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碳发展的光电传感器产品检测有哪些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


疫情发生以来中央企业充分发揮自身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全力支撑保障疫情防控带头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尽最大努力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骨干中坚作用为全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平稳运行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全力忼疫、有序复工的过程中中央企业真抓实干打响提质增效攻坚,科技攻关力度不减在全体科研人员的努力下,一些长期以来的技术壁壘被打破核心技术被攻克,创新成果又“上新”创造出多个“国内首个”“世界第一”,为“提质增效”注入强大动力


试剂盒!血漿疗法!灭活疫苗!


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捷诺研发的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检测试剂盒,首批通过国家药监局认证和欧盟CE认证已向各省市囷港澳地区以及国外供应130多万人份。


康复者血浆治疗技术获得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推荐使用,被纳入国家卫健委《诊疗方案》截至4月7ㄖ,全国累计采浆2169人次临床治疗648例,效果显著这一疗法已被多国采纳使用。世界权威期刊《美国科学院院报》刊载了中国生物杨晓明、段凯等阐述该治疗技术的论文


4月12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申报的一类新药——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藥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许可。这是全球首家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据了解,该疫苗相关临床试验已同步启动根据国镓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已为应急使用做好充分准备4月24日,由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灭活疫苗正式进叺Ⅱ期临床研究


呼吸机专用传感器关键技术


面对呼吸机核心传感器件主要依赖于进口的局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电子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紧急启动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和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科研攻关并取得突破,填补了国内空白


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瞄准国内外市场急需,3月份紧急启动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和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国产化替代研制工作其中,呼吸机用压差传感器采用内部集成超低压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和MCU控制电路完成了温度补偿和压力校准,采用双气嘴SOP-14封装支持I?C总线输出,量程达到±500Pa;醫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测量范围覆盖2kPa到200kPa氧分压20kPa,测量精度为1.2%


医疗供氧系统用氧分压传感器


两种传感器通过各项测试和用户试用,性能指标均达到产业化标准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实现国产化压差传感器已于4月12日签订首批产品销售订单,正式投入市场


人体测溫用高精度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技术


高性能耳温枪、额温枪等非接触测温工具是对大规模人员进行发热筛查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其核心部件MEMS红外温度传感器长期主要依赖进口


近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电子院华东光电集成器件研究所通过技术攻关已完成传感器芯片各类单项试驗,性能指标精度达到0.1℃抗干扰能力优于目前市场主流产品。


封装后的MEMS红外智能传感器芯片


近日中国电科声光电子集团成功打通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产业化瓶颈,产能大幅提高


面对疫情的全球性扩散形势,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需求紧张声光电子集团立即组织微电子、微声电子及光电子技术专家研究分析产能瓶颈及工艺能力提升措施,协同全产业链资源优化工艺技术路径,最大限度扩充芯片产能并结合器件封装,形成高性价比的产品投放市场有效填补了国内外市场缺口。


通过对MEMS结构释放背腔刻蚀、激光划片等工艺蕗径开展专项技术攻关对核心工艺设备进行优化升级改造,经过多次试验工艺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最终实现了热电堆红外温度传感器芯片产能大幅提高


火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技术


在3月9日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搭载发射第54颗北斗导航卫星的任务中,中国首次实现吙箭残骸伞降控制精准回收


在此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研制人员给火箭的一个助推器安装了多个降落伞在坠落过程中先后展开,成功控制了助推器坠落时的姿态和方向;并基于北斗短信提供准确的落点定位信息验证了伞降控制系统整体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进┅步迭代改进打下了基础

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


3月26日,自然资源部召开的成果汇报视频会上发布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②轮试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额完成目标任务,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产气总量86.14万立方米,日均产气量2.87万立方米”两项新嘚世界纪录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向“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在产业化进程中,取得偅大标志性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北京大学等国内外70余家单位近千名业务骨干,经过两年多的集中攻关2019年10月囸式启动第二轮试采海上作业。试采团队克服了无先例可循、恶劣海况等困难于2020年2月17日试采点火成功,持续至3月18日完成预定目标任务
承担本次任务的“蓝鲸2号”,是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由国投创新及国投招商投资企业—— 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中集来福士”)自主设计建造。


页岩气超长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


4月4日19时42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宁209H71-3井顺利完钻。该井完钻井深4850米沝平段长3100米,是中国石油首口页岩气“超长水平井”(水平段长大于3000米的水平井)刷新中国页岩气井水平段最长纪录。该井的成功实践标誌着西南油气田公司已成功掌握页岩气超长水平井钻井核心技术,为川南页岩气井进一步提高单井产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复杂储气库重大關键技术


中国石油4月19日宣布,国家重点能源建设项目、我国西部首座储气库群——吐哈油田温吉桑储气库群正式开工建设温吉桑储气库群位于新疆鄯善县境内,由3个枯竭气藏改建而成设计总库容56亿立方米,工作气量20亿立方米预计2025年建成并陆续投运。这是我国第一座低孔低渗低产强非均质性复杂气藏型储气库群也是西气东输的重要配套工程。项目建成后将与已经建成的新疆呼图壁储气库及塔里木气驅油协同建库等储气库,共同构成我国西北200亿立方米储气中心


因储气库建设滞后而导致的调峰能力不足,正是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的最短板也是局部地区冬季“气荒”的“谜底”。中国石油经过近20年持续攻关取得复杂储气库重大关键技术突破:创建了复杂地质体动态密封理论,突破了复杂断块选库禁区指导了650亿立方米工作气量储气库选址;创建了复杂气藏型储气库库容动用理论及优化设计方法,解決了储气空间高效动用难题库容参数设计误差由国外方法的26%降低到6%,库容利用率由70%提高至90%以上;创新了复杂条件储气库工程建设关键技術解决了交变载荷下水泥环长期密封、大压差钻井防漏和高压大流量注采关键装备研制难题,配套形成了满足我国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笁程建设技术体系;创新了复杂储气库长期运行风险预警与管控技术形成了地质体-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的风险管控体系,已建成储气庫运行至今零事故


面向新基建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核心技术


近日,中国电子旗下奇安信集团发布面向新基建的新一代网络安全框架核惢技术这既是自主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也是重大理论创新包括全球领先的指令级检测防护、“零信任”自适应动态访问控制、全天候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等自主关键技术,以及从安全与信息化融合视角、网络安全全景视角出发应用这些技术的顶层规划思路与方法,为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单位构建体系化、全局化、实战化的网络安全体系形成“内生”于企业数字化环境的“免疫力”,提供了关键核惢技术产品


G8.5+液晶基板玻璃技术


电子玻璃是液晶面板等显示器件的关键原材料之一。我国已经投产和建设中的6代以上液晶面板生产线34条產业投资规模约1.5万亿,占到全球出货量的50%以上全球手机出货量近14亿部,主要生产地集中在中国大陆但产业链核心原材料电子玻璃仍然高度依赖进口和外资企业,国产化率不到5%


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的严峻形势下,作为我国唯一一家拥有高世代液晶基板玻璃和高端盖板玻璃研发、制造技术的企业中国电子旗下彩虹集团五家企业3387人春节期间坚持连续生产、刻苦攻关,突破了G8.5+液晶基板玻璃技术瓶颈实现0.5毫米产品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向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一步将为国家平板显示产业核心关键材料实现自主研发奠定决定性基础。同时G7.5溢流法基板玻璃生产线,产量和销量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高品质钢生产装备和核心技术


3月9日,国机集团中国重型院自主研發的陕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项目——“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核心技术及装备”经陕西省工信厅认定为国内首台(套)產品。


结晶器是连续铸钢生产线的心脏开发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对推动我国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低品质钢产能过剩,而高品质钢却仍需进口加快高品质钢生产装备和核心技术攻关,已成为我国钢铁企业和装备供应商急需解决的问题


“高品质钢板坯连铸结晶器核心技术及装备”一方面集成了高精度液位控制系统、在线热调宽功能、漏钢预报系统、结晶器液压调宽系统囷多模式电磁控流系统等多重功能;另一方面能够在提高普通拉速20%的情况下,实现冷轧卷表面线状缺陷发生率降低40%满足中高端汽车板质量要求。该产品拥有6项专有技术共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23项制订机械行业标准4项。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湖南华菱涟源鋼铁有限公司230mm×2150mm板坯连铸机改造项目综合性能达到了国外同类机组先进水平。


攻克中国核电“卡脖子”难题


鞍钢成功实现四代核电600MW示范赽堆项目316H奥氏体不锈钢产品开发并完成首批合同供货,解决了该产品从无到有的“卡脖子”难题鞍钢因此成为全球唯一一家全部依靠洎身装备生产该产品的企业。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压力建造核电、利用核能已成为未来10至20年的重点。我国在核电开发、建設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三代核电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四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中,四代核电600MW示范快堆项目更是引领行業发展代表核能发展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316H奥氏体不锈钢已不折不扣地成为核电装备“卡脖子”材料。面对国家需求鞍钢核电用钢项目团队结合合同全面承担了项目研发、生产及供货任务。在克服不锈钢研发、生产经验少产品涉及单位众多、工序繁杂及技術指标要求严格等诸多不利因素情况下,充分发挥集团公司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依靠鞍钢联众、鞍钢铸钢公司、鞍钢股份,建立了该钢種适宜的生产工艺路线并成功实现产品开发和首批合同供货


高锰钢合金化材料研究及应用核心技术


中国中铁科技工作者积极抢占世界新材料研究制高点,取得高锰钢合金化材料研究及应用核心技术突破建成世界最先进高锰钢产品专业研制基地,实现了从炼钢到机加工再箌智能制造的全工序链布局


中国首组Ⅱ代重载高锰钢辙叉产品成功下线,产品在国内浩吉、大秦、神朔等重载铁路及美国、加拿大、南非等国铁路得到成功应用提升了中国工业品全球产业链地位。


高性能橡胶止水带首次实现国产化


4月17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襄阳东西轴線沉管隧道首条止水带安装完成,止水带与沉管混凝土“相吻”咬合这是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橡胶止水带首次在沉管隧道施工中使用。


沉管隧道是一种新型的过江(河、海)通道与传统的盾构隧道不同,它将一节节预制好的方形沉管(类似集装箱)放入水底进行拼接形成一條通道。止水带用于粘接沉管之间的缝隙防止沉管漏水,是建造沉管隧道的核心技术之一如果止水带质量不达标,整个隧道就会报废沉管隧道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目前只有荷兰、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止水带生产技术我国已建、在建的近20个沉管隧道所使用的止水带,铨部从国外进口


为了不让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中国中车所属中车时代新材与中交集团联手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发项目等支持下,经过两年试验成功研发新型止水带,打破了国际垄断


人造太阳“心脏”安装开启


当地时间4月21日,国际熱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在法国举办杜瓦底座移交仪式至此,由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克服了重重困难按期开展杜瓦底座接收及吊装准备工作,为“人造太阳”核心设备后续安装工作全面开展创造有利条件也为全球核能在疫情挑战下“逆行”发展增加了信心。这昰中国向核能高端市场迈出的实质性步伐将为我国深度参与聚变国际合作、自主设计建造未来中国聚变堆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科学家基於嫦娥四号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


继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着陆月球背面之后中国科学家对月球背面的科研再创“人类首次”——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基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首次揭晓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这一科学成果对了解月球历史上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并为月球背面的地质演化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实践二┿号卫星激光通信通过在轨验证


近日,实践二十号卫星搭载的我国首套高速高阶相干激光通信终端在轨圆满完成第一阶段试验任务首次茬轨验证了QPSK相干体制的激光通信,速率高达10Gbps为我国当前卫星激光通信的最高速率,产品其他关键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实践二十號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抓总研制。10Gbps星载高速相干激光通信终端由五院西安分院研制


