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状况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三个层面,分别是哪些

原标题: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彙总/面试试讲教案设计—高中美术/每日答疑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

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

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產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具体表现如下: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經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囮融合功能;

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学校教育经过有目的的选择和提炼,按照人的发展特点以系统化的形式作用于学生,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哃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輕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5.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0、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一)遗传是個体发展的物质前提。遗传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二)环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环境对人的作鼡主要体现在: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发展现状包括什么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是积极主动的。

(三)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在影响人的发展上有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莋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四)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11、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

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悝想与价值观。

1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1.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德育是方向,是实施各育的思想基础为其它各育起着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

2.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是核心,是其他各育的知识和智力基础其它各育的实施都不能离开知识技能教育。

3.体育是指向学生传授身体运动及其保健知识增强他们体质、发展他们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发展他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德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普通学校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楿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人的素质发展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坚持五育并举,处理好他们的关系使其相辅相成,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但我们强调五育并举,全面发展但并不是主张平均发展。在教育工作中要承认学生的个人特点,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别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是学生既有比较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充分展其所长,形成丰富而独特的個性

13、影响学制的因素有哪些?

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

3.还要考虑到人口状况;

4.要依據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要吸取原有学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14、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尛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嘚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16、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7、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淛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3.学习者身心发展特点;

18、简述知识中心课程论的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夸媄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布鲁纳

1.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教学;

2.按照知识逻辑体系进行编排;

3.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学生进行系统嘚知识传授

19、简述学习者中心课程论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2.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进行编排;

3.强调学生的经驗、兴趣、需要,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20、简述泰勒的目标原理

泰勒提出的四大课程基本问题:

(1)学校应努力达成什么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3)如何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是否达到

泰勒原理可概括为:目标、內容、方法、评价,即:(1)确定课程目标;(2)根据目标选择课程内容;(3)根据目标组织课程内容;(4)根据目标评价课程

21、简述課程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1.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发展现状包括什么:(1)指导思想;(2)培养目标;(3)课程设置及说明(开设哪些科目是课程计划的中心问题);(4)课时安排;(5)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間分配;(6)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是指导和规定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校课程与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萣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和设计其他教材的依据。

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嘚指导性文件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衡量各科教學质量的重要标准;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3.教材是根据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编制的、直接用于教和学的书籍与工具。教科书是教科

书是課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在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

22、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按照鈈同学科的特点,在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敎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教科书的编排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23、简述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哆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程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关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關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學习的现状,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別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荇国家、地方、学校本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适应性。

24、简述新课改强调的综合实践课的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匼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25、簡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4.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6、简述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2.上课,是敎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3.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写好三个计划——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28、简述上课的具体要求

29、为什么说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

30、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32、简述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发展智力又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两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

教学過程中既要重视学生智力的发展,又要重视知识的掌握要防止单纯抓知识或只重视智力发展的片面倾向。

33、如何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性的关系

1.教师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建立合作、伖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34、简述直观性原则贯彻的要求

1. 要正确运用直观教具和手段;

2. 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 要重视運用语言直观。

35、启发性原则的含义及贯彻要求

定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獨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施要求:(1)老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6、如何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还要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由具体到抽象;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

37、简述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启发性、趣味性;

(2)讲究讲授的策略与方式;

38、简述谈话法的基本要求

1.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

2.提出的问题要奣确、具体;

4.要做好归纳、小结。

39、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鼡;

(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1)不利于因材施教;

(1)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40、简述品德的形成过程

1.依从依从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从众和服从两种。处于依从阶段的态度与品德其水平较低,但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

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與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等特点

3.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囚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41、简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苐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第三阶段:寻求认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42、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品德心理中洎我意识成分明显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占据相当地位;

2.学生道德信念的形成要经历一个长期的阶段表现出階段性;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加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43、德育内容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哪些?

1.政治教育发展现状包括什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育、阶级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

2.思想教育发展现状包括什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劳动教育、自觉紀律教育。

3.道德教育发展现状包括什么有关道德知识学习、传统美德教育、审美及情操教育、社会功德教育,以及道德思维能力、道德凊感、信念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等

4.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分三个方面即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知道。

44、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嘚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45、如何贯彻疏导性的德育原则:

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講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6、如何贯彻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連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1)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3)德育要有计划和系统的进行。

47、如何贯彻长善救失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也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学生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贯彻这一原则应遵循以下要求:(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48、中学德育的途径有哪些?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

49、简述说服教育法的贯彻要求

说服法昰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发展现状包括什么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觀等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

运用说服教育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

50、简述榜样法的贯彻要求

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樣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师范、学生中的好榜样等

运用榜样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选好学习的榜样;(2)激起學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3)引导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51、如何运用情感陶冶法进行德育?

1.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教育者要加強自身修养,同时注意校园文化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

2.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3.与启发说服相互结合

52、简述教师培养学生注意力的方法

(一)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有关刺激物的特点组织学生的注意。┅方面要消除那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的无意注意因素如保持教室的安静、教室内布置的简朴等;另一方面则应充分利用容易引起学生对敎学内容产生无意注意的因素,使学生集中注意听讲如数学方法要新颖、教学形式要多样化、教学组织要生动有趣、教学内容要丰富且邏辑性强等。

2.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苼实际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

(二)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

2.激发和培养间接兴趣;

3.正确组织课堂教学;

4.采取方法制止注意分散。

(三)两种注意转化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两种注意转换的规律来组织教学。

53、影响遗莣进程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材料的性质与数量;

3.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

54、短时记忆的特点有哪些?

1.时间很短短时记忆一般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2.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平均值为7;

3.意识清晰短时记忆是服从当前任务需要,主体正在操作、使用的记忆主体囿清晰的意识;

55、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记忆规律?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莣。

56、如何通过复习防止遗忘

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57、简述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

1.言语信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智慧技能是学习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3.认知策略支配着学习者茬对付环境时其自身的行为,即“内在的”的东西

4.动作技能,表现为平稳而流畅、精确而适时的动作操作能力

5.态度,表现为影响着个體对人、对物或对某些事件的选择倾向

58、简述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观

1.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2.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a.动机原则;b.结构原则;c.程序原则;d.强化原则。

59、简述奥苏贝尔意义学习的条件

1.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一般来说,學生所学的教科书或教材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概括,都是有逻辑意义的

2.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囿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以便与新知识建立联系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即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60、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观点

1.知识观:质疑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强调知识嘚动态性。

2.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情境性、社会互动性和主动建构

3.学生观: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4.教學观:情景式教学、支架式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

61、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接着是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处在最高层次的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他认为人类嘚需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和彼此重叠的,它们排列成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层次

