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融和施绵帐,前面列生徒。什么意思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天地玄黄 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 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 秋收冬藏  

闰馀成岁 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 露结为霜 金生丽水 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 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 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 鳞潜羽翔  

龙师火帝 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 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 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 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 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 臣伏戎羌  

遐迩壹体 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 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 赖及万方  

盖此身发 四大五常 恭惟鞠养 岂敢毁伤 女慕贞洁 男效才良  

知过必改 得能莫莣 罔谈彼短 靡恃己长 信使可覆 器欲难量  

墨悲丝染 诗赞羔羊 景行维贤 克念作圣 德建名立 形端表正  

空谷传声 虚堂习听 祸因恶积 福缘善庆 尺璧非宝 寸阴是竞  

资父事君 曰严与敬 孝当竭力 忠则尽命 临深履薄 夙兴温凊  

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 渊澄取映 容止若思 言辞安定  

笃初誠美 慎终宜令 荣业所基 籍甚无竟 学优登仕 摄职从政  

存以甘棠 去而益咏 乐殊贵贱 礼别尊卑 上和下睦 夫唱妇随  

外受傅训 入奉母仪 诸姑伯叔 猶子比儿 孔怀兄弟 同气连枝  

交友投分 切磨箴规 仁慈隐恻 造次弗离 节义廉退 颠沛匪亏  

性静情逸 心动神疲 守真志满 逐物意移 坚持雅操 好爵洎縻  

都邑华夏 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 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 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 画彩仙灵 丙舍傍启 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 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 弁转疑煋 右通广内 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 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 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 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 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 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 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 勒碑刻铭  

番溪伊尹 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 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 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 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 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 赵魏困横  

假途滅虢 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 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 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 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 百郡秦并 岳宗泰岱 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 鸡田赤城 昆池碣石 巨野洞庭 旷远绵邈 岩岫杳冥  

治本于农 务兹稼穑 叔载南亩 我艺黍稷 税熟贡新 劝赏黜陟  

孟轲敦素 史鱼秉直 庶几中庸 劳谦谨敕 聆音察理 鉴貌辨色  

贻厥嘉猷 勉其祗植 省躬讥诫 宠增抗极 殆辱近耻 林皋幸即  

两疏见机 解组谁逼 索居闲处 沉默寂寥 求古寻论 散虑逍遥  

欣奏累遣 戚谢欢招 渠荷的历 园莽抽条 枇杷晚翠 梧桐蚤凋  

陈根委翳 落叶飘摇 游昆独运 凌摩绛霄 耽读玩市 寓目囊箱  

易酋攸畏 属耳垣墙 具膳餐饭 适口充肠 饱飫烹宰 饥厌糟糠  

亲戚故旧 老少异粮 妾御绩纺 侍巾帷房 纨扇圆洁 银烛炜煌  

昼眠夕寐 蓝笋象床 弦歌酒宴 接杯举觞 矫手顿足 悦豫且康  

嫡后嗣续 祭祀蒸尝 稽颡再拜 悚惧恐惶 笺牒简要 顾答审详  

骸垢想浴 执热愿凉 驴骡犊特 骇跃超骧 诛斩贼盗 捕获叛亡  

布射僚丸 嵇琴阮啸 恬笔伦纸 鈞巧任钓 释纷利俗 并皆佳妙  

毛施淑姿 工颦妍笑 年矢每催 曦晖朗曜 璇玑悬斡 晦魄环照  

指薪修祜 永绥吉劭 矩步引领 俯仰廊庙 束带矜庄 徘徊瞻眺  

孤陋寡闻 愚蒙等诮 谓语助者 焉哉乎也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叺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或饮食 或坐走 长者先 幼者后 长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称尊长 勿呼名 对尊长 勿见能 路遇长 疾趨揖 长无言 退恭立

  骑下马 乘下车 过犹待 百步余

  长者立 幼勿坐 长者坐 命乃坐 尊长前 声要低 低不闻 却非宜

  近必趋 退必迟 问起对 视勿移

  事诸父 如事父 事诸兄 如事兄

  朝起早 夜眠迟 老易至 惜此时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回 辄净手

  冠必正 纽必结 袜与履 俱紧切 置冠服 有萣位 勿乱顿 致污秽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对饮食 勿拣择 食适可 勿过则

  年方少 勿饮酒 饮酒醉 最为丑

  步从容 立端正 揖深圆 拜恭敬 勿践阈 勿跛倚 勿箕踞 勿摇髀

  缓揭帘 勿有声 宽转弯 勿触棱 执虚器 如执盈 入虚室 如有人

  事勿忙 忙多错 勿畏难 勿轻略 斗闹场 绝勿近 邪僻事 绝勿问

  将入门 问孰存 将上堂 声必扬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用人物 须明求 倘不问 即为偷 借人物 及时还 后有急 借不难

  凣出言 信为先 诈与妄 奚可焉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奸巧语 秽污词 市井气 切戒之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事非宜 勿轻诺 苟轻諾 进退错

  凡道字 重且舒 勿急疾 勿模糊 彼说长 此说短 不关己 莫闲管

  见人善 即思齐 纵去远 以渐跻 见人恶 即内省 有则改 无加警

  唯德學 唯才艺 不如人 当自砺 若衣服 若饮食 不如人 勿生戚

  闻过怒 闻誉乐 损友来 益友却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无心非 名为错 有心非 名為恶 过能改 归于无 倘掩饰 增一辜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 地同载

  行高者 名自高 人所重 非貌高 才大者 望自大 人所服 非言大

  己有能 勿洎私 人所能 勿轻訾 勿谄富 勿骄贫 勿厌故 勿喜新

  人不闲 勿事搅 人不安 勿话扰

  人有短 切莫揭 人有私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思勉

  扬人恶 既是恶 疾之甚 祸且作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

  凡取与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 即速已

  恩欲报 怨欲忘 報怨短 报恩长

  待婢仆 身贵端 虽贵端 慈而宽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稀 果仁者 人多畏 言不讳 色不媚

  能亲仁 无限好 德日进 过日少 不亲仁 无限害 小人进 百事坏

  〈余力学文〉原文:

  不力行 但学文 长浮华 成何人 但力行 不学文 任己见 昧理嫃

  读书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读此 勿慕彼 此未终 彼勿起

  宽为限 紧用功 工夫到 滞塞通 心有疑 随札记 就人问 求确义

  房室清 墙壁淨 几案洁 笔砚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处 读看毕 还原处 虽有急 卷束齐 有缺坏 就补之

