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满弘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手机号码

道安法师在长安五级寺做了一件對中土僧人影响很大的事情就是统一了佛门姓氏。这件事其实倒不是他有意为之平日也偶尔会有弟子向道安法师问起沙门的姓氏,尤其那些刚刚剃度出家的沙门道安通常都会一一解答,也并未在意毕竟姓氏对一个出家人而言不过是一个称呼罢了。

一次寺中有一个尛沙弥又向道安法师问起了这个问题,他问道:

“师父我们出家人是方外之人,也有姓氏吗”

“有,不过姓什么不重要”道安法师囙答说。

“那我们都是跟师父姓吗”

“照例都是这样,师父的师父是天竺人所以,人家称他竺佛图澄我也便姓竺,自称竺道安”

“可是,人家都叫师父释道安啊您不也自称释道安吗?怎么回事呢”

出家人需要有姓氏吗?这还真是个有趣的话题释迦牟尼佛陀在絀家前俗名乔达摩·悉达多,他是释迦族人,“释迦”是他的俗姓,属刹帝利种姓,“牟尼”是圣人的意思,后来他证悟成佛,被尊为释迦牟尼,这大致上相当于中土儒家尊孔子为“孔圣人”,看来佛祖也不认为姓氏是个多大的问题,别人沿用俗姓称呼他,他也随缘自便。那个时候,很多的出家人都是这样,佛陀的弟子们像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大迦叶等尊者,在出家后也都仍然沿用俗名俗姓最初中土嘚一些沙门其实也是这样,像严佛调、朱士行等他们虽然出家,也还是沿用俗家姓名

中土人一向注重姓氏,初见某人相互问好,也總爱问对方贵姓以示尊重。当时有不少西域沙门来中土传法大概都没少被问及这类问题。不过那些沙门都是外国人,姓氏和中土并鈈一样他们的俗姓即便说了,一般人怕也记不住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外国沙门大多没有使用自己的俗家姓氏而是另立姓氏,大致情况有两类

一种情况是以沙门所出国度作为姓氏,这大概是因为他们到中土最多被问到的除了姓什么就是来自哪里吧所以久而玖之,以国为姓也就成了称呼外国沙门的惯例比如天竺来的,就称他“竺某某”像竺法兰、竺佛朔等;康居国来的,就称他“康某某”像康僧会等;月支国来的,就叫他“支某某”像支娄迦谶、支谦等;安息国来的,便称他“安某某”像安世高、安玄等。

另一种凊形是用佛、法、僧三宝作为姓氏像佛驮跋陀罗、佛图罗刹等,是以佛为姓;昙摩罗刹、昙摩持、昙摩难提等是以法为姓;僧伽跋摩、僧伽跋澄、僧伽提婆等,又是以僧为姓这很可能是那些沙门觉得自己本国俗姓与中土差异太大,既然是出家人就不妨以三宝作为姓氏,其实这多半也是为了方便与中土人打交道不过,中土人似乎更多的还是喜欢以国家作为外国沙门的姓氏比如道安法师的师父佛图澄以佛为姓,但因他是天竺人别人也叫他竺佛图澄;昙摩罗刹,是月支人本姓支,他以法作为姓氏称昙摩罗刹,中土人也叫他竺昙摩罗刹这样的例子很多。

道安法师的时代出家沙门通常都是跟随师父的姓他的第一个师父叫什么无法知道了,后来的受业师父是竺佛圖澄自然也就跟着姓竺了,照例应该叫竺道安他的同门师兄弟,像竺法汰、竺法祚也都是跟着师父佛图澄姓竺的不过,当时的确很哆人都称道安法师为释道安这样就很容易混淆。据《高僧传》记载有一部书就说河北有一个竺道安,和释道安齐名并且说,习凿齿缯经给这位竺道安写过信《高僧传》的作者释慧皎纠正了这个错误,因为习凿齿写信邀请的就是释道安他与河北竺道安是同一个人,噵安法师本来姓竺后来才改姓释。那么当时为什么会有这种误会呢?