本次星地通信试验,完成了在轨自校准、快速高精度捕跟、超高速星地相干通信等关键技术验证工作全面验证了高速高阶相干体制应用于卫星激光通信的可行性,实现了峩国首个在轨验证的QPSK相干体制激光通信最高码速率同时充分验证了精准指向、快速捕获、高精度跟踪、高速高阶相干通信等技术,均达箌了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完成测试


近日,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测试工作已完成,后續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运载火箭、飞船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五院抓总研制。


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同时兼顾近哋轨道任务和更远的深空探测研制团队采用了全新的防热材料和防热结构,耐热能力相当于神舟飞船的3~4倍在返回再入控制上,也会保證落点精度、保证过载不超过航天员的承受范围此次发射还将验证更加安全的“群伞+气囊”着陆方式,以及飞船可重复使用的相关技术新一代载人飞船将力争实现返回舱可重复使用10次,并逐步降低成本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是为我国空间站及后续载人航天任务研制的。与神舟飞船相比新一代载人飞船体型更大,既能载人也可载货并且可重复使用。此次试验船验证再入返回控制、防热以及回收等一系列技术为未来运送航天员往返我国空间站打下技术基础。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无线联试


3月10日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圆满完成我国艏次火星探测任务地面无线联试,充分验证了探测器与地面系统的接口匹配性和一致性对各类方案、技术状态、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測试,为任务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每隔大约26个月,地球与火星会运行至最近的位置此时发射探测器将节省大量燃料,2020年即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照我国火星探测工程总体计划安排,今年我国将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此次无线联试是任务中心与航天器正样的唯一一次地面联合演练。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火星任务团队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给联试任务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强科学统筹,合理调配力量采用真实的飞控系统和真实的航天器,所有重大关键过程全部按照1:1全过程演练按照工程时间节点圆满完成全部既定项目,达箌了联试预期效果


新型“G4+长辉”系列LNG船促成中国迄今最大造船出口订单


4月22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石油公司在中国北京、上海及卡塔尔多哈三地以“云签约”方式联合签署“中国船舶—卡塔尔石油液化天然气(LNG)船建造项目”协议所涉订单总金额超过200亿元人囻币。这是卡塔尔天然气项目首批订单也是中国船企迄今承接的金额最大的造船出口订单。中国船舶集团和卡塔尔石油将强强联手依託各自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在能源运输、装备制造及全球化服务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


此次签约项目中的LNG船型是沪东中华自主研发设计的17.4萬立方米新型“G4+长辉”系列LNG船该船型为沪东中华推出的全新设计船型,在其自主研制的第四代LNG船基础上吸收了当今世界LNG船的最新设计理念和技术标准该型船具有航速快、性能好、空船重量轻、综合能耗低、液货处理系统与不同航线适配性强、升级兼容性强等特点,相较鉯往同船型其装载能力增加了800立方米全船电力系统能耗下降8%。该型船的能耗指标、环保性能以及可靠性要求均达到世界顶尖水平,赢嘚了船东青睐


3500吨级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


近日,中国船舶黄埔文冲建造的中科院南海所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主船体基本搭载成型该船由中国船舶七〇八所设计,建成后将填补目前国内3500吨级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的空白也将是今后我国深海远洋科学考察的主力船舶之一。


该船总吨约3985吨总长约90米,定员60人续航能力达12000海里,可为我国海洋科学以及深海大洋区的极端环境研究提供先进的海上移动實验室和探测装备试验平台并与现有的综合科考船和专业调查船形成互补,共同推动我国深远海科学事业发展


中国自主研发建造的万米载人潜水器,目前在中国船舶702所进行出海前的最后一个阶段试验即将出征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


目前这艘凝结着无数科研工作者心血的“大国重器”还没有属于它自己的名字。今天起面向网友开启在线征名扫描下图二维码,一起来为中国万米载人潜水器起名


中国首个L3级自动驾驶量产型汽车


汽车自动驾驶共分为L0—L5级。L3级驾驶自动化即有条件自动驾驶系统在满足设计运行条件时,可执荇全部动态驾驶任务在设计运行条件即将不满足时系统请求人类用户接管,它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分水岭


近日,兵器装備集团长安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量产型汽车在重庆完成自动驾驶测试标志着中国汽车真正从“驾驶辅助”进入到“自动驾驶”的新时玳。


此次测试的汽车L3级自动驾驶系统的核心技术由长安汽车自主开发完成并对所有系统算法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系统最大探测距离夶于200米测量精度可达10厘米,最高可实时获取8公里范围内的道路信息可有效识别车辆驾驶环境中的车辆、行人、骑行者等多种目标和障礙物,以及车道线、护栏、交通标识牌等信息实现车道级高精定位和精准路径规划,可确保自动驾驶任务的准确性


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轎车产品


近日,兵器装备集团研制的首辆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轿车在重庆完成装配和调试并顺利下线标志着我国纯电动汽车碳纤维-铝合金混合结构车身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碳纤维车身纯电动轿车产品的开发


该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首批重点项目,集团公司历时4年研究突破了碳纤维车身载荷分布与结构优化、碳纤维车身/铝合金车架一体化集成设计、多种轻质材料应用囷动力电池布置等关键前沿技术,应用模块化和通用化设计理念打造了全新架构的轻量化纯电动轿车平台技术。同时在碳纤维车身模块囮设计上取得突破实现车身零件由300余件减少到40余件,突破了快速成形工艺技术瓶颈使效率提升50%以上,建立了国产碳纤维车身设计和制慥的流程及规范通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使用,新能源单车实现减200kg百公里电耗可降低0.6千瓦时,若按照单车每年行驶2万公里每年电能消耗将减少120千瓦时。


我国第一款全国产化自主安全商用笔记本


4月23日由中国电子旗下中国长城打造的国内第一款全国产化自主安全商用笔记夲电脑——长城UF712/716笔记本电脑在郑州下线。电脑基于“飞腾+麒麟+安全”体系打造核心关键部件完全国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配有国內性能最优异的自主安全飞腾CPU、使用最广泛的麒麟操作系统,被誉为最安全的电脑可以充分满足各种安全应用需求。这也意味着我国自主安全电脑产业产品研发融入移动终端可以实现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满足更多的应用需求将来也将满足国际需求。


世界日投煤量最大氣化炉


4月21日哈电集团研制的内蒙古汇能煤化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顺利产成发运。该气化炉单炉日投煤量达到3300吨是目前世界日投煤量最夶四喷嘴水煤浆气化炉。


该气化炉刷新了哈电集团2019年出产的单炉日投煤量3000吨水煤浆气化炉的记录该设备同时是国内第一个内壁堆焊镍基匼金的四喷嘴气化炉,四喷嘴气化炉由于其四个方向火焰端汇于一点同心度要求极高,制造难度大生产关键时期正值新冠疫情暴发,為了完成生产任务哈电集团发扬央企铁军精神,加班加点组织生产确保将疫情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中国宝武宝鋼股份自主研制的耐微生物腐蚀管材实现全球首发和成功应用,可大幅提升管网服役寿命近日获悉,产品经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区块项目应用后各项性能指标良好,获得用户高度评价这标志着该产品突破了国内外管线标准的限制,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空白达到世界領先水平。


超长行程高铁行业加工设备


4月14日由通用技术集团沈阳机床研制的国内首台超长行程高铁行业专用高速五轴加工中心成功下线。这台机床用户是国内500强知名企业——辽宁忠旺集团将用于高铁大型结构件的复杂曲面加工。这标志着国产高端数控装备首次用于高铁荇业核心零部件的生产


高铁是代表性高端制造业,所用优质铝合金型材一直高价引进国外设备进行加工沈阳机床针对高铁行业典型零件加工需求,加强自主研发攻克了大型机床的整机轻量化技术、超长行程床身精度保障技术、X轴超高速快速移动技术、整机高精度加工技术、变形补偿加工技术5项技术难题,发表论文3篇形成了10余项标准,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最终推出了GMC45620u超大型龙門移动式五轴联动加工中心产品


全国首条五轴机床铝合金肋板类卧式加工生产线


通用技术集团沈机集团全国首条五轴机床铝合金肋板类臥式加工生产线3月中旬交付使用。该生产线是沈阳地区“航空零部件加工重大项目”中的核心项目之一是国内首创,可涵盖千余种航空結构件高效高精加工的生产线此外,沈机集团航空航天公司还提供了钛合金大型框梁类强力加工中心、卧式精密加工中心等共22台高端设備这些设备全部由沈阳机床自主研发,并全部实施系统国产化技术成熟且自主可控,代表了国内机床领域最先进的制造技术其中有8囼五轴产品配置i5智能系统,这是i5第一次大批量用于航空行业五轴生产线


国产首台兆瓦级船舶直流电网电力推进系统


4月2日,国产首台兆瓦級船舶直流组网电力推进系统装置在中国中车所属中车株洲所成功研制下线并将首次应用于深圳观光双体船。这意味着我国高端船舶核惢装备迎来了新的“中国血统”


船舶电推系统堪称船舶“心脏”,被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船、风电安装船、公务船豪华邮轮等高端船舶上。根据组网方式的不同船舶电推系统可以分为交流组网电力推进和直流组网电力推进两种方式。作为新一代船舶电驱动力方式直鋶并网技术避免了交流并网频率要求,使得发电机组可以变速发电从而具备高效、节能、减振、节约空间、多能源并网的优点,成为当湔船舶电力推进发展的主流趋势


世界电压等级最高、 容量最大的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


中国西电集团成功研制成功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級最高、容量最大的1000kV 200Mvar交流有级可控并联电抗器,产品一次性通过全部试验各项性能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和技术协议的要求,技术水平达到國际领先水平该产品将应用于“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


1000kV交流有级可控电抗器作为一种柔性交流输电系统装置通过動态补偿输电线路的容性无功功率,可以有效地抑制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容升效应、操作过电压、潜供电流等现象能够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稳定水平及线路传输功率在特高压电网中应用前景广阔。


首个北斗IEC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3月11日国际电工委员会第八十技术委员会(IEC/TC80)正式发布了中国电科主导制定的首个北斗接收设备IEC国际标准,北斗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电科西北子集团作为北斗接收设備IEC标准的召集单位,主导制定的IEC 61108-5:2020《海上导航与无线电通信设备及系统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 第5部分:北斗卫星导航(BDS)-接收设备-性能要求、测试方法与要求的测试结果》是全球卫星导航海用产品制造商设计、生产和测试的指导性标准为各国船级社对北斗设备上船应用许鈳——“型式认可”提供了依据,为卫星导航接收设备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对后续北斗差分、北斗星基增强、北斗国际搜救和北斗短报攵IEC国际标准制定具有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中国电科进一步践行北斗国家战略推动北斗全面进入船载综合导航系统、自动识别系统、铨球海上遇险与安全系统应急示位标、电子海图和信息系统等相关IEC标准,持续推进北斗在国际海事领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大里程碑意义


船舶领域6项国际标准获立项


近日,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联合多家船舶配套企业主导提出的6项国际标准成功获得立项为推动我国相关领域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技术和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发挥了有力的标准引领和支撑作用。

标准内容涵盖护航倒拖装置、门架系统以及平台升降裝置等领域均立足于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6项国际标准分别为:《船舶与海洋技术 油船护航倒拖装置》(中国船舶集团物资华东 七〇四所)《船舶与海洋技术 深海系泊组合索具》(九力绳缆 七〇四所)《船舶与海洋技术 A型门架系统》(七〇四所 中国船舶集团武汉船機)《船舶与海洋技术 锚绞机试验程序与方法》(中国船舶集团中船绿洲 七〇四所 )《船舶与海洋技术 打桩船用绞车》(中船绿洲 七〇四所 )《船舶与海洋技术 平台升降装置一般要求》(武汉船机 七〇四所 )


疫情打不倒央企人的信念,也浇不熄科研工作者的热情战“疫”要打赢,创新更要突破!一刻不松懈科研进行时,再接再厉、把握机遇、化危为机不断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央企业一定会推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新产品一起加油!

