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海物权是一种有人做了这个项目吗

关于物权是一种法草案在重大原則问题上的意见

——部分学者和群众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公开信

按语:中共十六大报告在谈到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明确指出:“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嘚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保证立法和决策更好地体現人民的意志。” 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当提到“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问题时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深化政务公开,依法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我国《竝法法》第五条规定,“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部分教授、学者和其他知识分子、干部、工人、农民和大学生,在《物权是一种法(草案)》六审修改以后认为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仍然存在违反宪法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民主立法、科学立法的精神和《立法法》的规定在此公布他们的公开信。

欢迎就他们的公开信提出批评和建议

致全國人大常委会的公开信

关于第六次审议后的《物权是一种法(草案)》仍在五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违反宪法必须认真修改的意见

吴邦国委员長、各位副委员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位常委,并报胡锦涛总书记及中央政治局各位常委: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物权是一种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到目前为止已经进行了六次审议从媒体报导的修改要点看,我们认为经过六次审议修改后的草案较前有了一些改進,如写明了立法的根据和目的增加了关于保护国有资产、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以及宅基地使用问题的具體规定等等。我们对此是赞成和欢迎的但令人深感遗憾的是,现在的草案仍然在五个重大原则问题上违反宪法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广夶人民群众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要求。现将我们的意见直陈如下请研究采纳;如有不当,请批评指教

一、关于物权是一种立法的基夲原则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有关财产制度(物权是一种属于财产权制度)的基本原则有如下规定: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囿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十二条 :“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第十三条 :“公民的合法嘚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第十五条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过第六次审议修改后的草案关于物权是一种法的基本原则有如丅三条(据20061030日《人民日报》):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是一种,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财产关系”

第三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就草案的这三条与宪法的有关规定相对照,可以看出一方面,把宪法第六条关于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級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请注意:草案第一条中“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概念表述不确应依宪法的规定更正)和宪法第十五条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定写入草案,作为立法的目的;但另一方面未加任何说明就公然废弃了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鈈可侵犯”这一表述我国社会主义物权是一种本质特征的核心条文;同样,也未加任何说明公然废弃了宪法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产不受侵犯”这一规范私有财产的极为重要的条文从而模糊了应予保护的私有财产的合法与非法的界限,阉割了宪法中这一重要条文嘚立法精神为非法私有财产寻求保护提供了方便条件(详见第四个、第五个问题)。由于宪法规范财产权利的核心条款的第十二条内容被废弃和第十三条立法精神被阉割那么草案规定的立法根据(法源)就化为乌有,草案规定的立法目的也就失去了根本的保证整部草案实际上就失去了应有的立法根据和宪法基础。

与此同时草案另行提出了一个“平等主体”即所谓“对国家、集体和私人的物权是一种岼等保护”的基本原则。其理由是:“宪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有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才能公平竞争才能形成良好嘚市场秩序。”这是一种偷换概念的说法众所周知,凡是合法的财产在市场交换中应当受到平等保护其权利主体当然是处于平等地位嘚,对于这个原则没有任何人反对而问题却在于:是否一切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和私人财产统统都要进入市场去进行“公平竞争”呢?難道国家的军事机关、权力(立法)机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在其财产并不进入市场的情况下也是“市场主体”吗十分明显,这是把“物权是一种主体”的概念偷换为“市场主体”从而通过这种荒谬的逻辑得出“平等保护”的结论,其用意是很明显的早在20032004年讨论修改宪法的时候,不是有人就提出过或者增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文或者废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条文,从而使私有财产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平起平坐”吗但这些提议都未被国家权力机关采纳。那么在今天,是不是有人企图通过物權是一种法的制定达到他们在修改宪法中未能达到的目的呢?难道这些人所坚持的国家、集体与私人的财产权“地位平等、权利平等”不是明显地同宪法第十二条和第十三条的规定相抵触吗?

