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可以在支付宝和微信上购买福利彩票吗

余额宝不受影响转出依然免费

继微信3月开始收取提现手续费后支付宝刚刚发布公告表示,因综合经营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宝将对个人用户超出免费额度的提现收取0.1%的服务费个人用户每人累计享有2万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度。在用完基础免费额度后用户可以使用蚂蚁积分兑换更多免费提现额度。

這距离微信收费相隔了半年多的时间支付宝方面表示,最终选择对提现而不是在其他环节收费是因为用户用支付宝支付的频次比提现高出很多。用户使用支付宝更多是用于各种消费、理财、缴费、还信用卡、手机充值等提现的需求相对而言少一些。仅对提现进行收费用户受到的影响会相对小很多。

每个用户累计有2万基础免费额度

余额宝转出不受影响依然免费

提现是指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把资金轉到银行卡的行为支付宝调整提现规则并非业界首例,今年3月微信已经开始对用户提现收取0.1%的手续费,每位用户累计享有1000元免费提现額度

据介绍,支付宝的提现涉及“提现到本人银行卡”和“转账到他人银行卡”两个功能按照调整后的规则,支付宝也对超出免费额喥的部分按提现金额的0.1%收取服务费单笔服务费不到0.1元的则按照0.1元收取。不同的是支付宝个人用户可以累计享有2万元元基础免费提现额喥,微信的终身免费额度则只有1000元

公告显示,除了提现之外使用支付宝进行消费、理财、购买保险、手机充值、水电煤缴费、挂号、繳纳交通罚款、使用手机支付宝转账到支付宝账户、还款等服务不受任何影响,用户免费使用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蚂蚁积分在用完免费额喥后,用户累积的蚂蚁积分可以用于兑换免费提现额度支付宝方面介绍,目前兑换比例是1个蚂蚁积分可以兑换1块钱的免费提现额度,仩不封顶

此外,对于备受关注的余额宝支付宝公告表示,余额宝资金转出包括转出到本人银行卡和转出到支付宝余额将继续免费。鈈过2016年10月12日起,用户从余额新转入余额宝的资金转出时只能转回到余额,不能直接转出到银行卡用户如果余额里有钱担心被收费,現在把钱转入余额宝会是一个最佳选择

}

原标题:支付宝钱包8.0上线:太像微信了

  支付宝钱包8.0上线了用过的朋友恐怕第一感觉都会一样:像!微!信!

  之前7.7版本的钱包,首页上可以通过左右滑动选取三種不同的功能界面8.0版本将这个左右滑动的选项取消了,可以添加第三方软件的界面以“我的生活”为名固定在了对话框上方当面付功能固定在了界面右上角。向左滑动仍然有效但是出现的“设为置顶”和“删除”选项与某著名软件完全一样。

  开个玩笑:以后阿里嘚来往团队指责微信团队抄袭的时候会有底气多了

  我不认为小小的手机屏幕可以容纳多种界面和操作逻辑善变的用户也绝不会囿耐心去学习。随着微信成为全民级的手机APP支付宝钱包8.0透露出来的信息是,社交金融向微信靠拢将是所有APP迫不得己的选择

  社交金融这个词确实是新造出来的,我想用它描述强调用户间交易的金融工具这个定义未必精准,也可能以后会有更恰当的表述姑且先用它來描述移动金融中的特定细分市场吧。

  例如电商收货款这样的金融功能只是卖家和买家间的交易,不存在买家间互相交流的必要這就不是社交金融,就算搬到手机上也只是移动金融如果像支付宝钱包这样,除了购物付款之外还希望用户通过支付宝钱包AA付款、互楿转账、为别人交电话等等,那这就是很特殊的社交金融想想看,如果你想为别人充话费是用对话框方便还是购买虚拟物品的页面方便?是从电话本里直接选择方便还是输入电话号码方便别人还钱的时候是用账户转账方便还是当面付方便?

  平安集团新推出的“壹錢包”也是社交金融马明哲在题为“科技,让综合金融更精彩”元旦致辞中说到:(壹钱包)它是一个可以帮助客户进行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生活管理的移动社交金融服务平台也是我们平安员工离不开的移动工作管理平台。

  可以说无论是强大如支付宝钱包,还昰平安壹钱包和其它银行推出的手机银行APP今后在UI方面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自己特色,而是学不学微信

  不学微信当然可以,但不像微信的结果就是成为小众APP亿级规模以上的用户注定是没有学习意愿的,即便强大如支付宝的单个公司也没法推动这么大数量的用户去学習自己不熟悉的东西

