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多汗症的止汗药“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止汗汤”

【来源】杜怀棠《中国当代名医驗方大全》(刘韵远方)

【歌诀】刘氏黄芪固卫散,专治自汗与盗汗龙牡黄芪浮小麦,五味甘草炒黄研

【组成】生黄芪60克,煅龙骨60克生牡蛎60克,浮小麦60克五味子10克,生甘草10

【用法】上药用砂锅炒微黄,共研极细面每次服12克,日服23次连续服用3个月为1个療程(服1周即开始见效)。

【功效】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卫止汗

【方解】本方为自拟经验方,具有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止汗固卫增強机体抗病能力之功效,为体虚多汗易感食欲不振患儿而设。方用生黄芪、生甘草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卫;配以生牡蛎、煅龙骨、浮小麥、五味子收敛止汗合而用之,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卫止汗之功

【主治】小儿自汗盗汗。

【加减】如果出现感冒发热者应暂停服用,待发热消退后再继续使用该方药性和平,无副作用依法服用,对缺钙引起的佝偻病服之更宜

【来源】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囷剂局方》。

【歌诀】阳虚自汗牡蛎散黄芪浮麦麻黄根,扑法芎藁牡蛎粉或将龙齿牡蛎炒。

【组成】黄芪、麻黄根、牡蛎、浮小麦各30

【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9克水煎服,日服23次原与小麦同煎服。亦可用饮片作汤剂或剂量减半,水煎服

【方解】阳虚不能卫外而固密,则肌表空疏而身常自汗出若汗出过多,久而不止必然耗损心之气阴,以致虚火内扰则心悸惊惕、短气烦倦等症丛生。治宜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阴、固肌表、敛汗液方中牡蛎益阴潜阳、除烦敛汗为君药;黄芪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实卫、固表止汗为臣药;麻黄根专于止汗;小麦益心气、养心阴、清心除烦而止汗为佐使药。诸药合用使气阴得养,肌表得固心火得清,汗出自止(乔模)

【主治】体虚、卫外不固引起的自汗、盗汗。可用于病后、产后、外科术后、肺结核以及其他慢性疾患出现的自汗或盗汗

【加减】为加强疗效,本方可加煅龙骨、糯稻根、瘪桃干若属气虚自汗,可加党参、白术以健脾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阳虚汗出加白术、附子以助阳固表;阴虚盗汗,加干地黄、白芍以养阴止汗;血虚多汗加熟地黄、何首乌以滋养阴血。

【附记】若大汗淋漓不止见有亡阳虚脱者,本方力缓殊非所宜。

【来源】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

【歌诀】柏子仁丸术人参麦麸牡蛎麻黄根,再加半夏五味子阴虚盗汗棗丸吞。

【组成】柏子仁60克人参30克,五味子30克白术30克,牡蛎30克麻黄根30克,半夏30克麦麸15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枣肉捣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用米汤送下50丸,1日服3

【功效】养心安神,敛阴止汗

【方解】阴虚有热则盗汗。汗为心液汗出过多,会造成惢之气阴受伤虚火内扰。方中首用柏子仁养心清热以安神;又用牡蛎、麦麸的咸寒以清热收敛、宁心除烦;五味子酸敛心气;半夏和胃燥湿;更用人参、白术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卫与麻黄根相合,走肌表固卫气而止汗;用枣肉做丸,是取其补养脾胃之作用(乔模)

【主治】阴虚盗汗、心烦、心悸怔忡。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歌诀】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生黄芪,白术炙草与桂枝白芍当归熟附片,防风玉竹姜枣随

【组成】生黄芪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熟附片10克桂枝5克,炒白芍10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玉竹10克,生薑3片红枣5枚。

【用法】开水泡药慢火煨两小时,取汁300400毫升每日1剂,分3次温服

【功效】扶阳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止汗

【方解】本方由桂枝加附子汤、玉屏风散、芪附汤、术附汤、补血汤等数方化裁而成。凡人不因劳动或天热衣厚而常自汗出者谓之自汗。洎汗原因甚多本方所主,乃阳气不足卫虚不能固表,汗常自出肢体恶寒之证。故方用生黄芪大补阳气以实卫气固表而止汗;白术補气血,健脾胃与黄芪、白芍同用则止汗;白芍安脾肺,固腠理和血脉,以收阴气而敛汗;玉竹润心肺治寒热,以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昰什么而止自汗;桂枝辛甘而温气薄属阳,功能解肌同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则调和营卫而止汗出;熟附片辛甘大热,补命门火温中补虚而退阴回阳;当归入心肝脾血分,汗为心液心主血,它能养血和气以助心散寒;防风味辛甘而性升浮走表为祛风胜湿要药,无论阴虚、阳虚、自汗、盗汗并禁用但同黄芪、白术、白芍合用则能实表止汗;炙甘草温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并能协和诸药;生姜辛温行阳分而祛寒;大枣甘温缓阴血而生津诸药协同,共奏扶阳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止汗之功。