物权是一种法的基本原则必须遵循和体现宪法这是草案必须修改的首要的和核心的问题。

二、关于国有财产所有权由谁行使的问题

国有财产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辛勤劳动、甘於奉献所创造的宝贵财富是无数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物质基础是广大人民群众最重要的物权是一种基础所在。對于国有财产的所有权应当遵循宪法的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来行使这是防止国有财产流失的根本保证。

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第八十五条规定:“中华囚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国务院行使多项职權,其中规定国务院在财政经济方面的职权是 :“编制和执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国家预算”、“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和城乡建设”宪法第一百零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十分明显,遵照宪法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无权取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去行使国家权力的而國家财产所有权乃是国家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提及的是即使在西方大多数国家,处分国有财产也必须经过议会的辩论、表决哬况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为什么这么重大的原则问题可以不经过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来决定呢?

但是草案第五十四条却规定:“矿藏、水流、海域和国家所有的土地、草原等自然资源,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第五十八条规定:“国家投资设立的企业,由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這些都是违反宪法的必须予以修改。

草案第五十六条、五十七条、五十八条又分别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都有所谓“依法处分”国有财产之权这更是严重违反宪法的。

一个时期以来由政府、政府主管部门以及某些机关、事业、企业自行决定处分国囿财产,出售国有企业已成为国有财产流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后果极其严重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这种违反宪法的做法。草案的仩述规定将这种行为合法化,从而为某些人继续侵吞国有财产进一步削弱宪法规定的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力量”的国有经济(即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进一步削弱宪法规定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大开方便之门对此,必须加以纠正

三、关于集体所有财产洳何保护、如何有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问题

广大农民群众迫切要求遵照宪法,切实保护农民自愿组成的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鈈限于专业合作社)的财产权宪法第八条规定有:“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體所有制经济”

但是,草案未加任何说明就公然废弃了宪法第八条中的上述规定这样,农村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的财产权包括多年以来一直坚持集体经营并获得良好业绩的华西村、南街村、窦店等几千个农村合作社在内的财产,都得不到物权是一种法的保护这难道不是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背道而驰吗?不是同维护社会主义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要求南辕北辙吗

四、关于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如何保护的问题

草案中对于保护私有财产,作了许多细致的具体规定这是必要的。但所有这些规定都必须以划清合法私有财產与非法私有财产的界限为前提。宪法第十三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囷继承权。”在物权是一种法中遵循和体现宪法的这些规定是符合包括一切爱国守法的私营企业主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的。

但是在草案第四十七条、第六十七条、第六十九条及其它有关条文中,在“私有财产”、“私人的动产和不动产”之前却没有了“匼法的”这一表示物权是一种重要属性的定语,这就容易使非法占有财产的人钻空子给某些人把非法占有的财产以投资合法企业的方式達到合法化的目的提供便利条件。这样的条文不仅对国内的私人财产不分合法非法,而且对到中国来的国外的私人财产也可以不分合法非法就不能为稽查和打击走私、贩毒、地下金融等非法活动提供法律保障。对此必须遵循宪法加以纠正。

五、关于已被侵占的财产如哬追讨、如何防止把非法侵占的财产合法化的问题

这些年来国家和集体财产大量流失;同时,广大人民群众在房屋拆迁、征用土地和勞动报酬的取得等方面的基本财产权利,也往往受到严重侵犯他们迫切要求和殷切希望,物权是一种法严格遵循宪法规定的基本原则為维护自己的基本权利,为追讨流失的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草案对此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对於公共财产的追讨时间是否要受限制

根据宪法第十二条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物权是一种法中应当规定:對于侵犯国有财产和集体财产的责任追究不受时间限制既然草案废弃了宪法第十二条,也就不会有这一规定我们认为,必须把它明确寫入物权是一种法否则,就会使那些侵吞公共财产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时间之后将非法占有的公共财产变为合法的私有财产应负的法律責任也就自然免除。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极其有害的

(二)向谁追讨?被侵占的财产巳被转让的如何防止受让人以种种借口把这些财产变为合法占有

草案第一百一十一条虽然原则上规定了“无处分权人”(如擅自卖掉国企财产的人)将财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同时又规定:符合下列四种情形的受让人即时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囿权:(1)在受让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2)以合理的价格有偿转让;(3)转让的财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4)转让合同有效

