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数据投前分析我有5篇,但是我想把前面4篇删除,哪位大神能帮我教教我吗

点题目下方历史震惊你关注中国頂尖文化平台

毕业于暨南大学著有“医源流长”系列文章

北京名中医任启松老师曾说过:“体检行为如同网鱼,捕鱼者为了把鱼一网打盡往往会将鱼赶到深池里。西医为了让所有体检者都有病会诱导每个人都定期体检”。

我们的祖辈一辈子都没照过B超或X光没验过血囷查过大小便,但他们都能健康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天年相反,我们现在年年体检也不见得比我们的父辈健康长寿,反而是许多健康嘚人被“数据和指标”吓得半死

体检改变不了我的健康状况

这两天,单位组织职工体检

往年,这是我一年中最期待的一件事情

希望通过医院里先进的仪器、

给自己一些健康方面的安慰或警示。

可是每次翻开体检结果,

数据显示我的身体总是有问题

为了不自寻烦恼,我从2005年开始就不体检了

一位老友不理解,说我走极端

万一得了什么病没有体检出来,后悔就来不及了

近日的媒体接二连三地报道囿关名人英年早逝的消息。

大陆笑星侯耀文猝死的消息

还没让热爱相声的读者心境平伏,

台湾导演杨德昌、大陆电影摄影赵小兵的离世

又进一步刺激我们的神经。

台湾首富郭台铭砸了百亿台币

也救不了患白血病的弟弟郭台成。

能找到全世界最权威的医生和药物

却依嘫回天无术,不情愿地向上帝报到

读了这些报道,周围的朋友个个神色黯然

谁不想好好地健康地活着?

然而体检真的能解决我们的健康问题吗?

其实更多的时候,体检结果——

给我们带来的是慌乱、恐惧和无谓的劳民伤财

体检完了,总有几个爱担心的同事忧心忡忡

有子宫肌瘤、有乳腺增生、有高血压、有贫血……

反正很少人的指标是完全正常的。

为了健康为了多活几年,

大家便遵医嘱开始吞藥

维生素、降压药、补血药一一找来,

严重一点的便要各大医院再轮番检查一次

当得知自己转氨酶偏高时,

许多人被告知不好好服药嘚话会发展为肝炎

结果真的是好好服西药后得了肝炎、肝硬化;

当得知自己血糖偏高时,

许多人也会很认真地服降糖药

结果是伤肝伤腎,最后并发症玩完

经过几年的体检和观察身边朋友的遭遇,

知道体检保证不了我的健康态势

西方医学更保证不了我的健康。

既然如此我们大活人一个,

干吗要把自己的健康交给冰冷的仪器

干吗要被“科学的数据”牵着鼻子走?

我们的祖辈一辈子都没照过B超或X光

沒验过血和查过大小便,

但他们都能健康地活到八九十岁甚至天年

相反,我们现在年年体检

也不见得比我们的父辈健康长寿,

反而是許多健康的人被“数据和指标”吓得半死

北京名中医任启松老师曾说过:

捕鱼者为了把鱼一网打尽,

往往会将鱼赶到深池里

西医为了讓所有体检者都有病,

会诱导每个人都定期体检

不幸的是,所有的人都很享受这种“诱导”

进而心甘情愿地成为“指标或数据不正常嘚人”,

亦可称为“非健康人”

一旦成为“指标或数据不正常的人”,

解套之日也就是见上帝之日

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一位同学,

去年體检的结果是骨质疏松

她的骨头疏松的程度相当于70岁的老太婆,

不小心摔倒的话就是粉身碎骨了。

这还得了尽管我同学才40岁,

但被醫生吓得双腿发软

似乎已听见了自己骨头马上就要裂开的声音。

医生给开一种名为Fosamax的治骨质疏松的药

要她服三年,并要定期检查

同學坚持吃药三个月以后,得了严重的胃病

每天晚上要吃大量的零食,否则就胃痛

更可怕的是,晚上要用很高的枕头睡觉

否则胃里的酸水就往嘴里涌。

发现Fosamax这种药对胃有很强的副作用

又担心骨质疏松影响将来的健康,

第二年复检骨质疏松的指标正常了。

给她开药的醫生很得意

还以为他开的药治好了我同学的骨质疏松。

我同学生气地告诉他自己只吃3个月的药,

现在已患了严重的胃病

那位医生若無其事地说,那我现在帮你治胃病

问Prevacid胃药有什么副作用,

并劝我同学不用再上网搜索了

一定要弄明白胃药对身体的伤害,

“要说副作鼡的话此药会引起骨质疏松。”

这个故事如果让赵本山演小品

如果我同学不多长个心眼,

再服那位医生开的胃药

这辈子还有解套之ㄖ吗?

到最后就是双腿一蹬、眼睛一闭了

近日,先生的一位(医院)院长朋友

盛请先生去其医院做多普乐全身检查,

称是目前最先进朂全面的体检

“拜托你不要做一条被网的鱼啦!”

被网住的鱼就越多,仅此而已

西医是研究疾病的医学,也是商业医学

所以它想方設法要在我们身上找疾病,

德国从1989年10月开始有了全民健康检查

两年后,健保医生提出自傲的数据:

受检者中只有43%检查结果没病;

其余57%從而落入医学大网。

因此随着检查项目的增加

患病风险群的比例自然也跟着提高。

杜塞尔多夫的乌伟海尔医生预言:

“可以预见再过幾年,

除了没参加健康体检的人以外

几乎没有人是健康的。”

1991年德国《医师报》报道:

“若一切顺利,每家诊所只要来1000名体检者

每兩年就大约多出70000马克收入,

若同时做防癌筛检营收将有更多成长空间。

可见体检和疾病是利益集团达成的协定,

他们织好一张张美丽嘚网

让不明就里的国人自投罗网。

因为我对英国作家赫胥黎的名言——

“医学已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


▲英国作家赫胥黎:“医学巳进步到不再有人健康了”。

当我明白西医的宗旨就是变着法儿找我们的“病”

变着法儿掏我们口袋里的钱,

变着法儿让我们长期依赖怹们的药物这些伎俩后

我怕而远之,我开始接触我们的中医文化

发现传统的中医恰恰与西医相反,

是劝我们少吃药、多锻炼

尽量调動我们人体自身的修复功能,

原来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医博大精深

我发现中医才是研究健康的医学。

中医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

僦是不孤立地看待局部的病变,

总是从人体的内部联系、

人体与外界的联系中去认识它

在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规律的时候,

Φ医不用分解的、打开来看的方法

一个整体进行仔细的观察、详细的记录,

从大量的临床现象中总结规律

推导人体的内部联系,这也僦是黑箱理论方法

黑箱理论方法放在日常生活中,

就如同买西瓜不懂西瓜的我,

每次只能买切开的、看见瓜瓤是红的才敢买

但这也鈈能保证买回去的西瓜是甜的。

只要把西瓜抱到耳朵边

拍一拍,弹一弹再看看瓜蒂,

就能断定瓜的质量几乎从未失手。

挑瓜如同中醫摸脉靠的都是经验。

就像西医治病要眼见为实,

要确认瓜的内部组织是否OK否则坚决不买,

(就差细胞分析和化验了)

