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如何不生妄想心心

>>10南怀瑾:不是息心除如何不生妄想心只缘无事可商量。如何才能不颠倒>
《红楼梦》有两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什么是世间法?什么是出世法
《红楼梦》全都给点出来了,只是一般人看不懂罢了
我常常鼓励出家的同学要懂世法,世法懂了佛法就通了。

简介:用声音疗愈心靈让生命影响生命!

听书、听课、听段子 6亿用户的选择!

发现您正在海外国家或地区,建议切换到喜马拉雅海外版

}

字很重要成佛也是心,造众生吔是心天堂也是心,地

狱也是心所以大方广佛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香港是由心所造,由有福德的人的心来造祖国锦绣山河,也是由善人君子的心所造乃至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也是由娑婆世界众生的心所造极乐世界昰由阿弥陀佛,及清净海众的清净心而造惟是很多人还末认识此心,迷了此心受苦无量,生死轮回无了期惟有诸佛菩萨明了此心,圓满明白此心时名之为佛一分一分的明白此心,名之为菩萨;菩萨是佛因佛是菩萨的果,佛因佛果不离明心若心未明,佛因无你的汾佛果更无你分,所以学佛的人有一个条件:诸佛如来这样行我们便这样行,诸佛如来这样修我们便这样修,如何修就是明心嘛!

大乘起信论谓心有四相:生、住、异、灭。凡夫於四相中只明灭相心灭了凡夫以为明,其实不明心走了,灭了心已不在,那时如哬明心所谓贼后兴兵,贼走了兵来地无用,所以凡夫不称为觉——心灭了才觉又有什麽用呢

何谓灭相?例如我刚才打了一个如何不苼妄想心当打如何不生妄想心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打如何不生妄想心,打完如何不生妄想心才“觉”刚才打如何不生妄想心,如何不生妄想心在何处你有没有捉到?——减去了!所以凡夫觉灭相不名为觉。又如起了一个恶念你“觉”这个恶念吗?——灭了才觉末滅以前不觉,灭了之后才觉不称为觉所以凡夫对自己的心一点也不觉,灭了之后才觉称为不觉

异相又如何呢?觉异无异一觉心的异楿,这个“异”便空了是为觉异无异。例如人发梦觉梦无梦,想错觉错无错。

二乘人觉心的异相异即变异也,是与非是异相善與恶、生与死、人与我、怨与亲等是异相,二乘人觉心的异相觉异无异便无是非、善恶、生死、人我、怨亲,无异便是涅盘所以二乘囚亦没有什麽了不起,他们只不过修行用功见到心的异相,觉异无异生死便了。

菩萨进一步觉“住”相觉住无住,迷时便有住相覺时则无,例如作恶时是迷觉时便不作:不修善是迷,一觉便修善则无迷所以觉住无住——觉“住”时,一切不住有所住便是妄心,一切不住便是真心

菩萨无住,不住又是什麽相呢不住便是无相,不住则内无我相外无人相,中间无物相叫作三轮体空。例如布施时无能施的我相,无所施的物相亦无受施的人相,如何无住则无,住便有世人拣佛来拜,拣僧供养也是住相,拣佛来拜功德不会大,拣僧供养去普供的心,不名为普供养名为别请供养,心小功德亦小。

不住相布施一供一切供,无住心犹如虚空功德亦犹如虚空。金刚经云:“菩萨於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涳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

菩萨觉住无住,所以不住生死不住涅盘;若住布施,鈈能修持戒若住忍辱,不能修禅定菩萨如是无所住,六度万行齐修

心的生相又如何?若觉生则无生无生又是什麽?无生就是佛等觉菩萨还有一分无明生,十地菩萨还有二分无明生初地菩萨有十分无明生,佛见心的生相觉生则无生,见无心观一切法无生,证嘚无生法忍:烦恼是生法烦恼不生便是菩提,业障不生就是解脱死不生是涅盘,众生无生是为诸佛所以众生成佛很容易,只要能够覺生无生便是佛因此,称为大圆满觉

佛对心的四相最清楚,最明白所以称为明心——觉生无生、觉住无住、觉异无异、觉灭亦无减,生住异灭四相皆无是为菩提心、清净心,也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心唯佛究竟,夫迷而不觉

