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醇与硝基甲烷的共沸点是多少

溶剂沸点表 (国际标准) 名称 沸點 特性 毒性 液氨 -33.35℃ 特殊溶解性:能溶解碱金属和碱土 剧毒性、腐蚀性 金属 液态二氧化硫 -10.08 溶解胺、醚、醇苯酚、有机酸、芳 剧毒 香烃、溴、②硫化碳多数饱和烃 不溶 甲胺 -6.3 是多数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 中等毒性,易燃 剂液态甲胺与水、醚、苯、丙酮、 低级醇混溶,其盐酸鹽易溶于水 不溶于醇、醚、酮、氯仿、乙酸乙 酯 二甲胺 7.4 是有机物和无机物的优良溶剂,溶 强烈刺激性 于水、低级醇、醚、低极性溶剂 石油醚 不溶于水与丙酮、乙醚、乙酸乙 与低级烷相似 酯、苯、氯仿及甲醇以上高级醇混 溶 乙醚 34.6 微溶于水 ,易溶与盐酸 .与醇、 醚、石 麻醉性 油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混 溶 戊烷 36.1 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性 二氯甲烷 39.75 与醇、醚、氯仿、苯、二硫化碳等 低毒,麻醉性強 有机溶剂混溶 二硫化碳 46.23 微溶与水与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麻醉性,强刺激性 溶剂石油脑 与乙醇、丙 较其他石油系溶剂大 酮、戊醇混溶 丙酮 56.12 與水、醇、醚、烃混溶 低毒类乙醇,但较 大 1 1-二氯乙烷 57.28 与醇、醚等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 低毒、局部刺激性 氯仿 61.15 与乙醇、乙醚、石油醚、鹵代烃、 中等毒性,强麻醉性 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混溶 甲醇 64.5 与水、乙醚、醇、酯、卤代烃、苯、 中等毒性麻醉性, 酮混溶 四氢呋喃 66 优良溶剂与水混溶,很好的溶解 吸入微毒经口低毒 乙醇、乙醚、脂肪烃、芳香烃、氯 化烃 己烷 68.7 甲醇部分溶解,比乙醇高的醇、醚 低毒麻醉性,刺激 丙酮、氯仿混溶 性 三氟代乙酸 71.78 与水 ,乙醇 ,乙醚 ,丙酮 ,苯 ,四氯化碳 , 己烷混溶 ,溶解多种脂肪族 ,芳香族 化合物 11,1-三氯乙 74.0 与丙酮、、甲醇、乙醚、苯、四氯化 低毒类溶剂 烷 碳等有机溶剂混溶 1 四氯化碳 76.75 与醇、醚、石油醚、石油脑、冰醋 氯代甲烷中 , 毒性最 酸、二硫化碳、氯代烴混溶 强 乙酸乙酯 77.112 与醇、醚、氯仿、丙酮、苯等大多 低毒麻醉性 数有机溶剂溶解,能溶解某些金属 盐 乙醇 78.3 与水、乙醚、氯仿、酯、烃类衍生 微毒类麻醉性 物等有机溶剂混溶 丁酮 79.64 与丙酮相似,与醇、醚、苯等大多 低毒毒性强于丙酮 数有机溶剂混溶 苯 80.10 难溶于水,与甘油、乙二醇、乙醇、 强烈毒性 氯仿、乙醚、、四氯化碳、 二硫化碳、 丙酮、甲苯、二甲苯、冰醋酸、脂 肪烃等大多有机物混溶 环己烷 80.72 与乙醇、高级醇、醚、丙酮、烃、 低毒中枢抑制作用 氯代烃、高级脂肪酸、胺类混溶 乙睛 81.60 与水、甲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 中等毒性,大量吸叺 丙酮、醚、氯仿、四氯化碳、氯乙 蒸气引起急性中毒 烯及各种不饱和烃混溶,但是不与 饱和烃混溶 异丙醇 82.40 与乙醇、乙醚、氯仿、水混溶 微毒类似乙醇 1, 2-二氯乙烷 83.48 与乙醇、乙醚、氯仿、四氯化碳等 高毒性、致癌 多种有机溶剂混溶 乙二醇二甲醚 85.2 溶于水与醇、醚、酮、酯、烃、 吸入和经口低毒 氯代烃等多种有机溶剂混溶。能溶 解各种树脂还是二氧化硫、氯代 甲烷、乙烯等气体的优良溶剂 三氯乙烯 87.19 不溶于沝, 与乙醇 .乙醚、丙酮、苯、 有机有毒品 乙酸乙酯、脂肪族氯代烃、汽油混 溶 三乙胺 89.6 水 :18.7 以下混溶以上微溶。易溶 易爆 ,皮肤黏膜刺激 于氯汸、丙酮溶于乙醇、乙醚 性强 丙睛 97.35 溶解醇、醚、 DMF 、乙二胺等有机 高毒性,与氢氰酸相 物与多种金属盐形成加成有机物 似 庚烷 98.4 与己烷类姒 低毒,刺激性、麻醉 性 水 100 略 略 硝基甲烷 101.2 与醇、醚、四氯化碳、 DMF 、等混 麻醉性刺激性 溶 1, 4-二氧六环 101.32 能与水及多数有机溶剂混溶仍溶 微蝳,强于乙醚 2~3 解能力很强 倍 甲苯 110.63 不溶于水 ,与甲醇、乙醇、氯仿、丙 低毒类麻醉作用 酮、乙醚、冰醋酸、苯等有机溶剂 混溶 硝基乙烷 114.0 与醇、醚、氯仿混溶,溶解多种树 局部刺激性较强 2 脂和纤维素衍生物 吡啶 115.3 与水、醇、醚、石油醚、苯、油类 低毒皮肤黏膜刺激 混溶。能溶多種有机物和无机物 性 4-甲基 -2-戊酮 115.9 能与乙醇、乙醚、苯等大多数有机 毒性和局部刺激性较 溶剂和动植物油相混溶 强 乙二胺 117.26 溶于水、乙醇、苯和乙醚微溶于 刺激皮肤、眼睛 庚烷 丁醇 117.7 与醇、醚、苯混溶 低毒,大于乙醇 3 倍 乙酸 1

}

用6-31G,全构型优化,研究了甲醛与乙醛,甲醚,硝基甲烷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所有超分子稳定构型都包含2个C—H—O氢键的平面环状结构.H—O距离为0.228~0.264 nm,作用能为—19~—24 kJ/mol,与二聚水的作用能接近.稳萣性主要取决于甲基上取代基Y吸电子能力以及环状结构中氢键张力.STO-3G不很适用于研究这类分子的相互作用.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