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中著名的守财妒形象及典型事例?

作者介绍:方海权(1972——),笔名香严、道明,广东潮州市湘桥区人。著名学者、文学家、哲学家及佛学家。师从定然、宏生二师。得慧原、若化亲培。 著书传世,及发行很多文章,诗歌富含文采,名言深哲入理,极受广大群众喜爱,成为人们传诵佳作,多则入选世界名言。《改造幸福命运》是方海权老师2013年的作品。

二、助人和自修会得幸福 3
三、破除烦恼的三大法门 5
四、观照不足和净身口意是幸福的保证 8
五、忏悔业障会带来好运 10
六、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 12
八、必须学会二件事 16
九、八点成材和幸福的要素 18
十、解脱的心是幸福的人 20
十一、不要迷恋五欲之乐 22
十二、为什么念一句佛菩萨名功德很大 25
十三、贫穷怎样改变成富有 28
十四、印造宣扬佛经会得幸福 31
十五、幸福的因和果 33
十六、学会克服挫折会幸福 36
十七、劝众人布施自己得幸福 38
十八、戒定慧是幸福之源 40
十九、自利利他同时进行 得幸福更快 42
二十、幸福必读妙言 44
二十一、造成不幸福的原因 46
二十二、走倒霉运要怎么办 49
二十三、怎样才能好运气常来 51
二十四、名利让给别人 54
二十五、用心去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 56
二十六、要作众生助手,不是插手别人之事 59
二十七、万法皆舍会得真幸福 62
二十八、修学禅定按住浮动的心 64
二十九、广宽胸怀去接纳大众 67
三 十、成为少病少忧之人 69
三十一、无怖畏的心 71
三十二、十种语增添人生幸福 73
三十三、智慧出欢乐人生 76

幸福的人生,在于心灵的安乐。六时吉祥恒于悦态,令自身和周围的人倍觉开心快乐,生命将会充满无限的意义。

人生道路,当然会遇到种种的蜿蜒曲折,以及无尽的烦恼。但是,人生只有经历酸甜苦辣,才懂得人间的味道,因此也必须学会珍惜人生和珍惜感情。

人生会遇到各种挫折,不要害怕。种种困难我们微笑面对,反而培养出一种定力,使我们心灵不受影响,而且更加具备坚强意志。

于此,我们有微妙法门,帮助我们度过一切苦厄,克服一切挫折和伤痛,使人生崎岖之路变得平稳可行。我们脆弱之心顿有凌心志。

人们都渴望自己和眷属拥有财富、智慧、美貌、声音殊胜、身健俊美、诸事顺利,就是幸福的人生。也即是说渴望现生即永受安乐。犹不知这些虽然在如来圣教而言,不外俗法不尽了义。但是,也必须有妙法门才能证得。

因此,相应之法才会引起共盟,相应之法也必定会引起感应。简单而言:

财富相应之法是施贫于财,

智慧相应之法是深研经藏,

美貌相应之法是容忍利众,

美声相应之法是赞学贤圣,

身健相应之法是爱众不害,

般般顺利相应之法是严持戒律。

有了相应之法就会得到感应,感动常在就是幸福的人生。

而我们更要深刻地知道,大乘了义证悟真谛才能真正引入现生即受大安乐,明心见性入不二法门,开发一切种智以及六波罗蜜的学习,使之自身得度也能度人于快乐彼岸,这才是坚固美满幸福的人生。

二、助人和自修会得幸福

对于大众充满着关心,必须认真先观察大家的困难之处,后加以力量而帮助之。中间是默默观察,这是关键要领。一举助力实是获福捷径。

真心实意修行之人,只有心存善念,口说好话,扬人之长。短乃他人之业,传即有染大家耳根。内心若喜好扬人短过,自心以受缚着,何言解脱。经言:真解脱者,名曰远离一切束缚。

人生有生老病死,世界有成住坏空。无常伴随着每一个人,不要说是别人过失,就是于己不能助道之事,都不追逐。我们当知,是身不坚,犹如芦苇伊兰水沫芭蕉之树。是身无常,犹如电光暴水幻燄。

当观察到人世间是多么的无常,众生苦难极多时,心就要放下争执、贪着、恨意。唯生起关怀、助难、慈悲、修学大乘之心。此是智者所为。

何为智者:若能修身戒心慧,是名智者。其实,身戒得好,心慧自是易得。不杀众生和不偷不赌远离淫色贪念,此应时时觉醒。两舌多话改掉看似简单,做起来是难。因为众生对这娑婆世界留恋得很,话题当然是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若生大厌离,是非何足道哉。永嘉大师曰:

豁达空。拨因果。空王殿上披枷锁。回光一念脱樊笼。迷悟分明机在我。

真是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三、破除烦恼的三大法门

起心动念,心在于道。即不随其俗世烦恼所转。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

心在道,就能利益自身和利益众人之妙。道是途径法门。我们依着无上妙觉三种方法,圆摄众生回归大自在,一名奢摩他,二名三摩钵提、三名禅那。

一、奢摩他译成中文是止的意思,那是大止观寂静境界。用观想方法使心归专一,止息念头得寂静,无事不定,无时不定,无处不定,此是大乘止观的奢摩他。心有定力,即能自己脱离烦恼,也能帮助众生离开烦恼。

诸菩萨了悟清净、圆通、觉悟,以清净觉悟的心,取静为行,入于静心,由于澄清各种念头,明白烦恼是由于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缘,产生了见、闻、嗅、味、触、知六识的分别心作用。正是分别识心去计度一切事,而产生种种烦恼。如果能使心入于静滤,智慧自得产生,身心被外界所影响的烦恼从此永灭,便能内发寂静轻安。由于寂静的原故,诸如来心好象镜子一样于中显现,受大法乐。这就是奢摩他。

二、三摩钵提是犹三昧。三昧是正定正受的意思。诸菩萨了悟清净、圆通、觉悟,以清净觉悟的心,明白心性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被六尘色、声、香、味、触、法所染污,都是幻化。即起诸幻以除幻者,变化诸幻而开导幻众,由于明白一切幻化的原故,便能内心发生大慈悲轻安。既然世间一切幻化,我们种种贪欲烦恼皆也是幻化,心应放下。

当知道世间都是幻化,一切菩萨从此起行,渐次增进,彼观幻者非同幻故,非同幻观,都是幻化的原因,所以永远离开幻化假相的幻相,是诸菩萨所要圆满妙行,如同肥土生苗一种,这就是三摩钵提。

三、禅那也称静虑,心处极专注的境界。诸菩萨了悟清净、圆通、觉悟,以清净的智慧觉悟心性,不取幻化,也不取清净的相,了知身心之相存在都是挂碍。无知觉明,不依着诸多挂碍,永远超过挂碍和无挂碍的境界,世界以及身心皆受用。

一切相都在尘域,好比乐器打击出来洪亮之音,声在外面,烦恼、涅槃不相留碍,便能内心发出寂灭轻安。妙觉随顺寂灭的境界,自己他人身心所不能及,了悟众生相寿命相都是浮想虚妄,这就是禅那。

这是破除烦恼三大法门,诸如来圆觉之妙。大众于一法门适合己身修之,能了生死之苦,得清净乐。

四、观照不足和净身口意是幸福的保证

回光返照,就是观照自己,找自己的缺点,《楞伽经》云:妄想无始虚伪,不离自心。无始生死以来,我们一切善恶行动,都离不开自己的心。自身的一切过失远离之,即能断灭烦恼,从而回归自性清净得证常住真心。

身业清净,常生妙土。口业清净,离诸过恶。很多人学习如来正法,都希望生上妙净土,或生极乐世界,或生东方净琉璃世界。就是无此境界,也希望生天生人受尊贵妙乐之土。然必须知道,果生于好地方妙土中,因是身业清净。身业不净,别说佛国净土,就是人间福地,无尔之份。

众生因何生烦恼,皆由无始生死以来造出恶业而来。恶业都是从身口意所造。观照自己即为俭点自己身口意,令不放纵,清净身口意。

身口意的清净,当速离恶缘恶眷属,有五事发菩提心可为清净身口意:

对于周围的人群,我们应这样观照:

二者虽见他过,而心不悔。

三者得善法己,不生骄慢。

四者见他善业,不生妒心。

五者观诸众生,如一子想。

我们既了了明白自知己身有痛苦,也知众生苦,如己受苦,为断彼苦,如帮助自己了苦无异。如是行动能清净身口意,能生妙土,身心具净,见国土即清净。十方法界,不离自心。十恶之举,堕之恶道土。十善五戒,生人天地。清净无染,佛菩萨地。

故此,回光返照使自性清净,能使现生就得到幸福。身口意业的清净能使报终往生于幸福之地。

五、忏悔业障会带来好运

不管多伟大的人,业力来临,都抵挡不住,至此才知道人世间的无奈和无常。

要关闭一切恶趣门,方式只有一种,无恶不断,持好律仪。忏悔过去业障。

而往往业力到来的时候,由于不顺利,迫得很多人辗转挺而走险,再造罪过,以致一错再错。从而忘记人生百年不外一弹指间,最终何是我的,何物竟能带走。切是斤斤计较,不让一分。而完全不知不觉带走的是罪业随身,祸及来世。

很多人发出了这样的语言:我这一世都管不了,那有空去打理下一世。这样的说法,只不过是纵容目前任所欲为的籍口而已。未来受苦报,受的不是好言相劝之人,切是尔身尔心。

人生清白在世,食多食少,福享多享少,都没关系,只有如法守律,安心才能立命。立慧命才能证法身。证法身才能得解脱。解脱者当是欢乐怡然、心开芳菲。

我们必须懂得恶业来报,当然苦恼。而再不造罪,念佛读经持咒,造善造福补过。这是真正忏悔的行门,效果是很好的,能快速去掉不顺的恶运相缠。

因此,完美的忏悔法门是:尊守戒律、修学大乘、普广造善和最切要发露忏悔过去一切业障。这样,自能关闭恶趣门,得大功德。

当大众在修学忏悔业障的时候,大都认为从今再不造业,发露忏悔过去所造一切恶业而已。其实不止仅此而已,再不造业看似简单,实质必须严持佛陀戒律,才不会造业。广造福善就会得福报,才免造成贫贱带来再造罪业的恶性循环。也必须修学定慧,有定力和智慧,做事就不会乱来,才免造成愚痴无知带来再造罪业的恶性循环。

这样修学忏悔业障法门,才能彻底圆满。在现生就会带来好运气,顺利吉祥。

六、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

极乐世界是中文,梵文原意是幸福世界。也即是说懂得修学,人人都可以得到幸福。

极乐世界的往生,多数人都有望尘莫及之感,其实不然。

原因在于多数人深感自身在过去造了很多不如法之事。或杀生、或奸淫、或两舌恶口、或偷赌,乃至十恶业。也深感自身修行力不够,功德做得不够多,广利大众之事不够圆满。

当然,能够看到自己的不足,实是好事,但是,只要不如法之事我们发露从今改过就可以,试问何人无过,何人无业。当机立断向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心应作如是想如是行,不管我过去罪业如何,从今老实念佛修行,深知佛力不可思议,何时报终我定能受佛接引往生莲邦。

以这样的心态,就会契合《大势至菩萨回通章》中: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乘异。也即是说二个人都彼此想念对方,而且思念极深,都想早日见面,见了面根本也不愿再分开。好比影子跟人一样,再也分不开。我们有这样的心,何愁极乐世界不能往生。

有人发问:《佛说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福德善根得生彼国,为何种少善根,甚至带了不少老罪业,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不错,极乐世界是不可少福德善根,才能达到。我们要懂得,具足信愿行就是具足福德善根。信愿行浅显地讲:

信:就是信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真实存在,信自己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

愿: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可思议,愿愿都能接引众生得生安养。愿我临命终时,一定会生到极乐世界得受清凉。

行:就是我们用实际行动,行住坐卧持名念佛,精进不断,认真修持,行善积德,发菩提心,福慧双修,尽力去做。

在此,我们要明白是要实行,而不是光说不行,不实行就是修多久都不能往生。这样,信愿行的力量就会圆满福德善根。

尽力的心就会有不可思议感应,佛陀的福德力和善根力,众生旷劫修积难以到达。但是,只要我们尽心去修行,这就足够感召佛菩萨的慈愍,来接引我们到达清凉彼岸。

因此,有了这样修行的方法,极乐莲邦不会望尘莫及,这生报终,我人也可往生得证安乐,那就太幸福了。

一天,明心居士送佛经来到一寺庙,与众结缘。时有一穷汉经常到寺庙,看有可吃否。穷汉见此情景便向居士发问。

穷汉问:“居士,佛经不可食,何不送来春饼,可吃乎”。

明心居士答:“兄台,为食而来,或为法而来”。

穷汉说:“佛经少人看,春饼人人喜吃”。

明心居士说:“原来兄穷而无食,可知何因无食否”。

明心居士接着说:“可知佛法令人明心性,自性能生万法,能生福慧,自性具足荣华富贵,何在区区一春饼。兄台知否。”

众生只知道家道贫而无食,并不知道心身不修正法而穷。贫穷或富贵在于心身行解,切不在外。君子忧道不忧食,有道德何愁无食。

别说穷汉对一春饼垂涎欲滴,就是世间富贵之人锦衣玉食,也皆经历生老病死人间灾难,怨憎相会深爱别离之苦。也必靠我佛如来正法灭苦除灾。因此,佛陀经典对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因为它带给我们无量的福慧,幸福的明灯。

众生之苦从何来,从没有智慧而愚痴种下种种苦因中来。佛菩萨以及一切贤圣之法乐从何而来,从种一切种智来,从广造福田来,从历劫广度一切众生中来。

有二件事我们要学会:一者感恩。二者奉献。

别人对我们好,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以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要心存感激,懂得恩情之深。

大家都懂得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育之恩,夫妻有情爱之恩,好友同学有仁友之恩,亲戚血脉相连关心之恩,天地养有万物之恩,辛勤劳动者有生产物质之恩,乃至佛菩萨和古圣贤经教之恩典。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之人才是幸福。知恩,是一种觉悟。报恩,是一种境界。懂得报恩,才是感恩真正意义所在。有能力报恩给有恩于我之人,那是最好,无能力报恩应存报恩之心,那就感恩。世间上有大能力帮助众人的人,他的福报很大,就算被帮助的穷人在他的帮助下发达了,他也不须要回报。在此,穷人有能力了,能延续恩人的精神,再去帮助别人,这就是感恩。

人的一生,有恩于我的人太多太多了。我们要做的是无私奉献,来报有恩者和圆满幸福的人生,那是一种功德。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是感恩和奉献之本。

为家人做事而无怨无悔,那就是奉献。

为六亲朋友师长同学邻里提供帮助,那就是奉献。

孝顺于长辈,并多加照顾,那就是奉献。

为苦难众生实施救济,那就是奉献。

忠于上司爱护下属尽责尽份,那就是奉献。

爱惜一切人,所行善行,那就是奉献。

教人向善诸恶莫作,那就是奉献。

我们做到感恩和奉献,会给我们增添无量的福德。有福报的人才能受恩惠,而施恩惠是得大福的前因。能奉献大众更是菩萨道,得福就更快了。

因此,幸福的人生就是感恩和奉献的人生。

九、八点成材和幸福的要素

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定的因缘,向好向坏来自教育的重要性,还有自身素质的结合。我们对下一代的教导和自身幸福,要有全面之妙法,使他们和己身在以后人生的道路上得到幸福。下一代人能成材,我们就会幸福。

一、日行一善。我们自行和教育子女要日行一善。日行一善既可培养爱心善根,也可以积蓄福德。有福德的人生会顺利得多。

二、耐苦耐劳。我们自行和教育子女要耐苦耐劳。人生只有吃得了苦,才能成大事业。也只有耐劳才有长远心,做事不会中途而废。一切事成功于忍耐力。

三、无依赖心。要学会自己走路,不要老依靠父母和他人。不管他们财富多大,那是他们的事,我们要自己创造财富,让大家见证我们存在的价值,那样生命才有意义。这些人生哲理我们要自行和教与下一代。

四、正当行业。我们自行和教育子女要做正当行业。不要做不正当的行业,不会长久的。正当的行业也要诚信经营,它是成功的条件。百年老字号是这样来的。

五、礼敬众人。我们自行和教育子女要礼敬众人。要礼敬一切人,礼就是礼貌,敬就是敬重。那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优秀素质,也是我们的修养。有修养的人才能立足于世间,受人欢迎。

六、有积蓄心。我们自行和教育女子要俭朴积蓄。有积蓄心,不作浪费。小富靠积蓄,大富要机缘。只有小富有能力投资,才会有机缘产生大富,故不要无故浪费资源。

七、承受能力。我们自行和教育女子要有承受能力,坚强意志,不要死气沉沉,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人生最尊贵者莫过于生。

八、学习正法。我们自行和教育子女学习正法断恶向善,修学大乘。懂得好因得好果。而且修持正法会得到加持力,因此要深入佛菩萨圣贤经藏。最低限度要学会大悲咒和心经,多念佛号,日日常持,会给我们带来福报吉祥和安康。想得到大福报可以常持楞严咒,以及佛教三大经《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和《地藏经》《金刚经》等,佛所说其它经典也可以。那是导众入佛境界的经咒,修学者当然得极大福慧。

