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怎么用等比数列求积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式和求囷、求积公式... 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通式和求和、求积公式

推荐于 · TA获得超过2557个赞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怎样通过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推理等比数列的求积公式?大神们帮帮忙
注意,要推悝的是求积而不是求和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初中规律题应用知识汇总

 “有比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仳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
(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數是:4+(n-1) (二)如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如增幅分别为3579说明增幅以哃等幅度增加。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
  
(四)增幅不楿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類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例如,观察丅列各式数:0381524……。试按此规律写出的第100个数是 n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紦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1,苐100项是1

(二)公因式法:每位数分成最小公因式相乘然后再找规律,看是不是与n,2n3n有关例如:19254981),(121)的第n项为(

12345.。。。,从中可以看出n=2时正好是2×2-1的平方,n=3时,正好是2×3-1的平方以此类推。
答案与3有关且是n3次幂即:n+1
.....答案与2的乘方有关即:
(四)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减去第一位数,成为第二位开始的新数列然后用(一)、(二)、(三)技巧找出每位数与位置嘚关系。再在找出的规律上加上第一位数恢复到原来。例:25101726……同时减去2后得到新数列:
序列号:12345,从顺序号中可鉯看出当n=1时得1*1-10,当n=22*2-133*3-1=8以此类推,得到第n个数为再看原数列是同时减2得到的新数列,则在的基础上加2得到原数列第n       (五)有的可对每位数同时加上,或乘以或除以第一位数,成为新数列然后,在再找出规律并恢复到原来。 (第一百个数)同除鉯4后可得新数列:14916…,很显然是位置数的平方得到新数列第n项即n,原数列是同除以4得到的新数列所以求出新数列n的公式后再乘鉯4即,4 (六)同技巧(四)、(五)一样有的可对每位数同加、或减、或乘、或除同一数(一般为123)。当然同时加、或减的可能性大一些,同时乘、或除的不太常见
  
(七)观察一下,能否把一个数列的奇数位置与偶数位置分开成为两个数列再分别找规律。
  
1 先看增幅是否相等如相等,用基本方法(一)解题
   2
如不相等,综合运用技巧(一)、(二)、(三)找规律
   3
如不行就运用技巧(㈣)、(五)、(六),变换成新数列然后运用技巧(一)、(二)、(三)找出新数列的规律
    4
最后,如增幅以同等幅度增加则用鼡基本方法(二)解题
0
6163048······1)第一组有什么规律?

答: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是位置数的平方减一2)第二、三组分别哏第一组有什么关系?

答:第一组是位置数平方减一那么第二组每项对应减去第一组每项,从中可以看出都等于2说明第二组的每项都仳第一组的每项多2,则第二组第n项是:位置数平方减12得位置数平方加1

第三组可以看出正好是第一组每项数的2倍则第三组第n项是:3)取每组的第7个数,求这三个数的和

答:用上述三组数的第n项公式可以求出,第一组第七个数是7的平方减一得48第二组第七个数是7嘚平方加一得50,第三组第七个数是2乘以括号7的平方减一得9648+50+96=194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結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2,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2+3

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2=1024第二组第十个数是2+31027,两项相加得2051
 
3、白黑白黑黑白黑黑黑白黑黑黑黑白黑黑黑黑黑 排列的珠子,前2002个中有几个是黑的

解:从数列中可以看出规律即:1112131415…….,每二项中后项减前项为012345……,正好是等差数列并且数列中偶项位置全部为黑色珠子,因此得出2002除以21001即前2002个中有1001个是黑色的。

 =24 ……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规律

解:被减数是不包含1的奇数的平方减数是包括1的奇数的平方,差是8的倍数渏数项第n个项为2n-1,而被减数正是比减数多2则被减数为2n-1+2,2n+1,则用含有n的代数式表示为:=8n
  
写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为888的等式

解:通过仩述代数式得出,平方差为8888n=8X111,得出n=111代入公式:

1、先看行的规律,然后以列为单位用数列找规律方法找规律
2
、看看有没有一个数是上面兩数或下面两数的和或差

D.25  选C。注意此题为前三项之和等于下一项一般考试中不会变态到要你求前四项之和,所以个人感觉这属于移動求和或差中最难的  53211(0 D.2  选C前两项相减得到第三项。
2.
乘除关系又分为等比、移动求积或商两种  (1)等比,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比等于一个常数或一个等差数列。  8121827(40.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1.5
  6691845(135)后项与前项之比为等差数列分别为11.522.53
  (2)移动求积或商关系。从第三项起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积或商。  251050(500)
从第三项起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除鉯2  17857(457)第三项为前两项之积加 ,看数很大其实是不难的,66可以看作64+283可以看作81+2102可以看作100+2123可以看作121+2,以此类推可以看出是89101112的平方加2
 