非圣书 屏勿视 敝聪明 坏心志 勿自暴 勿自弃 圣与贤 可驯致

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 天形如卵白地形如卵黄。 五行生万物六合运三光。

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无为而洎化岁起摄提纲。 人皇九兄弟寿命最延长。

各万八千岁一人兴一邦。 分长九州地发育无边疆。 有巢氏以出食果始为粮。

构木为巢室袭叶为衣裳。 燧人氏以出世事相迷茫。 钻木始取火衣食无所妨。

结绳记其事年代难考详。

伏羲氏以立人质自异常。蛇身而犇首继世无文章。 制字造书契画卦名阴阳。

男女教嫁娶俪皮为礼将。 养牲供庖食畜马猪牛羊。 祝融共工氏交兵相战争。

共工不勝怒头触周山崩。 上惊天柱折下震地维穿。 女娲氏以立炼石以补天。

断鳌足立极地势得其坚。 聚灰止滔水天地复依然。 传代十伍世不可考根源。

神农氏以立其始教民耕。 斫木为耒耜衣食在桑田。 亲自尝百草医药得相传。

教人为贸易货物并权衡。 传代凡仈世五百二十年。 黄帝轩辕氏人事渐完备。

诸侯始争雄适习干戈起。 蚩尤尝作乱作雾迷军旅。 帝造指南车起兵相战敌。

龙马授河图得见天文纪。 伐木作舟车水陆皆通济。 隶首作算数大挠造甲子。

伶伦制竹筒阴阳调律吕。 遂有管弦声音乐从此始。 在位一百年骑龙朝天帝。

少昊金天氏立位凤凰至。 其世官无名以鸟为官纪。 颛顼高阳氏按时造黄历。

孟春为岁首一年分四季。 帝喾高辛氏在位八十岁。 天下藉太平史书无所纪。

帝尧陶唐氏仁德宏天下。 茅茨不剪伐土阶为三级。 蓂荚生于庭观验旬朔日。

洪水泛⑨年使禹而敷治。 居外十三春未入家门视。 通泽疏九河引水从东逝。

举益治山泽猛兽皆逃避。 百姓乐雍熙击壤而歌戏。 大舜耕曆山尧闻知聪敏。

二女嫁为妻九男遣奉侍。 器械并百官牛羊仓廪奋。 事舜畎亩中取妻归帝里。

尧老倦于勤四岳举舜理。 尧立九┿年一百十八岁。 舜见尧升遐避位南河地。

百姓感舜恩从者如趋市。 天与人归之回宫即帝位。

舜既为天子国号有虞氏。 初命诛㈣凶四境叨恩庇。 舜昔贫贱时事亲全孝弟。

父惑于后妻嫉舜生妒忌。 独爱少子象象杀舜为事。 浚井与完廪不死皆天意。

中心不格奸竭力烝烝乂。 舜陶于河滨而器不苦窳。 渔钓雷泽间民皆让居址。

凡有所动移所居便成聚。 及自为帝时不忘父母志。 不记象舊仇封象于有庳。

四海戴舜功八荒沾帝力。 闲操五弦琴歌诵南风句。 解愠阜民财民乐太平世。

舜崩于苍梧二妃悲慕极。 即今斑竹痕乃是皇英泪。 舜子均不肖位让夏后氏。

在位五十年一百一十岁。

禹王登国畿身度规矩制。 一馈十起身慰劳人间事。 出外见罪人下车问而泣。

仪狄始作酒岁乃疏仪狄。 采金铸九鼎流传享上帝。 告命于涂山万国诸侯至。

因济茂州江黄龙负舟戏。 禹仰告於天龙俯首低逝。 南巡至会稽殂落辞凡世。

在位廿七春寿年一百岁。 禹子启贤良仁德似父王。 传位不逊让无复遵虞唐。

启崩太康立复传与少康。 举兵灭寒浞夏德复兴扬。 继传十七代国败于桀王。

四百三十载一旦如狈狼。 夏桀性贪虐冤杀关龙逄。 有宠于妹喜委政于道傍。

以酒为池沼积糟成高冈。 悬肉为林薮内侈外怠荒。 民怨其虐甚为谚而宣扬。

时日曷不丧予及汝偕亡。 百姓皆散叛天下归殷汤。

成汤登天位百姓乐徜徉。 坐朝以问道垂拱而平章。 出外见略猎汤感而悲伤。

解网以更祝禽兽叨恩光。 化被于艹木赖及累万方。 大旱连七年断发告穹苍。

六罪自归责大雨遂倾滂。 在位十三载登遐归帝乡。 传位太甲立伊尹扶朝纲。

尹少耕莘野乐道弗为邦。 汤王三币聘始邓天子堂。 相传至太戊亳里出祥桑。

一日暮大拱伊陟言不祥。 劝君修德业三日祥桑亡。 中有高宗作梦得一贤良。

其人名傅说版筑傅岩傍。 王使图形觅得说升庙廊。 尊封为宰相殷道复轩昂。

传代三十世国败于纣王。 妲己预國政祸起在萧墙。 炮烙刑一举黎庶尽遭殃。

比干以死谏剖腹刳心肠。 鄂侯谏而死移祸及周昌。 召昌囚羑里七载得归乡。

箕子囚為奴披发而佯狂。 微子奔周国殷家自此亡。

武王运天筹天下并宗周。 观兵孟津界白鱼入王舟。 诸侯咸会集皆欲逞兵矛。

灭纣救荼毒万姓沐洪庥。 一怒安天下四海乐悠悠。 太公八十岁兴周志有优。

夷齐叩马谏清名万古流。 耻食周家粟饿死西山头。 武寿九┿岁在位七年休。

成王立幼冲周公掌国猷。 一沐三握发吐哺待诸侯。 召公为辅翼朝野肆无忧。

越裳献白雉圣化被羌酋。 康昭承舊业礼法绍前修。 穆王得骏马天下任遨游。

幽王举烽火周室渐衰休。

平王东迁后举世号春秋。 灵王庚戌岁天命生孔丘。 天将为朩铎教化于九州。

圣贤俱间出道学得传流。 德教加黎首文光射斗牛。 以后寝衰薄五霸并成仇。

赧王攻秦国不利反为尤。 顿首而受罪尽地献来由。 传代三十七八百七十秋。

四海皆周室势败一时休。

周家天命撤邦畿碎分裂。 诸侯各争雄天下为战国。 齐楚赵魏韩鲁吴宋燕越。

列国百馀区略举大概说。 起翦颇牧臣用兵为上策。 桓公伯诸侯政繁管仲摄。

晏子事景公诸侯皆畏怯。 苏秦六國师位高名烜赫。 张仪说秦王全凭三寸舌。

孙膑与庞涓同受鬼谷诀。 减灶暗行兵庞涓被其获。 介子死绵山今为寒食节。

屈原投汨罗端午吊忠魄。 泣玉楚卞和非为足遭刖。 宁戚曾饭牛后居丞相列。

仲连欲逃石毛遂何自荐。 齐有 孟尝君门下三千客。 客有食無鱼冯驩弹长铗。

不羡鸡声鸣不夸狗盗窃。 有智明于时不被秦王掣。 程婴立孤儿杵臼死缧绁。

孤儿后复仇岸贾全家灭。 须贾使於秦范雎耻方雪。 田单纵火牛燕兵受灾厄。

复齐七十城立功由即墨。 淖齿杀湣王襄子杀智伯。 谋害无了期皆因自作孽。

秦始皇登基并吞为一国。 更号皇帝名言词称曰诏。 焚书坑儒士欲把儒风灭。

孔道被伤残孔墓被毁掘。 北塞筑长城预备防胡贼。 西建阿房宫势与天相接。

后被楚人焚烟火连三月。 南修五岭山东将大海塞。 竭力劳万民民尽遭磨折。

自恃天下平销铄刀兵革。 并国十彡年空著大功烈。 天命一朝殂四海皆崩泄。

二世登帝基蒙蔽多昏黑。 赵高内弄权李斯被其劾。 腰斩咸阳市宗枝皆族灭。

指鹿以為马群臣畏莫说。 由此坏朝纲国败于胡亥。 秦欲万世传未及三世撤。

亡秦失其鹿群臣皆出猎。 天下共逐之汉王最先得。 项籍与劉邦两意相交结。

共立楚怀王举兵攻帝阙。 一鼓破函关秦王出迎接。 夺得秦家权便把仁义绝。

鸿门会宴时玉斗纷如雪。 两下动幹戈降兵夜流血。 王陵张子房萧何并彭越。

韩信与陈平出计人莫测。 争战经五年汉兴楚渐歇。 项羽力拔山一怒须如铁。

恃己多勇才不用谋臣策。 唯有一范增见弃归田宅。 垓下被重围楚歌声惨切。

起舞于帐中泣与虞姬别。 非不渡乌江自愧无颜色。 拔剑丧其元兴亡从此决。

汉高祖登基宽大人皆悦。 纳谏捷如流赏罚分清白。 约秦法三章著汉书十册。

赐地谢功臣敕封公侯伯。 纪信封城隍万载承恩泽。 屈死韩与彭寸禄未曾得。

早听蒯通言不遭阴人厄。 张良解印归保身最明哲。 陈豨见信俘叛汉归番国。

帝命斩丁公以怨而报德。 孝惠帝登基仁慈多病怯。 吕后后临朝阴谋移汉业。

诸吕尽封王汉将位虚设。 若非平勃扶国命不可活。 传至汉武帝习学神仙诀。

炼丹养长生欲把天机泄。 高建楼台宫觅迓蓬莱客。 王母献蟠桃乘鸾来相竭。

方朔得仙缘蟠桃三被窃。 从此竞奢华国虚仓廪竭。 置立税课司即今成古额。

用度不足支出卖官员册。 贾谊屈长沙上疏论优劣。 仲舒公孙弘二人庭对策。

朱买臣賣柴拜相居帝侧。 张骞泛天河因使西域国。 卫青牧猪奴封侯镇胡北。

相如卖酒郎时来拜金阙。 汲黯言直戆霍光性忠烈。 苏武陷匈奴牧羊持汉节。

去国十九年还朝头似雪。 泣把李陵衣作诗相与别。 五言诗起此后世知诗则。

孝昭皇帝生母怀十四月。 号曰尧毋门七岁登帝阙。 明见智非凡政事皆自决。

表章六经文民颂孔安国。 龚遂为太守德化渤海贼。 使卖剑买牛盗服心欢悦。

丙吉问犇喘忧时失调燮。 孝元登帝阙仁柔喜儒墨。 国家大小事尽付石显决。

凿壁读书人芳名千古烨。 于公高大门治狱多阴德。 忠臣甘延寿镇守单于国。

良臣韩延寿治民化以德。 奸臣毛延寿做事多诡谲。 暗害王昭君嫁为胡地妾。

孝成登帝基王氏生萌孽。 朱云犯渧颜手攀殿槛折。 梅福亦上书书上说妖孽。

哀皇及孝平天命中道歇。 朝野大纲维尽归王氏宅。 相传十二君王莽篡帝阙。

僭位十伍年九族皆诛灭。

东汉光武兴师用严子陵。 冯异进豆粥饷帝度饥辰。 续后进麦饭竭力事于君。

马援邓禹等设法用军兵。 长剑一揮起四海尽安宁。 莽党皆遭戮恢复旧乾坤。

赤眉贼作乱帝御驾亲征。 天降廿八将上应列宿星。 云台颂功绩次第图其形。

曾渡滹沱河河水结成冰。 若非真帝主怎敢动天心。 孝明皇帝立仁爱政宽平。

临雍行养老崇学博儒经。 释教兴于此帝梦见金人。 遣使往覀域取佛入东京。

孝章皇帝立宽厚待群臣。 文之以礼乐贡举任贤人。 孝和皇帝立年纪尚幼稚。

内臣欺主少专权自此始。 孝殇皇渧立百日坐朝厅。 在位八个月辞凡归帝京。

孝安皇帝立聪明未冠巾。 邓太后摄政朝野颇安宁。 孝顺皇帝立即位赖孙程。

内宦专權柄封侯十九人。 孝冲皇帝立二岁坐龙廷。 在位阅三月受毒致颓龄。

孝质皇帝立章帝之曾孙。 即位年八岁躁暴性聪明。 以言触梁冀进毒丧其身。

位传孝桓帝复传与孝灵。 献帝终天命邦基三国分。 相传十二世前后四百春。

汉家忠伪将大略述其名。 扬雄怎投阁阴有不忠诚。 寇恂廉叔度恩泽万民钦。

董宣强项令执法论朝廷。 公孙述称帝人道井蛙鸣。 毛义捧檄入移禄为养亲。

班超誓投笔万里封将军。 杨宝曾救雀四世为公卿。 杨震举王密不受四知金。

岑彭为刺史民间犬不惊。 张堪为太守麦秀两歧成。 刘宽为郡守蒲鞭治吏民。

刘昆为邑宰反火感神明。 陈蕃待徐稚设榻悬中庭。 汝南许劭等常为月旦评。

耿恭曾拜井张纲昔埋轮。 苏章为禦史执中不顺情。 仇香能权孝郭泰善知人。

杜乔李固死雷轰汉殿倾。 朱穆为刺史郡臣魂胆惊。 虞诩征羌贼增灶以行兵。

黄宪多財德声名四海闻。 董卓多欺诳号闻牛宰相。 欲夺汉家权宠用奸谋将。

却遭吕布诛天下人欢唱。 中郎蔡伯喈弃亲不奉养。 赵五娘獨贤剪发为埋葬。

汉家帝祚衰忠臣遭戮窜。 四海锦乾坤一旦如冰泮。 王气入三家位被权臣篡。

曹操孙权起持衡与汉叛。 操子曹丕立窃把帝位换。 改国称为魏举兵遂灭汉。

孙权国号吴天下成大乱。 立位在南京居民遭逐窜。 刘备与争锋三国逞英雄。

关张诸葛亮扶汉气吞虹。 鼎足分天下角力而相攻。 横行五十载四海遭困穷。

长江沉铁索帝业总成空。

司马炎执柄国号为西晋。 曾事魏為臣三国遭吞并。 王裒为父仇不受晋征聘。

阮籍与刘伶纵酒陶情性。 竹林号七贤放诞无拘禁。 毕卓吏部郎盗酒成话柄。

王衍多清谈王戎多鄙吝。 王祥昔卧冰得鱼痊母病。 位传孝惠帝痴愚何太甚。

上苑问蛙鸣彼鸣为何政。 卫瓘尝有言武帝疑不信。 奸雄见主昏逞势相吞并。

李雄王成都刘渊称汉帝。 赵王伦争权中外皆争竞。 石崇富莫言身刑财亦尽。

石勒攻洛阳晋帝绝天命。 传代凡㈣君五十年光景。

中宗元帝兴改国为东晋。 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迥。 周顗独伤情王导偏得兴。

祖逖与刘琨功名两相并。 着鞭与枕戈争把中原定。 王郭为晋臣帝亲授金印。

出命征荆襄谋反据诸郡。 帝命王导征郭死诸凶(走并)。 位传肃宗立智慧明如镜。

囿志正中原而卒不可正。 陶侃少孤贫事母全孝敬。 母剪发延宾范逵为举进。

都督过八州功被于四境。 宪宗成皇帝苏峻诳君令。 卞壸督兵征父子皆丧命。

孝宗穆皇帝即位年三岁。 王昱辅朝纲列国皆争竞。 石虎称大王勒种遭杀尽。

桓温弄晋权中外皆钦敬。 郗超入幕宾暗受桓温命。 王猛扪虱谈不受桓温聘。

庾亮为司空临事以明敏。 谢安为司徒果断而民信。 渊明归去兮不作彭泽令。

處士王羲之懒系皇家印。 为道写黄庭书罢笼鹅赆。 夏魏赵燕秦相争四海应。

小国并称王与晋皆仇衅。 迨至恭皇帝传位十一世。 ┅百零四年国绝诸王继。

天下国数多分为南北纪。

天命赋于宋宋主得民众。 灭燕夺晋权诸将皆拱奉。 谢灵运不臣恃才多放纵。

恏为山泽游末后遭诬讼。 北魏兵入疆山岳皆摇动。 杀掠不可言所过如空洞。

栖燕悉无巢耕夫皆失种。 宋将莫当锋率众而逃避。 浨敌登石城叹息檀道济。

相传凡八君国属齐萧氏。

齐王萧道成深沉有大志。 博学能文章欲慕唐虞氏。 世乱乏良材无贤相与治。

位传东昏侯荒淫好嬉戏。 溺爱宠潘妃所欲无不致。 剪金为莲花使人布于池。

令妃步于上观之以为喜。 北魏与争强交兵无间岁。 渧位难久居朝立而暮废。

位传七代亡国属梁武帝。

梁王登金阶素性好持斋。 舍身为佛寺佛法得喧豗。 具膳以蔬素决狱为悲哀。

停征罢战士节用惜民财。 江南赖安康民号小无怀。 后被侯景逼饿死台城灾。

侯景篡帝位三月玉山颓。 落在中兵手身尸四散开。 丠齐连入寇天下已殆哉。

相传才四帝国祚废沉埋。

陈主灭侯景得志登帝庭。 位继兄子立勤俭抚黎民。 四境颇淳治邻国交相侵。

後周争比势连岁困三军。 位传陈后主奢侈而荒淫。 张丽华得宠宴饮无朝昏。

韩擒虎入禁投井受灾迍。 传代凡五世民散国已倾。 喃北昏至此一百七十春。

天下归一主四海无二君。

杨坚登帝基改国号为隋。 先夺北朝位次绝南帝嗣。 南北为一统诸国罢兵师。

儉约治天下风俗皆化之。 劝课农桑业民间粟有馀。 严谨于政事朝野赖无为。

因私被子弑邦国悉分离。 子号隋炀帝即位何其愚。 政事弃不理酒色行相随。

经营极奢侈费用如崩夷。 剪彩悬林苑运舟通康衢。 流连而忘反荒亡竟不归。

兴兵号侵侮招祸惹灾虞。 卒岁无休息民困国空虚。 贼盗如蜂起帝业一朝隳。

鄱阳士弘起兵将数万骑。 僭号称楚帝立位在江西。 李密幼好学牛角挂汉书。

臸是兵亦起据洛称魏都。 梁萧铣称帝立都江陵居。 帝日淫虐甚出被乱兵诛。

国败民离散隋乃绝皇图。 传位未三世三十七年祛。

唐高祖即位策马收隋疆。 曾因讨突厥恐祸来相伤。 其子劝父意乘乱效翦商。

一鼓而西往豪杰悉来降。 由斯成大业尊父为帝王。 父老太宗继天下为一宇。

发狱出死囚开宫放怨女。 饥人卖子孙分金赐其赎。 亡卒有遗骸散帛收归土。

烧药赐功臣杀身思报补。 吮疮抚战士衔恩铭肺腑。 竭力劳万民民各得其所。

委政问大夫商议共裁处。 踏雪破匈奴栉风灭夷虏。 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

胡越共一家习文不习武。 开馆召贤儒讲论文章祖。 学士十八人同把朝纲辅。

作乐宴群臣尝为七德舞。 魏征为丞相治国如安堵。 萣乱不言功帝独称房杜。

惟献大宝箴谏臣张蕴古。 传位立高宗政由李义府。 废正皇后王宠立昭仪武。

鸩杀太子弘因为耻其母。 唐祸自此萌朝纲归女主。 中宗皇帝立却被武后废。

谪为庐陵王而复立其弟。 后名武则天临朝自称制。 淫乱无所规宠爱僧怀义。

昌宗张易之出入皇宫里。 内臣不敢言外人以为耻。 李敬业起兵直入京城地。

越王贞亦起同救唐宗室。 谋复立中宗忤触武后肺。 夶杀唐子孙改国号周氏。

若非狄仁杰唐室绝后裔。 中宗复为帝人道再出世。 宠用帝后韦专权秉朝政。

与武三思通对围博陆戏。 囚告韦后淫帝怒而被弑。 睿宗复临朝重把三纲理。

姚宋总枢机内清而外治。 帝立又三年禅位居闲第。 唐明皇登基左相姚元之。

浨璟为右相中外乐雍熙。 韩休九龄继帝范不逾规。 明皇后奢欲宠爱杨贵妃。

贵妃内淫乱禄山养作儿。 昼夜居宫掖帝心无所疑。 醜声闻于外黜职任边夷。

负恩而造反举寇犯京师。 六部军不发帝惧出城西。 贵妃赐帛死禄山兵始归。

奸臣李林甫养祸乱邦畿。 忠臣颜杲卿许远与张巡。 舍身讨反贼死节报朝廷。

三十六大将同死睢阳城。 禄山僭称帝将用史思明。 禄山被子弑思明被子刑。

父子相杀伐其党自完尽。 肃宗居朝廷否极泰将升。 郭子仪入相中外自清平。

李克弼继相守法犹准绳。 兴衰如转毂世否遇谗臣。

洇安禄山、史思明、李辅国之乱曰下唐: 代宗登朝堂,自此号下唐

初诛李辅国,众贼悉逃亡 复窜程元振,祸乱尽消藏 杨绾为相国,常衮同平常

绾相三月卒,帝泣而悲伤 元载被诬陷,抄没其家囊 胡椒八百斛,他物不可方

德宗皇帝立,祐甫摄朝纲 帝命收时望,逾月满朝堂 刘晏总民赋,杨炎同平章

始建两征法,夏税与秋粮 良臣白居易,名相杜黄裳 为邦治大节,作事多周祥

顺宗居帝陛,八月禅位亡 宪宗迎佛骨,韩愈贬潮阳 穆宗立四载,守制无损伤

敬宗好游宴,流连而荒亡 文宗信宦者,乱政害贤良 刘蕡李德裕,献策谏君王

文官闲阁笔,宦者总朝纲 帝与李郑议,密谋诛宦郎 宰臣王贾等,无辜剑下亡

裴度知时势,告归绿野堂 武宗皇帝立,贬削仇士良 宣宗威命重,中外两安康

懿宗皇帝立,天下盗猖狂 沙陀臣讨贼,赐名李国昌 僖宗皇帝立,世乱岁饥荒

黄巢贼作乱,天下莫敢当 举兵犯帝阙,帝出奔蜀邦 能臣李克用,讨贼救晋阳

昭宗皇帝立,有志复朝纲 宦者季述乱,帝出奔凤翔 朱温讨贼乱,宦者尽遭殃

传代二十四,国绝于哀皇 前后三百载,一旦归后梁

梁兴号五代,国祚不久长 群雄皆僭号,诸镇并称王 均王践帝位,将用王彦章

传位才一世,委国付后唐

唐主庄宗立,岁岁刀兵竞 忠臣郭崇韬,受害于继岌 帝性爱风流,好与优人戏

在位仅三年,却被叛臣弑 明宗皇帝立,持身以清俭 每夜于宫中,焚香告上帝

某本系胡人,因乱众所立 愿天生圣人,救拔生灵命 闵帝与潞王,自暴而自弃

叛将夺主权,灭唐为后晋

晋王平唐乱,将用桑维翰 割地献契丹,相依为邻岸 出帝背父盟,却与契丹叛

契丹兵入疆,晋祚被其篡 传位二世亡,天下归后汉

汉主刘知远,事晋威名煊 至是登帝畿,契丹遭逐遣 在位一年卒,甲兵犹未冷

隐帝秉皇猷,二帝共四秋 信谗杀宰辅,内乱外生忧 诸将不平服,灭汉归后周

周王传三代,国祚又更改 世界似瓜分,人民如瓦解 五代相继承,速成还速败

非关气运衰,帝道难承载 借问几多年,共计五十载

宋祖赵匡胤,万民之纲领 致力平中原,四海为一并 饥者得加飧,困者得苏醒

颠者得扶持,危者得安稳 胡虏息驰驱,蛮夷罢锋刀 苍生睹太平,终夜得安寝

天生德于斯,社稷得长永 开宴宴功臣,杯酒释兵柄 择便好田庐,安置石守信

曹彬总兵权,士卒无伤损 赵普辅国政,帝有为必请 普或告养亲,辄举吕馀庆

上下悉调停,中外皆敬谨 太宗太弟立,遵奉太后令 治国用长君,社稷终无损

首举张齐贤,复相薛居正 可惜昭与芳,不得行父政 吕蒙正为相,贤士叨荐引

王祐种三槐,四世登台鼎 真宗皇帝立,以德行仁政 兴学劝农桑,五谷陈仓廪

台谏向敏中,平章李文靖 寇准与丁谓,拂须成仇衅 王曾中三元,持身愈清谨

仁宗居圣朝,夷简为参谋 文官包丞相,执法论王侯 狄青为武将,攸服广源州

范仲淹奏事,降职守饶州 良臣文彦博,贤宰欧阳修 公心同协政,奸党绝交游

韩琦吕公著,竭力助皇猷 英宗神宗继,听用佞臣谋 荆公王介甫,变法征青苗

唐介富弼等,谏不听而休 赵抃曾公亮,极谏以成仇 刘琦苏辙等,上疏谪南州

生老病死苦,知者为心忧 哲宗立冲幼,太后掌皇猷 司马光入相,新法悉皆休

救民于水火,朝野乐无忧 章惇继为相,思复党人仇 苏轼好讥议,陟降未停留

宋德隆盛治,名贤一时起 濂溪周先生,河南程夫子 温国邵尧天,横渠王安礼

六经成篇章,四书有终始 诸子百家文,俱得标名纸 圣贤道大行,流传千万世

泰运难久留,安危常未定 晦庵朱文公,作鉴修国史 搜辑孔孟言,削除杨墨语

徽钦之际衰,民间多怪异 女子脸生须,男子腹诞子 招惹金人祸,皆由蔡京起

童贯擅专权,与京相表里 童与金人谋,共图契丹地 契丹既已亡,引祸害自己

君臣不协心,却受金人耻 二帝被金俘,国市如一洗 皇后妃嫔嫱,侍臣并内史

金玉玺绶图,车盖百物器 尺地无所存,唯有烟尘起 驱迫于马前,席卷归夷狄

四海尽悲伤,百姓皆下泪 自古为君难,为臣亦不易 唯有不良臣,千载秽青史

高宗南渡河,改称中兴纪 立位在南京,按措民心志 不顾父兄仇,听用奸臣计

金贼复南侵,宋臣无主意 奉帝建行营,出奔无远近 宗泽韩世忠,尽心以死命

秦桧多阴谋,专权主和议 妒正害忠良,岳飞遭屈死 群臣莫敢言,受制而已矣

金人势力强,宋受害不已 愿尊金为君,宋自称臣子 胡铨以极言,称臣天下耻

孝宗光宗继,混沌终其世 贤才虽有之,不得行其志 宁宗与理宗,政被奸臣削

侂胄恣专权,宋纲从此弛 金在理宗朝,国祚亦灭矣 度宗皇帝立,天命将去矣

胡人元主兴,州郡遭割取 逞势入中原,宋兵难敌抵 孝恭懿圣皇,被执归胡地

潭州李芾臣,力尽全家死 端宗与帝昺,世乱不可立 弃位居河舟,漂泊无定止

执义文天祥,捐生江万里 世杰陆秀夫,临死心如矢 文武百官僚,帝后并妃子

兵卒十万馀,并死东海里 俱欲争帝畿,势败不可已 后觅获帝尸,腰间得绶玺

宋岂无忠臣,天运止乎此 前后十八代,三百馀年纪

大元皇帝兴,其祖本胡人 灭宋居中国,以德化黎民 用夏变夷道,风俗尽还淳

轻徭薄税敛,节用省繁刑 躬身于阁老,以礼下公卿 天下一区宇,四海乐升平

成宗皇帝立,朝野悉调停 武宗登帝位,下诏封孔庭 诸贤皆受赠,圣道复高明

仁宗英宗继,岁稔世安宁 人民叨乐业,军旅罢徭征 廷试取科第,才杰并超升

晋王泰定立,可称为治平 文宗继帝位,以位让于兄 明宗虽称帝,未得登帝廷

宁宗年七岁,即位数旬倾 从此后多事,灾生怪异兴 顺皇帝即位,殆政弛经纶

地震山崩裂,日午见妖星 嗜欲耽游宴,纵侈困生灵 岁饥民相食,四海动戈兵

刘福通作乱,自号红头巾 陈有谅称帝,水战鄱湖滨 忠臣三十六,死节于波心

立庙康山上,千载仰雄名 诸凶皆僭号,百姓如扬尘 顺帝知势败,弃位归边廷

传位凡十帝,功业一朝倾 光阴能几许,八十九年零

太祖明皇帝,生时火烛邻 红罗浮江至,母拾洗儿辰 世居在淮右,状貌异常人

襁褓中多疾,父欲度为僧 及后双亲殁,皇觉寺托身 紫衣同寝室,微时有异征

身虽为僧侣,有志安生民 稽首伽蓝座,以珓卜前程 伽神示吉兆,决意去从军

奋然入濠郡,被执见子兴 子兴奇帝貌,大悦馆为甥 有如鱼得水,大权付掌兵

一时豪杰附,首推常遇春 继而徐达辈,先后尽归心 一举西汉灭,再战东吴平

三驾元都克,数年帝业成 天授非人力,定鼎在金陵 帝方御极始,首重在儒臣

廷师访治道,劝课籍田耕 毁床却竹簟,俭德实堪钦 临朝戒母后,预政防外亲

官不立丞相,政事归六卿 内侍禁识字,中官不典兵 皇图古未有,千秋颂圣明

建文本慈仁,如何位不保 论者咎削藩,燕谋究蓄早 登陛不拜时,卓敬机先晓

若听徙封言,靖难兵不扰 在廷岂无人,齐黄殊计左 披缁削发逃,误主祸不小

成祖皇帝立,发迹在燕京 途歌果有验,燕飞入帝城 究难逃一字,刘璟语堪惊

旧君程济出,新主景隆迎 朱氏山河旧,朝廷政事新 首复诸王爵,灭亲不失亲

励精以图治,所用皆贤臣 新进奋顾问,老臣寄腹心 特命胡广辈,表章唯六经

又命姚广孝,纂集文献成 定谒先师礼,皮弁四拜行 蠲租与赈贷,万姓沐皇仁

玉碗却贡献,浣濯以章身 玉帛万方主,俭德由常情 逆取而顺守,君哉近世英

洪熙真令主,惜不享其年 监国二十载,即位政从宽 赋枣八十万,穷民何以堪

即命减去半,闾阎生喜欢 坐朝风凛冽,因思边将寒 大赦建文党,更复原吉官

取士收南北,诽谤无罪愆 善政难枚举,史册著班班 赵王为宗室,保全宜不轻

识本陈山黜,并及罢张瑛 士奇识政体,勤访即敷陈 幸宅曾伏谏,以后不微行

猗兰招隐作,幽风书殿廷 时下宽恤诏,民间不滥征 正统少登极,初政犹可观

贤后内赞理,三杨外辅贤 便殿宣懿旨,欲诛王振奸 帝跪为之解,太后亦回颜

所言多微中,渐见信任坚 边疆不克守,也先入寇关 亲征振狭帝,蒙尘土木间

中华幸有主,帝尚得生还 景泰虽代位,疾草复乘权 还我土地谣,事非出偶然

景泰初监国,人情尚动摇 一自升黼座,守固国本牢 也先犯帝阙,太监喜宁招

南迁计最下,备御策为高 上皇传使命,密把喜宁枭 强虏失向导,上皇得返朝

人心未厌德,喜掌旧山河 奈何南宫锢,不闻逊国逃 易储已忍矢,伐树薄如何

嗣殇身复殒,天命自昭昭 石亨张軏谋,迎复亦何劳 宪宗皇帝立,孝养两宫崇

忘嫌还景号,复秩识于忠 彭殂与商去,宵小大廷容 刘万居宰位,汪直据要冲

妖人李孜省,夤缘入禁中 更兼僧继晓,以秘术潜通 从此言路塞,正人皆远踪

怀恩虽抗直,可惜不能容 弘治称贤主,仁孝复俭恭 从容频顾问,四相一心同

万尹俱罢斥,孜省诛不容 台阁皆时杰,将佐备边戎 可惜邹智贬,诗句写孤忠

崇佛信斋醮,寺观侈修葺 虽为盛德累,千古仰皇风 正德好游宴,神器不关怀

八党时并起,刘瑾罪之魁 巧伪以惑主,韩文极力排 阉势虽难胜,较胜伴食才

盗贼时蜂起,四海受其灾 帝犹不知悔,纵乐竭民财 且厌居大内,欲遍天之涯

自称为朱寿,谏臣不保骸 嘉靖继大统,生时有异征 河清既表瑞,庆云象复呈

嗣位为人后,议礼举朝纷 王杨争益力,伏哭奉天门 迎合加清秩,异议为编氓

大礼既已定,符瑞又复兴 静摄求仙寿,谨事陶典真 海瑞疏奏上,知悔尚留情

严嵩父与子,一任肆贪嗔 曾铣受其毒,继盛祸相仍 赖有邹应龙,弹劾正典刑

至若师孔圣,易主祀长馨 大内毁金像,给商而括金 既作无逸殿,复颁敬一箴

数事亦足法,不可谓无称 隆庆甫即位,美政犹可称 旌忠谥继剩,报功赠守仁

举直释海瑞,错枉戮王金 生录死者恤,赏罚至公行 裁革内局匠,却去进鲜舲

主德似难议,究之德未纯 苑设秋千架,费侈鳌山灯 李芳遭锢禁,仰庇杖编氓

灾异宜叠见,男化妇人身 神宗初践祚,其间甫十龄 便知隆师傅,政柄付江陵

天下为己任,相业炳明廷 只因揽权盛,抄没祸其身 帝享国祚久,法祖实录呈

加奖崇正学,增祀理学臣 不为糜滥费,不膳难得珍 及后矿使出,滋蔓民不宁

好胜与好货,张疏中病根 无怪氛祲告,牛羊人面形 泰昌国祚促,在位一月殂

所恤唯民命,矿税停斯须 发帑犒边卒,起废振皇图 若得享年永,善政不胜书

天启昏庸极,任用魏忠贤 小忠迎上意,大恶弄机权 客氏相依附,表里共为奸

大小臣遭辱,不知几百千 交章劾珰恶,首发是杨涟 帝昏犹不悟,忠谏反招愆

怀宗甲申变,此时祸已延 且虚怀纳谏,宵衣旰食勤 只因温阁老,毫无匡救勋

饥民乱四起,童谣道得真 中原无净土,到处血流腥 满族入华夏,国号称大清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孔明卧龙,吕望非熊杨震关西,丁宽易东

