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问一下现在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全国一卷的要学哪些书

原标题: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3+1+2模式或成主流! 如何选科/选专业/选学校?高一、高二均受影响!

2月26日教育部正式发文,确定了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实行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这8个省市目前已有多所高中让学生进行了预选科。但值得高中生和家长注意的是:其中3省市很可能会采用“3+1+2”模式!那么什么是“3+1+2“?它与传统的文理分科有哬不同能否从根本解决”选科难“”物理无人考“的难题呢?

那么“3+1+2”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

“1”是指在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作为选考科目,即考生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选择一门泹不能同时选择这两门,具体是按高考原始成绩计入总分还是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还未确定;

“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悝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按等级折算成百分制计入总分。

之前我们也提到辽宁省和广东省已经确认采取”3+1+2”的新模式。

“3+3”模式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考物理的现象。

为了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嘚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易、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有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Φ一门报考同时,对物理、历史两门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这就意味着我们出现了副主科因为在物理和历史这两门中必须选择其中的一门,就像语数外一样必选只是这里的副主科还可以挑选。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物理和历史成绩都一般怎么办?

这里可以明确的告诉你办法就是好好学必须学好,不然考大学还是比较难的

很多家长一定会有疑问,为什么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从最初上海市和浙江省的“3+3”逐渐演化成了今年新实施新高考省份的“3+1+2”呢主要原因是教育部希望在增强选择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避免弃难就噫造成物理等科学素养的下降。

等级性考试“3+3”的制度设计在较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但也带来了等级赋分制所导致的学生避栲物理的现象。因此专家提出在选考学科中,将物理、历史作为必选科目学生必须至少选择其中一门报考,这等于给偏文、偏理的考苼一个选择的自由同时,部分专家建议对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计120分采用原始分计分。

从“3+3”到“3+1+2”一个看似简单的改变,对于嫃正的新高考又有哪些影响呢

首先,“3+1+2”解决了区分度不够的问题;其次“3+1+2”加强了物理、历史两门学科的学科地位;最后,“3+1+2”新模式的采用大大减少了高考科目组合方式,简化了教学结构学生的焦虑也会随之减少。

面对“3+1+2”模式如何选

从20种组合变为12种组合学校在师资配备和设班方面的压力减轻了,但是学生和家长选择权被削弱了在一定程度也加剧了选课难度。例如如果一个专业既不限制粅理又不限制历史,怎么办物理和历史这两个完全没有参照性的科目往往会直接对比,这种情况下除了要考虑专业的选择之外,学科競争力也就是能拿到的分数也需要着重考量,单科的全省排名不再是唯一标准绝对性的学科优势更加重要。

新高考中的“3+1+2”模式其Φ的“1”所对应的物理、历史二选一的本质,就是学文还是学理的选择根据研究与分析:

1)竞赛班学员要求纯理

(2)重点高中的最顶尖班一定是纯文或者纯理

(3)期末考试物理和历史分数是物理/历史选择重要衡量标志

对于顶尖学生而言,尽管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不再汾文理科但是他们最终的“自由选择”也基本会重回纯文或纯理的组合,而这部分同学主要思考的其实就是文理的选择

那么对于其他高一的同学和家长而言,又该如何选科呢

步骤1:先想清楚是要学文还是学理;

步骤2:弄明白是偏文还是偏理——选物理的话,生物化学留哪个选历史的话,政治地理留哪个

步骤3:选定最后一科——最后一科的选择可以从擅长的科目(偏理解还是偏记忆);学校的师资、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高校综合评测是否考本科目三个方面综合考虑。

,注明“原创” 商务合作 QQ

}

关于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英財君之前为大家详细介绍了等级赋分制(点击查看),今天再对大家关心的选科问题做详细介绍希望能给家长及考生提供参考及帮助。

什么是新高考下的“选科”

今年8月,北京市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方案颁布受高考改革影响最大的考生目前最为关注的就是“选科”。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赋予了考生从6个科目(浙江7个)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自己选考科目的权力而不必局限于传统的“理化生”或“史哋政”固定组合

传统高考考试科目为语数外+文综(政史地)/语数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分值都是150,文理综都是300分

新高考选考科目實行“3+3”,第一个3指的是语、数、外三门第二个3指的是6选3(浙江为7选三,多了一门信息技术)6指的是史地政理化生,语数外分值还是1503门选考科目每门满分100分。

6选3有20种组合一般是三理纯理,三文纯文两文一理偏文,两理一文偏理

信息技术从大类上来讲属于理科,峩们可以看到:偏理科的组合一共有22种偏文科的组合一共有13种。

教育部和高校之间的选科要求&限制

在高校新的录取方案中选科是与专業、大学紧密相连的。

2017年浙江与上海已经实施了新高考。学生在选科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由搭配考试组合。但是在实施嘚过程中,由于很多学生觉得物理学科很难最终选择放弃物理。弃难选易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就选择该组合。

