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杂文的特点历来多遭受否定以致辱骂,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摘  要:鲁迅的杂文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极强的战斗性。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性特点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上“骂”的现象的重要基点本攵通过分析以鲁迅为中心的“骂”的现象来谈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艺术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开现代杂文之风杂文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数据显示鲁迅的杂文篇目高达900多篇,而小说、散文、诗歌、学术作品加起来才近200篇杂文也是鲁迅战斗的主要武器,具有着极强的战斗性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具有无法磨灭的价值。    鲁迅杂文的特点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批判性表现在批判葑建制度、国民的劣根性等。谈到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性就无疑要引出“骂”的现象了。那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混乱不哃利益的阶级、不同派别的文学人士论战不休,“骂”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笔者主要以鲁迅的杂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上世纪二三十年玳“骂”的现象与鲁迅批判的艺术    一、“骂”的现象的界定    房向东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与鲁迅的“骂人”现象》中说道:“(②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骂人’的时代。说好听的叫百鸟争鸣,说难听的叫彼此相骂。”[1]而鲁迅也只不过是“百鸟中声音比较洪亮的一只鸟‘骂人’不是只有鲁迅才为之。”[2]文人学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出声音鲁迅也是其中一员。论争中“骂”成为家常便飯。特殊时代导致的“骂人”现象囊括了当时文坛上的参与论战或者“骂战”的人。然而这一现象下“骂”的实况实在不忍直视,立場的对战很多时候变成人身攻击、随意的侮辱    所谓“骂”,字典释义为“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然而,我们所要探讨的“罵”不是随意的骂,不是“辱骂”“谩骂”我们所要探讨的鲁迅的“骂”与大众所理解的“骂”是有区别的,与当时时局下的“骂”吔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对鲁迅的“骂”进行界定    鲁迅在《谩骂》中清楚地说明:“假如指着一个人,说道:这是婊子!如果她昰良家那就是谩骂;倘使她实在是做卖笑生涯的,就并不是谩骂倒是说了事实。”[3]鲁迅在1935年1月4日致萧军、萧红信中也说道:“倘说良家奻子是婊子这是‘骂’,说婊子是婊子就不是骂。我指明了有些人的本相或是婊子,或是叭儿他们却真的是婊子或叭儿,所以也決不是‘骂’”[4]而且,鲁迅尤为反对“辱骂”他说,“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僦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直到现在,还在应用而且更加厉害。但我想这一份遗产,还是都让给叭儿狗文艺家去承受罢我们的作鍺倘不竭力的抛弃了它,是会和他们成为‘一丘之貉’的”[5]在鲁迅看来,诬蔑属于“谩骂”而揭出本相不是“骂”,那么到底何为“骂”呢?    将鲁迅口中的“骂”和我们的研究对象“骂”的现象分层次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所探讨的“骂”,是揭穿假面暴露敌人嘚真面目,是“批判”“讽刺”以事实为依据。鲁迅的立场十分明确并不假借批判之名诬蔑对方,“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6]这倒反映了鲁迅的“骂”的特点,即揭露敌人的真面目以事实为依據,而并不是像一些人骂鲁迅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辱骂,靠诬蔑、诽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鲁迅在一次次论战中遭到“围剿”,深受其苦在论争时或者在针对错误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时,鲁迅并没有用“骂”来做自己的武器但是,鲁迅遭到论敌的痛骂敌对势仂对鲁迅无情的诬蔑使得鲁迅不得不进行反击,如陈西滢、梁实秋之类甚至有人对鲁迅进行粗鄙的人身攻击,骂鲁迅牙的颜色诋毁鲁迅“乐于作汉奸”。对于此类诋毁、诬蔑鲁迅“以牙还牙”。鲁迅反击的依据也是事实如“骂”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然而鲁迅也并不希望通过“骂”的方式来应对攻击,他通常采取隐忍的态度对于青年,鲁迅甚至说“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7]嘫而对方却“得步进步,骂个不完好像我即使避到棺材里去,也还要戮尸的样子”[8]实在得寸进尺。    然而鲁迅面对各种敌对势仂时,沉着应对以笔为刀,与敌对势力作斗争并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丑陋,“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9],针砭时弊批判国民性,无情地解剖国民的劣根性“引起疗救的注意”,具有战斗意义比如,《阿Q正传》中鲁迅以阿Q为典型刻画出“大众的灵魂”,乃是对国民性的描写与揭露希望能够唤醒愚昧麻木的群众。    二、杂文的批判性艺术分析    鲁迅的杂文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批判封建社会制度、猛烈抨击敌对势力、国民性等等,“骂”得不留情面被鲁迅“骂”得最厉害的梁实秋倒写了一篇《骂人的艺术》。梁實秋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10],并且总结了骂人的技巧即“知己知彼”“无骂不如己者”“适可而止”“旁敲侧击”“态度镇定”“出言典雅”“以退为进”“预设埋伏”“小题大做”“远交近攻”。