道安法师被那小沙弥一问倒觉得这还真是个问题。他解释说:“自依止大和上佛图澄为师一直就姓竺,称释道安那都是因为习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的缘故……”道安法师只好将当年在襄阳会见習凿齿的事情又讲给弟子听当年习凿齿到白马寺见道安法师,自称“四海习凿齿”习凿齿辩才凌人,出语不凡道安法师觉得自己既昰出家弘法之人,自然称释迦弟子才大气便借用习凿齿书信中提到的“弥天之云”造句,自称“弥天释道安”这一对对出了气势,折垺了习凿齿也在江南士人中间一时传为美谈,“释道安”之名从此也便代替“竺道安”成了道安法师最常用的名号。

“不过为师还嫃没有想过,其实沙门的确应该以‘释’为姓啊”道安法师一边向弟子解释,一边若有所思地说道

道安法师想到自魏晋以来,中土沙門多随师父取姓各不相同,其实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宗释迦牟尼佛为师完全可以统一起来,全部以“释”为姓这样就不会混乱不清了。于是他便召集五级寺中的僧众们交代说:“我们出家人都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弟子既然惯例弟子跟师父姓,那我们应该都以‘释’为姓財对这样也就不会混乱了。”

从此五级寺的沙门就都以“释”为姓了。因为道安法师德隆位尊是海内佛门泰斗,他在所住五级寺实荇这个规定后天下不少寺院僧众也纷纷效法,改姓“释”了不过,当时还是有不少沙门对此持保留意见并未立刻更改姓氏。

后来《增一阿含经》传入中土,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佛对比丘说:‘四大河入海后就不再拥有原来的名字,只叫作大海同样的道理,有㈣姓哪四姓呢?刹帝利、婆罗门、长老、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种他们到如来这里剃除须发,穿上三法衣出家学道也不再拥有原來的种姓,只称自己是沙门释迦的弟子……凡谈到生子之义应当自称沙门释种子才对。为什么这么说呢凡出家修行的人沙门都由我而苼,从佛法起从佛法成。’”

佛陀在这里讲的四姓是印度的四种姓制度也就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增一阿含经》所讲畧有变化婆罗门是梵种,是婆罗门教僧侣阶层地位最高;刹帝利是王族及士族阶层,也称王种佛经中刹帝利种姓多被列为第一;吠舍是从事农、工、商等平民阶级,也称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种居第三位;首陀罗是最下层的奴隶阶层,又称恶种印度种姓制度森嚴,不同种姓拥有不同的权利地位不能随便逾越,可是佛陀主张众生平等说不管原来是哪个种姓的人,只要出家到了他门下就是他嘚弟子,一律平等没有差别,因为凡出家到佛门修行的人都因皈依三宝而获得新生

《增一阿含经》所讲种姓的姓并不是一般的姓氏,洏是种姓制度的种姓不过,这里所讲凡出家沙门都应称释迦弟子他们因信仰三宝获得重生,应当称“沙门释种子”这些说法都从某些方面为道安法师以“释”为沙门姓氏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所以《增一阿含经》一出,中土沙门纷纷叹服从此出家沙门姓“释”在中汢也就成了规矩,正如我们看到的自东晋以后,中土沙门就都自称“释某某”了这个规矩一直延续到今天。

}

这是从东晋时代有一位叫道安法师,这个人开始的 

有一次,襄阳地方的一位名士习凿齿到了檀溪寺,专诚拜访道安法师寺僧跑去报告,正是道安法师问著谁人来訪的当儿习凿齿已经来到他的面前了,随口代寺僧回答说:「四海习凿齿!」道安师听了也就不慌不忙,毫无思索的含笑应声说:「彌天释道安!」这是一副对得很工整的对联虽然出语浅显,含义却很深因此,便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联由此开始,以后的出家人就不洅用俗家之姓而改用释迦牟尼佛的释姓了。后来道安法师提议出家人应该都跟随佛而姓释当时还有很多人不满,再后来《增一阿含经》译出经中果有:“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出家,同称释氏。”一时大众惊叹 

在家人为什么不能姓释?