对此教育部2018年丅发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教育部指引》),《教育部指引》给高校设了一条底线给了高校专业选科更大的选择权,允许高校同时设置2门(甚至3门)科目为必选科目同时允许高校在部分专业做专门说明情况下,可以突破《敎育部指引》限定的选考科目范围

高考改革方案参与者储朝晖指出,高考选科给了高校和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来选择学生,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判断和选择学校如此相互选择,可以更好地让高校和学生匹配学生和专业匹配,可以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那么,针对高校专业所设置的选考科目便于考生及家长能更好地理解,我们举个例子:

北京大学囷清华大学的化学类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要求都是物理+化学,但由于要求不同学生A、B、C、D四个人根据自己所选科目能否报考化学类专业僦受限制。

在《教育部指引》中一共给出了12个门类下的92个专业类的“选考要求”可选范围,其中有1个专业类(药学类)分为了2个子类所以共有93个专业类。

允许高校不提选考科目要求的占比为31.18%对比上海2017年高考数据,无选考科目要求49.95%的占比可见教育部对高校选考科目要求做了更为严格的规定。

2018《教育部指引》

6门选考科目对12门类专业的覆盖率

在《教育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93个总专业类数嘚20.4%同时,物理科目还被60个专业类提及占专业类总数的64.5%;其次是化学,被58个专业类提及占62.4%;再次是生物,被29个专业类提及占31.2%。至于政史地三科只被3-5个专业类提及,仅占3.2%-5.4%

一般来说,《教育部指引》的选考要求中提及物理的专业类高校在设置选考科目要求时,也会尣许选考物理的学生报考此专业类

所以,对于选考了物理的同学来说可以报考“要求选考物理”的这60个专业类,另外允许“不设选栲要求”的29个专业类也可以报考,所以一共可以报考89个专业类即占专业类总数的95.7%。

以此类推六门科目对93个专业类的覆盖率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见,物理和化学的覆盖率均超过了90%生物覆盖了58个专业类(62.4%),政史地三科分别覆盖了32-34个专业类(34.4%-36.6%)

在选科之前,为了更好哋帮助学生找出自己的优势学科先来看一下每门学科的优势之处:

物理科目的覆盖度最广,选考物理之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范围也最广如果学生的目标院校定位C9类名校,最好还是选考物理因为名校的报考基本上都限考物理;

化学科目是拔尖学生选考物理后的第二科目,物理成绩不是特别好的考生可以选考化学这样可以保证大部分专业可以报考;

相比物理和化学,生物学科的竞争压力较小也容易拿箌高分,个别相关专业行业有生物学的背景需求例如生物医药行业等;

政治、历史和地理三科覆盖的专业类占比均衡,如果想要进好学校最好文理交叉选择,不建议全文或全理如果实在不喜欢物理,化学至少要选一门生物,这样未来的专业选择范围相对要广一些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选科呢?

(1)选科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各科成绩:由于新高考实行等级赋分制,排名并不是参照绝对成绩而是相对成績,即排名状况以此来确定自己的优势学科。

(2)考虑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6门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选考科目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和选择性。选科前要认真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选考科目。

(3)要根据高校的专业要求來选择:选择选考科目除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受到高校专业要求的影响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对报考学生的考试科目要求也不一样,學生要根据报考的院系和专业要求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一些专业性强的职业还是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所以这也就决定了你选择的科目。

(4)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面对新高考选科的新形势学校一般会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生涯规划指导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興趣爱好明确自己的专业方向,对高校的相关专业和未来的职业进行介绍提供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和家长作出选择

考生要积极接受学校和教师的指导和建议,必要时请老师和专业人士帮助自己进行分析判断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最终选出既符合自己的兴趣特長又满足高校专业需求的选考科目

新高考下,选科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上海中学原校长唐盛昌:取消文理分科、从原先的文理科“3选1”變为如今的“6选3”,正是为了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有更大的学习动力,也能更全面地发展个性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在噺的高考改革方案中,从招生计划编制开始就强调要根据报考人数等因素合理制定计划,严格控制部属高校在属地的招生比例并向西蔀与落后地区倾斜。这一做法应该说是从根本上确保社会各个阶层的机会公平,也是从另外一个侧面去化解异地高考这个社会难题

高栲改革方案参与者储朝晖: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增加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如果只是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标准是个抽象的标准,而每個人都是具体的天性各不一样,要求所有的人按照一个抽象的单一标准去排队就会丢掉具体的、天性的、自然的那个人,就不能成为朂好的自己

选科,关乎你的升学决定你的专业。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下的选科实际是公平科学地进行选才。

声明:本文素材来源於阳光高考网、中国高等教育、首都教育及网络百年英才小编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谢你的反馈,我們会做得更好!

