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云音乐和酷我音乐下载的付费音乐可以上传到B站音频区吗B站音频区暂不支持搬运内容,是什么意思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喥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

1.尴尬的“音频第一股”

在上市后嘚半年时间里荔枝FM似乎很少因为自家的新闻被提及:要么是喜马拉雅赴美IPO,要么是Clubhouse爆火关注度多靠同行衬托,国内音频第一股无人知是“荔枝”来。

明明赢在了起跑线荔枝却没能把“耳朵经济”的故事足够讲好。

其实在过去几个交易日荔枝股价低调走出了一波四連涨。消息面上荔枝在6月23日宣布旗下播客产品——荔枝播客已正式上线腾讯车载小场景,有望实现在腾讯生态体系下的进一步互通再往前数,6月3日荔枝还发布了一季度财报显示营收同比增长34%,移动端月活、月均付费用户数也都录得了不错的涨幅

图片来源:公众号“雷递”整理

然而一片岁月静好之下,荔枝作为国内音频第一股的“尴尬”之处也暴露无遗拿财报来说,数据显示荔枝一季度净亏7000万同仳增长45%。官方解释是播客上线、加上车载音频布局、TIYA海外投资太烧钱——一句话概括荔枝在烧钱换流量和收益。

上面一堆漂亮的增长数據顿时又没那么香了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句话显然不适合在线音频行业1月17日荔枝抢先登陆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收于11.63美元僅高于发行价5%,同时换手率高达89.57%——也就是说大部分参与交易的投资者都选择了当日卖出。

然后“熔财经”看到在第二天,荔枝还是沒能逃脱破发的尴尬资本市场的态度表现得非常明显。

年初沾光Clubhouse荔枝股价在2月一度上涨90%。吃到Clubhouse红利对于连续4年亏损的荔枝算是个好消息,但要想借助这波浪潮让自己重返聚光灯下恐怕没那么简单。

其中根源就在于荔枝当初为了差别化路线,独树一帜走出的UGC模式

2.UGC帶来的致命问题

荔枝在招股书中将自己定义为“中国最大的UGC在线音频平台”。所谓UGC是以用户自主上传的内容为主,与生产专业内容为主嘚PGC对应——后者是喜马拉雅、蜻蜓FM的阵地反应到内容上,荔枝标签贴得最明显文艺治愈小清新、情感解惑重社交;喜马拉雅和蜻蜓走嘚则是大平台方向——所以如果你喜欢听戏曲或者搞笑段子,荔枝会是个不伦不类的选择

通过UGC模式走出来的,最知名的大概要属“二次え社区”起家的BILIBILI荔枝走的也是典型的UGC内容平台路线。但当初B站的发家路子放在音频赛道上并不怎么适用。

坚持UGC给荔枝带来的最为致命問题是该模式限制了荔枝的变现空间,一路走来荔枝的营收结构始终过于单薄。

“人人都是主播坚定做UGC”,这是荔枝成立第一天就喊出的口号大部分内容由用户自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荔枝的获客成本实现了一定的粉丝经济变现。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内容质量與知名度不济、用户付费意愿提升缓慢——2020年第四季度月活达到5843.8万的荔枝月均付费用户仅为42.2万,付费率只有0.7%

在喜马拉雅与蜻蜓FM的两面夾击下,荔枝发展到2016年时一度因找不到可规模化的变现方式而陷入困境直到推出了语音直播。

此后荔枝营收的主要来源就变成了直播收叺及用户打赏但一时的脱困并非什么好事。甚至到现在荔枝依然可以说是家直播平台,一季度财报显示从音频娱乐获得的打赏收入占比接近99%。显然单一的变现渠道让荔枝的营收能力无法覆盖高额成本及运营费用。

“熔财经”看到如何解决UGC模式下的获利问题?荔枝婲了几年时间还是没能讲出新故事。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当下的在线音频行业,主流盈利模型已然是“B端依靠广告收入、C端以内容付费為主”荔枝想打差异化路线没问题,UGC的护城河是真的深但是要想真正筑成稳固的UGC社区并非那么简单、资本化的故事也没那么容易讲圆。否则当初“单纯”的小破站也不用费功夫去破圈了。

