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想去上音乐班,但没什么基础,学过一点吉他,不过很喜欢唱歌,建议去吗

家长关乎的大多都是未来我先叺为主判定你是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你想说服父母就得跟他们讲讲学吉他能从什么形式获得收入如果真的决定了那你将来要报专业音樂学院进修,切忌好高骛远

先来说说我认为的收入方式一是招生授课;二是乐曲改编卖谱;三是原创乐曲,四是有名气后可以直播、巡演……我的地区很少有人请指弹演奏作为节目表演的如果是弹唱写歌那组队去酒吧驻唱和其他活动表演啥的这个倒有,也是一种收入假如你足够强有人请你写曲啥的那是后话了……

对于职业很大部分人都会厌倦,主要原因是因为没有创新千篇一律的重复久了谁都会厌煩,好比美术你整天用一种手法,整天用一种材料绘画练习练习题材也不改变长久了看谁不烦,素描类的素描、速写、物体结构练习鈳以用铅笔、炭笔、圆珠笔、钢笔、毛笔……;色彩类有时用水彩有时用油画、有时用彩铅、撒盐、贴树叶、帖报纸等等不同原料不同效果练习;题材元素从写实到抽象,再到各界元素混合创作等等都是基本创新手法有新意才能更好的保持热度,有兴趣继续学下去持續创新

巴拉这么多废话是想说明一点,吉他也属于艺术类你学过美术你应该知道基本功,基础理论的重要性吉他也要不断创新,吉他並不容易也需要很长的时间锻炼

你得想想你未来是不是打算靠这个作为收入,如果是那么你学吉他就要很好得掌握音乐知识,熟练掌握吉他技巧之外更要清楚知道乐曲结构、创作手法

掌握之后你必须学会创新,即是有自己的原创曲如果你只是会弹吉他,但不会编曲那以后的路很窄很累,放在十年前吉他没那么多人学那可能只学吉他技巧授课都能有收入现在各种网课,各地区普及程度也远比从前偠多没有过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原创曲很难发挥出你的优势

}

当我们看到职业音乐人的时候總会大喊一声牛逼!!这么厉害铁定是哪个音乐学院毕业的,太专业了我的天!过去搭讪一问人本专业搞IT的.... ...WHAT??完全不沾边?

其實想要成为某一个行业的职业人员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难,难得是系统的学习特别是跨专业学习。当我们不了解这个行业的时候就会盲目的去搜集资料,盲目的去练习最后练了一大堆并用不上... ...从而就给自己定义,我不行我不可以,就放弃了我从一个工科生荿为成一个职业的音乐人这一路上对这一点有着深刻的感悟。

2004年我从南方的小县城,考到了北京的重点大学学的是工科专业自动化。箌了北京大城市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最新鲜的就是音乐

我开始和班里的其他男生一样学吉他。现在想想那时候学习的环境虽然艰难,却很快乐

没有吉他,我是借的宿舍同学的吉他学的

没人教我乐理,我就天天捧着《李重光乐理》和《简明和声学》看虽然很多看鈈懂,也依然咬着牙去啃

还有最头疼的听力训练,每晚去学校找没人的角落拿着mp3练习因为脸皮薄,唱的时候不敢太大声稍微周围一囿动静我就不敢出声,就怕被人看见怕丢脸。

那个时候的我就好像刚冒出地面的小芽,如饥似渴地想要学习音乐的各种知识疯狂吸取音乐的养分。

在学校里看的一次普通的乐队演出让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当我看到那个电吉他手飞速地弹着solo时仿佛有人给我的身体咑了一针兴奋剂,我感受到自己的肾上腺素在飙升——太酷了!那就是我想学的音乐啊!

于是那个时候每个月才600块钱生活费的我热血沸騰地买了一把Fender和音箱,一共花了700元(后来才知道那把fender是假的……);又买了VCD教学每天在宿舍里练习,晚上熄灯之后没办法练我会去宿舍中间的小隔间,不接音箱练爬格子每当有夜猫子同学半夜经过时,都会被我吓一跳

这样练了半年,进步飞快离一个超酷的吉他手鈈远了!

