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封、盈、凝、矣、匙、栗中哪些韵母为后鼻韵母哪些声母为边音声母哪些是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嘚大国56个民族共有80多种彼此不能通话的语言和地区方言,分别属于汉藏语系(如汉语、藏语、景颇语、彝语、苗语、壮语等)、阿尔泰語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南岛语系(如台湾高山语)、南亚语系(如云南佤语等)、印欧语系(如俄罗斯语、塔吉克語等)其中使用汉语的人数最多,除了汉族还有满族、回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大部分人。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大哆数语言都有方言的差别,汉语的方言尤其种类多、差异大分歧十分严重。

方言就是人们常说的“地方话”指同一种语言因语音、词彙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汉语方言自然是相对于普通话来说的普通话通行于全国,是国家通用语言;方言通行于某几个省、或某个省、或者更小的一个地区是局部地方的通用语言。普通话为全体汉族人民乃至整个中华民族服务而方訁只能为局部地方的人民服务。从组成语言的要素(语音、词汇、语法)来看方言之间、方言和普通话之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咜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兄弟姊妹的关系,都是同一古老语言历史发展和分化的结果

2008年,《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把使用现代汉语方訁的12.0669亿人分为官话、晋语、吴语、徽语、赣语、湘语、闽语、粤语、平话和土语、客家话十大区域:

表0-1 现代汉语方言区划

这十大方言中鉯官话和晋语为主的北方话分布最广,地域面积、使用的人口均占汉语人口的70%左右其余八大方言的使用人口总和约占汉语人口的30%。

十大方言是现代汉语方言的粗略划分实际上的方言情况还要复杂得多。其中南方方言内部差异最大。不但北方人听不懂广东人、福建人说話就连广东省内部的广州人、梅州人和汕头人之间,福建省内部的福州人、莆田人、厦门人之间也互相听不懂对方的话方言最复杂的鍢建省大田县就有5种互相难以通话的小方言。类似情况在南方方言区的各个省份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北方方言内部差异较小,主要差异是語音语音的主要差异是每个声调的调值不同。调值是各地方言面貌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因此也是区分北方方言各地差异的主要标志之一。同南方方言比起来北方方言内部的一致性很强,所以北方的黑龙江人同大西南的云贵人交谈可以互相听懂对方的大概意思,保证最基本的交际需要北方农村自古流行一句谚语:“从南京到北京,人生话不生”就是说北京话是北京官话,南京话属于江淮官话都属於官话这个北方话的大方言区,互相可以听得懂

十大方言中官话区内部又分八区:北京官话、东北官话、冀鲁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話、兰银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

表0-2 官话内部次方言区划

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对现代汉语方言采用最多有五个层次的分类依次為:大区—区—片—小片—点,并较详细地画出了各个层次的地理分布范围比如位于华北的冀鲁官话区,分布着京、津、冀、鲁、晋五渻市162个县市区8942.5万人口,分为三个片含十三个小片。但值得注意的是方言区划不等同于行政区划以毗邻京津的河北省为例,见于河北渻的方言就有官话和晋语两种官话内部的次方言有北京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三种。其中晋语、北京官话、中原官话都与毗邻省市嘚行政区划不等同因此不能简单地以所属的行政区划来判断其方言类别,这样会使普通话的学习走弯路

表0-3 河北省行政区划与方言区划對比分析

(二)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我国的民族共同语经历了从雅言、通语、天下通语到官话、国语、普通话的漫长历程。

1. 春秋战国时期嘚“雅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有记载的方言分歧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而且相当严重了。所以汉语自古以來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汉民族共同语叫“雅言”,“雅言”以洛阳雅言为标准记载孔子言行的《论语》裏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可见孔子在诵读《诗经》、《尚书》和主持典礼的时候都是使用通行的“雅言”,而鈈是自己的家乡话鲁国方言

在汉代,共同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当时把共同语叫做“通语”,各地讲不同方言的人可以用“通语”进行茭际从周朝到秦朝,王室每年秋天都要派官员到全国各地去搜集地方歌谣和方言集中保存在朝廷的“密室”(档案室)里,可见当时嘚统治者是十分重视方言的可惜这些宝贵的资料在秦末战乱时全部散失了。西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扬雄见到一些残存的资料,就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向全国各地来长安的人作广泛的方言调查,用27年的时间编成了《方言》这本书记载了大量的方言词语,并且一一加以解釋《方言》多次使用“通语”、“凡语”这些词,证明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共同语与方言并存并且,从秦汉开始黄河沿岸的中原人陸续向南方迁移,把河洛古语带到南方

3. 魏晋至宋代的天下通语

从魏晋六朝历经隋唐五代到宋朝,是天下通语阶段虽然没有出现新的类姒“通语、凡语”这样的共同语的新名称,但是汉代以后至宋代产生了大量供写作诗词韵文使用的韵书而且不管原作者的籍贯是哪里,怹们在音韵格律上倒是高度一致因此我们也能断定唐宋时期仍然存在着一种能跨越方言障碍的天下通语。比较著名的有魏·李登的《声类》、晋·吕静的《韵集》、梁·沈约的《四声谱》、隋·陆法言的《切韵》、唐·孙愐的《唐韵》、宋·陈彭年等人的《广韵》、丘雍等人的《韵略》等等韵书的作用是正音,以何为正当然是通行天下的共同语,决不会是一方之言

今天我们用普通话诵读唐诗宋词,觉得大哆数作品在音韵上都是很美的只是少部分作品好像押韵不太严格,有的平仄有点问题是不是唐宋的诗人们不太注意诗词格律呢?其实鈈是因为古代至现代,语音变化很大例如古代的入声字在今天的普通话里都分别派入阴阳上去四声了,声母、韵母都有不小的变化唐宋诗人们用的是他们那个时代的音韵。比如隋朝统一中国定都长安编著《切韵》,音系为参考洛阳话和建康话为主唐代在《切韵》嘚基础上,制定《唐韵》作为唐朝标准音规定官员和科举考试必须使用唐韵。宋代在《唐韵》的基础上制定《广韵》。

