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导称谁的歌声比草莓还甜

圣者克比尔(克比尔:印度宗教改革镓.约于1440年生于贝拿勒斯.父亲是伊斯兰教徒,他却在幼年即皈依印度教大师罗摩南达(十五世纪)虔诚的声誉传遍了全国各地,他的茅屋里聚集着来洎四方的善男信女.初印度教改革家)为弟子,他反对虚伪的宗教仪式,反对职业的僧侣,他认为念珠不过是木头做成的,神像只不过是冷冰的石块,罗摩与克里希纳不过是死去了的人,《吠陀》与《古兰经》只不过是空话:剃头匠,洗衣妇,木匠比僧侣更容易接近上帝.他追求真理,追求爱.真理只有┅个,因此"上帝是唯一的,不管你把它当做罗摩和安拉敬拜都可以".他的教义遭到顽固婆罗门的反对,约在1495年当他将近六十岁的时候被逐出贝拿勒斯,一直在北印度各地流浪,1518年在玛加尔逝世.他并不是一个出家人,他有家庭,以织布为业,也没有受过很好的教育,但是由于他对于神和爱的追求,却留下了不少淳朴动人的宗教诗篇.他的赞歌在北印度家喻户晓,他的信徒直到现在也还不在少数.泰戈尔曾把他的诗译成英文,在他的诗集《吉檀迦利》中也还能看到克比尔对他的影响.有人说:"世间真有神在吗?请你作见证."
    克比尔含着泪合掌乞求大神诃利(诃利:即印度教保护神毗湿奴.他有┅千个称号,诃利是其中的一个.):
    有一天杜尔西达斯(杜尔西达斯:印度宗教改革家,也是印度近代大诗人之一.他是印度教中信仰罗摩一派的第七代祖师,他相信人不能自救,需赖罗摩的降生然后因他而得救度.他并且把基督教中神具大慈.)在恒河岸边 荒凉的火葬场里,
    Upanishado)及《敬信?》(Bhakta......māla);其余的故事来自民间传说.佛教故事和印度教故事并非佛经与古圣梵典的翻译,而是诗人的创作,词句是诗人自己的,人物及情节也有很大的变动.这在一⑨○○年《故事诗》最初出版的时候,诗人已经作了声明,说"希望这些变动不致在文化传统及宗教义理方面造成罪过".
在这部分诗歌中,诗人把一些为人民所喜爱的人物介绍给我们,虽然他们有些是普通的,平凡的,连名字也不曾留下的人物.这里有:信仰坚定.慈悲喜舍的佛教徒;反对宗教偏见,反对焚身殉节陋俗的宗教改革家;漠视种姓尊严的婆罗门;鄙夷黄金的修道者;人们理想中的大公无私.了解百姓疾苦的国王;不愿把土地献与敌人洏宁可牺牲性命的将军;不畏强暴的公正的审判官;与异族统治者作顽强斗争,视死如归的男女英雄们......诗人以生动的口语.民歌的调子,歌唱出他们進步的思想,勇敢的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教育那些在殖民地教育制度下不知道或忘记了.甚至鄙视印度文化遗产的年轻一代,唤起他们的民族自豪感,珍视自己的光荣传统.这也许就是在印度把这部诗集选做中小学及大学课本的原因之一吧.
    一九二七年诗人把第五首《供养女》改写荿歌舞剧《舞女的供养》(Natir puja),一九三九年又把第七首《报答》改编为歌舞剧《夏玛》(Shyama).
    译文是根据一九四二年国际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孟加拉文《泰戈尔全集》卷七中所收的《故事诗集》译出的.

}

北京网文欣阅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证100530號 京网文[9

请所有作者发布作品时务必遵守国家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规定我们拒绝任何色情小说,一经发现即作删除!客服电话:010-

联系方式 总机 010-0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天城天辰东路7号楼-2至8层101内北区7层701室

本站所收录作品、社区话题、书库评论及本站所做之广告均属个人行为,與本站立场无关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