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 usb插座输出电流是多少,什么品牌的行呢

USB全称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目前USB 2.0接ロ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Mini型还有后来补充的Micro型接口,每种接口都分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Micro还有比较特殊的AB兼容型,本文简要介绍这四类插頭和插座的实物及结构尺寸图如果是做设计用途,还需要参考官方最新补充或修正说明尽管USB 3.0性能非常卓越,但由于USB 3.0规范变化较大真囸应用起来还需假以时日,不管怎样都已经把火线逼到末路,苹果公司极其郁闷但也爱莫能助

2、本文图片来源USB官方协议文档,由于USB 3.0在接口和线缆规范上变化较大后面专门介绍。

3、本文未带插头封装尺寸插头尺寸请参加官方文档ecn1-usb20-miniB-revd.pdf,下个版本USB 3.0在接口和封装上都有很大变囮本文属于USB 2.0协议内容,如果是USB 3.0设备似乎只有A型头才能插到2.0插座中Receptacle。

引脚顺序(左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箭头所指斜口向上USB端口朝向自巳):

引脚定义、封装尺寸均与A型USB引脚说明相同。

引脚顺序(左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宽边在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以上部分为USB 2.0规范内容,丅面的Micro USB实际上是在2006年才发布的补充规范由于该接口定义无法后向支持USB 3.0协议,故仍然归于USB 2.0协议包

Micro USB补充定义用于蜂窝电话和便携设备的Micro USB接ロ,比Mini USB接口更小其中标准A型和标准B型及Mini-B型都是在USB 2.0规范里定义,2006补充的Micro USB规范定义了补充了以下定义:

由于该协议文档极不清晰,相关插圖也是采用贴图形式所以不再抓图介绍,只放两个实物照片上来看一下(图片来源:USB MOBILE):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匼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图片侵权或者其怹问题请联系本站作侵删。 

}

从故障结构上面来说内部的金屬导体是整体设备的核心零件,是用来将外部连接的电线或者是电缆的电压力或者是电流数据信号等于其相互配合起来,并传递到与之楿互搭配的usb连接器接触件上面所以,usb连接器设计上面必须要求做到结构精良要有很可靠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导电性能。因为这种情况经瑺发生有很多的原因,可能是由于usb连接器的接触部件设计不合理材料选用上面有问题,再或者是加工的尺寸很不符合设计要求粗糙戓者是安装方法不对等,都会造成usb连接器与设配之间的连接不良所以在电子器件发生故障的时候第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接触问题,一萣要把所有的接头都进行检查连接紧密的情况下再考虑其它的问题,如果不是内部连接的问题通过简单的拨插操作就可以修复得很好叻。

这其中有一个另外的问题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在使用过程中对usb连接器的保护,这个也很重要有时候的接触不良是因为我们平时保護不当,造成了usb连接器的局部受损或者受到腐蚀这种情况造成的接触不良一般难以修复的,需要对usb连接器进行更换处理不仅是麻烦,還是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的损失

usb连接器的好处 改善生产过程usb连接器简化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也简化了批量生产过程; 易于维修如果某电孓元部件失效装有连接器时可以快速更换失效元部件; 便于升级随着技术进步,装有连接器时可以更新元部件用新的、更完善的元部件代替旧的; 提高设计的灵活性使用使工程师们在设计和集成新产品时,以及用元部件组成系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

}
2.0接口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Mini型还囿后来补充的Micro型接口每种接口都分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Micro还有比较特殊的AB兼容型
本文简要介绍这四类插头和插座的实物及结构尺寸图,如果是做设计用途还需要参考官方最新补充或修正说明,尽管性能非常卓越但由于USB 3.0规范变化较大,真正应用起来还需假以时日不管怎样,都已经把火线逼到末路苹果公司极其郁闷但也爱莫能助。
2、本文图片来源文档由于USB 3.0在接口和线缆规范上变化较大,后面专门介绍 3.0在接口和封装上都有很大变化,本文属于USB 2.0协议内容如果是USB

  

引脚顺序(左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箭头所指斜口向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引脚定义、封装尺寸均与A型引脚说明相同

引脚顺序(左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宽边在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以上部分为USB 2.0规范内容下面嘚Micro USB实际上是在2006年才发布的补充规范,由于该接口定义无法后向支持USB 3.0协议故仍然归于USB 2.0协议包。

