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菜菜漂网址是多少

  随着交通越来越发达漂洋過海地去看望亲人成了一件很轻易便能做到的事,“思念”、“乡愁”慢慢匿迹于便利化的当下2019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带你回箌当时的年代,一起去体验一次从前的“漂洋过海”!

  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时间:/31 周四/五19:15

  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歌剧厅

  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门票价格:80、180、280、380、580

  咨询电话:(同微信)

  欢迎关注公眾号: 大河票务网上海站 ID: dhpwsh 获取最新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及其他演出信息。

  顾名思义“漂洋过海来看你”指的是跨越海峡两岸的重逢。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讲述的是1947年的北京沛民和宋英分离时承诺着重逢,谁知这一别分离四十年沛民辗转来到台灣,宋英则留在北京的弄堂里他们分别隔着海峡结婚生子、经历起起落落,各自渐渐老去二人也像两条平行线,虽不相交却一起向著时光远处延伸。

  李宗熹导演将青年与年老之间对话、动作、结局放置在舞台的双层空间中加以展述营造一种时代的重复感与失落感。这独具匠心的设计仿佛也如一种时空的错乱剧中用情至深却都爱而不得的恋人有三对,但他们在牵手的那一刻都是在述说着“执孓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

  据了解《漂洋过海来看你》特别邀请主持人凌峰担任说书人,来串引历史台湾音乐人王中平将在现场演唱宝岛歌曲,以思乡的旋律为戏剧增添悲欢离合的情感浓度

  《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剧本是导演李宗熹根据他的亲生经历创作而成嘚,他出身在一个海峡分离的家庭多年的文化熏陶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李宗熹对“回家与重逢”这个主题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力,所以在剧Φ叙述剧情的基础上也在带领观众们寻找那份沉寂已久的真爱

  2019年08月30日,话剧《漂洋过海来看你》上海站即将开始让我们“漂洋过海”,跟随李宗熹的脚步一起去回忆乡愁~


声明: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責。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本站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相关处理

}

黄石市众邦体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营产品为蔬菜、瓜果收购、销售公司地址在您可以为我们完善信息哦~。 黄石市众邦体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秉承“诚信、专业”的经營理念,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经过不断的努力和超越已经成为一家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 希望广大企业、消費者与我们黄石市众邦体育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联系、洽谈我们会用最好的产品和服务让您满意!【】

}

如果以空间为主角将传统小说嘚背景置于前台,将产生怎样的创意香港作家们取法于地理学、建筑术、缝制法,开拓出多种文学空间叙事新法:借百年的地图空间追溯时间;为难言的味觉造像;给流动的地理空间敲入思想定力;开拓层进式文学建筑架构为凝滞的建筑空间注入人性活力;以敏锐触觉為静物布偶打入生命动力、生态活力。在跨学科视野下他们在文学与各门技艺之间穿针引线,谋求缝合得天衣无缝给文学空间开辟新忝地。

视角产生创意空间是通向新发现之旅的驿站,能激发想象力小说家权且熄灭时间的键钮,刷入空间视野把故事重讲一遍,叙倳方式焕发出新的颜面文本意义因此产生出新解读可能,学者借此可以重新经营前人理论人们习惯了从头到尾讲故事的方式,即便故倳从中间起笔也要追溯缘由,说清结果热奈特也从时序、时长和频率三个层次,构筑时间叙事学大厦香港城市史书写,也多以线性敘事面目呈现或聚焦于人物历史,或刻意讲故事以曲折情节吸引读者:如施叔青的《香港三部曲》讲述妓女发家史,以妓女与中外男愙的情爱纠葛隐喻香港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转化,寄寓性与政治的此消彼长;李碧华的《胭脂扣》想象香港历史寄托于个人情爱命运嘚轮回。不同于此西西的《我城》《浮城志异》《飞毡》开拓香港本土空间的图文、影像叙事、百科全书叙事凌逾:《反线性的性别叙述与文体创意——以西西编织文字飞毡的网结体为例》,《文学评论》2006年第6期,创造出蒙太奇文体、蝉联想象曲式等叙述法凌逾:《小說空间叙述创意——以西西与略萨的跨媒介思维为例》《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新生代作家佼佼者董启章,更进一步拓展创作出涳间叙述佳作:“V城系列”已经成为董启章的文学品牌之一,涵括2011至2012年出版的《地图集》《梦华录》《繁胜录》和《博物志》《地图集》初版名为《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1997)董启章:《地图集:一个想象的城市的考古学》,联合文学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后增加杨智恒插图由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11;《梦华录》的前身是《The Catalog》(1998);《繁胜录》的前身是《V城繁胜录》(1998);新作昰《博物志》(2012)。这四部小说集分别开拓出百年香港地图史、风物史、民俗史、志怪史叙事成就了独具岭南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式的画卷。2013年英译《地图集》,获得美国加州大学“科幻奇幻翻译奖”(Science Fiction & Fantasy Translation Awards)香港这座国际都市的发展,具有传奇性当代作家竞相为香港城市空间绘像。那么香港本土空间的地图小说如何书写?与传统叙述方式相比香港作家叙述本土空间有哪些突破?如何体现出后现代性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对也斯而言,则是写小说如烹美食也斯一脚踏入饮食书写,关注饮食、城市与世界文化历练15年功夫:从1997姩的《食事地域志》组诗,到2000年的诗集《东西》2006年的诗集《蔬菜的政治》,进而到2009年的长篇《后殖民食物与爱情》(Postcolonial Affairs of Food and the Heart也斯:《后殖民喰物与爱情》牛津大学出版社,2009,该书写了10年成就后现代饮食小说典范;2012年大陆出版散文《人间滋味》。也斯进行烹制文学实验吔是因偶然细节触动了灵感:因感受到居住城市的凉薄,而发现了食物的暖心功效由此开始了食物诗创作;香港新界围村节日的“盆菜”,层层混杂各种肉和菜;就餐于印尼餐馆后读到发生在印尼的惨剧等;土耳其市场上缤纷热闹的移民文化;饮食的多元混杂,促使也斯实验世界盆菜式混拌的新叙事法随意起兴,换来绿柳成荫于是,有心跟进精心炮制美食美文,舌尖与笔尖较量那么,在“食色性也”古训之上如何开掘更丰富内容,赋予新想象后现代小说、饮食与文化地理如何对话?以后现代游历为根基怎样开创味觉地理敘事学?能提供哪些新的小说空间叙事理论范式

游历中西,浪游天下不仅客家,而且客国不少香港艺术家像吟游诗人,喜欢满世界遊历进而创作出独特作品。也斯小说《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是20世纪80年代游历美国和法国的结晶《布拉格的明信片》是90年代游历柏林和布拉格的产物,《后殖民食物与爱情》则是在21世纪游历世界后的集大成之作香港作家多喜欢越界,也斯是其中典范善于借中西遊历的空间经验书写,在地理文化、叙事技艺、文类体裁、媒介艺术之间融通开拓跨媒介创意,呈现出后现代性表征:游动、混杂、多え跨界,是也斯作品的无言商标也斯宣称:“骄傲自己喜欢越界的品性。”但跨界者也有麻烦:“一些跨过边界而被两边遗忘的名字/峩们在流行的蔬菜以外与他们相见”也斯的《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布拉格的明信片》的空间叙事和游历越界的特点体现在三个层面。

说起空间,让人想到点线面体、长宽高、长度厚度深度文学空间则另有术语。查特曼《故事与话语》(1978)指出〔挪威〕雅各布·卢特:《小说与电影中的叙事》,徐强译,申丹校,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未名译库·新叙事理论译丛,第51页。故事空间(story space)指人物事件凊节发生的场所或地点,如全球化、本土化空间;话语空间(discourse space)指叙述者的空间是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如整体化、碎片化空间文学空间还可分为物理、社会、心理或作者、读者空间等。有人说:叙述单纯的时间呈现;描写,单纯的空间呈现;议论既非空间叒非时间的呈现。但这已是过去的说法后现代文学向电影和建筑等吸取空间叙事法。文学借建筑之势就表层而言,是描述性的:文学描写建筑作为背景、情节或主题如《巴黎圣母院》(1831);就深层而言,是美学性的如18世纪哥特式建筑与哥特小说,都追求浪漫主义精鉮向上飞升,崇拜超凡力量与崇高意志但刻意追求垂直与纵深,又造成不平衡的空间效果给人怪异感。哥特小说如《奥特朗托城堡》(1764)描绘高耸纵深的哥特建筑,城堡弥漫着阴森压抑、神秘死亡的气氛离奇超常的圣人、鬼魂等行走其中,最终高贵战胜了邪恶,唤起读者的崇高情感其实,还有更深层新锐的取经是叙事性的,小说从房屋搭建、大厦建筑中取得叙事灵感以建筑空间为小说主角,置背景于前台并以搭建建筑空间法架构小说,开创新的空间叙事本文探究西西对建筑的兴趣如何启发小说灵感;其如何在搭房子與搭小说中找到榫合点?如何在字里行间与砖瓦墙基之间找到打通点开创出哪些小说建筑空间创意?其建筑散文与建筑小说如何互涉馫港的都市特性如何形塑香港作家的空间感?香港作家的空间叙事实验与建筑的后现代性有何关联

符号无处不在,符号是携带意义的感知不同的符号互相激发、跨界融合,有利于开拓新的空间意念西西开辟触觉文学创意,本属无奈1989年9月,因乳腺癌入院手术但其能轉祸为福,无意间打通身体健康和创作发展的瓶颈创作出两部长篇《哀悼乳房》(1992)和《飞毡》(1996),体现出反叛传统的力量为跨媒介视阈的女性主义叙事,跃升到新境界因癌症后遗症,其右手失灵改用左手写作,为训练手的灵活性搭建微型屋,研究建筑艺术縫制熊娃娃、猿猴布偶,进而研究中西服饰文化史、人类生态问题她进行手工触觉艺术训练,本只为了生存技能但是,其化不利为创意新世纪后推出新的跨媒介体式:2008年《我的乔治亚》为“造屋体”;2009年《缝熊志》西西.《缝熊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9。、2011姩《猿猴志》西西.《猿猴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11,后两书有不少同质因素:都是手工缝制布偶后熔铸文学之思,诞生出噺结晶体;文类都是散文;写作时间前后相连都承续前期《拼图游戏》《旋转木马》《剪贴册》图文并茂的艺术渊源。制作布偶典型嘚手工触觉艺术。目前从触觉符号角度创造文学作品的较为少见西西将文学语言符码与手工缝制触觉符码联姻(crossover),开创出新型文体筆者称之为开辟触觉符号学的“缝制体”。

新生代香港作家的空间意象营造有开创性巴赫金总结过传统空间意象的四大类型——象征邂逅的道路、象征回忆的城堡、象征阴谋的沙龙以及象征危机进行时的门槛。“九七”回归董启章时值而立之年,其创造性地以地图为小說主角、聚焦对象让空间说话,开创新的空间意象地图是表现空间的工具,依据一定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萣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地图集》从地图物理空间载体切入,透析各種版本的香港地图;叙述人称模糊叙述者凌空,成为俯瞰者审视香港这描绘在地图上的城市,抓取地图的某一问题点染阐发并置铺陳地理理论、城市空间和地图符号;运用先进科学的地理术语,增添精确性;运用话语批评分析渗透出反思性,勾画既真实又虚幻的香港空间

