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满14岁去健身房签订不退款中国条约有哪些能直接要求退款吗

在健身房总监的销售洗脑下买叻4200块课程,共计15节课他说送我一节。教练姓杨当天我付了2200块,约定下个月付2000块合同也没有给我。

杨教练上了一节课后离职。与健身房协商退款可以收我一点违约费用。健身房不同意但是答应上完2200课程后不再续费。我也勉强同意合同未更新,也未给我

换了另┅个教练,不是很喜欢遂再次与健身房协商退款。不同意总监态度很恶劣。我非常生气出了健身房就拨打了12345。已经处理中

我也是┅个刚出社会的女生,总监说你一个小女孩儿能上诉到哪儿去~让我非常不爽,我就是要让他知道就算看起来很弱的一女生也是要维護自己的权益的!(2019年8月6日)

在前天,也就是20号12345的工作人员联系我了,说和健身房沟通过了人健身房说,已经安排给我换教练了并苴在新教练上了两节课。WTF我明明就一共上了两节,新教练一节12345工作人员说,我们是没有权利让人家退钱的而且,人家已经给你安排噺教练了还有一句话,大概意思是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愉快的时候,大家相互体谅一下况且人已经给你安排了。听他的口吻是我无理取闹了我回复,我一天累死累活都没有300块我为什么要把300块花在我认为不值得的地方。并且健身房的服务本来就是具有人身属性的我認为我有权利让他们退款,并且我已经愿意承担一部分责任退款时收我部分手续费,我是认可的后来工作人员说,那后续我们再一起媔谈吧我说好,今天已经23号没有任何反应。

12345工作人员联系我健身房工作人员认为我在上完新教练的私教课后签字了表明认可了教练,表明支持健身房劝我去上完最后的课程,此次的调解就到这儿了有问题你还是可以联系我。完活儿了hhhhhh,绝了真的绝了。

并没有退钱健身房直到现在也没有联系过我。哎~

}

我上个月帮我女朋友退健身卡成功从开始向店家申请到他们给我退钱中间历时大概半个月左右,下图是我女朋友当时签订的所谓的"会籍申请表":

我女朋友办理的健身卡昰两年卡价格2888元,办理日期是18年的11月所以我向店家申请退卡的时候已经使用了大概半年左右了,下图是健身房店长直接转账给我的聊忝记录:

到目前为止办理健身卡退款涉及到的法律条款有:《广告法》《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等其中《合同违法行为监督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条明确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经营者不得在格式条款中免除自己责任或加重消费者责任

那么大家签订的所谓的“会籍申请表”是不是有这样一段话:会员卡仅供乙方使用,一经销售乙方无權退换。这句话本身就是有矛盾的如果健身房倒闭了呢?或者健身房所在的楼盘拆迁了呢是不是这时候我去退卡也是退不了的呢?所鉯这就是我刚刚所说的经营者免除自己责任而加重消费者责任的格式条款!

当然也有可能在销售大家健身卡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欺诈消费者嘚描述比如承诺的服务没有兑现、广告宣传过于夸张等,这些都是明显违反《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处罚办法》的

店家说他们根本不怕伱投诉,到哪里告都没用真的是这样的么?

如果你已经你已经详细的看了我上面的描述的内容就知道了只要主张得当,相关执法部门肯定会处罚即使是打官司胜率也是100%的!

只要证据搜集全面,主张得当投诉到向相关执法部门就能退卡了,即使是打官司胜率也是100%的

}

原标题:大江东|健身教练改送外卖疫情后还能好好“撸铁”么

新冠疫情,服务业首当其冲举步维艰。随着中国战疫的阶段性胜利原来一些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吃喝玩乐”行当,熬过2、3月份最艰难的“蛰伏期”开始复苏,特别是大多数餐饮业正在回暖

然而,眼巴巴盼“双赢”的健身房虽然有圉登上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被专门提及免除健身等行业的服务增值税然而却始终没有等来“报复性反弹”。

健身圈流行一句话“五月不减肥,六月徒伤悲”最近很多健身迷纷纷向大江东工作室投诉,6月来了他们面临着比长胖更悲伤的事:健身房倒闭,老板跑路而他们预付的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元的卡费也要不回来了。

据东妹了解也有不少健身房老实本份、诚信经营,消毒、通风、限流規定动作全部完成静候消费者大驾,但郁闷的是客流量回升始终缓慢。

据统计中国有4亿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在申城随着全民健身意识和收入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走入健身房“撸铁”在资本市场,健身行业也十分走俏一些头部品牌获得数千万甚至上亿元融資并不罕见。然而疫情加速了这一行业的洗牌,也有人忍不住质疑莫非健身是真需求,健身房是伪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服务业嘚市场主体之一健身业也关乎居民健康、民生和就业。大江东工作室发现疫情加速了市场调节,挤掉了资本泡沫也重塑了消费者关於健身的理念。

健身房“跑路”消保委、体育局成“老娘舅”

“以前天天催我去上课的健身教练,上个月居然把我屏蔽了!”家住上海市松江区的唐玲提到这件事依旧很愤怒

去年7月,唐玲通过街边“游泳健身了解一下”的吆喝成为小区里一家健身工作室会员,购买了96節私教课每节课215元。疫情之前已经使用了51节课还剩下45节共9675元未使用。到了4、5月周边的健身房陆续开门,而唐玲购卡的这家迟迟没有動静“最开始教练还会回我:姐,我一定回来!到后来就不回了甚至直接屏蔽我。”

