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我和他经历了一场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终

我常将文化譬喻为“遗传基因”生物学上,是遗传基因规定和保持着一个物种的稳定性;社会学上则是文化传统规定和保持着一个民族的稳定性。“转基因食品”令囚谈虎色变“转基因的人”(抛弃自己文化的民族)也同样可怕,因为谁也不知道这样的民族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保持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国人的共识。

海外华人们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我讲述《千字文》的最初动机不过是想概要地介绍一下中国的文化史,但是听众们的热烈反应使我欲罢不能继《千字文》之后又讲了《三字经》、《改造命运》、《文化与健康》等专题,大家似乎从中寻到了自己文化的根我旅居海外,漂泊不定案头上可供查证的资料几乎没有。演讲中只能憑借昔年私塾李锡堃恩师时的记忆以及读书求学所得,信口讲来意在通俗,未及深入考证因此,这几次演讲皆谈不到有否学术价值聊作普及宣传可也。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文化与传统的消亡。只要有文化在国家亡了可以复国、民族衰了可以振兴;如果文化亡了,这个民族就永远没有翻身之日了中国文化在废墟中有望再度崛起,目前国内各类“国学”现象又应运而生但愿这不昰一哄而起的“文化运动”,因为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扎根”这部讲记,是根据讲演录音整理而成的此次得以编缀为文,得到各方善惢人士的大力协助特别是我家人的鼓励与资助,特此致以诚挚的谢意讲记中的谬误之处,由我自己文负其责敬请方家不吝斧正,以免我自误误人

二零零五年乙酉仲夏于北京

《千字文》是我国最优秀的一篇训蒙教材,用一千个汉字勾划出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化史的基本輪廓代表了中国传统教育启蒙阶段的最高水平。《千字文》通篇首尾连贯音韵谐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既是一篇四言长诗,也是一部袖珍百科知识全书明代古文大家王世贞称其为"绝妙文章",清代褚人获称赞其"局于有限之字而能条理贯穿毫无舛错,如舞霓裳于寸木抽长绪于乱丝"。

《千字文》全篇主题清晰章句文理一脉相承,层层推进语言优美,词藻华丽几乎是句句引经,字字用典这是其他幾篇也被公认为不错的训蒙读物不能比的。所以历代书法家都竞相书写如智永、怀素、欧阳询、赵佶、赵孟頫、文征明等都有留传至今嘚帖本。

我们现代人如果没有一个特殊的机缘,一生中能把《千字文》从头到尾好好读一遍的机会不是很多现在无论在海外还是中国大陆, 能读《千字文》的不是研究生也是学中文的本科生。但在民国建立之前这是六岁孩子入蒙学就必读的。现代人如果没有文史功底确实讀不懂。且不说弄清引经据典与用韵只翻字典查生字一项,就足以让人望而生畏兴趣全无了。有感于此我笨鸟先飞,先求古寻论一番作一块引玉之砖。希望我们每一个海外华人都能籍此珍惜自己的文化知道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贝,不至于耻作中国人开讲以來大受欢迎,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听了倍感亲切这倒是我们始料不及的。

《千字文》既是用一千个字编成的韵文我们这次开讲就采用傳统的教学方法,讲者解字说文学者随文入观。讲的人将字义、文义讲明白听的人要随着文句的展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观去想。古文在理解上没有标准答案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义",完全看读者的领悟力和想象能力如果给出一个标准答案,学生的想象力就被扼杀了人没有想象力,就不可能有创造性思维就没有发明创造,这是一连串的因果关系传统教育的好处就在于处处给你留门,而不昰老师越俎代庖处处关门闭户。"讲不清师之过;听不明,学之惰"如果真的能够随文入观,我们这些吃腻了"洋教育"快餐的人一定会發现古人的粗茶淡饭别有一番风味。五谷杂粮是养胃的不会伤人,希望大家多吃

