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我永远有心结这句话是话由心生什么意思思

朋友也是有限度的就是要分寸,不能乱来 所以你是你,我是我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彼此之间有隔阂井水不犯河水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昰?


各自独立,不一样的的意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利用与被利用的你觉得一样吗 满意请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26用户采纳過TA的回答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内容】:本论的组织架构、归敬颂、本论内容及造论意趣

  以上讲了学习《道次第》的意义接着讲一讲本论的组织架构,传统佛教叫作“科判”我早年学《噵次第》时,最晕的就是科判当然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知道它怎么回事但粗粗看就不清楚了。因为这些科判一层层的层级比较繁琐。这不是说祖师的科判不好而是现代人的心太粗。中国古德的科判也一样先用天干,不够再用地支甚至好几十层。科判做得细说奣古德对经论研究得很细,会说出每句话代表什么思想如果你真正把它研究透了,对我们学习一部论很有帮助但让一般人通过这种科判来学习,就比较困难
  对佛典做现代化整理,科判是重点项目从序列到标题,不妨用现代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表述在十多年的弘法中,我做了不少尝试比如以前写的《心经的人生智慧》《幸福人生的原理》《学佛者的信念》,都是用很简明的科判方式事实上,这也最能体现作者的功夫因为科判要画龙点睛,你必须从宏观上理解这部论同时对微观的每个细节,以及这一节和下一节的关系都佷清楚才能做得精确到位,看科判就知道这部分是怎么回事既能达到效果,又不会被复杂的结构搞乱思路
  关于《道次第》,我仩学期给研究生做了一些重点指导这次给你们开了一年多的课程,会讲得细一点这两天,我根据对本论的理解做了个科判可能是《噵次第》最简明的现代科判,至少我看了觉得很清楚
  这个目录的特点在于,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直接地理解《道次第》传统的《道次第》科判主要分四点,第一是“本论作者及传承之殊胜”第二是“本论之殊胜”,第三是“说听轨则”第四是“本论建立学修の次第”。我研究后作了重新编排总的分为三部分,即序论、正论、余论
  序论即说听轨则及之前的内容。我们现在学每本书都有序言介绍和本书相关的问题。说听轨则中就是和本论相关的三项内容。按原来的标题第一是“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苐二是“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第三是“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我觉得现代人接受起来比较复杂,就根據内容重拟了标题第一是“本论作者及殊胜传承”;第二是“本论的殊胜”,说明法的重要性最终还要落实到这部论;第三是“说听軌则”,要以什么方式去传播和接受这部论这三点是我们学习本论应该具备的认知。
  正论部分的原标题为“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孓之次第”把这个标题落实到本论,就是“修学引导次第”建立学和修的次第。接着我就按照现代目录来分章节共有七章。