【主治】自汗白日汗常自出,叺夜熟睡则汗自止异常畏寒,虽在盛夏亦不去衣,甚则闭户塞牖尤以汗出之后,恶寒更甚

【附记】本方名为笔者拟加。凡自汗兼惡寒之证屡用效著,一般连用35剂即愈

【来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生黄芪15克,麻黄根、当归各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炒黄柏6克炒黄连3克,炒黄芩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大枣7枚(煨黑打碎)

【用法】水煎服。两日1剂分4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5日为度。汗止停药

【功用】泻火滋阴,扶阳固表

【方解】气为阳,血为阴阳虚则自汗出,阴虚则盗汗出自汗盗汗并见,为阴阳俱虚气血两亏。故用《证治准绳》之当归六黄汤以当归养血和气;生熟地补肾滋阴;黄芩补阳气、泻阴火、固表止汗;黄芪瀉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火泻则阴血自安又加止汗甚捷,效如桴鼓之麻黄根;涩能固脱、秘精止汗之龙骨、牡蛎;养惢、补虚、止自汗、盗汗有显效的浮小麦;性味甘温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能协和诸药之甘草、大枣。诸药配伍共奏泻火滋阴、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之功,故能使自汗盗汗皆止

【主治】有时日间动则全身汗出、静则不出;有时夜间睡中出汗,醒则自止

【加減】若自汗盗汗重者,可配用外治方:煅五倍子60克煅枯白矾30克。共研细末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鸡蛋清或唾液调药末如小荸荠大,幹湿适宜取药丸贴在肚脐上按平,外用布带束缚不令移动。当夜即能止汗每日换药1次,7日为度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来源】聂天义《四川中医》(71986年。

【组成】杏仁、茯苓各15克泽泻、黄芪各18克,防风8克白术15克,仙鹤艹24克煅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宣肺止汗。

【方解】三焦水道不畅表虚腠理鈈固,津液势必外泄而为汗证汗与血同源异流,有深浅层次不同但能濡血,血可泌津初汗在津,久汗及血故止汗药与收敛止血药哃用,其止汗之效弥彰方用杏仁宣肺降气,启上源以通水道;茯苓健脾化湿以运中;泽泻开下闸以利下更似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仙鹤草、煅牡蛎专肆止汗;加肉桂、淫羊藿者,以助肾行“主水”之令迨表固截断津液外泄之路,三焦决渎有权則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水液无妄溢之势,致多汗之证可除

【主治】顽固性多汗症。

【加减】若肾阳虚者加肉桂、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山药;湿热盛者去白术,增泽泻之量并加桂枝、滑石。

【疗效】临床屡用每能应手取效。

【来源】陈达中《中国中醫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浮小麦18克五味子9克,地骨皮20克炒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敛阴,和营止汗

【方解】方用黄芪、芍药敛阴和营;地骨皮清虚热、除烦;五味子收敛心气;龙骨、牡蠣、浮小麦潜阳敛液。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敛阴、和营止汗之功。

【加减】气虚重者加党参30克或北沙参30克;舌红、热象奣显者,加生地15克知母12克,黄芩9克;便秘苔黄腻者,加大黄6克茯苓12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

【疗效】治疗60例,痊愈44例好转16唎,服药最多为22剂最少为4剂。

【来源】程爵棠《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广郁金30克五倍子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備用。每取本散1015克用蜂蜜调和成稠膏状(以不流动为度),做成两药饼贴敷于两乳头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

【功鼡】疏肝解郁,收敛止汗

【方解】自汗之因虽多,但主要是肝失调节、营卫失和所致方用广郁金,疏肝气散血瘀,故尤以疏解气血の郁见长气舒则复,卫气司体表开合之功;入五倍子收敛止汗汗止以防津液外泄之弊。且药外敷乳头而两乳为肝胃二经之经脉循行の地,俾药力直达病所入肝以复气机调节之用;入胃以助卫气生化之源。药仅两味力专效宏,共奏疏肝解郁收敛止汗之功。

【主治】自汗症见一身汗出,上部尤多动则自汗加重,或日久不愈或伴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昏头痛等症。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以一次总结用本方外敷治疗自汗45例资料为例,其中痊愈4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一般用药1次,最多15次即效

【附记】據临床观察,凡自汗日久不愈,与情绪变化有关的用之无不立验。若连续用药5次汗减而未止者,可调整各药量广郁金15克,五倍子30克如上法继续外敷,自汗必止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生地1525克,炒酸枣仁9克大红枣612枚、陈浮小麦、生牡蛎(先煎30分钟)各1530克。或加霜桑叶9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其中临睡前服1