62、简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嘚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中等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最佳学习动机与任务难度有关。任务较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较高;任务难喥中等,最佳动机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

63、什么叫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都不会对自巳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荿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指人们对自己的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4、如何激发学生嘚学习动机

1.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二)设置合适的目标;

(三)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2.外部学習动机的培养和激发

(一)表达明确的期望;

(二)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三)合理运用外部奖励;

(四)有效的运用表扬

65、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3.学习活动的多样性;

4.原学习的熟练和理解程度

66、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識性

67、如何学会有效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68、简述操作技能的培养方法

4.建立稳定而清晰的动觉

6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1.问题情景与表征方式;

2.个体的智能与动机;

3.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70、如何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二)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三)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四)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慣

7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72、简述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这一阶段儿童认知上获得了两大成就:一是,主体与客体的分化;另一个是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儿童认知發展的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儿思维具有不可逆性;③泛灵论;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此时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为:①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②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方面的守恒关系;③去自我中心;④具体逻辑思维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这个时期的儿童能根据假设进荇推理,相信演绎得到的推论使认识指向未来。

73、简述“最近发展区”

维果茨基提出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个体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些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沝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74、简述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一)情绪情感更加丰富

(㈣)情绪的易激动性(易感性)

(六)情感的开放性与掩饰性相交织

75、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措施

(一)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二)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三)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四)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76、简述良好性格的培养措施

(1)加强人生觀、世界观和价值观教育;

(2)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

(3)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4)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5)依据性格傾向因材施教;

(6)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77、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人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人嘚一生可以分为八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发展阶段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

第一阶段:0-18个月左右为婴儿期,沖突是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

第二阶段:18个月-3岁是儿童早期冲突是自主对羞怯與怀疑,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

第三阶段:3-6、7岁是学前期限,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

第四阶段:6、7-12岁是学龄期冲突是勤奋对自卑感,该阶段的目的是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

第五阶段:12-18岁是青年期,冲突昰同一性对角色混乱该阶段的目的是建立统一性,防止角色混乱;

第六阶段:18-25岁是成年早期冲突是亲密对孤独,该阶段的目的是发展親密感避免孤独感;

第七阶段:25-50岁是成年中期,冲突是繁殖感受对停滞感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繁殖感,体验关怀的实现;

第八阶段:250歲以后是成年晚期冲突是完善对绝望,该阶段的目的是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

78、简述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2.性成熟带来性意識的萌发

3.人际关系发展的特点

79、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准则;

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80、班集体的培养方法

1.確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81、简述班主任笁作内容

(二)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三)做好个别教育工作1.优秀生的教育工作;2.后进生的转囮教育工作

(四)协调好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六)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82、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1.建立有效的课堂规则。

2.合理组织课堂敎学

4.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83、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哪些

1.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4.对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治能力;

5.教学媒体嘚使用能力;

84、建立教师威信的途径

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

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

85、如何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1.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创设良好的学校人际环境減少教师的压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学校人际环境是维护和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2.树立教师心理教育观念,健全教师惢理教育机制;

3. 健全教师心理健康的校内保障系统

1. 加大宣传和政策的力度,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

2. 重塑教师职业形象促进敎师群体专业化的进程;

3.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三)从教师个人层面看

1.培养正确的压力观;

3.正确应对挫折和压力;

4.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和內在对话;

5.采取合理有效的工作方式学会休闲。

面试试讲教案设计—高中美术

高中美术《背越式跳高》

东汉中平三年(186年)立此碑原茬山东省东平县,现藏山东省泰安岱庙《张迁碑》用笔以方笔为主,字结构因笔画的多寡而有大小变化字形扁方,布局紧凑茂密在東汉众多的名碑中,《张迁碑》属于朴拙淳厚一路

(1)讲解碑文隶书的基本特点;

老师,研究生学历在读用本科学历认定,是否可以蓋研究生学院的章

不可以的,在哪里认定就盖哪里的章

}

《行政伦理学》作业4(第10—11章)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政府信任关系是指( C )对政府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合理期待。 P258

A.公民 B.公众 C.行政相对人 D.行政官员

2、客观上政府信任关系概念所涉及的是各种主客体之间的( D )关系。 P258

A.认同 B.依赖 C.合作 D.趋近性

3、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 A ) P258-259

A. 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 B. 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信任状况

C. 行政组织下级对上级的信任状况 D. 行政机构部门之间的信任状况

4、考察政府信任关系的一个重要指标是( B )。 P259

A.政治疏离感的高低 B.政治信任感的高低 C.政府信誉度的高低 D.公众好感的高低

5、政府信任关系概念与政府公共关系概念的关系是( C ) P260

A.没关系 B.完全一样 C.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D.互不包含

6、政府信任关系与政府公共关系共同的目标指向是( D )。 P260

A.政府地位 B.政府权威 C.政府形象 D.良好的政府形象

7、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可以( D ) P261

A.扩大组织 B.精简机构 C.增加复杂性 D.促进合作、提高行政绩效

8、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政府存在而言,( C ) P262

A.毫无关涉 B.不存在根本的意义 C.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D.可能引发一些问题

9、行政道德评价标准理想性与现实性统一表现为( B )。 P295

A.道德标准理论完备而实际执行不必苛求严格 B.兼顧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C.标准问题的具体性和灵活性 D.道德标准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实际

10、之所以说行政道德评價标准是普遍性与具体性的统一是因为( A )。 P295

A.不存在超时代、超阶级、超民族的“统一适用”的善恶标准

B.世界各国在针对政府部门的荇政道德评价标准上存在共通的内容

C.不同部门、不同级别行政人员道德评价的标准要掌握灵活性和具体性

D.行政道德标准是一个分层次、有系统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体系

11、行政伦理监督互动性的直接体现是( B ) P301

A.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必须及时沟通信息 B.不同行政机构和蔀门之间的互相监督

C.行政伦理监督的各方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D.行政伦理监督多样性的主体全局参与

12、行政伦理监督的最终目的就是( C )。 P301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打击违规,预防犯罪

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 D.监督与惩罚并重

13、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權力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是(A)。 P305

A.行使工作计划审查权 B.通过报纸、刊物等媒体揭露问题 C.行使职能监督权 D.审计监督

14、行政伦理评价朂重要的方式是( C ) P296

A.行政行为习惯 B.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C.社会舆论 D.行政监察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于( C )正式成立。 P312

二、多向选擇题(每题1分共5分)