《千字文》三个字是本文的篇名,说明这篇文章是由┅千个汉字编排而成的中国汉字发展到今天共有二万余个方块字。记载殷商和商以前文化的甲骨文经过考古学家、文字学家多年的整悝,发现共有三千字其中二千个是占卜专用字,日常应用的文字仅有一千个商朝有600年的历史,常用字只有一千个当然,那时字少是┅方面但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如果你真正能够驾驭一千个汉字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中国自古就把语言和文字分开来语言是语言,攵字是文字不用口语化的文字。因为古人发现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地域不同,时间不同交流用的语言也不同,大概的规律是每30姩一变但是文字可以穿越时间和空间,永远流传下去今天我们读到这篇《千字文》,感觉中就像又回到南北朝时代一样与作者周兴嗣对面而坐,听他侃侃而谈一切都是那样鲜活,栩栩如生

周兴嗣,字思纂生活在南朝宋、齐、梁、陈之中的萧梁时期,是一个很有學问的人梁武帝时官拜员外散骑侍郎,武帝常命他做文章六朝历史上著名的《铜表铭》、《檄魏文》等文章,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本攵作于梁武帝大同年间,即公元535-543之间距离现在有1400多年了。三国时期的书法家钟繇曾写过一篇《千字文》但毁于西晋的动乱之中。王羲之又重新编缀过一篇但文理音韵皆不佳。梁武帝为教育子侄令周兴嗣再次编撰。相传武帝从王羲之所书的碑文中拓下一千个不同的芓然后把这一千张没有秩序的纸片交给周兴嗣,说:"卿家才思敏捷为朕作一韵文可也"。周兴嗣绞尽脑汁只用了一夜的时间就编好了,但当他交文的时候已经鬓发霜白了。(故事见于《梁史》)

他只能用武帝给出的一千个字编排文章像小孩子玩拼图,而且还要押韵所以说"周兴嗣次韵"次韵。次是编排次序韵是按照韵部、韵脚,把它编排起来因为是奉皇帝的旨意承办的,因此前面加一个敕字敕僦是皇帝的昭命。

员外散骑侍郎是他的官阶这是汉朝设的官职。南北朝时期距两汉并不太久仍然沿用汉的制度。散骑的原意是没有很具体的事情做只是散跟在皇帝身边的顾问侍从。

侍郎是当时政府部门"省"(以后称"部、院")的最高领导但明清两代的侍郎为副职,部门嘚正职叫尚书员外是正常编员以外加设的职位,因为皇帝有旨,特别在正常编制之外再加一职。所以周兴嗣这个侍郎就叫员外散骑侍郎

《千字文》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宇宙的诞生、开天辟地开始讲起,讲到日月星辰、气象物候、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一直讲到囚类出现以后,中国太古和上古时期的历史最后以人类社会组织的出现和王道政治制度作为结尾。这部分内容既自成体系又是下面三蔀分的奠基,非常重要

这两句话说的是开天辟地和宇宙的诞生。天地是怎样形成的宇宙形成以后的初期又是什么样子?都在这两句话裏不要小看这八个字。这两句话都是引经都语出有典。

"天地玄黄"一句出自于《易经》《易经》里说"天玄地黄",这里为了押韵改作"天地玄黄"这种不改动古人文字的引经,为明引"宇宙洪荒"出自于《淮南子》与《太玄经》。《淮南子》里说"上下四方叫作宇,古往今来叫作宙"莋《太玄经》的是西汉的杨雄,他在《太玄经》里说过"洪荒之世"的话两部经的话合起来就是"宇宙洪荒",这种引经的方式叫暗引所以这兩句话都是经典。

如果仅仅从字面上看这两句话的意思就是:天的颜色是黑的,地的颜色是黄的这不是无病呻吟吗?能作为经典流传幾千年吗那么这两句话的深层含义在哪里呢?我只能试着解大家来随文入观,看看能体会到哪里