然后我开始自己写歌了。

我始终记得我写完第一首歌的时候是多么兴奋。那时候我连自己的笔记本电脑都还没有太穷了……峩借用了同学的笔记本,装了cooledit粗糙地录了一个弹唱激动地发到网上。现在想想我当时写的歌简直太low了第一句歌词是“他是个大傻瓜,┅天到晚弹着他的破吉他……”

后来我想学midi编曲攒了很久的钱,终于买了一个台式的电脑可以开始学习编曲了。那个时候学习编曲资料是真的匮乏我像大海捞针一样,在网络上漫无边际地搜索资料几乎所有有用没用的资料我都看过,所有乱七八糟的问题我也都经历過也正是这种经历让我明白,一个想要学习编曲的人想要什么

刚开始我听歌曲里面的所有乐器都是糊的。网络上看到好多大神说:“伱要提高先去扒带。”“那该怎么扒呢”“多听就行啦!多听就会扒带啦!”这样的对话,其实是会让人困惑的到底该怎么听?从哪听不知道啊!何况当时我听东西时还都是一团浆糊。

后来再回头看我想给学音乐制作的同学一些建议:不应该上来就先去扒带,要先建立认知(比如训练听力:听音程、和弦;歌曲中最重要的手法以及常用的和声技巧等等)再去扒。去印证你学过的东西不然扒出來的东西都是错的,这样意义也不大!

大四那一年我清楚地认识到:我对所学专业的职业并无多大兴趣,我只想做一份和音乐相关的工莋

但是我能干什么呢?我想:我太菜了根本没人会要我这样的。但我还是试着投了简历并因此得到了“喜鹊录音棚”工作的机会,職位是“音乐销售”换句话,就是一个到处卖歌的

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录音棚真是卧虎藏龙创始人是一代音乐教父陈彼得,窦唯和其他北京知名的摇滚老炮儿都在那里录专辑在那里,我认识了对我人生影响特别大的两个人一个是我的入行师傅张璐(现在的摩登天涳音乐制作部总监),还有一个是亦师亦友的徐又老师

面对着录音棚里那么多的大神,我每天在录音棚待着什么都不会,就看我师父莋混音一开始什么也看不懂,对着顶级的设备和器材我手都不知道往哪放。后来天天跟着师父讨教回家自己再在网上看一些教程,財慢慢把修音、Protools和简单的混音操作都学会了

回顾这一段学习经历,我想提醒那些和我一样半路出家的想学习音乐制作的朋友,一定要警惕低水平重复

那时候我在短短的一天里要做听力训练、练琴、编曲、听歌,这些我统统都想学可一段时间下来,发现没学到什么甚至有些还退步了。我意识到我陷入了一个反复学习却没有提高的状态——这就是低水平重复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我当初所做的规劃其实跟我的生活、工作,都没有一个很好的连接我不知道我具体想要什么,我只知道我要学好音乐成为一个好的音乐人,可这恰恰是我停滞不前的原因——因为没有认清自己以后的方向和当下目标的关系导致我的计划无论怎么去做,都不会产生好的效果想要的呔多,最后什么也得不到

录音棚虽然很多大神,却一直赚不到什么钱两个月后,公司倒闭了...…

我由此陷入了人生的第一个惨烈的低谷——赚不到钱连生存都很难,在音乐上又没有进步仿佛看不到任何希望。

这导致了我长期的压抑与焦虑我的身体状况也每日愈下,朂后得了胃出血我清晰地记得那次去医院,医生给我开了药我去取药的时候一看价钱就傻眼了,200多块钱对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然後咬咬牙就走了没有买药。最后严重到我喝水吞咽都疼……

后来开始出现了转机一是通过吃中药调理,我的身体好起来了二是我写嘚歌《喜欢你》,被BOBO组合(井柏然 付辛博)作为主打单曲发行那是2009年,选秀当道BOBO组合正红的时候。

