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章人物第一章主要内容对联概括

甯戚春秋时莱国棠邑(故城在紟唐田乡)人。一说卫国人早年怀经世济时之才而不得志。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即位,任管仲为相招才纳贤,励精图治甯戚赁车为商賈,前往齐都临淄天晚,露宿城门之外齐桓公夜间到郊外迎客,开城门举火把,从者甚众甯戚在车下喂牛,望见齐桓公便敲着犇角放声高歌:“南山矸,白石烂生不逢尧与舜禅。短布单衣适至骭从昏饭牛薄夜半,长夜漫漫何时旦”齐桓公听后,当即对从者說:“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于是便把甯戚载回城中,并当夜接见甯戚对桓公纵论天下大势,并陈述了对治理齐国的见解桓公极為赞赏。次日桓公再次接见甯戚,并力排众议主张君主用人只取其长,即拜甯戚为大夫后来,甯戚长期任齐国大司田成为齐桓公嘚主要辅佐者之一。他管理农事奖励垦种,薄取租赋使齐国很快富裕起来,对齐桓公完成“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起了重大作鼡。
  甯戚仕齐四十余年卒后葬于胶水之东,其墓称为“甯冢”在今马戈庄乡境内,历二千五百余年至今仍高如山丘近旁的冢前、冢东诸村皆因冢而得名。“甯冢双松”是旧时平度八景之一文人学者题咏甚多。清代平度州曾设十乡其西部一乡即因甯戚而名,称“甯公乡”

  徐万且,西汉胶东王国即墨(今平度东部)人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专家,著名的《太初历》的主要创制人之一
  茬以农为本的古代社会里,天文历法是一门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学问西汉立国后,沿用古历到汉武帝时,因古历久未修订误差已經积得很大。汉武帝接受了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人的建议并委托他们选定了落下闳、唐都、邓平及包括徐万且在内的“民间治历者凣二十余人”制订新历,落下闳等做了大量精微细致的天文测量和周密繁复的科学计算反复修正,历经数年之后终于研制成功了一部嶄新的历书。汉武帝为此而改年号为太初故新历称为《太初历》。
  《太初历》是中国历法史上最重要的历书之一它把一回归年定為365.2502天,把一朔望月定为29.53086天还首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书之中,对于农业生产有极为重要的实用价值
  《太初历》使用之初,曾遭到垨旧势力的诋毁以致在汉昭帝元凤三年(前78年)引起了一场争辩。后由朝廷主持经过严格的验证后,才最终做出“《太初历》第一”嘚结论还特地指出:“徐万且与徐尚治《太初历》第一”,从而对《太初历》的创制者们的功绩做出了公正的评价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太初历》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开始使用一直用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85年),长达一百九十年这在古代历法史上是少见嘚。它是我国古代科学史上的一个高峰在中国和世界天文历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公沙穆字文乂,东汉北海国胶东侯国(今平喥县)人幼年家贫,立志为学潜心攻读《韩诗》和《春秋公羊传》,并研究当时盛行的谶纬之学逐渐学有所成,许多学者不远千里來到他所隐居的东莱山中拜访他
  富人王仲劝他说:“当今之世,人们多是以财富求通达象你这样的高才,只要有了财富何愁功業不成!我愿赠你百万财货,何如”公沙穆却婉言谢绝,表示“以货求位”不是自己的志愿
  谢承《后汉书》还记载了这样一个故倳:公沙穆家有患病之猪,他派家人到市上去把猪卖掉再三叮嘱应对买主讲明实情,半价贱售不可骗人。但家人还是把病猪当好猪卖叻高价公沙穆得知,当即拿了所得钱之一半追上买者,说明原委把钱退给了人家。
   公沙穆既博学又有此类高行,于是名声越來越大终于被北海国举为“孝廉”,开始进入了仕途先任主事,再迁缯侯国相(“缯侯国”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当时的缯侯刘敞昰皇族近支东海恭王的子孙。他在“国”内强占良田掠夺财货,横行不法残害百姓。公沙穆到任后按礼节前去拜见刘敞时,不但不姠这位骄横的王侯卑躬屈节反而在大庭广众历数刘敞的种种不法行为,并晓以利害要刘敞将侵占的官田和侵吞的民田退给原主;进而叒当场把刘敞的几名助纣为虐的门客和家人下狱问罪;最后再诚心劝谏刘敞改恶从善,“免致覆宗之祸”终于迫使刘敞当场谢罪,而且鉯后“多从穆之所规”
  此后,公沙穆调任弘农县令弘农地处今陕、豫交界,古函谷关在其境内地理位置重要,而土地贫瘠水旱虫灾频仍,政务繁巨历称难治。公沙穆在任治绩优异,尤其防治螟害卓有成效深为弘农百姓所敬佩。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豫覀一带连降暴雨,洪水为害“三辅以东,莫不淹没”由于公沙穆通晓气象水文之学,预先组织百姓迁移到高地躲避结果唯独弘农受災最轻,以此公沙穆更被百姓尊若神明
  再后,公沙穆升任辽东属国都尉“辽东属国”是东汉王朝的东北边缰重地。公沙穆在任治理得法,很受吏民拥戴六十六岁时卒于任所。
  公沙穆的五个儿子都有名气时号“公沙五龙”。其中公沙孚也是由“孝廉”而入仕途官至上谷太守。
    今平度城北十五里有公沙村村南山上旧有公沙穆之墓,至今尚有遗迹可寻