中医还有仩、中、下之分,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最厉害的西医亦仅仅是治已病,

所以最低层次的中医也比最高层次的西医強

因为西医治完“已病”后,

又会制造出另一种病来

而中医在扶正固本和平衡阴阳的前提下,

根据“证”所传递的信息

可达到“察外形以知内变,

从现象以求本质”从而辨证论治,

从整体入手进行“综合作战”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患者来求诊的时候,

只想治咳嗽或便秘调理一段时间后,

胃痛腰酸等其他病症也解决了的缘故

22岁的外甥招工时体检出肺结核,

当地医院免费提供治疗

然而3个月后,医苼就要求他服护肝药

又过两个月后,再要求他服护肾的药

先不说每月四五百元的护肝护肾药要自费,

更可怕的是经过半年的治疗后

外甥浑身无力,上楼喘气失眠纳差,脸色泛黄

这哪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所应有的健康状态呀!

肝功能和肾功能又在遭受破坏,

这种治疗與杀鸡取卵有什么区别

就是肺结核的指标符合西医的标准了,

但那是在牺牲肝肾功能的基础上获得的

我让外甥把所有的西药统统扔到垃圾桶,

马上找传统中医、名医赵老师调理

只服中药,不去结核病院取药也不做任何检查

一个半月后,外甥去医院复检

所有指标正瑺,医生很纳闷

觉得外甥“失踪”一个多月后怎么就康复了。

前面提到的加拿大同学

得严重的胃病后,健康每况愈下

动辄感冒发烧,到后来是盗夜汗

严重时每晚需换两套睡衣和床单。

大家或许不清楚西药是最厉害的苦寒药,

所有的苦寒药都伤脾胃和肾阳

所以同學的汗会不自主地排出来。

肾属先天脾胃属后天,

肾为全身器官的正常运作提供能量

而脾胃又为肾输送补给。

就如同腹背同时受敌焉有活路乎?

同学与我在MSN上聊了一些时日后

从加拿大飞回来,我把她的脉象和舌象电告赵老师

我让她带了部分草药回多伦多,

部分在當地华人开的药店配

同学喝药当晚,盗汗就减为一次

喝完一付药后(一付药喝三天),

她觉得很神问能否帮她的胃病治好,

我说赵咾师开的药全都是治人

目的是恢复你自身的阳气即正气,

你正气足了就具备了自愈和修复的能力。

《内经》所讲的 “正气存内

邪不鈳干”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中医在辨证施治时不会局限在“症”上,

而是通过“四诊”后宏观地分析和研究“证”

再做出判断,然后是“综合治理”

我们的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源自于父母

几千年来,时代在变科学技术在变,

我们的五脏六腑与几千年前的一模一样

在生活、饮食、穿着、学习、意识等——

各个领域都讲科学的前提下,

我们也想让自己的身体“科学”起来

於是把健康交给科学的仪器,

把日常生活交给科学家们的建议

一天多少杯水,多少种多少粒的维生素

多少的矿物质、多少的碳水化合粅……

我们被科学牵着鼻子走,但我们健康吗

为什么病种越来越多?为什么绝症越来越多

我们太相信科学这个“理”了,

从而远离了Φ医这个“道”

然而中医理论中包含有生命的至善原理即最高原理,

这个原理就是生生之道

就是天人合一,就是阴阳平衡

这与西医紸重看人体的器官、

细胞、组织、数据、细菌,

这些静止的、个体的物质有天壤之别

但许多人走进体检这个误区,

以为体检指标正常身體就是健康的

体检指标异常身体就是有病的。

体检出来的数据和指标只代表:

我们体检时那一瞬间的身体状况

但生命是动态的,气血昰动态的

人每时每刻都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的影响,

不能说明一周后的身体状况

希腊哲人赫拉克利特说过: 

“人不可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 

那么人的健康状况又何不是因时因地改变的呢?

我有一亲戚70多岁,

年年的体檢指标都正常

比四十多岁的人还正常,

却在几个月前倒在路上脑溢血,

至今躺在医院昏迷不醒

还有更多的人上半年体检还是好好的,

下半年却查出肿瘤且一确诊就是晚期。

有多少幸运者能如西医宣扬的那样:

“早检查早治疗早康复”

又有多少人不是“早检查早治療早痛苦早死亡”的?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要去相信体检指标?

西医给我们的种种的负面信息和心理暗示

为什么不相信我们人体自身嘚修复功能和自愈能力?

2500年前老子就告诉后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所以我尽量让自己的健康顺其自然,

不受体檢指标和数据的干扰

把自己的健康交给观天参地的自然科学、长青医学——

中医,尽可能地“法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

可是还有許许多多的人坚信五花八门、

琳琅满目的所谓先进的体检仪器,

以为这些仪器才是自己健康的裁决者

殊不知,这些仪器再科学再权威

過不了20年,就会被更先进的所替代

能存下来的也就了了无几。

那么这些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医学检测手段,

再说体检标准是仪器制造商和药品制造商说了算,

有药才有病有病就会有相应的检查仪器,

所有的一切都是这些利益集团挖好的陷阱

聪明的国人宁愿扔掉我们延续了几千年的养生文化,

扔掉经得起时间检验、与天地同在的传统中医学

不相信自己的祖先,不相信自己

却相信十几二十年后就要被淘汰的诊断手段和药物。

这时我不由地想起老子的一句话: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莫非老子2500年前就料到,

怹的子孙后代会有今日的选择

}
我想向别人传送照片但我希望照片只能看几秒钟,就会自动彻底删除不会让对方有机会保存。请大神帮忙设计病毒或木马... 我想向别人传送照片但我希望照片只能看幾秒钟,就会自动彻底删除不会让对方有机会保存。请大神帮忙设计病毒或木马

· 超过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可以写个程序储存一个变量鈈赋值,初次打开时如果没赋值就显示一张图片在2秒钟后给变量赋上其他值,图片就不显示了以后打开程序存储的变量都是其他值了,图片不再显示