以上八点,能使我们和下一代人得到幸福的人生,我们奉行之。

十、解脱的心是幸福的人

解脱为解除烦恼,摆脱束缚,身心证得自由自在。自在安宁的心当然是幸福的人。

《优婆塞戒经》云:若能厌患生死过咎。深见涅槃功德安乐。如是之人虽复少施少戒少闻。即能获得解脱分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如果厌烦了生死之苦,深刻看到涅槃妙乐的好处功德力,并发心去修持。就是我们布施给众生的财物,妙法向人宣扬作供养,心灵安慰大家作供养未能圆满。自己受持严戒未能圆满。深入学习大乘经藏而未能圆满。也能获得解脱之心。

人生悲欢离合,酸涩苦辣,伴随各种灾难,带给人们无尽的压力感。使心灵难得片歇,更难得心能解脱。但,我们必须知道,人世间的幸福是必须经过艰苦奋斗得来的。心灵的解脱,是必须自我内心觉悟的提高,以及为众生造福离苦之功得来的。

内心觉悟必须明白娑婆世界众苦云集,一苦未了,又复一苦。复有欢乐,不能久住,一苦又来。既然有苦,就要了苦,若恼灭时,自得解脱。悲能拨苦,是故经云:有修悲者,当知是人得一切法体诸解脱分。

那么,要怎么修于悲心。

深见一切众生沉没生死苦恼大海,为欲拨济,是故生悲心度之。

又见众生迷于正路无人示导,是故生悲心度之。又见众生身口意不善,恶业多而受苦果,是故生悲心度之。

又见众生为烦恼火之所烧然,但不能求三昧禅定水,是故生悲心度之。

又见众生处饥渴寒热,身体羸瘦互相劫夺,是故生悲心度之。

若修悲心,难施能施于大众,难忍能忍,难作能为大众劳作。一切善法悲为根本,所以应先修行悲心。当我们的心悲愍于众生,并进入忘我境界,同时也会离开人我两执所产生的苦楚,我们的心自然解脱欢喜。而得福于从悲心中施众生舍我执,纳入自身种种法益,使我们逍遥于解脱国中而法喜无限。

所以,解脱的心就是幸福的人。我们当然要解脱,也要幸福。

十一、不要迷恋五欲之乐

五欲者即是财、色、名、食、睡。众生常为五欲所烦恼,而且苦苦追求。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说: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

有一青年叫林铁双,仗着叔父为官之势,掉了不少钱。一发大财顿忘结发妻子之艰辛,另结新欢舍弃前妻,终日酒色淫赌无度,贪着五欲之乐越来越剧。

日常忙于五欲贪乐,事业一落千丈,加之赌博输了不少钱。林铁双依然再酒再淫,迷恋于欲海之中,不能出离。虽然生意不如前,也没所谓,底子厚得很。

再过一段时间,林铁双由于酒色无度,病得不成人形,精神不振夜夜失眠,周身发痛,痛苦难忍,四处求医,四处求神而无效,竟成了一个废人。生意做不了而倒闭,为了医病而家产掏空。后来的新欢女子本想贪着享受而不得,噪闹不停。家道破落、日食难度。林铁双追悔莫及,但以成定局。可见,迷恋贪图五欲是多么可怕的事。

迷恋五欲与福报不同。福报是在常行布施、持戒,自然而得好果之福中产生幸福与快乐。而迷恋五欲为心贪求过份享受之欲,不顾别人生死存亡。为财而贪官污吏、强抢暗盗、行骗欺诈、掠夺国土,制造了无数人间悲剧。为色而强奸调戏,离弃妻儿、舍夫攀高、失恋自杀毁容。为名而亲友成仇、嫉妒嗔恨、争地位而灭对方、显荣耀而灭知己。为食而杀害众生、贪求美味、为食而斗争夺取、不容相让。为睡而昏沉懈怠、事业荒废、意志消沉、道业不修。因为迷恋五欲而遗留极多不幸惨剧,再多享受,再大荣誉,再多财富,有何幸福可言。

人们有时所苦心追求确是多余的东西,而忘记生活安定可过已经不错,内心的满足喜悦和家庭顺利安康才是最切要的。幸福的人生并不是拥有极多的东西,而是充实健康祥和富有满足感的人生。

在有能力之时,我们不必将能力所得之财投于物欲享受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人世间苦难之人我们可以施与,来建立我们福报的乐园,以及尽未来际幸福的人生。可知道广大的心施一不止万报,而是无量福报,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这样,现前就是幸福的人生。

十二、为什么念一句佛菩萨名功德很大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灭无量罪,增长无量福慧。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生。不管任一佛菩萨名都是功德无量,或阿弥陀佛,或药师佛,或观音菩萨,或地藏菩萨,都是一样功德无量。

具足万德,不可思议。世间五德,以是难能可贵,何况万德。何为五德:忠、仁、诚、节、勇。

一者忠: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贞不渝。尽心于人曰忠,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曰忠。

二者仁:仁为仁义,仁爱和正义,通达情理,性情柔顺,凡事能为别人着想。曰仁。

三者诚:诚为真心、朴实挚忠、诚为信也。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诚心诚意对待所有人曰诚。

四者节:节为操守、遵守律仪、不犯错误。节而有制、节律有德、行为纯正、为众人之所典范。

五者勇:勇为气也、勇者文之帅。勇拥多艺文武、勇制伏奸邪、匡扶正义之德也。

五德为世间所推崇和学习,为世人所尊敬。民间很多神明庙、老爷宫供奉有德神明,就是其生前拥有道德,并且为一方百姓造福,死后被人们奉为神。虽然不是悟道圣人,但是由于有道德益人,因此人们谟拜求佑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感应,皆是德之所感。五德尚且如此,佛菩萨无量功德,超越三界,十方三世一切众生导师,众生一礼一拜,获福更是无边。

佛菩萨不是一世为民造福,而是从久远劫来,生生世世行菩萨道,为一切众生造福,度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自身而又明心见性,了生脱死,证悟果位,福德庄严。诸佛皆已证悟一切诸法实相,德行具足圆满,不偏不缺,故名万德庄严。诸菩萨六度万行度一切众生而威德万量。因此,一句佛的圣号,一句菩萨的圣号,以令我们种下善根,种下大福,种下将来成佛的种子。大众要常念常修。

念佛念菩萨就是要现生得到快乐和顺利,更切要的是我们要明白世间一切法必竟无常,必竟空相。念佛的心是心作佛,念菩萨的心是心作菩萨。我们念佛菩萨之名,能使自身早证念佛三昧,脱离历劫生、老、病、死轮回无穷之苦。

也正因为菩萨福德庄严,广修六度,万行具足,所有福德,能显法身。佛陀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无明净尽,佛性现前,所有智慧,能显法身,更是包含一切种智。大众念佛菩萨名号,目前就会得到福报和智慧。而且精进持念,加之学习佛菩萨利人之举,会深入念佛三昧,得证永久快乐之佛果。这是幸福的人生。

所以,念一句佛菩萨的功德很大。

十三、贫穷怎样改变成富有

凡鸟要成彩凤,寒儒要变贵人,需要的是造福于人和智慧自身相结合。

贫穷有缺衣缺食的贫穷,也有内心的贫穷两种。

一者:贫穷不可怕,怕的是穷而无志。若有志,即必想改变。勤俭拼搏、勤务正业、智慧经营为改穷之本。积蓄阴德、造福于人、众善奉行、修学大乘为改穷之因。

不少人学艺不精,做事不负责任,便想一步登高,那是不可能的。当人家让你办一次事,就以试败。下次生意或要提拨你,何人再敢请你。因此,若要改变贫穷命运,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才能益己及他。有能力办实事才不会毕竟空谈何益。故事的结束总是满载而归,就是金榜提名。并且做任何事都要尽力尽责。贫穷才容易改变成富有。

二者:内心的贫穷就是缺少满足感,尽管已经拥有很多的财富,仍然感到寂寞、空虚、无助、恐惧。没有快乐的感觉,更不要说幸福的人生。

这个人发达了,得到财富依然想要更多。不肯施与贫苦之人,或有亲人朋友有困难请求帮助,都是以自己近来购买产业或投资缺钱搪塞了事,无非不肯助人之难。久而亲人朋友有高攀不起之感而远离。一方面感觉财富比巨富之人少,另一方面亲朋远离,内心自然难以快乐,有的是寂寞空虚无限。当然,他会用财富的那个数字来满足自己。更想保住财产不失一分钱,防盗防抢防水防火,悭吝的心充满恐惧,提心吊胆唯恐财产有失。

人生在世,要的是快乐和幸福。大量的财富并不代表快乐幸福。亲朋眷属乃至有缘众生若有困难,我们能帮助他度过难关,这不单是简单的布施,有时是改变一个人走向幸福的命运。帮助者的功德是多么的大。这是种下我们生生世世得富贵的因。

把将幸福施与别人,才能得到幸福的回报。不是守财奴式地守财,财就不会散,那也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因此,将能力贡献与众生,充满人情味的亲情,益己益人的举动。才会知道布施他人原来会令自己多么的快乐,从亲至疏等施无差别。大众自是欢喜感激,龙天拥护圣贤加持再获大福。充实的内心世界扫去贫乏空虚,人生就会产生无限的意义。

这样,经济的贫穷会好起来。内心的贫穷远离了会幸福起来。

十四、印造宣扬佛经会得幸福

佛陀的经典,是无上的教育。教导众生向上、向善、向福、向智慧、向和平安乐。

印造佛经与人结缘,印送一本好比一口与人说法,印送千本好比千口与人说法。读经者懂得宇宙真相,人生道理。能为忠义振家国,能为人民谋福力。印送者之功德就难以估量了。

千万人读经明白做人道理,不敢随便放纵自我,世间各种争斗伤害,就少了很多。更有人学习经典之后,能为人宣说,利益众人。印送经书者更是得其福复倍之多。

不单出资印送佛经,而且亲口向人演说,其福德不可思议。

一、福禄寿全。因为众人受教后造福、积善、慈爱众生,故印造宣扬者会得福禄寿全的果报。

二、相美声好。因为众生受教后有容人忍辱之心,故印造宣扬者会得容颜俊美的果报。而向人演说妙法,声音会好听微妙,故印造宣扬者会得声好悦听的果报。

三、聪明学位高。因为众人受教后会开智慧,所学有成。故印造宣扬者会得聪明和学位高的果报。

四、子孙贤孝。因为众人受教后懂得处理好家庭和睦、教好下一代。故印造宣扬者会得子孙贤孝的果报。

五、病魔消除。因为众人受教后戒杀护生,护理施济病苦之人。故印造宣扬者会得病魔消除的果报。

六、所求如愿。因为众人受教后如法修持,诸事顺利。故印造宣扬者会得所求如愿的果报。

当然,印造宣扬佛陀经典还有说不完的功德。常受尊贵,受人敬重,家庭顺利幸福。

每人个都想得到幸福,幸福有它的因,才能得到幸福的果。

一、不贪常舍。不贪求不义之财,不义之财,难以长久。常舍济与贫穷,舍孤寡老人,舍病苦之人。舍财福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二、戒己扬善。做好自己,不说他人是非好坏。别人好的地方可以称赞宣扬,让世间善行流传。律己扬善业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三、少欲常慈。色欲病之因,祸殃之始,不仅色欲须离之。常慈心于众生,助难扶弱,使远苦得喜悦。欲少慈悲心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四、不骄常谦。骄易招妒,被妒阻力必大,办事难成。谦逊有礼,人之本份。给人好印象,人必助之。不骄纵谦下心之因,就会得幸福的果。

五、不执放下。不要执着自己的看法,不要认为自己都是对的。多听听别人的说法,会长增自己的智慧。要放下看得开,高风亮节,成人之美,不要为一点东西一点财物,争得你死我活。世间如梦幻,转眼以空。有功德大家做,有福禄大家享。不执着放得下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六、少私利他。自私自利,难成大器。有利益大众的行动,必定感召大众利我之福。凡事替别人着想,付出了爱心,自得顺心。无私利他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七、忘忧生喜。人生有无穷烦心事。但还要终日愁眉不展,忧心中中,没有什么大不了。人生最大为生死,唯有修行是真路。要喜气洋洋,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有问题也要冷静处理,度过难关。少忧多喜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八、不惰勤学。懒惰之人,别说利人,益己都难,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成才之者,都是辛勤好学之人。勤学的目的在于使自身成为有用人才,可以益人益己。不懒惰勤修学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九、积善成德。小小善也要做,日行一善,积多了成大善,成德力。有德力就有福报。须知福来自于德。世间上德高望重之人,何一不是大福报的人。故常行积善。积善积德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十、常学法门。要学习一个妙法门,使自己现在能受安乐,将来证悟菩提。如净土法门、药师法门、观音菩萨法门、地藏法门、楞严法门、金刚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是佛陀指导我们离苦得乐,自度度他的妙法。大众能学得福报就大了。常学常修法门之因,就是得幸福的果。

十六、学会克服挫折会幸福

梅花开城隅,不因无光而不香。流水遇石头,不因阻碍而不过。要学会克服挫折,那是成功的人必须具备之能。

人生有困难挫折,是正常的事。任何挫折在我们身上发生,是正常的事,这就是众生业力。也正因为有种种业力,才必须修学智慧去面对,才必须修学福力去渡过。

今人须学淡定从容之心,及其坚强意志,以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自身以及教与下一代,皆习学之。由于现今人养尊处优,生活条件好,吃不了苦。或有困难来临,或小小挫折,皆不敢面对,或躲避之,或将困难推与别人,依赖之心使其心灵极度脆弱。因此出现了一点小事弄得狼狈不堪,乃至避而轻生,留下悲剧。

我们要知道对于下一代人的培养,不是养大他这么简单,孩子要做什么,就让他放纵自由,只要他高兴就好。这是错误的做法。我们既要养大他,也要培养下一代人成材,至少不会危害社会,这是对他们的责任。

很多人认为将孩子养大成人,他将来就会来孝顺我,奉侍我,那是不敢肯定的。只有培养他们成材,至少也是循规蹈矩之人才可以依靠。故自古教子明道理、明礼义、勤书史、能吃苦、强意志、顾家国。真是:“遗子黄金万两,不如教子一经。”

自身要立微笑克服挫折难关之榜,让大家见证我们有立命之本,不是如纸之轻,随风而飘。芝兰生幽谷,照样流香。竹子被弯斜,依然有节。我人有艰难,立身成德。

所以,面对困难挫折各种艰辛时,我们拥有忍辱、忍耐、意志、智慧去平稳过渡,使人生回归幸福快乐彼岸。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弯蜒曲折,才知道阳光大道的秀美。起落失意,才知道幸福人生的可贵。在困景中,同时也消除过去所造的很多业力。

当我们有了能力去应对各种事态时,回过头看,那只不过是丰富我们人生经历而已。也深深地懂得幸福是由我创造而来的。

十七、劝众人布施自己得幸福

自己独自一人布施钱财物品与人,得福不多。因为每一个人钱财有限,贫富不同。若要得大福报,自身施众财物,也劝众人共同来作,福泽大长。

佛经云: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

众生福薄,原因是多生悭吝不舍,或造偷赌恶业。或时施一点钱财和食物,如割身肉,无施自难得福。劝众人同布施,意义不单大众在我教导下愿施财物,使苦人得安乐,而且以破施者本身吝啬。

吝啬之人,不知施之果报。有善知识,谆谆教化,知舍深义,破悭吝而发大心,实也是一种觉悟。这是破茧而出,南阎菩提众生施少钱财,获大福报。勤守财富,难成功德。大作布施,千生大富。《优婆塞戒经》云:若人轻于少物、恶物、羞不肯施,是人增长来世贫苦。因此大家要感悟勤守几个钱,不外换来增长来世贫苦之报而已。

《善生经》说到:能力大的人要多施厚施,能力小的人,可以按能力而施。但一定要施,就是无财之人,也可学习《贫穷的人有七种布施》。当然,施之感应不可思议。如法常行常施,感应会来得很快。

感应之快何来,那是如法之功,是常之功。如法发心端正,常而不会间断。若久久一施,或施小贪入,何能感来应报之速。

是以我们自身应大作布施,要应劝众人同行布施。众人所施之财虽不是我所挣得,但在我所劝化之后而行,我们功德自是无量。因为大家能施即得富贵福乐,福乐因我教与而得。教与和施与虽有不同,却同获福德。故我们能得其功德。

教与和施与的不同,在于施与是我们自身一人能力,能施多少算多少,是有所限制的。但教与却不同,一人可以教与百千人。方式也有很多,或可亲口教与,或可出钱印经书结缘教与。

当然,我们帅先施与众苦人,也教他作,而且常作,见作随喜。就会速得感应无量福报。因此,劝众人布施自己会得到无限的幸福。

十八、戒定慧是幸福之源

幸福,在于事事顺利,一切事顺心才是真正的幸福。

持戒禅定智慧三学是幸福之源。修戒是指道德品行的完善,去除违犯性烦恼。修定是指一心致力于内心的平静,去除困扰性烦恼。修慧是指培养智慧,去除潜伏性烦恼。

自身要想得到幸福的家庭,夫妻和谐,儿女孝贤,故不应在外面乱搞男女关系。自己不喜被欺骗,故应言而有信。自己不希望被偷抢,故自身不应有偷抢行为。自己希望不被伤害,故不应伤害杀害众生。自己不希望丧失理智,故不应酗酒吸毒。因此,不会发生这样种种烦恼。可以看出,持戒功劳。内心平静安宁,止息外面一切贪染烦恼。习有智慧,看透洞彻人生真相,知察世间本质空寂而发大心,实相观照世间无常、苦、无我,离一切烦恼。偈曰:

是故,我们持好戒定慧,现在和未来都会得到幸福。

十九、自利利他同时进行

自利不是自私自利,自利是培养自己拥有能力、福德、智慧,不会拖累人,自己已经得到极安定幸福的生活,这就是自利。

布施使他人得益,实是我人向被施者身上种下我们获福的种子。持戒不杀不偷不邪淫不妄语不会伤到众生,实是在众生的身上种下我们得受尊贵的种子。忍辱是在自身受到他人伤害而不计较。实是在伤害我者之人身上种下我们成就一切功德的种子。因此,一切利他行为实也是自利。

在出世法中,能够度自己脱离生死之苦方算自利。生死之苦以了,即不受六道转回之苦。六道轮回苦不堪言,出生入死、百病俱生、恩怨情仇、冤冤相报。若堕之恶道,更是令人惊怖,血肉任其啖吃,饿鬼无食,地狱无量刑苦。故勤修福德,勤修戒定慧诸无漏业,使自身了生脱死。

不能自度超凡入圣,虽复在人,具有福报,也是一生必受生、老、病、死、怨瞋会、爱离别、求不得、五蕴炽感等苦加身。不能自度,何来自利。不能自度自利,何能度他利他。

当然,当自己在自度自利时,勤修戒定慧,勤修福德远离贪瞋痴的同时,也教导大众也勤学不退,同修同参。这样,我们的功德会更快地圆满。自度度他,自利利他可以同时地进行。更易获得更快的福泽。

是以,自利利他同时进行会更快得到幸福。

明白人生道理,处之安然,幸福自是可得。不因愚痴无知而失足,不因妙法不学而错败,不因邪思而乱志,不因心薄而轻行,不因肮举而再辗,不因贱行而惨毒。是以,大福有妙方。

一、乐修善法,分别善恶,亲近正法,怜愍众生,常识宿命因缘。

二、了知烦恼,不随烦恼,能忍诸苦,不生恐心,不欺诳人。

三、轻松自在,而不轻浮。谦益自信,而不自满。随缘处众,而不随便。

四、去弊扬善,不揭人短。宽怀待人,不整害人。不执己意,端正庄严。

五、乐瞻病人,乐施贫人,乐以化人。乐化怨仇,乐教妻儿。不乐恶口,不乐欲心。

六、亲近善友,随师教诲。不生骄慢,不生妒心。和视众人,见离坏令和合,见怖畏作救护。见淫赌即不染,见坏恶即舍离。

七、摄取众生,柔言不粗,温语与人,赞善赞德,为破邪见,艺精教人,开涅槃路。

八、财用正处,先利六亲,朋友众生。勤劳不惰,厚待下人,施恩施泽。

九、务于正业,不营邪业。诚营不欺,忠爱家国。珍惜感情,不弃糟粕。心无分别,敬上奉长。

十、养心明志,知恩知足。不惊荣辱,从容淡定。利众益人,纯善典雅。不执利禄,高风亮节。居于高位,造福群方。发无上心,博学多闻。实修实证,开阐无遮。

人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幸福,心要懂理,也要参透这些哲理,使有方向可依。明其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之,即是幸福前奏。

极多烦恼皆由不明白做人处世时,造下的后患。故我们应先学先知,人生不可能任何事情去尝试一番,失败了再重新来。有的人失败一次就失去了幸福,有的人失败多次后失去了幸福。我们学优在前,就是要减少一点失败,增添多点成功。所以需要择善而行,使幸福时刻伴随着我们。

二十一、造成不幸福的原因

造诸恶业,就是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很多人错认为是运气不好的原因,或者是别人防害自己使不幸福的原因。

其实不是,实际是自己过去现在做了不应做的事,形成业报,致使人生阻力重重而不幸福,实是自身不懂法时所作,与别的无关。那个人害了我造成一无所有,失去一切,只不过是自己过去造了罪业,感来恶报变现出来的境界而以,我等过去若无与人结仇恨怨瞋,那会被害之理。

丈夫性格暴逆,乃至常常打骂妻儿,没有温情可言。妻子不忠,性情刚烈,乃至如恶男也会偷赌,常不归家,不顾丈夫儿子。有的闹得离婚家散。一般人碰上这些问题,以为运衰。其实是自己过去生造了邪淫之业,以至得不如愿夫妻。故为了有好缘幸福夫妻,须离邪淫,非己夫妻而不行淫。

儿女叛逆,心无父母,如过路人。在外窜祸,连累父母,破财及其担心受怕。可怜双亲,下求于人使子免灾。不过数日,逆子心不改过,重惹大祸,父母自不造罪而被恶子连累受罪。生男育女,本想可以供奉二老。那知长大各顾各的,最终有子不如无子。一般人碰上这些问题,以为命苦。其中是自己过去生造了逆待双亲,不孝父母之业,以至得不如意子女。故为了有好儿女,须孝父母长辈。

贫穷本来就已经很苦了,那知还经常生病,因其身心压力很大。病时更难劳力挣钱,一贫如洗,还要再借钱治病。其中之苦,处之深知。一般人碰上这些问题,以为命苦。其实是自己过去生造了赌盗抢夺,吝啬不施,伤杀众生之业。故为了富而少病,须离非法夺财、伤杀生命、多济施苦。

孤独一生,无有眷属。处于贫穷下贱之地。横祸常临。做事顺少,曲折随身。或有好事,欢喜成空。父母早丧,年幼无依。有子早夭,年老无靠。中年送偶,心酸难言。天灾人祸,邻里不和,亲族无情。一般人碰上这些问题,以为命运不济。其实是自己过去生造了种种恶业,不仁义不道德,骄横跋扈,恶心伤人,仗势欺人,迫害无辜,引发战争,破灭良善,阴险毒辣。或自作,或教他作,见作随喜。故为了不遭受如此等报,须仁义有德,守礼节律,下心礼人,爱护众生。

不幸福的原因,我们知道是自作自受,恶业形成的。我们定会去除不幸之因,酝酿幸福果实。

二十二、走倒霉运要怎么办

自古兴衰成败,人生三衰六旺,或有衰多旺少,或有一生潦倒,或常走倒霉运。都属正常现象。

倒霉运也有它的因果。倒霉运就是果,因是过去自己造下的。而很多人发觉自己不明不白碰上倒霉运,并且自己近一段时间所做并无不妥之处。连连叫冤,逢人就说:真倒霉。停留在倒霉运的痛苦之中。我们应明白倒霉运之因是我们自造,更应懂得怨天怨地是没用的,要用方法去过度倒霉运,使好运早日到来。经云:善恶之事,由人心作,祸福由人,如影追形,向之应声。倒霉运应克之。

一、遇难不要挺而走险,一错再错,正心面对。戒行之德,应之自然,诸天所护。故走倒霉运时要平和正心戒德,杜绝邪心错上加错使难收拾。

二、 七施立德,使倒霉运速去。与人相处微笑和颜悦色施之。鼓励安慰同样难景之人,与人说话谦让温柔有礼施之。诚恳待人施之。善意慈眼看待别人施之。实际行动助人施之。好位好事利益让人施之。善于观察别人之苦难,提供最好帮助施之。此为不花钱七施,因为走倒霉运时多数抽不出很多钱财行善,用无财七施甚妙。故走倒霉运时常行无财七施帮助霉运速去,此七施能令好运快速来临。

三、增长自身福慧,破灭倒霉运。不少人碰上倒霉运,喜欢杀五生求神明,或问卜邪法解霉。这其实是增长罪业,有的一时好转,但过不久,倒霉又来,因为用的方式不对,不能彻底。若要彻底解掉霉运,须增长自己的福慧力量,佛陀大慈悲,说出楞严咒、大悲咒、尊胜咒和十小咒。读诵咒语是灭除倒霉运、大恶业的好方法。为什么要用三大咒和十小咒去除倒霉运,因为诸咒为佛之秘密妙严和精髓,众生读诵能增长福慧和定力,如猛风吹沙使业力迅速消尽。故能学会常诵持福福常来,倒霉自离开。特别是楞严咒、大悲咒、药师咒、准提咒,对现生消业都有极好效果。同时倒霉运来日日做一件好事,有能力可做几件好事,积福多了就会去除晦气,吉祥就出现了。

走倒霉运不要惊怕,它会增进我们的坚志、智慧、经验。驱走倒霉运,我们会更具能力,更加幸福。

二十三、怎样才能好运气常来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应如何应对。这是智慧经验和阅历。

好运气常随,不学无术之人比较难有,懵懵懂懂,无识无知比较难有。懵懂无知之人或时也会行好运,但要常好运是不可能的。故学好知识,深研经典是关键。勤奋好学是提高自己拥有才能的最好方法,这是立足于人世间的先决条件。也是好运气常随的先决条件。

运气者:运为运用、运作;气为气数。运作得好才会有好运气。后天的运作会决定很多成败得失。但也有很多计划得很周祥而失败,这是过去因造得不好而产生的。所以运气也就出现了因果的关系。前因造得好,和后天运作得好,就会得好运气常随的果报。前因造得不好,策划得好或杂乱无章产生事情失败,运气就会极差。这就是运气。

因此要常行好运在修因的时候,要奠定好的基础。

一、善缘好运,去掉脾气。天赋秉聪,但缺少因缘帮忙,没有善缘提拔,辜负了聪明才智。有贵人相助,而自身脾气坏使之贵人不愿相帮离远之。故须多结善缘、性柔去脾会得好运气。

二、亲近君子,避远小人,选择朋友以有仁义道德之人为上,他们会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欢喜。恶友小人近之容易被他们所害,须远勿近。很多交恶运就是被恶友所害,行好运气就是善友所招引的。故须交仁义之友,疏凶恶小人之友会得好运气。

三、立好习惯,去除僻好。起足动步,落落大方,具有威仪。习惯良好,使人喜爱敬重。去除各种不良僻好,或赌或偷,小赌怡情之说误人不浅,多少破家皆由小赌开始。偷心一起,则露贼相。贼相之人,何来长远好运可言。离毒烟酒,淫态挑动,离夸口拉宽。若贵人现前,见其酗酒烟毒,迷乱心志,帮之何益。淫心之人,贵人恐其得财势乱淫女而不扶之。浮夸不能务实,开口以超贵人,贵人何用助之。故须好习惯令人喜欢相助,去坏僻好会得好运气。

四、心怀远志,不急功近利。身行务业,无有疲厌。要培养远大志向和眼光,不贪婪目前一点小利益,而坏长久运程。身务正业,不因一点小挫折而生退心或疲劳和厌倦。不辞劳苦是成功之人必有的素质,不辞劳苦也是好运气常随的助道。故须有智慧作长远计划,身心不怕辛苦有恒心会得好运气。

世间上的人,求名求利,无非让自己过上好生活。

往昔若无真实功,现前那有富贵力。真正有实力的人才会不断创造奇迹,因此要坚固好自身的才能。

名利有二种:一是世间俗法的名利,二是出世间利益众生的名利。世间名利,都是离不开财富家产眷属官禄爵位。一米一水,皆是前定。寸地片瓦,是己前作。既然前作前定,贪着名利没有实际福力,也是难以得到名利。因果跟现实生活都是相同的。因果是好种子落良田,才有好收成,但要辛勤耕耘付出劳动。而现实生活中成功之人,不会整天在谈论得到几多。只是在默默付出,一点一滴的积累,不管是积累善行,还是精勤事业。这两者都是一步一脚印,没有好高务远之习。因而名闻和利养,都是要付出真实的行动才会得到。但当得到时,极为无常。今天位高权重而富贵,转眼以空。还须再造福祉才能济于未来不贫之报。所以世间名利纵然得到,也须懂得修学佛法才是有智慧之人。

出世间名利,就是破除执着名利。为度众生故自觉觉他。众生在菩萨身上的教导得以离苦得乐超出三界而得利益时,自然大众会感恩和供养此菩萨,因此出世间名利也就产生。既然超出凡尘烦恼之世间,证得菩提安乐,名利以不再重要,也成假名。唯留慈悲喜舍化度一切众生。

世间人穷追强争名利,我们放下身心将名利让给别人,让别人去得到去拥有。要修学好自己的功德,精进道业的实力才是最切要的。名利必竟空寂,争来了有时同时也争来了恶业,使以后世受苦不堪。能够修学禅定,修学福慧。横超不安的三界之苦,才是我们迫切要做的事。

猛切修行急救头,三界无安不可留。

撒手归去安乐国,福慧同得胜一筹。

二十五、用心去创造一切美好的东西

系心在一处,自是解万难。任何事情要用心去做,才容易创造出预定的结果。

三心二意,常是半途而废,会造成一事无成。用心与执心不同,用心是尽力去做,不会执着要做到什么程度和结果,所以用心而心无压力。执心是执着必须做到某种程度和结果,这样的心就有压力了。

一切事无法追求完美,唯有追求尽力而为。这样心无压力,出来的结果反而会更好。

世间上的事要用心,出世间的事更是要用心。经营各种事业要用心,做功德行善事修行也要用心才会有成就。

很多人在从事各行各业,学艺不精,便想挣大钱发大财,一步登天。我们须从用心精艺益人为本,才能利人利己。

从医和制药者须深研透彻医理,医病人时须用心医治,不为自己利益而为病人速为治愈之本。

教书者须用心教授学生以知识,立德做人处世之教更为切要,自身也须立德以为榜样。

从政者须为民众利益出发,公门里面福好修。在权力范围内,多用心为民请命,做几件好事轻而易得,也为自身后世种大福田。

务农和制造者须心存欢喜,种植生产安全环保之食品物品,用心为人们生产食物和用品,即也为自身能种下丰衣足食的好报。

人们一切苦乐,都是由心所生,心用得好,心能转苦为乐,转烦恼为安乐,转愚昧为智慧。欲望强烈的追求,心灵极度的脆弱,自私而求不得的心境。都必须通过用心量的广大,智慧的提升,好心善意慈悲,清净的念头去破解。因此,我们要懂得用心去创造一切美好的幸福和功德。

从前,有一户贫穷人家。虽是贫穷,而心好乐施。他的门外种了一架葡萄树。有一天,有一比丘僧来向他化缘。贫穷人家没有别的东西可作供养,他想:一个月前,我早就想葡萄熟时供养法师,幸得师傅今天才来,葡萄成熟了。于是,他将葡萄架上一串成熟葡萄摘了下来,恭敬欢喜的献给比丘僧。

穷人说:“师傅,贫穷家没什么可作供养,只有一串葡萄。”

比丘说:“你已经供养我足足一月了。”

穷人奇怪地说:“师傅,今天我只供养一串葡萄,何言供养一月之久。”

比丘笑笑说:“此一串葡萄,在一个月前,你已有布施之念,而且念念不断。因此,你已施我一月之久了,你太用心了,你将会得到大福慧的功德。”

穷人欢喜无限。才深深知道心念的力量。

故此,我们要学会用心去办事情,用心去修行积蓄清净道业。

二十六、要作众生助手,不是插手别人之事

当他人有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伸出援手给予帮助,使其度过难关得到安乐,会功德无量。这是菩萨道。

而当他人有困难时,切插手给其出坏主意,使事情搞砸。或者乘人之危篡人利益,这是造大罪业。

在大家平静的生活中,有些人总欢喜插手别人的事,打乱了大家祥和安定的日子,增添别人的烦恼,有时还想谋点利益,自己还以为这是在关心人。

我们要深刻地知道关心人是作大家的助手,而不是插手干涉。佛陀在经典告诉我们:依智不依识。要依靠智慧去为众生办事添福力,而不是依着自己的意识看法为众生添麻烦,乃至依着自己一生的习气和错误思想。认为自己一切都是对的,甚至插手干涉别人一定要这样行,这其实是在伤害人。而且在为自己造恶业,会感招到自己以后做事不顺,做任何事情会被人打乱的果报。

人生在世造善积德都不足为多,何况造罪造恶实是自我欺凌。

古时,有一个女人王针氏,好管闲事,骄傲性横,稍不顺意,立刻翻脸。

起初,她的好管闲事性格不知情者都以为她热心助人。随将心内话和烦恼事说出看她能否相助,谁知没过几天全村的人都知道。王针氏口无遮拦,将别人的丑事和烦恼事到处宣扬,弄得事情不能解决还难堪不已。

亲朋友人的事她非插手不可,开始大家以为助手来了,谁知王针氏把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一种游戏,执自己之意乱来,她没经主人同意就替主人胡乱将事情处理,人也得罪光了,变成别人乱中之乱,后悔事情让她知道。久而大家都知道王针氏只有一个本领,就是得罪人败乱事情。

王针氏在家里,更是恶口连连,骂丈夫辱子女,终日象在操家一样。王针氏还常夸口自己关心大家,怎样大家不听她的话。她根本不知道自己专横跋扈。丈夫儿女都离开她,亲人朋友邻居熟人也都避开她。王针氏依然没有一点收敛之意。

