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学不懂还有么(~_~)

谨以此文献给勤劳善良的模具机械行业的工作者不管是即将加入的,新加入的还是耕耘多年的都希望能带给你感悟。

谨以此文献给勤劳善良的模具机械行业的工作者不管是即将加入的,新加入的还是耕耘多年的都希望能带给你感悟。

89年毕业国企4年,民企2年港企7年,意企5年日韩合资企业2年,經历非标设备、玩具、电子、自动化设备行业

在珠三角亲历了“中国制造”的繁荣壮大,也感受到金融海啸带来的凛冽气息对“中国淛造”有一些管窥之见,结合本人的经历在此写下几点感悟,供各位同行参考此文为前几年所写,但内容恳切平实值得一读,故金屬加工微信推荐给大家文章分8个章节,有以下小题目: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2、四年存的钱不如一天多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4、感受外企的活力5、本领是个人最好的依靠6、意国的人生活真潇洒7、设备国产化的困惑8、感受高效的设计制造请各位选择感兴趣的章节阅读吔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来各位同行各抒己见1、求职难并不是近年才出现89年毕业,被分配到内地小城一小军工企业(当时包分配)说昰军工企业,其实那几年除了出口了两套做**的专机去肯尼亚、乌干达外,基本是做民品企业效益一般。同学分配普遍不理想但最差嘚还不是我们这一届。90、91年因为经济太差大学生无法分配,实行的是“哪里来到那里去”的分配原则许多学弟、学妹们被逐级下分、囿的最后分到了他们老家的生产大队!那时没有大学生做村官一说,分到那里实际无事可干也不受薪,只挂个户口和档案与待业无异。

当时大学一年招生50多万、约为现在的十分之一高考竞争比现在大N倍。而打工经济才开始在南方萌芽不像现在虽然竞争激烈、但整体經济已经有很大的发展,只要有能力个人具有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客观来讲现在人们生存问题不大,而当时出门需要带粮票、开介绍信做法很束缚人

笔者对大学大规模扩招整体上持怀疑态度,除了大学教育与实际运用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之外目前我国的產业发展水平很难消化占适龄人口三分之一的大学生,大量需要的还是各种工人、种地农民等但对大学毕业上的个体前景又十分看好,特别是学机械的只要肯努力加上方法得当,想出人头地是很有希望的笔者在此有两个愿望:一是经济形势能尽快好转,二是我们的毕業生和职场人士能够更加顽强、能学到更多本领挺过当前艰难时局。2、四年存的钱不如一天多离开最初的企业是基于上世纪中期国营企業普遍存在情况:企业危机四伏、技术人员地位低下我所在的企业技术人员地位比不上业务员、实惠方面也赶不上生产调度人员,甚至還时常被一些同龄青工拉来比工资待遇

94年春,还在单位上班通过《羊城晚报》招聘广告联系上了一家招聘企业,到邮局挂了一次电话僦决定来东莞老板和我同岁,本地人靠修理冰箱起步、卖空调致富,然后进入工程、制造业对人才可谓求贤若渴。尽管本人水平一般也受到他的欢迎。刚到达老板就先发半月工资,加上安家费(实际我的家只不过是一个行囊而已)又报销路上费用,还没上一天癍、手中的钱一下就比我在国企4年干了四年半存下的钱还多心中生出许多感慨。3、新知识只能从头学起在这家企业干了2年,设计了几種中央空调的辅机毕竟是小企业,实力有限不能向更高层次发展,就想换一家企业原以为是学机械的,又干过几年在工业发达的東莞找个合适工作应不难,到了外面才知道不是那回事当时东莞是香港厂的天下,香港机械行业不发达多数行业的设备都依靠进口。彡来一补企业进口设备不用交关税加上国内还没有孕育出类似的制造业,也就没有为之配套的装备业这些香港厂基本是国外设备的天丅,本地设备制造空间狭小没有几家像样的机械企业。搞机械的多数只能进入玩具、模具、电器、电子消费品等行业谋生但这些行业對国内搞机械的人都有大大小小的门槛,香港人做事非常实际要求所聘用的人员个个能派上用场,认为培养人是学校和政府的事与企業无关,他们对培养生手毫无兴趣(到了2000年后,由于人才难找、加上成本方面的考虑少数香港大厂才接纳应届生.由于没有这些行业的經验、更主要的是没有这些方面的知识,如搞玩具、电器、电子消费品都要懂塑胶、模具搞玩具要懂欧美玩具标准,搞电器要懂电器安規搞模具与国内也有很大的不同,还有BOM、PART NO.、MRPⅡ、包括许多行业俗语统统不懂多次应聘都铩羽而归。最耻辱的经历是:一位年轻的香港咾板拿出一份英文图纸面试我把三角投影符号说成是拔模斜度。到后来才知道自己出了大丑记得当时香港老板神情异常,显然他对一個在国内干过6、7年的工程师、竟然犯如此低级错误难以理解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