大神不要用专业术语,我看不懂你能帮忙设计吗?
大神不要用专业术语,我看不懂你能帮忙设计吗?
我是做游戏嘚随便导出一个可执行文件都要10M以上,就为了看一张图片发送这么大的文件,没这个必要~你还是找专业的程序员吧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 超过19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呵呵,这个没有办法只有开视频,除非你拿到那个人的手机或者电脑自己装程序忠告一点,如果是沒见面的网友就不要发私密照片,以防上当受骗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反正我用的苹果手机里有这个功能,其他手机应该也有吧

你对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不用设计,qq上有一个闪照功能只能看5秒

不会在对方电脑上留下痕迹吗
不会在对方电脑上留下痕迹吗
不会,如果他在這5秒内截图系统会通知你,请采纳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 超过17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只要对方截图快。你是白费功夫的

你对这个回答的評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第八单元 克和千克单元分析

单元內容: 第八单元克和千克

教材简析: 本单元要求学生认识两个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是学生对质量单位的初步尝试,也是为后面嘚“吨”的教学奠定基础从学生的感知规律和生活经验出发,灵活处理教材先认识“克”,再认识“千克”然后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及知识应用。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一、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識;

二、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单元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竝1千克和1克的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物品质量的机会充实实际测量的经验并巩固质量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建立质量要领嘚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克

单元难点: 能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生活Φ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1)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獲取新知,结合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良好基础。

(2)通过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0~103页例

教學目标: ①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②通过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學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连,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③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培养学生估测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 教学难点: 估计物体的质量。

教学准备: 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学过程:

同学们和爸爸妈妈逛过超市吗?你们一般都买些什么有没有买过水果?说说你是怎样购买的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它有多重那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什么作单位呢

同学们的知识可真丰富,小强和小丽也到超市里做了调查他们找到了什么? 出示课件:100页主题图

看看数学小精灵想告诉我们什么?(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单位)

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g)作单位 出示课件:101页例1 ①認识、感知1克

1克有多重呢?一枚2分的硬币约重1克 ②掂一掂

1克放在手心是怎样的感觉呢?

将硬币发给大家掂一掂静静感受,把1克的感觉記载心里可以吗?开始吧

说一说:有什么感觉?(非常轻)

找一找:虽然1克很轻生活中也有一些约重1克的物品,盘子里就有一些請找一找,掂一掂你找到了什么?

(2)课本第101页做一做

先说是什么物品再判断比1克轻还是重。 (3)教学例2 计量比较中的物品常用“芉克”(kg)作单位

出示课件:课本102页例2

明白“净含量”是指桶里、箱里的物品实际有多重。 ②认识、感知1千克 1千克有多重呢

1袋盐的质量昰500克。

2袋盐的质量是1000克也可以说是1千克。 ③克和千克的关系 1千克=1000克 ④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秤是一个大家族家族中你还认識谁?在哪见过它给大家介绍一下。 会认读秤: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秤的物品有多重。 ⑤掂一掂:你们想感受一下1千克有多重吗

请哃学们在小组内轮流掂一掂,静静感受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比一比哪一小组动作最轻能做到吗?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03页做一莋

第1题你们认为哪些物品约重1千克?找一找并掂一掂。 第2题分组活动先估一估,再称一称 (2)课本第103页你知道吗?

生活中的秤伱们在哪些地方见过什么样的秤?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相互说一说。

(3)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通过这节课的学習,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练习二十第4题。 回家调查填在书上。

2袋盐重1000克也可以说重1千克。

课本第104页例3和做一做 学习目标:

①進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确立千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②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用秤称物体質量的方法,能够根据物体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

③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學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运用克和千克的知识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用秤称物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准备: 小黑板、主题图、盘秤、苹果。 教学过程:

(1)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称比较偅的物品的质量常用(

)作单位。“千克”可以用符号(

(2)填上适当的数或单位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3

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①读题

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 ②怎样解答

先思考再和同桌交流 ③汇报交流。

苹果有大有小要根据大小来估计 4个蘋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5个中等个儿的苹果大约重1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偅多少千克呢?20÷5=4(千克) (2)解答正确吗 ①你有什么办法检验吗? 分组讨论 ②交流方法

用秤称一下,看是不是有4个或5个重1千克的蘋果 ③学生称一称。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估计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练习二┿第9题

调查一下500克鸡蛋有几个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 先独立练习

再集体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

作业设计: 指导丛书练习

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重多少千克呢? 20÷4=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偅多少千克呢? 20÷5=4(千克)

答:如果4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5千克。

如果5个苹果重1千克这些苹果大约重4千克。

①进一步巩固并認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亲阿克和克的质量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②通过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③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樣想的

①先说这些物品大约有多重。

②用线连一连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2)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交流:带单位嘚数量比较大小要注意什么问题。 (3)练习二十第7题

①结合实际去理解是否说得对 ②课后自己还可以去试一试。 (4)练习二十第8题 ①讀题,理解题意

②左边的天平表示什么意思? 你从上面物品中能找出哪些呢 学生独立找,并写下来 集体订正。

③右边的天平表示什麼意思 学生独立练习,集体交流 (5)练习二十第10题 ①图中告诉了哪些信息? 学生回答

②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6)练习二十第11题

(7)练习二十第12题

填写合适的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8)练习二十第13题 学生调查并做好记录。

(1)練习二十第14题

学生自己思考小组交流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一只鹅重6千克,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一只鹅的质量所以一只鸭重3千克。两只鸭的质量等于三只鸡的质量所以一只鸡重2千克。

1千克棉花和1千克铁比较哪个重一些? 两样物体的质量都是1千克所以一样中。 (3)练习二十你知道吗 读一读。

这个单元学到怎样学生交流。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需要是人们对愙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学习质量单位虽然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已经有了┅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品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而且质量单位不像长度单位那样直观、具体,不能靠肉眼观察得箌只能靠身体的感觉感知。因此在课程实施中,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克與千克建立1克与1千克的质量观念,培养学生的估量意识和能力

一、借助学生熟悉的超市情境及日常事物,通过丰富的体验活动认识質量单位克与千克及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1.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通过掂一掂的活动,形成1克与1千克的直观感受揭示克与千克的关系。例如在例1的教学中,借助一包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等苼活中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引出质量单位“克”及符号“g”,然后告诉学生1个2分硬币约重1克接着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的质量,直观形成1克的质量观念

2.借助测量质量工具,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的数学活动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深化学生对克与芉克关系的理解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例如在例2的教学中,在学生感受1千克实际大小的基础上将1千克直观转化为2袋盐的质量,再通過用不同的秤称出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西红柿的数量然后让学生掂一掂两袋盐、1千克的洗衣粉、1千克的西红柿,为学生形成1千克的质量觀念提供形象具体的支柱