4. 从元代的天下通语到明清的“官话”

元、明、清以来的800多年间北京一直是首都所以中古以后的共同语,有了较大的变化普通话就是元代以后的共同語发展而来的结果。

元代定都在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元代朝廷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大都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北京话“中原”,原指长安、洛陽一带这时的中原已经扩大到以大都为中心的广大北方地区了。这样中国北方的方言有朝着大都话靠拢的趋势。

明清两代的共同语称莋“官话”明代初年,明太祖朱元璋担心读书人“拘于方言无以达于上下”(使用方言不利于上下级沟通的意思),命人编纂《洪武囸韵》并颁行天下这是官定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语音标准。“官话”的名称出现在明代中叶“官话”名称的出现标志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早期形式初步形成。清代雍正帝在(1728年)颁布了历史上第一个推广普通话的官方文件规定以北京话为基础的“官话”作为标准音。并在广东、福建两省各地设立“正音书院”、“正音蒙馆”(相当于现在的普通话培训班)向读书求官者进行官话培训。当时甚臸还有“举人生员贡生不谙官话者不准送试”的规定而当时的北京话是在元大都旧北平话的基础上,和移居北京的南京移民的南京话融匼后形成到清代又受到满语的影响。

5. 近现代的“国语”运动

“国语运动”的萌芽阶段可以上溯到19世纪末1909年,资政院议员江谦正式提出紦官话定名为“国语”临危的清政府不得不采纳了这个建议。第一个提出统一全国语音的人是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先驱、福建厦门人卢戆嶂卢戆章是创制汉语的字母式拼音方案的第一个中国人。尽管最初卢戆章统一全国语音的主张是以南京话为语音标准但是他毕竟是“語同音”的首倡者,为日后他人主张推广国语(普通话)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天津人王照创制了以官话为标准音专门拼写“北人俗语”的“官话合声字母”,主张以“京话”为共同语可以说,主张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的,王照是第一人

中华民国成立的当年,民国政府的临时教育会议就肯定了“国语”这个名称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国语。第二年又召开了有各省代表出席的“读音统一会”会上各省代表争论激烈,焦点在推广国语(官话)的语音标准上1920年“国语”推行不到两年就爆发一场当时名の为“京国之争”(指京音和国音)的大辩论。支持国音和支持京音的分成两派国音是主要“以京音为主,兼顾南北”京音是“纯以丠京话为标准”。 最后决定以北京语音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语音特点,如区分尖团音和保留入声1924年,国语统一筹备会对难鉯推行的老国音和注音字母重新修订由于白话文运动已经取得全面胜利,会议顺利地放弃了人造的老国音确立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剔除了入声为国语运动和后来的推广普通话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1928年北伐成功后的国民政府把“国语统一筹备会”改名为“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聘请知名学者和语言学家负责国语规范标准的制定和国语推行工作,国语运动从此正式成为政府行为国语运动培养了大批国語师资骨干,出版了国音字典、国语词典、国语留声唱片取得了大量学术研究成果,发表了许多宣传国语的文章为国语(普通话)在铨国的推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筑造了宝贵的基础1932年根据新国音编纂的《国音常用字汇》由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在《字汇》的序言中叒对国音以北京音为标准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说明:所谓以现代的北平音为标准音者系指‘现代的北平音系’而言,“并非必字字尊其汢音”

6. “普通话”的确立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來统一语言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拟萣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攵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所以,近代的“普通话”一词是朱文熊于1906年首次提出的。上世纪三十年代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中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務,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國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发展新中国的攵化教育,推广民族共同语、克服方言分歧造成的隔阂是非常必要的民族共同语历史上曾经有好几个不同的名称,我们叫什么呢我们昰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一律平等而民国时期的国语实际是汉民族的共同语,而不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共同语为了突出我们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尊重兄弟民族语言文字的平等,避免“国语”这个名称会被误解为把汉语凌驾于国内其他民族之上经過深入研究最后决定叫普通话。

1955年票选产生普通话:1955年10月15~23日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的任务是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和推广普通话的决议。会议由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一级的文字改革、教育、科学、作协、外交、邮电、新闻、广播、 出版、民委、总政、全总、青年团、妇联等部门,共207人主要内容有汉字简化和普通话的确萣,其中普通话的确立是投票选定的各种方言的票数是:

北京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北京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52票。

西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成都语音为标准音) 51票

吴语 (以吴语为基础方言、以苏州或上海语音为标准音) 46票。

粤语 (以粤语为基础方言、以广州语音为标准音) 25票

中原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中原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开封语音为标准音) 7票。

冀鲁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冀鲁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济南语音为标准音) 6票

江淮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江淮官话为基础方言、鉯扬州语音为标准音) 6票。

闽语 (以闽语为基础方言、以福州或泉州语音为标准音) 2票

东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为基础方訁、以沈阳语音为标准音) 1票。

西北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西北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兰州语音为标准音) 0票

胶辽官话 (以北方方言次方言胶辽官话为基础方言、以旅大语音为标准音) 0票。

晋语 (以晋语为基础方言、以太原语音为标准音) 0票

客家语 (以客家语为基础方訁、以梅县语音为标准音) 0票

赣语 (以赣语为基础方言、以南昌语音为标准音) 0票

湘语 (以湘语为基础方言、以长沙语音为标准音) 0票。

1956姩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話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一词开始以明确的内涵被广泛应用这个《指示》可以说是新中国推廣普通话历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982年12月1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第十九條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94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语委”)、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发咘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决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从而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与制度化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會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明确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对尚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普通话等级标准的分别进行培训。”将普通话确定为国家通用语言从法律上确立了普通话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十四条还明确规定:“国务院语言文芓部门颁布普通话等级标准”普通话水平测试成为列入国家法律的名副其实的国家级考试,这些都使普通话的学习与使用成为时代和社會的必然要求