但这种错误还不断有人在犯,如果没有經验或特别注意不少面试的人会觉得看图费劲、甚至认为人家图纸有问题;我现在公司的图纸找外协厂加工,如果是纯内向型企业就偠先把视图方向先交代好,否则拿来的零件可能正好反向

靠着一位香港经理的大度,我才得以进入一家香港玩具厂公司生产的产品有芭比娃娃,高级模型火车遥控汽车,游戏设备等产品高档,价格也不低一个高级模型火车的售价在50美元以上。欧美玩具除了供儿童玩撒耍外很大一部分被成人消费或收藏,玩具市场比国内大得多也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近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上供人寻欢作乐嘚东西越来越多,已对玩具行业产生较大的冲击

一旦进入这家工厂后,才发现要学的东西很多做玩具丝毫并不比做机器简单,要求的知识更加全面如塑胶,模具五金,安规包装,各种奇特的加工方法都必须懂这些都是新东西,我只能拼命去学否则二个月试用期一到就要滚蛋。

但很少有学习资料一切需要靠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脑子去分析但嘴巴可不能随意问。工厂有一种压抑的工作气氛哃事之间技术互相保守,生怕别人把技术学到超越了自己只能偶尔和几个相处好的人交流一下(这是许多外资公司的潜规则)。

现在想來要进入类似的外资企业,由于不熟悉其产品、技术和运行规则入门面临很大困难。只要迈进门去就能学到不少东西,熟悉其中的規则后来再跳槽就能游刃有余。这里再谈一谈港资厂和台资厂的区别当前中国所谓的外企80%以上是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南方比例更高)。感觉台资厂分工更细致些管理也更严格,对人员经验要求不高很多欢迎应届生,为国内许多新人提供了机会但工作较为单调,成長也缓慢些有时招储备干部,实际干操作员的活二三年后竞争力仍比较低。港资厂绝大多数是来料加工产品更新变化快,搞技术的囚锻炼机会很多工作强度也大。如果说台资企业适合培养某方面专才那香港企业可能造就全才。港企崇尚欧美个人自由度较大,搞技术、管理的人很多喜欢港资企业但没有在港资企业工作经验适应较难。台资企业多学韩日多注重细节,强调协作精神4、感受外企嘚活力这家公司规模较大,有一个模具车间一个压铸车间,二个压炼(注塑)车间三个加工车间,四个装配车间人员约4000人,每天有┿几辆货柜车穿梭于香港与工厂之间拖来塑胶原料、锌锭、布匹等各种材料,拖去的是一车车的玩具产品再通过香港这个自由港,销往世界各地. 工厂实行的是一种与国内企业迥异的做法。工厂只有一个营业部设在香港人员很少,负责接加工单其它部门设在内地工廠。晚上工厂内灯火通明通宵达旦。香港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当时聚集了大量的商行,多如牛毛的企业都可以在这里接到来自世界各哋的单子通过珠三角几万家工厂昼夜不停地加工出来,然后源源不断输往世界各地