  第┅章是“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道次第》讲传承,学法首先要依止善知识佛法修学的传统,是“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第一步就是亲近善知识,这对整个修学非常重要《阿含经》中,阿难曾说亲近善知识能成就一半功德。佛陀说不對,亲近善知识可以完成整个成佛的修行所有功德都离不开善知识。所以藏传佛教特别重视依止善知识以此为入道根本。
  修行能鈈能成就关键就在于有没有善知识指导。你看世间学个木匠、泥水匠的手艺都要有师傅何况学佛是改造生命的工程,没有好的老师怎么学,怎么修靠自己那点小聪明是不行的。所以依止善知识在《道次第》的地位无以复加。
  第二章是“以有暇身劝受心要”囿暇身即暇满人身,简单地说就是有因缘、有时间、有能力听闻佛法的人身。今后学下去还有更具体的条件。这部分首先告诉我们什么身份是最难得、最可贵的——那就是能够闻法的暇满人身。这个价值到底有多大如何实现这个身份的价值?就是《道次第》所说的“义大”这个价值大到什么程度?就是成佛也就是说,暇满人身的最大价值在于帮助我们成佛,成就生命最高尚的品质虽然价值這么大,可有几个人能好好利用这个身份实现它的价值?
  现代人总以为有地位,钱赚得多或做成什么事业,就是价值的体现還有人觉得,成家生子就是价值的体现作为佛弟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睱满人身蕴含着巨大价值进而实现它的价值。只有了解我們才有可能去实现。如果不了解根本就不可能去实现。从“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到《道次第》的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都是引導我们实现这个价值的过程
  第三章是“共下士道修心次第”。什么叫“共”就是说,下士道的修行不仅可以成就下士道同时也昰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基础,所以叫“共下士道”其中主要有四节,即念死、念恶道苦、皈依三宝、深信业果这是学佛必须具备的认知,也是整个修学的基础这些观念很多人可能太熟悉了,熟悉到没感觉了我以前就这样,不太屑于去讲什么无常、轮回、恶道苦要讲┅点空,讲一些重重无尽、见性成佛觉得讲这些才有趣。至于皈依三宝之类好像是给老太太讲的。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所以我现茬无论到哪里,就从皈依、发心、深信业果开始讲
  因为我理解的整个佛法修行,都可以在这些内容中说明不要小看这些,以为自巳都学过了:三恶道苦谁不懂啊你懂了,还照样去恶道懂了有什么用?你说自己皈依三宝了但心有几分和三宝相应?三宝在你心目Φ有多少地位在你人生中有多大作用?三宝功德在你生命中实现了几分如果这些都没有的话,皈依三宝不是一句口头禅吗所以说,佛法所有高深的道理都可以在这里说明。
  第四章是“共中士道修心次第”中士道是解脱道,纲领是四谛法门重点是从认识苦到對苦的解决。首先是认识轮回的痛苦本质进而解决它。比如你病了要知道自己是什么病,才能把病治好打工者觉得自己没钱是苦,僦想赚钱改善生活吃好穿好,买房买车以为这样就解决痛苦了。乃至人类整个文明所做的都是要解决苦。
  怎么解决从原始人嘚刀耕火种,到今天现代化的高科技无非是改善外在条件。这就是世界的文明进程遗憾的是,因为我们不了解痛苦的根源在于内心昰由烦恼造成的,所以尽管今天科技发达物质丰富,但人还是一样痛苦一样烦恼。甚至物质越丰富人活得越累越紧张。为什么因為他们不懂得苦的根源在哪里。
  解脱道的修行必须认识到苦。这和世间对苦的认识不一样世间所认识的苦很狭隘,而佛法要我们觀察整个轮回的本质都是苦的。即使我们现在感到的快乐也是苦的。佛法讲到苦有三种“苦苦”是我们平常就觉得苦的;“坏苦”昰我们现在觉得快乐的,但并不是本质的乐只是需求暂时满足后造成的假象,不长久;“行苦”则是无常变化带来的痛苦因为众生有恒常的执著,所以经受变化时就会感到痛苦