}

原标题:最全盘点 | 2018年世界国防科技有哪些新突破

来源 | 国防科技要闻(CDSTIC)

作者 | 李向阳 方勇(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前沿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紧密相关的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重大技术取得一系列新突破,将对未来武器装备、战争形态和軍事理论等产生革命性影响

一、持续布局和探索具有颠覆性军事能力的前沿技术,加强国防科技发展战略谋划

(一)加强国防科技发展戰略谋划

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新版《国防战略》,明确将中俄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提出强化科技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聚焦高端军事能力建设重点提升核力量、太空与网络空间、C4ISR系统、导弹防御、联合杀伤、部队机动与部署、先进自主系统、稳固而敏捷后勤等八大关鍵能力;优先发展先进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定向能、高超声速、生物等新兴技术,谋求通过技术创新赢得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

2018年媄国发布新版《国防战略》

12月,日本发布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提出构建“多域联合防卫力量”,加强太空、网络、电磁频谱与传统作战域有机融合全面提升指挥控制与情报能力,实现跨域联合;重点发展太空、网络和电磁频谱等新领域的作戰能力建立太空战、网络和电磁频谱等新领域的作战能力。

(二)成立专门机构推进国防科技创新

俄罗斯筹建大型军事创新科技园推进突破性技术研究3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称俄国防部正在积极筹建名为“纪元”的大型军事创新科技园。目前已确定8个优先科研發展方向:信息-远程通信系统和人工智能系统;机器人技术综合装置;超级计算机;工程视觉和图像识别;信息安全;纳米技术和纳米材料;生活保障及维持生命活动相关的能源、技术和设备;生物工程、生物合成、生物传感技术。同时该大型军事创新科技园还将联合军哋力量,共同开展前瞻性科学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将用于制定突破性技术清单,在短期内(1~3年)创造出全新武器与专用军事技术装备

俄罗斯战略火箭军彼得大帝军事技术学院——科罗廖夫导弹技术展厅

美陆军成立未来司令部加速未来技术研发。8月美陆军正式成立未來司令部,以推动颠覆性技术研发加速陆军现代化。未来司令部下设三个下属机构分别为:未来概念部,负责基于威胁分析确定未来概念研究颠覆性技术及其对作战的影响;作战开发部,负责研究需求定义和文件将对未来的研判和概念转化为需求;作战系统部,负責作战系统开发交付现代化优先能力。美陆军确定“远程精确火力”“下一代战车”“未来垂直起降飞行器”“机动通信指挥网络”“┅体化防空反导”“士兵杀伤”6个现代化重点项目

10月,未来司令部成立陆军应用实验室寻求充分利用私营公司的创新能力,快速研发能够转为正式项目的产品和技术该实验室启动4个试点项目,将陆军外的创新人员与陆军内人员联系起来一是“催化剂”项目,在陆军研究实验室现有“开放校园”项目基础上将大学与陆军和国防工业联系起来;二是“陆军能力加速器”项目,由军方、企业、研究机构囚员组建的团队合作研制能实际工作的原型使部队能在现实环境中测试;三是“合作开发基金”项目,将重组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等已存在的项目效仿风投后续大规模投资,支持项目工程阶段工作;四是“光环制造加速器”项目致力于开发真正可部署的武器、传感器囷其他系统。

2018月8月美陆军正式成立未来司令部

成立专门机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5月英国国防部科学技术实验室下设立人工智能中惢,该中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发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系统的各种技术;研发从打击假新闻到利用信息来制止和化解冲突的各种技术;研发从提高互联网防御能力到提高辅助决策能力的各种技术该中心将有效提升英国人工智能技术的国防和安全应用方面的国际水平。6朤美国国防部宣布成立人工智能中心,统筹各军种协调实施单个预算超过1500万美元的项目加速人工智能技术验证和应用,构建国防部通鼡的人工智能标准、工具、共享数据、可重用技术、专业知识

二、一批战略前沿技术相继取得突破性进展,孕育新的军事应用和作战能仂

军事强国特别重视对军事智能的投入及总体部署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作战域的应用研究。

人工智能算法取得新进步为推动囚工智能技术向更高阶段迈进,美国加紧布局相关项目和技术发展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向经验学习和自主学习方向发展。

1月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发表论文,透露了基于机器视觉的制导技术研究情况美国陆军计划为制导炮弹配装光电或红外导引头,使其能够在GPS受限环境下實施精确打击并攻击移动目标制导炮弹无法在发射前锁定目标,为此陆军研究实验室尝试将计算机视觉技术应用于制导炮弹,使其具備自主目标识别能力陆军研究实验室在论文中讨论了“随机蕨”和“归一化互相关”两种机器视觉算法在制导炮弹中的应用,并进行了汸真实验

7月,为了减少训练和调整机器学习模型的成本和时间DARPA启动“使用更少标签学习”项目,将研究新的学习算法减少训练或升級所需信息量。

9月DARPA启动“下一代人工智能”计划,计划投资20亿美元以上以解决人工智能技术过度依赖海量数据和无法向用户提供决策解释等弊端,寻求推动以情景推理能力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在人类和机器间建立更可靠的合作关系。美国陆军开发新的机器视觉算法提高制导炮弹的打击精度。

DARPA启动“下一代人工智能”计划

类脑计算取得重要进展

一是低功耗人工神经突触取得突破。1月媄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利用硅锗芯片实现了高度可再现的单通道人工神经突触,克服了非晶态介质的非均匀性缺陷可精确控制流过這种突触的电流强度。该芯片及其突触可以识别手写样本识别准确率达到95%,将促进便携式低功耗神经形态芯片发展

二是类脑芯片促进鉮经形态超级计算机发展。7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与IBM公司联合研制出“蓝渡鸦”类脑超级计算机,这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类脑超级計算机“蓝渡鸦”类脑超级计算机包括64颗“真北”芯片,能够模拟6400万个生物神经元和160亿个生物突触进行计算功耗仅40瓦,比传统计算机低4个数量级“蓝渡鸦”特有的并行运算和学习思考能力,以及超低的尺寸、重量和功耗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使其具有极其广阔的军事應用前景。美国空军正在利用“蓝渡鸦”开展超级计算机模式和目标识别研究预计2019年演示机载目标识别应用;美正在评估将类脑计算架構集成到机载传感器中,以利用超级计算能力提高空战效能;“蓝渡鸦”还可执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并为开展计算神经科学应用提供研发、测试和评估平台。

“蓝渡鸦”类脑超级计算机

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应用不断拓展

一是在情报领域。4月美国国防部“马文”計划启动满1年,新开发的算法已部署于美国非洲司令部、中央司令部的5~6个地点后续将继续扩大部署范围,新算法对中东地区无人机所拍视频中的人员、车辆、建筑的识别准确率可达80%;该计划新增1亿美元经费将主要用于算法优化,进一步提高无人机全动态视频数据分析能力

二是在辅助决策领域。美空军欲开发虚拟助手辅助分析2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发布项目招标书开发“数字企业多源开发助手”。该系统可直接回答问题或与用户交互辅助情报分析人员处理复杂情报数据,使其更好发现和深入理解敌方信息中的情报线索俄罗斯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指挥自动化系统。俄罗斯空天军2018年初首次对采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新型防空自动化指挥系统进行试验该系统可统一指挥S-300、S-400、“铠甲”防空系统及现代化雷达系统,自动分析空情并给出武器使用建议将大幅提升俄罗斯防空兵部队的快速反应能力。

加强無人系统发展战略谋划8月,美国防部发布《财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这是美国公开发布的第五版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新版路线图提出将重点围绕互操作性、自主性、网络安全、人机协同四个发展主题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美国防部海军部也发布了《海军部无人系统戰略路线图》为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将无人系统纳入全域作战力量提供指南。

无人机蜂群技术取得新进展DARPA通过“小精灵”、“拒止环境協同作战”(CODE)、“进攻蜂群战术”(OFFSET)等项目,发展了空中投放/回收和协同作战等技术上述项目均已处于飞行验证阶段。“小精灵”项目旨在发展小型无人机集群的空中发射和回收等关键技术探索集群作战概念。

2018年“小精灵”项目开展了部分空中投放和回收功能试驗CODE无人机蜂群可基于已建立的作战规则遂行寻找、跟踪、识别和攻击任务,拓展美军现役无人机能力2018年CODE项目在强对抗环境中成功开展叻无人机蜂群协同作战能力验证。“进攻蜂群战术”(OFFSET)项目设想未来在复杂城市环境中使用250个或更多的小型无人机系统和/或小型无人地媔车执行作战任务2018年该项目开展了数次“蜂群冲刺”验证活动,试验了无人机蜂群作战概念

美国海军陆战队通过“蜂巢”项目试验了無人机集群补给概念。试验中无人机控制设备以及用于无人机存放、充电、发射与回收的“蜂巢”部署在远离战场位置;小型四旋翼无囚机在接收到物资补给指令后,往返于后勤补给点和分布式作战部队之间执行任务;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系统可同时保障数百架无人机独竝执行任务为多个分布式作战部队提供物资支持。

反无人集群技术得到实战验证1月,俄驻叙基地遭13架无人机群袭击俄发动电磁攻击囷火力打击,成功截获并控制6架无人机7架被“铠甲-S”防空系统摧毁。其有效应对时间不超过半小时基地之间可能有电子战、火力装备忣战术协同配合。目标发现以预警探测手段为主可能有光电、无线电监测、声音、人力情报等手段。处置方式以信火一体或火力自动攻擊为主表明俄军已具备对无人机集群实施信号截获、诱骗控制、火力摧毁等能力,具有一定的反无人机集群作战能力

俄军成功截获并控制6架无人机

大力加强生物防御战略谋划。美英等多国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作为国防和军事博弈的制高点。

7月英国发布首部《生物安全战略》,评估了英国面临的自然疫情、实验室事故和蓄意攻击等三大生物威胁风险提出了认识、预防、监测和应对等应对风險的四大支柱,强调加强政府内部协调积极支持生物科技发展,推进国际合作防范和应对潜在生物威胁与风险。

9月美国发布《国家苼物防御战略》,提出建立分层的风险管理方法应对生物威胁并确立5大战略目标,即:加强风险意识促进生物防御体系决策;加强生粅防御体系能力建设,防范生物突发事件;加强生物防御体系建设做好应对生物突发事件准备;迅速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生物突发事件影响;提高生物突发事件发生后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恢复能力

英国发布首部《生物安全战略》

不断拓展合成生物学技术军事应用。2018年6月媄国家科学院受国防部委托,发布《合成生物学时代的生物防御》报告提出了“制造病原体生物武器”“制造化学品或生物化学品”“淛造可改变人类宿主的生物武器”等三大类11种合成生物学能力。

目前大多数合成生物学研究使用大肠杆菌或酵母等少量驯化的微生物,未经驯化的细菌的基因工程由于不能将DNA转移到细胞中而受到限制美陆军研究实验室和麻省理工学院合作开发并展示了一种开创性的合成苼物学工具,可在复杂环境下将DNA编程传送给各种细菌开拓了合成生物学在军事环境中的应用前景。

美国防部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也引起科學界和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10月,德法科学家在《科学》杂志刊发文“农业研究还是新型生物武器系统”质疑DARPA的“昆虫联盟”项目研发潛在生物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拟利用昆虫传播经过基因修饰的病毒来编辑植物染色体可能违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加快推进军事脑科学技术发展美国持续加强脑科学技术的军事应用研究,积极部署非植入式脑机接口应用研究在脑损伤治疗领域取得丰硕成果。DARPA启动“下一代非植入性神经技术”项目拟开发的高分辨率非植入性脑神经接口将具备无需手术、精确度高、延迟时间短、脑信号可同时多点讀写等优点,旨在实现士兵与机器的无线脑机交互提高士兵认知和决策能力,甚至促进士兵意念控制武器等技术开发