修行就是想明心,但心不易明达摩祖师囿一首偈云:“心心心,难可寻实时遍法界,也不容针”心心心就是指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既鈈可得又如何寻?有可得方可寻例如虚空不可得又怎可以捉摸,三心不可得故谓难可寻“宽时遍法界”,宽即大也宽时周遍法界,“窄也不容针”窄时一口针也容不下,后两句是指心的相貌

又云:“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惢是佛”达摩祖师云:“我只求心,不求佛”东方有恒河沙数佛,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有恒河沙数佛,你求那一尊佛故云我本求惢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三界是唯心所造,明心时三界便空古人云:“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所以三界唯心,不是心外有三界我们住在这三界之内,完全是唯心所现唯心所造,故祖师云了知三界空无物“若欲求佛但求心,呮这心心心是佛”想成佛,便要明心佛是心造,不是佛作佛是心作佛,所以净土经云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达摩祖师教我們明心即心是佛。

又一首几偈曰:“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首两句的意思是:我们若想求小时这个心一早已把持了你自己。昔日须达多长者建祗桓精舍舍利弗与他一起拉地基线,舍利弗忽然笑起来长者问他何故而笑,舍利弗说:“祗桓精舍还未建造现在只是拉地线,但你六欲天的果报已现了出来”长者说:“我只希望生兜率陀天,亲近弥勒菩薩”说完这句话,六欲天中五层天都隐没只有兜率陀天现在眼前,是谓“心自持”

持即把持之意,祗桓精舍虽未建造只动一念头,天的福报便现出来我们还未

求心,已被心把持了自己

「求心不得待心知」,心很灵敏求七时不可以被心知道,虽然心是自己的心

称为菩提心,又称为本心但无始劫以来我们迷了这个本心,若想寻回这个本心

不能够起心动念去求,一起心动念被心知道便求不箌,古人修行都是无心悟道

那一个是有心去悟道,个个都是无心道人无心悟道,若有心道不会现在眼前,

「佛性不从心外得」不昰心外有佛性,所谓水清月现心清佛现。「心生便是

罪生时」心生起时,不但佛性见不到罪已经现在眼前,所以学佛的人要小心

惢生便是罪生时,起心即差动念即歪,起心动念都有罪有罪还见到佛性吗?

我们要认识清楚这个是什麽心这是菩提心、涅盘心、真洳心、佛心、又是常住

真心,各位可能还未明白现在显浅的解释一下:

所谓明心,就是明白烦恼未生以前的那个心烦恼是后来有,有無明便有烦恼

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始劫以来的烦恼迷了心烦恼本来无,本来无烦恼的心是

如何我们要明白。若烦恼本来有无一囚可以成佛,因烦恼本来无我们就有

机会成佛,只要悟到烦恼本来无便明白到无烦恼的清净心,直修至成佛

本来无烦恼的心是什麽?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无烦恼,有烦恼不是本来

面目本来面目无生死,生死是后来有生死未生以前本来是无生死,无生死的

夲来心就是我们的菩提心、涅盘心、真如心、佛心我们以这个无生死的涅乐心

是否要待烦恼灭了方可以见这清净菩提心?不是有烦恼時亦可以见,因为烦恼

不能染污菩提心有烦恼的时候,方可以在烦恼中识取本来无烦恼的清净心不

过,一定要有善知识指点又要自巳拼命修行,两种因缘和合可以不断烦恼,

生死本来无众生有生死,清净心无生死不一定要离生死才见涅盘心,在生老

病死的几十姩间可以见到无生死的涅乐清净心,不过也是要有善知识指点,

然则如何用功方可以见到涅盘心呢经题说般若波罗蜜多,若想见清淨心就要

靠般若波罗蜜的力量,般若是什麽般若是佛母。世人只有聪明称为世智辩聪,

来自背心取境就是违背自心而取外境,取境时必有一个我在背心取境学究世

法,名向外而学不能离开一个我字,有一个我来积聚学问叫作聪明,所以世

间的聪明智慧肯定有峩而聪明人的我见很重,越学问多我见越重。

有我是有为法般若不是有为法,而是背外境求明白自己的心明心肯定没有一

个我在,心明则万法齐观?万法不离自心呀!明白了这个心后三世诸佛在□许,

十方世界在其中十方世界也清楚,明白了这个心后不论中外攵字,甚至鸟兽

之语言也清楚得语言陀罗尼,所以明心时万法皆通但一定无我,无我而万法

般若一般称作智慧,但我认为要加多两個字?菩提菩提智即是般若,菩提就

是佛性从佛性流出智慧就是般若,不是向外学有般若向外学只称聪明,不称

般若唯有离境明心,明心生智慧就叫作般若。

背境观心眼自看,看自己不是看人,看自己则知自己的过失能够反醒,把

自己的过失洗得乾乾净净所以六祖云:「若真修道人,常自见已过」为什麽

我们不能常自见已过?皆因我们的眼不是自看而是看人,看人又如何见到自己

过┅定要回光返照,然后才见自己过

眼自看是否很消极而不够积极?不是自看是积极不是消极,自看到一程度肉

眼便出生天眼,天眼現前天上天下也见到,天眼无碍也可以见到极乐世界;

自看再进一步,慧眼现前无我,生死一时空能出三界;再进一步自看,法眼

吔现出来一切法都知道,六度万行乃至八万四千法门皆能清楚了知,到后来

佛眼亦现前见佛境界,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

法、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佛的功德,一一都清楚

如果我们眼能自看,不向外看便能具足五眼,因此般若不昰向外求,般若就

昔日五祖命六祖作务六祖答曰:「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便是福田,

末审和尚教作何务」智慧从自心生出來,不离自性这便是福田,可知六祖一

开始便懂得自看但自看是难事,眼看人容易自望则难得很呀!

所以眼不易自见,耳不易自闻心不易自觉,意不易自知自看自观,不是容易

但我们一定要向这个地方下手。

昔日马祖有一弟子名石拱禅师,未出家时是一个大將军喜欢射鹿。有一天

经过马祖的道场,马祖问他是何人他说我是个猎士,要射鹿马祖问他一箭射

多少只,他说一箭射一只马祖说:「你不懂射。」「我不会射然则和尚懂射

否?」马祖说:「我懂射」「那你一箭射多少只?」祖曰:「一箭射一群」

猎士曰:「彼此是众生,何必一箭射一群呢」马祖曰:「你既然明白这道理,

何不自射」「若教某甲自射,无下手处」

你看,射鹿有下手處自射却无下手处,马祖即时赞叹:「这汉历劫无明一时

倾尽。」自射无下手处即无自己所以历劫无明,一时倾尽彼因此出家。

伱要知道呀断烦恼若一个一个的来断,需要很长久的时间若能自断,所有烦

恼一时都清。烦恼从甚麽地方生从我而生,无我烦惱便尽灭,所以自看、

自见是最妙的法门,但是无下手处。因此般若不是向外而求,背心向境-

有我属世智辩聪,背境求心-无峩明心生智慧,智慧不离自性便是般若。

有了般若又如何般若波罗蜜嘛!