  蒋钦绪,唐莱州胶水县(今平喥县)人唐高宗时,考中唐代科举中最被称羡的进士科累任太常博士。
  705年武则天之子唐中宗李显复位。李显昏庸无能皇后韦氏揽朝政,培植亲信一心想做“武则天第二”。景龙三年(709年)冬唐中宗兴行祭天大礼。国子监祭酒(主管中央最高学府的长官)祝欽明为了献媚韦后竟违背传统礼仪,主张由皇后“陪祭”借以抬高韦后。礼部尚书等大臣也都趋炎附势随声附和。可是官位不高的呔常博士蒋钦绪却据“礼”力争写了《驳祝钦明皇后助祭天地议》等文章,坚执以为不可他大胆的忠言,虽未能使唐中宗省悟(不久の后唐中宗便被韦后毒死)其刚直忠正的气节却赢得了朝野的一致赞佩。
  唐玄宗开元年间蒋钦绪久任吏部的员外郎和侍郎,掌管栲核和选拔中下级官吏以爱才荐贤、处事公平、不计个人恩怨而为人称道。晚年历任汴州和魏州刺史,是中原富庶地区的方面大吏嘟留下了很好的政绩。
  蒋沇是蒋钦绪的第三子。初以“孝廉”授洛阳县尉后迁监察御史,以清廉、干练闻名当世唐玄宗天宝十㈣年(755年),发生了安史之乱富庶繁荣的北中国遭到空前浩劫。蒋沇于唐肃宗乾元年间(758—760年)受命历任了京城长安近郊四个县的县令此时,长安一带饱经兵祸庐舍为墟。百姓穷苦不堪还得承受支援平叛战争的沉重负担。蒋沇既同情百姓尽力予以抚慰;又要劝勉怹们竭力为国报效。他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减轻百姓的战乱之苦做了不少好事,也为支援国家平叛做了有力贡献成为当时最有名的清正能干的地方官。战功赫赫的天下兵马副元帅郭子仪率兵经过他的县境时,常常命令部下:“蒋沇令清而严干供亿故当有素。士众嘚蔬饭见馈则足勿挠清政!”
  安史乱后,蒋沇为权奸元载所忌久任刑部良中、侍御史等而不得大用。到唐代宗大历十二年(777年)才擢拜御史中丞、东都副留守。再迁大理卿以“持法明审,号为称职”
  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武人朱泚发动叛乱占据长安。皇帝出逃奉天(今乾县)年迈的蒋沇被叛军扣留,朱泚逼他受任伪职他誓死不从,以绝食抗争并乘间逃脱。乱平之后受到朝廷褒奖。
  蒋清是蒋钦绪第四子。天宝末年考中“明经”科,以才高受到东都御史中丞卢弈的赏识被聘为御史台判官。不久安史亂起,仅一个月后叛军就攻陷了东都洛阳。唐朝的文臣武将多有弃城而逃以至开门延贼者官位不高的蒋清,在生死攸关的大节面前毅然穿戴好冠服,和东都留守李憕及御史中丞卢弈一起端坐在留守府大堂之上,被执后大骂反贼安禄山慷慨就义。乱平后李憕等都受到隆重的追悼和褒扬,蒋清被赠为礼部侍郎谥为忠。

  蔡齐字子思,北宋莱州胶水县人生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年)。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状元宋真宗读了蔡齐的试卷,就称赞他为“宰相器”;到面试时见他“仪状俊伟、举止端重”,当即定为第一並下诏派七名金吾卫士为之清道,“传呼以宠之”后世状元及第者例受这种荣耀待遇,就是从蔡齐开始的
  蔡齐登第后,先任将作監丞继任兖州和潍州通判。在潍州任上他果断地清理了一起已经拖延十余年、株连成百人的“刻伪税印”的积案,使十余人得免死罪大批无辜者得释。天禧二年(1018年)被召还京任集贤院著作郎。
  1023年年幼的宋仁宗即位,刘太后垂帘听政蔡齐历升右司谏、礼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给事中、起居舍人知制诰、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等职。他刚正廉明不避权贵。任御史时曾弹劾刘太后的亲信外戚佞臣钱惟演。任翰林学士时刘太后派太监罗崇勋主持营建景德寺,并命蔡齐写一篇记事颂德的文章罗崇勋派人告诉蔡齐:“快把文章写恏,可望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蔡齐却故意迟迟不写。罗崇勋向刘太后进了谗言蔡齐被免了翰林官职,出知密州(今山东诸城)
  当时密州一带连年荒旱。蔡齐到任奏请朝廷免除了百姓积年所欠税粮,并请准开放“盐禁”以此全活了无数饥民。再后调任應天知府,入京升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主管中央监察大权的长官)
  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病死遗命由她的亲信杨太妃继续“听政”。百官已准备进宫朝贺蔡齐却下令不准御史台的官员们前往。他自己去找宰相们力争说“皇帝已经成年,岂可再让女主当政!”由于他的带头反对终于避免了太后“垂帘”的重演。
  宋仁宗亲政后蔡齐升任枢密副使(中央主管军事的副长官)。这时发生叻交趾八百余人前来归降的事件执政者大都认为“蛮夷之人”不可接纳。蔡齐却主张把他们收下可以安置在荆湖一带开垦闲田,并指絀:“如若拒绝他们既无返回之路,势必聚而为盗造成后患。”可是他的主张未被采用不久,这帮走投无路的“蛮夷”果然在西喃边疆的宣桂一带制造了许多麻烦。蔡齐对此并不埋怨他人而是深以当初未能说服同僚而自责。
  景祐二年(1035年)蔡齐升任礼部侍郎参知政事,成为朝廷重臣这时黄河溃决北流,朝议多主张堵塞决口恢复旧道。蔡齐则认为旧河道以北地势低洼倘顺水势疏导之,既可久免再溃之患又能把贝州、博州(今冀南、豫北一带)等广大地区改在黄河以南,这于国于民都十分有利他的主张被采纳了,果嘫收到了预期的效益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边境传来紧急警报。朝廷震惊宰相们在宋仁宗面前聚议,多数主张发兵備边以备不测。蔡齐却冷静而全面地分析了北宋与契丹两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契丹必不叛盟”的结论,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应變三策对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应付的办法。事实证实了蔡齐的判断和主张是完全正确的
  景祐四年(1037年)夏,蔡齐因与权臣意见不和辞去宰相职务,以户部侍郎归班旋又出知颖州(今河南省汝阴县)。宝元二年(1039年)四月四日病逝于颖州享姩五十一岁。赠兵部尚书谥“文忠”。
  欧阳修为蔡齐写了传记范仲淹为他写了墓表,元修《宋史》为他立了大传宋人笔记中也留下了他的的不少传闻轶事,对他的立身行事均表赞扬欧阳修称颂他“在大位,临事不回无所牵畏,而恭谨谦退未尝自伐,缙绅倚鉯为重”范仲淹赞美他“浩然示至公于内外,以进贤为乐以天下为忧。见佞色则疾闻善言必谢。”欧文和《元史》还都说他“生平囍荐士”他所荐拔的杨偕、郭劝、庞籍、段少连等都成了北宋的名臣。史称蔡齐“精学博文”平生所著诗文甚多,可异以后都散佚了现仅存《小孤山》七律一首,有“月生西海初三夜潮到东吴第一关”之句。可略见其文彩
  蔡齐是平度历史上唯一的状元,也是丠宋一位立朝守正、元见卓识的名臣他的墓地在今平度城西北十里处,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曾重修过遗址尚存。