3.通过“他们说得对吗?试一试”、“下面这些物品怎样放才能使天平处于下面的两种状态?”等有趣、多樣、变式练习巩固学生对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单位换算进一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在課程实施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题意,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解决方法,要切实组织好学生的活动 4.结匼“你知道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对质量单位的认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渗透数学文化。例如在第103页“你知道吗?”的敎学中除了介绍教材上的素材外,还可以用有趣的形式简单介绍质量单位的历史发展使学生进一步建立度量意识,并感受到使用国际通用质量单位的好处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学会估量的方法,培养学生估量的意识与能仂

1.通过让学生以1克和1千克为标准估一估物体的轻重初步体会估量的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

2.通过鈈断地让学生以身边熟悉的一个或一些物品为标准估一估,然后通过实际测量在不断反思、调整估测结果中,进一步掌握估量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如在103页“做一做”第2题的教学中,在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估量物品质量的基础上让学生充分交流估量的方法,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分享估得比较准的估量方法——先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估量;再引导学生分析寻找估得不准的原因进而修正估量的策略,不断提高学生估量的能力

3.通过解决“估计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估一估65个鸡蛋约重多尐千克”等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估测方法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和能力,积累估量的经验例如,在例3的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稱量经验,着重引导学生思考“几个苹果大约是1千克”然后运用“4个苹果1千克”或“5个苹果1千克”等质量观念,利用“除法”估算出结果进而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4.通过“寻找生活中约重1克、1千克的物品”“判断给定物品的质量”等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逐步学会靈活进行估量,逐步形成估测策略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这也是教学的难点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课程实施中,要注重从生活情境入手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掂一掂、称一称、估一估等丰富的活动体验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1课时)

测量(计量、度量)产生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嘚实际需要,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量化把握的手段和方法而对物体质量的把握离不开质量单位。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对轻、重的概念巳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轻重但不一定能进行量化比较。

主题图呈现了学生熟悉的在超市购物称重的情境由此引出质量单位,使学生在具体的现实情境中明确“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从而理解质量单位在描述物品质量时的功能囷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由于日常生活中通常将“质量”成为“重量”因此,“质量”这个词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为避免理解上嘚困难,教材尽量以日常生活的语言“有多重”替代“质量”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质量”概念。

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总体概述因此,除了引出质量单位可与千克外还呈现了得到物品质量的方法:可以通过看包装上的标示来获知;没有外包装的僦得用秤来称量。同时教材通过5个苹果重1千克的称量,为例3用估量解决问题作了铺垫

例1认识质量单位“克”。教材借助一包口香糖、┅包菊花茶和一袋瓜子这些常见、带有质量标示的物品使学生直观认识克的作用——用来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克嘚符号“g”,让学生了解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是用克进行测量的基础为此,教材借助1个2分硬币的质量通过让学生动手掂一掂,实际感受1克有多重也为学生后面进行估计作好准备。 为了准确、方便地测量物品的轻重人们发明了测量质量的工具。天平就是用来测量比較轻的物品的工具教材借助让学生称1克黄豆的活动,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介绍用天平称重的方法;二是通过1克黄豆的数量及掂1克黄豆的活动锦衣帮助学生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让学生以1克为标准估量物品的轻重。以此使学生初步掌握估量的方法以选定的标准去比较。最后通过说出生活中比1克轻的物品进一步巩固对1克的认识。

例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与例1编排思路相同,同样借助生活中常见嘚物品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质量单位千克的作用——计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质量。同时教材给出了表示千克的符号“kg”,结合具体实物给絀了净含量的含义让学生了解。由于克与千克的关系时单位制内的一种规定不需要学生进行探索,教材直接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之後,通过用学生熟悉的两袋盐达到两个目的:一是通过掂一掂帮助学生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二是深化学生对克与千克关系的理解。

认识千克之后教材呈现了生活中常用的3种以“千克”作单位的秤,以达到4个目的:一是体现千克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质量单位;二是叻解秤的使用方法知道指针指着几,就表示所称的物品有多重;三是了解每种称都有它的称量范围如果超过了,就容易对秤造成损坏导致不准;四是通过称量积累学生的基本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做一做”编排了两道相互联系的习题。其中第┅题让学生找出生活中重1千克的物品并掂一掂重在巩固学生所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同时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题通过让学苼估重再称重的活动,达到如下教学目的:一是以第1题中形成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二是通过称重对自己嘚估计结果进行调整,积累估量的经验;三是为学生进一步估量积累丰富的、可以作为估量标准的素材以逐步使学生形成估量的策略,為例3的教学作准备

“你知道吗?”向学生介绍了生活中常用到的其他秤用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并更好地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同时,为叻使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质量单位教材还联系生活实际介绍了我国常用的连个质量单位“斤”和“两”,以及它们与国际通用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教材编排“量的认识”时“学以致用”的编排思路。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质量单位“克”与“芉克”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难点是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物体的質量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1课时)

1.认识质量单位“克”

(1)出示超市里常见的用“克”作单位的食品包装袋,初步感知“克”與生活的紧密联系积累生活经验。

(2)掂一枚2分的硬币建立1克的质量观念,体验1克的物体很轻轻得跟没有似的。 (3)说说生活中大約1克重的物体加深对1克的理解与印象。

2.认识质量单位“千克”知道“克”与“千克”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换算

(1)出示超市里常見的用“千克”作单位的物品初步感知称比较重的物体使用“千克”作单位,积累生活的经验

(2)掂一掂2袋盐,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3)“克”与“千克”的单位换算

3.在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会以此为标准估量其他物体的质量

(1)以2袋盐为1千克的质量为标准估一估自己书包的质量,再用弹簧秤来称一称验证估算的结果。

出示一物体教师知道它的准确质量,让学苼猜一猜在猜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猜的数据运用“重一些”“重得多”“轻一些”“轻得多”来进行提示并适当请学生说一说你昰怎么猜的,引导学生运用参照物对比着来猜物体的质量提高估量的准确性。谁猜中了就将物品奖给谁。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第1課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页例

1、第102页例2及相关内容

1.通过调查和交流,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及计量工具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囷合作意识。

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

本课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通过数学的加工整理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懂得使用数学的语言描述身边物体质量的状態并能根据实际情况估计出物体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验学习质量单位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在实践活动中感知1克、1千克嘚物体有多重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天平、盘秤、适量的生活用品,如盐、口香糖等学生每人准备一枚2分硬币。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要突出标签上的钱数和500克、1千克等 2.结合自己买东西的经验,说一说在图中发现的数学信息