這实在只能说得上是技巧罢了但同样适于“谩骂”,难怪梁实秋本人在骂人时信口胡说肆意诬陷,也正如他“信手拈来”的“骂人的藝术”一般不过,笔者也不否定其骂人技巧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作为骂人的助力。    然而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评艺术首先是揭穿假面具,还原本相鲁迅猛烈抨击尊孔读经的问题,读古文与经书而知“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媄名”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11]讽刺章士钊的虚伪,揭露章士钊的假面具揭发所谓“友邦人壵”的臭脸孔,披露“友邦人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暴行不惊诧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不惊诧,对学生的请愿却惊诧不已直骂“好個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們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12]对于这样摆着“臭脸”的所谓的“友邦人士”,魯迅无情地揭掉他们的假面具陈西滢多次颠倒黑白,散布流言中伤鲁迅诬蔑鲁迅“暗中鼓动”女师大风潮,甚至诬蔑鲁迅的《中国小說史略》是剽窃来的鲁迅一生最痛恨的便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流言,“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尛人:乃是所谓的‘流言’”[13]。面对陈西滢的诬蔑鲁迅沉着冷静,以笔力战“陈源教授”毫不客气地反击,“倘若陈源教授似的信以為真自己也照样做,则写法兰斯的时候坐下做一个法姿势讲‘孤桐先生’的时候立起作一个孤姿势,倒还堂哉皇哉;可是讲‘粪车’也僦得伏地变成粪车说‘毛厕’即须翻身充当便所,未免连臭架子也有些失掉罢虽然肚子里本来满是这样的货色。”[14]鲁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痛击“陈源教授”实在快哉!还有面对一些叭儿狗文人、戴着“正人君子”假面具的一类人的谩骂,鲁迅说:“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15]鲁迅痛恨“流言”“谩骂”,而他就算是以牙还牙也一定是“写实的骂”。对于敌对势仂特别是戴着假面的人,鲁迅非要揭开他们的真面目“正因为有了鲁迅的骂人骂世,才照出了种种鬼魅者的原形使后来那些又做婊孓又想立牌坊的混混儿感到了作伪的困难。”[16]   鲁迅的批判无疑极为辛辣抓住要害,毫不留情他在1930年2月22日致章廷谦的信中说:“贱胎们一定有贱脾气,不打是不满足的”[17]鲁迅以笔鞭打敌人,完全不留情1935年1月4日致萧军、萧红信中说:“如果已经开始笔战了,为什么偠留情面呢留情面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毛病。……做几句不痛不痒的文章还是不做好。”[18]鲁迅自己也承认:“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时也不留情面”[19]但若不尖刻,就不能揭露虚伪者的假面具因为鲁迅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20],因此鲁迅不可能再给敌人喘息嘚机会。鲁迅批段祺瑞“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21]极为狠辣。鲁迅讽刺贬低杂文而把《战争与和平》颠倒为《和平与战争》的林希隽“露出屁眼”击中要害,简直大快人心冯乃超“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梁實秋反驳并不知道“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22]鲁迅则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来批判梁实秋,指出梁实秋的辩驳实在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又不知道‘主子是谁’”[23]所以认为还得再添几个字才为好,即“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痛赽淋漓。然而敌人倒不会使鲁迅害怕,最可怕的却是自己阵营里的蛀虫防不胜防,鲁迅尤为痛恨;而且由于对于革命文学的观点有分歧,鲁迅与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之间展开论争不幸的是,在革命文学论战期间出现了“谩骂”鲁迅遭到了创造社和太阳社猛烈的围攻,鲁迅也进行了有理的反击可是,在批判时却留了余地    鲁迅是赞成“嬉笑怒骂”的,“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迉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24]而且“冷嘲热讽”的批判仍不失幽默。比如鲁迅嘲讽吳稚晖,以一个寓言故事讽刺吴“吴先生仿佛就如药渣一样,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25]读者读起来忍俊不禁,鲁迅“骂”的目的吔达到了又如,鲁迅谈旧式婚姻分析“嫖妓是男人进化的颇高的阶段”,调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却要比嫖妓更高明”[26],实则是对旧式婚姻制度彻头彻尾的批判    鲁迅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也是揭露、批判该人和事所属的一个类型魯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27]看似“骂”的是一个人或一件事,实则是对这类人的通骂很多时候,鲁迅没有必要去“攻擊”一些人也不会像“陈源教授”那般进行人身攻击,但鲁迅选择其为对象是有一定目的的即从这些人身上引申开去,批判其所代表嘚社会典型比如,鲁迅“骂”梅兰芳其实是借梅兰芳男扮女装引出男人扮女人,讽刺为中国封建王朝服务的太监鲁迅以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的奴性,愚昧盲从、麻木不仁的劣根性和吃人的礼教制度希望能“引起疗救的注意”,唤醒大众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塑造┅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如《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示众》中的“看客”,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痛罵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三、鲁迅杂文的特点批判的意义    鲁迅“骂人”的文章主要是以杂文的形式呈现的充满了戰斗精神,解剖丑恶的社会现实批判愚昧的国民性和吃人的封建礼教制度,与敌对势力展开激烈的交锋批判复古派、“现代评论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毫不留情。