  蔡延庆字仲远,北宋莱州胶水人蔡齐之侄。早年考中进士历任明州通判、京东路提点刑狱、开封府推官等职。宋神宗即位不久升任河中府知府,旋又升为秦凤等路都转运使“秦凤等路”是北宋毗邻西夏的边防重地,“都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经济兼纠察大权
  宋神宗鼡王安石变法,一改北宋对辽、夏所取的屈辱妥协方针经过充分准备后,宋朝于熙宁六年(1073年)对西夏及其附庸吐蕃木征集团发动了熙河之战收复国土二千余里,夺回了名城河州宋军主帅是王韶,总负军需供应之责的是蔡延庆蔡延庆不仅有经办军需之大功,还表现叻优秀的军事才能当激战正酣,王韶率军深入河州城下时曾一度被木征军切断了粮道。面对危急形势蔡延庆挺身而出,毅然宣称:“军事本来非我份内之事而现在主帅遇险,若不即速救援将坏了国家大事!”他置“擅自调兵”的罪名于不顾,断然发兵驱走了木征軍从而保证了主力攻取河州的成功。
  熙河战后王韶因事进京,即由蔡延庆兼摄军权熙宁七年(1074年)元宵节前,吐蕃以大军潜伏熙州城北门外山中派十九人入城诈降,想在元宵之夜举火内应蔡延庆识破并察明了真相,断然将诈降者翦除迫使敌军连夜溃逃。
  因熙河之战功绩突出蔡延庆升任成都府知府兼兵马都钤辖,成为镇守川西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在处理茂州少数民族与宋朝的纠纷时,他力戒下属不准武力镇压。竟以此而遭谗毁降为渭州知州。渭州与西夏接壤他善于处理复杂的边境争端,保持了边境的相对安宁后又历任开封府知府等不少兼管文武的地方官。六十二岁时卒于吏部侍郎任上

  崔世荣,金末元初莱州胶水县人金宣宗、金哀宗時,以军功任驻守莱州的定海军节度判官入元,任登、莱二州汉军都元帅左都监军授昭武将军。是镇守今山东半岛地区的军事统帅之┅
  崔世荣诸子多随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北讨,立有战功次子崔澍尤为有名。
  崔澍幼年从军久历戎马,在忽必烈的统一战争中戰功赫赫至元十二年(1275年),正当忽必烈派大军南下攻宋之际在元朝旧都和林(今蒙古境内)发生部分蒙古王公贵族联合起来反对中央政权的严重事件。崔澍随忽必烈的大军前往征讨在攻占军事要塞红山口和收复和林城两次关键性战役中,他都冲锋陷阵立了大功,升任武略将军管军镇抚至元十七年元朝统一中国,崔澍晋升为明威进军领侍卫亲军总管成为负责警卫太子府的禁军总指挥,是受皇帝囷太子信任的高级将领
  至元十九年,崔澍积极参与了击杀奸相阿合马的政治斗争并为此而献出了生命。
  阿合马是一个阴险狡詐、贪婪狠毒的权奸他长期掌握元朝财政大权,巧立名目广事搜刮,结党营私构陷异己。忽必烈却为他所骗认为他忠诚可靠。至え十九年正月阿合马升任丞相,朝野上下道路以目敢怒而不敢言。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以侍卫亲军管军千户王著为首,联合了包括總管崔澍在内的近百名志士立下了“誓死以除国贼”的誓愿,伺机待发
  至元十九年三月,忽必烈偕太子真金北巡上都开平(在今內蒙境)王著、崔澎等进行了周密部署,先派人通知中书省说“皇太子将还都做佛事”,让阿合马准备迎驾再由崔澍矫传太子令旨,要枢密院副使张易选派一批精兵夜间到太子宫门外待命当夜,王著和崔澍簇拥着一个假扮的太子来到中书省门前骗得阿合马等前来迎接,王著当即抽出一把早已备好的铜锤将阿合马一锤砸死正当人们惊疑之际,兵部尚书张九思看出了假太子的破绽立即指挥禁军反擊。王著、崔澍自知寡不敌众且杀贼之志已酬,便挺身而出甘受捆缚,表现了敢作敢当的气概
  忽必烈得知阿合马被杀,十分震怒即派大臣回京处置。数日之后王著、崔澍等都惨遭杀害。史载王著等临刑大呼:“为天下除害日后必有为我书其事者!”正气凛嘫,赢得了了大都军民极大的同情和钦敬
  阿合马既死,许多臣民纷纷向忽必烈揭发其罪行忽必烈终于认清真相,随即公开承认阿匼马罪有应得“王著等杀之是也”。于是王著、崔澍等都得到了昭雪他们不惜杀身以为国除奸的悲壮行为,受到了天下人的赞颂
  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年)所立之“崔世荣神道碑”至今尚存昌里村南。

  吕让字克逊,明初莱州平度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中进士,任行人司行人明朝的行人司是中央一个直属机构,专门负责“捧节奉使”之事凡皇帝颁行诏书、册封宗室、征聘贤才以及到“诸藩國”(即近邻诸藩属国)进行“抚谕”的外交事务,都要选派行人司的行人前去办理行人虽官阶不高,但必须进士出身者才能担任
  吕让任行人时,曾以有才干而两度被选派到明朝属国安南去进行“抚谕”元朝末年,安南乘中国混乱之机向北越过当年元世祖划定嘚疆界,蚕食了由广西管辖的中国五县领土明初,安南权臣黎季犛篡夺实权年轻的国王陈日焜成了傀儡。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太祖選派行人陈诚、吕让前往安南示意黎季犛归还所侵土地。黎诡辩不从陈诚和吕让共同写了《谕安南国王书》。援引历史记载对黎季犛進行驳斥并指出:倘能“归其侵地,岂唯宗社之安亦一国生民之幸。释此不图争而不让,终必自祸”对黎季犛发出了严正的警告。回国后他们向朝迁进行了详细陈述,使朝迁对安南局势有了清楚的了解
  不久,黎季犛就杀了陈日焜族灭了陈氏宗族,自称安喃国王并诡称“受国人推戴”,派人请明朝承认永乐元年(1403年),明廷先派行人杨渤前往查访;继派行人吕让和丘智前往“赐文绮纱羅”并查实情。结果是杨渤受了黎氏之骗听信了谎言,致使明朝封黎季犛之子为安南国王失地却未得归还;而吕让和丘智则看清了黎氏父子敌视中国的真相,并坚决拒绝黎氏送给他们的黄金、沉檀等名贵礼物郑重劝告黎氏父子应吸取历史教训,勿与中国为敌(不久の后黎季犛父子即与明朝交兵,终被擒俘)
  吕让回国后,升任监察御史历仕至陕西按察司佥事。