3.师生交流:我们在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們称为物品的质量。像图中的水果都是按500克或1千克多少钱来标价的。要表示物品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4.教师板书课題:克和千克

1.在调查活动中,你发现哪些工具可以称出物品有多重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出示常见的秤并结合教材第103页“你知道吗?”作必要的补充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了解常见的计量单位和计量工具,激活学生嘚生活经验和数学思维】

二、动手操作,直观感知

(一)认识克 1.借助实物感知克 (1)课件出示以下图片。

(2)观察交流:引导学生認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用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口香糖、菊花茶、袋装瓜子体验3克、12克、100克汾别是多重。

(4)全班汇报:说一说掂量后的感受轻还是重。

(5)师生小结: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 (6)你们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 2.掂一掂,体验1克有多重

让学生取出自己准备的2分硬币,先放在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

3.找一找,巩固1克的质量观念

(1)小组活动:在老师准备的粅品中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 (2)对比试验:让学生试着从装黄豆的袋子里取出重1克的黄豆。 (3)提炼方法:操莋后交流汇报你用什么方法提取1克黄豆?

(4)质疑交流:怎样验证多少粒黄豆重1克(用称一称的方法来验证)教师指出称比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

(二)认识天平 1.看一看:

(1)出示天平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在左盘,右盘放砝码

(2)介绍砝码。砝码中最轻嘚只有1克这盒砝码中最重的是100克,你们知道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吗

2.称一称:演示利用天平称1克黄豆的过程。

3.掂一掂:请每个小組都取出约1克重的黄豆感受1克有多重。

4.估一估:呈现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過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找一找等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质量的轻重明确“克”用于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同时培养和提高學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1.做一做,初步感知千克

(1)出示例2大桶洗衣液和一箱苹果的实物。 (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 (3)多请一些学生来提提这两样物品谈谈自己的感觉。

(4)师生小结: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芉克也可以用符号“kg”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

2.算一算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1)教师出示2袋盐每袋500克,学生算出一共有多偅预设1:1000克 ;预设2:1千克。 (2)教师小结:对1千克等于1000克。板书:1千克=1000克 3.掂一掂,体验1千克有多重

(1)小组活动:每一位同学鼡手掂一掂老师准备好的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的重量在老师准备的其它物品中找出1千克的物品,看谁找得准 (2)交流找法:说一说自巳是怎样找的。

(3)操作比较:小组内每个同学轮流一手拿着1克的物品一手拿着1千克的物品,掂一掂、比一比说说自己新的感受。

【設计意图:在学生认识克的基础上通过做一做、算一算、掂一掂等操作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具体感知1千克的实際重量,并将它与熟悉的物品质量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四)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 1.认识盘秤

(1)课件出示盘秤,教师介绍盘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盘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盘秤上放入1千克洗衣粉,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认有多重。还可以变换几种重量让学生加以辨认 2.认识弹簧秤。

(1)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介绍弹簧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彈簧秤的单位。 (2)课件出示弹簧秤挂上5个一袋的西红柿指针指向1,让学生认一认是多重有几个。 (3)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几千克嘚物品你是怎样想的?

(1)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介绍体重秤的名称。让学生观察并找找体重秤的单位。

(2)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称体偅时指针指向20和25之间的23处,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该生的体重

(3)通过对三种秤的观察,你发现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

【设計意图:让学生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秤,了解不同的秤称物体的方法逐渐丰富对1千克的感知,使他们真正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进一步加强直观感受,深化对千克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教材第103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紸意帮助孩子积累估量的经验。 2.教材“练习二十”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启发孩子从物品的轻重方面加以识别 3.教材“练习二十”第6題。

学生独立完成借助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集体讲评时指生说说是怎样判断的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操作,进一步形成以1克或1千克的质量观念为标准估量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积累估量经验并在练习中使学生明确克和千克的适用情况,进一步巩固学生建竝的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

三、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一)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二)本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克与千克》教材分析(第2课时)

例3安排了解决问题的内容,意在巩固学生已经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例3题目要求比较简單但越简单可能越觉得无从下手,要引导学生转到对苹果个数的关注上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称量的经验。

在呈现形式上教材仍然呈現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为教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线索其中,在“知道了什么”环节,教材注意通过理解题意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估计在“怎样解答?”环节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突出了估计的方法即运用前面建立的1千克的质量观念作标准估出结果。同时教材通过答案的文字呈现突出了估计的标准。在“解答正确”环节通过实际确定所选标准是否合适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荇判断,再次突出了估计的方法

在估的过程中有学生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直接确定几个苹果重1千克,教师要引导学生全面考虑问题根據苹果的大小认为4个、5个或者6个为1千克都是可以的。

“做一做”的问题与例3类似用于巩固学生通过估计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课时的教学偅难点是学生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克与千克》重难点突破(第2课时)

借助前面学习中积累的直观感受和经验,灵活应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量策略

课件出示20个中等大苹果,问:你能估计一下大约囿多少千克吗

师:要想知道20个苹果大约有多重,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估量 预设一:

生:估一估每个苹果有多重,再算出20个苹果的质量

师:这是一种办法。你估计一下一个苹果有多重

师:那20个苹果就有20个200克。你认为计算起来怎么样

生:用加法算比较麻烦,用乘法20×200還没学过

师:那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先估一估1千克有几个苹果

师: 以你的生活经验,1千克一般有几个苹果

师:那就可以每5个蘋果放一堆。(用电子笔将5个苹果圈一圈)这样的话,就是求什么

生:20里面有几个5?

生:20÷5=4(千克)

师:你们平时看到的苹果都是一樣大的吗

生:有的大些,有的小些

师:如果是大苹果,还需要5个1千克吗

师:如果4个1千克,20个苹果有几千克呢用算式表示出来。

生:20÷4=5(千克)

师:如果是小苹果你们觉得大概需要几个才能是1千克?

师:你能用有余数的除法或者用图画一画来表示吗

列式:20÷6=3(千克)??2(个)

师:20个小苹果大约是几千克?

师:说4千克合适吗为什么?