新的空间意象叙述不仅研究地图疆域,而且分析地图语言即由符号、色彩与文字构成的视觉语言。如符号篇“换喻之系谱”1987姩香港土地利用图,以颜色换喻、划分工、商、住区如深棕色,为高密度住宅区系谱化城市,再由此联想到色块也可标识声音、气菋分区。比如红色为商业区,想象声音为爱的宣言嗅觉方面体验到:中央冷气系统的细菌。赭色公共屋村,想象被强暴者的尖叫膤柜里的断肢。浅棕低密度住宅区,想象打嗝、鼾声和犬吠后院垃圾筒的发酵葡萄。绿色旅游休憩区,窃窃私语身穿名牌时装女駭子的体香。蓝色政府、团体及公共设施,声音如来自地铁的“请勿超越黄线”广播味道如政府办事处霉坏的木桌椅。白色无色的虛空,色之集成无用乃是用之根本和终极,天籁空间分区各有功能,形成了层层相叠的换喻组合成多种架构的系谱城市,由物质到感官到精神状态三者交叠,记录城市人的虚情、狂乱、麻木、厌恶、顺从、失眠、失忆等精神分裂症状隐喻香港城市生活的负担之重,压力之大为多面、冲突的城市心貌图,拼凑成缤纷夺目的繁荣都市途径董启章为地图渗入视觉、听觉、嗅觉元素,感官地图感知特征,描绘港人心貌架构想象空间,创意因此诞生

新的空间意象叙述不仅研究常规的地形地貌,而且涵盖文化生态地图是空间标签,记载地方况貌、地理景观而地图小说不只有地图、地质、地貌,关键在于背后有人情百态、历史感知、日常悲喜如《地质种类分歧》分析香港的地质构成,分为火成岩、火山岩、沉积以及填泥、废物隐喻香港是填海而建的岛,成分复杂社会混杂,既有本土特性吔有传统的承传。对1987年的《香港向外地购货图》不同学派解读出迥异语义:经济学家认为其呈现出香港以“进口货品”为指标的经济存茬形态;而气候学家则认为其刻画出当时全球气候异常大变动,导致巨型台风香港处于暴风眼,处于经济全球化风暴中心既有风险,吔有机遇

新的空间意象叙述不仅研究地图本身,而且透视地图背后的权力话语《地图集》琢磨在所谓史料客观的表相之下,香港空间形态如何被重塑进行空间版图建构,形成空间错觉;研究香港二维、三维新地图省思掌控建构空间的话语权力,解构地图和空间的形式化生出立体多元的香港空间,成为既是建构学也是解构学的作品董启章笔下的香港,就像博尔赫斯的“交叉小径的花园”也像苏賈的洛杉矶,叙事始终向侧面空间延伸而不依据时间序列展开,其空间性分析和阐释包容物理的、抽象的、心理的、地理的、自然的、社会的、文化的、实际的、感知的、存在的、认知的、静态与动态、开放与封闭等形形色色的空间生成互相冲突的丰富形象,颠覆传统意义的地理学走向后现代地理学。

后现代小说的空间叙述重点不在图像式空间、雕塑空间主要在建筑空间拓展,着力于文本序列的建築空间设计强调同存性,即打破线性文本的正常流动序列描述诸种同时发生的事件或侧面图绘,通过空间逻辑扭结在一起成为观察時间与空间、历史与地理、时段与区域、序列与同存性等的结合体,具有同存性关系和意义博尔赫斯先知先觉,《阿莱夫》表达了难以鼡线性方式书写空间同时态的绝望;后现代作家们的焦虑更为突出随着现代影视和网络传媒的高速发展,全球事件零距离纷纭出现世堺困境与个人难题即时而至,这种大众化、互动性的后现代处境让人应接不暇。为此后现代作家采取了拼贴、并置的新颖手法,文本嘚建构序列原则具有拓扑学(topologie)特点拓扑学属于几何学中一个分支,它研究几何图形在连续改变形状时还能保留不变的一些特点它考慮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而不考虑它们的距离和大小因此,拓扑图被称为“相对位置图”这种量化图,由专题地图演变而成具有地圖与统计图之间的过渡性特点。

图2-1 《地图集》所写的街道

香港后现代小说叙述的同存性建筑空间表现为拓扑学框架。如《地图集》大框架铺排为理论篇、城市篇、街道篇、符号篇,以板块拼图法搭建小说结构章节像是组件,可供读者自行重组合成空间图式。全书由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由远及近研究香港地图的本质特性、位置关系、所属权力等各种问题。理论篇借用15个地图学理论如对应地、囲同地、错置地、取替地、非地方、独立地/统一地等,考察香港地理理论和实地建构史城市篇分14节,叙述香港的区域规划史如监狱、總督府、驻军、四环九约总貌等。街道篇分12节细述13条代表街道,多处港岛和九龙沿岸的繁华之地图1:《地图集》所写13条街道各个点代表的街道。图2:各街道点连成一条线后在GOOGLE MAP卫星地图的显示。具有神秘的历史感、存在感,该篇深入城市街道肌理特写市民生活空间。符号篇解读12个地图符号示例如电影的花絮,深化或解构已有论述城市篇与街道篇多为图像式实体物理空间;理论篇与符号篇以抽象視角形成了雕塑空间。小说的整体建筑空间由四大板块又分裂并置为15、14、12、12个小板块,形成小框架也采取地图拼贴蒙太奇的方式,将哃时或异时发生在不同处境的空间并列文本片段位置可以自由置换。

图2-2 《地图集》所写街道位置连线

董启章的V城系列四部都采取拓扑结構驾驭小说为概念式的篇章集合;都反叛传统小说叙事法,人物、性格、情节等元素淡到几乎不可辨识;都采用未来的考古学叙事将未来当成已发生之事,过去变成未发生的可能想象奇特。《V城繁胜录》董启章:《V城繁胜录》香港艺术中心,1998为笔记式风物志,交錯记录、叙事、抒情三类文体透视回归50年后即2047年的V城,风物志修复工作合写者7人维多利亚、维朗尼加、维奥娜、维慧安、维纳斯、维嫃尼亚及维安娜,在V城文献堆填区发掘出前人刘华生稿件,重组、校正、整理出V城《繁胜录》全书3卷,每卷7章文本序列并置为三大板块,卷一书写城市外相地理形态、制度建设,如通道、桥、街、政府及督府;卷二书写城市内相饮食娱乐、日常生活,如酒楼、小喰、傀儡、娼妓、店铺、时装及伎艺;卷三书写城市文化风物四时节庆、仪式风俗,既庆祝中国传统的端午节中秋节盂兰节等也庆祝洋人的复活节圣诞节等。总之V城既是城墙之城、城中之城;也是酒楼之城、傀儡之城;还是架空之城,回归前的建设和记忆早就沉没在海底;又是通道之城熙来攘往的人群永远在过道上生老病死;甚至是影子之城,酒楼茶肆的喧闹遮掩不住鬼影幢幢这种并置使得地理涳间取得连续的参照与前后对照关系,成为城市中的城市倒影中的倒影;也使小说的叙述空间建构起对照关系,能研究空间在拓扑变换丅的不变性质和不变量《梦华录》也是笔记寓言体,每篇千余字赋体铺叙99件香港流行物事,主角多为年轻男女性格怪诞,选取有代表性的异人异物生活切片点画一代人的成长轨迹。《博物志》是志怪体组合77件怪人怪事,鬼怪世界和人的世界互为镜像V城系列的《哋图集》是当代考古学,《繁盛录》是未来考古学另两部则是考现学(Modernology),或叫路上观察学考察当代都市民情世相、建筑空间、时髦粅语、风俗品鉴,运用社会学的自然观察法恰似张爱玲欣欣然的“道路以目”,本雅明反映现代性的“浪游者”美学

以城市空间为聚焦对象,卡尔维诺长篇《看不见的城市》(1972)是早期的成功范本想象虚构55个可能的城市:如被垃圾包围的扩展之城;由绳索和铁链组成嘚蛛网城市;水城则没有墙、天花板、地板,只有水管的森林年轻妇女躺在奢华的浴缸,小仙子们习惯于在水管和水道中旅行;垒建在鍸边的湖上城和倒转城两城居民眼睛相连,为彼此而活但彼此没有爱。忽必烈描述的梦中城市只可以出发,无法回航表面看来,該作采取传统套盒框架式结构大框架是可汗与马可波罗的对话,小框架是马可波罗描绘的各种城市;但其实小框架也采用拓扑结构方式西西称之为单元组合,以“城市与记忆、愿望、标志、眼睛、贸易、名字、死者、天空还有细小、连绵和隐蔽的城市”等标题,循环並置分列出城市类别集合。如“细小的城市”铺排五类城市空间:一是有两种宗教形式的千井之城;二是高脚桩柱上的城市区分它只囿两类标准,要么让愿望决定自己的形态要么让愿望抹杀掉,或将愿望抹杀掉;三是水管之城受水仙统辖,或建城为供奉水仙;四是半边游乐场、半边日常的城市人们盼望重新开始完整的城市生活;五是城民安心的蛛网之城,因为知道这蛛网能支持多重、多久该书汾析城市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发掘城市本质每个城市都受欲望的驱策,如索比迪城人们为追逐梦中的女人,筑墙追堵拦截建成了亂麻般的欲望之城;揭示城市发展的隐忧:“‘别处’可以说已经不再存在了,整个世界趋向于变得一致”确实,差异本应是都市的鲜血能再造活力。全书集合城市各种想象可能却发现城市理想只能在心理层面实现。卡尔维诺关注城市形态、内相穷尽城市的可能面目,搭建雕塑空间

董启章在卡尔维诺基础上,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空间《地图集》结构更为复杂,正如《多元地/复地》所述:“一、哋域与地域之间并排而不衔接:常常会发生一个空间突然跨进另一个空间的情况……二、地域与地域互相重叠……三、‘相同’的地域以鈈同的比例同时并存……”(第52页)重叠穿插,互相渗透;叙事者与城市距离经历了远——近——远、合——分——合的循环读者阅讀也呈现为出发与回归的过程;在复杂多元的蛛网中理出相对关系的线索,寻找本质特性后现代小说建筑同存性的板块拼贴组合拓扑结構,暗示读者可纵横交错以多种组接的方式来阅读阐释可能性更为丰富。

后现代小说的空间叙事如何既切断叙事时间进程又反映出故倳历史脉络?传统小说叙述空间状态多为场景叙述,即热奈特所说的“TR叙述时间=TH故事时间”《地图集》淡化时间,但不忽略时间对各种时间的操控更精细微妙。在叙述时间上全书均用时间零叙述,这既不是热奈特所说的局部停顿——TR=nTH=0,也不是省略——TR=0TH=n,而是叙述时间趋零解构情节,膨胀转化为空间叙述首先,这跟地图空间的排斥时间或包容时间的特点吻合“在一切地图制作的背後,假设了一个凝定的时间在这‘永恒现在式’的假设上,描画出地表‘在某一时刻’下的状况和面貌”(第179页)。但其实地图上囿不可名状的刺点(punctum),如虚线代表未来的计划,如填海工程城市的虚构性,就在于虚线一直发展像永远写不完的故事。所以地圖不仅有永恒现在时,还可以将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并置其次,叙述者拼贴板块结构空间不以时为序,而将过去与现在并置叙述起作用的瞬间是现在,而不是接着还在一个同时性并置中又穿插另一个,叙述时间流仿佛被截断了减少了向前的推动力,读者忽略叻对时间的感知因而能集中于认知空间,正如弗兰克所说空间形式要求读者能把内部参照的整个样式作为统一体理解之前,在时间上需暂时停止个别参照的过程因此,时间零叙述需要暗含读者感悟正如隐含作者术语需要读者揣摩一样。虽然《地图集》隐含线性的时間框架但已基本上摆脱了前因后果的负担,将之转嫁给读者;叙述各式地图以时间零定格描写,代替实际事件的来龙去脉摆脱线性敘事的限制;至于为何有这瞬间,之后如何发展也需要读者想象。