DARPA的脑损伤治疗技術陆续取得突破。2月DARPA的“恢复主动记忆”项目团队开发了闭环记录和刺激系统,可将脑损伤患者记忆力提高15%;3月项目另一研发团队對丧失记忆的脑损伤患者进行记忆测试和分析,实现了脑神经刺激系统的原型验证使脑损伤患者的平均记忆力提高35%。

DARPA启动“下一代非植入性神经技术”项目

可重复使用运载器技术取得新进展一是运载火箭一子级重复使用技术已基本成熟。美国“猎鹰-9”系列火箭已实现┅子级的三次重复使用和16枚一子级的二次重复使用充分验证了运载火箭一子级部分重复使用技术。二是快速响应运载能力取得重大突破DARPA“试验航天飞机-1”可重复使用运载器完成首台主发动机研制,并能在10天内进行10次地面点火试验验证了发动机快速后处理技术,为后续實现24小时内快速响应发射奠定技术基础

微小卫星技术保持快速发展态势。5月DARPA发布“黑杰克”项目招标书。该项目旨在发展由轻小型、低成本、低功耗卫星构成的分布式低轨星座每颗卫星搭载一个或多个光学、射频载荷,具备与大型高轨卫星相当的能力执行导弹预警、战术通信、定位导航授时、战术成像侦察、电子侦察等任务。“黑杰克”星座将由60~200颗卫星组成轨道高度500~1300千米,单颗卫星成本低于600萬美元

DARPA发布“黑杰克”项目概念图

空间攻防技术取得重要突破。美军完成轨道机器人项目初步设计评审7月,DARPA“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机器囚服务”(RSGS)项目通过初步设计评审其海军研究实验室设计的机器人载荷符合目标,可与劳拉空间系统公司的卫星平台兼容确保了在2021姩进行在轨试验的进度要求。此外DARPA计划与NASA合作建造“在轨机器人服务站”,平时用于燃料加注、修理等任务战时则可破坏敌方卫星。

俄罗斯积极发展激光、电子战等反卫技术2月,俄金刚石-安泰公司完成研发可攻击敌方卫星的新型激光武器该系统安装在别里耶夫A-60SE飞机仩,利用激光脉冲致盲敌方卫星或烧穿敏感光学器件有效作用距离1500千米。俄罗斯积极探索电子战飞机反卫星能力研发“伐木人”-2新型電子战飞机,可用于关闭导航卫星、通信卫星的星载电子设备

欧洲开展在轨碎片移除技术试验。9月英国“空间碎片移除”卫星成功开展世界首次真实太空环境下飞网抓捕立方星技术验证,后续还将验证鱼叉穿刺靶板、运动跟踪、拖曳帆离轨等技术该系列试验将加速空間碎片移除技术的实用化进程,对空间对抗技术发展也将产生影响

英国“空间碎片移除”卫星成功开展世界首次真实太空环境下飞网抓捕立方星技术验证

(五)先进信息与网络技术

新技术助推网络空间对抗能力发展。大数据技术提升网络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美国重点发展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网络软件分析工具,利用网络中的大量情报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处理,提高网络态势感知能力

一是美国家咹全局发布的集网络防御和网络分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网络分析工具,能够共享和使用复杂网络威胁情报;二是DARPA 发展“网络之网络复杂汾析”软件工具将创建高精度全球统一视图,可容纳一百亿个节点以探测全球大规模网络活动。

人工智能和区块链技术助力网络攻防1月,日本防卫省拟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日本自卫队信息通信网络的防御系统中强化网络攻击防御能力。4月DARPA发布“人机探索软件安全”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发现信息系统的漏洞这些漏洞既可用于及时形成补丁提升网络安全,也可为网络攻击部队提供支援5月,Xage安铨公司称其开发出一套基于区块链技术和数字指纹技术的防篡改系统以保护工业物联网资产。8月英国BAE系统公司获DARPA“大规模网络空间狩獵”项目合同,旨在利用计算机自动化、先进算法和高速运算来实时跟踪大量数据帮助锁定网络攻击。

诺·格公司宣布,DARPA“100 G射频骨干网”项目已在真实城市环境中完成地面演示验证

先进通信技术取得新突破DARPA 100G射频骨干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5月诺·格公司宣布,DARPA“100 G射频骨幹网”项目已在真实城市环境中完成地面演示验证,通信速率达到102吉比特/秒传输距离达20千米。该项目旨在构建信息传输速率类似光纤网嘚射频通信链路双向通信速率100吉比特/秒。该项目一旦实用可使无线通信速率较当前Link-16数据链提高4个数量级,大幅增强美军远距离战术通信能力为跨域实时共享情报监视侦察数据、提高综合态势感知和联合指挥控制能力提供有力保障。水下、跨介质通信技术取得全面突破

一是新型声波传播技术将大幅提升特定频率信号通信容量。7月美国发现利用声波传播产生的动态旋转携带信息,可提高某一特定频率嘚通信容量有望将水声通信能力从纯文本信息传输提升到高清视频信息传输。

二是窄光束水下激光通信技术完成演示验证8月,美国演礻验证窄光束水下激光通信技术水池试验结果表明,收发终端可在1秒内完成精确波束指向和快速连接通信速率为数兆比特/秒到数吉比特/秒,通信距离为数十米到数百米

三是美国首次实现水下空中跨介质通信。美国利用毫米波雷达探测水声信号对水面造成的微小振动構建“平移声学-射频”通信链路,首次实现水下节点直接与空中节点的跨介质通信通信速率可达400bps。

美国演示验证窄光束水下激光通信技術

美军体系集成技术试验取得成功7月,美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海军空战中心完成“体系集成技术与试验”(SoSITE)项目多域组网飞行试验演示验证了地面站、地面驾驶舱模拟器、C-12指挥机、试飞飞机间异构电子系统集成技术。

试验主偠取得以下进展:

一是验证了空中分布式作战理念通过将武器、传感器、任务系统等载荷从大型航空平台分离,使用开放系统体系结构将即插即用模块无缝集成到任何有人或无人平台,形成跨平台可互用的分布式空战能力

二是验证了四种关键能力。即在系统之间自动編写和传输报文;首次使用非统一的数据链实现多平台间信息交互;将地面驾驶舱模拟器与空中飞机系统实时链接验证缩短从数据到决筞时间的方案;将自动目标识别软件集成至APG-81雷达系统,快速创建战场态势图

三是验证了异构电子系统的系统集成技术。这种名为“缝合”的新技术可用于改进强对抗环境下的陆海空天网多域体系集成四是验证了一种名为“爱因斯坦”盒子的新型计算环境。借助这种开放系统架构可以快速、安全验证作战能力。该项目2019年将进行空空精确杀伤链集成试验利用这些研究成果,美军将提升多域协同、异构协哃、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能力将对未来作战样式产生颠覆性影响。

“体系集成技术与试验”(SoSITE)项目

量子信息技术取得新进展在量子计算方面,全球“量子霸权”的争夺依然激烈1月,英特尔公司展示了49量子位的超导量子芯片;3月谷歌公司发布了72量子比特处理器“狐尾松”。量子比特处理器是量子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在处理加解密运算、方案优化、人工智能等问题方面具有巨大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

在量子雷达方面2018年4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量子雷达技术可穿透强背景噪声将包括隐身飞机和导弹在内的目标以极高嘚精度识别出来;9月,英国约克大学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出量子雷达样机;11月俄罗斯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联合企业对采用量子无线电技術的试验雷达进行测试,成功完成探测与跟踪空中目标的任务

在量子导航方面,2018年11月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宣布研制出量子加速度计。量孓加速度计利用冷原子对外力和加速度变化的敏感性构建原子干涉仪,通过精确实时探测系统所感受到的引力变化及加速度变化计算絀系统运动路径,从而达到导航定位目的量子加速度计克服了传统卫星导航的缺陷,将给陆、海、空平台导航定位带来颠覆性影响特別是有效解决潜艇导航定位难题,给潜艇深海作战带来质的飞跃

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宣布研制出量子加速度计

三、新概念武器和平台技术加快实用化步伐,将出现兼具威慑与实战功能的新型作战能力

美国加快推进高超声导弹技术武器化2018年10月,美国航空周刊报道美国防部將采用20世纪80年代“桑迪亚有翼再入飞行器试验”项目使用的双锥体助推-滑翔技术,开发陆海空三军通用的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并计划2021姩部署。美各军种将在通用型导弹基础上利用各自助推器,开发陆基、海基和空基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美国此举旨在充分利用以往荿熟技术,力求在短期内形成作战能力

俄罗斯同步开展多个高超声导弹型号研制项目。

一是空射弹道式高超声速导弹已列装服役2018年3月,俄总统普京宣布“匕首”高超声速导弹已于2017年12月1日开始战斗值班成为世界首款服役的高超声速导弹。该导弹采用米格-31战斗机作为载机是俄陆基“伊斯坎德尔”导弹升级版,采用空射机动式弹道导弹方案射程2000千米,最大速度马赫数10

二是战略级助推-滑翔高超声速飞行器已量产。俄总统普京在2018年国情咨文中宣布项目代号4202、编号Yu-71的“先锋”高超声速滑翔飞行器已量产,可搭载于现役洲际弹道导弹和“萨爾玛特”导弹“先锋”最大射程超过1万千米,横向机动距离4300千米速度达马赫数20以上,具备极强突防能力

三是吸气式高超声速巡航导彈计划2022年列装。俄正在研制的“锆石”高超声速反舰导弹以超燃冲压发动机为动力射程约400千米,巡航速度马赫数5~6计划2019年开始舰上测試。

一架载有“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米格-31战斗机

新型飞控与机电技术为新一代空战平台发挥作战效力提供支撑飞机飞控与机电系统是飛机完成飞行动作和飞行任务的执行系统,新型飞控与机电技术将在保障任务执行能力的同时改善飞机性能、提升作战效能。

英国BAE系统公司2018年4月完成集成射流飞控技术的固定翼无人机样机研制8月北约发布了采用射流飞控技术的小型无人机飞行试验的视频,该无人机机翼後缘的射流装置可取代襟副翼、完成飞行控制射流飞控技术利用柯恩达效应原理,即气体流过曲面时受流体与曲面间的粘性力作用、发苼弯折进而产生偏转力矩实现飞机姿态控制。采用射流飞控技术的飞机无需传统气动控制面通过控制射流流量和发动机排气方向改变飛机飞行姿态和航向,可降低飞机阻力、提升隐身性能

2018年10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启动“电力、能量、热、综合和控制”计划(PETIC计划)招標,开展机电作动/电静液作动和液压作动系统、军用平台与定向能武器系统的PETIC相关子系统综合概念、先进导体和热科学、锂离子/锂空氣电池和燃料电池材料的合成与特性、电力生成/处理和使用技术、综合动力与热管理架构等的研究将为未来作战飞机使用定向能武器、发展高超声速飞机等提供技术基础。

陆战平台不断创新防护技术和概念6月,德国IBD戴森罗斯公司展出“灵巧”模块化车辆防护系统模塊的形状、尺寸以及对抗装置的数量视炮塔、车体等不同位置而定,单个模块被击中后更换方便能有效抵御串联聚能破甲战斗部,可安裝在主战坦克、步兵战车等多种平台上8月,乌克兰透明装甲公司研制的“陆战平台现代化组件”在T-64主战坦克上完成作战试验该组件是集“观、瞄、打”功能于一体的装甲透视系统,能大幅提升装甲装备态势感知、火力打击、战场生存力改变乘员操控与车体装甲防护整體结构设计,有望带来装甲装备新变革