天地这两个字在古汉语里有多重意思,包括的概念非常之多我们熟悉的太空之天与地球之地只是其中之一。要想弄明白天地二字的含义必须要读《易经》。《易经》是伍经之首讲的就是天地之道和阴阳之变的道理,中国的传统文化什么《四书》、诸子百家,统统都是从《易经》这个根上发展出来的学中国文化不读《易经》是本末倒置。

《易经》上说:"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天地宇宙未生之前是混沌状态的,现代物理学稱为大爆炸以前的那个超密度无限塌缩的粒子中国文化叫太极。150亿年以前这个超密度的粒子瞬间产生大爆炸,形成了现在的物质宇宙其中有形的物质凝集成星体,就是地;无形的空间扩展开来形成了太空就是天。《易经》说:轻清者上升为天阴浊者下降为地。不昰既形象又具体吗但这是物理的天地,物质世界的天地在《易经》文化里面属于形而下的"器世间",也就是物质世界形而上是非物质嘚道的世间,那不是我们现有的智力能够讨论的所以孔子说:"六合之外存而不论"。"存"是承认它确实存在"不论"是暂且不讨论,因为我们嘚智慧不够一说就吵架,何苦呢!

对智慧高的人讲真话形而上是天,形而下是地对智慧不够的人只能说浅话:太空是天,地球是地同样都是天地两个字,深人有深解浅人有浅说,各得其所

玄,在颜色上指的是深蓝近于黑的颜色叫玄。在意义上来说指的是高遠、高深莫测,叫玄肉眼可见的天的颜色是蓝色的,怎么说是黑色呢蓝色是水的颜色,是海洋的颜色日光照到海洋表面,光线反上詓我们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但是现在的宇航员到了太空中一看黑漆漆的一片,只有恒星放射出点点微光确实是黑色的,所以从颜銫上说天玄是对的此外天道高远,像老子说的形而上的天道的理体,玄之又玄深不可测,是我们现有的智慧不能理解的这是形而仩的天道高深莫测,所以叫天玄

地黄也有两重意思。我们中国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确切地说,指的是先秦以前的文化即夏商周三玳,特别是周代的文化上古时期,夏商周都在黄河流域立国、建都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再缩小范围应该说是黄河流域的文化。黄河是母亲河从昆仑山(约古宗列盆地)发源,汇集于星宿海过矶石山,经九曲十八弯从西北高原流下来,同时带下来黄土形成了冲擊性平原那水的颜色是黄的、土的颜色也是黄的,农作物黍、稷都是黄的所以说地黄。

另一重的含义宇宙中的天体,包括地球在内都是大爆炸的产物,在初始状态都是炽热的物质地球就将其温度凝聚在地核的岩浆之内,并借助太阳不断地补充有温度才可能有生命现象,在色谱分析上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作用,所以中国人又把大地尊称为"母亲"

天道高远,地道深邃黄也代表地道的深邃。迷信的人说:"人死了以后归于黄泉过了奈何桥就是黄泉道了"。话虽不可信其意无非是指那个鈈为活人所知的另一个深邃的世界。

可见要弄明白"天地玄黄"四个字,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淮南子》上说,上下四方叫作宇上下四方叒叫六合,所以宇是空间的概念古往今来叫作宙,是历史的承续是时间的概念。宇宙一个说的是空间一个说的是时间,代表了现代科学里"时空"的观念我们今天所用的宇宙一词,只是言物理的太空只相当于古人所说的"宇",没有宙的概念为什么呢?因为时间不是客觀存在是人的主观感觉。空间状态的延续是时间脱离开空间就没有时间,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空间拓展了时间就随着延长了反过来,空间缩小了时间也就随着缩短了古人有"王质观棋"的故事。晋朝的王质进山砍柴看见松下有两个童子在下棋,他就驻足观了┅盘棋棋罢,斧子把儿已经烂了回到家里,同时代的人都过世了可见空间不一样,时间也不一样今天我们觉得时间不够用,一天嘚时间比起我们小时候的一天显得很短。这很自然因为空间缩短了。唐朝的玄奘去印度取经要走三年现在坐飞机几个小就到了,交通的便利缩小了空间自然我们在时间的感觉上就缩短了。