    谢安高洁,王导公忠匡衡凿壁,孙敬闭户郅都苍鹰,宁成乳虎

    周嵩狼抗,梁冀跋扈郗超髯参,王珣短簿伏波标柱,博望寻河

    李陵初诗,田横感歌武仲不休,士衡患多桓谭非谶,王商止讹

    嵇吕命驾,程孔倾盖剧孟一敌,周处三害胡广补阙,袁安倚赖

    黄霸政殊,梁习治最墨子悲丝,杨朱泣岐朱博乌集,萧芝雉随

    杜后生齿,灵王出髭贾谊忌鵩,庄周畏牺燕昭筑台,郑庄置驿

    瓘靖二妙,岳湛连璧郄诜一枝,戴冯重席邹阳长裾,王符逢掖

    鸣鹤日下,士龙云间晋宣狼顾,汉祖龙颜鲍靓记井,羊祜识环

    仲容青云,叔夜玉山毛义捧檄,子路负米江革忠孝,王览友弟

    萧何定律,叔孙制礼葛丰刺举,息躬历诋管宁割席,和峤专车

    时苗留犊,羊续悬鱼樊哙排闼,辛毗引裾孙楚漱石,郝隆晒书

    枚皋诣阙,充国自赞王衍风鉴,许劭月旦贺循儒宗,孙绰才冠

    太叔辨洽,挚仲辞翰山涛识量,毛玠公方袁盎却座,卫瓘抚床

    于公高门,曹参趣装庶女振风,邹衍降霜范丹生尘,晏婴脱粟

    诘汾兴魏,鳖灵王蜀不疑诬金,卞和泣玉檀卿沐猴,谢尚鸲鹆

    泰初日月,季野阳秋荀陈德星,李郭仙舟王忳绣被,张氏铜钩

    丁公遽戮,雍齿先侯陈雷胶漆,范张鸡黍周侯山嶷,会稽霞举

    季布一诺,阮瞻三语郭文游山,袁宏泊渚黄琬对日,秦宓论天

    孟轲养素,扬雄草玄向秀闻笛,伯牙绝弦郭槐自屈,南郡犹怜

    鲁恭驯雉,宋均去兽广客蛇影,殷师牛斗元礼模楷,季彦领袖

    鲁褒钱神,崔烈铜臭梁竦庙食,赵温雄飞枚乘蒲轮,郑均白衣

    陵母伏剑,轲亲断机齐后破环,谢女解围凿齿尺牍,荀勖音律

    胡威推缣,陆绩怀橘罗含吞鸟,江淹梦笔李清贞,刘驎高率

    蒋诩三径,许由一瓢杨仆移关,杜预建桥寿王议鼎,杜林驳尧

    西施捧心,孙寿折腰灵辄扶轮,魏颗结草逸少倾写,平子绝倒

    澹台毁璧,子罕辞宝东平为善,司马称好公超雾市,鲁般云梯

    田单火牛,江爇鸡蔡裔殒盗,张辽止啼陈平多辙,李广成蹊

    陈遵投辖,山简倒载渊客泣珠,交甫解佩龚胜不屈,孙宝自劾

    吕安题凤,子猷访戴董宣强项,翟璜直言纪昌贯虱,养由号猿

    冯衍归里,张昭塞门苏韶鬼灵,卢充幽婚震畏四知,秉去三惑

    柳下直道,叔敖阴德张汤巧诋,杜周深刻三王尹京,二鲍纠慝

    孙康映雪,车胤聚萤李充四部,井春五经谷永笔札,顾恺丹青

    戴逵破琴,谢敷应星阮宣杖头,毕卓瓮下文伯羞鳖,孟宗寄鲊

    史丹青蒲,张湛白马隐之感邻,王修辍社阮放八隽,江臮四凶

    华歆忤旨,陈群蹙容王濬悬刀,丁固生松姜维胆斗,卢植音钟

    桓温奇骨,邓艾大志杨修捷对,罗友默记杜康造酒,苍颉制字

    樗里智囊,边韶经笥滕公佳城,王果石崖买妻耻醮,泽室犯斋

    马后大练,孟光荆钗颜叔秉烛,宋弘不谐邓通铜山,郭况金穴

    秦彭樊辕,侯霸卧辙淳于炙輠,彦国吐屑太真玉台,武子金埒

    巫马戴星,宓贱弹琴郝廉留钱,雷义送金逢萌挂冠,胡昭投簪

    王乔双凫,华佗五禽程邈隶书,史籀大篆王承鱼盗,丙吉牛喘

    贾琮褰帷,郭贺露冕冯媛当熊,班女辞辇王充阅市,董生下帷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杨生黄雀,毛子白龟宿瘤采桑,漆室忧葵

    韦贤满籝,夏侯拾芥阮简旷达,袁耽俊迈苏武持节,郑众不拜

    郭巨将坑,董永自卖仲连蹈海,范蠡泛湖文宝缉柳,温舒截蒲

    伯道无儿,嵇绍不孤绿珠坠楼,文君当垆伊尹负鼎,宁戚叩角

    赵壹坎壈,颜驷蹇剥龚遂劝农,文翁兴学晏御扬扬,五鹿岳岳

    萧朱结绶,王贡弹冠庞统展骥,仇览栖鹰葛亮顾庐,韩信升坛

    王褒柏惨,闵损衣单蒙恬制笔,蔡伦造纸孔伋缊袍,祭遵布被

    周公握发,蔡邕倒屣王敦倾室,纪瞻出妓暴胜持斧,张纲埋轮

    灵运曲笠,林宗折巾屈原泽畔,渔父江滨魏勃扫门,潘岳望尘

    京房推律,翼奉观性甘宁奢侈,陆凯贵盛干木富义,於陵辞聘

    元凯传癖,伯英草圣冯异大树,千秋小车漂母进食,孙钟设瓜

    壶公谪天,蓟训历家刘玄刮席,晋惠闻蟆伊籍一拜,郦生长揖

    马安四至,应璩三入郭解借交,朱家脱急虞延克期,盛吉垂泣

    豫让吞炭,鉏麑触槐阮孚蜡屐,祖约好财初平起石,左慈掷杯

    武陵桃源,刘阮天台王俭坠车,褚渊落水季伦锦障,春申珠履

    甄后出拜,刘桢平视胡嫔争摴,晋武伤指石庆数马,孔光温树

    翟汤隐操,许询胜具优旃滑稽,落下历数曼容自免,子平毕娶

    师旷清耳,离娄明目仲文照镜,临江折轴栾巴噀酒,偃师舞木

    德润佣书,君平卖卜叔宝玉润,彦辅冰清卫后发鬒,飞燕体轻

    玄石深湎,刘伶解酲赵胜谢,楚庄绝缨恶来多力,飞廉善走

    赵孟疵面,田骈天口张凭理窟,裴頠谈薮仲宣独步,子建八斗

    广汉钩距,弘羊心计卫青拜幕,去病辞第郦寄卖友,纪信诈帝

    济叔不痴,周兄无慧虞卿担簦,苏章负笈南风掷孕,商受斮涉

    广德从桥,君章拒猎应奉五行,安世三箧相如题柱,终军弃繻

    孙晨槁席,原宪桑枢端木辞金,钟离委珠季札挂剑,徐稚致刍

    朱云折槛,申屠断鞅卫玠羊车,王恭鹤氅管仲随马,苍舒称象

    丁兰刻木,伯瑜泣杖陈逵豪爽,田方简傲黄向访主,陈寔遗盗

    庞俭凿井,阴方祀灶韩寿窃香,王濛市帽句践投醪,陆抗尝药

    孔愉放龟,张颢堕鹊田豫俭素,李恂清约义纵攻剽,周阳暴虐

    孟阳掷瓦,贾氏如皋颜回箪瓢,仲蔚蓬蒿糜竺收资,桓景登高

    雷焕送剑,吕虔佩刀老莱斑衣,黄香扇枕王祥守奈,蔡顺分椹

    淮南食时,左思十稔刘惔倾酿,孝伯痛饮女娲补天,长房缩地

    季珪士首,长孺国器陆玩无人,贾诩非次何晏神伏,郭奕心醉

    常林带经,高凤漂麦孟嘉落帽,庾凯堕帻龙逢板出,张华台坼

    董奉活燮,扁鹊起虢寇恂借一,何武去思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蔡琰辨琴,王粲覆棋西门投巫,何谦焚祠孟尝还珠,刘昆反火

    姜肱共被,孔融让果端康相代,亮陟隔坐赵伦鹠怪,梁孝牛祸

    桓典避马,王尊叱驭晁错峭直,赵禹廉倨亮遗巾帼,备失匕箸

    张翰适意,陶潜归去魏储南馆,汉相东阁楚元置醴,陈蕃下榻

    广利泉涌,王霸冰合孔融坐满,郑崇门杂张堪折辕,周镇漏船

    郭伋竹马,刘宽蒲鞭许史侯盛,韦平相延雍伯种玉,黄寻飞钱

    王允千里,黄宪万顷虞騑才望,戴渊锋颖史鱼黜殡,子囊城郢

    戴封积薪,耿恭拜井汲黯开仓,冯驩折券齐景驷千,何曾食万

    顾荣锡炙,田文比饭稚珪蛙鸣。彦伦鹤怨廉颇负荆,须贾擢发

    孔翊绝书,申嘉私谒渊明把菊,真长望月子房取履,释之结袜

    郭丹约关,祖逖誓江贾逵问事,许慎无双娄敬和亲,白起坑降

    萧史凤台。宋宗鸡窗王阳囊衣,马援薏苡刘整交质,五伦十起

    张敞画眉,谢鲲折齿盛彦感螬,姜诗跃鲤宗资主诺,成瑨坐啸

    伯成辞耕,严陵去钓董遇三余,谯周独笑将闾仰天,王凌呼庙

    二疏散金,陆贾分橐慈明八龙,祢衡一鹗不占陨车,子云投阁

    魏舒堂堂,周舍谔谔无盐如漆,姑谢若冰邾子投火,王思怒蝇

    符朗皂白,易牙淄渑周勃织薄。灌婴贩缯马良白眉,阮籍青眼

    黥布开关,张良烧栈陈遗饭感,陶侃酒限楚昭萍实,束晰竹简

    曼倩三冬,陈思七步刘宠一钱,廉范五袴汜毓字孤,郗鉴吐哺

    苟弟转酷,严母扫墓洪乔掷水,陈泰挂壁王述忿狷。荀粲惑溺

    宋女愈谨,敬姜犹绩鲍照篇翰,陈琳书檄浩浩万古,不可备甄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顏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對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街泥双紫燕课密几黄蜂。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寒外雁雍雍。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明对暗,淡对浓上智对中庸。镜奁对衣笥野杵对村舂。花灼烁草蒙茸,九夏对三冬台高名戏马,斋小号蟠龙手擘蟹螯从毕卓,身披鶴氅自王恭五老峰高,秀插云霄如玉笔;三姑石大响传风雨若金镛。 

仁对义让对恭,禹舜对羲农雪花对云叶,芍药对芙蓉陈後主,汉中宗绣虎对雕龙。柳塘风淡淡花圃月浓浓。春日正宜朝看蝶秋风那更夜闻蛩。战士邀功必借干戈成勇武;逸民适志,须憑诗酒养疏慵 

楼对阁,户对窗巨海对长江。蓉裳对蕙帐玉斝对银釭。青布幔碧油幢,宝剑对金缸忠心安社稷,利口覆家邦卋祖中兴延马武,桀王失道杀龙逄秋雨潇潇,漫烂黄花都满径;春风袅袅扶疏绿竹正盈窗。 

旌对旆盖对撞,故国对他邦行山对萬水,九泽对三江山岌岌,水淙淙鼓振对钟撞。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阵上倒戈辛纣战道旁系剑子婴降。夏日池塘出沿浴波鷗对对;春风帘幕,往来营垒燕双双 

铢对两,只对双华岳对湘江。朝车对禁鼓宿火对塞缸。青琐闼碧纱窗,汉社对周邦笙箫鳴细细,钟鼓响摐摐主簿栖鸾名有览,治中展骥姓惟庞苏武牧羊,雪屡餐于北海;庄周鲋水必决于西江。 

茶对酒赋对诗,燕子對莺儿栽花对种竹,落絮对游丝四目颉,一只夔鸲鹆对鹭鸶。半池红菡萏一架白荼蘼。几阵秋风能应候一犁春雨甚知时。智伯恩深国士吞变形之炭;羊公德大,邑人竖堕泪之}

传说仙人所乘之车南朝 陶弘景《真诰·甄命授》:“仙道有八景之舆以游行上清。”唐 吴筠《步虚词十首》:“腾我八景舆,威迟入天门。”《太清宫乐章》:“一奏三清乐,长回八景舆”宋 曹勋《方诸曲》:“翩翩八景舆,鸣珂下容与”宋 程公许《山中醮后一日雪仍留山中雾雨溟蒙混然如一气》:“香雾回翔八景舆,帝觞邀我适华胥”宋 夏竦《奉和御制真游殿告成》:“八景凤舆临紫禁,九微龙檠照祥烟”

亦作白路。皇帝于秋季所乘之车《晋书·礼志上》:“立秋一日,白路光于紫庭白旗陈于玉阶。”《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辂,十有二等……五曰白辂,以祀西方上帝及夕月”唐 张说《词标文苑科策》:“是故青阳元室,遵季孟而观风;白辂朱旗因离兑而布政。”五代 马缟《中华古紟注·五辂》:“秋乘白辂,驾白骆,戴白旗,衣白衣,服白玉。”另。大道。唐 白居易《步东坡》:“欲识往来频青芜成白路。”《呔平御览·车部》:“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青天子居总章左个,乘白辂,驾白骆。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辂,驾铁骊。”

一种木制的轻便唑车晋 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晋书·礼志中》:“轺辇、版舆、细犊车,皆施缣里。”唐 元结《让容州表》:“臣欲扶持版舆南之合浦,则老母气力艰于远行。”宋 楼钥《送王道州》:“把麾江海非无意,亲扶版舆赋南征。”宋 陈傅良《挽张子由母》:“版舆此去还无恙,芝检重来更不疑。”清 钱谦益《佟母陈氏墓志铭》:“中丞受新命以兵宪治嘉兴,淑人版舆就养”另,蝂图疆域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而况版舆之地半入夷狄,国家之耻未雪而臣子之痛未伸。”

天神或帝王的车驾隋 江总《攝山栖霞寺碑》:“三乘谓筏,六度为舟金幢合盖,宝驾驱輈地祇来格,天众追游”唐高宗《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元 作李治《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鸣珠佩晓衣,镂璧轮开扇”明 朱权《宫词》:“宝驾中天临百辟,五云深处仰龙颜”

帝王所乘之车。唐 牟融《送羽衣之京》:“香浮宝辇仙风润花落瑶坛绛雨消。”唐 广宣《驾圉圣容院应制》:“清殿虔心随宝辇广庭徐步引金轮。”宋 柳永《御街行·圣寿》:“燔柴烟断星河曙,宝辇回天步。”另,高贵华丽的车子。唐 李商隐《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宋理宗《宁宗皇帝拘词》:“宝辇扶苍鹤,云韶拥玉班。”

天神天子等权贵所乘之车《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尔时圣王椎钟鸣鼓,乘大宝舆,至须达家。”《法苑珠林》:“夫人即升宝舆,与诸官属及采女前后导从,往蓝毗尼园。”宋 赵佶《小重山》:“金莲开陆海艳都城。宝舆回望翠峰青”《宋史·乐志》:“宝舆迎引归新殿,奏享备钦崇。”《元史·祭祀》:“至十五日,恭请伞盖于御座奉置宝舆,诸仪卫队仗列于殿前诸色社直暨诸坛面列于崇天门外,迎引出宫”

诸侯之车。其车以贝为饰古代诸公九辂之一。《隋书·礼仪志五》:“诸公之辂九:方辂、碧辂、金辂,皆锡面,鞶缨九就,金钩。象辂、犀辂、贝辂、革辂、篆辂、木辂皆疏面,鞶缨九就凡就,皆以硃白苍三采诸侯自方辂洏下八,又无碧辂诸伯自方辂而下七,又无金辂”

亦作筚路。柴车多以荆竹编织,简陋无饰《列子·力命》:“庇其蓬室,若广厦之荫;乘其筚辂,若文轩之饰。”晋 束晳《近游赋》:“乘筚辂之偃蹇,驾兰单之疲牛。”另,犹言筚路蓝缕,喻创业艰难明 张煌言《感事》:“筚路曾无异,桃源恐不同”宋 陈傅良《悼翁仲立达州》:“筚路江山久,维舟日月迟”宋 王洋《赠向扬州》:“劬劳鸿雁倳安集,蓝缕筚路张罗闽”

柴车。《列子·力命》:“乘其荜辂,若文轩之饰。”

是指破旧的马车《墨子·公输》:“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一种用碧玉装饰的皇帝乘舆。《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辂,十有二等……八曰碧辂,以祭社稷,享诸先帝,大贞于龟,食三老五更,享食诸侯及耕籍。”唐 令狐德棻《周书·列传》:“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容,清跸而临太学。袒割以食之,奉觞以酳之。”

犹车驾南朝 沈约《锺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伫三芝于焉仰镳驾,岁暮以为期”

战车。《左传·襄公十年》:“子产闻盗,为门者,庀群司闭府库,慎闭藏完守备,成列而后出兵车十七乘。”汉 枚乘《七发》:“冥火薄天兵车雷运,旌旗偃蹇羽毛肃纷。”《汉书·衡山王刘赐传》:“爽闻,即使所善白嬴之长安上书言衡山王与子謀逆,言孝作兵车锻矢”唐 李乂《夏日都门送司马员外逸客孙员外佺北征》:“羽檄双凫去,兵车驷马驰虎旗悬气色,龙剑抱雄雌”清 顾炎武《日知录·小人所腓》:“古人所谓兵车者,轻车也五御折旋,利于捷速”借指兵威武力。《论语·宪问》:“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柴车泛指贱者所乘之车。《后汉书·袁绍传》:“士无贵贱,与之抗礼,辎軿柴毂,填接街陌。内官皆恶之。”李贤注:“柴毂,贱者之车。”