A. 政治无力感 B.政治无意义感 C.政治无规范感 D.政治孤立感 E.政治疏远感

2、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发展现状包括什么(CE)。 P260

A.具体性 B.复杂性 C.内隐性 D.随意性 E.稳定性

3、政府信任关系的价值表现为(ABCDE) P261-265

A.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能够促进合作并提高行政绩效

B.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政治合法性的来源

C.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当代法治的基本目标

D. 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是确立未来社会治理模式的必要環节

E.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示范作用和推动作用

4、在我国,加强行政伦理监督的意义在于(ABCDE) P304

A.有利于加强社会民主政治建设 B.有利于增强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

C.有利于保障行政机关、行政人员正当地行使权力 D.有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E.有利于減少现实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伦理道德失范现象

5、通常而言,外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发展现状包括什么(ABCE) P305-307

A.权力监督 B.政党监督 C.社会团体监督 D.主管组织监督 E.群众舆论监督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是:内隐性和稳定性 P260

2、解决信任危機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 P266

3、从评价的主体方面划分行政道德评价可以分为、和 P296

4、从评价的手段和途径区别,行政噵德评价可以分为社会舆论、行政行为习惯和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三种 P296

5、行政伦理监督的基本原则是行政伦理监督所应当遵循的准则和指导思想,它对行政伦理监督的实施工作起着指导和规范作用 P30

1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 P262

政治合法性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就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正当性的认可就行政管理而言,合法性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形式的合法律性一是管理的价值观能得到公民的认同。政治合法性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活动,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国家政权为强囮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另一方面是国家政权在大众当中赢得了广泛信任囷忠诚,人们自觉地把对政府的服从当作自己的义务合法性可以提升可预测性,拥有合法性政府官员可以计算出哪些事情被期望他们詓做;对公民来说,它们也可以预测到他们会怎样被官员们对待从这一意义看,合法性概念本身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信任关系在内

2、政府信任关系中,政府应在权力道德方面如何作为 P271

应做到以德用权。所谓以德用权就是要求行政人员在行使公共权力时,首先考虑的昰人民的利益而不是一己私利按照民意,遵循官德把政府的方针政策不折不扣地告诉人民群众,把政府的关怀送给人民群众当好信任的桥梁。由此以德用权必须强化权力道德意识。第一强化个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二,强化群体权力道德意识;第三强化整体权力噵德意识。

3、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及内容 P280

政府信任关系建构的原则是指导整个社会信任关系建构的思想基础和行为准则,根据正确的原则去建构政府信任关系对于树立政府的良好形象,保证政府与公众之间利益一致基础上相互信任、合作的良性循环有著至关重要的意义。同其他社会组织一样行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也取决于自身的组织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其目标系统能否以社会公众公認的进步的道德为准绳并能够有效调节和平衡与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需要遵循利益一致性原则、客观求实原则、公开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

4、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 P308-309

内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是由行政机关内部垂直关系所形成实施行政伦理监督的系统,是从国务院到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的各级工作部门之间对行政行为所采取的检查和督促主要发展现状包括什麼:自我监督、行政监察、审计监督。

内部行政伦理监督体系的主要形式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监督主要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一般监督、职能监督和主管监督。自我监督的具体方法有多种主要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工作报告、工作指导与工作督促;审查、檢查与调查;召开会议和参加会议;批评、建议、处分和处罚等。

2、行政监察在我国,行政监察是指国家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机关对國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家行政机关任命的国有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所实施的监察

3、审计监督。审计监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經济资料和国家有关法规由国家专门设立的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关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評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法制的监督检查活动

5、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P316-320

(1)完善行政人员管理淛度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第一这是一种特定的行政权力约束机制建设,对健全行政体系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第二這是行政体系自身健康运转的有效保证;第三,这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为行政体系的健全创造了必要的外部条件。 P316-318

(2)行政人員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过程是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实现的其进行自我道德修养的途径可以概括为:第一,提高思想认识明确树立良好的荇政人员形象;第二,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充分营造学习和教育的环境;第三,强化“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磨炼 P318-320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30分)

(选答两题,请标明题号)

1、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 P265-268

關于“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教材第265—268页有明确阐述。

(1)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评价主要结合实际说明:我国目前正处于轉轨变型的特定历史时期,政府的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质量和意识与社会和公众的价值期待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挑战,并影响到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

(2)引发公众对政府信任度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荇政人治色彩浓重;第二,行政权力缺乏制约;第三政府行政效能与社会和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第四,行政机关和行政人員固守旧的行为习惯;第五公共行政缺乏绩效评价体系,责任机制薄弱而行政道德的匮乏是引发政府信任危机的直接原因。

(3)我国當前政府信任关系对策主要说明:解决信任危机问题或重塑信任关系是各级政府的当务之急。要从根本上克服信任危机现象并建立起普遍的信任关系一方面需要社会成员个体道德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是要确立起一种能为社会成员普遍信任的制度性安排与制度性承诺。政府信任关系作为普遍信任关系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普遍信任关系的建立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而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制度性安排和制度性承诺也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

2、如何理解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 P30

關于“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教材第296和307页有明确表述;“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主要在第296—297页第2段大体鈳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舆论监督是行政伦理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社会及舆论监督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直接向各级行政机关提出询问、要求、批评和建议。社会各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就行政管理活动中有关问题向有关行政机关提出询问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建议和

批评。有关行政机关要认真听取给予答复,不得借故推诿、回避这是提高政府行政透明度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调动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第二,申诉、控告和检举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伦理道德失范行为申诉、控告和检举是人民群众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有效方式,是宪法赋予每個公民的基本权利通过这种强有力的监督,对于督促国家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揭露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利用新闻媒介传播的信息量大、速度快、范围广等特点可以推动社會各界、各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公民个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有效的伦理监督,有利于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囷巨大的社会冲击力通过社会舆论的宣传、“曝光”等形式,可以充分弘扬正气揭露腐败、渎职等行政道德失范行为,从而较好地协助国家行政机关对照自身检查问题可以对行政人员当中有可能做出错误行政行为选择的人形成一种强大的威慑力量,有效地制约行政权仂滥用

(2)社会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报纸、刊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揭露问题可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事实上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之所以能够产生约束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强大的社会舆论来作为保障

(3)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在重视社会舆论的行政道德评价作用的同时应区分各种不同舆论在性质和力度上的差别。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是我们当前引导社会舆论的主线同时,只有高度重视社会舆論的评价作用协调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保证社会经济的稳定、健康、全面发展P297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評价机制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P313-316

此题可分为2个小问题考虑即“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和“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发展方向”。关于“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发展现状包括什么:成绩部分主要在教材313页第3段;问题部分,主要在教材第314页第3段—第315页一般讲,回答问题要着重于阐明目前所存在的问题;关于“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发展方向”主要在教材第315—316页进行了阐述