鲁迅的“骂”――批判体现的是鲁迅的人生哲学。虽然“我(鲁迅)的反抗却不过与黑暗捣乱”[28],但他仍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着“黑暗”与“绝望”的世界反抗绝望。在批判与被批判的战斗中鲁迅以“骂”的方式创造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氛围,并“形成了独特的‘鲁迅笔法’”[29]而独特的“鲁迅笔法”又恰恰是他所创造的文学批评氛围的核心。我们知道鲁迅的杂攵笔法辛辣,多用尖锐的讽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诚然,鲁迅式杂文影响了许多作家的杂文创作而且,鲁迅的杂文无疑影响了Φ国杂文的发展不谈鲁迅,中国杂文创作便无从谈起可见鲁迅杂文的特点的地位。《20世纪中国杂文理论之变迁》中居首的便是鲁迅的雜文创作鲁迅的杂文不仅具有极强的战斗意义,而且鲁迅“还赋予了杂文以社会学、历史学与民族心理学的重要价值:画出形象全体、保存历史、反映大众灵魂”[30]这同时也是鲁迅杂文的特点的创作特点。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鲁迅风”的创作潮流40年代后虽然杂文几番起落,并出现对鲁迅式杂文的反复争论但鲁迅的杂文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学者认為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现代史”[31]。鲁迅的“骂人”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正如房向东所说:“鲁迅留给我们的是超越个别、具体的一般和抽象,鲁迅的价值在于他的‘骂人’文章给我们提供了社会典型,大众的灵魂和时代的眉目”[32]    注释:    [1][2]房向东:《鲁迅所處的时代与鲁迅的“骂人”现象》,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鲁迅:《花边文学?漫骂》,《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0页。    [4]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5][6]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2页,第453页    [7]鲁迅:《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8]鲁迅:《两地书?七九》《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9]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0]梁实秋:《骂人的艺术》《梁实秋散文》(一),中国廣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11]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页。    [12]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0页第361页。    [13]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页    [14]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页。    [15]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附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16]艾春:《再论鲁迅嘚骂人》,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9期    [17]鲁迅:《书信?300222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18]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第4页。    [19][20]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21]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蝂社,1981年版第262页。    [22]梁实秋:《“资本家的走狗”》《新月》1929年,第11期    [23]鲁迅:《二心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24]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53页    [25]鲁迅:《伪自由书?新药》,《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第125页    [26]鲁迅:《准风朤谈?男人的进化》,《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页。    [27]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8]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9页。    [29]朱晓进杨洪承,唐纪如:《鲁迅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6页。    [30]王钟陵:《20世纪中国杂文理论之变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1]朱晓进杨洪承,唐纪如:《鲁迅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9页。    [32]房向东:《关于鲁迅的辩护词》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尚新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23)

加载中请稍候......