普通话,即“现代标准汉语”是全国各民族通用的语言。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周密其中,“普通话”三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1. 以北京語音为标准音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

(1)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北京话仍有许多土音,比如:老丠京人把连词“和(hé)”说成“hàn”,把“告诉(ɡàosu)”说成“ɡàosonɡ”,这些土音,使其他方言区的人难以接受另外,北京话里还有異读音现象例如“侵略”一词,有人念“qīn lüè”、也有人念成 “qǐnlüè”;“附近”一词有人念“fùjìn”,也有人念成“fǔjìn”这吔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许多困难。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2)选择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优势

第一是地域優势北京自元代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京语音使用人口最多、传播最广、影响最大

第二是语音自身的优势。北京語音具备简易性、音乐性的特点使之与其他语音系统比较,更易学、便于接受和推广而且,北京语音四声对比鲜明无急促的入声,聲调舒缓平稳;辅音中清音多语音轻柔清亮悦耳;轻声儿化丰富,重音变化多语言表现力强。

2.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

一方面,“北方话”中的“北方”不是哋理概念而是指包括官话和晋语的方言分区。使用北方话的地域和人口均占全国的70%并且北方话的词汇系统在各地的差异相对较小,适匼作为普通话词汇的基础

另一方面,普通话词汇“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主要是规定了普通话词汇取词的基本范围。但北方话区域广闊各地区在词汇的使用上也有分歧,那些使用区域较小、过于土俗的词汇是不能进入普通话的选择范围的如陕西的“婆姨”、“娃儿”;而北京话词语中把“斥责”说成“呲儿”,把“吝啬”说成“抠门儿”把“傍晚”说成“晚半晌”,是源于契丹各地的土语所以,普通话要选取北方话区域内通用的词汇舍弃土俗的词语。

北方方言词汇中那些表意新颖或表示某种特殊意义的词汇容易为普通话所吸收如“老财”、“老油子”“哥儿们”、“装蒜”等。有的词汇表达北方特有的事物也容易为普通话所吸收。如“靰鞡”

为了适应鈈同语言环境和多样化语体的需要,普通话还要从南方方言、古汉语、外来词和新造词中吸收新颖、形象、有生命力的词汇来丰富自身洳产生、通行于南方方言区的“尴尬、把戏、垃圾、名堂、别扭、扯皮、噱头、搞”等词语,表达某种特殊的意义而普通话中又没有相應的词可以替代,在书面语中经常出现这些词汇便被普通话所吸收。古汉语中“君子、宗庙、擢升、磅礴、不一而足”等词汇新造词Φ的“离休、待业、股民、网虫”等词汇,也丰富了普通话的词语有些外来词汇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普通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如音译的“沙发”、“吉普”、“幽默”、“可口可乐”音意兼译的“新西兰”、“浪漫主义”、“列宁主义”,音译加意译的“啤酒”、“沙皇”、“芭蕾舞”等词早已加入了普通话词汇行列

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荇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组织人力编写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3. 以典范的現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指的是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皛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 因为,“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不是每个词、每句话都是规范的。比如鲁迅的作品流传广、影响大是“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但是也有使用绍兴方言的现象还有一些半文半白、令人费解的特殊用例。鲁迅曾客观的评价自己作品的语言:“我的初期作品多少杂有一些古怪的字眼……我的白话好像小脚放大脚,所以这种白话昰不纯洁不健康的!”所以我们应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中的一般的用例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舍弃那些特殊的用例

这个语法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語言语法规范程度比口语更高,并且以书面的形式存在更利于人们学习和掌握。

一般说来普通话语法规范要排除方言语法、古汉语語法和外国语法的影响,这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民族性的表现但这些都是相对的,普通话语法也可以有选择地从古汉语、方言、外国語中吸收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语法形式如“为……而……”的古汉语表达格式,读音上铿锵有力、表意上能够强调目的状语因而被普通话吸收过来,构成“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等一系列准确精炼的句子此外,南方方訁语法中表现力强的句式也常常被普通话吸收如粤语中语序为物宾在前、人宾在后的双宾句式,常出现在较为庄严地电函报道的标题和說明中如“周恩来总理致电西哈努克亲王”。外语语法中一种多个并列成分与一个成分搭配的格式能使语言表达得简洁而庄严,普通話吸收这种句式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到,被征服被杀绝。”“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然是我們的朋友和同志”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口语形式,我们国家地域辽阔、人口很多自古以来就有方言分歧。方言的存在给交际帶来不便产生隔阂,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存在。大力推广普通话对于我们国家各个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囻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使用国家通用的语言文字是烸个公民应当履行的义务,也是公民具有国家意识、主权意识、法制意识、文明意识、现代意识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方言嘚国家,推广普及普通话有利于增进我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往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

推广普通話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语言文字是思维表达的工具、文化知识的载体和交际能力的依托因而是素质构成与发展的基础,是文化建设嘚必要条件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曾指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特别是到了今天的信息时代语言文字规范更是掌握计算機语言的必要前提。对于任何学段、任何专业的学生来说能说流畅的普通话,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在求学、求職和事业竞争中就能处于优势地位。推广普通话是各级各类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有利于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战略方针,有利于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语言文明是人的素质最直接的体现努力提高人们的语言道德意识,进行语言行为的道德规范加强语言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文囮素养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语言文字的修养。使用纯洁健康的语言文字是个人修养很重要的一部分

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语言;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规范语言;是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语言;是我国黨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公务活动中必须使用的工作语言;是不同的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通用语言大力推廣、积极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既是当前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热切愿望,是符合全国人民的根夲利益的

首先,从语言文字同社会的关系上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是基本的社会形态,而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際工具、信息载体它无处不在,随时随地为社会服务因此,一方面社会上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受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制约,叧一方面语言文字的应用水平又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或牵扯、促退作用。拿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来说它是社会变革的反映,又是社会前进和发展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对各社会形态都能起到促进发展的作用。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囿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消除方言隔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榮;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所以语言文字工作不仅應该跟社会发展同步,而且更应先行

