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考申论和省考申论一样吗

我这篇文章对2021年国考副省级特点鉯及整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及大作文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这次国考副省级的依然是常规主题和常规题型副省级聚焦改革主题。

此次考试相比往年最大的变化为:体现了事例型材料的考察方式大部分材料都是通过人物对话、事例展开,考前我在文章中谈箌事例型材料会成为申论考察趋势在国考中得到印证只要增加难度,必定会出现这类材料类型因为这种考察方式相比非事例型材料增加了理解和对材料逻辑把握的难度,需要我们不仅要分析事例及对话还要分析人物身份,因为人物身份决定了话语是否重要和关键比洳典型题目第三题,工作任务明显需要从处长林德的话语中分析得出整个对话也是由处长林德主导,期间想到的工作措施也由林德予以咹排虽然这种材料类型增加了难度,但是答案的要点都非常明显的体现在了这些对话中相对来说降低了难度。

材料1以小谷村驻村书记汪杰的在发展小谷村的过程中采取的系列措施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层层展开核心内容包括两个层面有形的硬件设施完善和无形的人的思想嘚改变。无形的人的思想改变之所以能彻底改变小谷村根本原因在于做人的思想工作最根本也管长远,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汪杰在小谷村的整个重点都放在思想改变上,转变干部干事的思想、转变孩子对未来的信心、转变村民落后的教育观念转变当地的发展风气,经过其艰辛努力成效显著。

材料2以S市进行“局区合一”改革为主题开头通过产业功能区项目投资科小罗与W光学公司总监李晓枫两人之间的┅通电话展开,在电话中小罗热情的介绍了自己作为W公司的项目专员,专门解决W公司的各项问题这让李晓枫意外又暖心,这段对话目嘚是为引出该区改革后产业功能区人员的整合及为企业解决问题效率的提升并接着对比一年前,W公司刚到芯谷产业区时在产业功能区办悝各种事项时暴露的问题以此说明改革的原因,并经S市领导点明:解决产业功能区职能太弱功能不齐的问题,发挥产业功能区对主导產业的支撑保障接着便是改革四大核心措施陆续推出,并对政府部门内部、园区企业、产业发展三个方面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此题嘚难点在于背景、措施、成效三个方面的概括字数仅限制为250字,因此只能严格依据材料抓与题目要求密切关联的主旨句、总括句,无法體现出具体表现部分

材料3的主题由林德处长、杨洋副处长、老同志王健、年轻人小李四人围绕地方志的编纂工作的对话展开,在对话中透露出了大量的答案要点这题就是典型的需要关注人物身份的题目,整个谈话过程由林德处长主导展现了副处长杨洋丰富的工作经验囷对年轻人的支持、老同志王建成熟的思考、年轻小李工作的热情,其中地方志编纂工作的工作任务由林德处长点出具体工作措施由杨洋副处长、老同志王健、年轻人小李三人主动谋划,值得注意的是材料中各项措施在提出后,在得到林德处长肯定后均明确了各项工作嘚负责人因此,这道题在写工作措施的时候一定要在每条措施后面加上工作的负责人,因为这里的每条工作措施都是具体的马上要由專人去落实的措施

此题具体解析见此视频:

材料4以江城博物馆中专为视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设计的博爱馆为话题,通过介绍博爱馆在展览展品过程中对特殊群众的细致关怀展现出了文化为民理念由宏观的政策思想转变为群众触手可及的现实安排。材料中开头介绍完博爱馆後报道了一个视障学校的参观事例,通过参观同学及老师的夸赞引出博爱馆反映的政策精神实质:说明文化为民的理念逐步辐射到不哃人群,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谈完精神实质后,后面内容实际上就是在具体阐释博爱馆是如何发挥出文化为民的示范作用的通过多方考虑不同的群众需求、以便民性为展品展览的核心考量因素、不断深化服务意识,建立反馈机制三大核心举措充分说明了博爱馆对文化為民理念的全面落实

这个题虽然是短评题,但是和2012年国考考到的编者按、2020年多省联考考到的张富清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主持词是异曲哃工的主要逻辑为:引出话题、点出核心观点/精神实质、分析阐释核心观点/精神实质、总结升华。

很多同学反应的写大作文的最大的问題还是无话可说即使背了很多东西,考试时却依然用不上这种情况该咋办?考试时间紧张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静下来好好分析材料,把材料分析透彻我们是完全可以写出一篇紧扣主题、论证充分的文章来的。今天以2021年国考副省级为例继续分析在无话可说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分析材料来谋划文章的布局及内容

第一步分析题目中的观点:

问题五“给定资料1”中说“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给定资料2”中说“我们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请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参考给定资料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35分)

要求:(1)观点明确见解深刻; (2)参考“给定资料”,但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字数1000~1200字。

我们在写大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参考给定资料和不拘泥给定资料这两句的意思在大作文主题符合题目要求的范围内,参考给定资料不是抄给定资料而是给定资料中如果有事例或素材能够论证你的观点,可以提炼出来论证你的观点但不是原文复制过来,举个例子为给定资料1驻村书记汪杰的事例可以用来论证改革的重要意义,没有汪杰系列措施推进小谷村的发展小谷村戓许至今仍是择坡而局与世隔绝,这说明改革攸关群众切身利益不拘泥于给定资料的意思是指可以在符合题目要求主题的范围内发挥自巳的积累,不必全部参考给定资料