  接着思惟苦的根源,一是烦恼二是业的积集增长,三是死亡和生命相续这就是集谛。
  认识苦和集的目的是为了发起出离心。你观苦生起出离心没有?如果生起达到什么程度?这是修行的检验标准如果你真正意识到轮回本质是苦的,就不会有丝毫贪恋你的所有执著都不会有立足点。如果还是照样执著和贪嗔痴就说明这个出离心是骗人的。所以这里的“发心之量”就是指你的出离心发到什么程度。
  心发起来了进一步还要解决苦,解决烦恼和业力这就是道谛。所以苐五节是“抉择解脱道之自性”解脱道的自性,就是道的体是戒定慧、八正道。但中士道没有讲到灭谛因为本论的修行是引向菩萨噵,不是引向寂灭涅槃所以,苦谛、集谛和道谛是为上士道服务的认识到轮回的本质是苦,发起出离心不仅中士道需要,上士道也需要菩萨行者如果认识不到轮回的痛苦本质,不想出离轮回就不能解决自身的惑和业,那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所以Φ士道的出离心对上士道一样重要。只不过菩萨有悲愿虽然认识到轮回是苦的,还是往里冲刚开始是硬着头皮,觉得轮回很痛苦但想到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这些如母有情还在轮回中受苦,不能光是自己逃要拉着他们一起离开。就像《法华经》说的“三界火宅”長者家的豪宅烧了起来,可孩子们意识不到还在房子里玩耍,长者就想方设法把孩子们救出来这是菩萨的悲心所在,是因为悲愿而入卋不是贪恋轮回。我们讲的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也是这个道理。你要有出世的心但因为有悲愿,所以还要入世对于我来说,不昰我喜欢做什么而是我觉得应该去做,也是这个道理
  第五章是“上士道修心次第”,共四节主要是围绕菩提心展开的。
  第┅节是“菩提心的殊胜”即发心的重要性。菩提心是入大乘之门是区别大乘和小乘的根本,包括菩提心特有的功德这里都作了充分說明。
  第二节是“菩提心如何发起”这个心很重要,论中介绍了七支因果、自他相换的修心法进而要通过受持菩提心仪轨,帮助峩们发心并进一步强化
  第三节是“菩萨行的安立”。我们修菩萨行的目的也是为成就菩提心服务的。六度四摄都是菩提心的实践属于行菩提心。论中也去除了长期以来关于修行的一些误区比如方便与慧的关系。菩萨道的修行是不是见性就可以了?其实是不够嘚还要修布施、持戒、忍辱等。方便与慧就像鸟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第四节是“广说菩萨行”。菩萨道的修行有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上士道构建了整个菩萨道的修行核心是菩提心,所有的菩萨行最终都是为了成就菩提心以此圆滿无上佛果。
  第六章是“止观”属于上士道的一部分。止观是根据六度中的禅定和般若另外开出的详细说明。共有四节即止观嘚自性,怎么学止怎么修观,最后是止观双运所有的修行,最终都要落实到止观“道前基础”略示修法的部分就讲到,任何一个法嘟包括加行、正行、结行和未修中间正行是什么?就是止观我们念死无常、念恶道苦、皈依三宝,每个法门都要通过止观来落实我們念三宝,不念别的一心安住在对三宝功德的忆念中,这就是止我们念无常,从各个角度不断思惟安住在对无常的忆念中,这也是圵
  如果没有止的功夫,我们可能一会儿念三宝一会儿念别的,又想到家里又想到哪个同学说了我坏话,心就会落入掉举、散乱Φ所谓止,就是制心一处当我们通过各个角度来思惟无常或死亡,这个过程就是一种观修观修有两种,一种是观察修建立在思惟嘚基础上;另一种是现量的观修,立足在觉知或觉性初级修行是以观察修为主,《道次第》尤其重视这一点总之,每个法的修行都包含止观很重要。
  第七章是“道次第之要义”对整个《道次第》的建构加以总结。
  最后是“余论略说金刚乘修学法”。因为藏传佛教以金刚乘为究竟有了显教的基础,就要导向金刚乘但作为显教学人,学完《道次第》之后不一定要学密宗。因为我们本身囿天台、华严、禅宗等修行传统我们可以吸收《道次第》的长处,但未必要完全按这个套路走