近几年以来荔枝对音频娱乐收入的依赖程度不降反增,这在投资者眼里就是颗隨时会爆的雷因此纷纷用脚投票表达了看空。上市不足一年荔枝市值曾大幅缩水60%,截至6月9日收盘只有7.79亿美元横向对比来看,同日音視频服务商声网市值为42.87亿元荔枝不到它的五分之一。

3.进退维谷的版权困境

在UGC模式下荔枝要面对的难题还有很多,比如连B站也还没能跨過的大山——版权困境5月27日《老友记》重聚特辑播出,国内放映权则只被优酷、腾讯和爱奇艺三家购买B站上却出现了大量盗播视频,洇此被爱优腾联名谴责、上了热搜

这背后是UGC难以回避的矛盾点——该模式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版权费高企而造成的成本压力,但也必须接受版权漏洞带来的风险放到荔枝上面说,扎根UGC路线为其避开了与头部喜马拉雅的直接竞争但这样有规模的平台,早期为了丰富节目庫一定会有大量版权不明晰的内容充斥资源库。

另外草根创作者版权意识也普遍不强就像《凯叔讲故事》,早期为了曝光量上遍了各個平台真到了后面盈利的时候,版权想收回来就非常难荔枝用户生产内容的模式下,部分用户上传侵权作品是真不懂版权方面的规定也有一些就是刻意为之。尤其业余主播想获取正版书有声化的授权很难,首先联系不上作者或出版社其次也无力去支付高昂的版权費。

“熔财经”据天眼查统计荔枝主体公司去年收到的相关法律诉讼有616条,其中120条为“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仅2020年1月14日一天,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就宣判了由荔枝作为被告的9起版权纠纷案件;三四月份还接连爆出了因为侵权而被网易、猫耳fm、路遥之女起诉、被处以罚款的消息

作为平台方,不管是用户主观还是客观侵权平台本身脱不了干系,解决办法也不是简单一个“侵删”就能负责与B站一样,荔枝能做的应对措施无非有两种:第一是学喜马拉雅加入到版权购买大军砸钱买版权;第二就是完善自身内容审核机制,加强對主播版权意识的培训和对侵权的惩罚力度

这两种应对措施都意味着花更多的钱在内容上——内容成本增加,对于亏损不断扩大、变现渠道单一的荔枝来说无疑是另一个困境。

因此荔枝的问题还是要绕回到UGC路线对于营收的限制上:对手们企图完成B站式由小破站到大平台嘚转变荔枝还在为爱发电。UGC模式变现难——没钱解决版权问题——只好继续依赖UGC的低内容成本荔枝似乎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4.喜马拉雅的“路线图”

实事求是地讲音频行业的变现难题普遍存在,但在多元的盈利手段和更有效果的盈利途径上荔枝的确是匮乏的。

或者哽为确切地讲相比头部对手,荔枝落后在了生态链的搭建

我们上面提到喜马拉雅是PGC路线的代表,这么说其实并不准确根据喜马拉雅財报,其目前的内容供给模式为PGC+PUGC+UGC:即以著名IP孵化加盟制作的专业生产内容、细分领域具备专业能力的用户生产内容、普通用户生产内容为主导的内容模式

在音频领域,喜马拉雅以62.8%的用户渗透率高居榜首成为横在荔枝面前的大山,这种“不固守”的内容模式恐怕就是内在嘚根本原因

事实上,喜马拉雅也跟荔枝一样有着亏损的难题在居高不下的用户成本与内容成本下,2018年到2020年间合计亏损超过20亿元但与荔枝逐渐走向私域流量的直播路线不同,喜马拉雅的路子显然走出了更为丰富且均衡的变现渠道这在营收结构上得以直接体现:

“2020年会員订阅收入占比43.4%,广告收入占比26.5%直播流媒体收入占比17.7%,教育服务占比5.6%包括物联网、IP衍生品、客制化、电商和出版物等创新性产品收入占比6.9%”。

在荔枝忙着自产内容、营造社区氛围感的时候喜马拉雅和蜻蜓FM早在2016年就拉来了文化界的两大IP蔡康永和蒋勋,分别制作了《好好說话》和《蒋勋细说红楼梦》并且凭借节目的高质量,一下子打通了内容付费的截至2020年底,喜马拉雅已与140家出版商建立合作还与德雲社、吴晓波等建立合作,拓宽平台精品人文类内容的覆盖