过了几年,王针氏的相貌变得非常丑陋,人见讨厌。也不知是她内心恶劣的原故变得丑陋,或者是经常宣扬他人的丑事报应自己面容变得丑陋。

助手和插手,我们当选帮助众生得益的助手。心清净助于大众,容颜会变得清净好看,福报也深厚了许多。

二十七、万法皆舍会得真幸福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故万法皆舍,舍就无所执着,就不生烦恼。

众生执着我见,事事以自己为先。或有一点功德,也成法执。以为自己所修法门为上,藐视其他。故失平等心,难证平等性智。平等性智,转我见智,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二无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

对于我执和法执,都应舍之。才是智者之举。

我执一般为自我之识心为入,意识办事,情感办事,乃至以我所知邪知邪见,自以为是而言说。而不依智慧为本,以正法为根。故处处碰壁,处处以自己邪知见地乱说宣扬造下恶业。

因此要时常学习如来正法,启发智慧,多听善知识教导。自身要守口业,多读诵大乘经典。无益语言非提口,张口必定益众语。才是真正提高自身智慧之法。

不要以为自己很聪明,生贡高我慢之心。娑婆世界,无尽苦恼,未入圣流,必遭轮回六道之苦,何福可骄,何德可慢。

真真有福报者,能断烦恼,能益众生。有定力者,逆景来时作得了主,生死作得了主。有智慧者,深解如何运作使心安乐,深解如何转识成智。

处众之中,不结怨结,说话谨慎礼貌。当知修行之人,唯积功累德,不是与人积怨。祸从口出,邪从心生。故要防口防心。人生要学会安静地坐着,内敛沉着之心会出现从容不迫的气质,更能在静心中创造出喜人功绩。

积蓄功德并非为着贪图福气,有为之福难将长久,享过即逝。三界不安人在火宅中,不能脱离三界生死之苦,不是真福。因此积功德必须将其回向了生脱死,脱离轮回六道之苦。

活着就是要创造世界,要为人类以为自他的幸福而创造,人生的意义和快乐才会点燃。

因此,万法皆舍,舍的是心灵无所执着,坦坦荡荡安怡自得。平等慈悲,慈的是为大众创造幸福,付之行动身口意业无有疲厌。

二十八、修学禅定按住浮动的心

自古至今,无数修行人通过静坐来修学禅定。

禅是外不着相,不执着一切境界为禅。定是内不动心。禅是佛之心,禅定是修菩萨道中必学的调心法门,以达到净化心灵,开启智慧,进入诸法实相的境界。

禅定,正定正受是三昧。三昧之王是念佛三昧。三昧、止观、禅那皆是修习禅定。虽入手方便不同,归途相同。

禅定必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进入寂静境界。从而突破一切身心内相处境障碍,突破生理和心理障碍,心境自由自在受大安乐之寂灭静定解脱境地。

静坐之法,须学结跏趺坐。结跏跌坐一般有二种,一为全跏趺坐,称为如来坐。即互交二足,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盘放于右腿上的坐姿,此是如来坐。二为半跏趺坐,称为大菩萨坐。将右脚盘放于左腿上,左脚放于右股下。若在脚盘放于右腿上,右脚放于左股下的坐姿,此是大菩萨坐。

如来坐或大菩萨坐,为一切众生净治故。都是为了对治一切众生清净心的原故。

结跏趺坐后,一般双手心向上,放于双脚交接中央,右掌加在左掌之上,而手大拇指相接,这称为阿弥陀佛手印。当然,也有很多其它方式,随法门之不同或修行人自身缘而定。

双手结手印自然放于前,而后下颌微收,口唇轻闭,舌尖轻轻上抵口上腭。舌触上腭,使唾液流入口中而不口渴。身体正直,眼观鼻尖,鼻观心成连线垂直,自然呼吸。这是静坐的基本方法。

若修念佛三昧,即为阿弥陀佛圣号默念,不急不缓,口念耳听心记,以达到身口意清净归为一念,一念归空之寂静境界,从而进入念佛三昧,法乐无比。

或有修六字大明咒。或有参念佛是谁,或有参父母未生我是谁,这是参禅方式。或有修学止观法门。那都要视各人因缘而定,适合本人之法门为妙。

求生极乐世界之人,修念佛三昧较好。必竟临命终时要持念阿弥陀佛名号,平时常修念佛三昧,当然临终容易得多。

有了静坐禅定三昧力,就能按住浮动的心。使不造诸多恶业,人生就顺利得多,福报也会提升很多。若人静坐一须臾,胜过造很多功德。原因就是三昧禅定力是在开发明心见性,开发自性的福慧,福泽当然无量了。

二十九、广宽胸怀去接纳大众

人世间得得失失,世间人看得很重,原因就是他们以为一切都是真的。

而不知道万贯家财、孝子贤孙、豪宅田园都是缘起假合为相,缘灭定成空相。念念追随不肯舍之,以致烦恼缚着。

众生不懂其中道理,追逐不返,于中造出罪业和错误,这为愚痴,未来必受于三恶道报。

我们学习佛陀正法之人,应有觉悟,不舍众生。若嫌弃众生,即失慈悲心。故用广宽胸怀去接纳大众,并以佛陀正法教导令入正轨去除烦恼。

佛陀所教示我们远离恶友和不舍众生不同:远离恶友是不与恶友共事,任行恶行。不舍众生是善巧方便接引众生,导归清净觉悟。

众生如同梦中,以幻为真,以幻为实体。追来了名,追来了利。到头虚幻一场,浪费了大量时间,失去了多少真情。尽管拥有和得到很多东西,心犹不能安乐。

佛陀告诉我们:从有心起,皆是六尘妄想缘气,非实心体,已如空华。用此思维,辩于佛境,犹如空华,复结空果。展转妄想,无有是处。

因此,妄想求得种种空华,结来的是种种空的果实,而不常住。若把时间用来修行,彻底觉悟人生,证得真如实体,承受安乐才甚快哉。

再伟大的人终是衰相现前,白骨一堆。临命终时身心作不了主,依然六道轮回,苦楚无边。至此时,方知平生若有修行,戒定慧力方能救自身出于三界火宅。

知道一切法缘起而究竟空寂,一切法缘起而究竟无我。依赖业力流转无穷,辗转循业发现再造缘生。缘起性空,空无自性,悟入真空必须有智慧的指导。去除业力转识成智。

因此,明白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心灵就会清凉,心胸自会开宽。众生种种善缘、恶缘都具空性,何有可争执,何有实体在。就是利人益众菩萨善举,无非导入证悟真如实体而已,无有一法可得。

三十、成为少病少忧之人

众生无始生死以来,造了恶业,故有恶报。或时病魔来缠,病痛使得身心不能安乐,这是人之常情。不必有病而消极心态,使得病情加重。应作病来消业想。恶业也是无常,消掉也就好了。

健安之法,应先具备正心正念心态看待一切事物,心态平衡,笑口常开,学个开怀快乐人,如弥勒笑佛不生气,使不伤身。那是一种禅定,叫常喜禅。任你说长说短,终日笑呵呵。

守好口德。不说评论他非,谈及他人是非,自身随其烦恼,而又形成脾气嘴巴不好,实无意义。多话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教人向善。要批评他人,先看看自身是否完美无缺。做好自己才有功德,多用包容原谅之心待人,就会得大众善待敬爱我之果。

不作亏心事。人的一生若在某时做了亏心事,常恐日后败露,或内心不安,心有亏即不能入眠,虽有财富也不安乐。长期如此,何来无病长寿。不如平淡不作亏心事,睡个安稳觉。逍遥自在问心无愧,健康心安故。所以,不作亏心事,以免想起那事心头一震,影响健康快乐。

简单有条理。不会始乱终弃。生活方式轻松怡然,不暴吃不醉,不花天酒地使精神常处兴奋,不烂赌使精神常处刺激。人的一生福气几许是有定数,因此不要在这些假乐花掉福报,以及摧残身心以致缩短寿命。远离了这些醉生梦死的东西,常于静处修学禅定,才是健康长寿无病之源。

增长知识。常读好书善书使心处于正精进。常修学《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因此经是治病对症好经,以及增长福报和长寿之经。大众依经中所教如法修持,自是得益无穷。众生业力各有不同,末法时代,杂病丛生,难医之症实在太多。实是须要如此对口经典来破病魔和长福报。而后随愿学习各种法门,以期早成佛果就容易得多。也可使现在生中无病长寿。

有福之人,当然少病少忧福大寿长。换句话说,无病长寿是幸福的人。我们当然要做幸福人。

拥有很多财产的人,心生怖畏,因其恐怕失去。不那么富足的人,心生怖畏,因其恐怕生活资源缺乏不能养活自身和家庭

拥有更多的人,失去了会觉得更加心痛。但是,娑婆世界就是这样,尽管亲属圆满,财富无量。无常总会伴随而来,形成娑婆世界之苦。

人间灾难风灾、火灾、水灾、极寒灾、极热灾、意外灾、刀兵灾、盗贼灾不时在发生,贫穷与富有都多少心有怖畏。

那是由于不能洞透人生,觉悟人生。正因为世间无量灾难和无常,众生色、受、想、行、识五蕴会显得极度的脆弱。勤苦追求而来的有所得也是多么的脆弱。

只有放下各种心的执着,勤修戒定慧,勤学慈悲喜捨,勤行六波罗蜜。脆弱和怖畏的心灵会变得坚强起来。禅定的力量,智慧的力量会使心和境变得坚固,心坚固故,境也坚固。因为心外无法,万法不离心。

一句佛的名号,一部经,一首咒语都可以做为修习禅定的方式。一个善的念头,一个益人的善事都可以令心安乐。

不少人认为救苦救难一切善事,得益的是别人,损失的是自己。其实不然,这只不过是借助众生之苦我们施之,令我等怖畏空虚的心得填下慈善,使之离罪得乐。回光返照重归自性不生不灭之心。

因此,若外行于善,内修于净。必离恐怖无安的心。纵有业力来临,也能轻松度过。因其心善心净,境也随之化善成净。

三十二、十种语增添人生幸福

我们对待一切人,应以何等言语才能圆满。当然菩萨有十种语,大众学之加以运用,能得到大福大富。

一、柔软语。令众生皆安隐。柔软的语言会使每个人听了都感到舒服,安祥欢喜的心应运而生。记住对每一个人都要用柔软语,自己心情好坏要克制住,不是心情好就用柔软语,心情不好就暴语强言。要时刻安定情绪,言出必是柔软语,给人以软绵绵温心安隐可靠。

二、甘露语。令众生悉清凉。甘露语就是好的言语,大众能得到利益的言语,不害众生的言语。大众听后都能得益,或关于世间的言语,或出世间的言语,大家听后都能得到好处安乐,受益无穷的言语。

三、不诳语。所有言说皆如实。诳语就是欺骗、迷惑人心的言语。骄傲自大的言语。自负自大会树立敌人,谦虚低心会给人以好感。欺惑人心会广造邪恶之业。因此,不诳语不会造口业,也为大家留下好印象。

四、真实语。乃至梦中无妄语。真实语就是不假,真心实意的言语。包括关心、关切的言语,给人以温暖的感觉。真实语有信,有信之人易于立足世间。

五、广大语。人天等皆尊敬。为众说正法无边谓之广大语,无有疲倦谓之广大语。不分男女老幼、不分贫富贵贱、心无分别为众说法,令其离开苦难是广大语。也不分众生易度或是难度,皆令度脱是广大语。

六、甚深语。显示法理。宣说究竟解脱法门为甚深语。为众生宣说宇宙人生真理为甚深语。为众生宣说如来所证的真如理智境界为甚深语。有五种甚深:一者义甚深,二者实体甚深,三者内证甚深,四者依止甚深,五者无上甚深。以及为众生宣说般若空性妙法之语,是甚深语。

七、坚固语。说法无尽。使众生不退转之语为坚固语。精进如一为坚固语。常说不尽为坚固语。为众生说究竟彻悟了义之法是坚固语。

八、正直语。发言易了。大家一听就懂为正直语。说话不谄曲为正直语。耿直刚正不阿是正直语。

九、种种语。随缘示现。为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方便说法,随机说法为种种语。善能演说一切妙法为种种语。利益无量众生之言为种种语。

十、开悟众生语。随其欲乐令解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为开悟众生语。开悟即是明心见性,得证涅槃。为众生演说大乘了义之法,使十方众生离苦证悟永恒安乐。

我们能修学此十种语,不单大福德大富贵,更增添大智慧。

三十三、智慧出欢乐人生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是故,我们应以先学先觉。就是老而能学,也甚可贵。只要能开智慧,就能脱离生死苦海。

世间人立大志,无非挣大钱,做大官以显富贵。因为没有智慧的原因,不知道真富贵是开大智慧,一乘了义入佛知见,了脱六道转回之苦,证入永恒快乐,自性流露无量万法而荣华,取之不尽,更度无量众生,这才是真正的富贵。

发无上菩提心度脱一切众生苦,是为真壮志凌云。不少人以为我自身是俗愚众生,能成正果否,自己倘且苦恼重重,那能度众生苦,这是没有智慧的想法。不愿意去修行当然永远是俗愚众生,甚至会堕于恶道。没有天生弥勒,也没有天生观音。诸佛菩萨都是从俗夫修行中来。

若肯修行,先是断恶,再而行善,勤修禅定,后而度众,这些都是菩萨道。起心动念,无非为别人着想,为大家奉献,这就是无上心。不自私,不自利,不贪瞋痴,不骄慢。利人等于自利,也只有为别人作犬劳之力,自己才会得到功德和受用。

因此,我们不要错解富贵,也不要错解人生幸福方向。要作出对世间有贡献的事,才不枉此生,留给大众美好的东西就会为自身留下深厚的福泽。

东篱柳荫恋春风,物换星移不改衷。
玉立曾欢枝处下,轻吹不负绕独丛。

佛陀就像春风一样福佑我们每一个人,从不改变。我们此生福慧双修,行解并重,行六度万行自利利他,证悟菩提妙果。即现前以及未来人生会无量的幸福吉祥。

此刻,我们的心情怡然欢快,金色光辉。极乐莲邦的花更是向我们绽放着。

}

1. 关于Nordea Bank 转移到芬兰,已在图片下方注明,感谢 ;

2. 关于最早的妇女投票权,已修改原文表述,感谢 ;

3. 关于瑞典科学家和科研成就,已补充,感谢 ;

4. 修正了一些文字错误。


文章内容比较长,全文读完至少需要花费20分钟,大家可以扫视一下目录再决定要不要读。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我打算花一段时间(几个星期)来尝试讨论下这个问题。因为冰岛体量过小,资料也太少,就不在这里讨论它了。

要想弄清楚北欧国家为什么富裕,我们首先要排除人们对这个问题上的误解。因为北欧国家在世界历史和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一般中国人对这些国家的情况了解特别少。相关问题中的大部分回答都在几个众所周知的信息点的基础上脑补,胡乱演绎,结论自然也是错误的。这些错误可以归纳为四种谬论,下面将一一澄清。


(1)驳“自古以来”论:北欧的富靠的是祖上积财吗?

持“自古以来”论者一提到欧美发达国家,就称人家祖先积攒的底子厚;后来者即使能赶上,但终归是二流。“祖上阔”的国家老百姓懒惰散漫;“近来阔”的国家老百姓加班内卷,这就是证据。

但与直觉相反,“懒惰散漫”的北欧绝对不属于“祖上阔”的国家,而恰恰是“近来阔”的国家。北欧的发迹至早也要算到19世纪晚期以后。

从中世纪到近代初期,北欧从来都被看作穷困潦倒边缘之地。比如说《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告诉小人国国王:欧洲也有瑞典这样穷得要当裤子的国家,国王只能靠出卖臣民去当雇佣兵来维持生活。1820年,丹麦诗人默勒在东方旅行后,愈发觉得亚洲的富裕和丹麦的贫穷,他写道:

在马尼拉简陋的木屋里,

职员们惊叫:“丹麦国土又穷又小”

巴达维亚拖着病体的商贾也说:

“丹麦国土又穷又小”。

1840年,瑞典、丹麦、芬兰和挪威四国的人口加起来只有700万,只有法国(不含殖民地)的1/5多点,人口最多的瑞典也只有300万人;就经济总量来看,北欧最大经济体瑞典的国民生产总值只有法国的7%;从发达程度来看,北欧四国全部不到欧洲平均水平(人均260美元),丹麦、芬兰、挪威和瑞典分别是246美元、214美元、258美元和252美元。要知道,这个“欧洲”不同于今天的欧盟,它包含沙皇俄国、巴尔干等广大不发达地区。可以略作参考的是,瑞士历史学家贝洛赫估计184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206美元(上述数据全部以1960年美元不变价为标准)。到1910年,北欧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才赶上欧洲平均水平(芬兰仍不及),当时瑞典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不多是美国的50%。

1840年和1910年欧美经济发展情况统计表(《剑桥欧洲经济史》第8卷第31页)

瑞典工业化相对较早。1801年,瑞典官员出国考察,带回来4台瓦特蒸汽机,用于纺织、酿酒和采矿。19世纪30年代开始,棉纺织业开始广泛使用蒸汽机——到19世纪中后期,瑞典出口的主要产品变成了木材、钢铁与纸浆和纸制品,已经可以算作一个工业化国家了。但直到1910年时,瑞典农业雇佣劳动力的比例才下降到一半以下,而1851年时英国的农业劳动力就已经下降至21.7%了;1935年前后,瑞典第二产业的比重才超过第一产业。

其他北欧国家工业化进程要晚得多。如丹麦,到一战后才成为工业化国家。1887年,丹麦政治经济学家法尔博·汉森评价道:

“(在丹麦)农业是迄今最重要的生产部门。它为人口中的大多数提供就业,农产品是我们出口货物中的大部分……农业是生产活动的中心,大多数公司都围在它的四周,或生产农产品,或对农产品进行加工和进行贸易。”

到1872年(在中国,洋务运动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丹麦只有3.2万产业工人,可能还没有上海或天津多,和老牌工业化国家相比更是不值一提;到1914年,这个数字增长到13.8万,只占总人口的5%。

芬兰和挪威的相关资料没有找到。长期以来,研究早期工业化的学者一般不把瑞典以外的北欧国家纳入研究范畴。

近代早期北欧相对贫弱的另一个证据是大量向外移民。在1850年-1910年的60年间,瑞典、丹麦和挪威三国向外移民人数达到200万,考虑到1840年北欧三国总人口不过560万,这个比率可谓恐怖了。到了20世纪,在美国的瑞典人甚至比在瑞典的瑞典人数量还多!