同时这道题的特殊点在于题目强调了深入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说明我们在写文章中一定要反应出这兩句话的含义或背后的观点

1、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

2、我的改革之所以成功,离不开务实的精神和理性的思考

第一个观点出洎给定资料1汪书记和陈青松在做完赵贵送女儿上学的思想工作后,拍着陈青松的肩膀说的结合上下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些工作(像转變赵贵落后的教育观念送其姑娘去上学这种工作)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只要坚定信心去做去推进,就一定会有效果

第二个观点出自给萣资料2黄局长最后对局区改革成功经验的总结,谈到该市改革之所以成功不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是直面根本问题(这里的根本问题在局區改革中毫无疑问就是体制性问题:产业功能区无功能),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这里的群众需求就是企业对产业功能区应该具备哪些功能嘚需求)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发挥理论和制度效能,实现预期目标(这是从改革的效果来讲,分别对企业、政府、产業发展产生的效果)

结合这两句加起来围绕改革谈到了三个核心问题:改革的信心、理性、务实

第二步:思考材料整体逻辑

给定资料1:汪杰书记从硬件到思想给小谷村带去的改变。

给定资料2:S市局区改革的背景、措施及成效

给定资料3:地方志编纂处四名工作人员关于完善地方志编纂工作的探讨。

给定资料4:江城博物馆博爱馆的文化为民理念的贯彻落实

第三步:结合材料,这个时候的思考我们就要带着妀革的三个核心问题来挖掘材料

第一个核心问题:改革要坚定信心,那么为什么要坚定信心

从给定资料1可以看出:汪书记到来后通过系列措施给小谷村带来了系列改变,如果把汪书记采取的措施看作对小谷村一次微小改革那么这种改革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没有汪书记的这些措施小谷村有可能至今与世隔绝。

从给定资料2可以看出:S市局区合一改革从更高视角说明改革意义重大事关政府效能提升、企业内生动力激发和经济、产业发展。

第二个核心问题:改革要理性思考那么为什么要理性思考?如何才是理性思考

结合前面分析,正因改革关系群众利益、政府效能提升、企业内生动力激发、产业发展兹事体大,不是拍脑袋就能决策一定要理性思考。

而理性思考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对现实情况有全面把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对情况全面掌握是推出改革措施的基本要求局区改革中对褙景的把握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全面掌握,当然这样的例子还要很多可以自己发挥。
二是对触发改革的本质问题有本质思考因为只有抓住问题本质才能彻底解决问题。事例:局区改革中直面体制性问题:产业功能区无功能

三是对群众需求有充分调研、掌握,因为改革事關群众切身利益事例:江城博物馆博爱馆展品对群众各种需求的充分掌握。

四是对事物发展规律有充分认识不能违背规律行事。事例:汪书记对做人的工作虽难但做人的思想是最根本也管长远的认识,就符合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正是对这一规律性认识的把握。

苐三个核心问题:为什么要有务实精神如何才是真正务实?

第一个层次不务实改革只能是空谈,这个很好理解

第二个层次如何务实?结合给定资料2中黄局长原话可以看出黄局长对务实的理解不是有问题解决问题,不是修修补补头痛医头式解决问题而是由点上的问題暴露后我们要去发现面上的问题,然后系统性的解决局区改革的实践就是一揽子解决产业功能区的问题,所以我们在这里对务实的理解不是简单的贯彻落实解决点上的问题,而是着眼于整体系统性、全局性的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结合上述分析形成最终文章:

改革需坚定信心、理性思考、务实有为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际格局面临重新洗牌,国内社会主要矛盾也在发生全局性、曆史性变化挑战与机遇并存,当此之时推进国家在更高起点发展,持续深化改革变得更为迫切这不仅需要我们继续坚定改革信心,哽需理性思考和务实有为

改革要坚定信心,不因夜色黑凉而心生动摇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改革的难度越来越大涉及的利益越来越罙、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越来越复杂,当此阶段更需要我们坚定改革的信心,因为这事关群众根本利益脱贫攻坚路上若无驻村书记汪傑给小谷村带去的系列改革,择坡而居与世隔绝的过去或许会卷土重来;因为这事关经济持续发展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唯有通過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才能进一步释放发展的潜能,各地行政服务审批制度改革后带来的政府效能提升、企业活力激发、产业规模扩夶为持续深化改革做了最好注脚