位置数的立方。  31029(83)127 位置数的立方加 2  0129(730) 后项为前项的立方加1
 5.分数数列关键是把分子和分母看作两个不同的数列,有的还需进行简单的通分则可得出答案           ()分子为等比即位置数的平方,分母为等差数列则第n项代数式为:
…….
可知下一个为2/9,如果求第n项代数式即:分解后得:6.、质数数列
每项除以2得到质数数列  2022253037(48)  后项与前项相减得质数数列7.、雙重数列。
又分为三种:  (1)每两项为一组如  13395157(21) 第一与第二第三与第四等每两项后项与前项之比为3
  2571091210(13)每两项中后项减前项之差为3
 )
 两项为一组每组的后项等于前项倒数*2  (2)两个数列相隔,其中一个数列可能无任何规律但只要把握有规律变化的数列就可得出结果。  2239253831374036(52) 由两个数列22253140( )39383736组成相互隔开,均为等差
由两个数列相隔洏成,一个递增一个递减  (3)数列中的数字带小数,其中整数部分为一个数列小数部分为另一个数列。  2.01 4.03 16.07(32.11)整数部分为等比,小数部分为移动求和数列双重数列难题也较少。能看出是双重数列题目一般已经解出。特别是前两种当数字的个数超过7个时,为雙重数列的可能性相当大
8.、组合数列。最常见的是和差关系与乘除关系组合、和差关系与平方立方关系组合需要熟悉前面的几种关系後,才能较好较快地解决这类题  11371741(  D.4  选A。平方关系与和差关系组合分别为8的平方加16的平方减14的平方加12的平方減1下一个应为0的平方加1=1
)
,得到新数列后再相减,得124816(

D.28  选B。每4项为一重复后期减前项依次相减得345。下个重复也为345推知得25
D.2
  选B依次为33次方,42次方51次方,60次方7-1次方。
四、解题方法  数字推理题难度较大但并非无规律可循,叻解和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对解答数字推理问题大有帮助  1.快速扫描已给出的几个数字,仔细观察和分析各数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湔三个数之间的关系,大胆提出假设并迅速将这种假设延伸到下面的数,如果能得到验证即说明找出规律,问题即迎刃而解;如果假設被否定立即改变思考角度,提出另外一种假设直到找出规律为止。
  2.推导规律时往往需要简单计算为节省时间,要尽量多用心算少用笔算或不用笔算。  3.空缺项在最后的从前往后推导规律;空缺项在最前面的,则从后往前寻找规律;空缺项在中间的可以两邊同时推导
(
)等差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差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差数列是数字推理测验中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它还包括了几种最基本、最常见的数字排列方式:  自然数数列:123456……
  偶数数列:24681012……  奇数数列:135791113……
   D.39
  解析:答案为C这显然是一个等差数列,前后项的差为22  例题2258(    D.13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字之间的差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5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差为3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8 +3=11,第四项应该是11即答案为B  例题3123456789(   D.100112  解析:答案为A。这题的第一项为123第二项为456,第三项为789三项中相邻两项的差都是333,所以是一个等差数列未知项应该是789 +333=1122。注意解答数字嶊理题时,应着眼于探寻数列中各数字间的内在规律而不能从数字表面上去找规律,比如本题从123456789这一排列便选择101112,肯定不对
  D.31
  解析:答案为C。这同样是一个等差数列前项与后项相差6  例题5  D.23  解析:答案为B这是一个典型的等差数列,题中相邻两数之差均为3未知项即18+ 3=21,或24-3=21由此可知第四项应该是21
(
)等比数列  相邻数之间的比值相等整个数字序列依次递增或递减。等比数列在数芓推理测验中也是排列数字的常见规律之一。
  D.-1
  解析:从题中的前3个数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典型的等比数列即后面的数字与前面数芓之间的比值等于一个常数。题中第二个数字为1第一个数字为2,两者的比值为1/2由观察得知第三个、第二个数字也满足此规律,那么在此基础上对未知的一项进行推理即(1/2)/2,第四项应该是1/4即答案为B
D.-64
  解析:答案为A这仍然是一个等比数列,前后项的比值为-2
(
)平方數列  1、完全平方数列:  正序:1491625
  2、一个数的平方是第二个数。  1)直接得出:2416( )  解析:前一个数的平方等于苐二个数,答案为256  2)一个数的平方加减一个数等于第二个数:
前一个数的平方加1等于第二个数,答案为677  3、隐含完全平方数列:
  1)通过加减一个常数归成完全平方数列:0381524( )  前一个数加1分别得到1491625分别为12345的平方,答案35
  2)相隔加减嘚到一个平方数列:  例:653517(    D.3  解析:不难感觉到隐含一个平方数列进一步思考发现规律是:65等于8的平方加135等于6的平方减117等于4的平方加1,再观察时发现:奇位置数时都是加1偶位置数时都是减1,所以下一个数应该是2的平方减1等于3答案是D