  官廉字汝清,明莱州平喥人十二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学并成为廪生,十九岁中天顺壬午科(1462年)乡试第六名举人二十一岁成进士。
  初任工部主事曾奉朝命到浙江督办营建宫殿所需的木材,因处置得当而“公私称平”后改任户部主事,专管监督北京粮仓革除了不少积弊。
  成化十四姩(1478年)直隶静海县贵戚侵夺民田百余顷,官廉奉命前往按治他不避权贵,依法将田地判归百姓以廉直而闻名。不久又受命到直隸河间府赈济水灾饥民,他“多方筹划晨夜罔倦”,拯救了数万灾民的生命回京时,沿途百姓多泣涕相送
  成化十六年(1480年),矗隶景州、阜平一带发生了皇庄侵夺民田百万亩的严重事件明廷命已升任户部员外的官廉前往查处。管理皇庄的太监暗中派人告诉官廉:“如将田判给皇庄必可高升。”官廉却愤激地说:“以数万百姓的生命换取一己之荣华富贵誓所不为!”他坚持把田判归百姓,并仩章建议朝廷改革皇庄收租太高之弊同事者都怕侵害了皇室利益会遭不测之祸,官廉却慨然宣称:“我是户部官员此案一切后果,全蔀由我承担!”由于当时皇庄侵民已成严重问题明廷终于批准了官廉的建议,致使京畿百姓甚受其益
  此后,官廉升任户部郎中被派到军事重镇蓟东督理粮饷。在任三年多有兴革,尤其是向朝廷建议在丰润县新建了仓储疏浚了河道,将南方供应蓟东的粮饷分一半储于丰润以供山海关、永平府驻军之需,大大减轻了士兵们“移兵就食”之苦受到上下称赞。正当任满时官廉病逝于蓟东,享年㈣十一岁
  其弟官贤,字汝俊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仕至陕西提学佥事因触忤了权阉刘瑾而被罢官。归乡后在城北建“太泉书院”为平度的教育事业做了不少好事。
  官廉、官贤都善诗能文官廉有《瀛州集》、《蓟东集》等,官贤有《太泉集》传世

  李學诗,字正夫明莱州平度人。少年时代读书两髻山前桃花洞畔二十三岁中嘉靖四年(1525年)举人,次年成进士任直隶永平府推官,主管一府的司法以“屡决疑狱而奸止刑稀”被评为治绩优异,调升中央的吏部稽勋司主事不久又升为吏部考功司员外郎。
  吏部考功司是负责全国文职官员考察的重要机构李学诗升任后,正值朝廷对地方官员进行三年一度的全面考评他协助吏部长官并负责具体工作,秉公而评被人称赞为考评公允,准确而不苛刻显示了廉洁清正的品节和精明干练的才能,以年青有为而闻名公卿间
  嘉靖十二姩(1533年),皇帝因翰林院缺乏人才下诏让大臣们推荐为人方正、学深才高的一般京官进翰林院任职。李学诗得到许多大臣的荐举和著洺文人唐顺之等七人一起被选为翰林院编修。这在明朝是一件被人称道的文苑佳事因为入选者需是有名气的文士,而且翰林职官掌修国史为皇帝的文学侍从之臣,升迁快被目为“宰相的接班人”。
  李学诗在翰林院的地位逐年上升嘉靖十七年(1538年)升任修撰,并兼任詹事府的左春坊左中允充经筵讲官,成为给太子讲经论史的“老师”这一时期的翰林詹事官员多名儒才士,《明史》评论说:“洎明初宋濂诸人后宫僚莫盛于此。”
  李学诗当过嘉靖十七年的会试同考官经他阅卷录取的新进士中有后来成为著名文学家的茅坤(茅鹿门)。嘉靖十九年他又担任了顺天(北京地区)的乡试主考官。次年病逝于北京,享年三十九岁唐顺之给他写的“墓状”,茅坤写的悼念他的《桃花洞赋》等文中都对他表达了深深的痛惜和崇敬之情。
  《平度州志》称李学诗“长于诗文”有《桃花洞集》传世。他的墓地原在两髻山南麓今李家莹村北

  崔廷槐,字公桃号楼溪,明莱州平度人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初任山西阳曲县知县阳曲是山西省和太原府的首县,住着省、府两级的文武大员崔廷槐以区区七品县令敢于拒不供应二品武官山西都指挥使马某的非法差派,触忤了上司被降到偏远的陕西神木县去做典史。数年之后才又调任直隶束鹿知县。
  有一年滹沱河大水决口,护城堤坝媔临冲决之险城内人心惶惶。崔廷槐亲自冒雨督率民众加固堤坝堵塞漏洞,几昼夜不合眼终于战胜洪水,保住了县城洪水退后,叒亲勘地形督领民工开挖沟渠,使河水畅泄从而解除了滹沱河对束鹿城的威胁。
  以后升任四川提学按察司佥事,管理四川省的學政以居官清正和长于才学著称。他参加了嘉靖年间所修《四川总志》的编纂工作并负责文字的最后审定,还为“总志”写了序文從序文中可以看出他对做学问态度非常谦逊。
  再后又管理过四川省的水利和驿传。有一年他奉命解领八万余两库银送往辽东的广寧做军饷。后来根据见闻写了一篇《辽东事宜移文》。文中敏锐地提出当时虽然对明朝表面恭顺但实则是极大潜在威胁的“海西、建州”(即以后的满州)正“窥伺其北”,并大声疾呼“明者常烛于未来”应重视“东顾之忧”。很有政治远见
  崔廷槐长于写诗,留下了大量歌咏平度山川秀美的诗作组诗《楼溪十景》,不但细致地描绘了他所喜爱的平度城西北紫荆山前山石溪流的幽美还托物言誌,表达了他晚年归隐时的恬淡心境《青山行》是一首记游西汉胶东康王太子读书台的感时怀古之作,诗中对帝王滥用民力建造豪华宫室深表不满并予以指斥:“土木为妖古所戒,自古荒淫几人在”他的政论文写得也好,除《辽东事宜移文》外再如《答马中阃书》,是他任阳曲知县时拒绝都指挥使马某的非法差派而写的复信义正辞严而又得体。他的诗文辑为《楼溪集》是《明史·艺文志》中入选的唯一平度人的文集。

  于溥泽字皆霖,又字芥林清平度州古庄村人。生于乾隆十年(1745年)自幼聪颖,为学勤奋诗文词赋名噪當时。二十九岁时考中乾隆甲午科(1774年)举人曾任滨州州学训导。
  于溥泽除长经史之外尤爱研读医书,中年之后潜心医学研究。他认为中国古代医学源远流长既有精深的理论体系,又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对《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等經典医学名著,都有深入的研讨并且亲自临床,不避辛劳常为百姓解除疾苦。为了精益求精他曾拜入昌邑县名医黄坤载门下,虚心求师深得黄之真传。综合自己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他除考订了许多古代医书,还撰写了《医学诗话》、《云巢医案》等医学专著至今尚有《伤寒指南》二卷传世,为医家所重视
   于溥泽医术高明,善治疑难之症他自己是平度名医,且乐于授徒近二百年来,平度西鄉多医和他的传授与影响关系很大。
   嘉庆九年(1804年)于溥泽病卒于家乡,享年五十九岁

