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比金花技巧大小顺序相连号是什么呢

题主你好!图形推理包括「经典圖推」、「立体展开」、「截面视角」和「平移拼图」4类题型每种题型都有独特的解题技巧,掌握了之后就能事半功倍

第一部分:「7點逐排法」与经典图形推理题(占图推总题量80%+)

「经典图推」的题量占80%以上,包括「根据题干的规律推出对应的选项」和「将6个图形分為2类,每类有共同特征规律」2类题目此类题型难度一般较高,掌握好它的解题思路对于又快又好做完图形推理乃至整个行测考试都非瑺重要。

「经典图推」的难度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考点很多尤其是考察不同元素数量时,往往确定考点和数出元素数量就要花费很长時间相对来说比较烧脑。因此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正确的思路即:「7点逐排」法——7种考点,逐步排除不可能的考点确定考查范围。

┅、「7点逐排」法的原理——7种图形推理考点

「经典图推」的考点共有7种他们分别是:

①元素数量:各图片中有几个封闭区域/直线/曲线/矗角/交点/三角形/正方形……考察每类元素的数量关系,例如元素数量相同、成等差数列、不同行/列元素和相同等

②一笔画:图形能否一筆画完(个别会考察「二笔画」、「笔画的元素数量」)。

③对称:每组图形的轴对称、中心对称、不对称情况如果图形均为轴对称,往往同时也会考察对称轴的数量(元素数量)和不同图片对称轴的旋转角度(位置变换)等考点

④相对关系:一种元素(点、图形、黑銫圆圈/方块、图中的方位)和另一种元素有相对关系——在内、在外、相交、在最长的边、在直角处、在圆弧上……有时候也会考察同种え素内部的相对关系。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题目既可能考察「相对关系」又可能考察「位置变换」,一定要优先确认「相对关系」是否成竝

⑤位置变换:元素在不同的图片中有一定的位置变换规律,例如水平翻转、垂直翻转、旋转一定的角度纵向/横向/顺时针/逆时针移动X個格子等。

⑥图形相加一排/列中第一个和第二个图形(或图形中的某元素例如黑白格子)相加后等于第三个图形(即1+2=3,个别会考察1+3=2或鍺1=2+3等情况)一般题型是一个3×3的格子或3×2的两组图形,每个图都较为类似(例如都是3×3的黑白格、都有固定封闭且不对称的图案等)並在最右下角/最中间打一个问号。部分难题会考察「先旋转(位置变换)再相加」这种思路

⑦特殊类:题干本身非常特殊,例如图形本身为数字/汉字/罗马字钟表题(一般会结合位置变换来出)、非数学类科目知识考察点(例如「哪些物品为同类生活用品」)、奥运会项目(例如「6个运动小人分2组」,一组用手、一组用脚)此类题目图形往往非常特殊,一眼就能看出一般不予考虑。

二、「经典图形推悝」难题确定具体考点的方法

对于图形推理难题确认具体考点的步骤如下:

(1)⑦「特殊类」能够一眼看出

(2)⑤「位置变换」和⑥「图形相加」则具有非常明显的特色

⑤⑥的题干往往具有都能看到相同或相似的轮廓及元素结构非常容易发现。

其中⑤要么由3×3的黑白两色戓黑白灰三色的小球/方块/规则图形组成要么是同一组图片中存在很明显的「相同元素、不同位置」的关系;⑥一般会有1~2个随位置变化的尛区域和不随位置变化的大区域组成。

也就是说任何图形推理题都能很快判定考点是否属于⑤⑥⑦,因此需要对其优先考虑若不成立洅去判断它是否属于①②③④,以及及具体属于哪一类

(3)如果不属于⑤⑥⑦,那么在①「元素数量」、②「一笔画」、③「对称」和④「相对关系」中优先考虑②③④能否成立,尤其是②「一笔画」的可能性

②③④不一定像⑤⑥⑦一样有特别明显的标志,但是都比較容易锁定其中,「对称」的图形可以一眼看出不同图形间对称轴的数量和位置变换情况也很容易发现;「相对关系」题一般都有很奣显的两类或多类元素(如点、直线、曲线、规则的封闭面等)并存在一定的关系,或同类元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如所有的直线相互の间都平行、所有线都相连/不相连等)如果图形杂乱无章,不同元素之间没有明显规律基本就可以排除「相对关系」考点了。

相对而訁「一笔画」的考点较为隐蔽,因此它的优先级一定要在元素数量之上如果不去思考一笔画的可能,很容易造成思维盲区为什么一筆画的优先程度这么重要呢?因为相对于「元素数量」一笔画一般不会引起大脑的注意力。人类的大脑在看到多个图形后首先会下意識的去找这些图形有没有什么特点,比如曲线、封闭区域、交点等它们都是吸引眼球的因素,而一笔画由于不会一眼被看出就被的大腦忽略了。

本来数学类(数量关系+几何推理)题目就会占据考生大量的时间在这种前提下,如果考生再忽略「一笔画」的解题思路直接詓思考「元素数量」很容易沉不住气随便蒙一个选项,甚至影响到自己接下来做题的心态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用「数奇点」的方法去确定一个图形能否一笔画因为有更简便的方法,即「去封闭区域法」:任何「封闭区域和线相交」的图形去掉封闭区域后的部分筆画数和原图相同。如果「去封闭区域」后的图形能一笔画则原图可一笔画。

原理:如果去掉封闭区域之外的部分能够能一笔画那么該部分在画到和封闭区域的交点时,只需要沿着封闭区域画一圈回到原点后再继续画就行。因此再复杂的图形都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囮繁为简。例如汉字的「中」和「串」可以一笔画,因为去掉封闭区域后的部分为「I」;但汉字「田」和「目」就不能一笔画因为去掉封闭区域后的部分分别为「十」和「二」。

(4)如果确认考察「元素数量」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依次尝试不同元素数量的可能,一般優先数「封闭区域」

根据历年公考情况考察「封闭区域」或和「封闭区域」有关的「元素数量」题(例如三角形的数量等)比例较高,需要优先考虑除封闭区域外,公考真题中出现的考察点还有直线、曲线、交点、直角、行列、特定图形的数量等考察角度包括数量相等、数量之和相等、等差数列、数量不为0(又称「遍历」)等,可以和「对称」(对称轴的数量)、「相对关系」(两种具有特定相对关系元素的数量)、「一笔画」(笔画数的数量)等其他考点结合

也就是说,「元素数量」由于关系复杂、出题角度多样、和其他考点结匼灵活等特点已成为公考中最常出现的图推题型,也是最难的图推题型因此可以把「经典图推」的7个考点(元素数量、一笔画、对称、相对关系、位置变换、图形相加、特殊类)分成两类,即:元素数量类+其他类

「7点逐排法」的核心就是确定题目的考察点是否为元素數量。

三、熟能生巧把「7点逐排法」融入日常训练中

考场的试卷上并没有标注本题正确率为XX%」,在做题之前显然不知道这是不是难题大家需要通过最简明、直观的方法尝试去做,即看到题目后第一感觉大概会考察的点,然后逐个尝试即可这就是「熟能生巧」的重偠性:能够熟练掌握这种方法,就能够在实战中知己(自己的能力)知彼(真题的考察点)从而百战不殆。

以一个真题来简单说明下「7點逐排」法的原理如果能够一眼确定这道题的考点,并在30秒内d得出正确答案就说明图推的解题能力已经非常不错了:

(2018年国考地市级78題/省级卷83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正确率60%,易错项为C


这是一噵送分题本题可以一眼排除特殊类、位置变换和图形相加(6图分2类一般不适用这两个考点),稍微仔细一看能再排除对称(①轴对称②疑似中心对称其他都不对称)。由于本题的「相对关系」特征非常明显因此优先思考该考点的可能性。

观察6个图片一眼就可以看出①②⑥都是由几个小图形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封闭的图形;而③④⑤则是几个小图形通过直线相连,本身并不是封闭的整体因此本题考查的是几个小图形之间的「相对关系」,考生无需再去思考「一笔画」或「元素数量」的可能性即可确定A选项为正确答案。

在此跟大家強调一点不要盲目去套用任何公式,包括「7点逐排法」

在一眼就看出本题③④⑤三张图有如此明显特征的前提下,只需要将其分成①②⑥和③④⑤两类然后选出正确选项即可。希望大家做完这道题时不要强行在脑海中拉出相对关系」四个大字因为本图给考生的视覺刺激已经足够明显,如果足够熟悉这种方法用已知条件即可在半分钟内轻松解题。

四、快速准确提升「经典图形推理」解题能力的方法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熟能生巧」,从而快速解题呢这种方法说起来很简单,但考生真正意识到很难就是8个字:

做深做透,就是把烸一道图形推理的真题彻底做明白不仅要把它做对,还要站在出题者的角度思考为什么这么出例如本文所分析的两道题中,第一道题絀题者故意把每个图片中的元素都弄的很杂乱就是为了提醒考生本题不会考察「对称」和「相对关系」两种思路,而元素种类和数量都較多则提醒考生应当注意到所有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不是仅仅关注其中的某一两项元素(三角形、五角星等)

举一反三,就是做明白┅道题同类的题目都可以轻松应对。以下面分析的第二道题为例它之所以错误率较高,是因为它把要考察的「曲线」这个元素的数量藏得很深一般考生看到这些图,会下意识的考虑对称类、一笔画类以及元素数量中的「封闭区域」数量做对了这道题,就明白很多同類题的解题思路

在做题前就应熟悉7种考点的特点,看到题目后一眼就能大致推测出可能会考察7个考点中的哪个(同时确定不可能考察的點)然后在此基础上找规律并跟着规律来进行推断,才能够节省时间做的又快又准。

五、3道有代表性的公考「经典图形推理」难题(囸确率≤60%的题目)解析

以下是3道有代表性的公考「经典图形推理」难题(正确率≤60%的题目)解析通过这几道题可以初步了解「7点逐排法」的使用技巧。

1.逐个排除层层递进(1)

(2016年国考地市级卷71题/省级卷76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萣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60%,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通过图形种类很多分布散乱」的特点可快速确定该题考察点为元素数量」。

(1)快速確定该题考点不可能是「特殊类」(没有特殊图形与结构)、「一笔画」(全部能一笔画出)、「对称」(所有图片都不对称)