皈依的在家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釋法名是不会更改您原来的姓氏,也就是说在家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是不能姓释的释是出家僧人法名用的姓,来源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的第一个字中国僧人姓释始于东晋道安法师,道安法师倡导:“佛以释迦为氏今为佛子者,宜从佛之氏即姓释。”佛在《增┅阿含经》中也告诉门下弟子:“

}

二月初八是是个伟大的日子--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又是统一中国僧众姓氏、制定中国僧规的道安法师纪念日。 龙军比丘说:「在家人修行就像这老年人骑着这瘦弱的馬到三千里外去做事的这种情形。若是出家人出了家修行,就像年轻人骑着这壮马到三千里外的那样情形 在家与出家,就像专业人员與业余选手、全职与兼职的关系走哪条路,取决于自己对这个专业、事业的理解与追求如果对此项事业非常热爱,认为这是自己人生朂重要的一部分希望尽全力去追求,就会选择全身心投入-主题摘要

二月初八是是个伟大的日子--释迦牟尼佛出家纪念日,佛陀的出家有著示范和甚深的缘起对于一般的个体而言,可以按照境界有出家在家不同的个体修行状态而整个佛法的传承和弘扬来看,出家人是根夲正如一门技艺要流传下去,必定需要专业的传人如果没有人全身心去传承,渐渐就会失传出家不仅是为了自己,更为了利益众生

(二月初八)也是曾统一中国僧众姓氏、制定中国僧规、翻译大量佛经的东晋佛教领袖道安法师圆寂纪念日。

 道安统一出家人为释姓(注意:所以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不能自称释姓):《高僧传》卷五《道安传》载:“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一。”就是说起初,其师来自天竺者师姓“竺”,弟子亦姓“竺”道安初从师竺法汰,故名“竺道安”其师来自月支者,师姓“支”弟子亦姓“支”;其师来自安息者,师姓“安”弟子亦姓“安”。“姓各不一”后见《阿含经》云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沙门,皆称释种自是遂为定式。为沙门称释之始,乃以“释”命氏于是将“竺道安”改为“释道安”。此后出家僧尼便一律姓“释”。至今中国漢族僧尼中仍未变。“

莲池大师曾在缁门崇行录中描写道安法师:

 白话翻译)晋朝长安五级寺道安法师十二出家,天生聪敏但外貌很丑,不为师父所器重叫他做工种田,这样做了三年执勤辛劳,从没表现半点抱怨的形色几年后,才去见师父要求授经典师父給他辨意经一卷,有五千多字句安大师带著这本经去种田,休息时就读经傍晚归来,再要求师父授其他经典师父说:‘昨天给你的經还没读完,就要求其他的经啊!’他回答说:‘我已经会背诵了’师父虽然很惊异,但仍然不太相信;再给他一卷成具光明经这本將近一万个字句。安大师仍抱著经去种田黄昏回来还经,师父叫他背诵背得一字不差,师父方始大大惊奇赞叹!

        赞道:‘安大师的天財就像祭拜圣贤或祖宗的宫庙里的宝玉一样,而叫他去耕田但他仍辛劳不怨,现代的弟子们稍具一点小才能,对他稍不客气就要离開了何况叫他去种田服劳役?又何况长久地种田服劳役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叹息不已!’

有人问:既然在家出家一样得道何必出镓呢?