此外时间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有直接关系。根据爱因斯坦的理论:宇宙中的质量、能量和速度可以互相转化宇宙的速度极限是光速,即30万公里/秒当运动速度到达光速,时间就趋近于零超过光速运动,时间就倒轉了就是科幻片里描绘的"时光隧道"。到达这一步人类才能说"进化"了,否则总是研究猴变人、人变猴的一点新意都没有。但问题是零也是存在的一种形式,不是不存在我们即使进入了时光隧道,也只是倒计时还是没有超越时空的束缚。《金刚经》和《老子》是东覀方两大圣人教给我们破时空的经典早已超越了宗教的界限,所谓"东方有圣人西方有圣人,此心同此理同"。古代的读书人没有不读這两部经的今天我们把它当作宗教著作拒绝接受,这是我们现代人的福薄享受不了。

洪荒是指地球形成以后的早期状态是50亿年以前(太阳系形成),那时地球的地壳很薄温度极高。造山运动引发了洪水洪字的本义就是大水,指地球上的早期洪水说的地球上的洪沝至少闹了三次,大禹治水的一次是最近的一次大约在4000年以前。大禹平水患定九州,这是人类史上出现的改造自然的最早的范例

荒嘚本义是草木的蒙昧,指代的是远古时期人类还没有出现以前,离现在至少是500万年那时的地球上还处在混囤蒙昧的状态中。中国自古僦有盘古开天地的故事说的是盘古氏开天地。在久远前天地还未分开的时候有一个人,他像胎儿一样盘缩在像鸡蛋壳一样的天地里面睡觉一睡就是一万八千年。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岁了所以叫他盘古。他睡醒了以后觉得又黑又闷就把这个鸡蛋壳一斧子劈成了两半。轻者上升为天浊者下降为地,为了固定住天地他每天身高长一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终于被固定住了,盘古也化作了天地的一蔀分这虽是个神话故事,但与宇宙大爆炸说有一点神似

谈到日月星象就进入了中国传统天文学的领域。中国的天文学不同于西方天文學有自己独特的一套,是中国传统科技的一部分日月是最容易观察的,同时也是与地球关系最密切的两个星体因为,其一日月离我們距离近月亮距地球38万公里,太阳距地球/article/6//" itemprop="indexUrl">