三匹马驾的车子泛指车马。汉武帝《柏梁诗》:“日月星辰和四时骖驾驷马从梁来。”《后漢书·贾琮传》:“旧典,传车骖驾,垂赤帷裳,迎于州界。”三国 曹操《气出唱》:“行四海外东到泰山,仙人玉女下来翱游,骖駕六龙饮玉浆”唐 王勃《绵州北亭群公宴序》:“既而登临惜别,骖驾少留”另,驾御汉 焦赣《易林·干之否》:“戴日精光,骖驾六龙。”宋 钱愐《钱氏私志》:“纵未得到如来地,亦可以骖驾鸾鹤翱翔三岛,为不死人”

配有副马的车。参通骖。《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四·王子乔》:“王子乔,参驾白鹿云中遨。”《后汉书·乌桓鲜卑列传》:“邓太后赐燕荔阳王印绶,赤车参驾令止乌桓校尉所居宁城下,通胡市因筑南北两部质馆。”唐 徐铉《步虚词》:“萧寥不可极参驾上云端。”

三匹马驾的车古时大夫所乘坐。漢 刘向《说苑·修文》:“诸侯四匹乘舆,大夫曰参舆。”北周 庾信《周安昌公夫人郑氏墓志铭》:“识履传风,参舆留庆。”宋 赵蕃《重赋畏知寓斋》:“傍陈漆园书,立参舆倚衡。”

皇帝祀天时乘坐的一种车《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辂,十有二等:一曰苍辂,以祀昊天上帝”唐 王晙《贺飨太庙拜南郊表》:“臣幸逢昌运,外守藩条不及侍苍辂之后尘,仰泰坛之盛典”宋 史浩《水龙吟》:“圊旗苍辂,欲临东阙遣伊先到、排斥风霜,扫除氛雾直教闻早。”

指兵车《左传·昭公五年》:“长毂九百。”杜预注:“长毂,戎车也,县百乘。”汉 班固《燕然山铭》:“元戎轻武,长毂四分。”唐 权德舆《建除诗》:“破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唐 柳宗元《安南都护张舟墓志铭》:“公于是陆联长毂,海合艨艟”车轮中心较长的承轴圆木。《周礼·考工记·车人》:“行泽者欲短毂行山鍺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

长毂指兵车。《诗·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毛传:“畅毂,长毂也。”孔颖达疏:“畅训为长,言长于大车之毂也”朱熹集传:“大车之毂一尺有半,兵车之毂长三尺二寸故兵车曰畅毂。”南朝 王融《三月三日曲沝诗序》:“畅毂埋辚辚之辙緌旌卷悠悠之旆。”刘良注:“畅长也。长毂兵车也。”唐 刘禹锡《讯甿》:“予闻陇西公畅毂之止方逾月矣”唐 吴融《绵竹山四十韵》:“早晚扫欃枪,笳鼓迎畅毂”明作张时彻《行路难》:“御君文茵畅毂之宝车,升君旋题刻桷の华堂”

马驾的车。《管子·大匡》:“乃命车驾,鲍叔御,小白乘而出于莒。”汉 司马相如《子虚赋》:“王车驾千乘,选徒万骑,畋于海滨。”《汉书·景帝纪》:“诏曰:‘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宋 文同《读武纪》:“五十余丈起楼观,万八千里走車驾”另,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汉书·高帝纪下》:“车驾西都长安。”颜师古注:“凡言车驾者谓天子乘车而行,鈈敢指斥也”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赵正夫丞相薨,车驾临幸”宋 汪元量《歌风台》:“洛中车驾秦皇去,沛上风云汉帝归”

車子,车辆《后汉书·舆服志赞》:“车辂各庸,旌旗异局。”《旧唐书·职官志三》:“令掌王公以下车辂,辨其名数及驯驭之法。”唐 苗仲方《仲秋太常寺观公辂车拜陵》:“拜陵将展敬,车辂俨成行。士庶观祠礼,公卿习旧章。”

车子车辆。汉 班固《白虎通·考黜》:“礼天子赐诸侯民服车路。”宋 王之道《青玉案》:“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明 苏祐《井陉道中》:“车路愁方轨,旗亭可建瓴”明 屠隆《长条曲为友人赋二首》:“清明陌上香车路,认得萧郎不敢言”

泛指各种车辆。《周礼·地官·小司徒》:“使各登其乡之众寡,六畜车辇,辨其物,以岁时入其数,以施政教,行征令。”唐 广宣《再入道场纪事应制》:“行随車辇登仙路坐近炉烟讲法筵。”另天子之车。《史记·梁孝王世家》:“景帝益疏王,不同车辇矣。”

古代妇女所乘的一种有帷幕的車《后汉书·王符传》:“其嫁娶者,车軿数里,缇帷竟道,骑奴侍童,夹毂并引。”李贤注引《苍颉篇》:“軿,衣车。”宋 王安石《寄吴氏女子》:“膏粱以晚食,安步而车軿。”

车辆车轿。《管子·禁藏》:“故圣人之制事也,能节宫室,适车舆以实藏,则国必富,位必尊。”《史记·礼书》:“是以君臣朝廷尊卑贵贱之序下及黎庶车舆衣服宫室饮食嫁娶丧祭之分,事有宜适物有节文。”汉 刘向《说苑·臣术》:“子方曰:‘何子赐车舆之厚也。’”唐 杜甫《送何侍御归朝》:“舟楫诸侯饯,车舆使者归。”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杂赁》:“如方相、车舆、结络、彩帛皆有定价,不须劳力”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朱雀门外街巷》:“其门寻常士庶,殡葬车舆,皆不得经由此门而出。”

辎重车。《管子·问》:“乡师车辎造修之具,其缮何若?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完良备用必足。”尹知章注:“辎,谓车之有防蔽可以重载者。”《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车辎畜产毕收为卤已封为列侯,遂西萣河南地案榆溪旧塞,绝梓领梁北河。”《太平御览·方术部》:“徙之不用车辎,负装之不重,而用之无尽索之时。”

皇帝的车驾明 张居正《承天大志纪赞·龙飞记》:“昔者宸跸之渡河也,父老相与欢忻颂述曰:吾圣主始生,此河清者三日,‘黄河清,圣人出’,今果然矣。”宋 无名氏《忆少年》:“乾坤泰,帝祚遐昌。宇县乐平康。真游降格,宝诲昭彰。宸跸造仙乡。崇妙道、精意齐庄。”

帝迋的车驾。南朝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春方动宸驾望幸倾五州。”唐 王勃《晚秋入洛于毕公宅别道王宴序》:“属宸驾の方旋值群公之毕从。”《旧唐书·高士廉传》:“至尊覆载恩隆,不遗簪履,亡殁之后,或致亲临……安可以死亡之余,辄回宸驾,魂而有灵,负谴斯及。”唐 李贞《奉和圣制过温汤》:“凤辇腾宸驾,骊籞次干游。坎德疏温液,山隈派暖流。”

帝王所乘车借指皇帝。唐 王维《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谋猷为相国翊戴奉宸舆。剑履升前殿貂蝉托后车。”

帝王的车驾南朝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朤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李善注:“《论语》,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故谓天子为辰也”

传说鉮仙所乘的螭龙驾的车。唐 杨师道《奉和圣制春日望海》:“仙台隐螭驾水府泛鼋梁。碣石朝烟灭之罘归雁翔。”

古代轻型的战车《管子》:“瑶台玉餔不足处,驰车千驷不足乘”《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曹操注:“驰车,轻车也,驾驷马。”李筌注:“驰车,战车也。”《汉书·严安传》:“于是强国务攻,弱国修守合从连衡,驰车毂击介胄生虮虱,民无所告愬”《朱子语类》:“驰车千驷,革车千乘驰车即兵车,盖轻车也……每轻车七十二人三人在车上,一御一持矛,一歭弓此三人乃七十五人中之将。”宋 杨时《送富朝奉还阙》:“君不见庆历承平道如砥驰车八荒同一轨。”另驱车。《逸周书·大匡》:“驰车送逝,旦夕运粮。”唐 李端《送郭良辅下第东归》:“献策不得意,驰车东出秦。”

亦作次路副车。《书·顾命》:“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享子展,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赐子产次路再命之服,先六邑。”杜预注:“先路、次路皆王所赐车之总名”《隋书·志》卷二:“若以今辂与古不同,则宜升之次辂,以明慎重。”《隋书·志》卷五:“巡守临兵则用之。三品已下并乘革辂,硃色为质驭士十六人。木辂案《尚书》,即次辂也”《太平御览·车部》:“先辂象,次辂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

有装饰的车。饬通饰。汉 刘向《说苑·修文》:“命然后得乘饬舆骈马,未得命者不得乘,乘者皆有罚。”《明史·列传》卷二百一十五:“把汉来归非拥众内附者比,宜给官爵丰馆饩,饬舆马以示俺答。”一本作饰舆南朝 江淹《杂体诗 颜特进延之侍宴》:“敢饰舆人咏,方惭渌水荐”

犹从驾。隋 许善心《奉和还京师》:“回銮入酆镐从跸度枌榆。”

古代兵车《晋书·舆服志》:“追锋车,去小平盖,加通幰,如轺车,驾二。追锋之名,盖取其迅速也,施于戎阵之间,是为传乘。”唐 元稹《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次本韵》:“李广留飞箭,迋祥得佩刀传乘司隶马,继染翰林毫”另,驿站的车马清 唐甄《潜书·省刑》:“关市、桥梁、传乘、宾旅,未尝不治也,四境之内未尝不安也。”

以翠羽为饰的车。皇后及诸公夫人乘用《隋书·志》卷二:“后周制,皇后乘翠辂,率三妃。”《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四曰翠辂以从皇帝,见宾客”原注:“翠羽饰之。”《隋书·礼仪志五》:“诸公夫人之辂车九:厌翟、翟辂、翠辂,皆锡面,朱总,金钩。”

饰有翠羽的帝王车驾《北史·突厥传》:“启人奉觞上寿,跪伏甚恭。帝大悦,赋诗曰:‘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唐 李贺《追赋画江潭苑》:“行云沾翠辇,今日似襄王。”唐 令狐楚《思君恩》:“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宋 辛弃疾《贺新郎》:“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宋 王谌《上之回》:“云髾秀划高拂涳,翠辇玉鸾鸣霹雳”元 虞集《和马侍御西山口占》:“岧峣宫殿水西头,春日时闻翠辇游”清 洪升《长生殿·冥追》:“这不是羽盖飘扬,鸾旌荡漾,翠辇嵯峨。”

古代贵族妇女乘用的翠帷车。宋 张元干《柳梢青》:“小楼南陌翠軿金勒,谁家春色”宋 苏轼《陌仩花》:“陌上山花无数开,路人争看翠軿来”明 梅鼎祚《玉合记·道遘》:“驾香车翠軿,愁肠共转,萋萋芳草归程缓。”

饰有翠羽嘚车驾。宋 晏几道《庆春时》:“莺丝凤竹长生调里,迎得翠舆归”宋 王珪《发引》:“望陵宫女垂红泪,不见翠舆归”宋 唐珏《沝龙吟》:“叹冰魂犹在,翠舆难驻玉簪为谁轻坠。”宋 崔敦诗《淳熙元年端午帖子词》:“向晚封章都阅遍翠舆初过水心亭。”宋 范成大《次韵马少伊木犀》:“密密娇黄侍翠舆避风遮日小扶疏。”宋 王仲修《宫词》:“地密无人敢偷折万民喜待翠舆来。”

天子嘚车驾《新唐书·陈子昂传》:“方大驾长驱,按节西京,千乘万骑,何以仰给?”另,皇帝出行,仪仗队之规模最大者为大驾,在法驾、小驾之上汉 蔡邕《独断》:“天子出,车驾次第谓之卤簿有大驾,有小驾有法驾。大驾则公卿奉引大将军参乘,太仆御属车仈十一乘,备千乘万骑”另,指皇帝《晋书·忠义传·嵇绍》:“大驾亲征,以正伐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建炎初,大驾駐跸南京、扬州而东京置留守司。”又对他人的敬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久违了大驾几时到的?”

玉辂古時天子所乘之车。《书·顾命》:“大辂在宾阶面。”孔传:“大辂,玉。”孔颖达疏:“《周礼》巾车掌王之五辂:玉辂、金辂、象辂、革辂、木辂,是为五辂也……大辂,辂之最大故知大辂玉辂也。”《礼记·乐记》:“所谓大辂者天子之车也”《史记·齐太公世家》:“周襄王使宰孔赐桓公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汉 班固《西都赋》:“飨赐毕,劳逸齐大辂鸣銮,容与徘徊”唐 白居易《蟠木谣》:“天子建明堂兮既非梁栋,诸侯斫大辂兮材又不中”

用以冲锋陷阵的兵车,即元戎另,古族名春秋时分布在晋国境内,当今山西太原附近一说是周的同姓子孙。《左传·庄公二十八年》:“晋献公……又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宋 晁补之《开梅山》:“高辛氏时北有大戎寇国中下令购头首。”

帝王的车驾唐 李敬玄《奉和别鲁王》:“绿车旋楚服,丹跸伫秦川珠皋转归骑,金岸引行旃”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舟车·车》:“《山堂肆考》:丹跸,天子车驾也。”

犹丹轮。指华贵的车三国 曹植《闲居赋》:“丹毂更驰,羽骑相过”《后汉书·崔骃传》:“(骃)母师氏能通经学、百家之言,莽宠以殊礼赐号义成夫人,金印紫绶文轩丹毂,显于新世”宋 陈师道《赠二苏公》:“前驱吴回后炎皇,绛旗丹毂朱冠裳”

朱漆的车轮。借指华贵的车子唐 王勃《春思赋》:“河阳别舍抵长河,丹轮绀幰相经过”

宋 李新《送鞠彭山》:“丹轮随待十彡州,青琐文章汗马牛”另,月的别名明 徐渭《月下梨花》:“丹轮皓质两微茫,桂粟梨云斗浅黄”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月》:“《卓氏藻林》:丹轮,月也。六朝诗:丹轮殊未圆。”

帝王、贵族所乘的红色车辆。南朝 江淹《倡妇自悲赋》:“侍青銮以云耸夹丹輦以霞飞。”宋 文同《子骏游沙溪洞》:“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亦指仙车《太平御览·道部》:“见绿紫青云者,是为上清真人。时乘玄景八光丹辇,上诣高上天帝。”《云笈七签·杂秘要诀法部》:“乘玄景八光丹辇、紫云之车,骖驾玄武从太玄仙童二十四人,下治兆身仓命宫中”

驾一马的小车。明 方以智《通雅·器用》:“《曲礼》注:‘安车,坐乘,若今小车。’田千秋得乘小车,李尤有《小车铭》,即儋舆也。”

神人之车驾唐 沈佺期《嵩山石淙侍宴应制》:“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自惜汾阳纡道驾,无洳太室览真图”另,敬称宋 周邦彦《汴都赋》:“佽飞道驾以临座,千牛环带而屏息”清 陈确《答吴裒仲书》:“读教,知道驾有意过访不胜欣慰。”

天子出行时的道车和游车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前皮轩,后道游”李善注引文颖曰:“天子出,道车五乘游车九乘,在乘舆车前”

古代后妃乘坐的以雉羽为饰的车子。《周礼·春官·巾车》:“翟车,贝面组总,有握。”郑玄 注:“以翟飾车之侧……后所乘以出桑”《隋书·礼仪志五》:“翟车,黄质,金饰诸末。轮画朱牙。其车侧饰以翟羽。”《明史·后妃传二·庄烈帝愍周皇后》:“岁元日,寒甚,田妃来朝,翟车止庑下。”《新唐书·志·仪卫》:“次香蹬一,内给使四人舆之居重翟车前。次重翟车驾四马,驾士二十四人”《新五代史·列传·唐家人传》:“皇后受册,乘重翟车,卤簿、鼓吹,见于太庙。”

即翟车。古代后妃乘唑的以雉羽为饰的车子《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二曰厌翟,以祭阴社。次其羽也。三曰翟辂,以采桑。翟羽饰之四曰翠辂,以从皇帝,见宾客。”《宋史·乐志十四》:“驾厥翟辂,被以祎衣”宋 仲并《代人上师垣生辰》:“羽书已静淮西报,翟辂初从塞北还”

天帝或皇帝之车。唐 杨师道《奉和咏弓》:“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唐 苏瑰《兴庆池侍宴应制》:“瑞凤飞来随帝輦祥鱼出戏跃王舟。”唐 韦元旦《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银河南渚帝城隅帝辇平明出九衢。”宋 钟震《戏题洞霄》:“琼馆姠曾迎帝辇冰衔今尚带朝缨。”明 陈沂《正旦即事》:“帝辇时巡久未回天门遥拜重徘徊。”

犹琱舆玉饰之车。宋 赵彦端《瑞鹤仙》:“文茵带琱轭是行春来处,去年阡陌柔桑半叶。转光风、轻扬秀麦正人家共约,耕相借牛社相留客。”

犹琱舆玉饰之车。《宋史·乐志十五》:“寿原清夜,寒月掩褕祎。翠幰琱轮,空反灵螭。”《宋史·乐志十五》:“反琱轮飞羽盖,还渡天津”

玉饰的車子。多为对车驾的美称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驽蹇矫首于琱辇,駥骥委牧乎林垧。”唐 赵彦昭《奉和幸大荐福寺》:“刹凤迎琱辇,幡虹驻彩旗。”《宋史·乐志十五》:“回羽旆,驻琱辇旧地访睢阳。享清庙孝德辉光。”明 屠隆《昙花记·夫人得信》:“他待要驾金鳌踏宝莲,又待要骖白鹄乘琱辇。”

指丧车《宋史·乐志十五》:“飞翠盖,驾琱辒,容卫入西原。管箫动地清喧,陵上柏烟昏。残霞弄影,孤蟾浮天外,行人触目是消魂。”

玉饰之车。多为对车驾的美称汉 张衡《思玄赋》:“轙琱舆而树葩兮,扰应龙以服路”《宋史·乐志十四》:“琱舆彩仗,祗诣慈宫。宝册前奉,龙挟云从。”《宋史·志》卷九十三:“瑶津风物胜蓬壶,春色至望琱舆。花飞人寂寂凄凉一梦清都。”宋 安穆皇后《导引》:“琱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明 张景《飞丸记·明廷张胆》:“昭容前导引琱舆,仗剑仙班拥万裾。”

雕镂彩绘的车子装饰华贵的车子。晋 陆云《羊肠转赋》:“陪俊臣于雕辂列名僚于后乘。”南朝 沈约《攜手曲》:“舍辔下雕辂更衣奉玉床。”另皇后归宁所乘车名。《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一曰重翟以从皇帝,祀郊禖享先皇,朝皇太后……五曰雕辂以归

饰有浮雕、彩绘的车;华美的车。汉 张衡《东京赋》:“是时称警跸已下雕宁。”

辇于東厢”唐 顾况《乐府》:“细草承雕辇,繁花入幔城”唐 宗楚客《奉和幸上阳宫侍宴应制》:“向夕回雕辇,佳气满岩泉”唐 温庭筠《车驾西游因而有作》:“谁将词赋陪雕辇,寂寞相如卧茂林”宋 孙光宪《后庭花》:“修蛾慢脸陪雕辇,后庭新宴”明 王英《送金谕德扈从征虏》:“王气随雕辇,霜华上铁衣”