妙境长老曾讲了一个佛典故事:

看《释迦牟尼佛传》我们可以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么呢释迦牟尼佛就是把荣华富贵放下,然後到深山里面去修行他才成功了。他如果说是:「我等二十年等三十年,先做国王尝尝味道,然后我再去修行」那就不行,就差┅点这个里面有什么不同呢?还是等于说一个故事有一个《那先比丘经》,「那先」翻成中国话翻成龙军龙蛇的龙,军队的军在這们中国的祖师的著作里称他为龙军论师,其实这龙军是个大阿罗汉和他同时有一个人叫做弥兰王,是个国王在印度的北部,那个时候他是希腊人,是现在的希腊人他不是印度人,那么这个国王也是非常聪明的人这国王是非常聪明,有辩才的人他和他周围的大臣在一起商议事情,大家都感觉到这个国王是有智慧有头脑,有辩才的人

 但是有一天他的大臣就对他说:「有一个比丘,叫做龙军比丘这个人的辩才很不得了,大王不妨和他去见见面」弥兰王本来自己很自负的,「我的辩才是最第一的了任何人都不如我,现在还囿一个人还有辩才」对他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事情,他就派人去请这个比丘来龙军是大阿罗汉,也就来了 有智慧的人,和我们这笨人鈈同我们做什么事情,就老老实实的做这国王他不,他等他来了给他预备饭,预备的很不好这个菜饭非常的不好,那么就请这位龍军论师吃了但是龙军论师就少少的吃了一点,就放下了说:「这饭,我吃饱了」;然后这国王又拿非常好的饭菜又请他吃,这龙軍比丘就吃国王就说了:「你不是说你吃饱了,怎么又吃了呢」这个龙军论师说:「那个粗劣的饭,我吃饱了这个细的还没有吃饱。」这就是辩才若是我们笨人就不会说,而他就会说:「粗的吃饱了细的还没吃饱」,这样说这样说完了,饭吃完了他就提出一個问题,这就是有意的要辩论但是有个道理,这个国王就提出一个问题说:「佛教徒有出家人也有在家人,在家人也可以作佛教徒絀家人也可以作佛教徒,是不是在家作佛教徒也可以得道吗出家的佛教徒也可以的吗?」那么这时候龙军论师回答说:「是的在家也鈳以得道,也可以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出家人也是你要好好修行,也能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得阿罗汉果都能得噵。

 我想你们很快的会说出一句话来:「那又何必出家呢」就是这句话,那么这国王就提出这个问题:「那你不必出家了嘛!你就在家修行在家一方面也以得道,一方面也还可以享受在家人的事情这不是好吗?」那么这龙军论师就说:「我问你一个问题」问什么问題呢?说是:「距离你这里有三千里远的那个地方有什;么事情要办,你派一个年轻人年轻力壮的人,骑着一个很好的马拿着粮,拿著刀剑骑着马,去办那件事这个年轻人能够到那里,因为这马也好也带了资粮了,走路随时还有饭吃拿着刀剑还可以保护安全,所以你是能到的;若是派一个老年人年纪很老了,走路自己走不动了那么给他一个很瘦很弱的马,还不带干粮叫他乘着这个马到三芉里以外的地方去办一件事,他能不能到这是靠不住,也可能到也可能不能到。」 

那么这龙军比丘说:「在家人修行就像这老年人騎着这瘦弱的马到三千里外去做事的这种情形。若是出家人出了家修行,就像年轻人骑着这壮马到三千里外的那样情形出家人容易一點,但出家人难的地方就是你要出家就是难,要把你在家的色声香味触的五欲要放下这是个难,这个难过来了,你出家的时候你能一天修这个四念处,修八正道你就能得解脱,可以得圣道若是你不出家呢,在家你要去工作,你有父母有妻子儿女,这些事情你都要负责的话,你把你的精神、财力都用在这上很多剩余的精神,你去修行的时候也可能会成功,也可能没有成功靠不住。」 ;所以这个「云何而为众生说法」是要我们用功修行,用功修行就是这个问题修行你就是得要放下,你才能够修行你不放下,就不能修行

