机制。自此,北生人兢兢业业,在短短十年

  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因此,普通高中各种各样的“创新实验班”蓬勃发展起来。“大学先修课”便是“创新实验班”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变革上的具体体现。开设大学先修课是喜是忧? 大学先修课有其优势 

褚健任所长的浙江大学智能系统与控制研究所  记者从多个渠道获悉,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褚健因经济问题,被浙江省人民检察院立案调查,这是继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之后,又一个被调查的部属高校副校长。  褚健2005年任浙大副校长,协助校长负责人事、离退休、学校企业工作,分管浙大的人事处、后勤集团,以及浙

  常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介绍!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由于核酸分子杂交的高度特异性及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它已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基本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的筛选,酶切图谱的制作,基因序列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及基因突变的检测等。其基本原理是具有一定同源性的原条核酸单链在一定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在作报告第八届全国“体外诊断学新技术、新方法、新概念、新进展”学术研讨暨第二届“阳普医疗杯”临床检验诊断学硕博论坛于9月14日在京召开,研讨会由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检验诊断学系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主办,与会者围绕“分子分型技术以及促进个体化诊断”的主题进行了

网上消费总额大学排行榜  “我基本每天都得上网店‘逛逛’,看见喜欢的东西就想买!”“曾经跟室友一起逃课回宿舍淘宝,只为‘秒杀’到喜欢的裙子。”昨天(5月14日),@支付宝新浪官方微博发布“网上消费总额大学排名Top10”这一消息后,引起不少河南大学生的热议。  排行榜中,郑州大学跻身

  在缺乏事实依据的前提下,不能情绪化地对领导干部读“论文博士”进行有罪推定。但人们的疑虑并非毫无道理。   入学无需参加统考,第一年均在周末上课,之后不需上课,不脱产边上班边写论文,这样也可以攻读博士学位?日前,随着清华大学法学院一位博士生的微博爆料,紧接着校方有关负责人予以回应,人们才知道,原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日前公布2018年TWAS院士增选名单,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55位学者当选TWAS院士,其中11名为中国大陆科学家。此外,2018年TWAS九个科学奖项获奖者中有2位来自中国大陆。  2018年新当选TWAS院士的11位中国大陆科学家分别是中科院院士、中科院神经科学

  能够坚持学术之路固然可贵,离开科研界也不代表前途灰暗。对于未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关键在于做出选择之后如何向新的目标迈进。Science 采访了五位离开学术界的前博士后,他们的经历或许会对你有所启示。  众所周知,博士后有着切实的职业焦虑。对于众多手握博士文凭的人而言,终身教职的机会显得僧多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蓝色的 水球 ,海洋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不久前,在第三十二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闭幕式上,作为一名科学家,韩喜球与青少年分享了深海科考故事。在微信朋友圈,她兴奋地写道:“演讲后好多学生求合影,也许有不少学生将来真的会投身海洋事业!”   韩喜球是我国大洋科考第一位

陈竺:从知青到院士 陈竺,生物学家。原籍江苏镇江。1981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1995年被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学部),是当时最年轻的中国院士。现为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所长、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主任。在白血病和基因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迄今已在国际著名

  近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等多所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方案陆续公布。推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不约而同地成为这些高校一流人才培养的着力点之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的价值理念,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战略任务和要求,培养全球治理

         葡萄糖,地球生物最重要的能量来源。它,究竟如何进入细胞?100多年来,多少科学家为之着迷。  6月5日,英国《自然》杂志揭开了这个源自生命内部的奥秘:由37岁的中国科学家、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率领的8

  医改推进了多年,核心因素是人,卓越医生改革是在为医改‘加力’。”这是我国医改专家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普遍评价。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著名医改专家李玲同时提示,我国医生培养体系还需“大改”。  “国家每年培养约60万医学生,据我掌握的一个数字,只有约10万人能穿上‘

   她经过三十年来的持续稳健发展,已成为磁共振波谱学与原子分子物理学创新研究基地,实现了从基础到应用基础到高技术辐射的完整链接,在国际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在波谱学领域,面向化学和生命分析,重点开展磁共振波谱方法学和谱仪技术研究,充分发挥大型科学仪器平台作用,引领了我国多学科交叉的磁共振波谱学发