(2)驳“殖民剥削”论:北欧的富靠的是对外掠夺吗?

持“殖民剥削”论者认为:欧美发达国家靠殖民掠夺得到第一桶金而发迹;到了现代则通过制定种种不公平的贸易和金融原则,换了一种“文明”的方式剥削不在本阵营的国家,所谓经济发展差距都是政治权势的差距。北欧不可能是例外,只是一时说不上来喝的是谁的血。一定要说清楚受害者是谁,就形成了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维京海盗抢来第一桶金。

这种说法毫无道理,但也有人持此谬论。维京海盗劫掠是8-11世纪的事情,抢的主要对象也不过是穷不拉几的中世纪欧洲国家,且距今都1000年以上了。要是说现在北欧国家富裕是因为千百年前祖先抢掠的财宝,那现在最富的应该是蒙古国。

第二种说法:侵略殖民抢来第一桶金。

我们分条细细梳理北欧四国在殖民时代的历史,就会发现并非如此。

芬兰:13世纪瑞典人征服芬兰,一直统治到1808年。瑞典把芬兰视作“二等国土”,以竭泽而渔的殖民式经营压榨芬兰,芬兰民众承担着极重的兵役和赋税,生活困苦不堪。1808年,瑞典在与俄国的战争中失败,向俄国割让了芬兰,于是芬兰又成了沙俄的附庸国。沙俄对芬兰统治早期对芬兰较为宽大,让芬兰人拥有许多自治权。但19世纪晚期以后,俄国政府开始剥夺芬兰的自治权,强迫芬兰人俄罗斯化,俄芬民族矛盾迅速激化。1917年,芬兰终于趁着俄国国内革命的混乱局面独立。

16世纪芬兰人民反对瑞典统治,因起义者装备简陋,史称“棍棒战争”(图片来自网络)

挪威:14世纪开始,挪威一直被丹麦和瑞典轮番控制。丹麦和瑞典之间频频发生战争,丹麦战败就把一部分挪威领土割让给瑞典,瑞典战败就把一部分挪威领土割让给丹麦,所以近代很长时间内,挪威的领土是割裂的。1814年丹麦在拿破仑战争中战败,把挪威割让给瑞典。但挪威反对瑞典人统治自己,宣布独立并选出了自己的国王。随后瑞典武装入侵挪威,逼迫挪威承认瑞典国王卡尔十三世为挪威国王,形成瑞典-挪威君合国。长期以来君合国在各种政策上偏袒瑞典、忽视挪威,引起了挪威对瑞典统治的极大不满。随着矛盾激化,两国都针对彼此增加了军事准备,挪威人甚至开始在边境上修筑战争工事。1905年,挪威议会宣布独立。为了避免战争,瑞典最后选择放任挪威独立。

小结:上述两个国家在殖民时代都不是独立国家,没有参与任何殖民活动。

瑞典:瑞典是殖民俱乐部的一员,在全球的殖民活动梳理如下:

①北美大陆:1638年,瑞典人从印第安人那里购买了一块土地,位于今天美国的特拉华州,建立了“新瑞典”殖民地。由于没人愿意移民到那里,瑞典政府把囚犯运去居住。新瑞典以种植烟草和毛皮贸易为主业。1655年,荷兰人攻占新瑞典,那时新瑞典有700名瑞典和芬兰居民。

②加勒比海。1784年,法王路易十六为了换取在哥德堡港的免税权,把小安的列斯群岛上的圣巴泰勒米岛赠送给了瑞典。当时该岛有739人,主要贸易品蔗糖和棉花每年的产量不超过4艘船。不过瑞典利用该岛的地理位置把它逐步发展为一个贸易中转港,还专门设立了瑞典西印度公司来管理这里。拿破仑战争期间,由于英、法、荷等国港口的商业活动遭到破坏,圣巴泰勒米岛着实出了一波风头。1811年前后,每年大约有1800艘船只停靠在这里,美国不少于20%的出口都经此中转。不过随着战后竞争对手恢复商业活动,瑞典殖民地的生意迅速衰败下去,殖民地经营成为一项亏本买卖。19世纪50年代,圣巴泰勒米岛上发生的一场大火烧毁了135间房屋,瑞典当局居然无力援助受害者,最后靠伦敦和纽约的慈善捐款才渡过难关。为了甩掉这个包袱,瑞典先后邀请美国、意大利接手,但两国都拒绝了。1876年,瑞典终于以32万法郎的价格把该岛卖回了法国。

③非洲。17世纪是奴隶贸易如火如荼的时代,瑞典也想分一杯羹。1650年瑞典在西非海岸攫取了一块土地(在今天加纳境内),但到1663年这块领地被丹麦人攻占。到19世纪,瑞典人重新回到非洲,在今天塞拉利昂境内创建了一块殖民地。殖民地土壤肥沃,适合耕种,但因他们没有搞好和当地土著的关系,最终没能站住脚,殖民地很快废弃。

④亚洲。1731年,瑞典成立瑞典东印度公司,其业务主要是同中国进行贸易。东印度公司把中国的茶叶和陶瓷输入欧洲,但却找不到能够出口中国的产品来平衡逆差,导致货币流失到中国。这种贸易虽然让东印度公司的股东赚了钱,但在事实上削弱了瑞典经济。瑞典想在印度东南沿海的波多诺伏建立一块殖民地以便经营东方贸易,因英法反对未能成功。

⑤其他。瑞典对芬兰的统治近乎殖民,上文中已经详细说过,在此不加赘述。

瑞典殖民帝国(图片来自网络)

丹麦:丹麦的殖民活动梳理如下:

①印度。1620年,丹麦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东南侧、今属泰米尔纳德邦的特兰奎巴建立了一块殖民地,作为东方贸易的总部基地。1755年,丹麦的贸易公司又在西孟加拉、距离加尔各答仅25公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居住点。通过走私茶叶到英国,丹麦东印度公司牟取了相当一段时间的暴利。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海军在哥本哈根战役中消灭了丹麦海军,丹麦的东方贸易随之衰落,印度殖民地也不再有维持意义。丹麦的印度殖民地最终在1845年全部转让给英国。

②非洲。上文所述丹麦从瑞典手中夺走的殖民地,几年后又被土著人攻占。

③加勒比海。17世纪70年代年丹麦人占领维尔京群岛中无人宣称的圣托马斯岛和圣约翰岛,1733年又从法国购买了邻近的圣克罗伊岛。丹麦人在加勒比殖民地运行种植园经济,利用非洲奴隶种植甘蔗,制成朗姆酒和糖浆后售往欧洲。19世纪中期以后,制糖业利润大大下降,而且随着世界范围内废奴主义风潮愈演愈烈,奴隶常常暴动,种植园管理成本不断攀升,最终在1917年以2500万美元的价格售予美国。

④其他。冰岛、格陵兰岛、法罗群岛等北极岛屿是北欧人在中世纪发现的,后被丹麦占有,也算作殖民地。不过这些岛屿人口稀少,经济产出极为有限。

丹麦殖民帝国(图片来自网络)

总结:瑞典和丹麦殖民很活跃,然而因其国力有限,他们的殖民地要么被人夺取,要么入不敷出,即使短时期内燃起兴旺的火苗,也很快就被其他殖民强权掐灭。殖民掠夺是暴利的买卖,但是这买卖也需要巨额的投资和残酷的竞争,北欧国家本钱小、国力弱,也就只能捡一些列强看不上的剩菜,没营养还咯牙。芬兰和挪威两家都是进入20世纪后才独立,自己都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受害者,更遑论殖民别人了。所以北欧凭借殖民发家的说法,明显是无稽之谈。

第三种说法:坐在西方阵营里薅其他国家羊毛。

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建立的国际政治和经贸秩序包含很多不公平的规则,往往偏袒西方发达国家。参加这个秩序当然能带来很多好处,但我们仍需要衡量:这种阵营带来的优势是不是主导因素,即如果没有这种站队带来的好处,北欧能不能发达。

答案是肯定的,正好有个完美的例子——芬兰。

二战中芬兰站在德国一边对苏联开战,重新占领了苏芬冬季战争后割让给苏联的国土。战争结束后,芬兰心里慌得不行,十分担心苏联对它严厉清算。为不惹恼这位凶横的邻居,芬兰人被迫同意苏联人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件,不仅交出了其在战争中占领的原国土,还割让了北冰洋出海口(现在芬兰北部离北冰洋只有30公里却只能望洋兴叹)、逮捕苏联人要求逮捕的人、把军队削减至3.8万人、向苏联租借海军基地等等。为讨好苏联,芬兰不得不和西方保持距离,比如拒绝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甚至于,为了避免国内媒体批评苏联,芬兰在1948年立法,规定“宣传任何可能伤害芬兰与其他强国关系的评论都是刑事犯罪”,还下架了包括苏芬战争历史在内的一系列不利于苏联的书籍。芬兰的表现令苏联很满意,两国签订了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此后,芬兰被牢牢绑在了苏联身边,不仅在国际政治上要力挺苏联,而且和西方的合作都要向苏联汇报、受苏联监视、被苏联阻挠;且其与西方国家达成的任何优惠政策,都要无条件给予苏联(这种无底线听命于强大邻国的依附关系在国际政治领域被称为“芬兰化”)。同时,在经贸上,芬兰与苏联的联系比与美国的要密切,1980年代苏联占芬兰外贸额的20%以上,是最大的贸易伙伴。芬兰深度融入西方的一系列举动基本都在苏联衰落之后:如1985年(戈尔巴乔夫这一年开始执政)加入欧洲自由贸易区、1995年加入欧盟等等。

然而,游离在西方体系以外并没让芬兰经济大大落后。1990年,芬兰人均GDP为2.84万美元,而瑞典是3.06万美元,丹麦是2.69万美元,三国基本处于同一水平。而在1960年,芬兰的人均GDP才只有瑞典、丹麦的一半左右,因而芬兰和瑞典、丹麦等国的差距在苏联干预时期实际是大幅减小的。

许多人在提及日韩等国的经济成就时,往往过分强调它们站在西方阵营里的优势,却忽视了同样长期站在美国一边的菲律宾、泰国等国也不富裕的现实。个人认为,把发展的主要原因归结到外界因素绝对是片面的。即使是一个几百万人的小国,外部力量也只能帮助你提高下限(比如说欧盟内最穷的保加利亚等国也比非洲大部分国家发达),但是拓展上限最终凭借的还是内部的力量。打一个不严谨的比喻:小池子和大池子通过水管相通,大池子烧水烧到80度,小池子可以通过大池子里输送来的热量提高到40度、50度,但如果小池子要达到80度、90度,还是必须要在自己的锅炉里面添柴。现在的北欧国家就是90度的小池子。


(3)驳“老天赏饭”论:北欧的富靠的是自然资源吗?

持“老天赏饭”者认为:北欧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随便怎么弄弄就富裕了。普通版的说法是:挪威卖石油、瑞典卖铁矿、芬兰卖木头,丹麦,丹麦不知道卖什么,要么是卖格陵兰岛的鱼。还有一种“进阶”的说法,即现在可能不靠卖资源,但历史上是靠卖资源起来的——要么是靠的卖资源得到的资金,要么靠的是资源基础上建立起的产业,所以北欧富裕还是要归功于自然资源。

我们先针对普通版“老天赏饭”论作一番分析。资源肯定是要卖给别人才能发财,也就是说卖资源一定会体现在外贸数据里。我们先看看卖资源发财的国家和不卖资源发财的国家出口结构分别是什么样的。

卖资源的选了个卡塔尔。好家伙,天然气57.5%,原油20%,加起来接近80%了;精炼石油10.7%,算作是工业品好了。

不卖资源发财的,选了个人人都知道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机电产品19.1%、电子产品15.9%、汽车和汽车配件22.3%、药品和化工产品加起来大概10%、仪器设备7.4%,小方格看不清也不用算了,上面这几项加一加已经70%多了。

卡塔尔的出口结构(出口结构图全部来自于http://oec.world/网站,数据全部为2019年)

小结一下:卖资源致富的国家,出口结构单一、原料占比高;不卖资源致富的国家,出口门类丰富、制成品占比高。

我们再来看看北欧四国的出口结构:

瑞典卖铁:机电16.5%、电子产品8.6%、汽车和配件15.2%、化学品和药品大概10%、钢铁4.52%……铁矿是占多少呢?棕黄色方块是钢铁制成品,棕红色方块是矿石,所有矿石一共占比2.17%,其中铁矿石占比1.6%。

芬兰卖树:所有的木制品3.77%,其中锯木2.76%,胶合板0.76%。

丹麦卖鱼:所有海产品,包括海鱼贝壳皮皮虾在一起共3.65%。

挪威卖石油:石油、天然气和精炼油占比54.4%、海产品10.8%。除此之外,铝、机电、船舶占比较高。

我们一看就知道,瑞典、丹麦、芬兰肯定不靠卖自然资源发财。首先,它们出口的制成品(丹麦的农畜产品占比也很高)比例远远高于原料比例;第二,所谓倚仗的资源在出口中占比并不高。

挪威油、气、鱼三项加起来接近65%。2020年挪威人均GDP是6.7万美元,全球排名第4。挪威这么富,自然资源功不可没。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石油天然气这些自然资源,挪威还能是富国吗?我们来简单的算一下:

据世界银行数据:2020年挪威包括石油、天然气等在内的燃料出口占货物出口额的56%,该国货物出口额相当于GDP的45.6%(2020年),粗略估算,燃料出口额约为GDP的25.5%,燃料带来的增加值占比自然还要更低。现在,我们就假设北海油田的石油插一根管子就流出来,那么所有的燃料出口额就是增加值。去掉所有的油气,挪威人均GDP还有5万美元,和芬兰、瑞典差不多。

那我们再来用这种粗糙的办法算算卡塔尔、科威特和澳大利亚看看,去掉了它们最大宗的出口资源之后的人均GDP水平,以下数据全部来自于世界银行:

卡塔尔:2019年燃料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89%,商品贸易占GDP比重52.4%,货物贸易占GDP比重2020年人均GDP5.08万美元,去掉燃料之后人均GDP还剩2.7万美元;

科威特:2019年燃料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94%,商品贸易占GDP比重72%,2020年人均GDP3.2万美元,去掉燃料之后只剩1.03万美元;

澳大利亚:2019年矿物出口占货物出口比重32.8%,商品贸易占GDP比重34.5%,2020年人均GDP5.2万美元,去掉矿物之后剩下4.6万美元。

这个方法不精确,聊作参考。去掉最大头的自然资源之后,澳大利亚和挪威之后应该还是富国,卡塔尔介于富国和穷国之间,而科威特肯定不能算富国了。所以同样是以自然资源换取大笔财富的国家,澳大利亚和挪威可以被归入发达国家,而卡塔尔和科威特不能,也许道理就在这里。

小结:今天北欧四国里,瑞典、丹麦和芬兰三国经济不靠自然资源;挪威的经济有很大一个比例来自油气等资源,但即使没有这些自然资源,挪威应当仍是一个与瑞典同一水平的富国。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进阶版的“老天赏饭论”。即北欧历史上靠卖资源发家,凭借自然资源换来的资本走上了工业化道路,然后一直发达到今天。诚恳地说这种说法有可取之处:一是看到长期发展最终靠的还是先进工业,比那些认为躺在矿产上就可高枕无忧的人眼光要长远;二是看到了资本积累的重要性,知道经济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比那些认为发达与否就在刮开大自然彩票那一瞬的人要理性。但这种进阶版的“赏饭论”毕竟还是错的,错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倒果为因,事实上有错误。

首先,北欧的地广人稀正是因为资源贫瘠。在前工业化时代,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就是适于农牧业生产的土地和气候。因为开发能力和市场规模都有限,鱼也好、森林也好、铁矿也好,相对于农业资源来说根本不算什么有价值的资源。因为可耕地少、产量也低,连眼前这么稀薄的人口也都养不活,所以大家只能出海抢劫或贸易。做贸易又连像样的特产也没有:琥珀和蜂蜜来自东欧、葡萄酒和粮食来自黑海、香料和丝绸来自东方,北欧人只能当货物的搬运工,铸币的贵金属也没有,因而墓葬里发现的都是外国货币。这样的地方,能叫资源丰富吗?

