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注射连线法

肌肉注射选用连线法划分部位时其注射区应选择髂前上棘与尾骨两点连线的

}

肌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倳项:

①携物床前核对解释选择注射部位,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仰卧位常用于危重及不能翻身的病人,作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坐位取自然坐位,为便于操作坐位要稍高、注射侧腿不能悬空。

②用2%碘酊和70%乙醇消毒皮肤待干。

③排气左手拇、示二指分开并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针头和注射部位呈90°角。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将针头快速刺入肌肉内2.5~3cm(针头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右手固定针头左手缓慢注入药液。注意观察疒人反应

①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衔接处折断

②如同时注射两种药液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注意配伍禁忌

③2岁以下嬰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幼儿在未能独自走路前其臀部肌肉一般发育不好,臀大肌注射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④需长期作肌内注射的病人注射部位应交替更换,以利药物吸收减少硬结的发生。

}
各种注射法的进针角度要求:

  皮内注射法(ID)

  针头斜面向上和皮肤呈5°角刺入皮内。

  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30°~40°角,迅速刺入针梗的1/2~2/3.

  肌內注射法(IM/im)

  针头与注射部位呈90°角,迅速刺入肌肉内,深度约为针梗的2/3.

  静脉注射法(IV/iv)

  针头斜面向上并与皮肤呈15°~30°角,由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静脉。

  针头与皮肤呈90°或45°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抽动活塞,见暗红色血液则提示针头已达股静脉。

  点击右上按钮选择“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点击右上按钮,选择“关注官方賬号”

  点击右上按钮选择“查看官方账号”,然后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