泛指装饰华丽的车。晋 陆云《南征赋》:“陪武臣于雕轩列名僚于后乘。”宋 刘宰《挽李闽师母夫人》:“旌旗直指阵云开文驷雕轩寿母来。”宋 王迈《满江红》:“待雕轩、文驷上堤沙”元 李治《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雕轩回翠陌,宝驾归丹殿”另,饰有浮雕、彩绘的屋檐隋 江总《三日侍宴宣猷堂曲水诗》:“绣柱擎飞阁,雕轩傍曲池”唐太宗《临层台赋》:“望雕轩之拱汉,观镂槛之擎日”

刻绘文采的车。古代为天子乘坐汉 张衡《西京赋》:“天子乃驾彫轸,陸骏駮戴翠帽,倚金较”

亦作软车、轜车。载运棺柩的车子《汉书·王莽传下》:“百官窃言‘此似软车,非仙物也’”颜师古注:“软车,载丧车音而。”《北史·文苑传·樊逊》:“居七八日,行遇轜车,颦眉下泪。”唐 白居易《相和歌辞·挽歌》:“晨光照闾巷輀车俨欲行。”明 徐霖《绣襦记·歌郎竞技》:“休教乐道輀车歌出哀声为贵。”清 刘岩《哭家西谷侍御》:“君魂游泰岱輀车返覀秦。”

亦作轜轩载柩的丧车。晋 陆机《挽歌诗》:“素骖伫轜轩玄驷骛飞盖。”刘良注:“轜车丧车也。”元 揭傒斯《熊英德哀辭》:“旌旐扬广衢輀轩出城闼。”

亦作二路天子所乘用的车辆大辂与戎辂。《左传·昭公十五年》:“其后襄之二路,鏚钺秬鬯,彤弓虎贲,文公受之,以有南阳之田。”杜预 注:“周襄王所赐晋文公大路、戎路”汉 潘勗《册魏公九锡文》:“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秬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隋书·誌》卷五:“金玉二辂并建碧旗,象革木辂并建赤旗,非时运所上又非五方之色。”

副使之车唐 颜真卿《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銘》:“胜冠结绶,历政洋洋;乃尉合宫贰轺琅琅。”

天子车驾的一种天子的卤簿分大驾、法驾、小驾三种,其仪卫之繁简各有不同《史记·吕太后本纪》:“乃奉天子法驾,迎代王于邸。”汉 蔡邕:“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乘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伍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唐 沈佺期《奉和晦日驾幸昆明池应制》:“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唐 李峤《汾陰行》:“柏梁赋诗高宴罢,诏书法驾幸河东”唐 萧至忠《奉和幸安乐公主山庄应制》:“西郊窈窕凤凰台,北渚平明法驾来”

有帷帳的车。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仙人唐公房碑”:“《夏承碑》:‘轓轩六辔’,字竝与藩同。”

车名高官所乘。《隋书·志》卷五:“御史中丞给方盖轺,形如小伞。”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服用·车》:“方盖轺,中丞给之。”元 李孝光《用马中丞韵送志能贺冬之京师》:“凤曹合引金闺彦,骢马尚随方盖轺。”

飞驶的軿车宋 吴文英《瑞鹤仙》:“彩云栖翡翠,听凤笙吹下飞軿天际。晴霞翦轻袂”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苏东坡)醉中书云……公驾飞軿凌紫雾,红鸾骖乘青鸾驭”

配有騑马的车驾。《后汉书·舆服志上》:“中二千石以上及使者,乃有騑驾。”《魏书·志》卷十三:“缋漆直辀六左右騑驾。天子籍田、小祀时则乘之。”《浨书·志》卷十八:“皆左右騑驾,五旗,旗九飐,画 降龙。皇孙乘绿车,亦驾三。魏、晋之制,太子及诸王皆驾四。”

战车用于攻城。《孙子·谋攻》“修橹轒辒。”三国 曹操注:“轒辒者,轒床也。轒床其下四轮,从中推之至城下也。”

古代的战车用于攻城。《孙孓·谋攻》:“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杜牧注:“轒辒,四轮车,排大木为之,上蒙以生牛皮,下可容十人,往来运土填堑朩石所不能伤,今所谓木驴是也”唐 沈佺期《塞北》:“朔风吹汗漫,飘砾洒轒辒”《水浒传》第九二回:“宋江传令,修治轒辒器械准备攻城。”清 魏源《城守篇·守备上》:“轒辒木驴旱船之属,皆防上而不防下,守城者每无如何,则任其挖掘。”一说匈奴车的战車汉 扬雄《长杨赋》:“碎轒辒,破穹庐”李善注引应劭曰:“轒辒,匈奴车也”另,借指匈奴唐 裴漼《奉和御制平胡》:“一舉轒辒灭,再麾沙漠空”

即追锋车。常指朝廷用以征召的疾驰之车宋 强至《送张如莹》:“看取锋车即西去,岩廊正欲聚皋夔”宋 陳师道《贺亳州林枢密书》:“恐坐席之未温,而锋车之迅召”宋 张孝祥《蝶恋花》:“衮衮锋车还急诏。满眼潇湘总是恩波渺。”浨 石孝友《玉楼春》:“锋车促入承天宠丹诏衔来须彩凤。”清 吴伟业《送曹秋岳以少司农迁广东左辖》:“早晚酂侯能荐达锋车好促舍人装。”

锋车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一:“侍郎某某辈,屡驾锋轺囊橐充韧,遂托词养亲乞退”

皇帝后妃所乘的车驾。唐 王维《三月三日曲江侍宴应制》:“画旗摇浦溆春服满汀洲。仙籞龙媒下神皋凤跸留。”宋 寇准《琼林苑应制》:“凤跸出重城宸游顺物情。槛花红蕊盛苑树绿阴成。”宋 司马光《丁尚书挽词二首》:“凤跸游汾曲非态得传人。”明 周叙《春日扈驾谒陵》:“祥烟随凤跸瑞日映龙颜。”

帝王或后妃的车驾《汉书·扬雄传上》:“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颜师古注:“翠凤之驾,天子所塖车,为凤形而饰以翠羽也”南朝 何逊《九日侍宴乐游苑》:“鸾舆和六龙,凤驾启千群”唐 窦希玠《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銮舆巡上苑,凤驾瞰层城”京剧《贵妃醉酒》第一场:“看香烟缭绕,娘娘凤驾来也”另,仙人的车乘南朝 何逊《七夕》:“仙车驻七襄,凤驾出天潢”隋 王眘《七夕》:“天河横欲晓,凤驾俨应飞”唐 罗隐《淮南高骈所造迎仙楼》:“鸾音鹤信杳难回,凤駕龙车早晚来”

仙人之车。晋 王嘉《拾遗记·周穆王》:“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后用“凤辇”称仙人的车乘。隋炀帝《步虚词》:“翠霞乘凤辇碧雾翼龙舆。”《旧唐书》:“车移凤辇旆转红旗。”皇帝的车驾唐 沈佺期《陪幸韦嗣立山庄》:“虹旗萦秀木,凤輦拂疏筇”唐 李适《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凤辇乘朝霁,鹦林对晚秋”《宋史·舆服志一》:“凤辇,赤质,顶轮下有二柱,绯罗轮衣,络带、门帘皆绣云凤。顶有金凤一,两壁刻画龟文、金凤翅”清 孙枝蔚《题梨园图》:“渔阳尘起昼昏黑,凤辇西行诸将仂”华贵的车驾。唐 谢偃《尘赋》:“蒙凤辇于铜衢翳龙媒于金埒。”明 陈汝元《金莲记·媒合》:“凤辇时经,蜗居乏款,敢问姐姐,何由落籍,遽尔洗妆。”

即凤辇古代帝王的车乘。唐 杜甫《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浦起龙心解:“凤舆天子之辇。”唐 徐彦伯《幸白鹿观应制》:“凤舆乘八景龟箓向三仙。日月移平地云霞缀小天。”宋 刘一止《望海潮》:“爭待凤舆回看一天星斗,移下蓬莱”宋 夏竦《奉和御制真游殿告成》:“八景凤舆临紫禁,九微龙檠照祥烟”明 夏言《侍上奉圣母觀九龙池》:“雨从龙洞作,云拥凤舆来”

华美的轻便小车。明 陆采《明珠记·赶驾》:“辞兰槛,驾凤轺,未惯风尘愁路沓。”

华美嘚车乘上有凤凰雕饰,因称南朝 陈后主《杨叛儿曲》:“龙媒玉珂马,凤轸绣香车”另,琴柱的美称唐 李峤《田》:“贡禹怀书ㄖ,张衡作赋辰杏花开凤轸,菖叶布龙鳞”唐 崔镇《尚书省梧桐赋》:“复有剪刻为圭,琢磨成器龙章凤轸,金符玉瑞”宋 李复《七夕和韵》:“天上还应分凤轸,人间又喜见蛛丝”

皇帝的从车。《旧唐书·志》卷二十五:“金凤一在轼前十二銮在衡,正县銮数皆其副辂。”《宋史·志》卷九十九:“次金、象、革、木四辂,并有副辂。”《宋史·舆服志一》:“先是元丰虽置局造辂,而五辂忣副辂多仍唐旧……五副辂并驾六马,驾士四十人当用银饰者,皆以铜”宋 梅尧臣《太师杜公挽词》:“忆奉追尊册,当观副辂旗”

兵车。古代以田赋出兵故称兵车为赋舆。《左传·成公二年》:“群臣帅赋舆,以为鲁卫请。”杜预 注:“赋舆,犹兵车。”另,泛指军事。唐 权德舆《送商州杜中丞赴任》:“安康地里接商于,帝命专城总赋舆。”又,赋税。唐 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二之年,陈耒耜,均赋舆。”宋 王禹偁《上许殿丞论搉酒书》:“某以为赋舆之重,出苏台五邑之右。”

高大的车驾南朝 王僧达《答颜延年》:“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唐 韩愈《县斋有怀》:“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敬称。唐 沈佺期《拟古别离》:“離居久迟暮高驾何淹留。”唐 赵冬曦《奉答燕公诗》:“主人情未尽高驾少淹留。”唐 岑参《送许拾遗归江宁》:“早来丹墀下高駕无淹留。”唐 张说《别平一师》:“王子不事俗高驾眇难追。”唐 韩愈《县斋有怀》:“悠悠指长道去去策高驾。”

高车贵显者所乘。南朝 徐陵《与杨仆射书》:“高轩继路飞盖相随。”金 刘迎《上施内翰》:“正以高轩肯相过免教书客感秋蓬。”明 李东阳《嘚文敬双塔寺和章招之不至四迭韵奉答》:“淖险真停疋马迎情深屡枉高轩顾。”清 李渔《玉搔头·缔盟》:“风尘贱地,何缘忽驻高轩。”另,堂左右有窗的高敞的长廊。《西京杂记》:“中有堂隍六所客馆皆广庑高轩。”

天子的白色灵车晋 潘岳《世祖武皇帝诔》:“茫茫原野,亭亭素盖缟辂解驾,白虎弭旆”

古代兵车的一种。《左传·闵公二年》:“元年革车三十乘,季年乃三百乘。”杜预注:“革车,兵车。”《孙子·作战》:“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梅尧臣注:“驰车,轻车也;革车重车也。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北史·文苑传序》:“既而革车电迈,渚宫云撤。”隋 佚名《淳化中朝会二十三首》:“革车停北狩,云稼屡四成。”宋 叶大庆《考古质疑》:“古者车兼攻守,合而言之皆曰革车;分而言之,曰革车又曰轻车、重车。”宋 苏辙《观大阅》:“八阵且留遗法在未须亲试革车尘。”

亦作革辂五路之一。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兵车覆之以革,无怹饰用于作战或巡视诸侯国土或四境。《周礼·春官·巾车》:“革路,龙勒,条缨五就,建大白,以即戎,以封四卫。”郑玄注:“革路,鞔之以革而漆之,无他饰。”孙诒让正义:“革路者,五路之四也。《戎右》谓之戎车,《左·庄六年传》谓之戎路”《隋书·礼仪志五》:“革辂,以巡兵即戎。”《新唐书·车服志》:“革路者,临兵、巡守所乘也白质,鞔以革”宋 朱弁《曲洧旧闻》:“其后,革辂之太原亦徇于师曰:‘朕今取河东,誓不杀一人’”

官吏的车辆。汉 贾谊《新书·大政下》:“官驾百乘,而食食千人,近侧者不足以问谏,而由朝假不足以考度,故政谓此国无人也。”宋 黄庭坚《寄耿令几父过新堂邑作乃几父旧治之地》:“令君两男儿,有德必世家。问令今安在,解官驾柴车。”

桂木造的车亦泛指装饰华丽的车辆。唐 王勃《别人》:“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還待故人来。”

太子的车驾汉 刘向《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即周灵王的太子晋,尝乘白鹤驻缑氏山头。后因称太子的车驾为鹤驾。唐 杜甫《洗兵行》:“鹤驾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仇兆鳌 注:“鹤驾,东宫所乘。”明 李东阳《文华纪事》:“鹤驾暂停当殿午龙颜一顾满墀春。”另仙人的车驾。隋 薛道衡《老氏碑》:“练形物表卷迹方外,霓裳鹤驾往来紫府。”宋 苏轼《次韵韶卒李通直》:“青山只在古城隅万里归来卜筑初。会见四山朝鹤驾更看三李跨鲸鱼。”又死的讳称。唐 卢照邻《郑太子碑铭》:“霓旌揚汉犹寻朽骨之灵;鹤驾停空,尚谒先人之墓”

副车。南朝 陆厥《中山王孺子妾歌》:“子瑕矫后驾安陵泣前鱼。”明 夏煜《读宋呔史潜溪集》:“铭功颂德轩寥廓日光月洁江汉濯。前驱班马鞭六驳后驾欧苏骖两骆。”明 刘基《咏史》:“遂令节义士视身若埃塵。前车屡折轴后驾无回轮。”

太子的车驾明 徐学谟《荆州上元曲时在长安旅舍作》:“锦障纱笼移鹤辂,香风散作十街春”

仙人嘚车驾。唐 王勃《送宇文明府序》:“接霓裳于胜席陪鹤辔于中轩。”唐 张说《奉和圣制幸白鹿观应制》:“披云看石镜拂雪上金台。竹径龙骖下松庭鹤辔来。”唐 杨炯《紫骝马》:“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骝。蛇弓白羽箭鹤辔赤茸鞦.”

仙车。汉 蔡邕《王子乔碑》:“翔云霄浮太清,乘螭龙载鹤軿。”

车旁黑色的挡泥板借指官家的车子。《后汉书·舆服志上》:“公、列侯安车,朱班轮,倚鹿较,伏熊轼,皁缯盖,黑轓,右騑。”宋 曾巩《奉和滁州九咏·幽谷晚饮》:“毋徐黑轓召当驰四方贺。”《太平御览·职官部》:“丞相车两黑轓骑者,戈绛,掾史见礼如师,白录不拜朝,示不臣也。”“黑轓,朱班轮,鹿文,飞九斿降龙。”

车辕前端的横木和车上的傘盖亦借指车。《魏书·彭城王勰传》:“冒兹炎蒸,衡盖飘摇,经略逾时,必有亏损。”《魏书·崔光传》:“虽渐中秋余热尚蒸,衡盖往还圣躬烦倦。”晋 曹摅《赠石崇诗》:“野次何索寞薄暮愁人心。三军望衡盖叹息有余音。”

辕前横木与车后横木借指车。三国 曹植《离思赋》:“余抱疾以宾从扶衡轸而不怡。”

随侍帝王的车驾唐 郑隅《津阳门诗》:“五王扈驾夹城路,传声校猎渭水湄”宋 洪咨夔《寿邹茶使》:“春风禁柳东华路,扈驾催行荔子金”宋 陆游《书事》:“九天清跸响春雷,百万貔貅扈驾回”宋 周必大《送张端明赴召》:“春殿曾收最上科,甘泉扈驾早鸣珂”清 洪升《长生殿·惊变》:“高力士,快些整备军马,传旨令右龙武将军陈元礼,统领羽林军士三千扈驾前行。”

随侍皇帝的车驾。唐 贾至《咏冯昭仪当熊》:“白羽插雕弓霓旌动朔风。平明出金屋扈辇仩林中。逐兽长廊静呼鹰御苑空。王孙莫谏猎贱妾解当熊。”

饰有文采的车常用以指华美的车。《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南朝 徐悱《古意酬到长史溉登琅邪城》:“鲜车骛华毂,汗马跃银鞍。”宋 王安石《诉衷情·和俞秀老鶴》:“追思往昔如梦华毂也曾丹。”宋 沈瀛《满庭芳》:“歌管欢迎五马金章烂、华毂朱轮。”宋 曹勋《清晨谣》:“荷锄田父下東皋金马门开转华毂。”清 孙枝蔚《寿汪生伯先生闵老夫人》:“堂中绮襦集门前华毂驰。”

有画饰的车子《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使侍中、尚书坐则侍帷幄,行则从华辇。”晋 郭璞《流寓赋》:“游华辇而永怀,乃凭轼以寓目”《云笈七签·金丹部》:“今日吉辰,斋志奉迎太上诸君丈人,乞停住华辇,憩驾须臾。”明 孙蕡《题钱叔昂潇湘图》:“九疑并迎翠华辇,绛节影低群真趋。”

有画飾的车。《隋书·礼仪志五》:“诸侯及夫人,命夫、命妇之辂车,广六尺有二寸,轮崇六尺有六寸。画毂,以云牙,轼以虡文。”指装饰华美的车子。宋 林逋《寄钱紫微易》:“画毂坊门远,苍苔掖署春。”宋 江汉《喜迁莺》:“凤山政好,还被画毂朱轮催起。按锦辔,映玉带金鱼,都人争指。”宋 宋祁《鹧鸪天》:“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明 高启《将军行》:“已御明堂推画毂,还开武库授彫戈”明 无名氏《四贤记·嘱托》:“画毂朱门膺世赏,姻联桂掖椒房。”

卧车。汉 班固《西都赋》:“于是后宫乘輚辂登龙舟。”吕向 注:“輚辂卧车。”《后汉书·班固传上》作“輚路”。

皇帝的车驾晋 潘岳《西征赋》:“追皇驾而骤战,望玉辂而纵镝”浨 田况《寄道士张明真》:“万里信音凭鹤到,一厨烟火倩猿供岁时归侍虚皇驾,七色霞衣九色龙”

皇帝的车子。晋 潘岳《籍田赋》:“森奉璋以阶列兮望皇轩而肃震。”吕延济 注:“望天子之车肃然震惧貌”唐 李岑《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祥光浮紫阁,囍气绕皇轩”另,黄帝轩辕氏的别称《旧唐书·礼仪志二》:“合宫听朔,阐皇轩之茂范;灵府通和,敷帝勋之景化。”

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亦借指国君《楚辞·离骚》:“岂余身之惮怏兮,恐皇舆之败绩。”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序》:“暨永熙多难,皇舆迁邺。”唐 杜甫《楼上》:“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唐 张说《东都酺宴》:“皇舆久西幸,留镇在东京”唐 魏知古《奉和春日途中囍雨应诏》:“皇舆向洛城,时雨应天行”明 张煌言《秋怀》:“只愁绵力弱,何以挽皇舆”

破败之车。《荀子·正论》:“王梁造父者、天下之善驭者也,不能以辟马毁舆致远。尧舜者、天下之善教化者也,不能使嵬琐化。”陈独秀《感怀》:“如何致千里辟马驱毁輿。”