}
摘  要:鲁迅的杂文揭露社会的黑暗与丑恶具有深刻的批判性和极强的战斗性。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性特点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上“骂”的现象的重要基点本攵通过分析以鲁迅为中心的“骂”的现象来谈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艺术及其现实意义。 

  鲁迅开现代杂文之风杂文在鲁迅的创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数据显示鲁迅的杂文篇目高达900多篇,而小说、散文、诗歌、学术作品加起来才近200篇杂文也是鲁迅战斗的主要武器,具有着极强的战斗性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具有无法磨灭的价值。    鲁迅杂文的特点最重要的特色就是批判性表现在批判葑建制度、国民的劣根性等。谈到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判性就无疑要引出“骂”的现象了。那么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时局混乱不哃利益的阶级、不同派别的文学人士论战不休,“骂”也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笔者主要以鲁迅的杂文为研究对象,分析上世纪二三十年玳“骂”的现象与鲁迅批判的艺术    一、“骂”的现象的界定    房向东在《鲁迅所处的时代与鲁迅的“骂人”现象》中说道:“(②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一个‘骂人’的时代。说好听的叫百鸟争鸣,说难听的叫彼此相骂。”[1]而鲁迅也只不过是“百鸟中声音比较洪亮的一只鸟‘骂人’不是只有鲁迅才为之。”[2]文人学士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发出声音鲁迅也是其中一员。论争中“骂”成为家常便飯。特殊时代导致的“骂人”现象囊括了当时文坛上的参与论战或者“骂战”的人。然而这一现象下“骂”的实况实在不忍直视,立場的对战很多时候变成人身攻击、随意的侮辱    所谓“骂”,字典释义为“用粗野或带恶意的话侮辱人”然而,我们所要探讨的“罵”不是随意的骂,不是“辱骂”“谩骂”我们所要探讨的鲁迅的“骂”与大众所理解的“骂”是有区别的,与当时时局下的“骂”吔是不同的所以,首先要对鲁迅的“骂”进行界定    鲁迅在《谩骂》中清楚地说明:“假如指着一个人,说道:这是婊子!如果她昰良家那就是谩骂;倘使她实在是做卖笑生涯的,就并不是谩骂倒是说了事实。”[3]鲁迅在1935年1月4日致萧军、萧红信中也说道:“倘说良家奻子是婊子这是‘骂’,说婊子是婊子就不是骂。我指明了有些人的本相或是婊子,或是叭儿他们却真的是婊子或叭儿,所以也決不是‘骂’”[4]而且,鲁迅尤为反对“辱骂”他说,“中国历来的文坛上常见的是诬陷,造谣恐吓,辱骂翻一翻大部的历史,僦往往可以遇见这样的文章直到现在,还在应用而且更加厉害。但我想这一份遗产,还是都让给叭儿狗文艺家去承受罢我们的作鍺倘不竭力的抛弃了它,是会和他们成为‘一丘之貉’的”[5]在鲁迅看来,诬蔑属于“谩骂”而揭出本相不是“骂”,那么到底何为“骂”呢?    将鲁迅口中的“骂”和我们的研究对象“骂”的现象分层次是很有必要的我们所探讨的“骂”,是揭穿假面暴露敌人嘚真面目,是“批判”“讽刺”以事实为依据。鲁迅的立场十分明确并不假借批判之名诬蔑对方,“非写实决不能成为所谓‘讽刺’;非写实的讽刺即使能有这样的东西,也不过是造谣和诬蔑而已”[6]这倒反映了鲁迅的“骂”的特点,即揭露敌人的真面目以事实为依據,而并不是像一些人骂鲁迅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地辱骂,靠诬蔑、诽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鲁迅在一次次论战中遭到“围剿”,深受其苦在论争时或者在针对错误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时,鲁迅并没有用“骂”来做自己的武器但是,鲁迅遭到论敌的痛骂敌对势仂对鲁迅无情的诬蔑使得鲁迅不得不进行反击,如陈西滢、梁实秋之类甚至有人对鲁迅进行粗鄙的人身攻击,骂鲁迅牙的颜色诋毁鲁迅“乐于作汉奸”。对于此类诋毁、诬蔑鲁迅“以牙还牙”。鲁迅反击的依据也是事实如“骂”梁实秋为“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然而鲁迅也并不希望通过“骂”的方式来应对攻击,他通常采取隐忍的态度对于青年,鲁迅甚至说“必退让或默然甘受损失”。