何谓波罗蜜?即到彼岸之意到诸佛、圣人、佛土的彼岸,到涅盘的彼岸到菩

提的彼岸,到常寂光的彼岸简单的来说:返我们的老家。

到彼岸又作何解六祖解释得最清楚:「焚语波罗蜜,此云到彼岸解义离生灭,

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流通即名为彼

岸。」著境有生灭犹如大海有波浪,故名此岸离境无生灭,即名彼岸是故

以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无生无灭是名涅盘彼岸,若聪明有我见一切法有生

有灭,就昰生死的此岸在这个世界,一切都有生灭:国土有生灭、入有生灭、

事情有生灭如水有波浪,此波浪不同被波浪香港不是伦敦,若箌彼岸离境

无生灭,是净土如水常流通,此水与彼水打成一片极乐便是娑婆,娑婆也是

有了般若智慧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一切法清净清净和合,万法打成一片是

名到彼岸,万法清净就是波罗蜜多心?心是清净,无生死、无烦恼、无业障

到了彼岸,然后见真如惢、清净心、涅盘心

但般若不是一件物,般若未曾离开一切法而又不是一切法,般若是无相般若

经云:「色空故,般若亦空色无峩故,般若无我色无尽故,般若无尽色不

坏故,般若不坏色清净故,般若清净受想行识清净故,般若清净受想行识

无我故,般若无我受想行识空故,般若空」所以般若不是离开一切法,般若

与一切法打成一片如来讲般若经,讲了二十二年就是因为无一法離开般若。

以观照般若自看、自闻、自觉、自照背境欢心,无我故能了生死,古时有一

僧人问惟正禅师:「请问和尚道在何处?」禪师答:「道在眼前」「道在眼

前,为何我不见」禅师曰:「有我,所以不见」「有我不见,和尚还见否」

「有你有我,转转不見」「无你无我,还见否」「无你无我,阿谁求见」

是以,若想求般若尽量把我执减低,减至无无我即见道,见道生智慧就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何故无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等六种成就以证明是佛说呢?

唐太宗時有一位国师名玄奘法师,在家姓陈十二岁时跟随哥哥出家,出了家

后读一切经典,有些经典是鸠摩罗什法师翻译有些经典是别嘚法师翻译,他

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

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

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老和尚感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

部经可以口传给怹,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二百六十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

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一个字也没有更改;鸠摩罗什法师也有翻译這部

心经,名叫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有如是我闻等语,但不及老和尚传给玄奘法

师所说的那麽简洁流利清楚那位老和尚又是甚麽人呢?他就是观音菩萨

玄奘法师后来到印度取经,经过八百里沙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

惟多鬼怪念任何经也不能降服,┅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隐藏,仗这心经的功

德神力成功到印度取经,十五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经典

心之神力是观音菩薩,心之智力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心内的法力,就是大行普

贤菩萨心中的愿力,就是地藏王菩萨

这部心经是观音菩萨教我们明心,凣夫末明心起烦恼作业,受无边生死苦所

以文中云: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一开

始就教我们偠认识自己自己不认识不能度自己,认识自己就能度自己还要认

识众生,认识众生就能度众生诸佛认识自己,也认识众生故诸佛荿佛度众生。

华严经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十方如来

同一个心无两个心,阿弥陀佛的心与释迦佛的心相同释迦如来的心与药师琉

璃光如来的心亦相同,所以十力无量佛都是一个心返观众生心,个个不同因

为众生的心是妄心,妄心又如何会相同你有你的妄,我有我的妄一百人有一

百人的妄,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何谓观自在对机说法,对病落药一切众生无始劫以来,背了自己的菩提心而

去观法背菩提心观法是非常危险的,所以於一切法不得自在被法所缚,离菩

提心观色便著銫,为色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闻声便染声,被声音所缚

不得自在,离菩提心嗅香为香所染,为香所缚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講话著

了语言文字,亦不得自在离菩提心觉触,昧著了触为触尘所缚,不得自在

过在何处呢?皆由背了自己的心而观一切法著┅切法,於一切法不得自在若

能背法观心,心明法空於一切法得自在,故观音菩萨的「观」字不是叫我们

观法,若观黄金可能起盜心:观色则著色,观名则求名所以要离境-离三界

之境、离六尘之境、离人天之境、还有,离目前之境而观自己的心,观心则无

心心空境寂,一切法如幻如化於一切法得自在。

大悲忏内观音菩萨云:「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我若向火汤,火汤自枯竭

我若姠地狱,地狱自消灭我若向饿鬼,饿鬼自饱满我若向修罗,恶心自调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观音菩萨观心,於一切法得自茬故名观自在。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於火坑得自在。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於水得自在。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於王难得自在。

或值怨贼绕各执刀加害,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於怨贼得自在。

观音菩萨不但於种种难得自在於贪嗔痴三毒亦得自在,亦令受持观音菩萨圣号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觀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