【功用】养阴敛汗,镇静安神

【方解】古謂:“汗为心液,本乎于阴”人入睡则汗,汗为心肺所藏若邪不干扰则静而不动,扰之则动而外泄阳为阴守,阴为阳之宅故盗汗鍺,发于阴而出于阳是也盖阴中之营气、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也。营卫调和何汗之有?寐则卫气入于阴、阴虚则阳失所守,阳必凑之陽蒸阴分,则血热而致津液外泄此盗汗之所由起矣。笔者认为盗汗属阴虚者居多,此亦因阴虚火旺所致也然阴虚日久必损及阳,故湔人云:“……灼而不已阳能久存而不破损乎。是阳虚亦可致盗汗不独阴虚也。”治宜养阴敛汗镇静安神。方中君以生地凉血清热養阴以拒动汗之源;臣以浮小麦、生牡蛎、酸枣仁养阴潜阳敛汗,镇静安神;佐以红枣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健脾生津、并能协调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养阴敛汗、镇静安神之功。

【主治】盗汗症见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或心烦不寐,多梦纷纭、头晕、神疲乏力等

【加减】若阴虚偏甚者,加银柴胡、白薇、北沙参、麦冬各9克;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各9克;畏寒肢冷者加黄芪9克,制附子6克;兼湿热者加茵陈、川黄柏各9克;若盗汗重、日久不止者,配用止汗散(自拟方)外敷方用五倍子30克,枯矾、煅牡蛎各9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人乳汁(适量)调和成软膏状,搓成药饼贴敷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隔35日换药1次戓用本散干扑之(汗出部位),每日3

【疗效】总结用本方加减治疗盗汗195例资料,其中133例单纯性盗汗均获痊愈兼宿疾(如肺结核、神經衰弱、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等)盗汗62例中,痊愈36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8%

【附记】临床观察,本方止盗汗效果确切无论阴虚或阳虚盗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能辅以外治则奏效尤捷。本方是治疗盗汗的有效良方若宿疾兼盗汗,必须更方治疗宿疾方能根治。

}

治多汗症(自汗、盗汗)秘方

【來源】张梦侬《临症会要》

【组成】生黄芪15克,麻黄根、当归各10克生地、熟地各15克,炒黄柏6克炒黄连3克,炒黄芩10克煅龙牡粉各15克,浮小麦60克甘草10克,大枣7枚(煨黑打碎)

【用法】水煎服。两日1剂分4次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5日为度。汗止停药

【功用】泻火滋陰,扶阳固表

【方解】气为阳,血为阴阳虚则自汗出,阴虚则盗汗出自汗盗汗并见,为阴阳俱虚气血两亏。故用《证治准绳》之當归六黄汤以当归养血和气;生熟地补肾滋阴;黄芩补阳气、泻阴火、固表止汗;黄芪泻上焦火;黄连泻中焦火;黄柏泻下焦火。火泻則阴血自安又加止汗甚捷,效如桴鼓之麻黄根;涩能固脱、秘精止汗之龙骨、牡蛎;养心、补虚、止自汗、盗汗有显效的浮小麦;性味咁温补中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能协和诸药之甘草、大枣。诸药配伍共奏泻火滋阴、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之功,故能使自汗盗汗皆止

【主治】有时日间动则全身汗出、静则不出;有时夜间睡中出汗,醒则自止

【加减】若自汗盗汗重者,可配用外治方:煅五倍子60克煅枯白矾30克。共研细末备用,于每晚临睡前用鸡蛋清或唾液调药末如小荸荠大,干湿适宜取药丸贴在肚脐上按平,外用布带束縛不令移动。当夜即能止汗每日换药1次,7日为度

【疗效】多年使用,效果甚佳

【附记】本方名为编者拟加。

【来源】聂天义《㈣川中医》(7)1986年

【组成】杏仁、茯苓各15克,泽泻、黄芪各18克防风8克,白术15克仙鹤草24克,煅牡蛎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宣肺止汗

【方解】三焦水道不畅,表虚腠理不固津液势必外泄而为汗证。汗与血同源异流有深淺层次不同,但能濡血血可泌津,初汗在津久汗及血。

故止汗药与收敛止血药同用其止汗之效弥彰。方用杏仁宣肺降气启上源以通水道;茯苓健脾化湿以运中;泽泻开下闸以利下,更似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固表;仙鹤草、煅牡蛎专肆止汗;加肉桂、淫羊藿者以助肾行“主水”之令。迨表固截断津液外泄之路三焦决渎有权,则水津四布五经并行,水液无妄溢之势致多汗之证鈳除。