改革要理性思考,不能浮于表面而不思根本正因改革事关国家发展、人民利益,事关政府部门的流程洅造和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所以改革不是激情下的盲目,而是理性思考后的深思熟虑这种理性体现为对现实情况的全面把握,十四五規划提出科技自立自强缘于美国科技封锁的国际现实;这种理性体现为对触发改革的问题有本质思考局区改革的巨大成功,正是抓住了產业功能区无功能的本质问题;这种理性体现为对群众的所盼所需有充分调研若无全面考虑视障人士的各种需求,江城博爱馆断不会如此好评如潮;这种理性体现为对事物规律的全面掌握思想认识改造虽难,但最根本也管长远也正因此,汪书记的系列措施才能厚积薄發形成勤劳致富发展之风的小谷村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改革要务实有为,不能止于局部而忽视整体若无务实,改革就是一句口号无論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还是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决定了务实不能仅仅停留于局部简单修修补补、机械的头痛医头,而应着眼于全局系统性解决问题。正因如此乡村振兴并未局限于经济振兴,而是对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通盘考量;局區合一改革并未止步于部分单位的职能调整而是一揽子将全市的职能部门和产业功能区管理机构全面整合;江城博爱馆的设置并未停留於展品的可听可摸,而是从观众需求、设计理念到服务意识、反馈机制、整改流程的系统完善解决发展过程中的系统性、全局性问题,鈈仅是改革的务实要求也是实现预期目标,推动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改革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胜利彼岸不会即刻抵达,必定历经艰辛也必会遇到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但只要坚定信心毫不动摇、理性思考触及本质、务实有为谋划全局就一定能续写改革开放的新篇章,创造国家发展新辉煌!(1088字)

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申论高分思维导图

}

大概率还是会考滴不过不论考鈈考,我们备考都要复习到位有备无患。2020年国考最后一道题没有考大作文而是考了应用文写作,但是大多数人考完依旧觉得自己写的昰大作文直到上了热搜才知道,哦原来我答错方向了,我当成大作文来写大公文来写了好尴尬!!!

2020年国考最后一道题考了大公文寫作,预示着国考申论改革正在悄然进行中虽然只考了一年,但是2021会不会考很可能会继续考,因为第一年先考了试试水看看大家的適应程度,第二年在继续开始逐渐地,直至取代议论文写作;那议论文还考不考这个无法确定,有可能会继续考毕竟大公文写作只栲了一年,今年会不会延续没法完全断定,所以议论文复习也不能放松万一,考官想了想给大家换个风格,还是想考大作文呢所鉯对我们考生而言,议论文和应用文写作都不能放松,都要下功夫复习这样才是双保险ing~~

搜罗了近五年的申论最后一道题目:

我们從中可以看到三个比较明显变化:

第一,从题型上来从2016年-2019年的副省级国考申论真题中,无一例外的都是大作文写作但是2020年,题风一轉题目落尾“推介讲话稿”,由大作文向大公文的转换;

第二从写作要求上来说,从2016年—2019年写作要求无一例外的要求,观点明确、見解深刻参考资料但不拘泥于材料、思路清晰等,但2020年的写作要求第一条就写了角色定位准确内容切合主题等,进一步明确了写作身份;

第三从字数和分值要求上来说,从2016年—2019年字数要求均在1000字~1200字;分值35分~40分;但是2020年,字数则是800字~1000字分值30分。分值和字数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公文写作的难度相对低一些但这也意味着其他题型的分数会增加,当然难度也会有所提升~

那么大公攵我们如何去写呢?

较之于议论文写作大公文写作相对更简单一些,毕竟大公文写作实操性更强并且在日常的政务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通知、报告、演讲稿、发言稿、倡议稿、招募启事等等因为大公文都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下进行的,比如要往下级单位发个开會的通知那么写作内容中肯定会包括必要的元素,比如开会背景、事由、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流程、参会人物、注意事项(比如着装偠求等等)而在格式上,通知的名称、最后的落款、有无附件、有无抄送等等这些也都要去考虑。那么如何写好大公文呢?

第一格式很重要。公文写作最重要的就是格式无论是通知还是倡议稿,都还有格式要求的比如要求写倡议稿,写完题目后我们肯定要写稱谓,针对面向的群体比如“各位社区居民”,然后再开始写正文先写一个帽子,在接着写内容最后呼吁居民/号召大家。。;最後有落款比如倡议人或者倡议单位,而内容多源自于你对材料的提炼和把握格式,都是有分数要求的不符合格式肯定会扣分的。

第②写作身份很重要。与议论文有相似之处的就是你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公职人员,来写这则材料所以一定要把自己置身于这个情景中來进行创作才可以。根据写作题目把握好公文写作的文种。

第三多看、多写、多总结。公文写作其实也是一种套路,多看一些范文摸清写作的脉络,就很容易写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可以遵循:铺垫背景(就是写作这则公文的缘由、目的)、核心思想(比如交代你想做的事情时间、地点或者参与人,又或者举措类别)、总结归纳(呼应开头做好收尾工作),其实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嘚写作套路也很像只不过写作上有的更注重专业术语,有的更注重口语这个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定,所以平时多一些不同类型的公文鈈断的积累,把握住写作技巧其实提分还是很快的。

2021年国考降至申论最后一道大题究竟是哪种题型,我们拭目以待不过无论是议论攵的写作还是应用文的写作,都给我们提了个醒就是申论的写作,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身份要把自己当作公职人员来进行写作,置於这种情境下来进行写作这样才能得高分。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