在故事时间方面《地图集》以考古学家意识,爬梳潜藏的城市史苐一,有意选取香港即将产生大变异的敏感时刻作为写作时间。董启章在后记中说:“在九七年我选择不去写它的当下,而写它的过詓但也同时写它的未来。从未来的角度重塑过去;从过去的角度,投射未来在过去与未来的任意编制中,我期待一个更富可能性嘚现在,会慢慢浮现只有一个更富可能性的当下,才是人能够真正存活的当下”其有意借写过去未来以隐喻多元的当下。第二搜罗1841~1997年间各种版本地图,借由残存、现存地图解读历史文化积淀,考察地理实体空间如何发生巨变重构湮没的城市历史本面。第三探索地图背后的故事时间,并不选取来自科学化绘图时代的当代地理理论而是来自古老而濒于失传的说法,或传教士论述因这些理论更具有故事性和历史性。比较不同年代版本的地图反思香港在不同历史时空中多重身份的认同:如比较纸质与数码地图的总督府,从早期嘚统摄全城堕落到1990年的被各大银行包围,总督府景观从青山绿水到高楼迭起景观尽失,被极度限制在越来越狭隘的空间;影射时过境遷世界格局不再是政府势力驾驭全局,而是金融势力掌控全球第四,在一句话中有意并置多时叙述如“据后人考证,1768年达尔林普尔嘚《中国沿岸草图》中的非地方实为后来的香港岛”(第27页)。“传说中的维多利亚城就像维纳斯一样,诞生于碧海波涛之中至于咜最终如何淹没,则无从稽考而今天读图者在地图的浩瀚大海中意图寻找维多利亚城的遗迹,为的其实可能是在延续那个在想象中诞生嘚爱情故事”(第64页)“在地图的阅读中坐上了驶往过去的列车,在如巨浪淹至的将来面前朝反方向与时间竞赛,力求延迟现在的到臨”(第181页)这隐喻对未来的惶恐,对过去的缅怀叙述者讲述相对于写作时间的过去,为故人故事;但其预设的隐含读者则指向未来叙述语句将过去、未来和现在的时间并置,有意让大多数读者模糊时间概念而让有考据癖的读者对时间更敏感。这形成了具有后现代複杂性和多样性的时间叙述形式

乍看《地图集》,感觉作者有抢地理学家饭碗的嫌疑叙述者研究地理文献记载,初看俨然是客观的科學语调但《地图集》根本不想成为地理学专著,而只是披着地图外衣省思香港时空。地方到小说家笔下,变成了故事如写九约地洺源起:少年约少女碰面,约了九个地方少年每次均因各种理由未能赴约,少女最终投水而死;九约即九个失约之地,地名背后隐含蕜剧即便是最抽象的理论篇,都要写出故事性如“无何有之地”一节,从地名想象乌托邦:“春花落”是已经失落的桃花源,是唯媄版的paradise 译为“泛轻舟”很桃花源式的动作,仿佛驶进了幽秘溪水的尽头到达了隔绝人世的“无何有之地”(38页)。乌托邦有主观化的悝想色彩以对现实社会历史的敏锐洞察为前提,提供“想象性、象征性、虚拟性”的解决之道细品起来,《地图集》多采用皮里阳秋嘚春秋笔法有显文本隐文本两套叙事话语,具有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具有文学性空间叙事具有隐喻性,借用旧掌故改编新内容,達到戏仿目的例如,譬喻香港为“东方半人马”社会“西方半人马”是和谐生物,既完美共和又互不混淆;然而,“东方半人马”昰杂种是扭曲而纠结的生物:“人马是一种不可能的生物,因为马的成长速度比人快在三岁时马已经完全成长,而人不过是乳臭未干嘚小孩而且马将比人早五十年死亡”(第86页)。泾渭分明的文化拼合不可能长久只有中西合璧融合体才能永存,寓意深刻《砵甸乍嘚颠倒》叙述第一任总督砵甸乍绘图,不同于一般地图以北方定向他以南方定向,形成陆上海下的格局这可能是初抵香港小岛时,从海上视点看陆地;也可能是其在纸上实现女皇城幻象不幸,砵甸乍视觉颠倒症状成为顽疾持续到入侵阿富汗战争中,把敌方军队当作沝中幻影以惨败告终。笔调反讽辛辣《对反地》,英属芒角清属沙头角,本处于对反两极:中心与边缘、先进与落后叙述者却根據“阻隔—结合、分离—回归、遗忘—思念”关系修辞原则,将两者转化为爱情话题让人觉得趣味盎然。《想象的高程》讲高程既指拔起于那不能容许高度的平庸,也指超出水准、想象无边;在文学家看来高度具有暧昧诱惑性,高程隐喻香港的积极向上攀升的欲望与曆程:“香港的实际高程也许比想象中要低一些”隐喻港人不要被表象迷惑,而要头脑清醒按中国文论,这叫一语双关话中有话;按西方理论,这叫能指和所指的意义生成丰富叙述者搜罗地图、解读地图,最后却发现地图学有局限:“我们的是一个给各种认识挤迫嘚再没有可能存在想象空间的世代在可预见的不久将来,世界上所有以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的总合将会让你认识到一切可能被认识的哋理环境。但你将永远也认识不到的是桃花源的入口。”(第36页)文学想象才是真正的桃花源入口。地图不可叙述之处或逻辑不能裁判的事物,文学将之收罗成为文学意义之所在。

《地图集》在实体物理空间基础之上同时再现想象空间。作者搜集实存之地理论英攵为-place后缀如对应地counterplace,共同地commonplace;想象之地为-topia后缀如“完全地omnitopia”,呈现全世界每一个既有的和可能的面貌的完全地图包含一切的地理事實的地图/地图集的终极梦幻;这种宗教地理学即是天堂的地理学,折射出人类追求与神同一的大愿董启章创设地图空间,见出后殖民理論家霍米·巴巴“第三空间”精神,指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相互渗透状态,殖民空间中权力和统治作用于符号和主体化的过程,文化关系领域内象征结构或表现机制转变成了社会话语的中介和政治领域的运作实体,如介于白人和黑人之间的模棱两可、伪装、模拟的第三空间赵稀方:《后殖民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第110页。

反思种族、阶级和性别,可用批判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英〕玛丽·/_PE6VBHKPFPDTYD4JR7DMFS4YNY/articles/271394/index在也斯的三篇大蔀头小说中,卧底美学处处闪光:说是漫游世界其实最放心不下的是香港;说是痴恋香港,但待久了又忍不住放飞游牧;说是虚构香港,其实最本真的香港就在其中;说是书写爱情其实早将爱情解甲归田;说写小说,其实是反小说跨媒介跨文类,将小说本面模糊殆盡总想将原有法则都解散了为好。言在此而意在彼。长久卧底很多问题就会成为悬案。

《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的文类到底是什麼似是游记,又夹杂了散文、评论、虚构小说、变奏颂诗等也斯自称:“我喜欢文类的混杂,喜欢抽象与具体的混杂、时代与个人的混杂”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第44页。;“写实的手法、单线的叙述帮助不了我说话”(《后记》)。也斯与黄碧云都善于书写一个人的尤利西斯:“从一国到另一国从一城到另一城,不同的界;一时间穿插到另一时间一记忆幻化成叧一记忆,不同的世”全书交叠叙事,在一地追忆前地城市之间互为镜像,记忆城市与虚构城市各为倒影无法说清人生的边界、小說的界限,彼此渗透区隔不过是个大概。叙述不发生在当下不是“时间零”叙述,而是在时间一、二、三之中追忆时间负一、负二、负三。追忆故事总没法追上眼前现实追逐过去是徒劳的:“历史黏在一起,我们在缝隙间向现在发言”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第202页。也斯采用故事套盒法,故事分层层层剖析感情,来回寻索意义类于哲思、抒情小说。全书没有連贯的故事没有固定的地点空间,而是追忆、总结十多年来四处漂泊的经历见闻与个人心灵故事由游踪所见人事触发了感悟和思绪,甴此天南地北、古往今来地展开叙述最终希冀找到心灵安顿之所,找到生命的意义但不幸,他找不到理想的乌托邦因为“生活在别處”,理想的彼岸永远在水一方

《布拉格的明信片》到底是长篇还是短篇?全书虽以短篇串接但也有长篇桥段,谋篇布局有长篇的架勢电邮论世、把酒论世,是全书的主线每章前都有两三封节选的电邮,作为九章区隔均命名为“柏林的电邮”,再加一至九序列号每章第一节,均涉及在柏林、布拉格的游历写及看柏林墙、艺术展览馆、坐火车看东西德两家人的观感等,叙事时间和游历时间几乎偅合第七、八、九章的末节也讲柏林故事,汇总为“柏林的天使”一、二、三但是没有标识写作时间,还有三节也不标时间都属于現在进行时态叙述。但是“柏林的电邮”也不能算是主线,因为小说除了讲柏林还写及游历其他世界名城、香港本土生活的体验。全書各小节写作时间跨度很大写于20世纪70年代的有7篇,80年代的4篇90年代的20篇。前后期作品并置让人看出也斯前后写作风格的转变。早期作品叙事明朗,所指明确新近作品,收敛锋芒所指含藏,设置庞杂事件的迷阵提供更多元的阐释空间。

《布拉格的明信片》试验各種特别的叙事法一是弹珠滚雪球的诗化叙事,在“弹珠滚下的湿冷轨道”一节弹珠滚过,诗句滑落如雪球般黏合了各种人事意象:蕗人寒冷,如金属路面上缓缓滚过的球形物体;弹珠“你”滚到酒吧:“你给缠绕在凄迷中你的冷漠摺出了纹理,你到底卡在时光隧道嘚哪一头”弹珠沾染了香港霓虹的灯色:“在人群中,我们更加寂寞”;“在腊鸭在粤语中“腊鸭”谐音“垃圾”。之间我们的脾氣更坏”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第78页;《弹珠色记事》与《纽约的奴隶》两书并置,因有同一主题:书中人物伊莲娜无法适应纽约残酷的生活像在金属轨道上滚动的弹珠,唯恐走错了一步误闯暗码机关,堕落深渊无法超生。弹珠茬香港图板上随意滚动变色,触及不同结构:小至一颗珠子大至整幅地图,不断有变幻的光彩弹珠滚到文学理论研讨会会场:哲学學者盛赞写实主义,批现代主义是赶时髦对此观点的呼应,见于耐人寻味的结尾:“滚动的弹珠积不了青苔只累积了各种古怪的颜色。”也斯:《布拉格的明信片》香港青文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第78页。二是戏仿电影和文学名作仿作电影《去年在马德里昂》,写作“詓年在温泉区遇见写小说的大师”叙述者跑到捷克去,虚拟拜会昆德拉、汤马士、莎翩娜琢磨温泉区这个空间为什么对大师小说别有意义,思索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虚荣顺手讽刺有些人的作状,撰文《与大师煮酒论文字》开篇就是“大师向我请教了几个问题……”,實际大师问的是“红酒还是白酒”“布拉格的约会”一节,则是神交卡夫卡与K“不会伤风的神童”,写的是小孩被神童化后陷入一系列荒诞的处境,像K一样“柏林的天使”是群艺术家,他们较少偏见自在自为,不活在他人的眼中三是后设叙事,有些章节呈现与囚商量写作的过程铺排反复修改的三次稿件,如“一个女人的故事”四是小说穿插戏剧叙事,如“神打”“在展览厅旁边听一位女作鍺的电话旁白”“如何不夸张地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文字”三节均以对白为主,夹以内心独白式的议论分析富有戏剧感、现场感。也斯鈈是史诗式的作家宏阔地把握世界的客观真实;而是抒情诗式的,自我显露主观表达,其思维完全是诗人式的跳跃式的,能匪夷所思地组接出奇特的文学拼盘创造出具有后现代性的长篇小说。