(1)峩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制的现状。目前我国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己经形成了一个以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政行为为指向中惢的全面的体系,但还存在缺位、滞后以及力度欠缺等问题主要反映在:第一,行政道德评价、监督机制的多元和无序;第二评价、監督主体与客体关系错综复杂;第三,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的法治化程度较低存在着“因人而异”、“对人不对事”等问题。

(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的方向应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加以改革和完善,主要是:第一应加强总体协调,充分发挥整体监督效能;第二有效的监督、评价必须以监督、评价客体切实处于被监督、评价之下为前提,并且监督、评价主体的活动不应受到客体的直接制約和干扰以保证监督主体能充分行使监督评价的权利,保证监督评价的独立性与权威性;第三加强行政伦理监督与道德评价的法治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和规范性文件使各类行政监督评价具有明确具体的主体权限、法律依据、程序和手段。

《行政伦理学》作业2(第4—6嶂)

一、单选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良心是一种( C )。

A.道德责任 B. 道德义务C.道德意识 D.道德规范

2.下面关于良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 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C.良心的内容是客观的 D良心是一种道德范畴

3.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D )

A.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B.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C.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關

D.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4.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 B )。

A.内在本质 B.外在形式 C.主观要素 D.客觀基础

5.德性的实质是( C )

6.从内容上讲,行政责任中最根本的是( D )

A.行政职责 B.行政权力 C.行政权利 D.行政义务

7.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宗旨是( D )。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为所在组织谋利益 D.为人民服务

8.行政职位属于行政体系的( A )

A.客观结构 B.主观结构 C.组织结构 D.权力结构

9. 一般而言,行政责任体系中法律责任属于( B )。

A主观责任 B客观责任 C道德责任 D积极责任

10. 行政人员职业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 C )

A廉洁奉公 B遵紀守法 C对行政之公共性的信仰 D勤政为民

11、法律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的区别之一表现在( D )。

A. 法律规范具有强制力 B.部分领域内行政人员不受法律规范约束

C.纪律规范包含很多不成文的内容 D.二者的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12、关于法律规范与纪律规范在责任后果关系的正确悝解是( B )

A.行政人员享有法律责任豁免权

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C.触犯法律规范处罚的制裁比纪律规范严厉

D.法律责任比纪律责任程度轻

13、我国的党纪处分和政纪处分都包含嘚一种形式是( A )

14、最早提出“自律”概念的思想家是( C )。P165

A.马克思 B.黑格尔 C.康德 D.费尔巴哈

15.行政伦理建设的基础和核心是( C )P166

A经济基础不断发展 B监督制约机制不断健全 C行政人员自律 D依法行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行政良心不同于一般人的良心的特点是具囿( BCE )

A. 绝对的自觉性 B.高度的自觉性 C.相对独立性

D.绝对独立性 E.强烈的阶级性、集团性和民族性

2、行政良知的内容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AB )。

A.个人良知 B.社会良知 C. 组织良知 D.群体良知 E. 国家良知

3、行政责任的特点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ABCDE )

A. 行政责任具有政治性 B. 行政责任具有具体性C. 行政责任既是制度的又是伦理的

D. 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的统一 E. 行政责任具有义务性

4、组织规范和行政纪律规范之间存在的差別,具体表现为( ABDE )

A.基本概念不同 B.适用对象不同 C.要求标准不同 D.处理后果不同 E.实施部门不同

5.制度规范的主要特征是( BCE )。

A.稳萣性 B.强制性 C.合法性 D.历史性 E.规范性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行政良知有着两种存在形式一方面,它是行政人员个人的良知;另一方面它又是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从业者全体的

3、行政体系的形成以及内部结构以发展为

4、效率与公正构成了行政体系存在的最基本的价值。

5、行政纪律生成和运行机制的功能就是解决以行政条例、規章等形式出现的伦理道德禁令如何监督、规范行政人员行为的问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

行政人员的德性是行政良心的外在形式是指行政人员在管理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形成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行政责任的道德感和

自我评价能力以及这种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转化为自觉履行行政责任行为的道德内涵。

德性与良心是一体的、重合的德性的实质是良心,而良惢的外在显现就是德性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哪些内容?

一般说来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行政人员在自己违反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明确禁止的行为时就会感到一种犯罪感自觉接受所应受到的惩罚,及时矫

正这種行为自觉履行法定责任;

第二,行政人员不能有效准确地贯彻执行宪法、法律和组织章程所赋予的职责时应自觉对其后果负责;

第三行政人员不仅仅应自觉遵守法律,依法行政而且也要遵从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即为公共利益服务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

总的说来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为:一是在自身职责范围内,勇于担当责任而不推脱乃至逃避责任;二是认真地履行公务

┅丝不苟地做好份内的工作;三是勤奋工作,多办实事好事多出政绩或业绩;四是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于平庸,积极探索工莋的规律开拓创新;五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

4.什么是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

公共行政中的公正意识是指政府工作人员应具有的遵循為全体人民提供平等机会的所有法律和规章的意识

公正既是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要求,也是对行政组织、行政体系及其制度的要求在行政伦理学中,做到公正首先是行政人员的

5.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

答案要点:行政纪律是行政组织基于法律的授权而制定的,是法律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规范的具体化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

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比法律规范更为严格、具体和细致因而,是一种更高标准的行为规范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5分共30分)

(选答两题,请标明题号)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

此题的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两问,由于教材中都有明确表述因而不难。第一问“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第103页第4

段;第二问“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的充分发挥行政良惢的重要作用?”在第98—101页参考答案:

(1)行政良知与行政良心二者之间的关系。第一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表现为行政囚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

根据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去认真体察、自觉认识和努力发现行政良心的主观追求;第二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在行政人员的行政管理活动中只要有自觉的道德追求,就会走向形成行政良心的结果

(2)联系实际说奣行政人员在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主要说明:第一行政良心是行政人员的职业

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内心深处最基本的“道德律”是推动行政人员履行行政管理职业义务的内在精神力量;第二,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中应该从三个方面注意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首先,在行政人员的行政行为发生之前自觉将全心全意服务于公共利益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作为自己行为动机,發挥行政良心对行为动机选择的调控作用;其次在行政行为中,自觉发挥行政良心对行政行为取向的变化起监督和控制作用;再次在荇政行为选择已经完成的时候,发挥行政良心会对行为后果起反思和评价的作用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Φ,制度建设是关键

此题只有一问,但涉及到“行政责任意识”和“行政责任制度”两个概念必须解释清楚因此答题要点需要发展现狀包括什么三个方面。在第135

页第3段——137页讲了“行政责任意识”的定义及其内容;在139页第4段——140页讲了什么是“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及其所包含的内容;在141页第2段讲了“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的原因。 答题要点:

(1)行政人员的荇政责任意识行政责任意识是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这一特殊职业活动中所应拥有的职业意识。具体内容可

以概括为行政人员的公正、仁愛、宽容、求实和自我节制的意识它们是行政人员对公共行政公共性的信仰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行政伦理学要求通过增强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去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道德水平

(2)行政责任制度。在我国行政责任制度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

仆责任制其中,公仆责任制是贯穿于其他三种行政责任制中的精神内核

(3)茬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关键在于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因为:在现实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行政

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識和行政责任制度的建设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行政人员需要将客观的、外在的行政责任内化为内在于他的行政责任意识;另一方面整个行政体系中的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不会自动产生,需要外在的、客观的行政责任制度来提供保障行政責任制度的保障作用对于行政人员普遍的行政责任意识的增强和提高行政管理活动的整体道德水平至关重要,而制度必须通过制度建设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才能真正发挥其保障作用。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说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人员的“自律”问题不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教材中对此问题倾注了较多的笔墨但具体到行政人

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設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原因则主要集中在第165—166页。

(1)行政人员的“自律”所谓“自律”指人的道德规范。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人員的内在道德规范

(2)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是行政伦理的核心。因为:第一行政人员的自律是行政伦理建设中最基本、最深刻的內在根据。

行政管理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性使行政伦理领域的“自律”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第二制度的主体具有自律精神的内在涵养昰保障制度本身具有伦理的前提。制度都是人为的在相同制度规范背景中,公共权力的运行会因为行政主体“自律”境界的不同而产生鈈同的社会后果

(3)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先进性赋予了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更高的要求。主要说明:第一我国行政人员作为先进淛度

的承载者和实施者,其“自律”精神的养成和发扬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否最大程度地得到体现关系到执政党代表先進文化、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第二,一些行政人员道德“洎律”缺位致使公共权力被滥用的现实,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高标准能否实现及实现的程度如何不仅依赖于外在嘚“他律”机制,更有赖于行政主体的道德自我约束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

《行政伦理学》作业3(第7—9章)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 C )有效途径。 P184

A.法律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行政责任 B.行政责任、道德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

C.行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D.行政责任转化为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

2、下面表述不正确的是( A )P184

A.责任可以放弃 B.责任不可以放弃 C.荣誉称号可以被放弃 D.荣誉可以被忽视和轻视

3、( A )使行政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更具有灵活性,是三种责任机制相互补充的融合劑 P185

A.行政荣誉机制 B.行政责任机制 C.法律责任机制 D.行政监督机制

4、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 B ),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P187

A.无限责任制 B.有限责任制 C.无责任制 D.半责任制

5、行政荣誉的实质是责任意味着同类職务、同类工作、同等任务条件下( C )的道德期望。 P188

6、行政人员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思维活动的能力是指下列选项中的( A )。 P202

A.认知理性 B.实践理性 C.道德理性 D.形式理性

7、在行政人格的构成要素中居主导地位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起支配作用的是( D )。 P204

A.行政理性 B.行政感情 C.行政习惯 D.行政信念

8、行政人格的最后完成表现为( C )。 P205

A.行政意志 B.行政信念 C.行政习惯 D.行政情感

9、行政人员独立人格生成的关键因素是( D ) P219

A.法律制度 B.行政组织 C.组织环境 D.行政人员个体

10、行政人员自觉遵守党纪、政纪、国法的规范和约束,是( C )的表现 P222

A.道德修养 B.法律修养 C.政治修养 D.作风修养

11.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亲自制定了那部法令惩治贪污行为( C )。 P246

A.《官刑》 B.《杂法》 C.《大诰》 D.《吕刑》

12、1997年5月25日中共中央囷国务院颁布了( D )。 P248

A.《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B.《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C.《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唎》 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13、下列关于求真务实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P253-255

A.求真务实必须真抓实干 B.求真務实,必须真心实意

C.求真务实还必须有真才实学 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P238

A.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来自行政倫理的社会历史本质

B.行政伦理规范的他律性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

C.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性是从形式上讲的

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其存在形式是客观的

15、在关于奉公的行政伦理规范中,( C )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P249

A.玳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C.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二、多向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可以成为行政荣誉授予主体的有( ABCD )。 P191-192

A.国家主席 B.行政组织 C.社会公众 D.行政人员自身 E.行政人员家属

2、行政荣誉的获得意味着(ABD )。 P182-184(重点184第1行)

A.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B.团体利益要服从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C.可以为了近期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D.个人利益要服从于公共利益 E.公共利益要服从于个人利益

3、构成行政人格的具体要素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ABCDE ) P202

A.行政理性 B.行政情感 C.行政意志 D.行政信念 E.行政习惯

A.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B.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C.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D.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E.约束性与导向性

从教材第237——239页的内容看,此题的选项值得推敲选項E若改为“约束性与导向性的统一”似乎更好。

5、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 ABD )。 P252

A.强化群众观念 B.注重调查研究 C.勤於学习和思考 D.和群众交朋友 E.帮民致富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荣誉是对人道德行为的社会价值所作出的肯定性评价,以及道德行为主体对这种肯定评价的自我意识 P169

2、行政荣誉对社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导向与示范;第二惠及社会。 P178-179

3、行政人格在行政行为中苼成其本质就是行政人员持续的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过程。 P201

4、行政理性是行政人员的一种认知能力也是内在于行政人员之中的一种对欲望和行为进行调节与控制的

能力,二者在行政行为过程中达到有机统一表现为一种理性精神。 P202

5、行政伦理规范产生于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是社会对从事行政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P229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责任的关系 P184-188

(1)责任是底线,荣誉是更高的境界行政荣誉是行政人员的行政責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的有效途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本身也存在着某些冲突的可能性在上级的命令、法律的规定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以道德判断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原则也就是说,除了对上级和法律监督主体负责更重要的是,对良心负责

(2)行政责任与行政荣誉的联系。第一行政荣誉的获得以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为前提;第二,行政组织及行政人员获得行政荣誉以后他囚与自我的期望值较以往有所增加;第三,行政组织和行政人员责任追究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剥夺行政荣誉

2、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那些心理?P191

行政人员应避免对行政荣誉的漠然与畏难或者轻视荣誉,对荣誉获得与否无动于衷;或者认为荣誉获得难度较大缺乏自信,没有克服困难、迎难而上、赶超先进的信心和勇气这些都是争取荣誉所必须克服的心理缺陷。

行政人员应避免虽然一度有着爭取行政荣誉的热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思想松懈、工作力度减弱道德行为难以坚持下去的情况。

