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不用超频内存条推荐,默认支持DDR4 3200内存+AMD Ryzen 5 3600 CPU的主板有哪些

随着上个月AMD官方发布Zen3构架CPU才经曆了30系发布的硬件圈又迎来了狂欢。Zen3构架除了带来IPC高达19%的提升之外同时还优化了内存,并且作为AM4插槽的最后一代CPU并没有更换主板。这┅代CPU可以在B450到X570的任意主板上运行只要一个Bios,旧主机马上就能升级可谓是非常良心了

CPU也有了不小的提升。而这些提升具体体现在哪些方媔本文就以5800X和5950X作为测试对象,来衡量和上一代CPU之间的进步

R7 5800X和R9 5950X开箱了这一次包装再度简化,和上一代XT的包装比较类似R9也没有再搞一个浮夸的硬纸盒子

因为105W TDP的CPU很难用基本的散热器压住,所以AMD也没给这几个CPU配原装散热器盒子非常空

除了包装之外,有用的就CPU和说明书CPU附送嘚贴纸跟以前也是一样的

5600X是本次首发CPU中唯一一个带有原装散热器的,散热器的标号的是rev.D是几个原装散热中热设计最低的一个,5600X的TDP只给了65W用这个散热器可能正好压的住

CPU部分实在没什么区别,都还是AM4的CPU本次在PCB厚度和顶盖封装上也基本和Zen2一致,倒是对散热做了改良

首先来说┅说测试平台跟上一代参比的是3900XT,这个CPU的频率已经差不多是Zen2后期工艺的极限了我个人觉得能代表上一代的最佳水平。因为AMD内存超频内存条推荐已经越来越好现在还用3200MHz的内存已经不能代表大多数玩家日常使用的频率,所以我搞了一套3600C16的皇家戟这个频率和时序基本上是所有CPU都能达到的

测试用的硬盘是三星的980PRO,这也是目前最新的Pcie4.0固态

主板是我一直在用的Crosshair VIII Hero华硕对新CPU的支持可以说是相当上心,很早就更新了BiosC8H的供电也完全可以解放这几个CPU的性能了

使用的散热器是华硕的STRIX 飞龙 360水冷,跟主板和机箱一起买的效果不错,用了一年多见过的CPU多了,还没见过他压不住的

为了直观就直接给出测试结果了测试的样图在后面会给出一些

首先是内存测试,相比3900XT5950X同内存频率下带宽提升非瑺明显,延迟也得到了进一步降低这是本代一大亮点。上一代中存在的8核以及6核内存写入较低的情况还是存在好在写入和拷贝水平仍囿不小提升

然后是硬盘读写的测试,Zen3相对于3900XT提升明显8核的5800X和6核的5600X的4k 64t会性能高一些

理论性能1,这一部分的测试指的是所有的单核性能从圖上来看,默认情况下因为Boost的极限各异,所以Zen3 CPU的单核成绩以5950X最高最极端的情况下(例如CBR15的单核),理论成绩的上升已经快要达到30%了

理論测试2这一个测试是所有的多核相关成绩汇总,论坛这个缩图算法实在太狠大家将就看。多核成绩中比较亮眼的几个点其中一个是默认情况下CBR20分数就能过万的5950X,另一个则是基本上能全方位吊打3900XT的5900X在Cinebench和Vray测试中,单核性能带来了多核性能对应的提升新CPU可能在渲染这种笁作负载下优势更大,而在游戏方面SupperPosition提升不大,但是3Dmark的物理分提升明显FSE物理成绩甚至出现了5800X接近3900XT的情况,游戏测试之间差异可能会很夶

PCMark10则是对电脑各方面性能的衡量Zen3相对于3900XT的提升有一些,算不上多毕竟都是好几千的CPU,日常用差别也不大的总分上5800X能超越3900XT,5950X无疑是总汾最高的同时也是数字创作和生产力软件中最高的,但是在基础工作负载和游戏两方面5800X更有优势一些,而5900X则在各方面都显得不错

首先測试的是荒野大镖客2使用默认特效关闭垂直同步,2K分辨率这个游戏的提升较少,平均帧上升了1左右最低帧上升了4帧

文明6的提升主要體现在回合时间上,尤其是DLC的回合提升5950X直接每回合快了5s,这在游戏过程中可能就更明显了因为后期种田开始之后大量时间都会消耗在囙合间计算上。这两代CPU对显卡的影响已经非常小不管是平均帧生成时间还是最末99%帧生成时间都基本没有改变,远在流畅的标准以上

古墓11則是基本没有提升优化比较给力,对CPU不挑食

全面战争三国的测试有一定的提升比荒野大镖客2的更明显,战役地图测试5800X最高战场地图測试则是5950X最高,明显体现出两种场景对性能不同的需求战场场景因为人数众多,更好的CPU能有更高的成绩



彩虹六号:围攻、幽灵行动:断點全境封锁2也属于差距不明显的那一类,3A游戏对CPU的优化不错Zen3默认情况下和3900XT差距并不大,不过可以明显看出CPU核心越多,占用就越少5950X茬幽灵行动:断点中的占用仅有8%。对于大部分3A来讲CPU需求都是偏向多核的,在内存频率一定的时候所需的性能差不多相等,然而在CPU性能遠高于需求的时候提升就基本没有了。以幽灵行动:断点为例5600X也仅占用了25%,更高级的CPU和他之间基本没有帧数差距

F1 2020出现了5800X最佳的情况雖然领先不多,但是8核的5800X成为了所有CPU中帧数最高的5950X则仅仅在最高和最低帧中领先3900XT一点

刺客信条:奥德赛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5950X的帧数较低但是5900X的帧数比3900XT更高。我只能解释为5900X的全核心boost更高了......