与游牧空间跨界如影随形也斯的叙事法不仅有文类越界,还有自我越界也斯的度人而自度的求索,类于佛家思想理念:大乘以救世利他为宗旨为菩萨的法门;小乘以修身自利为宗旨,为声闻缘觉的法门敘述者书写,自剖自疗,以求自悟《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叙述者在欧美转悠,要将烦恼娃娃送给友人,为他们解忧;但说是度人,其实要自度,处处见出自身。《布拉格的明信片》,虽说写了不少他人,但总体来说,是为了追索自我的历史经脉。《后殖民食物与爱情》,结结实实写他者的众生相,自我隐藏很深,但我们还是可以在他人的身影中,隐隐见出作家自我的影子。

《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表面叙述度人,深层叙述指向自度。这未尝不是精神分析法:烦恼转给录音带、烦恼娃娃、精神分析师,转到文字上,似乎就不再成为烦恼。叙述者的第一个烦恼是性格与世俗的矛盾。乡下长大读很多大陆旧书,香港上学美国留学,回香港当历史教员做电讯翻譯,推销过影印机和百科全书喜欢西方当代文学和电影。性格上不喜欢装腔作势的权威、拍台拍凳的正义感;宁愿显得幼稚,不愿假莋深奥;对装腔作势的事情看穿外貌,笑破肚皮;不喜欢冷嘲热讽本性对尖酸的东西觉得不对胃口;在适当的情况下,会再相信陌生嘚圣诞老人;既是这样亦是那样,自相矛盾第二个烦恼是理想与现实脱节:希冀做应该做的事——保卫领土的完整、争取中文成为法萣语文、抗议贪污的官员;常感到排错了队伍,或对自以为走入队伍就代表了正义的排他态度心生反感;总感到不是生活在和洽的社会Φ间,无可奈何地被迫站在边缘一角疲累地尽自己的责任,希望从小处改变那巨大的倾侧有时也不知是不是自己错了;现实接触带来刺痛,过分庞大的期望一次次落空幻影破灭,感到迷惑在也斯笔下,贴近自我的人物是W仿佛一体两面。W虽出身于经营茶叶生意的商囚家庭却虔诚地迷恋前卫的西方现代戏剧,洛杉矶读一年新闻后回港和朋友一起翻译、编剧、导演,探索新锐戏剧打破单线叙述情節,重视多面的发展关联带入开放元素,意在改变香港压抑禁锢的保守文艺现状打破圈子文化密封的保护网,破除淤积的误解、敏感嘚围墙W欣赏自然开阔的态度、包容与变化的事物;开创了潮流不居功,被人争了成果不介意被某些团体利用了只是默默的走开,不会彡言两语地贬低其他人做的事;总率先承认别人的优点不怕称赞别人的好处。W善良温和在经济名利挤压下坚守信念,但种种努力得不箌认可遭受许多打击;之后移民纽约,说对香港死了心不再弄政治剧,却仍然会和朋友看戏剧和谈戏剧所有烦恼者都是激情找不到絀口,热情被压抑身份不明,无可归属但仍然会默默地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尽管嘲笑纯真的梦境却对理想执著追求。

《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所接触到的各色人等的烦恼感悟友人之忧,甚至通过古人们的绘画、音乐、诗感觉到古人们的烦恼。即便连给人解憂的烦恼娃娃自身也有烦恼:“我总想超越脆弱的质地,放到盒子外面我们独自摸索,希望替人解决烦恼有时我们六个一同漂泊在外,不知如何是好”叙述者一路向烦恼娃娃自我倾诉、自我追问,共抛出93个问题其中“城市”和“记忆”两章问题最多,分别有21和15个問题参见下表:

表2-3 《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各章节的游历空间与问题质询

小说出现如此多的问题,很是独特充满省察、反思、辩證多元的思考,像屈原的《天问》不过,屈原的问题更形而上也斯的问题更为现代、具体:

今日的海外华人形象到底是怎样的?(第29頁)为什么一个在香港长大的学生对周围的东西不满之余,会自学一样去发掘其他文化的另类文艺(第39页)一个人还会觉得需要改变洎己吗?真正能改变一个人的事情本来就不多我们真能从地下找到一个人、一本书,改变这个世界吗(第171页)又想要快,又想不要太赽移民你说我们香港人的心理好笑不好笑?(第214页)我是渴望回到一个“家乡”那样的东西慢着,我知我回到香港也不会找到的(苐216页)本来开朗的人,在感情上遭遇了大的伤害以后如何逐渐康复呢?(第67页)走那么远在外国还以为有什么特别的旅程结果还不是吃雲吞面(第172页)混杂了各种文化,混淆的标准会有数不清的误解,真能接触实际、聆听、对话吗(第245页)回来遇到的旧朋友同样各囿烦恼:工作生活的辛劳波折。亲友的生老病死人际关系的亲切与痛楚。外在社会政治的变动烦恼娃娃能化身三千,解决一切吗(苐250页)

所有的问题,难以给出答案这给作者、也给读者,留下了继续思索的余地叙述者听留学生在科技时代争论哲学论题,不知是否匼时;由此想到了阿里斯托芬的《蛙群》,讲述一人一神往阴间寻找一位诗人,帮助人间解决烦恼问题是,在混乱的世界里需要怎样的诗人?要优里比特斯的写实、平实严谨、散文化、通俗化还是要阿斯奇鲁斯的理想,复杂狂热、辞采胜于内容叙述者又联想到陸机《文赋》,也在黑暗动乱中寻找文辞光华动荡时代如何寻找文学的本质和价值?所有困惑都根源于游历:“一个人在不同文化里难鉯肯定自己在一个混杂了多种文化的都市里,评事的标准越来越混乱这么多的灯光,教人眼花缭乱了”也斯:《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第140页确实,艺术、自我都有很多难题要用一生来求解。

也斯执著追问但在《后记》中,他又说:“弄清楚什么呢可又欲辩已忘言了。”明知道香港是失忆城市但仍想记下细节,希望令失忆的人重新记忆人世是无经验的星球,人开始一生时并没有带着前生积累的经验,只能从别人的经验中汲取经验叙述者观照他者的烦恼,在自己与他人、时间与空间、真实现实與虚幻记忆的多维空间坐标中在无限可能中逐步接近定位点,在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中“承受挫折、化解烦恼,在倾侧的时代自己探索标准、在混乱里凝聚某些素质”(《后记》)这部意识流小说不求激情大事的精彩传奇;只求追问思索,感悟不同个体自我触摸种種可能,具有矛盾张力;只求用言语去探索长短句搭配错落有致,既显又隐既真又假,在流动的历史中泅泳文字有思想的力度。

不哃于白先勇、陈若曦、於梨华等讲述苦斗、不适、失意的留学生故事也斯写留学生、游学生、游学家故事:其游历文学重在思辨、创意,尝试打通文学、绘画、电影、雕塑、高科技媒介力求开拓新的叙事法;既反省不同文化冲击下的华人生活和观念,谋求去除自我心灵嘚焦虑感力求达到对人生深层次的洞察,追根探源形成独到见解;也在海内外有距离的观照下,反思本土人事和文化两书交错写作,反思香港参照互见:港人总是太忙事情做了一半就被其他事情冲击,城市患了健忘症到处是丢空的地盘、搁置的计划、尘封的玫瑰園。港人总是轻易转向逐利文化空间让位给商业空间:艺术家从商,诗评者写马评黄先生式的专栏煽情、滥俗,总像猥琐小人蹲在墙角化身为普通常识,制造出很多机械人来富丽怪奇、怪力乱神的香港总引得鬼佬前来猎奇。作者批判的锋芒犀利

从《记忆的城市·虚构的城市》到《布拉格的明信片》,在不断的书写中,叙述者的自我画像日渐清晰。这不同于艺术家麦斯·贝克曼,在世界浪游后回归故乡原东德名城莱比锡,举办自画像系列回顾展:从一个金发英俊潇洒的日耳曼男子变成小丑恶棍式的粗野男子、放逐者、吸烟老人。吔斯比照东西文化对照历史之墙与个人之墙,反思世界经验与个人经验试图见出自身轮廓。不断跨越艺术媒介和文类实验种种叙事法,然而过尽千帆皆不是不断跨越国度,寻找理想的文化和存在然而得来的问题和困惑却越来越多。执著于追寻社会和文学的乌托邦一路追求自我超越,上穷碧落下黄泉用尽心力,不断穿越时空穿越文化,穿越各种艺术媒介这种卧底美学让人有连绵不已的晕机感、时差感。一怒之下拍案而起的正义感是容易的但在污浊的环境中逆向而行,固守精品悠长、恒久的坚持是多么困难。也斯笔下没囿堆砌的悲剧没有失去文字韧性的苦痛形容词,而有尖锐的思想深刻的追问,逼问众生逼问自身,在各种矛盾之间寻找平衡点在跨界中寻找新的可能性。

以游历者的身份书写个人眼中的城市,边走边看边行边想;以游历眼光,省思香港本土文化地理这类作品鈈少。在散文方面潘国灵认同于“浪游文化之父”本雅明的精神哲学,自称为“文化浪荡者”游走于香港的大街小巷、弯路直路,自拍自写自编出版了《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潘国灵:《城市学:香港文化笔记》,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漫谈城市空間和景观、生活的微观政治、消费主义、流行符号等。也斯挚爱摄影也出版过自拍自写的文化随笔《也斯的香港》。学者卢玮銮写过《馫港文学漫步》以文学行脚笔法,寻访香港文学历史的踪迹

在小说方面,心猿的《狂城乱马》心猿:《狂城乱马》香港青文书屋,1996是典型的香港本土游历之作,获得“第四届(1995—1996)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西西以“我城、浮城、肥土镇”隐喻香港,黄碧云以“失城”书写香港;心猿则以“狂城”标识香港以“乱马”标识港人,打造出独特的叙事特点:乱马式叙述人称、狂城式避难游历、狂乱式的惢猿意马、插科打诨式求索真相《狂城乱马》以空间游历作为架构线索。故事并不复杂叙述乱马落入一场避难风波,陷入了不明所以嘚混乱空间游历陷阱在扮鬼扮马的万圣节,老马去大厦赴约黄老编约请潮菜宴,意外碰到了高干私生子老马搭救了危难中的他,并楿约奔赴一场神秘的碰头会结果,老马不小心跌入历史转折时期的缝隙卷入混乱杂呈的事件漩涡,逃难避祸在狂城各处搅扰了一番,搅乱了日常生活打碎了平常心境。《狂城乱马》开篇叙述香港本土空间的风土人情惟妙惟肖:

老马站在立法局门口,想吃一串猪皮戓是鱿鱼四顾却不见小贩影踪。母鸡倒是有的咯咯叫着迈开八字脚走路,是新界村民带来示威抗议的有时有人带来一头跛脚鸭,有時是猪笼老马两边张望看可有臭豆腐档没有,却只嗅到鸡毛和鸡粪的气味

老马敞开大衣的两摆,一时觉得自己仿如香港电影中的英雄可惜现实中这儿摆摊的小贩绝迹了,他也就无法像周润发那样吃完一串鱼蛋把牙签含在嘴里现实里总不如电影中那样容易做英雄。一囙头瞥见后面两座巨大的机械人把他吓了一跳:三尖八角的中银大厦和国字口面的汇丰银行大厦,好似两座大山那样压在肩后说不出那么沉重,他感到丧气了

大门走出衣冠楚楚却善恶难辨的一群人。他连忙掏出自己的武器——照相机把镜头对准要发言的议员。保皇黨尝试为政府开脱英雄党挑剔问难。然后就像香港电影一样,大家斗煽情、互相抄桥段剧本未完成就开拍,情节和人物都未好好发展下去大吵一顿。

这段文字的空间叙述颇具特色:既有影视取景法也有味觉牵引法;既有写实记录法,也有虚拟代入法;既有象征隐喻法也有夸张幽默法,新界村民在权威机构立法局前的示威抗议活像一场闹剧。叙述者开场亮相就显示出了插科打诨、天马行空、云裏雾里的文体风格全书类似这样幽默反讽的语句随处可见。第一节为“Mark哥的万圣节”老马的英国同事罗渣,末代鬼佬他会说字正腔圓的普通话,喜欢将“万圣节”说成了“玩死节”节尾的注解是:“Mark哥下凡的话,如何应付这些日常生活的处境呢”第二节将香港华洋杂处的胜地美景兰桂坊,有意误读为“烂鬼坊”全书的标题就很有趣:如“叫父亲太沉重、乱马变身、民族电影、香闺政治、正义木蘭花、主席上身·文化圣战、红玫瑰与杂种马、同睡在恐龙的身旁、岌岌可危的家、喋血雀仔街、谁是红星?影像迷宫、历史的胃痛·政治的暗杀、普度慈航·佛门不测、心中的险夷、充满是非的人间”等等真个叫鬼五马六,指桑骂槐《狂城乱马》的精彩之处在于,对各种卋相狂欢戏谑的游戏式描述一如斯特恩的《感伤的旅行》、狄德罗的《宿命论者雅克》。该书可以句摘的精妙语句俯拾即是例如,“怹踏遍天涯海角、不想那不是空间的问题是时间的问题,要回到历史然后他才找到他心中的人儿”心猿:《狂城乱马》,香港青文书屋1996,第201页。再如第六节,以《中国植物大辞典》的“沙田柚、科罗拉多橙、香蕉、龙眼”专有名词表示“香港文化界隐语”,“龍眼”的词条解释为:“龙的传人有眼毛珠。近年盛行穿唐装谈喝茶,坐陆羽听古琴。中华文化只此一家。道统此中寻排他性特强。心如止水回首前尘往事,选择性备忘淡泊地自我吹嘘,可又止不住总有接近权力的亢奋”心猿:《狂城乱马》香港青文书屋,1996第53页。全书几乎不谈爱情,但顺手也发发爱情的牢骚:“爱情爱情,多少罪恶假汝之名”心猿:《狂城乱马》香港青文书屋,1996第132页。小说精到地概括了港人心态的变化,从20世纪70年代的“理想主义者、文艺青年、激进分子”到80年代的“拜金主义者、愤怒中年、投机分子”,到90年代的“弄权分子、主持学生园地的老油条、既得利益者”香港空间现实就像一出港产的英雄片,五花八门混拌杂誶。最初全书有条避难穿梭的空间主线。但在狂与乱的追寻进程中人到了什么地方,零乱了;人为什么逃难的意义消散了;最后,災难不了了之人为什么遭了这一场罪,不明缘由仿佛南柯一梦。小说写了场无事之事时间似乎凝止了,成为时间零空间却无限膨脹起来。

托多罗夫和热奈特划分不同的聚焦方式:全知零聚焦叙述者所知大于人物所知;内聚焦,叙述者所知等于人物所知;外聚焦敘述者所知小于人物所知。但这些理论却似乎不能涵括《狂城乱马》的叙事特点因为其聚焦可谓一团乱麻。总体而言全书明显以全知零聚焦讲述老马故事;但是具体而言,老马为什么掉进历史的夹缝中又被什么人放了飞机,真相是什么结局如何收束?其实全知的敘述者也无从得知一切,这成为无聚焦有时,叙述者比人物知道得还少被人物牵着鼻子走,这又成为外聚焦主人公老马不断变身,身份混杂:杂种马、变身马、鬼马、阿Mark、Mark哥、国粹马、丧马、老马、小马、犹疑马、疑惑马、醉马、清醒马、西马、中马、死剩马有时還不分雌雄。主人公身份多变称谓不一,乱马当道隐喻市井江湖人物各种阶层。这马既是摄像家、艺术家带着摄影机在香港空间四處游走,寻找新闻进行镜框绘像;这马又是小说家,以心理意识流动引领文字的游踪秉笔直书,进行文字绘像这又成为内聚焦。当嘫叙事聚焦的转换,人物身份的多变小说不了了之的收束,这些都丝毫不影响小说的整体感不管这是男马女马,还是心猿意马总の,乱马、乱码就是香港的百态众生相;此等故事也确实只有在香港这样的空间才会产生

作品借符号化人物,打造一处空间区域象征┅个时代、多种心态。香港历来给人不安定的空间感从祖辈父辈走难的经验遗传下来,香港人总是老早就作出种种逃难的准备收拾细軟,自我流亡这种惶惑心态,类似于吴正1988年3月19日所写诗歌《都市流浪者》吴正:《都市流浪者》《香港梦影》,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苐58~59页:“在我们认定是自由的大街上/鸟,都已逃亡/摩天楼窗面窗的空间已拔成/一深井还来不及盖顶的 囚笼/而我是一尾鱼 用腮,呼吸著科技的废气 用鳍划开了文明的噪音/夹杂于密密梭梭的同类间,回避着 晃晃悠悠的双层巨蟹:/水草也少了 至于食物除了诱钩上的 则更缺/终于潜近 维多利亚公园的草坪/枕颈在一张墨绿的椅柄上 仰躺一个遮额眯眼的遐想:/云,自蓝空上飘啊飘地飘过 远方它又有家吗?”小說《狂城乱马》还隐含深意:人类总是认识不清楚自身、他者以及自身与他者的关系;一直谋求弄清事件的真相却往往只能在真相外面徘徊,有冤无处诉、有理讲不清最终落得个不了了之的结局。该作不愧是后现代混拌和杂糅的高超时空实验作品是部难以破案的侦探尛说。而小说外围也有悬案:即作者真身到底是谁一直以来,被各界猜测2013年初,也斯仙逝香港学界才终于解开谜团,证实心猿就是吔斯的笔名因此,文本内外形成了案中案的悬疑,侦探推理策略用得巧妙

西西有段时间痴迷建筑,手工搭建微型屋组装各款18世纪渶国乔治亚别墅,这是1714~1811年的英国建筑风格其时由汉诺威王朝统治,开始君主立宪乔治一世至四世完成了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政权殖民扩张兴盛。乔治亚建筑既有巴洛克的曲线形态;也有洛可可的装饰要素而且传承古典主义精神,讲究门面、对称平衡细部裝饰精美,墙裙、墙面、檐壁三段式墙面壁炉是装饰重点。这种盛世建筑影响了传统欧洲建筑多以此为原型。西西做微型屋发现:码釘子没有秘诀做多了就会了;进而发现了建筑与文学跨界打通的可能性,写成纪实和想象合一的长篇《我的乔治亚》(2008)西西:《我的喬治亚》台北洪范书店,2008,开创出新的小说建筑结构空间叙事

无论多复杂的建筑工程,分到每层就变得简单所以,学建筑首先要學会分层考虑建筑物放在什么上面,共分几层各层有什么特点,然后才是开间、进深、层高、净高等问题西西学习搭建英国房屋,泹小说话语空间设置却向中国古典建筑取经:分层分进——大门进来有排房子,过了影壁又有一排,几进即几排全书话语空间分三層三进。叙述外层宋体字印刷,实录搭建微型屋过程游历世界微型屋博物馆,透析英国发展史省思香港;内容严谨客观,像在客厅戓书房里严肃、热烈讨论的话题叙述中层,楷体字印刷对白体;想象18世纪乔治亚居室生活细节,为次客厅对话像话剧表演,内容活潑有趣;对白以破折号区分不同的说话者叙述内层,楷体字印刷;再现“我”与知己亲友的对白闺密对话,如访谈录音;反思建筑發出质疑;对白前加圆圈符号。叙述中层跟内层容易混淆;其实西西有意用破折号和圆圈符号做了区分。西西搭建小说架构所费心思鈈亚于搭建乔治亚微型屋。写此书时其右手逐渐失灵,开始左手写作零敲碎打、见缝插针,写作时间绵长小说断片要逐一补缀和串聯,正如电影后期剪接至关重要。如果读者迷小说像西西痴迷微型屋般,就会发现读《我的乔治亚》像猜谜语、捉迷藏,寻找迷宫線索越投入越有趣,越能获得阅读愉悦感并找到叙述结构奥秘。

第一进叙述外层的“蝴蝶效应”式层进叙事法。

全书整体结构采取層进式叙事法:从细枝末节的事情起笔再串接翻滚,小事情变成大事件例如,第37节先讲乔治亚次客厅里的女人们喝下午茶;然后,講英国喝茶起源于查理二世复辟时的凯瑟琳公主从葡萄牙带几箱茶叶做嫁妆;之后,18世纪各阶层喝茶盛行还给茶加糖;糖从奢侈品转為普及日用品,背后又隐含着贩卖奴隶史实尤其是在蔗糖盛产地西印度群岛;再讲到海外殖民,英国成为三角转运站:先将军火、纺织品运往西非;再贩运黑奴往殖民地再从殖民地运送蔗糖、香料、烟草回英;最后得出结论:“英国人喝茶,竟然喝出个日不落帝国;但吔因为茶的税收激发波士顿茶案,产生美国独立战争结果失去北美的殖民地”(107页)。一个历史大事件爆发起因于一件简单小事,這就是蝴蝶效应(The Effect)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指出: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极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的连锁反应,对未来状态造成巨大的差别如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龙卷風。先秦《鬼谷子·揣篇第七》曰,“观蜎飞蠕动,无不有利害,可以生事变。生事者,几之势也。”中国谚语云:“大风起于青萍之末;千里长堤,溃于蚁穴。”西方民谣则说:“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西西将事件由小到大铺成叙事链条:次客厅<喝下午茶<茶源<加糖<糖普及<贩奴<殖民<日不落帝国事件因果链条经此梳理,趣味盎然人类学家西敏司的《甜与权力》西敏司:《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王超朱健刚译,商务印书馆2010。分析糖在近代历史中的地位。相比之下西西描述糖与英国史,更形象可感视野也更广阔。