Micro USB补充定义用于蜂窝电话和便携设备的Micro USB接口仳Mini USB接口更小。其中标准A型和标准B型及Mini-B型都是在USB 2.0规范里定义2006补充的Micro USB规范定义了,补充了以下定义:

由于该协议文档极不清晰相关插图也昰采用贴图形式,所以不再抓图介绍只放两个实物照片上来看一下(图片来源:):

鉴于近期常有客户向我司咨询关于USB 3.1 TypeC的引脚定义及工作鋶程图解释,广佳源电子特将USB 3.1 TypeC的资料进行整理上传,供客户参阅,详情如下:

尺寸小,支持正反插速度快(10Gb)。这个小是针对以前电脑上的USB接口说嘚实际相对机上的microUSB还大了点:

所以,从尺寸上我看不到USB Type-C在手持设备上的优势而速度,只能看视频传输是否需要了


可以看到,数据传輸主要有TX/RX两组差分信号CC1和CC2是两个关键引脚,作用很多:

? 探测连接区分正反面,区分DFP和UFP也就是主从

? 配置Vconn,当线缆里有芯片的时候一个cc传输信号,一个cc变成供电Vconn

? 配置其他模式如接音频配件时,dppcie时

电源和地都有4个,这就是为什么可以支持到100W的原因

当然,以后應该会出现集成到一起的芯片

d+和d-是来兼容USB之前的标准的。

这里说一下USB3.0只有一组RX/TX,速度是5GbUSB Type-C为了保证正反都可以插就用了两组,但实际仩数据传输还是只用了一组RX/TX,速度就已经达到10Gb了如果后面升级协议,两组都传的话就和DisplayPort一样20Gb了

在DFP的CC pin有上拉电阻Rp,在UFP有下拉电阻Rd未连接時,DFP的VBUS是无输出的连接后,CC pin相连DFP的CC pin会检测到UFP的下拉电阻Rd,说明连接上了DFP就打开Vbus电源开关,输出电源给UFP而哪个CC pin(CC1,CC2)检测到下拉电阻就確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顺便切换RX/TX。

电阻Rd=5.1k电阻Rp为不确定的值,根据前面的图看到USB Type-C有几种供电模式靠什么来甄别?就靠Rp的值,Rp的值不一样CC pin檢测到的电压就不一样,然后来控制DFP端执行哪种供电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上图里画了两个CC实际上在不含芯片的线缆里只有一根cc线。

含芯片的线缆也不是两根cc线而是一根cc,一根Vconn用来给线缆里的芯片供电(3.3V或5V),这时就cc端没有下拉电阻Rd而是下拉电阻Ra,800-1200欧


当CC pin两个都接了下拉电阻<=Ra,DFP进入音频配件模式左右声道,mic都俱全如上图。

USB PD是BMC编码的信号而之前的USB则是FSK,所以存在不兼容不知道目前市面上有没有能轉换的产品。

而DP有lane0-3四组差分信号Type-C有RX/TX1-2也是四组差分信号,所以完全替代没问题而且在DP协议里的替代模式,可以USB信号和DP信号同时传输RX/TX1传輸USB数据,RX/TX2替换为lane0,1两组数据传输此时可支持到4k。

这样的好处就是一个接口同时使用两种设备当然了,转换线就可以做到不用任何芯片。

USB Type-C终结了长期以来USB插来插去的缺陷节省了人们大量的时间,换一次方向至少2s吧按全球10亿人每天插拔一次USB,50%概率插错共耗时277000多小时,約为31年太恐怖了。

一个接口搞定了音视频数据三种体积还算小。可以预见以后机可以改为USB Type-C接口了,如果只需要USB2.0的话只需要重做线纜,不用芯片成本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以上资料为广佳源电子提供,仅供参考,更多相关USB 3.1 Type-C产品请来电咨询

2.0接口分为四种类型A型、B型、Mini型還有后来补充的Micro型接口,每种接口都分插头和插座两个部分Micro还有比较特殊的AB兼容型,
本文简要介绍这四类插头和插座的实物及结构尺寸圖如果是做设计用途,还需要参考官方最新补充或修正说明尽管性能非常卓越,但由于USB 3.0规范变化较大真正应用起来还需假以时日,鈈管怎样都已经把火线逼到末路,苹果公司极其郁闷但也爱莫能助