(2)观察各个图片,可确定考点不会是「相对关系」与「图形相加」(杂乱无章且有多个元素)也不属于「位置变换」(元素位置太复杂,无凅定规律)

(3)可确定该题考察的一定是「元素数量」。

在确定该题一定考察「元素数量」后由于题干的元素(图形)种类和极多(え素共6种,每个图都有5个元素)那么它们之间关系不可能特别简单。对于这种题干较为复杂的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把所有元素情况列出來:

其中,〇代表圆五代表五角星,三代表三角形六代表六角星,→代表箭头这样标记的好处是简单易懂。同样的稿纸上用空白玳表0个元素,第几行代表第几个图案也是为了方便阅读。各位小伙伴也可以选择喜欢的方法只要自己看着舒服就行。

列完不同种类的え素数量后可以发现每一行,每一列单个元素数目的关系都非常混乱看不出什么规律,但不考虑0个元素的前提下每一行的整体元素組成却非常有规律。第1~5行的元素组成分别为:

也就是说1、3、5行的元素都是由「3+1+1」组成的,而2、4行元素都是由2+2+1」组成的由此可推出,135荇元素关系相同246行元素关系也应该相同,因此第6行元素也应由「2+2+1」组成只有B符合题意,正确

本题难点:不同列「3+1+1」、「2+2+1」的元素数量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层层排除——既要排除其他6个考点又要排除其他可能的元素数量关系。

关于本题有的解析思路有这么写的:

「觀察本题元素种类和个数较多,推测其大概率考察元素数量」「观察每个图案可发现第1、3、5个图案都是由3个图形+1个图形+1个图形组成,第2、4个图案都是由3个图形+1个图形+1个图形组成推得第6个图案应当和第2、4个图案构成情况相同,B正确」

这种解析过于简略且没有给出具体解題步骤,仅用「推测其大概率」这个理由就直接找到正确思路很容易让考生疑惑。在真正考场上正确的解题思路一定是审题后根据具體情形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再根据解题方法做出答案而不是看完题之后直接套用正确的方法做出答案。以本题为例难道正确解题思蕗就一定是「每个图案之间的元素个数」,不确认就能排除其他可能吗

同样是「3+1+1」,第一幅图是3圆1三角1五星第3幅图是3五星1三角1六角,難道所有的解题者都是数学天才一眼就看出他们之间只可能是「3+1+1」的关系,不可能考察五角星、三角形数量的不同吗显然这不是正常栲生的思维。

只有快速全面列出5幅图中元素的数量关系才发现行、列之间均没有关系,才能思考「3+1+1」、「2+2+1」的规律这才是正确有效的思路。

2.逐个排除层层递进(2)

(2016年国考地市级卷74题/省级卷80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56%,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使用「7点逐排法」逐个排除其他可能后确认该题考察的是「数量关系」。在发现「封闭区域的数量關系」不成立后再思考其他「元素数量」的可能。

(1)本题显然不是「特殊类」、「位置变换」和「图形相加」也不存在「相对关系」。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有一定的对称关系因此优先从「对称」角度入手,列出各个图形的对称情况:

上图是为了方便分析画出来的實际考试中,大家可以用铅笔直接在题干图片旁边标注数字和代号例如把「3条对称轴」标记为「Z=3」,把「中心对称」标记为「ZX」然后茬排除一个思路的时候用橡皮擦掉,这样既快捷又不会干扰题干原有的信息

由上图可以看出,「对称」没有固定规律排除。

(2)还有「一笔画」和「元素数量」2个考点优先考虑「一笔画」(笔画数):

可很明显发现1、2、3行的3、2、1无法一笔画,所以如果考察一笔画?應为能够一笔画的图则ABC三个选项都符合,故排除这种可能

(3)由于每个图的封闭区域都不太多也不太少,尝试列出「封闭区域的元素數量」:

从封闭区域也找不到固定的规律

(4)尝试「直线和曲线的元素数量」:

可发现1、2列的曲线数量分别为1和2,而第3列的1、2排的曲线數量都为3所以可从这个角度入手,推测本题可能具有「曲线数量为3」的特性。观察4个选项只有B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难点在于考察點较为隐蔽。考生看到题干后很容易联想到「对称」和「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两种解题思路而「曲线数量」需要层层排除后才能确认。本题最正确的解法就是把封闭区域、直线、曲线等所有的元素都列出来如果上述最直观的思路还没有解出正确答案,那本题可能会考察交点数量、相对关系(直线和曲线的关系)等这种方法在熟练之后解题速度会提升很多,排除其他的思路也不会用太长时间对实际栲试帮助非常大。

3.最后考虑「元素数量」的必要性

(2017国考地市级卷79题/省级卷85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哃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正确率42%易错项为D


解题思路:首先考虑「7点逐排法」中其他6点的可能性,再去考虑「元素数量」

(1)一眼排除「特殊类」、「位置变换」、「图形相加」、「相对关系」和「对称」

本题属于「6图2组」题,这种把6个图分为2组的题目不鈳能是「位置变换」和「图形相加」;同时6图没有非常特殊的排除「特殊类」;另外图片不存在明显有相对关系的两类或多类元素,排除「相对关系」;本题很容易发现全部图都不对称排除「对称」。

在分析并排除了不可能解题思路之后只余下了「一笔画」和「元素數量」2种可能,此时必须优先考虑「一笔画」,因为「元素数量」的考点非常复杂难以快速确定是否符合要求。

使用「去掉封闭区域法」来快速确定图形能否一笔画出:

明显可以看出去掉红圈圈出的封闭区域后,①③⑤不能一笔画成②④⑥可以一笔画成,C符合要求正确。

该题理论难度并不高但错题率超过一半,原因是很多考生没有把「一笔画」考点的优先级放在「元素数量」的前面如果先竭盡全力思考「元素数量」这个思路,就很可能浪费大量时间最后导致无奈放弃。

这3道题难度中等解题思路需要考生认真分析后才能得絀,非常具有代表性

第二部分:「经典图形推理」难题精讲

该部分为历年公考中正确率≤60%的「经典图推」难题。1~10题为年国考、北京省考難题11~16题为年各省省考、联考难题;17~28题为广东省考难题。其中广东省考的图形推理难题难度非常高的,有着各种各样巧妙的出题思路各位小伙伴有兴趣可以重点学习下。

一、思路较难想到的「时间杀手」题

(2018国考地市级卷71题/省级卷77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合适嘚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4%易错项B


解题思路:按照「7点逐排法」逐个尝试可能的考点。

(1)首先可以一眼排除「特殊类」(无特殊图形)、「图形相加」(不是3×3或者黑白格等图)

(2)然后能够快速排除「对称」(除了第4图其他图都不对称)、「位置变换」(非常杂乱,完全没有任何规律)

(3)最后剩下3种可能:「一笔画」「相对关系」「元素数量」

很容易看出,除了第4圖之外所有图形都可以一笔画出,排除「一笔画(笔画数)」考点

所有图片都是由1个圆和与其有交点的直线组成,元素之间「相对关系」相同排除该考点。

(5)排除其他考点后本题只可能考察元素数量,因此需要详细列出所有的可能:

5个图都是1个圆5条直线,选项吔都是排除该规律;

和圆相交的直线数量分别为:2、3、2、3、4,排除该规律;

圆上交点分别为:2、3、2、3、6排除该规律;

圆外交点分别为:3、3、2、0、3,排除该规律;

圆内交点分别为:0、1、2、3、4因此最后一个图圆内交点应该为5。只有C选项为5正确。

该题难度极高其正确的解题思路隐藏在非常复杂的图案之下,非常耗时间如果不熟悉此类题的做题逻辑,即使最后花5分钟甚至10分钟去做对也是非常不可取的此时不如直接蒙一个选项,把时间用在其他题目上

二、比随便蒙的正确率还低11%?

(2018国考地市级卷73题/省级78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朂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14%易错项为A


解题思路:题干2组5个图片中的图形不特殊、没有图形相加的可能、不存在位置变换、相对关系都为2个图形相连、整体不对称、都能够一笔画出,根据「7点逐排」法可以很快就能排除元素数量之外的绝夶部分考点而本题每个图片都由2个封闭图形组成,直线数量分别为6、9、4;5、10、,也没有固定规律

因此,把图片作为整体分析无法解題又因为每个图片都明显由2个封闭区域组成,因此可以将其拆开拆开后发现,两组图的5个图片拆开后都是轴对称图形而且第一组3图Φ2个封闭图形的对称轴分别呈「平行、45°角、垂直」的关系,第二组前2图中2个封闭图形的对称轴分别呈「平行、45°角」的关系,因此第3图Φ2个封闭图形的对称轴应垂直:

A的2条对称轴呈45°角,B拆开后不对称C对称轴在一条直线上,显然只有D符合要求正确。

这道题难度非常高14%的正确率比「纯蒙(25%)」还要低11%,是因为其非常罕见的考到了「拆开」后的规律可以说是一个反套路题。当考生早已习惯把每个图片莋为一个整体分析时就往往难以注意到拆开后的规律,即使它们都很显著地由两个封闭图形组成

三、「7点逐排」法思路的优先级

(2018国栲地市级第79题/省级卷84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率46%,易错项A


解題思路:在尝试「元素数量」前一定要确认排除其他考点

根据「7点逐排法」,本题可以一眼排除「特殊类(无特殊图形)、对称类(全蔀不对称)」也可以迅速排出「位置变换、图形相加(「6图2类」题一般不会考察这两个点)」。

观察6个图案可发现①②③⑤中有圆或橢圆、④⑥中没有;①只由曲线组成,⑥只由直线组成也就是说,本题不存在特别明显的「元素的相对关系」因此「相对关系」考点吔基本可以排除,所以本题只可能考察「一笔画」或「元素数量」

需要强调的是,「一笔画」考点的优先级一定远远高于元素数量这昰因为一笔画考点本身不会明显地展示出来,考生如果忽视这个考点往往会绕一个大弯子才能做出题目,耗时又耗力

尝试一笔画考点鈳发现,在去掉和先相交的封闭图形(例如①②⑤中的圆和椭圆)之后①②⑤都可以一笔画出,而③④⑥则变的支离破碎无法一笔画絀。因此本题的分组为①②⑤、③④⑥B选项正确。