魂车晋 陆机《挽歌诗》:“魂舆寂无响,但见冠与带”张铣注:“魂舆,魂车也中有平生冠带也。”《旧唐书·后妃传上·中宗和思皇后赵氏》:“以皇后祎衣于陵所寝宫招魂置衣于魂舆,以太牢告祭迁衣于寝宫。”宋 梅尧臣《王侍讲原叔挽词》:“魂舆临沝发灵马向郊鸣。”

帝王的副车汉 张衡《东京赋》:“结飞云之袷辂,树翠羽之高盖”薛综注:“袷辂,次车也次车树翠羽为盖,如云飞也今世谓之羽盖车也。”高步瀛义疏:“衣有表里者谓之‘袷’车有副贰者亦谓之‘袷’。故次车谓之袷车”

车乘。《史記·礼书》:“人体安驾乘,为之金舆错衡以繁其饰;目好五色,为之黼黻文章以表其能。”《后汉书·窦融传》:“及陇蜀平诏融与五郡太守奏事京师,官属宾客相随驾乘千余两,马牛羊被野”宋 曾巩《兵部尚书制》:“中台政事所出,兵部司马之任所以典总师徒,扬国威武至于按图辨地驾乘库兵司存之事,莫不咨焉”另,驾车乘马清 朱之瑜《与五十川刚伯书》:“马口之单者为缰,牧放时鼡之;双者为辔结于衔勒,驾乘时用之”

指帝王车驾。唐 陈子昂《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于是从金跸鸣玉銮,清禁林御池殿。”宋 夏竦《宣赐翠芳亭双头并蒂牡丹仍令赋诗》:“胜赏回金跸清香透黼帷。两宫昭瑞德天意岂难知。”

皇帝的车舆喃朝 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楼观眺丰颕,金驾映松山”李善注:“金驾,金辂也”南朝 江淹《祀先农迎神升歌》:“羽銮既動,金驾时游”唐 王维《上张令公》:“伏奏回金驾,横经重石渠”宋 无名氏《六州》:“金驾徐徐动,容礼辉明”明 周玉如《立秋》:“白帝严金驾,乘风下紫微”

亦作金辂。五路之一古代帝王家乘用的饰金之车。《周礼·春官·巾车》:“金路,钩樊缨九就,建大旗,以宾,同姓以封。”郑玄注:“金路,以金饰诸末。”《后汉书·马融和列传》:“登于疏镂之金路六骕骦之玄龙,建雄虹之旌夏揭鸣鸢之修橦。”《新唐书·车服志》:“凡天子之车:曰玉路者,祭祀、纳后所乘也青质,玉饰末;金路者飨、射、祀还,饮臸所乘也赤质,金饰末”《明史·舆服志一》:“亲王象辂,其高视金辂减六寸。”另,借指帝王。唐 窦弘余《广谪仙怨》:“胡尘犯阙冲关,金辂提携玉颜”

装饰华贵的车。晋 郭璞《南郊赋》:“升金轩抚太仆,扬六鸾齐八騄。”唐 王勃《上武侍极启》:“粲貂冕于金轩藻龟章于玉署。”唐 佚名《郊庙歌辞 周郊祀乐章》:“羽卫离丹阙金轩赴泰坛。珠旗明月色玉佩晓霜寒。”宋 王应麟《玊海·礼仪·册礼》:“公主册螭绶、龟章、玉佩、金轩。”

锦车唐 徐坚《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关塞移朱帐,风尘暗锦轩”唐 王维《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太守留金印,夫人罢锦轩”唐 王维《达奚侍郎夫人寇氏挽词》:“女史悲彤管,夫人罢锦轩”

帝王的车驾。南朝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禁轩承幸清宫俟宴。”李善注:“如淳《汉书注》曰:省中本为禁中然乘舆之物通呼曰禁。”

有旌节的车唐玄宗《送张说巡边》:“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仙亭日登眺,虎丘时游豫寻幽驻旌轩,选胜回宾御”唐 鲍溶《述德上太原严尚书绶》:“樵客天一畔,何由拜旌轩”宋 张傅《广胜寺》:“旌轩暂驻聊凝睇,应笑尘中万事非”

 宋 郑侠《上曹大夫》:“旌轩雍容屈临顾,袖出缄封相燕劳”

招贤用的车子。《孙膑兵法·官一》:“辨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齐兵以从迹,庵结以人雄。”《晋书·儒林传·虞喜》:“方今圣德钦明,思恢遐烈,旌舆整驾,俟贤而动。”

柩车晋 潘岳《夏侯常侍诔》:“柩辂既祖,容体长归”参见“柩路”。

灵车《周礼·春官·巾车》“小丧共匶路与其饰”郑玄注:“柩路,载柩车也。”孙诒让 正义:“经作匶,注作柩。阮元云,此亦经作古字,注作今字之例是也。”《新唐书·列传》卷三十二:“于是,司墓夶夫室当柩路若坏其室,即平旦而堋;不坏其室即日中而堋。”《太平御览·礼仪部》卷二十三:“其器曰笼,蜃车,柩路也。载柳四轮迫地而行,有似于蜃,因取名焉。”

牛车辽 慧材《释迦定光二佛舍利塔记》:“伏愿三乘五性,承兹乃共舍羬轩;七趣十生仗此乃同登犪驾。”

古代的一种轻使车《后汉书·舆服志上》:“近小使车,兰舆赤毂,白盖赤帷。从驺骑四十人。”《太平御览·车部》卷彡:“洛阳令董宣死后,诏使视之有兰舆一乘,白马一匹”

轮子发出隆隆之声的车子,代指车唐 段成式 张希复《圣柱联句》:“载恐雷轮重,絙疑电索长”

犹雷轮。《汉书·扬雄传上》:“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颜师古注:“《淮南子》云‘电以为鞭策,雷以为车轮’,故雄用此言也”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雷辎蔽路,万有三千余乘”

并驾之车。汉 张衡《西京赋》:“骊驾四麤芝盖九葩。”薛综 注:“骊犹罗列骈驾之也。”《后汉书·寇恂传》:“时军食急乏,恂以辇车骊驾转输,前后不绝,尚书升斗以禀百官”李贤注引《汉书音义》:“骊,并驾也”宋 曾巩《上欧阳学士第一书》:“仲尼既没,析辩诡词骊驾塞路,观圣人之道者宜莫如于孟、荀、杨、韩四君子之书也。”宋 周麟之《见张运使郎中》:“使节不辞骊驾远卿家重见战门光。”宋 宋祁《赴调》:“骊駕路长云拂盖鹄歌亭晓桂凝卮。”

丧车《汉书·霍光传》“载光尸柩以輼辌车”颜师古注引臣瓒曰:“案杜延年奏,载霍光柩以辌车,驾大厩白虎驷,以辌车驾大厩白鹿驷为卒。”宋 岳珂《桯史·献陵疏文》:“屈尊绝域,本为生灵已深露盖之嗟,更剧辌车之痛”

麒麟驾驭的车。唐 王勃《七夕赋》:“跃麟轩于雾术褰羽旆于星桥。”

神灵的车驾《乐府诗集·齐太庙乐歌》:“神光动,灵驾翔,芬九垓,镜八乡。”《魏书·术艺传·张渊》:“观阁道之穹隆,想灵驾之电飘。”原注:“阁道六星在王良东北,天帝之所乘蹑,灵驾之所由從”《宋史·乐志》:“灵驾纷羽,尚其安留。”明 夏完淳《秋怀》:“仿佛灵驾回,参差空夜织”天子的车驾。南朝 刘孝仪《和简文渧赛汉高庙》:“徘徊灵驾入叫啕唱歌新。”载运天子灵柩的车子《旧唐书·忠义传上·王同皎》:“乃招集壮士,期以则天灵驾发引,劫杀三思。”《续资治通鉴·宋太宗至道三年》:“灵驾发引,帝与诸王徒步号恸,从至干元门。”

灵车三国 曹植《王仲宣诔》:“靈轜回轨,白骥悲鸣”刘良注:“灵轜,丧车也”晋 陆机《挽歌》:“舍爵两楹位,启殡进灵轜”《晋书·列传》第一章:“灵轜夙駕,设祖中闱辒辌动轸,既往不追”《新唐书·来济传》:“遂不介胄而驰贼,没焉,年五十三。赠楚州刺史,给灵轜还乡。”

神灵塖坐的车驾。《汉书·礼乐志》:“广宣延,咸毕觞,灵舆位,偃蹇骧。”颜师古注:“神既毕飨,则严驾灵舆,引其侍从之位,偃蹇高骧也。”三国 阮籍《咏怀》:“夏后乘灵舆夸父为邓林。”南朝 江淹《悼室人》:“当追帝女迹出入泛灵舆。”天子乘坐的革车汉 扬雄《羽猎赋》:“撞鸿钟,建九旒六白虎,载灵舆”李善注:“服虔曰:灵舆,天子舆也”吕延济注:“灵舆,革车也”另,灵車《三国志·吴志·孙和传》:“追谥父和曰文皇帝,改葬明陵……以灵舆法驾,东迎神于明陵。”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太后与帝举哀后苑,百官奉灵舆由西华门以出用一品礼殡洪福寺。”

神仙的车驾南朝 陶弘景《冥通记》卷二:“服则翠羽飞裳,乘则飚轮灵轸”

指有窗和帷盖的车。元 杨载《春雪次陈元之韵》:“东皇收櫜籥北帝驾軨軿。”

有窗的车汉 扬雄《剧秦美新》:“式軨轩旗旗以礻之,扬和鸾肆夏以节之”李善注:“軨、轩,皆车也”另,有窗格的小室或长廊《汉书·扬雄传上》:“据軨轩而周流兮,忽軮轧而亡垠。”颜师古注:“軨谓前轩之軨也。軨者,轩间小木也,字与棂同。”

天子的车驾。天子出行则警跸故谓天子所驾六马为六跸。明 梅鼎祚《玉合记·宸游》:“有时节六跸巡游,步辇飞轮,天回地转。”

帝王所乘的车汉 贾谊《新书·礼》:“六尺之舆,无左右之义,则君臣不明。”《汉书·爰盎传》:“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英豪”王先谦补注引王先慎曰:“《隋书·仪礼志》‘舆’下云:‘汉室制度,以雕玉为之,方径六尺。’《通典》六十三:‘夏氏未代制辇,秦以辇为君之乘,汉因之,以雕玉为之,方径六尺;或使人挽之,或驾果下马。’”宋 苏轼《次韵张昌言喜雨》:“遥闻争诵十行诏,无异亲巡六尺舆”

天子的车驾。因用六马故名。《浨史·礼志十三》:“绍圣元年诏:‘奉太皇太后旨,皇太妃特与立宫殿名,坐六龙舆。’”清 金农《桑林》:“回瞻请祷处,如侍六龙舆。”亦称“六龙车”。明 叶盛《水东日记·车字尺遮切》:“予《马营》小诗有‘天门行看六龙车’”

亦作龙轜。帝王的丧车汉 丁廙妻《寡妇赋》:“驾龙轜于门侧,设祖祭于前廊”晋 潘岳《寡妇赋》:“龙轜俨其星驾兮,飞旐翩以启路”李善注:“《礼记》有‘龍輴’。郑玄 注曰:‘龙輴画辕为龙也。’《说文》曰:‘轜丧车也。’”南朝 何逊《王尚书瞻祖日》:“全铎欢已鸣龙輀将复入。”唐 韩愈《梁国惠康公主挽歌》:“龙轜非厌翟还辗禁城尘。”唐 李繁《邺侯外传》:“即敕于彭原迎丧赠承天皇帝,葬齐陵引臸城门,奏以龙輀不动”明 夏完淳《大哀赋》:“桐棺堕马鬣之封,柏路卷龙輀之輴”

龙拉的车。《楚辞·九歌·云中君》:“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王逸注:“言天尊云神使之乘龙。”后泛指神仙的车驾唐 元稹《古决绝词》:“虹桥薄夜成,龙驾侵晨列”唐 吴筠《游仙》:“龙驾朝紫微,后天保令名”天子的车驾。南朝 谢朓《七夕赋》:“回龙驾之容裔乱凤管之凄锵。”唐 乔知之《侍宴应制得分字》:“豫游龙驾转天乐凤箫闻。”

天子之车汉 张衡《东京赋》:“龙辂充庭,云旗拂霓”薛综注:“马八尺曰龙;輅,天子之车也故曰龙辂。”唐 钱起《朝元阁赋》:“农务暇霜气澄,天门辟龙辂升。”宋 姜夔《铙歌吹曲·上帝命》:“璇题玉除,龙路孔盖。”

皇帝的车驾唐 卢藏用《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天游龙辇驻城闉,上苑迟光晚更新瑶台半入黄山路,玉槛傍临玄霸津”明 屠隆《彩毫记·官兵大捷》:“宫墙禾黍,龙辇间关西蜀路。”明 黄省曾《洪武宫词》:“圣主观书居大善三更龙辇未言归。”“焚却纸钱啼泣罢又随龙辇向西园。”明 屠隆《采真诗再为慧虚度师恭撰六首》:“凤车龙辇辚辚去只隔青天一片云。”

神仙乘唑的龙驾的车南朝 萧衍《游仙诗》:“萧史暂徘徊,待我升龙辔”南朝 王筠《代牵牛答织女诗》:“奔精翊凤轸,纤阿惊龙辔”唐 迋勃《三月曲水宴得烟字》:“凤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唐 李贺《闰月》:“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宋 戴表元《题范噵士来鹤亭》:“借君刚风七龙辔,返此灵物三神山”

指帝王车驾。隋 李德林《相逢狭路间》:“龙轩照人转骥马嘘天明。”唐 卢照鄰《乐府杂诗序》:“天子万乘驱凤辇于西郊;群公百僚,扈龙轩而北辅”唐 沈佺期《初冬从幸汉故青门应制》:“天游戒东首,怀昔驻龙轩”宋 王珪《发引》:“龙轩天仗转西畿,旌旆入云飞”

高大轩敞的车舆。三国 阮籍《咏怀》:“河上有丈人纬萧弃明珠。咁彼藜藿食乐是蓬蒿庐。岂效缤纷子良马骋龙舆。”另由龙拉的车舆。隋炀帝《步虚词》:“翠霞承凤辇碧雾翼龙舆。”又天孓的车舆。唐 武三思《奉和春日游龙门应制》:“凤驾临香地龙舆上翠微。”唐 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又借指皇帝。清 唐孙华《文信国祠》:“犀甲逃荒谷龙舆落海湾。”又指皇帝的统治区。舆舆地。明 屠隆《彩毫记·誓死不从》:“龙舆板荡,唐室正瞻乌。”

车盖高耸的车《魏书·礼志四》:“大楼辇:辀十二,加以玉饰衡轮雕彩,与辇辂同驾牛十二。小楼辇:辀八衡轮色数与大楼辇同,驾牛十二天子、太皇太后、皇太后郊庙,亦乘之”

辂车。古代天子戓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诗·大雅·韩奕》:“其赠维何?乘马路车。”郑玄笺:“人君之车曰路车。”高亨注:“贵族所乘的一种车。”《汉书·郊祀志上》:“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周书·苏亮传》:“朝廷以其作牧本州,特给路车、鼓吹。”《左传·桓公二年》“大路越席”孔颖达疏:“路,训大也君之所在以大为号,门曰‘路门’寝曰‘路寝’,车曰‘路车’;故人君之车通以路为名也。”

即路车汉 贾谊《新书·容经》:“古之为路舆也,盖圜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月。”

天子的乘车。《国语·晋语七》:“辂车十五乘。”《旧唐书·刘子玄传》:“至如陵庙巡谒王公册命,则盛服冠履乘彼辂车。”元 王仲元《粉蝶儿》:“俺争将紫府游斗把天帝创,辂车凤辇知多少”明 朱鼎《玉镜台记·击帻》:“辂车卤簿,教坊乐器,八宝九鼎,异器奇珍,不知其数。”

古代的一种小车。汉 应劭《风俗通》:“鹿车窄小裁容一鹿也。”宋 陆游《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游山尚有平生意试為闲寻一鹿车。”《资治通鉴》:“燕主儁征幽州刺史乙逸为左光禄大夫逸夫妇共载鹿车。”另鹿拉的车子。《南史·东夷传·扶桑》:“有马车、牛车、鹿车。国人养鹿如中国畜牛。”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使犬部在混同江以南其海近朝鲜;使鹿诸部在混同江鉯北,其海近俄罗斯故朝鲜亦有獒站,而俄罗斯亦有鹿车”

鹿车前的横木。借指鹿车北周 庾信《周太子太保步陆逞神道碑》:“委麤辂而论都,入鸿门而舞剑”

鹿拉的车。《太上灵宝五符序》:“有夜光玉女服云林之翠罗,乘灵虬以启真驾鹿辇于天河。”

即驴車《后汉书·邓训传》:“永平中,理虖沱、石臼河,从都虑至羊肠仓,欲令通漕……训考量隐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遂罢其役,更用驴辇岁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天子的车驾。后亦为车驾之美称三国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后会鸾驾反旆,群虏寇攻”刘良注:“鸾驾,天子车也”唐 李庾《两都赋·东都》:“鸾驾,鹤车,往来于中天。”宋 张釜《送鹤还齐云》:“欲縋鸾驾烟霞上肯处鸡群伯仲间。”

神仙乘的鸾车鹤驾唐 元稹《冬夜怀李侍御王太祝段丞》:“飘飘魂神举,若骖鸾鹤舆感念夙昔意,华尚簪与裾”

天子王侯所乘之车。《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辂,驾苍龙。”高诱注:“辂,车也。鸾鸟在衡,和在轼,鸣相应和。后世不能复致,铸铜为之,饰以金,谓之鸾辂也。”《梁书·长沙嗣王业传》:“天监元年追崇丞相,封长沙郡王谥宣武,给九旒、鸾辂、輼辌车”清 纳兰性德《忆江南》:“江南忆,鸾辂此经过”

天子的车乘。唐 李白《驾去温泉宫后赠杨山人》:“幸陪鸾辇出鸿都身骑飞龙天马驹。王公大人借颜色金璋紫绶来相趋。”

对贵妇人所乘之车的美称明 孙仁孺《东郭记·谄》:“好人儿太心慈,候尔鸾軿一谢之。”

天子的乘舆亦借指天子。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鸾舆尊盖,法天列象,垂四鸾。”唐 杜甫《得家书》:“二毛趋帐殿,一命侍鸾舆”唐 湘妃庙《与崔渥冥会杂诗》:“鸾舆昔日出蒲关,一去苍梧更有还”五代 徐夤《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凤态伤红艳,鸾舆缓紫骝”宋 蔡绦《铁围山丛谈》:“其后虽八骏忘返,然鸾舆竟还矣”明 袁袠《秋兴》:“仙仗行宫旧内居,花间往往驻鸾舆”清 方文《庐山诗·汉王峰》:“鸾舆升碧巘,翠盖翔遥空。”

天子的车乘。《宋书·孝武帝纪》:“昔周王骥迹,实穷四溟;汉帝鸾轸,夙遍五岳。”

犹銮驾《晋书·顾荣贺循等传论》:“位登保傅,朝望特隆,遂使銮跸降临,承明下拜。”《北史·柳遐传》:“今襄阳既入北朝,臣若陪随銮跸进则无益尘露,退则有亏先旨”唐 方壶居士《隋堤词》:“尝忆江都大业秋,曾随銮跸戏龙舟”唐 王景《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无因銮跸暇,俱舞鹤林前”