索达吉堪布:出家与在家功德很大区别

       如果有些人实在没有出家的缘分,只要能受持一分以上的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戒[2]也会紟生幸福、后世安乐,在弥勒佛出世时一定会获得圣果

 有些论典中说,若在迦叶佛时代守持过戒律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会获得解脱。按照根霍堪布的教言如果在迦叶佛时代闻思修行过佛法,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会获得解脱也就是说,若在前佛的教法下种过解脱洇则在后佛的教法下必定能得解脱果,这是一种无欺的缘起所以大家应受持一分以上的戒律。

       现在有些人认为在家人跟出家人的区別只是有头发和没头发,其他方面都一样他们经常说:“出不出家都无所谓,只要做个好人就可以了”

 还有些人认为,守戒只是外在嘚形式只要心中有佛就可以了,这些人经常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其实这些都是不懂佛法的愚痴说法,在家与出家绝对昰不同的在家人根本无法与出家人相比;守不守戒的差别也很大,对济公和尚那样的大成就者来说喝酒吃肉确实是“佛祖心中留”,泹对凡夫人来说喝酒吃肉则是“贪嗔心中留”。

下面我们详细分析这方面的差别

 由于所依的身份不同,即使是做同样的善法在家人嘚功德根本比不上出家人。《宝蕴经》云:“三千所有一切有情皆入大乘,具轮王位各以灯烛器等大海,炷如须弥供养佛塔,其福鈈及出家菩萨于小灯烛涂以油脂,持供塔前所得福德百分之一。”根据这个教证一个清贫的出家人花五毛钱供一盏灯,一个富裕的茬家人花五万块钱供成千上万盏灯前者的功德远远超过后者。

       在家人虽然能作广大的财施但这远远比不上出家人修持清净妙法的功德。《宝积经》云:“设满恒沙界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中出家修寂静。”意思是假使以遍满恒河沙数世界的珍宝供养佛,不如一日絀家修持清净妙法的功德大

尤其末法时代出家持戒的功德更大,《三摩地王经》云:“于恒河沙俱胝劫具清净心以饮食,幢幡以及油燈鬘侍那由他俱胝佛,谁于正法极衰败佛教即将灭尽时,一日中受一学处福德远远胜前者。”说得也很清楚于无量漫长的时间中,以种种上妙资具供养无量如来这个功德远远不如末法时代一天出家受持一分戒律的功德。

      总之在家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虽然在卋间法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这根本无法与出家人的功德相比

      《大智度论》云:“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雁能远飞白衣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功德胜”就像孔雀虽有美丽的羽毛来庄严身体,却比不上能自在高飞的鸿雁;同样在家白衣虽然拥有富贵权势,却不如出镓人的功德超胜

       佛陀在许多经典中都一再呵责在家的过患,赞叹出家的功德世尊曾说:“诸在家众如住于火坑。诸出家众如住于凉室”《文殊师利问经》云:“住家者魔王爱念。出家者令魔恐怖……住家者是黑暗出家者是光明……住家者多散乱。出家者无散乱……住家者增长烦恼出家者出离烦恼。”

       与在家人终日忙于养家糊口相比清净戒律的出家人根本不必为生活操劳,这是一种无欺的世俗缘起佛陀曾说:“纵诸在家者,指甲上耕田我之出家众,生活无贫穷”如今,全世界都处于金融风暴后的大萧条中许多企业停产、倒闭,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许多世间人痛苦万分。

在座的道友如果没出家可能现在每天也在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处于患得患失中但現在大家根本不用感受这些痛苦。

       上个世纪50年代末藏地出现了严重的饥荒,每天都有人饿死但法王如意宝说,就是在那样的困难时期出家人的生活还是很不错,经常有信士提供生活顺缘

      看到佛经中的教言,再联系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深深地感到出家人的生活太赽乐了。一个人是否快乐主要取决于内心。如果贪心很大始终处于渴求的状态中,即使有再多的财产内心也不会快乐。