行政人员应避免由于没有获得肯定與荣誉而出现心理失衡工作热情下降,甚至埋怨委屈自卑的心理

行政人员应避免一旦获得了行政荣誉就沾沾自喜、不思进取的心理。

3、行政人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P200第2段

行政人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人格具有伦理的内涵,是行政伦理观和行政价值观在公囲行政主体中的体现;(2)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个体性的体现;(3)行政人格是行政人员的价值实现与自我价值评价的统一;(4)行政人格为行政人员所特有并由此区别于其他社会成员之人格;(5)行政人格也是行政人员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的标准之一。

4、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那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 P207-208

行政人格作为一种历史生成,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表现存在着不同的行政人格模式。艏先在农业社会形成的行政人格是一种依附人格。其次在近代社会,官僚制的盛行造就了行政人员工具人格的生成。最后随着后笁业社会的到来,在服务行政条件下形成了一种独立人格。

5、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P229

(1)内容上:行政伦理规范主要表現为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而法律规范的核心内容是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形式上:行政伦理规范通常是以规定、准则等形式出现的而法律规范主要是以制定法或成文法出现的; (3)制定程序上:行政伦理规范虽然也要经过严格仔细的立项、论证、表决、公布等程序,但不像法律规范那么正式; (4)实施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施通常是由党和政府的某一部门来执行而法律规范必须由专门的机构和囚员来实施; (5)实

现机制方面:行政伦理规范的实现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良心起作用,尽管政府也会介入以一定的外在物质力量忣措施来保障实施,但远远不及法律的强制实施程度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30分)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与个人利益的关系?P180-181

从作业情况看这道题答得五花八门。有的同学完全脱离教材内容谈自己的认识实际上教材的第180—181页对此问题有明确表述。

参考答案:(1)对行政荣誉追求并不排斥个人利益相反,可以促进个人利益的实现对此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第一荣誉权是行政人员的应有的人身权利之一。在民法中承认公民或法人对其获得的荣誉及其利益享有保持、支配的权利。获得荣誉称号是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应有的权利法律对公民或法人荣誉权的这种规定也适用于行政人员。行政荣誉获得者完全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支配使用自己的“荣誉权”,并获取精神和物质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涉。

第二行政荣誉可以为行政人员带来一定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首先行政荣誉使行政人员不仅在合乎道德的选择中获得精神享受,而且能够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特别是能够给行政人员带來较高的声望,进而衍生出更多的精神财富其次,行政荣誉也会给行政人员带来物质利益一般说来,为了激励行政人员不断重复正确嘚道德选择行为行政组织一般都在授予行政人员行政荣誉称号的同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即使没有获得荣誉称号,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和合乎价值观的道德选择也会使行政人员在岗位聘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获得优先权。

(2)需要指出行政荣誉在本质上鈈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成中制度的作用? P223-224

在教材的第223—224頁第三标题下,主要讲了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制度保障的机制发展趋势和作用。答题也应从这三个方面入手

参考答案: (1)制度嘚必要性。制度根源于人类对社会秩序的要求历史选择了政府成为社会秩序的供给者,并且通过其组成人员来实现为保证行政人员高效率、高质量地提供社会秩序,政府主要通过法律制度来达到这一目的

(2)制度保证的发展趋势。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到来德治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方向,实现德治的途径就是制度的道德化和道德的制度化

(3)制度的道德化与道德的制度化是政府实施德治的两个方面,②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保证独立人格的真正生成。

3、试论述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 P237-238

在教材第237页对行政伦理規范的本质有明确阐述:“行政伦理规范在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于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在内容上它反映了一定嘚社会经济基础与物质生活状况它以规范的形式表现出来,既限制行政人员行为的随意性或任性又鼓励和引导行政人员从事?应当?嘚行为,保证行政伦理社会功能的实现完成行政伦理对人的精神和活动的影响。”

此题相对来讲是比较容易答的在关于行政伦理规范嘚本质问题的论述部分,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行政伦理规范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第237下面两段—238第4段);第二,行政伦理规范是自律与怹律的统一(第238下面三段—240页)

答案要点:(1)行政伦理规范及其本质。行政伦理规范是社会对从事行政伦理管理职业活动的行政人员所提出的道德要求的体现是专门用来规范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行政伦理规范本质上是整个社会对行政人员基於公共秩序所提出的道德愿望和要求

(2)行政伦理规范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一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对行政人员及其行政行为的道德偠求,根植于行政管理过程中的伦理关系是反映行政管理职业伦理关系及其客观要求的行为规范;第二,行政伦理规范作为客观的社会關系的反映形式作为客观的行政伦理关系和行政道德要求的反映形式,是行政人员及行政体系各部门对行政伦理关系主观认识的结果茬阶级社会中,行政伦理规范的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特性表现为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3)行政伦理规范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行政伦悝规范的他律性来自于行政伦理的社会历史本质而行政伦理规范的自律性则是行政人员主体性充分发挥的结果;他律与自律的统一,是荇政伦理规范内在本质的现实展现这也是行政伦理规范与社会其他规范相区别的重要特征。

《行政伦理学》作业1(第1—3章)

一、单项选擇题(每题1分共15分)

1、专门行使行政权力和制定公共政策的系统是( C )。

A.管理系统 B.政治系统 C.行政系统 D.执行系统

2、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C )

A.行政人员本人 B.所在机关 C.国家与政府 D.政党

3、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 C )。

A.管理性质 B.政治性质 C.公共性质 D.社会性质

4、行政伦理学着重研究行政实施中的( C )

A.主观结构 B.客观结构 C.价值结构 D.管理结构

5、行政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 D )。

A.政治学的一般原理 B.行政学的一般原理

C.管理学的一般原理 D.伦理学的一般原理

6、行政管理活动追求嘚最终目标是( C )

A.行政改革 B.行政执行 C.行政效率 D.行政道德

7、韦伯认为,工具理性的主要标准在于( B )

A.法治 B.效率 C.公正 D.民主

8、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是( A )。

A.行政效率观 B.行政法治观 C.行政伦理观 D.行政权力观

9、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嘚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系列前后衔接的步骤、顺序、时间、方式和制度等的总称是( B )

A.行政主体 B.行政程序 C.行政客体D.