这一代CPU对英雄联盟的优化实在是太好了下面图中所有测试都是按照单局匹配来记錄帧数的,平均帧直接从154升高了100帧以上最高到了268,涨幅超过60%史诗般的提升。最低帧也提升很多在团战过程中会更流畅

基本网游化的朂终幻想XIV受众不小,配置需求介于3A和一般网游之间使用DX11,更换CPU后也有一定的提升3900XT和最高的5800X有一些差距,但是这个差距相比英雄联盟就遜色不少帧数是5800X最高,5950X次之而5600X的游戏体验就已经超过了3900XT

除此之外还测试了无主之地3和帝国时代2DE,无主之地3的帧数提升非常明显从65.6到75.6幀的转变,有15%以上的进步至于帝国时代2DE,总体而言进步可见因为他的评分和许多因素都有关,CPU仅占一小部分

最后是烤鸡测试测试均茬默认情况下运行。从图上可以看到几个TDP105W的CPU的功耗基本都超过了默认,但是界限仍然很明显比如5950X,即使在温度允许的情况下默认使鼡也不会带来太多的功耗,将倍频控制在了38.25x此时的电压只有1.0V,温度仅仅65/54℃(核心/传感器)但是功耗基本持平的5800X温度就非常高,因为本玳仍然采用多CCD设计5800X仅有一个CCD,功率密度大并且全核心boost达到了44.5x,电压1.3V因此烤鸡温度较高。而5600X作为首发CPU中唯一一个65W的在烤鸡中也以75W运荇,但是温度很低只有66/54℃(核心/传感器),应该有不小的潜力平时用也没有温度跳变的情况,这一代的散热改良非常强

硬件细节&测试樣图

下面是一些使用硬件的细节和测试的样例图片

本代CPU首发非常惊喜更改构架之后内存频率和延迟进一步优化,单核性能提升极大从此intel再也没办法吹自己单核如何如何。新CPU因为核心从6到16不等所以应对的环境也不一样。PCMark上就能明显的看出差别5800X基础应用中出色,核心多嘚5950X更适合渲染和生产力5800X适合游戏。出色的单核与多核和生产力软件密不可分win平台的PS想来以吃爆单核著称,PR则猛吃CPU和内存Zen3在这几个方媔都能做得很出色

理论成绩部分大家都能看出,5950X不仅拥有最高的多核分数单核成绩其实也是首屈一指的,这既来源于更好的体质也是洇为Bios的boost限制更高,最高达到了4.9GHz同时这颗神奇的CPU在烤鸡的时候仅有130W的功耗和38.25x的倍频,温度极低可能预示着其超频内存条推荐潜力极大

而這一代中我认为最值得购买的CPU是5900X,这个CPU相对于上一代首发售价基本没有改变而且5600X到5800X之间相差了2核心,价格差距是150刀5800X到5900X之间相差了4核心,价格差距却仅有100刀5900X的各方面表现都很不错,单核优秀12个核心也有充足的多核性能。联想到上次3900X首发的情形5900X成为大热门也基本上是板上钉钉了

Zen3的PCIE4.0在硬盘读写上能体现出来,但是对于游戏负载来讲这一点些微的带宽变化基本影响不了帧数。内存和单核成绩对3A影响并不算很大除了文明6这种非常需要CPU性能的游戏提升较大外,无主之地3和全面战争:三国的提升也较为明显这一代的内存和单核提升对网游提升是非常大的,比如文中测试的LOL就有超过60%的提升

最后送上一张图,感谢大家围观

}

就在Zen 2处理器性能依旧彪悍能打的時候AMD没有躺在前两代的成功铺上,依旧照着自己打怪升级的节奏带来了Zen 3架构挤牙膏自然是不存在的,这一代主打的也是解决之前AMD被发燒友所吐槽“跑分第一名但游戏性能有待加强”的印象。处理器国内上市的时间选得也挺好刚好是最适合装机选购的双十一期间,我這边刚好有机会借到了四颗首发处理器其中的Ryzen 7 5800X 跟 Ryzen 9 5900X实测对比下供大家在这几天决策下单。

目前首批Zen 3架构处理器共有四款分别的规格如下。可以看出目前四款产品主要覆盖的是两千到六千这个偏主流高性能配置的档位,相信之后还会有其它价位的型号来完整整代的产品洏搭配的主板,目前500系列主板可以完美支持Bios更新下即可点亮,建议更新到Bios最新版本以实现更好性能至于400系列的主板,大概2021年1月就会开始提供支持版本的BIOS这点来说AMD可以算超级厚道。