  最好的例子是“扫一扫”。

  从用手机付款的方便程度讲显然是近场支付优于支付宝声波支付,声波支付優于扫描二维码因为近场支付是没有任何角度或姿势限制的,用手机靠近特定设备自然就完成付款。声波支付需要把话筒、听筒靠近財能接受声波讯号但这个过程是靠近就行,手抖一点没关系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最麻烦,不仅要打开摄像头还要稳稳地对住二维码,角度不对或手抖还经常识别不了

  可微信为什么偏偏选择了客户体验最差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因为客户习惯极难培养如果是近场支付,需要特殊的设备配合设备少就没人习惯用,没人习惯用就更难布放设备――这正是银联和中移动推广NFC时的死结声波支付对设备偠求低,但手机屁股顶在一起的动作用户是不熟悉的除了支付宝钱包以外没有其它机会使用,即便强大如支付宝也很难独立培养用户的噺习惯

  因此,微信支付选择客户体验最差、但是用户最习惯的扫描二维码二维码这个概念由诸多公司全力推广了很多年,起码用戶对这些奇怪的黑色小方块是不陌生的而且,登陆微信电脑端时采用的恰恰也是扫描二维码登陆的方式为了付钱学习扫描二维码很难,但是为了用电脑键盘聊微信学习扫一扫就很值得――这也符合教众多长辈用微信时的体会

  即便是微信,也要屈服于扫一扫;即便昰支付宝钱包也很难独立完成声波支付的普及。其余的移动支付玩家比这两大巨头实力如何除了模仿还有其它的选择吗?

  全面微信化是谁的危机

  肯定不是微信的危机,也不会是支付宝钱包的危机这两大巨头的用户数量都在亿这个层次上,已经远非其它手机APP鈳比现在的局面是,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老五遭殃

  第三方支付想作为独立的APP参与市场竞争已经没有机会了电商领域的京东、苏宁想搞自己的账户体系可以,但是已经没有机会像支付宝一样从电商的收银台进化为个人金融工具汇添富现金宝、华夏活期通这样嘚基金系手机APP仍然可以生存地很好,为自家产品引入很多流量和额外功能但是已经没有机会覆盖“亿”这个层次的用户。众多商业银行嘚手机银行APP仍然有可能覆盖上亿的用户但是它们已经没有发展自己个性的机会,只要独特就没法提高使用率绝大部分用户在移动金融時代只会用你的银行卡绑定支付宝钱包和微信支付。平安的壹钱包比较特殊因为有准混业经营的优势和陆金所的金融产品,但是根据其簡陋的内测版看仍然距离支付宝钱包差距很大

  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竞争局势的还有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了。一旦两个手机系统加入对移动支付的底层支持并且通过官方工具完成用户教育,或许会让其他公司有追赶微信支付和支付宝钱包的机会

  总而言之,随着支付宝钱包8.0的发布移动金融领域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留给其它小公司的创业机会和传统金融机构转型的时间将越来越少2014年这个互联网金融“二姩”,注定是血流成河的一年

}

  已占据移动支付平台半壁江屾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在前平安集团旗下的移动支付平台“壹钱包”想要突出重围,改变既定格局恐非易事

  自2014年诞生之初,集社茭、金融、支付等多功能于一身壹钱包被视为平安集团依托平安付向巨头发起进攻的标志性产品,承载着平安的互联网梦想试图以“積分+支付”的战略撬动万亿级的移动支付市场,却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

  尽管成立时间尚不足三年,壹钱包的战略定位却几经调整诞生之初的壹钱包被定位为“移动社交金融服务平台”,平安企图借助“壹钱包”整合旗下各大生活和理财平台然而和微信的“社交金融”战略相反,“壹钱包”用金融带动社交这一推进过程举步维艰,壹钱包的“社交金融梦”也愈发暗淡

  紧接着,壹钱包变换思路试图从线下场景开始突破,与“支付宝”天然的消费属性不同这一探索对安集团而言并无优势,相反运营成本高企效果同样差強人意。

  屡屡“试错”后的壹钱包开始从平安综合金融集团的属性出发加大在金融产品的推广与创新力度,先后推出了通过社交分享就可加速收益的“任性理财”、投资期限灵活的壹起盈等独家定制化产品从而错开互联网巨头建立的优势壁垒。

  去年7月平安方媔宣布将平安付与通进行业务整合,一个是支付平台一个是积分平台,双方的合并在平安集团内部掀起巨大波澜为什么要合并?究竟怎么整合是保留一家公司还是支撑两家?合并之后能否产生1+1>2的效果彼时平安还请来咨询公司对此做评估,而结论是不能够整合两家公司对于整合的不确定性顾虑重重,内部不乏反对之声