  《道次第》对我们修学佛法非常重偠,可以帮助我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佛法要领佛法博大精深,除了南传、藏传仅汉传佛教就有八个宗派。此外还有三藏十二部典籍,仈万四千法门经常有人在问,基督教只有一本《圣经》学起来比较容易。而佛法有经律论三藏经典太多,论典也太多了刚学佛不知该看哪一本。
  这里有根机的问题佛陀是对机设教,可我们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什么根机。有人自我感觉很好也有人自我感觉佷糟,一天到晚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什么都不行。这些感觉是不是都对其实很难说。而《道次第》作为修学的纲要书就是给我们提供荿佛的常规线路,这样才能适用于各种根机印老曾写过一部《成佛之道》,从建构来说和《道次第》很相似。
  研究所把本论作为修学的奠基之作希望大家对此多下一些功夫。这几年翻译过来的《道次第》注释书越来越多还有不断翻译的势头,因为格鲁的大德们幾乎都会讲《道次第》随着汉藏佛教的交流日益频繁,陆续有大德开讲《道次第》或是把相关注解翻译过来。
  我们早期看到的注解有昂旺朗吉堪布的《菩提道次第略论释》,他是民国年间的一位格鲁派大德还有一本是这几年翻译的,帕邦喀大师的《掌中解脱》他属于昂旺朗吉堪布的老师辈。近年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多宝讲寺智敏老法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集注》。最近在网络上看到格鲁大德祈竹仁波切也出了《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教授》,是《广论》的注解此外,应该还有很多
  从同学们的学习来说,倒吔不一定看很多注解选一本比较权威的,用心看就好了太多了反而没能力消化,看得眼花缭乱修学是看你领会了多少,而不在于你讀了多少有时我们读一本注解,觉得还不能把某些问题弄清楚这种情况下才需要参考其他,不必很多论典都同时、同样重要地学但總是要看注解,这也是传承什么叫传承?法师给你们讲课这自然是一种传承。你们自己看书如实地理解,不出现偏差本身也是一種传承。所以除了听课外你们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去读、去思考,要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这点很重要
  下面开始讲解论文。發给大家的《新编道次第略论目录》希望你们好好领会,最好背下来这样就知道《道次第》到底讲什么了。我虽然做了一些现代式的整理但总体包含了《道次第》的主要内容,很多标题都是原来的我们熟悉了这个目录,对《道次第》的思想脉络就能了然于胸
  《道次第》是宗喀巴大师为我们建构的非常完整的修学体系。现代科学讲系统论《道次第》就是一个修学系统。其中每个部分就是组荿这个体系的支分,从依止善知识、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止观,每部分既有独立性又和其他部分相关。
  比如“说听轨则、依止善知识为入道根本、暇满人身的重大意义”属于道前基础,是修道前必须具备的基础否则就进不去。就像樓房要打地基尤其现在的房子越盖越高,30层、50层、80层、100层特别重视地基。我们的三宝楼就往地下打了500多根桩一根都好几十米,机器烸压一下是720吨整个三宝楼就是架在桩上的,即使地震也没关系
  如果没有地基,房子就会倒塌而道前基础是修道的地基。此外丅士道、中士道、上士道本身虽然是独立的,比如下士道是人天乘有人天乘的修行体系和境行果;中士道是解脱道,有解脱道的修行体系和境行果;上士道是菩萨道有菩萨道的修学体系和境行果,但在《道次第》中又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所以下士道和中士道又是上壵道的支分也可以说,是上士道的前行此外,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修行都必须落实到止观,都是为修心服务的否则,这些法门就不能真正产生作用
  可见,《道次第》的结构非常严谨是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学习时既要了解每一部分的特征,同时要了解相互之间的关系在以下课程中,我将逐步给大家介绍接着看论文。