这次针对Zen 3处理器的测试主要就是看它到底有多强,游戏性能提升多大散热要求高不高哏最后怎么搭建一台颜值系高性能Zen 3主机。

性能:要多能打就有多能打

Zen 3在架构上面做了巨大的调整将CCX、L3缓存合并,单个CCX改为8核心原先的兩个独立的16MB L3缓存变为一块共享32MB L3缓存,有效介绍了核心内部访问的延迟这也是上一代Zen 2架构仅有被发烧友吐槽的地方,也是受益这一块性能嘚改善所以像游戏类型的应用性能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新的Zen 3锐龙处理器头衔不仅涵盖“生产力工具”、"跑分神器"这次更加上了“游戲处理器”。

这次为了让大家更加直观的了解分数的意义我也拉来了公认的前任顶级游戏CPU i9 10900K一起做同环境的横向对比测试,整个对比散热、显卡、存储、系统及软件基本一致除了Z490自己目前不支持PCIe4.0,其它都一样

搭配的主板是ROG经典的CROSSHAIR VIII HERO,也就是C8H之前C6H就是超经典的锐龙板,也收获了非常多的拥趸C8H在整体设计跟用料上面也进一步做了升级,超豪华的供电规格带来了一如既往的超频内存条推荐能力而且外观设計一如既往审美在线,在两千元以上高端主板里面算是综合分数很高的一块X570了

测试时刷了最新的版BIOS。

最强的游戏处理器当然要搭配一样強大的显卡所以显卡也搭配了性能跟抢购难度一样大的索泰RTX3080天启。而在Zen 3平台上RTX3080还可以实现PCIe 4.0的带宽速度。后面也会有这套配置的整机安裝参考

存储部分一样不能掉链子,SSD是三星最新的PCIe 4.0 SSD980PRO,除了性能在意料之内价格其实倒有点意外,甚至是性价比不错的选择

内存是美商海盗船的复仇者LPX DDR4 4000,选这么高的频率当然也是因为Zen 3平台对高频内存支持的提升。

系统环境:Windows10 2004版驱动及固件均更新至最新版。

设置说明:因为主板平台不同AMD平台默认开启PBO,对应的intel平台也解锁了功耗限制这样的设置是一般用户可以实现或者比较容易实现的,当然因为主板不同有些主板是默认开启有些主板则需要手动设置。

共用同一套内存加载内存的预设,包含SSD、散热、显卡也都是同一套尽量减少測试变量。

首先是理论性能部分这边可以看出Zen 3处理器单线程效能部分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已经反超intel甚至8c16t的 Ryzen 7 5800X 多线程性能都逼宫 i9 10900K,而12c 24t的Ryzen 9 5900X性能就更不用说了差距拉开得非常明显。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还有intel的刀法几乎同规格的i9 10900K 跟降价版的i9 10850K,两者可以做到性能极度接近但i9 10900K又只超一点。

这次因为要同时测试三颗U所以时间比较紧,本来还想加上上一代的Ryzen 9 3900XT来对比两代U性能变化下次测试其它Zen 3处理器的时候我会加上對比,感兴趣的可以关注

综合平台的性能测试也是比较典型的。测试结果Zen 3平台优势可以说很明显哪怕是Ryzen 7 5800X都可以赢过规格高于它的i9 10900K。两個测试平台使用配件几乎一样区别就是CPU跟主板,这也是目前搭建两个不同平台的差异点除了CPU本身性能不同导致影响结果,AMD平台早就实現了对PCIe 4.0的支持而intel的Z490目前是不支持的,至于明年到时候再看。

内存部分:前几代锐龙最受玩家吐槽的大概就是内存部分一个支持最高頻率,一个是内存的延迟到了Zen 3针对这个问题改善可以说十分明显,首先的频率测试的时候我内存直接加载预设实现了4000的频率,对应玩镓很关心的fclk频率目前依旧保留内存频率和IF总线存在1:1或1:2分频设置。我测试的C8H目前版本的bios下内存频率超到4000的时候,对应fclk默认会设置在1800但實际我也尝试手动超到2000是没有问题的,对应内存性能提升也很明显至于更高的内存、fclk频率,下次我也会争取做超频内存条推荐测试供参栲

三颗CPU的内存测试对比,从上往下依次是Ryzen 9 5900X、Ryzen 7 5800X和i9 10900Ki9 10900K在延迟上依然有一定的优势,只不过这个差距已经被缩小到可接受的程度而Ryzen 9 5900X在速写速喥上面还更快。

PCIe4.0的支持这边就不欺负intel了。三星980Pro确实也够强大且便宜而目前amd平台也可以从主板、显卡、SSD都实现完整的PCIe 4.0支持,当然也比较囿意思目前安培要在竞品平台上才能实现PCIe 4.0

前面的理论测试项目,特别是cinebench 最近被intel吐槽都是偏向AMD的测试OK,那么我们看下前面那些理论测试荿绩会对生产力项目带来怎样的影响

V-RAY benchmark也是用于测试渲染性能,可针对CPU、GPU性能做测试对CPU核心数,核心效能都比较敏感最终测试成绩其實也蛮客观的,Ryzen 9 5900X成绩没得说本身规格也更高,所以差距跟第二、三名挺明显i9 10900K总算排名第二,但后面Ryzen 7 5800X核心数弱于它的情况下跟得足够紧

Adobe家的软件测试。其实有点超出我意外原本以为Lr对多核CPU性能是最不敏感以为差距不大(版本2021版),但最后结果反倒是差别最多的性能排序是Ryzen 9 5900X,其次Ryzen 7 5800X最后i9 10900K,

而Premiere Pro 2020 视频导出,因为软件增加了对N的CUDA加速支持所以实际显卡也会参与其中,最终结果是Ryzen 9 5900X和Ryzen 7 5800X 快于i9 10900K但两者核心数的差异还是没法反馈到测试结果(包含关闭硬件加速也是),只能看之后的版本是否会优化多核新能表现

玩游戏,首选AMD!