正是因为北欧国家在近代跟上了时代的发展,才能开发利用自己有的那几种资源;而不是因为拥有了那几种资源,才跟上了时代的发展。如铁矿,世界上有铁矿的地方多了去了,为什么北欧的矿业能够兴旺发达呢,是因为跟上了技术的进步,及时引进了蒸汽机、蒸汽船和铁路,并出台了鼓励工商的政策,这样的开出的矿才卖得出去、才有竞争力。森林相关产业也是一样的道理,在前工业化时代的欧洲,最不缺的就是森林——“一只松鼠能够从俄罗斯不下树地跳到葡萄牙”,为什么北欧的森林成为了资源而其他地方的森林没有?也是因为发明和应用了先进的生产和运输工具,并配套了适宜的商贸制度。

二是循环论证,逻辑上有错误。

一个坚称北欧发展是因为自然资源(包括地理区位等客观条件)的人,只要他肯多问几个“假如没有”,反对的人似乎就没办法回应他了;如果反对的人还能还嘴,那就再问几个“假如没有”。举个例子:比如说此人坚称:“瑞典的经济就是靠卖铁矿。”你回应说:“不是的,今天瑞典最强的产业是机械和汽车。”此人便称:“假如没有铁矿,瑞典拿什么炼钢?靠什么发展机械和汽车呢?” 你回应说:“也可以进口废钢和铁矿石。”此人便说:“如果自己家里没有铁矿石,哪里会有钢铁厂,又怎么会发展汽车和机械产业呢?” 还可以补充论述:“如果当初不卖铁矿,哪里来的钱建立汽车和机械产业呢?没有汽车和机械产业,哪里有钱去进口废钢和铁矿石呢?”你说外资,他说:“你没有铁矿石,谁来投资你呢?”你说民间资本,他便说:“民间资本不也是开矿赚来的嘛!”你说政府投资,他便说:“没有铁矿,政府哪里来的税收投资?”那你说:“某国没有铁矿石,不也发展起来了吗?”他便说:“你以为某国没有资源吗?他们有XXX(另一种资源)。”或者说这“某国”是从殖民地掠夺的资源。你若说:“某国也有铁矿,为什么现在不是发达国家呢。”他便说,某某国并没有瑞典的“另一种”客观优势,如果有了这“另一种”客观优势,某某国也能发展得不差云云。

这样辩论,总是他赢。赢不是因为他对,而是因为你们在自然资源决定论的逻辑里打转,他自己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这个逻辑简单点说就是:凡是成功的经济体,必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利用了客观环境的优势,如果没有这种客观环境的优势,就没法演绎出现在的发展局面,所以这个经济体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这种客观环境优势。

那试问这个世界上有哪个地区没有一点独特的优势呢?只要这个国家是在物质的世界上,它自然都有客观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而所谓发展,不就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利用和放大有利条件、弥补和改造不利条件之后的成果吗?客观条件并不会自然和必然地转化为发展的成果,客观条件的优势需要借助人的智慧和勤劳才能变为现实的。如果认为自然条件就决定了,那么如何解释许多资源丰富的国家没法实现工业化呢,又如何解释毗邻新加坡、共享马六甲海峡的马来西亚和印尼港口发展得远不如它呢?认为瑞典、芬兰有铁矿、森林而成为发达国家,本质上和“因为电是自然现象所以电灯并非是人类的创造”是同一种谬误!

总结:北欧四国不是因为出卖资源才成为富国的:不仅今天资源在北欧的富裕中不起主导作用,历史上这些资源也不可能是北欧发展兴旺的主要原因。


(4)驳“闷声发财”论:北欧的富靠的是偏安无事吗?

持“偏安无事”者认为:北欧之所以繁荣,是因为客观上地理位置偏在一隅,不容易惹事;主观上又认识到自己的小国地位,所以明智地不参加纷争。在别人打出狗脑子的时候偷偷发展,所以取得了如今的经济成就。

要驳倒这种观点很容易,只要列举近代以来北欧发生的战争和灾祸就知道,北欧根本不是什么世外桃源。

为不使篇幅太长,我就只简单梳理下北欧四国在1800年-1945年间发生的战争和灾难。

① 拿破仑战争。瑞典被英国裹挟加入反法同盟,与南面的邻国、法国的盟友丹麦开战。拿破仑战争后,瑞典得到丹麦的挪威领土。

② 拿破仑战争期间的芬兰战争。1807年沙俄突然反水和法国结盟,随后入侵瑞典,瑞典战败后割让芬兰,丧失了1/3的领土和大量人口。

③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早期,瑞典借助中立地位,同时和同盟国、协约国做生意,获得很大经济利益。但1916年开始,英国为了遏制德国从海外获得资源补给,对波罗的海进严格封锁,造成了瑞典严重经济困难,高达1/4的劳动人口失业。1916年9月,瑞典被迫实行食物配给制度。1917年4月,瑞典爆发食物引发的骚乱,舍尔德政府垮台。封锁一直持续到1918年才结束。

④ 西班牙流感。1918年6月西班牙流感传到瑞典,数十万人染病、2万多人死亡,由于感染者85%都在17-40岁之间,生产力被严重削弱。1918年7月,瑞典重新开启了粮食配给制度。

⑤ 大萧条。瑞典经济在1929年的大萧条中受到重创,包括“火柴大王”伊瓦·库鲁格(他的公司曾经生产了全世界2/3的火柴)在内的一批资本家自杀。社会民主党在这次危机中上台并引入凯恩斯主义,瑞典模式开始探索。

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中瑞典严守中立。尽管如此,为了防止瑞典被德国占领利用,英法打算动用10万人和1.1万艘船只在1940年占领瑞典。不过由于之后法国迅速投降等原因,这个计划不了了之了。战争时期瑞典工业受到严重摧残,通货膨胀严重,1942年开始政府不得不对工资和物价设置上限并实施实物配给制。不过由于进口粮食困难,瑞典农业获得较大发展。二战期间,瑞典军费从1936年的1.48亿克朗剧增至年的18.46亿克朗,也对经济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① 拿破仑战争。英国无视丹麦中立,炮轰哥本哈根,并把丹麦海军全部击沉,丹麦只能加入法国一边与英国对抗。拿破仑战败后,丹麦向反法同盟内的瑞典割让了挪威。

② 1848年内战。丹麦南部德意志民族占较高比例的荷尔斯泰因-石勒苏益格希望从丹麦分裂出去,丹麦中央政府武装干预,因而爆发了三年内战。

③ 普丹战争。1864年普鲁士和奥地利两个德意志列强联合进攻丹麦,丹麦战败后割让日德兰半岛的一半,损失的40%的人口和领土。

④ 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早期,丹麦和瑞典一样凭借中立地位赚了不少钱。丹麦比瑞典稍好一些,英国1917年才开始封锁丹麦。随后农业生产大幅下降,物价暴涨,大部分消费品不得不限量供应,战争前几年赚到的钱到战争最后阶段全部花光了还不够。“到战争结束时丹麦经济在各个方面都比战前更糟。”

⑤ 大萧条。和瑞典类似,1932年失业率高达40%。

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丹麦在德国入侵后4个小时内投降,被德国完全占领。虽然未遭严重物理破坏,但经济也受重创,而且还花了50亿克朗为德国人在日德兰半岛海岸修筑“大西洋城墙”防线。

普丹战争后被割让的领土(较深黄色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介绍下挪威在二战中的经历。不同于丹麦四小时投降,挪威人对德国侵略者发起了坚决的反抗。挪威海军和海岸部队重创德国海军,击沉德国主力舰布吕歇尔号。在首都被德国以空降战术占领的情况下,挪威军队进行了坚决抵抗,坚持67天才被德国完全占领。国土被占领后,挪威人也没有俯首称臣,而是组织了大量的地下斗争,极大损耗了德国的力量。到二战结束时,在挪威投降的德国军人高达30万,约是当时挪威人口的十分之一。可见挪威的战争还是有一定烈度的,其经济受到的破坏应是较为严重的。

① 内战。1917年趁俄国国内革命混乱局势独立后,芬兰立即陷入了红白党派的内战中,两派分别由苏俄和德国支持。最终白军在曼纳海姆将军的领导下取胜,但对手仍然在国内外组织着各种形式的斗争,直到斯大林在30年代的大清洗中“像镰刀割草一样”将流亡到苏联的芬兰左派领导者处理掉后,这种对抗才基本消弭。

苏芬冬季战争。1939年8月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时私下瓜分了东北欧,其中芬兰被划为苏联势力范围。1939年10月,苏联无理地要求芬兰将波罗的海苏亚满里岛军事基地交出,被芬兰拒绝。于是苏联于11月30日进攻芬兰。苏联在人数、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但士气高昂的芬军巧妙利用地形痛打了苏联,歼灭了苏军两个师。恼怒的苏联重新组织了45个师60万兵力发动了第二轮攻击,芬兰这下顶不住了,只得在1940年3月签订《莫斯科和平协定》。协定中芬兰割让给苏联的卡累利阿地峡占原国土面积的10%,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巴巴罗萨行动之前,德国人威逼利诱芬兰,将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苏德战争爆发后,芬兰军队迅速恢复了之前割让给苏联的领土。为了从大国冲突中抽身,芬兰没有参与围攻列宁格勒等后续行动,想要把自己的军事行动伪装成“独立于苏德战争的另一场自卫战争”。德国败势显现后,芬兰连忙“跳船”,与苏联人讲和,不仅吐出了之前恢复的领土,还割让了北冰洋出海口贝柴摩,并赔偿3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接受了逮捕苏联指定的战犯、削减军队、租借海军基地等苛刻要求。

苏芬冬季战争中的芬兰步兵(来自网络)

通过梳理北欧四国历史,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

一是北欧并不比世界的其他地方更太平,战争、内乱、瘟疫、经济危机一个都不少。我们之所以觉得北欧事情少,一方面是因为对其历史不了解;另一方面是忽视了小体量的国家本来事情就少。另外,小国抗风险能力也低,一次失败就翻不了身,完全不能和大国以同一尺度衡量。举个例子,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太平天国割据江南地区、捻军在华北横冲直撞、西北有回乱、阿古柏,英法联军还火烧了圆明园,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之后大清还能起死回生,没几年又在亚洲叱咤风云了。而丹麦在与普鲁士几个月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割让了四成的领土和人口,一下子就彻底废了,成为“侏儒国”,在可预见的未来都不会翻身。

二是北欧国家没有选择的权利。强国的命运很大程度上掌握在自己手中,可以选择是战争还是和平,也可以左右世界经济,北欧小国只能随波逐流。“中立”绝不是什么护身符。比如说拿破仑战争,丹麦和瑞典根本都不愿加入进去,这对苦命兄弟还互相结盟一起严守中立。结果呢,反法同盟的英国根本不管丹麦的中立,直接不宣而战,炮轰哥本哈根,丹麦就只能加入到法国那边去反对英国。而瑞典则被法国盟友沙俄攻击,只能加入反法同盟反对法国,这两个“中立”的盟友就这样不得不互相开战了。又比如说瑞典虽然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成功保持中立了,可是德国人该威胁你还是威胁你,英国人该封锁你还是封锁你,如果不是法国崩溃得那么快,说不定英法就要入侵瑞典;挪威也说自己中立,德国也还是说打就打。还有,哪怕人家真的没打你,你就能够高枕无忧、闷头发展了吗?二战期间中立的瑞典军费不也增长了10多倍吗?

三是北欧国家不可能从混乱中得到什么好处。纵览1800年以来北欧国家的战争史,基本上全是吃亏,打败了自然是割地赔款,打胜了也没有便宜,因为大国在分赃的时候基本不照顾它们的利益。比如说拿破仑战争中的瑞典,辛辛苦苦反法好几年,东西两线鏖战,终于打赢了,被沙俄占领的芬兰没归还,得到挪威聊做安慰,基本算白忙活;丹麦是战败国,丢了挪威;而两个阵营来回横跳的沙俄反而净赚了芬兰。又如冬季战争前期芬兰取得大胜,英法等国本可利用机会施加干预,促成保护芬兰利益的和约,但是他们都不愿得罪苏联而仅仅是口头鼓励。面对重新组织起来的苏联大军,芬兰最终也只能割地求和。

总结:北欧并不是太平无事之地,北欧国家的“中立”牌子也没有真正发挥过作用。大国也许能够乱中取利,小国从来都只能吃亏,所以北欧国家最怕惹火上身。打出的“中立”牌子,也只是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


(1)人的发展为北欧经济起飞做了最好的准备。

现代化初期,北欧国家财富不足、人口也少,它们是凭借人力资本优势而赶上英法等先行国家的。所谓人力资本,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知识、技能、健康和工作自由度而进行的投资。在上述方面改善条件,实质上就是促进人本身的发展。北欧没有充足的资本和人力,只能靠国民素质的提升来取得竞争力,所以他们对人的关怀远远超过了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最终确实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下面我就以瑞典为例介绍下北欧是怎样远超经济发展水平地推动国民自身的发展的。

教育。瑞典在16世纪中期改信了路德新教。新教鼓励教众自己阅读《圣经》,与上帝直接沟通;1686年发布的《教会法》要求瑞典人必须学习读写。一方面,由于要读《圣经》,教育事业大大发展了,越来越多学会了读写;另一方面,为了传播《圣经》,北欧文字标准化得以推进,文学和学术交流比原来方便多了。到18世纪60年代,包括读、写和算术的初等教育已经在瑞典普及。1842年,瑞典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宗教改革前,瑞典只有乌普萨拉大学一所高等学府;宗教改革后,又建立了多尔帕特大学(在今爱沙尼亚)、图尔库大学(在今芬兰)和隆德大学。1668年瑞典已有5所高等学府——考虑到瑞典只有112万人口(1712年),这是很了不起的成就。良好的教育让瑞典的科学事业走在前列,诞生了林奈、诺贝尔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有17个元素是瑞典人发现,发现数量仅次于英国人。的善于考证的策略游戏《维多利亚II》把瑞典设定为1836年全球识字率最高的几个国家之一,也算是瑞典教育成就的一个侧面证明吧。

卫生。17世纪天花杀死的人占瑞典死亡总人口的1/4。瑞典人从1756年开始接种天花疫苗(人痘)。1796年,更安全的牛痘疫苗被英国医生发现,瑞典1801年就引进了,并在1820年代宣布强制接种。随后,天花发病率急剧下降。1850年以后,瑞典开始在城市里普遍建设污水管道和抽水马桶,所以之后的霍乱肆掠了俄国和德国,却未对瑞典造成什么伤害。瑞典第一所职业病医院在1695年开业,主要救治铜矿开采中受伤的人。1815年,瑞典开设性病诊所。瑞典是最早对精神病人采取真正医学治疗的国家,也是最早禁止参观疯人院的国家。“斯堪的纳维亚在19世纪60年代死亡率就低于20‰;英格兰在1880年左右达到了这一水平;荷兰则是在1890年取得这一成就……罗马尼亚和苏联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实现了这一目标。”也就是说,英荷两国经济上比北欧要发达得多(见本文第一部分第1节),国民的健康状况反而比北欧落后二三十年。

早期接种天花疫苗的情景(图片来自网络)

社会救济。17世纪政府开办了3种社会福利机构:收容孤儿的孤儿院、收容成人的感化院和收容妇女的女王院。这些福利机构提供食宿和教育,让城市贫民不仅能生存还能识字,从而有了改变命运的阶梯。之后瑞典的社会福利事业在这一基础上不断提高标准,最终发展为世界领先。

北欧关注人的发展不是瑞典一国。比如说丹麦1814年就实施了义务教育,比瑞典还要早近30年;芬兰在1906年允许妇女投票,是全球最早实现妇女普选权的国家(新西兰和澳大利亚都更早,但当时这俩还不是国家;芬兰大公国虽在俄国治下,但当时名义上是国家,由俄国沙皇任芬兰大公);挪威刚刚独立便施行了失业保障制度,仅晚于法国;丹麦是世界上最早为农村居民提供养老保险的国家等等。

最早拥有养老保险的丹麦农民(图片来自网络)

北欧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展人口普查的地区。“18世纪下半期只有斯堪的纳维亚国家有相当可靠的人口估数。”这也是北欧国家关注人口发展的另一个有力证据。

下面这张表是我梳理的几种社会政策在各国全国施行的年份,也可以看出北欧国家基本都是走在前列的,它们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远远高于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大国里只有德国可以相媲美。

表1 几种典型的社会政策在在全国(全民)范围内实施的年份

**原文为“19世纪90年代”

***德国1889年就建立了针对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障,但直到1957年联邦德国才建立农民养老保障

芬兰总理桑娜·马林出生于1985年,是全球最年轻的政府首脑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粗粗看来,北欧实施社会政策的平均年份普遍都要早于西方大国:在医疗保障上领先35年,在义务教育上领先19年,在养老保障上领先15年,在妇女投票上领先14年。而在1910年,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瑞典的2.06倍,是芬兰的2.82倍;德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瑞典的1.19倍,是芬兰的1.63倍。也就是前面反复表达的一个意思:北欧国家对人自身发展进步的重视远远超前于它们经济的发展水平