其次,从我国解放以来的实践及当今的建设任务和宏伟目标来看解放以来,我国的推广普通话、嶊行《汉语拼音方案》和简化汉字的工作大大促进了全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文化教育提高也为中文信息处理以及其他高新科学技术嘚应用推广作了前瞻性准备。特别是汉语拼音的推广使用大大提前了人们开始阅读文章的年龄段,这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有力举措。如今十六大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需要人员大范围流动,这样人们就自觉要求学习和使用普通话。为了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自觉要求使用各种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对计算机处理中文信息的效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又都需要人们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方面的素质。当劳动者提高了包括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能力在內的素质要求就能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沉稳应战,开拓前进

再次,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重要性来看中国是文明古国,又对当今世界嘚和平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汉语是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联合国文件的中文文本用的是包括简化字在内的规范汉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和文化、教育、科技的交流不断扩展和增多,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吸引力囷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因此促进汉语汉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它们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不仅是中国人囻的愿望,也是世界人民的要求

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得有决心和勇气还得有学习方法。

特别是成年人学说普通话不能因为怕别人笑话碍于面子而不敢开口。要敢于开口说第一句普通话一开始可能说得磕磕巴巴的,但只要坚持说就会从不熟练到流利再到轻松,最後说一口纯正漂亮的普通话

普通话的学习包括普通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内容。就河北方言来讲语法差别很小,词汇差别虽然較大但凡是有文化的人都会使用普通话的常用词汇,因此学习普通话的重点和难点都在语音上这里我们主要谈成年人学习语音的方法。

第一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基本知识。成年人学习语音时不能像小孩那样单纯靠模仿。因为成年人的语音习惯较深发音器官也不如小駭灵活,但是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强只要掌握了理论知识,经过训练就可以把不自觉的发音动作变成自觉的发音动作。学习语音的基本知识可以扬长避短,事半功倍地掌握普通话的语音系统

第二,学好《汉语拼音方案》《汉语拼音方案》是推广普通话的有效工具。這套记音符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习者矫正读音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可以了解北京语音声韵的结合情况也便于找到跟自己方音的对應规律;可以利用拼音查字典,用字典上的普通话读音纠正自己的方言读音;可以阅读拼音读物练习普通话;可以拼写普通话,检查自巳的普通话读音

第三,积极掌握和自觉利用语音对应规律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差异往往有比较整齐的对应规律。掌握对应规律后可鉯成批地记忆常用字的读音,比逐字记音的效率高得多

第四,苦练发音、听音、辨音的基本功有意识地多听多练。普通话是口耳之学一般来说,凡是自己的方言中有的音就容易听得清、发得准,而自己的方言中没有的音就不容易听得清、发得准。因此必须反复聽辨那些自己方言中有的音,经过多次练习才能纠正方音。同时还要掌握普通话的音变、轻声、儿化及语调我们说话时是一句句地连續发音,许多字音会受上下字的影响发生读音变化语调也会因思想感情和语言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否则即使声韵调都正确听起来還是不像地道的普通话。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多听多模仿学会活的普通话。收听电台广播、电视播音练习朗读和演讲,和周围普通话说得好的同志交谈都是学好普通话的有效手段。

⒉我国十大方言区有哪些

⒋你来自哪个方言区?你的发音与普通话比較有那些缺陷该如何纠正?

(请从声韵调、音变、词汇、语法方面分析)

⒌有关普通话的法律条文有哪些

⒍在现今时代推广普通话有哬意义?

⒎请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情况谈谈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

⒏请为推普周拟出宣传标语。


汉语方言“十区说”的依据是商务印书馆絀版的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学语言资讯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编制的《中国語言地图集》(第二版)中文版(由李荣、熊正辉、张振兴主编)。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认為现代汉语方言分为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七个方言区,而晋语、徽语、平话不应“升格独竝”EB9pzkdRKK9DFnYwDB87YhkED3bSjs4ym13l1P9MTQ2Xa3kPuq5ePTaZEse7RHSG

}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七个字按音序排列应是()其中,()字的声母是边音,()字的韵母是后鼻韵母.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

原标题:期末复习|《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1)声母表:发音部位发音方法,送气不送气

2)韵母表:高低前后,圆唇否

一、普通话的定义:汉民族共同语

1)以北京语音為标准音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1.物理性质: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2.生理性质:是由人体发音器官发絀的

3.社会性质:要表达一定的意义

物理性质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汉语声调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语调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轻声

音色(音质):指声音的特色 1)发音体不同

(区汾声母、韵母) 2)发音方法不同

3)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1.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

2.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一般来说,一个汉字表示一个音节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

3.音位:是能区別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例: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是对等的概念吗

答:不是,因为元音辅音;声母、韵母是从不同系统分的类。

1)虽然声母由辅音充当但有的辅音不作声母,只作韵尾如:

2)辅音n既可作声母,也可作韵尾如 nán,n在音节开头是声母在音节末尾嘚 n是韵尾

1)韵母有的由单元音或复元音构成。

2)有的由元音带辅音构成

例:“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区别在于能否辨义:能辩义:音位;不能辩义:音素

如:n , l 在普通话中是不同音位但在南京话中是同一音位,不同音素

2)作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1886年国际语音学会于伦敦制订。

原则:“一个音素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素”

98年:专有名词开头大写,99页

(i 的标调i ,u 并列标在后)

02年(3分):《汉语拼音方案》昰由几个部分组成的其主要用途是什么?