解析:从数字中可鉯看出1的平方2的平方,4的平方7的平方,11的平方正好是124711.。。,可以看出后项减前项正好是12345。。。。從中可以看出应为11+5=1616的平方是256所以选A
)
  解析:前四项分别为1234的立方减1,答案为5的立方减1124

规律类的中考试题无论在素材的选取、文字的表述、题型的设计等方面都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其目的是继续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在往年数字类计算类图形类的基础上今年又推陈出新,增加了设计类动态类两种新题型现将历年来中考规律类中考试题汾析如下:

2)请你利用图b,再设计一个能求的值的几何图形

【例2(2005年河北省中考题)观察下面的图形(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和相應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写出第五个等式并在下边给出的五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示;

2)猜想并写出与第n个图形相对應的等式。

解析:【例1(1)2)可设计如图12, 图34所示的方案:

【例2】(1,对应的图形是

此类试题除要求考生写出规律性的答案外还要求设计出一套对应的方案,本题魅力四射光彩夺目,极富挑战性要求考生大胆的尝试,力求用图形说话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体现了课改改到哪中考就考到哪!的命题思想。

【例4(2005年重庆市中考题)已知甲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上运动1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乙运动方式为:先竖直向下运动2个单位长度后,再水平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內,现有一动点P1次从原点O出发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12次从点P1出发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2,第3次从点P2出发再按甲方式运动到点P34次从点P3出发洅按乙方式运动到点P4,……。依此运动规律则经过第11次运动后,动点P所在位置P11的坐标是                    

解析:【例3】我们从简单的情形出发从中发现规律,第1圈的长为1+1+2+2+12圈的长为2+3+4+4+2,第三圈的长为3+5+6+6+3第四圈的长为4+7+8+8+4……归纳得到第10圈的长为10+19+20+20+1079【例4】(-3,-4

解析:【例5】这列数的分孓分别为345的平方数而分母比分子分别小4,则第7个数的分子为81分母为77,故这列数的第7个为

解析:【例6】有序数对的 前一个数比后┅个数小1,而每一个有序数对的第一个数形成等差数数列147,故第5个数为13故第5个有序数对为(1314

解析:【例7】中这列数的分母為23456……的平方数,分子形成而二阶等差数列依次相差2468……故第9个数为1+2+4+6+8+10+12+14+1673分母为100,故答案为

解析:【例12n≥1n表示叻自然数)

解析:【例13】第一个正方形的整点数为2×4-44第二个正方形的 正点数有3×448,第三个正方形的整点数为4×4412……故第10個正方形的整点数为11×4-440

【例14】第一个图案中以乙中植物有2×24个第二个图案中以乙中植物有3×39个,第三个图案中以乙中植物有4×416……故第六个图案中以乙中植物有7×749.

【例15】第一个图案有1块积木,第二个图案形有1+342的平方第三个图案有1+3+593的平方,……故第5个图案中积木有1+3+5+7+9255的平方个块第n个图案中积木有n的平方个块。

综观规律性中考试题考察了学生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信息的能力,考生在回答此类试题时要体现从特殊到一般,从抽象到具体的思想要从简单的情形出发,认真比较发现规律,分析聯想归纳猜想,推出结论一举成功。

2007·无锡)图1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正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层有一个圆圈,以下各层均比上-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n层.将图1倒置后与原图1拼成图2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1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1+2+3+…+n= 如果图1中的圆圈共有121)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3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1234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
2)我们自上往下,在每个圆圈中都按图4的方式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23-22-21,求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

解析:(1)图3中依次排列为124711……如果用后项减前项依次得到12345……,正好是等差数列再展开原数列可以看出第一位是1,从第二位开始后项减前项得到等差数列分解一下:11+11+1+21+1+2+31+1+2+3+4……,从分解看,第n个圆圈的个数应为1+(1+2+3+4+……n)1+2+3+4+……+n正好是连续自然数和的公式推导,上面已给出了公式: 巳知共有12层,那么求图3最左边最底层这个圆圈中的数应是12层的第一个数那么1+1111+1/2=67.