  9月4日,南方医科大学与瓦里安医疗系统公司(以下简称瓦里安医疗)“放疗新星”启航仪式举行,双方签署“放疗新星”医学公益项目战略合作协议。瓦里安医疗向学校捐赠总价值超过1350万人民币的肿瘤治疗计划设计教学软件、肿瘤信息管理系统及配套终端设备,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培训。学校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冯前进主

作为机器学习领域的大牛,从带领三个人的团队到现在大规模的实验室,Bengio 有很多话要说,也有很多经验传授。Graham Taylor 是 CIFAR「Learning in Machines & Brains」项目中的一位 Azrieli 全球学者,也是圭尔夫大学工程系、向量学院

    天瑞仪器公司今天又迎来一大喜事――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正式成立。      天瑞分析测试仪器研究院是天瑞仪器公司历时半年、经过精心策划、筹备、注入大量人才、资金后才正式挂牌成立的研究机构,前身是研发部。它的主要职责是

     作为后基因组时代出现的新兴研究领域之一,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是对机体或细胞的所有蛋白质进行鉴定和结构功能分析。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不局限任何特定的方法。 高分辨率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如二维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

饶毅的演讲尖锐、诚恳鲁白的发言引人深思  讲座吸引了近300名海归人士、科研工作者、高校师生以及关注科研改革的普通市民出席,“提问环节”气氛热烈。  6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做客第54期文汇讲堂,主讲《海归能推动中国科研改革吗?》,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部副总裁鲁白受邀出

  蛋白质,英文名称“protein”,是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大分子,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时值春暖花开,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寻访,本报记者在这里看到的“蛋白质”,不仅充满科学的奥妙和神奇,而且彰显出其应有的活泼、活性与活力,恍若走进一所“梦工厂”。那么

  陆婉珍,分析化学家,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籍贯上海。1946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化工系。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不是不‘导’,有时候实在是分身乏术,没时间‘导’。”电话那头,杨宁的声音既疲惫又沙哑。即便是连上8天班之后的周末,也片刻不得闲,处在评职称“节骨眼”上的他得加足马力申请课题、发表论文。至于自己的四名研究生,最近一次见面已是三个星期之前。  杨宁评上武汉某所重点高校“硕士生导师”资格的

  今年以来,28岁的“高富帅”邓鹤翔、29岁当上正教授的美女教师袁荃,武汉大学的80后教授相继走入公众视野,引来阵阵惊叹。   其实,武大的80后教授远不止这两位。水利水电学院的史良胜30岁便当上了教授,但他丝毫不觉得自己有什么特别:在他所在的学院,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80后就有10个以上。

  据统计,去年北京地区高校22.3万余应届毕业生中,有16.8万余人已经就业,占总数75%,除去选择继续深造的学生,未落实就业的仅占3.36%。  北京市教委近日发布的《2014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0月31日,北京地区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了96

  据东北大学官方微博消息,2017年11月27日上午11时33分,冶金能源和工业生态学专家、教育家,我国冶金热能工程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陆钟武与世长辞,享年88岁。沉痛悼念陆钟武院士!先生千古,一路走好!  陆钟武,冶金能源和工业生态学专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冶

}

女博士是“灭绝师太”,

是“第三种性别人群”;

女生要那么高的文凭干什么,

找一个好人嫁了才是正道。

关于高学历群体的讨论,似乎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难道,那些为科研工作而奋斗的兄弟姐妹,真的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

作为一名即将迈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在生活中我也接触过许多硕士博士学长学姐,他们给我的印象,大多都是阳光乐观的;我所打过交道的老师,大部分对学生也十分亲切友善,并没有新闻中描述的那么不堪。

毕竟作为新闻媒体,想要制造热点、槽点、爆点,想把矛盾激化、搞一个大新闻,这才是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于是,我采访了二十位各高校在读的学长学姐,希望他们能就学业就业压力、情感问题、和导师的关系、人际交往等方面,简单聊一聊读硕士博士的体验。他们中有研究生、直博生、还有博士生,所学专业涵盖了计算机、控制、冶金、材料、力学、财经、管理、文法等。令人高兴的是,学长学姐们也都非常热情地给出了答案。