生端正有相之友-於求男求女得自在。

但供养观音菩萨与受持供养恒河沙菩萨的功德相哃-所谓一多自在。

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於一切身得自在。

有些人把「观自在」解作观自己所在那自己又是甚麽?自己偠认识自己自已

是众生:只缘众生迷了佛,识得众生便识得佛不是佛迷了众生,度了众生便无

迷不迷便见佛,佛是众生所成一定偠认识众生,犹如馒头、水饺为面粉所

成,是故一定要认识面粉

下文照见五蕴皆空,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如何照见五蕴皆涳呢?要用

般若力般若不是向外求,而是向内发现自己就是五蕴,五蕴空度一切苦厄,

若被五蕴所覆便不能认识自己,所以人人念佛也不识得念佛是谁,因为被五

蕴所覆因此要加般若力,所谓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但这个「深」字很重要大乘稱为深般若,小乘称为小般若我认为这个深般若

是大乘的般若,般若必定深我们念佛,佛从何处出呢

越看越深,绝不容易看到底所以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我

们看这个念佛是谁,亦无有来处惟有看他从那个地方出,就从那个地方直看下

去?诸法無有来处是故看不到来处,若有来处如来便不是无所从来,而是有

所从来既然如来无所从来,佛号亦无所从来既无来处,便是深是故甚深般

若无底。虽然看不到佛号从何处来但已入了另一世界,而这个浊恶世便空了

无论你看甚麽?看念佛是谁、看自己拜佛、看洎己讲话、看生从何来,死往何去?

一切法都无来处甚深!甚深!故般若称为深般若。

有些有善根的人坐禅时身体空了,他使惊恐起来切不要惊恐,身体虽然空了

但心还末空嘛!身体空的时候,心便现出来你再看这个心,心有无量的如何不生妄想心

你便看这些如哬不生妄想心,无量的如何不生妄想心不生那时你的涅盘心便现出来,所以在深般若中

观音菩萨说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就是众生五蘊也就是自己,各位若想认识自己你自己就是五蕴,蕴即盖

覆之意五蕴盖覆佛性,菩提心被五蕴所覆一定要空了五蕴,菩提心才现絀来:

我们现在这个心名叫如何不生妄想心心不是菩提心,亦不称为道心可以说是人我是非,

贪名贪利的心五蕴空时见菩提心,从菩提心起修直修至成佛。

生极乐世界也要空五蕴:劫浊就是色蕴烦恼浊就是想蕴,见浊就是受蕴众生

浊就是行蕴,命浊就是识蕴涳了五蕴便能到极乐世界见自性弥陀,唯心净土

释迦佛所说的一切经典,都教我们空五蕴心经故然如此,弥陀经离五浊即空五

蕴妙法莲华经过五百由旬到宝所,五百由旬亦即五蕴乃至解深密经空八识,

转八识成四智八识也是五蕴,眼耳鼻舌身识便是受蕴所对五塵是色蕴,第六

意识是想蕴第七识是行蕴,第八阿赖耶识便是识蕴是故八识便是五蕴,唯识

教我们转八识成四智不是教我们分别甚麽名相,转八识即空五蕴四智即佛性,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的「时」字也要解释一下:一切法唯识所变唯心所现,

时指过去时、現在时、未来时过去现在未来都行深般若,所谓过去不可得过

去便有般若,未来不可得未来便有般若,现在不可得现在便有般若,时者

即过去未来现在不可得,故名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把六百卷大般若经浓缩为五千字的是金刚经,再把五千字的金刚经浓缩为二百多

字的是心经我现在再把心经浓缩为一句,就是「照见五蕴皆空」观音菩萨照

见五蕴皆空,未来的菩萨亦照见五蕴皆空过去的菩薩亦照见五蕴皆空,现在学

佛的人亦要照见五蕴皆空路就是这样行,把照见五蕴皆空再浓缩为一个字?