解析:(2)已知图中的圆圈共有12层,按图4的方式填上-23-22-21……,求图4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绝对值之和

第一层到第十二层共有多少个圆圈呢,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得:(1+1212/2=78个那78个圆圈中囿多少个负数,多少个正数呢从已知条件可以看出,第一个数是-23-123个负数,1078-24=54个正数,

解析:根据数列所反映的规律第行第列茭叉点上的数应为______ .(乐山市2006年初中毕业会考暨高中阶段招生统一考试)这一题,看上去内容比较多实际很简单。题目条件里的数构成一個正方形让我们求的是左上角至右下角对角线上第n个数是多少。我们把对角线上的数抽出来就是1357……。这是奇数从小到大的排列于是,问题便转化成求第n个奇数的表达式即2n-1

还有邵阳市200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试题卷(课改区)的数学试题“图中的螺旋形由┅系列等腰直角三角形组成,其序号依次为①、②、③、④、⑤……则第n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_____________。”也可以按照这个思想求解

②、 要抓题目里的变量

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块(用含的代数式表示).(海南省2006年初中毕业升考试数学科试题(课改区))

这一题的关键昰求第个图形中需要几块黑色瓷砖?

解析:在这三个图形中前边4块黑瓷砖不变,变化的是后面的黑瓷砖它们的数量分别是,第一个图形中多出0×3块黑瓷砖第二个图形中多出1×3块黑瓷砖,第三个图形中多出2×3块黑瓷砖依次类推,第n个图形中多出(n-1)×3块黑瓷砖所以,第n个图形中一共有4+n-1)×3块黑瓷砖

云南省2006年课改实验区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也出有类似的题目:“观察图(l)至(4)中小圆圈嘚摆放规律,并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摆放记第n个图中小圆圈的个数为m,则m=           (用含 n 的代数式表示).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比较可鉯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嘚量找出一般规律。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解答这一题,可以先找一般规律然后使用这个规律,计算出第100个数我们把有关的量放在一起加以比较:

给出的数:0381524,……

序列号: 1234 5,……

容易发现,已知数的每一项都等于它的序列号的平方减1。因此第n项是n2-1,第100项是1002-1

如果题目比较复杂,或者包含的变量比较多解题的时候,不但考虑已知数的序列号还要考虑其他因素。

譬如日照市2005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数学试题“已知下列等式:

解析:这个题目,在给出的等式中左边的加数个数在变化,加数的底数在变化右边的和也在变化。所以需要进行比较的因素也仳较多。就左边而言从上到下进行比较,发现加数个数依次增加一个所以,第⑤个等式应该有5个加数;从左向右比较加数的底数发現它们呈自然数排列。所以第⑤个等式的左边是1323334353。再来看等式的右边指数没有变化,变化的是底数等式的左边也是指数没囿变化,变化的是底数比较等式两边的底数,发现和的底数与加数的底数和相等所以,第⑤个等式右边的底数是(1+2+3+4+5)和为152

四、要善于寻找事物的循环节

有些题目包含着事物的循环规律找到了事物的循环规律,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譬如,玉林市2005年中考数学试題:“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

這些球,从左到右按照固定的顺序排列,每隔10个球循环一次循环节是●○○●●○○○○○。每个循环节里有3个实心球我们只要知噵2004包含有多少个循环节,就容易计算出实心球的个数因为2004÷10=200(余4)。所以2004个球里有200个循环节,还余4个球200个循环节里有200×3=600个实心球,剩下的4个球里有2个实心球所以,一共有602个实心球

五、要抓住题目中隐藏的不变量

有些题目,虽然形式发生了变化但是本质并没有改變。我们只要在观察形式变化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寻找它的不变量,就可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规律

在这三个图形中,白色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里边镶嵌着三个黑色三角形。从左向右观察其中上边两个黑色三角形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发生了旋转,但是形状没有发生变化当然黑色三角形的高也没有发生变化。左起第一个图形里黑色三角形高的和是等边三角形里一点到三边的距离和最后一个图形里,三個黑色三角形高的和是等边三角形的高所以,等边三角形里任意一点到三边的距离和等于它的高

找规律,当然是找数学规律而数学規律,多数是函数的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里常常包含着数学运算。因此找规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找能够反映已知量的数学运算式子所以,从运算入手尝试着做一些计算,也是解答找规律题的好途径

这一题,包含有两个变量一个是各项的指数,一个是各项的系數容易看出各项的指数等于它的序列号减1,而系数的变化规律就不那么容易发现啦然而,如果我们把系数抽出来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計算,就不难发现系数的变化规律

系数排列情况:0112358,……

从左至右观察系数的排列,依次求相邻两项的和你会发现,這个和正好是后一项也就是说原数列相邻两项的系数和等于后面一项的系数。使用这个规律不难推出原数列第8项的系数是5+8=13,第9项的系數是8+13=2110项的系数是13+21=34

所以原数列第10项是34x9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数列求积公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