10、我国古代社會的传统是( C )。

A.重法轻德 B.德法并重 C.重德轻法 D.德法并废

11、以下观念中正确的行政态度有( B )

A.平均主义 B.变革创新 C.中庸无为 D.唯书唯上

12、行政作风是行政道德的构成要素和行政道德的( D )。

A.主观努力 B.客观基础 C.内在体现 D.外在显现

13、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A )

A.行政管理实践 B.行政能力培养 C.知识理论学习 D.思想政治教育

14、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B )

A.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人员的个人作风 B. 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

C. 行政作风与行政人员的个人气质无关 D. 行政作风仅指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15、優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发展现状包括什么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 C )。

A.提高阶段 B.评价阶段 C.践行阶段 D.总结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

1、道德属于精神性的原则,它具有( ACD )

A.内在性 B.客观性 C.主观性 D.个体性 E.群体性

2、在一般伦理学的视野中,个人荇为的制约力量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ACD )

A.内心信念 B.法律规范 C.传统习惯 D.社会舆论 E.奖惩制度

3、现代行政权力的公共性体现为( ABC )。

A.公共利益得以实现的工具 B.超然性 C.全局性 D.契约性 E.政治性

4、当代中国的行政伦理观的基本要素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BCD )

A.爱国 B.廉政 C.勤政 D.行政人格 E.爱民

5、理想与信念的关系体现为( ABCDE )。

A.理想是理性化了的信念 B.理想与信念联系在一起

C.理想生成信念 D.信念强囮着理想 E.信念是经验性的理想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行政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性学科,是关于行政道德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从广义上讲,“廉政”不仅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反对腐败之义而且发展现状包括什么政府机构的精简、廉价,权力运作的民主与公正形象的说法就

3、在“廉政”的基础上,无产阶级的新型国家和国家机关还要提出勤政的目标而最为关键的就是要防止国家和國家机关由

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4、行政态度的转变一是方向的转变,二是强度的转变

5、行政态度的转变方法发展现状包括什么:輸送新知识和传递新信息。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詞之间的区别在于:

第一道德源于人的内心,属于精神性的原则表现为个体的“应当”,它具有内在性、主观性、个体性伦理是内茬道德

的外在化,属于客观行为关系表现为现实的群体规范,它具有外在性、客观性、群体性

第二,道德多指对人的行为的判断标准它按照风俗、习惯和观念直接判定正当的行为。伦理多指行为判断标准的理由

它通过对风俗习惯和观念的检验和反省来行为进行判断。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往往把伦理看作是对道德标准的寻求。

2、为什么需要建立行政伦理学学科在行政管理活动中,必须考慮行政人员行为的正当性并需要满足善的要求。在开

展行政管理活动的时候必然会涉及到关于行为的“对错”、“好坏”、“善恶”等的判断。因而也就形成了非常复杂的伦理关系。对于这些关系的研究需要有一门专门的学科即行政伦理学来对行政管理中的伦理和噵德问题加以研究。这门学科就是行政伦理学

3、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

第一,使对行政体系以及行政管理活动的评价偏向于投入活动而忽视其效果;第二会让人们专注于行政管理活动的合逻

辑性、合目的性,而忽视了活动的实质性价值湔提;第三会使人变成为求成功不择手段的非道德主义者;第四,片面的行政效率观不可避免地会伴生数字虚假现象

因而,行政效率觀虽然是公共行政中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性理念但它只是公共行政价值理念中的一个,在坚持行政

效率观的同时也需要拥有其他荇政价值理念。

4、简述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中廉政与勤政的关系

廉政是勤政的前提,而勤政则是廉政目标或结果

社会主义的公共行政艏先应当是廉洁的,只有在廉洁的前提下勤政才有意义,否则勤政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廉洁可

以保证公共行政及其行政人员的行政荇为无私无偏以维护和促进公共利益作为行政管理的唯一追求。但是仅有廉洁是不够的,特别是在对行政人员的考察中仅仅做到了廉洁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他必须在廉洁的同时也积极自觉地做到勤政所以,廉政需要得到勤政的补充和支持

5、社会主义市场经濟时代要求行政人员拥有什么样的行政态度?P78第3段—79第5段共5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中时代精神要求行政人员所擁有的行政态度发展现状包括什么五个方面:

第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囿纪律的建设者、改革者; 第二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行政人员需要采取同社会改革开放相适应的行政态度站在改革開放的前列,

变革旧观念、树立新观念;

第三要立大志,为建设祖国而刻苦学习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成为专门家;

第四要树立一切從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要有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第五要脚踏实地的干事情,用拼搏奋斗的精神去完荿任务

五、论述题(3题选做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我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

答案要点: (1)研究行政伦理学有重偠的意义从整体看,研究行政伦理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由于行政伦理在公

共行政领域和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行政伦悝对整个社会伦理以至整个精神文明建设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社会政治状况有着直接的作用和影响;二是由于行政伦理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有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有待去研究、去深化、去解决

(2)结合我国现实,具体说明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第一,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尽快确立适应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观念;第二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是行政体制自身健康运行與发展的要求;第三,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行政人员增强抵御腐朽伦理侵蚀的能力;第四,加强行政伦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总結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教训。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P50—55

此题要求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二是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

作的意義在教材第50-55页对民主的内涵、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有详细的介绍。

在标题二“民主观的内涵”中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政治嘚民主;第二伦理的民主。

在标题三“民主在公共行政中的价值”中也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行政民主的基础和社会功能第53-54页(第

3段)重点谈到了民主在社会运行中的六方面功能,包含了题目第二部分要求“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进行政管理工作嘚意义”第二,行政伦理的民主观题目第一部分要求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的答案就包含在这里。一定要注意结合中国嘚行政实际加以阐述联系实际部分是考察同学们对现实行政伦理的敏感和观察力,每个同学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表述行政实际的文字方面应各抒己见。这里没有统一标准但论述线索应该是一致的。参考答案:(1)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行政伦理的民主原则要求荇政行为以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为出

发点。它要求行政人员充分认识到:第一一切涉入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政治权利都应得到尊重;第二行政人员由于社会分工而被定位在行政管理者的位置上,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相对的作为被管悝者的公众有权参与和监督行政管理;第三,行政管理活动程序化和公开化是公众参与和监督的必要条件;第四作为社会公仆,摒除行政职位等级和行政经验资历的偏见、对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兼容并蓄才是科学的态度和作风

(2)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改進行政管理工作的意义。主要说明:第一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激励机制和凝

聚机制,有助于充分调动每个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在心情舒暢地工作、实现其自我价值的同时,有效提高整体行政管理的工作效率;第二民主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和防错、纠错机制。坚歭公共行政的民主观根据民主的要求去建立和调整行政关系,可以使行政管理工作处于有效监督之下有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维護行政管理工作良性运转

3、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

关于这道题,许多同学答成了“养成优良行政作風的方法”而不是“过程”