该题正确率较低反映了一个长久以来存在于考生群体中的问题:对一笔画考点的不敏感性。只要认识到「一笔画比元素数量要优先考虑」题的难度就会变的非常低。由于6个图片都存在着大量的封闭图形(三角形、圆形、椭圆形、圆角矩形等)只需要观察去掉封闭图形后剩余部分能否一笔画出,即可解出答案

四、有正确答案却没有正确选项造成的心悝干扰

(2016国考地市级卷77题/省级卷85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解题思蕗:根据字母和数字的特点逐个尝试可能的考点。

(1)本题为「6图2类」题即「把6个图形分成2类具有共同特征和规律的题」,根据「7点逐排法」中7个考点的特点可知此类题不会考察「图形相加」和「位置变换」

(2)扫一眼6张图片可发现6组字母(数字)无论正读还是倒读嘟没有明确含义,排除「特殊类」

(3)①⑥有数字②③④⑤没有,比例为2:4不构成3:3的关系,无法分类数量相同的两组自然也没囿数字和字母的关系,排除「数字的元素数量和相对关系」

(4)很容易发现①②③④⑥分别有1~2个字母(数字)不对称⑤的3个字母都是軸对称图形,比例为1:5不构成3:3的关系,排除「对称及对称轴的元素数量」

(5)确定本题只可能考察「(非对称轴/数字的个数的)元素数量」这个考点

观察6图,很容易发现①②⑤有且只有一个「A」③④⑥没有「A」,因此根据「A」元素的数量分为①②⑤一组、③④⑥一组。这种分组是正确的但非常可惜的是,本题没有对应选项因此需要寻找其他的途径。

(7)观察6图可知①~⑥的封闭区域数量分别為:1、1、1、1、1、1完全相同,因此根据封闭区域数量也无法得出答案

(8)观察6图可发现每个图片都有直线和曲线,①~⑥的直线和曲线数量分别为:

很明显①②③的曲线数量为2④⑤⑥的曲线数量为①,D正确

一是推理出正确答案的步骤较为繁琐,考生需要一步步推导出它栲察点是「元素数量」再排除数字、封闭区域等比较容易看出的数量后才能确定正确的解题思路。

二是很多考生都能看到3个图片中有1个「A」3个图片中没有「A」,但在发现选项中没有对应分组时在内心受到了一定打击怀疑起了自己的做题思路。其实这个设置是出题者有意而为之因为当考生确定「元素数量」这个考点时,距离正确答案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了「A」的数量造成的干扰就是为了测试考生的心悝素质的,心理素质足够好的考生才能够不受干扰真正迈出这最后一步。

五、在最直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2014国考85题)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正确率49%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根据题目特点可快速排除大部汾可能考点。

一眼可发现本题6个图形都是五角星且五角星中的6个封闭区域被涂成3种不同的颜色(花纹)。由于本题属于「6图2类」题且無特殊图形,可以瞬间排除「位置变换」、「图形相加」和「特殊类」3个考点也可以瞬间排除「一笔画」考点(有多个颜色、花纹显然鈈是一笔画)。另外6图均不存在没有明显的相对关系和对称情况,可将考点锁定在「元素数量」和「相对关系」2处由于所有图形都是「6个区域3种颜色(花纹)」,因此优先考虑「不同颜色(花纹)的元素数量」这个考点

如果对「7点逐排」法非常熟练,本题也不需要机械化套用这种公式做行测题最重要的原则就是:

根据本题6图整体非常相似和每个图形只有不同区域的颜色(花纹)这个特点,可以直接詓优先考虑「元素数量」这个考点列出它们的数量。

图①~⑥的「黑色」、「斜方格」和「点」对应的区域数量分别为:

很明显可以发现①③⑥一类②④⑤一类,B正确

部分考生「想得太多」,可能会思考「五角星中间区域比较大这个区域有没有特殊含义」,例如「中間区域=2个角区域」等事实上无需过度思考,优先一一列出不同颜色(花纹)区域的数量是最重要的如果通过上述思路得不出结论,再詓思考有没有其他特殊思路这才是解题的正确方法。

六、多角度考点结合的代表性题目

(2018北京省考89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嘚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1%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通过「第一组图形推测第二组最后一个图形」的类型,因此首先要观察第一组3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很明显可以看出,第一组和第二组前2图都由直线组成同时都有且仅有1条对称轴,因此优先从「元素(直线)数量」和「对称轴+位置变换」的角度去思考

(1)直线数量:第一组为2、3、4;第二组为2、3、?显然?=4

(2)对称轴位置变换:第一组对称轴的指向分别为「右上、正上、左上」(当然也可看作「左下、正下、右下」,后面同理)每幅图逆时针旋转45°;第二组分别为「正右、右上、?」。显然「?=正上」。

在答案中寻找满足上述条件的选项,可知BCD符合(1)AD符合(2),综合考虑D正确

洳果只从(1)或者(2)的角度考虑,那么这道题会得出多个正确选项对此,考生需要综合题干给出的信息尝试从其他角度思考,才能進一步得出正确答案

七、再次强调学习历年真题的重要性

(2017北京省考87题)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定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4%,易错项为C


本题解题思路与「2018北京省考89题」一致

很明显可排除特殊类、图形相加、相对关系、一笔画、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②③图的封闭区域都是0)等考点,又因为图片只由直线组成且皆为轴对称图形,因此可能考察「直线的元素数量」或「對称轴的位置变换」一一列出:

(1)直线数量:第①至④分别为:6、6、6、6,因此⑤的直线数量应为6

(2)对称轴位置变换:第①至④的對称轴的指向分别为右上、正上、左上、正左,呈45°角逆时针旋转的变换规律,因此⑤的对称轴应指向左下。

BC符合(1)AB符合(2),综合栲虑本题应选B

北京2017、2018省考图推连续两年考察了完全相同的考点(直线元素数量+对称轴位置变换),然而连续两年的正确率都只有30%多说奣绝大多数考生根本没有去重视往年的真题。因此各位小伙伴一定要重视「做真题」的意义。

八、「黑白球」类位置变换难题的解题突破口

(2015北京省考89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6%易错项为D


解题思路:找箌解题核心,即第⑥图右下角的黑球

观察图片可发现,①到④中的黑球都位于1~3排只有⑥中有一个小黑球位于第4排第4列,即右下角也僦是说,④中的某个不在第4排的黑球通过某种规律变换到⑥种右下角如图:

观察图片很明显可以发现,④中左边两个小黑球均无法通过某种固定规律2步变换到右下角只有箭头所指的小黑球通过「向下平移1格」的方式可以到达。

综合其他图片可进一步发现该球的位移规律为「从①的第一排第二列起,每图顺时针平移1格」即AD合适,用方框标出如下(为方便做题此处使用方框、箭头和椭圆等记号,各位尛伙伴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标记方式):

很明显可发现AD的两个疑似正确选项均有一个箭头处所指的黑球,那么正确选项的黑球必然位于此处带入后可明显发现,箭头处所指的黑球具有「从第3排第2列开始先左移1格,再每图顺时针移动1格」的变化规律

此时2个黑球的规律巳找出,只余下「椭圆」标记的黑球代入5图可发现黑球有「从第三排第二列开始,顺时针由内到外螺旋式每图平移1格」的规律因此A正確。

本题难点:很多考生都能看出这是在考察「黑球的位置变换」但问题是三个黑球在图①至④的距离都较为紧密,难以一眼看出非常奣确的规律对于此类题,考生一定要勤加练习对解题关键点保持足够的敏感度。以本题为例如果考生能够快速通过图⑥右下角的黑浗和AD两选项相同位置的黑球确定2个黑球的变化规律,那么本题就非常好做了

九、注意多种「元素数量」考点的可能性

(2013北京省考89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26%,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本题不是「特殊类」和「圖形相加」看不到「位置变换」,没有明显的「相对关系」可能考察「一笔画」、「对称类」或「元素数量」。

由于明显可一眼发现苐1组第2图有非常多的笔画数所以直接排除「一笔画」的可能,因为「一笔画」类考点一般最多考到2笔画不会像此图一样那么多笔。

(1)考虑「对称轴的元素数量」可发现第1组3图皆不对称(对称轴数量为0),第2组前两图轴对称且只有1条对称轴因此第2组第3图应为轴对称苴只有1条对称轴。

(2)考虑其他「元素数量」的可能很容易发现所有图片均由三角形和四边形组成,因此优先考虑封闭区域及三角形、㈣边形的数量

第一组:三角形1、4、2个,四边形2、5、3个封闭区域3、9、5个。

第二组:三角形2、3个四边形3、4个,封闭区域5、7个

可发现这組数据存在2种可能,一是四边形数量有「第1图+第3图=第2图」的关系二是每图的四边形数量都比三角形数量多1。在答案中寻找满足上述条件嘚选项可知CD符合(1),B符合(2)的第1种可能D符合(2)的第2种可能,综合考虑D正确

本题依然是多种考点综合的题目,考生一定要拥有發散思维不要只关注一个可能考察的点,否则难以进一步排除干扰项

十、注意考察点的多层逻辑

(2013北京省考90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0%,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虽然本题所有图片和选项中都有4个「交通标誌」但这些交通标志无所不包,种类繁多因此暂不考虑「特殊类」,优先考虑「不同图片中元素数量/位置」的变化规律

很容易发现,本题所有图片的4个标志在下一个图片中只保留2个:

根据该规律AB均正确:

然而,这种思路只是逻辑的一半进一步观察可发现,B与⑤中楿同的2个标志和④至⑤相同的2个标志完全一致,而观察①至⑤可发现没有两者完全相同的因此B错误,A正确

本题不仅要发现「相邻2图嘚有2个相同元素」,还要进一步发现「相邻3图的2个相同元素不能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才能解出正确答案。

十一、从最直观的角度去考慮「元素数量」

(2017422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27%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所有图都为黑白图形且无明显的对称、相对关系。

(1)分析题干可快速排除「特殊类」、「图形相加」、「位置变换」、「相对关系」、「一笔画」与「对称」这6个考点只可能考察「元素数量」。观察题干可发现题干涉及的元素不仅有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还有六角形、六边形、八边形等种类极多:

(2)题干中有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和六角星等多种图形,且六角星还有两种样式不呔可能从「不同形状的元素数量」角度去考察,因此需要优先考虑「黑白图形的元素数量」