我把他们的反馈如实整理如下,希望这些优秀前辈们的现身说法,能对大家有所启发。为了保护学长学姐们的隐私,下文采取匿名的形式。

W学长,管理学博士生

学业压力不小不然毕不了业,找不到好工作,所以要努力学习,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

接触的环境单一,所以遇到适合的感情就抓住机会吧。

导师关系很重要,听老师话。

no,我不想说,万一说着说着想跳楼了。

好难过,不知道啥时候能毕业。

我觉得我的博士生活很精彩,其实在众人看来博士生活是比较枯燥的,但是自己如果能够把时间安排得很妥当的话,不仅能够学到东西,还能够过得很快乐其实我平时的生活还是以科研为主,主要是做课题写论文。如果说工作的人,工作是他们的一个重要内容的话,那么对于博士生而言,科研和课题这两个是主要的内容。

S学姐,英国商科研究生

就是感觉很苦逼啊,各种苦逼。

不过,第一学期主要是适应,第二学期就是调整然后主动出击了。

学业方面,我一直在怀疑到底就专业性来说,有没有国内研究生学的深,学的多。

情感问题,好像没有,就是时差很麻烦。

和导师的关系,因为是授课型,所以和导师没有什么深入交流 。

至于同学关系,确实是中国人抱团。

Y学长,计算机研究生

我和很多其他读研同学也交流过,这里就不局限自己情况来谈。

一个普遍现象就是,很多人都会寻求名导师,但是这样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名导师很大可能是年纪比较大的、功成名就的老师,这样可能自己已经不在科研第一线了。第二,名导师可能兼职和其他事务比较多,所以很可能平时都不怎么管学生。

在研究生阶段,最主要是指导往往不是来自于老师,而是来自于往届师兄师姐。有些老师现在实验室做的方向都不是自己老本行,他们又没有可能再去具体学习新方向,所以通常只能给你指导一些方向,具体的问题他们自己也不太清楚。这样的话,遇到能力之外领域的问题,学生往往是冲在最前面撞的头破血流的人。

再比如说,我们专业人工智能最火,结果很多学校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名额供不应求。而这些比较火的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在保研学生里就把名额招满了,统考生基本没有可能进去。

其实,不管去多好的学校,那里的团队和氛围,有些也许和你曾经设想的不那么一样,有些则会让你感到失望、迷茫。这个无法在经历之前百分百预见到,只能说越好的学校,遇到令自己满意的团队的可能越大。

P学姐,管理学研究生

一个学期的研究僧体验快结束了,研究僧生活就是总是有事情要忙,忙着上课、忙着完成作业、忙着应付导师、忙着改论文,却好像什么都没有收获。其实仔细想想收获还是有的,虽然拖了导师三个月的论文最后还是投稿了,离毕业又近了一步。不用上课的日子就是寝室实验室两点一线,很幸福的就是遇见一群美丽可爱的师姐,生活多了很多乐趣。也曾质疑自己为什么读研,但是自己选择的路就要脚踏实地好好读完啊,认真做规划、磨练能力,向一个优秀又精致的猪猪女孩大步迈进!

自由体现在学习工作的方向选择和时间安排更灵活更自主,导师往往会给一个长期任务,一般每一到两周汇报一次工作进展,这段时间做什么怎么做看你自己,再加上几乎没有课程作业考试的约束,自己可以非常自由地安排时间精力来解决各种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科研上的难题。

与自由相对的就是责任了,更大的自主权意味着更多的信任,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以前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家上课写作业考试,学的好不好考得好不好是自己的事,现在不同了,主要任务是搞科研做项目,这是需要包括老师和同门师兄师姐在内的一个团队来完成的,以前摆烂就坑坑自己,现在要是在你这掉链子那就是坑一堆队友,那就很尴尬了。出于这种考虑,平时会很注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对自己负责,也对整个课题组负责。