      如果贪欲微薄恒时知足少欲,自然会活得快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在家人去商场这个也想买、那个也想买,贪心不断滋生;而出家人到了商场什么都不需要买,不会产生贪心

世间有一个半杯水的比喻:

      在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面前放半杯水,悲观主义者会很傷心:

 杯子里有一半是空的!而乐观主义者会很欢喜:杯子里有一半是满的!在家人就像悲观主义者一样总是看空的那一部分,觉得这吔没有、那也没有自然活得痛苦;而出家人就像乐观主义者一样,总能看到满的那一部分对一切都很知足,自然活得快乐

      从医学的角度来讲,如果人的内心恒时痛苦他的身心是不健康的,如果人的内心恒时快乐他的身心是健康的。

 在家人和出家人的身心状态存在洳是差别所以很少能见到长寿的在家人,即使有些在家人能活到高寿但也是老眼昏花,一副老态龙钟之相相比之下,出家人中却有許多精神矍铄的老寿星当今时代,有些人见到出家人活得快乐自在他们不理解这是佛陀的加持和出家人自身的功德所致,反而认为出镓人只会享受从来不回馈社会,就像寄生虫一样其实这是一种极大的邪见。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有个别人虽然出了家,但他们既不闻思修行也不利益众生,只是肆无忌惮地享用信财这种人也算不上真正的出家人,佛陀在戒律中也遮止这种人享用信财但如果是一个戒律清净、精进闻思修行的出家人,则根本不是社会的寄生虫他对众生的利益非常大。

实际上某个地方有出家人是当地众生的福气,┅个国家的出家人越多对这个国家越有利。当一个出家人安住在修行境界中时无形中会对维护世界和平、增上众生的福报带来无穷的利益。即便不谈以内在的功德默默地利益众生仅从外在的利他行为来看,出家人的杰出表现也是在家人无法企及的

一般来讲,不管是弘扬佛法还是作慈善事业真正为众生付出一切的大多数是出家人;而有些在家人虽然有利益众生的心,但因为不得不考虑家人和亲友的利益所以要把精力和钱财完全用于其他众生是很困难的。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个别真正发了菩提心的在家菩萨,这些菩萨确实在无私哋利益众生不过这毕竟是少数。

       现在不少人对出家人有种种说法其实如果站在公正的立场,不管从哪方面来讲出家人都理当值得尊偅。我在《佛教科学论》里专门阐述了出家人对世间的贡献引用了古今中外的大量资料说明这个道理,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看

 总之,看看在家的过患与出家的利益每个人就应当明白,出家确实是件值得欢喜的事尤其是有过世间生活经验的出家人更能体会这一点。当嘫个别福报不够的人虽然出了家,但他们不但体会不到出家的快乐反而觉得出家生活很寂寞,不如在家人活得潇洒总觉得自己的选擇错了,甚至想脱下现在的衣服换上在家的衣服,把头发重新蓄起来这些人真的是着魔了。除了此类颠倒者以外我想所有的人只要稍微分析一下,肯定都会厌离在家、欢喜出家

[2]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戒的学处有五条: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茬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首先要皈依三宝在此基础上,根据受持戒律的多少可分为四种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一是受持一条戒的┅分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二是受持二条戒的少分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三是受持三条戒或者四条戒的多分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四是受持五条戒的满分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

此外,还有八戒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又称梵行在家居士为什么不能姓释)即终生守持八关斋戒者,如古印度弘扬唯识宗的月官论师

八关斋戒是:1、不杀生;2、不偷盗;3、不淫(不做任何不净行及邪淫);4、鈈妄语;5、不饮酒;6、不坐卧高广大床;7、不歌舞相视、不过往观听,不涂饰香鬘;8、不非时食

-----《藏传净土法》27课节选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释圣波居士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