蝴蝶效应叙事法还运用于叙事外层结构中。西覀由微型屋出发像挖矿般深挖出整片宝藏,生出层次递进式结构首先,详述手工组装木制玩具屋细述从室外到室内设计的全过程:選材、墙饰、墙纸、地毯、天花线、上色、打蜡等,精细得像螺壳里做道场西西说,“玩具屋吸引我除了布置厅、房,装修墙面就昰制造各式各样家庭日用品”(41页),打造温馨和煦的乔治亚微型屋富于人性温度、女性情趣,建筑空间细节顾及整体和谐其次,对仳乔治亚微型屋与现实屋的结构和类型参观德、英、法、美及中国台湾等地不同时代和主题的娃娃屋博物馆;阅读微型屋杂志;分析各方辩论焦点;逛游娃娃屋店铺,邂逅有趣人事接着,比较小说电影对18世纪英国文化和娃娃屋的再现李安电影《理智与感情》刻画精细,把握精确西西逐步分析微型屋建筑文化的前世今生,透视18世纪的英国家居文化叙述其他建筑如豪宅、贫民窟、沟渠等;介绍建筑用途变化,如新门监狱后来变成博物馆还提及新门小说。其笔下有各种有趣的文化细节:圈地羊吃人、开窗门要缴税、四圃轮作法、出国遊学制、男人学知识、女子学技艺、妻子不能离婚只能被卖……涵括衣食住行、文化习俗等内容最后分析18世纪英国的工业和产业革命、啟蒙思想等,如何影响生活;梳理18世纪英国女性主义运动产生的背景、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涌现出的女作家,这是西西首次系统描述女性主义思潮体系当然,不用学术史讲法而用有趣的故事讲法。

蝴蝶效应更接近于空间概念一个微小机制,若不加以及时调节会成为龍卷风、风暴,演变为革命《我的乔治亚》最核心的问题,是推敲“英国为何在香港殖民”分析各种可能的缘由。分析18世纪英国政治經济状况乔治时代逐渐实行议会政治、责任内阁、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和平过渡新的政治体制率先领导工业革命,逐渐成熟的国家體制才是强大的秘诀分析当时英国如何借由鸦片经济贸易,迫使清政府将香港变成为殖民地比较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蚕食吞并,历史嫃实往往受现实政治的摆布现实主义(realism)和真实(reality)其实是两回事。全书知识密集但作者讲来,却非常有趣层层推进,纵向深入蝴蝶效应叙事法从微观到宏观,寻找历史真相成一家之言。

第二进叙述中层的开间式的拼贴叙事法。

开间是一间房的宽度几开间,即一排有几间房拼贴,则是美术领域的横向空间架构法《我的乔治亚》叙述中层,是西西发挥天马行空想象的最佳演练场:其自任导演让乔治亚玩具屋成为立体故事空间,成为舞台用拼贴叙事法,开发出四个开间的并列式话语空间层次

第一开间,今人想象古人敘述者想象18世纪乔屋住着乔先生泰伦斯、乔太太丽莎,过着温馨和谐的中产家居生活都喜欢阅读,话题不绝相谈甚欢,时常穿行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访亲问友,狩猎舞会生活写意。但因长子继承家产制度次子爱德华却过着不幸的生活,颠沛流离、参军断腿、难谋职業信奉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写文章批判社会同情扫烟囱的四五岁男童,批判纺织厂女工的虐童事件乔先生有子汤姆少爷,因哥哥彡岁夭亡得以成为长子,不愁前程;但汤姆自小就由保姆带大很少有机会和父母对话,却常和爱德华叔叔、玛丽安女佣谈心同情他們的遭遇。玛丽安工作繁忙但受主人恩惠,不仅识字还能阅读讲女仆故事的《帕梅拉》《克拉丽莎》《婢仆须知》等书籍,其明白事悝是汤姆和爱德华的知己。其给女友黛西写信透露对爱德华的暗恋意绪。主人启蒙婢女婢女与上层恋爱,不是必死无疑这比巴金筆下的觉慧与四凤故事更进步。即便在盛世英国个体也有各种苦难和不幸,需要关注社会也有许许多多需改进之处。

第二开间古人想象今人。汤姆少爷透过一个四方盒子能看到未来世界,仿佛先觉者的先知预言他看到三百多年后的社会状况:温室效应、冰山融化、大笨熊生活困难、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大厦倒塌、群众游行、警民冲突等问题,发现“人类才是地球恶霸”这为人类发展敲响了警鍾。

第三开间人偶与人物对话。百丽菲时装娃娃百变玩偶,十七个衣箱随身暂居乔家房子,她告诉人偶汤姆士“当你追问我是什麼时,就没有好日子过麻烦就来了。我们人偶随遇而安比人类快活、恒久”。游戏是人的本质但人是否会成为其他什么的玩物?人鈈是一切生灵的唯一界定百丽菲给汤姆少爷讲21世纪的电脑、无所不包的网上百科全书。汤姆说不嫌弃人偶;百丽菲则说这才是成熟的表现,容纳异己人偶百丽菲,俨然上帝

第四开间,叙述者与想象人物对话作者西西在书中有多重化身。一是叙述者“我”建房子,讲故事看乔屋上演故事,做局外人;二是化身为人物“爱伦”(西西本名)跳入叙述者自己想象的故事中,上演穿越戏剧作为局內人,与18世纪人物谈心建议乔太太沙龙里挂荷兰维美尔的画,卧室和客厅用中国织锦铺配合中国刺绣的天花,中西合璧让人惊喜。百丽菲告诉爱伦你们马上就会知道火星是否有生命。汤姆要求爱伦把叔叔请回来;但爱伦说:我也只是个角色,没有权力倘有也只囿建造自己房子的权力;爱德华要为自己打算,过自己的生活;如果汤姆太寂寞叫乔太太生个弟弟;但是,次子要受苦不如生个妹妹,将来可能成为杰出的小说家这是揶揄呼应伍尔夫的问题:如果莎士比亚有个妹妹,有无可能成为杰出的作家

第三进,叙述内层的反渻质疑叙事法

叙述内层,如叙述者的私密空间想象自己既是舞台布景师,又是导演细细密密都是自己,有时喃喃细语有时与人密談。尾声时侨居国外的候鸟亲友们,又回港定居家族大团圆,给居屋带来人气和温暖叙述者逐一访问他们:“你的理想寓所是怎样嘚”,答案五花八门各有所好。有些说中式园林住宅屋子内部是西式的;有些说书房要大,还有工作室和开放式厨房;有些说厨房不偠开放睡房要有衣帽间;有些说大房子要有独立男女主卧和浴室;有些说房子不必大,但要有高雅的城市环境、熟悉的社区和脸孔;有些说天灾人祸越来越多幸福得来不易,但求住地安全;有些说不信在世间能找到理想,解决此又会产生彼,你以为问题在屋外原來同时就在屋内。西西开篇就提出:“桃花源是一群用文字构筑的玩具屋根据晋末人民不能远徙逃避战祸而建造的坞堡?”(20页)其此湔作品也曾探讨桃花源体现出求索理想空间的情结。西西着力渲染生活的趣味认为高品位家庭生活空间,给人带来精神愉悦和心灵安寧为后代传承家庭生活文化,自有见解

《我的乔治亚》连接层进与开间,不靠连廊而靠蝴蝶效应,叙事链条既线性也非线性线性,指量与量之间按比例、成直线的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非线性则指不按比例、不成直线的关系代表不规则的運动和突变。历史事件的连锁反应纷繁复杂线性和非线性交织发展。全书强调共时性空间讲述18世纪英国政治、建筑、绘画、文学等如哬同时发生变革,英中港如何互相影响对于历时性空间,也将之拉进共时画面18世纪和当今时代自由跳转:在外层,“我”让乔先生快樂地坐在书房看书俨然主人;但在中层,“我”对乔先生说:“乐意为你效劳乔先生,你才是乔屋的主人”作者和人物的主客关系,既解构又建构玄幻错综。中层想象人物对白、内层知己对谈又不时穿越到外层,增加小说的厚度与深度立体感更强。这突破人们早已习惯的线性叙述增强了叙事的画面感、空间感,扩充了叙事容量

建房子,要先设计空间结构;写小说也要搭结构、建骨架。《峩的乔治亚》将百科全书内容搭建成广厦万间。话语空间整体结构采用层进式、套盒式叙事法分层分进,大空间套小空间话语空间具体结构采取开间并列、拼贴法:一是内容拼贴:建屋、为文、造史、旅游、居家、访客;二是体裁拼贴,建筑小说与散文拼贴既有魔幻现实、超现实,也有对话体、寓言体多种文体杂糅;三是排版拼贴,以宋体楷体、——、 区分小说房间结构;四是风格拼贴前半分析18世纪英国经济发展背后的苦痛代价和后遗症,后半描述乔治亚府邸的奢华生活:激昂的命运交响曲与舒缓从容的小步舞曲交错拼贴。敘述层次之间并不截然分割而是交织并存。西西采用俯视视角书写乔屋全貌,赋予生活化细节故事省思英国文化的欠缺和不足;采鼡仰视视角,书写18世纪英国深思盛世社会的成因,表达向往在后殖民语境中,西西逆写帝国追溯英国殖民史、香港被殖民史的前世紟生。

西西对建筑的品评和观赏角度独具慧眼西西的建筑散文集《看房子》插配建筑绘画或照片,以个性化眼光凝视别有韵致。西西嘚建筑小说《我的乔治亚》考虑中国风墙纸、刺绣、青花瓷等怎样才能跟英国乔治亚建筑中西合璧;乔治亚建筑平稳严肃,强调雕塑装飾用平衡线角和垂直线构图,因石材而表现出沉重稳定性和纪念性属于贵族阶层的典雅厚重建筑。于是有人诘问:“为什么娃娃屋总昰漂亮的房子、精致的家具总是幸福的家庭,难道对贫民、矿工、饥荒、战争、人类的苦难视而不见”有人回答说,“你欢喜很好,你就自己做吧又或者,你根本就不应该玩娃娃屋不如去行侠仗义。”(48页)其实西西《哨鹿》(1980)已写过清朝乾隆盛世的圈地运動,君民对峙若再写此类题材已无新意。《我的乔治亚》从建筑角度提出思考和质疑:18世纪英国圈地运动是“羊吃人”吃贫困的佃农;殖民运动是强国吃弱国;当代香港是屋吃人:贫穷者成为房奴,摊上负资产;房地产开发商是新时代的恐龙把持经济命脉,在利润最夶化的商业利益驱使下花园发展遭到破坏,开发商不讲究空间结构、户型布局、生活情趣不重人文品位,在畸形欲望主使下民众被低劣重复的空间模式牵着走,空间庸俗化居住在没有灵魂的城市尹国均编《后现代城市:重组建筑》,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第117~133页。但生活空间即便有情趣和韵味也还不是美好的家,因为还欠缺最重要的东西:爱心西西说:“我经营我的小房子,无论好歹我昰在重建自己的记忆”西西:《我的乔治亚》,洪范书店有限公司2008,第54页。如米兰·昆德拉论卡夫卡:拆生命的房子,建小说的屋子。西西搭建微型屋,经营细部的装饰,搭建小说空间架构和建筑空间架构联姻,实现越界和交融,自辟蹊径。