现在一年,主要就是上课,T大这边的课程,至少是我们系的课程任务量巨大系里的标准是课堂和课后要求学生的用时比例是1:5到1:7,我这学期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选了4门课,概率图、随机过程、凸优化和矩阵分析,感觉就像一起学八九门微机原理的感觉。

博士生日常看Paper,要了解学术领域前沿,然后改进、创新,甚至开辟新的领域我小老板说,想做一名优秀的博士生,博士期间至少要精读100篇文献。精读的意思是,细到每一个公式都要知道来龙去脉,并且能给通过程序复现实验结果。我正常毕业年限是5年,博士一年级上课,五年级准备毕业,中间三年搞研究,365*3/100,所以要求还是挺高的。

我们这边待遇不错,补助在全国算高的了。博士是学校一年给补助3W3,老师至少给1W8。我每个月5000左右补助,所以每个月吃的不用担心,完全不用朝家里要钱了。日常我除了上课还额外干了助教的工作,收入能再高一些。再然后就是做项目了,这学期我接手了两个项目,博士的话,做项目要比硕士多。做项目对学生自己的研究方向也很有帮助,很多在科研上的灵感都是通过做项目得到的。

博士毕业后,目前我们系还是去企业多些,但是读博后的也越来越多了,也有直接去211做副教授的。就业方向的话,企业,高校博后,事业单位,都有对我来说,我目前想继续深造,或者创业。

我们实验室挺好,博士生活还算是很自由的。平时想和朋友们出去约顿饭,说走就走,旁边有五道口和中关村商圈,吃喝玩乐都挺多的,我们实验室这学期还去一个别墅里玩了一天。身边同学就是那种能学能玩的,例如我师兄他们拼起来巨吓人,都是下半夜才离开实验室,然后第二天早上又早早就到实验室了,(蛋壳问:为什么你们可以精力这么好?)注意锻炼身体吧,T大对体育的要求超高。

还有我觉得这边人的脾气都超好,能来T大读硕士博士的,如果之前是外校的,那应该都在本科学校算是很出色的,但是我发现大家都很谦逊也可能是被T大课程虐的没脾气了吧。老师们也都很和善,特别是负责行政的这些老师。这边的辅导员是学生兼职的,像本科生辅导员就是在读的博士生。

我觉得博士生跳楼啥的还是少数,很少数。读博确实是一个挑战,很多读硕的人读完硕,坚决不读博,就是觉得自己不适合科研。读博想有一定的成果确实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要有好的平台,好的研究方向,好的灵感(蛋壳说:我看知乎上大家一边倒地说读博苦逼,还有人说在T大读博的没有谁不后悔的)读博确实苦逼,确实继续读书并不是对所有人都适合,所以盲目跟风读研读博是错误的。

确实,想明白自己要什么能干什么挺重要的然后再去读博读硕,然后退一步,你在过程中发现自己不合适读不下去了,如果真的坚持不了,大不了不读了嘛,何必自杀呢。(蛋壳说:可能他们想清楚的时候已经年级大了,觉得自己背负了太多家庭的责任,太累了)逃避不是办法,最后你的责任还不是得别人来背嘛我觉得现在这个社会能赚钱的路子还是挺多的,不是歪门邪道那种,如果之前给自己的定位过高,及时调整在这个社会,只要肯吃苦,总会有收获的。觉得难的时候就是在路上的时候,实在不行,那就换条路无论怎样,自杀都是不好的。

还有说到大学教师团队中的败类,我觉得这个帽子扣到大学本身上是不好的,因为坏人是哪里都有的就像北航那个老师的事,学校能做的也只是在核实后取消他教师资格、取消他校内的职称,别的权利学校并没有,从另一方面讲,学校也很缺乏这种监督机制。无论从坏人到处都有,还是学校没有监督机制这两个角度,目前来说,教师团队中出现坏蛋,我觉得不能怪到学校。而我目前接触到的这些老师,人都是很好的,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大学老师里出现了几个坏人这件事,阻碍了自己继续深造的路。

你也不用担心读研的时候会有压力,多积累、多看paper,累了就玩会儿。遇到问题遇到瓶颈,千万不要自己钻牛角尖,多和师兄师姐交流、和导师交流。或许他们帮不上什么实际的忙,但或许会给你些灵感,而且其实有很多学术成果都是这么来的。