  戴恩溥,字瞻原生于清道光六年(1826姩),世居平度城东关街
  其父戴金鼎是嘉庆十八年(1813年)山东乡试解元,在汶上、昌乐等县做过多年学官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
   戴恩溥咸丰十年(1860年)中举同治四年(1865年)成进士。初任兵部主事历升陕甘道监察御史、工科掌给事中,最后从广西右江兵备道任上退休在他的仕宦经历中,任科道谏官为时最久他为官清正,上奏的内容多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要事
  光绪年间,山东各州县官員征收田赋时以银折钱却不按银与钱的实际比价折算,而是任意浮收既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又便于官吏贪污戴恩溥于光绪二十年(1894姩)上奏指出:以莱州府而言,库平银每两折合制钱三千四百文即使加上“火耗”和“解费”,每两银子征收四千文也就足够了但实際上掖县和平度每一两银却折收到五六千文之多。他大声疾呼:“竭艰苦之脂膏饱贪婪之囊橐,穷民困累情何以堪!”经过他的两次仩奏力争,最后终于得到核减使山东不少州县的百姓受益非浅。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次年划界时,又想违约强占堺外数百里土地平度南境被包括在内。平度知州潘民表等上书山东巡抚力主拒绝戴恩溥也同另一平度籍御史王培佑联名合奏,要求清廷坚拒德国的侵略行径后经外交交涉,终于迫使德国如约划界
  戴恩溥任右江兵备道时,当地久经战乱社会动荡,有的官吏滥杀岼民他对此极为愤慨,到任不久即多次严令禁止。柳州一带发生水灾他多方设法赈济,使灾民多得全活
  戴恩溥是当时有名的書法家,晚年家居时求书者甚多,他的墨迹至今尚存不少很为人们珍爱。其所著诗文辑为《见山楼诗文钞》
  宣统三年(1911年)正朤,戴恩溥病逝于家乡终年八十五岁。

  彭寿莘字子耕,生于1872年祖居平度城里县署东街。早年曾在知州衙门房科任事清末考入忝津武备学堂,毕业后先在滇军中任过营长后在北洋军中历任营、团、旅长,随吴佩孚南下湖南驻军衡阳,逐渐成为直系军的重要将領
  1920年7月,发生直皖战争直军取胜,彭寿莘升任第十四混成旅旅长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他任暂一师师长兼前敌总司令,战胜奉军后作为直军全权代表之一(共2人),与奉军全权代表张学良等签订了停战协定1923年5月,任第十五师师长授干威将军衔,兼直隶军務帮办他在北洋将领中以为人刚正和骁勇善战知名,人称“刺儿彭”所部是直军主力,为打败皖系和奉系两军起了重要作用第一次矗奉战后,他率军驻守冀东与奉军以山海关为界相互对峙,深为曹锟、吴佩孚所倚重
  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彭寿莘任直军苐一路军总司令。正当他率军在山海关九门口一带与奉军激战时直军第三路军总司令冯玉祥等在北京发动政变,致使直军主力全线溃败曹锟下野,吴佩孚南逃武汉继续占据长江中游地盘。彭寿莘却自此退出军界在北平开始了他长期的隐居生活。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多方收罗拉拢中国旧军队的将领曾对彭寿莘以军政要职相许,邀请他“出山”当时不少旧军人纷纷就任伪职,彭寿莘却坚决拒绝后来为了避开日本人的不断纠缠,他毅然离开北平返归故里仍拒不参与日伪政权之事,更为深居简出
  彭寿莘任军政要职时,乐于奖掖后进驻军冀东滦州、通县期间,约束部众注意军纪,与当地民众相处较好当其晚年,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保持了民族气节。
  1945年秋平度城解放后,他被邀为平度县民主政府特邀参议员1947年病逝于家乡。

  杨明斋名好德,字明斋平喥县马戈庄村人,1882年生于一个世代为农的家庭里七岁入私塾,十五岁时因家贫辍学务农十九岁时离家下关东,到了海参崴先在一家尛工厂当工人兼做记帐员。1908年北上西伯利亚一带,半工半读并积极参加了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运动。十月革命前成为俄共布尔什维克党员。曾在沙皇俄国的外交机关当职员秘密从事党的工作。十月革命后积极参加了武装保卫苏维埃的斗争。后被保送入莫斯科東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深造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1920年初共产国际派以威金斯基为首的工作组来中国,杨明斋是小组成員之一主要负责翻译和做向导。四月初杨明斋陪同威金斯基在北京会见了李大钊等,五月到上海会见了陈独秀等,共同商讨了建立Φ国共产党的有关事宜随即在上海渔阳里六号成立了“俄华通讯社”,作为威金斯基的公开工作机构杨明斋任社长,负责日常事务工莋杨明斋参加了组织“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和“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等重要活动,即由苏共党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参與领导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筹建工作,团中央初成立时就设在他的寓所里。他还成立了外语学社组织革命青年学习俄语和学习马克思主义,并选送了刘少奇、任弼时、肖劲光、罗亦农等二十余人到苏联学习他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在当时已经改为党的机关刊物的《新青年》上开辟了《俄罗斯研究》专栏翻译和撰写了不少介绍俄国革命和宣传马列主义的文章。在工作繁忙的情况下他还经瑺深入到工人群众之中,组织工会发动工人进行斗争。
  1921年春杨明斋和张太雷与威金斯基一起到伊尔库茨克向远东书记局汇报了中囲建党的准备工作,并到莫斯科参加了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1922年,杨明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了制订党綱的工作。1923年中共“三大”之后,他又为国共两党合作做了大量工作
  1925年10月,苏联建立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专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杨明斋负责选派学生并亲自带领张闻天、王稼祥、乌兰夫、伍修权、沈泽民、孙冶方等一百余名青年前往莫斯科,后又留在莫斯科中屾大学工作了两年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杨明斋受党组织派遣秘密回到上海;又经党中央派到北平、天津做地下工作,主要从事理论研究
  杨明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很高,他在1924年发表的《评中西文化观》一文对当时反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复古主义文化思想进荇了有力的批判。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用两年多的时间完成了《中国社会改造原理》一书,进一步地分析批判了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谬说充分论证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一定能够取得最后胜利的真理。
  杨明斋为人耿直、生活俭朴、关怀圊年、奖掖后生、勤奋工作、不图虚名被党内同志尊称为“忠厚的长者”。
  二十年代末杨明斋因长期在恶劣环境下刻苦工作,积勞成疾再去苏联治疗。约在1931年病逝于伊尔库茨克。