在宏观经济学里,经济增长的原理可以解构为要素的增加,总产出Y=f(A,K,L),A是技术、制度等因素,K是资本,L是劳动,劳动里面既包含劳动时间(劳动的数量),也包含人力资本(劳动的质量)。同样劳动一小时,文盲、受过义务教育的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能够(不是实际)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身体强壮、营养充足的人和病病歪歪、营养不良的人能够(不是实际)产生的价值是不一样的;能够自由流动的人和不能自由流动的人能够(不是实际)产生的价值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人的素质提升了,产业发展的形态没有跟上去,或许会出现“教育过剩”、“身强体健游手好闲”、“解放了的妇女还是呆在家里”等情况;但要发展为高质量的经济,绝对离不开高素质的国民。一个国家,如果10个国民里9个大字不识,这样的国家既不可能实现工业化,也不可能贯彻法治化。北欧就是在还不算发达的阶段做好了人力资本的准备,才能抓住产业革命的东风一飞冲天的。


(2)创新是北欧高水平经济的不竭动力。

优秀的人力资本如果不加使用,也无法进行经济变现。在工业化时代靠合格劳动;在后工业化时代靠研发创新。当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最近联合国下属的知识产权组织发布了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榜单,排名综合了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等方面的指标,总体是客观的。我们可以看到,创新排名前20位除中国内地以外,全部都是发达经济体,而且人均GDP排名(2020年)也都在全球前30。可以说,创新能力有多强,发展上限就有多高;创新产出有多大,经济效益就有多大。

表2 202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创新指数前20位经济体和它们的人均GDP情况

先来看看北欧对创新活动投入有多大。

钱。R&D支出在GDP中的占比(来自世界银行,除特别指出外均为2018年数据):瑞典为3.31%,丹麦为3.3%,挪威为2.07%,芬兰为2.76%;作为对比,日本为3.28%,德国为3.13%,美国为2.83%,中国为2.18%,印度为0.65%。欧盟平均为2.19%,欧洲四国除了挪威外均高于欧盟平均。考虑到北欧的人均GDP,人均研发经费的优势还会更大。

人。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人员数(来自世界银行,除特别指出外均为2018年数据):瑞典为7536,丹麦为8066、挪威是6467,芬兰是6861,相比之下,德国是5212,美国是4412(2017年),意大利是2307,中国是1307,印度只有253。欧盟平均是3994,还不到丹麦的一半。

再来看看北欧从创新活动中获益有多大。

简单梳理下1900年到2000年间来自北欧的重大技术发明:

1907年,滚珠轴承(瑞典);

1917年,拉链(瑞典);

1951年,利乐包装(瑞典);

1958年,心脏起搏器(瑞典);

1959年,三点式安全带(瑞典);

1963年,儿童安全车座椅(瑞典);

1977年,心率监测仪(芬兰);

1980年,基因合成胰岛素(丹麦);

1984年,短信(芬兰);

1991年,Linux操作系统(芬兰);

1992年,图形界面互联网浏览器(芬兰);

1995年,蓝牙技术(瑞典)。

发明了安全带和安全座椅的沃尔沃成了车辆安全的象征(图片来自网络)
北欧顶尖企业(图片来自网络,其中第10名Nordea现已转移到芬兰)

创新成果带来的经济收益有多大呢?举三个例子。①1980年丹麦诺和诺德公司开发了第一款转基因生产的人胰岛素,直到2017年,胰岛素每年还能给该公司带来9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2020年,诺和诺德仅在中国就卖出110亿丹麦克朗的胰岛素(约合人民币110亿元)。② 利乐包装发明于1951年。2019年利乐全球营收115亿欧元,中国市场占有率60%以上。利乐包装每年要从中国人头上赚走135亿元——你每喝一包250ml牛奶会给远在瑞典的利乐 “贡献”3毛钱,差不多是这包牛奶价格的10%。③即使不直接使用创新成果,也可以以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形式接受中低端产业国家“上供”。2019年芬兰接受知识产权使用费35.8亿美元,平摊到每个国民头上有647美元(约合人民币4200元),2019年印度人均消费支出为13772卢比(约合人民币1180元),芬兰的人均知识产权使用费够一个印度家庭过一年的了!

许多发明也许本身不再先进,但它们在逐步落伍的过程中产生的丰厚利润成为孕育新发明的养分,形成“研发-推广-获利-再研发”的创新循环,企业和国民的财富也在这一圈圈的循环中不断厚积。

创新不仅让北欧人口袋富,还让北欧人精神自由——因为创新能大大重塑工作方式,让人有更多自我发展的空间。

创新驱动的经济中,劳动形式是个性化的,劳动的产出与人的自我发展密切相关。举个例子,对于一个宜家的设计师来说,所谓优秀创意,或许是在中午在家里阳台浇花时脑子里蹦出来的一种图案,或许是在森林里裸奔时产生的一种意境。那么,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你进行的是有经济效益的“积极”休息,给你自由时间让你去阳台浇花或者去森林里裸奔比让你一天8个小时呆在办公室里还要有利,那么你要加班他也提醒你要劳逸结合,你不肯休假他也要督促你去休假。在领域最前沿,谁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探索能够出成果,那么允许打工人们自由选择技术路线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比规定一条技术路线成功的可能性要高,那么出于提高效率的目的,组织的管理也趋于“扁平化”和“团队化”。当一个人能够对自己的工作做主时,工作积极性也会增强,也更有动力为做好工作提升自我。当整个经济体中创新的成分达到一定比例,甚至成为绝对的多数时,适应它的管理文化就会溢出到非创新部分,从而成为整个社会的劳动伦理,最终影响到所有的人。

要素(资本、土地、劳动力)驱动的经济中,劳动投入的形式是标准化的,标准化劳动投入量越多,产出就越高。譬如在发展中国家的家具工厂,厂房的租金是按时间算的,你不干也要交地租;机器的折旧和使用强度有关,但和时间也有关,如果不用过几年还是一样要坏掉或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让工人三班倒,把厂房和机器利用到极致,经济效率是最高的。后行者靠模仿先行者提高效率,模仿得越像效率就越高,即员工越逼近于“先进榜样”(所以管理者总是会树立一批一批高度相似的榜样),经济效率也就越高。因为自由发展探索出优于别人多年实践后形成的“最优经验”的可能性实在太低了,企业也不愿负担“探索”中耗费的标准化劳动时间带来的机会成本,整齐划一的“类军事化”管理自然是最优选择。当经济里要素驱动的部分占绝大多数,那么它的管理文化也会渗透到创新的部分,最终也影响到所有人。

在长期内,无论是企业利润低还是劳动者权益少,都不会产生稳定和谐的劳资关系。劳资关系要么往双方利益一致的方向演变(创新经济),要么彻底分道扬镳(产业转移)。是创新带来了今天北欧的富裕生活,也是创新在根本上塑造了今天北欧的工作形态。


(3)开放维持北欧经济长久活力。

北欧地盘虽大,四个国家加起来人口和上海市差不多。规模小就没有规模经济,没有规模经济就没有竞争力,就不可能发展得好。那么,唯一的出路就在于融入全球,把整个世界转化为自己的规模经济。可以说,没有高度的开放,就没有富裕的北欧。

早在中世纪,北欧人就是做生意的好手。维京人的长船不仅航遍了西北欧海面,还一度跑到非洲、北美和亚洲。维京人的家乡没有什么特产,他们就贩卖别人的特产, 比如说把东罗马帝国的丝绸卖到西欧,把西欧的毛呢卖到东欧,再把东欧的毛皮卖到东罗马帝国。

维京人的贸易和殖民路线(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近代以后,北欧国家虽然贫弱,但其贸易活动却极为活跃的。下面以丹麦的农产品贸易为主要的例子,看看外贸是怎样推动经济发展的。

丹麦是北欧农业条件最好的国家,在近代早期,丹麦的贸易活动完全围绕农业展开。17世纪中期,丹麦是不仅向尼德兰等国家大量出口粮食,而且每年还要向南方国家出口5万多头小牛。丹麦农业早就能够自给自足,正是由于外部市场需求的刺激,庄园主们才会热衷于提高生产技术。18世纪50年代,一种先进的“三田制”开始在丹麦的庄园里采用,不仅提高了粮食和牲畜的产量,而且保持了土壤的肥力。然而,新的耕作方法需要农奴和佃农付出更多的劳动,但增加的收益他们却得不到。在这些群体的反对下,技术创新始终不能铺开。为解决这个问题, 1786年丹麦政府开始了农业改革,废除了古老的村社和农奴制度,直接把土地分给耕种的人。于是,新的农业经济产生了:农民为了增加自身收益,在面对市场竞争时大规模采用新技术,农业效率迅速提高了。到1870年,农业占到丹麦全国商品生产的一半以上。农村的繁荣带动了整个国家的富裕,当时丹麦比早早开始搞工业的邻居瑞典要富得多。

出口农产品的丹麦人发现,卖作物饲养出的动物比直接卖作物赚得更多,卖加工后的动物制品又比直接卖活动物赚得更多,便开始更多地投资畜牧业和食品加工工业。1850年时,丹麦出口的粮食占到一半左右;到1900年就降到约1/3;而加工过的奶制品,如牛奶、奶酪、奶油所占的比重从18%上升至42%。小农场主的资金不足以支撑食品加工厂的投资,丹麦的农民们就自发形成了一种“合作社”,大家都投资一点,到年底按投资的份额将利润分掉。到1900年,单单是制造奶酪的合作工厂就达到950家。丹麦就这样围绕农产品贸易开始了工业化。今天丹麦擅长的食品加工、机械制造(从食品加工机械开始)、健康医药(从食品化学开始)等产业,都和农产品贸易有着密切的渊源。

丹麦农产品贸易开始兴旺的年代,荷兰人是海上马车夫。当时的商业模式是:丹麦人生产农产品,再由荷兰人把它卖到欧洲各地;丹麦人辛辛苦苦干活,大头却被荷兰人赚取。英荷战争中,荷兰人被英国打败,但英国有没有能立即填满荷兰人留下的空间。趁这个机会,丹麦航运业崛起了。18世纪下半叶,丹麦商船队的生意一直做到远东。在拿破仑战争中丹麦海上力量被英国完全消灭,丹麦一时退出航海大国行列,但发展航运的思路从来没在丹麦人脑海中消失过。几十年后,缓过气来的丹麦人重拾海运事业:1904年建立的马士基集团,今天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海运公司。

今天的马士基已经把业务拓展到了陆地上,开通了不少中欧铁路货运业务,在一带一路中大放异彩(图片来自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到今天农产品(含加工食品)仍是丹麦出口支柱之一。2019年丹麦农牧产品出口占全部货物出口比重为18%左右,是第三大类出口商品(第一大类是机电,占比约23%;第二大类是医药化学品,占比约21%,详见本文第一部分第三节)。从17世纪到21世纪,丹麦人卖了400多年的农产品,为了到今天还能靠农业致富。

丹麦的例子就是北欧典型的由贸易推动的产业升级之路。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瑞典从铁矿到炼钢到机械到汽车再到鹰狮战斗机;芬兰从木材到纸浆到新闻纸到短信再到愤怒的小鸟;挪威从石油天然气到钻井平台到造船再到石油基金,都是向原贸易品相关价值链高峰攀登的例子。

到了21世纪的今天,开放已不再局限于货物贸易,资本、生产和信息都实现了全球移动,货物反而是最难流通的。在全球化新形势中,北欧还是弄潮儿。设计师在瑞典的宜家总部设计出一张桌子,将图纸发给青岛的家具厂,家具厂向黑龙江的木材厂下订单,木材运到青岛后由鲁西南的工人在流水线上生产出来,再交给宜家中国的供应链,最后在上海的商场卖掉。整个过程中,难以移动的原材料、劳动力、土地、市场和大部分资本由中国承担,而方便移动的品牌、设计、管理和一部分资本则掌握在瑞典手中。从一种粗暴简单的“物质”的观点看来:瑞典人仅仅是发发邮件、打打电话就把大笔利润赚进了腰包。

开放之所以对发展重要,并不完全在于从贸易中直接赚了多少钱。面对全球竞争,一国会不断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在开放经济中,一国也能敏锐地察觉到自己的比较优势和价值链重心的转移趋势,从而能往最关键、能获胜的方向发力,不至于把“技能树”点歪;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产业也能扩大自己调配资源的范围,从而因获得最低价格的要素而降低成本、因获得最优质量的要素而增强实力。认为只要能够自给自足就可以关上国门高枕无忧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因为一个国家是不可能以单方面的意愿完全避免和外部世界接触的。如果封闭的足够久,那么接触之时就是崩溃之日。开关后大清的纺织业纷纷破产,并不是因为土布不能够让国人穿暖,只不过是竞争不过英国人的蒸汽织机罢了。


(4)改革让北欧经济轻装疾行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内外形势的变化,曾经优越的制度也会过时。陈旧的制度一旦固化,就好像跑者腿上绑了沉重的沙包,严重制约能力的发挥——改革就是卸下这些沙包。北欧国家总体来说是善于变革的,少受僵化制度的损害也能转化为相对优势。下面以瑞典在半个世纪内两次进行福利国家改革为例,介绍改革是怎样影响北欧经济的。

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萧条的根本原因是分配失衡导致产能的增加速度大大超过购买力增长速度,从形成全社会的严重过剩。瑞典经济在大萧条中遭受重创,火柴大王等一批世界级的大资本家破产,全社会失业率飙升到30%。1932年,瑞典社会民主党在烂摊子中上台执政,摒弃了传统自由主义主张,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福利计划。福利计划的目标是通过改善民众经济状况来恢复购买力,从而度过危机——“瑞典模式”就此启动了。危机过后,福利国家改革不但没有结束,又发展到极高的水平。改革措施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

一是直接补贴和国有化。大萧条中,瑞典国家鼓励私企不裁员来挽回就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企业不是活雷锋,要让企业在亏损的情况下维持雇佣规模,需要国家财政直接补贴。这种补贴的办法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程度和方式有所变化。大萧条中,纺织、造船、钢铁等工业部门遭受严重打击,大部分企业都濒临破产,于是政府直接把这些行业全部收归国有,避免了员工失业。到1981年,瑞典国有企业约占经济总量的14%,公共部门(包括中央、地方政府和它们拥有的企业)的雇员占到了总就业的38.5%。

二是加强社会保障。医疗。一家人中只要有一人将收入的12.8%缴纳医疗保险税,全家都可以在公立医院享受基本免费的医疗待遇。养老。所有67岁以上的公民都可以按月直接领取统一标准的基本养老金;工作过的老人还有一份与在职时收入水平挂钩的补充养老金,为退休前15个最高收入年份的平均收入的60%。综合看来,瑞典退休者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后的年收入/退休前的年收入)可能达到80%以上。失业救助。1981年的标准:平均每人每天190克朗左右,约是在职工作者平均日收入的83%。但要求在失业前的一年内至少工作了5个月,最多能领450天。居住。绝大部分的基本房屋由国家直接建设。1976年,瑞典国营单位新建了多户住宅中的65%,私人单位建设的基本都是豪华住宅。国有单位建设的住宅拉高了一般民众的居住标准,对租金和房价也有抑制作用。政府还为多子女家庭提供住房津贴,两个孩子的家庭每月可得到1000克朗。子女抚育。瑞典学校全部免费;国家还资助每个大学生每年2.4万克朗的生活费;一般家庭享受儿童托管服务只象征性地每天收费3克朗。瑞典国家包揽的福利制度可谓从摇篮到坟墓,还有其他许多项目,这里不再一一详述。

这些举措都是极为有效的,瑞典也最早从大萧条中走出来。1936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奎斯·奇尔德出版了《中间道路》一书,书中对瑞典经济政策极言褒扬,称之为能够替代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终极经济模式。二战之后,瑞典经济飞速发展,在1973年时人均GDP超过了美国(到1982年又被美国超回来了),一时风光无限。在当时,不断加码的国家福利被解读为经济腾飞的“核心密码”,也成为了瑞典发挥国际影响力的王牌筹码。世界上有不少人认为,瑞典模式就是康庄大道,瑞典就是地上的天堂。假设没有福利国家和“瑞典模式”,瑞典只不过是世界角落的一个不知名的富裕小国罢了;而现在,在发展模式的话语权上,瑞典甚至可以和美、苏一较高下。这张金名片给瑞典人带来的自豪感可想而知。

“瑞典模式”引起全世界的兴趣,中国也翻译了大量研究著作(图片来自网络)