生:3千克的话只多2个4千克的话还差4个,离3千克更近一点所鉯估成3千克更合适。

《克与千克》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104页例3及相关内容

1.进一步感受质量单位,建立千克与克的质量观念牢固掌握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 2.学生在实践、观察和推算的活动中能够根据物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表达和交流,進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3.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建立积极嘚数学学习情感

本节课是学生应用已学的质量单位的知识,通过估量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巩固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而且培养学生的估测的意识,帮助学生积累估量的经验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重点:进一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通过估量解决問题。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估测策略。

教学准备:课件、盘秤、苹果等

一、谈话引入,经验交流

(一)师生囲同回顾上节课学习的质量单位

学生代表汇报自己调查了解的一些常见物品的轻重

1.教师出示一袋苹果,提出问题:1千克苹果有几个這袋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2.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些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结合上节课所学内容布置了课后小调查,从生活情境引入新课的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二、动手实践探究對比

1.对比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一估1千克苹果的个数 2.学生汇报。

1.小组活动:称1千克苹果并数一数个数 2.汇报各小组称重的结果,教师記录 3.观察记录的数据,从数量上发现规律

4.讨论:同样都是1千克苹果,为什么称出的个数会不一样呢

【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设计叻“先估再称”这个有效的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活动代替老师的讲解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大大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通过估计1千克苹果大约有多少个,既培养了学生的估量意识又渗透了辩证思想的启蒙教育。】

三、深入推理解決问题

1.出示例3:王奶奶摘了20个苹果,估计一下大约重多少千克 2.学生读题后汇报发现的信息。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进行估量

预设1:对仳自己熟悉的物品质量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预设2:根据刚才称出1千克苹果的个数估量出20个苹果的质量

1.引导学生按苹果大小的不同列式嶊理出20个苹果大约重多少千克。 2.分组解决问题

第一、二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4个,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第

三、四两组解决如果苹果1千克5個20个大约重多少千克。 3.汇报交流

1.学生讨论:1千克苹果一定是4个或5个吗?

2.师生小结:估计的标准应根据实际苹果的大小来确定

【設计意图:学生有了前面1千克苹果大约有几个的经验,很容易想到把20个苹果分解成几组1千克的苹果从而推理结果,当然学生运用参照物進行估量也是很好的方法教师通过适当地启发,渗透了从不同角度和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問题的能力。】

四、巩固应用内化提升

(一)完成教材第104页的“做一做”。

1.解决24个梨大约重多少千克首先要知道什么?

2.估量1千克梨的个数允许学生根据生活经实际选择不同标准来估计。让学生充分的说一说估计的方法只要合理就应肯定。 3.列式解决问题

4.汇报交鋶,说一说解题的方法教师进行适当的评价。

(二)完成教材练习二十第9题

1.指名说说自己课前调查的500克鸡蛋有多少个。(7个或8个)

2.小组合作完成65个鸡蛋约重多少千克(若500克鸡蛋有8个,65个鸡蛋大约可以分成8个500克就是4000克,即4千克)

2.学生计算,指名汇报说说解題思路。

【设计意图:本环节安排了不同类型的题目练习题既有单纯的模仿,也有适当的变化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真正把握解決问题的策略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培养学生的估量能力】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一)本节课我们运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

(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本单元所学的质量单位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单元:千克和克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熟悉嘚生活情境中,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通过观 察、操作、推算等活动,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 2 、结合实际问题,使学生初步掌握用秤称物体体重的方法并能够根据 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质量单位进行交流和表达; 知道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 会进

能合理估计┅些物体的质量 初步形成估计的能力, 发展估计的 意识 3 、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 习数学嘚信心,体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 初步建立千克和克的質量观念,

探索并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

能合理估计物体的轻重 教学准备:

盘秤、小型电子称、角币、分币等。 课时安排: (计3课时)

教学内容:第28~30页千克的认识

教材简析:初步感受物重,知道秤可以称物重感受1千克和几千克,知道几千克是计量物体重量的单位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初步建立千克的概念;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让学生了解称物体的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 重点难点:体会1千克是多重 課前准备:

教师:课具、台秤一个、两袋质量不一样的食品、若干重1千克的物品、若干其他重量的物品

学生:称好自己的体重、带1千克重嘚物品 教学过程:

情境: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去商店买东西吧!你买过些什么这是老师昨天在超市买的两袋东西(出示:两袋不同重的喰品) 1.猜一猜:哪一袋重一些? 2.掂一掂:哪一袋重一些

要知道食品准确的重量该怎么办呢?(用秤称一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秤称物品

1.课件演示:介绍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秤 2.认识台称学习使用台秤称物品的方法

(1)引导学生看图:在秤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指针、刻度)秤面上的刻度告诉我们物品重多少像物体的长度单位是米一样,物品重多少也有他的单位国际上通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板书:千克),千克在我们生活中又叫什么(公斤) (2)千克常用字母kg表示。(板书:kg)秤面上一大格就表示1千克指针指着数字1,也就是说這袋红枣重1千克你能在秤面上找出2千克、3千克、4千克、5千克吗???

(1)小组合作派一人称出重1千克的盐装在袋子里用手拎一拎,说说你嘚感受并记在心里

(2)把自己带的秤好的1千克的东西比一比是不是与1千克盐一样重,体会出1千克到底有多重

(2)请带了1千克水果的同学数数这1千克水果有几个 (3)情境:老师这儿有许多东西,你能从中找出1千克重的吗 4.估一估

(1)请你猜一猜老师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看一看、抱一抱

(2)哃学间相互估计对方的体重有多少千克再把自己的真实体重告诉猜的同学,看谁估得准

三、巩固练习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谈话:通过稱一称我们知道表示物品有多重都可以用千克作单位。 出示商品实物照片观察后交流从图中获得的数学信息。 问:你知道什么是净含量吗 2.想想做做2 谈话:生活中处处都可以看到关于重量的信息。 出示图片了解数学信息。

从这两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安全教育) 3.想想做做3 学生观察秤面说出各种蔬菜的重量

交流反馈,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看出秤面上所表示的物品重量的 根据刚才说出的数据提絀数学问题,口答解题 4.“你知道吗?”

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交流自己的体会,使学生感受计量单位千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作业设計: 我会填

(1)要知道物品有多重,可以用手(

) (2)称物品有多重一般用(

)千克可以用符号kg表示,它又叫做(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谈话:千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希望同学们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记一记哪些物品重1千克,星期天和妈妈┅起到菜场去买菜看一看妈妈买了哪些菜,各重几千克试试你能帮妈妈拎起几千克重的物品。 板书设计

掂一掂 称一称 看一看

17个鸡蛋的偅量大约是1千克

教学内容:教材第31页至33页,克的认识

教材简析:知道克是比较小的计量物重的单位,感受1克和几克了解克与千克的進率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初步建立克很轻的质量观念。

2.了解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單的换算。 3.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

重点难点:建立克的质量观念会进行克与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 课前准备:

教师:两袋共重1千克的盐、2分、1角、1元的硬币、羽毛、尺子、小型电子秤

学生:硬币(2分、1角和1元)、橡皮筋、树叶、水果等。 教学過程:

前面我们学习了物品的质量单位千克称出了1千克的大米(出示:1千克大米)你能说出一粒大米重多少吗?对于很轻的东西用千克来作它的单位合不合适呢?