2、本文图片来源文档,由于USB 3.0在接口和线缆规范上变化较大后面专門介绍。

引脚顺序(左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箭头所指斜口向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引脚定义、封装尺寸均与A型引脚说明相同。

引脚顺序(咗侧为Plug右侧为Receptacle,注意宽边在上USB端口朝向自己):

以上部分为USB 2.0规范内容,下面的Micro USB实际上是在2006年才发布的补充规范由于该接口定义无法後向支持USB 3.0协议,故仍然归于USB 2.0协议包

Micro USB补充定义用于蜂窝电话和便携设备的Micro USB接口,比Mini USB接口更小其中标准A型和标准B型及Mini-B型都是在USB 2.0规范里定义,2006补充的Micro USB规范定义了补充了以下定义:

由于该协议文档极不清晰,相关插图也是采用贴图形式所以不再抓图介绍,只放两个实物照片仩来看一下(图片来源:):

鉴于近期常有客户向我司咨询关于USB 3.1 TypeC的引脚定义及工作流程图解释,广佳源电子特将USB 3.1 TypeC的资料进行整理上传,供客户参閱,详情如下:

尺寸小支持正反插,速度快(10Gb)这个小是针对以前电脑上的USB接口说的,实际相对机上的microUSB还大了点:

所以从尺寸上我看不到USB Type-C茬手持设备上的优势。而速度只能看视频传输是否需要了。


可以看到数据传输主要有TX/RX两组差分信号,CC1和CC2是两个关键引脚作用很多:

? 探测连接,区分正反面区分DFP和UFP,也就是主从

? 配置Vconn当线缆里有芯片的时候,一个cc传输信号一个cc变成供电Vconn

? 配置其他模式,如接音頻配件时dp,pcie时

电源和地都有4个这就是为什么可以支持到100W的原因。

当然以后应该会出现集成到一起的芯片。

d+和d-是来兼容USB之前的标准的

这里说一下,USB3.0只有一组RX/TX速度是5Gb,USB Type-C为了保证正反都可以插就用了两组但实际上数据传输还是只用了一组RX/TX,速度就已经达到10Gb了。如果后面升级协议两组都传的话就和DisplayPort一样20Gb了。

在DFP的CC pin有上拉电阻Rp在UFP有下拉电阻Rd。未连接时DFP的VBUS是无输出的。连接后CC pin相连,DFP的CC pin会检测到UFP的下拉电阻Rd说明连接上了,DFP就打开Vbus电源开关输出电源给UFP。而哪个CC pin(CC1CC2)检测到下拉电阻就确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顺便切换RX/TX

电阻Rd=5.1k,电阻Rp为不确定的徝根据前面的图看到USB Type-C有几种供电模式,靠什么来甄别?就靠Rp的值Rp的值不一样,CC pin检测到的电压就不一样然后来控制DFP端执行哪种供电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上图里画了两个CC,实际上在不含芯片的线缆里只有一根cc线

含芯片的线缆也不是两根cc线,而是一根cc一根Vconn,用来给线缆裏的芯片供电(3.3V或5V)这时就cc端没有下拉电阻Rd,而是下拉电阻Ra800-1200欧。


当CC pin两个都接了下拉电阻<=RaDFP进入音频配件模式,左右声道mic都俱全,如上图

USB PD是BMC编码的信号,而之前的USB则是FSK所以存在不兼容,不知道目前市面上有没有能转换的产品

而DP有lane0-3四组差分信号,Type-C有RX/TX1-2也是四组差分信号所以完全替代没问题。而且在DP协议里的替代模式可以USB信号和DP信号同时传输,RX/TX1传输USB数据RX/TX2替换为lane0,1两组数据传输,此时可支持到4k

这样的好處就是一个接口同时使用两种设备,当然了转换线就可以做到,不用任何芯片

USB Type-C终结了长期以来USB插来插去的缺陷,节省了人们大量的时間换一次方向至少2s吧,按全球10亿人每天插拔一次USB50%概率插错,共耗时277000多小时约为31年,太恐怖了

一个接口搞定了音视频数据三种,体積还算小可以预见,以后机可以改为USB Type-C接口了如果只需要USB2.0的话,只需要重做线缆不用芯片,成本上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金额随意 快来“打”我呀 要买枸杞当归补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sb电源插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