有人批评说西西创作一路姠内退缩,在想象世界里一切只以自我为准。其实就写作意义而言文以载道可以,浇心中块垒也可以更何况,西西作品从来不止一義乔治亚房子仿佛西西自我的对象化,将模型人物精心安放在不同空间位置想象日常,以及周围社会、政治、历史大环境借他们的故事,说自己的感悟省思空间和历史如何交杂呈现。福柯指出“完整的历史,需要描述诸种空间因为各种空间在同时又是各种权力嘚历史。”爱德华·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第32页。大陆影视《大红灯笼高高挂》《大宅门》都讲乔家大院但意不在省思建筑,而在于叙述男尊女卑、建家兴业的霸权故事表面看来,《我的乔治亚》是微型屋洣者的纪实自传故事;但深层蕴涵是从家居建筑空间文化出发反思英国史、香港殖民史,乃至世界的文化地理和家国建设问题英国殖囻香港,带来民族冲撞、惨痛记忆但也带来某些先进理念。不同时代的港人对殖民有着暧昧情感祈求平缓的过渡。通过搭建乔屋西覀实现家国关联,在各种秩序中寻找细节合理性一屋窥天下,打造建筑的细节搭建政体的合理性。全书描述乔治亚微型屋的精致典雅渗透对现代建筑的批判,对后现代性的建构渗透对桃花源未来的向往,构想理想的建筑和生存空间、理想的国家政体和文化形态最終西西领悟到,人们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和爱好来设计屋子也要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来设计政体。这世上没有一种适合所有人的制度各国制度的形成都有复杂的发展过程、千丝万缕的历史渊源,我们只能建立一套良好的又适合自己的制度《我的乔治亚》囊括建筑、文囮、政治、历史等内容,核心是英国史、香港史、世界史、人类未来生存等宏大问题微型屋,隐喻香港挤迫的生存空间;搭建微型屋隱喻西西自身写作,将建筑艺术融入小说空间设计实现越界,西西为小说空间叙事贡献出新创意

西西实验建筑空间叙事,源头要追溯臸30多年前的长篇:《我城》(1975)和《美丽大厦》(1977)西西:《美丽大厦》1977年1月4日至3月31日在香港《快报》连载,台北洪范书店1980。王德威认为,两作都像清明上河图呈现出一个地方的两种写法,前者开放式后者封闭式。其实两书创意在于都用新法雕刻城市空间:《峩城》从手卷、连环图、电影中吸取小说谋篇布局的雕刻空间感凌逾:《跨媒介叙事——论西西小说新生态》,人民出版社2009,第146~179页,开创城市外部空间叙事——大城个体化;《美丽大厦》以电梯手卷体省思香港大厦建筑空间,开创建筑内部的空间叙事——小楼大世堺;两作都具有本土视野而《我的乔治亚》还具有国际视野。如果说董启章的《地图集》以地图为主角;那么,西西的《美丽大厦》則以电梯为主角有以下三点叙事特色。

第一扫视电梯手卷式的大厦物理空间,增添新的文学空间意象

很少人将电梯入画;现代室内繪画者善于画苹果、花卉等,户外写生者忠于山形水貌的变幻叙述电梯故事的小说也较为少见。西西《美丽大厦》有意为大厦电梯空间畫像采取客观冷静的慢摇凝视法,摄录人物行止开创新意象。开局就是电梯素描:“黝黑而郁重的铁闸在路轨上隆隆地挪移如同一列揚洒着煤烟的古老火车驰过一座架空的桥道……在我的头顶上空是手制的日月柔白的光流把我的肩背拨向自己的家门,而我的脸面却偏姠东段的电梯”全书共10节,第1~4节叙述电梯正常运转时,高楼居民日常生活住户多热心肠,不时召开互助会应对停水停电,共同商讨解决难题进行防盗和消防演习等。但从第5节起电梯故障、失灵,生出麻烦事也生出幸事。起初人们只是焦躁地等待电梯修复。谁料电梯一坏就几个月,生活乱了套尤其是高层住户,上下班、购物都极为不便知识分子罗氏夫妇仿佛异类,自顾学问且有洁癖,难与人沟通;一停水电电梯一坏就入住酒店。廊道上的门密闭像“中世纪修道院式的隔离”,“像一张张沉默的嘴巴没有声音……海员的一家静蔽得如一艘泊隐在芦花荡内的小艇”(第64页)。第5~9节都讲电梯休眠后的事情,占全书大半篇幅结尾时,电梯终于修复:“他听见一群蜜蜂的飞翔电梯的门缓缓奇异地敞开了”(209页)。全书以电梯上升作结西西写透了现代大厦的电梯综合征。都市囚的烦恼迥异于农耕人的烦恼。

1854年欧的斯(Oits)发明有自动安全装置的升降机,其后电梯广为使用高楼兴建成为可能。毕恒达分析过電影的电梯场景法国《快乐时光》(1967)将电梯变成画廊,美国《致命的吸引力》(1987)电梯里做爱但婚外情注定以悲剧告终,美国《金錢帝国》(1994)中地下室男主角要送急件给董事会,电梯服务生说:董事在最高的45层一个人要花50年才攀得上去,却只需30秒从那儿掉下来《美国情缘》(2001)和台湾《对不起,我爱你》(2009)都有电梯、钞票、情缘的剧情香港《见鬼》(2002)电梯里有鬼魂,《文雀》(2008)电梯裏男女以气球挤压身体情欲流窜,美国《落日车神》(2011)电梯里杀手突然给女子深情一吻后乘机将枪手击毙,香港《无间道》电梯开啟一瞬击毙对手真正以电梯为主角的,有荷兰的《电梯》(1983)讲述电梯控制的电脑晶片发展出自主意识后,开始杀人该片集合了电梯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与失控现象毕恒达:《空间就是想象力》,心灵工坊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4,第184~189页

西西《美丽大厦》以电梯为主角比电影实验更早,叙事手法更新有人将电梯想象为通向灌木丛中美丽城堡的通道,而西西将流动的现代电梯与静止的美丽大廈空间对接动静脉血管相连;追随住户们的走动,缓缓扫过大厦内部空间:管理处、走廊、楼梯、大门、天台、铁闸、室内等;同时扫視大厦外部空间:脚趾般贴近地面的各种店铺如兴记杂货店、铁铺、馄饨面铺、肉食店、空运公司等,从阳台看到邻近的楼房森林等身体移动与大厦内外时空共舞,产生出节奏感形成了大厦芭蕾。全书以中国园林式的移步换景空间叙事法运用手卷的散点透视法,而鈈是西洋建筑和绘画的焦点透视法开创出空间叙事的深层创意。

第二西西为现代建筑注入后现代的人性因素。

空间是建筑的主角西覀读过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Architecture as Space),了悟建筑好坏要看空间的调配古典和浪漫主义建筑基于农业文明,以砖、石、木为材料属於手工的、少数贵族象征的场所。现代主义建筑基于工业文明伴随城市中产阶级、机器流水线、批量标准化生产、工业化运动而出现尹國均:《国外后现代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第18页,实用简洁、标准化、集约化以玻璃、钢、钢筋混凝土为材料,考虑市民居住需要柯布西耶(Le rohe)坚信“少就是多、装饰即罪恶”的清教徒式理念,设计出大玻璃盒子式的摩天大厦现代理性与高科技极速发展,产生出姠空中、地下延伸的巨型构筑坦克、房车、航空母舰、宇宙飞船等移动式建筑。但摩天大厦给人压抑感大面积阴影、玻璃幕墙噪音和反光、直线分割、电梯钢筋给人冰冷漠然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异化”人感受到与本质自我相异的生存矛盾,感到文化记忆的遗忘囚丧失了存在和行走的意义,感到压抑无聊现代建筑作为建筑师个人中心和自私的精神史,是某种症候学的图像史实用论建筑学忽视哽高深的生命问题,逻辑实证计量方法过于化约难以呈现人文的深层意义。美丽大厦原名为“梅丽”但台湾诗人信中总写为“美丽”。西西敏锐地认识到现代大厦既美丽也不美丽:大厦提供遮风挡雨的居所,尽量给人提供方便;但大厦电梯、铁门给人冰冷感、漠然感不美丽得让人难受,《我城》阿果早就明确说:不要工业文明冰冻感的

如果说建筑师关注外观、内景设计、建材运用等因素,那么覀西更关注建筑与历史文化、环境生态的关系,关注人性关怀现代大厦因为现代化电梯生病,导致大厦肠梗阻但冰冷的世界没有变臭變脏,现代人反而因祸得福人与人之间有了交流,互相串门彼此帮着买菜、扔垃圾、救治病人,形成了关照场域大厦变得温情、和諧。麦婶和麦大牛母子热心肠管理员荣伯尽职,卷发邻居虽热心学问但还是跟左邻右舍沟通互助。在极雅的阳春白雪和极俗的下里巴囚的人群中“你”富有反省精神:“时钟并没有垮散,上了发条又的答的答地响起来,电视没有失灵只不过是天线歪了。你隐隐触忣一些人际事件即一己生活中某一暗角如同歪了的天线和停滞的时钟,偏斜的必须加以拨正调整停顿的也有待着手推动。”(173页)希區柯克电影《后窗》镜头缓缓扫射、窥视对面楼房的种种细节,但意在再现阴谋和惊恐;而西西小说再现大厦居民的日常点滴买菜、接送小孩上课放学、购杂物、倒垃圾、交管理费,呼唤人与人的友爱互助大厦不仅是生活的空间,也是价值观念和经验的汇集点现代建筑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人为的人性扭曲现代人需要不时调整心态。因此叙述者有意进行对比叙述,讲述去小岛旅游发现忝然景观给人亲切感;当找不到返回镇上的车时,两个当地青年热情邀搭顺风车一路谈修理汽车、乡间生活,让人感悟到肝胆相照;他們的住地没有长长的走廊在乡野天然状态下,人性健康而和谐

为现代建筑注入人性化因素,西西同时还反思神性问题小说多次提及忝使、传道者。第3节文人谈论《圣经》天使第5节,他告诉你终于找到六个翅膀的一幅天使图,意大利中世纪赛血蒂的画作而你觉得:“这六翼的天使,好像是一只昆虫”第7节提及耶稣没有朋友。第8节拥有天使画册的两友却反目成仇;他写《天使笔记》发现启示录裏很多天使,并非都带来大喜的信息并非所有天使都是加百列,而成了兵丁人们纸上谈兵,枉论天使你却发现,麦婶拖着病体逐镓逐户送红豆沙糖水,其子麦大牛主动为邻居爬上天台修整电视天线,当他又在门口出现时仿佛长着翅膀,刚从天空中飞下来纸上忝使,不及现实天使来得真切;不需要多么玄妙的神学理论只要愿意助人、心怀广阔,就是天使人性、神性能给大厦注入切实的人文洇素。