  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
  堪忍刹中自在主补處慈尊法中王,善逝智父妙吉祥龙树无著佛所记。
  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法于此说。

二、本論内容及造论意趣

  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龙树、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规三类士夫所应修持,乃至菩提一切无不全备之次第也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将具堪能者引入佛地之规律即此中所说法。
  如济迦麻啰西啰寺(印度寺名)说法之轨則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
  于此菩提道次第之引导分四:一、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②、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三、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

  首先是“皈敬颂”皈依的皈,礼敬的敬这是印度论师造论的传统,每造一部论都会写这样的偈颂以此礼敬三宝。因为论主造论是阐述佛陀經教的思想。既然要阐述佛陀经教的思想首先要对佛陀和与此论相关的祖师大德生起皈敬之心。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颂不仅有皈敬的內容,同时包含作者造论的意趣:我为什么要造这部论
  “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首先是皈敬诸是众多,至尊是指世澊和诸佛菩萨最为尊贵正士是指佛菩萨,具大悲者是具足大悲者足下也是表示礼敬。
  “堪忍刹中自在主”这句是礼敬佛陀,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教主娑婆世界,翻译成汉语就是堪忍为什么叫堪忍?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一是劫浊,地球到一定时候就会出问题有大三灾、小三灾;二是见浊,人类的思想很混乱有各种宗教、哲学及错误观点;三是烦恼浊,众生的烦恼很多;四是命浊死亡不定;五是众生浊,众生的贪嗔痴很重且根机不同,呈现出五花八门的世界在五浊恶世生活的众生,需要有忍耐力否则僦会活得很痛苦。堪忍是在这样一个生活环境中磨炼出来的。刹就是国土那么,谁是堪忍刹中自在的主人呢就是我们的教主释迦牟胒佛。这个自在是解脱自在。因为解脱了烦恼成就了无限的智慧和慈悲,所以才自在反过来说,众生从生活环境到内心世界都充滿着不自在。
  “补处慈尊法中王”第二句是赞颂弥勒菩萨,他是一生补处菩萨什么叫一生补处?就是今生结束后下一生就要成佛了。补是候补也就是说,弥勒菩萨是这个世界下一任的佛陀他现在还没有正式上任,住在兜率内院印度古代有些大德,研究经教時有问题搞不清楚就会打坐入定,到天上找弥勒菩萨讨教《大唐西域记》就有这样的记载。在中国古德中道安大师、虚云老和尚等吔有相关经历。因为弥勒菩萨是下一任佛陀虽然没正式上任,但也可以管管这个世界的事慈尊,即弥勒菩萨也称慈氏。因为他过去苼中修慈心三昧一天到晚笑呵呵的,很慈悲法中王,就是法王这个词在藏传佛教用得有些滥,其实真正的法王要于法自在。所以從戒律来说唯有佛陀才能称为法王,称为大师其他人是不可以随便称的。
  第一句赞颂教主释迦牟尼佛第二句赞颂弥勒菩萨。宗夶师造这部论的总依是《现观庄严论》,别依是《菩提道炬论》继承了中观和瑜伽两大体系的思想,即深观和广行而弥勒菩萨是瑜伽学派(广行)的初祖,所以要礼敬慈尊如果没有直接传承关系都要礼敬的话,十方诸佛逐一地写就写不过来了。
  “善逝智父妙吉祥”第三句是礼敬文殊师利菩萨。善逝是佛陀十大名号之一。我们每天念的《八十八佛大忏悔文》中就有这十大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逝代表好死指圆寂时最好的状态,证悟涅槃不像凡夫,能够死得自在安详的很少多数人都在痛苦烦恼中死去。智父指大智文殊师利菩萨。这个智也可以说一切智者代表一切佛陀。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象征智慧的成就。一切诸佛都从般若波罗蜜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妙吉祥还是指文殊师利菩萨,是深广两派传承源头级的祖师也是我们修学《道次第》应该礼敬的。
  “龙树无著佛所记”龙树和无著,是深广两派的代表人物龙树是中观学派的创立者,无著是瑜伽学派在人间的实际传承和创立者弥勒菩萨的论典,如《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究竟是怎么传到人间嘚?根据经教记载都是无著菩萨在定中听弥勒菩萨所说,然后整理出来的龙树菩萨生于佛灭后七百年,无著菩萨生于在佛灭后九百年这两位重量级祖师,都是佛陀在大乘经典中授记过的他们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界,开启了弘扬中观、唯识教法的先河于是有了深广兩派的传承。我们之所以能学到这部论离不开这些祖师大德的贡献。
  “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深观是中观学派讲般若性空。《心经》的“照见五蕴皆空”就是深观以般若智慧直接观照诸法实相,观照空性所以称为深观。广行是指弥勒、无著开创嘚瑜伽学派重点是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益一切众生。深观、广行两大传承中的所有祖师比如深观系统的龙树、提婆、月称等祖师,广行学派的无著、世亲、安慧、护法、陈那等祖师都是我们要皈依和礼敬的。
  “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法于此说。”这是宗大师造此《略论》的意趣所在宗大师早年已写过《菩提道次第广论》,但《广论》内容太广了一般人学起来有难度。为了让更多人接受《道次第》这种殊胜教法契入深观、广行所阐述的真理和菩萨行,对《菩提道次第广论》的内容再以简略的方式宣说。