  而平安集团董事长坚持认为,积分与支付就像一对“金童玉女”业务本身具有很高的战略协同性,客户群相似、商业模式互补积分与支付服务的结合可以大大提升壹钱包消费场景下高频交易的可能性。

  经曆了一年的深度整合今年9月20日,平安宣布旗下壹钱包和万里通两大APP正式合并万里通App以产品形态全面嵌入壹钱包App,形成统一的平安“壹錢包”品牌平安付也于今年6月正式更名为平安壹钱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旗下业务涵盖壹钱包客户端、支付插件和积分服务三大板块

  整合后的“壹钱包”想成为继支付宝、微信支付后的第三极。“在平安集团内部壹钱包是唯一定位为连接金融和场景的互金平台,峩们的出发点是先触及可触及的用户现在需要有更多场景让它活跃起来。”平安壹钱包常务副总经理常琳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礻平安集团能够提供的场景是金融与健康,而购物和消费场景需要平安自己去建立或者和外部企业合作下一步平安准备跟正大这样的線下商业场景合作,激发用户的潜在活跃度“我们有信心成为支付行业的第三极。”

  常琳此前在万里通担任首席运营执行官对于雙方的整合,常琳也由最初的疑惑不解转变为如今的信心满满“积分这个角度很新颖,但万里通在向外拓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常琳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微信的杀手锏在于其天然的用户优势它要做的是如何让用户与商家连接;支付宝缺乏社交属性,但与微信相比优势在于消费场景“我们跟这两家相比的差异化路径在于,壹钱包有线上商场和用户基础通过对用户积分的识别,可以精准萣义会员这部分会员来自于消费场景,从这个角度看壹钱包的场景相对弱于淘宝但又跟淘宝不同,会超出它的范围;而且金融用户嘚特征相比主流的互联网用户价值更大。”常琳表示“不是说要把支付宝和微信推翻,而是成为第三个”

  具体而言,积分也是支付的一种形式可以被赋予更多的优惠和权益,但赋予的过程跟支付息息相关在积分的基础之上再搭建支付的基础建设难度很大。

  其次万里通积分的使用范围仍旧有局限,虽然充话费这类应用场景很方便但是离积分抵做现金、积分消费的目标相差较远,用积分的實体把商圈搭建起来同样有一定难度

  尽管市场上已有越来越多的主体企图在积分市场上抢食蛋糕,但一直以来都是星星之火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对于整个消费市场使用积分的占比微乎其微,用积分撬动消费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很骨感。

  “到今天两个团队很好哋整合在一起形成新壹钱包的业务。积分和支付在账户及交易上也完全实现了整合积分的权益和优惠可以体现在支付上,只有钱的这種支付没有很大的忠诚度而且用户的黏性也相对较差。而积分+支付的形式对用户的黏性和效果,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探索”常琳表示。

  积分消费全面整合进壹钱包实现支付场景的多元化,这一探索也得到了分析人士的认同易观金融研究总监马韬对界面新闻记者表示,“双方的合并从发展逻辑上看是正常的积分和支付的整合可以刺激用户,增强用户的黏性从积分市场来看,用户的规模和频次嘟不如支付这么高频单独做一个万里通App,效果肯定不如用更高频的支付来打通积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现在用户也不希望装那么哆App积分和支付有一定联动性,产品发展的逻辑比较合理整合实现了内部账户的打通和资源的协同,也符合平安集团最近一段时间的战畧路径”

  据平安集团半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6月30日壹钱包累计注册用户数4874万,平安付及积分业务交易规模已经达到13137亿元同比增速超過两倍。同时支付业务积极拓展外部合作,上半年成功签约深圳人社局并上线医保支付插件成为第一家与深圳人社局签约的第三方支付公司。2016年上半年发放积分53.75亿元,同比增长249.1%

  下一步,壹钱包将在平安集团外部打造权益相关的场景拓展扩大外部影响力和业务規模,形成商圈体系其核心突破的行业包括汽车、家电、化妆品、商业综合体、酒店等。

  “连接金融与场景这个场景不仅仅是平咹搭建的消费场景,而是更广阔的用户生活、消费场景这一定位在平安内部所有平台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前所未有的”平安壹钱包公司总经理诸寅嘉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专访时表示,积分相当于流量积分用户包括平安的金融客户、航空用户,这些用户的质量非常高需要对此精耕细作,这一定位对于平安集团而言同样价值巨大

  诸寅嘉认为,合并后的壹钱包正步入1+12的轨道中将来一定会产生1+1大於2的协同效应。“我们正在蓄势待发微信用户群体主要的活跃点不在消费,而在通讯我们没法去挑战它的通讯,但单看交易量3至5年超越支付宝我们很有信心。”

(责任编辑:张倩 HF006)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