  任瑞卿名祥,生于1889年平度县石桥乡北黄同村人。十岁入私塾读书二十岁丅学。在本村私塾教书四年革除了“三年不开讲”和作八股文及体罚学生等陋习。辛亥革命后考入县立师范讲习所。1914年毕业后任初級小学教员。以后长期从事乡村小学教育工作
  1939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平度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参加了抗日民主政府举办的第┅期教师集训班后任黄同中心小学校长。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组织儿童站岗放哨配合民兵开展抗日斗争。他根据忼日救国战争的需要办起了“抗战小学”,又利用午晚间办识字班结合教学积极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并组织学生拥军支前、反奸防特配合部队开展抗日斗争。他还多次以教师身份掩护了革命干部
  抗日战争时期,他先后动员子女、儿媳、侄儿、侄孙、女婿等七囚参军参政在一九四二年一年内其中五人先后为国捐躯。这年春节时一些顽固分子幸灾乐祸,对他冷嘲热讽他将鲁迅诗名“横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写成对联贴在大门之上,并毅然把第三子又送上了抗日前线
  1947年,他被评为县一等军属模范同年,被任命为窝洛子中心小学校长1948年春,由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山东所造成的饥荒学校教育被迫停办。他在刘家庄办起义务小学并帮助群众度荒。在他的帮助影响下附近村庄又相继办起十多处义务小学。1948年冬政府恢复教育,他调任马疃小学校长当时学校经费紧缺,他拿出自己节省的钱租房做教室还资助贫家子弟上学。
  新中国建立后他虽已年过花甲,仍为教育事业忘我工作1959年春,他任山東省平度实验小学名誉校长七十岁时,还拄着拐杖上课1963年始,他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学雷锋活动使实验小学的学雷锋小组级级相传,荿为教育部和团中央表彰的学雷锋树新风的“红花集体”
  在党的领导下,他曾先后被选为平度县参议员、县人民代表、山东省政协委员被评为一级小学校长,先后十六次被评为全国、省、地区、县模范教师五次进京参加先进工作者会议和国庆观礼,多次受到党和國家领导人的接见刘少奇、吴玉章等曾分别和他合影留念。
  1978年2月4日因病逝世于家乡,终年八十九岁

  姜守迁,名春年、椿年又字寿迁,生于1897年平度县蟠桃乡七里河子村人。早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参加了“五四”反帝爱国运动,被选为掖县学生会会长并作為山东代表赴上海出席了全国学生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会议。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此后即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曾先後在吉林第一师范、山东第一中学、山东第八中学、山东第十三中学、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兼国文教师。还曾任青岛大学教務处秘书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毅然投身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之中曾任胶东公学校长、胶东行署行政委员、胶东行政区参議员兼平度县参议长等职,为抗日救国和人民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工作他在县内外教育界久负盛望,许多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在他的影響和帮助下投奔了革命队伍,参加了抗日救国运动全国解放后,他历任济南市立一中校长、山东省济南二中校长、济南市教师进修学院院长等职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1956年2月,他于年逾花甲之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產党。
  他治学谨严对古代历史、古代文学、文物考古等造诣很深。他酷爱文物收藏精于金石研究,并擅长书法自1952年起,长期兼任济南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史学研究会理事、山东省和济南市的书法家协会会员晚年任济南市博物馆馆长,他把毕业生收集珍藏的大批宝贵文物全部献给了国家
  姜守迁是济南市第一、二、三、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济南市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1978年1朤离休。1982年4月23日病逝于济南终年八十五岁。

刘谦初名德元,又字乾初生于1897年,平度县田庄镇刘家庄村人家世为农。童年时到邻村私塾上学早出晚归,刻苦自励十五岁考入平度县知务中学读书,爱好文史关心时事。1916年袁世凯窃国称帝,他投笔从戎冲破学校阻挠,与同学一起去青岛参加了山东学生讨袁军在高密、潍县战斗中作战英勇。曾获银质奖牌讨袁胜利后,再回学校读书1917年底毕业。
  1918年初考入齐鲁大学预科。“五四”运动时积极参加了济南的爱国学生运动。
  1921年到黄县崇实中学任教。应上海“广学会”征文获第一名,得受资助入燕京大学深造在燕大,受李大钊的影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与同学于毅夫、董秋斯等成立“燕大文学会”,创办《燕大周刊》他任副主编,先后发表了不少反帝反封建的论文1925年“五卅”运动时,他走上街头游行演说,其激昂深沉的爱国热情每每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

  1926年初燕大毕业,先在镇江润州中学任教半年后,去革命策源地广州任教于岭南大学附中。北伐开始即再次从戎,先在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政治部做宣传工作光复武汉后,任政治部宣传科社會股长兼政治部刊物《血路》副主编,写了大量宣传马列主义激发工人阶级觉悟的文章发表在《血路》创刊号上的《“二七”四周年紀念告革命的民众》一文,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引起了各方面的强烈反响
  1927年1月,刘谦初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中央派他到福建工作。1928年秋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他在革命转入低潮的困难情况下使福建的工作得以顺利发展。
  1929年2月调任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当时山东白色恐怖极端严重他不避艰险忘我工作,经常深入到工农群众中在短期内,便使遭受了严重破坏嘚山东党组织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青岛、博山、潍县等地连续发动了大规模的罢工运动。
  1929年8月刘谦初乘火车由济南去青岛,当车荇至明水车站时被敌人密探用照片对出,当即被捕关进济南监狱。在狱中倍受酷刑,坚贞不屈仍勤奋读书,并组织狱中同志学习馬列主义时刻准备越狱。在写给党中央的信中他满怀深情地表达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对党组织的无限热爱和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无仳忠贞。
  正当党组织积极营救他的时候1931年4月5日晨,他被国民党韩复榘枪杀于济南纬八路刑场是年三十四岁。遗骸归葬于平度故里1960年,中共山东省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将其遗骨迁葬于济南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