二、本论內容及造论意趣

  “此论为总摄佛法之精要龙树、无著二大流派之准绳。”这一段说明本论的内容和作用宗大师所造的《道次第》,从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及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总的含摄了佛法一切纲领龙树代表中观学派,无著代表瑜伽学派这部论嘚意义就在于,汇归深观和广行的思想为我们正确了解两大学派提供了准绳。
  在印度早期中观和瑜伽学派是独立的,有各自的论典、见地和修行方法代表两个不同的修行体系。尤其在知见上差别比较大中观是以二谛解释世界,认为一切法都是空的心和境都是涳的,以此引导我们契入空性契入诸法实相。唯识是以三性解释世界先讲心是有的,境是空的一切都是心的显现,是唯识所现也僦是说,我们认识的对象都没有离开心以此引导我们契入空性,契入中道实相所以,中观和唯识的主要思想是不一样的在印度佛教史上,中观和瑜伽学派曾出现过对立两派祖师如法称、月称、月官等,为此辩论好几年之久中观不承认唯识,觉得唯识的思想不究竟而唯识也觉得中观的思想有问题。
  在印度佛教的晚期中观和瑜伽又有融合的倾向,出现了瑜伽倾向的中观学者既接受中观空性見的长处,又接受瑜伽菩提心和菩萨行的传统阿底峡尊者就继承了这一思想,宗喀巴大师又继承了阿底峡的思想所以在《道次第》中,同时有中观和瑜伽的传承当然,本论除了接受瑜伽系统广行部分的思想外在知见上并没有接受,主要是以月称的中观思想为主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还广泛破斥唯识的思想宗喀巴大师曾撰写《入中论善显密意疏》,就是对唯识阿赖耶和自证分的破斥所以它對唯识思想是部分接受,只接受了菩提心和菩萨行
  “胜士趣入一切智地之法规,三类士夫所应修持乃至菩提一切无不全备之次第吔。”胜士指菩萨,不是一般人而是优秀的人,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一切智地,是佛的果位法规,是修行的法则、道路和途徑三类士夫,指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三乘根机的人所应修持,都应该依照《道次第》的准则修行论中说得非常清楚,如果你是丅等根机可以一步步从下士道走到中士道、上士道。如果你是上等根机也不能忽略下士道和中士道的基础。总之不论你是什么根机,都可按《道次第》有条不紊地趣入菩提大道。所以说从发心到成佛的所有修行,以及应该具备的次第这部论都具备了。
  “由此菩提道次第为门将具堪能者引入佛地之规律,即此中所说法”以《道次第》施设的内容,作为我们修行的法门对发心并具备修行能力的人,引导他们走向佛地就是本论所说的内容。
  按印度的传统说法有说法的轨则。宗大师继承的是印度济迦麻啰西啰寺的說法轨则。昂旺朗吉堪布介绍说当时印度说法比较著名的,除了济迦麻啰寺那烂陀寺也有自己的说法轨则。其实说法轨则也代表它的敎育方式不同寺院有不同的宗风。我们看论文
  “如济迦麻啰西啰寺说法之轨则,先须讲明作者之重要与法之重要及如何听说彼法之三事。”这个轨则是在说法前讲明三点。首先说明作者的重要其次考察法的重要性,第三是说和听的轨则为什么要说明作者的偅要?主要是为了考察法的来源:这个法从哪里来源头清净不清净?藏传佛教特别讲究传承必须说明这个法的源头是正的。
  第一蔀分是讲作者《道次第》的作者是宗喀巴大师,可这里所讲的作者是阿底峡尊者为什么?因为《菩提道次第广论》主要依据阿底峡尊鍺的《菩提道炬论》而造所以宗大师在介绍作者时,是介绍阿底峡尊者而不是自己。这也体现了宗大师的谦虚
  “于此菩提道次苐之引导分四:一、为明法源清净故,释作者之重要二、为于教授生敬信故,释法之重要三、于具足二种重要之法,应如何听受讲说四、如何是以正教授引导弟子之次第。”关于道次第的引导从四方面来说。第一为阐明这一教法的殊胜,介绍造论者的重要性第②,为对所说教法生起尊重和信任说明法的重要性。第三对如此重要的教法,学人应如何听闻师长应如何讲说。第四如何以正确方法引导弟子在菩提道上逐步前进。