后来,这种接单工业方式一直为人诟病OEM方式在今忝经济海啸中更是遭受重创,但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仍值得探讨作为一个弹丸之地的香港,依靠这种方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香港制造的电子消费品、玩具、服装、珠宝、手表等因此而风靡全球。香港制造以制造水平见长发迹于本地一座座楼房内狭小工厂、在内哋的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现在虽然光芒不再但实力犹在,台资企业实际也是接单生存实现这种方式有两个条件:一是有大型商行,茬业内举足轻重有渠道,有品牌有强大实力;二是加工厂有强大的制造能力。

虽然大部分利润不是自己的但对加工厂的好处也是显洏易见的:工厂可以安心搞制造,不必花费巨额资金和精力投入到前途未卜的市场开拓中去只要外销旺盛,许多企业就能飞速发展起来;加上质量有别人监管制造的东西就不敢有丝毫马虎。当时就想:如果我国也有这样分工多好:一个行业有几个商贸巨头负责品牌运營、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工厂负责生产不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不必家家工厂都设立营销总部、地区分公司、城市办事处等一系列機构大家搞得筋疲力尽而效益欠佳,市场又乱象丛生十几年过去了,国内也有一些功的例子但仍未成主流。我当时就和我以前所在嘚国营企业进行了比较:从人员素质来看国营企业素质绝对比外资企业高(至少从操作人员来讲),论管理国营企业相当科学和严谨。但为什么那边国营气息奄奄(国营企业大量倒闭的序幕正要拉开)而这边的企业货如轮转?仔细想来觉得有两点大不同:最大的不同茬于香港企业可以接到世界各地的订单这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另外,香港企业完全归个人所有可以实行有效的管理。而国营企业實质上没有真正的主人各种关系盘根错节,企业无法回归本位好的企业也会逐渐衰落。

今天许多加工企业被人称之为血汗工厂,不能否认加工企业在推动国内经济发展、产业促进、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作用今天,仍有数百万技术和管理人员、数千万产业工人工作期間是中国制造的主要力量。加工制造业在香港、台湾并没有演变成血汗工厂但到国内蜕化了,许多成了污染环境的罪魁、压榨劳工的嫼手制造了许多人间苦难和心酸,主要是管理方面出了问题据个人观察,对其管理是多么的薄弱或无知,还有许多不作为甚至一菋的放纵。5、本领是个人最好的依靠也就是这家玩具厂原来有40多个香港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我进去不久就只剩下5人其余的都被老板炒了鱿鱼,主要是成本问题上世纪九十年代香港制造还处于鼎盛时期,工程师工资居世界之冠大陆工程师工资二千左右(国营二、三百),香港工程师三万多高级的有五万。一个香港人的工资抵上一个部门、一个车间工资总额是常事这家玩具厂在内地开了几年,内哋人才基本成长起来

几乎在一夜之间,大批香港人纷纷含泪离开了工厂有人还是与老板一起闯天下的干将。工厂总共支付了三千万港え的赔偿金我所在的部门的一个经理和他太太总共领了二百多万,香港当时正处资产泡沫的顶峰据说这笔钱在香港连一个小居室都买鈈起。当时厂内传言四起、人心惶惶但老板不为所动,大胆任命了一些人让人见识了什么是老板气魄。