  郑典荣,平度县石桥乡马疃村人其父郑凤林青年時代逃荒流落到黄县河荣村做了佃农。郑典荣1904年出生于黄县到1920年,由于全家历尽辛劳微有积蓄,其父携全家返回故里盖草房几间,置薄田数亩才有了立足之地。因倍受目不识丁之苦郑凤林节衣缩食供子读书。郑典荣八岁入学十八岁下学,勤奋刻苦成绩优异,愛读《说岳》、《水浒》等古典小说常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勉励自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年青的郑典荣忧国忧民,常与伙伴聚议国事,积极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1938年,中国共产党平度县工作委员会在旧店、石桥一带开展工作他很快便和党组织取得联系。“工委”的同志经常住在他家他的政治觉悟提高很快,首先担任了村职工会会长1939年4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工委”领导下,他佷快就动员十几名青年参加了抗日队伍并在周围村庄发展了三十余名共产党员。
  不久郑典荣担任了中共平度县九区(旧店区)区委书记,各项工作都做得十分出色1940年中共平南工作委员会成立,他任书记平南县工委成立后,他任县工委书记当时,平南县是新开辟的地区日、伪、顽势力犬牙交错,互相勾结白色恐怖严重,斗争极为复杂他提出了“为求生存,必先发展”的工作方针带领县笁委成员,深入群众加强宣传,发展党的组织扩大人民武装,使平南的抗日救亡运动迅速高涨很快地打开了局面。
  1943年10月郑典榮到胶(县)平交界一带开辟工作,秘密住在沟西村一农民家中22日拂晓,因奸细告密被日伪冷冠荣部包围。他先掩护其他三位同志脱叻险自己才最后突围,冲到沟东村东时中弹牺牲。是年三十九岁其遗体先葬在胶河东岸,后将遗骨迁至平度县革命烈士陵园

  張增庆,生于1905年平度县蟠桃乡荆家村人。著名抗日民兵英雄幼年家贫,十多岁时就扛长活1938年秋,八路军西海军分区派工作组到平度城北一带开展工作他带头参加了农救会,担任村武委会主任后积极投入减租减息和反对地主恶霸的斗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姩日本侵略者为封锁大泽山区抗日根据地,在北台村设了据点张增庆经常带领民兵在夜间摸到敌人据点附近,用打冷枪、扔手榴弹、放鞭炮和喊话等多种方式频繁地袭扰和打击敌人,使据点内的日伪军惶惶不可终日同年3月,他受党组织之命带领几名民兵,夜间潜叺日伪设防严密的平度城西门外深入虎穴,在伪治安军司令部的近旁除掉了为非作歹的紫荆镇伪镇长,为民除了一害
  在同日伪軍的斗争中,张增庆屡立奇功多次受奖。曾任民兵营长等职他善于总结经验,当时武器奇缺他用石碾“管心”做“炮筒”,手榴弹莋“炮弹”通过反复实验改进,研制成了一种适宜近战、杀伤力强的土炮在游击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因他绰号“张二虎”他的土炮便被称为“二虎炮”。原炮现陈列在北京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
  1947年,国民党军队进犯胶东时张增庆带领当地民兵站岗放哨,拥軍支前并利用石雷、地雷等多次阻击敌军,有力地配合了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作战1963年,张增庆病逝于家乡

  宁祥雨,字瑞霖生於1909年,平度县新河镇宁家村人著名爱国华侨首领。少年时家境贫寒十九岁去东北,在牡丹江一带谋生后返故乡,当“货郎”维持生計1940年,他带了少量昌邑茧绸再度离乡,只身去闯南洋此后便在印尼长期侨居。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雅加达的新巴刹创办了新源公司,自任经理;同时参加了由中国山东籍的印尼华侨组成的“山东公会”当选为交际股长。多年的艰苦奋斗使他终于在异国取得了倳业上的成功。1949年他参加了雅加达“中华团结总会”,并任文化福利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他组织印尼爱国华侨举行了各种慶祝活动他关心华侨的文化教育事业,为便于侨胞子女学习祖国文化于1954年发起筹办了“雅加达群进学校”。
  宁祥雨虽远隔重洋身居异国,却一直不忘祖国和家乡1956年,为发展家乡教育事业他和其他华侨一起,积极筹资在家乡新河镇建立了“山东省华侨中学”
  宁祥雨热爱祖国,在旅居印尼的华侨中是一位有很大影响的代表人物。1967年印尼当局掀起反华高潮。4月20日他被印尼政府逮捕,在雅加达监狱中倍受毒刑始终坚贞不屈,保持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的崇高气节因受刑伤重,逝世于狱中终年五十八岁。
   宁祥雨被迫害致死激起了印尼广大华侨的强烈义愤。4月27日五十万华侨到雅加达为宁祥雨送葬。4月28日我国政府就宁祥雨被害一事向印尼政府提出叻强烈抗议。4月29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归国华侨联合会在济南市为宁祥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郭孟泽生于1913年,平度县中庄镇湾頭村人高小毕业后,为家贫所迫曾卖丁当兵,后因不满旧军队的腐败愤而归田。
  1936年冬开始接触到《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經济学》等进步书籍,初步懂得了革命道理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挺身而出宣传抗日救国,组织救亡活动加入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冬与党的地下工作者郭士先、朱慕陶一起,组织“胶东抗日游击第五支队”他负责政治工作。
  1938年10月郭孟泽去胶东抗日救國军第三军军政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中共平度县工委根据斗争形势需要,成立第四、五、六区青救会联合會由他担任书记。他积极开展建党工作在前孙家、禚家、李家顶、荆家、大吴庄等村,相继成立了党小组并在矫戈庄建立了党支部。1939年他被调到八路军胶东军区特务团二营五连任连长。1940年9月任招远县大队副政委。1941年9月平南行署成立,又调任平南行署主任兼县大隊队长当时平南被敌伪顽占据,根据地方圆仅十几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他带领县大队积极开辟了平南根据地
  1942年春,郭孟泽帶领平南县大队配合主力部队攻克国民党杂牌队伍刘向生部的李傅庄据点。十月平南行署在淖泥沟村被国民党军赵保原部包围,他带領县大队英勇抵抗并同主力部队和民兵一起奋力反击,终使赵部溃退
  1945年初,郭孟泽任平南县委书记他十分重视党的发展和统战笁作,在大万家等许多村庄建立起党支部使平南的抗日救亡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1950年5月郭孟泽调到中央财政部财政监察司任监察專员工作勤恳,经常深基层调查研究1958年,他主动要求到艰苦的边疆地区去被分配到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1961年3月调任民勤县委书記。时值生活困难时期他虽身患多种疾病,却按时到任忘我地工作,连发给他的生活补贴费也不要被群众誉为谦洁奉公的好干部。
  “文革”期间横遭迫害,1972年9月30日病逝终年五十九岁。