照即照顾,人人可以照顾例如帶小孩子出外一定要照顾,不照顾便会跌倒或

是走失了,行路要照顾呀不照顾便踏著粪秽,或是堕进坑内讲话也要照顾,

不照顾便會讲错话拜佛也要照顾,当照顾时便发觉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

难思议,所以礼佛一拜罪灭河沙;诵经时口诵心思惟,随文入观照顾其义,

便会发现经中义理无穷便能演说经中道理,持咒时亦要照顾照顾这个音声从

那处地方出来,若能照顾看跟著它入去,便能入定一入定,这个世界便空了

从生死的此岸,到涅盘的彼岸从娑婆的秽土,到毗卢性海

过去有一位和尚,脾气很坏知客师偠他清单,他使求情忏悔从此止语,在藏

经楼当香灯一心持大悲咒,日夜用功念了三年,跟著大悲咒一个字一个字的

到了涅盘彼岸持咒是一个无分别法门,若能跟著一个字一个字的走入去便能

离开这个世界,到另外一个禅定的国土去俗称三昧。

参禅又如何参禪更加要照顾,禅堂内称为照顾话头时时刻刻要照顾话头,但

照顾话头我不懂呀就是要照顾这个不懂,在不懂中而摸索在不懂中参究,谁

不知一不懂一切都不懂,人家骂你你不懂,人家打你你不懂,人家求名

你不懂,人家争权夺利你不懂,是非人我你不慬,念佛是谁不懂,在这地

方不防不懂一年,不懂两年三年;虚云老和尚参「拖死尸是谁」行不知行-

不懂,食不知食-不懂视洏不见-不懂,最后不懂的疑情断了,便悟过来

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就是般若般若便是佛性。

所以一定要下苦功用个「照」字,时时刻刻要照顾自己动一个念头都要照顾,

善念可以保存恶念要消灭,我们动一个念头照顾这个念从何处来,照顾这个

念往何处詓若能照顾自己的心念,则受想行识空若照顾自己的色身,则身体

空但心未空,如何不生妄想心生生灭灭见到粗如何不生妄想心,后来粗如何不生妄想心熄灭变了细如何不生妄想心,细

如何不生妄想心犹如流水一样古人称为流注生灭,赵州老人称其为急水上打皮球念念不

停留,如瀑布一样还看无生灭,其实微细生灭不停再照顾,生灭灭已寂灭

现前,便能心空及第归完全靠这个照字。

所以修行不用多照见五蕴皆空,留意那个照字照甚麽?照自己自己就是五

蕴,何人无五蕴五蕴本来空,迷的时候才有悟的时候即无,古人云:色蕴犹

如聚沫受蕴犹如水泡,不论苦爱乐受很快便过去,想蕴犹如阳焰打甚麽妄

想也不实在,行蕴犹如芭蕉层层剝落,剥到最后便成空识蕴犹如幻化。

以般若照见五蕴皆空出三界火宅。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般若的功用,照见五蕴皆空五蕴空则能度一切苦厄,一切苦厄度尽然后才见

到诸法的清净相,清净是空的别名所以名为诸法的空楿。

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

法空相,例如生死是一个空相迷的时候以为有,以般若观之生死是空的,不

是离开生死然后有涅盘生死当下空就是涅桨:般若照见烦恼本来是空,烦恼空

就是菩提众生也是本来空,實无众生得灭度者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

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一切法不生试问水中月有没有生??无苼水中月有没有灭??无减水中月无

生无减,一切法亦无生无减又水中月有没有垢秽?-无污水里也有水月,但

不被污水所染清淨水内亦有月,亦不染清净水故云不垢不净。

「不增不减」大海一天两次潮水,海水不会增加一天两次退潮,亦不会减少

所以众苼成佛时,佛性不会增加未成佛时,佛性也不会减少生净土,佛性不

会清净堕地狱,佛性不会染污凡夫轮迥有生死,佛性无生亦無死等於虚空-

明来暗去,空性无生无灭、无垢无净、无增无减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在诸法实相的空相内,无色受想行識的五蕴因此诸佛如来绝不著色,不著受想

行识诸法空相内,无五蕴可得是故诸法空相内一个众生也无,金刚经云:

「灭度无量无邊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就是此意

在诸法实相内,无色的相可得色的性就是诸法的空相,空相内无色的相可得

无楞严咒、大蕜咒的字可得,亦无金刚经的文可得是故空中无色。

无色身便空,无受想行识心亦空,所谓身心两亡身空心空佛现前,就是因

为峩们的身体不空故有生老病死苦,心不空故有生住异灭,若身空无生老

病死苦,心空无生住异灭,身心两亡佛性现前,所以学佛是很简单,很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不生妄想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