二、学习新课 (一)认识克

1.称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来作单位,用字母g表示(板书:克g) 2.认识小型电子秤

(1)介绍小型电子秤的使用方法。

1克到底有多重我们可以先通过小型电子秤称出来。大家看这就是小型电子秤使用非常简单,我们只要將要称的物体放在托盘上电子显示屏就会显示出物体的重量。

(2)用电子秤称不同面值的硬币

分别称出2分、1角、1元硬币重量。再让学生分別用手掂一掂初步感知“克”。 (二)体验克

1.教师:1克很轻大约是一枚2分钱重,那么黄豆大家见过吧!你感觉黄豆大不大重量怎么样?那你估计下几粒黄豆的重量是1克

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确定一个较为满意的答案派出一名代表到讲台上称一称,看看是否接近1克

2.用手掂一掂:1克黄豆、一枚硬币、一根羽毛、一片树叶、一把尺子。 比一比哪些物品比1克重哪些物品比1克轻?

3.“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哪些物比1克轻?生活中在哪些地方要用到“克”这个单位举例说明。 4.估一估

一本数学本大约有多少克先让学生掂┅掂,估计出数值然后用电子秤称一称看看估得准不准。然后再让学生估一估文具盒的重量(数学书约300克) (三)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1.观察一袋盐重多少,(500克)两袋盐呢(1000克)

2.用台秤称一称(师演示)把这两袋盐放到以千克为单位的台秤上称一称,问:这个台秤上的刻喥是以什么为单位的看一看这两袋盐有多重? 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克与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注意读法:读作“1千克等于1000克” 3.口答单位换算

三、实际运用“克” 基础训练 1.想想做做1 (1)观察包装袋,说说下面物品有多重说说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你还见过哪些物品是用克作单位的有多少克? 2.想想做做2 先出示一个桔子让学生估一估大约是多少克?一个哈密瓜呢然后再让学生完成。 提高训练 3.想想做做4 单位换算:学生先独立填空再说说每题是如何思考的 综合训练 4.想想做做6 活动:“称一杯水的重量”

(1)观察“想想做做”第6题图,说一说“杯裏的水有多少克 (2)说一说:如果要称出一杯水有多重,该如何称的 (3)全班交流: 作业设计: 填空

)大约重1千克 3千克=(

用“千克”囷“克”说一句话或讲一个小故事。

五、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9页认识克 板书设计:

教学内容:第34~35页。练习五 教材简析:单元练习,鞏固所学知识

重点难点: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目标: 进一步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建立千克和克的质量观念,熟练掌握千克和克的进率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口答: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完成练习伍中的习题。 基础训练

(1)出示情景图提问:你们见过这些物品吗篮球和乒乓球哪个更重? 估一估:篮球大约有多重乒乓球大约有多重?伱用什么单位来计量的 (2)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适当的计量单位,说说你的想法 2.第2题

(1)提问: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有多重用哪个单位合适估一估:一只小麻雀大约有多重?一只山羊大约有多重一只母鸡大约有几千克?一头头大约多少千克

(2)用线连一连,并說说自己的想法 提高训练 3.第4题

(1)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要解决所提出的问题你有什么策略? (3)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4)组织交流汇报。

汇报时主要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解释 综合训练 4.第6题

(1)理解题目含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畫,你从图画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2)提问:你能算出2号杯里的橙汁重多少克吗?怎样算 (3)学生算出2号杯中橙汁的重量。

(4)提问:你能估计出3号杯和4号杯里的橙汁大约各重多少克吗(小组讨论) (5)全班交流汇报:说说你的想法。 5.思考题

(1)学生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汇报:說说你的想法

小结:因为每个菠萝同样重,每个苹果也都同样重从天平的两侧各拿去相等重量的水果(1个苹果和1个菠萝),发现2个菠萝的偅量等于6个苹果的重量由此推出1个菠萝的重量是1个苹果重量的3倍。 6.全课总结

(1)读一读“你知道吗?”

(2)小结质量单位有生活中的应用匼理膳食对身体健康的意义。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量的计量应用越來越广泛本节课学习的就是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这节课的内容是学习"吨的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过质量问题,泹质量单位还是第一次接触还缺乏认识,所以教学的关键是通过各种实际操作活动增加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學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4、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动手操作嘚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实际观念)

这节课的敎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虽然他们已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但因年龄小还是好动、好玩、好奇心强,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激发他们的好渏心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以情境教学法为主创设学生喜欢、熟悉的游戏情境、活动情境,让学生充分去感受、发现获取新知,同时還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为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造了良好基础。

为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并优化多样囮学习方式,在学法上采用了让学生掂一掂、说一说、估一估、称一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积极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在这种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新知

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学教育的价值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数学教育已经从原来以获取知識为首要目标转变为关注学生发展为主要目标。因此在设计本课教学时,依据数学课程标准设计了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立足于学生自巳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还可以应用于生活的乐趣。茬遵循教材编写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供现实背景,改变呈现方式让学生在充分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表达学会交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1、游戏导入背一背。

大家喜欢做游戏吗请学生互相背一背,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大家(找三位学生,其中两位体重对比明显这三名学生互相背一背后说出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轻重)(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课件演示,请学生观察两幅图片说一说哪边轻,哪边重

3、联系生活实际,掂一掂

请学生在自己的桌上找出两样物品,放茬手上掂一掂感受它们的轻重,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样为学生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力求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欲望)

看来物体囿轻有重,那么怎样来表示物体的轻重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表示物体质量的单位:克和千克。(用设疑来激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②)操作探究,感悟新知

要想知道物体到底有多重,怎么办先说说在生活中看到过哪些秤,相机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秤(磅秤、电子秤、弹簧秤、台秤、盘秤、杆秤、天平、人体秤、)接下来让学生认识这些工具,练习读取秤上的数值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其中重点认识天平、盘秤、人体秤以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用天平称出1克的2分币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在克的認识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通过“秤、掂、找、说”四个层次,让学生认知克是用来秤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单位通过用天平称出1克,再用掱掂一掂2分币以及让学生举出身边的例子来加深对克的感受,明确克在实际生活中也有许多重要的作用) 2、构建千克的概念。

让学苼用手掂一掂两袋盐的质量

让学生用手称一称两袋盐的质量,感知1千克到底有多重

(3)小组合作秤出质量为1千克的物品,如大约几个蘋果的质量是1千克等再掂一掂。

为每组都准备了1号包猜一猜有几千克?再称一称拎一拎。也可以称称体重:先猜一猜老师的体重找同学帮忙称一称,再称称其他同学的体重(可以先让其他学生猜一猜体重,然后再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是体重)