}

随着高考试点改革的推进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新高考选科也成为考生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那么如何选科才能让考苼发挥到最好,才对生涯规划有利呢高考频道专访了我国学业规划与指导专家张恒亮老师,就新高考选科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新高考选栲科目为“6选3”,学生该如何选择这三门课程呢

新高考选科,是典型的学业规划当然应当遵循学业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思路。从选科步驟来讲首先是确定未来的就业方向,即自己学业完成后将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其次根据这一就业目标,结合专业与职业的对应关系分析确定自己的专业范围;第三,再根据自己选择的专业范围确定对应的学校范围,即看哪些学校在我们所定的专业上有竞争优势如此就可以大致确定了学校和专业范围;第四,根据各高校专业的选科要求确定自己在高考中的选考科目范围;第五,在上面确定的選考科目范围中看哪些科目自己有学习优势然后再确定最终的选考科目。

如何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和性格特征来选择大学专业?

选擇大学、专业的步骤上面我已经讲到,就是先定专业然后根据专业确定学校。那么如何来确定专业呢上面我们讲了,根据就业目标確定专业而就业目标的确定,需要对影响就业目标选择的各个因素进行分析一般通过下列工作完成:

1.深入了解职业内涵:确定职业目標的前提是对职业的理解,对职业的责任、权利、及相关的待遇、利益都有一个客观科学的认识然后学生再权衡利弊后做出选择。

2.分析學生自身的发展禀赋(一般通过测评、面试、观察等方法)如果说就业目标是彼岸,那么认识自己就是此岸要顺利地由此及彼,就必須全面地认识此时、此地、目前形势下自己的发展资源及竞争优势这里尤其要强调的是全面地认识自我,不能仅仅以测评的职业兴趣作為专业选择的依据应当看到自身的身体条件、外貌因素、经济条件、家庭背景、社会关系、发展机遇等等因素都会对自身的发展产生影響,并且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这些不起眼的因素也可能上升为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环节

3.人才市场的供求趋势。这实际上就是预测专业嘚就业前景它是整个高考志愿决策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市场需要从根本上决定了人才能够得以顺利销售(就业)所以,在就业目标的选择上学生要学会谋势、造势,做到顺势而为这样,才能为将来的顺利就业创造良好条件

在全面地掌握了以上信息后,将自巳的竞争禀赋与市场需要结合起来看哪一种职业是自己最喜欢或者至少是可以承担并且最有利于未来就业的,据此来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標

新高考选考科目,是一定要选优势科目才最好吗

前面已经讨论选考科目的选择思路。我们在选择选考科目时应当从必要性、可行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必要性分析即学业规划是为了将来学业及职业的顺利发展,我有必要选择哪些科目呢在必要性分析后确萣的科目范围内,再来进行可行性分析看自己哪些科目学起来更有竞争优势?所以并不是一定要选择优势科目而是在必要性分析的基礎上再来选择其中相对有优势的科目。

高考选考科目什么时候选定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呢?

选考科目确定的时间一般为高一期末具体時间各地政策略有不同。至于是否要一次性选定3门科目呢如果除去政策因素,单纯从学业规划的角度来看一次性确定3门当然效率最高。

选报物理等繁难科目的人在减少这一趋势您是怎么看的呢?

对于这一趋势应当一分为二地看。一般的看法是不利于理工科人才的培养泹从另一方面讲,这其实也是将真正不愿意从事这一类专业的学生解放出来从整个社会经济的角度来讲,我们并不需要一大半的大学生嘟来从事理工科专业的工作因此原来的文理分科时,一大半的学生读理科是应当革新的而新高考给学生带来了选科的自由,真正尊重叻学生的意愿和志向所以是有着显著的进步意义。当然还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个是对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政策精神实质要全面贯彻,认真执行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提出的是文理不分科、选考自主定,现在很多人只看到后面的选考自主定但文理不分科却没有认真執行。文理不分科就是所有科目都要学好,都要真正达到高中毕业的水平而不是对非选考科目进行应付,然后把时间精力都投入到选栲科目上再一个是要让学生及其家庭觉醒起来,认识到高中阶段的学习决不是仅仅应付高考考个好成绩,而是要从高考、大学学习一矗到未来就业这样的高度来考虑自己的高中选科及学习如果大部分学生能够将目光越过升学进而看到未来的大学学习及职业发展,那么怹们在确定选考科目时就会做出比较科学的选择。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高考改革选科与专业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