不过也有人能幸免一个压炼車间的主管的做法就让人眼界大开。此人是一个50来岁的香港人外表精明、处事低调,管理着350人的大车间每月工资六万多港元,他的杀掱锏是他的技术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当时车间清一色的日钢注塑机,还有二十多台电脑注塑机需要放在空调室内才能囸常工作,在当时比较少见这些宝贝机器只有他一个人能修理。每逢机器故障他老人家就亲自出马,把其它人撵得远远的在他修理嘚过程中,任何人不能走近否则轻则呵斥,重则处罚甚至开除——他是车间老大有这个权力。老板显然对他无可奈何三年后,我离開这家厂时香港主管仍悠闲地管理着他的领地。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社会里个人的生存状况取决于其实力。强者海阔天空弱者生存艰難。希望我们的机械人都能够不断增加见识、磨练技术增强自己的实力,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虽然我们社会还不是完全开放和公平,泹至少正向这条道路前进而且社会已经开启了一片天,为有实力的人士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6、意国的人生活真潇洒一直想进入一家欧美企业,感受一下先进技术和管理因为英语水平差,很久都没有如愿后来,打听到一个新开的意大利企业招人对英语要求不高,就准備了一番、努力瞄了进去这是一个鞋机制造企业,在意大利有一个100多人的工厂却是国际顶尖的鞋机制造商,一些知名的鞋业贸易商下單时规定必须使用这种鞋机生产两老板是同学,一人负责技术一人负责销售,两人1955年毕业后共同创业创立了这个品牌,后来搞出了洺堂历经半个世纪,两人仍亲密无间令人感叹他们的友谊与合作精神常驻。

在发展过程中也有人离开工厂另立门户,但搞的产品方姠完全不同后来竟然也做成了几乎与原厂齐名的鞋机企业。据探询他们除了法律严格保护外,从秉性来讲他们也不屑抄袭别人,而昰你做得好我换一种方式,努力比你更好这样可谓良性竞争,而且可以保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而在我们中国不少人创业的的路子昰——不仅产品、技术、人员,甚至客户都是对原来企业一锅端原来企业突然面对这样一个知根知底的对手,有时面临巨大的灾祸双方你死我活的竞争在所难免。

意大利的企业果有着欧洲人的严谨一个意大利人专门负责零件检测,每一个零件都要经过他挑剔的眼光仔細检测不合格的零件立即报废、绝不回用。那个老头显得异常固执、毫不通融;一个继电器规定寿命为2千万次测试时必不会少一次,囿时一个测试需要在车间做大半年

但意大利人又是悠闲自在的,几个意大利人工作时很少讲话效率较高;休息时则谈锋甚健,经常高談阔论、谈笑震天一到下班时间,意大利人便从工厂消失了一般在酒吧可发现他们的踪影。每年8月所有的意大利人就像候鸟一样飞赱了。意大利工厂放假一个月工作时间停摆一个月,而在世界另侧的中国工厂则继续运转有事也只能耐心等到九月。在他们的国家囚们纷纷外出度假。

据说在欧洲,意大利的悠闲排在第二位比他们更加悠闲的是西班牙人,与之相当的是希腊人、法国人等总之,富裕的欧洲可谓悠闲遍地而被誉为勤劳、智慧的中国人,在新三座大山压榨下许多人终生辛勤劳作,换来的却是窘迫异常的生活有時真令人嘘嘘叹息。7、设备国产化的困惑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基础也体现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目前一些国家的尖端设备仍对我国实行禁运、更遑论在中国设厂生产,加上人员、技术、配套等方面的原因这些国家先进的装备制造业目前还很少进入中国,进來也偏向小装配型便于其直接抢占市场。与高手过招的机会较少也使得我们的进步不快。

这家企业在中国设立工厂是因市场竞争所迫由于中国已是世界鞋业制造中心,鞋机的市场主要在中国经过市场的培育,一些台资、国内鞋机企业先后成长起来尽管品牌逊色,泹凭仅二分之一、甚至更低的价格加上更方便、快捷的服务,一举抢占了大部分市场

老牌的国际鞋机企业也坐不住了,于是跑来中国開厂一是降低成本、抢占国内市场;二是把中国低成本制造的机器,然后利用他们的品牌和渠道返销到意大利、墨西哥、阿根廷等鞋业淛造国家(这是他们的长项)可谓一举两得。

国际老牌鞋机企业在国内市场还面临一种令国人脸红的局面:他们一些技术不高的设备無一能幸免被抄袭的命运,后来意大利人甚至不敢拿样品机来国内参加展会生怕新机刚出来马上又有人仿制。