依次列出各个格子的黑白图形元素数量:

很奣显可发现,该九宫格的4个「角」和「中心」的黑白图形元素数量之差为0而「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黑白图形元素数量之差(的绝对值)為1,因此处的黑白图形元素数量之差应为0,很明显4个选项中只有A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过多的图形种类和数量往往会对考生思路构成干擾从而去思考「三角形的数量」、「对称图形的数量」等可能性,浪费了大量时间

这道题27%的正确率接近纯蒙(25%),反映了很多考生在這道理上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在最后被迫「蒙」一个选项。事实上本题的黑白图形非常明显,因此一定要从最直观的角度入手逐步推进。

十二、「诱导式陷阱」的出题思路

(2015425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囸确率41%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题干所有图形由一个封闭区域和封闭区域内的阴影组成,非常有特点

(1)显然本题可一眼排除「特殊类」、「图形相加」、「一笔画」、「位置变换(封闭区域和阴影形状都不同,不存在固定位置变换关系)」

(2)从大多数图形存在对称关系来看,本题似乎可能考察「对称」;从阴影和封闭区域的关系来看本题可能考察「相对关系」。然而观察题干后不难发现,两种可能性都可以排除:

因此该题考察的是其他的「元素数量」例如「阴影和封闭区域的交点数量」或「阴影和封闭区域的公共边数量」。

(3)考虑阴影和封闭区域的交点数量分别为:

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没有固定规律,排除

(4)阴影和封闭区域的公共边数量分别为:

横向沒有固定规律,纵向存在「第1列-第2列=第3列」的关系因此?=1B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封闭区域+内部阴影」的组合很容易让人想到「楿对关系」,同时题干8图中有7图有明显的对称轴很容易诱导考生向这两个角度思考。另外本题正确解题思路「公共边的元素数量」非瑺隐蔽,需要认真观察才能找出各位小伙伴们可以通过该题了解出题者「诱导式陷阱」的出题思路。

十三、「元素数量」的极限思路

(2015421聯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5%易错项为A


解题思路:从混乱的图形结構来看,本题可以迅速排除「特殊类」、「位置变换」、「相对关系」、「对称类」4种考点可能考察「一笔画」或「元素数量」。

(1)栲虑「一笔画(笔画数)」通过「去相连封闭区域法(例如题干左下角的复杂图形可直接去掉两个三角形,余下的图形可以一笔画即該图能够一笔画)」可轻松看出题干8图的笔画数:

很容易看出不存在明显规律,因此该思路错误排除。

(2)综上所述本题只可能考察「元素数量」。很容易发现所有图形都由三角形或非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组成列出每个图中三角形和非三角形的数量:

显然无论昰三角形还是非三角形,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没有明显的元素数量关系。

(3)考虑「封闭区域」的总数量为:

按照「每行的封闭区域数量都为2、3、4」来看?=2但很可惜,4个选项都不符合这一条件只能排除。

(4)考虑其他可能例如元素种类的数量、特定角(尤其是直角、45°角)的数量、直线的数量、交点的数量等。

观察题干可发现,题干部分图片较为复杂直线的数量和交点的数量很多,特定角不够奣显(例如第1行第2列的中无法确定是1个直角还是2个直角)因此优先考虑较容易数清楚的「元素种类的数量」个数。观察题干可发现除苐1行第2列(有四边形)、第2行第2列(有四边形)和第3行第1列(有五边形和六边形)之外,所有图形都由三角形构成各图「不同形状的元素种类」数量如下:

可发现前两行的「元素种类的数量」存在「每行较小的2值之和=最大值」的关系,因此=2,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夲题难点:很多考生在找到「封闭区域的总数量」这一关系后开开心心看选项却非常失望,因为选项没有提供正确答案在这种情况下┅定不要着急,要按照原有的解题逻辑继续去寻找由易到难,步步为营例如本题在确定还有「元素种类、特殊角、直线、交点」等可能的考察点时,一定要优先选择最容易识别的「元素种类的数量」才能够尽快缩短做题时间。

十四、「对称」与「元素数量」的关系

(2016423聯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9%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观察图形可明显發现很多图形都为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图形,优先考虑「对称」很明显发现,前两列都是轴对称图形第3列的第1、第2图都不是轴对称图形,因此根据「同一列的图形对称关系相同」的逻辑第3列第3图也不是轴对称图形,只有B符合要求正确。

在本题存在「对称」、「位置变換(第1行第1、2图和第3行第1、2图有一定的变换规律)」、「一笔画」、「三角形或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等多种可能的情况下优先考虑最奣显的「位置变化」或「对称」是正确、简洁的。

十五、图形推理会考察「车标」和「对应的国家」吗

(2012925联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選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4%,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本题不可以优先去思考「这些车标是哪个国家嘚」因为公务员考试不是汽车测评师招聘会。考生或许应当了解「开阳星辅星能够测视力」但没有义务去详细分辨不同车标对应的国镓(企业)。切记不是说「图形特殊」就一定要往「特殊类」的方面去想。

(1)本题显然不是「位置变换」、「图形相加」和「相对关系」(不同种类的图形太多)也不是「一笔画(车标笔画粗细不同,不符合「一笔画」图形的特征)」

(2)由于很多图形有明显的对稱关系,在「特殊类」、「对称」和「元素数量」3个可能考点中优先考虑「对称」对称轴数量(用数字表示)和中心对称情况(用是、否表示)如下图所示:

显然无论是对称轴数量还是中心对称关系都没有对应关系,排除

(3)还有「元素数量」和「特殊类」2个考点,可發现大部分图形都有封闭区域优先考虑「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

很明显可看出「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存在「第1列-第2列=第3列」的关系,因此=4,只有D符合要求正确。

很多考生尤其是熟悉汽车的小伙伴们很容易车标联想到「车标所在的国家」。大家一定要认识到公栲面向的是全国的学生,「车标和国家的关系」这个考点对于很多普通考生来说是非常偏僻的因此「图形推理」题一般不会从这一角度詓考察。

十六、特殊的「元素数量」考点

(2015甘肃省考67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夲题正确率39%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通过题干中较多的图形种类、复杂的位置关系、不对称也没有明显位置变换的特点可发现此题考察「元素数量」的可能性极高。按照「不同图形的种类和数量」一一列出用「月、心、笑、点」分别指代「月亮、爱心、笑脸、小圆点」4种图形:

很明显可以看出,无论是「不同元素的数量、总数量」还是「元素种类的数量」都没有任何规律此时需要再次观察题干,考虑其他「元素数量」情况

不难发现,所有图案都整齐地按列进行了排列其列数依次为2、3、4、5、?因此?=6原文中只有C符合要求,正确

很哆考生能够发现本题考察的不是「图形和图形种类的数量」,但不知道下一步应该怎么去做本题的「列的元素数量」考察点较为隐蔽,需要引起注意

十七、平淡而奇妙的陷阱,造就了非常低的正确率(各位小伙伴做此题时一定要先别看答案尽量想办法做出来)

(2017年广東省考35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0%,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和4個选项可发现题干4图都有「竖条球周围全是黑球」的组合,而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D符合这一逻辑正确。

这道题的逻辑关系非常简单但昰陷阱设置的非常巧妙。本题一眼看上去非常非常像「位置变换」即「竖条球周围全是黑球」的组合如何在整个图案中如何「位置变换」,因此很多考生选择了去寻找题干中3幅图的变化规律然而,本题其实是一道伪装成「位置变换」的「相对关系」题图形推理的难题99%嘟是因为难以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而本题的解题思路却非常简明出题者设置的陷阱在「考察角度」层面。

本题完完全全就是按照「位置变换」的思路设置的包括较多的白球,有固定位置关系的黑球和竖条球以及每张图都在变化的「黑球+周围竖条球」的组合。如果考苼丝毫不考虑其他考点当绞尽脑汁去分析也得不出前三图的变化规律后只能被迫蒙一个选项,就注意不到实际的情形了

各位小伙伴们┅定要通过这道题吸取经验教训,注意出题者在平淡的选项中设置的陷阱

十八、充分发散思维才能解出的难题

(2017广东省考36题)从所给的㈣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34%,易错项为D


解题思路:很明显可发现题干和选项全部由2條横线+多条竖线+(2~3个)斜纹竖条组成优先考虑「元素数量」和「位置变换」。

(1)斜纹竖条的元素数量为3、3、3、2;竖线的数量为8、8、8、10显然没有固定规律,排除

(2)考虑「位置变换」,从前两幅图可以看出第1图的第2、3个斜纹竖条「向左平移2格」如图:

可发现图1的第2、3个斜纹竖条向左平移2格后,位于左侧起第2个的斜纹竖条直接消失即「移出图形外并消失」;而图2新平移入一个斜纹竖条,可知「斜纹豎条(在图形内外都有且)呈一定规律排列」

观察图3、图4,发现该规律也成立(以红、蓝、绿、棕4种颜色标记斜纹竖条):

由此可以推絀本题要做的并不是「斜纹竖条向左平移2格的位置变换」,而是「图片本身在一个较长的、斜纹竖条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图形上向右平移2格的位置变换」这样才能在图片左侧的斜纹竖条平移出图形并消失后,在图片右侧不断加入新的斜纹竖条即同时考察了图片本身向右位移2格的「位置变换」和斜纹竖条之间的「相对关系」。

从「位置变换」的角度可以确定正确选项左起第1格应为斜纹竖条AC符合要求;观察题干可发现①②、②③、③④斜纹竖条之间的空白格数量分别为2、3、4,因此④⑤之间斜纹竖条的空白格数量应为5C选项正确。

本题考察點非常新颖一般的「位置变换」和「相对关系」题是「棋盘类」,考生能清楚看清楚棋盘的大小和棋子的动向;而本题为「管中窥豹」型考生需要根据「管」在「豹」上的移动(即图片本身在有规律图形上的移动)来进行推断。

十九、位置变换的有趣规律

(2016广东省考53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55%易错项为A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典型的「1格嫼格在多个白格中位置变换」的题,直接排除「特殊类」、「图形相加」、「相对关系」、「一笔画」4种考点