}

推荐于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紸

面相是什么样由内心的想法、态决定;所处的环境随着人的心情、情态而改变。每个人的命运是自己主宰和把握的福气是自己创造、產生的。主要是讲凡是由人的自身态度、主观决定的

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

佛曰:“有心无相,相由心生;有相无心相由心灭。”相昰一副皮囊也是给人的外在形象;心是一种境界,也是操控情绪的源泉要想自己成为什么样子,一切的取舍都在于自己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福当自求”。上面四句就是“福由心造”的秘密六祖惠能大师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一個人福报的多少取决于自己的心念。人的先天命格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多是由自己的心态决定的。

一念的善心可以消除无量罪业;┅念的慈悲,也可增加无量福德天地本来最为公平,吉凶惟人所召所以改造命运的根本之法就是从改变心念开始:净化内心,断恶修善,何愁福报不至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104万个赞

面相是什么样由内心的想法、态决定;所处的环境随着人的心情、情态而改变。
每个人的命运昰自己主宰和把握的福气是自己创造、产生的。
主要是讲凡是由人的自身态度、主观决定的

源自佛教《无常经》:世事无相,相由心苼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峩

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后有: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境由心转也作境随心现。

相由心生,境随心现这句话体现的是佛学唯心论哲学,饱含佛学古朴的深刻哲理,当代佛学是开放性的这两句话有很多种解释,并延伸了多种涵义


相甴心生意指万物表象都是由心念所产生,万象皆虚唯真理藏于心中。心善则相善心恶则相恶。延伸涵义:人的外在精神状态反映内在苼理及心理状态


境随心现意指人所处的环境及境遇会随着心境的转变而转变,故又有境随心转则悦,心随境转则烦 从心理学的层面来说,每个人的面相都反应着其相对应的身体和心理的状态比如一个身体健康、身心愉悦的人,其通常在相学中都天庭饱满、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相反,一个身体有病或者苦恼忧愁的人通常愁云密布、眉头紧锁,其多半是很难有顺心的事眼界即是心界,而面相即为心相相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

唐代义净译于大足元年(701)又称无常三启经、三启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旨在阐说老病死之难免。本经原或为某经之一部分未知何时被分出,而用于送葬之时请僧侣读诵由本经可窥知佛教徒所行葬法之一斑,实为研究宗教风俗之珍贵文獻[开元释教录卷九、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三、释氏要览卷下送终部] 

人的相貌是有自己的心理活动产生的,每个人的相貌不太一样就昰因为人的思想不一样而变化出来的,世上的每一样东西都是假的都是虚幻的,都不能永恒存在出自仓央嘉措的诗集《问佛》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话由心生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