如果是去年或者紟年上半年,我跟你说搭游戏主机配置CPU首选AMD,估计你以为我疯了但Zen 3做到了。

上一次AMD享受如此评价应该还是十几年前的速龙3000+之前陆续看到的Zen 3曝光新闻说这一代会大幅提升游戏性能,我也以为这种说法是礼貌性的能赶上、接近竞品的水平就不错了,但现在的情况下不僅赶上甚至超过。

为了测试代表目前游戏平台的性能所以显卡也选了索泰RTX3080天启版。首先测试的是理论成绩3DMARK测试结果我拆分成两个部分供参考对比,一个是显卡分数这个主要看CPU,但其它CPU、内存性能也会有一定影响比较有意思的结果是这套配置里面分数表现最高的是Ryzen 7 5800X,其次Ryzen 9 5900X虽然理论上使用同一张显卡的三个平台不应该有明显差距,但实际表现Zen

而Ryzen 7 5800X会强过Ryzen 9 5900X表现主要是在一样的散热条件跟主板设置下,开啟PBO之后主板会根据CPU、散热及供电,自动判定设置加速频率所以一样的散热下Ryzen 7 5800X散热压力更小,所以获得了更高的频率加上大部分游戏對多核心敏感程度不如频率,综上导致了后面一系列Ryzen 7 5800X的性能反超

另外一部分就是3DMARK里面针对CPU(内存)部分的性能测试了,到这边i9 10900K总算依托Time Spy這个专门针对DX12环境设计的测试项目挽回了点颜面但基本这边Ryzen 9 5900X表现是最强的。

实际游戏测试:1080P

一般测试CPU、内存对游戏的影响主要都是测试1080P汾辨率环境的超高帧表现这边以古墓丽影为例,都是1080P最高画质(RTX 最高质量)Ryzen 7 5800X跟Ryzen 9 5900X都要比i9 10900K高12帧左右。

本来也像测试CSGO但现在好像几个测帧數软件都无法记录平均帧了,所以就没特别记录对比。这边说个参考Ryzen 7 5800X 在Dust II地图,游戏自带的帧数显示基本在360-380范围帧数

当然其实还有守朢先锋跟绝地求生大逃杀,时间来不及就测试了下Ryzen 9 5900X 的成绩供参考:

守望先锋最高画质平均298帧;绝地求生大逃杀三极致画质301帧,最高画质286

文明6的CPU性能测试,数值越低越好表现最好的还是Ryzen 7 5800X,看来可以通过超频内存条推荐进一步提升Zen 3的游戏性能

之前我也以为在4K分辨率下,加上三个平台内存频率也一样测试结果应该不会有什么差异,更多的是一些测试误差但实际结果跟3DMARK显卡性能测试结果类似,哪怕在4K分辨率下Zen 3处理器的平台游戏性能表现,对比i9 10900K依旧还是有点优势

而守望先锋跟绝地求生,都是4K最高画质的情况下Ryzen 9 5900X 的成绩前者141,后者122这個平台基本不用担心4K 144Hz屏幕喂不饱了。

你以为到这边就完了除了游戏性能,我这边还测试了对专业图形性能的影响在SPECviewperf 13的测试项目里面,夶部分项目Ryzen 7 5800X和Ryzen 9 5900X基本都高于i9 10900K跟前面游戏测试的一样,依旧是实际运行频率更高的Ryzen 7 5800X成绩最好频率依旧可以进一步提升效能。

那么散热压力夶不大我这边直接用刚好要装的一台机子的散热来测试。

测试的散热器是来自be quiet!最新一代一体水冷:PureLoop 360mm这次因为刚好有网友就是准备装一囼Zen 3平台的主机,所以建议让他一步到位直接上360mm一体水冷了新的Pure Loop 的水泵拥有5500RPM的超高转速,可大大增加水冷的散热效能

针对一直以来主打嘚静音部分Pure Loop水冷散热器采用双层包覆水泵设计,结合水泵安置在水冷管上的特殊位置而水冷管可缓解水泵运转时带来的共振,因此可有效降噪360mm规格3颗PureWings 2风扇,采用9片特殊扇叶设计能优化运转气流以降低噪音并稳定散热

实际测试结果,搭配Ryzen 9 5900X在开启PBO之后,烤FPU平均温度可鉯控制在85℃(电压1.275V),这对于一颗12c24t处理器来说算挺不错的也是受益不错的散热效果,所以这次测试两颗CPU成绩哪怕没超频内存条推荐表现嘟挺好的所以建议大家实战装机Zen 3处理器的时候,最好也搭配选个不错的散热器

另外决定CPU温度最重要的还是电压,比如甚至更高电压情況下甚至Ryzen 7 5800X温度会高于Ryzen 9 5900X,所以不管你是日常使用还是超频内存条推荐都要注意电压设置。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超频内存条推荐跟温度都呮能大概测试下,下次会专门针对Zen 3处理器的散热器选择、电压优化及超频内存条推荐详细测试说明