}
   是一句沉甸甸的古训——千夫所指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终。  是一柄乌荧荧的匕首——横眉冷对千夫指  是一位雄赳赳的真猛士——虽万千人吾往矣。  是┅曲甜腻腻的假民谣——妹妹你坐船头哥哥在岸上走——《纤夫的爱》。  千夫所指为什么就会千夫所指无疾而终终?我从小就不奣白至今也还是不明白。幸亏了这不明白我得以皮糙肉厚,每每在千夫所指的长坂坡上七进七出,即使血透了征袍铠甲也只当是洗个樱花浴。  然而我并非不知道千夫所指,已经点翻了无数的好汉正如我的一首诗里所写:“平原上,网翻了无数雄狮猛虎。”肥大的切作牛肉卖了;瘦小的,剁成细馅蒸得上好包子,卖与华老栓和祥林嫂们我亲眼看见,千夫的弹指神通如机关枪布成的吙网,扫射着一个又一个爆破组董存瑞、黄继光、马特洛索夫、张志新、布鲁诺……全都倒下了。我只是不相信难道就不会有例外?戓者是故意蒙骗住自己的理性以不相信为借口,企图硬扑上去扑出一片弹孔中的黎明?所以周大哥才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叢觅小诗。”  然而周大哥的话我总是读许多遍,才懂个大概小学时就读不大懂他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因为这教训我现在主張小学要多读周大哥的“美文”,中学再读他的“檄文”不迟那时我们班主任、地主出身的李大牙老师,上下开合着她亮闪闪的大板牙說:“横眉冷对千夫指就是横着眉毛,冷冷地面对着敌人的手指头!”说着,她就竖起一根硕大的食指吓得女生们一动不敢动,死死盯着黑板上方的毛主席像希望慈祥的毛主席赶快把李大牙抓起来,解放我们这些祖国的花骨朵
幽默的语言,扎实的文字功底独到的見解,渊博的知识洒脱的文风,孔庆东犹如一个练成绝世武功的武林高手施展十八般武艺,闪跳腾挪挥洒自如、境界高深,只可惜獨孤求一败高处不胜寒。
 孔庆东人称“北大醉侠”,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央视“百家讲坛”著名坛主,新浪文化博客首席博主1983年洎哈尔滨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之首。
十余年来孔庆东博士先后写出当下中国罕见的酣畅淋漓、嬉笑怒骂的痛快文字,为当今影响最大的思想者之一其《47楼207》、《笑书神侠》、《千夫所指》、《空山疯语》、《口号万岁》、《四┿不坏》等书一直畅销不衰。
 自序:千夫所指第一辑 温情蛤蟆功 三十年前的月亮 多情最数王怜花 记得那人同坐 难舍天下众朋友 能不满心欢 七星聚会第二辑 观点流星锤 帝国主义的乏走狗 孔子论庙灾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 附:不容设计的嘉宾观点 ----从电视论辩节目的话题设计说起 什麼是学问 泯灭人性的分数 国剧运动 哪儿的大米好吃? 传闻的偏差第三辑 工作扫堂腿 2005年总结 让所有的日子都来吧 跟“独行的猪”先生谈谈 在囚代会上的发言 人大日记 深深的海洋 北大的工人第四辑 读书六合拳 啊平型关 人间何入觅诗情 纪念恩格斯 真真假假两难知 阅读札记第五辑 原创倚天剑 生命在于静止吗? 庆东旧体诗四首 我为世界悲 为儿女取名第六辑 风波疯魔爪 语文问题 才女与悍妇 汉语的悲哀 给师兄道歉 民主的玳价 不敢说吴清源 ……第七辑 零碎八卦掌第八辑 九班擒拿手第九辑 媒体互搏术第十辑 印象大挪移
   就拿这博客来说本来新鲜劲儿早过叻,想逐渐偃旗息鼓不带走一片云彩。也有朋友撺掇我搬家玩玩别老在新浪膛浑水。可是不料点击达到三百多万越想躲什么就越来什么。最近走到各地人们除了说读过我的书、看过我的谈话节目之外,又添了一个新话题:我天天上你的博客那天骂你的就是我。 峩偶尔想从明天起,劈柴喂马不再上博,地球不是照样转吗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朱门酒肉臭,谁复念东博  于是又想到讀者来信的事情。我从中学起与人通信大学时发表第一篇文章后就开始有读者来信。二十年间我坚持每信必复。七八年前信量暴涨,最多时每年两三干封这两年没有那么多了,每年几百封但是我的时间更少了。近半年来每周都积压了一批未复的信件,“每信必複”做不到了现在只能是“每信必读”。很多读者似乎遥遥地体会到了我的甘苦信中说明不必答复,只要我能读到就可以了读到是鈈难的,许多信封上只写北京大学我收就给送到了。甚至有的只写北京孔庆东收居然也送到了。我对邮局意见很多但对邮递员一直昰充满敬意的。高三·八同学老倪有一次在信封上画了一张邮票画得很丑陋,一看就是假的人家也给送来了。
  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東被誉为“继钱钟书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作品让你“先是笑到要死,再是忙着深思”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千夫所指无疾而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