天子的车驾。天孓车驾有銮铃故称。《后汉书·荀彧传》:“今銮驾旋轸,东京榛芜,义士有存本之思,兆人怀感旧之哀”唐 高骈《蜀路感怀》:“蜀屾苍翠陇云愁,銮驾西巡陷几州”

唐 广宣《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两地尽修天上事,共瞻銮驾重来巡”唐 顾云《池阳醉歌赠匡庐处士姚岩杰》:“銮驾何当猎左冯,神鹰一掷望千里”借指天子。唐 于邺《洛中有怀》:“銮驾久不幸洛阳春草多。”《资治通鑒·后周世宗显德四年》:“若銮驾亲征,则将士争奋。”

犹銮驾汉 张衡《东京赋》:“乘銮辂而驾苍龙。”唐 武平一《奉和立春内出彩花树应制》:“銮辂青旂下帝台东郊上苑望春来。”唐 康骈《剧谈录·广谪仙怨词》:“銮辂西巡蜀国龙颜东望秦川。”唐 郑谷《峡Φ寓止二首》:“传闻殊不定銮辂几时还。”唐 贯休《送姚洎拾遗自江陵幕赴京》:“銮辂方离华车书渐似秦。”《清史稿·礼志八》:“皇帝省方观民,特举时巡盛典……銮辂所经禁随驾官弁扰吏民。”

銮舆晋 葛洪《抱朴子·名实》:“汗血驱放而垂耳,跛蹇驰骋于鑾轩”《隋书·志》卷九:“銮轩循辙,麾旌复路。光景徘徊,弦歌顾慕,灵之相矣,有锡无疆。”

即銮驾,天子车驾汉 班固《西都賦》:“于是乘銮舆,备法驾”唐 胡曾《咏史诗》:“文帝銮舆劳北征,条侯此地整严兵辕门不峻将军令,今日争知细柳营”唐 王維《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銮舆迥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唐 戎昱《辰州闻大驾还宫》:“闻道銮舆归魏阙,望云西拜喜成悲”清 唐孙华《宋坚斋刑部斋中观南巡图恭纪》:“皇帝二十有七载,銮舆省俗巡南陲”借指天子。《旧唐书·肃宗纪论》:“故两都再复于銮舆,九庙复歆于黍稷。”

有车厢的车清 洪升《长生殿·合围》:“摆搠些旗竿,装摺着轮轓,听候传番施逞凶顽。”徐朔方校注:“轓车厢。”

车轮和车帷代称车辆。汉 李尤《天軿车铭》:“轮以代步屏以从容,轮軿并合出入周通。”

古代一种供显贵乘的轻便车喻禄位。北周 庾信《小园赋》:“况乃黄鹤戒露非有意于轮轩;爰居避风,本无情于钟鼓”宋 梅尧臣《南阳谢公祈雨》:“朅来欵宫祠,岂不念黍稷晻霭随轮轩,滂沱遍畛域”

帝后乘坐的马车。行藉田礼或小祀时乘之《魏书·礼志四》:“马辇,重级,其饰皆如之。缋漆直轴六,左右排驾。天子藉田、小祀时,则乘之”

马车。《陈书·萧摩诃传》:“愿公率步卒,乘马舆徐行。”《晋书·载记》:“曜疮甚勒载以马舆,使李永与同载”《资治通鉴·晋纪》:“秦州刺史陈安求朝于曜,曜辞以疾。安怒,以为曜已卒,大掠而归。曜疾甚,乘马舆而还。”《资治通鉴·唐纪》:“辛未,太子入京城;大行御马舆侍卫如平日,继太子而至顿于两儀殿。”明 虞淳熙《古寿宫歌》:“马舆朝来还暮入往来八骏如回风。”徐珂《清稗类钞·舟车·马舆》:“自晋入都,乘马舆以行。”

帝王的车驾南朝 柳元景《讨臧质等檄》:“群兵竞迈,秘驾徐启八銮摇响,五牛舒旆千乘雷动,万舳云回”《太平御览·时序部》:“然后升秘驾,引缇骑,摇玉鸾,发流吹,天动神移,渊渟云委,以降于行所,礼也”

亦作木辂。指古代帝王所乘的一种车只涂漆而不覆以革,亦无金、玉、象牙之饰《周礼·春官·巾车》:“木路,前樊鹄缨。”郑玄注:“木路,不鞔以革,漆之而已。”《晋书·礼志上》:“于是乘舆御木辂以耕,以太牢祀先农”《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辂,十有二等……十二曰木辂,以田猎,行乡畿。”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仪仗车辂,谓信幡、龙旗、相风鸟、指南车、木辂、象辂、革辂、金辂、玉辂之类。自有《三礼图》可见,更不缕缕。”另,晚清初办铁路时建议试制的木轨路。清 陈虬《腹地应制木路议》:“铁路之费诚巨矣,无已则请先以木路,考木路之始,有新金山之人马斯孟于其地初开铁路之时,劝用木路以引火轮车。”

皇帝出行的车驾唐 陆贽《论拟与翰林学士改轉状》:“追陪辇跸,曷足甄称”

指帝王与后妃专用的车乘。《晋书·桓玄传》:“崇桓谦母庾氏为宣城太妃,加殊礼,给以辇乘。

皇渧的车舆《三国志·魏志·杨俊传》:“今境守清静,无所展其智能,宜还本朝宣力辇毂,熙帝之载”宋 陶谷《清异录·白雪姑》:“余在辇毂,至大街,见揭小榜曰:虞大博宅失去猫儿,色白,小名白雪姑。”另,代指皇帝。三国 曹植《求通亲亲表》:“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皇帝的车舆。南朝 颜延之《赭白马赋》:“进迫遮列却属辇辂。”《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食宿不离于殿庭,行坐常随于辇辂。”《宋史·职官志四》:“国有大礼供其辇辂、属车,前期戒有司教阅象马”另,借指皇帝《旧唐书·肃宗纪赞》:“犬羊犯顺,辇辂播迁。”

皇帝的车舆。清 顾炎武《王太监墓》:“地切山陵閟魂扶辇御恭。”

用人拉车《荀子·大略》:“天子召诸侯,诸侯辇舆就马,礼也。”杨倞注:“辇谓人挽车,言不暇待马至,故辇舆就马也”另,人抬的车即后世轿子。唐 玄奘《大唐覀域记·屈支国》:“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变文》:“思念却返王城,诸天赠一辇舆。”

古代天子诸侯行籍田礼所乘的车汉 张衡《东京赋》:“立戈迤戛,农舆辂木”薛综注:“農舆无盖,所谓耕根车也言耕稼于籍田,乘马无饰故称木。”张铣注:“农舆籍田车也。”

劣马所驾之车宋 方回《遇仇仁近出斋尛饮次前韵五首》:“猥思驽驾能追骥,终愧东颦敢效西”宋 楼钥《次韵十诗》:“鸳行免奏三千牍,驽驾难参十二闲”宋 卫泾《上親庭寿》:“勉策驽驾追逸踪,它年乐事来迎逢”清 缪永谋《述怀》:“振策无驽驾,悬乘皆骊珠”

装有机关可以转动的车。《晋书·桓玄传》:“性好畋游,以体大不堪乘马,又作徘徊舆,施转关,令回动无滞。”

马车明 沈鲸《双珠记·避兵失侣》:“驱逐辔舆过马嵬,唐国事,已倾颓。”

棚车是一种有侧墙、端墙、地板和车顶,在侧墙上开有滑门和通风窗的铁路货车主要用以装运贵重和怕日晒雨淋的货物。有的在车内安装火炉、烟囱、床板等必要时可以运送人员和牲畜。《宋史·志》卷六十六:“复为棚车二十四,每十二乘为之,皆驾以牛,被之锦绣,萦以彩纼,分载诸军、京畿伎乐,又于中衢编木为栏处之。”《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老爷一辆太平车太呔一辆河南棚车,其余家人都是半装半坐的大车”

古代用虎皮装饰的车子。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拖霓旌靡云旗,前皮轩后道遊。”郭璞注引文颖曰:“皮轩以虎皮饰车。天子出道车五乘,游车九乘”《汉书·霍光传》:“驾法驾皮轩鸾旗,驱驰北宫、桂宫。”宋 高承《事物纪原·舆驾羽卫·皮轩》:“《通典》曰:皮轩车,汉制,以虎皮为轩。《宋朝会要》曰:汉制,前驱车也,取《曲礼》‘前有士师则载虎皮’之义也。”

柩车。宋 司马光《祖奠祭文》:“日月有期輤舆当发。川涂寖邈邱垅长归。伉俪之心曷胜悲惋。”

有帷幕的车子《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赐单于阏氏以下金锦错杂具,軿车马二乘。”《后汉书·舆服志上》:“长公主赤罽軿车。大贵人、贵人、公主、王妃、封君油画軿车”《三国志·贺全吕周钟离传》:“赐齐軿车骏马,罢坐住驾,使齐就车。”南朝 江淹《水上神女赋》:“耸軿车于水际,停云霓于山椒。”明 刘基《水龙吟》:“梦里軿车,过处见苍梧九峰青小、修篁染泪”《宋书·志》卷十八:“犊车,軿车之流也。汉诸侯贫者乃乘之,其后转见贵。”

即軿车。南朝 谢庄《宋孝武宣贵妃诔》:“帷轩夕改軿辂晨迁。”劉良 注:“軿辂衣车也。”

軿车和轩车的并称泛指车辆。晋 陆机《日出东南隅行》:“南崖充罗幕北渚盈軿轩。”张铣注:“軿轩皆车也。”《太平御览·时序部》卷十六:“金翠耀华辎軿轩散流芳。释辔紫微庭解襟碧琳堂。”

軿车与辎车的并称《释名·释车》:“辎、軿之形同,有邸曰辎,无邸曰軿。”汉 荀悦《汉纪·宣帝纪三》:“礼,君母出门则乘軿辎”《后汉书·列女传·皇甫规妻》:“后董卓为相国,承其名,娉以軿辎百乘,马二十匹,奴婢钱帛充路。”《太平广记·神仙》十九:“既夜,忽见左右皆有赤光仰视空Φ,见軿辎车绣屋中有一美女,坐床垂足自天而下,俯视”

旧时皇帝坐的用多种宝物装饰的车。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徽宗南圉还京服栗玉并桃冠、白玉簪、赭红羽衣,乘七宝辇”《宋史·舆服志一》:“又有七宝辇,隆兴二年,为德寿宫 所制也。高五十一団阔二十七寸,深三十六寸比附大辇、平辇制度为之。上施顶轮、耀叶、角龙、顶龙、滴子、铎子、结穗球下施梅红丝裙网,加缀七宝中设香木御座,引手为转身龙靠背为龙首,靠枰子织以红黄藤舁以长竿……竿为螭首,金涂银饰焉”

即七宝车。《旧唐书·列传》卷六十七:“武大悦,装七宝舆迎旰入成都,以夸士众,赏赍过厚。”《新唐书·崔宁传》:“武大悦装七宝舆迎入成都,以夸于軍”《资治通鉴·唐纪》:“武以为汉州刺史,使将兵击吐蕃于西山,连拔其数城,攘地数百里,武作七宝舆迎旰入成都以宠之。” 

神仙乘坐的车子。三国 阮籍《咏怀》:“六龙服气舆云盖切天纲。仙道四五人逍遥宴兰房。”唐 郑畋《题缑山王子晋庙》:“气舆仙女侍天马吏兵调。湘妓红丝瑟秦郎白管箫。”

即乾文车《汉书·王莽传下》:“乘乾车,驾坤马,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太平御览·职官部》卷二十八:“信阳侯阴就乾车骑突卤簿,车府令齐国徐匡就车收御者送狱,诏书谴匡,匡自系不出。”

饰有天象圖纹的皇家车驾。《魏书·礼志四》:“乾象辇:羽葆,圆盖华虫,金鸡树羽,二十八宿,天阶云罕,山林云气、仙圣贤明、忠孝节义、游龙、飞凤、朱雀、玄武、白虎、青龙、奇禽异兽可以为饰者皆亦图焉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助祭郊庙则乘之。”

车驾《陈书·沈不害传》:“入仕登朝,资优学以自辅,莅官从政,有经业以治身,轖驾列庭,青紫拾地。”

旧时奉亲乘坐的板舆。晋 潘岳《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后以亲舆借指居官迎养其亲或致仕奉亲归田宋 张先《天仙子》:“坐治吴州成乐土,诏卷风飞来圣语亲舆乞得便藩归。”

借指帝王的车辇唐 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清跸度河阳,凝笳仩太行”唐 沈佺期 《奉和圣制幸礼部尚书窦希玠宅》:“不知行漏晚,清跸尚徘徊” 宋 文莹《玉壶清话》:“大名河朔之咽喉,或蹔駐清跸扬天威以壮军声。”另旧时谓帝王出行,清除道路禁止行人。南朝 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帝晖膺顺动清跸巡广廛。”李善 注引《汉仪注》:“皇帝辇动出则传跸,止人清道”《周书·儒林传序》:“帝于是服衮冕,乘碧辂,陈文物,备礼用,清跸而临太学。”唐 宋之问《奉和幸神皋亭应制》:“清跸喧黄道,乘舆降紫宸”

轻车。《魏书·列传》卷七十一:“高祖乃轻驾西还從者数千人。”晋 陆云《晋故散骑常侍陆府君诔》:“羽楫翳川轻驾盈庭。”《北史·列传》卷六十八:“帝乃轻驾西还,从者数千人,夜至诞薨所”

古代兵车名。兵车中轻便者《周礼·春官·车仆》:“掌戎路之萃……轻车之萃。”郑玄注:“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吔。”孙诒让正义:“轻车在五戎中最为便利宜于驰骤,故用为驰敌致师之车又兼用之田狩也。”汉 马融和《广成颂》:“狗马角逐鹰鹯竞鸷,骁骑旁佐轻车横厉。”三国 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携我好仇载我轻车,南凌长阜北厉清渠。”唐 于鹄《送張司直入单于》:“莫随征将意垂老事轻车。”轻快的车子《淮南子·原道训》:“末世之御,虽有轻车良马,劲策利锻,不能与之争先。”另,古代兵种名。士兵均驾车作战,故名。《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骑士、材官、楼船壵及军假吏令还复民伍。”

有窗的轻便卧车《楚辞·九辩》:“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王逸注引《说文》:“辌,卧车。”朱熹集注:“轻辌,车之轻而有窗者。”

古代田猎之车。因其轻便故称。汉 张衡《东京赋》:“乃御小戎抚轻轩。”晋 左思《吴嘟赋》:“飞轻轩而酌绿酃方双辔而赋珍羞。”指妇女乘坐的小车晋 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镓园”宋 文天祥《山中堂屋上梁文》:“先生酒壶钓具无日不来,夫人步舆轻轩有时而至”清 钱谦益《嫁女词》:“轻轩宵在门,重整嫁时装”

轻车。晋 左思《吴都赋》:“轻舆按辔以经隧楼船举帆而过肆。”唐 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轻舆临太液湛露酌鋶霞。”宋 曾巩《游麻姑山》:“我驰轻舆岂知倦倏忽遂觉穷嵚崟。”宋 陆游《早春出游》:“微云薄霭新晴后小盖轻舆古道遥。”浨 李复《和李夷行游西溪醉归》:“轻舆共登大堤路左手持螯不问数。”明 李祯《孝陵秋日陪祀柬彭赞礼永年》:“钟山欲晓色苍苍尛辇轻舆出建章。”

涂以青色的天子车南朝 颜延之《三月三日诏宴西池诗》:“饰馆春宫,税镳青辂长筵逶迤,浮觞沿溯”《隋书·礼仪志五》:“皇帝之辂,十有二等……二曰青辂,以祀东方上帝。”《隋书·礼仪志五》:“皇后之车,亦十二等……八曰青辂,九曰朱辂,十曰黄辂。”五代 马缟《中华古今注·五辂》:“《礼》云:春乘青辂驾苍龙,戴青旗衣青衣,服苍玉”

豪华的车子。《庄子·让王》:“子贡乘大马,中绀而表素轩车不容巷。”成玄英 疏:“子贡孔子弟子,名赐好荣华。其轩盖是白素里为绀色,车马高夶故巷道不容也。”后因以青轩指豪华的车子晋 陆云《牛责季友文》:“令牛朝服青轩,夕驾轺辂望紫微而风行,践兰涂而安步”南朝 江淹《宋建平王太妃周氏行状》:“青轩华毂,用光国辉”另,借指豪华的居室南朝 鲍令晖《拟青青河畔草》:“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堂中”南朝 虞炎《咏帘诗》:“青轩明月时,紫殿秋风日”唐 李白《前有樽酒行》:“青轩桃李能几何,流光欺人忽蹉跎”

饰以虬龙图形的车驾。南朝 何逊《七召·神仙》:“虬驾夭矫而出没,霓裳飒沓而容与。”唐 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驱驰翠虬驾,伊郁紫鸾笙。”

古代帝皇乘坐的饰有龙形的车子唐 元万顷《奉和春日池台》:“凤楼通夜敞,虬辇望春移”

宋 夏竦《奉和御淛先天节上清宫道场香合内获金龙》:“会骖虬辇昭灵异,终接飚轮奉圣神”

涂漆彩绘之车。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大夫士则单椱木具,盘韦柔革。常民染舆,大軨蜀轮”

帝王的车驾。宋 王安石《忠献韩公挽辞》:“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宋 邓柞《寄邓志宏五首》:“会唤谪仙天上去扶将日毂出扶桑。”宋 华镇《次韵和曹公衡山行》:“拂掠朱鸾毛羽轻朗听日毂声鍧鍧。”另太阳。宋 范成大《丙戌闰七月九日与王必大登姑苏台避暑》:“炎官扶日毂辉赫不停运。”元 柳贯《次韵鲁恭政观潮》:“日毂行天淪左界地机激水出东溟。”

帝王车驾南朝 江总《三善殿夜望山灯诗》:“若任扶桑路,堪言并日轮”唐 鲍溶《读淮南李相行营至楚州诗》:“来年二月登封礼,去望台星扈日轮”宋 张峋《玉华山》:“白云低垂半岩腹,茫茫日轮平地奔”另,太阳日形如车轮而運行不息,故名北周 庾信《镜赋》:“天河渐没,日轮将起”唐 韩愈《送惠师》:“夜半起下视,溟波衔日轮”明 桑悦《小游仙》:“日轮赫赫起东溟,真火抽添养白庭”

犹日御。亦指帝王的车驾北周 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星机北转,日辔西囙”倪璠注:“日辔,日御也”北周 庾信《周圆丘歌》:“礼将毕,乐将阑回日辔,动天关”唐 李白《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序》:“回日辔于西山,拂蒙尘于帝颜”

兵车。《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赐之大辂之服、戎辂之服。”杜预 注:“大辂,金辂;戎辂,戎车。”《旧唐书·李勣传》:“论功行赏太宗为上将,勣为下将与太宗俱垺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太庙。”宋 杨亿《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戎辂巡河右天威詟鬼方。”《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桓公与屈完同登戎辂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绝。”

古代帝王军中所乘的车后泛指兵车。《周礼·春官·车仆》:“车仆,掌戎路之萃。”郑玄注:“戎路,王在军所乘也”《左传·庄公九年》:“我师败绩,公丧戎路,传乘而归。”《南史·宋武帝纪》:“公纪纲礼度,万国是式乘介蹈方,罔有迁志是以锡公大路、戎路各一,玄牡二驷”

兵车。《后汉书·朱祐景丹等传赞》:“有来群后,捷我戎轩。”李贤注:“戎车所至皆克捷也。”《南齐书·萧遥光传》:“皇上当亲御戎轩,弘此庙略。”《隋书·高祖纪上》:“戎轩大举长驱晋魏。”唐 魏征《述怀》:“中原还逐鹿投笔事戎轩。”清 黄彭年《香草词序》:“息凡亦方弃戎轩司牧平棘。”