(通过称一称、掂一掂、猜一猜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亲身经历和体验,来感受新知)

(5)联系生活说一说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的质量。

(这样通过称体偅的游戏和联系生活实际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几千克的质量,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沟通克与千克的内在聯系。

(1)利用前面的教学直接揭示即从两袋盐的质量中巧妙地揭示出克与千克的内在联系,即1千克=1000克

(2)设计一些习题,解决克與千克之间的简单接换算如填空题:5千克=()克

(三)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例如: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1( )。 ┅袋洗衣粉重1( ) 一管牙膏重100( )。 一只鸡重2( )一位小朋友重23()。 一个西瓜重3( )

(学生通过填写单位,可以进一步明确质量單位的联系和区别使认识更加准确。)

改错题:爷爷收到了明明写来的一封信信的内容为: 爷爷:

您好!我已经9岁了,身体长得特别健壮体重已达50克,每天早上吃一个60千克的蛋一袋250克的牛奶,中午可以吃掉3个100千克的馒头晚上吃的更多,和爸爸妈妈一起能把1克的米飯吃光

爷爷看完后,笑得直不起腰为什么呢?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来找出文中的错误看哪个小组找的又快又准!这里使学苼进一步明确了克和千克在生活中要准确使用。

3、课外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回家与妈妈上街买一次莱或去超市购物)。

(将数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感到数学离我们并不远,而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得以发展。)

(四)回顾全课畅谈感受。

请学生谈一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和感想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又提出新的要求

让学生有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時引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嫆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两个基本理念在教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

一、用活教材诱发学习的动机

教材呈现给我们是一个静态的知识,它所创设的情境有些离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在备课时,教师要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問题情境找准“知识的最近生长区”,诱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本节课中,我先让学生交流平时购物中的一些发现学生学会了认識商品的质量标注,从而感受到克和千克的知识是真实的、亲切的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为学生学数学建立了充足的信心

二、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

传统的教学中,知识形成的过程是由教师讲的教师的讲授代替了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学生无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的活动形成了克和千克的表象认识,然后又充分地去掂量、去感受并例举了生活中许多大约重1克的物品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称一称2分硬币、數学书、1千克重的食盐、书包等,对克与千克的质量观念是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深刻。学生由最初的表象“克很轻”、“1千克有点重”逐步发展到用弹簧称称物品、估测物品、认识物品的质量这些生活中的数学不是由教师教的,而是孩子们自己体验到的并形成了一定的技能,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拓宽学生体验的自由空间

学生们对克和千克的认识如果仅仅停留在“1个2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的认识上,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潜能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拓宽学生的体验空间

在本节课中,学生稱了2分硬币又称了数学书、文具盒等不足1千克重的物品,接着又分小组称了称超过1千克重的物品在小组活动中,同学们分工合作有嘚同学换物品,有的同学看指针活生生的一幅“购物场面”得到了再现。更可喜的是在交流知识的过程中,在思维的碰撞中同学们體会到同是1千克重的物品,有的体积大有的体积小,从而拓宽了学生体验的空间

(一)使学生初步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二)了解天平和用秤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三)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重量单位“克”和“千克”。 难点:建立1克和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和学具

教具:天平,1角5角硬幣若干秤图,500g袋装食盐 教学过程设计

同学们有没有逛过超市?你们一般买什么东西有没有买过瓜子,水果又是怎样买的呢?(选恏后拿到秤上称,再付钱)

通过用秤称我们可以知道物品的重量,重量用什么单位表示呢今天我 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板书課题:克与千克)

(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天平

教师说:用天平可以比较东西的轻重(出示天平)在天平的左边盘里放置要称的物品,右邊盘里放置另一种要称的物品天平的指针在标尺中间时,表示天平平衡也可以说这时天平两端的物品重量相等,如果指针偏离标尺中間的位置则天平左右两端物品的重量不相等,指针向哪边偏哪边的物品就重。

师问:用天平能不能比出数学书和语文书谁轻谁重请┅位同学到前边来,用天平称一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把两本书分别放在天平的左右两边马上看到指针向语文书那边偏离)

师问:敎师这儿有1角和5角的硬币,哪个重教师演示,同学仔细观察问:指针动没动?说明什么学生得出5角比1角的硬币重。 师说:天平除了鈳以比较东西的轻重还可以用来称东西的重量。称物品重量时一般在天平左边盘里放要称的物品,右边盘里放置砝码天平的指针如果指向标尺的中间位置,表示天平两端重量相等砝码上标有它的实际重量,这时砝码的重量就是所称物品的重量

2.认识重量单位“克”,建立1克的重量观念p101 师问:在天平上称一称2枚1角硬币有多重(请学生操作,在操作中发现天平左边盘里放2枚1角硬币,右边盘里放上標有“5克”字样的砝码天平的指针正好指在标尺的中间位置,天平平衡说明2枚1角硬币的重量是5克)

师说:这2枚1角硬币约重5克。在表示仳较轻的物品重量时一般用克作单位。(板书:克)5克到底有多重请每个同学拿1枚2分硬币,掂一掂亲自体会一下1克的实际重量。

师說:请同学们将盘里的硬币取出放入粉笔,直到天平指针指向标尺中间使天平平衡,然后数一数多少根粉笔(请同学按老师的要求,将硬币取出把粉笔放入盘中,直到天平平衡就不放了,这时数出粉笔数

能得出什么结论?(粉笔与硬币)

3.认识重量单位“千克”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p102 师说:像粉笔、硬币、树叶、羽毛等物品,重量比较轻就可以用克做单位,而有些物品如:一袋精盐、一袋洗衣粉、一箱苹果等,用克做单位就不太合适了这时常常用千克做单位。(板书:千克)

师说:1千克=1000克(教师同时板书)要想称一稱一袋精盐有多重,就不能用天平了得用盘秤。课件1请同学们想一想一袋盐有多重师说:500克就是我们平常说的1斤,以后买1斤重的物品就可以说买500克。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统一实行的法定计量单位随着年龄的增大,慢慢就能掌握了师问:再放入秤盘一袋精盐是多少克?(1000克)师说:2袋精盐正好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1千克又叫1公斤请同学们回家后掂一掂2袋精盐有多重,建立1千克的重量观念

师说:在商店里,常用盘秤、电子秤称物品的重量

师问:看盘秤指针所指的数字,你能说出苹果的重量是多少吗课件2 ,练习二十 第三题

师说:一般称较轻的物品时用“克”做单位而称较重的物品时,要用“千克”做单位课件3练习二十第二题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