再然后,没对象的话,就抓紧时间找对象。

X学姐,管理学研究生

一边愁写不出论文一边又浪的飞起。

研一基本上是在上课,科研接触较少,现在才慢慢开始。

读研的体验?我觉得可能上课是一件幸福的事了。导师喊你做东西的时候会体验到那种感觉了,理论和实践天差地别,感觉自己很无知,很多东西都得自学。

也没那么不堪,就是刚开始会痛苦点而已,网上说的什么(自杀的案例)都是个体差异,没什么参考价值。

Z学姐,管理学研究生

我的学习生活比较单调,现在就是学位压力比较大,因为最终毕业要发一篇符合要求的论文,现在就是读论文,写代码的循环僧活。

有些学生之所以会遇到像陈小武一样师德较差的导师,是因为自己在加入实验室之前,并没有和学长学姐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且,就算学长学姐们知道这个导师很坑,他们也只会告诉你不要来,至于为什么不要来,他们也不好说。所以他们最后走到这一步,是由最初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那些读研之后交际圈就变窄的人,我认为是他们的自我封闭造成的。我自己并非科研型选手,在研究生期间,我也担任了班内、院内和校内的学生工作。我觉得这可以扩大我的交际面,让我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而我也喜欢与人沟通交流,因为我觉得这可以体现我的价值。

我毕业之后也有意从事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也许有人会说,你都读到了研究生,专业知识可以说比较深厚了,为什么还要去从事专业不相关的工作?但我觉得,我读研究生更多的是为了一个学历,至于科研,虽然我对它不感兴趣,但至少不讨厌它。

另外,一定要和学长学姐们搞好关系,假如老师给了一个很棘手的课题,学长学姐能带给你很多的帮助。学校建立课题组、开学术报告,就是因为个人的想法肯定是有局限的,多和他人讨论能开阔你的思维。

总体感觉比大学时更需要自律吧。

学习挺紧张,读研究生,我感觉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抱着更加深入的学习的态度读研究生,自己更加忙碌了。身边的这些同学,感觉都对自己要求比较高,学习都抓得很紧。

我们现在也才刚进实验室,各种关系也不那么清晰,不过师兄师姐都很照顾我们这些学弟学妹。

和导师的关系,这个还是和我刚才说的自律有关吧,和老师多联系,有问题(经过思考的)多找找,老师大都挺忙的。

总之,读研不再是单纯的学习啦,这就像一个工作。

感受就是……挺累的……

目前还在研一的上课阶段,和本科比起来累很多…或者说心理压力比本科大,课业压力还好。

大家都在努力,所以我也必须努力才不会被甩下。主要是接触的新事物,没有人教你,只能自己一点点摸索了。

珍惜大四的时光吧,好好玩!

我就先从硕士说起吧,本科毕业之后,我就直接留在了东大读硕士。很幸运的是身边有本科还好几个同学一起留下来读研了。总体感觉研究生生涯还是很开心的。

研一上学期像本科生一样天天上一些我认为没什么太大用的课。研一下学期定了课题,当时是老师亲自带我做课题,整个研一把实验室的各种实验、各种杂事几乎做了个遍。到了研二,除了完成课题任务,也去企业待过一段时间(完成项目任务),算是比较辛苦。我当时也没想很多,只是觉得坚持就会有收获。但是老师觉得我比较积极、能吃苦,就给我安排了很多事情。慢慢的,在课题组也有了一定的地位(这只是我自己的经历)。研二上学期,我决定硕博连读,这是我人生中一个很大的选择。也是在那个时候,我获得了爱情。日常生活的话,具体拿一天举个例子吧,每天早上差不多八点左右到课题组,看文献,做实验,老师有任务的话就完成任务,很单纯。到了晚上八九点、九十点回来,和寝室同学吹一下牛,玩玩游戏,看看视频。