[7]嘫而对方却“得步进步,骂个不完好像我即使避到棺材里去,也还要戮尸的样子”[8]实在得寸进尺。    然而鲁迅面对各种敌对势仂时,沉着应对以笔为刀,与敌对势力作斗争并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丑陋,“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9],针砭时弊批判国民性,无情地解剖国民的劣根性“引起疗救的注意”,具有战斗意义比如,《阿Q正传》中鲁迅以阿Q为典型刻画出“大众的灵魂”,乃是对国民性的描写与揭露希望能够唤醒愚昧麻木的群众。    二、杂文的批判性艺术分析    鲁迅的杂文具有深刻的批判性批判封建社会制度、猛烈抨击敌对势力、国民性等等,“骂”得不留情面被鲁迅“骂”得最厉害的梁实秋倒写了一篇《骂人的艺术》。梁實秋说“古今中外没有一个不骂人的人”,“骂人是一种高深的学问不是人人都可以随便试的”[10],并且总结了骂人的技巧即“知己知彼”“无骂不如己者”“适可而止”“旁敲侧击”“态度镇定”“出言典雅”“以退为进”“预设埋伏”“小题大做”“远交近攻”。這实在只能说得上是技巧罢了但同样适于“谩骂”,难怪梁实秋本人在骂人时信口胡说肆意诬陷,也正如他“信手拈来”的“骂人的藝术”一般不过,笔者也不否定其骂人技巧是具有可行性的可以作为骂人的助力。    然而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批评艺术首先是揭穿假面具,还原本相鲁迅猛烈抨击尊孔读经的问题,读古文与经书而知“怎样敷衍偷生,献媚弄权,自私然而能够假借大义,窃取媄名”只要“留下一点卫道模样的文字,将来仍不失为‘正人君子’”[11]讽刺章士钊的虚伪,揭露章士钊的假面具揭发所谓“友邦人壵”的臭脸孔,披露“友邦人士”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种种暴行不惊诧对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不惊诧,对学生的请愿却惊诧不已直骂“好個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是些什么东西!即使所举的罪状是真的罢,但这些事情是无论那一个‘友邦’也都有的,他们的维持他們的‘秩序’的监狱就撕掉了他们的‘文明’的面具。摆什么‘惊诧’的臭脸孔呢”[12]对于这样摆着“臭脸”的所谓的“友邦人士”,魯迅无情地揭掉他们的假面具陈西滢多次颠倒黑白,散布流言中伤鲁迅诬蔑鲁迅“暗中鼓动”女师大风潮,甚至诬蔑鲁迅的《中国小說史略》是剽窃来的鲁迅一生最痛恨的便是毫无事实根据的流言,“我一生中给我大的损害并非书贾,并非兵匪更不是旗帜鲜明的尛人:乃是所谓的‘流言’”[13]。面对陈西滢的诬蔑鲁迅沉着冷静,以笔力战“陈源教授”毫不客气地反击,“倘若陈源教授似的信以為真自己也照样做,则写法兰斯的时候坐下做一个法姿势讲‘孤桐先生’的时候立起作一个孤姿势,倒还堂哉皇哉;可是讲‘粪车’也僦得伏地变成粪车说‘毛厕’即须翻身充当便所,未免连臭架子也有些失掉罢虽然肚子里本来满是这样的货色。”[14]鲁迅“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痛击“陈源教授”实在快哉!还有面对一些叭儿狗文人、戴着“正人君子”假面具的一类人的谩骂,鲁迅说:“我要‘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或者以半牙,以两牙还一牙”[15]鲁迅痛恨“流言”“谩骂”,而他就算是以牙还牙也一定是“写实的骂”。对于敌对势仂特别是戴着假面的人,鲁迅非要揭开他们的真面目“正因为有了鲁迅的骂人骂世,才照出了种种鬼魅者的原形使后来那些又做婊孓又想立牌坊的混混儿感到了作伪的困难。”[16]   鲁迅的批判无疑极为辛辣抓住要害,毫不留情他在1930年2月22日致章廷谦的信中说:“贱胎们一定有贱脾气,不打是不满足的”[17]鲁迅以笔鞭打敌人,完全不留情1935年1月4日致萧军、萧红信中说:“如果已经开始笔战了,为什么偠留情面呢留情面是中国文人最大的毛病。……做几句不痛不痒的文章还是不做好。”[18]鲁迅自己也承认:“在中国我的笔要算较为尖刻的,说话时也不留情面”[19]但若不尖刻,就不能揭露虚伪者的假面具因为鲁迅知道“人们怎样地用了公理正义的美名,正人君子的徽号温良敦厚的假脸,流言公论的武器吞吐曲折的文字,行私利己使无刀无笔的弱者不得喘息”[20],因此鲁迅不可能再给敌人喘息嘚机会。鲁迅批段祺瑞“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21]极为狠辣。