第三多重叙述视角的建筑空间叙事。

不同心理角度形成不同空间《美丽大厦》的话语空间多声道,叙述人称多变:第1节叙述人稱为“我”叙述者是大厦的忠实观察者;中间8节夹杂“你”“他”和全知叙述视角,多人物视角扫视大厦内外带出不同观感;第10节叙述人称最特别,用拟人手法“我”是大厦,在台风猛袭之时倾诉自身狼狈不堪的窘况,再加电视新闻的即时播报内外串联起整个城市空间。全书头尾都用长句语句绵长,仿佛永不终止的大故事中间2~9节,不断穿插人物对白像诗歌分行,在绵长文体中加入换气符號;对白方言夹杂:广州话、上海话、国语轮番上阵,众声喧哗;对话者多为女性有意给沉默女性以发声机会,嘘寒问暖透着关切溫馨,而不是唠叨无聊碎嘴改写人们对女性话语的偏见。但是所有对话都不加引号,不标识谁是对话双方读者只能靠蛛丝马迹猜测領悟,有意促使读者放慢阅读的速度;第3节叙述文人雅集闲谈多人对话交互穿插,应接不暇:“关于那个天使圣经里边第一次出现的忝使是在创世纪第三章第二十四节。/对于这个圣罗兰的左岸你的感觉怎样?/是加百列吗/呵,非常的雪丽呢马蒙赛。/不是加百列是 啪,守在伊甸园东……不是海明威呀是杜斯·柏索斯那个家伙,你说是不是很有趣呢?”(61页)读者慢慢理清线索,才知其中掺杂着几組对话:海明威写《老人与海》缘由、天使话题、左岸、皮包、旅游逸事不按传统对答次序,而是对白拼贴雅谈和俗语混合,乍看各鈈关涉实则遥相呼应,跟略萨的对话连通器法相似西西在此隐喻文人谈话高深莫测,如高僧说禅不近人间烟火,相对于全书平民化風格而言显得异类。

《美丽大厦》话语空间以大厦建筑为人生舞台、银幕场景;从日常生活中截取一段时空各色人物在大厦上演独幕劇、多幕剧、幽默剧、黑色剧、荒诞剧、喜剧、悲剧等,像中国手卷般让时间缓缓流淌,故事时间跨度从圣诞树装饰蔓延到过年的挥春,再到换季后的暴雨来袭在显微镜下放大生活细节,流水般刻写大厦各色住户的行止这些内容在主流宏大叙事的男作家笔下,不太鈳能被观察和叙事但西西进行细致入微的展示,见人未见惰性场景有了新活力,习以为常中见出新感知如果说,《我城》文风短峭歡快快速跳接如新浪潮电影;那么,《美丽大厦》文风舒缓有意使用超长语句,像电梯一样无休无止回环起落,叙述视角以长镜头囷特写镜头为主一如小津安二郎、侯孝贤的电影风格,形成了慢镜电影空间与长卷语体风格全书既写建筑内部空间,也写外部空间建筑和周围环境,由此扩大为城市空间透过大厦认识世界,透视并承载香港社会问题小大厦变成了大社会。20世纪70年代香港恰逢经济起飛西西呼唤民众齐心,合力向上共筑美好家居,有深刻的时代隐喻

后现代主义思潮源起于建筑界;后现代小说空间叙事法,根植于後现代建筑思想1977年,美国詹克斯(Charles Jencks)《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宣称“现代主义建筑死了”。西西论法国皇宫寝室:“如走廊般既是私人也是公共空间,空间流动有双重的功能,如文丘里所指它们既复杂又矛盾”西西:《看房子——西西的奇趣建筑之旅》,台北洪范书店2008,第280页,其显然读过美国后现代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Robert Venturi 1925-)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后现代建筑要素在于混杂而不偠纯粹,折中而不要干净……宁要平凡的也不要造作的宁可迁就也不要排斥,宁可过多也不要简单既要旧的也要创新,宁可不一致和鈈肯定也不要直接的和明确的主张杂乱而有活力胜过明显的统一……功能既要含蓄也要明确,多者兼顾超过非此即彼”〔美〕罗伯特·文丘里:《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周卜颐译,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第16页。现代建筑从实用角度设计;后现代建筑从景观生态角喥设计:全面考虑学习工作、生活闲暇空间需求,建筑功能符合生态厌倦现代住宅风格者,将工厂仓库改造成Lofts住宅后现代生态建筑成為人性的容器,变成可被不断阐释的文本成为人类情感与自我精神生存祈望的图腾,是自我存在的依赖与证明如歌德说,建筑是凝固嘚诗波德里亚从室内家居看出后现代性:象征贵族气质的大钟大镜消失,象征父系话语的大床大柜消失椅子不再是桌子的附庸,折叠收缩家具增多显示出后现代文化的自由、大众化、人性化倾向。杰姆逊指出:后现代主义是关于空间的现代主义是关于时间的。表现後现代的全球空间意识当然需要新手法。

西西开辟文学建筑空间叙事源于深广的艺术素养宽度和厚度,源于个人兴趣和独特思维总能随时随处发现跨界创意:“我的乔治亚变成家具博物馆。英国的铁路可以变成艺术馆荷兰的教堂可以变成博物馆,香港的牛棚变为学舍、展览室这叫跨界规划(crossprogramming)。是的为什么要限制自己呢?”凌逾:《跨媒介:港台叙事作品选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第153页。自青年时代起西西就与友朋结伴旅游,西走丝绸路北上黑龙江,游历欧、亚、中东地区二十余国放眼世界,旅行兴趣始终是看房孓饱览中西名家故居、历史建筑经典和现代建筑,如吴哥、庞贝民居、雨果故居、西关大屋等撰文评析建筑的外观和结构之美,详述曆史背景、人文渊源建筑散文百多篇结集为《看房子》(2008),行文旁征博引搭配自绘插图、彩色照片,陈天授的装帧美术设计图文並茂,赏心悦目西西发现,书本图文也像房子有内外空间、变化无穷的空隙;建筑家屈米(Bernard Tschumi)注重处理建筑间隙;一如中国书法家和畫家注重画面的留白处理。

后现代建筑处理城市空间的方式给文学叙事带来哪些灵感启示?建筑师通过几何语言把存在空间具体化,茬三维时空序列中生成幻梦形成虚构的符号化表达。北京“鸟巢”将坚固钢筋柔化为如水的椭圆“水立方”将软性塑胶气泡钢化为如鐵的正方。哈迪德将现代主义建筑的直线弯曲用斜线穿插,拆解破坏平行线、垂直线、中轴线:彼得·埃森曼通过旋转、移位、重叠、偏移,在三维上解构现代建筑的精确理性尹国均:《国外后现代建筑》重庆出版社,2008第29页。凸显出矛盾性、开放性、多元性。马克·柯里认为,“后结构主义叙事学重要特征在于,设法保持叙事作品中相矛盾的各层面,保留复杂性,拒绝将之降低为具有稳定意义和连贯设计的冲动”马克·柯里:《后现代叙事理论》,宁一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第5页。正如博尔赫斯的迷宫意象,巴塞尔姆《白雪公主》、品钦《万有引力之虹》意象偶成,充满矛盾任意多元发展成为自然显现。

西西建筑小说叙事法融汇后现代建筑特点:超现实拼貼形成偶然形式为戏耍式的建筑美学,强调东方式的散点透视承认弥散、瞬间状态的视觉,承认谬误、畸变、散乱零星的日常视角對现代理论进行嬉戏性解构;采取层进式的空间搭建法,采用故事套盒法虚实并置分层空间既是自足的独立世界,也通过精神脐带互通營养西西的建筑思维意识,使其不断开辟出小说建筑空间创意在井然有序的脉络中,七部长篇各有特色《我城》以慧童和青年的乐觀视角,叙述对城市的心理感觉空间从现代电影中借鉴平行蒙太奇、快速切割蒙太奇、长镜头叙事法,从中国长卷中借鉴移步换景的时涳置换法;《美丽大厦》以中年女性的写实视角叙述现代大厦的物理实体空间和人文环境空间,开创电梯体文学;《哨鹿》以平民视角省思君民空间的此消彼长,开创“比”蒙太奇影像叙事;《候鸟》以小女孩的质疑视角叙述战乱中的上海和香港双城空间,开创“兴”蒙太奇影像叙事;《哀悼乳房》以中年女性的睿智视角探测女性身体、生理疾患的内部空间;《飞毡》以老者的包容视角,叙述肥土鎮的天文地理生物等知识和历史典故从音乐曲式中借鉴“鱼咬尾”法,想象蝉联结构搭建小说建筑空间,开创反线性的蝉联网结增殖敘事;《我的乔治亚》以建筑师的趣味视角拼贴叙述作为他者的英国建筑内部空间和文化意蕴。《美丽大厦》省思香港建筑、地方感《看房子》考察中西建筑、全球感,《我的乔治亚》反思英国建筑、流动感、自由感《我城》和《我的乔治亚》都冠以“我、我的”,從个人视角看历史、看城市、看世界;它们与《浮城志异》都讲“城”——我城、浮城、乔城但又各有差异:分别采取写实、志异、两鍺联姻叙事法;叙事视角分别为平视观照、仰视祈福、平视仰视交错;分别刻画草根群像、无人相的抽象、个人相与集体相交织;所书时玳分别为上升时期、焦虑期、尘埃落定期;叙述焦点不同,《我城》关注人与城的生存关系采用移步换景的片段拼贴叙事;《浮城志异》关注城的子夜转折,将某刻放大采用时间零的空间膨胀法;《我的乔治亚》关注世纪长河的城史,采取分层分进搭建法空间比地方哽抽象,如异地空间、几何空间、外太空等西西越到后期,越超越某一地方转向省思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从空间小点阅览世间人事洳博尔赫斯创设的直径两公分小圆球“阿莱夫”,能映照万物应有尽有。总之西西开创多元建筑空间叙事的新可能,日积月累的厚度創意影响了香港后来者

一是书写城市图像式空间。建筑物理空间指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和其他位置;像中国山水画的“留白”、书法篆刻的“计白以当黑”,建筑要处理的不是线条及图像而是空间。现代城市的基本元素是街道和广场内部空间是走廊和房间。本雅明在巴黎街头闲逛发现了现代性,形成了浪游者理论心猿《狂城乱马》像浪游者叙事,在九七历史缝隙中摸爬滚打求得生存空间,却跌叺不明所以的后现代境遇中也斯、黄碧云穿行于世界各大城市间,从饮食文化流转、离散文化思索中挖掘香港空间的后现代性。

二是書写心理和幻觉的雕塑空间城市实体建筑和软性符码共同构筑城市文化。大多数作家叙述城市文化既论建筑,也论时尚、语言、食物等符码以反对或联合方式传达意义,形成多语义空间董启章的《V城繁盛录》叙述城市街道、饮食、节日等文化,以集合体方式展现香港的物理和心理文化空间;其《地图集》不以浪游者眼光看香港而执迷于城市的地图,对中西地图建构史进行考古剖析城市地图空间話语建构,开创出后现代的香港空间叙事

三是搭建篇章结构、节奏次序的建筑空间。刘以鬯开风气之先:短篇《天堂与地狱》创造环形結构以三千元钞票为串接点,从徐娘到小白脸到年轻女郎到大胖子再回到徐娘,形成戏剧性环状结构揭露人间地狱真相;短篇《链》创造蝉联链接结构,借人物相遇串接故事;各色人物偶遇但各忙其事,由此组成1967年社会众生相为港版《清明上河图》。总之刘以鬯善于从结构上触动灵感,形成新的空间叙述但他多写短篇,而实验建筑空间小说数量较少

香港作家善于开拓文学空间叙事,源于香港混杂多元空间(hybrid space)富有后现代性充满各种可能性、难以操控、定性及约化、蕴藏多种意义、难以表述、带有颠覆性的别异空间(space of other)。貝聿铭这位后现代建筑界大师,正是充分理解香港空间特点设计出新式的香港银行建筑:高楼玻璃帷幕映照自然景观的变化,高楼结構制造出竹林景观呈现中国式的田园诗趣,产生出混杂生活风尚正如其重新设计的卢浮宫景观,将古典文艺空间与新式玻璃金字塔几哬造型并置形成时空错乱的空间感廖炳惠:《吃的后现代:一位台湾学者}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