手上这两颗Ryzen 7 5800X跟Ryzen 9 5900X,前者我这边大概可以跑4.7后者大概4.6,也跟之前的Zen 2一样影响超频内存条推荐结果还是加电压导致的温度问题,如果你散热够强大甚至频率还可以跑到更高,加上前面的不少测试数据都反馈了更高的频率对Zen 3的性能表现还是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匹配Zen 3性能的高质感主机

这几天双11所以已经有不尐网友托我购买整机配置准备装机,之前比较经常推荐的无非还是Ryzen 5 3600、Ryzen 7 3700X+B550的组合或者i7 1的组合,那么Zen 3发布之后会有怎样的影响呢

其实哪怕抛開Zen 3,甚至依旧是Zen 2 与Ice Lake之间做推荐两个平台性能表现差不多,但前者有未来可期的Zen 3性能提升幅度很明显,而且可以无缝升级而后者,到叻明年无论是平台性能还是升级方式都不知道怎样这样的问题反倒是成为我会建议他们考虑的地方。

其实也是因为这台所以下面展示嘚这台机子用户,他就最终选择了Zen 3我也在写文章的今晚给他抢到了一颗Ryzen 7 5800X。我这边简单说下机主对这台机子的要求:要求整机相对安静主要用途游戏,希望未来有一定的升级空间整机视觉简约有设计感。而这台从6月就开始等的机子刚好之前分型工艺发布了最新Define 7 Compact 白色版,加上AMD Zen 3的发布所以最近总算可以完工。

之前装了一堆ITX总算让我装一台比较好装且好看的机子了,整台机子包含理线下午一会时间就搞萣整机没有选纯白配色,而是结合机箱面板色的银色元素跟主板的黑银风格,所以整体就是黑白银相比纯白来说配件可选丰富度跟哽高。加上Define 7 Compact的紧凑设计整机的高空间利用率也会更加饱满。

理线也很简单加上机主抛弃了传统3.5寸硬盘,架子直接拆掉

ATX箱体搭建的中高配置平台,如果选了一体水冷方案能360mm冷排就尽量360mm,散热上限更高哪怕用不到的话也会让你更安静。

分型工艺的塔式箱我之前很少裝,主要是他们家不少箱子都太过强调存储区导致整个箱体太长,对普通人来说空间利用率低而D7C这样的箱体尺寸其实就刚好。除了外觀颜值以外更重要的还有实用性,比如可掀开的头盖骨。让装机空间瞬间大了很多,安装高端主板、散热器都很方便机箱本身也囿针对性的静音降噪设计,如果你特别在意侧透的也可以选择无侧透版本,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侧透版本

这台机子还选择搭配了Flex B-20显卡垂直安装组件,既可以SHOW最新的RTX3080而且也不用担心显卡太重的问题。另外这边选卡选择搭配是刚刚好多一公分就装不进去了。

其实天启就昰之前的至尊版所以延续了以前的设计风格,当然也做了一些装饰调整特别是中间风扇的RGB区域。性能表现上面已经测试挺多了现在嫃的可以说是4K分辨率无压力了,明年估计会有一波4K 144Hz屏幕更新而索泰天启的后背双风扇设定,以前感觉好像有点鸡肋但实际这一代就变嘚挺实用了,确实有效降低背板的温度我有试过有装跟没装的时候,温度差别不少

如果按这台机子的配置,电源选750W-850W就足够了那么最後为什么选了一颗1000W,就是因为双11足够便宜差不多平时850W的价格。而且给以后升级Ryzen 9 跟更高端的卡预留充足空间振华LEADEX G系列也是目前主销白色電源的型号之一。定制线搭配选了X-Enlazar(誉铼)白色编织定制线也比较符合整机的质感。

目前AMD给自己赢到了一个很好的窗口期在接下来的半姩左右时间,Zen 3基本都是目前最强的桌面平台代表无论你的需求是生产力还是游戏,而且整个平台完整支持PCIe4.0等特性后面还会结合Radeon RX 6000的新特性(比如软硬件结合的光追方案),会更好的发挥平台优势这也让我们更加期待本月18号了。

这次Zen 3的评测就到这边下次还争取更新Ryzen 5 5600X 跟 Ryzen 9 5950X测試,然后也会争取加入Zen 2甚至i7 10700的对比,对哪些测试项目或者CPU型号对比感兴趣的也欢迎在评论讨论留言,我到时候会针对性增加测试项目

}

PR剪辑卡顿是什么原因PR渲染输出慢是什么硬件造成的?PR对电脑的配置的要求上不封顶的很高配的主机配置都能吃到底(尤其内存),怎样的配置比较经济划算呢请看洳下:


一、根据你的预算,选择DIY配置单:

—— 关于PR显示器推荐/选购指南:


—— 详细的PR配置说明:

——内存影响PR的什么操作

①实时预览卡頓,渲染缓慢优先考虑内存不足问题

大内存可以提高预览时的流畅度,以及渲染时的速度

②剪辑4k等高分辨高码率素材特别消耗内存。

③以及一些插件特效的运算比如稳定运动、加速变速,复杂转场时都会消耗大量内存。

④处理多条轨道视频时序列时轨道越多消耗嘚内存越大。

⑤加载素材、加载字体也很消耗内存

尤其是1080P,4K分辨率视频组成的多轨道就容易爆内存。

可以说内存不好,预览4k等超高汾辨素材会卡加载大量素材时以及加载字体时也会卡,运行复杂特效、插件都会很卡

可以说,PR对内存的消耗非常大


—— 内存的购买指标:

内存的参考指标主要是:①内存类型,②内存大小③内存频率。

①内存类型就是DDR3、 DDR4;选择DDR4要先进更好一些

②内存大小一般分为4GB、 8GB 、16GB 这几种,一般单条8G和单条16G的使用居多

是不是有了16G一条的,就比2条8G的更节省空间和成本呢

不是的,2条8G的可以组成双通道内存2条8G组荿双通道内存,要比1条单通道的16G内存的带宽更大数据吞吐量也越大,这对后期剪辑尤其是4k以上高码率视频帮助是非常大的。

所以尽量鼡同品牌、同类型同频率的内存组成双通道内存加快速度,当然你的主板也要支持双通道内存才行后面讲主板时会提到。

频率越高的內存数据传输速度越快。比如2666Mhz的内存就比1600MHZ的内存速度快

当然频率越高的内存价格也越贵,比如 3000Mhz的内存就比2666Mhz频率的价格更贵

注意:内存的频率要和CPU、主板的频率相当,才能发挥出整体性能

比如CPU支持的是2666Mhz频率,那么内存也要在2666Mhz频率以上这样才能发挥出高性能。

如果CPU、內存支持的都是2666Mhz那么主板支持的频率也要在2666Mhz以上才行。


PR对内存的消耗非常非常大尤其是高分辨率素材,加载几个就耗完24G内存了

如果ㄖ常剪辑以HD1080P的高清以下为主,并且特效插件用的较少16G内存就足够使用。

但如果是4k以上超高分辨视频并且有不少调色、特效的使用,工程较为庞大那么内存至少得32G以上,大概1千多元

预算充足可以选64G内存,总共也就2千多元而且还是2666Mhz的DDR4。


现在PC主机的CPU、内存、主板的频率巳经很高很快了唯独硬盘是短版。

PC的性能瓶颈就在于硬盘硬盘不可忽视。

有时导入大量素材视频的时候PR停止运行就是因为硬盘不够恏。

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CPU和内存的利用率都不高剪辑预览的时候非常卡顿。

这就是硬盘严重拖慢速度的表现

如果是剪辑高清的1080P、720P的,7200轉的高速机械硬盘足够了

如果是超高清的4K以上素材,用固态或者高速阵列才能满足速度要求

③、具体硬盘I/O指标(即硬盘传输速度):

剪辑4K素材需要的传输速度就是400M/S,

普通的机械硬盘,速度一般在100MB/s更低时只能到30MB/S。

因此需要固态或者高速阵列(RAID5、RAID6)

用RAID5的阵列速度可以达到420MB/s。完全足够剪辑4K了

而现在固态硬盘SSD的速度是500M/S,比阵列的速度更快

但缺点就是储存空间比阵列小。


—— 选择SSD还是阵列 ?

①如果你日常接触嘚是小型工程如果素材时长都较短,比如宣传片、短片项目十几分钟,或者是1个小时以内的4k素材使用1T固态就可以了。很多原生编码茬固态SSD上都能运行得很顺畅

使用用固态硬盘性价比最高,而且最灵活

②如果你平常接触一些如电视节目或长纪录片,电影之类的大工程素材时长很长,文件很大比如几十个小时,上百T的工程就用大容量的高速阵列比如RAID5、RAID6。

SDD传输速度也比阵列快

SDD比阵列更适合编辑時长在1个小时以内的高清4K素材。

这种情况下推荐使用1T固态

因为系统盘和素材盘要分开,可以选择购买256G固态+1T固态

把PR软件安装在256G固态中,

紦PR缓存设置在1T固态中把工程调用的素材也放在1T 固态中。

再把虚拟内存Pr缓存设置到1T固态中。

如果有重要资料可以再买一个4T移动硬盘,萣期做备份

最好使用USB 3.1以上接口满足传输速度需求。


一、哪些操作和CPU有关

PR的预览、特效的使用、以及高分辨率素材会调用CPU的计算。

①在PR預览时的“预渲染”就需要CPU的大量运算

②“变形稳定器特效”,磨皮降噪插件、复杂转场等这些也需要CPU大量的浮点运算

③最终的PR渲染輸出都是用CPU计算的。

④4K、8K素材等超高分辨率素材需要用到CPU的计算来编解码

可以说CPU不好,就会造成预览卡顿使用复杂特效、插件时出现迉机和无法使用,最终渲染的速度也会很慢


二、如何选择好的CPU呢?主要看哪些指标

CPU主要指标是频率、核心+线程数、三级缓存数。

频率樾高核心、线程越多,CPU越好

CPU主要有两种,一种频率很高一种核心数多,到底哪种合适呢

对于PR剪辑来说,选择一个高频率的CPU至关重偠因为影响到实时预览速度。尤其是4k以上高分辨率素材高频率的运算更加重要。

多核对最终的渲染输出有帮助因为渲染输出的部分囿大量重复计算,核越多并行运算性能越好。

不过也不是核越多越好有网友测试发现,超过10核以后提升就不明显了在6核与8核

多核对仳单核的性能:2核是单核的2倍,4核是单核的4倍6核是单核的5倍。到了8核再增加核数看不到明显提升了

也就是说8核左右就达到了峰值,再提升就不明显了

因此选择6——8核的CPU是性价比最高的。在这个核数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主频高的比如在3.6——5.3Ghz之间选择。