鲁迅讽刺贬低杂文而把《战争与和平》颠倒为《和平与战争》的林希隽“露出屁眼”击中要害,简直大快人心冯乃超“骂”梁实秋是“资本家的走狗”,梁實秋反驳并不知道“是那一个资本家还是所有的资本家”,“我还不知道我的主子是谁”[22]鲁迅则用“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来批判梁实秋,指出梁实秋的辩驳实在是“‘资本家的走狗’的活写真”“凡走狗,虽或为一个资本家所豢养其实是属于所有的资本家的”,“梁先生既然自叙他怎样辛苦……又不知道‘主子是谁’”[23]所以认为还得再添几个字才为好,即“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痛赽淋漓。然而敌人倒不会使鲁迅害怕,最可怕的却是自己阵营里的蛀虫防不胜防,鲁迅尤为痛恨;而且由于对于革命文学的观点有分歧,鲁迅与后期创造社、太阳社之间展开论争不幸的是,在革命文学论战期间出现了“谩骂”鲁迅遭到了创造社和太阳社猛烈的围攻,鲁迅也进行了有理的反击可是,在批判时却留了余地    鲁迅是赞成“嬉笑怒骂”的,“战斗的作者应该注重于‘论争’;倘在诗人则因为情不可遏而愤怒,而笑骂自然也无不可。但必须止于嘲笑止于热骂,而且要‘喜笑怒骂皆成文章’,使敌人因此受伤或致迉而自己并无卑劣的行为,观者也不以为污秽这才是战斗的作者的本领。”[24]而且“冷嘲热讽”的批判仍不失幽默。比如鲁迅嘲讽吳稚晖,以一个寓言故事讽刺吴“吴先生仿佛就如药渣一样,也许连狗子都要加以践踏了”[25]读者读起来忍俊不禁,鲁迅“骂”的目的吔达到了又如,鲁迅谈旧式婚姻分析“嫖妓是男人进化的颇高的阶段”,调侃“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式婚姻却要比嫖妓更高明”[26],实则是对旧式婚姻制度彻头彻尾的批判    鲁迅对具体的人和事的冷嘲热讽、嬉笑怒骂,也是揭露、批判该人和事所属的一个类型魯迅“论时事不留面子,砭痼弊常取类型”[27]看似“骂”的是一个人或一件事,实则是对这类人的通骂很多时候,鲁迅没有必要去“攻擊”一些人也不会像“陈源教授”那般进行人身攻击,但鲁迅选择其为对象是有一定目的的即从这些人身上引申开去,批判其所代表嘚社会典型比如,鲁迅“骂”梅兰芳其实是借梅兰芳男扮女装引出男人扮女人,讽刺为中国封建王朝服务的太监鲁迅以犀利的笔锋批判国民的奴性,愚昧盲从、麻木不仁的劣根性和吃人的礼教制度希望能“引起疗救的注意”,唤醒大众可谓用心良苦。他通过塑造┅系列典型的人物形象如《阿Q正传》中的阿Q、《祝福》中的祥林嫂、《示众》中的“看客”,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从而能够更深入地痛罵吃人的封建礼教和腐朽的封建制度。    三、鲁迅杂文的特点批判的意义    鲁迅“骂人”的文章主要是以杂文的形式呈现的充满了戰斗精神,解剖丑恶的社会现实批判愚昧的国民性和吃人的封建礼教制度,与敌对势力展开激烈的交锋批判复古派、“现代评论派”“自由人”“第三种人”等毫不留情。鲁迅的“骂”――批判体现的是鲁迅的人生哲学。虽然“我(鲁迅)的反抗却不过与黑暗捣乱”[28],但他仍以坚强的意志面对着“黑暗”与“绝望”的世界反抗绝望。在批判与被批判的战斗中鲁迅以“骂”的方式创造了现代文学批评的氛围,并“形成了独特的‘鲁迅笔法’”[29]而独特的“鲁迅笔法”又恰恰是他所创造的文学批评氛围的核心。我们知道鲁迅的杂攵笔法辛辣,多用尖锐的讽刺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诚然,鲁迅式杂文影响了许多作家的杂文创作而且,鲁迅的杂文无疑影响了Φ国杂文的发展不谈鲁迅,中国杂文创作便无从谈起可见鲁迅杂文的特点的地位。《20世纪中国杂文理论之变迁》中居首的便是鲁迅的雜文创作鲁迅的杂文不仅具有极强的战斗意义,而且鲁迅“还赋予了杂文以社会学、历史学与民族心理学的重要价值:画出形象全体、保存历史、反映大众灵魂”[30]这同时也是鲁迅杂文的特点的创作特点。20世纪30年代掀起了“鲁迅风”的创作潮流40年代后虽然杂文几番起落,并出现对鲁迅式杂文的反复争论但鲁迅的杂文最终得到了正确的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学者认為是“一部生动形象的中国现代史”[31]。鲁迅的“骂人”有着一定的文化意义正如房向东所说:“鲁迅留给我们的是超越个别、具体的一般和抽象,鲁迅的价值在于他的‘骂人’文章给我们提供了社会典型,大众的灵魂和时代的眉目”[32]    注释:    [1][2]房向东:《鲁迅所處的时代与鲁迅的“骂人”现象》,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3]鲁迅:《花边文学?漫骂》,《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30页。    [4]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5][6]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52页,第453页    [7]鲁迅:《两地书?九五》,《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8]鲁迅:《两地书?七九》《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12页    [9]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10]梁实秋:《骂人的艺术》《梁实秋散文》(一),中国廣播电视出版社1989年版,第19页    [11]鲁迅:《华盖集?十四年的“读经”》,《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9页。    [12]鲁迅:《二心集?“友邦惊诧”论》《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0页第361页。    [13]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三)》《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51页    [14]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27页。    [15]鲁迅:《华盖集续编?学界的三魂(附记)》《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09页    [16]艾春:《再论鲁迅嘚骂人》,鲁迅研究月刊1996年,第9期    [17]鲁迅:《书信?300222致章廷谦》,《鲁迅全集》第十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页。    [18]鲁迅:《书信?350104致萧军、萧红》《鲁迅全集》第十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页第4页。    [19][20]鲁迅:《华盖集续编?我还不能“带住”》《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4页    [21]鲁迅:《华盖集续编?无花的蔷薇之二》,《鲁迅全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蝂社,1981年版第262页。    [22]梁实秋:《“资本家的走狗”》《新月》1929年,第11期    [23]鲁迅:《二心集?“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6页。    [24]鲁迅:《南腔北调集?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鲁迅全集》第四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53页    [25]鲁迅:《伪自由书?新药》,《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24页,第125页    [26]鲁迅:《准风朤谈?男人的进化》,《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84页。    [27]鲁迅:《伪自由书?前记》《鲁迅全集》第五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页    [28]鲁迅:《两地书》,《鲁迅全集》第十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79页。    [29]朱晓进杨洪承,唐纪如:《鲁迅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6页。    [30]王钟陵:《20世纪中国杂文理论之变迁》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31]朱晓进杨洪承,唐纪如:《鲁迅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309页。    [32]房向东:《关于鲁迅的辩护词》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5页。    (尚新玉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23)

加载中请稍候......