然后就匆匆忙忙进入了博士,整体感觉硕士和博士的区别,就是博士得专。博士的生活,就是科研了。其他的可以作为调节,但是绝对不能占用很多时间。当然,这都是在你想出好成果的前提下。因为博士以后的就业方向和研究生不一样,研究生可以选择很宽的口径,但博士只能去科研岗位。不管你是去高校、研究所或者企业,都避免不了去搞研究方向,所以说必须得专。

在博士阶段,我的生活就是实验、写论文、出差还有就是完成老师的一些杂事。有一部分人选择做项目,跟着老师东奔西跑;有一部份人选择潜心搞研究,做实验写文章。我觉得人在不同的时候会有不同的选择,跑项目对自己的现场能力和眼界都有很大帮助,理论结合实际嘛。当然,理论也非常重要,是博士之本。必须要有一段时间你真的融进科研里去,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全部。

其实博士生活也没有那么太绝对的单调,也会有朋友啊。如果课题组氛围好的话,兄弟一起出去干活、打球、聚餐,也挺好。慢慢的你身边的人会越来越少,陪伴你的人一批换一批。

就业方面我不是很在行,毕竟没有找过工作。但据我了解,科研对于那些找工作的硕士来说并没有太重要,主要还是看个人的综合素养。至于博士,就是以科研为本。博士最后面临的就是三个选择,研究所、高校、企业。我觉得大部分博士应该偏向于研究所和高校吧。但是这两个地方没那么好进。除了要达到该学校或研究生的量化要求,你还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说出国,再或者你老师关系比较硬。以后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围绕着科研,雷打不动地项目、科研,科研、项目。

Q学长,经济研究生,本科数学

我觉得自己的硕士体验真的完全不同于我的同学。财大是个全民考证的学校,从开学起,图书馆三步以内必然碰到一个摆着注会书的桌子,考试在国庆后的周末,所以我们是没有国庆假期的。

然后我们学院专属课业负担重,我们专业更是,五门专业基础,门门一脸懵逼,数学本科没有任何优势(蛋壳注:学长是跨专业保研到经济)。确实上课时也觉得很震惊,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真的是相当广泛,真的是无知限制了我的想象力。国庆完了刚考完CPA,然后紧接着就是经院的期中,足足持续一个多月,然后就到期末了,最后四连考,让我深深体验了一把学渣的滋味儿。

其实到了研究生,大家都不再盯着绩点了,更多的人去在乎自己的终身大事,自己的兴趣,未来的工作。所以大多数像我一样的学渣就是求过,顺利毕业,混个学位,主要还是提升自己在职场中的竞争力,考证,实习。在大上海,大家都很浮躁,金融行业的饱和也让大家都很焦虑,财大人的实用主义早已成为标签式的特点。

经院的学术能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经济学和数学都是很难学科,不要看入门,经济学入门比数学入门简单多了,深了之后不仅要数学功底深厚,更需要很强的经济学直觉。(也有老师说现在的经济学不需要很强的数学能力,经济学本身更重要)真的就像大家调侃的那样,读了研究生才知道自己不读博不是因为不想而是做不到。如果大家像我一样本科的时候还没有什么明确的目标,那么研究生就该渐渐明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第一学期感觉真的很累,一直在考试,不像理工科的同学待实验室要发论文这些,我们熬完第一年就差不多了。刚考完,已经浪了好几天了,新的一年要考好多证。

学长学姐们的分享会到这里就全部结束了。听了他们的故事,我感触很深,下面我就来谈两点我自己的体会吧。

不同的平台,能提供给你的资源、眼界、氛围、人脉截然不同。如果你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在人生的任一阶段,都别停下向更高平台攀爬的脚步。

二、早点想明白自己究竟想要什么非常重要。

王朔曾经塑造了一种叫做“橡皮人”的社会人格。这个词的注解是“他们没有神经,没有痛感,没有效率,没有反应。整个人犹如橡皮做成的。”我大胆猜测,或许身边很多人都是这样,在社会划定好的条条框框里,度过了短暂而不快乐的一生。如果你不甘于现状的泥淖,不妨勇敢一点跳出来,去寻求你真正想要的生活。

本文转自东大小红果,作者韩蛋壳(97年的大四学生,爱撸猫的文艺工科女)

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博士多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