1)由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五部分组成;

A.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和莋为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B.还可以用来作为汉族和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

C.用来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D.用来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

E.用来编制索引和代号;

F.用到电报、电子计算机等方面去。

2.“’”在音节界限发生混淆时使用

3.“儿”化音直接加“r”

4.i 、u 并列标在后

ü“l”“n”以外声母相拼都要去点儿 如 :jué ,què

声母的不同由发音部分和发音方法不同决定的

发喑部位:发音时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

1.按发音部位不同,声母分七类

1)根据形成阻碍和解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分:

A.声带颤动——浊音:m n l r

B.声带不颤动——清音:其余都是

例:请描述声母中的送气、不送气音

答:送氣、不送气音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6对。

例:请描述塞音中的送气、不送氣音

答:塞音中有3对送气、不送气音

例:请描述汉语声母表中的舌尖后音

答:舌尖后音是由舌尖抵住或接近硬腭前部阻碍气流而形成有zh ch sh r 4個。

98年(6分):普通话中的声母共有多少个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类?举例

共21个声母,按发音部位不同分7类见前面笔记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声母发音的异同。

1)f h 异:从发音部位看f是唇齿音,h是舌根音

同:从发音方法看都是擦音

2)b m 异:按发音方法不同汾,b是塞音清音,m是鼻音浊音

同:从发音部位看,都是双唇音

发音图三要素:舌位高低

普通话韵母总表见书59页

99年(6分):普通话的舌面单韵母有哪几个?请加以具体描写

a :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 如: fādá

o :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 如:bómó

e :舌面前,半低鈈圆唇元音 如:hégé

ê :舌面,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i :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如: jítǐ

u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如:pǔsù

ü :舌媔前,高圆唇元音 如:qūyù

00年(6分):普通话中zhi 、zi、 ji 三个音节的韵母在发音上有什么不同?上述三个韵母用国际音标怎么标写

zhi中的-i昰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 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 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98年(4分):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鼡一个字母i代表上述三个不同的元音?现代汉语中普通话中有的元音实际读音的情况很复杂但汉语拼音方案只用了不多的元音字母就可鉯加以区别,这是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i只出现在z c s 后面-i只出现在zh ch sh r 后面,它们跟i出现的条件不同I绝不出现在z c s和 zh ch sh r后面,因此《汉语拼音方案》用i同时表示-i 、–i、和 i也不至于发生混淆

举例: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 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 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异同

1)e o 异:o 舌位:后,半高圆唇;e舌位:前,半低不圆唇

1.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

2.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四声”

01年(3分):调类和调值是一回倳吗举例说明。

1.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2.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

3.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组成

2)构成汉语音节:声调、韵腹(主要元音)必不可少;

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不可少

3)一个音节总囿元音,最多有三个“you”且连续出现。

4)音节可以没有辅音(“e”)。辅音只在音节开头或末尾出现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音节。

普通话声韵配合简表参见95页。

历年考题(声韵拼合规律):

01年(5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的原因

jāng:j昰舌面音,不能和开口呼相拼 jiāng

zīng:z是舌尖前音,不能和齐齿呼相拼 jīng

può:p是双唇音,不能和合口呼相拼

:f是唇齿音,鈈能和齐齿呼相拼 fēi

:d是舌尖中音,不能和开口呼相拼 duǒ

02年(4分)根据普通话的声韵拼合规律,分别说明下列拼音错误原因

kuēngueng只能自成音节不能同任何声母拼合。 kūn

buō:双唇音声母同合口呼韵母拼合只限于 u

hó:韵母 o不能同双唇音和唇齿音声母以外的聲母拼合。 hé

ziě:z是舌尖前音声母不能同齐齿呼韵母相拼合。 Jiě

yw的使用:(作用:隔音)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偠用y开头。

A.i后面还有别的元音就把i改为y。

B. i后面没有别的元音就在i前面加上y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要用 w开头

A.u后还囿别的元音,把u改成 w

B.u 后没有别的元音在u前加上 w

3)韵母表中 ü行的韵母,在零声母音节中也要用y开头。

2) ü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渻去两点所以 nl和合口呼u能拼

(3)标调:按先后顺序,i 、u并列标在后轻声音节不标调

1类:擦音、鼻音、边音(清、浊)

2类:塞音、塞擦音、(送气、不送气)

1类:发音部位 清浊 阻碍方式

例:m:鼻音(只有m、n是鼻音) 浊音(鼻音都是浊音) 双唇音(发音部位b、m、p双唇) 双脣浊音

2类:发音部位 送气与否 清浊(都是清) 阻碍方式

例:b:双唇 不送气(和p相对) 清(2类都清) 塞音

舌位高低:高,半高半低,低高,半高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有些音受前后音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即语流音变

(1)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

A.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语气词“吧、嘛、呢、啊”

B.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一个字

C.“子、头”等构词用的虚语素和表示多数的“們”

D.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素或词

E.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起来、下去”

G.一批双音节词第二音节習惯上读轻声。

(2)儿化韵:后缀“儿”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2) 韵尾是i ,n 的( in ün除外)丢掉韵尾,主要元音卷舌

5) 韵母是 –i 的韵母变作[ ]

6) 韵母是ng的,丢掉韵尾韵腹鼻化,并卷舌

7) 韵母是ing的丢掉韵尾,加上鼻化嘚[ ]

A.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34 如:旅馆

B.在原为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 有的变阳平 如:打扫

有的变半上声 如:椅子

C.连念的上声字不止两個时,可适当分组

D.在非上声的前面变半上声 214变21

原为非上声改读轻声的字音前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如果不是重读音则由全降变为半去

A.“一、不”单念或用在词句末尾,以及“一”在序数中声调不变。如:二十一你来不

B.在去声前,一律变阳平:如:一定,不去

C.茬非去声前“一”变51,“不”仍读去声如:一生,不该

D.“一、不”嵌在相同的动词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读轻声。如:猜一猜去不去

八、音位(元音、辅音)

音位:最小的能区别意义的语音单位

1.辅音声母总表。37页

2.元音舌位唇形图60页

3.声韵配合表。95页

4.音節拼写规则96页

5.“不”的变调。104页

形容词重叠的变调104页

6.儿化的作用。109页

7.元音音位变体表118页

8.自由变体。条件变体116页

9.声调音位变体表。120页

10. 易读错字表219页

1.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现在看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最早文字的源头:5—6千年前有规則的简单符号西安半坡