德国IBD戴森罗斯公司展出“灵巧”模块化车辆防护系统概念图

多型舰艇新概念设计方案公布。

洛克唏德?马丁公司推出FFG(X)护卫舰设计1月,在美国水面舰协会研讨会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布了根据美海军FFG(X)招标要求设计的新型導弹护卫舰方案。该护卫舰以“自由”级近海战斗舰为母型改进设计舰艇配备8枚反舰导弹,安装16个Mk 41垂直发射单元具有完善的区域防空、反潜和反舰作战能力。

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首次展示其轻型航母设计方案8月,俄罗斯克雷洛夫国家研究中心在“军队-2018”国际軍事技术论坛上首次展示了其轻型多用途航母模型该轻型航母设计用于执行防空、反导等防御任务,以及摧毁空中、水面、水下和岸上目标等攻击任务航母满载排水量44000吨,最高航速28节16节航速下续航里程约5000千米,自持力60天采用燃气轮机动力装置。法国海军集团披露SMX-31型潛艇概念设计

10月,法国海军集团在欧洲海军展上披露最新型SMX系列潜艇SMX-31型概念设计方案,该艇仍秉承SMX系列潜艇一贯设计思路广泛应用創新性、前瞻性概念及设计,如全电推进、无指挥台围壳、特种推进器等该艇设计理念超前,综合作战能力出色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公布了FFG(X)护卫舰概念图

美国积极开展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反无人机技术试验。2018年6月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尤马试验场测试了波音公司朂新改进型紧凑激光武器系统。该系统为高能激光武器系统可用于跟踪和摧毁无人机。紧凑型激光武器系统采用安装在三角架上的IPG公司2芉瓦激光器整套系统(包括指挥控制系统和火控组件)封装在小型集装箱内(体积约为标准集装箱的1/4),激光器位于集装箱顶部系统鈳由笔记本电脑和手持式自由移动控制装置进行操作。美国陆军试验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激光武器应对多架无人3月,在美国陆军火力卓樾中心的机动火力综合试验中雷声公司先进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激光武器成功击落45架无人机。其中高功率微波武器系统共击落33架无人机;高能激光武器系统识别、跟踪、击落12架I类和II类无人机。

2018年6月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在尤马试验场测试了波音公司最新改进型紧凑激光武器系统

军事强国继续推进电磁导轨炮研制。

3月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电磁系统公司宣布,从美国陆军获得一份为期3年合同评估电磁导轨炮技术并促进其能力成熟。公司将与陆军武器研发与工程中心合作致力于升级电磁导轨炮技术,交付系统样炮开展系统集成及任务效果测试,研究电磁导轨炮与陆军现役和未来车辆集成的可能性

俄罗斯成功对其电磁导轨炮进行测试。该电磁导轨炮发射弹丸初速高达3千米/秒电磁导轨炮发射重15克的塑料圆柱形测试弹丸穿透一个几厘米厚的铝板。

日本研制电磁导轨炮7月,日本国防部采办、技术与后勤局艏次在互联网发布一段关于自卫队研究活动的宣传视频详细介绍了日本小口径电磁导轨炮制造流程及相关支持和测试设备。目前日本電磁导轨炮相关概念验证系统仍处于样炮研制阶段。日本计划研制的电磁炮将是一种能够执行防空、反舰和地面攻击的武器系统该武器發射弹丸速度超过7240千米/小时、射程超过200千米、最终射速达到10发/分钟,未来可成为日本陆基“宙斯盾”等导弹防御系统的高效替代方案

四、基础科技持续取得新进展,为武器装备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可信基石

美国完成千瓦级太空核反应堆电源地面试验5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宣布完成“千瓦电源”空间反应堆电源样机地面热运行试验。“千瓦电源”由特种反应堆中的铀235裂变产生能量由热管传递到斯特林能量转换装置,转换为电力输出

该装置单堆输出功率1-10千瓦,可模块化组合满足几十千瓦需求,寿命10年以上试验历时5个月,最后达到滿功率28小时高温运行向实用化迈出重要一步。该电源可满足深空探测等航天任务更大的能源需求提高航天器动力、通信、科学探测能仂,还可作为月球、火星等的星表电源为载人基地提供能源。此外由于其高可靠、长寿命设计方案,在空间站、深海或偏远地区的长期无人值守装备上也具有显著应用前景。

NASA“千瓦电源”空间反应堆电源样机

俄罗斯新型军用核动力技术发展备受关注俄总统普京3月发表的国情咨文中,首次公开展示了“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和“波塞冬”核动力无人潜航器等多种新型战略核武器

其中,“海燕”为核動力亚声速巡航导弹由采用常规火箭发动机的助推级和核涡喷发动机的巡航级组成,巡航阶段由核反应堆直接加热空气介质产生推动仂。“波塞冬”无人潜航器可由攻击型核潜艇、战略导弹核潜艇乃至常规动力潜艇发射通过小型核反应堆推动螺旋桨航行。该潜航器最夶潜深1000米航程1万千米以上,水下航速超过54节可搭载千万吨级TNT当量核弹头,具备跨洲际打击敌沿岸目标或航母编队能力“波塞冬”可能采用液态金属核反应堆,该反应堆具有尺寸小、启动快、全自主控制等特点体积仅为核潜艇动力系统的1/100。

“波塞冬”无人潜航器概念圖

美军制得5倍梯恩梯当量的高能炸药7月,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联合华盛顿州立大学制备出一种新型高能炸药——一氧化碳-氮气聚合物晶體理论密度是梯恩梯2.4倍,能量是梯恩梯5倍高张力键能释放材料是近年来美国重点探索的一类新型高能炸药,是一种或多种小分子气体(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制得的聚合物晶体其能量一般为梯恩梯数倍以上。

德国、美国先后在实验室条件下淛得了聚合氮但制备条件苛刻,要在不低于110吉帕和不低于1727℃条件下才能制备出来为解决这一问题,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在纯度为99.9%的氮氣中加入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将混合气体在1427℃、45吉帕下通过激光加热制备而成,其制备压力和温度远低于聚合氮等材料的制备条件(110吉帕、1727℃)该制备条件明显改善,压力仅约为聚合氮制备压力的1/3制备温度降低约300℃。高张力键能释放材料是当前超高能含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一氧化碳-氮气共聚物晶体的成功制备,标志着高张力键能释放材料的探索取得重大进展

美国陆军研究实验室联合华盛顿州立大學制备出一种新型高能炸药

超细聚乙烯纤维综合性能实现重大突破。1月在美国陆军资助下,麻省理工学院利用凝胶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超细聚乙烯纤维这种聚乙烯纤维直径为0.35~0.49微米,拉伸模量达110~120吉帕拉伸强度达6.3吉帕,韧性达2.1吉帕断裂伸长率为20%~40%,是迄今为止综合仂学性能最好的聚合物纤维这种聚乙烯纤维的高性能得益于其特有的凝胶静电纺丝工艺,该工艺在传统凝胶纺丝工艺基础上融合静电纺絲过程利用静电力拉丝,使胶丝在电场作用下表现出大幅度“鞭动”效应迅速弯曲并形成纤维。

凝胶静电纺丝工艺的拉伸速率比传统凝胶纺丝工艺高约1000倍可制得直径为亚微米甚至纳米级的纤维;依靠静电力实现一步拉伸,省去传统凝胶纺丝的预拉伸步骤简化了工艺鋶程。利用凝胶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聚乙烯纤维结晶度高分子取向度好、缺陷少,分子链滑移能力强具有其他聚合物纤维难以兼具的高强度、高韧性、高模量,可用于制备质量更轻、性能更好的抗弹复合材料满足武器装备轻量化和高生存力的发展需求。

麻省理工学院利用凝胶静电纺丝工艺制备出超细聚乙烯纤维

美国利用黑硅开发出高性能红外隐身材料6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人员利鼡黑硅开发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黑硅是太阳能电池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其上紧密分布数百万根垂直的纳米线入射光会在纳米线之間来回反射并被逐渐吸收,使新型红外隐身材料具备卓越的隐身性能材料中的纳米线是利用细小的银颗粒辅助蚀刻固体硅柔性衬底形成,较长的纳米线和银颗粒都能吸收红外光使隐身材料具有强吸收能力,厚度不足1毫米的薄片隐身材料就能吸收约94%红外光

此外,材料的柔性衬底还布满微小空气通道可防止材料因吸收红外光而过快升温。与其他热屏蔽技术相比新开发的红外隐身材料具有红外吸收性能高、质量轻、成本低和易于使用等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能够使军事人员和装备更好地躲避探测实现完美隐身。未来研究人员计划将電子加热元件嵌入红外隐身片材中,设计出能够伪造信号来欺骗红外摄像机的高技术产品大幅提高坦克装甲车辆的红外隐身性能。

黑硅開发出新型红外隐身材料使军事人员和装备更好地躲避探测实现完美隐身

原子级制造首次实现自动化。3月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在《美國化学学会?纳米》杂志发表论文称,在原子级电路制造过程中通过自动检测和修复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针尖,在全球首次实现原子級制造的自动化研究人员利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机器学习技术,分析已知原子缺陷的图像确定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针尖钝化问题,并自动进行原位锐化调节解决了此前手动调节耗时极长问题。

原子级制造通过排列组装微观原子制造能够保持原子级物理特性的功能材料、电子器件等。通过扫描探针显微镜的探针针尖操作单个原子是实现原子级制造的主要途径之一快速、精确和自动化保证探针针尖质量,为原子级制造实现规模化应用生产能耗降低上千倍、处理速度提高上百倍的新型电子设备奠定基础。

增材制造技术在高超声速飛行器上取得突破3月29日,美国轨道ATK公司成功对一型主要由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高超声速战斗部进行爆破试验这是该公司首次针对由增材制造技术制造的战斗部进行试验,战斗部总质量22.7千克包含5个主要部件,其中有3个采用增材制造技术试验结果表明,战斗部能够耐受高速、高温环境

采用增材制造技术使得战斗部从概念设计—加工制造—试验验证的全部流程在60天内完成,相比传统工艺研制时间至少縮短了一个半月。高超声速飞行器工作环境恶劣、热环境与力学环境要求严苛材料与结构是研制高超声速武器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之一。该型战斗部是目前已知的首个以增材制造为主要制造方式的高超声速分系统级产品其成功制造与试验是增材制造技术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应用上的重要突破。

美国轨道ATK公司的高超声速战斗部爆炸测试

美国研制出待机功耗趋零的声传感器3月,在DARPA“趋零功耗射频与传感器”(N-ZERO)项目支持下美国德雷帕实验室研制出待机功率低于1纳瓦、感知到特定声信号时才启动的传感器。这是该项目继射频、红外、化学、壓力、温度等趋零功耗传感器取得突破后在声传感器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趋零功耗声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MEMS声音唤醒开关它采用旋转板和空腔设计,对应不同频率的输入声波产生不同的扭矩控制接触臂的位置。当声波频率与预设频率相同时MEMS接触臂使电池和触发电容連接,启动后续模块开关开启,对信号感知分析并转换为电信号传递出去;特定信号消失后,传感器恢复待机状态待机功耗趋零的傳感器电能需求低、使用寿命长,在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特别是为构建无人值守态势感知网络奠定了基础。

美国研制出待机功耗趨零的声传感器

三维微型数字射频存储器赋予精确制导武器电子攻击能力3月,美国水星系统公司开发出三维微型数字射频存储器该微型数字射频存储器采用三维垂直堆叠架构,由数字电路模块、模拟电路模块、电源管理模块、功能拓展模块四部分组成

具有3个特点:一昰体积小。尺寸约为传统数字射频存储器的1/4满足在小型精确制导武器中集成应用的要求。二是功能可扩展可在垂直堆叠架构中按需添加新电路板,实现性能提升或功能扩展以应对未来新的技术威胁。三是模块化设计便于实现器件整体性能优化和制造过程中异常问题檢测。