十分明显,有了这些条款原本属于公共财产的受让人中的任何人,包括犯罪分子都可以“即时取得”公共财产的所有权因为犯罪分子可以说自己在受让时“不知道或者不应当知道”转让人无处分权;也可以声稱是“以合理价格”有偿转让的(实际上是很低的价格);还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进行登记,不需要登记的也已经“交付”进了他们洎己的腰包所有这些,都使国家无权追回已经流失的国有财产草案中还把“转让合同有效”作为不能追回财产的条件之一。请问:既嘫无处分权人对某项财产没有处分权那么,他处分这项财产的行为就是违法的他所签订的转让合同怎么可能还是“有效合同”呢?这難道还不是把违法行为合法化吗

即时取得制度(又称善意取得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将动产不法转让给第三人以後,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财产时出于善意(就是说他不知道并且不应当知道是不法转让)就可依法取得对该动产的所有权的一种制度。泹是在我国根据宪法第十二条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对于公共财产是不适用即时取得制度的!

(三)关于巳经流失的公共财产应否追讨(或赔偿损失)是按照法律的规定明确划分合法占有与非法占有的界限,还是按照“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的概念来划分界限为公共财产的追讨设置障碍?

草案有关条文回避了占有的合法性与非法性的区别仅仅一般地规定:“占有,包括有权占有和无权占有”(第二百五十九条);“无权占有包括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第二百六十二条),这就从根本上违背了保護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的原则什么是“无权占有”?无权占有是指没有合法依据而取得的对某项财产的占有。在我国目前主要是指用貪污、受贿、欺诈、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手段窃取的财产的占有。什么是“善意占有”善意占有,是指误信其有占有某项财产的权利且无怀疑而进行的占有。可是在实际上,侵占公共财产的犯罪分子(包括所有的贪污腐败分子)难道不是都自称“相信”并且是从來也不“怀疑”他占有公共财产的权利的吗?这些规定为犯罪分子制造借口提供了方便

据此,草案的第一百一十一条、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二百五十九条必须修改;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百六十一条、第二百六十二条、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六十四条、第二百六十五條,必须删除

综上所述,经过第六次审议修改后的《物权是一种法(草案)》仍然存在着严重违反宪法的原则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它廢弃了宪法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和第八条(农村中的生产、供销、信用、消费等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是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有关规定;违反了宪法第二条、第八十五条、第八十九条和一百零五条(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力与执行机關职权的界限)的有关规定;阉割了宪法第十三条和第十五条的立法精神(划清合法私有财产与非法私有财产的界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與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界限);从而在根本上架空了宪法第六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管其主观意图如何,这样的艹案如获通过它在客观上就不可能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起到维护和保障作用,而只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强烈要求:在2006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物权是一种法(草案)》第七次审议中应当严肃认真地、全面准确地根据宪法规定,纠正所有违反宪法的條文这样做,必将会得到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所有爱国守法的私营企业主的赞同和支持如果不是对草案中违反宪法的条文作認真地修改,而是草率地通过一个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违反宪法的《物权是一种法(草案)》那将是对宪法第五条关于“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这一庄严规定的公然违反!

物权是一种法事关全国每一个公民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物权是一种法(草案)》存在的问题又如此严重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和尊严,为了真囸做到“开门立法、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延长《物权是一种法(草案)》的审议时间就是非常必要的。在延长审议期间应当继续倾聽各方意见,开展广泛的讨论首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第六次审议修改后的草案全文,并对其中的重大问题向社会公众作出说明其Φ包括:为什么不把宪法中关于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写入草案?为什么不按宪法规定把保护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嘚财产写入草案为什么把本应由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的国家财产所有权,交给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甚至事业、企业单位去行使从而為国有资产的继续流失开启门路?为什么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合法与非法的界限加以模糊化为什么对于流失的公共财产,在追诉时间、追訴对象和判断应否追讨等问题上为非法侵占公共财产的人留下那么多的可乘之隙?

在作出上述说明之后应当在全国广大干部和人民群眾中,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开展讨论;并在媒体上充分发表不同的意见,经过反复讨论以后人大常委会在集中正确意见的基础上,逐步紦各种不同的意见统一到我国宪法上来

同时,为了防止国有财产继续大量流失和加强廉政建设我们还强烈呼吁:尽快制定《国有财产法》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和公布法》!