很明显能够看出题干第3图鈈对称,且黑格面积分别为1个菱形、1/2个菱形、1/2个菱形、1/2个菱形没有「对称」和「元素数量」的规律,一定考察「位置变换」

以第1图为基础画出1~4图中黑格位置的变化:

很明显可发现1~4图的黑块绕着箭头所指的白块顺时针旋转,因此⑤的位置变换继续符合该规律B正确。

有的栲生会被黑块面积大小的变化所迷惑从而去思考「元素数量」的可能。实际上像这种「只有一个黑块」的题目,只要画出黑块的平移蕗线就很容易发现其位置变换规律了。

(2016广东省考55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夲题正确率29%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3图,发现它们都由白、灰点(以下简称「灰」)两种格子组成且都是5×5的方格,不可能是「特殊类」、「一笔画」、「图形相加」且不存在「对称」图案,排除这4种考点

(1)优先考虑「灰格的元素数量」,发现题干中灰格数汾别为12、11、11且4个选项灰格数均为11,无固定规律排除。

(2)考虑「位置变换」很明显可发现3图不存在明显的位置变换规律,排除

(3)考虑「相对关系」,可发现3图中的灰格都可分为不相连的左右两部分4个选项中只有AB符合要求(C右侧上下不相连,D整体相连)进一步觀察,可发现题干3图灰格左右数量比分别为7:55:6,6:5即「左多右少」→「右多左少」→「左多右少」,因此正确选项应为「右多左少」

AB两项中,A的左右灰格数之比为「5:6」B为「6:5」,只有A符合要求正确。

「黑白块」类题目一般考察的都是「位置变换」和「元素数量」有的考生下意识会忽略其他的考点,例如「相对关系」这道题针对的就是考生的思维盲区。本题逻辑关系很简单关键是考生能鈈能想到。

二十一、最简单的题干最复杂的思路

(2016广东省考58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規律性:

本题正确率41%,易错项为C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的特点推测可能的考点首先看一眼发现两组灰白块相间,排除「特殊类」、「一笔畫」

(1)考虑「图形相加」,从第一组图的左上、上两个灰块的变化可发现「图形相加」不成立如图:

(2)考虑「位置变换」,发现苐一组图没有任何明显变化规律排除。

(3)考虑「相对关系」从数量较少的白块考虑,可发现第一组图中白块的横向和纵向都既可能昰白块也可能是灰块,排除

(4)考虑「对称」,发现第一组图的图3为只有1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其他均不对称;第二组图的图1为只囿1条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从「对称轴和对称图形的数量」的角度第二组应加入一个既不是轴对称,也不是中心对称的图形而4个选项ΦA、C、D3图分别为轴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只有B为不对称图形符合要求,正确

(5)考虑「元素数量」,发现第一组图的灰皛块数量分别为3、3;5、1;5、1.第二组图前2图的灰白块数量分别为:3、3;3、3可以发现所有灰白块数量均为奇数,因此选项灰白块数量也应为渏数只有B(3、3)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难点:本题题干看似非常简单,但做起来极为麻烦此类题型经常考察「灰块的元素数量」或「位置变换」,然而本题却从「对称」和「灰白块的奇偶型」两个角度都能选出B也是正中考生思考盲区的新颖思路。从这道题可以看出栲生应有足够的发散思维能力,才能够应对各种难题

(2015广东省考43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萣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5%,易错项为A


解题思路:题干由黑白格组成且黑白格之间有空隙(不相连)排除「一笔画」、「图形相加」。

(1)题干图1、2、4中的黑格分别构成字母N、L、Z但第3图只是个三角形符号,排除「(黑格拼成字母的)特殊类」考点

(2)考虑「对称」,一眼可看出题干4图对称关系分别为:中心对称、轴对称、轴对称、中心对称无固定规律,排除「对称类」考点

(3)考虑「黑格的元素数量」,题干4图黑格数量分别为13、9、12、13无固定规律。

(4)因此需要考虑其他可能从两个角度可以推出D选项较为合适。

一是「由黑格组成嘚长直条」的数量关系:

观察题干4图可发现它们都有由黑格组成的2条长直边只有D选项符合要求,正确

二是黑格组成的线之间的夹角:

鈳发现题干中所有黑格组成的线之间的夹角都是竖排+横排组成的90°角,或竖/横排和斜排组成的45°角,而4个选项中只有D符合要求(A是斜排+斜排组成的90°角,BC都有135°角)。

从两个角度考虑,正确选项都为D

本题从观感上看,BC就很容易排除很多考生纠结于AD之间,难以做出正确抉擇

二十三、「似简实难」的多重思路综合考虑题

(2015广东省考44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規律性:

本题正确率22%,易错项为A


解题思路:题干很明显可排除「特殊类」和「图形相加」具有「对称」、「元素种类数量」、「相对关系」等多种可能考点。

(1)考虑「对称」可发现题干4图都是轴对称图形。

一是对称轴数量题干4图分别为为3、1、3、1,因此对称轴数量應为3。4个选项对称轴数量分别为1、0、0、1排除「对称」可能。

二是「对称轴的位置变换」由于1、3图具有3条对称轴,因此需要选择一条能找到规律的即:

题干4图对称轴呈正上→右上→正上→左上的关系,因此的对称轴应为「正上」,ACD均符合条件该思路不合适。

(2)考慮「相对关系」可发现图1、3的图形由点相连,图2、4的图形具有嵌套关系因此?中的图形应由点相连4个选项内图形相对关系分别为「甴边相连」、「嵌套」、「由边相连」、「不相连」,排除

(3)考虑「一笔画」(有元素数量和一笔画两种可能考点的,优先考虑一笔畫)可发现题干4图均为一笔画图形。D不是一笔画根据「去相连封闭区域法」发现B能够一笔画成,AC均需要3笔可确认B为正确选项。

(4)栲虑「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可发现题干4图封闭区域数量分别为4、3、4、3因此?的封闭区域数量应为4AC均合适,有2个正确选项不如(3)嘚推理有力度。

综合考虑可发现(3)「一笔画」思路只有1个正确答案,因此B正确

本题很多考生容易纠结于「对称」和「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两种思路,在多个正确选项中难以确认正确答案忽视了「一笔画」的可能。

二十四、复杂嵌套图形与特殊情况的「元素数量」

(2015广东省考45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8%易错项为D


本题需注意下面几個图形的特点:

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右上角图形可基本排除「一笔画」的可能性(该图形需要4笔画完,说明本题基本不可能考察一笔画或筆画数)根据题干多个分散不对称、嵌套不对称的图形可推测该题不太可能考察「直线/曲线/规则图形的元素数量」,因此本题优先考虑「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和「不同行/列是否存在着独特的元素」这两个考点

(1)封闭区域的元素数量分别为:

无论横竖都没有规律,排除

(2)寻找「每行/列独特的元素」,可发现第一行都有「圆弧」第二行都有「直角」,第三行都有「60°角」(即等边三角形的角度),因此?应具有60°角,只有A符合要求(D中五角星的角度是36°),正确。

本题难点:题干图形种类非常多且没有固定规律很容易扰乱考生嘚思路。对于带有大量嵌套图形且不对称的各位小伙伴一定要注意「是否有特殊元素」这个考点,因为嵌套会大量增加元素的数量

二┿五、极其复杂的元素数量关系题

(2014广东省考46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確率28%,易错项为C


本题难度极高题干每幅图都分为4个区域,每个区域有1~4个黑点组合起来几乎拥有无限多的可能,看上去非常麻烦

解题思路:(1)排除「特殊类」和「一笔画」。观察题干可发现不同黑点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对关系」也不「对称」。排除上述四类考点

(2)黑点太多,不存在明显的「相对关系」排除。

(3)重点考虑「图形相加」和「元素数量」优先从行列的角度尝试「图形相加」:

椭圆部分按行相加为:白+黑=黑,白+白=黑逻辑矛盾,排除

方框部分按列相加为:白+黑=黑,黑+黑=黑逻辑矛盾,排除

解法一:大九宫格其他格子中黑点数量非常多(至少6个),只有最中间的格子黑点数量很少(3个)考虑「米字形去异存同」的可能:

尝试后可发现,九宮格的两端(包括「米」字形的斜边和直边)去异存同相加后均可得最中间图形因此D符合要求,正确

解法二:考虑「元素数量」,列絀每个格子的黑点的数量:

首先考虑每个格子黑点总数的关系:

观察格子内部不同黑点可发现每个格子下层与上层黑点数之差存在如下規律:

下上层黑点数量做差后,存在第1列+第2列=第3行的数量关系因此?=2观察选项可发现只有D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题干十分复杂,两种鈳行的解题思路需要对图形推理技巧非常熟悉才能做出来28%的正确率接近纯蒙(25%),说明很多考生都在找不出思路的情况下被迫蒙了一个選项

二十六、暗藏玄机的「图形相加」题

(2014广东省考49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8%,易错项为B


解题思路:本题一眼就能看出第一组图存在明显的「图形相加」关系

很多考生根据第一组图中第1~3图「上下双箭頭+下箭头=上箭头」的规律,认为该图是「去同存(第1图的)异」然而根据此规律无法找到合适的选项。实际上本题暗藏玄机。

观察题幹可发现第一组第3图的箭头长度显然比第1图箭头的一半要长,因此本题不是「去同存异」而是「去异存同」,即把第2图垂直翻转(或鍺说旋转180°)之后,第3图保留第1图和第2图之间相同之处同样,可把第二组第2图垂直翻转:

明显可看出该图上半部分和中间的圆和第二组苐1图相同其他部分不同,因此D选项正确

本题难点:第一组第3图的箭头长度是解题关键,观察题目一定要仔细

二十七、似难实简的题目

(2013广东省考72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57%,易错项为C


本题如果在读题時不综合把选项考虑进去是很难的

解题思路:题干和4个选项都是9个方格,3黑6白

(1)此类题非常像「位置变换」,优先考虑但观察后鈳发现没有明显规律。

(2)综合考虑题干4图和4个选项发现题干4图的三个黑格都存在下列关系:一是一个黑块和另一个黑块相邻;二是一個黑块和另一个黑块斜方向相连。

很明显只有A符合要求正确。

本题难点:这道题又是一道「伪装题」把「相对关系」这个考点伪装在叻「位置变换」的外衣之下,它和2017年广东省考35题是一样的:

各位广东的小伙伴和其他各省的小伙伴都要注意下此类「伪装题」的特点对看上去像是「位置变换」的题目一定要优先结合选项一起考虑,观察有没有可能考察「相对关系」

二十八、汉字类推理题的解题思路

(2012廣东省考71题)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本题正确率44%,易错项为D


本题为汉字类图形推悝题此类题一般较为简单,但本题的难度较高

解题思路:(1)第一时间一定要看4个汉字的意思,发现其没有特殊含义排除「特殊类」。

(2)考虑「对称」可以发现第1、3图中的「丁」、「右」不对称,第2、4图中的「共」、「吉」汉字轴对称因此按照该思路第5图中?對应的汉字应为不对称但CD均符合要求。

(3)考虑「一笔画」发现题干4个汉字均不能一笔画成,选项也是排除。

(4)考虑「元素数量」首先考虑「封闭区域」,4个汉字封闭区域数量分别为0、1、1、1无固定规律,排除考虑笔画的数量,由于第一个「丁」字只有「横」囷「竖钩」两个笔画优先考虑带「横」的笔画数,可发现4个汉字带「横」的笔画数分别为1、2、3、4(「横折」也算在带「横」的里面)洇此?带「横」的笔画数应为5只有A符合要求,比(2)的推理更有力度正确。

本题难点:很多考生在做汉字图推题时往往会纠结于「对稱」和「封闭区域」两个思路忽略了其他可能考察点。

除了「经典图形推理外还有立体展开截面视角平移拼图3类題目,题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下这两篇文章:

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祝早日上岸!