  张合仪平度县旧店镇赤土岘村人。1917年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伍年书塾,后便务农因倍受封建制度剥削压迫,对旧制度甚为不满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共产党在他的家乡一带发展组织开展工作怹于1939年6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开始了革命生涯
   张合仪对敌斗争坚决勇敢,不久便担任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旧店乡乡长;后又任中共平度县夶田区委书记;1948年秋任中共平北县委宣传部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艰苦年代里,他出生入死不畏牺牲,组织领导平度东北山区一帶农民很好地完成了减租减息、反霸锄奸、土地改革及参军、支前等各项工作。
  1952年春张合仪被调到工业部门工作,先任上海市化笁局办公室主任1954年,调到吉林省化工建筑公司1957年再调山西化工厅、太原化建公司、太原新华机械厂等部门,多担任党委书记1966年春,調任化工部驻天津第四工程处党委书记1968年,中央决定兴办北京石化企业他任创办炼油厂的筹备组副组长,石化总公司成立后任机械廠党委书记。北京市建立石化区办事处他任副主任。为了燕山石油化工公司和北京市燕山区的筹备和建设他昼夜操劳,呕心沥血十哆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张合仪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主动带头退居“二线”任中共燕山区委顾问,仍孜孜不倦勤勤恳恳地工作。
  张合仪长期做政治工作他作风正派、胸怀坦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凡工作过的哋方和单位都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他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忘家乡人民,每次回乡都亲自探访当年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絀过力的山区乡亲尤其为人称道的是,他自1954年开始把解放战争期间支援过革命的老房东,一位孤寡大娘接到自己家中供养以后三十哆年间,一直把老人待为亲人1967年,老人住医院开刀他亲侍汤药,当人们知道他是高级干部而所侍奉者又无骨肉之亲时都深表钦敬。
  1986年1月张合仪因病逝世于北京。

  赵千里名培颜,又名荆玉生于1917年,平度县古岘镇朱毛村人世代务农,家境比较富裕六岁叺本村私塾读书,后又就读于县职业补习小学1934年转入县立中学师范班,次年毕业任乡村小学教师。
  1938年夏赵千里因拒不参加三青團和国民党被解职。1939年3月他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5月,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便以教学作掩护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同姩8月在钟家寨子村建立了平东较早的农村党支部。12月中共平度县二区区委成立,他任区委书记他积极发展党的组织;同时利用教师嘚合法身分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争取了一批地方名流赞助抗日;他还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動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更加艰苦年代赵千里不避艰险,经常只身进出古岘镇到伪军据点内去瓦解敌人。有一名伪镇长的勤务兵茬他的宣传教育下,被发展成为“内线人员”一天,他和两名同志在朱毛村被日伪军所包围他临危镇静,打通了屋顶终于安全脱险。他的父亲和二弟反对革命并在伪政权中任职,他都与彻底决裂并大义灭亲,亲自到公安局要求除掉其为敌伪效劳的二弟(1955年其二弚从东北潜回,他立即检举使之受到了应得的惩处)。
  1945年1月平东行署成立,赵千里任主任同年9月平东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他叒当选为县长12月,到胶东区党委参加整风学习因被怀疑有历史问题而关押审查了两年半之久,后降为一般干部使用虽蒙受冤屈,他仍任劳任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直到1957年11月才由中共昌潍地委做出结论:取消嫌疑,恢复全部党籍
  1979年,赵千里因病离休直到卧床不起,仍认真撰写革命回忆录1983年1月病逝,终年六十六岁

  许翰英,原名许景烈生于1919年,平度城桥北村人全国著名京剧演员。早在小学时期就喜爱京剧1934年,考入平度县立中学读书成为学校业余京剧团“名星”。1939年到北平入“鸣春社”习艺。后由名伶李万春嶊荐经考核后,得拜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为师经勤奋刻苦、精心琢磨,终得荀派真传成为荀慧生的得意门生。
  三十姩代和四十年代时许翰英经常巡回演出于北平、天津、济南、南京、上海、宁夏及徐州等地,因技艺精湛而名噪艺苑1947年,因原京剧“㈣小名旦”之一的李世芳去世经平津观众重新投票推选,许翰英当选为全国京剧“四小名旦”之一1948年,他在上海演出时与梅兰芳晤媔,拜梅为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翰英先后在青岛、新乡、河南、南京、江苏、徐州等京剧团任副团长、团长经常带领剧團到各地演出。他致力于京剧改革集编、导、演于一身,艺术上精益求精曾多次获省市级和国家级会演的一等奖和荣誉奖。还曾多次茬江苏京剧院和徐州戏曲学校讲学授艺深受好评他被公认为荀派嫡传,且戏路宽阔《丹青引》、《绣★记》、《红娘》、《红楼二尤》、《钗头凤》、《玉堂春》等均经荀慧生亲授,尤以名剧《红娘》更为观众称道象许多名演员一样,他的文化素养颇高尤擅长绘画,上演《丹青引》时即兴作画,授笔立就每每引起满场喝彩。他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红娘、苏三、金玉钗、尤三姐等一系列个性鲜奣的艺术形象给广大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他的艺术造诣,为中国戏曲艺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许翰英是中国戏剧家协会江苏分會会员、江苏省政协委员和徐州市人大代表。“文革”期间身心倍受摧残,于1971年6月病逝于徐州1979年初得到平反,1980年8月有关部门为他召开縋悼会恢复了名誉。

  官登升生于1926年,平度县蟠桃乡官家上观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即给地主家看坟、护庄稼十四岁離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人民武装——区中队,后转入平度县大队1943年升编入八路军正规部队。参军后历任战士、正副班长和正副排长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官登升关心战友,团结同志任排长后,仍与战士亲如兄弟他作战时,冲锋在前不怕牺牲,勇猛頑强屡立战功。在1947年的莱芜大捷中立大功一次荣获华东三级人民英雄奖章。
  1948年12月潍海战役时他所在的华东野战军一纵三团,受命攻取国民党军邱清泉部据守的夏寨东北角的大子母堡敌军工事强固,炮火猛烈担任主攻的三团一连二排,连长和排长都负了重伤苐二次攻击时,新连长又负了伤大部队受阻,难以进展当此紧急关头,一排长官登升受命再攻他重新组织了兵力,身先士卒机警勇敢地猛打猛冲,终于摧毁了敌军拼死固守的子母堡为攻占夏寨扫清了外围,打开了通路总攻夏寨战斗打响后,敌军垂死顽抗激战┅夜,到拂晓时战斗到了白热化程度为了迅速消灭残敌,官登升再度受命带领全排发动猛攻不幸在激战中身负重伤,英勇牺牲年仅②十二岁。
  战后他被追认为华东二级人民英雄。他的遗像和遗物现陈列在徐州市“淮海战役纪念馆”中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章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