如果你除了使用PR还偠用AE做特效闲暇时候玩玩游戏,那么只要CPU主频够高就可以了主频在3.6——4.7之间,只要核心数不要太低不少于6个就好。游戏预览和AE操作嘟是需要CPU的高主频的

除此之外,CPU的工艺和三级缓存也很重要工艺一般有7nm,12nm16nm,数字越小纳米精度越高,CPU性能就越好12nm的好于16nm的。

三級缓存是CPU和内存交互的桥梁缓存一般有8M、12M、16M几种。缓存越大CPU和内存交互的就越快,进而整体性能就越好16M的好于12M的。

CPU架构对CPU的性能影響力很大
例如Haswell架构对比Thuban架构,无论是那一项测试都是Haswell架构要略胜一筹而Skylake架构又比Haswell架构好一些,9700K就是这样的架构一般新一代CPU的架构要恏于旧的CPU架构。

CPU有带K后缀的:比如8700K与不带K的,比如:8700.

带K的CPU价格要贵那么一点点但频率也更高,建议选择带K的

同样,CPU有带F后缀的:比洳9900K F与不带F的,比如:9900K

建议选择不带F的,带F的CPU价格要便宜那么一点点但没有内置的核心显卡。即使你已经配了独立显卡也还是需要CPU嘚核显,因为只有核显才有Quick Sync Video技术这个技术对于4K以上分辨素材的解码帮助非常大,做后期的电脑一定要选择带核显的即不带F后缀的。


再嶊荐4个英特尔的频率较高。


显卡对哪些操作有加速作用

①显示字体效果,(尤其是电脑安装了大量字体)

②翻转、变形等复杂动画,

③滤镜效果比如高斯模糊,

④加调整图层调色时(尤其是调色)和转场效果(包括常用的叠化)

⑥剪辑4k等高分辨、高码率原生素材时

⑦以及对有调色、转场的视频压缩、渲染时

上述情况下都是支持显卡加速的好的显卡可以使预览速度加快一些,对场景中添加了上述效果的工程的渲染也能起到一定的加速作用


1、显卡的选购指标:显存、位宽、CUDA核心数、核心频率。

显存、位宽的大小决定了图像数据通道嘚宽度也决定了数据的吞吐量。

显卡的显存越大、位宽越大显卡的性能就越高

② CUDA核心数、核心频率:

显卡的GPU就可以理解为主机的CPU,GPU的CUDA核心数、核心频率可以理解为CPU的核心数和频率

CUDA核心数越多、核心频率越高,显卡的GPU运算能力就越强而GPU是和图像解算密切相关的,尤其昰硬解4K视频需要很强劲的GPU才行

对于PR 剪辑来说,加载素材和其它特效容易爆显存

显卡的显存和位宽有足够大,

显存要在6GB、位宽要在192bit以上

用GTX 1660Ti的显卡就足够了,不用买专业卡

如果你平时除了剪辑还要用AE做MG动画、特效之类的,1660Ti显卡也够用了

AE对显卡的要求就比PR高一点,如果伱平时用AE做E3DPL粒子特效很多的话,建议选择RTX2070这样就可以PR与AE兼顾了。

如果你除了剪辑还使用达芬奇调色的话你也可以买更高端的显卡。

達芬奇专门对显卡做过优化对显卡的利用率比PR/AE要高的多,


显卡推荐(配置从低到高):


1、主板要的频率要和CPU、内存相当比如CPU支持的最夶内存频率为2666Mhz,比如8700K那就选择2666Mhz以上频率的主板和内存。

这样主板才能支持CPU和内存发挥出最佳性能

2、其次,为了组成双通道内存还需主板支持双通道内存。

当看到主板说明上有:内存类型——4×DDR4 DIMM就说明主板有4根DDR4

的内存插槽,后面的DIMM就代表支持双通道内存的意思

3、购買主板时看主板支不支持你的CPU

除此之外无论是什么品牌的显卡、都是支持的。比如AMD的主板AMD的的显卡也支持英伟达的显卡,Intel的主板支持英偉达的显卡也支持AMD的显卡。

②、主板支持的CPU代数和系列也不同比如千元以下的主板只支持8代的I7,不支持9代I7和I9比如9900K。只有更贵的2千元咗右的主板才支持I9 CPU

再比如支持速龙CPU的主板不支持撕裂者CPU。支持撕裂者CPU的需要更高端的X399系列主板

4、主板支持的最大内存也有不同,有的支持64G有的支持128G,(高端主板)

5、有些超频内存条推荐技术、双显卡技术,双CPU技术只有3000元以上的高端主板才支持——


1、支持7代、8代酷睿的:

——主板芯片组:B360系列芯片组。

最大内存支持:64GB

(这里的4×DDR4表示主板有4根DDR4类型的内存插槽DIMM表示支持双通道的意思。)

主板芯片组:Z390系列

最大内存容量:64GB

价格:1900元左右

主板芯片组:Z490系列

最大内存容量:128GB

价格:2400元左右。

1、支持RYZEN(速龙)处理器的:

主板芯片组: B450M系列芯爿组

最大内存容量:64GB

主板芯片组: X399系列芯片组。

最大内存容量:128GB


电源的额定功率要略大于主机的总功率

机箱的散热结构设计要够科学匼理,

如果配置了高端的CPU和显卡比如9900K和2080Ti,

就考虑买一个风冷+水冷结合的机箱, 同时水冷也要是大冷排的。

如果你日常需要4K剪辑就需要┅台支持4K的显示设备。

专业的4k监视器动辄上万元如果你只是剪辑一些小项目的话,价格就过于昂贵了可以用一个低成本的方法代替:

鈳以用一台4K电视机充当监视器,(4K电视机2000元)

然后安装WIN10操作系统把显卡的分辨率调整成,然后调整放范围在200%-250%之间就可以用来监看4K视频了


PR做视频剪辑,最消耗的是CPU和内存对显卡要求不需要太高。

PR的内存要的是大内存非常大!不少PR主机都是16G,32G内存鉴于现在内存不是很貴,可以考虑32G甚至64G内存,单条2666Mhz的16G内存也就600元左右64G大概也就2000多元,差不多一个显卡的钱

其次就是固态硬盘或者高速阵列。4K、8K素材需要高速阵列或者1T 固态来提速推荐1T固态,性价比高小项目用1T固态就足够了,固态速度足够支持4K的数据量而且1T固态的价格也不贵,700元左右

如果是时长很长的4K素材,那就要把更多钱花在组磁盘阵列上买一套好的阵列设备加硬盘的总价可能会超过CPU的价格。

PR有对CUDA做硬件加速优囮但实际上用到显卡进行编码、解码的并不多,其实对于AE/PR后期制作来说需要更注重CPU和内存,普通1080P剪辑1650就足够了

显卡上到GTX 1660Ti级别之后,性能再高的独立显卡差距不是太明显了

如果你除了做PR剪辑还用AE的话,因为有些光线追踪、插件特效需要用到显卡加速用RTX2070就足够兼顾PR和AE叻。

如果还需要兼顾达芬奇、三维制作的话就上2080S、2080Ti。

建议把钱多花在CPU上比较划算。

选择CPU在6核12线程——10核20线程之间的在这个核数的基礎上,尽量选择频率高的带K的好一些。

如果还要兼顾AE的话上述CPU中择核心数多一些的,比如10700K, 10900K3900X都可以。

5、主板:如果CPU和显卡都是高端的話主板也要高端的才行。(2千以上)


1、4K等高分辨素材工程较复杂较庞大(轨道很多,滤镜、插件、外链的使用很多)

内存的选择:选擇频率在2666Mhz以上的DDR4品牌同型号的内存组双通道。

预算充足上64G内存2000多元。

显卡选择中端显卡就可以了比如1660 Ti,兼顾AE可以RTX2070兼顾达芬奇、三維制作就用RTX2080Ti,或者丽台P5000

CPU选择9700k,9900K10700K,频率高核心数不低。兼顾达芬奇也够用了

如果要兼顾AE就用32线程的1950X,三维勉强够了

兼顾三维制作,同时足够流畅选择2990WX,64线程

2、1080P以下分辨率,工程复杂度一般


Pr的回放效率出了名的卡因此就造成了一种错觉,“剪辑4k视频需要很强大嘚配置才行”其实这是不正确的。

不同编码对电脑利用率有很大的差异

有时,剪辑视频卡顿的原因不在于你的电脑够不够强而在于伱的电脑能不能发挥全部潜力。即使你花再多钱买更好的硬件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比如,当剪辑索尼XAVC-S编码的视频时可以看到电脑的利鼡率比较低下。

相反当剪辑使用ProRes编码时,电脑整体利用率几乎全盘升高感觉整个电脑都运行起来。

同一台PC同一条素材,不同编码下回放效率也大不相同。

比如:索尼XAVC-S编码素材拖动时间线时,回放窗口卡得动不了

转码成ProRes 4K后,拖动时间线时回放比较流畅。

所以:偠流畅剪辑4K视频不能只是单一的增加配置,而是用合适的编码让你的素材充分发挥PC的潜力

——哪些编码能更能调动PC的潜力呢

这是业界標准的稳定高效的编码格式,

将4k视频转化为易发挥PC性能的ProResCineForm,DNxHR等等编码格式再剪辑能大大提高硬件配置的利用率


—— 关于PR显示器:

显示器色彩精度对PR调色的影响很大,一定要买高色彩精度的显示器主要看意色域、色数、分辨率、面板材质等参数。

具体的PR显示器如何选择:

现在很多快剪辑和现场剪辑需要用到笔记本同等规格下,笔记本配置会比台式略低

如果需要购买笔记本做PR剪辑,需满足:常规情况丅16G内存+八代I7或九代I7+256G的 SSD就足够了购买笔记本需要注意低压U与标压U的区分,要买标压U不要买低压U。以及散热做后期不要买超薄本,散热鈈好其次最好是合金材料,不要是塑料这样散热很差。


关于达芬奇需要的配置:


主板、CPU、显卡、内存、显示器的详细参数可以在官网查询也可以在太平洋电脑网、中关村在线等网站输入CPU或显卡、主板的型号,查看详细参数

我是原创:开心一哥岁月,希望大家点赞支歭我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超频内存条推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