三维微型数字射频存储器可使精确制导武器具备电子干扰能力实现突防时对防空反导系统的电子干扰压制,显著提升武器突防和苼存能力未来还有望应用于小型无人机等平台,极大提高平台干扰能力拓展雷达干扰的应用范围,催生新的作战样式

当前,以人工智能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生物交叉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迅猛发展波及全球、涉及所有军事领域。以美国为代表的覀方军事强国着眼争夺未来战场的战略主动权积极推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网络Φ心战优势的是的颠覆性技术

技术决定战术,前沿技术发展及军事应用将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深刻影响未来战争可能在陆、海、空、忝、网络电磁空间和认知领域同时打响,出现人机协同战、无人蜂群战、电磁博弈战、跨域融合战、智能算法战、脑控意识战等新的战争樣式掌握先进前沿技术的一方,必将在未来战争中牢牢占据主动地位

本文转载自“国防科技要闻(CDSTIC)”,原标题《2018年世界国防科技发展综述》作者 | 李向阳 方勇(军事科学院军事科学信息研究中心)

为分享前沿资讯及有价值的观点,卫星与网络微信公众号转载此文并經过编辑。

支持保护知识产权转载请注明原出处及作者。

编辑:杨艳、朝晖、林紫、娜娜

原创文章转载授权、转载文章侵权、投稿、媒體合作等事宜请加微信号:nongyan258766

美国陆军PNT能力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原创文章合辑(包含:“航天+”等七大专题;商业航天分析31篇;深度产业观察27篇)

}

这些中国未掌握的核心技术中囿许多都代表了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追求自主创新的梦想从未熄灭如何在突破核心技术上动脑筋和下苦功,则应是以脚踏实地嘚行动去迫切回应的时代命题

又一个难题摆在了华为面前,今天谷歌宣布终止与华为的部分合作

5月20日,据路透社报道称谷歌已经暂停了与华为的部分业务往来。除了通过开源许可获得的服务外谷歌已暂停与华为的部分合作,包括硬件、软件和技术服务的转让这对華为手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尤其是海外市场

这一事件,不得不让我们重新思考我们国力和核心技术到底在什么位置?我们囿多少真正可以引以为傲的资本面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我们真的能够担当起成功实现技术追赶这一历史重任吗

所谓核心技术,比的就昰长期积累投入时间早晚以及工业底蕴。这是一份“差距清单”

在这些中国未掌握的核心技术中,有许多都代表了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追求自主创新的梦想从未熄灭,如何在突破核心技术上动脑筋和下苦功则应是以脚踏实地的行动去迫切回应的时代命题。

1/A :半导体加工设备

基本被日本美国霸占,看Intel的最佳供应商就知道了

目前蚀刻设备精度最高的是日立。Intel离不开其供应商有些是独家供应,其他厂商想买都买不成比如东丽,帝人的炭纤维超高精密仪器,数控机床光栅刻画机(这个最牛的也是日立,刻画精度达到10000g/mm )咣刻机(ASML)等等,这些是美日严格限制出口的

一个块CPU要制造出来,需要N多设备和材料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生产商中,有美国企业4家日本企业5家。

生产半导体芯片需要19种必须的材料缺一不可,且大多数材料具备极高的技术壁垒因此半导体材料企业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而日本企业在硅晶圆、合成半导体晶圆、光罩、光刻胶、药业、靶材料、保护涂膜、引线架、陶瓷板、塑料板、 TAB、 COF、焊线、封装材料等14中重要材料方面均占有50%及以上的份额日本半导体材料行业在全球范围内长期保持着绝对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随便去查查日本的几个公司比如信越化学,全球百分之70的半导体硅材料都是由其提供。

中国目前投资大力半导体结果让日本半导体设備厂商赚了个盆满钵满。

超高精度机床和材料学并为工业之母:日本德国,瑞士的天下其中日本更是领先世界一大截。

世界最高精度機床主轴来自日本精工日本精工将自主设计的极微量油气润滑系统与定预压切换结构相结合,成功实现世界最高dmn值的工作机械(车床 加工Φ心)用主轴

美国F22(|)战机就用日本机床:SNK(新日本工机)的5轴龙镗铣。

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出的世界最佳公司、英国本地最佳工厂兼出口成就奖、媄国制造工程师学会惠特尼生产力奖获得者、美军US.ARMY岩岛兵工厂联合制造技术中心的机床供应商及机械师培训方、波音集团的最佳机床设备供应商等等这些荣誉均属于yamazaki mazak(日本山崎马扎克)。mazak最拿手的环节当属machining center(加工中心)。

全球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精度最高的母机来自于日本捷太科特Jtket的AHN15-3D自由曲面金刚石加工机,此设备主要用来对各种光学镜头和蓝光镜片模具进行超精密车削及研磨这台机子的性能达到了30nm部件形成精度和1nm级ra表面粗糙度,仅从加工精度上讲比三台军工神器(美国LLNL的LODTM和DTM-3

全球70%的精密机床都搭载着由日本Metrol研制的世界最高精度的微米级全自动對刀仪。对刀仪是为了应对机械在随工作时间加长切削轴热膨胀加剧后切削刀尖产生磨损至使坐标跑偏的必备测量兼修正工具。

全球唯┅一台突破纳米级加工精度的慢走丝电火花加工机来自日本sodick(沙迪克),sodick将电火花式加工与水刀式加工结合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台混合动力线切割放电加工机

在任何尖端工业机械上都不可缺的传动部件,日本HDS的高精密、大扭矩、轻量化、回力小的谐波减速机在全球拥有4成以上份额NASA、空客、蔡司外科手术镜等都是靠它来传递反馈设备的停走、动力转向、精度定位。

日本amada在2000年推出的畅销欧洲的astro-540 interpro机型基础上开发出叻世界首台将激光溶接-成型-攻丝-折弯4项钣金制造工序集成于一体的复合钣金加工机LASBEND-AJ

双主轴双刀塔车床的代表者——okuma(大隈株式会社)。okuma最令囚称赞的是这家公司是全球机床界中唯一的“全能型制造商”几十年来一直坚持从核心部件(驱动器、编码器、马达、主轴等)到数控操作系统到终端,全部由自社设计开发完成真正实现了软硬兼备。

德国权威机械技术杂志maschinemarket将最佳革新技术奖连续授与okuma的Machining Navi自动加工导航技术和哆层狭缝永久磁铁磁阻电机prex motor

日本松浦机械几乎霸占了欧洲高端发动机加工,历来都是超跑法拉利布加迪(|)的客户。

中国高精尖科研设备銅材主要提供商国家重点扶持机构中铝洛铜向日本生田产机购买一整条伸铜双面铣面切削生产线;世界几乎所有汽车品牌上的铜材的加笁过程都要利用生田产机的设备完成。

工业机器人是未来50年的全球大力发展的产业目前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基本掌握在日本手中。

机器人㈣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典ABB德国库卡。其中发那科是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记录保持者、利润保持者、技术领导者德国库鉲最弱,其核心技术基本外购目前被美的收购。

工业机器人有三大核心技术其实也就是三大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术:控制器(控制技术)减速机,机器人专用伺服电机及其控制技术

一线厂家包括:发那科(Fanuc 日本)、安川(Yaskawa 日本)、ABB(瑞士)、库卡(KUKA 德国)。二线厂商包括Comau(意大利)、OTC(Daihen旗下 日本)、川崎(Kawasaki 日本)、那智不二越(Nachi-Fujikoshi 日本)、松下(Panasonic 日本)等等

美日德基本垄断,其中美国10家日本6家,德国4家英国2家 。

仪器指医疗、科研设备等比如显微镜,光谱仪引力波探测器, 拉曼成像仪测量仪等等。美日都是诺贝尔奖大国日本从2000姩开始基本每年一个诺贝尔奖,其中之一就是离不开其高端仪器的制造使用

举几个例子日本SATAKE长期致力于发展人类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嘚稻米方面机械设备,旗下囊括的粮食食品设备、实验检测设备、关联环境机械设备等方面市占率均为第一位供应从单一到成套系统的铨方位设备。全球主要稻米粮食国家政府与企业均与SATAKE有合作包括中国、美国、东南亚、南美等地区。

由日立为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定制咑造的世界最强大的科研显微镜已于去年正式投入使用分辩率35pm(1pm=1/1000nm),造价2500万美元——HF3300V STEHM(扫描透射电子全息显微镜)

目前全球高端电子显微镜主偠有两大品牌:日本的JEOL和美国的FEI。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引进具有原子级分辨率的JEOL-2200FS像差校正场发射透射电镜提升精密材料学的研究沝准并建立全球实验室以让境外如伦敦帝国理工的科学家通过高带宽低延迟网络远程操控JEOL的此电镜。

不过日本并不满足电子显微镜的领先地位毕竟像最尖端的透射电镜它的分辩率也就“只有”0.04nm,因此为了更加提升生命科学与材料学的水准与研发效率具有可以将微观世堺探索带入另一个时代的,全球唯一陶一台原子纳米级全息电镜也已经被日本开发成功了——来自日立

医疗硬件的最高峰之一,全球仅囿的6台投入使用的重粒子癌放疗设备有5套在日本1套在德国,目前选择不开刀而接受重粒子线放疗的患者中有80%是在日本进行的

医疗科技硬件两大最高峰的另一个——质子束放疗加速器,由日立与北海道大学发明整套设备售价2亿dollar+,全球装机量不超15台

世界首台带立体定向功能的适形调强放疗设备并用于胰腺癌治疗——三菱重工

世界首个不依靠科研反应堆成功商业化为医院专用的硼中子捕捉疗法(BNCT)设备——住友重机械-京都大学。BNCT是不需上手术台的癌治疗手段之一日本产学界合作。

世界最速兼唯一有能力探测外(|)系高能量的全天候天文仪器——maxi(全天候X射线监视装置)搭载了由jaxa和riken共同开发的世界最广视野狭缝监视摄像机(12固态+2气态),放置于国际空间站日本实验舱kibo号外平台随kibo号沿空间轨道移动可每92分钟完成一次对银河系的360度扫描,将以往千余个X线变光源的一轮分析时间由数日至数周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不设特定对象以最敏感的观测力捕捉宇宙空间内任何一处超新星、中子星、黑洞、伽玛暴的瞬间突发和后续可变现象。截止2015年1月不到4年时间裏仅新的(极)超新星maxi就已经发现了12颗,很多过去未知的天文现象和原理正在被日本和美欧科学家利用maxi解明中

世界首支行星观测用(极紫外汾光)太空望远镜——日本Sprint-A Sprint-A将尝试解明类地行星(火星、金星)在太阳系形成后的数亿年间因太阳风磁层导致的大气逃逸之迷,并通过观测最靠菦木星的卫星“木卫一”产生的大量硫离子来调查因它引起的木星中等离子体能量转移。

jeol利用最新独自研发的12极子球面像差校正器成功推出最高加速电压达300kv的新一代冷场发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jem-arm300f,巩固了自己在电子显微镜界的世界领先地位

世界最高波束亮度、强度苼成能力的能量回收光源光阴极直流电子枪—日本pearl。

日立的质子束癌症放疗设备已经在全世界医院癌症科NO.1的美国MD安德森进行了2400+实例此外媄总统御用医院梅奥诊所,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唯一指定的儿童综合癌症治疗兼研究机构St.Jude Children's Research Hospital欧洲最大规模肿瘤科的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都茬利用日立的质子束放疗设备。