然而,在不少国家还没有察觉到福利国家有什么弊端、还把瑞典当偶像膜拜复制的时候,瑞典自己给“瑞典模式”狠狠来了一刀。

增加的福利来自于增加的税收。瑞典税收占GDP比重的从50年代初的21%上升至90年代的55%,平均边际税率高达85%(边际税率就是在现有收入的基础上再增加的收入需要缴纳税率,边际税率是85%的话,涨薪1000元需比原来多交850块的税),那么工薪阶层哪里愿意去努力工作提高工资呢?最高边际税率为103%,对于富豪来说,赚钱之后不但自己得不到,还要从口袋里再掏出去一些,那么又怎么会去努力经营企业呢?对不怕无聊的人来说,失业甚至比上班还好,因为收入差不多,还不用干活。根据失业金领取规则,领取450天的失业金后再去随便找个工作干上5个月,就又可以再领450天失业金。到80年代,瑞典的实际失业率超过10%,而且这个数字里还不含相当规模的隐性失业(隐形失业指有工作但工作量不足,如把1个人的工作分给3个人做,这3个人分享1份工资,比如瑞典国企的 “冗员”现象)。税高得离谱却还总不够用,1993年瑞典公共领域支出相当于GDP的70%,而税收占比只有55%,就意味着存在十几个点的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积累为巨债,这些债务产生的利息又进一步推高赤字。

尽管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国债达GDP 80%、失业率10%、年通胀16%、连续10年贸易逆差等,和欧债危机时的希腊等国比起来也不算太糟糕)、尽管要面对国内众多非议和反对、尽管有在国际上自打耳光的尴尬,瑞典政府还是开始了半个世纪内的第二次重大经济改革。一是大砍福利和公共事业支出。80年代中后期,中央政府公共事业投资零增长,地方政府公共事业投资负增长。基础教育、养老服务等开始市场化。1990年时全瑞典还没有什么私立学校,但到1995年,斯德哥尔摩、哥德堡等大城市里私立教育机构的占比已到了20%以上。原本主要吃财政“大锅饭”的基本养老金增加了个人贡献的份额,职业养老金则交给了市场机构。每天3克朗的日托服务(真实成本约5200克朗/月)改为每月3200克朗的现金补助。二是大降税。1991年,企业所得税从52%下降至30%,随后有进一步下调至22%。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税率下降,确保普通人承担的所得边际税率不超过50%。财产税和遗产税直接取消。三是货币大贬值。1981年瑞典克朗一下子主动贬了10%,到1982年又主动贬了16%,虽然国民财富缩水丢了面子,但企业销路打开赚回了里子。到1984年,瑞典终于重新实现了贸易顺差。四是大规模去国有化。把许多国有企业重新转让给私人。比如说生产鹰狮战斗机的SAAB(萨博)集团,1981年时国有股还占75%,到1994年就已经彻底卖为私人企业;改制后企业的发展势头明显好转,经常性亏损现象消失了,还一跃为欧洲最赚钱的钢铁企业,股票的价格上涨了30倍。到今天,除了极少数要害行业,在瑞典基本上看不见国有企业的身影。

SAAB是瑞典工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但上世纪八十年代却经常亏损(图片来自网络)

第二次改革实施后,瑞典税率不断下降(2020年企业综合税负下降到49.1%、个人工资收入平均税负下降至40%左右),公共支出占GDP比重下降到50%左右。巨债消失了,财政重新恢复到平衡状态。瑞典企业重焕生机,宜家老板一度成为世界首富。实际的社会失业率总体也呈下降趋势,基本能维持在8%水平。2004年,瑞典人均GDP再次超过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后,瑞典又是最早恢复的发达国家之一。在国际社会,虽然瑞典福利国家的光环有所黯淡,但又扬起“创新瑞典”“活力瑞典”等新的美名。

瑞典企业税已回归欧洲主流水平(数据来自世界银行,图为自制)

福利国家改革是北欧近期最有代表性的改革,所有的北欧国家都经历过,瑞典是其中最典型的。除了福利国家改革,北欧国家还经历了许多其他改革。如近代以来丹麦开展的两次农业改革:第一次是为了适应农业技术的进步废除传统的庄园和村社制度,建立了分散的土地私有产权制度;第二次是为了适应工业化解体了小农经济,推广在集中基础上分工的合作社化。可以说,没有这两次农业改革,丹麦就不可能以蕞尔小国维持农业大国(猪肉出口世界第一)的地位,丹麦农民也不能一直富裕到今天。又如挪威实施的石油基金改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荷兰病”(指发现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后,这些自然资源产业吸取超量生产要素,导致其他产业衰落的经济现象)等等。

在任何时间点上进行改革都是艰难的。在问题刚刚出现的时候,社会上的大部分群体还没有意识到隐患,此时客观条件上改革推进容易,但主观上遇到的障碍很大;到了问题爆发、积重难返的地步,虽然大部分社会成员都开始要求改革,但推进改革的相对好的客观条件又不存在了。像阿根廷、希腊等搞福利搞过头的国家,到国家破产了还没回过神来;美国社会不平等发展到预期寿命倒退的程度,奥巴马医改依然推不动。北欧国家的改革能成功,秘诀就在于主观上勇于变革、乐于变革,充分利用了问题早期阶段的较优条件。

历史是螺旋而非线性上升的。如瑞典福利国家改革,1932年推进国家福利是正确的,它帮助瑞典靠自身力量和正常手段克服了危机;1982年削减国家福利也是正确的,它帮助瑞典经济恢复活力,让国家免于破产、国民免于贫困。又如丹麦农业改革,在18世纪把集中的农业分散掉是正确的,在20世纪把分散的农业重新集中起来也是正确的。是否进步就看是否比原来更符合实际、是否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与国民生活改善,而不是看是否符合一些人脑海里的几句教条。


通过这么长的文章辨析完了北欧富裕的原因,应当在这里总结一下。总结的目的不是要求照搬技术性的做法,而是对这些技术性做法之上做一种抽象,提炼出理念性、启发性的东西。

(1)人永远是发展的核心

经济发展最终靠的是人的发展,经济发展最终为的也是人的发展。

在现代化早期,发展靠的是国民素质的提升。北欧国家还没富裕呢,人的素质先提上去了,其他方面一有条件也能很快赶上;某大国独立时有大几千家现代化工厂、六七万公里铁路、成熟的行政管理体系,但人的素质没跟上,这样大的遗产也只能在手里白白损耗掉。当经济到了一定高度,创新就成了发展最主要的动力。创新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当劳动机器。那就需要劳动者有时间去学习、去思考、去锻炼、去培养兴趣甚至去搞“行为艺术”。创新还要求人多元发展,当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品。那就要容忍“非主流”,尊重技术宅、偏才怪才甚至眼下无用之人,不能是“万般皆下品,惟有XX高(XX可代入各种职业,公务员、互联网、金融等等),在一条跑道上拼命内卷。创新还要求容错,那就要有水平较高的保护机制。譬如有人赞助我做个新玩意,我没做成功,不能说因为我浪费了别人的钱就要我去坐牢;又或者我辞职去创业,创业失败了,积蓄花光了,然后只能去街上要饭。要避免这些情况,不然谁敢去做有失败风险的事情呢?创新就是有失败风险的事情,要创新发展就要保护能创新的人。

从长期看,经济发展也要直接服务于人的发展才能有可持续性。经济数据提高的同时,社会中的大多数人应当收入越来越高、闲暇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好、精神生活越来越丰富。个人福利和经济发展可以偶然不同步,但不同步的时间绝对不能太长,不然人们就会问:“这种经济发展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有什么必要去贡献这么多力量呢?”当人们不再尽力了,发展自然也停滞了。当然,发展成果分配的方式也要有激励作用,不然也是不可持续的,瑞典福利国家改革的历史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无知和怠惰是进步的大敌

就“北欧为什么富裕”这个问题的社会论调就可以看出,了解别人的长处、承认别人的优点不是容易的事情。有不少人都认为,发展水平比我高的,要么是道德低下(抢来的、跪来的),要么开了外挂(资源多、位置好)。这样分析事情,能得到什么好处呢?什么好处也没有,什么东西也学不到,只能映证自己有两种不健康心态。一是自大。因为无知而自大,自大又助长了无知。夜郎国王心里盘算着自己是最大的,自然也没有兴趣去了解外面了,因为“反正都没有我大”。就是不断有人来告诉他“尔实汉之一县”,十年八年也不信,还要骂告诉他真相的人。非要落后得很了,汉军打到家门口才能信,到那时自大又变成深深的自卑。二是怠惰。归因到主观能动性以外,不就意味着“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吗?在心态上是悲观的,认为客观条件如此,永远也赶不上别人;在行为上是被动的,动脑筋多累啊,谋发展多累啊,就这样混混得了。

幸运的是,上述并不是主流,中国社会整体上一直是喜钻研、爱奋斗的。如果大部分人都狂妄无知、怠惰慵懒,那就很可怕了:没有人要真正弄明白事情,也没有人能真正弄明白事情,稍微复杂一点的问题都得不到正确解答。世界上有的是这样的国家,有人去某些外国的论坛看看,发表的感想都是:“这个国家发展得起来就有鬼了。”去另一些暂时也不太发达的国家的论坛看看,评论却是:“这个国家能赶上来。”这种区别是很明显的,道理也是很直白的。

就个人而言,一般是知识越多就越谦逊,越知道向别人学习;越是无知就越狂妄,越觉得没什么可学的。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再有学问的人都有不了解的领域,这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但无知的人反而认为自己是“懂王”,不仅什么都懂,而且用语“精到”,似是而非的一句话就能瞄准“真相”。多问他几句,也说不出什么东西。说不出倒也不是他能力有限,反而正好证明了他的智慧,因为“一句话就说明白,为什么要啰嗦这么长?”放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也是一样的道理。所以,越是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富有智慧的国家,就越是知道“海乃百川,有容乃大”,就越是善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就越是要求“合理借鉴人类文明一切优秀成果”

(3)看别人的图,走自己的路

有人可能会认为我花这么多时间写了这么长一篇文章,就是想鼓吹北欧,推崇“北欧模式”。其实正好相反,我根本就不赞成照搬任何一种外国模式。这篇文章关注的是从具体举措里面抽象出的宏观方向,而不是具体举措本身。注重人的发展、搞创新、坚持开放、勇于变革,这些都是大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谈到具体措施,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路径根本就不会一个样。比方说,丹麦人从农业上搞起了工业化,那你今天能随便指着一个地方说,你们这里也学丹麦,搞农业搞出现代工业吗?只能说,如果一个地方碰巧客观条件和丹麦很像,那么或许可以借鉴部分。再说,就和这世界上就没有包治百病的灵药一样,也没有不过时、保奏效的制度,北欧模式不加更新也适应不了北欧实际,何况千里万里之外的别国呢

另一方面,北欧也还远远算不上是天堂。这篇文章量列举了北欧的一些优点,是因为回答的是它富的原因,自然说的是做得对的地方。至于北欧的毛病,那也是很多的,比如说瑞典的难民问题。据西方媒体报道,近两年几十万难民已经占用了瑞典国家福利开支的30%以上。由于难民无法很好融入主流社会,又造成犯罪、失业、文化冲突等问题。瑞典目前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制度决定了瑞典既无法阻止难民进入,也无法管好已进入的难民,近期都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又比如说挪威,大家可以搜索一下“布雷维克”事件,一个暴徒单枪匹马就能动摇整个国家的司法制度,搞得几百万国民都迷惘了。近几十年来,或许是过于富裕自在的缘故,北欧人又生出一种空虚无聊的毛病,自杀率和精神疾病发生率都高得和生活压力对不上;芬兰人酗酒问题世界闻名,和邻居俄罗斯有一拼。

不照搬不意味着不学习。北欧国家毕竟是先行的,它们的历史是可以提供参考的地图,指出了一些捷径,也标注了一些陷阱,弄明白是很有帮助的。但不管用的是谁家的图,最后要走的都是自己的路,而不是用了百度地图就跑去北京,用了高德地图就跑去杭州,用了腾讯地图就跑去深圳。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 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经济发展:收入、人口及技术变迁;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七卷(上)资本、劳动力和企业:英国、法国、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

剑桥欧洲经济史 第八卷 工业经济: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发展;

大卫·科尔比,芬兰史;

克努特·J.V.耶斯佩森,丹麦史;

厉以宁,工业化与制度调整——西欧经济史研究;

黄范章,瑞典“福利国家”的实践与理论——“瑞典病”研究;

}

这里接受底片冲洗、以及法式的银盐艺术作品定制。

这几天接authart的胶片定制制作,接到了一个大使馆法国朋友的底片。这位朋友非常兴奋地在美国拍摄了一整卷。

如果没有胶片相关知识,上来就用胶片,那么结果通常是壮烈的。这位朋友也不例外……

上面是我们冲洗出来的整版底片。可以看到,大量照片,被手指严重遮挡了镜头。并且,曝光非常参差不齐。一些画面强烈过曝,一些则强烈欠曝。

一般来说,这样的底片在数字扫描上,基本上是废片了。

因为第一,动态最大值太高,就算用哈苏x5、飞思iXG也无法单次扫描出全部动态了。

随手一测,底片的动态已经达到了2.23,这已经是底片理论上所达到的最高值了。

而最低值,也达到了1.5

按照一般反差下0.21-0.24为一档来算的话,这张底片至少过曝光了3-4档…

精扫出来的画面是这样的。也不是不能看,只是显得非常薄、颗粒又很粗,看起来很粗糙。

一般来说,用户就会归咎在相机不好、冲扫不好,或者“胶片就是这个鬼样子啦”。

或者“意外就是美”,等等。

不过在暗房中制作时,进行复合反差调性合成。

最后印制出来的结果是…

这一张画面,我们制作时将画面分为了头发、衣服褶皱、地面材质、交通线纹理、建筑石材、穹顶金属、天空的轻云、重云等十几处灰阶。

然后通过合并调性、突出层次和对画面理解,重新塑造了场景立体感和光线的情感。

说起来复杂,曝光图也确实复杂,但其实对于法式印制老手来说,基本一遍过。四次曝光,四个反差,画面分为十几段灰阶来合并考虑,算日常常规操作。

这是我们最终发给用户的制品的制作、包装水平。

很多朋友在争议数码和胶片哪个好的时候,往往举出例证。比如,胶片宽容度更高等等。

其实那些都不关键。比如这张底片,用动态最大值减去最小值,你可以得到2.23-1.49=0.74。也就是说,按照这个底片的反差斜率,这个画面中,最多存在3档反差而已……

3档反差vs 数字15档反差,谁输谁赢一目了然。而且,这才是在真实世界中的日常:底片宽容度,往往由于用户的误操作、冲洗的斜率,而造成宽容度极低的现实状况。

所以硬要说胶片有多高级,技术上其实很难说得过去。

但是在上一个回答里,有人问,。

我的回答很简单:“因为他们不是拍着玩”。

这样说,好像用数字拍摄,都是“拍着玩”一样,听起来很容易冒犯人。但其实这不是我的本意。

胶片,意味着一整套的工业级的,艺术家与艺术家的合作流程。

为什么要把一张过曝3-4档的底片,用法式印画叠加套印地印出来?

让它以废片的身份存在,不好吗?

我们开办这个艺术中心,把艺术家的制作水平做成商业服务,就是希望:任何普通人,都不必学习艰深的艺术理论、摄影技术,就能得到用心互相理解而制作出的艺术作品。

对这幅画面,在印制师致作者的信中是这样说的。

“这是一张非常难以印制的底片。这台相机无法承受如此大量的光线,其他相机也一样。我们因此使用了法式印画的方法,继承于巴黎La Chambre Noire。我们极大地压缩了光线,并且找到了最为精确的,可以呈现场景维度、银发的闪光,以及穹顶的重量感的印制路径。

法式印画的好处就在于,你永远可以找到一个法国画家来做参考。在这一幅里,我们参照了Camille Corot,一位能够将情感与光线融为一体的画家。”

你可以看到,Camille Corot的绘画中,全部都是对光线压缩的使用和理解。

日落余晖中,穹顶闪耀着光芒。人们穿行在日落斜射的光线中,整幅画既强烈,又温柔。

所以我们在暗房中处理画面,经常参照的其实是绘画。这些绘画艺术家早就告诉了我们应该如何去看、去画。

这个底片的主人是法国人。一个法国人,不远万里,在中国工作。

当他得到这样一幅用他的故乡的绘画方法,来呈现他的眼光的作品,他会有多少感动?

回头来说博物馆里那些黑白银盐。

每张都是这样人工制作的,都包含了作者、制作人的理解和阐释。他们为获得这样的技术能力,学习和工作了很久。

所以博物馆收藏的其实不是一张张今天概念里的自动相片。

而是一次次对摄影,人工的思考、阐释。

不,底片不高级。底片经常出错,这才是现实状况。

是对底片的理解、阐释在打动人心,是人在打动人。

高级的,永远是艺术的深度。这才是博物馆、美术馆需要保存的东西。

胶片、相纸只是个介质,让我们能够制作、传递情感的交流。互相摸着心窝子,用一张作品,证明我们互相理解、认可。

而作为制作人,即便对方并不是摄影家,只是普通人,我也是把对方当作作者来对待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实,我愿意理解对方的真实。

而且他们的眼光,经过我的手,变成了存在的一张纸,一件实存的作品,可以感染更多人时,我就感到非常满足。

比如说,下面是更多业余作者的作品。

你不需要是艺术家,你只要告诉我你的情感,我们就能制作呈现出来。

理解越深,制品承载的交流就更深。这是我们给所有人带来的善意和真诚。


照夜白工作室已经正式成立。

精选了三个尺寸,可以把你的底片、数字照片,为你专门定制为艺术作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典型文学作品案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