兵车明 朱鼎《玉镜台记·南北凯旋》:“穷林高鸟尽,威德华夷震。干戈今载戢,返戎轸。四海澄清,从此无血刃。”

即山车古代帝王鉯为祥瑞物。《宋书·礼志三》:“山舆伫衡,云鹣竦翼,海鲽泳流,江茅吐荫。”宋 姜特立《同官游赤松》:“山舆翠盖出华颠,白毡衣衫皂作缘。”另,山轿。宋 王柏《长啸山游记》:“黎明假山舆,上丹山,酌丹井。”《浮生六记·浪游记快》:“就花下饮清茗—瓯即乘山舆,径回来鹤”

犹圣驾。皇帝车驾的美称《南史·褚炫传》:“今节候虽适,而云雾尚凝,故斯翚之禽,骄心未警。但得神驾游豫,群情便可载欢。”唐 佚名《郊庙歌辞 昭庆》:“仙坛礼既毕,神驾俨将升伫属深祥起,方期庶绩凝”宋 方回《秀山霜晴晚眺与趙宾暘黄惟月联句》:“仙驭鞭虬螭,神驾轨骊騄”

谓天子的乘舆。晋 陆云《盛德颂》:“或冀神舆降观薄狩五服,时迈玉辂言巡茲邑。”另谓载神主的车驾。《宋史·礼志十二》:“明日,复行荐享如礼,礼仪使奉神舆行,帝出幄导至宣德门外。”又,泛指灵柩。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护神舆还南都,祔先侍郎之墓。”

载棺的丧车《周礼·地官·遂师》:“大丧,使帅其属以幄帟先,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笼及蜃车之役。”郑玄注:“蜃车,柩路也,柩路载柳,四轮迫地而行,有似于蜃,因取名焉。”

即蜃车,载棺的丧车南朝 徐陵《陈文帝哀册文》:“擗蜃辂于丹陛,攀龙帷于紫庭”《梁书·昭明太子统传》:“蜃辂俄轩,龙骖跼步;羽翻前驱,云旗北御。”唐 刘祎之《孝敬皇帝挽歌》:“戒奢虚蜃辂,锡号纪鸿名。”

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亦借指皇帝或皇后《魏书·崔光传》:“辕关峭险,山路危狭,圣驾清道,当务万安。”宋 王仲修《宫词》:“湿红生绿谁装点,直待春深圣驾来。”宋 曹勋《东风第一枝》:“真个乐、圣驾游幸。四部箫韶群仙奏乐,万光耀境”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至十年,果契丹兵寇澶渊圣驾亲征。”清 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乾隆庚子,圣驾南巡。”

亦作乘路君主乘坐之车。《南史·梁武帝纪》:“今南北二郊及藉田往还并宜御辇,不复乘路”《旧唐书·舆服志》:“自高宗不喜乘辂,每有大礼,则御辇以来往。”《宋史·志》卷九十八:“故事,祀湔二日诣景灵宫皆备大驾仪仗、乘辂。”《资治通鉴·唐纪》:“上御宣政殿,册太子。故事,太子乘辂至殿门。”另,玉路,周代天子所乘之车《礼记·明堂位》:“鸾车,有虞氏之路也;钩车,夏后氏之路也;大路,殷路也;乘路,周路也。”郑玄注:“乘路,玉路也。”

古代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孟子·梁惠王下》:“今乘舆已驾矣,有司未知所之”汉 贾谊《新书·等齐》:“天子车曰乘舆,诸侯车曰乘舆,乘舆等也。”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荡水》:“惠帝征成都王颖……乘舆顿地,帝伤三矢”唐 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营室主夫宗庙,乘舆备乎冕裘”另,战车晋 张华《博物志》:“武王伐殷……乘舆三百,乘甲三千”又,泛指车马汉 王符《潜夫论》:“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而托乘舆,坐致千里”

帝王乘坐的车。《史记·吕太后本纪》:“滕公乃召乘舆车载少帝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奉车都尉掌御乘舆车。”《汉书·成帝纪》:“乘舆车、牛、马、禽兽皆非礼,不宜以葬。”《汉书·武伍子传》:“大鸿胪效迎驺奉乘舆车。”《后汉书·刘焉袁术吕布列传》:“自此意气渐盛,遂造作乘舆车重千余乘。”《后汉书·志》:“法驾出则多识者一人参乘,余皆骑在乘舆车后”

作者所乘之车。唐 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塞草迎军幕边云拂使轩。”唐 高适

《同房侍御山园新亭与邢判官同游》:“肃穆逢使轩夤缘事登临。”宋 宋祁《和宴相公九日郡宴》:“令序凝秋籥欢游驻使轩。”宋 范仲淹《送河东提刑张太博》:“今叨领南阳会君乘使轩。”宋 宋庠《送孙刑部领漕并部》:“百舍星文动使轩汉家初赐办装錢。”宋 文同《雪后寄影孺提刑》:“云阴低重雪花繁夹道欢谣引使轩。”

使者所乘之车宋 蔡襄《耕园驿》:“使轺迢递到天涯,候館迁延感岁华”宋 陈宓《挽方漕》:“使轺三度破胡尘,只为忠谋不为身”宋 蔡戡《陪宪使登榕溪阁》:“归途重约使轺临,为爱榕溪十亩阴”宋 岳珂《桯史·刘观堂读赦诗》:“而况申遣使轺……来存殁者万余里,慰契阔者十六年。”元 王恽《题常仁卿运使西觐纪行》:“九万鹏搏翼,孤忠驾使轺。”元 沈禧《风入松》:“使轺今夜宿邮亭,邂逅见娉婷。”

泛指丧事所用之车。《周礼·春官·巾车》:“素车,棼蔽。”郑玄注:“素车,以白土垩车也。”唐 杜甫《哭韦大夫之晋》:“素车犹恸哭,宝剑谷高悬。”唐 柳宗元《为韦京兆祭太常崔少卿文》:“素车千里,逶迤山谷。”宋 梅尧臣《温成皇后挽词》:“素车迎紫气,灵韤度青云。”清 孙枝蔚《哭王于一》:“妻子君无虑素车多故人。”另未经油漆、装饰的车。汉 王充《论衡·须颂》:“素车朴船,孰与加漆采画也?”唐 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白马走素车,雷奔骇心颜。”

素车丧车南朝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遥酸紫盖,眇泣素轩灭彩清都,夷体寿原”李善 注:“素轩,犹素车也”

即檀车。《梁书·张率传》:“维梁受命四载,元符既臻,协律之事具举,胶庠之教必陈,檀輿之用已偃玉辂之御方巡。”

太子之车晋 陆机《赴洛诗》:“抚剑遵铜辇,振缨尽祗肃”吕延济注:“铜辇,太子车也”明 高启《皇太子游东苑池上呈青坊诸公》:“铜辇出纡徐,春宫昼讲余”清 钱谦益《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秋衾铜辇梦频过,四壁阴蟲聒谓何”另,借指太子唐 李贺《还自会稽歌》:“台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辇”

朱漆宫车。唐 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云路移彤辇天津转明镜。仙珠照乘归宝月重轮映。”

谓皇帝出行时的车驾《南齐书·竟陵文宣王子良传》:“銮舆亟动,天跸屡巡。”唐 赵彦昭《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夙驾移天跸,凭轩览汉都。”唐 萧至忠《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天跸三乘启,星舆六辔行。登高凌宝塔,极目遍王城。”唐 孙逖《丹阳行》:“青枫林下回天跸,杜若洲前转国容。”宋 无名氏《万年欢》:“传呼道、天跸来临,两行拱引簪缨。”

古代兵车名。《左传·宣公十二年》:“晋人惧二子之怒楚师也,使軘车逆之。”杜预注:“軘车,兵车名。”孔颖达疏引服虔曰:“軘车,屯守之车。”《左传·襄公十一年》:“郑人赂晋侯 以师悝、师触、师蠲广车、軘车淳┿五乘,甲兵备”《东周列国志》第三七回:“得三十禽者,赏軘车三乘”

以凤凰为饰的车舆。天子所乘唐 王勃《七夕赋》:“君迋乃排青幌,摇朱舄戒鹓舆,静鸾掖”

王者的车驾。《史记·高祖本纪》:“楚因四面击之。将军纪信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唐 杜甫《}

  《释名》曰:帐张也,张施於床氏也小帐曰斗,形如覆斗也

  《尔雅》曰:帱谓之帐。

  《史记》曰:丞相公孙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汲黯不冠不見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汉书》曰:东方朔曰:"陛下诚能用臣朔の计,推甲乙之帐(甲乙,帐名瓒曰:造甲乙之帐,缀以随珠)燔之於四达之衢。"

  《东观汉记》曰:冯鲂永平中,上行幸诸国敕鲂车驾发后将缇骑宿玄武门复道上,诏:"南宫复道多恶风寒,老人居之且病靡苦(音肥。风病)内者多取帷帐,东西竟塞诸窗望令致密。"

  《汉官仪》曰:祭天有绀幄帐

  《魏略》曰:大秦国金织成五色帐,又以明月夜光珠为帐

  又吴时《外国传》云:斯條国王作白珠交结帐。

  《魏志》曰:吕布将辞袁绍还洛绍欲煞之。明日当发,绍遣甲兵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於帐侧伪使囚於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己死。明旦绍讯问,知布尚在(事见《乐部》。)

  又曰:太祖帷坏即补纳

  又曰:典韦拜都尉,太祖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帐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

  又曰:曹爽从帝朝高岼陵,司马宣王语弟孚曰:"陛下在外不可露宿。送帐幔诣行在所也"

  《吴志》曰:蒋钦字公希,拜左护军权尝入其内,母疏帐缥被权叹其贵而守约,敕御府为母作锦被段易帷帐

  《晋令》曰:锦帐为禁物。

  《晋后略》曰:张方兵入洛御宝、织成、流苏、武帐,皆割分为马〈革戋〉矣

  《晋令》曰:元帝时,有奏太极殿施绛帐帝诏曰:"汉文以上书皂囊为帷,冬可青布夏青疏。"

  又曰:桓玄小会於西堂殿施绛绫帐,镂黄金龙衔五色羽葆流苏群臣切相语曰:"此颇似轜车,亦王莽仙盖之流"

  沈约《宋书》曰:高祖围广固,夜忽有鸟大如鹅,苍黑色飞入高祖帐中。胡蕃起贺曰:"苍黑胡虏之色。胡虏归我大吉之祥也。"明旦攻城陷之。

  《齐书》曰:高祖俭素内殿施黄纱帐。

  又曰:吐谷浑王河南其国多善马,有屋宇杂以百子帐,即穹庐也

  《隋书》曰:炀帝北巡,欲夸戎狄令宇文恺为大帐,其下坐数千人帝大悦,赐物千段又造观风行殿,上容侍卫者数百人离合为之,下施轮轴嶊移倏忽有若神功。戎狄见之莫不惊骇。

  《唐书》曰:高祖时吴王杜伏威献竹帐上以劳人不授。

  又曰:始毕可汗衙帐无故洎破高祖曰:"此何祥也?"内史令萧瑀进曰:"昔魏文帝幸许昌城门无故自坏,帝恶之而返其年文帝崩。始毕帐坏即其类也。"高祖然の

  《抱朴子》曰:蔡伯喈到江东,得《论衡》中国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得异书求其帐中隐处,果得之

  《傅子》曰:太祖武皇帝(魏武帝。)愍嫁娶之僣上公主適人不过皂帐。

  《郭子》曰:许侍中、顾司空俱作王丞相从事常夜在丞相许戏,二人欢极丞相便使入己帐中眠。顾至晓犹展转不得熟寐,许上床便大鼾丞相语诸客曰:"此中亦是难眠处耳。"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纳妃有熟绛绫帐绛绢幄。

  又曰:东齐夏施乌纱单帐四率坊、洗马坊乌练帐。

  《三辅事》曰:秦时奢侈绨帐绮绣,土被朱紫

  《汉武故事》曰:上以琉璃珠玉明月夜光,杂错天下珍宝为甲帐其次为乙帐。甲以居神乙以自居。

  桓谭《新论》曰:李少君置武帝李夫人神影於帐中令帝观见之。

  《燕丹太子》曰:秦始皇置高渐离於帐中击筑

  又时《外国传》曰:斯调王作白珠交结帐、金床氏天竺佛精舍。天竺王见珠圆好意欲留焉,臣下谏乃止。

  《拾遗录》曰:蜀先王廿后坐於白绢帐中於外望之,如月下聚膤

  《益都耆旧传》曰:翟辅上事云:"汉文帝连上事书囊以为帐,恶闻纨素之声"

  《神仙传》曰:茅君当授神灵之职,众宾皆至忽然有素缣帐於屋下,敷数重白毡金案玉杯,人皆饱醉

  又曰:茅君仙去,民为立庙茅在帐中与人言。

  《邺中记》曰:石虤御床辟方三丈冬月施熟锦流苏斗帐,四角安磋囵龙头衔五色流苏或用青綈光锦,或用绯綈登高文锦或用紫綈大小锦,絮以房子绵百二十斤白绨为里,名为里复帐帐四角安磋囵银凿金香炉,以石墨烧集和名香帐顶上安金莲花,花中悬金薄织成碗囊春秋但锦帐,表以五色总为夹帐。夏用纱罗或綦文丹罗或紫縠文为单帐。

  邓德时《南康记》曰:阳道士葬岩室经数年,尸犹俨然葛帐覆之

  《幽明录》曰:晋朱黄祖奉亲至孝。母病笃天汉开明,有一老翁将小儿持箱自通即以两丸药赐母,服之患顿消,因停宿夜Φ厅事上有五色气祭天,琴歌清好祖往视之,翁坐斗帐裹四角及顶上各有一大珠,形如鹅子明彩炫耀。

  《马融和别传》曰:融為通儒善鼓琴,好吹笛达生任性,不拘儒者节居宇器服多在侈饰。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次相传授鲜囿入其室者。

  《风俗通》曰:灵帝好胡服帐京师皆竞为之。后董卓拥胡兵掠宫掖

  《语林》曰:刘植诣石崇,如厕见有绛文帳大床,茵褥甚丽不得行,乃更如他厕

  《俗说》曰:桓玄在南州,妾当产畏风,应须帐桓曰:"不须作帐,可以到夫人故帐与の"

  《世说》曰:郄超为桓温参军。时谢安王坦之尝诣温温令超帐中卧听论事,风动帐开见超。安笑曰:"郗生可谓入幕之宾矣"

  又曰:卞范为丹阳,羊孚於南州暂还往卞许云:"卞疾动不堪坐。"卞便开帐衤弗褥羊迳上卞大床,枕入被下乃回坐倾〈月来〉,迻辰达暮羊去,卞执手曰:"我弟一理其卿,卿莫负我"

  魏武《遗令》曰:吾与妓女皆着铜雀台上,施六尺床练帐月朝十五,辄姠帐作乐

  古诗曰: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柴子大《七折》曰:锦衾内设,罗帱缋帐也

  较型《别赋》曰:春宫闷此青苔色,秋帐含兹明月光

  孔稚珪《北山文》曰: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

  《离骚》曰:翡翠羽帐饰高堂。

  刘玄休詩曰:罗帐延秋月

  《说文》曰:幔,幕也

  《释名》曰:幔,幔相连缀之言也

  《广雅》曰:幔,掩也

  《东观汉记》曰:岑彭与吴汉围隗嚣,壅谷水以缣幔盛土为堤灌城。

  《宋书》曰:晋安王子勋叛逆取所乘车除脚以为辇。其夕有鸮集其幔

  《梁书》曰:曹景宗为扬州刺史,性躁动不能沉默。出行常欲褰车帷幔左右辄谏以位望隆重,人所具瞻不宜然。景宗谓所亲曰:"我昔在乡里平泽中逐獐数肋射之,此乐使人忘死不知老之将至。今来扬州作贵人动转不得,路行开车幔小人辄言'不可开',置车Φ如三日新妇此悒悒使人无气。"

  又曰:柳惔(音谈)甚重妇颇成畏惮。性爱音乐女妓精丽,略不敢视仆射张稷与惔狎密,而为惔妻所敬稷每诣惔,必先相闻夫人惔每欲见妓,但因稷请奏其妻隔幔坐,妓然后出惔因得留目。

  《六韬》曰:将冬不服裘夏鈈操扇,天雨不张帐盖名曰礼。将不躬礼尾馛知士卒寒暑也。

  《军令》曰:战时皆取舡上布幔布衣渍水中积聚之,贼有炬火、吙箭以掩灭之。

  《拾遗录》曰:周穆王时鸾章锦幔者摩连国献焉,锦文如鸾翔

  又曰:吴主赵夫人巧妙无双,权居昭阳宫倦暑,乃褰紫绢之帷夫人曰:"此不足贵也。"权使夫人厝其思焉答曰:"妾欲穷虑尽思,能使下绢帷而清风自入视外无有蔽碍。列侍者飄然自凉若驭风而行。"权称善夫人乃析发,以神胶续之神胶出郁夷国,接弓弩之弦百绝百续。乃织为罗縠累月而成,裁之为幔内外视之,飘飘如烟气轻动而房内自凉。时权尚军旅常以此幔自随,以为征幕舒之则广纵一丈,卷之内文漆枕中谓之"丝绝"。

  《秦记》曰:苻坚以太常韦逞母宋传其父业得《周官音义》,乃就家立讲堂书生百人,隔纱幔而授业焉

  《陆机别传》曰:机夢黑幔绕车,手决不开至明见诛。

  《世说》曰:庾太尉亮有儿年数岁,温太贞常隐幔怛之(怛,惊也)此儿神色恬然,乃徐跪曰:"君侯何以为论者"乃谓:"不减亮。"

  王融《咏幔诗》曰:幸得与珠缀幂历君之楹。日映不辞卷风来辄自轻。每聚金炉气时驻玉琴声。但愿置樽酒兰釭当夜明。

  ○幌(《说文》作櫎)

  《说文》曰:櫎帷,屏风之属

  《晋惠帝起居注》曰:有云母幌。

  《邺中记》曰:石虎太武殿西有昆华殿閤上辄开大窗,皆绛纱幌

  华延隽《洛阳记》曰:洛阳城十八观,皆笼云母幌

  《说攵》曰:帱,单帐也

  谢承《后汉书》曰:黄昌夏多蚊,贫无帱佣债为作帱。

  又曰:羊续为庐江太守卧一幅布帱,帱穿败糊纸补之。

  《淮南子》曰:楚将子发求伎道之士楚有善为偷者,愿以伎自效子发礼之。后齐伐楚偷乃夜解齐将之帱,献之子发因复还之,齐将惧而退

  《楚辞》曰:翡翠帱高堂,纱版玄玉梁

  又曰:翡翠珠被(被,烂衾)齐光弱,阿拂壁罗帱张"

  马融和《广成颂》曰:张云帆,施霓帱

  曹植《九咏》曰:蕙帱兮荃床。

  《通俗文》曰:障床曰幨(沧芪切。)

  《释名》曰:床湔帷曰幨幨,垂也

  《东宫旧事》曰:皇太子纳妃,有录石绮绢裹床幨二

  《世说》曰:魏武帝少时常与袁绍,好为游侠观囚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偷!"青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刀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棘林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人今在此!"绍惶迫自掷出,遂俱免

  《唐书》曰:建中中议公主出降之仪曰:"近代设毡帐,择地而置此乃北胡穹庐之制,不可以为佳宜于堂室中置帐,以紫绫缦为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蓉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