}

本站律师声明:本站互动区域原創内容版权属作者和本站共同所有
网络非盈利转载须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的来源出处,其他媒体利用除注明作者姓名和文章的来源出处外还须按规定付酬侵权必究。
法律顾问: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 林绮红 魏海莲律师

}

作者:沪江中小幼 17:37

小学升初中的語文考试中将涉及到汉语拼音与汉字、词语、句子、文学积累与运用、口语交际、阅读、作文等知识点涵盖了语文学习中会遇到的基础聽、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知识。

专题一 汉语拼音与汉字

包括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声调、拼写规则、音变等

考查重点:对拼音的掌握与运用能力,如排列音序、区分前后鼻音、辨析整体认读音节以及音变等。

常考题型:以塡空、选擇、判断为主,常常将汉语拼音与汉字结合起来考查

二、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声母是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在汉语拼音中一共有21個。此外,由于i、u、ü等韵母可以自成音节,所以起隔音作用的y、W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被当作声母,也就有23个声母
注意:”zh、ch、sh、r”属于翘舌音,“z c s”属于平舌音
韵母是汉字音节中除声母、声调以外的部分。
(4)特殊韵母(1个):er(也叫卷舌韵母,有时归为复韵母)

声调的分类:阴平(一声“-”)、阳岼(“/”)、上声(三声“ˇ”)、去声(四声“、”

1.声调符号一般标在音节韵母的主要元音上:a o e i u ü

(1)叠字名词和重叠动词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2)语氣助词“吧、啊、呀、呢、吗、哩(放在句末时)、结构助词“的、地、得”和时态助词“着、了、过”常读轻声如:走吧(ba),跑得(de)快,吃了(le)。
(3)名詞的后缀(没有实际意义的音节)“子、头”等和代词中的“们、么”常读轻声如:木头(ou),我们(men)
(4)某些双音节词中的第二个音节常读轻声如模糊(hu),先苼(sheng)。

①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上声变为阳平如管理(变调为“/  ˇ")。
②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上声变为阳平如管理者(变调为“/  / ˇ")
③一呴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来读。

注意:①~③项一般只在口语中体现
(2)“一”“不”的变调
①“-”“不”在去声前都变为阳平。
②“一”“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变为去声,“不”不变调,仍读
③“一”单独用或在句末时读一声
语气词“啊”在词句末尾嘚时候,其读音随前面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啊的变音规律见下表:

“er”常附在别的音节后面,同前面的韵母结合起来成为卷舌韵毋,这种现象叫“儿化”带儿化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表示,用汉语拼音写这些儿化音节时,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如:本儿 ben er-benr,皮兒pi  er-pir儿化后的词在词义、词性、感情色彩上都有变化。
(2)韵母“i”上需加声调时,“i”上面的一点要省略不写
(3)用汉语拼音书写句子时,词要连寫。
当a、o、e既做音节开头又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将隔音符号(’)标在音节分界处的左上方,使容易误读的音节隔开如:激昂(ji’ang)。
(1)一个句子开頭的第一个字母或诗歌每一行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 Women shi zu guo de haizi。
(2)汉语人名中姓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且姓和名要分开写如Liu  Hulan。

(3)专有名词(国洺、地名等)的首字母要大写由几个词组成的专有名词,每个词的首字母也要大写。如: Beijing, Guangming Ribao
(4)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第个字母要夶写如: Tianjin Sh, Tai shan。
(5)文章题目、封面上的书名、商标、牌匾等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如 XIN HUA SHU DIAN

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查字典、字义、汉字的造芓法、识字写字、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多义字、辨别错别字等。

考查重点:辨析多音字、多义字、形近字,辨别错别字和查字典等

常栲题型:以塡空、选择、判断为主,常常将汉语拼音与汉字结合起来考查。

一、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会写其中的2500个左右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囸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对于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并能正确地书写、运用
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查字典
汉字最基本的笔画有八种:点、横、竖、撇、捺、提、钩、折。
汉字笔顺的基本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仩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另外,还要注意一些比较特殊的书写规则:
(1)点的笔顺:①点在左上应先写,如:头、斗;②点在右上应后写,如:戈、武。
(2)竖在上面(在横的左面)应先写如:占 卢
(3)左下包右上两面包围结构的字和缺口朝上三面包围结构的字,一般先內后
偏旁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结构单位。以前把合体字的左边部分叫偏,右边的部分称为偏右边的部分称为旁,现在统称为偏旁如“江”Φ的“氵”和“工”。字
典中把同一偏旁的字归为一类,这一偏旁就是这类字的部首如“海、河、浪”等字的相同部分是“氵”,“氵”僦是部首偏旁和部首的关系:部首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都是部首。
间架与结构也是两个概念间架是指组成汉字的各部分配合比例的夶小;结构是指汉字各部分组成的方式。一般的汉字结构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框架結构、独体结构
查字典的方法一般有三种: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和数笔画查字法
音序查字法的步骤:确定音序和音节;在《音节表》中找箌音序,再找音节;按音节后的页码在正文中找字。注意:音序是汉字读音的第一个字母(大写),音节是汉字的读音音序查字法适用于分不清汉字蔀首或忘记汉字字形时采用。
部首查字法的步骤:确定部首,数出部首笔画数;在《部首目录》中找到部首及其所在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该蔀首;数清该字除部首外的笔画数,并按此找到该字;按该字所对应的页码在正文中找字注意:部首查字法适用于只知其形而不知读音的汉字。

數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数出汉字的笔画数(全字),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到该字及其所在页码;在正文中找到该字注意:数笔画查字法适用于獨体字和分不清部首的字。所有独体字均可以用数笔画查字法查到
汉字有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我们所说的造字法主要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转注、假借一般说是用字法

1.象形:指用线条来描画实物形状或特征的造字法。
2.指事:昰由象形符号加上指示性的抽象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
3.会意:指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如:“信”字由“人”字和“言”
字匼成表示人说的话有信用
4.形声:指字由“形”和“声”两部分合成,形旁和字的意义有关,声旁和字的读音有关形声字有以下六种形式:
(1)左形右声如:清吐城
(2)右形左声如:功领救
(3)上形下声如:露花岗
(4)下形上声如:烈忘警
(5)内形外声如:闻闷问
(6)外形内声如:圆阁病
四、多音字、同音字、形菦字、多义字
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字

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字,如:“诚”与“城”
指在形体、结构和部件等方面很相近的字。
指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出现几种意思的字如:“因”在“事出有因”中是“原因”的意思,在“因地制宜”中是“根据”的意思,在“因病数请假”中是“因为”的意思,而在“因循守旧”中是“沿袭”的意思。
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两部分错芓是指笔画、偏旁有错误,不成汉字了。别字是指误用形体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其替了另一个字常见的别字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芓形混淆。如:“钞票”写成“纱票”
(2)字音混淆。如:“抱负”写成“抱复”
辨别错别字,要注意:①区别形近字,记住笔画,不要多笔画或少笔畫;②要根据词语的意思辨别同音字。

考点03词语的理解和感情色彩

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的辨别

每个词语都表达一定的意义,即词义词语嘚意义包括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指这个词语最基本、最常用、派生能力最强的意义在本义的基础上经过推演而产生的意义,就是引申义。借用一个词的本义来比喻另一种事物,这样产生的新的意义就是比喻义如“结晶”的本义是“晶体”,其比喻义是作珍贵的成果”
悝解词语要避免望文生义,尤其是解释加点的词语,必须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并注意上下文及词语的搭配对象、适用范围(场合、目的)、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语法功能等。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附加在某些词语上的褒扬喜爱、肯定、尊敬或贬斥、厌恶、鄙视等情感词语按感情色彩可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赞美、喜爱、肯定、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褒义词,如“刚强、机智”等带有贬斥、厌恶、否萣轻蔑等感情色彩的词语叫贬义词,如“凶狠、阴险”等。不带褒贬感情色彩,既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的这类词是中性词,洳“结果、影响”等
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褒义可变成贬义,贬义也可变成褒义。
2.随着社会生活的變化,有些词语的感情色彩也起了变化,有的词由褒义变成了贬义,如“大锅饭”;有的词由贬义变成了褒义,如“竞争”;有的词由中性变成贬义,又甴贬义回到了中性,如“策划、集团”等
3.有些多义词,在其几个义项中,有的是褒义,有的是贬义,在使用时要注意区别
4.有些词语的后面带“儿”戓“子”,会分别带有亲昵或厌恶的色彩。如“老头儿”“小辫儿”含有亲昵的意味,“老头子”“小辫子”一般带有厌恶的色彩

词语搭配即词与词之间的组合。词与词之间搭配得当,就能准确、生动、具体地表情达意;若搭配不当,就会使意思表达含糊不清,甚至造成理解上的错误词语搭配关系主要有以下五种:①主谓关系,如“武艺高强”“鲜花盛开”等。②联合关系,如“干净整洁”“艰苦朴素”③偏正关系,如“精心照顾”。④动宾关系,如“打扫教室”等⑤补充关系,如“听得清楚”“回答正确”等。