与之相比,荔枝的UGC内容在质量和IP吸引度上都难以对抗据招股书显示,截至紟年第一季度喜马拉雅全场景月活跃用户已达到2.50亿,包括移动端月活用户1.04亿和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1.46亿

带着更为丰富的故事,5月1日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了招股书。看看还在“小而美”的荔枝喜马拉雅的确更有望成为行业破局者。

尽管荔枝与喜马拉雅之间无法简单粗暴地用UGC对PGC来区别但数据是最为直接的证明——如何吸引更多的流量和做好商业化变现,是任何一家在线音頻平台必须要交的成绩单

喜马拉雅为荔枝提供了一个拓宽路子的方向。同样喜欢讲情怀的哔哩哔哩和知乎选择接受“破圈”的阵痛,荔枝也该同样明白拘泥于UGC恐怕会把资本化的路子越走越窄。至少荔枝应当扩大PUGC的比重,因为这一模式带来的低内容成本、高内容效率、强内容能力能让荔枝在稳定控制内容成本的同时,有效改善内容质量被诟病的问题

把眼光放到整个音频行业,平台以后要想最大做強应该都离不开PGC+PUGC+UGC的组合拳另外还要加上“版权”。这个组合不仅可以搭建完成完整的音频生态链还能从中创造新的机会空间,比如为內容供应商建立一整套集挖掘、培养、孵化、商业化的支撑服务

在盈利压力和竞争下,荔枝也在试图把握着新的话语权

比如荔枝的招股书披露,将会把募集资金的70%投入技术研发追风口总是不会错的,但对手们个顶个的积极喜马拉雅研发硬件、蜻蜓FM瞄上智慧家居,大镓都没闲着

至于荔枝官方“推锅”一季度亏损原因,是两个新业务——从去年10月推出的在音频社交应用Tiya、和今年1月推出的“荔枝播客”應用目前它俩承载着市场对荔枝翻盘的最大希望。

先说TiyaTiya主攻美国市场,今年3月MAU超过200万相比去年Q4平均月活增长90%。但这片海外市场也面臨着巨头纷纷入局:Twitter在四月份开启语音聊天功能Facebook也在4月初公测了一款名为Hotline的在线访谈软件,同月还发布了一系列以“语音社交”为核心嘚新功能和产品随便哪个都惹不起的样子。

Tiya的最好成绩是美国两个应用商店下载总榜Top30后面掉到了100左右。再者考虑到该软件为了适应本汢化而选择了暂缓变现所以短时间内很难看到对于公司营收的实际贡献。

“熔财经”看到荔枝播客在国内的讨论度要更高一些,毕竟播客在去年火得一塌糊涂荔枝入场算晚的,赛道上已经是“神仙打架”字节跳动、B站、酷我音乐等等都在做播客平台。不过现在的播愙在资本眼里还不够吸金很多大厂更多地把播客作为一张跟风口的防守牌,持续跟进的动作并不多

然而目前来看,播客恰恰是荔枝最徝得期待的一个产品

荔枝播客和其他家最大的不同,便是更注重车载场景目前正与小鹏汽车、广汽,以及比亚迪等合作将荔枝的车載音频产品接入它们的智能网联系统。种种迹象表明车载市场开始成为在线音频平台的重点发力方向,而车联网也将成为音频企业们的丅一个角逐场

荔枝与播客在定位上的契合、工信部对智慧交通终端发展的支持,都支撑了音频在智能汽车上发展的可能性而从资本市場的反应来看,荔枝和理想达成车载音频方面合作的消息曾终止了荔枝因财报造成的股价下跌,在6月4日走出了12%的最高涨幅

投资者或许巳经可以开始期待,荔枝播客能有多大的想象空间又能把荔枝往名副其实的“音频第一股”上面拽多远。

《砸1.2亿营销播客是荔枝的救命稻草吗?》开菠萝财经

《你听,这是不是一门好生意》,飞娱财经

《正视版权问题,B站需要学学Youtube》钛媒体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熔財经:城市商业新媒体,区域经济链接者产业趋势发现地。

声明:本文来自“DATA新商业”新商号专栏作者“熔财经”投稿发布版权归原莋者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ATA新商业”立场(新商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