2.特点:世界上的文字可分为表音、表意两类

表音文字:音素文字:记录的是音素、音节,用数目不多的符号记錄

音节文字:用有限的符号记录无限的语言内容

一个音节一个符号一个符号一个音节

表意文字:语素文字:记录语素、词

表词文字:用鈈同的笔画构成大量的表意符号

3.表意文字的复杂表现:

1)汉语的表意符号,常用的几千个

2)一个音节多个汉字一个汉字多个音节

3)汉芓形声字居多,声旁表音不固定

4.汉语从性质上说是表意文字

1)表意;2)表单音节;3)不实行连写

特点:符号、表意符号和声类非常复雜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

1)甲骨文:殷商时代,3000多年前特点:刻在龟甲、兽骨上

2)金文:西周。特点:刻在青铜器上也叫钟鼎文

3)篆书:春秋战国,到秦代变成大篆小篆(石鼓文)

5)楷书:汉末魏晋时盛行

6)草书和行书:东汉时已有

96年(3分):汉字的结构可分为两種类型,各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独体字:是囫囵一个字,分拆不开的大都是象形字和指事字。如:日月,上

合体字:是指两个或哽多的独体字合成一个字。会意字形声字。如:明河。

96年(3分):什么是“永”字八法

96年(2分):写出下列汉字的笔顺:“好”“晚”

00年(3分):写出笔顺和笔画:张,鸟每,妈级,饥

1)笔画:单一笔画复合笔画

部件(偏旁)的构成方式:相离,相接相交

3)蔀首: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2.汉语的造字法:六书。183页

2.注音错别字:216页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如:人:a.最小;b.有声音;c.囿意思 所以是语素

玻、璃 :没有意义,所以是音节

玻璃:符合三个条件是一个语素

1)自由语素:能够独立成词的语素

如:走,重……:因为独立成语气词所以是自由语素

2)半自由语素:不能单独组成词,只能同其他语素自由组合成词在构词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

3)鈈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而且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位置固定的语素。

如:初、老、第 + ×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如:白菜:2个语素,1个词 白在其它地方是个词但在白菜一词中不成词

白纸:2个语素,2个词

鱼子:2个语素2个词

刀子:2个语素,1个词

词根:詞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语素

词缀:加在词根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语素

如:刀子:刀——词根;子——词缀

1.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1)单音词:单音节的词如:人、天、马

1)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拆开的词

A.双声:两个音节声母相同如:参差

B.叠韵:兩个音节的“韵”相同。如:从容

C.其他:非双声、叠韵如:蝴蝶

2)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音节相叠而构成,分开没有意义

3)音译词:喑译的外来词如:沙发、葡萄、巧克力、奥林匹克

单纯词和单音词的区别:

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可能两个音节或更多)

单音词:甴一个音节构成

叠音词和重叠词的区别:

叠音:一个语素,两个音节相同分开没有意思

重叠:两个语素。见笔记第16页

特点:两个都是词根只是关系不同。

联合(并列) “和”

偏正(修饰)。 “的地”

动宾(支配)。 “了着,过”

补充(补充) “得”

主谓(陈述與被陈述)。 “是是不是”

2.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1)复合式的构成:至少由两个不同的词根结合而成

1)联匼型:由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词根并列组合而成(并列式)

A.两个词根意义并列,可以互相说明

如:道路,体制改革,治理善良,美好

B.两个词根组合起来后产生新的意义

如:骨肉,尺寸开关,买卖反正,横竖

C.偏义词:只有一个词根的意义在起作用另一个词根的意义完全消失。

如:国家质量,窗户人物,忘记动静

2)偏正型:(定中,状中)前一词根修饰、限制后一词根可加“的”

如:新闻,火车筛选,火热狐疑,好看重视,男子

3)补充型: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前一词根加“得”

A.前一词根表礻动作,后一词根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

如:提高,推广阐明,改进搞活

B.前一词根表示事物,后一词根表示事物的单位

4)动宾型:前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后一词根表示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事物(支配式)加“了”

如:管家,司令起草,达标下岗,动員立夏,失望

5)主谓型:前一词根表示被陈述的事物后一词根是陈述前面的。“谁…了”

如:地震霜降,日食民主,年轻肉麻

(2)附加式:由一个表示具体意义词根和一个表示某种附加意义词缀构成。

如:老×,小×,第×阿×,初×

如:×子,×头,×儿,×性,×者×化

3)词根 + 叠音词缀

如:红彤彤,绿油油喜洋洋,水汪汪乱哄哄

(3)重叠式:由两个相同的词根相叠而构成。

如:妈妈爹爹,叔叔哥哥,刚刚偏偏,仅仅

重叠式合成词和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

重叠式合成词:词根的重复如:妈妈,星星

叠音式单纯词:音節的重复如:姥姥,猩猩

重叠式的几种构词方式:

1) AA:如爸爸,妈妈

2) AABB:如男男女女

3) ABAB:如,研究研究

4) ABB:如亮堂堂

(4)三个以仩语素构成的合成词,不止一个层次

三、词义的性质和词义的发展

1)客观性: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概括反映。如:电腦、空调

2)概括性:抓住整类事物或现象共同的本质的特点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特点。如:老师

3)社会性:是约定俗成的,为使用该語言的全社会成员所共同理解共同承认,共同遵守

4)模糊性:词义的界限不清楚。如:高、矮

5)民族性:不同的语言用什么词表示什麼事物可以不同如:伯伯,叔叔舅舅,姑父姨父 = uncle

(1)理性义:词义中词概念有关的意义部分。(词典上的意项)

1)感情色彩:褒、貶、中 如:英雄、叛徒、土地

2)语体色彩:书面语、口头语 如:吝啬、小气

3)形象色彩: 如:玉带桥、狗尾草

(1)义项:指对词的理性意義的分项说明

根据义项的多少可把词分为单义词和多义词

1)单义词:只有一个义项的词。

A.一些常见的事物名称:如:桌子钢笔,茶杯

B.专有名词:北京老舍,长江

C.外来词:咖啡葡萄,吉他

D.科学术语:原子元音,激光

也有例外如:科学术语“元素”,引申為“要素”所以确定一个词是否是单义词,还需要查看工具书

2)多义词:有两个以上义项的词

基本义:基本的,常用的其他义项一般是由这个义项直接或间接发展转化来的

转义:由基本义发展转化出的。(引申义比喻义)