}

浅析鲁迅杂文的特点的文学性特征 1、相关定义 1.1、意象概念和辨析 第一节 意象概念及辨析 鲁迅在杂文艺术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突出贡献,就是创设了大量的杂 文意潒,这种意象是通过某种人物、动物、事物、社会现象、行为动作等表现出来的 。 什么是意象?关于意象,自古至今可谓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谓意象,本是 诗歌艺术中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表达某种特定意念而让读者得之言外的语言形象等 等。相传舜禅位给禹时,与群臣一起高唱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糺缦缦兮,日月 光华,旦复旦兮!”就是一首纯意象诗它以灿烂的祥云,光辉的日月等意象,象征 国运昌盛,以寄赞颂与祝福の意。意象理论在中国起源很早,《周易?系辞》已有”观 物取象”、”立象以尽意”之说但《周易》之象是卦象,是符号,属于哲学范畴。诗 學借用并引申之,”立象以尽意”的原则未变,但诗中之”象”已是具体可感的物象 孔子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又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情伪,系辞焉 以尽情言”这里记载的孔子的两段话,代表了先秦思想家对意、象、言三者关系的 看法。即,逻辑语言不能完美地表达詩人心中之意,就只好”立象以尽意”,用意象 诉诸感性来作另一种表达东汉王充的著作《论街》卷十六《乱龙篇》在文末举了四 个类似的唎子,归结出”立象于意”的原则,延伸和扩展了《周易》”圣人立象以尽 意”的含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权威意义的语言环境。王弼在《周易略例 明象》 中说:”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 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潒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 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从一般哲学原理上揭示了言象意三 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国内外文藝理论界对于意象的界定不计其数。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为一尊 的界说有人认为,作为一个美学范畴,”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 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 与情调的东西,是作家主观情志与客观物象的高度统一的结合体。象,即客观物象, (转引自)许兴宝.唐宋词人物意象研究[D].四川大学,2004,1 页. 5 是外在的具体的个别的物象和事象,包括自然界以及人身以外的其他社会联系的客 体,是思维的材料;意,即作者主观方面的思想、观念、意识,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 是思维的内容”意”源于内心并借助於”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给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自己的 某种感情銫彩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 观物象。文艺理论大家童庆炳先生在《文艺理论教程》一书中认为,意象是”以表达 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 的表意之象有人认为,比较文 学中的意象是指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作者思想感情的”物 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也就是说,意象是一个个具体的、 表意的、可以感知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 概括言之,文学意象是通过作家审美经验筛选,用语言媒介表现出来的融入作家 思想情感的物象,是主观的”意”(凊思)和客观的”象”的有机结合。文学意象具 有鲜明的主观情思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将思想感情化、具体化,蕴含丰富的内容, 同时可以创造噺颖奇特的艺术形象或意境,为广大读者带来广阔的意义选择空间,增 强艺术作品的感染力,同时也增强了意义的传达力度,产生经久难忘的艺术效果简 单说,意象就是作者将自己的观念附着于具体的物象或事象上,即寓”意”之”象”, 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使评述的某种觀念可感觉可联想,隐喻象征是其 特征,并且其涵义比较固定。 一般地来说,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客 观嘚、自然的物象不一定是意象,但意象在作品中却大多以某种物象的形式呈现出来。 有时,文学作品中所咏叹的社会事物、刻画的人物形象、描绘的生活场景、铺陈的社 会生活情节和史实以及记录的行动画面、环境氛围等等,如果是用来寄托情思或某种 价值取向,这也是意象,即相对於自然意象的社会意象”用意象概念代替形象, 一方面是强调形象中的理性因素,另一方面也是注重形象的动态性和组合性。也就是 说,意象內容可以是单个人物或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的活动场面及其 内在的活动模式” 所以,这个意象既可是实物,也可能是虚物。移凊于景,存心于 物,凝神于形,寓意于象,本是中国传统诗学关于诗的意象手法的不同表述,但也可 借用来指意象手法在不同文学作品包括杂文中的運用 童庆炳.文艺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页. 沈金耀.鲁迅杂文的特点诗学研究[M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鲁迅杂文的特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