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利卒2,5是啥意思

卒(拼音:zú、cù)是汉语常用字

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缝好了线的衣服。本义指完成、终结由此引申为死亡。后假借指隶役特指服役士兵,古时多指步兵卒又做副词用,表示终于一说“卒”的古字形为有特殊标记的衣服,本义指差役以上义读zú。卒又有急迫、仓促的意思,读作cù,与“猝”通。

入声六、入声四质 [4]
字形演变流程图 [2]

指事字。甲骨文(图1、2)的“卒”字是在“

”字的基础上加了一些交叉的笔画到了西周,这些笔畫笔画被改成指事符号(圆点或横画)写作图3,为小篆所继承到了图7的隶书“衣”字的衣领上部写作一点一横,领口部分写作两个“囚”后来又将衣摆与指事符号整合为“十”字,进而隶定为“卒”

关于“卒”的构型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这些交叉的笔画玳表缝衣服的线缝好了线,衣服就制作完成了所以“卒”可以表示终结。也有人认为这些交叉的笔画是衣服上的一种记号,穿这种衤服的往往是差役一类人所以这个字指差役一类人。无论怎么说“卒”原本和衣服有关,所以《说文解字》把它归入衣部

《史记·高祖本纪》:“以故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诸将卒不能从者,尽在城中。”

柯岗《刘帅印象记》:“军队是党和人民的,我没有一兵一卒”

旧时被征调服徭役的人。 《史记·孝武本纪》:“使二卿将卒塞决河,河徙二渠,复禹之故迹焉。”
古代天子统率诸侯的一级組织名三十国一为卒。 《礼记·王制》:“天子百里之内以共官……三十国以为卒,卒有正。”
春秋时齐国居民的编制三百家为一卒。

《国语·齐语》:“制鄙三十家为邑,邑有司;十司为卒,卒有卒帅。”

《周礼·地官·小司徒》:“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子张》:“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魏公子列传》:“语未及卒,公子立变色,告车趣驾归救魏。”

《仪礼·士昏礼》:“三饭卒食,赞洗爵酌。”

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

·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鲁迅《且介亭杂文·韦素园墓记》:“君以一九又二年六十八日生一九三二年八一日卒。”

〈文言〉表示最终出现了某种结果相当於“最终”。

《孟子·尽心下》:“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

·非鞅》:“秦任商君,国以富强,其后卒并六国而成帝业。”

《诗经·》:“渐渐之石,维其卒矣;山川悠远,曷其没矣。”
〈文言〉同“”迅疾;敏捷。 《汉书·成帝纪》:“兴卒暴之作。”

《战国策·燕策》:“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文言〉突然后多作“猝”。

·李将军列传》:“李广军极简易然虏卒犯之,无以禁也”

曹植《吁嗟篇》诗:“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文言〉通“”。副职 《·燕义》:“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
〈文言〉通“”。聚集 《·宙合》:“必有不可识虑之然,将卒而不戒。”
〈文言〉通“”。 争斗 《·王制》:“偃然案兵无动,以观夫暴国之相卒也。”
以上参考资料: [7-8]

【卷八上】【衣部】臧没切(zú)

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

〖注释〗衣:①王筠《说文解字句读》:“其衣日卒;衣此衣者即谓之卒”②题识(zhì):题写标志。王玉树《拈字》:“(卒)从衣而以/象其题识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以染衣题识,若救火衣及亭长箸绛衣之类。亦谓之褚。今兵役民壮以绛缘衣,当胸与背有题字,其遗制也。”

注:俗本者下有衣字。宋本及《御览》《韵会》《玉篇》皆无此谓人也,非谓衣也《方言》:楚东海之间亭父谓之亭公,卒谓之弩父或谓之褚。注曰:卒者主担幔弩导幨。因名

古?染衣题识。故从衣一

注:此十字依《韵会》所据小徐夲。衣有题识如《左传》云:叔孙氏之甲有物。杜云:物识也。幑字下云:若今救火衣《周礼·司常》注云:今亭长箸绛衣,此亭卒以染衣题识之证也。从一者,象题识也臧没切。十五部

子聿切,入术精 ‖卒声物2部(zú)

卒终也。尽也子聿切。又仓没切又则骨切。五

仓没切,入没清 ‖卒声物2部(cù)

卒急也。遽也又子没切。又将律切

臧没切,入没精 ‖卒声物2部(zú)

卒《说文》:“隶人给事者衣为卒。卒衣有题识者。”臧没切又将聿切。三

【子集下】【十部】 卒·康熙笔画:8 ·部外笔画:6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并藏没切,尊入声《说文》:隶人给事者。《周礼·地官·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

又《唐韵》子律切《集韵》《韵会》即聿切。《正韵》即律切并音啐。《尔雅·释诂》:尽也。疏:终尽也。《诗·卫風》:畜我不卒

又《尔雅·释言》:已也。《礼·曲礼》:大夫死曰卒。

又《唐韵》《集韵》《正韵》仓没切《韵会》苍没切,并村入聲《广韵》:急也。《韵会》:匆遽之貌《前汉·司马迁传》:卒卒无须臾之闲。《赵充国传》:则亡以应卒。注:卒谓暴也。

又与倅同,音翠副贰也。《礼·燕义》:庶子,官职,诸侯,卿大夫,士之庶子之卒。

又《集韵》:崒亦作卒

又《韵补》叶将遂切,音翠左思《

》:雕题之士,镂身之卒比饰虬龙,蛟螭与对

又叶昌悦切,音测蘇辙《功臣寺》诗:流传后世人,谈笑资口舌是非亦已矣,兴废何仓卒

考证:“左思《吴都赋》‘雕题之士,镂身之卒比饬虬龙,蛟螭与对’”谨照原文比饬改比饰。

字形对比(楷体) [3]
筆顺动画演示 [16]

【笔顺】①丶(点)②一(横)③ノ(撇)④丶(点)⑤ノ(撇)⑥丶(点)⑦一(横)⑧丨(竖)

【规范提示】两“人”末笔捺都改点

【写法】?“?”窄“十”宽。?“亠”首笔点在竖中线上端。?两“人"分写竖中线左右,都收笔横中线。?“十”,居下居中,横长竖短,横笔在横中线下侧,竖笔从田字格中心起笔,在竖中线。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 李学勤主编;赵平咹副主编.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2013.07:738
  • 5. 丁义诚等主编.全解汉字 详释1500个常用汉字的音、形、义、用 第1辑
  • 何金松著.汉字攵化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07:178-179
  • 7. 罗竹风 主编.汉语大词典 第1卷
  •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编纂.汉语大字典[M]:四川辞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04:73
  • 9. [东汉]许慎 原著;汤可敬 撰. ..说文解字今释[M].长沙:岳麓书社,1997.07:1147
  • 10. .复旦大学中华文明数据中心[引用日期]
  • 余乃永校注.新校互注宋本廣韵[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07:473;482
  • 1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整理.康熙字典 标点整理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08:86
  • 13. .国学大师[引用日期]
  • 14. .国學大师[引用日期]
  • 编纂.康熙字典[M].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156
  • 16.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
  • 17.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编.新华写字字典
  • 18. .汉典[引用日期]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臣精卒利兵而谁何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