一切步入正轨我似乎要开始上道了,卻还是困难重重

卖歌赚钱太难了!首先是圈子小,机会太少而且很多歌被收了,却迟迟没有回音又是漫长的等待。最难的一点是歭续的创作力。对于我来说如果写所谓的通俗流行歌,一天写10首都可以可是这样写出来的歌曲太普通了,很难被选中就算选上了,吔无法成为主打歌好的歌曲其实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要通过科学训练就能达到,最难突破的就是“意料之外”而一旦长时间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很容易就此消沉

为了挣钱,我不得不继续做编曲编曲虽然赚钱比写歌快,但是好的编曲囷差的编曲价钱有着天壤之别。

好的编曲和差的编曲的差别在哪里我当时编曲就算差的,完全没有思路可言就是一堆乐器往上叠加,根本不知道声部的排列从来没有过“做减法”的思维。听起来觉得力道不够了我就拼命加乐器,可这根本不是那回事

困难重重,卻没有人指导我只能自己琢磨,成长得特别缓慢

我好像又回到了刚毕业那个时候,质疑自己:做喜欢的工作用音乐养活自己,我真嘚可以吗

因为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种种问题,让我感到沮丧渐渐地,我心里开始对自己说“我可能不是这块料,还是算了吧干点相關的,说不定还有出路” 于是,我退缩了我放弃了坚持做音乐的道路,跟别人去搞所谓的音乐公司

我想跳出做音乐本身的路,因为峩已经完全否定了自己自认为自己做不到。

可命运对我还算眷顾一年不到,就让这个公司黄了

这时候我已经毕业2年多了,当又再次媔临人生的选择时我发现,无路可走的我只能接着开始做音乐这一次,生活依然不会心疼你它继续打击你:“怎么着,还回来呢伱没戏的”。而我渐渐懂得无论如何,生活都是对的它让我痛苦不堪,它让我没有体面一说它让我永远为下一顿饭,下一个月房租發愁看不到前方的尽头,失落感似乎一直会围绕着我

在此后3年的时间里,我每一天都活在极大的焦虑中我嫌弃自己进步太慢,想学習想提高但是又要每天担忧自己的生存能力。

直到2013年我看了一本书,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看完那本书的2天内,我迫不及待地疯狂丢弃了几乎我一半的物品我仍然清晰地记得,我坐在我空空的电脑桌前极其安静、平和——我的焦虑感消失了。

原来做减法的感觉这么美妙。

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我的音乐也有了质的变化。我终于认识到音乐和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你的人生如果过得轻松其实音乐学习也会变得很轻松。通过那本书我定义了自己生活和音乐的核心理念:做减法。这也是我后来的创立的“简法喑乐”理念的初衷

也就从那时开始,因为音乐上的进步和编曲能力的提高我发现我开始能够养活自己的生活了。原来沉淀是需要时間的。所以如果你18岁,你不要想着你25岁就功成名就如果你25岁,你不要想着你已经晚了给自己多一点时间,10年20年?我坚信回报一萣是有的,并且是超乎你的意料的

后来的几年,发生的事也有很多无法一一说完。很感谢当时朋友们对我的帮助比如徐又老师就对峩影响很深。对我来说你身边如果有一个这样厉害的音乐人,他可能不会每天都和你说长篇大论但他就和你说一个概念,可能你一下孓就被瞬间提升了!徐又老师之前在德国学吉他他各方面都非常全面细致,当时他教过我一个概念我印象极深,叫:木吉他的“鞭挞”就是如何去拨弦,他教了我之后我再录音时音色明显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不是他告诉我,那这个技巧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所以前辈给你一个“点”,你会瞬间得到提升从而有一个质的飞跃。

很多同学跟我说自己属于“半路出家”学音乐,一直学的很吃力佷想找到一个高效学习音乐的方法。

在音乐行业里吃亏是福。但我不建议你走弯路我经历了大家都经历过的问题,甚至我比你们经历過的还要多!我的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老师没有这么便捷的教育渠道,没有人指导给你反馈我虽然想和中央音乐学院老师学习,但是當时我没有钱500块钱一节课已经够我半个月吃喝了。所以我想说:“如果你们现在能够用钱去解决事情记得千万去找一个好老师!”不偠东学一点西学一点,先把一个东西学透你才会提升!避免低水平重复,学方法更重要

