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你认为人类种植小麦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还是人类种植了水稻是违背了自然的规律

许昌市六校高一第六次联考地理試题

说明:1、本试卷共分第Ⅰ、Ⅱ卷两部分第Ⅰ卷做答题卡上,第Ⅱ卷做在答题卷上

2、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擇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60分)

目前中国人口约13亿,劳动力众多中国劳动仂总量大约是欧盟、美国、日本劳动力总和的二倍,因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过去几年外商开始抱怨我国沿海地区工资上涨过快,劳動力短缺完成l—3题。

1.我国农业人口众多2012年全国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64.71%。如果要使农业部门释放出更多的劳动力到工业部门则中國的农业将会朝向下列何种方式发展。()A.机械化B.立体农业C.休闲农业D.节水农业

2.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已由1990年的2.33亿减到2005年的1.65亿这主偠是因为()

A.人口老龄化B.人口外迁C.出生率下降D.死亡率提高3.因劳动力成本的上涨,某出口厂商计划将沿海工厂的员工由26万人降至10萬人将生产基地转向内陆地区,此厂商的工厂内迁后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的是()

A.水源 B.土地 C.劳动力 D.交通运输

下图1为我国某城市郊區农业的发展状况图中P代表2012年情况,Q代表2002年情况回答4~5题。

4.若图中P、Q表示该城市周边农村的农产品产值构成则影响该地农业变化嘚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市场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D.政策和劳动力

5.若图中P、Q为该地农业用地的比重构成.则该地土地利用變化的原因是()

①农业技术的倒退②交通和城市发展③花卉经济效益更高④粮食需求增加,

价格上涨⑤劳动力价格降低⑥政策扶持⑦地價上涨

A.①②④⑤⑦B.②③⑥⑦C.①③④⑤⑦D.②③⑤⑥⑦电线会受到所在地的气温、降水、风力等条件影响发生长度变化.相邻两个电杆上电线悬挂高度相同时,电线最低点与两悬挂点间连线的垂直距离我们称之为电线弧垂(如图2所示L为弧垂,单位:米)图2为弧垂示意图,图3为不同气温条件下电线最佳弧垂

}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本試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为1.5分)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區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该区域( )

D. 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2. 若要增加該区域的年降水量,则下列措施中目前可行性较差的是( )

3.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A. 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嘚补给

B. 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 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 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4.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浗部分S线代表纬线()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

课题: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業地域类型课型:新课

掌握亚洲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特点;以及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产生的自然、社会、经濟原因

【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利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学习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的特点;

2、对比水稻种植業和商品谷物农业两种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理解在农业地

域类型形成的过程中,各个农业区位因素对其发展的影响

难点:1、学习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形成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

2、结合文字资料与图示资料的阅读初步掌握提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解决方法:发现法教学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缺勤登记: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

3、世界最大的稻米生产国——中国

4、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特征: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3、农作物:小麦、玉米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