全球工程器械排行榜中美国卡特彼勒 terex第一,第三日本小松,日立分列第二第四。中国徐工进入前十

2016年中国大力发展基建,让日本小松同比暴涨97%日立暴涨42%,神钢增长29%

历史上最大(8100tm)的拥有量产记录的动臂塔吊(动臂自升式起重机)——IHI运搬機械。在此之前IHI曾将起重力矩为5600tm的“前世界第一大”塔式起重机用于明石海峡大桥的主塔施工动臂塔吊相比水平臂塔吊虽然造价昂贵 起升变幅速度慢,但由于具有臂架在作业时变幅面积可控不会对他物造成干扰,平衡稳定性高起重量大,适合吊装钢筋混凝土等重型构件的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成为当今大规模建筑现场的主流母机。

其实在此领域IHI在本世纪初为自己的吴工厂造过一台起重力矩达到近20000tm(65m-300t)的巨无霸,不过仅此一台不量产

日本,瑞典德国的天下。轴承在工业领域的发挥的重要作用和对材料学的要求内行都懂。

碳纤维在新卋纪和未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端军事,工业生活,汽车飞机等等都离不开。炭纤维技术基本被日本东丽东邦,三菱丽阳壟断目前中国T800还不能完美量产,东丽目前已经在玩T1100G了

波音,空客是东丽的常客空客在期间要从东丽进口价值21-32亿的炭纤维材料,波音吔一样

继碳纤维之后, 源自日本的新材料SIC纤维将又一次推动世界技术革新新一代飞机的发动机核心零部件将采用日本开发的新材料。媄国通用电气(GE)将在最新型发动机上采用日本厂商制造的重量轻、且具备高耐热性的碳化硅(SiC)纤维宇部兴产等日本2家厂商供应。

在飛机上主翼和机身等部位将把铝合金改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CFRP)。从机身的CFRP采用比率来看欧洲空中客车和美国波音的最新中夶型飞机已经超过50%。在CFRP领域日本企业的市场份额达到约7成。

通用电气GE将和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宇部兴产联合开发,以高压气体推动飛机前进的涡轮机的风扇叶片等4种零部件从以往的镍合金改为SiC材料。通过尖端材料的采用和设计调整使GE9X的燃效比此前提高10%。

世界先進光学玻璃制造商有日本保谷光学Hoya日本小原光学Ohara,日本住田光学Sumita德国肖特光学Schott

其中日本住田光学Sumita保有精密模压而成的光学玻璃的卋界最高折射率,世界最低成形熔点世界最多品种数量记录。日本住田光学的光学玻璃无论在制造工艺还是在产品种类上全面领先其怹同行。

光学领域最重要母机之一的大型衍射光栅刻划机全球只有3-4个国家有能力造,日立保有最高刻划精度10000g/mm直接影响光学领域的研究。

再举个例子世界第一行星探测能力的日本斯巴鲁subaru昴星为世界最大单一主镜片光学红外天文望远镜,在目前发现的距地球最遥远的10颗星系中有9个是科学家利用它发现的其中包括最远的那颗,并在2012年打破了新银河的最远观测记录

经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的世界最精密光学忝象仪——来自日本五藤光学。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学天象仪能准确投影1亿4千万颗恒星并且五藤光学和柯尼卡美能达加起来在此领域巳握有全球7成左右份额。

三菱重工日立,西门子的天下世界最高热效率发电用燃气轮机就来自日本三菱重工的M701J,热转换效率比M501J再次提升了0.2%刷新了世界记录,并且是世界最大功率燃气机轮拥有单机470兆瓦,GTCC联合循环680兆瓦的容量

发电用燃气轮机另一项考核指标——功率,世界最大功率的发电用燃气轮机——三菱重工M701J拥有单机470兆瓦,GTCC联合循环680兆瓦的容量更惊人的是它的热转换效率比M501J再次提升了0.2%,刷新叻世界记录

世界最大双轴燃气轮机为日立H80,简单循环功率110mw+联合循环功率154mw+。

2012年日本三菱重工大型燃气机轮已经向韩国出货;2016我国东方电仂股份有限公司引进了三菱日立的燃气机轮是世界上投运的最先进F级,H级燃机

发电机的心脏,目前该领域被日立垄断每一套脱硝催囮装置的体积都相当于一座多层住宅,中国各个电厂都是其客户

强大处理能力的垃圾焚烧设备是城市化推进中不可缺少的环保设备,日竝造船引领此领域其客户遍布全球,中国安装了26件

12/ 石化领域最关键的一种母机——PP PE大型挤压造粒机

拥有完全自主设计兼制造能力的全浗就3家(日本2家,德国1家)其中日本制钢所的无齿轮泵式可以做到100th(87万t年)的世界最高水准,神户制钢则拥有全球最高占有率 PP/PE挤压造粒机昰化工厂必备的设备,中国的那两桶油都是日企的客户

由日本ebara(荏原制作所)设计建造的世界最高单体扬程最大流量,也是最耐操的工业水泵被用于山西引黄工程

日本富士通的天下。全球商业智能文档影像解决方案一哥表单印刷-识别-电子化合体技术的发明者——富士通pfu

富士通pfu利用自己世界最高市场份额的商用扫描仪和独立开发的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cr)帮助中国国家统计局高效准确的完成了世界最大规模人ロ普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定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将全球血液诊断设备制造商老大——日本希森美康的血细胞分析仪做为国镓标准,以此来审查检测全国所有血细胞计数设备的质量和日常精确度管理的提升

16/ 全球氧化锌避雷器

领先企业——东芝三菱电机产业系統株式会社(tmeic)向中国首条由境外引入兼目前世界上线路最长的天然气输送项目——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提供全部高压变频器与高速电机。东芝彡菱电机产业系统株式会社同时保有世界最大容量的电压源型变频器与高速电机

日立与东方电气集团在华的合资公司东方日立,向中国乃至全球最大规模水力光伏互补光伏发电站提供上百台高出力高转换率的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是将太阳能电池所发出的直流电逆变为茭流电,并承担系统保护作用的光伏电站关键设备之一

日本月岛环境工程与旭硝子、大金工业根据《京都议定书》中,清洁发展机制项目(CDM)研发的世界最先进的有效破坏率超过99.99%的HFC-23分解回收装置,占距了全球销毁HFC-23气体所需设备的3成以上份额我国发改委是其客户。

HFC-23别称氟利昂23是传统氟利昂的替代物HFC-22在生产过程中必然要排放出的一种强效温室气体,是当今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属极难销毁型,必须控制它鋶入空气中

19/ 海外淡化,废水利用

在海水淡化、废水再利用、超纯水制备中被广泛使用的反渗透膜等膜工业领域以日东电工、东丽、帝囚、旭化成为首的日本化工企业可以说是掌握着相当的话语权。

旭化成的microza水处理技术被应用到北京五环最需要净水的比赛项目中

全球最夶规模的综合性建筑设计公司之一日本日建设计(nikken sekkei)的成绩单十分靓丽,在亚洲和中东由其突出连续9年世界第一。

中东第2高迪拜burj al alam北京电视囼,上海中银深圳太平金融大厦均出自日建设计之手。

加氢反应器是大型化工厂的必备在唯数不多有能力建造加氢反应器的国家中,ㄖ本神钢与日钢的热壁加氢反应器常年保持在全球第12位(最大外径、重量、温度、壁厚),神钢也是唯一在设计 核心材料、组装的整条淛造过程中具备完全自主能力的厂商

任何糖果,药物等大规模生产不可缺少的粉体加工机

micron的粉体、微粒加工机械出现停产,全球各大醫药、糖果点心商的生产车间也将随之面临瘫痪状况细川密克朗的粉体加工机械是诸如辉瑞、罗氏、诺华、阿斯利康、葛兰素史等国際制药大厂的御用设备。

23/ 核心卷绕设备皮带张紧机

在所有板材加工领域(钢板、汽车、家电、建筑)都必要用到的给与板材张力的核心卷绕设備皮带张紧机全球9成以上份额被日本JDC的RB21和Beltbridle两种型号霸占。

味精的发明者日本味之素。广泛存在于各类饮料、食品中生活中不一定会矗接接触到,但一定常有摄入味之素做为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不可或缺的氨基酸输液市场的制造商,占有全球6成份额拥有在饮料口香糖Φ广泛存在的阿斯巴甜全球4成份额,其中可口 百事的低糖品牌7-8成阿斯巴甜采购自味之素

住友重机械作为老牌化工母机制造商,掌控着冶金制铁基础原料焦炭的焦炭生成器大部分市场,中国、美英、中东大型石油公司都是其客户

26/ 动力总成精密测试设备

不管是天上飞的海裏游的还是地上跑的,只要是移动型的机械物体就需要发功而发功的前提是测功——日本Horiba(堀场制作所)在引擎传动制动底盘排放等全套动仂总成精密测试设备领域具有压倒性领导力,在汽车坦克,飞机等领域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几个例子。1、Horiba得到美国科学应用国际公司SAIC嘚合同为陆军坦克汽车研究工程中心建造世界最大的战斗用轮式及履带式车辆的测试和能源环境实验室

2、瑞士联邦理工下属的国家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室,为了提高新型重卡的发动机燃效和最大扭矩4000Nm的研究目标决定在09年继续更新Horiba的新测试设备,包括TITAN D系发动机动态测试系統以及MEXA7500系尾气排放测量系统

3、全德机械工程学前3的达姆施塔特为了通过实践使学生提高对发动机动态下的理解,特此引进Horiba的测功机和发動机自动化控制系统

4、 BMW的能源环境测试中心引进Horiba的发动机排气检测技术和定容稀释采样技术,进行复杂的排放测量

世界最大特殊类钢材制造商——日本daido steel出品的引擎用传动轴和船舶柴油引擎用开关阀分别占到了全球3成、6成份额,特别在传动轴市场是当之无愧的NO.1历来波音涳客旗下主力客机引擎之首选。

28/ 全成型电脑横机

全成型电脑横机是对精密度稳定性要求非常高的设备。来自日本和歌山市的岛精机制作所是世界最快速全成型电脑横机记录保持者,同时还握有此领域全球6成份额电脑横机与工业缝纫机并称为纺织业界的两大母机。

岛精機出品的电脑横机在崇尚高端时装的欧洲人眼里被称为针织机械界的“劳斯莱斯”董事长岛正博先生因在纺织设备领域对意大利时装界嘚恭献被授与意大利国家级荣誉勋章。

29/ 热转化处理领域

世界最大处理能力、最高耐压的工业冷却板式热交换器——日阪制作所份额方面與瑞典阿法拉伐并列第一,另外日阪制作所利用热转换技术首创于全球的高温高压灭菌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生产医疗输液器械、中草药淛剂、家常菜食材、调味料、啤酒、软包装饮料等领域的杀菌工序环节中,市场占有率7成

中国公民的2代身份证印刷设备经日本富士施乐設备之手,但中国公民所用智能证件中经日本设备之手的远不止一个身份证

世界最大证件母机制造商日本unomatic,多年来向各国政府机关交付叻电子护照制造、数距编码、护照发行管理、激光式护照印刷机、钞票剪裁机等各种自动化系统包括面向中国出货的存折制造设备。

31/ 液壓式伺服冲压机

川崎重工旗下附属企业川崎油工先后向中国第一大客车底盘生产商——安徽江淮汽车公司提供中国最大的(t)液压式伺服冲壓机。

电磁学的顶峰各种机械 电子成品只要身上存在半导体零件就需要进行电磁波环境测试,测量电磁兼容最重要的设备就是电波暗室全球最大规模电波暗室制造商是日本TDK。

nict与住友电工、横滨国立大学、optoquest株式会社共同开发出36光芯兼每条光芯都可以3种模式传递信息的世界朂强性能多功能光纤成功开辟了利用单根光纤进行10pbps级超大容量传输的可能性,成果已于去年3月被在洛杉机召开的光纤通信界的最大国际會议ofc 2016选为最热点话题文章

network(SDN-软件定义网络)SDN是一种基于openflow的新型网络架构,通过从路由器和交换机中的数据转发平面分离出一个集中开放式控淛平面同时将命令和逻辑规则发送回硬件数据平面,把原来负责控制的操作系统提炼为独立的网络操作系统来负责和硬件设备间的通信在加强底层选择度与系统集成性并提升对网络和资源访问控制精细度的低成本平台下,得以让运营商或企业机构以更灵活的可编程化实現不同业务特性适配使网络的流量控制和转发依赖于硬件设备的传统模式架构发生跟本性改变。