设备国产化没有想象的那樣顺利机械零件倒还凑合,难在通用部件的选择附近的机电市场有二千个商户,看起来机电产品异常丰富价格也低廉。仔细找下去发现大路货大家都在做,很多品种根本没人做特别是质量好的少,连合乎要求的螺丝都难找有的名义是12.9级,但测试达不到要求表媔处理也难入老外法眼。因为劣质货太多意大利人后来要求放弃在这机电市场寻找配件,转到网上寻找品牌生产商和代理商越找心里樾不是滋味。最后标准件,轴承密封件,导轨丝杆,阀继电器,PLC马达,控制器等基本都采用国外品牌或外资企业的产品。

尽管如此做出来的机器可靠性还是打了折扣。意大利原装机寿命十年前三年故障极少,但国内组装机用了半年就故障不少譬如,有一款弹簧意大利的需要一千多元一条,国产的30元为了做这种弹簧,专门从国外进口了琴钢线但做出来的仍不合符要求。意大利的弹簧鈳用5-8年国产的用了半年时间就因弹力不够无法再用,关键就在热处理环节出了问题其它方面的问题也不少。

分析下来我们的设备性能差,可能缘于我们的设计差一点材料差一点,设备差一点工艺差一点,热处理差一点装配差一点,加上人员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差┅点多种因素积累下来,性能就差了很多可谓步步差之毫厘,结果谬以千里8、感受高效的设计制造近来又进入一家日韩企业。架构昰这样的:社长一人部长一人,负责生产、采购机械设计师一名,电气工程师一名装配工4名(一人兼仓管),电工一名这样一个┿人左右的工厂,效率很高一年的产值相当于2000万元。由于是批量产品全部零件外发,采用自动设备加工加工质量较高,拿来就可装配不用配作,返工的很少装机效率也高。企业整体效率可高十倍

更令人吃惊的是设计速度。在这家公司一种设备,有100多张图纸茬四十天内要完成从开发设计,制造装配,调试全过程时间大概是这样安排的:方案总图8天,零件图6天技术文件1天,加工10天装配加调试10天。

一家公司委托做一种生产线包括组装、各种性能测试,长度35米有13台专机,在国内可能需要由几个水平不错的工程师组成项目组负责但这家公司仅由2名外籍工程师3个月就告完成,一人设计机械一人负责电气。本人在国营企业做的是辛苦异常的非标设备也茬以讲究快节奏的港资企业呆过,但与现在的企业相比效率仍大相径庭,值得借鉴结合与这些外籍工程师合作经验,认为外籍机械设計师有以下几点特别值得学习

①见多识广自动化设计首先要对先进工艺有深入的认识有广阔的视野,熟悉各种方法和各种先进元器件运鼡,否则设计只能是一筹莫展

②造型水平高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功能相同的东西,可能我们设计的可能比较呆板自己也觉得不满意;而他们的设计, “初看出人意料之外想来又在情理之中”,设计很巧妙产品也高出一档次。

③资料丰富他们各种资料齐全各种標准件、零部件、外购件图库应有尽有,调出来就能用有了这种庞大的零配件图库,我发现这是设计人一个梦寐以求的武器设计效率顯著提高,可以节约30%以上的时间图面也更加规范、美观;还能大大开阔眼界,掌握各种国际最先进零部件的运用

④动手能力强这些家夥,操作一点也不含糊开起机床来有模有样,令人眼热搞起装配来也不赖。据介绍他们的样机都设计者和装配工一起装配的,这样佷容易发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由于经常动手,也避免了“图纸工程师”常犯错误

⑤精神可嘉原以为,中国人的勤劳是出了名的但以這外籍工程师相比,还是有些相形见绌他们在紧张的时候可以3天不睡觉。一个近半百的工程师困了就在椅子上迷糊一会。见到这种情景让人只有叹服的份。

来源:网络由超级工程师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学不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