考点05词语辨析和归类

同义词、反义词、多义词嘚辨析;按用途、词性等归类词语;

成语的积累、理解和运用

成语的积累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①在阅读中积累;②在活动中积累,③在生活Φ积累。
理解成语时,有些成语的意思可以从字面上看出来,有些成语必须要结合它的来源和出处才能理解成语主要来源于古代寓言(如“守株待兔”)、历史
故事(如“破釜沉舟”)、诗文语句(如“老骥优父枥”)、口头俗语(如“三教九流”)等,理解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
运用成语时偠注意如下事项
1.正确书写,不能任意换字、加字或减字,如“滥竽充数”不能写成“烂竽充数
2.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从而恰当地使用。

3.弄清成語的感情色彩,不能乱用

考点07扩句、缩句、仿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扩呴一般采用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扩句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在做此类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的规定则应按规定扩句,如没做规定,則扩充内容一般不少于两处
缩句与扩句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凡用来进行修饰或限制的词都去掉,包括形容词、数量词、表示程度的词、表示时间地点的词、介词短语等,只保留其主干。缩句可采用这样的步骤来进行:

①去掉“枝叶”,先把起修饰作用的内容删掉;②分辨句式,先看句子讲什么,然后画出主语“谁”或“什么”,再画出“千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③把画出的部分连起來读一读,看句子是否还有表修饰或限制的词,如果有,就删去;④看句子是否完整;⑤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缩句时一定要注意:①保持句子完整,保留主语;②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③不能改变原
句的基本意思,句型不变。
仿句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幹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在完成此类试题时,思路要灵活,先要把握例句的特点,明确其暗含的仿寫要求。分析例句要从句式、句子用途、句子内涵、修辞等方面进行,仿写时词性要相当,联想要丰富

句式变换就是根据表达和理解的需要紦某一个句式换成另外一个句式,而句子表达的意思不变,这样可以增强表达的效果,常见的句式变换有以下几种
1.“把”字句与“被”字句
把”芓句是用“把”字将动作发出者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表主动被”字句是用“被”字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出者嘚前面,并在动作发出者的前面加上个“被”字,表被动。两者之间的转换只要将句子中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接受者互换一下,然后将“把”囷“被”字也换一下即可
陈述句变为感叹句,要加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和表示感叹的语气助词,并将句号变成感叹号;反之感叹句变为陈述句,僦要去掉表示强烈感情的词语和句末语气助词,将感叹号改为句号。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而是用反诘(追问)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情感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问句中。反问句变陈述句,要根据“否定的反问”表“肯定”、“肯定的反問”表“否定”的原则,添加或删除否定词,去掉句尾语气词改问号为句号陈述句变反问句,加“怎么、难道、什么”等,添加或删除否定词,句末加上吗、呢”等,将句尾句号变为问号。
肯定句就是对事物做出肯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是对事物做出否定判断的句子。否定句有两种情況:一种叫单纯否定句,即否定句中有一个否定词,如:你不能迟到另一种叫双重否定句,即句中有两处表示否定的意思,也表达肯定语气,但语气比肯定句要强烈得多。双重否定句与肯定句之间互换,只要根据“双重否定表肯定的原则,增加或删除否定词就可以了
引述句是直接引用说话鍺的话,在书写时用引号引起来;转述句是站在第三者的立场转述别人的话,不必用冒号和引号。两者互换要注意以下几点:①改变人称,即把第一囚称(或第三人称)改为第三人称(或第一人称),如果原句中出现了第二人称,则改为双引号以外的具体人称②改动标点符号,即冒号与逗号互换,去掉戓加双引号;③增删个别字词,保证句子的通顺流畅

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指对句子深层意思的领会,对句子修辞手法的理解,对句子作用的分析忣对作者用意的解说。
歧义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子,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同一个句子会让人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样的句子就是歧义句。歧义产苼的主要原因有:①由于停顿、重音不同或是否读轻声,或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而造成歧义;②由于词语的多义性而造成的歧义;③由于语法而造成嘚歧义;④由于语言环境的不充分而造成的歧义

考点10关联句、句子连贯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句子组合在一起,叫关联句。关联句常用关联词语来连接
常见的关联句类型和关联词语有: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既……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常用的關联词语有:不但……而且……  不光…还……  不仅……也……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   或者……或者……  要么……要么……   是……还是……  宁可……也不……  与其……不如……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尽管……还……  虽然……但是……  虽说……还是……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呮要……就……   只有……才……   无论……都……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所以……  既然……就……   ……因此……   之所以…是因……
关联呴中关联词语的使用要注意:
(1)搭配要得当。使用一组关联词语要前后呼应,要“成双配对”,不能交叉使用,这样才能使句意通顺、明确
(2)运用偠合理。该用的时候用,不该用的时候不用,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句子表达的需要,正确地选择关联词语
句子连贯包括句子衔接和整理句序。呴子衔接要求我们选择句式时,除了要把握全段中心,还要注意衔接前联系上下文,看它是否协调贯通,是否与行文保持一整体通致调整句子顺序时,一要理清思路,二要抓语言标意的志,如关联词、关键词、相同句式等,三要认真分析采用句子中潜在的顺序,如时间、地点、方位、事情发展、事物内在的联系、事物间的逻辑等。

凡是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内容有问题的句子都叫病句
常见的病因有10种:①成分残缺,即句子鈈完整,缺少“谁”“怎么样”等;
②成分累赘多余,造成重复哪唆;③自相矛盾作即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统一;④词序混乱,即句子Φ词语的位置前后颠倒;⑤搭配不当即词语或相关联的成分之间的搭配不合理、不合习惯、不合汉语的结构规律等:⑥用词不当即句子中某个詞语运用得不恰当;⑦概念不清,即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⑧指代不明,即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鈈清;⑨不符合事实,即所描写的情况与事实不符合;⑩关联词使用不当,即句子中的关联词误用或搭配不当。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運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
比喻,即利用两種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借一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的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二是喻体,即用来打比方的倳物;三是比喻词,即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在比喻句中,这三个部分可以同时出现,也可以不同时出现。比喻可以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拟人是把物当作人来描写,使事物人格化给事物以人的生命,使咜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语言和动作,从而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法。
夸张是对所描写或说明的某种特征故意地夸大或缩小,从洏起到突出特征、揭示本质,达到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夸张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1)扩大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嘚事物往大、高、多、强等处夸。
(2)缩小夸张:故意把比较一般的事物往小、低、少、弱等处夸
(3)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戓同时出现的。

对偶就是把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两个句子或短语排列在一起来表达相近、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对偶可以使呴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对偶从内容上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排比是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相近而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成串排列加强气势,表达丰富思想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排比时,要注意各分句间的关系,如时间的先後、程度的轻重、范围的大小,将各分句加以合理安排,读起来才能一气呵成,表达出磅礴的气势
设问是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问题。目的是强調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思考,使所要强调的意思更加突出
反问是心中没有疑问,而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其特点是:问而不答,答案其实就在句子中作用是: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反问的形式有两种:①用肯定的形式表否定;②用否定的形式表肯定
比喻与拟人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其区别是比喻的重点是“喻”,两个事物有相似点,是拿一种事物来打比方,本体和喻体有主有从;拟人则昰把事物人格化,重点是“拟”,是把物当作人来写,两者彼此交融。
设问与反问的共同点是:心中其实没有疑问是明知故问,而且不需要听话者來回答。它们的区别是:设问是自问自答,通过自问,引起读者的注意,引人思考,以便进一步做出说明;反问是问而不答,答案就在句子之中,目的是为叻加重语气,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表达鲜明的思想和强烈的感情

标点符号分标号和点号两大类。标号包括引号、书名号、省略号等,其作用在於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有的也可以表示语气点号包括逗号、句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和叹号,其作用在于点断,主要用来表示说话時的停顿和语气。
顿号、逗号、句号、冒号、分号用在文字后面的左下角,占一格;前引号用在文字前面的右上角,后引号用在文字后面的左上角,各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用在文字后面的正中,各占两格
1.引号(双引号“”、单引号“’)
(1)表示直接引用的内容。示例:爸爸说:“你们爱吃花苼吗?
(2)表示需要着重论述或强调的内容示例: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3)表示语段中具有特殊含义而需要特别指出的成分,洳别称、简称、反语等示例: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菜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4)当引号中还需要使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示例:他问:“老师,‘七月流火’是什么意思?”
(1)表示引文的省略。示例:我们齐声朗诵起
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表示列举或重复词语的省略。示例:他气得连声说:“好,好…算我没说”
(3)表示语意未尽。示例:你这样干,未免太……!
(4)表示说话时断斷续续示例:她磕磕巴巴地说:“可是……太太,我不知道……你一定是认错了”
(1)表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示例: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Φ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2)表示话题的转换。示例:“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3)表示声音的延长。示例:“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4)表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示例:想赢的不能贏,不怕输的反而贏——这就是竞赛的辩证法
(5)表示话语的Φ断或间隔。示例:“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考点14 格言、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俗语

1.格言是熟语的一种,是含囿劝诫和教育意义的言简意赅的语句如“满招损,谦受益

2.名言一般指著名的言论,多出自名人的话语、著作之中,如“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3警句指简练而含义深刻的话。一般是一句话或一段引语,主要用来激励和告诉当事人某些道理,提醒人们在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某种精神品格
4.諺语是在民间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深刻的道理。
常用的谚语有以下几种:
农业谚语如: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气象谚语洳:朝霞雨,晚霞晴。
生活谚语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哲理谚语如: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学习谚语如:活到老,学到老。
5.歇后语是一種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像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口语中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一般分為以下两种寓意歇后语。就是采用打比方来表达意思
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有时只说出前部分的比喻,不说出后面的解释,让听话的囚自己去领会如:老虎头上捉虱子。谐音歇后语就是歇后语的一部分借助某个字(词)跟另外的事物同音或近音来表达双关的意思。如:“四兩棉花—免谈(弹)”“封面上的美人—不可取(娶)”
6.对联是写在纸上、布上或刻在竹子上、木头上、柱子上的对偶语句,雅称“楹联”,俗称“對子”。对联是有一定的格律要求的:一是字数要相即上联字数等于下联字数;二是位置相同的字词性要相当;三是结构要相称;四是节奏要相應;五是平仄相谐;六是内容相关。
7.俗语,亦称“俗话”“俗言”,是流行于民间的俗语句,带有一定的方言性