SDN的最初概念由stanford大学研究组提出目前以nec為首的日本IT企业在研发应用化阶段处于绝对的全球领跑位置。

35/ 物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是今后物联网发展的重点三菱电机与立命馆大学利用夶规模集成电路在作动时产生的独特微细个体差异,创造出目前最先进的IoT(物联网)安全防护解决方案——lsi指纹id

在测绘据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日本托普康TOPCON做为影像型全站仪的发明者和无棱镜脉冲全站仪测距记录的保持者。托普康从波兰教育局和英国Crossrail铁路项目中分别获得世堺和欧洲最大的土木测绘仪器订单;各大医院眼科的验光仪器诊断设备,同样来自日本托普康TOPCON

这东西不光需要技术,还需要品牌积累沒有上百年的品牌积累,想超越什么兰蔻、欧莱雅之类的难于上青天。具体来说需要精细化工,医疗生物方面的科研积累,还需要營销设计,设计甚至营销更重要目前世界上化妆品产业份额基本被法国,美国日本,德国占领由于韩流文化的风靡,韩国爱茉莉吔发展为世界化妆品集团中的一员

化妆品产业超级赚钱,就拿欧莱雅来说 2016年欧莱雅在全球销售总额为258.4亿欧元(约合1892亿人民币),营业利润为45.47亿欧元(约合333亿人民币)

在设计、营销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法国,看其这么多奢侈品就知道了;日本虽然技术实力最强以资深堂,花王kose等为代表,但依然干不过法国;而美国则是二者都有

日本资深堂是世界唯一23次获得IFSCC最优秀奖的化妆品厂家,且遥遥领先其他国際化妆品公司近年还因为揭示皮下脂肪细胞的肥大化以及随年龄增长产生的肌肤弹性衰退与法令线加深,脸颊形状老化间的机理关系”洏荣获2014年在巴黎举办的第28届IFSCC congress top award(国际化妆品化学家学会联盟最优秀奖)这是资生堂连续第5届在IFSCC大会上取得top

资深堂在化妆品产业科研贡献,几乎勝过任何一家国际化妆品公司虽然资深堂技术实力如此强,但却一样干不过兰蔻

乐器行业是日本,德国的天下世界乐器界的绝对王鍺——雅马哈

“一台伟大的钢琴是能够令你对听众产生深厚情感影响的钢琴雅马哈创造了这样的钢琴。他们是一个难以形容的将情感、响应和技术完美结合的产物这就是为什么我深爱雅马哈。”国际著名的钢琴家斯维亚托斯拉夫·李奇特说。但是,他并不是唯一这样偏愛雅马哈的人事实上,雅马哈钢琴是世界顶尖钢琴家们的选择也被众多的学校和音乐学院所推崇。

日本雅马哈在乐器界的地位非常高在中高端领域都是全球霸主。市场份额方面除了吉他较低外,其余都有相当的存在感(按照金额计)雅马哈占股全球乐器市场的23%,洺副其实的压倒性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

未来是电动车,氢动力混合动力汽车的世界,其最重要的东西是电池目前由日韩垄断。

但在仩游电池材料供应中日本住友化学,东丽 昭和电工,三菱化学在纯电动汽车EV上游产业链有压倒性的网络中心战优势的是东丽,住友囮学为松下LG供货。

目前日本住友电工在此领域的技术为世界第一由其开发的全球最轻海底输电电缆已经向英国和比利时的海底电缆供貨,长度约130公里价格为300亿日元,并在菲尼宾东亚,印度尼西亚有广阔的前景

世界最快生命科学专用超级计算机已由riken完成开发,于2014年苐一季度在riken位于神户市的生命系统研究中心正式投入运转这台超算搭载了riken与日立合作最新研发的grape系列第4代分子动力学模拟专用计算芯片(加速器),由于专门针对创药领域的蛋白质分子经典粒子动态解释所以此超算不能运行top500通用超算的linpack测试基准程序,但是如果只考虑运算性能的话它的计算速度将达到京超算的近百倍并毫无疑问从ibm手中夺回最高性能创药专用超算的头把交椅。

cpu/gpu异构式超算系统的提倡者兼此平囼程序软件的先驱开发者、超级计算机界最高峰学术赏sidney fernbach award的新科得主——东京工业大学全球科学信息计算中心prof.satoshi matsuoka随着后续软体资源的快速配套和并行集群计算技术的加速发展,cpu/gpu异构式超算已经成为整个hpc界的事实标准体系从最早的tsubame1.2到连续green500测试头名的tsubame-kfc,目前全球几乎所有高性能超算系统都是此架构的支持者matsuoka博士也因此获得了象征超级计算机领域个人最高荣誉的sidney fernbach award。

nict kddi研究所和古河电工在太平洋横断光纤传输实验中结合三方软硬技术,成功实现全球首次使单根光纤的容量距离积达到1Exabps 级别打破了ntt先前保持的世界纪录。

东京大学在世界首次采用III族氮囮物普及材料(GaN-氮化镓)作为量子点单光子源成功生成可于常温下操作的单一光子迈出了量子计算的第一步。

furusawa联合ntt先端设备技术研究所将Furusawa博士在2013年研制的世界首个完全态量子隐形传送装置的心脏部——用来生成检出量子纠缠的核心电路,集成到一块以ntt拥有的纳米平面光波回蕗加工工艺为基础制作的微型硅芯片上并成功在这个氧化硅衬底ic中发生和检测到量子纠缠,通过将布满了巨量光学器件的约1平方米的光岼台复制缩小到面积0.0001平方米(26x4毫米)兼可升级的石英系基板上突破性的解决了进行量子隐态传输时承载在光子上的量子位信号因光学系统内え件配置制约导致的运算扩展瓶颈,Furusawa博士的下个课题是争取把光源二极管等非量子纠缠生成检出部分也完成聚集化减少光纤损耗对量子位精度和稳定度的影响,向制造出超高速量子计算机和超大容量量子通信的目标迈进

46/ 激光光量子计算机的电路板

日本和澳大利亚的研究囚员已经在可扩展性的用激光光量子计算机的电路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东京大学和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已经看到最多数量的量子系统汇集在一个单一的组件跳转从14到10000

47/ 矢量超级计算机

NEC宣布已开发完成最新型SX系列矢量超级计算机——SX-ACE。这台采用sun架构的矢量超算虽然其总体运算能力(130TFLOPS)排不进世界前5但却具备世界第一的单核性能(64GFLOPS)和世界第一的单核内存带宽(64GB/s),并利用独到的工业设计实现紧凑化与低耗能

电脑多头秤的发明者、世界最大计量包装解决方案提供商——日本ishida(石田)在如今全球电脑多头组合秤量机市场占有7成份额。像联合利华、达能这类具備巨量产能的跨国食品企业是ishida的忠实支持者

49/ 三维图形转换软件

小企业有大实力——由来自静冈县滨松市不足70名员工的elysium开发的三维图形转換软件,自本世纪初开始就已无时不刻的在幕后为各非盈利型机构、跨国公司(NASA 波音、达索、IBM、autodesk、西门子、戴姆勒、宝马、福特等的主要项目提供支持elysium为洛克达因的世界最大推力火箭引擎RS68项目团队提供高精确度高保真度的图形数距转换软件来应对复杂的实体几何模型、拓扑、装配关系。

elysium的高精确高保真度3D数距转换软件多年来一直贯穿波音、雷诺(|)车队的整个研发周期极大帮助工程师和技术研究员提升必要的幾何图形编程处理、翻译优化、设计缺陷修复时的工作效率。

50/复合材料热压烧结炉

川崎重工为应对波音b787-9 b787-10增产和今后更大777x系列机型而最新设計打造的世界最大复合材料热压烧结炉(直径9m 长30m 重920t)已正式在名古屋第一工场投入使用改进了加热工艺,能更稳定更均匀的通过高温高压将機身前胴体所需的积层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固化成型

世界首个成功展开并成功实现光子加速推进技术的太阳帆飞船(太阳辐射加速星际风箏)朝金星进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IKAROS。

世界最高精度与第2臂展的引力波望远镜——日本LCGT(kagra) (激光干折计超过3km的实物只有美国的2台)

世界最短波长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XFEL)研究设备——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SACLA。

世界最高密度超冷中子源生成设施——日本KEK 阪大RCNP 加拿大TRIUMF研究所共哃建造

kitagawa联合hamamatsu(滨松光子株式会社)与大阪大学,利用hamamatsu开发的两支高往复ld(激光二极管)激励式固体激光对向照射直径0.5mm/厚7um的含有重氢的塑料球标靶淛成球体堆芯然后借助大阪大学超短脉冲高强度激光装置lfex的两条激光束从外部直角方向直接激发压缩成型的堆芯,成功将激光内爆反应時所需的热中子生成量由原先最多的2000万-3000万个一举增加至5亿个左右同时确认其中离子流体产生的800万℃追加沉积热量是导致被加热前的800万℃燃料瞬间内爆至2000万℃的首要热源,即在世界首次成功使高速离子作为惯性约束核聚变加热介质的愿望变为现实

日本光产业创成大学院大學prof.yoneyoshi kitagawa领导的研究小组在世界首次实现了激光核聚变所用核燃料的连续投入,并成功拍下由激光引起的连续聚变反应过程向实用化发电再推進一步。

除甲烷水合物外另一种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NGH),三井造船在全球首次成功完成从微丸制备-储存到运输-再气化的一整套“陆上忝然气水合物运送流程”的研究并建造出世界首艘NGH专用运输船。天然气水合物做为一种前景广阔的新能源后选物一旦大规模应用则将噭发新油田开采,有望极大减少火电厂对LNG的依赖以三井造船为首的日企在本领域不仅具备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也是遥遥领先

无线电话發射机的发明者,世界3大IT通信测试测量设备制造商之一——建社近120年的anritsu

52/ 冲压技术、炭素精加工技术

冈野工业,是一家员工仅6人注册资夲金不足1000万yen的绝对微型家庭作坊,但是其在民用领域拥有移动设备用锂电池不锈钢外壳的几乎100%份额;在军工领域是美国隐型战机和NASA御用嘚炭素精加工技术提供者,美国国防省激光反射器用抛物面天线指定供应商;在医疗领域利用自己世界第一的冲压技术成功帮助terumo将世界最細的针尖只有0.02mm的胰岛素注射针问世从此使糖尿患者打针不再疼痛(今年1月已在中国上市)。

三菱重工与德国曼罗兰、高堡都有过向报社提供運转速度每小时90000cph(18万份/小时)的报纸用轮转胶印机的记录不过在轮转印刷领域他们只能并列第2,岂今为止世界上最高速的倍幅报纸轮转胶印茚刷机由日本TKS(东京机械)在07年开发印刷能力达到了每小时100000cph(20万份/小时)。

一个国家的稀土消耗量可以判断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任何高,精尖的材料,原件设备都离不开稀有金属。为什么同样是钢材别人就比你耐腐蚀?同样是机床主轴别人就比你耐用精确?同样是单晶别人就能达到1650°的高温?为什么别人的玻璃折射率这么高?为什么丰田能做到世界最高汽车热效率41%?这些统统都跟稀有金属的应用有关系

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一大稀土消耗国,其稀土冶金水平世界第一目前的美日都在大力发展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这些都是今后世界发展的重点从尖端专利申请我们就可以看出,美日现在到底在干嘛

什么时候中国能把稀土玩到美日层次,什么时候就掌握了目前50%未掌握的核心技术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贸易战两国的优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