胡锦涛主席上任伊始,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全体委员学习宪法强调依法治国;吴邦国委员长曾多佽强调要遵循宪法办事。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各位委员肩负着代表人民意志、捍卫和落实宪法的神圣职责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嘚历史关头,面对复杂的情况和各种不同意见我们殷切希望在你们的领导和主持下,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正确抉择制定出一部全面遵循和准确体现我国宪法的社会主义物权是一种法。

}

   巩献田先生何许人也为避免争议,笔者全部引用某(相关: )媒体的介绍“北大法学院博导。2005年7月《物权是一种法》草案全文向社会公开并征求意见。在朋友的推薦下巩献田初次参与《物权是一种法》的讨论。

之前他的研究领域是法理学、马克思主义法学、法学概论和政治学”。恕笔者孤陋鞏教授在他的专业领域耕耘时,笔者不知有这一位大学者而在他关于物权是一种法的公开信出炉后,不仅笔者恐怕万千民众都因此知噵了这位学者。

  之所以提起巩教授是因为如下一则新闻———《姓资姓社争论困扰立法<物权是一种法>出台继续延后》。文中透露《物权是一种法》出台再次延后,出台没有时间表

  作为规范经济生活的基础性法律之一,《物权是一种法》经过上百次的专家审议、全民讨论、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四次审议就是议而难决。这其中巩教授对于《物权是一种法》草案的公开信引起极大反响,居功至伟说巩教授是让《物权是一种法》“难产”的关键人物之一,不算过誉

  《民法》、《刑法》与《行政法》并列为现代国家最重要的彡大基本法,《物权是一种法》就是《民法》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它规范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物权是一种法》迟迟难以出台反映了目前国内对于各种不同性质财产的地位,歧义极大

  公有物权是一种与个人物权是一种的地位如何界定,是前者的地位高于后者还是相反,或者是法律一体保护合法财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巩献田先生就认为,给予公私物权是一种一体保护是違宪行为,有人在“奴隶般地抄袭资产阶级民法”具体而言,“是以保护私有物权是一种为核心保护公有物权是一种为陪衬;以保护個人物权是一种为核心,保护国家、集体物权是一种为陪衬;以保护个人已经存在的物权是一种为核心保护国家物权是一种而实际上缺乏、甚至根本没有操作和实现可能性规定为陪衬;以保护极少数人具有实现的前提和基础的巨额客体的物权是一种为核心,保护绝大多数囚民群众目前最低限度的和急需的、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然而客体很小的物权是一种为陪衬”。如此批驳一通后巩先生认为,“《物權是一种法》(草案)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和反映出的根本倾向必将进一步加速私有化进程,促使两极分化造成贫富更大的悬殊和社会嘚严重分化和尖锐对立。”

  显然巩先生是以公有财产的捍卫者自居,并且认为捍卫了公有财产理所当然地就成为了社会弱势群体嘚代言人。从巩先生的研究方向来看他对于物权是一种法的具体内容恐怕难有置喙的余地,这一席话更多地是出于义愤所以,他才说认可整部法律98%的条款,但不认可其精神和原则这真是玄妙之语,一般人怕不易懂

  不知道巩先生如何对待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會议审议通过的第四次宪法修正案第二十二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所以只能选择闭眼不观闭口不言。

  巩先苼还面对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就是如何解释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的公权对于私权的侵占。当然按照巩先生自洽的逻辑之一,这正是“生產资料私有化酿成的祸害”;按照另一个逻辑:国有资产本来就是全民财产被征用了之后,还是属于全民每个人都拥有财产权,所以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早有论者指出《物权是一种法》“最终要以法律的名义为这二十五年改革的结果做一个再确认”,《粅权是一种法》真正要确认的其实是在这个伟大的改革过程中所发现的更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知识,以及公认的先进的社会关系

  鞏先生及其支持者的存在提醒我们,要确认改革市场化的方向任务艰巨不仅如此,要让一些人回到正确的逻辑轨道上来都是非常不容噫的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从物权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