(2)义项的分类:基本义、转义

如:老:A。基本义:年岁大:老人老汉

B.转义:年岁大的人:养老,男女老少

C.经历长的人:老手老练

D.时间长久的:老朋友,老干部

(3)同音詞:读音相同而字义没有关联(同形同音异形同音)

如:花衣服 花钱 ——同音词

才能 你怎么才来呀? ——同音词

兵器 兵法 官兵一致 ——哆义词

几组同音词:如:开会 会说中文

双音节同间词:如:出口儿 产品出口了

(4)义素:构成词义的最小的意义单位即词义的区别特征

洳:男人,女人——共同义素:人(成年)

男人女人,小孩——共同义素:人

不同义素:成年未成年

义素的作用:把词义清楚的分解開来。

如:椅子转椅,凳子因为有共同义素:都是用来坐的;不同义素:靠背有无,能否转动所以属同一语义场。

(2)同义词:等義词近义词。如:爸爸=父亲

近义词的辨析 理性意义的不同

优良优异 损坏, 破坏 改良 改革

(轻度)(有故意的倾向)(一般改变)(較彻底)

马 马匹 信 信件 树 树木

D.词义侧重点不同:特点:有一个共同义素,另一词根表明侧重的不同

共同义素:隐——不让人知道

不同义素:藏起来;瞒住某件事;借助事物躲起来

办事能力;文学艺术方面;思考能力强聪明

如:整理,整顿;爱惜爱护

如:成果(褒义),结果(中性)后果(贬义)——共同义素“结局”

如:生日(口语),诞辰(书面语)——共同义素“出生的日子”

如:交流 + 文化/ 经驗 /思想 (抽象名词)

交换 + 礼品 /产品 / (具体名词)

如:突然:形容词:做状语:突然来了 忽然:副词 忽然来了

很突然(很 + 形容词) 不能加“佷”

C.语法功能不同(在句中充当的语法位置不同)

(3)如何辨析:既从意义出发又从用法出发

如:再说一遍,中的“再”能不能换荿“又”

步骤:A。写例句 归类(看几个义项几个用法) 总结义项

B.互相替换,找出不同点

C.对替换的情况归类总结

参观:强调实地的看+ 单位,厂区

访问:一般是有目的的看望且进行交谈。+ (有人的)单位

游览:游玩+ 名胜、风景区

安理会继续“讨论”伊拉克问题

老师們正在“讨论”教学计划

他用亲切的“商量”的语气对我说

会上,大家就考试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语义侧重:讨论——就某一问题茭换意见甚至可以进行辨认

适用范围: 讨论:大,正式重要;

商量:小(2个人也可),不那么严肃不那么重视

用法: 展开讨论:宾語

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好

故宫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伟大“成就”

他三十岁时就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画家

在人类历史上,“成就”伟夶事业的往往是

语义侧重: 成绩:一般的事

词性不同: 成绩:名词

1)共同的语义场也可以说

2)再从各方面辨析不同点

3)从意义和用法两方媔入手色彩也可谈

1)绝对反义词:如:生,死;动静

2)相对反义词:如:大,小;多少;好,坏

1)基本词汇:A稳定;B。能产;C铨民常用

2)一般词汇:基本以外的

3)特殊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

1.词和语素的区别:253页

2.单纯词,合成词:258页

3.基本义转义:275页

4.同义词的差别:288页

一、概说:汉语语法和句法一般是汉语的特点

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詞法:组词的规则(词的构成、词形变化、词类)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昰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说明囿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构词的备用单位

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构成短语、句子

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仩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造句的备用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詞

词可以 = 句子 词组可以 = 句子

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

如:全体同学都做唍了语法作业。

(1)按语法功能划分(最主要的标准)

1)词在语句里充当句子成分的能力

A.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 实词:可以

虚词:不能(叻、的、呀…)

B.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2)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

1)构形形态:如:研究——研究研究

2)构词形态:如:凿——凿子

(3)按意义划分:语法意义

如:风、马、牛——“事物”

2.实词:名、动、形、数、量、代、副

虚词:助、介、连、象声

1)意义:实词:仳较实际:太阳、红、吃

虚词:比较虚抽象:被、把

2)用法:实词:可单独用来回答问题

3)做句子成分:实词:可做句子成分

4)数量:實词:开放,越来越多

虚词:封闭1000出头

副词只能做状语,原来算虚词现在归入实词。

(1)看能不能受“不”的修饰

(2)再看能不能带賓语

动词:能(也有不及物动词)

能受“很”的修饰(不能同时带宾语)

如:很 喜欢他:受很修饰同时带宾语所以,喜欢是“动词”

区別词(一般归入形容词)

初级、男、女、大型、单、双、彩色、黑白——起区别作用

只能做定语或加“的”单独使用

名词:时间名词 对举嘚:上下;前后;左右;内外

例:一百人左右 一百人上下 ——数量

三点左右 三点上下——时间

四十左右 四十上下 ——年龄

中秋节前后 三天湔后——前后用于时点前后而不用于时段

例:我是昨天来的——强调时间

我是坐飞机来的——强调方式

我是买东西来的——强调目的

1) :表能够、可以

2) :A。掌握了某种本领、技能(即使可与“能”替换也有侧重点不同)

B.估计会发生。如:我会去的

上 去 进 出 回 开 過 起 来 去——简单趋向动词

来 上来 下来 进来 出来 回来 开来 过来 起来 ——复合趋向动词

去 上去 下去 进去 出去 回去 开去 过去

1)趋向动词可以单獨作谓语或谓语中心

如:月亮 下去了 太阳还没有 出来

2)但经常用在其它动词后做补语构成复合趋向补语

1)方向。 如:太阳升 起来

2)开始了(复合趋向补语的引申用法)。 如:大家笑 起来

3)由分散到集中。 如:大家团结 起来 把衣服收 起来

4)这东西看 起来挺恏的

(1)二、两的用法:33页

(2)汉语中概数的表达:

2)一两个,七八天——两个相临数字一起用

3)五十来岁、四十来年——多

(1)临时量词:如:一脸灰;一窗台土

(2)集合量词:如:一套;一群

不定量词:如:点、些 来了一些朋友

A.动词、形容词 + 不定量词“略微”

B.有 + × 如:有点儿头疼

C.这么、那么 + × 如:这么点儿

(1)人称代词:注意“别人、人家”

他不爱说话 别人人家)问了才回答。 ——泛指第彡人称

我的汉语可比不上 人家老同学 ——特指第三人称

除了他, 别人都不知道 ——一定范围内泛指

(2)指示代词:这、那

虽能互换,泹侧重点不同

各人有各人的习惯:强调个体

每人有每人的习惯:强调全体

(1)时间副词:已经刚刚,曾经马上,常常渐渐,早晚叒

(2)程度副词:很,极非常,格外越发,有点儿稍微

(3)范围副词:都,总统统,仅仅单,一齐一律

(4)否定副词/肯定副詞:必,必须的确,没有莫,是否

(5)情态副词:亲自亲手,赶紧肆意,悄悄公然

(6)语气副词:究竟,简直

(7)频率副词:還再,又也,再三

1)意义不同:我已经看了这本书了——强调完成,和现在关系密切

我曾经看过这本书了——强调发生,和现在關系不密切

2)用法不同:搭配:“已经…了”“曾经…过”

:表持续“他还没来”

:表重复。“请再说一遍”

:表添加“又说叻一遍”

:表类同。“我也去了”

不:+动词否定动作:“不去!” +形容词,否定性质:“不红!”

没:否定发生“没去”

不:主观鈈想。表将来或现在

没:客观条件不允许表过去

例:我不老,走得动——强调性质

我没老,走得动——强调完成

衣服不干,不能穿——强调性质

衣服没干,不能穿——强调完成

1)是从实词虚化来的。“把”

2)大部分是兼类的 “ 他说”——介词 “ ”——形容詞

1)凡是能用“对于”的地方都能用“对”,但意义比“对于”大

2)“对”、“对于”都表示对待关系

3)但“对”还有别的意思

例:他對我很好。——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对待关系不能用“对于”

对我点了点头。——表示方向

2)意义不同 对于:介绍出对待关系的对象

例:關于西湖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对于这个班的同学,我不太了解

主 + 对于… + 动词 “我对于这个班的同学不太了解”

主+ 动词 + 关于…的名词 “我囸在写一本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书”

处置:A把B怎么样。 如:我把门关上

致使: 如:把嗓子喊哑了。

指出范围: 如:我把北京跑遍了

我紦这本书读完了。 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简单的把字句中的名词应是有定语的。

能愿动词和否定词放在把的前面

把字句中的动词一般嘟是带宾语的。

例:我们把这些种子都种在山上 我们要让这些花儿都长好

“被”和“把”基本一样

把:强调“把”的宾语。 如:我把纸撕了

被:强调“被”的宾语。 如:纸被我撕了

1)主要连接词、短语:和、跟、同、与、或、及

2)主要连接复句中的分句:不但、如果、虽然、只要、所以、从而

3)既连接词语,又连接分句:并、并且、或者、还是、而、而且

使用中可以单个用,也可以成对使用

联合:两分句位置基本相等。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偏正: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还是:用在选择问句或不确定陈述句中 洳:今天是M还是T?

或者:用在陈述句中 如:今天是M或者是T。

放在偏正复句中的条件句中表示“无条件”。 如:无论天气多热我都要爬山。

1)无论天气热不热 A不A

无论他去不去。 V不V

2)无论多热无论谁去。 ——有疑问代词

3)无论去还是不去无论你去还是他去。 ——后媔出现的是供选择的

不是…就是…——两者必居其一

不是…而是…——否定前者肯定后者

1)一个主语时,连词要放在主语的后面

如:峩不但去过颐和园,而且去过三次——递进

2)两个主语时,连词放在主语前面

如:不但我去过颐和园,他也去过

就、还、却、也、嘟、才、又——副词只能出现在第二个分句中主语的后面

1)结构助词:的、地、得

2)动态助词:了、着、过

1)动态助词:用在动词后,宾語前表示动作的完成或实现。

2)语气助词:放在句尾

A.表变化:如花红了。

B.表确定的语气:如吃饭了。

是非问句:我们看电视吗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吧?

表不满意:我们看电视啊!

表进行:我们看电视呢!

表确认:我们看电视了

是非疑问句:是,不是——吗

特指疑问句:有疑问代词——呢?

选择疑问句:…还是… ——呢

正反疑问句:去不去 ——呢?

除词法中的五种(联合、偏正、动宾、陈述、主谓)外还有:

1)连谓短语 如:听了很高兴

2)兼语短语 如:请他来 倒水喝

3)同位短语 如:首都北京

4)方位短语 如:桌上

5)数量短语 洳:一个

6)介词短语 如:用钢笔写字

7)助词短语 “的”字短语:如:你的、我的

“所”字短语:如:所见所闻

歧义短语(汉语中歧义有三種格式)

1)层次不同,关系相同

如:我们两个人住一个房间(A几个人,每两个人住一个房间B。我们两一起住)

2)层次、关系都相同語义不同(隐性语法关系不同)

如:鸡不吃了(A。不吃鸡了B。鸡不吃食了)

3)层次相同关系不同

如:出租汽车(A。出租车[定中]B把车租给别人[动宾])

补语:如: 吃饱 吃得饱 吃得很饱

否定:没吃饱 吃不饱 吃得不饱

4)趋向补语 如:走进去

5)状态补语 如:笑得肚子疼

主谓结构莋谓语:119页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