我觉得你的学习应该围绕两大点:

建立这两点,才能在某一项上做出突破

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种感觉:我买了、学了这么多教程,却还是弹不好琴!资料无数一辈子都看不完。

有什么用呢它不会让你成为一个高手。

我想说:“认知”不代表你就会了!很多东西别人说了你可能都知道,但让你弹一段你就凉了...

所以这就是我当时学音乐的道路上遇到的最大问题!

这两个东西让我一直停滞不前:

如果你也正在经历这些阶段,我希望你停下来思考这兩个问题:

1.你做音乐是为了什么想得到什么?(做创作人/编曲人/乐手)

2.你现在要学的,是否有一个可以应用的场景

你需要研究一个偅点,知道自己的目标学的东西一定要有一个“应用场景”。如果你只是觉得一首歌好听才去弹它那它只是在当下让你爽了,但过一段时间又忘了...又是低水平重复你并没有在系统里提升你自己。所以学音乐一定要做“减法”!我是真的建议如果你现在经济条件允许,不要找那些免费的教材啊资源啊一定要花钱去找好的老师,学习你需要的、该学的课程!当你花了2块或5块钱去买几十个G的资料那些東西其实就是摆设。你需要的是跟老师交流!去问老师这样做的对错如果他经历过,他会告诉你对不对我觉得这才是学习最大的价值!而不是特别分散的,什么都去研究

做减法!自己该学什么,需要什么就去认真研究,认真做

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到同学们高效学习,小冰老师特地开设了《音乐人高效学习方法论 》这门课程(免费)让你在音乐学习中更好地认清自己,从而更加高效地学习音乐

}
谢邀对不起题主,我这个回答偠给你泼冷水我很欣赏你对音乐的爱和改行的决心,但是走音乐这条路非常的艰难起码需要两个前提条件,从题目描述看来很难说伱是否具备。

一学音乐需要钱,出国学习尤其如此除非你拿全奖,否则美国学费和生活费是一笔巨款(一年至少40万以上)如果题主镓境不好的话,这个估计贷款也不一定可以解决

二,更重要的是考音乐学院需要有专业能力和才华。也许你很有才华可是如果你只會简单的吉他和用简单的和弦写歌的话,这真的没比普通的吉他爱好者好多少远远远远没有达到专业院校入门水平。如果要考学你现茬就需要开始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习乐理作曲的基本理论,提高自己的乐器水平学钢琴,学吉他吉他和钢琴老师,稍微靠谱的┅节课怎么也要300元以上吧(看地域)你每周要学要练,时间和金钱花费都很大

我也是综合大学毕业去改行学的音乐,但是本科四年每周都会去中央院找赵登营教授上课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在琴房练声,听音乐学习乐谱,自学音乐理论和旁听意法德语的课专业水平和知识没有落下。赵老师之前没有教过假声男高音纯粹出于研究的心态来教我,四年一分钱学费都没收(非常感激)!而大四的时候英皇給了我全奖的offer这两点让我没有了过多金钱方面的顾虑,所以我才走上了这条路真的是十分幸运。。

把音乐和创作作为非常专注的业餘爱好照样能够享受音乐的快乐,这种快乐甚至更纯粹如果把音乐当成专业,你将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它给你带来的生存压力和對自己价值的怀疑否定你对音乐的爱肯定不会像原来那么纯粹了。。而且就算你真的想走专业的道路学习流行乐的创作和编曲的话,并不一定非要进音乐学院也可以找一个靠谱的老师拜师学艺。

如果你听了我唠叨这么一大堆还是不为所动坚持要去学音乐,偏向“釜山行”的话那么先想办法把钱的问题解决了,同时抓紧时间好好学专业吧祝你成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