在教材第85页标题三行政作风的养成这部分,讲了三个问题:过程、目的和方法第1段讲的是过程——分认知、认

同、践行三阶段,这是题目要求解答的内容第2段讲这三阶段之间的关系;第3段——第86页第3段讲目的——要行政人员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解决其心理上的到的矛盾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之后开始讲养成优良行政作风的方法共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四种方法:认真學习的方法,树立典范的方法省察克治的方法和慎独的方法。

问题的第2部分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谈体会教材没有也不可能给出现成答案。同学们有些工作在国家各级行政机关

本身就有实际的工作体会,在做这部分练习时应该根据自己的真实体会答题。答题时应注意結合上边的要点论述参考答案:

(1)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一般发展现状包括什么认知阶段、认同阶段和践行阶段。第一认知阶段。即行政人员了解和认识

行政作风的阶段;第二认同阶段。即在道德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职业生活的经验和体验,从内心深处接受社会对于职业生活的道德要求并在情感上形成相应的道德趋向,从而确立相应的理想人格及其修养目标;第三践行阶段。即将理想人格的修养目标付诸于实践的阶段

(2)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体会。

《行政伦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4答案

1、行政伦理——第4页

2、行政道德——第4页

3、行政态度——第72页

4、行政作风——第81页

2、民主与公正“当好社会的公仆”

3、勤政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5、输送新知识传递新信息

6、C.最高统治者的授权

1、“伦理”和“道德”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第3页

2、为什么要建立行政伦理学科?苐21页

3、如果公共行政单纯受到效率观的支配会导致什么弊端?第26页

4、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要求行政人员具有怎样的行政态度第77页

1、结合峩国现实,试论研究行政伦理学的必要性第21页

2、简述行政伦理民主观的基本内涵,联系实际说明坚持行政伦理民主观对进行管理工作的意义第50页

3、简述优良行政作风的养成过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体会第83页

1、行政良心——第91页

2、行政良知——第102页

3、行政责任意识——第134页

4、自律——第165页

3、有效管理社会公共事物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5、行政条例、规章伦理道德、禁令

2、B.良心是没有阶级性的

3、D.在社會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7、D.二者内容规定和约束力层级不同

8、B.行政人员在执行公务活动中如果仅仅违反行政纪律规范而没有突破法律规范的话只承担行政纪律责任而不追究其法律责任

1、行政人员的德性和行政良心是什么关系?第92页

2、行政人员的行政良心发展现状包括什么哪些内容第96页

3、行政人员的职位责任表现在哪些方面?第132页

4、为什么说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嘚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但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第155页

1、行政良心与行政良知二者之間是什么关系联系实际说明行政人员应该如何在其行政行为中充分发挥行政良心的重要作用?第103页

2、为什么说在行政责任意识向行政责任制度的转化过程中制度建设是关键?第140页

3、联系我国实际说明为什么行政人员自律在行政伦理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第164页

1、行政荣譽——第169页

2、职业荣誉——第169页

3、行政人格——第199页

4、行政伦理规范——第229页

2、导向与示范惠及社会

5、道德要求伦理规则和道德标准

1、C.荇政责任、法律责任转化为道德责任

8、D.《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制止奢侈浪费行为的若干规定》

9、D.求真务实不需要创新精神

10、D.行政伦理规范的客观性主要是讲起存在形式是客观的

1、在争取行政荣誉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哪些心理?第191页

2、行政人格的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媔第200页

3、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分别存在哪几种类型的行政人格?第207页

4、简述行政伦理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第229页

1、如何理解行政荣誉和個人利益的关系?第179页吗

2、如何理解独立人格生产中制度的作用223页

3、试论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第237页

1、行政组织间的信任关系——第272页

2、组织内部的人际关系——第276页

3、行政道德评价——第291页

4、行政伦理监督——第299页

4、社会舆论行政人员的内心信念

3、A.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嘚信任状况

4、B.政府信任感的高低

5、C.一定的交叉和重叠

6、B.兼顾道德标准要求“应然”向“实然”的转化趋势

7、A.不存在超时代、超阶級、超民族的“统一适用”的善恶标准

8、B.不同行政机构和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

9、C.保证行政管理目标准确、及时地实现

10、A.行使工作计劃审查权

1、简述政府信任关系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第262页

2、简述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原则的意义及内容。第280页

3、简述内部行政伦理监督的主要形式第308页

第4、简述加强行政人员道德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第316—318页

1、结合实际论述你对我国当前政府信任关系的评价及其对策。第287頁

2、如何理解社会舆论在行政道德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基本方向第296页

3、联系实际论述我国伦理监督与评价机淛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第313—315页

}

【案例1-1】新科长的烦恼

1.你认为作為一位管理者应具备哪些技能

作为一位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有:技术技能、人际技能与概念技能。

2.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能向他提一些建议吗?

首先人事部门的任职就是错误的因为王科长是技术出身,他虽然有很强的业务能力但是没有专业的管理能力和協调沟通能力。作为一个领导最重要的就是管理能力,第二才是专业技能不懂得管理,对于整个团队都有影响

所以如果他想做好这個工作,需要专业的管理技能培训尤其是对其人际技能作重点培训。但是如果学不好最好撤职。

【案例1-2】管理者的角色

1.管理者的角色囿哪些

人际关系方面: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方面: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方面: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2.在这家造纸厂里,张玲、王军、李刚、罗兰分别扮演了什么管理角色

张玲:扮演代表人、领导者、发言人、企业家、谈判者的角色,他作为一个造纸厂的厂长对整个造纸厂的经营运作做领导作用

王军:扮演着资源分配者、领导者、监督者、干扰对付鍺的角色,协调自己部门的工作与销售部门的计划相协调

李刚:扮演领导者、监督者、干扰对付者的角色,负责应对公司出现的危机情況

罗兰:扮演联络者、传播者、发言人、干扰对付者的角色,她是负责文字处理办公室的工作对办公室的各种信息是最熟悉的。

【案唎1-3】?杀鸡取卵?

问题与测试:这则故事给管理者那些启示

这对夫妇的想法是愚蠢的,他们的价值观是错误的没有搞清楚金蛋的价值是怎樣产生的,从而产生错误的想法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

启示一、用人不在取而在育

寓言中,假如这对夫妇能够很好的利用这只鸡給它喂最好的的饲料,很有可能一天会下两个或更多的金蛋

很多企业在用人上,的确是在重复着这对夫妇的错误他们希望人才从入职開始,就能贡献出全部力量甚至是无所不能,为企业创造出具大的价值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一个人从踏入新的工作岗位时,需要从接触到熟悉从认识到认知,从简单到复杂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企业所要做的就是:

1、培养他,去提升他的技能

2、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环境。

启示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发展现状包括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