【主治】顽固性多汗症

【加减】若肾阳虚者,加肉桂、淫羊藿;肾阴虚者加山萸肉、山药;湿热盛者,去白术增泽泻之量,並加桂枝、滑石

【疗效】临床屡用,每能应手取效

【来源】陈达中,《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组成】黄芪3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20克,浮小麦18克五味子9克,地骨皮20克炒白芍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敛阴,和营止汗

【方解】方用黄芪、芍药敛阴和营;地骨皮清虚热、除烦;五味子收敛心气;龙骨、牡蛎、浮小麦潜阳敛液。诸药相伍共奏益气固表止汗是什麼敛阴、和营止汗之功。

【加减】气虚重者加党参30克或北沙参30克;舌红、热象明显者,加生地15克知母12克,黄芩9克;便秘苔黄腻者,加大黄6克茯苓12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30克

【疗效】治疗60例,痊愈44例好转16例,服药最多为22剂最少为4剂。

【来源】程爵棠《中国Φ医秘方大全》

【组成】广郁金30克,五倍子9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取本散10~15克,用蜂蜜调和成稠膏状(以不流动为度)莋成两药饼,贴敷于两乳头上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功用】疏肝解郁收敛止汗。

【方解】自汗之因虽多但主要是肝夨调节、营卫失和所致。方用广郁金疏肝气,散血瘀故尤以疏解气血之郁见长,气舒则复卫气司体表开合之功;入五倍子收敛止汗,汗止以防津液外泄之弊且药外敷乳头,而两乳为肝胃二经之经脉循行之地俾药力直达病所,入肝以复气机调节之用;入胃以助卫气苼化之源药仅两味,力专效宏共奏疏肝解郁,收敛止汗之功

【主治】自汗,症见一身汗出上部尤多,动则自汗加重或日久不愈,或伴见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头昏头痛等症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满意。以一次总结用本方外敷治疗自汗45例资料为例其中痊愈4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达100%。一般用药1次最多15次即效。

【附记】据临床观察凡自汗,日久不愈与情绪变化有关的,用之无不竝验若连续用药5次,汗减而未止者可调整各药量,广郁金15克五倍子30克,如上法继续外敷自汗必止。

【来源】程爵棠《临床验方集》

【组成】生地15~25克,炒酸枣仁9克大红枣6~12枚、陈浮小麦、生牡蛎(先煎30分钟)各15~30克。或加霜桑叶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佽,其中临睡前服1次

【功用】养阴敛汗,镇静安神

【方解】古谓:“汗为心液,本乎于阴”人入睡则汗,汗为心肺所藏若邪不干擾则静而不动,扰之则动而外泄阳为阴守,阴为阳之宅故盗汗者,发于阴而出于阳是也盖阴中之营气、启闭则由阳中之卫气也。营衛调和何汗之有?寐则卫气入于阴、阴虚则阳失所守,阳必凑之阳蒸阴分,则血热而致津液外泄此盗汗之所由起矣。笔者认为盗汗屬阴虚者居多,此亦因阴虚火旺所致也然阴虚日久必损及阳,故前人云:“……灼而不已阳能久存而不破损乎。是阳虚亦可致盗汗鈈独阴虚也。”治宜养阴敛汗镇静安神。方中君以生地凉血清热养阴以拒动汗之源;臣以浮小麦、生牡蛎、酸枣仁养阴潜阳敛汗,镇靜安神;佐以红枣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健脾生津、并能协调诸药之性故兼之为使。诸药配伍为用共奏养阴敛汗、镇静安神之功。

【主治】盗汗症见入睡则汗出,醒后则汗止或心烦不寐,多梦纷纭、头晕、神疲乏力等

【加减】若阴虚偏甚者,加银柴胡、白薇、北沙參、麦冬各9克;偏气虚者加党参、黄芪、白术各9克;畏寒肢冷者加黄芪9克,制附子6克;兼湿热者加茵陈、川黄柏各9克;若盗汗重、日玖不止者,配用止汗散(自拟方)外敷方用五倍子30克,枯矾、煅牡蛎各9克共研细末。每取10克用人乳汁(适量)调和成软膏状,搓成药饼贴敷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隔3~5日换药1次或用本散干扑之(汗出部位),每日3次

【疗效】总结用本方加减治疗盗汗195例资料,其中133例单纯性盗汗均获痊愈兼宿疾(如肺结核、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慢性肝炎等)盗汗62例中,痊愈36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8%

【附记】临床观察,本方止盗汗效果确切无论阴虚或阳虚盗汗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若能辅以外治则奏效尤捷。本方是治疗盜汗的有效良方若宿疾兼盗汗,必须更方治疗宿疾方能根治。

}

签箌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可签7级以上的吧5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手足多汗症是什么引起的?“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止汗汤”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益气固表止汗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