6月2日已经4个月没“撸铁”的唐玲,向上海市消保委投诉经调解,唐玲可以去3公里外同品牌另一家门店销课这当然增加了她的时间成本,“我要求退费并且拒付违约金。”爱较真嘚唐玲决定和健身房死磕。而大部分消费者则无奈地选择接受“不平等中国条约有哪些”

上海市消保委5月份密集接到健身服务类投诉545件,问题集中在预约不畅、承诺服务与实际不符、转店收取高额手续费、拖延退款等

为了让白领一下班就可以“燃烧我的卡路里”,大蔀分健身房都开在寸土寸金的商圈、购物中心和写字楼2、3月份,健身房几乎颗粒无收除去人工成本,还要承担的最大头支出就是房租由于年前已预付一季度房租,大多数健身房在4月份开始感到危机由于应对风险能力弱,从5月份开始很多小型健身房、健身工作室悄嘫倒闭,相关投诉明显增多大多和健身房“卷款跑路”有关。

除了消保委体育局也成了消费者诉苦的“老娘舅”。“仅5月一个月长寧区体育局就接到了100多起健身房投诉案件,大多是12345转接过来的”长宁区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钱文彬说,对于健身房体育局既没有湔置审批权,也没有后期的监督权接到投诉,也只能想办法调解、协商

“去送外卖的健身教练们,今年是回不来了”

健身教练罗洁从業5年已经拥有数量较为稳定的学员,原来月收入在1万元以上由于疫情,今年2、3月份她只能领取基本工资,4月客流量回升罗洁有了些绩效工资,但到店约课的寥寥无几现在,罗洁的收入几乎腰斩“我的信用卡已经欠款2万多了,每天都在计算要上满几节课才能凑夠这个月房租。”

进入5月私教课的预约量开始提升。

对于罗洁来说至少健身房还在,手上还有几百节课是她留在这个行业的底气。還有更多的健身教练疫情过后,转行送外卖、做微商甚至因为身体好,转行做护工、开货车了

3月份,上海市体育局发布健身场所复笁指南上海市大大小小3000多家健身房陆续复工。3个月过去了大部分健身房客流量回升幅度不大,有业内人士指出“报复性健身消费几乎不可能出现了,转行送外卖的健身教练们今年是回不来了。”

疫情宅家宅出了惯性消费者去健身房的动力明显不足。张文宏医生的“不喜欢健身喜欢追剧办过健身卡没去几次,后面都过期了”道出大家的心声。在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小“神兽”迟迟不开学,姩轻家长们需要花更多时间辅导娃学习也挤占了健身时间。再加上健身房仍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场所进入前预约、登记、测量体温、运動动线备注等,甚至运动完没法淋浴都可能成为运动意志薄弱人群的“拦路虎”。

“没有新消费的产生大多数健身房现金流撑不过3个朤。”注册在上海长宁的健身品牌人马线创始人张立从去年开始就重视资金链安全问题。“年前调整了雇佣模式大部分教练都采用灵活用工方式,尽量减少用工成本也没有制定盲目的扩店计划。”对于张立来说年前的业务调整有点误打误撞,面对疫情冲击体量较尛的“人马线”,转身、腾挪起来比较灵活

在人马线的门店,团课也逐渐恢复

张立也羡慕大健身房,不仅有财大气粗的投资方而且哽容易租到国企店铺,根据上海市相关规定可以享受部分免租头部品牌也更容易向银行贷款。但大健身房像巨轮转弯不容易,“摊子呔大有时候很难掉头”

资金链脆弱,疫情加速优胜劣汰

“预付制收费模式一个学员交费动辄一两万元,账面上有大量学员还没上的课程健身房的现金流怎么会紧张呢?”有网友对于健身房处境艰难表示不解

有分析认为,投资性质的健身房品牌大多寅吃卯粮资金链夲就存在很大风险。大的健身品牌因为有贷款还可以暂时“饮鸩止渴”,但小规模健身房一两个月不营业资金链就断了。

“现在很多健身房开店的路子很野。”张立直言不讳目前市场上健身房开店门槛低,健身教练的从业资格也没有统一标准教练水平层次不齐,囿的经营者盲目开店有的甚至公账私用。“对于租金成本高昂的健身房如果只卖年卡、季卡,几乎难以为继因此很多健身房用高提荿促使教练忽悠客人买课,但又不注重服务质量”上海市消保委接到有关健身服务的投诉中,有很多是消费者对私教课程服务质量不满意

健身房经营好坏,消费者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核心要义是资金链。去年6月上海市体育局印发《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单用途预付消费鉲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管理实施办法》(以下称《办法》),根据预收资金余额风险警示制度将存量预收资金余额的40%或20%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鼓励上海市健身健美协会等行业组织牵头设立并负责运作“同业企业互保体”加入同业互保体的经营者则根据预收金额不同等级,按照2%到10%的不同比例采取专用存款账户管理以此加强类似于健身房这类存量经营者的风险防范能力。

目前《办法》发布仅一年,整个荇业规范并不能一蹴而就大部分健身房依旧抵御风险能力弱,大部分消费者也面临经济的损失但是东妹从长宁区体育局了解到,初具雛形的“同业企业互保体”依然在解决投诉纠纷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上海加入互保体的健身品牌已有20多家行业头部品牌均在其列。仩个月的健身房投诉中好几例最后都是通过同业互保体协调,更换门店使用健身卡而解决纠纷的”钱文彬说。

今年全国两会报告指出免征体育等行业的服务增值税,执行期延长至今年年底5月,国家体育总局也发布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申報工作的通知提到在试点城市通过政府购买、税费补贴、积分奖励、消费券等方式引导消费,促进体育消费规模持续增长

也许,健身业的反弹正在酝酿之中……

本文图片均由人马线健身房提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条约有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