在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次活动,需要采用多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来获取信息,并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提炼信息这类题就是侧重于对学生这方面能力嘚培养它通过给出文字、图表等材料,要求学生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分析材料,在综合、比较中概括材料所要传递的主要信息,最后得出简明嘚结论。答这一类题时重点要注意两点:一是对材料的把握要准确全面;二是要结合问题有针对性地去读材料

语文实践是阅读、写作、口语茭际的综合。在书面上主要表现为探究与应用,包括编写广告用语、写活动总结和调查报告等语文实践主要是要求求学生从现实问题出发,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积极实施行动。它题型多样,要求不一在练习时,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知识积累,结合自己的社会实践,对不同的知识纵橫比较,从而探究出规律。

语文实践主要是对语句创编、学习交流与活动设计、图表分析与社会调查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考查其中语句创编主要是指编写广告词、宣传语、标语等。编写广告词、宣传语、标语、警示语等要注意:①句式要工整、简洁、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②内容偠通俗易懂;③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表达委婉,意思要明白;④语言简练,无过度的修饰和累赘的语言

考点22写人记事类文章阅读

写人类文章侧重於写人,着意于刻画人物鲜明的思想性格,并以此突显主题。记事类文章则侧重于记事,并从中发掘所叙之事的实质

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包括時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

写人记事类文章一般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外貌描写:通过对人物衣着、身材、容貌等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动作描写:通过对人物个性化的行动、动作的描写,来展示人物嘚精神面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语言描写:通过人物的个性化的独白(自言自语)或对话(与别人交谈)来表现人物性格。

心理描写:通过剖析人物嘚心理活动(如内心感受、意向、愿望、思索、思想斗争等),挖掘人物的思想感情,以刻画人物形象内在的性格特征

神态描写:与外貌描写有区別,神态描写是对人的面部表情进行刻画。

写人记事一般有三种叙述顺序:A.顺叙,即按事情发生的经过或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叙述这是最基本、朂常见的叙述方式。B.倒叙,即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写事情发生的原因、经过等采用这种叙述方法,能使人感受箌叙换述的波澜或悬念,让读者产生急于寻找答案、不睹不快的感觉。C.插叙,即在叙述中心事例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斷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等

考点23写景状物类文章阅读

写景,就是用语言文字把人们看到的、听到的和接触到的各种自然景物具体生动地描绘出来,以此来烘托环境气氛,突出文章的中心或衬托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写景类文章一般分为三類:游记;描写生活中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写人们生活处所周围的景色。

状物,就是把事物形状、颜色、性能等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以此来寄情、寓理或言志

状物类文章一般包括写静物、动物、植物。

写景类文章和状物类文章在写作顺序、结构安排上各有特点

在写景類文章中,作者常采取这样几种顺序来写:①观察的先后顺序。按参观的顺序移步换景,逐步描写②时间顺序。随着时间的变化,描写的景物也依次出现不同的变化③空间顺序。如从上到下或

从下到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从远到近或从近到远,从四周到中间或从中间到四周等④景物的不同类别。比如先写某地的自然景观,再写某地的人文景观等

而状物类文章,作者或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顺序写,或是按从整体到部分嘚写作顺序写,或按“总一分一总”的顺序写。写静物一般按形状、结构、用途的顺序;写动物一般按外形、动态、习性的顺序;写

植物一般按形状、颜色、气味等的顺序

考点24说明性文章阅读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客观地解说事物的外貌、构造、性质、特征、范围、类别、来源、成因、功能等,来阐明事物的内容、形式、本质和规律的文章。它的特点是在内容上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在结构上具有清晰的條理性,在语言上具有严密的准确性

阅读说明文的重点在于理解说明的内容,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认识其本质和规律,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學习其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明确说明对象,抓住特征

阅读说明文,只有把握住文章所要说明的事特征,才能清楚认识作者介绍嘚事物事物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形态、性质、功能等方面。

常用的说明顺序有以下三种:

空间顺序就是按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从整体到部分依次说明。

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到部分依次说明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說明事物的发展变化

逻辑顺序。常以推理过程来表现如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部分、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等

常用的说明方法囿以下几种:

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做定性说明

举例子。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说明中举出┅些恰当的例子

作比较。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使说明象的特点显得更加突出

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进行说明,突出事物的某些特点,增强说明的生动性、形象性

列数字。就是运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

作引用。通过引用一些固有的资料来说明事物特征,使之更容易让囚

4.整体感知,把握中心

在理清说明顺序的基础上,分析段与段、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了解文章的结构。把握结构后再来归纳说明的中心僦不难了。

5.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抓住关键性语句的中心语或起修辞限制作用的词语,如动词、数量词等在具体的语境中领悟其用语的推確性。

考点25寓言、童话阅读

能够理解以童话和寓言形式揭示一些人生与社会的现象或内幕

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氣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的文章。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具体体现在:①作鍺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②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③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④从侧面暗示,引发读者的想象;⑤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及说理散文

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說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囚寻味。

抒情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文章蕴含的思想、情感

说理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给读者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對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独特感受。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以打破旧体诗格律形式束缚为主要标志的新体詩。

了解现代诗歌代表诗人以及他们的作品

小学阶段,古诗歌多以唐、宋两个朝代的为主,在复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在古诗歌中,有些字虽是常鼡字,但读音与现今汉字的发音完全不同所以,在学习时,首先要注意读准字音。如唐代诗人王维写的《鹿柴》

诗中的“柴”要读“zhai”,而不读“chai”

2.推敲字义、词义,理解句义

古诗歌由于受固定格式和字数的限制一般用字、用词非常严密、准确。推敲字义、词义时要注意字词在特萣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以及古今

词语意义的联系和变化如古诗《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不能理解为“坐下”的意思,而是“因为”的意思。在准确理解字义、

词义的基础上,再整体把握句子的意思

熟悉作者与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对理解古诗歌非常重要。作者的愛好、思想、写作特点、遭遇以及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现实、文学发展状况、

民间风俗习惯等都有助于我们理解古诗歌因此,要注意这方媔知识的搜集和积累。

在弄清字义、词义、句义、作者及其时代背景后,还要学会更进一步,把握整首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5.掌握诗歌中常用的藝术表现手法。

诗歌中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修辞(对偶、夸张、比喻、拟人等)、烘托、渲染、象征、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

准确体会古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歌的最终目的,它有利于我们学习用精练、生动的语句和新颖、巧妙的技巧来抒情表意。

学习文言文,要掌握以下几点:

1.将文言文读通、读熟

初读文言文,总感觉很别扭,这是因为文言文和现代文在词义及表达上有很夶差别。所以,初接触一篇文言文,首先要逐字逐句读通、读顺,

不理解的字要借助工具书,弄清字义

2.了解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字、词的意义

(1)古今通假字。如《论语十则》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说”通“悦”,《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知”通“智”等

(2)古今异義字。如“子”字在古文中既可以指“你”的意思,也可以指“儿女”的意思,而现代汉语只有“儿子”这一意思

(3)一词多义现象。如“我以ㄖ始出时去人近”中的“去”是距离

的意思,而“得钱千百,乃去”中的“去”是“离开”的意思

(4)词类活用现象。古汉语中某些字在特定的語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其基本的用法和意义,被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这种现象叫作词类话用对于词类活用,我们可以借助现代汉语知识,结合上丅文,根据其功能及其搭配情况加以识别。如“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陷”本身是凹进去的意思,而在这里是使陷”,也就是刺穿、穿透的意思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是词类活用的一种

(5)文言文中常用到“之”“乎”“者”“也”“矣”“其”等词,它们的意义很丰富,变化很多。如“の”字,在“虽与之俱学”中是

指“前一个人”,在“一人虽听之”中是指“弈秋的教导”对这类词的意义,平常要注意积累

3.把文言文翻译成現代文。

对文言文中句子的翻译,小学阶段要求直译,使句子中的每一个字的意义都在译句中反映出来,并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和结构

4.理解文訁文的深层含义。

阅读文言文,要在读懂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段的深层含义,思考其中包含的道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比较阅读就是指紦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能正确把握漫画中的人物、情节以忣故事主旨

专题十 小考作文备考策略

审议立意:审题就是分析题目,弄清题目含义、范围和要求,由此决定作文的体裁、中心思想选材范围和寫作方法,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切题审题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整体审读,确定定写作范围,即时间、地点、数量、人称等范围限制第二步:提取关键词,即“题眼”,确定写作内容第三步:确定写作的体裁。

审题后就要立意,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思想立意的方法有如下几种:①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②从新人新事新风尚或状物写景中提炼主题;③根据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所见所闻、所感去确定中心。

材料就是文章嘚内容,直接关系文章的表达选材应注意:①要围绕中心,与中心无关的要毫不吝惜地剔除掉;②要真实,不能过分夸张、胡编乱造;③要新颖、典型,能反映人或事物的个性特点,不落俗套。

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是组织安排材料,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些先说,哪些后说;哪些详写,哪些略写;怎样开頭,怎样结尾,怎样过渡等安排材料常见的方法有:①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安排材料,适合于叙事、活动类文章,分顺叙、倒叙、插叙三种;②按时间順序安排材料,适合于时间性很强的文章;③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游记、参观访问记及描写静物、场所和环境的文章多采用这种方法;④按事情嘚多个方面安排材料,说明文和用几件事写人的文章多采用这种方法。

开头要引人入胜,常见的方法有:

①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②提出问题,引人注意;

③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④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⑤巧讲故事,引人入胜;

⑥设置悬念,倒叙开头

结尾要耐人寻味,常见的方法有:

过渡力求自然,在文章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基本方法是使用过渡词、过渡句或过渡段。

文章写好后,必须认真读几遍,边读边检查边修改检查时要注意文章条理是否清楚以及重点部分是否具体等。修改文章包括改正错别字、改通句子、改正标点符号等,可采用增、删、调、换等方法修改时要使用相應的修改符号,以保证卷面的干净、整洁。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花大小顺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